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15425A - 液晶顯示用白色聚酯薄膜、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用背光 - Google Patents

液晶顯示用白色聚酯薄膜、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用背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15425A
TW201615425A TW104128939A TW104128939A TW201615425A TW 201615425 A TW201615425 A TW 201615425A TW 104128939 A TW104128939 A TW 104128939A TW 104128939 A TW104128939 A TW 104128939A TW 201615425 A TW201615425 A TW 20161542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olyester film
liquid crystal
film
ma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8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akashi Funatomi
Masahiro Hasegawa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Industr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Industries filed Critical Toray Industries
Publication of TW201615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542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Abstract

本發明課題為提供一種含空洞的聚酯薄膜,可減少使用時的折皺或膠帶剝離時的折皺,而且維持高反射特性。 課題解決手段為一種液晶顯示用白色聚酯薄膜,其係包含由聚酯構成的A/B/A層,且B層含有空洞之白色聚酯薄膜,並且滿足下述(1)(2): (1)B層含有與聚酯不相溶的樹脂,該不相溶樹脂的平均高寬比(平均最大水平弦長(μm)/平均最大垂直弦長(μm))為3以上6以下。 (2)由示差掃描熱量測定(DSC)所求得的不相溶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Tg(℃)及白色聚酯薄膜的微小吸熱峰溫度Tmeta(℃)滿足下述式:15≦Tmeta-Tg≦30。 (3)B層的空隙率為10%以上且小於25%。

Description

液晶顯示用白色聚酯薄膜、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用背光
本發明關於一種適合用作光反射板的白色聚酯薄膜、使用其之光反射板、及液晶顯示用背光。
於內部含有空洞的白色聚酯薄膜因均勻且高亮度、尺寸安定性、廉價等特性,而被廣泛使用在液晶顯示器等所使用的平面型影像顯示方法中的面光源裝置的反射板及反射膜、照明看板的背面反射膜、太陽能電池的背面反射膜等的用途上。作為呈現高亮度的方法,已廣泛使用:在聚酯薄膜中含有多數例如硫酸鋇等的無機粒子,利用聚酯樹脂與粒子的界面、及以粒子為核所生成的微小空洞的空洞界面發生的光反射之方法(參考專利文獻1);藉由混合與聚酯不相溶的樹脂,而利用以不相溶的樹脂作為核所生成的微小的空洞的空洞界面的光反射之方法(參考專利文獻2);藉由在壓力容器中使惰性氣體含浸到聚酯薄膜,而利用於內部生成的空洞的界面的光反射之方法(參考專利文獻3)等之利用聚酯薄膜中所含的無機粒子與聚酯樹脂的折射率差及微小空洞與聚酯樹脂之折射率差的方法。
近年來,液晶顯示器往多樣化發展,從行動 電話用途到個人電腦、大畫面TV用途,液晶顯示器的畫面尺寸的發展範圍廣泛。在反射薄片方面,越小畫面,越使用薄的反射膜,對應於畫面尺寸,從80μm至500μm各種厚度的反射薄片被利用。
尤其在行動電話用途或個人電腦等的小於20英吋的小型用途上,以配置於背面的反射膜不會因在行車或徒步等搬運時的振動而偏移,在背光的製造步驟中,具有在貼附於殼體的金屬製框架的雙面膠帶上貼附反射膜的步驟。愈薄的反射膜,剛性愈低,在使用反射膜時,會有容易產生折皺的問題。另外,在貼附位置偏移時,一旦將反射膜由雙面膠帶剝離,則會有產生折皺而變成瑕疵品的問題。
通常反射薄片所使用的含空洞的聚酯薄膜,由於內部含有空洞,因此與不含空洞的普通聚酯薄膜相比,剛性較低,會有容易產生折皺的問題。與反射薄片同樣地,在使用了含空洞的聚酯薄膜的接收紙用途方面,因為剛性降低,會有操作性惡化、產生折皺的問題。在接收紙的用途,含空洞的聚酯薄膜的高剛性化手段,已知有提高薄膜比重的方法(參考專利文獻4);或將積層於含空洞的層兩側的支持層的厚度加厚的方法(參考專利文獻4及5);將整個薄膜的厚度加厚的方法(參考專利文獻6)。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16068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公平8-16175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1-166295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2-105232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01-121665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特開2012-179816號公報
然而,在接收紙的用途,厚度範圍一般是在25~75μm,相對於此,在反射薄片用途,含空洞的聚酯薄膜的厚度範圍厚達80μm~500μm,提高含空洞的聚酯薄膜的比重會有導致高成本化的問題,或者會有空洞界面減少而造成反射率降低的顧慮。另一方面,藉由加厚支持層來確保剛性的方法,也會導致高比重化,而且反射層占整個厚度的比例變小,因此會有支持層愈厚,反射率愈降低的問題。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目的為提供一種含空洞的聚酯薄膜,不受高比重化、厚膜化所影響,能夠減少使用反射膜時的折皺或膠帶剝離時的折皺,而且維持高反射特性。
解決上述課題的本發明之白色聚酯薄膜具有以下的構成。
(I)
一種液晶顯示用白色聚酯薄膜,其係包含由聚酯構成的A/B/A層,且B層含有空洞之白色聚酯薄膜,並且該白色聚酯薄膜滿足下述(1)~(3)的條件:
(1)B層含有與聚酯不相溶的樹脂,該不相溶樹脂的平均高寬比(平均最大水平弦長(μm)/平均最大垂直弦長(μm))為3以上6以下。
(2)由示差掃描熱量測定(DSC)所求得的前述不相溶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Tg(℃)及白色聚酯薄膜的微小吸熱峰溫度Tmeta(℃)滿足下述式:15≦Tmeta-Tg≦30。
(3)B層的空隙率為10%以上且小於25%。
(II)
如(I)所記載之液晶顯示用白色聚酯薄膜,其特徵為前述不相溶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Tg為150℃以上170℃以下。
(III)
如(I)或(II)所記載之液晶顯示用白色聚酯薄膜,其特徵為前述不相溶樹脂的含量,相對於B層質量而言為5質量%以上30質量%以下。
(IV)
如(I)~(III)中任一項之液晶顯示用白色聚酯薄膜,其特徵為前述B層含有無機粒子,其含量相對於B層質量而言為5質量%以上30質量%以下。
(V)
如(I)~(IV)中任一項之液晶顯示用白色聚酯薄膜, 其特徵為前述B層係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為基本構成,含有至少1種以上的共聚合聚酯,共聚合聚酯相對於B層質量而言為1.0質量%以上20.0質量%以下。
(VI)
如(III)~(V)中任一項之液晶顯示用白色聚酯薄膜,其特徵為前述B層中的無機粒子為二氧化鈦或硫酸鋇。
(VII)
如(I)~(VI)中任一項之液晶顯示用白色聚酯薄膜,其特徵為總厚度為50μm以上350μm以下。
(VIII)
一種液晶顯示用背光,其特徵為:使用如(I)之液晶顯示用白色聚酯薄膜作為光反射材。
(IX)
如(VIII)所記載之液晶顯示用背光,其特徵為背光的光源為LED方式。
依據本發明可得到一種含空洞的白色聚酯薄膜,在光反射板用白色聚酯薄膜之中,不受高比重化、厚膜化所影響,能夠減少使用反射膜時的折皺或膠帶剝離時的折皺,且維持高反射性能。
1‧‧‧光反射用白色聚酯薄膜
2‧‧‧導光板
3‧‧‧稜鏡薄片
4‧‧‧冷陰極管
5‧‧‧CCD相機
6‧‧‧影像解析裝置(EyeScale)
第1圖表示組入了本發明之白色聚酯薄膜的側光方式的液晶畫面的概略剖面圖。
本發明之白色聚酯薄膜為一種液晶顯示用白色聚酯薄膜,其係包含由聚酯構成的A/B/A層,且B層含有空洞之白色聚酯薄膜,該白色聚酯薄膜滿足下述(1)~(2)的條件:
(1)B層含有與聚酯不相溶的樹脂,該不相溶樹脂的平均高寬比(平均最大水平弦長(μm)/平均最大垂直弦長(μm))為3以上6以下。
(2)藉由示差掃描熱量測定(DSC)所求得的前述不相溶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Tg(℃)及白色聚酯薄膜的微小吸熱峰溫度Tmeta(℃)滿足下述式:15≦Tmeta-Tg≦30。
本發明必須是A層/B層/A層的薄膜構成。為了達成高反射率,該B層必須是含有微小氣泡的層。另外,為了達成提高反射率的提升效果、可確保製膜安定性、以及優異的使用性,需要該A層。
在本發明中,A層是成為表層的層。為了具有防止光線洩漏到背面的作用、使製膜安定化的支持層的作用,A層較佳為使聚酯中含有無機粒子,而具有使光散射的作用。A層的光散射性,主要可藉由控制表面粗糙度來調整,作為其他的方法,可列舉例如在聚酯樹脂中添加不同折射率的粒子的方法。此處,就A層所含有的無機微粒子的種類而言,並未受到特別限定,較佳為莫氏硬度3.0以上的粒子,可列舉例如碳酸鈣、二氧化鈦、氧化鋅、二氧化矽、硫化鋅、硫酸鋇、氧化鋁、滑石等。 可因應光澤度調整或白色度調整、賦予耐光性等所謂表面機能賦予的必要性,而單獨或組合使用這些無機粒子。
在本發明中,構成A層及B層的樹脂為聚酯。尤其較佳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
另外,亦可在此聚酯之中添加周知的各種添加劑,例如抗氧化劑、抗靜電劑等。
B層是藉由使薄膜內部含有微小氣泡而白色化。B層係滿足(1)之層,且更希望滿足以下(2)~(4)。
(1)B層的不相溶樹脂的平均高寬比(平均最大水平弦長(μm)/平均最大垂直弦長(μm))為3以上6以下。
(2)含有與聚酯不相溶的樹脂及無機粒子,且具有氣泡的層。
(3)與聚酯不相溶的樹脂在B層中的含量,相對於B層質量而言為5質量%以上且小於30質量%。
(4)B層所含的無機粒子的含量,相對於B層的質量而言為5質量%以上30質量%以下。微小氣泡的形成,可藉由使與聚酯不相溶的聚合物微小地分散在薄膜基質(例如聚酯)中,並使其拉伸(例如雙軸拉伸)來達成。
在本發明中,需要在B層中含有與聚酯不相溶的樹脂。就與聚酯不相溶的樹脂(以下,有時簡記為不相溶樹脂)而言,可為均聚物或共聚物,適合使用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聚甲基戊烯等的聚烯烴樹脂、環狀聚烯烴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丙烯酸酯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丙烯腈樹脂、聚伸苯硫醚樹脂、氟樹脂等。亦可將該等中的兩種以上併用。尤其較佳為與聚酯的臨界表面張 力差大,容易因拉伸後的熱處理而變形的樹脂,具體而言,較佳為聚烯烴系樹脂。就聚烯烴系樹脂而言,可列舉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聚甲基戊烯等的聚烯烴樹脂、環狀聚烯烴樹脂、及該等的共聚物。該等之中,尤其較佳為環狀烯烴共聚物之乙烯與雙環烯烴的共聚物。
藉由含有不相溶樹脂,在拉伸時產生以不相溶樹脂為核心的空洞,由此空洞界面發生光反射。
在本發明中,B層中所含有的不相溶樹脂的較佳含量為5質量%以上30質量%以下。藉由增加不相溶樹脂的含量,空洞數目增加,因此密度降低。藉由設定在上述含量,可使B層的表觀密度在0.7g/cm3以上1.1g/cm3以下。另外,若不相溶樹脂的含量超過30質量%,則表觀密度降低,使用反射膜時的折皺變得容易產生。另一方面,若小於5質量%,則表觀密度上昇,雖然不會產生折皺,但反射性能降低。
在本發明中,B層的空隙率較佳為10%以上且小於25%。
若B層的空隙率小於10%,雖然不會產生折皺,但反射性能降低。另一方面,若在25%以上,雖然反射性能提升,但密度降低,因此變得容易產生折皺。
在本發明中,需要B層中所含有的不相溶樹脂的平均高寬比(平均最大水平弦長(μm)/平均最大垂直弦長(μm))為3以上6以下。藉由上述的平均高寬比,而發現提升薄膜的耐折皺性。其理由並不明確,推測是因為氣泡核心的不相溶樹脂與PET的界面的密著性提升,其 結果,在外力使薄膜彎曲時,不相溶樹脂與PET的剝離會受到抑制,薄膜變得不易產生折皺。若平均高寬比小於3,則不相溶樹脂與PET的界面的密著性不足,容易產生折皺,另一方面,若超過6,則雖然提升了耐折皺性,然而空洞的發生會受到抑制,因此反射性能降低。
在本發明中,不相溶樹脂的平均最大垂直弦長較佳為小於1μm。若小於1μm,則在薄膜厚度方向可形成許多氣泡與樹脂的界面,從實現反射性、隱蔽性的觀點來看為適合。另外,在組入於液晶顯示裝置的情況,能得到亮度特性優異者。
此處,為了設定在上述範圍的平均高寬比,可列舉控制後述白色薄膜的構成及Tmeta。
B層所含有的不相溶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Tg較佳為150℃以上170℃以下。藉由設在該範圍,在混練時能夠更微小地分散在基質樹脂中,在拉伸步驟更確實地形成氣泡。藉由抑制在後續的熱處理步驟中,氣泡消失造成的亮度降低,並使不相溶樹脂扁平化,可提升不相溶樹脂與PET的界面的密著性,而能夠提升耐折皺性。若玻璃轉移溫度Tg小於150℃,則為了賦予尺寸安定性,對薄膜實施熱處理時,核劑的不相溶樹脂變形,其結果,以其為核心所形成的氣泡消失,而有亮度特性降低的情形。另外,若欲維持亮度特性而使熱處理溫度低溫化,則此情況下會有薄膜尺寸安定性降低的情形,故不適合。另一方面,若超過170℃,對薄膜實施熱處理時,不相溶樹脂不會變形,其結果,耐折皺性容易發生。
另外,關於玻璃轉移溫度(Tg)是JIS K7121-1987所記載的中間點玻璃轉移溫度(Tmg),使用示差熱分析計(例如TA Instruments公司製DSC Q100),在氮氣環境下,以20℃/分鐘的昇溫速度將樹脂由25℃加熱至300℃,並在此狀態下保持10分鐘。接下來,急速冷卻至25℃以下,然後再次以20℃/分鐘的昇溫速度由室溫昇溫至300℃,求得吸放熱曲線(DSC曲線)。
Tmeta是對應於熱處理步驟中供應至薄膜的熱量的值,此值愈高則代表以愈高溫、愈長時間來實施熱處理。在雙軸配向薄膜的製造程序中,熱處理步驟,是藉由對雙軸配向薄膜給予熱來提高薄膜中的聚酯分子的結晶化度,賦予熱安定性等。此步驟中,藉由使不相溶樹脂扁平化,可提升不相溶樹脂與PET的界面的密著性。
因此,藉由示差掃描熱量測定(DSC)所求得的不相溶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Tg(℃)、及白色聚酯薄膜的微小吸熱峰溫度Tmeta(℃)中,Tmeta-Tg較佳為15以上30以下。若Tmeta-Tg小於15,則不相溶樹脂無法充分扁平化,不相溶樹脂與PET的界面的密著性不足,容易發生折皺。另一方面,若超過30,則雖然能夠使不相溶樹脂扁平化,然而空洞會消失,反射性能降低。
Tmeta較佳為165℃以上200℃以下。若小於165℃,則不相溶樹脂無法充分扁平化,不相溶樹脂與PET的界面的密著性不足,容易發生折皺。另一方面,若超過200℃,則雖然能夠使不相溶樹脂扁平化,然而空洞消失,反射性能降低。
使Tmeta在上述範圍的方法並不受特別限定,但較佳為在170℃以上205℃以下的溫度處理5秒鐘以上。
在本發明中,B層的不相溶樹脂在熔融擠出時,樹脂在加熱管內的滯留時間較佳為5分鐘以內。在超過5分鐘的情況,因為樹脂在加熱管內滯留,不相溶樹脂變得容易粗大化。因此,即使控制白色薄膜的構成及Tmeta,不相溶樹脂也無法充分扁平化,不相溶樹脂與PET的界面的密著性不足,容易產生折皺。
在本發明中,B層中含有的無機粒子的較佳含量,相對於B層質量而言,宜為5質量%以上30質量%以下。藉由設在此範圍,可使表觀密度在0.7g/cm3以上1.1g/cm3以下。另外,若無機粒子的含量小於10質量%,則表觀密度降低,使用反射膜時變得容易產生折皺。另一方面,若超過30質量%,則雖然表觀密度上昇,不會產生折皺,然而會有難以製膜的情形。
B層中所含的無機粒子,可列舉例如碳酸鈣、二氧化鈦、氧化鋅、氧化鋯、硫化鋅、鹼性碳酸鉛(鉛白)、硫酸鋇等,而從反射特性或隱蔽性、製造成本等的觀點來看,該等之中較佳為在400~700nm的可見光區吸收少的碳酸鈣、硫酸鋇、二氧化鈦等。在本發明中,從薄膜的捲取性、長時間的製膜安定性、反射特性提升的觀點來看,以硫酸鋇、二氧化鈦為最佳。從實現優異的反射性、隱蔽性方面來看,適合採用以數量平均粒徑計為0.1μm以上3.0μm以下的無機粒子。
在本發明中,較佳在B層中使用共聚合聚酯。在B層 中,即使是以高濃度含有無機物的組成物,也能夠安定地製膜,另外,還具有作為B層中的不相溶樹脂的分散劑的作用。
關於共聚合聚酯,其主要的二羧酸成分為對苯二甲酸,主要的二元醇成分為乙二醇,共聚合成分為含有選自包含間苯二甲酸、萘二甲酸等芳香族羧酸或脂肪族羧酸、及四亞甲基二醇(tetramethylene glycol)、環己烷二甲醇、聚乙二醇、聚四亞甲基二醇等脂肪族二醇的群組中的至少1種的聚酯。
B層中含有的共聚合聚酯的適當含量,以B層質量為基準,1質量%以上20質量%以下。若小於1質量%,則有時製膜變得困難;若超過20質量%,則有時熱尺寸安定性不足。
共聚合聚酯中的共聚合成分的比例相對於全部二羧酸成分或全部二醇成分較佳為1~30mol%,進一步較佳為3~25mol%。若小於1mol%,不相溶樹脂的分散性降低,反射性能降低,並且含有無機粒子時的拉伸應力變高,而有時無法製膜。另一方面,若超過30mol%,則有時熱尺寸安定性不足、製膜變得困難。
在本發明中,需要薄膜的表觀密度為0.7g/cm3以上1.1g/cm3以下。藉由設定在0.7g/cm3以上,剛性提高,可抑制在加工、組裝時所產生的折皺。另外,若超過1.1g/cm3,則會導致高比重化,而且會有成本上昇以及反射率降低的問題。
為了不發生在使用反射膜時的折皺或膠帶剝離時的 折皺,在本發明中,依據JIS K5600-5-1所規定的彎曲測試使用直徑6mm的芯棒以A層為內側折回時,在A層不產生折皺為較佳。為了在上述彎曲測試中A層不產生折皺,藉由將B層中所含有的不相溶樹脂的平均高寬比(平均最大水平弦長(μm)/平均最大垂直弦長(μm))設在3以上6以下而可達成。
接下來,針對本發明之白色聚酯薄膜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然而並不限於此例。將作為不相溶樹脂的環狀烯烴,作為低比重化劑的聚乙二醇、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與聚四亞甲基二醇共聚物混合至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中,使其充分混合.乾燥,供給至加熱到270~300℃的溫度的擠出機B。將包含作為無機粒子的硫酸鋇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藉由常法供給至擠出機A,在T模具3層噴嘴內,以擠出機A層的聚合物成為兩表層的方式,而得到由A層/B層/A層所成的3層結構薄片。
使此熔融薄片在鼓輪(drum)表面溫度冷卻至10~60℃的鼓輪上藉由靜電力進行密著冷卻固化,將該未拉伸薄膜導引至加熱到80~120℃的輥群,往長邊方向上縱向拉伸2.0~5.0倍,並以20~50℃的輥群冷卻。接下來,以夾具夾住縱向拉伸的薄膜的兩端,同時導引至拉幅機,在加熱至90~140℃的氣體環境中,往與長邊垂直的方向進行橫向拉伸。對於拉伸倍率而言,在縱向、橫向上分別拉伸2.5~4.5倍,而其面積倍率(縱向拉伸倍率×橫向拉伸倍率)較佳為9~16倍。若面積倍率小於9倍,則所得到的薄膜的白色度不佳,相反地,若超過16倍,則 拉伸時容易破裂,會有製膜性不良的傾向。因此,為了賦予雙軸拉伸的薄膜的平面性、尺寸安定性,在拉幅機內進行170~205℃的熱固定,均勻地緩慢冷卻後,冷卻至室溫進行捲取,而得到本發明之白色聚酯薄膜。
以這樣得到的本發明之液晶顯示器反射用白色聚酯薄膜,可在薄膜內部形成微小氣泡,達成高反射率,在使用作為側光型及直下式光源型的液晶顯示器的反射板的情況下,可得到高亮度。
[物性的測定以及效果的評估方法]
本發明之物性值的評估方法以及效果的評估方法如以下所述。
(1)薄膜厚度.層厚度
薄膜的厚度是依據JIS C2151-2006進行測定。
使用切片機在厚度方向上切斷薄膜,得到切片樣品。
使用日立製作所製電場放射型掃描電子顯微鏡(FE-SEM)S-800,對該切片樣品的剖面以3,000倍的倍率拍攝,由相片中量測積層厚度,並計算出各層厚度。
(2)表觀密度
將薄膜切成100×100mm的方形,以安裝有刻度盤的測量裝置測定10點的厚度,計算出厚度的平均值d(μm)。然後,以直讀式天秤來秤量,將重量w(g)讀取到10-4g單位。此時,依照下式求得表觀密度。
表觀密度(g/cm3)=w/d×100。
(3)微小吸熱峰溫度(Tmeta)
藉由示差掃描熱量計(TA Instruments公司製DSC Q100),以20℃/分鐘的昇溫速度,在30℃~280℃的範圍對於薄膜實施測定。在藉由此測定所得到的示差掃描熱量測定圖中,將聚酯結晶熔解峰前的微小吸熱峰溫度定為Tmeta(℃)。另外,Tmeta係以對聚酯薄膜之熱處理溫度的歷程來表現。
(4)玻璃轉移溫度(Tg)
使薄膜溶解於HFIP(六氟異丙醇),並且進行離心分離。回收沉澱物,而得到乾燥的樣品。由1H-NMR光譜確認樣品為不相溶樹脂成分之後,藉由示差掃描熱量計(TA Instruments公司製DSC Q100),在溶解、急速冷卻之後,再次以20℃/分鐘的昇溫速度由室溫昇溫,採用JIS K7121-1987的中間點玻璃轉移溫度(Tmg)作為玻璃轉移溫度。
(5)不相溶樹脂的平均最大垂直弦長、平均最大平行弦長、平均高寬比
(A1)使用切片機,將薄膜以在厚度方向上不破壞的方式,在對於薄膜面垂直且與薄膜長邊平行方向上切斷,而製作出測定試樣,另外,同樣地,在對於薄膜面垂直且與薄膜寬邊平行上切斷,而製作出測定試樣。
(A2)接下來,使用電子顯微鏡觀察長邊方向及寬邊方向的樣品的切斷面,而得到在5000倍放大觀察的影像。並且,觀察位置是在B層內隨機決定,但要分別使影像的上下方向與薄膜的厚度方向平行,影像的左右方向與薄膜面方向平行。
(A3)從存在於(A2)所得到的長邊方向及寬邊方向的觀察影像內的不相溶樹脂的全部的觀察像求得最大垂直弦長。
(A4)對於影像中B層內的其他位置的不相溶樹脂,也以與(A3)同樣的方式求得長邊方向及寬邊方向的最大垂直弦長。
(A5)隨機改變薄膜的切斷位置,以與(A1)至(A4)同樣的順序進行合計10次。
(A6)求出由以上的順序所得到的長邊方向及寬邊方向的全部不相溶樹脂的最大垂直弦長的算術平均值,將此算術平均值作為B層中不相溶樹脂的平均最大垂直弦長(μm)。另外,藉由同樣的方法,計算出不相溶樹脂的平均最大水平弦長(μm)。此外,在本發明中最大垂直弦長,是指與薄膜厚度方向平行,不相溶樹脂的2點間連結成的長度最大的線段;最大水平弦長,是指與最大垂直弦長垂直而且與薄膜長邊方向及寬邊方向平行,不相溶樹脂的2點間連結成的長度最大的線段。
另外,依照下述式計算出平均高寬比。
平均高寬比=平均最大水平弦長(μm)/平均最大垂直弦長(μm)
(6)B層的空隙率
B層的空隙率,是使用切片機以在厚度方向上不破壞的方式在寬邊方向(TD)切斷白色薄膜,而製作出切片樣品,使用日立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掃描式電子顯微鏡(FE-SEM)S-2100A型,以3,000倍的倍率拍攝該切片樣品 的剖面,觀察空隙(氣泡),將所觀察到氣泡部分的面積除以所觀察到的層的面積並且乘以100,將此值定為空隙率。空隙(氣泡)部分,藉由SEM影像的對比來判定切片中沒有樹脂、粒子等的聚酯薄膜構成物的部分。
(7)彎曲測試
使用直徑6mm的芯棒將樣品尺寸100mm×50mm的測試片以A層為內側折回,以測試片的長邊方向進行JIS K5600-5-1所規定的彎曲測試,對於彎曲的部分,藉由目視判定等級。
A:A層沒有折皺,耐彎曲。
F:A層產生折皺。
(8)膠帶剝離測試(折皺)
將白色薄膜取樣出寬度20mm、長度100mm的長方形,以寬度20mm、長度100mm的雙面膠帶(日東電工雙面膠帶No.500)將該薄膜與經過鏡面加工的不銹鋼板(SUS304)貼合,使得寬度與長度的方向一致。在兩層的情況貼合成A層/B層/雙面膠帶/SUS304,在三層的情況貼合成A層/B層/A層/雙面膠帶/SUS304。接下來,將該白色薄膜的端部剝離,並且拉起,與不銹鋼板成135°夾角(剝離速度50mm/秒鐘)往長邊方向全部剝離。對於剝離後的薄膜表面的折皺,從A層側藉由目視來進行等級判定。A、B為合格。
A:皺摺的發生為0個/10mm2
B:皺摺的發生為1~3個/10mm2
F:皺摺的發生為4個以上/10mm2
(9)相對亮度(側光方式的亮度)
如第1圖所示般,將Samsung(股)製液晶螢幕(750B)的4燈型背光的反射膜變更為在各實施例、比較例中所製作出的反射膜並且進行測定。亮度測定使用家庭用電源100V,藉由切換ON/OFF開關施加電壓。為了冷陰極管的亮度變得均勻、恆定,待機1小時。然後,藉由亮度計(topcon製BM-7fast),以測定距離500mm測定亮度。測定次數定為3次,並計算其平均值。亮度評估是以東麗股份有限公司製# 250E6SL作為基準樣品(100%),並依據下述條件進行評估的結果。
A:103%以上
B:102%以上且小於103%
C:101%以上且小於102%
F:小於101%。
(10)製膜安定性
對於是否可安定地製膜的程度,依照下述基準判定等級。
A:能夠24小時以上安定地製膜。
B:能夠12小時以上且小於24小時安定地製膜。
F:12小時以內發生破裂,無法安定地製膜。
[實施例]
基於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說明。
[實施例1]
使用分子量4000的聚乙二醇,使用聚合後的聚對苯 二甲酸乙二酯的色調(依據JIS K7105-1981,以刺激值直讀法測定)的L值為62.8、b值為0.5、霧度為0.2%、極限黏度為0.63dl/g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57.8質量份、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與聚四亞甲基二醇的(PBT/PTMG)共聚物4.5質量份(商品名:東麗杜邦公司製Hytrel);1,4-環己烷二甲醇相對於乙二醇為33mol%共聚合而成的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33mol%CHDM共聚合PET)7.7質量份;Tg為170℃的聚(5-甲基)降莰烯10質量份;數量平均粒徑1.4μm的硫酸鋇粒子20重量份配製混合,在180℃下使其乾燥3小時之後,供給至加熱至270~300℃的擠出機B(B層)。
另一方面,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切屑(chip)72質量份;數量平均粒徑1.4μm的硫酸鋇粒子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母料20質量份(相對於母料切屑總量,含有硫酸鋇60質量%);以及間苯二甲酸以18mol%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共聚合而成的共聚物(PET/I)8質量份,在180℃下真空乾燥3小時之後,供給至加熱到280℃的擠出機A(A層),使這些聚合物通過積層裝置進行積層,製成A層/B層/A層(4μm/142μm/4μm),並藉由T模具成形為薄片狀。進一步,將以表面溫度25℃的冷卻鼓輪對此薄膜進行冷卻固化而得到的未拉伸薄膜,導引至加熱到85~98℃的輥群,使其在長邊方向上縱向拉伸3.4倍,以21℃的輥群進行冷卻。接下來,將縱向拉伸的薄膜的兩端以夾具夾住,同時導引至拉幅機,在加熱至120℃的氣體環境中,在與長邊垂直的方向上橫向拉伸3.6倍。然後 ,在拉幅機內進行205℃的熱固定,均勻地緩慢冷卻後,冷卻至室溫,得到經雙軸拉伸的積層薄膜。作為光反射用基材的物性示於表1。
[實施例2~20]
除了將A層、B層之原料組成、A層的厚度、薄膜總厚度如表1~2所記載般變更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得到白色聚酯薄膜。任一個實施例的彎曲測試、折皺、亮度皆良好。
[比較例1、2]
除了將積層構成及原料組成如表3所記載般變更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得到厚度150μm的薄膜。彎曲測試、折皺性良好,然而由於Tmeta-Tg超過30,因此亮度不足。
[比較例3、4、7、8]
除了將積層構成及原料組成如表3所記載般變更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得到厚度150μm的薄膜。由於Tmeta-Tg小於10,因此彎曲測試、折皺均不充分。
[比較例5]
除了將積層構成及原料組成如表3所記載般變更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得到厚度150μm的薄膜。由於B層的不相溶樹脂、無機粒子的含量小於5質量%,因此亮度不足。
[比較例6]
除了將積層構成及原料組成如表3所記載般變更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得到厚度150μm的薄膜。由 於B層的不相溶樹脂、無機粒子的含量超過30質量%,因此彎曲測試、折皺不充分。
此處,表1~表3中的簡寫如下述內容所示。亦即,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I:間苯二甲酸以18mol%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共聚合而成的共聚物、PET/CHDM:聚乙烯-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基二亞甲酯(1,4-環己烷二甲醇相對於乙二醇以33mol%共聚合而成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共聚物)、PBT/PTMG:聚伸丁基酯醚彈性體(polyester ether elastomer butylene)/聚(伸烷醚)聚酯醚彈性體(相對於對苯二甲酸丁二酯30mol%的伸烷二醇進行共聚合而成的共聚物)(商品名:東麗杜邦公司製Hytrel)。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關於一種適合作為光反射板使用的白色聚酯薄膜、使用其之光反射板,及液晶顯示用背光。尤其目為提供一種含空洞的聚酯薄膜,不受高比重化、厚膜化所影響,能夠減少使用反射膜時或將膠帶剝離時的折皺,而且維持高反射特性。

Claims (9)

  1. 一種液晶顯示用白色聚酯薄膜,其係包含由聚酯構成的A/B/A層,且B層含有空洞之白色聚酯薄膜,並且該白色聚酯薄膜滿足下述(1)~(3)之條件:(1)B層含有與聚酯不相溶的樹脂,該不相溶樹脂的平均高寬比(平均最大水平弦長(μm)/平均最大垂直弦長(μm))為3以上6以下;(2)藉由示差掃描熱量測定(DSC)所求得的前述不相溶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Tg(℃)及白色聚酯薄膜的微小吸熱峰溫度Tmeta(℃)滿足下述式:15≦Tmeta-Tg≦30;(3)B層的空隙率為10%以上且小於25%。
  2. 如請求項1之液晶顯示用白色聚酯薄膜,其中前述不相溶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Tg為150℃以上170℃以下。
  3. 如請求項1之液晶顯示用白色聚酯薄膜,其中前述不相溶樹脂的含量相對於B層質量而言為5質量%以上30質量%以下。
  4. 如請求項1之液晶顯示用白色聚酯薄膜,其中前述B層含有無機粒子,其含量相對於B層質量而言為5質量%以上30質量%以下。
  5. 如請求項1之液晶顯示用白色聚酯薄膜,其中前述B層係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為基本構成,含有至少1種以上的共聚合聚酯,共聚合聚酯相對於B層質量而言為1.0質量%以上20.0質量%以下。
  6. 如請求項4之液晶顯示用白色聚酯薄膜,其中前述B層中的無機粒子為二氧化鈦或硫酸鋇。
  7. 如請求項1之液晶顯示用白色聚酯薄膜,其中總厚度為50μm以上350μm以下。
  8. 一種液晶顯示用背光,其特徵為使用如請求項1之液晶顯示用白色聚酯薄膜作為光反射材。
  9. 如請求項8之液晶顯示用背光,其中背光的光源為LED方式。
TW104128939A 2014-09-03 2015-09-02 液晶顯示用白色聚酯薄膜、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用背光 TW2016154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78744 2014-09-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5425A true TW201615425A (zh) 2016-05-01

Family

ID=55439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8939A TW201615425A (zh) 2014-09-03 2015-09-02 液晶顯示用白色聚酯薄膜、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用背光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6035536A1 (zh)
TW (1) TW201615425A (zh)
WO (1) WO201603553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11211A (ja) * 1999-06-29 2001-01-16 Toray Ind Inc 容器成形外面用白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03160682A (ja) * 2001-11-27 2003-06-03 Toray Ind Inc 光反射フィルム
JP5736845B2 (ja) * 2011-03-02 2015-06-17 東レ株式会社 白色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5621692B2 (ja) * 2011-03-31 2014-11-12 東レ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バックシート用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バックシート、および太陽電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6035536A1 (ja) 2017-06-22
WO2016035536A1 (ja) 2016-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06674B (zh) 顯示器用聚酯薄膜及硬塗薄膜
WO2012173170A1 (ja) 反射偏光フィルム、それからなる液晶表示装置用光学部材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624184B2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白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バックライト
JPWO2020162120A1 (ja) 折りたたみ型ディスプレイ及び携帯端末機器
TWI504649B (zh) 白色薄膜及使用其之面光源
TWI488743B (zh) Reflector with white film
KR20160026846A (ko) 2축 배향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WO2009084180A1 (ja) 偏光板用離型フィルム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偏光特性の改善された積層体
JP2010224446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の反射フィルム用白色フィルム
JP2015030232A (ja) 白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反射板
JP5242900B2 (ja) 離型フィルム用ポリエテルフィルム
CN107615109B (zh) 白色反射膜
JP2009178933A (ja) 離型フィルム
JP2009178920A (ja) 離型フィルム
TW201615425A (zh) 液晶顯示用白色聚酯薄膜、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用背光
KR20130077185A (ko) 폴리에스테르 광학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6077299B2 (ja) 1軸延伸多層積層フィルム、それからなる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用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187910A (ja) 二軸配向積層フィルム
JP5108271B2 (ja) 二軸延伸された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11212891A (ja) 離型フィルム
JP2009161569A (ja) 離型フィルム用ポリエテルフィルム
JP2009155621A (ja) 離型フィルム用ポリエテルフィルム
JP2009161574A (ja) 離型フィルム用ポリエテルフィルム
JP6852598B2 (ja) 積層フィルム
JP2016093947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白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バックライ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