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06195A - 波浪發電裝置 - Google Patents
波浪發電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606195A TW201606195A TW104114931A TW104114931A TW201606195A TW 201606195 A TW201606195 A TW 201606195A TW 104114931 A TW104114931 A TW 104114931A TW 104114931 A TW104114931 A TW 104114931A TW 201606195 A TW201606195 A TW 201606195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pair
- water wheels
- wave
- wave pow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B—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 F03B13/00—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driving or driven apparatus; Power stations or aggregates
- F03B13/12—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driving or driven apparatus; Power stations or aggregate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wave or tide energy
- F03B13/14—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driving or driven apparatus; Power stations or aggregate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wave or tide energy using wave energy
- F03B13/22—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driving or driven apparatus; Power stations or aggregate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wave or tide energy using wave energy using the flow of water resulting from wave movements to drive a motor or turbin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B—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 F03B7/00—Water whee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30—Energy from the sea, e.g. using wave energy or salinity gradi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 Hydraulic Turbin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波浪發電裝置,其可將波浪之能量效率良好地轉換為水輪之旋轉能量,而提高發電效率。
波浪發電裝置係利用波浪進行發電。本發明之波浪發電裝置係具備:一對之水輪(30),其具有一對之旋轉軸部(31、32)及旋轉翼部(35),以各旋轉軸部(31、32)為中心而旋轉之方向相異,上述一對之旋轉軸部(31、32)係以包含有兩條中心線(X1、X2)之方式而擴展之假想第1平面(Y)夾置著假想第1平面(Y),該假想第1平面(Y)係包含設於至少一部分配置於水中之壁體(10)的狹縫部(10A)之開口為長方形狀之兩端開口(1、2)之各者中之兩條沿長邊方向延伸之中心線(X1、X2)而擴展,且上述一對旋轉軸部係平行於上述各中心線(X1、X2)而延伸;及發電機(50),其將該等水輪(30A、30B)之旋轉能量轉換為電能量而進行發電。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波浪發電裝置。
專利文獻1係揭示習知之波浪發電裝置。該波浪發電裝置係具備:具有狹縫部之壁體、具有旋轉軸部與旋轉翼部而以旋轉軸部為中心旋轉之水輪、以及將水輪之旋轉能量轉換為電能量之發電機。狹縫部,其兩端開口係開口成長邊為於垂直方向之長方形狀,且大部份被配置於水中。於壁體之前視時,水輪係以重疊於在狹縫部之兩端開口之各者之長邊方向延伸之中心線之方式配置有旋轉軸。由於該波浪發電裝置能使波浪於通過狹縫部時增加速度,所以即使為微弱波浪亦能使水輪旋轉而進行發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3-181428號公報
然而,專利文獻1之波浪發電裝置,於壁體之前視時,旋轉軸部係以重疊於在狹縫部之兩端開口之各者之長邊方向延伸之中心線之方式配置。因此,該波浪發電裝置係使通過狹縫部之
波浪相對於水輪之旋轉中心而在左右之區域衝撞於旋轉翼部。因此,例如,在較旋轉中心左側之區域波浪衝撞於旋轉翼部而水輪朝一方向旋轉,另一方面,在較旋轉中心右側之區域波浪亦衝撞於旋轉翼部,而成為水輪朝一方向旋轉之阻力。因此,該波浪發電裝置無法將波浪之能量充份地轉換為水輪之旋轉能量。
本發明係有鑒於上述習知之情況而成者,其所欲解決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可將波浪之能量效率良好地轉換為水輪之旋轉能量以提高發電效率之波浪發電裝置。
本發明之波浪發電裝置係利用波浪而進行發電之波浪發電裝置,其特徵係具備:一對之水輪,其具有一對之旋轉軸部及旋轉翼部,以上述各旋轉軸部為中心而旋轉之方向相異,上述一對之旋轉軸部係夾置著假想第1平面,該假想第1平面係包含設於至少一部分配置於水中之壁體的狹縫部之開口為長方形狀之兩端開口之各者中之兩條沿長邊方向延伸之中心線而擴展,且上述一對旋轉軸部係平行於上述各中心線而延伸;及發電機,其將該等水輪之旋轉能量轉換為電能量。
1、2‧‧‧兩端開口
10‧‧‧壁體
10A‧‧‧狹縫部
11‧‧‧上壁體
11A‧‧‧貫穿孔
12‧‧‧下壁體
13‧‧‧後壁體
13A‧‧‧內側面
20、120‧‧‧第1整流構件
21、22‧‧‧角部
23、24‧‧‧側面
30、130‧‧‧一對之水輪
30A、130A‧‧‧第1水輪
30B、130B‧‧‧第2水輪
31‧‧‧上旋轉軸部
32‧‧‧下旋轉軸部
33‧‧‧上支撐板部
34‧‧‧下支撐板部
35‧‧‧旋轉翼部
36A‧‧‧推力軸承
36B‧‧‧徑向軸承
37‧‧‧防振件
40、140‧‧‧第2整流構件
41‧‧‧前端部
42‧‧‧側面
50‧‧‧發電機
60‧‧‧第3整流構件
61、62‧‧‧角部
63‧‧‧側面
80‧‧‧第4整流構件
81‧‧‧角部
84‧‧‧側面
121、122‧‧‧角部
123、124‧‧‧側面
141‧‧‧前端部
142‧‧‧第1側面
143‧‧‧第2側面
B‧‧‧底面
F1‧‧‧第1方向之波浪
F2‧‧‧第2方向之波浪
K‧‧‧側面
S‧‧‧消波用空間
W‧‧‧假想第2平面
X1、X2‧‧‧(朝兩端開口之長邊方向延伸之)中心線
Y‧‧‧假想第1平面
Z‧‧‧假想第3平面
圖1係顯示實施例1之波浪發電裝置之前視圖。
圖2係顯示實施例1之波浪發電裝置之剖面圖。
圖3係顯示實施例1之水輪周圍之剖面圖。
圖4係顯示實施例2之水輪周圍之剖面圖。
圖5係顯示實施例3之水輪周圍之剖面圖。
圖6係顯示實施例4之水輪周圍之剖面圖。
以下,一邊參照圖式、一邊對於將本發明之波浪發電裝置具體化之實施例1~4進行說明。
實施例1之波浪發電裝置係如圖1~圖3所示,具備:具有複數個狹縫部10A之壁體10、一對之水輪30,以及發電機50。壁體10係具有既定之厚度,且呈其左右寬度較上下高度更大之長方形狀。各狹縫部10A係開口成兩端開口1、2為相同之長方形狀。各狹縫部10A係以兩端開口1、2之長邊於上下方向延伸之方式設置。各狹縫部10A係以等間隔排列於壁體10之左右方向。
壁體10係與上下左右之各端部呈連續之上壁體11、下壁體12、左壁體(未圖示)、右壁體(未圖示),以及與該等各壁體之後端部呈連續並與壁體10對向之後壁體13,一同構成在內部形成消波用空間S之中空之長方體形狀之箱體。
該箱體係以狹縫部10A之長邊方向於鉛直方向延伸之方式配置於海洋、河川,或是湖裡。詳細而言,其係以後壁體13連接於海洋、河川或是湖之岸之側面K,而下壁體12連接於海洋、河川或是湖之底面B之方式所配置。又,以箱體之上部(壁體10之上部、左壁體之上部、右壁體之上部、及上壁體11)露出於水面上方,各狹縫部10A之上部亦開口於水面上方之方式所配置。如此,各狹縫部10A係除了上部以外皆配置於水中。
如圖1及圖3所示,波浪發電裝置係相對於一個狹縫
部10A而在箱體內(消波用空間S)之狹縫部10A之附近配置有一對之水輪30。意即,各水輪30A、30B係依接近於壁體10之消波用空間S側之側面之狀態所配置。如圖2所示,各水輪30A、30B係具有上旋轉軸部31、下旋轉軸部32、上支撐板部33、下支撐板部34,以及旋轉翼部35。上旋轉軸部31與下旋轉軸部32係於同軸上延伸。
更詳細地,如圖1及圖3所示,各水車30A、30B係使旋轉軸部31、32夾置著假想第1平面Y,該假想第1平面Y係包含狹縫部10A之兩端開口1、2之各者中之兩條沿長邊方向延伸之中心線X1、X2而擴展,並在該假想第1平面Y之對稱位置,平行於中心線X1、X2地延伸。又,各水輪30A、30B係以包含各者之旋轉中心之假想第2平面W與壁體10之消波用空間S側之側面成為平行之方式配置。
如圖1及圖2所示,上旋轉軸部31係插通於上壁體11所貫穿設置之貫通孔11A,且由配置在貫通孔11A之下部之推力軸承36A及徑向軸承36B所支撐。上旋轉軸部31係以上端部連接於配置在上壁體11上之發電機50之旋轉軸。如此,發電機50係被設置於各個水輪30A、30B。
上旋轉軸部31係以下端部連結於圓盤狀之上支撐板部33之中央部。上支撐板部33係位在較狹縫部10A之上緣更上方之位置。下旋轉軸部32係以下端部插入於在被固定於下壁體12之上面之防振件37之朝上方開口之凹部。又,下旋轉軸部32係以上端部連接於圓盤狀之下支撐板部34之中央部。下支撐板部34係位在較狹縫部10A之下緣更下方之位置。如圖3所示,旋轉翼部35
係以兩個半圓筒構件所構成。該等半圓筒構件係對稱於旋轉軸部31、32之中心軸而配置,並將上端部連接於上支撐板部33,將下端部連接於下支撐板部34。如此,各水輪30A、30B係桶形(Savonius)型水輪。
旋轉翼部35係以使一對之水輪30之各水輪30A、30B旋轉之方向不同之方式安裝。意即,在一對之水輪30之中,自狹縫部10A觀察而位在左側(在圖3中位於上側)之一側之第1水輪30A,係在自上方觀察之俯視時,以朝逆時針方向旋轉之方式,使半圓筒狀之旋轉翼部35相對於旋轉軸部31、32朝順時針方向開口而安裝。又,在一對之水輪30之中,自狹縫部10A觀察而位在右側(在圖3中位於下側)之另一側之第2水輪30B,係在自上方觀察之俯視時,以朝順時針方向旋轉之方式,使半圓筒狀之旋轉翼部35相對於旋轉軸部31、32朝逆時針方向開口而安裝。
又,一對之水輪30中之第1水輪30A之旋轉軸部31、32與第2水輪30B之旋轉軸部31、32係隔著較狹縫部10A之兩端開口1、2之短邊方向(左右方向)之寬度更寬之間隔而安裝。此外,一對之水輪30中之第1水輪30A與第2水輪30B係依僅具有些許間隙之狀態所併設置。如此,各水輪30A、30B係形成為直徑較狹縫部10A之兩端開口1、2之短邊方向之寬度更大。
該波浪發電裝置係使通過狹縫部10A而流入至消波用空間S(朝水輪30A、30B側移動)之波浪幾乎都通過在一對之水輪30中之第1水輪30A之旋轉中心與第2水輪30B之旋轉中心之間之中間區域,而在該中間區域衝撞於各水輪30A、30B之旋轉翼部35。藉此,一對之水輪30之一側之第1水輪30A係在自上方觀
察之俯視時,朝逆時針方向旋轉,另一側之第2水輪30B係在自上方觀察之俯視時,朝順時針方向旋轉。
此時,由於該波浪發電裝置係使各水輪30A、30B將各者之旋轉軸部31、32隔開較狹縫部10A之兩端開口1、2之短邊方向之寬度更廣之間隔所安裝,因此通過狹縫部10A之波浪確實地通過中間區域。此外,由於各水輪30A、30B之直徑係形成為較狹縫部10A之兩端開口1、2之短邊方向之寬度更大,因此可將通過中間區域之波浪之能量確實地轉換為各水輪30A、30B之旋轉能量。
如此,該波浪發電裝置係可使通過狹縫部10A而流入至消波用空間S之波浪之能量幾乎利用於讓各水輪30A、30B朝各者之旋轉方向旋轉。接著,藉由使各水輪30A、30B旋轉,而可讓連接於各水輪30A、30B之上旋轉軸部31之各發電機50之旋轉軸旋轉,以進行發電。
因此,實施例1之波浪發電裝置可將波浪之能量效率良好地轉換為各水輪30A、30B之旋轉能量,而提高發電效率。
如圖4所示,實施例2之波浪發電裝置係以如下之特點與實施例1不同,即實施例2之波浪發電裝置具備對以狹縫部10A、各水輪30A、30B之順序通過之第1方向之波浪F1,或是以各水輪30A、30B、狹縫部10A之順序通過之第2方向之波浪F2進行整流之整流構件20、40,以使波浪可有效率地將旋轉力賦與於第1水輪30A與第2水輪30B之各者之旋轉方向。其他構成係與實施例1相同,而對相同之構成賦予相同之符號,並省略詳細說明。
該波浪發電裝置係具備屬於整流構件之第1整流構件20與第2整流構件40。第1整流構件20係相對於一對之水輪30而配置在與狹縫部10A為相反側之消波用空間S內。第1整流構件20係水平剖面形狀為正方形之四角柱形狀,對角線上之兩個角部21、22係位於假想第1平面Y上。此外,第1整流構件20係使在假想第1平面Y上並位於一對之水輪30側之角部21進入於形成在一對之水輪30之間之間隙。
第2整流構件40係在一對之水輪30中之各水輪30A、30B之旋轉中心之兩外側之外側區域,於較假想第2平面W更靠狹縫部10A側,在假想第1平面Y之對稱位置之兩處自壁體10之消波用空間S側之側面突出。第2整流構件40係呈水平剖面形狀為三角形,自壁體10之側面突出之前端部41係尖起為約90度。第2整流構件40中自前端部41朝壁體10延伸之兩個側面42具有相同寬度。
該波浪發電裝置係使第1方向之波浪F1在一對之水輪30中之第1水輪30A之旋轉中心與第2水輪30B之旋轉中心之間之中間區域衝撞於各水輪30A、30B之旋轉翼部35。藉此,第1水輪30A係自上方觀察之俯視時,朝逆時針方向旋轉,第2水輪30B係自上方觀察之俯視時,朝順時針方向旋轉。通過一對之水輪30之第1方向之波浪F1係藉由第1整流構件20之壁體10側之側面23而朝左右方向(在圖4中為上下方向)分流。
被分流之第1方向之波浪F1係在消波用空間S內朝向後壁體13移動,衝撞於後壁體13之內側面13A,其移動方向變化為朝向壁體10之方向。意即,成為以一對之水輪30、狹縫部10A
之順序通過之第2方向之波浪F2。
第2方向之波浪F2係藉由第1整流構件20之後壁體13側之側面24而朝左右方向(在圖4中為上下方向)分流。因此,第2方向之波浪F2不通過中間區域,而朝向一對之水輪30中之各水輪30A、30B之旋轉中心之兩外側之外側區域移動,在外側區域衝撞於各水輪30A、30B之旋轉翼部35。如此,藉由第2方向之波浪F2,第1水輪30A亦於自上方觀察之俯視時,朝逆時針方向旋轉,第2水輪30B亦於自上方觀察之俯視時,朝順時針方向旋轉。接著,衝撞於各水輪30A、30B之旋轉翼部35之第2方向之波浪F2係藉由第2整流構件40之側面42而朝向狹縫部10A移動,通過狹縫部10A。
如此,該波浪發電裝置中,第1方向之波浪F1使各水輪30A、30B旋轉之方向與第2方向之波浪F2使各水輪30A、30B旋轉之方向相同。意即,第1方向之波浪F1及第2方向之波浪F2不致成為各水輪30A、30B之旋轉之阻力。因此,可將第1方向之波浪F1及第2方向之波浪F2之能量幾乎利用於使各水輪30A、30B朝各者之旋轉方向旋轉。接著,藉由使各水輪30A、30B旋轉,而可使連接於各水輪30A、30B之上旋轉軸部31之各發電機50之旋轉軸旋轉,以進行發電。
因此,實施例2之波浪發電裝置亦可將波浪之能量效率良好地轉換為各水輪30A、30B之旋轉能量,而提高發電效率。
如圖5所示,實施例3之波浪發電裝置係整流構件120、140
之形態與實施例2不同。其他之構成係與實施例2相同,而對相同之構成賦予相同之符號,並省略詳細說明。
該波浪發電裝置係具備屬於整流構件之第1整流構件120與第2整流構件140。第1整流構件120係相對於一對之水輪30而配置於與狹縫部10A為相反側之消波用空間S內。第1整流構件120係水平剖面形狀為變形四角柱形狀,對角線上之兩個角部121、122係位於假想第1平面Y上。自角部121朝左右方向(在圖5中為上下方向)延伸之壁體10側之側面123係沿著第1水輪30A、第2水輪30B之上下支撐板部33、34之外周而彎曲之凹面。形成於該側面123之左右兩端與角部122之間之後壁體13側之側面124係平面。此外,第1整流構件120係使在假想第1平面Y上並位於一對之水輪30側之角部121進入於形成在一對之水輪30之間之間隙。
第2整流構件140係在一對之水輪30中之各水輪30A、30B之旋轉中心之兩外側之外側區域,於較假想第2平面W更靠狹縫部10A側,在假想第1平面Y之對稱位置之兩處自壁體10之消波用空間S側之側面突出。第2整流構件140係於自上方觀察之水平剖面視時,具有:第1側面142,其係自從壁體10之側面突出之前端部141沿著第1水輪30A或第2水輪30B之上下支撐板部33、34之外周而彎曲之凹面;及第2側面143,其自前端部141朝向壁體10而直線狀地延伸且正交於壁體10。
該波浪發電裝置係使第1方向之波浪F1在一對之水輪30中之第1水輪30A之旋轉中心與第2水輪30B之旋轉中心之間之中間區域衝撞於各水輪30A、30B之旋轉翼部35。藉此,第1
水輪30A係於自上方觀察之俯視時,朝逆時針方向旋轉,第2水輪30B係於自上方觀察之俯視時,朝順時針方向旋轉。通過一對之水輪30之第1方向之波浪F1係藉由第1整流構件120之彎曲之側面123而朝左右方向(在圖5中為上下方向)分流。由於側面123為彎曲,所以第1方向之波浪F1可朝向後壁體13而平滑地在消波用空間S內移動。
此外,第2方向之波浪F2係藉由第1整流構件120之側面124而朝左右方向(在圖5中為上下方向)分流。因此,第2方向之波浪F2不通過中間區域,而朝向一對之水輪30中之各水輪30A、30B之旋轉中心之兩外側之外側區域移動,在外側區域衝撞於各水輪30A、30B之旋轉翼部35。如此,藉由第2方向之波浪F2,第1水輪30A亦於自上方觀察之俯視時,朝逆時針方向旋轉,第2水輪30B亦於自上方觀察之俯視時,朝順時針方向旋轉。接著,衝撞於各水輪30A、30B之旋轉翼部35之第2方向之波浪F2係藉由第2整流構件140之彎曲之第1側面142而朝向狹縫部10A移動,通過狹縫部10A。由於第1側面142為彎曲,所以第2方向之波浪F2可朝向狹縫部10A而平滑地移動。
如此,該波浪發電裝置中,第1方向之波浪F1使各水輪30A、30B旋轉之方向與第2方向之波浪F2使各水輪30A、30B旋轉之方向亦相同。意即,第1方向之波浪F1及第2方向之波浪F2不致成為各水輪30A、30B之旋轉之阻力。因此,可將第1方向之波浪F1及第2方向之波浪F2之能量幾乎利用於使各水輪30A、30B朝各者之旋轉方向旋轉。接著,藉由使各水輪30A、30B旋轉,而可使連接於各水輪30A、30B之上旋轉軸部31之各發電
機50之旋轉軸旋轉,以進行發電。
因此,實施例3之波浪發電裝置亦可將波浪之能量效率良好地轉換為各水輪30A、30B之旋轉能量,而提高發電效率。
如圖6所示,實施例4之波浪發電裝置係在一對之水輪130之各水輪130A、130B之旋轉方向與配置位置等,及整流構件60、80之配置位置等方面與實施例2不同。其他之構成係與實施例1~3相同,而對相同之構成賦予相同之符號,並省略詳細說明。
該波浪發電裝置係自具有狹縫部10A之壁體10朝向後壁體13而以第3整流構件60、一對之水輪130、及第4整流構件80之順序配置。意即,一對之水輪130係自壁體10之消波用空間S側之側面離開而配置,第3整流構件60係配置於狹縫部10A與一對之水輪130之間。
一對之水輪130之各旋轉軸部31、32係夾置假想第1平面Y,而在假想第1平面Y之對稱位置中,平行於沿著狹縫部10A之兩端開口1、2之各者之長邊方向延伸之中心線X1、X2而延伸。在一對之水輪130之中,自狹縫部10A觀察而位於左側(在圖6中為上側)之一側之第1水輪130A,係於自上方觀察之俯視時,以朝順時針方向旋轉之方式,使半圓筒狀之旋轉翼部35相對於旋轉軸部31、32朝逆時針方向開口而安裝。此外,在一對之水輪130之中,自狹縫部10A觀察而位於右側(在圖6中為下側)之另一側之第2水輪130B,係於自上方觀察之俯視時,以朝逆時針方向旋轉之方式,使半圓筒狀之旋轉翼部35相對於旋轉軸部31、32朝順時
針方向開口而安裝。
一對之水輪130中之第1水輪130A之旋轉軸部31、32與第2水輪130B之旋轉軸部31、32係隔著較狹縫部10A之兩端開口1、2之短邊方向之寬度更寬之間隔而安裝。此外,一對之水輪130中之第1水輪130A與第2水輪130B係依具有間隙之狀態所併設。意即,各水輪130A、130B係以包含各者之旋轉中心之假想第2平面W與壁體10之消波用空間S側之側面成為平行之方式配置。此外,各水輪130A、130B係形成為直徑較狹縫部10A之兩端開口1、2之短邊方向之寬度更大。
第3整流構件60係水平剖面形狀為正方形之四角柱形狀,對角線上之兩個角部61、62係位於假想第1平面Y上。此外,第3整流構件60係使在假想第1平面Y上並位於狹縫部10A側之角部61配置於壁體10之消波用空間S側之側面之附近。又,第3整流構件60係使位於一對之水輪130側之角部62進入於形成在一對之水輪130之間之間隙。
第4整流構件80係水平剖面形狀為正方形之四角柱形狀,在一對之水輪130中之各水輪130A、130B之旋轉中心之兩外側之外側區域,較各旋轉中心更遠離狹縫部10A,而配置於假想第1平面Y之對稱位置之兩處。此外,第4整流構件80係使對角線上之兩個角部位於與假想第1平面Y平行之假想第3平面Z上。第4整流構件80係使在假想第3平面Z上位於一對之水輪130側之角部81進入於形成在鄰接之一對之水輪130之間之間隙。
該波浪發電裝置中,若第1方向之波浪F1通過狹縫部10A而移動至消波用空間S,則藉由第3整流構件60之壁體10
側之側面63而朝左右方向(在圖6中為上下方向)分流。被分流之第1方向之波浪F1係朝向一對之水輪130之外側區域移動,在外側區域衝撞於各水輪130A、130B之旋轉翼部35。如此,藉由第1方向之波浪F1,第1水輪130A於自上方觀察之俯視時,朝順時針方向旋轉,第2水輪130B於自上方觀察之俯視時,朝逆時針方向旋轉。
通過一對之水輪130之第1方向之波浪F1係在消波用之空間S朝向後壁體13移動,衝撞於後壁體13之內側面13A,而移動方向變化為朝向壁體10之方向。意即,成為以一對之水輪130、狹縫部10A之順序追加之第2方向之波浪F2。
第2方向之波浪F2係藉由第4整流構件80之後壁體13側之側面84而朝向一對之水輪130中之第1水輪130A之旋轉中心與第2水輪130B之旋轉中心之間之中間區域移動,而在中間區域衝撞於各水輪130A、130B之旋轉翼部35。藉此,第1水輪130A係於自上方觀察之俯視時,朝順時針方向旋轉,第2水輪130B係於自上方觀察之俯視時,朝逆時針方向旋轉。
如此,該波浪發電裝置中,第1方向之波浪F1使各水輪130A、130B旋轉之方向與第2方向之波浪F2使各水輪130A、130B旋轉之方向相同。意即,第1方向之波浪F1及第2方向之波浪F2不致成為各水輪130A、130B之旋轉之阻力。因此,可將第1方向之波浪F1及第2方向之波浪F2之能量幾乎利用於使各水輪130A、130B朝各者之旋轉方向旋轉。接著,藉由使各水輪130A、130B旋轉,而可使連接於各水輪130A、130B之上旋轉軸部31之各發電機50之旋轉軸旋轉,以進行發電。
因此,實施例4之波浪發電裝置亦可將波浪之能量效
率良好地轉換為水輪之旋轉能量,而提高發電效率。
本發明並非被藉由上述之記載及圖式而進行說明之實施例1~4所限定者,例如如下之實施例亦可包含於本發明之技術範圍。
(1)在實施例1~4中,係將發電機之旋轉軸連接於各水輪之上旋轉軸部之上端部,藉由各水輪之旋轉而直接地旋轉發電機並進行發電,但亦可具備如下之發電機而進行發電:該發電機係將流體壓力泵連接於各水輪之上旋轉軸部之上端部,將各流體壓力泵連接於流體線路而旋轉驅動設置於流體線路中之流體壓力馬達,藉由流體壓力馬達之旋轉驅動而發電。
(2)在實施例1~4中,係使用桶形型水輪,但亦可為其他形態之水輪。
(3)在實施例1~4中,狹縫部之長邊方向係朝鉛直方向延伸,但亦可以朝水平方向等之其他方向延伸之方式配置狹縫部。
(4)在實施例1~4中,複數之狹縫部係以等間隔排列,但亦可不等間隔地配置各狹縫部。又,亦可不排列配置。
(5)在實施例1~4中,壁體係構成形成消波用空間之中空之長方體形狀之箱體,但亦可僅將壁體配置於海洋、河川,或是湖裡。
1‧‧‧兩端開口
10‧‧‧壁體
10A‧‧‧狹縫部
30‧‧‧一對之水輪
30A‧‧‧第1水輪
30B‧‧‧第2水輪
31‧‧‧上旋轉軸部
32‧‧‧下旋轉軸部
33‧‧‧上支撐板部
34‧‧‧下支撐板部
35‧‧‧旋轉翼部
37‧‧‧防振件
50‧‧‧發電機
X1、X2‧‧‧(朝兩端開口之長邊方向延伸之)中心線
Claims (7)
- 一種波浪發電裝置,其係利用波浪進行發電者,其特徵在於具備:一對之水輪,其具有一對之旋轉軸部及旋轉翼部,以上述各旋轉軸部為中心而旋轉之方向相異,上述一對之旋轉軸部係夾置著假想第1平面,該假想第1平面係包含設於至少一部分配置於水中之壁體的狹縫部之開口為長方形狀之兩端開口之各者中之兩條沿長邊方向延伸之中心線而擴展,且上述一對旋轉部係平行於上述各中心線而延伸;及發電機,其將該等水輪之旋轉能量轉換為電能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波浪發電裝置,其中,上述水輪之直徑係較上述狹縫部之兩端開口之短邊方向之寬度更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波浪發電裝置,其中,其具備:整流構件,其對以上述狹縫部、上述水輪之順序通過之第1方向之波浪,或是以上述水輪、上述狹縫部之順序通過之第2方向之波浪進行整流。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波浪發電裝置,其中,上述整流構件係相對於上述一對之水輪而配置於與上述狹縫部為相反側之第1整流構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波浪發電裝置,其中,上述整流構件係在上述一對之水輪中之各水輪之旋轉中心之兩外側之外側區域,於較包含上述各水輪之旋轉中心之假想第2平面更靠上述狹縫部側,配置於上述假想第1平面之對稱位置之第2整 流構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波浪發電裝置,其中,上述整流構件係配置於上述狹縫部與上述一對之水輪之間之第3整流構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波浪發電裝置,其中,上述整流構件係在上述外側區域中較上述假想第2平面更遠離上述狹縫部,並配置於上述假想第1平面之對稱位置之第4整流構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98323A JP6396674B2 (ja) | 2014-05-12 | 2014-05-12 | 波力発電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06195A true TW201606195A (zh) | 2016-02-16 |
Family
ID=54479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4114931A TW201606195A (zh) | 2014-05-12 | 2015-05-11 | 波浪發電裝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396674B2 (zh) |
KR (1) | KR20170007233A (zh) |
CN (1) | CN106460777A (zh) |
TW (1) | TW201606195A (zh) |
WO (1) | WO201517426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27919A (zh) * | 2016-05-13 | 2016-08-03 | 句容市万福达工艺品厂 | 一种基于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水上漂浮摄像头 |
CN114856896B (zh) * | 2022-05-19 | 2023-03-14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萨布纽斯转子的双向潮流能发电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224643A (en) * | 1975-04-25 | 1977-02-24 | Chiyuuka Nougen Kaihatsu Kofun | Energy convertor for wave * ocean current or tide and the like |
JPS5644466A (en) * | 1979-09-20 | 1981-04-23 | Muroran Kogyo Daigaku | Wave energy absorptive device installed to for breakwater |
JPS6111468A (ja) * | 1984-06-26 | 1986-01-18 | Yoshitsune Kitao | 海岸の波を利用の発電設備 |
JPH06330840A (ja) * | 1993-05-26 | 1994-11-29 | Hitachi Zosen Corp | 波力発電装置 |
US20080088132A1 (en) * | 2006-10-17 | 2008-04-17 | Laube Von Laubenfels Walter He | Wave rider |
CN202073695U (zh) * | 2011-04-22 | 2011-12-14 | 绍兴文理学院 | 海洋波能水轮机式发动机 |
CN202209247U (zh) * | 2011-09-16 | 2012-05-02 | 李建英 | 一种悬浮式的水力发电装置 |
JP6125212B2 (ja) * | 2012-02-29 | 2017-05-10 | Kyb株式会社 | 波力発電装置 |
JP5890707B2 (ja) | 2012-02-29 | 2016-03-22 | Kyb株式会社 | 波力発電装置 |
-
2014
- 2014-05-12 JP JP2014098323A patent/JP639667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
- 2015-04-28 WO PCT/JP2015/062749 patent/WO201517426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4-28 CN CN201580024578.3A patent/CN106460777A/zh active Pending
- 2015-04-28 KR KR1020167018235A patent/KR20170007233A/ko unknown
- 2015-05-11 TW TW104114931A patent/TW201606195A/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60777A (zh) | 2017-02-22 |
KR20170007233A (ko) | 2017-01-18 |
WO2015174267A1 (ja) | 2015-11-19 |
JP2015214926A (ja) | 2015-12-03 |
JP6396674B2 (ja) | 2018-09-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245486B1 (ja) | 回転装置、推進装置及び発電装置 | |
TW201606195A (zh) | 波浪發電裝置 | |
KR102041056B1 (ko) | 진동수주형 파력발전기의 에너지 손실 감소를 위한 임펄스 터빈의 회전익 구조 | |
JP2008546947A (ja) | 回転翼羽根端部の間隙流動損失防止用インパルスタービン | |
JP2017020482A (ja) | 流体利用による双安定型非線形振り子発電機 | |
JP5890707B2 (ja) | 波力発電装置 | |
KR101243970B1 (ko) | 수로 내에 설치되는 횡류형 수류수차 | |
JP6189025B2 (ja) | エネルギー変換機構 | |
KR101569100B1 (ko) | 연직축 풍차 | |
JP5976414B2 (ja) | 水流発電装置 | |
KR101325675B1 (ko) | 흐름 안정화장치가 부착된 횡류형 수류수차 | |
WO2020161820A1 (ja) | 整流装置 | |
JP6449372B2 (ja) | 水流制御板の設計方法 | |
JP2014152770A (ja) | マグナス効果を用いた水力発電機 | |
JP5886081B2 (ja) | 波力発電装置 | |
JP7180057B2 (ja) | マグナス式推力発生装置、前記マグナス式推力発生装置を用いた風力回転装置、水力回転装置、潮力回転装置、ならびに前記マグナス式推力発生装置を用いた風力発電機、水力発電機、潮力発電機 | |
JP2013127236A (ja) | 水流発電用羽根車 | |
JP2019100187A (ja) | 海流・潮流発電装置 | |
JP7161747B2 (ja) | マグナス式推力発生装置、前記マグナス式推力発生装置を用いた風力回転装置、水力回転装置、潮力回転装置、ならびに前記マグナス式推力発生装置を用いた風力発電機、水力発電機、潮力発電機 | |
CN111315997B (zh) | 扇 | |
WO2020161819A1 (ja) | 整流装置 | |
JP2024029771A (ja) | 発電装置、及び波力発電システム | |
KR20150103402A (ko) | 수직형 풍력발전기 구조물 | |
KR20190065559A (ko) | 원호날개 유체통로 발전터빈 | |
JP2012117374A (ja) | 反力タービ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