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43373A - 用於觸控裝置之生物辨識感測器 - Google Patents

用於觸控裝置之生物辨識感測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43373A
TW201543373A TW104111417A TW104111417A TW201543373A TW 201543373 A TW201543373 A TW 201543373A TW 104111417 A TW104111417 A TW 104111417A TW 104111417 A TW104111417 A TW 104111417A TW 201543373 A TW201543373 A TW 20154337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image
touch screen
biometric
touc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1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31511B (zh
Inventor
Fred Frye
Dong-Hyuk Jang
Original Assignee
Ib Kore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b Korea Ltd filed Critical Ib Korea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543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43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15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151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06F3/041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using an array of force sens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29Protecting the fingerprint sensor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the fing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2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using a biometric data read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3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33
    • G06F2203/0338Fingerprint track pad, i.e. fingerprint sensor used as pointing device tracking the fingertip im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用於一生物辨識成像器之一或多種技術及/或系統,其中該生物辨識成像器可整合於一觸控計算裝置中,並可用以與該裝置互動。在觸摸該裝置之觸控表面後,觸摸物件之至少一部分的影像可被捕捉而連同使用者之識別被使用及/或被使用於輸入至該裝置。在此所述之系統或技術可以整合至這樣的裝置之表面的一部分中,並可包括一在觸摸後可發射光子之發光層及一可產生表示該觸摸物件之至少一部分的影像之資料的影像捕捉組件。

Description

用於觸控裝置之生物辨識感測器 [相關申請案之對照參考資料]
本申請案主張2014年4月10日所提出之發明名稱為「BIOMETRIC SENSOR FOR TOUCH-ENABLED DEVICE」的臨時專利申請案序號第61/977,958號之優先權,在此以提及方式併入該臨時專利申請案。
本發明係關於生物辨識感測器,特別係關於用於觸控裝置之生物辨識感測器。
諸如身體部位凸紋影像捕捉裝置(body-part relief print image capture devices)之生物辨識掃描裝置(biometric scanning devices),普遍地使用於安全相關實施方式中且已變成希望確保資訊、系統等安全之產品製造商及消費者可輕易取得的。生物辨識掃描裝置通常使用某些類型之影像捕捉裝置來捕捉生物辨識指紋之影像,其中只有所論及之生物辨識物件(biometric objects)中的部分呈現在一結果影像中。做為一個實例,該結果捕捉指紋影像可用於安全及/或辨識用途,例如,進入一安全系統及/或辨識一個與該生物辨識物件相關之人。
觸控裝置(touch-enabled devices)可包括可攜式智慧型裝置、平板裝置、電腦監視器、可攜式計算裝置顯示器、智慧型 監視器、電視及其它可以利用觸控做為輸入方法之顯示器。做為一個實例,一智慧型手機(例如,或其它觸控顯示器)可以包括一用以為了輸入及一般裝置操作功能與在該裝置上所顯示之螢幕物件(screen objects)互動的觸控螢幕。做為另一實例,該智慧型手機(例如,或其它觸控裝置)亦可以包括一或多個機械致動器(例如,按鈕),其在該顯示器為不活動時可被啟動,以使裝置功能致能。
本發明內容係提供以簡化形式介紹擷選的概念,這些概念以下將進一步描述於實施方式中。本發明內容並無意指出請求標的之關鍵因素或必要特徵,亦無意用以限制該等請求標的物之範圍。
如此處所提供的一種系統或者一或多種技術,可被設計成提供一可被整合至一觸控計算裝置中之生物辨識成像器(biometric imager),其中觸控係用於與該裝置互動。例如,在觸控該裝置之觸控表面後,可以立即捕捉觸控物件(例如,生物辨識物件)之至少一部分的影像。在一態樣中,在此所述之系統或技術可以被整合至這樣的裝置之表面的一部分中,例如,主頁按鈕(home button)區域,以及可以用於安全及/或識別用途,及/或用於對該裝置之輸入或與該裝置互動。
在一實施方式中,一種生物辨識感測器系統可包括一配置在一觸控裝置之觸控螢幕層的一部分上方之發光層。在此實施方式中,該發光層可以配置成用以在由一生物辨識物件接觸後立即朝該觸控螢幕層發射光子。再者,該生物辨識感測器系統可包括一配置在該觸控螢幕層之該部分處的該發光層下面之影像捕捉組 件。在此實施方式中,該影像捕捉組件可配置成用以將該等發射光子之至少一部分轉換成表示一包括該生物辨識物件之至少一部分的表徵之影像之資料。
為了達成前述及相關的結果,以下之說明及所附圖式陳述某些示意性的態樣及實施方式。這些僅表示可以使用一或多個態樣之一些不同方式。當所附圖式與以下的詳細說明一併參酌時,本發明揭露之其它態樣、優點及新特徵將變得顯而易見。
100‧‧‧生物辨識成像器裝置
102‧‧‧發光層
104‧‧‧影像感測組件(影像捕捉組件)
150‧‧‧生物辨識物件(手指)
152‧‧‧光子
212‧‧‧介電層
214‧‧‧電致發光層
216‧‧‧透明電極層
218‧‧‧電源
220‧‧‧接觸電極
222‧‧‧電極接線
250‧‧‧生物辨識物件
252‧‧‧光子
254‧‧‧電荷(壓力)
256‧‧‧活化粒子(活化材料)
258‧‧‧電致發光材料(壓電發光材料)
262‧‧‧電場
302‧‧‧感光材料
304‧‧‧第一源極電極
306‧‧‧第一汲極電極
308‧‧‧光感測單元
310‧‧‧第一閘極電極
312‧‧‧切換單元
314‧‧‧第二源極電極
316‧‧‧第二汲極電極
318‧‧‧本質半導體層
320‧‧‧第二閘極電極
322‧‧‧遮光層
332‧‧‧接地電極
334‧‧‧電源
350‧‧‧生物辨識物件
352‧‧‧光子
354‧‧‧基板
400‧‧‧行動裝置
402‧‧‧蓋板玻璃
404‧‧‧保護塗層
406‧‧‧黏著層
408‧‧‧第一導電膜
410‧‧‧玻璃層
412‧‧‧第二導電膜
450‧‧‧顯示螢幕
500‧‧‧電致發光膜組件
502‧‧‧透明絕緣基板
504‧‧‧底部電極
506‧‧‧強化層
508‧‧‧發光層
510‧‧‧屏蔽層
512‧‧‧介電層
514‧‧‧保護層
602‧‧‧發光層
604‧‧‧保護塗層
606‧‧‧第一導電膜
608‧‧‧基板層
610‧‧‧層602-608之組合
702‧‧‧光學組件
704‧‧‧影像感測組件
710‧‧‧蓋板玻璃
720‧‧‧影像感測組件層(薄膜影像感測器)
722‧‧‧資料通信接線
800‧‧‧裝置
802‧‧‧主頁按鈕
810‧‧‧裝置
812‧‧‧主頁按鈕
820‧‧‧裝置
822‧‧‧主頁按鈕
830‧‧‧裝置
832‧‧‧主頁按鈕
900‧‧‧可攜式計算裝置
902‧‧‧監視器
908‧‧‧用於輸入動作的位置
910‧‧‧可攜式計算裝置
912‧‧‧顯示螢幕
913‧‧‧用於輸入動作的位置
914‧‧‧用於輸入動作的位置
916‧‧‧用於輸入動作的位置
920‧‧‧可攜式計算裝置
922‧‧‧顯示螢幕
1200‧‧‧系統
1202‧‧‧計算裝置
1204‧‧‧虛線
1206‧‧‧處理單元
1208‧‧‧記憶體
1210‧‧‧儲存器
1212‧‧‧輸出裝置
1214‧‧‧輸入裝置
1216‧‧‧通信接線
1218‧‧‧網路
1220‧‧‧計算裝置
在此所要揭露的可以在某些部件及部件之配置中採取實體形式,並且將詳細描述於本說明書中及繪示於構成本說明書之一部分的所附圖式中,其中:圖1係說明一例示性輸入裝置之組件圖。
圖2A及2B係說明在此所述之一或多個系統的一或多個部分之例示實施方式的組件圖。
圖3A及3B係說明在此所述之一或多個系統的一或多個部分之例示實施方式的組件圖。
圖4係說明在此所述之一或多個系統的一或多個部分之一例示實施方式的組件圖。
圖5係說明在此所述之一或多個系統的一或多個部分之一例示實施方式的組件圖。
圖6係說明在此所述之一或多個系統的一或多個部分之一例示實施方式的組件圖。
圖7A及7B係說明在此所述之一或多個系統的一或多個部分之例示實施方式的組件圖。
圖8A、8B、8C及8D係說明在此所述之一或多個系統的一或多個部分之例示實施方式的組件圖。
圖9A、9B及9C係說明在此所述之一或多個系統的一或多個部分之例示實施方式的組件圖。
圖10係說明一用以製造一生物辨識感測器系統之例示性方法的流程圖。
圖11係說明一用以使用一生物辨識感測器之例示性方法的流程圖。
圖12說明一例示性計算環境,其中可以實施在此所述之一或多個所提供之方案。
現在參照該等圖式說明所請求之標的,其中相似的元件符號通常一貫地用以指涉相似的元件。為了說明之目的,以下的敘述中陳述許多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該等請求標的之完全理解。然而,該等請求標的顯然可以沒有這些特定細節而被實施。在其它例子中,可能以方塊圖形式來顯示結構及裝置,以便有助於描述該等請求標的。
如在此所提供之一種系統或者一或多種技術,可以被設計成提供一被整合至一觸控計算裝置及/或資訊裝置(例如,電腦、膝上型電腦、智慧型裝置、行動電話、平板裝置或可藉由觸摸一觸控感應表面及/或與其互動來接收輸入之一些其它裝置)中之生物辨識成像器。做為一個實例,從一發光層所發射之光子可被一相關影像感測器偵測及被轉換成對應電子信號。在此實例中,該等電子信號可以表示來自一被施加至該觸摸感應表面之生物辨識物件 (例如,手指)的一或多個生物辨識標誌(biometric markers)。再者,可以處理該等信號,以產生一表示該生物辨識物件之一或多個生物辨識標誌的影像。在一態樣中,在此所述之系統或技術可以被整合至一觸控裝置之表面中及用以使該裝置之使用者與所期望之資料相關聯(例如,為了安全、登記或其它識別目的)。在另一態樣中,由該影像感測器組件所產生之信號/資料可以用以提供輸入至該裝置及/或與該裝置互動。
圖1係描述一例示性生物辨識成像器裝置100之組件圖。該例示性生物辨識成像器裝置100可包括一發光層102,其配置成用以從該發光層102之被一生物辨識物件150接觸的部分朝一第一方向發射一或多個光子152。做為一個實例,使用者可以以手指150觸摸該發光層102之表面。在此實例中,該發光層102可以只在觸摸之位置上發射光子152。
在一實施方式中,該發光層102可以包括一可將電荷轉換成光子152之電致發光材料(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在此實施方式中,例如,人類之自然電位差(例如,由膜電位(membrane potential)所提供)可提供10至200伏特之電荷至該發光層102。再者,在此實施方式中,例如,在該發光層102中所配置之電致發光材料可將對該發光層102所提供之電荷轉換成光子152。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該發光層102可以包括一可將對該發光層102所施加之壓力轉換成光子152的壓電發光材料(piezoluminescent material)。在此實施方式中,例如當一力量(例如,由使用者之手指所提供)施加壓力至該壓電發光材料時,包含電子、電洞及離子核心之復合程序(recombination processes)可提供發 光。再者,在此實施方式中,例如,可將對該發光層102所施加之壓力轉換成光子152,導致在該發光層102中所配置之壓電發光材料提供發光。
做為一個說明性實例,圖2A係描述在此所述之一或多個系統的一或多個部分之例示實施方式的組件圖。在一實施方式中,該發光層102可包括電致發光材料258〔例如,像磷基材料(phosphor-based material)(例如,具有一過渡金屬做為摻質或活化劑之磷基無機晶體材料)、硫化鋅基材料(zinc sulfide-based materials)、硫化鎘基材料(cadmium sulfide-based materials)、鎵基材料(gallium-based materials)等之螢光粒子〕及一黏結材料(binder material)。在一實施方式中,當一生物辨識物件250(例如,手指或其它身體部位)接觸該發光層102且提供電荷254時,可以將只在觸摸之位置處經受該電荷254之電致發光材料258轉換成「活化」粒子256。再者,在此實施方式中,例如,該等「活化」粒子256可以發射光子252,藉以在經受該電荷254時產生光。
做為一個實例,人類之自然電位差(例如,由膜電位所提供)可提供10至200伏特之電荷254至該發光層102之接觸表面(例如,上層)。再者,在此實施方式中,當該生物辨識物件250接觸該發光層102之接觸表面時,可提供該電荷254至該發光層102。可藉由活化該等發光粒子258,將該電荷254轉換成光子252,藉此變得「活化」發光粒子256及例如朝一影像感測組件(例如,104)產生光子252。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如圖2A所示,該發光層102可包括壓電發光材料258(例如,像氯化鈉、溴化鉀、氯化鉀、氟化鋰 等之壓電晶體;或某些鐵基聚合物)。在一實施方式中,當一生物辨識物件250接觸該發光層102及施加一壓力時,可以將只在接觸及壓力之位置處經受該壓力254之壓電發光材料258轉換成「活化」材料256。再者,在此實施方式中,例如,該「活化」材料256可以發射光子252,藉此在經受該壓力254時產生光。
做為一個實例,當電致發光粒子經受電荷時,會發生因電子與電洞之輻射復合(radiative recombination)所造成的光子之自發輻射。此程序會導致像在激態中之螢光分子(例如,經受一電荷)的光源經歷至一較低能態之變遷並發射光子。再者,做為另一實例,當壓電發光材料經受壓力時,亦會發生因電子與電洞之復合程序所造成的光子之自發性發射。在此實例中,當這些材料處於一激態(例如,經受壓力)時,它們經歷至一低能態之變遷並發射光子。
返回至圖1,該例示性生物辨識成像器裝置100可包括一影像捕捉組件104。該影像捕捉組件104可操作地與該發光層102接合,以便該影像捕捉組件104係配置在該等發射之光子152之方向的路徑中。再者,該影像捕捉組件104可以配置成用以轉換該等經接收之光子152成一電子信號。亦即,例如該影像捕捉組件104可以包括感光材料,其中當一或多個光子152撞擊該材料時,該感光材料產生一電子信號。以此方式,例如可以藉由來自該影像捕捉組件104之經受該光子152衝擊的區域之一些(或大量)電子信號表示衝擊該影像捕捉組件104之光子的位置及/或數目。在一實施方式中,該等所產生之電子信號可以包括表示該生物辨識物件之接觸區域的表徵(例如,影像)之資料。
在一實施方式中,該影像捕捉組件104可以包括一主 動像素感測器(APS)或被動像素感測器(PPS),例如,一薄膜感測器(例如,光敏薄膜電晶體(TFT)、薄膜光電二極體)或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做為另一實例,該感測器裝置104可以包括一電荷耦合裝置(CCD)、一接觸式影像感測器(CIS)或可將光子轉換成一電子信號之一些其它光感測器。值得注意的是,圖1之說明只是該生物辨識成像器裝置100之一例示性實施方式且沒有意欲提供任何特定限制。亦即,例如為了說明而誇大在該發光層102與該影像捕捉組件104間所圖示之間隙,以及該間隙可以或不可以存在於該例示性生物辨識成像器裝置100中。
做為一個說明性實例,圖3A係說明在此所述之一或多個系統的一或多個部分之例示實施方式的組件圖。在圖3A之例示實施方式中,該發光層102可以配置在該影像捕捉組件104上,該影像捕捉組件104可用以將入射光子352轉換成一電子信號。在一實施方式中,該影像捕捉組件104可以包括一薄膜感測器陣列。例如,可以使用一薄膜感測器陣列,偵測該發光層102所發射之光子352。在此,做為一個實例,該影像捕捉組件104可偵測該發光層102所產生(例如,由一生物辨識物件接觸該發光層102之表面所產生)之光子352及轉換該等所偵測之光子352成為一電子信號。
在此例示性實施方式中,可以在一光感測單元308之一第一源極電極304與一第一汲極電極306間形成一感光材料302(例如,包括一像SiH、非晶矽、鍺基材料、銦鎵基材料、鉛基材料之半導體材料)。例如,當施加電荷至一第一閘極電極310時,該感光層302變成對光有所反應,其中當光之光子入射時,該感光層302可以變成導電的。做為一個實例,當光入射在該感光層302 上有超過一預定臨界光量時,該第一源極電極304及該第一汲極電極306可以變成電連接的。因此,在此實例中,該感光層302可以接收從該發光層102(例如,包含一指紋圖案)所產生之光,該感光層302可以促使一電子信號從該第一源極電極304傳送至該第一汲極電極306(例如,提供一表示該所接收光之電子信號)。
再者,在一實施方式中,該影像捕捉組件104之一切換單元312可包括一第二源極電極314、一第二汲極電極316及一本質半導體層318。做為一個實例,當施加負電荷至一第二閘極電極320時,該本質半導體層318可能變成導電的,藉此允許在該光感測單元308處所產生之電子信號從該第二源極電極傳送至該第二汲極電極(例如,以及傳送至一用以轉換至一數位影像之電子信號讀取組件)。以此方式,例如該切換單元312可用以控制何時可以傳送一表示特定量之光的電子信號至一電子信號讀取組件(例如,為了處理、信號定位及/或減輕與相鄰光感測單元之信號干擾)。
此外,在一實施方式中,一遮光層322可以存在於該切換單元312之頂部上。做為一個實例,該遮光層322可以減輕光對該本質半導體層318之侵入,因為光會影像該本質半導體層318之導電率。該影像捕捉組件104亦可以包括一由任何合適材料所製成之基板354,其中該影像捕捉組件104之層可以形成於該基板354上。做為一個實例,當一生物辨識物件350(例如,手指等)與該發光層102之接觸面(例如,上表面、上塗層、保護層)接觸時,電荷(例如,及/或壓力)可以傳送至該發光層102中。在此實例中,該發光層102可以發射光子352,以入射至該感光層302,藉以允許一電子信號(例如,表示所接收之光子的數目及/或該等接收光子之位置) 從該第一源極電極304傳送至該第二汲極電極316。
在一態樣中,該例示性生物辨識成像器裝置100可用以產生一生物辨識物件凸紋(biometric object relief print)。做為一個實例,該例示性生物辨識成像器裝置100例如為了安全、使用者識別、生物辨識資料登錄、生物辨識資料比較及檢索等可用以捕捉在該發光層102之表面上所放置之使用者的手指中之一或多個手指的指紋(例如,或其它生物辨識物件)。在一實施方式中,在此態樣中,為了產生一適當生物辨識物件凸紋(例如,指紋),可能需要該生物辨識物件的更精細之細部之更好的清晰度(例如,比用於觸摸位置之偵測者更好)。在此實施方式中,例如,可以使用輔助電荷,增加該發光層102所產生之光子的數目,其中光子之增加可以針對在一結果影像中之更精細的細部提供改良之細部清晰度及改良之對比。
做為一個說明性實例,圖2B係說明在此所述之一或多個系統的一或多個部分之例示實施方式的組件圖。在圖2B之例示實施方式中,該發光層102可以包括一以電極(例如,單電極)為基礎的電致發光組件。再者,在此實施方式中,該發光層102可包括一電源218(例如,一諸如AC源之電源),該電源218可以在該生物辨識物件250與該發光層102間提供電連接。再者,在一實施方式中,該發光層102可以包括一透明電極層216(例如,包含氧化銦錫(ITO)材料)(例如,或另一光學透明導電體)、一電致發光層214及/或一介電層212(例如,一允許建立橫跨該發光層102之電位或電場之導電/絕緣層)。在此實施方式中,例如,當啟動該例示性生物辨識成像器裝置100(例如,藉由在該裝置之表面上放置手指) 時,可朝第一方向(例如,朝向該影像捕捉組件104之方向)發射由該發光層102所產生之光子252。
在圖2B中,該發光元件102可包括該電致發光層214,其例如由電致發光材料258及一黏結材料所構成。在一實施方式中,該電致發光材料258可以例如在經受一電場262時包含「活化」粒子256。再者,在此實施方式中,例如,該等「活化」粒子256可以發射光子252,藉以在經受該電流262時產生光。再者,在此例示實施方式中,該介電層212存在於該電致發光層214之頂部上且與其接觸;以及該透明電極216(例如,一接收電極)存在於該電致發光層214之底部下方且與其接觸。再者,該電源218(例如,一交流(AC)電源)可以與一和該透明電極216電連接之電極接線222及一大致相鄰於該介電層212之接觸面(例如,上表面)的接觸電極220(例如,一生物辨識物件接觸電極)電連接。
在一實施方式中,該生物辨識物件250接觸該介電層212之接觸面及該接觸電極220。在此實施方式中,例如,在接觸該介電層212及該物件接觸電極220後,可以在該接觸電極220與該透明電極216間立即產生一電路,藉以允許電位262在該兩個電極間流動。再者,在此實施方式中,與該介電材料層212之接觸面接觸的該生物辨識物件250之那些部分(例如,身體部位凸紋脊部(body-part relief ridges))可允許電位橫跨該接觸電極220及該透明電極216。此外,該電場262可只在觸摸之位置處「活化」該等電致發光粒子256。在「活化」後,該等活化粒子256可以立即只在該生物辨識物件250(如,指紋脊部)之接觸部分的位置處發射光子252。如此,例如,當該生物辨識物件250接觸該接觸電極220及 該介電層212之接觸面時,可以產生該生物辨識物件250(例如,手指)之受照凸紋(例如,指紋)。
做為另一個說明實例,圖3B係說明在此所述之一或多個系統的一或多個部分之例示實施方式的組件圖。在此例示實施方式中,該發光層102與該例示影像捕捉組件104連接,該影像捕捉組件104係配置在一例示基板層354上。再者,在該例示性裝置100之一部分的實施方式中,該發光層102與一電源334電連接,該電源334與一接地電極332電連接。在此實施方式中,做為一個實例,當一生物辨識物件(例如,手指等)與該接地電極332及該發光層102(例如,圖2B之介電層212)接觸時,從該電源334傳送電流至該接地電極332及經由該生物辨識物件350至該發光層102中。該發光層102(例如,圖2B之電致發光層214)發射之所產生的光子352可能撞擊在該影像捕捉組件104之感光層302上,導致一或多個電子信號之輸出,其表示該生物辨識物件350之凸紋。
圖4係說明在此所述之一或多個系統的一或多個部分之例示實施方式的組件圖。在此實施方式中,諸如智慧型手機或一些其它可攜式資料裝置之一行動裝置400可包括一「蓋板玻璃(cover glass)」402,其中「蓋板玻璃」僅用以做為表示可以在可攜式裝置、智慧型手機、膝上型電腦、監視器及其它電腦螢幕上找到之光學透明蓋的通用術語;以及沒有意欲限制該「蓋板玻璃」之組件成為實際玻璃之那些組件。亦即,「蓋板玻璃」可以包括一層或一層以上的不同組件,其包括但不侷限於玻璃、聚合物、聚酯薄膜、電極層、屏蔽層(shielding)、陶瓷、塗層、偏光層等。在此實施方式及在此所述之其它實施方式中,術語「蓋板玻璃」可能單獨意指 這些組件中之任一者或全部或者意指其組合,以及可能不包括實際玻璃。
在一實施方式中,如圖4所述,該蓋板玻璃402之頂層可以包括一保護塗層404。例如,保護塗層可以配置成用以保護該蓋板玻璃之表面不受灰塵、液體、紫外光、刮痕及衝撞的損害。再者,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該蓋板玻璃402可以包括一黏著層406,其配置成用以將該保護塗層黏附至該蓋板玻璃402之上表面。在此實施方式中,該蓋板玻璃402可包括一第一導電膜408。做為一個實例,該第一導電膜408可包括一光學透明電極型材料,其由無機或有機材料所形成。做為一個實例,一像氧化銦錫(ITO)、摻氟氧化錫(FTO)及/或摻雜氧化鋅之無機材料可用以產生該第一導電膜408。在另一選擇中,一光學透明電極型材料可以包括一像單層石墨、奈米碳管及/或聚合物之有機材料,其可用以產生該第一導電膜408。
如圖4所述,該蓋板玻璃402可以包括一玻璃層410(例如,或者聚合物或聚酯層),其例如包括由像鋁矽酸鹽及其它材料之各種材料所製成的經處理及/或韌化(toughen)玻璃(例如,經鹼鹽處理、經回火等)。再者,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該蓋板玻璃402可包括一第二導電膜412,其相似於該第一導電膜408。做為一個實例,將該玻璃層410夾在中間之兩個導電膜408、412的使用可以使該蓋板玻璃能成為一電容式觸控螢幕,其中使用者可以只觸摸該蓋板玻璃來與螢幕上事件(on-screen events)互動及/或輸入資料。
在圖4之例示實施方式中,該蓋板玻璃402可以配置在一顯示螢幕450上,其例如包括一液晶顯示器(LCD)。該顯示螢 幕450可以對該裝置400提供使用者介面(UI)之視覺輸出,其例如包括螢幕上按鈕(on-screen buttons)、輸入界面工具集(input widgets)及對使用者所顯示之視覺內容。在此實施方式中,該蓋板玻璃402可以包括一用於該顯示螢幕450之觸控螢幕及保護蓋,其保護該顯示螢幕450不受液體、灰塵及實體損害,同時對該裝置400提供一主要輸入工具。
圖5描述在此所述之一或多個系統的一或多個部分之例示實施方式的組件圖。做為一個實例,一電致發光膜組件500可以包括一層或一層以上,以及可用以在一生物辨識物件接觸該組件500之表的位置處產生光子。在圖5之例示實施方式中,該電致發光膜組件500可包括一透明絕緣基板層502。做為一個實例,該基板層502可以包括配置成用以充當一上面可以形成其它層之基板的任何合適材料(例如,玻璃、聚合物、聚酯等),以及它包括一光學透明材料。
再者,該電致發光膜組件500可包括一底部電極504,其包括任何合適的透明導電膜(例如,圖4之408、412)。此外,可以在該底部電極504上面配置一強化層(reinforcement layer)506。做為一個實例,該強化層可以由可配置成在一發光層508與該底部電極504間提供一些剛性及強化之任何合適的材料所構成。如上所述,該發光層508(例如,圖1至3之102)可配置成用以將電荷轉換成表示電場之位置及強度的光子。亦即,例如,使用者之手指可以提供電荷至該發光層508,以將在該層508中之發光粒子轉換成為活化粒子,藉以釋放一或多個光子,以回應該電荷。
如圖5所述,該實例電致發光膜組件500可包括一屏 蔽層(shield layer)510,其配置在該發光層508上面。該屏蔽層510可以由可配置成用以例如藉由提供遮光能力減緩光子從該發光層之上表面發射的任何合適材料所構成;以及可以適當地沉積及保持在該發光層508上。如此,例如,可使該發光層508所釋放之光子只朝向該電致發光膜組件500之底部(例如,朝向一影像感測器)。可在該屏蔽層510上面配置一介電層512,以及如上所述,該介電層512可以配置成用以在適當時提供絕緣及傳送電流(例如,圖2B之212)。再者,可在該介電層512上面沉積一保護層514。該保護層可配置成用以減輕對該電致發光膜組件500之表面的物理性損害及提供不受液體損害之保護。
做為一個說明實例,該例示性電致發光膜組件500可以包括一接觸發光裝置,其由該等實例層502-514中之一層或一層以上所組成。在此實例中,當在一被成像之諸如一生物辨識物件的物件(例如,一根或一根以上手指或一雙手)與該底部電極層504間形成電場時,該發光層508可發射表示該生物辨識物件之至少一部分的影像之光子。
圖6係說明在此所述之一或多個系統的一或多個部分之例示實施方式的組件圖。在圖6中,可以在一蓋板玻璃(例如,圖4之402)之一第一導電膜606(例如,圖4之408)上配置一例示性發光層602(例如,圖1、2A及2B之102;或圖5之層508-512)。再者,在此說明實例中,該第一導電膜606可以配置在用於一觸控裝置輸出螢幕(例如,圖4之400)的該蓋板玻璃之一基板層608(例如,圖4之410)上面。此外,可以在該發光層602及該第一導電膜606之一部分上配置一保護塗層604(例如,圖4之404)。在一實施 方式中,該等層602-608之組合610可以包括一用於一例示性觸控裝置螢幕之蓋板玻璃的至少一部分。
做為一個說明實例,圖7A係說明在此所述之一或多個系統的一或多個部分之例示實施方式的組件圖。在此實施方式中,該發光層602係沉積在一觸控裝置之蓋板玻璃710的一部分上面。再者,該保護層604可以沉積在該發光層602及該(等)蓋板玻璃層710上面。如此,例如,該發光層602可以有效地配置在該蓋板玻璃710之一所欲的部分上,以及該保護層604可覆蓋該整個蓋板玻璃710。因此,例如,當一生物辨識物件接觸上面配置有該發光層602之該蓋板玻璃710的部分時,表示該生物辨識物件之影像的光可以從該發光層602導向該蓋板玻璃710。
在一實施方式中,例如,可以在該蓋板玻璃710下面配置一影像感測組件704,其位於該發光層602之位置,以便從該發光層發射之光可以撞擊該影像感測組件704。例如,該影像感測組件可以包括如上所述之任何合適的組件(例如,圖1、3A及3B之104)。在一實施方式中,例如,該影像感測組件704可以利用一光學元件(optic)702(例如,透鏡),該光學元件702可以配置成用以將從該發光層602所發射之光子聚焦至一所欲之配置。做為一個實例,當在撞擊該感測組件704表面前將該發射光聚焦至一適當的配置中時,該影像感測組件704可以產生更令人滿意的結果(例如,像焦距、顆粒、對比等之改良的影像品質)。
做為另一個說明實例,圖7B係說明在此所述之一或多個系統的一或多個部分之例示實施方式的組件圖。在此實施方式中,該發光層602可以沉積在一影像感測組件層720(例如,圖1、 3A及3B之影像捕捉組件104)上面。在一實施方式中,該發光層可以沉積在一薄膜電晶體(例如,圖3A及3B)或相似薄膜影像感測器上;以及該發光層602及該薄膜影像感測器720之組合可以沉積在一觸控裝置之蓋板玻璃710的部分上。再者,在此實施方式中,可以例如使用一資料通信接線722使該薄膜影像感測器720通信地連接至一存在於或連接至該觸控裝置(中)之處理組件(例如,電腦處理器)。如此,例如,可以將表示一生物辨識物件之影像的資料傳送至一資料及/或影像處理器,以用於所欲的處理(例如,比較、登記、儲存等)。
在圖7B之實施方式中,該保護層604可以配置在該發光層602及該(等)蓋板玻璃層710上面。如此,例如,該發光層602及該薄膜影像感測器720之組合可以有效地配置在該蓋板玻璃710之一所欲的部分上,以及該保護層604可覆蓋該整個蓋板玻璃710。因此,例如,當該生物辨識物件接觸上面配置有該發光層602及該薄膜影像感測器720之組合的該蓋板玻璃710之部分時,可以將表示該生物辨識物件之影像的光從該發光層602導向至該薄膜影像感測器720,其中可以將該光轉換成表示該生物辨識物件之至少一部分的影像之資料的電子信號。
做為一個說明實例,圖8A、8B、8C、8D係說明在此所述之一或多個系統的一或多個部分之例示實施方式的組件圖。繼續參考圖6及7,圖8A至8D說明可以使用用以接收使用者輸入之觸控表面的裝置800、810、820、830之例示實施方式。例如,智慧型裝置、平板電腦、監視器、膝上型電腦及其它顯示器可以使用一蓋板玻璃及允許使用者藉由觸摸螢幕與該裝置互動之其它系統。在 這些實施方式中,該等個別裝置800、810、820、830可包括主頁按鈕(例如,或區域)802、812、822、832之圖案。
例如,智慧型裝置及平板電腦通常包括一主頁按鈕,其可以啟動該裝置、使它處於一主頁狀況中或執行其它動作。在一實施方式中,該發光層602(例如,或該發光層602與該薄膜影像感測器720之組合)可以配置在該主頁按鈕或區域802、812、822及832之位置處,其在該保護層604下面及在該蓋板玻璃710上面(例如,夾在該保護層與該蓋板玻璃間)。再者,在一實施方式中,該影像感測組件704可配置在該主頁按鈕或區域802、812、822及832下面,以及可配置成用以例如在被一生物辨識物件接觸時接收該發光層602所發射之光。
在一實施方式中,該影像感測組件704或該薄膜影像感測器720所產生之資料(例如,由光子在該影像感測器上撞擊所產生之電子信號形式之資料)可用以產生在該主頁按鈕或區域802、812、822及832之位置與該裝置表面接觸之物件的影像。例如,該觸摸物件可以包括一生物辨識物件(例如,指紋),以及該生物辨識影像可以用於使用者之識別結合(例如,為了安全等)。在另一實施方式中,該影像感測組件704或該薄膜影像感測器720所產生之資料可用以做為一輸入事件。例如,在該主頁按鈕或區域802、812、822及832之位置觸摸該裝置表面後,該所產生之資料可以表示使用者已選擇(例如,操作)與該觸摸位置(例如,主頁按鈕)相關之功能。亦即,例如,取代機械按鈕,藉由觸摸所產生之資料可表示該主頁按鈕之選擇或按壓。在另一實施方式中,由該影像感測器所產生之生物辨識影像資料可以與使用者之(例如,本地或遠距離) 儲存的生物辨識資料比較,以及如果該比較符合臨界標準,則可開始實施與該觸摸位置相關之功能;否則,可能沒有動作被開始實施。
圖9A、9B及9C係說明可以實施在此所述之一或多個系統的一或多個部分之實例環境的示圖。繼續參考圖6至8,在一實施方式中,如圖9A所示,一例示性裝置可以包括一像膝上型電腦之可攜式計算裝置900。在此實例中,該發光層602、該蓋板玻璃710及該影像感測組件704之組合可以配置在監視器902之用於輸入動作的位置908。在另一實施方式中,如圖9B所示,該例示性裝置可以包括像智慧型裝置、平板電腦、行動電話、智慧型顯示器、掌上型遊樂器(portable console)等之另一可攜式計算裝置910。在此實例中,該發光層602、該蓋板玻璃710及該影像感測組件704之組合可以配置在顯示螢幕912之用於輸入動作的位置913。在另一實施方式中,如圖9C所述,該例示性裝置可以包括像智慧型裝置、平板電腦、行動電話、智慧型顯示器、掌上型遊樂器等之另一可攜式計算裝置920。在此實例中,該發光層602、該蓋板玻璃710及該影像感測組件704之組合可以配置在顯示螢幕922之用於輸入動作的位置914、916。
如此,例如,當該裝置800、810、820、830之使用者觸摸(例如,使用手指)該主頁按鈕802、812、822、832時,一電場可橫跨該發光層602,此可能導致表示該觸摸(例如,指紋)之光子朝該影像感測組件704發射通過該蓋板玻璃710(例如,以及該光學元件702)。再者,在此實例中,如上所述,該影像感測組件704可以配置成用以將該等接收光子轉換成電子信號,該等電子信號表示該觸摸之影像。此外,該等電子信號可以包括代表觸摸該主頁按 鈕或區域802、812、822、832之表面的物件之影像的資料。
參考圖8A至8D及9A至9C,在一實施方式中,該發光層602及該影像感測組件704(例如,或該發光層602及該薄膜影像感測器720之組合)可以在可能不是該裝置之觸控螢幕特性活動的位置(像在該裝置蓋板之周圍、頂部或底部(例如,圖8A至8C之802、812、822),例如,在顯示區域之外面)處定位在該裝置中/上。在另一實施方式中,該發光層602及該影像感測組件704(例如,或該發光層602及該薄膜影像感測器720之組合)可以在該觸控螢幕區域之邊界內(像在該顯示螢幕區域內(例如,圖9A至9C之908、913、916))的位置處定位在該裝置中或上。可理解的是,在此所述之系統的位置/方位並非侷限於在該裝置中/上的任何特定位置,以及將期望熟悉該項技藝著可以設計替代位置,例如,在該裝置之背面或側面。
在一實施方式中,可以將代表該觸摸物件(例如,指紋)之影像的資料儲存在本地的該裝置上及/或在遠距離的一遠端(例如,雲端)伺服器上。再者,該儲存資料可用於安全及/或識別用途,例如,授權使用者能使用該裝置或裝置服務之部分。此外,例如,保全人員可使用該影像資料,將個人登記至一資料庫中及/或辨識個人。
在一態樣中,可以設計一種用以製造一生物辨識感測器系統(例如,一可提供一被整合至一觸控計算裝置及/或資訊裝置(例如,電腦、膝上型電腦、智慧型裝置、行動電話、平板裝置或可藉由觸摸一觸控感應表面及/或與其互動來接收輸入的一些其它資訊裝置)之生物辨識成像器的系統)之方法。做為一個實例,可以設計一種建構在圖1至9中如上所述的那些系統之方法。
圖10係說明一用以製造一生物辨識感測器系統之例示性方法1000的流程圖。該例示性方法1000開始於1002。在1004中,可以在一裝置蓋板玻璃或蓋板材料之上表面上的一所欲位置處沉積一電致發光層。做為一個實例,可以使用一或多個網印技術(例如,像在印刷電路板(PCB)網印中者)、化學氣相沉積(CVD)、化學溶劑沉積技術、原子層沉積(ALD)、濺鍍或任何適當的薄膜沉積技術,實施該電致發光層之沉積。再者,在一實施方式中,該電致發光層可以只沉積在一所欲位置(例如,主頁按鈕區域或生物辨識感測所欲之區域)或在該蓋板玻璃之整個部分上。
在該例示性方法1000之1006中,可以在該電致發光層之上表面上沉積一保護層。再者,該保護層可以沉積在沒有被該電致發光層所覆蓋之該裝置蓋板玻璃的剩餘部分上。如在此所述,該保護層可以包括配置成用以提供對蓋板螢幕及電致發光層之保護(例如,保護不受物理、化學、光及液體浸入及/或損害)的任何合適的材料。
在1008中,當在該裝置上安裝該蓋板玻璃時,可以像在該電致發光層所放置的位置處,將該影像感測組件安裝在該目標裝置(例如,觸控裝置)中。例如,可將該影像感測組件安裝在該裝置之蓋板內且在該電致發光層之安裝位置下方,以便該電致發光層所發射之光可以被導向該影像感測組件。此外,在一實施方式中,可例如在該影像感測器與該電致發光組件之位置間安裝一光學組件(例如,光學透鏡)且該光學組件與該影像感測組件設置在一起。
在該例示性方法1000之1010中,可在該裝置上安裝該蓋板玻璃(包括該電致發光層及該保護層)。做為一個實例,可藉 由適當地使該電致發光層與該影像感測組件對準之方式,安裝該蓋板玻璃,以便該電致發光層所發射之光可以撞擊在該影像感測組件之表面(例如,或該光學透鏡)。在該目標裝置上安裝該蓋板玻璃後,在1012中結束該例示性方法1000。
在一種用以製造一生物辨識感測器之方法的一替代實施方式中,該電致發光層(例如,或一壓電發光層)可以沉積在一薄膜影像感測器(例如,圖3A及3B之TFT 104)。例如,可以將該電致發光層沉積至一薄膜影像感測器上,以取代直接沉積該電致發光層至該裝置蓋板上(例如,像在圖10之1004中)。再者,該電致發光層及該薄膜感測器之組合可以沉積在該裝置蓋板之上表面上(例如,像在圖10之1004中)。
在此實施方式中,該保護層可以沉積在該電致發光層上面及該裝置蓋板(例如,蓋板玻璃)之上表面上(例如,像在圖10之1006中)。再者,該薄膜影像感測器可以通信地與一處理器連接(例如,經由一像資料匯流排之通信線路或無線通信)。此外,在一實施方式中,因為該薄膜影像感測器可用以捕捉表示該生物辨識物件之至少一部分的影像之資料,所以可以不像在圖10之1008中在該電致發光位置處將一影像捕捉組件安裝在該裝置中。在此實施方式中,該裝置蓋板(包括該電致層及該薄膜影像感測器之組合及該保護層)可以安裝在該目標觸控裝置上(例如,像在圖10之1010中)。
圖11係說明一使用一生物辨識感測器系統之例示性方法1100的流程圖。該例示性方法1100開始於1102。在1104中,一觸控裝置之使用者可以接觸在該裝置表面上之電致發光層位置的表面(例如,在圖8A至8D中之802、812、822、832;在圖9A 至9C中之910、913、914、916)。做為一個實例,使用者可以使用一根手指、兩根或兩根以上手指或一隻手接觸該表面。在1106中,該電致發光層可以朝一影像捕捉組件發射光子。例如,如上所述,該電致發光層可以將該觸摸物件所提供之電荷(例如,或壓力)轉換成表示該觸摸物件之光子。
再者,在一實施方式中,該影像捕捉組件可以配置在該裝置中且在該裝置之蓋板玻璃下方,例如,像APS、TFT、CMOS、CCD、CIS或一些可將光子轉換成電子信號之其它光感測器。在另一實施方式中,該影像捕捉組件可以配置在該電致發光層下面成為一薄膜感測器(例如,TFT等),該薄膜感測器可配置在該蓋板玻璃上面。
在該例示性方法1100之1108中,該影像捕捉組件可接收表示該生物辨識物件之光子。亦即,例如,該電致發光層所發射之光子可以撞擊該影像感測器組件之感光部分,其中該等光子表示在該電致發光層位置處接觸該裝置蓋板之該物件的影像。在1110中,該影像捕捉組件可如上所述將該等光子轉換成電子信號。在1112中,可以將該等電子信號轉換成表示該生物辨識物件之至少一部分的影像之資料。亦即,例如,該等電子信號可表示撞擊該影像感測組件之光子的數目及位置。在此實例中,可將該等電子信號所表示之光子的數目及位置轉換成代表接觸該表面之該物件(例如,指紋或手印)之影像的影像資料。
在將該等電子信號轉換成表示該生物辨識物件之影像的資料後,在1114中結束該例示性方法1100。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可以藉由一基於電腦的系統來實 施在此所述之一或多個系統及技術。在圖12中說明一例示之基於電腦的系統環境。以下圖12之論述提供一計算環境之一般簡要描述,其中可以實現在此所述之一或多種方法及/或系統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圖12之操作環境只是一合適的操作環境之一個實例,並無意暗示對該操作環境之使用或功能的範圍有任何限制。例示計算裝置包括但不侷限於個人電腦、伺服器電腦、手持式或膝上型裝置、行動裝置(例如,行動電話、行動遊戲主機、平板電腦、媒體播放機等)、多處理器系統、消費性電子產品、迷你電腦、主機電腦、包括任何上述系統或裝置之分散式計算環境等等。
雖然不是必需的,實施方式是在一或多個計算裝置所執行之「電腦可讀取指令」的一般情境下被加以描述。可以經由電腦可讀取媒體來分配電腦可讀取指令(論述於下)。電腦可讀取指令可以被實施成為程式模組,例如,功能、物件、應用程式設計介面(APIs)、資料結構等,其執行特定工作或實施特定抽象資料類型。通常,可根據在不同環境中的需要,組合或分配該等電腦可讀取指令之功能。
圖12描述一系統1200之實例,其包括一配置成用以實現在此所提供之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之計算裝置1202。在一配置中,計算裝置1202包括至少一處理單元1206及記憶體1208。依據計算裝置之確切配置及類型,記憶體1208可以是揮發性記憶體(例如,RAM)、非揮發性記憶體(例如,ROM、快閃記憶體等)或其組合。在圖12中以虛線1204來說明此配置。
在其它實施方式中,裝置1202可以包括附加的特徵及/或功能。例如,裝置1202亦可以包括附加的儲存器(例如,可移 除及/或不可移除者),其包括但不侷限於磁性儲存器、光學儲存器等。在圖12中以儲存器1210來呈現這樣的附加儲存器。在一實施方式中,用以實現在此所提供之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之電腦可讀取指令可以在儲存器1210中。儲存器1210亦可以儲存用以實施一操作系統、一應用程式等之其它電腦可讀取指令。例如,電腦可讀取指令可以被載入記憶體1208,以便用於處理單元1206之執行。
在此所使用之術語「電腦可讀取媒體」包括電腦儲存媒體。電腦儲存媒體包括在用於像電腦可讀取指令或其它資料之資訊的儲存之任何方法或技術中所實施之揮發性及非揮發性、可移除式及不可移除式媒體。記憶體1208及儲存器1210係電腦儲存媒體之實例。電腦儲存媒體包括但不侷限於RAM、ROM、EEPROM、快閃記憶體或其它記憶技術、CD-ROM、數位多功能光碟(DVDs)或其它光學儲存器、磁帶盒(magnetic cassettes)、磁帶(magnetic tapes)、磁碟儲存器或其它磁性儲存裝置或可用以儲存所欲資訊及可被裝置1202所存取之其它媒體。任何這樣的電腦儲存媒體可以是裝置1202之一部分。
裝置1202亦可以包含通信接線1216,該(等)通信接線1216允許裝置1202與其他裝置通信。通信接線1216可以包括但不侷限於一數據機、一網路介面卡(NIC)、一整合網路介面、一射頻發射器/接收器、一紅外線埠、一USB接線或用以使計算裝置1202連接至其它計算裝置之其它介面。通信接線1216可以包括一有線接線(例如,資料匯流排)或一無線接線(例如,無線資料傳輸)。通信接線1216可以傳送及/或接收通信媒體(communication media)。
術語「電腦可讀取媒體」可以包括通信媒體。通信媒 體通常具體實現電腦可讀取指令或在一諸如載波或其它傳送機制之「調變資料信號」中的其它資料且包括任何資訊傳遞媒體。術語「調變資料信號」可以包括一具有它的特性集(characteristics set)中之一或多個特性或以編碼在該信號中之資訊的方式來變化之信號。
裝置1202可以包括輸入裝置1214,例如,鍵盤、滑鼠、筆、語音輸入裝置、觸控輸入裝置、紅外線攝影機、視訊輸入裝置及/或任何其它輸入裝置。亦可以在裝置1202中包含輸出裝置1212,例如,一或多個顯示器、揚聲器、印表機及/或亦可包含於裝置1202中之任何其它輸出裝置。輸入裝置1214及輸出裝置1212可以經由有線接線、無線接線或任何其組合連接至裝置1202。在一實施方式中,可以使用來自另一計算裝置之一輸入裝置或一輸出裝置做為計算裝置1202之輸入裝置1214或輸出裝置1212。
可以藉由像匯流排之各種互連來連接計算裝置1202之組件。這樣的互連可以包括諸如快速週邊組件互連(PCI Express)之週邊組件互連(PCI)、通用串列匯流排(USB)、火線(firewire)介面(IEEE 1394)、光學匯流排結構等。在另一實施方式中,可以藉由網路使計算裝置1202之組件互連。例如,記憶體1208可以由以網路互連之位於不同實體位置的實體記憶單元所構成。
熟悉該項技藝者將了解可以在遍及一網路各處分配用以儲存電腦可讀取指令之儲存裝置。例如,一可經由網路1218進入之計算裝置1220可以儲存電腦可讀取指令,以實現在此所提供之一或多個實施方式。計算裝置1202可以進入計算裝置1220及為了執行而下載該等電腦可讀取指令之一部分或全部。或者,計算 裝置1202可以根據需要下載該等電腦可讀取指令之數個部分,或者可以在計算裝置1202處執行一些指令及在計算裝置1220處執行一些指令。
文字「例示性」在此係用以表示充當一個實例、事例或說明。在此以「例示性」所描述之任何態樣或設計沒有必要被解讀為優於其它態樣或設計。更確切地說,文字「例示性」之使用意欲以具體方式來呈現概念。根據在本申請案中所使用,術語「或」意欲表示包含的「或」,而不是排外的「或」。亦即,除非有其它具體指明或從上下文可顯而易知,否則「X使用A或B」意欲表示任何自然包含置換。亦即,如果X使用A;X使用B;或X使用A及B,則在任何前述範例下滿足「X使用A或B」。再者,A及B中之至少一者等通常表示A或B或者A及B。此外,除非有其它具體指明或從上下文可顯而易知為單數形式,否則在本申請案及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之冠詞「一」通常可以被解讀為表示「一或多」。
雖然已以結構特徵及/或方法行為所特有之語言來描述標的物,但是將了解到,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定義之標的物沒有必要侷限於上述特定特徵或行為。更確切地說,上述特定特徵及行為被揭露成為實施申請專利範圍之實例形式。在整個說明書中所提及「一實施方式」表示在至少一實施方式中包括關於該實施方式所述之一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因此,在整個說明書之不同地方的詞組「在一實施方式中」之出現沒有必要皆意指同一實施方式。再者,可以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以任何合適方式組合該等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當然,熟悉該項技藝者將認知到,在沒有脫 離該主張標的物之範圍或精神下可以對此配置實施許多的修改。
並且,雖已表示及描述關於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之揭露,但是熟悉該項技藝者根據本說明書及所附圖式之研讀及了解將想出均等變更及修改。該揭露包括所有這樣的修改及變更及只侷限於下面申請專利範圍之範圍。特別關於由上述組件(例如,元件、資源等)所實施之各種功能,即使在結構上沒有相等於實施在該揭露之說明例示性實施方式中的功能之揭露結構,用以描述這樣的組件之術語意欲對應於實施該描述組件之指定功能的任何組件(例如,它在功能上係相等的)。
此外,雖然已揭露關於只有數個實施方式中之一的一特定特徵,但是這樣的特徵可以與其它實施方式之一或多個其它特徵結合,此對於任何既定或特定申請案係期望的且有利的。再者,在詳細敘述或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術語「包括(includes)」、「具有(having,has,with)」或其變體的情形下,這樣的術語意欲以相似於術語「包括(comprising)」之方式表示是包含的。
100‧‧‧生物辨識成像器裝置
102‧‧‧發光層
104‧‧‧影像感測組件(影像捕捉組件)
150‧‧‧生物辨識物件(手指)
152‧‧‧光子

Claims (20)

  1. 一種生物辨識感測器系統,其包括:一發光層,其配置在一觸控裝置之觸控螢幕層的至少一部分上方,該發光層係配置成用以在由一生物辨識物件接觸後立即朝該觸控螢幕層發射光子;以及一影像捕捉組件,其配置在該觸控螢幕層之該部分處的該發光層下方,該影像捕捉組件係配置成用以將發射的該等光子之至少一部分轉換成表示一包括該生物辨識物件之至少一部分的表徵之影像的資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系統,其中,該發光層包括一配置成用以發射該等光子以回應從該生物辨識物件所接收之電荷的電致發光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系統,其中,該發光層包括一配置在該電致發光層上方之介電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系統,其中,該發光層包括一屏蔽層,其配置在該電致發光層上方並配置成用以減緩來自該發光層之上表面的光子之發射。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系統,其包括一配置在該發光層上方之保護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系統,其中,該觸控螢幕層包括一配置在一基板層上方之透明電極層。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系統,其中,該影像捕捉組件係配置在該發光層與該觸控螢幕層間且包括一薄膜影像感測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系統,其中,該影像捕捉組件與下列 中之一或多者通信耦合:一影像處理器,其配置成由表示該影像之該資料產生代表該生物辨識物件之影像;以及一資料處理器,其配置成使用表示該影像之該資料,以在該裝置上啟動一功能。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系統,其中,通信耦合包括下列中之一者:一無線資料傳輸耦合;以及一有線資料匯流排耦合。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系統,其中,該影像捕捉組件係配置在該觸控螢幕層下方,以及該觸控螢幕層係配置在該發光層與該影像捕捉組件間。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系統,其中,該影像捕捉組件包括一配置成用以將該等光子之至少一部分導引至一影像感測器之光學組件,其中該影像感測器係配置成用以捕捉包括該生物辨識物件之至少一部分的表徵之該影像。
  12. 一種製造一生物辨識感測器系統之方法,其包括:設置一發光層於一配置成安裝在一觸控裝置中之觸控螢幕層的至少一部分上方,該發光層係配置成用以在由一生物辨識物件觸摸後朝該觸控螢幕層發射光,一配置在該觸控螢幕層之該部分處的影像感測器接收該發射光之至少一部分,該影像感測器係配置成將該發射光之至少一部分轉換成表示一包括該生物辨識物件之至少一部分的表徵之影像的資料。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其中,沉積該發光層於該觸 控螢幕層之該部分上方的步驟包括:可操作地耦合一薄膜影像感測器於該發光層之下表面下方,該薄膜影像感測器包括配置成將該所發射之光的至少一部分轉換成表示包括該生物辨識物件之至少一部分的表徵之影像的資料的該影像感測器;以及設置該發光層及該薄膜影像感測器之組合於該觸控螢幕層之該部分上方。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其包括在該觸控裝置中安裝該影像感測器於該觸控螢幕層之該部分下方。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方法,其包括在該影像感測器處安裝一光學組件,該光學組件係配置成將該發射光聚焦在一所欲之配置中,以便被該影像感測器使用。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其中,設置該發光層包括設置一配置成用以發射光子以回應從該生物辨識物件所接收之電荷的電致發光層,該發光層包括下列中之一或多者:一介電層,其配置在該電致發光層上方;一屏蔽層,其配置在該電致發光層上方及配置成用以減緩來自該發光層之上表面的光子之發射;以及一保護層,其配置在該發光層上方。
  17. 一種使用一生物辨識感測器之方法,其包括:在一生物辨識物件接觸一配置在一觸控螢幕層之至少一部分上面的發光層後,從該發光層朝該觸控螢幕層發射光,其中該觸控螢幕層係配置在一觸控裝置上;以及使用一配置在該觸控螢幕層之該部分的影像感測器,將該所發射 之光之至少一部分轉換成表示一影像之資料,其中該影像包括該生物辨識物件之至少一部分的表徵。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方法,其包括使用一影像處理器產生該生物辨識物件之影像。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方法,其包括回應一接收表示該影像之資料的處理器而在該裝置上啟動一功能。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方法,其中,從該發光層朝該觸控螢幕層發射光之步驟包括回應從接觸該裝置之表面的該生物辨識物件所接收之電荷而發射光子。
TW104111417A 2014-04-10 2015-04-09 用於觸控裝置之生物辨識感測器 TWI6315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77958P 2014-04-10 2014-04-10
US61/977,958 2014-04-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3373A true TW201543373A (zh) 2015-11-16
TWI631511B TWI631511B (zh) 2018-08-01

Family

ID=54265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1417A TWI631511B (zh) 2014-04-10 2015-04-09 用於觸控裝置之生物辨識感測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501631B2 (zh)
JP (2) JP2017513149A (zh)
KR (1) KR101967033B1 (zh)
CN (1) CN106462285B (zh)
TW (1) TWI631511B (zh)
WO (1) WO201515742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5788B (zh) * 2017-10-30 2019-04-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感測單元及其製造方法
TWI730183B (zh) * 2016-11-17 2021-06-11 瑞典商指紋卡公司 具備不同的電容組態的指紋感測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5883B (zh) * 2015-08-28 2019-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指纹识别的控制方法
CN105956584A (zh) * 2016-06-30 2016-09-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TWI584201B (zh) * 2016-07-17 2017-05-21 金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辨識裝置及辨識方法
US20180025200A1 (en) * 2016-07-20 2018-01-25 Ib Korea Ltd. Luminescent film with quantum dots
CN106383610B (zh) * 2016-09-21 2019-07-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压反馈装置、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20180083700A (ko) * 2017-01-13 2018-07-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생체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7341472B (zh) * 2017-07-04 2019-12-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及其指纹识别方法、显示装置
CN110032913A (zh) * 2018-01-11 2019-07-19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的保护膜、指纹识别模组和终端
CN109903690B (zh) * 2018-09-06 2021-04-0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传感显示设备
US11424299B2 (en) 2019-04-08 2022-08-2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Pressure sensitive display device having touch electrode and light emitting layer
KR102392592B1 (ko) * 2019-04-08 2022-05-0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압력 감응 표시 장치
CN111026275B (zh) * 2019-12-12 2021-02-2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静电反馈显示阵列及主动驱动方法、电路
CN111062327B (zh) * 2019-12-18 2024-05-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增强组件及制备方法、指纹识别传感器
CN111721451B (zh) * 2020-06-19 2021-09-28 北京化工大学 基于图像的触觉传感方法、微型化装置及装置制备方法
US20230309360A1 (en) * 2020-09-01 2023-09-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20007329B1 (ko) 1990-05-30 1992-08-31 금성사 주식회사 지문인식기용 광학장치
US5335288A (en) 1992-02-10 1994-08-02 Faulkner Keith W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US5650842A (en) 1995-10-27 1997-07-22 Identix Incorporated Device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a plain image of multiple fingerprints
JPH10254622A (ja) * 1997-03-11 1998-09-25 Hitachi Ltd 情報処理装置
US6111977A (en) 1997-04-17 2000-08-29 Cross Match Technologies, Inc. Hand-held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US6856383B1 (en) 1997-09-05 2005-02-15 Security First Corp. Relief object image generator
US6501846B1 (en) * 1997-11-25 2002-12-31 Ethentic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puter access and cursor control using a relief object image generator
FR2773897A1 (fr) 1998-01-22 1999-07-23 Sagem Dispositif de prise d'empreintes
US6178255B1 (en) 1998-04-28 2001-01-23 Cross Match Technologies, Inc. Individualized fingerprint scanner
DE69923495D1 (de) 1998-05-15 2005-03-10 Testech Inc Eine auf Berührung reagierende lichtemittierende Vorrichtung, ein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nd deren Verwendung in einem Berührungseingabegerät
KR100345283B1 (ko) 1998-05-15 2002-10-25 테스텍 주식회사 접촉발광소자와그의제조방법및이를이용한접촉입력장치
US20020056812A1 (en) * 1998-06-08 2002-05-16 Kenneth Burrows Irradiated images described by electrical contact in three dimensions
KR100324130B1 (ko) 1998-07-28 2002-03-08 정문술 접촉발광소자를이용한신원확인장치
KR100302026B1 (ko) 1999-03-13 2001-09-26 정문술 지문을 이용한 카드조회장치 및 방법
KR100285130B1 (ko) 1999-03-13 2001-03-15 정문술 지문이미지의 자동 밝기 조정 장치
KR100290955B1 (ko) 1999-03-16 2001-05-15 정문술 접촉면의 가변이 가능한 접촉발광소자
KR100290954B1 (ko) 1999-03-16 2001-05-15 정문술 압착 날인 가이드
KR100302025B1 (ko) 1999-03-16 2001-09-26 정문술 지문을 이용한 원격 카드 조회 장치 및 방법
JP4939682B2 (ja) * 1999-04-27 2012-05-30 エーユー オプトロニクス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表示装置
KR100305519B1 (ko) 1999-06-16 2001-11-01 정문술 지문 접촉 감지장치
KR100309738B1 (ko) 1999-06-16 2001-11-01 정문술 지문 접촉 감지장치
KR100349113B1 (ko) 2000-01-10 2002-08-17 테스텍 주식회사 지문 인식센서의 제조방법과 지문인식 시스템
KR100349415B1 (ko) 2000-01-13 2002-08-19 테스텍 주식회사 아이씨 카드
KR100345282B1 (ko) 2000-01-26 2002-07-25 테스텍 주식회사 발광휘도가 개선된 접촉발광소자의 제조 방법
DE50015267D1 (de) 2000-04-05 2008-08-28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Verfahren zur störanteilsfreien Bilderfassung mittels eines elektronischen Sensors
KR100343065B1 (ko) 2000-06-24 2002-07-02 장대훈 지문인식 시스템
KR100350023B1 (ko) 2000-08-21 2002-08-24 테스텍 주식회사 지문이미지의 보정방법
KR100348520B1 (ko) 2000-08-21 2002-08-14 테스텍 주식회사 지문이미지의 보정방법
JP2002132409A (ja) * 2000-10-19 2002-05-10 Sony Corp 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
KR100378994B1 (ko) 2000-11-07 2003-04-07 테스텍 주식회사 패턴화된 플로팅 전극이 구비된 지문인식소자 및 그제조방법
KR100380836B1 (ko) 2000-12-13 2003-04-18 테스텍 주식회사 잠금장치
EP1410308B1 (en) * 2000-12-27 2013-04-10 Oryontechnologies, Llc Addressable ptf receptor for irradiated images
KR100460825B1 (ko) 2001-02-14 2004-12-09 테스텍 주식회사 지문이미지 취득방법
DE60323208D1 (de) 2002-01-17 2008-10-09 Cross Match Technologies Inc Fingerabdruck-workstation und verfahren
KR100466287B1 (ko) 2002-03-12 2005-01-13 테스텍 주식회사 지문이미지의 인증방법
KR100467279B1 (ko) 2002-03-12 2005-01-24 테스텍 주식회사 지문이미지의 등록방법
KR100465136B1 (ko) 2002-03-12 2005-01-13 테스텍 주식회사 지문이미지의 영상처리방법
KR100560347B1 (ko) 2002-03-29 2006-03-14 테스텍 주식회사 지문인식장치의 tft 지문입력기 제조방법
KR100436376B1 (ko) 2002-03-29 2004-06-19 테스텍 주식회사 접촉발광소자와 tft 지문입력기를 이용한 슬림형지문인식장치
KR100439633B1 (ko) 2002-08-20 2004-07-12 테스텍 주식회사 다층전극을 이용한 지문인식 센서모듈 및 그 제조방법
DE60325422D1 (de) 2003-05-15 2009-01-29 Fujitsu Ltd Vorrichtung zur messung biologischer informationen
US7277562B2 (en) 2003-08-01 2007-10-02 Cross Match Technologies, Inc. Biometric imaging capture system and method
EP1754178A4 (en) 2004-01-07 2009-07-29 Identification International I FINGERPRINT RECORDING SYSTEMS WITH LOW POWER CONSUMPTION, DEVICE AND METHOD
KR100575144B1 (ko) 2004-03-10 2006-04-28 씨큐트로닉스 (주) 모바일기기용 광학 지문입력 장치
US7508965B2 (en) 2004-06-01 2009-03-24 Lumidig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bust fingerprint acquisition
US7379570B2 (en) 2005-01-19 2008-05-27 E-Pin International Tech Co., Ltd. Optical engine for fingerprint reader
EP1727366A1 (en) 2005-05-24 2006-11-29 Mobile Mentor NZ Limited A portable imaging device
US7552467B2 (en) 2006-04-24 2009-06-23 Jeffrey Dean Lindsay Security systems for protecting an asset
US7602988B2 (en) 2006-09-01 2009-10-13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adjusting saturation and contrast of an area of an image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8275179B2 (en) 2007-05-01 2012-09-25 3M Cogent, Inc. Apparatus for capturing a high quality image of a moist finger
KR100879381B1 (ko) 2007-06-04 2009-01-20 테스텍 주식회사 프리즘을 이용한 광학식 지문획득장치
JP5132198B2 (ja) 2007-06-07 2013-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844481B2 (ja) * 2007-06-25 2011-12-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撮像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装置
JP2009032005A (ja) * 2007-07-26 2009-02-12 Toshiba Corp 入力表示装置および入力表示パネル
KR101007045B1 (ko) * 2008-03-12 2011-01-12 주식회사 애트랩 접촉센서 장치 및 이 장치의 포인팅 좌표 결정 방법
JP5206218B2 (ja) * 2008-08-20 2013-06-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指紋画像取得装置、指紋認証装置、指紋画像取得方法及び指紋認証方法
CN101656299B (zh) 2008-08-22 2012-01-18 埃比克瑞亚有限公司 接触发光元件、其制造方法以及指纹识别装置
US20100142790A1 (en) 2008-12-04 2010-06-10 New Medical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apable of enhancing contrast and reducing noise of digital image an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using same
US8833657B2 (en) * 2010-03-30 2014-09-16 Willie Anthony Johnson Multi-pass biometric scanner
US20120014569A1 (en) * 2010-07-16 2012-01-19 Ib Korea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lim type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device
JP5679767B2 (ja) 2010-10-28 2015-03-04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指紋認証装置及び指紋認証用プログラム
KR101843559B1 (ko) * 2010-11-05 2018-03-30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촬상 기능을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3186329B (zh) * 2011-12-27 2017-08-18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触摸输入控制方法
WO2013116134A1 (en) * 2012-01-31 2013-08-08 Unipixel Displays, Inc. Low reflectance finger print resistant film
CN103294232A (zh) * 2012-02-22 2013-09-1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操作的处理方法及终端
US8824792B2 (en) * 2012-07-25 2014-09-02 Ib Korea Ltd. Image element brightness adjustment
US9262666B2 (en) 2012-10-04 2016-02-16 Ib Korea Ltd. Anti-shock relief print scanning
US9228824B2 (en) 2013-05-10 2016-01-05 Ib Korea Ltd. Combined sensor arrays for relief print imaging
US10068118B2 (en) * 2014-02-25 2018-09-04 Tara Chand Singh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biometric sensor in a handhel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6007444A1 (en) * 2014-07-07 2016-01-14 Goodix Technology Inc. Integration of touch screen and fingerprint sensor assembly
KR20160071264A (ko) * 2014-12-11 2016-06-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방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0183B (zh) * 2016-11-17 2021-06-11 瑞典商指紋卡公司 具備不同的電容組態的指紋感測
TWI655788B (zh) * 2017-10-30 2019-04-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感測單元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03656A (ja) 2019-01-10
WO2015157423A1 (en) 2015-10-15
JP2017513149A (ja) 2017-05-25
CN106462285B (zh) 2020-06-09
US9501631B2 (en) 2016-11-22
TWI631511B (zh) 2018-08-01
US20150294099A1 (en) 2015-10-15
JP6694011B2 (ja) 2020-05-13
KR20160144454A (ko) 2016-12-16
CN106462285A (zh) 2017-02-22
KR101967033B1 (ko) 2019-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94011B2 (ja) タッチ対応デバイス用バイオメトリックセンサ
US11740716B2 (en) Disposition structure of sensor of electronic device
US1176359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fingerprint verification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KR102517354B1 (ko) 센서를 포함한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운용 방법
CN106663194B (zh) 盖玻璃中的高分辨率电场传感器
CN1248081C (zh) 使用起伏物体图像发生器的用于计算机访问和光标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KR102144205B1 (ko) 멀티-레벨 커맨드 감지 장치
KR102470004B1 (ko) 픽셀과 적어도 일부가 겹치도록 배치된 적외선 소자가 구비된 디스플레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548486B1 (ko) 디스플레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4778134B (zh) 用于设备至设备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7579104B (zh) 一种具有指纹识别的柔性显示面板及制造方法
TWI602417B (zh) 可攜式通訊裝置
CN107003771A (zh) 基于混合触摸的电子设备及用于控制其的方法
US20190129530A1 (en) Under display biometric sensor
CN104813475A (zh) 具有显示器集成的光传感器的电子设备
CN110739327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6155393A (zh) 识别装置
CN107563354B (zh) 一种指纹识别单元、指纹识别装置及其指纹识别方法、显示装置
US11710759B2 (en) Single contact relief print generator
CN108629249A (zh) 指纹成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US20170200038A1 (en) Portable Device with Security Module
CN108052240B (zh) 一种触控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1859201A (zh) 触摸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