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6910A - 下身服裝 - Google Patents

下身服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6910A
TW201626910A TW104102183A TW104102183A TW201626910A TW 201626910 A TW201626910 A TW 201626910A TW 104102183 A TW104102183 A TW 104102183A TW 104102183 A TW104102183 A TW 104102183A TW 201626910 A TW201626910 A TW 20162691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ist
leg
end edge
main body
s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2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川義明
Original Assignee
華歌爾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華歌爾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華歌爾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021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626910A/zh
Publication of TW201626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6910A/zh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arments, Swaddling Clothes, Handkerchiefs Or Underwea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下身服裝,具備:本體部2,構成腰部4及一對腳部5、5之主要部分;以及正面部3,在本體部2之前側往上下延伸,構成自腰部4之前側部分4af起至腳部5之內下擺部分5a的前中心部分7;而於展開形狀中,在使正面部3的側腹側縫合端邊25之腰部側部分25a沿著本體部2的前側縫合端邊15之腰部側部分15a的情況,正面部3的側腹側縫合端邊25之腳部側部分25b和本體部2的前側縫合端邊15之腳部側部分15b交叉;以將正面部3之腳部側部分3b對腰部側部分3a扭轉的方式,縫合正面部3與本體部2。

Description

下身服裝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下身服裝。
習知之下身服裝,為了提高褲襠部至腳部的合身感,而有藉由如同沿著胯間的形狀之剪裁線構成褲襠部的服裝。此外,同樣的目的中,亦存在設計為使褲襠部立體地自胯間隆起的服裝。例如專利文獻1所揭露之四角型內褲為如下構成:在使用針織布之左右的前半身之中央端,形成支持男性之局部的布料部而往內側返折,在返折左右的前半身之部分的附近將其縫合。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9-003701號公報
[本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藉由如同沿著胯間的形狀之剪裁線而構成褲襠部的情況,褲襠部之剪裁線有妨礙穿著時的舒適度之疑慮。此外,使褲襠部自胯間隆起之構成,亦有鼠蹊部容易產生突起,不易確保對肌膚之密貼感的疑慮。任一構成中的習知之下身服裝,皆在下蹲動作或坐下動作時,有鼠蹊部的周邊產生壓迫感等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減輕鼠蹊部的周邊之壓迫感,提高穿著時之合身感的下身服裝。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之一態樣的下身服裝,具備:本體部,構成腰部及一對腳部之主要部分;以及正面部,於本體部之前側往上下延伸,構成自腰部之前側部分起至腳部之內下擺部分的前中心部分;而於展開形狀中,在正面部中之與本體部的縫合端邊之腰部側部分,沿著本體部中之與正面部的縫合端邊之腰部側部分的情況,正面部中之與本體部的縫合端邊之腳部側部分和本體部中之與正面部的縫合端邊之腳部側部分交叉;以將正面部中之腳部側部分對腰部側部分扭轉的方式,縫合正面部的縫合端邊與本體部的縫合端邊。
此等下身服裝,藉由將正面部中之腳部側部分以對腰部側部分扭轉的狀態縫合於本體部,而使腳部以朝向前方的方式立體地形成。藉由使腳部朝向前方,而在下蹲動作或坐下動作時,減輕鼠蹊部的周邊之壓迫感,提高穿著時之合身感。藉由提高穿著時之合身感,而亦抑制動作所造成之下擺上提或穿著變形的發生。
此外,可使正面部中之腰部側部分,於寬度方向具有伸縮性,使正面部中之腳部側部分,於上下方向具有伸縮性。藉由使腰部側部分於寬度方向具有伸縮性,而可確保對穿著者的下腹部之合身感。另,藉由使腳部側部分於上下方向具有伸縮性,而可確保對穿著者的內腿部之合身感。此外,由於將正面部中之腳部側部分對腰部側部分扭轉,故伸縮方向越往正面部下方越自寬度方向改變為上下方向。因此,亦可提高對穿著者的胯間之合身感。
此外,於展開形狀中,可使正面部中之與本體部的縫合端邊,以包含腰部側部分與腳部側部分之連結點的方式彎曲成凹狀。藉由將正面部中之縫合端邊的腰部側部分與腳部側部分以凹狀的彎曲部分平滑地連結,而可適當地形成腳部的立體感。
此外,於展開形狀中,可使一直線與一切線所夾之角度θ為40°~60°:該直線係連結正面部中之前中心側的縫合端邊之上端與下端;該切線,係自連結點起朝該直線畫出一垂線,並自該垂線與該直線之交點起往正面部中的縫合端邊之彎曲部分所畫的切線。藉由角度θ,可調整腳部往前方的傾斜程度。藉由使角度θ為40°~60°之範圍,而可舒適地確保穿著時的合身感。 [本發明之效果]
若依此等下身服裝,則可減輕鼠蹊部的周邊之壓迫感,提高穿著時之合身感。
[實施本發明之最佳形態]
以下,參考附圖,並對下身服裝之最佳實施形態詳細地說明。
圖1為,顯示下身服裝之一實施形態的前視圖。此外,圖2為圖1的後視圖。如圖1及圖2所示,下身服裝1,例如構成為係男性用內衣褲中之一種的內褲。下身服裝1,藉由將本體部2與正面部3互相縫合而形成;腰部4,具有一對腳部5、5。腰部4為構成本體部2之上部的部分,係與穿著者之腰線的下方對應之部分。於腰部4之上端部4a,設置例如以橡膠等形成之具有伸縮性的帶子。具有伸縮性的帶子,亦可省略。此外,腳部5,為穿著者之腳部通過的部分。左右的腳部5、5之間,成為與穿著者之胯間對應的襠部6。
本體部2,構成除了下身服裝1之前中心部分7以外,腰部4及一對腳部5、5之主要部分。本體部2,將左右半身在後中心B縫合而構成(參考圖2),以包覆穿著者之腹部、臀部、及大腿部的方式自左右往前側裹覆。作為構成本體部2之素材,使用例如集圈組織(tuck stitch)或圓形羅紋織物(circular rib)等具有無(難)伸縮性的素材。此外,亦可使用例如插入聚胺酯纖維的平針織物、兩用翠可特(Tricot)經編組織、兩用拉歇爾(Raschel)經編組織等具有伸縮性的素材。
正面部3,如圖1所示,在本體部2之前側往上下略帶狀地延伸,構成自腰部4中的上端部4a之前側部分4af起至腳部5之內下擺部分5a的前中心部分7。正面部3,包夾前中心A而左右對稱地配置,在前中心A互相縫合。此外,左右的正面部3,分別與自左右起往前側裹覆之本體部2縫合。作為構成正面部3的素材,使用例如插入聚胺酯纖維的平針織物、兩用翠可特(Tricot)經編組織、兩用拉歇爾經編組織等具有伸縮性的素材。
本實施形態中,正面部3中之腰部側部分3a,於寬度方向具有伸縮性。此外,正面部3中之腳部側部分3b,成為在襠部6附近對腰部側部分3a往下方扭轉的狀態。因此,伸縮之方向性在襠部6附近自寬度方向改變為上下方向,自襠部6起至腳部5之內下擺部分5a具有上下方向之伸縮性。
圖3為,顯示構成下身服裝之本體部及正面部的展開形狀之圖。下身服裝1為左右對稱,故同圖中僅顯示自穿著者觀察之左半身。此外,圖3中,對互相縫合之縫合端邊彼此給予相同的標記。實際上,本體部2與正面部3的縫合雖需要縫合邊限,但為了簡化說明而省略縫合邊限。
如圖3(a)所示,於展開形狀中,本體部2係由如下部分區畫而成:腰部端邊11,構成腰部4;後側縫合端邊12,與另一方的本體部2縫合;襠部縫合端邊13,構成襠部6;腳部端邊14,構成腳部5;以及前側縫合端邊15,與正面部3縫合。
腰部端邊11,相當於與腰部4之上端部4a縫合的部分,呈略直線狀。腰部端邊11,藉由本體部2與正面部3的縫合而與正面部3側之腰部端邊21連續,構成腰部4。後側縫合端邊12,在腰部端邊11的後端與腳部端邊14的後端之間往上下延伸。後側縫合端邊12,成為以本體部2隨著朝向腳部端邊14側而寬度變寬的方式向內緩緩地彎曲之形狀。後側縫合端邊12,在後中心B中,與另一方的本體部2之後側縫合端邊12縫合(參考圖2)。
襠部縫合端邊13,以在與後側縫合端邊12之間形成嘴形的方式,連結後側縫合端邊12的下端與腳部端邊14的後端而呈略直線狀地延伸。襠部縫合端邊13,在相當於襠部6下端之位置與正面部3側的襠部縫合端邊23縫合。腳部端邊14,在腳部5中相當於除去內下擺部分5a以外的部分。腳部端邊14,成為向上緩緩地彎曲之形狀,在襠部縫合端邊13的下端與前側縫合端邊的下端之間往左右延伸。腳部端邊14,藉由本體部2與正面部3的縫合而與正面部3側之腳部端邊24連續,構成腳部5。
前側縫合端邊15,在腰部端邊11的前端與腳部端邊14的前端之間往上下延伸。前側縫合端邊15之腰部側部分15a,成為以本體部2隨著朝向腳部端邊14側而寬度變寬的方式向內緩緩地彎曲之形狀。另一方面,前側縫合端邊15之腳部側部分15b,與腰部側部分15a相反地,成為向外緩緩地彎曲之形狀。腰部側部分15a與腳部側部分15b的連結點P1,係以前側縫合端邊15之彎曲形狀翻轉為向內與向外的點表示。
如圖3(b)所示,於展開形狀中,正面部3,係由如下部分區畫而成:腰部端邊21,構成腰部4;前側縫合端邊22,與另一方的正面部3縫合;襠部縫合端邊23,構成襠部6;腳部端邊24,構成腳部5;以及側腹側縫合端邊25,與本體部2縫合。
腰部端邊21,相當於與腰部4之上端部4a縫合的部分,呈略直線狀。腰部端邊21,藉由本體部2與正面部3的縫合而與本體部2側之腰部端邊11連續,構成腰部4。前側縫合端邊22,在腰部端邊21的前端與襠部縫合端邊23的前端之間往上下延伸。本實施形態之下身服裝1為男性用內褲,故前側縫合端邊22,成為向外緩緩地彎曲之形狀。如此地藉由將前側縫合端邊22與另一方的正面部3之前側縫合端邊22縫合,而可使下身服裝1之前中心部分7(參考圖1)成為略往前方隆起的立體形狀。
襠部縫合端邊23,以對前側縫合端邊22呈鈍角的方式,在前側縫合端邊22的下端與腳部端邊24的下端之間略直線狀地延伸。襠部縫合端邊23,在相當於襠部6下端之位置與本體部2側的襠部縫合端邊13縫合。腳部端邊24,相當於腳部5之內下擺部分5a。腳部端邊24,以對襠部縫合端邊23呈鈍角的方式,在襠部縫合端邊23的下端與側腹側縫合端邊25的下端之間略直線狀地延伸。腳部端邊24,藉由本體部2與正面部3的縫合而與正面部3側之腳部端邊14連續,構成腳部5。
側腹側縫合端邊25,在腰部端邊21的側腹端與腳部端邊24的上端之間往上下延伸。側腹側縫合端邊25之腰部側部分25a,成為向外緩緩地彎曲之形狀。腰部側部分25a的彎曲之曲率,與本體部2中的前側縫合端邊15之腰部側部分15a的彎曲之曲率相同或較其略小。另一方面,側腹側縫合端邊25之腳部側部分25b,與腰部側部分25a相反,成為向內緩緩地彎曲之形狀。腳部側部分25b的彎曲之曲率,較本體部2中的前側縫合端邊15之腳部側部分15b的彎曲之曲率更大。腰部側部分25a與腳部側部分25b的連結點P2,與本體部2之情況同樣地,係以側腹側縫合端邊25之彎曲形狀翻轉為向內與向外的點表示。側腹側縫合端邊25,整體而言,具有以包含連結點P2的方式彎曲成凹狀之形狀。
腳部側部分25b的下端側,位於連結腰部端邊21之側腹端與腳部端邊24之下端的線較接近側腹側,在與腳部端邊24之間形成嘴形。藉此,正面部3,全體呈略L字形,正面部3之腳部側部分3b的延伸方向,呈對腰部側部分3a的延伸方向交叉為鈍角之狀態。此外,宜使直線L1與切線L3所夾之角度θ為40°~60°:該直線L1係連結正面部3之前側縫合端邊22的上端與下端;該切線L3,係自連結點P2起朝直線L1畫出垂線L2,並自該垂線L2與直線L1之交點P3起往腳部側部分25b之彎曲部分所畫的切線。此一角度θ,係決定後述腳部5之往前方的傾斜程度之參數。
圖4為,顯示本體部與正面部之縫合樣子的圖。將具有上述構成之正面部3對本體部2縫合的情況,首先,如圖4(a)所示,使正面部3中的側腹側縫合端邊25之腰部側部分25a沿著本體部2中的前側縫合端邊15之腰部側部分15a而縫合。此時,正面部3之腳部側部分3b的延伸方向,對腰部側部分3a的延伸方向交叉為鈍角,故正面部3中的側腹側縫合端邊25之腳部側部分25b與本體部2中之前側縫合端邊15交叉,成為正面部3之腳部側部分3b往本體部2側突出的狀態。
其次,將正面部3中的側腹側縫合端邊25之腳部側部分25b與本體部2中的前側縫合端邊15之腳部側部分15b縫合。進行此一縫合時,將往本體部2側突出的正面部3之腳部側部分3b自連結點P2附近起往內下擺側扭轉,使正面部3中的側腹側縫合端邊25之腳部側部分25b沿著本體部2中的前側縫合端邊15之腳部側部分15b而縫合。而後,將正面部3之襠部縫合端邊23與本體部2之襠部縫合端邊13縫合,則如圖4(b)所示,本體部2與正面部3之一方側的縫合結束。在本體部2與正面部3之另一方側亦進行同樣的縫合,進一步,將正面部3、3之前側縫合端邊22、22彼此於前中心A側縫合,並將本體部2、2之後側縫合端邊12、12彼此於後中心B側縫合,藉而形成圖1及圖2所示之下身服裝1。
圖5為,顯示下身服裝之作用效果的圖。如圖5(a)所示,比較例之下身服裝101中,本體部102的構成與腰部104的形狀,雖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但將正面部103預先配合前中心部分107的形狀而形成。而後,以未將正面部3中之腳部側部分103b對腰部側部分103a扭轉的方式,縫合本體部102與正面部103。此等下身服裝101中,正面部103所產生之立體形成力並未作用,而將腳部105朝向正下方地形成。
另一方面,實施例之下身服裝1中,如同上述,將正面部3中之腳部側部分3b以對腰部側部分3a扭轉的狀態與本體部2縫合。下身服裝1,藉由此正面部3之扭轉而使立體形成力作用,如圖5(b)所示,使腳部5以朝向前方的方式立體地形成。藉由使腳部5朝向前方,而在下蹲動作或坐下動作時,減輕鼠蹊部的周邊之壓迫感,提高穿著時之合身感。藉由提高穿著時之合身感,而亦抑制動作所造成之下擺上提或穿著變形的發生。
此外,下身服裝1中,正面部3給予扭轉,其結果使正面部3的伸縮方向依位置而改變化,正面部3中之腰部側部分3a於寬度方向具有伸縮性,腳部側部分3b於上下方向具有伸縮性。藉由使腰部側部分3a於寬度方向具有伸縮性,而可確保對穿著者的下腹部之合身感。此外,藉由使腳部側部分3b於上下方向具有伸縮性,而可確保對穿著者的內腿部之合身感。由於將正面部3中之腳部側部分3b對腰部側部分3a扭轉,故扭轉的部分(連結點P2附近)中,伸縮方向越往正面部3之下方越自寬度方向改變為上下方向。因此,亦提高對穿著者的胯間之合身感。
此外,下身服裝1,在展開狀態中,正面部3之側腹側縫合端邊25,以包含腰部側部分25a與腳部側部分25b之連結點P2的方式彎曲成凹狀。藉由將正面部3中的側腹側縫合端邊25之腰部側部分25a與腳部側部分25b以凹狀的彎曲部分平滑地連結,而可適當地形成腳部5的立體感。
進一步,下身服裝1,於展開形狀中, 使直線L1與切線L3所夾之角度θ為40°~60°:直線L1係連結正面部3中之前側縫合端邊22的上端與下端;切線L3,係自連結點P2起朝直線L1畫出垂線L2,並自該垂線L2與直線L1之交點P3起往彎曲部分所畫的切線。藉由角度θ,可調整腳部5往前方的傾斜程度。藉由使角度θ為40°~60°之範圍,而可舒適地確保穿著時的合身感。
上述實施形態,作為下身服裝雖例示男性用內褲,但下身服裝,無論男性用及女性用,亦可適用於使左右的腳部長度更往下方延伸之加長型的內褲、褲襪、衛生褲等其他下身服裝。此外,亦可為在穿著狀態中腰部位於較穿著者的肚臍線更為下方之低腰類型(Low Rise)。
圖6為,顯示構成下身服裝之本體部及正面部的展開形狀之變形例的圖。同圖的例子為,應用於女性用內褲之情況的本體部2及正面部3之展開形狀。女性用內褲之情況,無須於前中心部分7設置隆起部。因此,在正面部3之前側縫合端邊22呈直線形狀的點上與圖3所示之展開形狀相異。
此外,圖7為,顯示構成下身服裝之本體部及正面部的展開形狀之另一變形例的圖。同圖的例子為,應用於加長型內褲之情況的本體部2及正面部3之展開形狀。加長型內褲之情況,例如本體部2之襠部縫合端邊13成為向內緩緩地彎曲之形狀。此外,未設置正面部3中之腳部端邊24,而使襠部縫合端邊23在前側縫合端邊22的下端與側腹側縫合端邊25的下端之間往左右延伸。另外,襠部縫合端邊23,成為向下緩緩地彎曲之形狀。
在此等變形例的構成中,藉由正面部3之扭轉而使腳部5以朝向前方的方式立體地形成。藉由使腳部5朝向前方,而在下蹲動作或坐下動作時,減輕鼠蹊部的周邊之壓迫感,提高穿著時之合身感。藉由提高穿著時之合身感,而亦抑制動作所造成之下擺上提或穿著變形的發生。
圖8為,顯示構成下身服裝之本體部及正面部的展開形狀之更另一變形例的圖。同圖的例子中,雖為與圖3相同的本體部2及正面部3之展開形狀,但在將正面部3上下分割為2部分的點上與圖3所示之形態相異。此一形態中,沿著將前側縫合端邊22之略中央位置、與側腹側縫合端邊25之上部斜向連結的分割線,將正面部3分割為上部分割構件26A與下部分割構件26B。分割線,以往上方凸起的方式成為緩緩地彎曲之形狀。
上部分割構件26A,係由腰部端邊21、前側縫合端邊22之略上半部部分、側腹側縫合端邊25之上部、及沿著分割線之分割縫合端邊27a區畫而成。此外,下部分割構件26B,係由前側縫合端邊22之略下半部部分、襠部縫合端邊23、腳部端邊24、側腹側縫合端邊25之下部(除去上部以外的部分)、及沿著分割線之分割縫合端邊27b區畫而成。正面部3,藉由將上部分割構件26A之分割縫合端邊27a與下部分割構件26B之分割縫合端邊27b縫合而一體化。
藉由此等構成,亦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地,藉由正面部3之扭轉而使腳部5以朝向前方的方式立體地形成。藉由使腳部5朝向前方,而在下蹲動作或坐下動作時,減輕鼠蹊部的周邊之壓迫感,提高穿著時之合身感。藉由提高穿著時之合身感,而亦抑制動作所造成之下擺上提或穿著變形的發生。此外,藉由將正面部3上下分割,而可簡單地在上部分割構件26A與下部分割構件26B之間改變素材的伸縮性。例如藉由以具有無(難)伸縮性之素材構成上部分割構件26A,而可具有使正面部3往穿著者之下腹部推壓的功能。
圖9為,顯示構成下身服裝之本體部及正面部的展開形狀之再另一變形例的圖。同圖的例子,在進一步於上部分割構件26A設置構成本體部2之上方(腰部4之至少一部分)的延伸部分3c的點上與圖8所示之實施形態相異。下部分割構件26B的構成,與圖8所示之形態相同。
此例中,上部分割構件26A,與圖8之情況同樣地,具有腰部端邊21、前側縫合端邊22的略上半部部分、及分割縫合端邊27a。另一方面,上部分割構件26A,取代側腹側縫合端邊25之上部,而具有與腰部端邊21連續的上側延伸腰部端邊28、與分割縫合端邊27a連續之略直線狀的下側延伸腰部端邊29、以及在上側延伸腰部端邊28的後端與下側延伸腰部端邊29的後端之間往上下延伸的後側縫合端邊30。
上側延伸腰部端邊28,為與腰部4之上端部4a縫合的部分,呈略直線狀。下側延伸腰部端邊29,呈沿著本體部2之腰部端邊11的形狀,與腰部端邊11縫合而構成腰部4。此一形態中,本體部2之腰部端邊11以往上方凸起的方式成為彎曲之形狀,下側延伸腰部端邊29,與其對應而成為往上方彎曲成凹狀之形狀。下側延伸腰部端邊29,與分割縫合端邊27a平滑地連續。此外,下側延伸腰部端邊29,藉由上部分割構件26A之分割縫合端邊27a與下部分割構件26B之分割縫合端邊27b的縫合,而亦與下部分割構件26B中的側腹側縫合端邊25之下部平滑地連續。後側縫合端邊30,呈略直線狀,藉由本體部2與正面部3的縫合而與本體部2之後側縫合端邊12連續。後側縫合端邊30,在後中心B中,與另一方的正面部3之後側縫合端邊30縫合。
藉由此等構成,亦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地,藉由正面部3之扭轉而使腳部5以朝向前方的方式立體地形成。藉由使腳部5朝向前方,而在下蹲動作或坐下動作時,減輕鼠蹊部的周邊之壓迫感,提高穿著時之合身感。藉由提高穿著時之合身感,而亦抑制動作所造成之下擺上提或穿著變形的發生。此外,藉由在正面部3設置延伸部分3c,而特別在未於腰部4之上端部4a配置伸縮性的帶子之情況中,藉由在下側延伸腰部端邊29與腰部端邊11的縫合部分形成扭轉,而可進一步改善下身服裝1的穿著感受。另,圖9所示之形態中,不必非得分割正面部3,亦可將腰部側部分3a、腳部側部分3b、及延伸部分3c預先以一體化的構件形成。此外,圖9所示之形態中,延伸部分3c雖延伸至後中心B為止,但延伸部分3c,亦可不必非得延伸至後中心B為止。
1、101‧‧‧下身服裝
2、102‧‧‧本體部
3、103‧‧‧正面部
3a、103a‧‧‧腰部側部分
3b、103b‧‧‧腳部側部分
3c‧‧‧延伸部分
4、104‧‧‧腰部
4a‧‧‧上端部
4af‧‧‧前側部分
5、105‧‧‧腳部
5a‧‧‧內下擺部分
6‧‧‧襠部
7、107‧‧‧前中心部分
11、21‧‧‧腰部端邊
12、30‧‧‧後側縫合端邊
13、23‧‧‧襠部縫合端邊
14、24‧‧‧腳部端邊
15‧‧‧前側縫合端邊
15a‧‧‧腰部側部分
15b‧‧‧腳部側部分
22‧‧‧前側縫合端邊
25‧‧‧側腹側縫合部分
25a‧‧‧腰部側部分
25b‧‧‧腳部側部分
26A‧‧‧上部分割構件
26B‧‧‧下部分割構件
27a、27b‧‧‧分割縫合端邊
28‧‧‧上側延伸腰部端邊
29‧‧‧下側延伸腰部端邊
A‧‧‧前中心
B‧‧‧後中心
L1‧‧‧直線
L2‧‧‧垂線
L3‧‧‧切線
P1、P2‧‧‧連結點
P3‧‧‧交點
θ‧‧‧L1與L3所夾之角度
圖1係顯示下身服裝之一實施形態的前視圖。 圖2係圖1所示之下身服裝的後視圖。 圖3係顯示構成下身服裝的本體部及正面部之展開形狀的圖,(a)為本體部之展開形狀,(b)為正面部之展開形狀。 圖4係顯示本體部與正面部之縫合樣子的圖,(a)為腰部側部分之縫合樣子,(b)為腳部側部分之縫合樣子。 圖5係顯示下身服裝之作用效果的圖,(a)為比較例,(b)為實施例。 圖6(a)~(b)係顯示構成下身服裝之本體部及正面部的展開形狀之變形例的圖。 圖7(a)~(b)係顯示構成下身服裝之本體部及正面部的展開形狀之另一變形例的圖。 圖(a)~(b)係顯示構成下身服裝之本體部及正面部的展開形狀之更另一變形例的圖。 圖9(a)~(b)係顯示構成下身服裝之本體部及正面部的展開形狀之再另一變形例的圖。
2‧‧‧本體部
3‧‧‧正面部
3a‧‧‧腰部側部分
3b‧‧‧腳部側部分
11、21‧‧‧腰部端邊
12‧‧‧後側縫合端邊
13、23‧‧‧襠部縫合端邊
14、24‧‧‧腳部端邊
15‧‧‧前側縫合端邊
15a‧‧‧腰部側部分
15b‧‧‧腳部側部分
22‧‧‧前側縫合端邊
25‧‧‧側腹側縫合部分
25a‧‧‧腰部側部分
25b‧‧‧腳部側部分
L1‧‧‧直線
L2‧‧‧垂線
L3‧‧‧切線
P1、P2‧‧‧連結點
P3‧‧‧交點
θ‧‧‧L1與L3所夾之角度

Claims (4)

  1. 一種下身服裝,具備: 本體部,構成腰部及一對腳部之主要部分;以及 正面部,於該本體部之前側往上下延伸,構成自該腰部之前側部分起至該腳部之內下擺部分的前中心部分; 而於展開形狀中, 在使該正面部中之與該本體部的縫合端邊之腰部側部分沿著該本體部中之與該正面部的縫合端邊之腰部側部分的情況,該正面部中之與該本體部的縫合端邊之腳部側部分和該本體部中之與該正面部的縫合端邊之腳部側部分交叉; 以將該正面部中之腳部側部分對腰部側部分扭轉的方式,縫合該正面部的該縫合端邊與該本體部的該縫合端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下身服裝,其中, 該正面部中之該腰部側部分於寬度方向具有伸縮性,該正面部中之該腳部側部分於上下方向具有伸縮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下身服裝,其中, 於展開形狀中,該正面部中之與該本體部的該縫合端邊,以包含該腰部側部分與該腳部側部分之連結點的方式彎曲成凹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下身服裝,其中, 於展開形狀中, 使一直線與一切線所夾之角度θ為40°~60°:該直線係連結該正面部中之前中心側的縫合端邊之上端與下端;該切線,係自該連結點起朝該直線畫出一垂線,並自該垂線與該直線之交點起往該正面部中的該縫合端邊之彎曲部分所畫的切線。
TW104102183A 2015-01-23 2015-01-23 下身服裝 TW2016269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2183A TW201626910A (zh) 2015-01-23 2015-01-23 下身服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2183A TW201626910A (zh) 2015-01-23 2015-01-23 下身服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6910A true TW201626910A (zh) 2016-08-01

Family

ID=57181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2183A TW201626910A (zh) 2015-01-23 2015-01-23 下身服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62691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12674A (en) Underwea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TWI484922B (zh) 附有褲襠的衣服
BR112016025978B1 (pt) Roupas íntimas, método de produção de uma roupa íntima e método de fabricação pelo menos parcial de uma roupa íntima
US20150033448A1 (en) Control Top Pantyhose
JP6386836B2 (ja) 肌着
CN110475489B (zh) 下半身用衣服
JP4734479B1 (ja) ショーツ等の衣料
US4615051A (en) Undergarment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3499726B2 (ja) ボトムウェア
JP6277078B2 (ja) 肌着
JP4783415B2 (ja) 股部を有する衣類
JP6761162B2 (ja) ボトム衣類
JP3118742U (ja) 補正用下着
JP2009097110A (ja) 下半身衣類
JPH03260102A (ja) パンティストッキング
US1657094A (en) Union suit
TW201626910A (zh) 下身服裝
JP2012188762A (ja) 下半身用補整衣類
JP6460129B2 (ja) ボトム衣類
JP3126486U (ja) 成型インナー
JP3155507U (ja) 成形衣料
JP5456809B2 (ja) インナーボトム
JP7190776B2 (ja) 下着
JPH076203U (ja) 男性用下半身衣類
JP6744563B1 (ja) 下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