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3983B - Method of making unilateral bite braces - Google Patents

Method of making unilateral bite brac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3983B
TWI563983B TW104102708A TW104102708A TWI563983B TW I563983 B TWI563983 B TW I563983B TW 104102708 A TW104102708 A TW 104102708A TW 104102708 A TW104102708 A TW 104102708A TW I563983 B TWI563983 B TW I5639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ded
braces
occlusal
row
plastom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2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26962A (zh
Inventor
Yen-Chang Lin
Original Assignee
Yen-Chang Li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en-Chang Lin filed Critical Yen-Chang Lin
Priority to TW1041027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6398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26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69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3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3983B/zh

Links

Description

單側式咬合牙套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牙套結構,尤指一種單側式咬合牙套的製作方法。
造成肌肉痠痛的原因,不外乎是運動過量、長時間姿勢不良或是壓力導致肌肉緊繃所引起,而一般對於肌肉痠痛的處置,多半是以休息或是推拿按摩患部來治療處理,冀望透過推拿按摩舒緩緊繃的肌肉,達到減緩肌肉痠痛感的效果;但針對肌肉痠痛的患部進行推拿按摩,通常僅能輕微減緩肌肉痠痛感,並無法完全根除肌肉的緊繃及疲勞程度,長時間下來容易積勞成疾,使得肌肉痠痛累積轉變成肌肉拉傷或撕裂傷。
近年,藉由解剖學發現了肌筋膜的存在,過往所認為之肌肉痠疼,可能是肌筋膜緊繃疼痛所引起;肌筋膜,是種從頭一路延伸到腳趾的結締組織。它覆蓋全身形成一個立體網絡,包圍每一處肌肉、骨骼、神經、血管、器官直到細胞層面。當體內組織有任何壓力與張力的改變,肌筋膜就會產生生物電傳遞全身,其速度比神經快三倍。針灸、肌肉內電刺激治療與推拿就是透過這種刺激快速傳導全身的原理,來改善部位的肌筋膜疼痛症狀。
雖然利用針灸或是肌肉內電刺激治療的治療方式,確實能夠改善肌筋膜痠疼緊繃的情形,但由於上述兩者均為侵入性的治療方法,容易在治療過程中造成病患的恐慌不安,甚至產生暈針之現象,降低了病患持續治療的意願而中斷療程,進而無法達到治療的效果;再者,針灸及肌肉內電刺激治療的施術者必須有具相當的專業技術,因此僅能藉由醫生的協助方可進行,大大降低了治療的便利性。
為此,美國專利公告第US8761874號「Electro-optical tissue stimulator and method of use」揭示了一種光電刺激裝置,其包含一殼體、設置於該殼體內的一微電流電刺激治療單元以及一光輻射治療單元,使用者可以手持的方式使用該光電刺激裝置,並針對肌筋膜疼痛的患部以該微電流電刺激治療單元進行微電流刺激療法或以該光輻射治療單元進行光放射療法,藉此能夠獨立完成肌筋膜疼痛的療程,而無需進行專門的治療。
雖上述光電刺激裝置令使用者能夠自力完成肌筋膜疼痛的治療療程,但此光電刺激裝置仍必須針對患部進行使用,屬於較私密的使用方式,而現代人的公開社交活動頻繁,並無法長期持續使用該光電刺激裝置進行肌筋膜疼痛的治療,進而使得治療的效果不如預期。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改善治療肌筋膜疼痛時所受到的限制。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單側式咬合牙套的製作方法,該單側式咬合牙套係套設於人體口腔內之一半齒列上,該半齒列選自於一上排牙齒及一下排牙齒之一者,該單側式咬合牙套的製作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S1:取得一對應該半齒列的半齒列模型。
S2:以一塑性體形成一對應該半齒列模型的半齒列牙套,該半齒列牙套包含二對應該半齒列之臼齒位置的臼齒區以及一連接二該臼齒區的前齒區。
S3:於該前齒區位置進行切割而將該半齒列牙套分為兩個單側式咬合牙套。
此外,本發明更提供了另一種單側式咬合牙套的製作方法,該單側式咬合牙套係套設於人體口腔內之一半齒列上,該半齒列包含一左臼齒位置、一右臼齒位置以及一位於該左臼齒位置與該右臼齒位置之間的前齒位置,該半齒列選自於一上排牙齒及一下排牙齒之一者,該製作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S1:取得一部份半齒列模型,該部分半齒列模型包含一對應該左臼齒位置或該右臼齒位置之一者的臼齒部。
S2:以一塑性體形成一對應該部分半齒列模型的單側式咬合牙套。
由上述說明可知,本發明具有下列特點:
一、由於該單側式咬合牙套僅對應左臼齒位置或右臼齒位置,令使用者在左臼齒位置與右臼齒位置的咬合力道不平均,藉此令貫穿全身的肌筋膜產生電位差而有微電流變化,進而達到舒緩肌筋膜痠疼的功效,如五十肩、膏肓痛、網球肘、媽媽手、板機指、肌腱炎、足底筋膜炎、坐骨神經痛等。
二、由於該單側式咬合牙套以人體口腔內之該半齒列為模型所製作而成,因此使得該單側式咬合牙套能夠緊密套設於該半齒列相對之位置上,進而提升使用該單側式咬合牙套時的舒適性。
三、由於該單側式咬合牙套僅對應套設於該半齒列的左臼齒位置或右臼齒位置,因此在使用時能夠有較佳的隱蔽性而不會影響觀瞻,藉此提升使用者長時間配戴該單側式咬合牙套的意願,進而提升舒緩肌筋膜痠疼的效果。
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現就配合圖示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圖2」、「圖3」、「圖4A」以及「圖4B」所示,本發明係為一種單側式咬合牙套的製作方法,該單側式咬合牙套10係套設於人體口腔內之一半齒列上,該半齒列選自於一上排牙齒及一下排牙齒之一者,該單側式咬合牙套10的製作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S1:取得半齒列模型,依照該半齒列的牙齒排列狀況,取得一對應該半齒列的半齒列模型;於本實施例中,可更進一步說明,步驟S1中係可包含以下步驟:
S1A:取得半齒列陰模,將一印模材料置於該半齒列,取得對應該半齒列的半齒列陰模,其中該印模材料選可為不可逆性水凝膠、可逆性水凝膠、多硫化物、縮合式矽膠、加成式矽膠或聚乙醚等。
S1B:固化形成半齒列模型,將一成型漿料置入該半齒列陰模中,固化後即形成對應該半齒列的該半齒列模型,其中,該成型漿料係選用石膏等具可塑性的硬質材料。
S2:形成半齒列牙套100,以一塑性體形成一對應該半齒列模型的半齒列牙套100,該半齒列牙套100包含二對應該半齒列之臼齒位置的臼齒區11以及一連接二該臼齒區11的前齒區12。
請搭配參閱「圖3」所示,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該塑性體選用熱塑性材料,於本實施例中,係使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thylene Vinyl Acetate, EVA)作為舉例說明,為更進一步說明利用熱塑性材料作為該塑性體來製作該半齒列牙套100的方式,步驟S2中更包含下列步驟:
S2A:加熱塑性體,首先將該塑性體加熱,並將加熱過後具有可塑性的該塑性體覆蓋於該半齒列模型上。
S2B:塑性體緊密貼附半齒列模型,自覆蓋有該塑性體的該半齒列模型之下方進行抽氣,使加熱後具有塑性的該塑性體緊密貼附於該半齒列模型之表面,藉此減少該塑性體與該半齒列模型之間的空隙,進而提升後續所製成之該半齒列牙套100與人體口腔之該半齒列之間套設接合時的緊密程度。
S2C:降溫形成半齒列牙套100,將貼附有該塑性體的該半齒列模型進行降溫程序使該塑性體硬化,並在該塑性體硬化後進行與該半齒列模型的分離程序,該塑性體在與該半齒列模型分離後即形成該半齒列牙套100。
S3:切割形成單側式咬合牙套10,請搭配參閱「圖4A」以及「圖4B」所示,自該半齒列牙套100的該前齒區12位置進行切割,使將該半齒列牙套100分為兩個單側式咬合牙套10,後續進行各該單側式咬合牙套10的修整之後即完成該單側式咬合牙套10的製作。
由於各該單側式咬合牙套10僅包含了一個來自於該半齒列牙套100的臼齒區11,令使用者在配戴該單側式咬合牙套10並進行咬合時,會因為僅有一側臼齒套設有該單側式咬合牙套10而有咬合力道不平均的現象,進而使貫穿全身的肌筋膜產生電位差而有微電流變化,以達到舒緩肌筋膜痠疼的功效;需特別說明的是,由該製作方法所製成的二該單側式咬合牙套10分別對應兩個不同的臼齒區11,意即對應該半齒列中兩個不同的臼齒位置,因此在實際使用方面,使用者可交替使用二該單側式咬合牙套10,進而避免肌筋膜適應咬合力道的差異而停止產生電位差。
此外,亦由於該單側式咬合牙套10僅包含一個來自於該半齒列牙套100的臼齒區11,使得在配戴該單側式咬合牙套10時能夠有較佳的隱蔽性,讓外人無法自使用者之外觀觀察配戴該單側式咬合牙套10與否,提升使用者配戴之意願,增加該單側式咬合牙套10的使用時間,進而達到持續維持舒緩肌筋膜痠痛之效果。
一般人體的牙齒排列狀況會有個體上的差異,若是使用通用式的咬合牙套,容易因個人口腔狀況不同而有舒適度上的差別;因此,於本發明中係預先針對使用者之半齒列進行該半齒列模型的製作,再依據該半齒列模型進行該單側式咬合牙套10的製作,藉此使該單側式咬合牙套10能夠對應不同使用者之牙齒排列狀況,提升使用該單側式咬合牙套10時的舒適度。
此外,請參閱「圖5」,本發明亦提供另一種單側式咬合牙套10的製作方式,其係直接製作對應單側式咬合牙套10之牙齒模型,而無須經過最後的切割動作,說明如下:該單側式咬合牙套10係套設於人體口腔內之一半齒列上,該半齒列包含一左臼齒位置、一右臼齒位置以及一位於該左臼齒位置與該右臼齒位置之間的前齒位置,該半齒列選自於一上排牙齒及一下排牙齒之一者,該製作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S1:取得部分半齒列模型,依照該半齒列的牙齒排列狀況,取得一部份半齒列模型,與前述實施例不同在於,該部分半齒列模型僅包含一對應該左臼齒位置或該右臼齒位置之一者的臼齒部。
同樣地,為更進一步說明該部分半齒列模型的製作過程,步驟S1中更包含以下步驟:
S1A:取得部分半齒列陰模,首先將一印模材料置於該左臼齒位置或該右臼齒位置之一者,取得對應該左臼齒位置或右臼齒位置之一者的部分半齒列陰模,其中該印模材料可為不可逆性水凝膠、可逆性水凝膠、多硫化物、縮合式矽膠、加成式矽膠或聚乙醚等材料。
S1B:固化形成部分半齒列模型,將一成型漿料置入該部分半齒列陰模中,固化後即形成該部分半齒列模型,其中,該成型漿料係選用石膏等具可塑性的硬質材料。
S2:形成單側式咬合牙套10,以一塑性體形成一對應該部分半齒列模型的單側式咬合牙套10。
搭配「圖6」所示,在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中,該塑性體亦選用熱塑性材料,於本實施例中,亦使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thylene Vinyl Acetate, EVA)作為舉例說明,因此為更進一步說明利用熱塑性材料作為該塑性體來製作該單側式咬合牙套10的方式,步驟S2中更包含下列步驟:
S2A:加熱塑性體,首先將該塑性體加熱,並將加熱過後具有可塑性的該塑性體覆蓋於該部分半齒列模型上。
S2B:塑性體緊密貼附部分半齒列模型,自覆蓋有該塑性體的該部分半齒列模型之下方進行抽氣,使加熱後具有塑性的該塑性體緊密貼附於該部分半齒列模型之表面,藉此減少該塑性體與該部分半齒列模型之間的空隙,進而提升後續所製成之該半齒列牙套與人體口腔之該半齒列之間套設接合時的緊密程度。
S2C:降溫形成單側式咬合牙套10,將貼附有該塑性體的該部分半齒列模型進行降溫程序使該塑性體硬化,並在該塑性體硬化後進行與該部分半齒列模型的分離程序,該塑性體在與該部分半齒列模型分離後即形成該單側式咬合牙套10。
以本實施例為例,由於在步驟S1中即先針對該半齒列的左臼齒位置或是右臼齒位置製作出對應的該部分半齒列模型,因此不需經過裁剪切割之步驟,即可完成該單側式咬合牙套10之製作,藉此簡化該單側式咬合牙套10的製作步驟,進而減少材料的浪費,降低製程之成本。
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下列特點:
一、由於該單側式咬合牙套僅對應左臼齒位置或右臼齒位置,令使用者在左臼齒位置與右臼齒位置的咬合力道不平均,藉此令貫穿全身的肌筋膜產生電位差而有微電流變化,進而達到舒緩肌筋膜痠疼的功效,如五十肩、膏肓痛、網球肘、媽媽手、板機指、肌腱炎、足底筋膜炎、坐骨神經痛等。
二、由於該單側式咬合牙套以人體口腔內之該半齒列為模型所製作而成,因此使得該單側式咬合牙套能夠緊密套設於該半齒列相對之位置上,進而提升使用該單側式咬合牙套時的舒適性。
三、由於該單側式咬合牙套僅對應套設於該半齒列的左臼齒位置或右臼齒位置,因此在使用時能夠有較佳的隱蔽性而不會影響觀瞻,藉此提升使用者長時間配戴該單側式咬合牙套的意願,進而提升舒緩肌筋膜痠疼的效果。
S1~S3、S1A、S1B、S2A、S2B、S2C‧‧‧步驟
100‧‧‧半齒列牙套
10‧‧‧單側式咬合牙套
11‧‧‧臼齒區
12‧‧‧前齒區
圖1,為本發明之製作流程示意圖。 圖2,為利用本發明之製作方法之成品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製作流程示意圖。 圖4A,為本發明半齒列牙套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B,為本發明半齒列牙套之裁切結果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之另一製作流程示意圖。 圖6,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製作流程示意圖。
S1~S3、S1A、S1B‧‧‧步驟

Claims (10)

  1. 一種單側式咬合牙套的製作方法,該單側式咬合牙套係套設於人體口腔內之一半齒列上,該半齒列選自於一上排牙齒及一下排牙齒之一者,該單側式咬合牙套的製作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S1:取得一對應該半齒列的半齒列模型; S2:以一塑性體形成一對應該半齒列模型的半齒列牙套,該半齒列牙套包含二對應該半齒列之臼齒位置的臼齒區以及一連接二該臼齒區的前齒區; S3:於該前齒區位置進行切割而將該半齒列牙套分為兩個單側式咬合牙套。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單側式咬合牙套的製作方法,其中S1中更包含以下步驟: S1A:將一印模材料置於該半齒列,取得一對應該半齒列的半齒列陰模; S1B:將一成型漿料置入該半齒列陰模中,固化形成該半齒列模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單側式咬合牙套的製作方法,其中該印模材料選自於不可逆性水凝膠、可逆性水凝膠、多硫化物、縮合式矽膠、加成式矽膠以及聚乙醚所組成之群組。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單側式咬合牙套的製作方法,其中該塑性體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熱塑性材料。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單側式咬合牙套的製作方法,其中步驟S2中更包含以下步驟: S2A:將該塑性體加熱並覆蓋於該半齒列模型上; S2B:抽氣使該塑性體緊密貼附於該半齒列模型之表面; S2C:降溫並分離該塑性體與該半齒列模型,使該塑性體形成該半齒列牙套。
  6. 一種單側式咬合牙套的製作方法,該單側式咬合牙套係套設於人體口腔內之一半齒列上,該半齒列包含一左臼齒位置、一右臼齒位置以及一位於該左臼齒位置與該右臼齒位置之間的前齒位置,該半齒列選自於一上排牙齒及一下排牙齒之一者,該製作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S1:取得一部份半齒列模型,該部分半齒列模型包含一對應該左臼齒位置或該右臼齒位置之一者的臼齒部; S2:以一塑性體形成一對應該部分半齒列模型的單側式咬合牙套。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單側式咬合牙套的製作方法,其中S1中更包含以下步驟: S1A:將一印模材料置於該左臼齒位置或該右臼齒位置之一者,取得一對應該左臼齒位置或右臼齒位置之一者的部分半齒列陰模; S1B:將一成型漿料置入該部分半齒列陰模中,固化形成該部分半齒列模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單側式咬合牙套的製作方法,其中該印模材料選自於不可逆性水凝膠、可逆性水凝膠、多硫化物、縮合式矽膠、加成式矽膠以及聚乙醚所組成之群組。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單側式咬合牙套的製作方法,其中該塑性體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熱塑性材料。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單側式咬合牙套的製作方法,其中步驟S2中更包含以下步驟: S2A:將該塑性體加熱並覆蓋於該部分半齒列模型上; S2B:抽氣使該塑性體緊密貼附於該部分半齒列模型之表面; S2C:降溫並分離該塑性體與該部分半齒列模型,使該塑性體形成該單側式咬合牙套。
TW104102708A 2015-01-27 2015-01-27 Method of making unilateral bite braces TWI5639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2708A TWI563983B (zh) 2015-01-27 2015-01-27 Method of making unilateral bite brac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2708A TWI563983B (zh) 2015-01-27 2015-01-27 Method of making unilateral bite brac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6962A TW201626962A (zh) 2016-08-01
TWI563983B true TWI563983B (zh) 2017-01-01

Family

ID=57181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2708A TWI563983B (zh) 2015-01-27 2015-01-27 Method of making unilateral bite braces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639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2309B (zh) * 2019-10-28 2022-09-23 东南大学 基于柔性材料的牙齿咬合力测量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99700U (en) * 2010-10-20 2011-03-11 Bao-Chien Chen articulator
TWM413490U (en) * 2011-03-03 2011-10-11 Chien-Feng Lin Gingiva massage device
CN102573693A (zh) * 2009-09-30 2012-07-11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自外向内制备层状牙科器械的体系和方法
CN104083223A (zh) * 2014-07-26 2014-10-08 何炳蔚 一种诱导儿童牙齿合理排列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3693A (zh) * 2009-09-30 2012-07-11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自外向内制备层状牙科器械的体系和方法
TWM399700U (en) * 2010-10-20 2011-03-11 Bao-Chien Chen articulator
TWM413490U (en) * 2011-03-03 2011-10-11 Chien-Feng Lin Gingiva massage device
CN104083223A (zh) * 2014-07-26 2014-10-08 何炳蔚 一种诱导儿童牙齿合理排列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6962A (zh) 2016-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2388B (zh) 能對頭、頸及肩部施行電療按摩的裝置
KR20100089823A (ko) 안면 근육 및 입 근육 자극장치
Ferreira et al. Ear acupuncture therapy for masticatory myofascial and temporomandibular pain: a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JP3199236B2 (ja) 口内刺激具
CN108478418B (zh) 鍉圆九针无创理疗工具
JP2013530767A (ja) 赤外線放射治療補助具および医療品
TWI563983B (zh) Method of making unilateral bite braces
JP3202980B2 (ja) 口内刺激具
WO2016134504A1 (zh) 单侧式咬合牙套的制作方法
KR20130004472U (ko) 롤러형 잇몸 마사지기
WO2016134503A1 (zh) 非平衡式压舌咬合器
KR20160042000A (ko) 안면 노화 및/또는 구강 이상기능적 활동을 감소시키기 위한 장치
KR20180020727A (ko) 치간 유두 및 잇몸 마사지 손가락 캡
Camargo et al.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 pain improvement with acupuncture: preliminary longitudinal descriptive study
CN209236444U (zh) 一种牙本质敏感症治疗的脱敏试剂固定装置
TW201626956A (zh) 非平衡式壓舌咬合器
CN202699332U (zh) 可调节式防磨牙颌垫
Araújo Pernambuco et al. Electrical activity of masseter muscle in young adults during swallowing of liquid
CN109172022A (zh) 牙本质敏感症治疗的脱敏试剂固定装置及制备、成型方法
KR102358559B1 (ko) 잇몸 강화를 위한 구강 마사지용 손가락 패치
KR200459699Y1 (ko) 다기능 조립형 경락 마사지 기구
Zhu et al.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pain after tooth extraction
KR101366677B1 (ko) 뇌 자극 운동용 마우스피스, 뇌 자극 운동 기구, 및 뇌 자극 운동 기구 제작방법
KR102038340B1 (ko) 어깨 관절 관리용 볼
KR200333542Y1 (ko) 침봉 및 지압 돌기구를 갖는 지압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