TW201626956A - 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 - Google Patents

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6956A
TW201626956A TW104102693A TW104102693A TW201626956A TW 201626956 A TW201626956 A TW 201626956A TW 104102693 A TW104102693 A TW 104102693A TW 104102693 A TW104102693 A TW 104102693A TW 201626956 A TW201626956 A TW 20162695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ngue
gap
unbalanced
bite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2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59888B (zh
Inventor
Yen-Chang Lin
Original Assignee
Yen-Chang Li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en-Chang Lin filed Critical Yen-Chang Lin
Priority to TW1041026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626956A/zh
Publication of TW201626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69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98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9888B/zh

Links

Abstract

一種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其係放置於口腔內使用,該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包含一壓舌件、一第一咬合件以及一第二咬合件,該壓舌件抵靠於一舌部,該第一咬合件與該第二咬合件分別提供一左側牙齒以及一右側牙齒進行咬合且均與該壓舌件連接,該第一咬合件的厚度相異於該第二咬合件。由於該第一咬合件的厚度相異於該第二咬合件,使得該左側牙齒與該右側牙齒在咬合時會產生高度差,以令貫穿全身的肌筋膜產生電位差而有微電流變化,進而達到舒緩肌筋膜痠疼的功效。

Description

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牙套結構,尤指一種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
身處於步調快速、工作壓力大的電腦化時代,許多人經常過著肌肉緊繃,長時間固定姿勢而且超時趕工的生活,如此使得肌筋膜受到不正常的壓迫,進而使得肌筋膜痠疼發生機會大為增加。肌筋膜痠疼雖然不會造成生命威脅,但是發作時會使病人因疼痛而發生睡眠品質不良、工作效率減低甚至於生活功能受影響。一般治療方法包括藥物、復健治療、針灸甚至是肌肉內電刺激治療。
肌筋膜,是種從頭一路延伸到腳趾的結締組織。它覆蓋全身形成一個立體網絡,包圍每一處肌肉、骨骼、神經、血管、器官直到細胞層面。當體內組織有任何壓力與張力的改變,肌筋膜就會產生生物電傳遞全身,其速度比神經快三倍。針灸與推拿就是透過這種刺激快速傳導全身的原理,來改善部位的肌筋膜疼痛症狀。
雖然利用針灸或是肌肉內電刺激治療的治療方式,確實能夠改善肌筋膜痠疼緊繃的情形,但由於上述兩者均為侵入性的治療方法,容易在治療過程中造成病患的恐慌不安,甚至產生暈針之現象,降低了病患持續治療的意願而中斷療程,進而無法達到治療的效果;再者,針灸及肌肉內電刺激治療的施術者必須有具相當的專業技術,因此僅能藉由醫生的協助方可進行,大大降低了治療的便利性。
為此,美國專利公告第US8761874號「Electro-optical tissue stimulator and method of use」揭示了一種光電刺激裝置,其包含一殼體、設置於該殼體內的一微電流電刺激治療單元以及一光輻射治療單元,使用者可以手持的方式使用該光電刺激裝置,並針對肌筋膜疼痛的患部以該微電流電刺激治療單元進行微電流刺激療法或以該光輻射治療單元進行光放射療法,藉此能夠獨立完成肌筋膜疼痛的療程,而無需進行專門的治療。
雖上述光電刺激裝置令使用者能夠自力完成肌筋膜疼痛的治療療程,但此光電刺激裝置仍必須針對患部進行使用,屬於較私密的使用方式,而現代人的公開社交活動頻繁,並無法長期持續使用該光電刺激裝置進行肌筋膜疼痛的治療,進而使得治療的效果不如預期。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以非侵入性的方式達到減緩肌筋膜痠疼緊繃的效果。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其係放置於口腔內使用,該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包含一壓舌件、一第一咬合件以及一第二咬合件,該壓舌件抵靠於一舌部,該第一咬合件與該第二咬合件分別提供一左側牙齒以及一右側牙齒進行咬合且均與該壓舌件連接,該第一咬合件的厚度相異於該第二咬合件。
由上述說明可知,本發明具有下列特點:
一、該壓舌件抵靠於該舌部的設置,可穩定口內軟組織,防止該舌部在睡眠時放鬆後墜、進而提高上呼吸道肌肉的張力、防止呼吸氣流振動而刺激口腔軟組織,藉此改善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症、呼吸道狹窄、扁桃腺與腺樣體發炎紅腫等症狀。
二、由於呼吸所攝入的氧氣是人體自由基來源之一,而呼吸所產生的氧自由基具有強烈氧化作用,會造成人體的老化或病變,因此藉由該壓舌件抵靠於該舌部的設置,可進一步改善口呼吸與過度呼吸引發的各種症狀,包括過敏性鼻炎與氣喘等各種過敏、淺眠多夢等睡眠障礙問題、神經系統疾病、腸胃脹氣與胃食道逆流等消化道問題、自體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退化性疾病、筋骨肌肉疲勞酸痛、全身性的不明疼痛、器官與組織的細胞病變等。
三、利用該第一咬合件的厚度相異於該第二咬合件的設置,使得該左側牙齒與該右側牙齒在咬合時會產生高度差,藉此令貫穿全身的肌筋膜產生電位差而有微電流變化,進而產生舒緩肌筋膜痠疼的功效,如五十肩、膏肓痛、網球肘、媽媽手、板機指、肌腱炎、足底筋膜炎、坐骨神經痛等。
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現就配合圖示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圖2」、「圖3A」以及「圖3B」所示,本發明係為一種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其係放置於口腔內使用,該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包含一壓舌件10、一第一咬合件20以及一第二咬合件30,該壓舌件10抵靠於一舌部1,該第一咬合件20與該第二咬合件30分別提供一左側牙齒2以及一右側牙齒3進行咬合且均與該壓舌件10連接,該第一咬合件20的厚度相異於該第二咬合件30。
進一步說明,該第一咬合件20更包含有一與該壓舌件10連接的第一連接部21以及一與該壓舌件10間隔一第一間隙24的第一延伸咬合部22,該第二咬合件30則包含有一與該壓舌件10連接的第二連接部31以及一與該壓舌件10間隔一第二間隙34的第二延伸咬合部32,藉由該第一間隙24以及該第二間隙34的設置,使得該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的第一咬合件20與第二咬合件30具有寬度的緩衝,而可在使用者將該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置入口腔內後,由使用者口腔內之臉頰內側對該第一延伸咬合部22及該第二延伸咬合部32分別往該第一間隙24以及第二間隙34進行擠壓,而可符合不同使用者之口腔內徑的大小;再者,該第一咬合件20更包含一設置於該第一連接部21與該壓舌件10之連接處並連通於該第一間隙24的第一緩衝凹槽23,而該第二咬合件30更包含一設置於該第二連接部31與該壓舌件10之連接處並連通於該第二間隙34的第二緩衝凹槽33,當該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放至於口腔內時,該第一間隙24以及該第二間隙34會因為受到口腔的擠壓而縮小變形,進而造成使用者的不適,然而透過該第一緩衝凹槽23以及該第二緩衝凹槽33的設置,可避免此變形狀況的發生,進一步解決因變形而造成使用者不適之問題。
此外,本發明更包含一前抵件40,而該壓舌件10更包含一前咬合區11、一第一抵靠凸緣12以及一第二抵靠凸緣13,該前咬合區11係用以提供一前排牙齒4進行咬合,而該前抵件40設置於該前咬合區11遠離該舌部1一側,該前排牙齒4咬合於該前咬合區11時則抵靠於該前抵件40,藉此使得在使用該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時能夠更穩定不滑動。
另外需說明的是,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一連接部21與該第二連接部31係相鄰設置於該前抵件40而連接於該前咬合區11,而使該第一間隙24與該第二間隙34的開口朝向口腔內部,亦即遠離該前抵件40的方向;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該第一連接部21與該第二連接部31亦可連接於該壓舌件10遠離該前抵件40的位置,而使該第一間隙24與該第二間隙34的開口朝向該前抵件40,同樣的也可達到配合使用者之口腔大小不同而調整該第一延伸咬合部22及該第二延伸咬合部32的目的。
該第一抵靠凸緣12往該舌部1的方向延伸所形成,而該第二抵靠凸緣13則往遠離該第一抵靠凸緣12的方向延伸形成;搭配參閱「圖3A」以及「圖3B」所示,在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中,使用者以該左側牙齒2咬合於該第一咬合件20、以該右側牙齒3咬合於該第二咬合件30時,該壓舌件10的第一抵靠凸緣12即會抵靠於該舌部1,此時即由於該第一咬合件20與該第二咬合件30在厚度上的差異而讓肌筋膜產生電位差而有微電流變化,進而達到舒緩肌筋膜痠疼的效果;然而,肌筋膜在適應該第一咬合件20與該第二咬合件30的厚度差後,即不會再產生電位差,進而失去了舒緩肌筋膜痠疼的效果,此時僅需將該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翻面使用,如「圖4A」以及「圖4B」,於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左側牙齒2咬合於該第二咬合件30、該右側牙齒3咬合於該第一咬合件20、並由該第二抵靠凸緣13抵靠於該舌部1,藉由改變該左側牙齒2以及該右側牙齒3咬合時的厚度,即可令肌筋膜再次產生電位差而有微電流變化,進而再次發揮舒緩肌筋膜痠疼的效果。
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下列特點:
一、該壓舌件抵靠於該舌部的設置,可穩定口內軟組織,防止該舌部在睡眠時放鬆後墜、進而提高上呼吸道肌肉的張力、防止呼吸氣流振動而刺激口腔軟組織,藉此改善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症、呼吸道狹窄、扁桃腺與腺樣體發炎紅腫等症狀。
二、由於呼吸所攝入的氧氣是人體自由基來源之一,而呼吸所產生的氧自由基具有強烈氧化作用,會造成人體的老化或病變,因此藉由該壓舌件抵靠於該舌部的設置,可進一步改善口呼吸與過度呼吸引發的各種症狀,包括過敏性鼻炎與氣喘等各種過敏、淺眠多夢等睡眠障礙問題、神經系統疾病、腸胃脹氣與胃食道逆流等消化道問題、自體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退化性疾病、筋骨肌肉疲勞酸痛、全身性的不明疼痛、器官與組織的細胞病變等。
三、利用該第一咬合件的厚度相異於該第二咬合件的設置,使得該左側牙齒與該右側牙齒在咬合時會產生高度差,使貫穿全身的肌筋膜產生電位差而有微電流變化,進而產生舒緩肌筋膜痠疼的功效,有別於針灸、推拿從體外施與刺激,口腔咬力是從體內利用咀嚼肌影響全身肌筋膜最大、最頻繁且可自主控制的施力處,因此透過左、右非平衡式的咬合落差,製造生物電刺激肌筋膜,以此立即性調整失衡、阻塞的肌筋膜網路,藉此舒緩各種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包括顏面、頭、肩、胛、腰、背、四肢等部位的痠麻疼痛、緊繃僵硬,或是異位隆起,改善身體不同部位的激點痛及其延伸的轉移痛,進一步改善如五十肩、膏肓痛、網球肘、媽媽手、板機指、肌腱炎、足底筋膜炎、坐骨神經痛等症狀。
四、藉由該第一延伸咬合部與該壓舌件間隔一第一間隙以及該第二延伸咬合部與該壓舌件間隔一第二間隙的設置,使該第一咬合件以及該第二咬合件具有向內縮移的緩衝,藉此能夠符合不同使用者之口腔內徑的大小。
五、藉由該第一緩衝凹槽以及該第二緩衝凹槽的設置,可避免該第一延伸咬合部以及該第二延伸咬合部往該壓舌件方向內縮時產生變形,進一步解決因變形而造成使用者不適之問題。
六、藉由該前抵件的設置,使該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放置於該口腔內時能夠更穩定不滑動。
七、該第一抵靠凸緣以及該第二抵靠凸緣的設置,使該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能夠翻面使用,藉此調整該左側牙齒以及該右側牙齒在咬合時的厚度,避免因為肌筋膜適應厚度差而停止產生電位差。
1‧‧‧舌部
2‧‧‧左側牙齒
3‧‧‧右側牙齒
4‧‧‧前排牙齒
10‧‧‧壓舌件
11‧‧‧前咬合區
12‧‧‧第一抵靠凸緣
13‧‧‧第二抵靠凸緣
20‧‧‧第一咬合件
21‧‧‧第一連接部
22‧‧‧第一延伸咬合部
23‧‧‧第一緩衝凹槽
24‧‧‧第一間隙
30‧‧‧第二咬合件
31‧‧‧第二連接部
32‧‧‧第二延伸咬合部
33‧‧‧第二緩衝凹槽
34‧‧‧第二間隙
40‧‧‧前抵件
圖1,為本發明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之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A-3B,為本發明之一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4A-4B,為本發明之另一使用狀態示意圖。
11‧‧‧前咬合區
13‧‧‧第二抵靠凸緣
20‧‧‧第一咬合件
21‧‧‧第一連接部
22‧‧‧第一延伸咬合部
23‧‧‧第一緩衝凹槽
24‧‧‧第一間隙
30‧‧‧第二咬合件
31‧‧‧第二連接部
32‧‧‧第二延伸咬合部
33‧‧‧第二緩衝凹槽
34‧‧‧第二間隙
40‧‧‧前抵件

Claims (8)

  1. 一種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其係放置於口腔內,該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包含: 一抵靠於一舌部的壓舌件;以及 分別提供一左側牙齒以及一右側牙齒進行咬合的一第一咬合件以及一第二咬合件,該第一咬合件以及該第二咬合件均與該壓舌件連接,且該第一咬合件的厚度相異於該第二咬合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其中該壓舌件更包含一提供一前排牙齒進行咬合的前咬合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其中更包含一前抵件,該前抵件設置於該前咬合區遠離該舌部一側,該前排牙齒咬合於該前咬合區且抵靠於該前抵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其中該第一咬合件包含有一與該壓舌件連接的第一連接部以及一與該壓舌件間隔一第一間隙的第一延伸咬合部;該第二咬合件包含有一與該壓舌件連接的第二連接部以及一與該壓舌件間隔一第二間隙的第二延伸咬合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其中該第一連接部與該第二連接部連接於該壓舌件鄰近一前排牙齒之一端,使該第一間隙與該第二間隙的開口遠離該前排牙齒。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其中該第一連接部與該第二連接部連接於該壓舌件遠離一前排牙齒之一端,使該第一間隙與該第二間隙的開口鄰近該前排牙齒。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其中該第一咬合件更包含一設置於該第一連接部與該壓舌件之連接處並連通於該第一間隙的第一緩衝凹槽,該第二咬合件更包含一設置於該第二連接部與該壓舌件之連接處並連通於該第二間隙的第二緩衝凹槽。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其中該壓舌件更包含一往該舌部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抵靠凸緣,以及一相對於該第一抵靠部的第二抵靠凸緣。
TW104102693A 2015-01-27 2015-01-27 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 TW2016269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2693A TW201626956A (zh) 2015-01-27 2015-01-27 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2693A TW201626956A (zh) 2015-01-27 2015-01-27 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6956A true TW201626956A (zh) 2016-08-01
TWI559888B TWI559888B (zh) 2016-12-01

Family

ID=57181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2693A TW201626956A (zh) 2015-01-27 2015-01-27 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62695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8818B (zh) * 2022-11-28 2023-10-11 吳宇祥 壓舌輔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99700U (en) * 2010-10-20 2011-03-11 Bao-Chien Chen articulator
TW201320924A (zh) * 2011-07-22 2013-06-01 Colgate Palmolive Co 口腔保健系統與方法
CN203122350U (zh) * 2012-12-28 2013-08-14 袁文红 一种新型的开口压舌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59888B (zh) 2016-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umar et al. Effectiveness of Muscle energy technique, Ischaemic compression and Strain counterstrain on Upper Trapezius Trigger Points: A comparative study
US20120143081A1 (en) Pure silv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pain in the human body
JP3199236B2 (ja) 口内刺激具
TWI522073B (zh) Can help the head to relax the pillow
WO2016134503A1 (zh) 非平衡式压舌咬合器
TW201626956A (zh) 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
JP2001078673A (ja) 口内刺激具
KR101856766B1 (ko) 어깨 관절 관리용 볼
TWM259593U (en) Wearing type electric stimulating device capable of automatic positioning the acupuncture point
TWI563983B (zh) Method of making unilateral bite braces
CN209060361U (zh) 一种颈椎治疗装置
JP5612095B2 (ja) ネックケアキット
KR101630918B1 (ko) 경혈자극 비염치료기
WO2016134504A1 (zh) 单侧式咬合牙套的制作方法
Khan et al. Effects of acupressure & TENS along with hot pack in neck pain
JP3162929U (ja) 治療用指圧具
KR102038340B1 (ko) 어깨 관절 관리용 볼
KR101684070B1 (ko) 온열 경락 마사지기구
RU2812821C1 (ru) Способ применения «Комплекса миорелаксационного воздействия» при парафункциях жевательных мышц
US20230241408A1 (en) Intraoral phototherapy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ruxism
CN109965624B (zh) 一种添加有中药的音乐睡眠调理枕
JP2003164507A (ja) 口内刺激具
Zhu et al.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pain after tooth extraction
JP3197338U (ja) アンチエイジング・ロット
KR20170006463A (ko) 척추 맛사지 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