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2869B - 透鏡陣列模組及投影裝置 - Google Patents

透鏡陣列模組及投影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2869B
TWI422869B TW099132442A TW99132442A TWI422869B TW I422869 B TWI422869 B TW I422869B TW 099132442 A TW099132442 A TW 099132442A TW 99132442 A TW99132442 A TW 99132442A TW I422869 B TWI422869 B TW I42286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enter
reference point
light
array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32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13872A (en
Inventor
Yi Hao Kang
Jiunn Lih Lin
Chia Chang Lee
Chi Tang Hsieh
Original Assignee
Young Opt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ng Optics Inc filed Critical Young Optics Inc
Priority to TW0991324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22869B/zh
Priority to US13/118,452 priority patent/US8721088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213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38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28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286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37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 G02B3/0043Inhomogeneous or irregular arrays, e.g. varying shape, size, he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37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 G02B3/0056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arranged along two different directions in a plane, e.g. honeycomb arrangement of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37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 G02B3/0062Stacked lens arrays, i.e. refractive surfaces arranged in at least two planes, without structurally separate optical elements in-betwee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75Arrays characterized by non-optical structures, e.g. having integrated holding or alignment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8Homogenising, shaping of the illumination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Lenses (AREA)

Description

透鏡陣列模組及投影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光學模組及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透鏡陣列模組及投影裝置。
投影裝置在顯示器的領域中一直有著無法被取代的地位,這是因為投影裝置能以體積較小的裝置產生大畫面,而這種大畫面可以比一般平面顯示器的尺寸大上很多。這樣的大畫面特別適用在簡報、會議或播放電影的場合。
為了使投影裝置中的光源所發出的光有效率地傳遞至光閥,習知投影裝置採用了兩片透鏡陣列,且第一片透鏡陣列中的每一透鏡正對第二片透鏡陣列中的一透鏡。然而,由光源所發出的照明光束之以較大角度斜向入射第一片透鏡陣列的透鏡之部分通常無法進入第二片透鏡陣列中對應的透鏡,而是進入對應的透鏡旁之另一透鏡,導致有雜散光射向呈矩形的光閥之上下二長邊的兩側,進而導致能量損失,此即串音(crosstalk)現象。以另一個角度來看,即由第一片透鏡陣列的透鏡所出射的光會有部分射向第二片透鏡陣列中對應的透鏡所涵蓋的面積以外的區域,而導致雜散光射向光閥的兩側,而無法有效被傳遞至光閥。
因此,雖然習知投影裝置中的兩片透鏡陣列是為了提升光效率,但由於上述原因,其能提升光效率的程度仍然 受到限制。
美國專利第6860607號揭露了一種透鏡陣列,其中第二陣列面最中央的兩列小透鏡列上的小透鏡厚度最厚。美國專利第5418583號揭露了一種透鏡陣列,其中第二陣列面因應由第一透鏡面射出的光束所產生的光斑大小與形狀而改變第二陣列面上的小透鏡尺寸
本發明提供一種透鏡陣列模組,具有較高的光效率。
本發明提供一種投影裝置,此投影裝置可提供亮度較高的影像畫面。
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和優點可以從本發明所揭露的技術特徵中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為達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透鏡陣列模組,包括一入光面、一出光面、複數個第一透鏡表面及複數個第二透鏡表面。出光面相對於入光面。這些第一透鏡表面呈陣列地設置於入光面。這些第二透鏡表面呈陣列地設置於出光面。在入光面的一第一參考點之兩側的這些第一透鏡表面的曲率中心在平行於一第一參考軸的方向上均往遠離第一參考點的方向偏離,且在出光面的一第二參考點之兩側的這些第二透鏡表面的曲率中心在平行於第一參考軸的方向上均往靠近第二參考點的方向偏離。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透鏡陣列模組,其中該第 一參考點位於入光面的中心,且第二參考點位於出光面的中心。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透鏡陣列模組,其中第一參考軸實質上垂直於透鏡陣列模組的光軸。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透鏡陣列模組,其中在入光面的第一參考點之另外兩側的這些第一透鏡表面的曲率中心,在平行於一第二參考軸的方向上,均往遠離第一參考點的方向偏離,且在出光面的第二參考點之另外兩側的這些第二透鏡表面的曲率中心,在平行於第二參考軸的方向上,均往靠近第二參考點的方向偏離,其中第一參考軸不平行於第二參考軸。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透鏡陣列模組,其中第一參考軸與第二參考軸實質上垂直於透鏡陣列模組的光軸,且第一參考軸實質上垂直於第二參考軸。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透鏡陣列模組,其中相鄰二第一透鏡表面之間沒有段差,且相鄰二第二透鏡表面之間沒有段差。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透鏡陣列模組,其中在平行於第一參考軸的方向上,靠近第二參考點的這些第二透鏡表面的面積大於遠離第二參考點的這些第二透鏡表面的面積。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透鏡陣列模組,其中第一參考點偏離入光面的中心,且第二參考點偏離出光面的中心。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透鏡陣列模組,其中這些第一透鏡表面分別與這些第二透鏡表面對應,且通過這些第一透鏡表面的照明光束分別通過對應的這些第二透鏡表面。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透鏡陣列模組,其中至少部分這些第二透鏡表面的面積涵蓋來自對應的這些第一透鏡表面的照明光束。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透鏡陣列模組,其中光源包括至少一發光二極體。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出一種投影裝置,包括一光源、上述透鏡陣列模組及一光閥。光源適於發出一照明光束。透鏡陣列模組配置於照明光束的傳遞路徑上,且照明光束依序通過入光面與出光面。光閥配置於來自透鏡陣列模組的照明光束的傳遞路徑上,且適於將照明光束轉換成一影像光束。
本發明之實施例可達到下列優點或功效之至少其一。在本發明之實施例的透鏡陣列模組與投影裝置中,由於在入光面的第一參考點之兩側的這些第一透鏡表面的曲率中心,在平行於第一參考軸的方向上,均往遠離第一參考點的方向偏離,且在出光面的一第二參考點之兩側的這些第二透鏡表面的曲率中心,在平行於第一參考軸的方向上,均往靠近第二參考點的方向偏離,如此可有效減少來自第一透鏡表面的光投射在出光面時,投射範圍超出所對應的第二透鏡表面的面積。如此一來,便可有效降低串音 (crosstalk)現象,以提升光效率,進而提升投影裝置所提供的影像畫面之亮度。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
圖1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投影裝置的光路示意圖,圖2A與圖2B分別為圖1中之透鏡陣列模組之兩個不同視角的立體圖,圖3A與圖3B分別為圖1中之透鏡陣列模組的入光面與出光面之正視圖。請參照圖1、圖2A至圖2B及圖3A至圖3B,本實施例之投影裝置100包括一光源110、一透鏡陣列模組200及一光閥120。光源110適於發出一照明光束112。在本實施例中,光源110包括至少一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光源110亦可以是高壓汞燈(ultra high pressure lamp,UHP lamp)或其他適當的發光元件。透鏡陣列模組200配置於照明光束112的傳遞路徑上,以達到將光束整形及均勻化的效果。光閥120配置於來自透鏡陣列模組200的照明光束112的傳遞路徑上,且適於將照明光束112轉 換成一影像光束114。在本實施例中,光閥120例如為數位微鏡元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光閥120亦可以是矽基液晶面板(liquid-crystal-on-silicon panel,LCOS panel)或其他適當的空間光調變器。
在本實施例中,投影裝置100更包括一投影鏡頭130,配置於影像光束114的傳遞路徑上,以將影像光束114投影至一屏幕(未繪示),以形成影像畫面。此外,在其他實施例中,投影裝置100包括一透鏡140,配置於照明光束112的傳遞路徑上,且位於光源110與透鏡陣列模組200之間,以將照明光束112投射於透鏡陣列模組200上。再者,在本實施例中,投影裝置100更包括一透鏡150,配置於照明光束112的傳遞路徑上,且位於透鏡陣列模組200與光閥120之間,以將照明光束112投射於光閥120上。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投影裝置100更包括一內部全反射稜鏡(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prism,TIR prism)160,配置於透鏡陣列模組200與光閥120之間的照明光束112之傳遞路徑上,且位於光閥120與投影鏡頭130之間的影像光束114之傳遞路徑上,以適當調整光路徑。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採用場鏡、反射鏡或其他光路徑調整元件來取代內部全反射稜鏡160。
透鏡陣列模組200包括一入光面210、一出光面220、複數個第一透鏡表面230及複數個第二透鏡表面240。出光面220相對於入光面210,且照明光束112依序通過入 光面210與出光面220。這些第一透鏡表面230呈陣列地設置於入光面210,且這些第二透鏡表面240呈陣列地設置於出光面220。在本實施例中,這些第一透鏡表面230與第二透鏡表面240均為凸面。在入光面210的一第一參考點R1之兩側(例如是在圖3A中的第二參考軸A2的相對兩側)的這些第一透鏡表面230的曲率中心O1,在平行於一第一參考軸A1的方向上,均往遠離第一參考點R1的方向偏離(例如是比對第一透鏡表面230的曲率中心O1與第一透鏡表面230的中心C1,則可得知,第一透鏡表面230的曲率中心O1往遠離第一參考點R1的方向偏離,如圖3A所繪示),且在出光面220的一第二參考點R2之兩側(例如是在圖3B中的第二參考軸A2的相對兩側)的這些第二透鏡表面240的曲率中心O2,在平行於第一參考軸A1的方向上,均往靠近第二參考點R2的方向偏離(例如是比對第二透鏡表面240的曲率中心O2與第二透鏡表面240的中心C2,則可得知,第二透鏡表面240的曲率中心O2往靠近第二參考點R2的方向偏離,如圖3B所繪示)。在本實施例中,透鏡陣列模組200是由單一的透明基材所形成,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本實施例中,這些第一透鏡表面230的曲率半徑可完全相同、部分不同或完全不相同,這些第一透鏡表面230的曲率中心O1的偏移量可完全相同、部分不同或完全不相同,這些第二透鏡表面240的曲率半徑可完全相同、部分不同或完全不相同,這些第二透鏡表面240的曲率中心O2的偏移量可完全相同、部 分不同或完全不相同。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表面230與第二透鏡表面240例如為球面。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透鏡表面與第二透鏡表面亦可以是非球面或自由曲面。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參考軸A1例如是實質上平行於圖1及圖3A至圖3B中的y方向,第二參考軸A2例如是實質上平行於x方向,透鏡陣列模組200的光軸T例如是實質上平行於z方向,其中x方向、y方向及z方向例如彼此互相垂直,以形成直角座標系。換言之,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參考軸A1實質上垂直於透鏡陣列模組200的光軸T。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參考點R1位於入光面210的中心,且第二參考點R2位於出光面220的中心,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這些第一透鏡表面230分別與這些第二透鏡表面240對應,且通過這些第一透鏡表面230的照明光束112分別通過對應的這些第二透鏡表面240。
由於在入光面210的第一參考點R1之兩側的這些第一透鏡表面230的曲率中心O1,在平行於第一參考軸A1的方向上,均往遠離第一參考點R1的方向偏離,且在出光面220的一第二參考點R2之兩側的這些第二透鏡表面240的曲率中心O2,在平行於第一參考軸A1的方向上均往靠近第二參考點R2的方向偏離,如此可有效減少來自第一透鏡表面230的光投射在出光面220時,投射範圍超出所投射的(即對應的)第二透鏡表面240的面積。如此 一來,便可有效降低串音(crosstalk)現象,減少雜散光的產生,以提升光效率,進而提升投影裝置100所提供的影像畫面之亮度。
為了進一步降低串音現象,並減少雜散光的產生,在本實施例中,至少部分這些第二透鏡表面240的面積涵蓋來自對應的這些第一透鏡表面230的照明光束。
在本實施例中,在平行於第一參考軸A1的方向上靠近第二參考點R2的這些第二透鏡表面240的面積大於遠離第二參考點R2的這些第二透鏡表面240的面積。由於在本實施例中,照明光束112在透鏡陣列模組200的中心附近的能量較強,因此如此之設計有助於提升光效率,且能有效減少雜散光。
在本實施例中,相鄰兩第一透鏡表面230之間沒有段差,且相鄰兩第二透鏡表面240之間沒有段差,再加上第一透鏡表面230的曲率中心O1與第二透鏡表面240的曲率中心O2以上述方式偏離,因此入光面210整體而言在y方向上會呈彎曲凹狀,且出光面220整體而言在y方向上會呈彎曲凸狀,如圖1及圖2A至圖2B所繪示。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上述段差亦可以是實質上沒有或很小。由於沒有上述段差,因此可有效降低雜散光的產生,以提升光效率。
以下表一與表二分別列出第一透鏡表面230與第二透鏡表面240之一實施例的參數,以供參考,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在表一與表二中所列出的透鏡表面參數分別為圖3A中第L1~L6行之第一透鏡表面230與圖3B中第L1~L6行之第二透鏡表面240的參數。舉例而言,表一中L1該 行的0.56、0.30、0.70及0.35分別代表圖3A中第L1行的第一透鏡表面230在x方向上的寬度為0.56毫米,在y方向上的寬度為0.30毫米,其曲率半徑為0.70毫米,而其曲率中心O1相對於其中心C1在y方向上的偏移量為0.35毫米。表一與表二中的其他數值之物理意義可以此類推。另外,表一與表二中之數值的單位均為毫米。
在本實施例中,光閥120的主動表面實質上呈矩形,平行於第一參考軸A1的方向對應至主動表面的短邊,而平行於第二參考軸A2的方向對應至主動表面的長邊。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參考軸A1平行於主動表面的短邊,且第二參考軸A2平行於主動表面的長邊。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表面230與第二透鏡表面240的長寬比接近於主動表面的長寬比,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表面230的邊緣相對於整個透鏡陣列模組200(如圖2A所繪示)的邊緣在xy平面上旋轉一角度,且第二透鏡表面240的邊緣相對於整個透鏡陣列模組200(如圖2B所繪示)的邊緣在xy平面上旋轉一角度,如此設計可以補償照明光束112入射主動表面時所產生的光形扭曲。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以沒有上述之旋轉角度,亦即旋轉角度為0。旋轉角度的大小或有無可依實際光機之需求而設計,本發明對此並無限制。
藉由光學模擬可知,本實施例之透鏡陣列模組200可將70.6%之光源110的能量傳遞至光閥120,而習知透鏡陣列僅將58.6%的光源的能量傳遞至光閥。因此,本實施 例之透鏡陣列模組200相較於傳統透鏡陣列可增加約20%的光效率。
圖4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投影裝置之透鏡陣列模組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4,本實施例之透鏡陣列模組200a與圖1、圖3A及圖3B之透鏡陣列模組200類似,而兩者的差異如下所述。在圖1、圖3A及圖3B之透鏡陣列模組200中,第一透鏡表面230的曲率中心O1只在平行於第一參考軸A1的方向上偏移,且第二透鏡表面240的曲率中心O2只在平行於第一參考軸A1的方向上偏移。然而,在本實施例之透鏡陣列模組200a中,入光面210a上之第一透鏡表面230a的曲率中心在平行於第一參考軸A1的方向上偏移,第一透鏡表面230a的曲率中心,在平行於第二參考軸A2的方向上偏移。出光面220a上的第二透鏡表面240a的曲率中心,在平行於第一參考軸A1的方向上偏移,第二透鏡表面240a的曲率中心,在平行於第二參考軸A2的方向上偏移。本實施例之透鏡陣列模組200a在平行於yz平面的剖面可參照圖1所繪示者,而透鏡陣列模組200a在平行於xz平面的剖面則請參照圖4所繪示者。
具體而言,在入光面210a的第一參考點R1之另外兩側(如第一參考軸A1的相對兩側)的這些第一透鏡表面230a的曲率中心,在平行於第二參考軸A2的方向上,均往遠離第一參考點R1的方向偏離,且在出光面220a的第二參考點R2之另外兩側(如第一參考軸A1的相對兩側)的這些第二透鏡表面240a的曲率中心,在平行於第二參考 軸A2的方向上,均往靠近第二參考點R2的方向偏離。第一參考軸A1不平行於第二參考軸A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參考軸A1實質上垂直於第二參考軸A2。
本實施例之透鏡陣列模組200a可進一步在x方向上減少雜散光,進而提升投影裝置所提供的影像畫面之亮度。
圖5為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之投影裝置的透鏡陣列模組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5,本實施例之透鏡陣列模組200b與圖1之透鏡陣列模組200類似,而兩者的差異如下所述。在本實施例中,透鏡陣列模組200b的入光面210b之相鄰兩第一透鏡表面230之間有一段差250(例如是在平行於第一參考軸A1的方向上之相鄰兩第一透鏡表面230),且出光面220b之相鄰兩第二透鏡表面240之間有一段差260(例如是在平行於第一參考軸A1的方向上之相鄰兩第二透鏡表面240)。只要段差250、260的尺寸不要太大,透鏡陣列模組200b仍可具有良好的光效率。
在本實施例中,透鏡陣列模組200b是由兩片透明基材200’與200”所構成,但在其他實施例中,透鏡陣列模組200b亦可如同圖1之透鏡陣列模組200是由一片透明基材所構成,亦即將透明基材200’與200”作成一體成型。此外,圖1之透鏡陣列模組200亦可如同透鏡陣列模組200b一般作成由兩片透明基材所構成。在本實施例中,透明基板200’的出光面270與透明基板200”的入光面280均為平面,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構成透鏡陣列模組200的透明基材與構成透鏡陣列模組200b的透明基材的材質例如為 塑膠或玻璃,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圖6為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之投影裝置的透鏡陣列模組之剖面示意圖。本實施例之透鏡陣列模組200c類似於圖1之透鏡陣列模組200,而兩者的差異在於在本實施例之透鏡陣列模組200c中,第一參考點R1偏離入光面210c的中心,且第二參考點R2偏離出光面220c的中心。如此一來,照明光束的光軸亦可設計為偏離透鏡陣列模組200c的中心。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實施例可達到下列優點或功效之至少其一。在本發明之實施例的透鏡陣列模組與投影裝置中,由於在入光面的第一參考點之兩側的這些第一透鏡表面的曲率中心,在平行於第一參考軸的方向上,均往遠離第一參考點的方向偏離,且在出光面的一第二參考點之兩側的這些第二透鏡表面的曲率中心,在平行於第一參考軸的方向上,均往靠近第二參考點的方向偏離,如此可有效減少來自第一透鏡表面的光投射在出光面時,投射範圍超出所對應的第二透鏡表面的面積。如此一來,便可有效降低串音(crosstalk)現象,以提升光效率,進而提升投影裝置所提供的影像畫面之亮度。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另外本發明的任一實施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不須達成本發明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優點或 特點。此外,摘要部分和標題僅是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搜尋之用,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權利範圍。
100‧‧‧投影裝置
110‧‧‧光源
112‧‧‧照明光束
114‧‧‧影像光束
120‧‧‧光閥
130‧‧‧投影鏡頭
140、150‧‧‧透鏡
160‧‧‧內部全反射稜鏡
200、200a、200b、200c‧‧‧透鏡陣列模組
200’、200”‧‧‧透明基材
210、210a、210b、210c、280‧‧‧入光面
220、220a、220b、220c、270‧‧‧出光面
230、230a‧‧‧第一透鏡表面
240、240a‧‧‧第二透鏡表面
250、260‧‧‧段差
A1‧‧‧第一參考軸
A2‧‧‧第二參考軸
C1、C2‧‧‧中心
O1、O2‧‧‧曲率中心
R1‧‧‧第一參考點
R2‧‧‧第二參考點
T‧‧‧光軸
圖1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投影裝置的光路示意圖。
圖2A與圖2B分別為圖1中之透鏡陣列模組之兩個不同視角的立體圖。
圖3A與圖3B分別為圖1中之透鏡陣列模組的入光面與出光面之正視圖。
圖4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投影裝置之透鏡陣列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之投影裝置的透鏡陣列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之投影裝置的透鏡陣列模組之剖面示意圖。
100‧‧‧投影裝置
110‧‧‧光源
112‧‧‧照明光束
114‧‧‧影像光束
120‧‧‧光閥
130‧‧‧投影鏡頭
140、150‧‧‧透鏡
160‧‧‧內部全反射稜鏡
200‧‧‧透鏡陣列模組
210‧‧‧入光面
220‧‧‧出光面
230‧‧‧第一透鏡表面
240‧‧‧第二透鏡表面
A1‧‧‧第一參考軸
A2‧‧‧第二參考軸
R1‧‧‧第一參考點
R2‧‧‧第二參考點
T‧‧‧光軸

Claims (17)

  1. 一種透鏡陣列模組,包括:一入光面;一出光面,相對於該入光面;複數個第一透鏡表面,呈陣列地設置於該入光面;以及複數個第二透鏡表面,呈陣列地設置於該出光面,其中在該入光面的一第一參考點之兩側的各該些第一透鏡表面的曲率中心相對於其之中心,在平行於一第一參考軸的方向上,往遠離該第一參考點的方向偏移,且在該出光面的一第二參考點之兩側的各該些第二透鏡表面的曲率中心相對於其之中心,在平行於該第一參考軸的方向上,往靠近該第二參考點的方向偏移,其中在平行於該第一參考軸的方向上靠近該第二參考點的該些第二透鏡表面的面積大於遠離該第二參考點的該些第二透鏡表面的面積。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透鏡陣列模組,其中該第一參考點位於該入光面的中心,且該第二參考點位於該出光面的中心。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透鏡陣列模組,其中該第一參考軸實質上垂直於該透鏡陣列模組的光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透鏡陣列模組,其中在該入光面的該第一參考點之另外兩側的各該些第一透鏡表面的該曲率中心相對於其之該中心,在平行於一第二參考軸的方向上,往遠離該第一參考點的方向偏移,且在 該出光面的該第二參考點之另外兩側的各該些第二透鏡表面的該曲率中心相對於其之該中心,在平行於該第二參考軸的方向上,往靠近該第二參考點的方向偏移,其中該第一參考軸不平行於該第二參考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透鏡陣列模組,其中該第一參考軸與該第二參考軸實質上垂直於該透鏡陣列模組的光軸,且該第一參考軸實質上垂直於該第二參考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透鏡陣列模組,其中相鄰二該第一透鏡表面之間沒有段差,且相鄰二該第二透鏡表面之間沒有段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透鏡陣列模組,其中該第一參考點偏離該入光面的中心,且該第二參考點偏離該出光面的中心。
  8. 一種投影裝置,包括:一光源,適於發出一照明光束;一透鏡陣列模組,配置於該照明光束的傳遞路徑上,且包括:一入光面;一出光面,相對於該入光面,其中該照明光束依序通過該入光面與該出光面;複數個第一透鏡表面,呈陣列地設置於該入光面;以及複數個第二透鏡表面,呈陣列地設置於該出光面,其中在該入光面的一第一參考點之兩側的各該些 第一透鏡表面的曲率中心相對於其之中心,在平行於一第一參考軸的方向上,往遠離該第一參考點的方向偏移,且在該出光面的一第二參考點之兩側的各該些第二透鏡表面的曲率中心相對於其之中心,在平行於該第一參考軸的方向上,往靠近該第二參考點的方向偏移,其中在平行於該第一參考軸的方向上靠近該第二參考點的該些第二透鏡表面的面積大於遠離該第二參考點的該些第二透鏡表面的面積;以及一光閥,配置於來自該透鏡陣列模組的該照明光束的傳遞路徑上,且適於將該照明光束轉換成一影像光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投影裝置,其中該第一參考點位於該入光面的中心,且該第二參考點位於該出光面的中心。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投影裝置,其中該第一參考軸實質上垂直於該透鏡陣列模組的光軸。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投影裝置,其中在該入光面的該第一參考點之另外兩側的各該些第一透鏡表面的該曲率中心相對於其之該中心,在平行於一第二參考軸的方向上,往遠離該第一參考點的方向偏移,且在該出光面的該第二參考點之另外兩側的各該些第二透鏡表面的曲率中心相對於其之該中心,在平行於該第二參考軸的方向上,往靠近該第二參考點的方向偏移,其中該第一參考軸不平行於該第二參考軸。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投影裝置,其中該 第一參考軸與該第二參考軸實質上垂直於該透鏡陣列模組的光軸,且該第一參考軸實質上垂直於該第二參考軸。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投影裝置,其中相鄰二該第一透鏡表面之間沒有段差,且相鄰二該第二透鏡表面之間沒有段差。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投影裝置,其中該第一參考點偏離該入光面的中心,且該第二參考點偏離該出光面的中心。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投影裝置,其中該些第一透鏡表面分別與該些第二透鏡表面對應,且通過該些第一透鏡表面的該照明光束分別通過對應的該些第二透鏡表面。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投影裝置,其中至少部分該些第二透鏡表面的面積涵蓋來自對應的該些第一透鏡表面的照明光束。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投影裝置,其中該光源包括至少一發光二極體。
TW099132442A 2010-09-24 2010-09-24 透鏡陣列模組及投影裝置 TWI4228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32442A TWI422869B (zh) 2010-09-24 2010-09-24 透鏡陣列模組及投影裝置
US13/118,452 US8721088B2 (en) 2010-09-24 2011-05-29 Lens array module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32442A TWI422869B (zh) 2010-09-24 2010-09-24 透鏡陣列模組及投影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3872A TW201213872A (en) 2012-04-01
TWI422869B true TWI422869B (zh) 2014-01-11

Family

ID=45870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32442A TWI422869B (zh) 2010-09-24 2010-09-24 透鏡陣列模組及投影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721088B2 (zh)
TW (1) TWI4228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0491A (zh) * 2010-09-23 2012-04-11 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 透镜及光源模组
JP2013044899A (ja) * 2011-08-24 2013-03-04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KR20130043975A (ko) * 2011-10-21 2013-05-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등화 렌즈를 구비한 빔 프로젝터
CN105387424B (zh) * 2014-09-03 2019-01-15 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透镜及采用该透镜的发光装置
US10317579B2 (en) * 2015-01-19 2019-06-11 Signify Holding B.V. Optical device with a collimator and lenslet arrays
JP6701751B2 (ja) * 2016-01-20 2020-05-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6848471B2 (ja) * 2017-01-23 2021-03-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10389490B (zh) * 2018-04-20 2022-06-2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以及照明系统
JP7256356B2 (ja) * 2018-09-28 2023-04-12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フライアイレンズ及び照明光学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98184A (en) * 1989-04-28 1992-03-24 U.S. Philips Corporation Optical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comprising such a system
US6462794B1 (en) * 1998-10-14 2002-10-08 Hitachi, Ltd. Image forming unit, enlarging unit, optical parts,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se components
TW200928437A (en) * 2007-12-31 2009-07-01 Coretronic Corp Lens array and illumination modu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73750B2 (ja) 1992-03-31 1999-11-0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照明光学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KR970702504A (ko) * 1995-02-17 1997-05-13 고타로 오노 볼록 초미립자면 구조
US6860607B2 (en) 2002-03-15 2005-03-0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tegrator type illumination optical system and projector hav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98184A (en) * 1989-04-28 1992-03-24 U.S. Philips Corporation Optical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comprising such a system
US6462794B1 (en) * 1998-10-14 2002-10-08 Hitachi, Ltd. Image forming unit, enlarging unit, optical parts,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se components
TW200928437A (en) * 2007-12-31 2009-07-01 Coretronic Corp Lens array and illumination modu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075593A1 (en) 2012-03-29
US8721088B2 (en) 2014-05-13
TW201213872A (en) 201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2869B (zh) 透鏡陣列模組及投影裝置
US7736029B2 (en) Lens array and illumination module
US9538165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6166180B2 (ja) 方向性を有する表示装置
US9753361B2 (en) Transparent display including a screen with patterned light deflective elements
TWI394982B (zh) 投影裝置與投影鏡頭
JP6644716B2 (ja) 光路調節ユニットと表示装置
TWI403821B (zh) 照明系統及投影裝置
CN102124407A (zh) 具有成像光源模块的投影系统
US9658465B2 (en) Projector and screen
CN102799055A (zh) 不具有中继透镜的图像投影设备
WO2017183556A1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20140104580A1 (en) Projection device
US20070291484A1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US9690179B2 (en) Illumination unit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incorporating same
TWI540282B (zh) 照明系統及具有該照明系統之投影裝置
JPWO2019216017A1 (ja) 画像表示装置、投射光学系、及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TWI421549B (zh) 導光板及背光模組
US20140354955A1 (en) Stereoscopic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Optical Module
TWI484282B (zh) 投影裝置
TWI323789B (en) Rear projection apparatus
US20210173214A1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wearable display device
TWI696854B (zh) 顯示裝置
KR102030406B1 (ko) 광 확산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라이트 모듈
TWI533075B (zh) 投影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