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10358A - 透鏡及採用該透鏡的發光裝置 - Google Patents

透鏡及採用該透鏡的發光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10358A
TW201610358A TW103133025A TW103133025A TW201610358A TW 201610358 A TW201610358 A TW 201610358A TW 103133025 A TW103133025 A TW 103133025A TW 103133025 A TW103133025 A TW 103133025A TW 201610358 A TW201610358 A TW 20161035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optical axis
emitting element
concentrating portion
b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3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47671B (zh
Inventor
廖振淳
林浩翔
張忠民
徐智鵬
Original Assignee
榮創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榮創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榮創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10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0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7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767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5/00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5/04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of lens sha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9/00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 G02B19/0033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 G02B19/0047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一種透鏡,包括基部以及設置在基部上的聚光部,所述基部包括第一基部以及第二基部,所述聚光部包括第一聚光部及第二聚光部,所述第一聚光部及第二聚光部分別自所述第一基部及第二基部的同側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聚光部具有第一光軸,所述第二聚光部具有第二光軸,所述第一聚光部的第一光軸與第二聚光部的第二光軸呈角度設置並且在延長線上相交。本發明還涉及採用該透鏡的發光裝置以在透鏡的一側形成光斑。

Description

透鏡及採用該透鏡的發光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學元件,尤其涉及一種可用於聚光的透鏡以及採用該透鏡的發光裝置。
傳統的光源一般包括基板以及設置在基板上的發光元件。為了獲取更高的光強度,通常會在基板上設置反光杯對發光元件發出的光線聚集。然而,經過反光杯反射後聚集的光線的光強仍然不適用於對光強度要求較高的場合。如何提高光源的光強度成為業界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
有鑑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可提高光強度的透鏡以及使用該透鏡的發光裝置。
一種透鏡,包括基部以及設置在基部上的聚光部,所述基部包括第一基部以及第二基部,所述聚光部包括第一聚光部及第二聚光部,所述第一聚光部及第二聚光部分別自所述第一基部及第二基部的同側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聚光部具有第一光軸,所述第二聚光部具有第二光軸,所述第一聚光部的第一光軸與第二聚光部的第二光軸呈角度設置並且在延長線上相交。
一種發光裝置,包括上述透鏡以及與所述透鏡的聚光部對應設置的發光元件,且所述發光元件的中心分別位於所述聚光部的光軸所在的直線上。
本發明的透鏡及採用該透鏡的發光裝置中,由於所述透鏡的第一聚光部的第一光軸及第二聚光部的第二光軸相交,從而使得自第一聚光部及第二聚光部沿著第一光軸附近及第二光軸附近入射入透鏡的光線在透鏡的一側形成光強更高的光斑。
圖1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透鏡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透鏡與發光元件組成的發光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其中圖2中的透鏡為圖1沿II-II線的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發光元件的光強分佈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透鏡的立體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透鏡與發光元件組成的發光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其中圖5中的透鏡為圖4沿著V-V線的剖視圖。
圖6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透鏡與發光元件組成的發光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透鏡與發光元件組成的發光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透鏡與發光元件組成的發光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的透鏡與發光元件組成的發光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第一實施例
請參見圖1及圖2,本實施例的透鏡100包括基部10以及設置在基部10一側表面的聚光部20。所述聚光部20包括第一聚光部21及第二聚光部22。所述第一聚光部21具有第一光軸L1,所述第二聚光部22具有第二光軸L2。所述第一聚光部21的第一光軸L1與第二聚光部22的第二光軸L2呈角度設置並且在延長線上相交。
所述透鏡100由透光材料製成,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者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所述基部10與所述第一聚光部21以及第二聚光部22一體成型。當然,所述基部10也可以與所述第一聚光部21、第二聚光部22分開製作,然後再將結合在一起。
所述基部10呈平板狀,其包括第一表面101以及與該第一表面101相對且平行設置的第二表面102。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101以及第二表面102均為平整的表面。
請參見圖2,所述第一聚光部21自所述基部10的第二表面102朝向遠離所述第一表面101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聚光部21包括位於第一光軸L1一側的第一曲面211以及位於所述第一光軸L1另外一側的第二曲面212。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曲面211位於所述第一光軸L1的左側,所述第二曲面212位於所述第一光軸L1的右側。所述第一曲面211與第二曲面212的曲率不等。優選地,所述第一曲面211的曲率大於所述第二曲面212的曲率。也即,所述第一聚光部21呈非對稱結構。所述第一聚光部21的第一光軸L1與垂直於所述基部10第一表面101的直線O1-O1’之間形成夾角α1,α1小於90度。
所述第二聚光部22位於所述第一聚光部21的一側,且自所述基部10的第二表面102向遠離第一表面101的方向延伸。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聚光部22位於所述第一聚光部21的右側。所述第二聚光部22包括位於所述第二光軸L2一側的第一曲面221以及位於所述第二光軸L2另外一側的第二曲面222。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聚光部22的第一曲面221位於所述第二光軸L2的右側,所述第二聚光部22的第二曲面222位於所述第二光軸L2的左側。也即,所述第二聚光部22的第二曲面222以及第一聚光部21的第二曲面212位於所述第二聚光部22的第一曲面221以及第一聚光部21的第一曲面211之間。所述第二聚光部22的第一曲面221的曲率大於所述第二聚光部22的第二曲面222的曲率。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聚光部22呈非對稱結構。所述第二聚光部22的第二光軸L2與垂直於所述基部10第一表面101的直線O2-O2’之間形成夾角α2,α2小於90度。
所述第二聚光部22可以與所述第一聚光部21具有相同的大小和形狀,第二聚光部22也可以與第一聚光部21具有不同的大小和形狀,只要所述第二聚光部22與所述第二光軸L2與所述第一光軸L1能夠相交即可。此外,所述第二聚光部22與所述第一聚光部21的形狀和大小不限定於上述的形狀,其還可呈現出環狀。
本實施例中,沿著所述第一聚光部21的第一光軸L1入射入透鏡100的光線及沿著第二聚光部22的第二光軸L2入射入透鏡100的光線,在基部10的第一表面101出射後可聚集在基部10第一表面101的一側形成光斑C。
請再次參見圖2,本發明還涉及採用上述透鏡100的發光裝置200,其包括上述透鏡100以及與所述透鏡100的第一聚光部21及第二聚光部22對應設置的發光元件30。本實施例中,所述發光元件30包括第一發光元件31以及第二發光元件32。
所述第一發光元件31與所述透鏡100的第一聚光部21對應設置,且其位於所述第一聚光部21的第一光軸L1所在的直線上。所述第二發光元件32與所述透鏡100的第二聚光部22對應設置,且其位於所述第二聚光部22的第二光軸L2所在的直線上。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發光元件31的中心位於所述第一光軸L1所在的直線上,所述第二發光元件32的中心位於所述第二光軸L2所在的直線上。
所述第一發光元件31及第二發光元件32均為光指向性佳的發光器件。所述第一發光元件31及第二發光元件32可採用發光二極體,如紫外發光二極體。所述第一發光元件31及第二發光元件32發出的光線分別沿著所述第一聚光部21的第一光軸L1及第二聚光部22的第二光軸L2的附近進入透鏡100,經由所述透鏡100聚光後會聚在光斑C處,以使得光斑C處的光強最大。
上述發光裝置200中,如圖2所示,所述第一發光元件31中心發出沿著所述第一聚光部21的第一光軸L1的入射光線與直線O1-O1’之間的夾角為α1,所述第二發光元件32中心發出的沿著所述第二聚光部22的第二光軸L2的入射光線與直線O2-O2’之間的夾角為α2。第一發光元件31的中心距離基部10第一表面101的垂直距離為D1,第二發光元件32的中心距離基部10第一表面101的垂直距離為D2。過光斑C的中心向基部10的第一表面101做垂線L0。第一發光元件31中心距離所述垂線L0的距離為A1,第二發光元件32中心距離所述垂線L0的距離為A2。光斑C的中心距離基部10第一表面101的距離為L。所述透鏡100的折射率為N,則有如下關係式:
D1*Tan(α1)+L*Tan(Sin-1 (N*Sin(α1))) = A1 (1)
D2*Tan(α2)+L*Tan(Sin-1 (N*Sin(α2))) = A2 (2)
上式(1)和(2)分別描述了第一發光元件31與第二發光元件32發出的沿著第一聚光部21的第一光軸L1和第二聚光部22的第二光軸L2的入射光線所滿足的條件。
為了更為準確地描述第一發光元件31與第二發光元件32發出的不同入射角的光線與上述其他參數之間的關係,上述公式可引入參數δ:
D1*Tan(α1)+L*Tan(Sin-1 (N*Sin(α1))) = A1(1)+δ1 (3)
D2*Tan(α2)+L*Tan(Sin-1 (N*Sin(α2))) = A2(2)+δ2 (4)
如圖3所示,其中,參數δ1表示的是第一發光元件31的輻射光強達到極值Imax的一半(Imax/2)時對應的輻射寬度,參數δ2表示的是第二發光元件32的輻射光強達到極值Imax的一半(Imax/2)時對應的輻射寬度。當然,當所述第一發光元件31與第二發光元件32為參數完全相同的器件時,δ1=δ2。
本發明的發光裝置200中,第一發光元件31及第二發光元件32分別位於所述第一聚光部21的第一光軸L1上及第二聚光部22的第二光軸L2上,所述第一發光元件31及第二發光元件32發出的光線分別沿著第一聚光部21的第一光軸L1及第二聚光部22的第二光軸L2的附近入射,從而在透鏡100的一側會聚形成光強最強的點C。
第二實施例
請參見圖4及圖5,本實施例中的透鏡100a的聚光部20還包括第三聚光部23。所述第三聚光部23設置所述第一聚光部21以及第二聚光部22之間。所述第三聚光部23具有第三光軸L3。所述第三聚光部23自所述基部10第二表面102向下延伸的距離H3小於所述第一聚光部21及第二聚光部22向下延伸的距離H1,H2。
所述第三聚光部23包括位於所述第三光軸L3兩側的第一曲面231以及第二曲面232。所述第三聚光部23的第一曲面231及第二曲面232分別朝向所述第一聚光部21的第二曲面212及第二聚光部22的第二曲面222。所述第三聚光部23的第一曲面231以及第二曲面232關於所述第三光軸L3對稱。
採用本實施例的透鏡100a的發光裝置200a進一步包括與所述第三聚光部23對應設置的第三發光元件33。所述第三發光元件33與所述第一發光元件31以及第二發光元件32設置在基部10的同側。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三發光元件33的中心位於所述第三聚光部23的第三光軸L3所在的直線上。所述第三發光元件33為指向性佳的發光器件,如紫外發光二極體。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發光元件31、第二發光元件32以及第三發光元件33的光線經過第一聚光部21、第二聚光部22以及第三聚光部23後會聚在光斑C處,以在光斑C處獲得最強的光強。
第三實施例
請參見圖6,本實施例中的發光裝置200b中的透鏡100b中,所述第一聚光部21正對第一光軸L1的位置上開設有第一凹槽210,所述第二聚光部22正對第二光軸L2的位置上開設有第二凹槽220。
所述第一凹槽210及第二凹槽220分別用以收容第一發光元件31以及第二發光元件32。
所述第一凹槽210由第一側面2101、第二側面2102以及連接第一側面2101及第二側面2102的第一底面2103圍設形成。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側面2101平行於所述第二側面2102,且分別沿著平行於所述第一光軸L1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底面2103為朝向第一凹槽210開口方向凸設的聚光面。
所述第一側面2101以及第二側面2102進一步可設置成光反射面,以將入射至第一側面2101及第二側面2102的光反射至第一底面2103上。所述第一底面2103將所述入射至其上的光線會聚至第一光軸L1的附近入射。
所述第二凹槽220由第一側面2201、第二側面2202以及連接所述第一側面2201以及第二側面2202的第二底面2203圍設形成。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側面2201平行於所述第二側面2202,且分別沿著平行於第二光軸L2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底面2203為朝向第二凹槽220的開口方向凸設的聚光面。
所述第一側面2201以及第二側面2202可為光反射面,以將入射至第一側面2201及第二側面2202的光反射至第二底面2203上。所述第二底面2203將入射至其的光線會聚至第二光軸L2的附近入射。
第四實施例
請參見圖7,在第一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施例中的透鏡100c還包括第三聚光部23及第四聚光部24。所述第三聚光部23設置在所述第一聚光部21遠離第二聚光部22的一側,所述第四聚光部24設置在所述第二聚光部22遠離第一聚光部21的一側。所述第三聚光部23具有第三光軸L3,所述第四聚光部24具有第四光軸L4,且所述第三聚光部23的第三光軸L3與第四聚光部24的第四光軸L4相交。
所述第三聚光部23的第三光軸L3與垂直於基部10第一表面101的直線O3-O3’之間的夾角α3大於所述第一聚光部21的第一光軸L1與直線O1-O1’之間的夾角α1,所述第四聚光部24的第四光軸L4與垂直於基部10第一表面101的直線O4-O4’之間的夾角α4大於所述第二聚光部22的第二光軸L2與直線O2-O2’之間的夾角α2。
相應地,採用本實施例的透鏡100c的發光裝置200c進一步包括第三發光元件33以及第四發光元件34。所述第三發光元件33與所述第三聚光部23對應設置,且所述第三發光元件33位於所述第三聚光部23的第三光軸L3所在的直線上。所述第四發光元件34與所述第四聚光部24對應設置,且第四發光元件34位於所述第四聚光部24的第四光軸L4所在的直線上。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三發光元件33的中心位於所述第三光軸L3所在的直線上,所述第四發光元件34的中心位於所述第四光軸L4所在的直線上。
所述第一發光元件31、第二發光元件32、第三發光元件33以及第四發光元件34發出的光線經由第一聚光部21、第二聚光部22、第三聚光部23以及第四聚光部24會聚至光斑C處,以在光斑C處的獲得最強的光強。
如圖7所示,所述第一發光元件31中心發出的沿著所述第一聚光部21的第一光軸L1的入射光線與直線O1-O1’之間的夾角為α1,所述第二發光元件32中心發出的沿著所述第二聚光部22的第二光軸L2的入射光線與直線O2-O2’之間的夾角為α2,第三發光元件33中心發出的沿著所述第三聚光部23的第三光軸L3的入射光線與垂直於基部10第一表面101的直線O3-O3’之間的夾角為α3,第四發光元件34中心發出的沿著所述第四聚光部24的第四光軸L4的入射光線與垂直於基部10的第一表面101的直線O4-O4’之間的夾角為α4。
假設第一發光元件31的中心距離基部10第一表面101的垂直距離為D1(圖未示),第二發光元件32的中心距離基部10第一表面101的垂直距離為D2(圖未示),第三發光元件33的中心距離基部10第一表面101的垂直距離為D3(圖未示),第四發光元件34的中心距離基部10第一表面101的垂直距離為D4(圖未示)。
過光斑C處的中心向基部10的第一表面101做垂線L0。第一發光元件31中心距離所述垂線L0的距離為A1(圖未示),第二發光元件32中心距離所述垂線L0的距離為A2(圖未示),第三發光元件33中心距離所述垂線L0的距離為A3(圖未示),第四發光元件34中心距離所述垂線L0的距離為A4(圖未示)。光斑C的中心距離基部10第一表面101的距離為L,所述透鏡的折射率為N。
則有如下關係式:
D1*Tan(α1)+L*Tan(Sin-1 (N*Sin(α1))) = A1(5)
D2*Tan(α2)+L*Tan(Sin-1 (N*Sin(α2))) = A2(6)
D3*Tan(α3)+L*Tan(Sin-1 (N*Sin(α3))) = A3(7)
D4*Tan(α4)+L*Tan(Sin-1 (N*Sin(α4))) = A4(8)
同理,依次類推,第n個聚光部滿足:
Dn*Tan(αn)+L*Tan(Sin-1 (N*Sin(αn))) = An(9)
其中,所述第n聚光部的第n光軸與垂直於基部10第一表面101的直線On-On’之間的夾角為αn,第n發光元件的中心距離基部10第一表面101的垂直距離為Dn,第n發光元件的中心距離所述垂線L0的距離為An。
當然,為了更為準確地描述n個發光元件發出的不同入射角的光線與上述其他參數之間的關係,上述公式可引入參數δ:
Dn*Tan(αn)+L*Tan(Sin-1 (N*Sin(αn))) = An+δn(10)
其中,n為自然數,參數δn表示的是第n發光元件的輻射光強達到極值的一半時對應的輻射寬度。
第五實施例
請參見圖8,本實施例的透鏡100d所述第一聚光部21上設置第一凹槽210,所述第二聚光部22上設置第二凹槽220,所述第三聚光部23上設置第三凹槽230以及第四聚光部24上設置第四凹槽240。所述第一發光元件31、第二發光元件32、第三發光元件33以及第四發光元件34分別收容在所述第一凹槽210、第二凹槽220、第三凹槽230以及第四凹槽240內。
採用本實施例的透鏡100d的發光裝置200d的第一發光件31、第二發光元件32、第三發光元件33以及第四發光元件34發出的光線經由第一聚光部21、第二聚光部22、第三聚光部23以及第四聚光部24會聚後,分別沿著第一光軸L1、第二光軸L2、第三光軸L3以及第四光軸L4的附近入射至透鏡100d內部,並且在透鏡100d的另外一側會聚形成光斑C。
第六實施例
請參見圖9,所述透鏡100e的基部10包括第一基部10a、第二基部10b以及分別自所述第一基部10a及第二基部10b向外延伸的第一聚光部21及第二聚光部22。
所述第一基部10a包括第一表面101a以及與第一表面相對且平行設置的第二表面102a。所述第一聚光部21自所述第二表面102a朝向遠離所述第一表面101a的方向向外凸設。
所述第二基部10b包括第一表面101b以及與該第一表面相對且平行設置的第二表面102b。所述第二聚光部22自所述第二表面102b朝向遠離所述第一表面101b的方向向外凸設,也即所述第二聚光部22與所述第一聚光部21分別自所述第一基部10a及第二基部10b的同側向外延伸形成。
所述第一基部10a與第二基部10b之間形成夾角θ。所述夾角θ大於0度而小於或等於180度。可以理解地,當所述夾角θ等於180度時,所述第一基部10a及第二基部10b形成前述實施例中的基部10。
相應地,採用本實施例的透鏡100e的發光裝置200e包括與第一聚光部21及第二聚光部22相應的第一發光元件31以及第二發光元件32。所述第一發光元件31的位於所述第一聚光部21的第一光軸L1所在的直線上,所述第二發光元件32的位於所述第二聚光部22的第二光軸L2所在的直線上。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發光元件31的中心位於所述第一光軸L1所在的直線上,所述第二發光元件32的中心位於所述第二光軸L2所在的直線上。
所述第一發光元件31中心沿著所述第一聚光部21的第一光軸L1的入射光線及第二發光元件32中心發出的沿著第二聚光部22的第二光軸L2入射的光線入射該透鏡100e後,在透鏡100e的另外一側會聚在光斑C,以在光斑C處獲得光強度最強。
本發明的透鏡100、100a、100b、100c、100d、100e及分別採用該透鏡100、100a、100b、100c、100d、100e的發光裝置200、200a、200b、200c、200d、200e中,由於所述透鏡100、100a、100b、100c、100d、100e的不同聚光部的光軸之間相交,從而使得沿著透鏡100、100a、100b、100c、100d、100e的不同聚光部的光軸附近入射的光線聚集自透鏡100、100a、100b、100c、100d、100e的另外一側以得到光強最強的光斑C。
可以理解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與變形,而所有這些改變與變形都應屬於本發明請求項的保護範圍。
100,100a,100b,100c,100d,100e‧‧‧透鏡
200,200a,200b,200c,200d,200e‧‧‧發光裝置
10‧‧‧基部
10a‧‧‧第一基部
10b‧‧‧第二基部
101,101a,101b‧‧‧第一表面
102,102a,102b‧‧‧第二表面
20‧‧‧聚光部
21‧‧‧第一聚光部
211,221,231‧‧‧第一曲面
212,222,232‧‧‧第二曲面
22‧‧‧第二聚光部
23‧‧‧第三聚光部
24‧‧‧第四聚光部
30‧‧‧發光元件
31‧‧‧第一發光元件
32‧‧‧第二發光元件
33‧‧‧第三發光元件
34‧‧‧第四發光元件
210‧‧‧第一凹槽
2101,2201‧‧‧第一側面
2102,2202‧‧‧第二側面
2103‧‧‧第一底面
2203‧‧‧第二底面
220‧‧‧第二凹槽
230‧‧‧第三凹槽
240‧‧‧第四凹槽
100‧‧‧透鏡
200‧‧‧發光裝置
10‧‧‧基部
101‧‧‧第一表面
102‧‧‧第二表面
21‧‧‧第一聚光部
211,221‧‧‧第一曲面
212,222‧‧‧第二曲面
22‧‧‧第二聚光部
30‧‧‧發光元件
31‧‧‧第一發光元件
32‧‧‧第二發光元件

Claims (10)

  1. 一種透鏡,包括基部以及設置在基部上的聚光部,所述基部包括第一基部以及第二基部,所述聚光部包括第一聚光部及第二聚光部,所述第一聚光部及第二聚光部分別自所述第一基部及第二基部的同側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聚光部具有第一光軸,所述第二聚光部具有第二光軸,所述第一聚光部的第一光軸與第二聚光部的第二光軸呈角度設置並且在延長線上相交。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透鏡,其中:所述第一基部與所述第二基部之間形成夾角。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透鏡,其中:所述第一基部與所述第二基部之間的夾角為180度。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透鏡,其中:所述第一聚光部沿著所述第一光軸的方向開設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聚光部沿著所述第二光軸的方向開設有第二凹槽。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透鏡,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第一側面、第二側面以及連接所述第一側面及第二側面的第一底面,所述第一側面及第二側面為反光面,所述第一底面為聚光面,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側面及第二側面分別平行於所述第一光軸,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一側面、第二側面以及連接所述第一側面及第二側面的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一側面及第二側面平行於所述第二光軸且均為反光面,所述第二底面為聚光面。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透鏡,其中:所述聚光部還包括設置在第一聚光部與第二聚光部之間的第三聚光部,所述第三聚光部具有第三光軸,所述第三光軸與所述第一光軸及第二光軸相交。
  7. 一種發光裝置,包括如請求項1至6項中的任何一項的透鏡以及與所述透鏡的聚光部對應設置的發光元件,且所述發光元件的中心分別位於所述聚光部的光軸所在的直線上。
  8. 一種發光裝置,包括如請求項3至6項中的任何一項的透鏡以及與所述透鏡的聚光部對應設置的發光元件,且所述發光元件的中心分別位於所述聚光部的光軸所在直線上,所述發光元件包括與所述第一聚光部對應設置的第一發光元件以及與所述第二聚光部對應設置的第二發光元件,所述第一發光元件中心發出沿著所述第一聚光部的第一光軸的入射光線與垂直於第一基部的直線之間的夾角為α1,所述第二發光元件中心發出的沿著所述第二聚光部的第二光軸的入射光線與垂直於第二基部的直線之間的夾角為α2,第一發光元件的中心距離第一基部遠離第一聚光部的一側表面的垂直距離為D1,第二發光元件的中心距離第二基部遠離第二聚光部的一側表面的垂直距離為D2,所述第一發光元件及第二發光元件發出的沿著第一光軸及第二光軸入射的光線在第一基部及第二基部的遠離第一聚光部及第二聚光部的一側形成光斑C,過光斑C的中心向第一基部及第二基部做垂線L0,第一發光元件中心距離所述垂線L0的距離為A1,第二發光元件中心距離所述垂線L0的距離為A2,光斑C的中心距離第一基部及第二基部的垂直距離為L,所述透鏡的折射率為N,所述第一發光元件與第二發光元件發出的沿著所述第一光軸及第二光軸入射的光線滿足如下關係式:
    D1*Tan(α1)+L*Tan(Sin-1 (N*Sin(α1))) = A1
    D2*Tan(α2)+L*Tan(Sin-1 (N*Sin(α2))) = A2
  9. 一種發光裝置,包括如請求項4至6項中的任何一項的透鏡以及與所述透鏡的聚光部對應設置的發光元件,與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對應設置的發光元件對應收容在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內。
  10. 一種發光裝置,包括如請求項3至5項中的任何一項的透鏡以及與所述透鏡的聚光部對應設置的發光元件,且所述發光元件的中心分別位於所述聚光部的光軸所在直線上,所述發光元件包括與所述第一聚光部對應設置的第一發光元件以及與所述第二聚光部對應設置的第二發光元件,所述第一發光元件中心發出沿著所述第一聚光部的第一光軸的入射光線與垂直於第一基部的直線之間的夾角為α1,所述第二發光元件中心發出的沿著所述第二聚光部的第二光軸的入射光線與垂直於第二基部的直線之間的夾角為α2,第一發光元件的中心距離第一基部遠離第一聚光部的一側表面的垂直距離為D1,第二發光元件的中心距離第二基部遠離第二聚光部的一側表面的垂直距離為D2,所述第一發光元件及第二發光元件發出的沿著第一光軸及第二光軸入射的光線在第一基部及第二基部的遠離第一聚光部及第二聚光部的一側形成光斑C,過光斑C的中心向第一基部及第二基部做垂線L0,第一發光元件中心距離所述垂線L0的距離為A1,第二發光元件中心距離所述垂線L0的距離為A2,光斑C中心距離第一基部及第二基部的垂直距離為L,所述透鏡的折射率為N,所述第一發光元件與第二發光元件發出的光線滿足如下關係式:
    D1*Tan(α1)+L*Tan(Sin-1 (N*Sin(α1))) = A1+δ1
    D2*Tan(α2)+L*Tan(Sin-1 (N*Sin(α2))) = A2+δ2
    其中,δ1為第一發光元件的輻射光強度達到極值的一半時所對應的輻射寬度,δ2為第二發光元件的輻射光強度達到極值的一半時所對應的輻射寬度。
TW103133025A 2014-09-03 2014-09-24 透鏡及採用該透鏡的發光裝置 TWI5476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44971.5A CN105387424B (zh) 2014-09-03 2014-09-03 透镜及采用该透镜的发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0358A true TW201610358A (zh) 2016-03-16
TWI547671B TWI547671B (zh) 2016-09-01

Family

ID=55402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3025A TWI547671B (zh) 2014-09-03 2014-09-24 透鏡及採用該透鏡的發光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26344B2 (zh)
CN (1) CN105387424B (zh)
TW (1) TWI54767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99141B2 (en) * 2009-03-13 2014-04-15 Knowles Electronics, Llc Lens assembly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10244688A (ja) * 2009-04-01 2010-10-28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半導体発光装置の光源モジュール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TWI388773B (zh) * 2009-11-13 2013-03-11 Chung Shan Inst Of Science 光源共用光學系統
CN102687062B (zh) * 2009-12-21 2016-08-03 马丁专业公司 具有多个光源的投影照明装置
CN102192472B (zh) * 2010-03-03 2014-04-30 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透镜装置
TWI422869B (zh) * 2010-09-24 2014-01-11 Young Optics Inc 透鏡陣列模組及投影裝置
CN102322610A (zh) * 2011-06-24 2012-01-18 深圳市众明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聚光透镜、灯具及照相机
CN103032746B (zh) * 2012-12-30 2015-08-12 中微光电子(潍坊)有限公司 一种led光源模组及其led光源
CN103032745A (zh) * 2012-12-30 2013-04-10 中微光电子(潍坊)有限公司 一种led光源模组及其led光源
CN104235758B (zh) * 2013-06-19 2019-05-28 全亿大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透镜、具有该透镜的导光罩和使用该透镜的照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26344B2 (en) 2017-08-08
TWI547671B (zh) 2016-09-01
CN105387424B (zh) 2019-01-15
CN105387424A (zh) 2016-03-09
US20160061408A1 (en) 2016-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5978B (zh) 光學透鏡以及應用該光學透鏡的發光元件
CN103322503B (zh) 光学透镜和使用该光学透镜的发光二极管灯源装置
CN105546432B (zh) 洗墙灯透镜、具有该洗墙灯透镜的发光模块和洗墙灯
TWI626401B (zh) 透鏡及其發光裝置
CN103968326B (zh) 透镜和具有该透镜的照明装置
US1062707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ducing a beam of illumination having smooth edges
CN111149020A (zh) 用于提高基于led的照明器的效率的折叠光学方法和装置
US10725212B2 (en) Lens
JP5977636B2 (ja) 光束制御部材、発光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US10030841B2 (en) Zoom spotlight
TWM470281U (zh) 光學透鏡
JP3205171U (ja) 導光レンズ
TWI547671B (zh) 透鏡及採用該透鏡的發光裝置
US20220128222A1 (en) Optical element for improving beam quality and light coupling efficiency
TWI547667B (zh) 發光模組及發光裝置
US9329374B2 (en) Projection lens and optical surface determination method
US11927340B2 (en) Reflective device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WO2016181905A1 (ja) 照明装置及び光学部材
TW201514411A (zh) 光源模組
TWM478106U (zh) 發光二極體用反射結構
TW202115451A (zh) 光學透鏡結構
TW201508217A (zh) 光源模組
CN102434848B (zh) 透镜及光源模组
TW201400760A (zh) 光學透鏡
TWI489058B (zh) 車用照明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