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03435A - 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和電能接收端 - Google Patents

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和電能接收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03435A
TW201603435A TW104103918A TW104103918A TW201603435A TW 201603435 A TW201603435 A TW 201603435A TW 104103918 A TW104103918 A TW 104103918A TW 104103918 A TW104103918 A TW 104103918A TW 201603435 A TW201603435 A TW 20160343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frequency
resonant
predetermined
coi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3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55295B (zh
Inventor
Wang Zhang
Feng Yu
Original Assignee
Silergy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Hang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lergy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Hangzhou Ltd filed Critical Silergy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Hangzhou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603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3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5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529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4Inductive coupl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揭示了一種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和電能接收端,高頻電源,輸出具有預定頻率的高頻交流電;發射側諧振電路,包括發射線圈,用於從所述高頻電源接收所述高頻交流電;接收側諧振電路,包括接收線圈,所述接收線圈與所述發射線圈分離地以非接觸方式耦合,所述接收側諧振電路用於從所述發射線圈接收電能;以及接收側並聯電容,並聯連接在所述接收側諧振電路的輸出埠;其中,所述接收側並聯電容的電容值與所述預定頻率對應的角頻率值的平方和預定互感值的乘積成反比,所述預定互感值為所述發射線圈和所述接收線圈以所述預定耦合係數耦合時的互感值。使得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能夠在在預定頻率下工作時獲得穩定的輸出電壓。

Description

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和電能接收端
本發明關於電力電子技術,具體關於一種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和電能接收端。
非接觸供電技術基於其方便實用的特點而廣泛應用於電子產品領域,尤其是小功率電子產品行業如行動電話、MP3播放機、數碼照相機、可擕式電腦等。現有技術的非接觸供電裝置通常包含有一個由發射線圈L1和接收線圈L2構成的變壓器,通常利用變壓器初、次級線圈間磁場耦合的性能將能量從電能發射端向電能接收端傳送。
在電能傳輸的過程中,在電能傳輸的過程中,受外界障礙物(如導磁性物體等)、電能接收端負載、電路工作溫度變化、線圈的位置關係變化等各方面的影響,往往導致諧振電路中收發線圈電感量變化,從而引起諧振頻率的變化,即失諧,這會使得系統傳輸效率將迅速下降。
現有技術的無線電能傳輸系統多工作於系統自感諧振頻率,系統自感諧振頻率是指能使發射端和接收端的電容和線圈的自感的阻抗相互抵消的頻率。但是,工作在自感 諧振頻率下時,接收側向負載提供電流並不穩定,效率不高,而且控制較複雜。
有鑑於此,提供一種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和電能接收端,可以使得所述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能夠在耦合係數發生變化時仍保持穩定的輸出電壓,消除系統諧振頻率變化引起的失諧對傳輸效率的影響。
第一方面,提供一種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包括:高頻電源,輸出具有預定頻率的高頻交流電;發射側諧振電路,包括發射線圈,用於從所述高頻電源接收所述高頻交流電;接收側諧振電路,包括接收線圈,所述接收線圈與所述發射線圈分離地以非接觸方式耦合,所述接收側諧振電路用於從所述發射線圈接收電能;以及接收側並聯電容,並聯連接在所述接收側諧振電路的輸出埠;其中,所述預定頻率為所述發射線圈和所述接收線圈以預定耦合係數耦合時的漏感諧振頻率,所述接收側並聯電容的電容值與所述預定頻率對應的角頻率值的平方和預定互感值的乘積成反比,所述預定互感值為所述發射線圈和所述接收線圈以所述預定耦合係數耦合時的互感值。
較佳地,所述接收側並聯電容的電容值等於1/ 1 2 L M ; 其中,ω 1為所述預定頻率對應的角頻率值,LM為所述預定互感值,n為大於等於1.5小於等於2.5的值。
較佳地,n等於2。
較佳地,所述接收側諧振電路還包括諧振電容,所述預定頻率等於; 其中,Ld為所述接收線圈的電感值,LM為所述預定互感值,Cd為所述接收側諧振電路的諧振電容值。
較佳地,所述預定耦合係數等於,kmin為耦合係數最小值,kmax為耦合係數最大值。
較佳地,所述發射側諧振電路和所述接收側諧振電路具有相同的諧振頻率。
第二方面,提供一種諧振型非接觸電能接收端,包括:接收側諧振電路,包括接收線圈,所述接收線圈與發射線圈分離地以非接觸方式耦合,所述發射線圈被具有預定頻率的高頻交流電驅動,所述接收側諧振電路用於從所述發射線圈接收電能;接收側並聯電容,並聯連接在所述接收側諧振電路的輸出埠;其中,所述預定頻率為所述發射線圈和所述接收線圈以預定耦合係數耦合時的漏感諧振頻率,所述接收側並聯電容的電容值與所述預定頻率對應的角頻率值的平方和預定互感值的乘積成反比,所述預定互感值為所述發射線圈和所述接收線圈以預定耦合係數耦合時的互感值。
較佳地,所述接收側並聯電容的電容值等於1/ 1 2 L M ;其中,ω 1為所述預定頻率對應的角頻率值,LM為所述預定互感值,n為大於等於1.5小於等於2.5的值。
較佳地,n等於2。
較佳地,所述接收側諧振電路還包括諧振電容,所述預定頻率等於; 其中,Ld為所述接收線圈的電感值,LM為所述預定互感值,Cd為所述接收側諧振電路的諧振電容值。
透過所述高頻電源輸出具有預定頻率的高頻交流電,使所述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工作在固定的頻率下,透過在所述接收側諧振電路的輸出埠並聯具有特定值的接收側並聯電容,使所述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能夠在耦合係數發生變化時仍保持穩定的輸出電壓。
10‧‧‧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
11‧‧‧電能發射端
12‧‧‧電能接收端
111‧‧‧高頻電源
111a‧‧‧逆變電路
111b‧‧‧控制電路
112‧‧‧發射側諧振電路
121‧‧‧接收側諧振電路
透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的描述,本發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徵和優點將更為清楚,在附圖中: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的電路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的諧振和磁耦合電路的示意圖;圖3是圖2所示的諧振和磁耦合電路的等效電路圖;圖4是圖2所示的諧振和磁耦合電路工作在漏感諧振 頻率時的等效電路圖;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的諧振和磁耦合電路實際工作時的等效電路圖;圖6是n=2時,V0/Vac隨m變化的曲線圖。
以下基於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描述,但是本發明並不僅僅限於這些實施例。在下文對本發明的細節描述中,詳盡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細節部分。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沒有這些細節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發明。為了避免混淆本發明的實質,公知的方法、過程、流程、元件和電路並沒有詳細敘述。
此外,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圖都是為了說明的目的,並且附圖不一定是按比例繪製的。
同時,應當理解,在以下的描述中,“電路”是指由至少一個元件或子電路透過電氣連接或電磁連接構成的導電回路。當稱元件或電路“連接到”另一元件或稱元件/電路“連接在”兩個節點之間時,它可以是直接耦接或連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間元件,元件之間的連接可以是物理上的、邏輯上的、或者其結合。相反,當稱元件“直接耦接到”或“直接連接到”另一元件時,意味著兩者不存在中間元件。
除非上下文明確要求,否則整個說明書和申請專利範 圍中的“包括”、“包含”等類似詞語應當解釋為包含的含義而不是排他或窮舉的含義;也就是說,是“包括但不限於”的含義。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此外,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的電路示意圖。如圖1所示,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10包括電能發射端11和電能接收端12。
其中,電能發射端11包括高頻電源111和發射側諧振電路112。高頻電源111輸出具有預定頻率的高頻交流電,發射側諧振電路112包括發射線圈L1,用於從高頻電源111接收高頻交流電,並透過發射線圈L1向電能接收端12傳輸電能。其中,預定頻率為發射線圈L1和接收線圈L2以預定耦合係數耦合時的漏感諧振頻率。
在本實施例中,漏感諧振頻率是指將發射線圈和接收線圈的自感解耦為漏感和互感兩部分,解耦後使得發射側諧振電路中漏感和諧振電容的阻抗以及接收側諧振電路的漏感和諧振電容阻抗均相互抵消的諧振頻率。當電路工作在漏感諧振頻率下時,系統效率較高。
電能接收端12可以以分離地以及非接觸方式耦合到發射端11接收電能,其包括接收側諧振電路121。接收側諧振電路121包括接收線圈L2,接收線圈L2與發射線 圈L1分離地以非接觸方式耦合,接收側諧振電路121用於從發射線圈L1接收電能。
在本實施例中,高頻電源111可以包括逆變電路111a和控制電路111b。
其中,逆變電路111a用於根據控制電路111b提供的控制信號輸出具有預定頻率的高頻交流電,也即,將輸入的直流電轉換為高頻交流電。
發射側諧振電路112包括發射線圈L1,其用於從高頻電源111接收具有預定頻率的高頻交流電。為了平衡發射側諧振電路112的漏感抗和接收側諧振電路121的反射感抗以及電路中由寄生參數引起的感抗,消除高頻下由於這些寄生參數存在而產生的電壓尖峰和浪湧電流,減小電磁干擾和電源雜訊並達到減小電源的視在功率,提高電源的功率因數,發射側諧振電路112中需要加入發射側諧振電容Cs,其與發射線圈L1串聯或並聯,以與發射線圈L1形成諧振電路。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利用電路的分佈電容(例如發射線圈導線之間的分佈電容)來做為發射側諧振電容,從而不必在電路中設置獨立的電容元件。
電能接收端12包括接收側諧振電路121。接收側諧振電路121包括接收線圈L2,接收線圈L2可以與發射線圈L1分離地以非接觸方式耦合(耦合度為k),從發射線圈L1接收電能。同時,為了減小接收側消耗的無功功率,增大磁耦合結構傳輸的有功功率,接收側諧振電路 121需要加入接收側諧振電容Cd。如上所述,接收側諧振電容Cd可以利用電路其它元件的分佈電容(例如線圈導線之間的分佈電容)來實現,從而不必在電路中設置專門的電容元件。
在本實施例中,發射側諧振電路112和接收側諧振電路121具有相同的諧振頻率。
電能接收端12還包括接收側並聯電容CL,接收側並聯電容CL並聯連接在所述接收側諧振電路121的輸出埠。
其中,接收側並聯電容CL的電容值與所述預定頻率對應的角頻率值的平方(即,ω 1 2)和預定互感值LM的乘積(ω 1 2LM)成反比,也即,接收側並聯電容CL的電容值CL=1/ 1 2 L M
其中,預定互感值LM為發射線圈L1和接收線圈L2以一預定的耦合係數kmid耦合時的互感值,該預定耦合係數由設計人員在電路設計時選定。其中,n可以為大於等於1.5小於等於2.5的值。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的諧振和磁耦合電路的示意圖,也即發射側諧振電路112和接收側諧振電路121的電路示意圖。
如圖2所示,發射線圈L1可以等效為第一理想線圈Ls以及線圈電阻Rs,同樣,接收線圈L2可以等效為第二理想線圈Ld以及線圈電阻Rd。第一理想線圈Ls和第二理想線圈Ld相互耦合。在圖2中,發射側諧振電路112和接收側諧振電路121均採用串聯諧振電阻的方式來組成諧 振電路,其中,發射側諧振電路112具有發射側諧振電容Cs,接收側具有接收側諧振電容Cd。如上所述,發射側諧振電容Cs和接收側諧振電容Cd可以為集中元件或者利用其它元件的分佈參數實現。
由此,諧振和磁耦合電路構成一互感耦合電路。
通常,為了使得發射側諧振電路112和接收側諧振電路121能夠以諧振方式傳遞能量,兩者具有相同的諧振頻率,也即:
其中,fs為發射側諧振電路112的諧振頻率,fd為接收側諧振電路121的諧振頻率;Ls為第一理想線圈Ls的電感值,Ld為第二理想線圈Ld的電感值;Cs為發射側諧振電容的電容值,Cd為接收側諧振電容的電容值。
較佳地,可以設置使得第一理想線圈Ls的電感值等於第二理想線圈Ld的電感值,並且發射側諧振電容的電容值Cs等於接收側諧振電容的電容值Cd,從而使得發射側諧振電路112和接收側諧振電路121諧振頻率相同。
通常,將上述諧振頻率稱為自感諧振頻率。工作在上述諧振頻率下時,發射側諧振電路112和接收側諧振電路121同時諧振,諧振和磁耦合電路中所有的電感和電容阻抗均相互抵消,系統具有很高的效率。
但是,一旦失諧,電路效率會大幅下降。
圖3是圖2所示的諧振和磁耦合電路的等效電路圖。由於發射線圈L1和接收線圈L2的耦合存在漏感和互感, 圖2所示的磁耦合電路可以等效為圖3的形式,即,將相互耦合的理想線圈Ls和Ld解耦為發射側漏電感Ls’、接收側漏電感Ld’和互感Lm
圖4是圖2所示的諧振和磁耦合電路工作在漏感諧振頻率下時的等效電路。如圖4所示,在工作在漏感諧振頻率下時,發射側諧振電路112和接收側諧振電路121中的發射側漏感Ls’、發射側諧振電容Cs、接收側漏感Ld’和接收側諧振電容Cd的阻抗相互抵消,使得電路等效為僅包括互感Lm和線圈電阻Rs和Rd的兩埠網路。在線圈電阻Rs和Rd很小的前提下,其可以被忽略,此時,互感Lm可以看作並聯在輸出埠,則諧振和磁耦合電路可以輸出一個恒定的與輸入電壓基本一致的電壓,即 V in 。系統如果工作在漏感諧振頻率下,輸出則可以等效為一個電壓源。但是,互感Lm會隨耦合係數k變化,漏感諧振頻率也會相應變化,為了使系統始終穩定地工作在漏感諧振頻率下,需設置相應的頻率跟蹤控制電路來跟蹤檢測當前的漏感諧振頻率,這會使系統結構變得複雜,控制也相對困難。
為簡化結構,本實施例在接收側諧振電路121的輸出埠並聯一個接收側並聯電容CL,接收側並聯電容CL的電容值CL=1/nω1 2LM,其中,LM為所述預定互感值。ω 1為所述預定頻率f1對應的角頻率值,f1是電路互感為所述預定互感LM時,電路對應的漏感諧振頻率。
當發射線圈L1和接收線圈L2以預定的耦合係數kmid 耦合時,互感Lm等於預定互感值LM,此時電路的漏感諧振頻率等於預定頻率(角頻率值為ω 1)。在此前提下,由於高頻電源對發射側諧振電路輸入的高頻交流電的頻率等於預定頻率f1,因此,發射側諧振電路112和接收側諧振電路121中的發射側漏感Ls’、發射側諧振電容Cs、接收側漏感Ld’和接收側諧振電容Cd的阻抗相互抵消,使得電路等效為僅包括互感Lm和線圈電阻Rs和Rd的兩埠網路。
較佳地,在耦合係數k的變化範圍為〔kmin,kmax〕時,預定耦合係數可kmid可以選取為:
其中,kmin為耦合係數最小值,kmax為耦合係數最大值。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容易理解,也可以透過多次測量或經驗公式來設定所述預定耦合係數。
耦合係數k決定了互感、漏感與線圈電感的關係。以接收側諧振電路為例,互感Lm=kLd,漏感Ld’=(1-k)Ld
在線圈電阻Rs和Rd很小的前提下,兩者可以被忽略,此時,如圖4所示,互感Lm可以看作並聯在輸出埠,在負載等效阻抗遠大於諧振和耦合電路的埠輸出阻抗時(即,RL»ZCL時),磁耦合電路可以輸出一個恒定的與輸入電壓基本一致的電壓,即 V in
對於圖3所示電路,其漏感諧振頻率滿足,其中,f1為漏感諧振頻率,Ld’為接收側漏電感,Cd為接收側諧振電容。又因為,接收側漏電感等於接收線圈電感 與互感的差,在互感Lm等於預定互感值LM時,L' d =(L d -L M )。因此有,漏感諧振頻率
但在實際中,耦合係數k會隨著周圍環境影響以及發射線圈L1和接收線圈L2的相對位置發生變化。假設實際耦合係數k與預定耦合係數kmid成比例,比例係數為m,所以k=mkmid。當耦合係數變化時,由於輸入到發射側諧振電路的高頻交流電的頻率不變,發射側漏電感Ls’電感和發射側諧振電容Cs的阻抗並不能相互抵消,此時,圖3所示電路的等效電路圖如圖5所示,發射側的阻抗為jω1(1-m)LM,接收側的阻抗也為jω1(1-m)LM,互感阻抗等於jω1mLM。由此,各阻抗值均與ω1LM相關。由於接收側並聯電容CL的電容值CL=1/nω1 2LM,其容抗值為ZCL=-jnω1LM
此時,電路簡化為一個簡單地串並聯網路,可以根據各等效阻抗、容抗值得出系統的輸入電壓Vac與輸出電壓Vo的關係滿足:
由此可以看出,透過適當選擇接收側並聯電容CL的電容值,可以使得m在一定範圍內變化時(也即,耦合係數k在預定耦合係數kmid附近較小範圍內變化時),系統的輸入電壓Vac仍保持基本等於輸出電壓Vo
在m在較小的範圍內變化時,可以確定n的取值範圍,例如,n取1.5至2.5範圍內的不同值時,系統的輸入電壓Vac與輸出電壓Vo可以基本保持不變,由此,可 以選取n=1.5至2.5中的值,獲得合適的接收側並聯電容的電容值。
進一步地,在m在0.75-1.5的範圍內變化時,選取n=2時,有
圖6是n=2時,V0/Vac隨m變化的曲線圖。如圖6所示,此時m輸出電壓的變化範圍很小,即,耦合係數在一定的變化範圍內變化時,系統仍然具有穩定的輸出電壓,而且輸出電壓幾乎等於輸入電壓。
本實施例透過對接收側並聯電容CL設定特定的值,使得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能夠在一定的耦合係數變化範圍內保持較高的輸出電壓,從而使系統可以在預定頻率下工作時獲得穩定的輸出電壓。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改動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10‧‧‧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
11‧‧‧電能發射端
12‧‧‧電能接收端
111‧‧‧高頻電源
111a‧‧‧逆變電路
111b‧‧‧控制電路
112‧‧‧發射側諧振電路
121‧‧‧接收側諧振電路

Claims (10)

  1. 一種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包括:高頻電源,輸出具有預定頻率的高頻交流電;發射側諧振電路,包括發射線圈,用於從該高頻電源接收該高頻交流電;接收側諧振電路,包括接收線圈,該接收線圈與該發射線圈分離地以非接觸方式耦合,該接收側諧振電路用於從該發射線圈接收電能;以及接收側並聯電容,並聯連接在該接收側諧振電路的輸出埠;其中,該預定頻率為該發射線圈和該接收線圈以預定耦合係數耦合時的漏感諧振頻率,該接收側並聯電容的電容值與該預定頻率對應的角頻率值的平方和預定互感值的乘積成反比,該預定互感值為該發射線圈和該接收線圈以該預定耦合係數耦合時的互感值。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其中,該接收側並聯電容的電容值等於1/ 1 2 L M ;其中,ω 1為該預定頻率對應的角頻率值,L M 為該預定互感值,n為大於等於1.5且小於等於2.5的值。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其中,n等於2。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其中,該接收側諧振電路還包括諧振電容,該預 定頻率等於;其中,Ld為該接收線圈的電感值,LM為該預定互感值,Cd為該接收側諧振電路的諧振電容值。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其中,該預定耦合係數等於k min 為耦合係數最小值,k max 為耦合係數最大值。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其中,該發射側諧振電路和該接收側諧振電路具有相同的諧振頻率。
  7. 一種諧振型非接觸電能接收端,包括:接收側諧振電路,包括接收線圈,該接收線圈與發射線圈分離地以非接觸方式耦合,該發射線圈被具有預定頻率的高頻交流電驅動,該接收側諧振電路用於從該發射線圈接收電能;接收側並聯電容,並聯連接在該接收側諧振電路的輸出埠;其中,該預定頻率為該發射線圈和該接收線圈以預定耦合係數耦合時的漏感諧振頻率,該接收側並聯電容的電容值與該預定頻率對應的角頻率值的平方和預定互感值的乘積成反比,該預定互感值為該發射線圈和該接收線圈以預定耦合係數耦合時的互感值。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諧振型非接觸電能接收端,其中,該接收側並聯電容的電容值等於1/ 1 2 L M ; 其中,ω 1為該預定頻率對應的角頻率值,L M 為該預定互感值,n為大於等於1.5且小於等於2.5的值。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諧振型非接觸電能接收端,其中,n等於2。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諧振型非接觸電能接收端,其中,該接收側諧振電路還包括諧振電容,該預定頻率等於;其中,Ld為該接收線圈的電感值,LM為該預定互感值,Cd為該接收側諧振電路的諧振電容值。
TW104103918A 2014-06-27 2015-02-05 Resonant non-contact power supply and power receiver TWI5552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4391.6A CN104037956B (zh) 2014-06-27 2014-06-27 谐振型非接触供电装置和电能接收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3435A true TW201603435A (zh) 2016-01-16
TWI555295B TWI555295B (zh) 2016-10-21

Family

ID=51468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3918A TWI555295B (zh) 2014-06-27 2015-02-05 Resonant non-contact power supply and power receiver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027174B2 (zh)
CN (1) CN104037956B (zh)
TW (1) TWI5552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9079B (zh) 2014-07-14 2018-02-23 南京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谐振型非接触供电装置、集成电路和恒压控制方法
CN104333149B (zh) 2014-11-13 2017-03-01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调谐电路、调谐方法和谐振型非接触供电装置
CN104701999B (zh) 2015-03-27 2017-12-26 南京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谐振型非接触供电装置、电能发射端和控制方法
CN104701998B (zh) 2015-03-27 2020-08-18 南京矽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谐振型非接触供电装置、电能接收端和控制方法
CN104953881B (zh) * 2015-07-17 2018-12-25 南京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及应用其的无线电能发射端
US10034361B2 (en) * 2016-02-15 2018-07-24 Smiths Detection, Llc Line-frequency rotary transformer for computed tomography gantry
CN105790452B (zh) * 2016-05-05 2018-08-17 西南交通大学 能补偿互感的多接收装置并联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补偿方法
CN107565705B (zh) 2016-07-01 2020-06-12 宁波微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能发射端的控制方法、电能发射端及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
CN107015175B (zh) * 2017-02-23 2020-01-1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磁耦合电感线圈间耦合系数检测电路及方法
CN113858983A (zh) * 2021-09-15 2021-12-31 合肥有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无线充电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29438A1 (ja) * 2005-09-01 2007-03-15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oration Saitama University 非接触給電装置
JP5853199B2 (ja) * 2011-08-25 2016-02-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の金属異物検出方法、非接触給電装置、電気機器に設けられた受電装置及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KR101349551B1 (ko) * 2011-11-02 2014-01-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5754359B2 (ja) * 2011-11-24 2015-07-29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非接触給電装置及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EP2807663A4 (en) * 2012-01-23 2015-06-24 Univ Utah State TWO-SIDED CONTROL FOR A WIRELESS RECHARGEABLE TERMINAL
WO2013133028A1 (ja) * 2012-03-06 2013-09-1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US20130270919A1 (en) * 2012-04-16 2013-10-17 Ut-Battelle, Llc Above resonance frequency operation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CN103078415B (zh) * 2012-12-31 2015-01-21 清华大学 磁谐振耦合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临界耦合控制方法
CN103746462B (zh) * 2013-07-11 2016-01-20 重庆米亚车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双边lcc补偿网络及其调谐方法
CN104009555B (zh) 2014-06-16 2016-04-20 南京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谐振型非接触供电装置、电能发射端和非接触供电方法
CN104065179B (zh) 2014-06-27 2016-11-02 南京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供电装置、集成电路、电能发射端和阻抗匹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80947A1 (en) 2015-12-31
CN104037956B (zh) 2016-06-08
CN104037956A (zh) 2014-09-10
TWI555295B (zh) 2016-10-21
US10027174B2 (en) 2018-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5295B (zh) Resonant non-contact power supply and power receiver
TWI549414B (zh) 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電能發射端和非接觸供電方法
TWI575839B (zh) Power supply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power transmitter and impedance matching method
TWI589090B (zh) Resonant non-contact power supply, power receiver and control method
TWI580148B (zh) 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積體電路和恆壓控制方法
CN105226839B (zh)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双侧自调谐方法
Jolani et al. A planar magnetically coupled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using printed spiral coils
TW201203844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differential drive amplifier and a coil arrangement
CN106532979B (zh) 一种利用分数阶电容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Zhang et al. Optimal load analysis for a two-receive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TW201703395A (zh) 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電能發射端和控制方法
TW201644151A (zh) 諧振型非接觸供電裝置、電能發射端和控制方法
KR20150139549A (ko) 무선 전력 전송 장치, 무선 전력 전송 장치의 공급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무선 전력 전송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EP3275070A1 (en) Receiver side tank circuit to adjust receiver voltage and reactance of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JP2012178916A (ja)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WO2018064518A1 (en) Load-independent class e power amplifier for coil array systems
CN109193964A (zh) 一种基于pcb线圈的无线电能高效传输方法
Minnaert et al. Design of a capacitiv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link with minimal receiver circuitry
Cheng et al.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L-type impedance matching circuits for inductively coupl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Liao et al.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efficiency of variable load impedance
KR101905882B1 (ko) 무선전력 송신장치, 무선전력 수신장치, 무선전력 전송 시스템 및 무선전력 전송 방법
US9601928B2 (en) Device for collecting energy wirelessly
KR20170055749A (ko) 무선전력 송수신 방법
CN117318328A (zh) 多中继wpt系统实现恒压输出零相角输入的参数设计方法
Noh et al. Design of a transmitter coil for use in two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tand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