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25663A - 輔助裝置電源管理 - Google Patents

輔助裝置電源管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25663A
TW201525663A TW103129009A TW103129009A TW201525663A TW 201525663 A TW201525663 A TW 201525663A TW 103129009 A TW103129009 A TW 103129009A TW 103129009 A TW103129009 A TW 103129009A TW 201525663 A TW201525663 A TW 20152566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omputing device
host computing
host
accessor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9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ene Robert Obie
Yi He
Duane Martin Evans
Heng Huang
Michael Earl Gruber
Thitipant Tantasrikorn
Original Assignee
Microsof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soft Corp filed Critical Microsoft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525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566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87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switching off individual functional units in the computer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63Arrangements for using multiple switchable power supplies, e.g. battery and AC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66Arrangements to supply power to external peripherals either directly from the computer or under computer control, e.g. supply of power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port, computer controlled power-stri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96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lowering the supply or operating voltag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描述輔助裝置電源管理技術,用輔助裝置電源管理技術辨識包括主機計算裝置、輔助裝置及配接器之系統之電源交換狀態。電源交換狀態可根據系統組件之相對充電狀態(RSOC)及連接狀態定義且映射至電源管理控制動作。回應於對當前電源交換狀態之辨識,可確定對應電源管理控制動作且將應用該動作以聯合地管理系統之電源。例如,根據不同狀態,主機裝置可自與輔助裝置(例如,電池或電源配接器)關聯之電源汲取補充電源,或供應電源以供輔助裝置使用。亦可根據基於對輔助裝置之驗證所識別之輔助裝置之能力來管理電源交換。

Description

輔助裝置電源管理
本發明係關於輔助裝置電源管理。
行動計算裝置已經開發以增加在行動環境中對使用者可用之功能。舉例而言,使用者可與行動電話、平板電腦或其他行動計算裝置互動以檢查電子郵件、上網、編寫文字、與應用程式互動等。行動計算裝置之開發者所面對之一個挑戰係高效的電源管理及電池使用時間之延長。例如,主機裝置具有來自內部電池之電源之有限可用性。在一些情境中,裝置可獲得來自外部電池之補充電源。然而,通常獨立地充電及管理與傳統裝置關聯之內部電池及外部電池。此方法之一個結果係使用遠離外部電池(或其他電源)之主機裝置之可用性可受內部電池之初始充電狀態限制。另外,使用者可必須攜帶及使用多個不同充電器來維持內部電池及外部電池,此係笨重的且低效的。
描述輔助裝置電源管理技術。在一或更多個實施中,辨識包括主機計算裝置、輔助裝置及配接器之系統之電 源交換狀態。複數個電源交換狀態可被定義且映射至電源管理控制動作。在一種方法中,根據附件及主機之相對充電狀態(RSOC)以及附件及配接器與系統之連接狀態定義電源交換狀態。回應於對當前電源交換狀態之辨識,對應電源管理控制動作可被確定且經應用以聯合地管理系統之電源。取決於所確定電源交換狀態,主機裝置可自與輔助裝置(例如,電池或電源配接器)關聯之電源汲取補充電源,或供應電源以供輔助裝置使用。另外,可根據基於輔助裝置之驗證所識別之輔助裝置之能力來管理主機裝置與輔助裝置之間之電源交換。在實施中,電源控制器經配置以實現對應於主機、經由主機之附件介面連接之附件以及經由主機之配接器介面連接之配接器附件之電源供應器/電池之間的三路電源流及電源交換。
提供此【發明內容】以用簡化形式介紹一系列概念,將在下文之【實施方式】中進一步描述該等概念。此【發明內容】不意欲識別所主張標的之關鍵特徵結構或基本特徵結構,且此【發明內容】亦不意欲用於協助決定所主張標的之範疇。
100‧‧‧環境
102‧‧‧主機計算裝置
104‧‧‧輔助裝置
106‧‧‧可撓性鉸鏈
108‧‧‧輸入/輸出模組
110‧‧‧顯示裝置
112‧‧‧電源控制器
114‧‧‧電源配接器
116‧‧‧外部電源
200‧‧‧示例性實施
202‧‧‧連接部分
204‧‧‧磁性耦合裝置
206‧‧‧磁性耦合裝置
208‧‧‧機械耦合突出部
210‧‧‧機械耦合突出部
212‧‧‧通訊觸點
300‧‧‧示例性實施
402‧‧‧微控制器
404‧‧‧關聯電源
406‧‧‧微控制器
408‧‧‧電源供應器
410‧‧‧配接器介面
412‧‧‧附件介面
414‧‧‧電源方案
416‧‧‧安全模組
418‧‧‧憑證
502‧‧‧電源路徑開關
504‧‧‧充電控制器
506‧‧‧電源路徑開關
508‧‧‧充電控制器
510‧‧‧系統電源匯流排
512‧‧‧電源供應開關
514‧‧‧系統電源分配
516‧‧‧處理系統
518‧‧‧子系統
600‧‧‧示例性程序
602‧‧‧方塊
604‧‧‧方塊
606‧‧‧方塊
608‧‧‧方塊
610‧‧‧方塊
702‧‧‧方塊
704‧‧‧方塊
706‧‧‧方塊
708‧‧‧方塊
1102‧‧‧示例性計算裝置
1104‧‧‧處理系統
1106‧‧‧電腦可讀媒體
1108‧‧‧I/O介面
1110‧‧‧硬體元件
1112‧‧‧記憶體/儲存器
1114‧‧‧輔助裝置
1116‧‧‧控制件
1118‧‧‧模組
參照附圖描述該詳細描述。在諸圖中,元件符號之最左側數字識別該元件符號首次出現所在之圖。在描述及諸圖中之不同示例中使用相同元件符號可指示類似或相同項。在諸圖中表示之實體可指示一或更多個實體且因此可在論述中可互換地參照實體之單數或複數形式。
第1圖係在可操作以採用本文描述之技術之示例性實施中之環境之圖解。
第2圖繪示第1圖之輔助裝置之示例性實施,更詳細地圖示了介面。
第3圖繪示示例性實施,該圖圖示第2圖之包括機械耦合突出部及複數個通訊觸點之連接部分之透視圖。
第4圖更詳細地繪示第1圖之示例性計算裝置及輔助裝置。
第5圖繪示根據一或更多個實施用於系統之電源及控制流程之示例性表示。
第6圖繪示根據一或更多個實施之示例性程序。
第7圖繪示根據一或更多個實施之另一示例性程序。
第8圖繪示根據一或更多個實施之示例性電源狀態管理表之一部分。
第9圖繪示根據一或更多個實施之示例性電源狀態管理表之另一部分。
第10圖繪示圖示第8圖及第9圖之示例性電源狀態管理表所採用之慣例之略語表。
第11圖圖示包括可實施為任一類型之計算裝置以實施本文描述之技術之實施例的示例性裝置之各個組件的示例性系統。
概述
通常獨立地充電且管理與傳統裝置相關聯之內部電池及外部電池。此方法可限制對使用遠離外部電池之主機裝置之總體可用性且可使使用者攜帶且使用多個不同充電器來維持內部電池及外部電池,此係笨重的且低效的。
描述輔助裝置電源管理技術。在一或更多個實施中,辨識包括主機計算裝置、輔助裝置及電源配接器之系統之電源交換狀態。複數個電源交換狀態可被定義且映射至電源管理控制動作。在一種方法中,根據附件及主機之相對充電狀態(RSOC)以及附件及配接器與系統之連接狀態定義電源交換狀態。另外或替代地,亦可按照其他充電測量、度量及/或參數(諸如,電源消耗速率、裝置或OS之電源狀態、熱操作條件等)來定義電源交換狀態。回應於對當前電源交換狀態之辨識,對應電源管理控制動作可被確定且經應用以聯合地管理系統組件之電源。取決於所確定電源交換狀態,主機裝置可自與輔助裝置(例如,電池或電源配接器)關聯之電源汲取補充電源,或供應電源以供輔助裝置使用。此使主機能夠自附件汲取電源以為內部電池充電且/或處理系統負載。此外,在一些情境中,可經由主機為與輔助裝置關聯之外部電池充電。另外,可根據基於輔助裝置之驗證所識別之輔助裝置之能力來管理主機裝置與輔助裝置之間之電源交換。在實施中,電源控制器經配置以實現對應於主機、經由主機之附件介面連接之附件及/或經由主機之配接器介面連接之配接器附件之電源供應器/電池之間的三路電源流及/或電源交換。
在以下論述中,首先描述可使用本文描述之技術之 示例性環境及裝置。然後描述可在示例性環境中且藉由該等裝置以及在其他環境中且藉由其他裝置執行之示例性細節及程序。因此,示例性細節及程序之實施不局限於示例性環境/裝置且示例性環境/裝置不局限於示例性細節及程序。
示例性操作環境
第1圖係在可操作以採用本文描述之技術之示例性實施中之環境100的圖解。所圖示之環境100包括經由可撓性鉸鏈106實體地且可通訊地耦合至輔助裝置104之主機計算裝置102之實例。主機計算裝置102可以多種方式經配置。舉例而言,計算裝置102可經配置用於行動用途(諸如,行動電話、如圖所示之平板電腦等)。因此,主機計算裝置102範圍可自具有大容量記憶體及處理器資源之完整資源裝置至具有有限記憶體及/或處理資源之低資源裝置。主機計算裝置102亦可與使主機計算裝置102執行一或更多個操作之軟體有關。
例如,主機計算裝置102圖示為包括輸入/輸出模組108。輸入/輸出模組108表示關於對輸入之處理及顯現主機計算裝置102之輸出之功能。可藉由輸入/輸出模組108處理多種不同輸入,諸如關於對應於輸入裝置之鍵之功能之輸入、關於對應於由顯示裝置110顯示之虛擬鍵盤之鍵之功能之輸入(以識別手勢且致使執行對應於可經由輔助裝置104辨識之手勢之操作)及/或關於顯示設備110之觸控螢幕功能之輸入等。因此,輸入/輸出模組108可藉由辨識及利用包括鍵按壓、手勢等之輸入類型之間的區分來支援多種不同輸入技術。
在所圖示之實例中,輔助裝置104係配置為具有鍵之QWERTY佈置之鍵盤之裝置,但亦涵蓋鍵之其他佈置。此外,亦涵蓋用於輔助裝置104之其他非習知配置,諸如遊戲控制器、模仿樂器之配置、電源配接器等。因此,輔助裝置104可採取多種不同配置以支援多種不同功能。不同輔助裝置可在不同時間可移除地連接至計算裝置。
如先前所述,輔助裝置104在此實例中經由使用可撓性鉸鏈106實體地及可通訊地耦合至主機計算裝置102。可撓性鉸鏈106表示適於將輔助裝置連接及/或附接至主機計算裝置102之介面之說明性實例。可撓性鉸鏈106係可撓性的,此乃因經由形成鉸鏈之材料之撓曲(例如,彎曲)實現由鉸鏈支援之旋轉運動,與由插腳支援之機械旋轉不同(但亦涵蓋此種實施例)。此外,此可撓性旋轉可經配置以支援一個方向上(例如,在圖中垂直地)之移動,而限制其他方向上之移動(諸如,輔助裝置104相關於主機計算裝置102之側向移動)。此可用於支援輔助裝置104相關於計算裝置102之一致對準,以便對準用於改變電源狀態、應用狀態等之感測器。
例如,可撓性鉸鏈106可使用一或更多個織物層而形成且包括形成為可撓性跡線以將輔助裝置104可通訊地耦合至主機計算裝置102(且反之亦然)之導體。例如,此通訊可用於傳達鍵按壓之結果至計算裝置102,接收來自計算裝置之電源,執行驗證,提供補充電源至主機計算裝置102等。可根據在於2012年5月14日提出申請之標題為「Accessory Device Authentication」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471,405號中描述之方法執行驗證,該美國專利申請案之全部揭示內容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可撓性鉸鏈106或其他介面可以多種方式經配置以支援多個不同輔助裝置104,可找到關於以下諸圖對輔助裝置104之進一步論述。
如在第1圖中進一步圖示,計算裝置102可包括經配置以實施本文描述之輔助裝置電源管理技術之態樣之電源控制器112。特定而言,電源控制器112表示執行用於電源管理之各個操作之功能。此可包括管理不同電源並在該等源之間切換、實施經定義及/或經選擇電源管理方案、管理電池使用時間等。電源控制器112亦可促進與電源配接器114(在本文中亦被稱為電源供應器單元(PSU))之連接及通訊,該電源配接器114經配置以經由適合外部電源116(諸如,壁式插座、外部電池、電源供應器單元或其他電源)供應電源至裝置。電源控制器112亦可係可操作的以在適當情形中供應電源至輔助裝置。換言之,電源控制器112可管理聯合地用於主機計算裝置及經授權輔助裝置之電源操作,包括主機計算裝置與輔助裝置之間之電源交換。
電源控制器112可在硬體、軟體、韌體及/或以上之組合中實施。藉由舉例而非限制方式,計算裝置102可包括經配置以實施本文關於電源控制器112描述之各個功能之微控制器或其他適合硬體邏輯裝置。電源控制器112因而可表示與適合硬體邏輯裝置關聯之韌體或邏輯。另外或替代地,電源控制器112可藉由裝置之處理系統及經由該處理系統可 執行/可操作之一或更多個程式模組來實施。
電源配接器114可經配置以在多個模式中選擇性地操作且供應多個電源位準至計算裝置。在特定時間供應之電源位準可基於藉由電源控制器112配置且發送至電源配接器114之輸入、通知或其他適合回饋,以使電源配接器114供應對應電源位準。取決於電源交換狀態,電源配接器114當連接至計算裝置時可為與主機及附件中之一者或兩者關聯之電池充電,供應電源以支援主機及附件中之一者或兩者之操作,及或者供應來自外部電源116之電源以用於主機及附件以不同組合之聯合充電及操作。經由電源控制器112實施之電源方案可經配置以取決於電源交換狀態來控制系統組件(例如,主機、附件及配接器)之間的電源流。關於電源控制器112及電源配接器114實施輔助裝置電源管理之操作之進一步細節可在以下論述中找到。
第2圖繪示第1圖之輔助裝置104之示例性實施200,更詳細地圖示可撓性鉸鏈106(例如,介面)。在此實例中,展示輸入裝置之連接部分202經配置以提供輔助裝置104與主機計算裝置102之間的可通訊及實體連接。在此實例中,連接部分202具有經配置以被接納於計算裝置102之殼體中之通道中之高度及剖面,但在不背離其精神及範疇之情況下,此佈置亦可為相反的。連接部分202提供一介面,可經由該介面偵測輔助裝置104至計算裝置之附接/連接。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此介面實現本文所描述用於輔助裝置104之驗證及控制之通訊。舉例而言,計算裝置102可回應於偵 測到輔助裝置104之存在/附接經由介面接收關於輔助裝置之能力之憑證及其他資料。該介面亦可提供用於電源交換之電源耦合。
連接部分202經由使用可撓性鉸鏈106可撓性地連接至包括鍵之輔助裝置104之一部分。因此,當連接部分202實體地連接至計算裝置時,連接部分202與可撓性鉸鏈106之組合支援輔助裝置104相對於計算裝置102之類似於書本之折葉之運動。
舉例而言,在至少一些實施中,旋轉運動可由可撓性鉸鏈106支援,使得輔助裝置104可抵靠主機計算裝置102之顯示裝置110而放置且從而充當一蓋件。輔助裝置104亦可旋轉以便抵靠計算裝置之背部(例如,抵靠與計算裝置上之顯示裝置110相對安置之計算裝置之後殼體)安置。
自然地,亦支援多種其他方位。例如,主機計算裝置102及輔助裝置104可採取一佈置使得兩者皆如在第1圖中所圖示抵靠表面平放。在另一情況中,可支援打字佈置,在該打字佈置中,輔助裝置抵靠表面平放且計算裝置成一定角度安置以允許(諸如)經由使用安置於計算裝置之後表面上之支架觀看顯示裝置110。亦涵蓋其他情況,諸如三腳架佈置、會議佈置、展示佈置等。
連接部分202在此實例中圖示為包括磁性耦合裝置204、206、機械耦合突出部208、210,以及複數個通訊觸點212。磁性耦合裝置204、206經配置以經由使用一或更多個磁體來磁性地耦合至計算裝置102之互補式磁性耦合裝置。 以此方式,輔助裝置104可經由使用磁引力實體地固定至計算裝置。
連接部分202亦包括機械耦合突出部208、210以形成輔助裝置104與計算裝置102之間的機械實體連接。在以下圖中更詳細地圖示機械耦合突出部208、210。
第3圖繪示一示例性實施300,其圖示第2圖之包括機械耦合突出部208、210及複數個通訊觸點212之連接部分202的透視圖。如圖所示,機械耦合突出部208、210經配置以延伸遠離連接部分202之表面,該延伸在此情況中係垂直的,但亦涵蓋其他角度。以此方式配置之機械耦合突出部208、210可由於其延伸遠離連接部分202之表面之方式而被稱為「尖齒」。
機械耦合突出部208、210經配置以被接納於主機計算裝置102之通道內之互補式腔內。當如此被接納時,當施加未與所定義為對應於突出部之高度及腔之深度之軸對準之力時,機械耦合突出部208、210促進裝置之間的機械結合。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機械耦合突出部208、210亦可經配置以形成電源耦合,本文描述之電源交換可經由該電源耦合發生。
舉例而言,當施加不與前述沿著突出部之高度及腔之深度之縱軸重合之力時,使用者克服由磁體獨自施加之力以使輔助裝置104與計算裝置分離。然而,在其他角度下,機械耦合突出部208、210經配置以機械地結合於腔內,從而產生除磁性耦合裝置204、206之磁力之外的阻止自計算裝置 102移除輔助裝置104之力。以此方式,機械耦合突出部208、210可偏置輔助裝置104自計算裝置之移除以模仿自書本撕下一頁且限制分離裝置之其他嘗試。
連接部分202亦圖示為包括複數個通訊觸點212。複數個通訊觸點212經配置以接觸計算裝置之對應通訊觸點以形成裝置之間的可通訊耦合。如所述及,可通訊耦合可用於傳送可由計算裝置使用以識別/驗證輔助裝置104之憑證及/或其他資訊。通訊觸點212可以多種方式配置,諸如經由使用經配置以提供輔助裝置104與計算裝置102之間的一致通訊觸點之複數個彈簧負載插腳之形成。因而,通訊接觸可經配置以在裝置之輕微移動或推撞期間仍保持。亦涵蓋多種其他實例,包括主機計算裝置102上之插腳及輔助裝置104上之觸點的放置,將至少一些通訊觸點212與機械耦合突出部208、210及/或互補式腔合併等。此外,除經由如上述及之機械耦合突出部208、210(例如,尖齒)形成電源耦合之外或替代地,通訊觸點212中之至少一些可經配置以產生適於電源交換之電源耦合。
示例性輔助裝置電源管理細節
第4圖大體在400處更詳細地繪示示例性主機計算裝置102及輔助裝置104。在第4圖中,主機計算裝置102繪示為具有圖示為由一或更多個微控制器402(亦被稱為微處理單元(μP))提供之電源控制器112。計算裝置104進一步包括關聯電源404,諸如一或更多個內部電池。輔助裝置104亦可包括一或更多個微控制器406及各別電源供應器408。電 源供應器408可配置為在輔助裝置104內部之一或更多個電池(例如,附件電池)且可因而被視為主機計算裝置102外部之電池。
示例性微控制器(μP)表示經設計以執行預定指定任務集合之硬體裝置/系統。微控制器可表示具有自包含資源(諸如,處理組件、I/O裝置/周邊設備、各種類型之記憶體(ROM、RAM、Flash、EEPROM)、可程式化邏輯等)之各別晶片上系統/電路。不同微控制器可經配置以實施至少部分地實施於硬體中且執行對應任務之嵌入式應用程式/功能。特定而言,示例性微控制器402、406實現執行用於計算裝置或輔助裝置之通用處理系統及其他應用程式/組件之操作以外之裝置驗證及電源管理之任務。一般而言,微控制器之電源消耗與操作用於裝置之通用處理系統相比很低。
因此,經由微控制器實施之組件可使用相對低電源來操作,此獨立於操作主機計算裝置之「主要」處理系統,及/或無需啟動/執行作業系統或使用其他裝置組件及應用程式。換言之,微控制器可操作以低電源模式執行一些電源管理任務而不必操作或供應電源至處理系統及其他裝置組件(例如,裝置記憶體、網路介面、顯示裝置等)及/或無需完全啟動或喚醒計算裝置。
主機計算裝置102可經由配接器介面410連接至電源配接器114。舉例而言,與電源配接器114關聯之連接器可連接至配接器介面410以實現控制信號、資料及電源之交換。主機計算裝置102可經由附件介面412(諸如,關於第2圖及 第3圖所論述之可撓性鉸鏈106)或另一適合介面連接至輔助裝置104。如在第4圖中所表示,電源交換可根據上文及下文論述之技術在主機之電源供應器404與附件之電源供應器408之間發生。在一些實施中,外部電源116可配置為包括有或連接至電源配接器114之外部電池。另外,在一些情境中,可經由配接器介面410連接配接器輔助裝置(而非電源配接器)。因此,電源交換亦可在主機與經由配接器介面410連接之外部電池之間發生。此外,三路電源交換可在對應於主機、經由附件介面連接之附件及經由配接器介面連接之配接器/附件之電池之間發生。一般而言,主機與一或更多個所連接裝置(配接器/附件)之間的電源交換可自主機至裝置中之一或更多者、自裝置中之一或更多者至主機及/或經由主機直接在所連接裝置之間(例如,裝置至裝置)往復發生。
因此,電源交換可在一些情境中經由附件介面412以及經由配接器介面410發生。自電源配接器114經由配接器介面410供應至主機計算裝置102之電源可用於操作主機(例如,服務系統負載)及/或維持電源供應器404(例如,內部電池)之充電位準。另外,自電源配接器114供應至主機之電源可直接或間接地供應至輔助裝置104以支援操作及/或為電源供應器408(例如,外部電池)充電。此外,在一些實施中,電源可自主機計算裝置102及/或輔助裝置104分配至經由配接器介面410連接之附件。應注意,主機計算裝置102及輔助裝置104兩者可經配置以(諸如)經由使用連接至壁式插座或另一來源之各別電源配接器114來使用外部電源 116。可以可與經由配接器介面410直接供應至主機計算裝置102之電源相當之方式在主機與附件之間使用、共享及/或交換經由各別電源配接器114直接供應至輔助裝置104之電源。
主機計算裝置可經配置以多種方式實施電源方案414及安全模組416。在所圖示之實例中,電源方案414繪示為經由電源控制器112實施。在此實例中,電源方案414配置為與主機計算裝置102關聯之韌體。舉例而言,電源方案414可表示與微控制器402、電源控制器112或其他適合硬體邏輯裝置關聯之韌體。或者,電源方案414可實施為使用硬體、軟體、韌體及/或邏輯裝置之任何適合組合之獨立模組。
電源方案414表示實施如上文及下文所述之輔助裝置電源管理技術之功能。特定而言,電源方案414可經配置以聯合地管理電源配接器114、主機計算裝置102及輔助裝置104之間的電源流。藉由舉例而非限制方式,此可包括控制電源流以:為與組件(例如,電源供應器404及電源供應器)關聯之電池選擇性地充電;交換電池、處理系統及組件之間的電源;供應電源以服務主機及附件之系統負載;等。
在實施中,電源方案414包括或利用描述針對系統定義之複數個電源交換狀態之資料。電源交換狀態可指示系統組件之當前負載要求、充電狀態及/或連接狀態。在一種方法中,基於主機及附件之相對充電狀態(RSOC)以及附件及電源配接器(外部電源)之連接狀態來定義電源交換狀態。電源交換狀態亦可各自映射至回應於對當前電源交換狀態之偵測根據電源方案414發起之對應電源控制動作。在操作中, 偵測系統之當前電源交換狀態,且隨後按電源方案414應用對應於所偵測之電源交換狀態之電源控制動作以管理電源。
安全模組416表示可操作以當輔助裝置附接/連接至計算裝置時識別及/或驗證該等裝置之功能。安全模組416可經配置以實施多種不同驗證技術。一般而言,安全模組416執行驗證序列,在該驗證序列中獲得且檢驗與輔助裝置104關聯之憑證418(例如,裝置ID/密碼、字母數字碼、識別電阻器值等)。第4圖中之輔助裝置104圖示為包括可提供至安全模組416以用於請求時驗證之示例性憑證418。若憑證係有效的(例如,裝置係具有關聯權限之經辨識裝置),則驗證被視為成功的且輔助裝置104可經授權用於經由電源控制器112之電源交換及與主機計算裝置102之其他互動。另一方面,若憑證無效,則輔助裝置104與計算裝置102之互動可以多種方式受限制及/或被阻止。因此,安全模組416可防止未被授權裝置以可為低效及/或不安全之方式供應/使用電源。
注意,電源配接器114亦可具有當被附接/連接時可用於識別及/或認證該電源配接器之各別憑證418。此可使主機計算裝置102能夠理解不同電源配接器之能力,諸如電源配接器之大小、電源供應器位準、改變電源或以不同模式操作之能力、配接器類型等。電源方案414可經配置以包括及應用對具有不同能力之不同電源配接器不同的電源控制動作。同樣地,電源控制動作可因可在不同時間連接至主機裝置之不同輔助裝置而變化。
此外,電源配接器114可配置為充當用於主機之電源配接器以及提供附加功能之配接器附件之組合裝置。舉例而言,電源配接器114可提供通用串列匯流排(USB)埠以將外部裝置連接至電源供應器及/或主機。另外或替代地,一些附件可經由配接器介面410連接至主機。舉例而言,銜接站(docking station)、媒體播放器、觸控板或其他配接器附件可經由配接器介面410連接至主機計算裝置。此等配接器輔助裝置可包括有電源及/或無電源裝置。有電源配接器輔助裝置可包括電池及/或至可用於供應電源至主機之電源連接。無電源配接器輔助裝置可使用本文描述之技術由主機經由配接器介面410供電。控制往返於經由配接器介面410連接之配接器輔助裝置之電源流之電源交換狀態及動作可以上文論述之方式取決於對配接器輔助裝置之識別/驗證以及裝置之能力。
因此,電源方案414可經配置以取決於特定配接器及附件來執行電源管理。另外,電源管理、電源交換狀態及電源管理控制動作取決於配接器及附件之連接狀態(例如,配接器或附件是否連接至主機)。電源方案414可操作以支援對在主機、附件及配接器(或其他附件)之不同配置中可用之各個電池之充電及放電速率之動態調整。電源方案414可進一步操作以支援對經由附件介面414及/或配接器介面410附接之附件/裝置之電源消耗速率之動態調整。
在實施中,在不同時間連接至主機之特定配接器及附件可經配置以管理其本身相對於操作條件、熱性質、電池 循環壽命、電源供應額定值/最大值等之充電/消耗以及放電/供應速率。此可包括由經連接配接器/附件決定用於電源供應或電源汲取之適當位準以及與主機通訊以請求電源流之對應分配或重新分配。主機可根據電源方案對此等請求作出反應以分配電源且配置硬體(例如,開關及控制器)來執行對應電源管理控制動作。關於第5圖之示例性系統論述關於輔助裝置電源管理技術之額外細節。
特定而言,第5圖大體在500處圖示代表性系統之示例性電源及控制流程圖。該系統包括如先前描述之主機計算裝置102、輔助裝置104及電源配接器114。主機計算裝置102可經配置以實施如上文及下文所述之電源方案414以聯合地管理系統組件之間的電源流。在此實例中,電源方案414經實施為與微控制器402關聯之韌體,但亦涵蓋其他實施。
在所繪示之實例中,主機計算裝置102包括表示根據電源方案414可操作以引導電源流穿過系統之功能之電源路徑開關502,以及可操作以控制主機之電源供應器404之充電控制器504。電源路徑開關502可經配置以經由附件介面412供應電源至輔助裝置104且經由附件介面412自輔助裝置104接收電源。特定而言,電源路徑開關502可操作以分配電源至輔助裝置104之對應電源路徑開關506及自該電源路徑開關506分配電源。輔助裝置104亦可包括可操作以控制附件之電源供應器408之各別充電控制器504。
在主機側上,電源路徑開關502可在電源配接器114被連接時自該電源配接器114獲得電源。電源路徑開關經配 置以根據電源方案414及經傳達以引導如在第5圖中所繪示之各個組件之操作之對應控制信號在主機與附件之間分配電源。可經由電源路徑開關502將電源供應至系統電源匯流排510。在充電控制器502之引導下,系統電源匯流排510可經由電源供應開關512引導電源以為電源供應器404(例如,內部電池)充電。在一些情境中,電源供應器404亦可經由電源供應開關512供應電源至系統電源匯流排510以服務系統負載及/或為輔助裝置104供電。如進一步繪示,系統電源匯流排510可連接至系統電源分配514組件。系統電源分配514組件表示將電源分配至主機計算裝置510之處理系統516、子系統518及/或其他組件之功能。
在附件側上,電源路徑開關506可在附件介面412被連接時經由該附件介面412自主機獲得電源或供應電源至主機。可根據電源方案414及對應控制信號引導電源往返於電源供應器。舉例而言,充電控制器508可如按電源方案414所引導而操作以取決於針對系統所偵測之電源交換狀態來為電源供應器408(例如,外部電池)充電或放電。如上文及下文所述,電源交換狀態可取決於負載要求、充電狀態及/或連接狀態。因此,如關於以下示例性程序更詳細地描述,可基於當前電源交換狀態採取不同電源控制動作以聯合管理附件及主機之電源。
已經考慮了對示例性操作環境、系統及裝置之先前論述,現考慮包括關於用於輔助裝置電源管理之示例性技術之進一步實施細節之對示例性程序之論述。
示例性程序
以下論述描述可利用先前描述之系統及裝置實施之輔助裝置電源管理技術。程序中之每一者之態樣可實施於硬體、韌體、軟體或其組合中。該等程序圖示為指定由一或更多個裝置執行之操作之方塊集合且不必限於所圖示用於按各別方塊執行操作之次序。在以下論述之部分中,可分別參照第1圖之示例性操作環境100及第2圖至第5圖之示例性裝置。
第6圖繪示示例性程序600,在示例性程序600中基於所確定之電源交換狀態控制與輔助裝置之電源交換。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該程序可由經適當配置之計算裝置(諸如,第4圖或第5圖之示例性計算裝置)執行,該計算裝置包括或利用一或更多個微控制器402以實施電源方案414。
確定由針對主機計算裝置之電源管理實施之電源方案定義之電源交換狀態(方塊602)。舉例而言,不同電源交換狀態可由電源方案414及主機計算裝置102定義。為決定當前電源交換狀態,電源方案414可經由微控制器402或以其他方式操作以分析主機計算裝置102及所連接組件之配置。此可涉及決定是否連接電源配接器114或輔助裝置104。另外,可採用與輔助裝置104及/或電源配接器114關聯之憑證來識別此等組件,執行對用於電源交換及其他互動之組件之驗證,及/或發現組件之能力。除決定配接器/附件之連接狀態之外,可分析該配置以決定主機及附件之負載要求及電池充電狀態。
電源交換狀態可因而對應於主機、附件及配接器之連接狀態、負載要求及/或電池充電狀態之不同組合,以及其他準則。舉例而言,可針對電源配接器及附件附接至主機且用於主機之內部電池及附件之外部電池兩者之充電位準係80%或以上之配置定義一電源交換狀態。不同電源交換狀態可與附件附接至主機但配接器不連接至主機且用於主機之內部電池及附件之外部電池兩者之充電位準係80%或以上之配置關聯。又一電源交換狀態可對應於附件附接至主機,附件具有80%或以上之充電位準且主機具有低於50%之充電位準之配置。自然地,提供上文所枚舉之狀態作為說明性實例且亦可定義各個其他電源交換狀態。亦可基於連接狀態、負載要求及/或電池充電狀態之不同組合來定義不同狀態。另外或替代地,定義不同狀態之不同組合可進一步基於輔助裝置身份(例如,經連接裝置之驗證狀態)、操作條件、裝置/作業系統(OS)電源狀態、充電位準臨限值、負載臨限值、組合量之可用電源及/或配接器及/或附件特性及能力中之一或更多者,以上為列舉用於電源交換狀態之額外準則之數個實例。
基於經確定電源交換狀態根據電源方案來控制與輔助裝置之電源交換(方塊604)。根據電源方案執行之電源管理可包括配置主機計算裝置以自輔助裝置獲得補充電源(方塊606)及/或配置主機裝置以供應補充電源至經授權輔助裝置(方塊608)。此外,根據電源方案執行之電源管理可包括取決於所確定電源交換狀態來聯合地管理用於主機裝置及輔助裝置之電源(方塊610)。
舉例而言,電源控制器112及/或電源方案414可決定輔助裝置及主機裝置之電源狀態且據此管理多個裝置之間的電源交換。基於用於主機裝置之補充電源可自附件獲得之決定,可自附件至主機交換電源。在一種方法中,電源方案414可操作以自附件自動地釋放電源以供應電源來維持內部電池之充電/或服務系統負載。以此方式,可維持內部電池之充電位準,使得每當使用者拆除附件時主機計算裝置便處於供使用之就緒狀態中。換言之,在一些情形中,電源方案414可經配置以優先地將內部電池之充電位準維持在所指定臨限位準處而非維持外部電池之充電。然而,基於附件缺乏充足電源來操作之決定,電源控制器112可視情況使電源自主機計算裝置交換至附件。
電源方案414及主機之硬體經配置以支援內部電池及外部電池之充電及放電之動態可調整速率以使系統最佳化。可由主機控制附件電池之放電。在至少一些實施中,附件之微處理器或控制器可經配置以與主機通訊來指示操作條件及能力以及請求主機汲取電源以使電池放電。此方法使附件能夠基於熱條件、電池使用時間循環及/或其他考慮來使放電最佳化。
結合決定系統之當前電源交換狀態,計算裝置之電源控制器112(例如,微控制器402)可偵測附接事件且發起適當動作以回應於偵測來認證輔助裝置104及/或電源配接器114。此可涉及引動安全模組416執行驗證。若主機裝置處於已經耗盡電池狀態中,則可首先藉由附件將有限量之電源供 應至主機裝置以賦能驗證。此有限量之電源可足以啟動及操作電源控制器112、安全模組416及/或對應微控制器402。電源控制器112隨後可搜尋所附接裝置且在適當情況下發起驗證。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安全模組416可在電源控制器112之引導下操作以請求或以其他方式經由適合通訊通道自輔助裝置104獲得憑證418。安全模組然後可檢驗憑證以確保輔助裝置104係經授權裝置。安全模組416可提供具有驗證結果之通知或以其他方式將驗證之結果曝露至電源控制器以用於隨後的電源管理決策。電源控制器112及/或安全模組416亦可識別附件、電源配接器或配接器附件之能力,諸如識別裝置之類型(例如,鍵盤、遊戲控制器、滑鼠、音樂裝置、配接器等)、附件是否具有電池、附件電池之充電狀態、配接器或電池之電源供應能力/範圍等。電源控制器112可採用經識別能力來作出電源管理決策且實施適當電源管理控制動作。
可採用各種驗證技術及憑證。藉由舉例而非限制方式,驗證可基於使用者名及密碼、唯一裝置識別符,諸如媒體存取控制(MAC)位址、字母數字碼、經加密密鑰、電阻器值或其他適合憑證。安全模組416可經配置以使用安全演算法解碼/檢查憑證。安全模組416亦可比較該等憑證與用於經授權裝置之已知憑證列表/資料庫。當安全模組416使該等憑證與用於經授權裝置之已知憑證匹配時,驗證成功。若憑證不匹配,則驗證不成功。在此情況中,可阻止電源之交換或將其限制至如先前所論述之指定位準。
根據前文,主機計算裝置102可包括經配置以實施用於裝置之電源方案414之電源控制器112。一般而言,電源控制器112負責多個可用電源之間的選擇性切換以及對內部電池及附件電池之充電。可用電源可包括來自內部電池之電源、連接至外部源之電源供應配接器及/或經授權輔助裝置之電池。電源控制器112可包括或利用安全模組416以認證輔助裝置104且授權與輔助裝置104之電源交換。電源控制器112可進一步操作以限制與未被授權裝置之電源交換。但是,一旦輔助裝置經認證/經授權,電源控制器112便可根據電源方案管理輔助裝置連帶主機計算裝置102之電源。現描述可由電源控制器112實施之電源方案之一些示例性細節及特性。
電源方案414經配置以使可用電源(包括來自經授權附件之電源)之間的動態切換維持對負載之不間斷電源。電源方案414亦可管理電源流以服務負載且當充足電源可用時為主機及附件之電池充電。當可用電源相對低時,電源方案414可操作以將電源轉移至主機側,使附件電池放電,及/或使操作節流以將主機充電位準維持在經定義臨限值及/或臨界位準以上。在外部電源配接器或內部電池電源之故障之情形中,系統可在無使用者干預之情況下自動變換至替代性可用電源。為管理電源流,電源方案414及/或電源控制器可經配置以控制各個開關(諸如,電源路徑開關502、電源路徑開關506及電源供應開關512)之操作。電源方案414亦可經配置以引導與每一電池/電源關聯之充電控制器以管理充電及放電。例如,電源方案414可引導第5圖之佈置中與主機之電 源供應器404關聯之充電控制器504及與附件之電源供應器408關聯之充電控制器508。
電源方案414亦可操作以阻止與任何輔助裝置之電源交換,除非輔助裝置已經通過如上所述之驗證。通常回應於附件至主機之附接而完成驗證。重新驗證亦可經配置以當輔助裝置自睡眠或休眠狀態喚醒時而發生。亦可在拆除附件之情況下丟失驗證,且因此,可在重新附接至主機計算裝置之後重複附件之驗證。
電源控制器112可進一步經配置以切換至由電源配接器(若可用)供應之外部電源。例如,電源控制器112可偵測電源配接器之存在且回應於偵測將來自電池電源之操作電源變換至電源配接器。此當可自外部供應器獲得多餘電源時實現電池之充電。可支援內部電池及經授權附件之附件電池兩者之充電。此外,若充足電源係可用的,則可同時為內部電池及附件電池兩者充電。若當前正自電源配接器為系統供電,則當斷開電源配接器或以其他方式中斷來自配接器之電源時,該系統可終止電池充電且變換回對電池電源之操作。
與經授權附件關聯之附件電池係用於主機計算裝置102之操作之可選電源且作為用於輔助裝置104本身之電源。當電源經由電源配接器/外部源不可用時,附件電池可補充內部電池。在一種方法中,電源控制器112經配置以基於電池之充電位準選擇性地導致內部電池與附件電池之間的切換。以此方法,該系統可經佈置以一次一個地使用電池。另外或替代地,在一些情境中,該系統可經配置以採用同時由 內部電池及外部附件電池供應之電源。
電源控制器112可進一步經配置以控制根據電源方案414為多個可用電池(例如,內部及外部)充電及放電之方式。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可用電池之充電位準以多種方式管理放電及充電。藉由舉例而非限制方式,電源方案可經設計以大體優先於附件電池來維持內部電池之充電位準。
以此方法,在使主要內部電池放電之前,該系統使用來自附件電池之電源。電池之放電可在對應於經指定電量容量位準或百分比之多個電源管理階段中依序發生。舉例而言,首先可使附件電池放電至定義為「臨界」之位準,諸如5%或10%剩餘電量。然後,該系統可切換至使用主要內部電池且使其放電至臨界位準。當兩個電池皆處於臨界位準處時,負載可再次變換回至附件電池。附件電池可進一步放電至定義為系統中止使用電池之點之「中止」位準(例如,2%剩餘電量)。電源控制器112然後可致使切換回主要內部電池,該主要內部電池類似地放電至中止位準。當兩個電池皆已經達到中止位準時,主機計算裝置102可轉變至停機狀態。為使電池使用時間最大化,電源控制器112亦可操作以使各個系統節流以減小系統負載且阻止在電池耗盡至臨界位準之情形中之系統崩潰。
對於充電,若存在充足電源,則可同時為對主機可用之多個電池(內部及外部)充電。若可用電源不足以支援同時充電,則電源控制器112可實施依序充電,其中優先權再次給予主要內部電池之充電。類似於剛描述之放電技術, 多個電池之充電亦可在對應於經選擇充電位準或百分比之多個階段中發生。舉例而言,可首先將主要內部電池充電至經指定「預充電」位準,諸如70%或80%。然後,充電切換至附件電池,亦將該附件電池充電至經指定預充電位準。此後,主要內部電池首先充滿電以完成至「完全充電」位準之充電,且然後附件電池亦充滿電以完成至完全充電位準之充電。自然地,提供用於放電及充電之上述階段、位準及經選擇百分比作為實例。各個替代性實施可以相當的方式採用不同數目之階段及/或針對該等階段之經選擇不同充電百分比。
第7圖繪示其中應用電源管理控制動作以聯合地管理系統之電源之示例性程序700。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該程序可由經適當配置之計算裝置(諸如,第4圖或第5圖之示例性計算裝置)執行,該計算裝置包括或利用一或更多個微控制器402及/或電源控制器112以實施電源方案414。
針對包括主機計算裝置、輔助裝置及配接器附件之系統定義複數個電源交換狀態(702)。舉例而言,電源交換狀態可經定義且併入有剛描述之電源方案。電源交換狀態可與可經應用以控制電源流、電源分配、電池充電/放電、組件之間的電源分配等之對應電源管理控制動作關聯。在一種方法中,資料庫、文件或其他適合資料結構可配置為電源管理狀態表。一般而言,電源管理狀態表包括足以定義電源交換狀態且將交換狀態映射至對應電源管理控制動作之資料。
自複數個電源交換狀態辨識系統之當前電源交換狀態(方塊704)。舉例而言,電源方案414可操作以決定負載、 連接狀態、充電位準(例如,相對充電狀態(RSOC))及其他配置以及指示如上文及下文所論述之電源交換狀態之操作條件準則。配置及操作條件準則可與電源交換狀態定義比較以識別匹配狀態。在一種方法中,該比較涉及參考如上文或下文所述之電源管理狀態表(或其他相當的資料)以基於所偵測到之配置及操作條件準則查找當前電源交換狀態。
隨後,確定對應於當前電源交換狀態之一或更多個電源管理控制動作(方塊706)且應用一或更多個電源管理控制動作以聯合地管理系統之電源(方塊708)。又,可參考電源管理狀態表(或其他相當資料)以查找映射至所決定之當前電源交換狀態之電源管理控制動作。電源管理控制動作包括(但不限於):控制電源流以為與該等組件關聯之電池充電;交換且分配電池、處理系統及組件之間的電源;供應及分配電源以服務主機及附件之系統負載;等等。下文關於第8圖至第13圖論述關於電源管理狀態表及控制動作之進一步細節及實例。
電源方案細節
本節描述關於可用於輔助裝置電源管理之適合電源方案之一些額外細節。此包括對可在所述之技術之一或更多個實施中採用之電源交換狀態及示例性電源管理狀態表之論述。
一般而言,本文描述之技術可使主機能夠利用具有小於整個系統負載要求之電源能力之外部電源。此部分地因為電源方案414經配置以智慧地聯合管理輔助裝置及可用電 源之電源。使用多個電源實現具有小於支援最大系統負載之容量之容量的電源配接器/PSU之設計。因此,電源配接器/PSU可經設計為更小、較易於攜帶及/或成本較低。
主機可經配置以使用具有各種容量、大小及配置之外部電池。此等外部電池可經併入以作為亦可經設計以具有不同大小及配置之各種不同附件之組件。舉例而言,特定主機可經配置以利用提供在17W至42W之範圍內之功率之電源。亦涵蓋多種其他範圍。
基於電源交換狀態,可按照附接至配接器介面410及附件介面412之組件所要求來動態地調整經由彼等介面中任一者或兩者連接之電源之負載。附件之外部電池或與配接器關聯之外部電池能夠為內部電池充電。此外,該系統可在配接器介面410與附件介面412之間直接路由電源以服務負載且為對應電池充電。專用充電控制器(諸如,在第5圖中圖示之充電控制器504、508)可與用於主機及附件之電池關聯。可根據電源方案414引導充電控制器以促進經由電源配接器114同時為系統之內部及外部電池兩者充電,以為電池快速充電。另外,與附件關聯之充電控制器可操作以當自主機拆除附件時經由附件之關聯電源配接器114為附件充電。
電源方案414表示經設計以出於在將內部電池之充電位準維持在指定位準處的同時服務系統負載之目的而利用可用外部電源之各種演算法。因此,電源方案414(實施為韌體或其他)可配置控制器及/或其他硬體以自動地調整用於負載處理及電池充電之穿過系統之電源流。每當過量電源可用 時,電源方案414可優先為主機裝置之內部電池充電。另外,電源方案414可經配置以在可用電源達到臨界低位準(由電源方案所定義)時,發起對處理系統、特定子系統及/或其他經選擇組件之節流。
如所述及,經由電源方案414實施之電源管理可取決於複數個電源交換狀態。基於對電源交換狀態及對應電源管理控制動作之辨識決定電源及電源流之分配。可根據與系統之配置及包括(但不限於)外部電源之可用性、附件/外部電池之存在、內部及外部電池之充電狀態、電源負載及消耗、熱操作條件及/或裝置或OS電源狀態之操作條件有關之準則定義電源交換狀態。電源方案414可包括或利用電源管理狀態表來定義電源交換狀態且將狀態映射至對應控制動作。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電源交換狀態與主機及一或更多個所連接附件之相對充電狀態(RSOC)相互關聯。電源交換狀態亦可基於如本文所論述之其他準則。
相對充電狀態(RSOC)可定義為電池/裝置之剩餘容量與電池/裝置之滿容量之比。RSOC亦可表達為滿容量之百分比。類似地,用於多個裝置之經組合RSOC可計算為多個裝置及/或對應電池之剩餘容量之和與滿容量之和之比。電源狀態及對應動作可取決於個別裝置之RSOC以及經組合RSOC。電源方案414可在一些實施中經配置以使用可用電源使主機之內部電池之相對充電狀態最佳化,同時仍服務系統電源要求/負載。
在上文論述之上下文中,第8圖、第9圖及第10圖 繪示電源管理狀態表之示例性實施。示例性電源管理狀態表表示可經採用以定義電源交換狀態且將狀態映射至對應動作之適合資料結構之僅一個說明性實例。亦涵蓋供電源方案使用以管理主機計算裝置之電源之電源管理狀態表之多種其他佈置。
第8圖及第9圖一起繪示用於針對系統定義之複數個電源交換狀態之電源管理狀態表。第10圖繪示描述在電源管理狀態表內採用之各種符號、縮寫、慣例等之略語表。特定而言,第10圖定義在表中採用之不同系統電源狀態或「P狀態」、電池模式(例如,充電、放電、備用、斷開、拆除)及RSOC種類,且繪示用於圖表中之經組合RSOC之公式。
更特定言之,第8圖繪示針對其中PSU(例如,電源配接器)連接至主機之多個「附接PSU狀態」及其中PSU不連接至主機之多個「僅電池狀態」的電源管理狀態表之一部分。第9圖繪示針對與一些「常見情況」、「附接/拆除PSU操作」及「附接/拆除附件操作」關聯之狀態的電源管理狀態表之繼續。因此,跨第8圖及第9圖圖示之電源管理狀態表可定義對應於可在不同時間遇到之主機系統之各種配置及操作條件之不同電源交換狀態之範圍。
表中之「輸入」表示定義狀態且可用於辨識及區別多個狀態之準則。「輸出」表示可經應用以將該狀態改變至下一狀態之電源管理控制動作。電源管理狀態表之每一列將一組輸入(例如,當前電源交換狀態)映射至回應於狀態之偵測指定待應用之電源管理控制動作/設定之輸出。在示例性 表中,輸入準則包括PSU之連接狀態、附件之連接狀態、指示系統電源狀態之「P狀態」、內部電池之RSOC、外部附件電池之RSOC及電池之組合RSOC。在此實例中,輸入準則可進一步包括對以下之指示:電源按鈕是否按下「Pwr Btn」,用於轉變至睡眠模式之計時器是否係作用中「DpSlp」計時器,及/或電池輔助模式是否係作用中「Batt Assist」。輸出指示當辨識對應狀態(由輸入所定義)時將應用之動作或設定。
以第8圖中之第一列(參照第10圖中之略語表)為例,802處之第一列定義其中附接PSU、存在附件且系統處於狀態S0(完全操作狀態)中之電源交換狀態。另外,內部及外部電池之RSOC指示為「F」或完全。「F」位準可設定在高於90% RSOC之某一預定位準處。經組合狀態RSOC不與此情況相關且因此指示為「X」。此外,電源按鈕處於斷開且剩餘輸入亦不與此狀態相關。此處,兩個電池皆完全充電且附接配接器。在此情況中,內部電池可備用,且當兩個電池皆完全充電時,至外部電池之電源路徑斷開。但是,當拆除PSU時,可將內部電池置於充電模式中且可將外部電池置於放電模式中,諸如針對表之「僅電池狀態」區段之頂部處之804處之列所指示。如在此部分中所展示,電源方案可經配置以使外部電池放電以維持內部電池之狀態。
在操作中,電源方案414可經由電源控制器112或以其他方式操作以用指定間隔評價電源交換狀態。電源方案414可應用電源管理控制動作以在操作條件、RSOC、連接狀 態及其他準則改變時行進至各種不同配置(輸出狀態)。可根據如剛描述之電源管理狀態表指定特定配置、狀態定義及對應動作。
考慮了前文示例性程序,現考慮在一或更多個實施例中可經採用以實施輔助裝置驗證技術之態樣之示例性系統及裝置之論述。
示例性系統及裝置
第11圖圖示大體而言在1100處包括示例性計算裝置1102之示例性系統,該示例性計算裝置1102表示:可實施本文描述之各種技術之一或更多個計算系統及/或裝置。計算裝置1102可(舉例而言)經配置以採取經由使用經形成且經定大小以由使用者之一或更多個手抓握及搬運之殼體之行動配置,該行動配置之所圖示實例包括行動電話、行動遊戲機及音樂裝置以及平板電腦,但亦涵蓋其他實例。
如圖所示之示例性計算裝置1102包括彼此可通訊耦合之處理系統1104、一或更多個電腦可讀媒體1106及一或更多個I/O介面1108。雖然未圖示,但計算裝置1102可進一步包括將各個組件彼此耦合之系統匯流排或其他資料及命令傳輸系統。系統匯流排可包括不同匯流排結構(諸如,利用多種匯流排架構中之任一者之記憶體匯流排或記憶體控制器、外圍匯流排、通用串列匯流排及/或處理器或本端匯流排)中之任一者或組合。亦涵蓋多種其他實例,諸如控制及資料線。
處理系統1104表示使用硬體執行一或更多個操作 之功能。因此,處理系統1104圖示為包括可配置為處理器、功能區塊等之硬體元件1110。此可包括在硬體中實施為使用一或更多個半導體形成之特殊應用積體電路或其他邏輯裝置。硬體元件1110不受其形成材料或在其中採用之處理機構限制。舉例而言,處理器可由一或更多個半導體及/或電晶體(例如,電子積體電路(IC))組成。在此一上下文中,處理器可執行指令可係電子可執行指令。
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1106圖示為包括記憶體/儲存器1112。記憶體/儲存器1112表示與一或更多個電腦可讀媒體關聯之記憶體/儲存器容量。記憶體/儲存組件1112可包括揮發性媒體(諸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及/或非揮發性媒體(諸如,唯讀記憶體(ROM)、快閃記憶體、光碟、磁碟等)。記憶體/儲存組件1112可包括固定媒體(例如,RAM、ROM、固定硬碟等)以及可移除式媒體(例如,快閃記憶體、可移除式硬碟機、光碟等)。如下文進一步所述,電腦可讀媒體1106可以多種其他方式配置。
一或更多個輸入/輸出介面1108表示使用各個輸入/輸出裝置允許使用者輸入命令及資訊至計算裝置1102且亦允許向使用者及/或其他組件或裝置呈現資訊之功能。輸入裝置之實例包括鍵盤、游標控制裝置(例如,滑鼠)、麥克風、掃描器、觸控功能(例如,經配置以偵測實體觸摸之電容或其他感測器)、相機(例如,其可採用可見或不可見波長(諸如,紅外線頻率)來辨識運動為不涉及觸摸之手勢)等。輸出裝置之實例包括顯示裝置(例如,監視器或投影器)、揚 聲器、印表機、網路卡、觸覺回應裝置等。因此,計算裝置1102可以多種方式經配置以支援使用者互動。
計算裝置1102進一步圖示為可通訊地及實體地耦合至輔助裝置1114,該輔助裝置1114可自計算裝置1102實體地及可通訊地移除。以此方式,多種不同輸入裝置可耦合至具有多種配置之計算裝置1102以支援多種功能。在此實例中,輔助裝置1114包括可配置為按壓敏感式鍵、機械開關式鍵、按鈕等之一或更多個控制件1116。
輔助裝置1114進一步圖示為包括可經配置以支援多種功能之一或更多個模組1118。例如,一或更多個模組1118可經配置以處理自控製件1116接收之類比及/或數位信號以決定是否期望輸入、決定輸入是否指示靜止壓力、支援驗證輔助裝置1114以與計算裝置1102操作等。
本文可描述在軟體、硬體元件或程式模組之一般性情景中之各種技術。一般而言,此等模組包括執行特定任務或實施特定抽象資料類型之常式、程式、物件、元件、組件、資料結構等。如本文所使用之術語「模組」、「功能」及「組件」大體而言表示軟體、韌體、硬體或以上之組合。本文描述之技術之特徵結構與平臺無關,此意指該等技術可在具有多種處理器之多種商業性計算平臺上實施。
所述模組及技術之實施可儲存於某一形式之電腦可讀媒體上或跨該形式之電腦可讀媒體傳輸。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可由計算裝置1102存取之多種媒體。藉由舉例而非限制之方式,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及「電 腦可讀取信號媒體」。
「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意指與僅信號傳輸、載波或信號本身相比實現資訊儲存之媒體及/或裝置。因此,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不包括信號本身或信號攜載媒體。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包括以適於儲存資訊(諸如,電腦可讀取指令、資料結構、程式模組、邏輯元件/電路或其他資料)之方法或技術實施之硬體,諸如揮發性及非揮發性、可移除式及不可移除式媒體及/或儲存裝置。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之實例可包括(但不限於)RAM、ROM、EEPROM、快閃記憶體或其他記憶體技術、CD-ROM、數位化通用光碟(DVD)或其他光學儲存器、硬碟、磁帶盒、磁帶、磁碟儲存器或其他磁性儲存裝置、或其他儲存裝置、有形媒體、或適於儲存所要資訊且可由電腦存取之製品。
「電腦可讀取信號媒體」可意指經配置以(諸如)經由網路傳輸指令至計算裝置1102之硬體之信號攜載媒體。信號媒體通常可體現電腦可讀取指令、資料結構、程式模組或經調變資料信號中之其他資料(諸如,載波、資料信號或其他輸送機構)。信號媒體亦包括任何資訊傳送媒體。術語「經調變資料信號」意指如下信號:該信號使其特徵中之一或多者以諸如編碼該信號中之資訊的方式而設定或改變。藉由舉例而非限制之方式,通訊媒體包括有線媒體(諸如,有線網路或直接有線連接),以及無線媒體(諸如,聲學、RF、紅外及其他無線媒體)。
如先前所述,硬體元件1110及電腦可讀媒體1106 表示以可在某些實施例中採用以實施本文描述之技術之至少一些態樣(諸如,執行一或更多個指令)之硬體形式實施之模組、可程式化裝置邏輯及/或固定裝置邏輯。硬體可包括積體電路或晶片上系統、微控制器裝置、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複合可程式邏輯裝置(CPLD)及矽或其他硬體中之其他實施之組件。在此情境中,硬體可操作為執行由指令定義之程式任務及/或由硬體體現之邏輯之處理裝置以及用於儲存用於執行之指令之硬體(例如,先前描述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
亦可採用前述之組合以實施本文描述之各種技術。因此,軟體、硬體或可執行模組可實施為在某一形式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上體現之一或更多個指令及/或邏輯及/或由一或更多個硬體元件1110實施。計算裝置1102可經配置以實施對應於軟體及/或硬體模組之特定指令及/或功能。因此,可由計算裝置1102執行為軟體之模組之實施可至少部分地在硬體中(例如)經由使用處理系統1104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及/或硬體元件1110而實現。指令及/或功能可由一或更多個製品(舉例而言,一或更多個計算裝置1102及/或處理系統1104)執行/操作以實施本文描述之技術、模組及實例。
結論
儘管已經以特定於結構性特徵及/或方法動作之語言描述了示例性實施,但應瞭解,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定義之實施不必限於所描述之特定特徵或動作。更確切而言,該等特定特徵及動作經揭示為實施所主張之特徵之示例性形 式。
100‧‧‧環境
102‧‧‧主機計算裝置
104‧‧‧輔助裝置
106‧‧‧可撓性鉸鏈
108‧‧‧輸入/輸出模組
110‧‧‧顯示裝置
112‧‧‧電源控制器
114‧‧‧電源配接器
116‧‧‧外部電源

Claims (20)

  1. 一種藉由一主機計算裝置實施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確定由該主機計算裝置實施之一電源方案定義之一電源交換狀態;及基於根據該電源方案之該經確定電源交換狀態來控制與連接至該主機計算裝置之至少一個輔助裝置之電源交換。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電源方案經實施為用於該主機計算裝置之一微控制器之韌體。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電源方案經配置以至少部分地基於用於與該主機及附件相關聯之電池之相對充電狀態(RSOC)來定義複數個電源交換狀態。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方法,其中由該電源方案定義之該複數個電源交換狀態進一步基於該至少一個輔助裝置與該主機計算裝置之連接狀態以及該主機計算裝置與一外部電源之連接狀態。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電源方案經配置以實現對應於該主機計算裝置、經由該主機之一附件介面連接至該主機計算裝置之一輔助裝置以及經由該主機計算裝置之一配 接器介面連接至該主機計算裝置之一配接器附件之電源供應器之間的三路電源交換。
  6. 如請求項3所述之方法,其中確定該電源交換狀態之步驟包含以下步驟:基於配置及操作條件準則在一電源管理狀態表中查找該電源交換狀態,該電源管理狀態表經配置以將該複數個電源交換狀態映射至對應電源管理控制動作。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方法,其中控制與該至少一個輔助裝置之電源交換之步驟包含以下步驟:參考該電源管理狀態表以決定對該所確定電源交換狀態指定之電源管理控制動作;及應用所決定之該等電源管理控制動作以聯合地管理取決於該經確定電源交換狀態用於該主機裝置及該輔助裝置之電源。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控制電源交換之步驟包含以下步驟:將來自該主機計算裝置之電源供應至該至少一個輔助裝置以操作該輔助裝置。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控制電源交換之步驟包含以下步驟:使該至少一個輔助裝置之一外部電池放電以操作該主機計算裝置。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控制電源交換之步驟包含以下步驟:同時自一外部電源為該主機計算裝置之一內部電池及該至少一個輔助裝置之一外部電池充電,該外部電源連接至該主機計算裝置之一配接器介面。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認證用於與該主機計算裝置電源交換之該至少一個輔助裝置,該步驟包括以下步驟:經由該至少一個輔助裝置所連接之一附件介面自該至少一個輔助裝置請求憑證;獲得由該輔助裝置供應之該等憑證;及藉由與用於經授權以與該主機計算裝置交換電源之輔助裝置之已知憑證相對照查看該等憑證來檢驗該等憑證。
  12. 一種主機計算裝置,該裝置包含:一或更多個微控制器;一或更多個電腦可讀媒體,該媒體儲存當經由該一或更多個微控制器執行時使該主機計算裝置執行包括以下之操作之指令:基於包括該主機計算裝置、一輔助裝置及一配接器附件之一系統之配置及用於該系統之操作條件來定義該系統之複數個電源交換狀態;自該複數個電源交換狀態辨識該系統之一當前電源交換狀態; 確定對應於該當前電源交換狀態之一或更多個電源管理控制動作;及應用該一或更多個電源管理控制動作以聯合地管理該系統之電源。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主機計算裝置,其中該等指令經由對應於該主機計算裝置之該一或更多個微控制器之韌體實施且該一或更多個微控制器經配置以與該主機計算裝置之一主處理系統無關地操作。
  14. 如請求項12所述之主機計算裝置,其中該複數個電源交換狀態所基於之該系統之該配置及該系統之操作條件至少包括該輔助裝置及該配接器附件至該主機計算裝置之連接狀態以及與該主機計算裝置及該輔助裝置或該配接器附件中之至少一者關聯之電池之充電位準。
  15. 如請求項12所述之主機計算裝置,其中所應用之該一或更多個電源管理控制動作經配置以藉由使用來自該輔助裝置及該配接器附件之可用電源為該內部電池充電且服務該系統之電源負載來使該主機計算裝置之一內部電池之一相對充電狀態(RSOC)最大化。
  16. 一種主機計算裝置,該裝置包含: 一附件介面,該附件介面經配置以實現在不同時間一或更多個輔助裝置至該主機計算裝置之連接;一配接器介面,該配接器介面經配置以實現在不同時間一或更多個配接器附件至該主機計算裝置之連接;及一或更多個微控制器,該等微控制器經配置以實施一電源方案,該電源方案可操作以至少部分地基於配置及操作條件準則實現該主機計算裝置、該一或更多個輔助裝置與該一或更多個配接器附件之間之三路電源交換。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主機計算裝置,其中該電源方案進一步可操作以導引與該主機計算裝置、經由該附件介面連接之一輔助裝置或經由該配接器介面連接之一配接器附件中之一或更多者關聯之充電控制器之操作,以基於該配置及操作條件準則控制對應電源供應器之充電及放電。
  18. 如請求項16所述之主機計算裝置,其中該配置及操作條件準則包括以下中之一或更多者:該主機計算裝置之一內部電池之相對充電狀態(RSOC);一輔助裝置至該附件介面之連接狀態;一配接器輔助裝置至該配接器介面之連接狀態;經由該附件介面或該配接器介面對該主機計算裝置可用之一或更多個外部電池之相對充電狀態(RSOC);該主機計算裝置之一作業系統之一電源狀態;熱操作條件; 該主機計算裝置至一外部電源之連接狀態;可用電源之一量;一電源消耗速率;經連接裝置之驗證狀態;或經連接裝置之能力。
  19. 如請求項16所述之主機計算裝置,其中藉由該電源方案實現之三路電源交換包括該計算裝置與經由該附件介面及該配接器介面連接至該主機計算裝置之一或更多個裝置之間自該主機計算裝置至該等經連接裝置中之一或更多者、自該等經連接裝置中之一或更多者至該主機計算裝置往復或直接經由該主機在經連接裝置之間之電源交換。
  20. 如請求項16所述之主機計算裝置,其中該主機計算裝置進一步包括一電源路徑開關,該電源路徑開關在該電源方案之引導下可操作以在該配接器介面、附件介面與該主機計算裝置之一系統電源匯流排之間選擇性地分配電源流。
TW103129009A 2013-09-22 2014-08-22 輔助裝置電源管理 TW2015256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033,501 US9594415B2 (en) 2013-09-22 2013-09-22 Accessory device power manageme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5663A true TW201525663A (zh) 2015-07-01

Family

ID=51690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9009A TW201525663A (zh) 2013-09-22 2014-08-22 輔助裝置電源管理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2) US9594415B2 (zh)
EP (1) EP3047347A1 (zh)
JP (1) JP2016537749A (zh)
KR (2) KR102231741B1 (zh)
CN (1) CN105683861B (zh)
AU (1) AU2014323428B2 (zh)
BR (1) BR112016004452A8 (zh)
CA (2) CA3169470A1 (zh)
MX (1) MX356481B (zh)
RU (1) RU2676882C2 (zh)
TW (1) TW201525663A (zh)
WO (1) WO20150423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94415B2 (en) 2013-09-22 2017-03-1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ccessory device power management
US9991737B2 (en) * 2015-04-07 2018-06-05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Portable propane-fueled battery charger
US10404088B2 (en) * 2015-06-06 2019-09-03 Apple Inc. Power distribution using bidirectional power connector
US10234919B2 (en) * 2015-09-21 2019-03-1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ccessory-based power distribution
JP2017073951A (ja) * 2015-10-09 2017-04-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プログラム
GB201523108D0 (en) 2015-12-30 2016-02-10 Hyperdrive Innovation Lt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JP6660559B2 (ja) * 2016-02-23 2020-03-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10061378B2 (en) * 2016-07-29 2018-08-28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device performance based on sensed host current sourcing capability
US9898626B1 (en) 2016-10-31 2018-02-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ocation defined power charger management authorization for a user equipment
US10169619B2 (en) * 2016-10-31 2019-01-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hysical token based secured charge management of a user equipment
US10318722B2 (en) * 2016-10-31 2019-06-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ower charger authorization for a user equipment via a cryptographic handshake
US10305312B2 (en) * 2016-11-08 2019-05-28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upplemental power system for battery powered device
CN108155678A (zh) * 2016-12-02 2018-06-12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控制该电子装置充放电的方法
WO2018116649A1 (ja) * 2016-12-19 2018-06-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電子機器、及び電力供給方法
CN114900797A (zh) 2016-12-30 2022-08-12 英特尔公司 用于无线电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US10546146B2 (en) 2017-06-28 2020-01-2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atheter author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11170095B2 (en) 2017-06-28 2021-11-09 GE Precision Healthcare LLC Catheter author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11121560B2 (en) * 2017-09-03 2021-09-14 Google Llc Hot-pluggable dual battery with pass through charging
US11226670B2 (en) * 2017-12-27 2022-01-1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executable by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10884478B2 (en) 2018-10-01 2021-01-0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synchronous state machine for managing deep sleep state
US11886273B2 (en) 2019-07-31 2024-01-3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ower source devices for power delivery contract selections
EP4004681A1 (en) * 2019-07-31 2022-06-01 Seagate Technology LLC Host power delivery from dual port peripheral device
WO2021050079A1 (en) * 2019-09-13 2021-03-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ower supply cut-off in standby mode
NL2023919B1 (en) 2019-09-30 2021-05-2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harger docking
RU2731670C1 (ru) * 2019-12-13 2020-09-07 Сергей Анатольевич Киселев Программно-аппаратный комплекс
JP7414624B2 (ja) * 2020-04-10 2024-0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US11705762B2 (en) 2020-06-25 2023-07-18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LLC Method for game console operation based on detection of change in controller state
US11777330B2 (en) * 2020-07-22 2023-10-0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mmon charge controller for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multiple batteries
US20220374067A1 (en) * 2021-05-19 2022-11-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gmented reality based power manag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8964A (en) 1995-10-20 1997-12-16 Dell Usa, L.P. Adaptive power battery charging apparatus
US5860015A (en) * 1995-12-14 1999-01-12 Gateway 2000, Inc. Detachable palm rest with backup battery
JPH1091292A (ja) * 1996-09-11 1998-04-10 Canon Inc 電源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KR100259263B1 (ko) * 1997-05-21 2000-06-15 윤종용 휴대용 컴퓨터 시스템의 배터리 충전회로 및 그 충전방법
JP3037312B1 (ja) * 1999-01-14 2000-04-24 米沢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ワンチップマイクロコンピュ―タの状態評価方法
US6204637B1 (en) 1999-03-16 2001-03-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ly supplying power through an automated power adapter to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US7403232B1 (en) 2000-09-01 2008-07-22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telligent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JP2003029885A (ja) * 2001-07-17 2003-01-31 Sony Corp 電源供給システム及び電子機器
US6820206B1 (en) * 2001-11-20 2004-11-16 Palmone, Inc. Power sharing between portable computer system and peripheral device
US6653813B2 (en) 2002-03-21 2003-11-25 Thomson Licensing, S.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power management of operatively connected modular devices
US20070046254A1 (en) 2005-08-26 2007-03-01 Advanced Connectek Inc. Power supply device of an electronic product
US8086281B2 (en) * 2007-01-06 2011-12-27 Apple In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that facilitate the transfer of power and information among electrical devices
US8000820B2 (en) 2005-11-23 2011-08-16 Griffin Technology, Inc. Accessor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7464846B2 (en) * 2006-01-31 2008-12-16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Surgical instrument having a removable battery
JP2007272341A (ja) 2006-03-30 2007-10-18 Toshiba Corp 演算装置、演算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制御方法
US7863856B2 (en) 2008-01-11 2011-01-04 Modu Ltd. Bi-directional battery charging for coupled electronic devices
JP2008242825A (ja) 2007-03-27 2008-10-09 Denso Wave Inc 携帯型情報処理端末
US8898485B2 (en) 2009-07-15 2014-11-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Power transfer between devices
US8069356B2 (en) 2010-01-06 2011-11-29 Apple Inc. Accessory power management
US9692259B2 (en) * 2010-06-29 2017-06-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ower management and priority charging assignments
US8826051B2 (en) * 2010-07-26 2014-09-02 Apple Inc. Dynamic allocation of power budget to a system having non-volatile memory and a processor
US8843774B2 (en) * 2010-08-20 2014-09-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battery power in response to an indication of an application being scheduled for immediate execution
US20130086397A1 (en) * 2011-09-30 2013-04-04 Katsuhiro Uchida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its control method
US9015512B2 (en) 2011-10-21 2015-04-21 Apple Inc. Accessory and host battery synchronization
EP2602721B1 (en) * 2011-12-07 2017-07-12 VIA Technologies, Inc. USB charging module
US8769317B2 (en) * 2012-01-20 2014-07-01 Via Technologies, Inc. USB hub for supplying power upon determination whether a USB device is chargeable according to data transfer rate of the USB device
CN104160406B (zh) * 2012-03-06 2017-11-17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附件设备验证
US20130300343A1 (en) * 2012-05-09 2013-11-14 Jace William Files Charging electronic devices
JP5548238B2 (ja) 2012-06-08 2014-07-16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2つのユニットで構成された電力システムおよび充電方法
US9594415B2 (en) 2013-09-22 2017-03-1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ccessory device power manag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922505C (en) 2022-10-18
CN105683861A (zh) 2016-06-15
AU2014323428B2 (en) 2019-08-29
MX2016003723A (es) 2016-05-31
KR102386187B1 (ko) 2022-04-12
US20170160790A1 (en) 2017-06-08
RU2016110075A (ru) 2017-09-26
BR112016004452A8 (pt) 2020-02-11
AU2014323428A1 (en) 2016-02-25
KR20210031774A (ko) 2021-03-22
WO2015042329A1 (en) 2015-03-26
EP3047347A1 (en) 2016-07-27
RU2016110075A3 (zh) 2018-07-05
US20150089248A1 (en) 2015-03-26
JP2016537749A (ja) 2016-12-01
US10317983B2 (en) 2019-06-11
CA2922505A1 (en) 2015-03-26
KR102231741B1 (ko) 2021-03-23
US9594415B2 (en) 2017-03-14
CA3169470A1 (en) 2015-03-26
KR20160058843A (ko) 2016-05-25
CN105683861B (zh) 2019-04-09
RU2676882C2 (ru) 2019-01-11
MX356481B (es) 2018-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17983B2 (en) Accessory device power management
US10656693B2 (en) Power management contracts for accessory devices
US8935774B2 (en) Accessory device authentication
US10732732B2 (en) Mobile client device wireless charging, communic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techniques
EP2823433B1 (en) Accessory device authent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