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24489A - 指壓器具、具備該指壓器具的指壓器具組及其配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指壓器具、具備該指壓器具的指壓器具組及其配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24489A
TW201524489A TW103132411A TW103132411A TW201524489A TW 201524489 A TW201524489 A TW 201524489A TW 103132411 A TW103132411 A TW 103132411A TW 103132411 A TW103132411 A TW 103132411A TW 201524489 A TW201524489 A TW 20152448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
pressing
pressing device
finger pressing
mandr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2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sao Sakakibara
Original Assignee
Masao Sakakibar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sao Sakakibara filed Critical Masao Sakakibara
Publication of TW201524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448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4Devices for pressing such points, e.g. Shiatsu or Acu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53Driving means driven by a human being, e.g. hand driven
    • A61H2201/1261Driving means driven by a human being, e.g. hand driven combined with active exercising of the patient
    • A61H2201/1284Driving means driven by a human being, e.g. hand driven combined with active exercising of the patient using own weigh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3/00Ad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ncerning the patient
    • A61H2203/04Position of the patient
    • A61H2203/0443Position of the patient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 A61H2203/0456Sup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3/00Ad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ncerning the patient
    • A61H2203/04Position of the patient
    • A61H2203/0443Position of the patient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 A61H2203/0468Pr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3/00Ad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ncerning the patient
    • A61H2203/04Position of the patient
    • A61H2203/0443Position of the patient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 A61H2203/0475Position of the patient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on the si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4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ne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6A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8Trunk
    • A61H2205/081Ba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8Trunk
    • A61H2205/083Abdom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8Trunk
    • A61H2205/086Butto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0Leg
    • A61H2205/106Leg for the lower leg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指壓器具(1),係具備:芯棒(2)、以及安裝在芯棒的長條狀之一對彈性體(3),並且彈性體係配置成與芯棒的軸方向呈交叉且沿著芯棒的外面彎曲而安裝在芯棒。並且,上述彈性體係具備:配置在芯棒的上面側之第1按壓部(11),並且在第1按壓部的背面側形成有第1傾斜面,其相對於第1按壓部的延伸設置方向(D1)係呈傾斜且與芯棒的外面接觸。

Description

指壓器具、具備該指壓器具的指壓器具組及其配置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指壓器具、具備該指壓器具的指壓器具組及其配置方法,進一步詳細地說明,係關於一種能夠準確地掌握乳狀凸起的附近之局部來對其進行按壓的指壓器具、具備該指壓器具的指壓器具組及其配置方法。
習知技術中,作為肩酸之療法一般大部分係由指壓師來進行指壓療法。上述指壓療法係指壓師將手指抵靠於患者的人體之局部,再加載體重來對該局部進行按壓之療法。該指壓療法係沿著肩甲骨與脊椎之間的肩甲間部或與肩部上面的肩甲骨上方接觸的部分之肩甲上部,再進一步至脖頸所進行的指壓最為有效。然而,當肩部酸痛時通常難以時常或馬上接受指壓師所實施之指壓療法。
因此,提案有能夠供自已進行指壓療法的各種指壓器具(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揭示有指壓器具101,其例如係如第56圖所示,具備:芯棒102;以及一對長條狀的彈性體103,配置成與該芯棒102 的軸方向呈交叉且沿著芯棒102的外面彎曲而安裝在芯棒102。並且,上述專利文獻1係如第57圖所示揭示有:為了輕柔地按壓頭部而在彈性體103的背面側形成有凹部107。依據該專利文獻1的指壓器具101將頭部或肩部載置於彈性體103的表面側時,會藉由其重力使彈性體103產生彈性變形、以及彈性體103本身較柔軟,而能夠獲得與指壓效果相同之效果:使肌肉放鬆並且使血液循環順暢。
再者,第54圖也揭示有:對作為非專利文獻1(參照P23、P72)中所揭示的指壓部位之肩甲間部、後頸部(脖頸的後部)、肩甲下部、及腰部等有效的施壓點(所謂的「穴位」)。作為施壓點進一步地也揭示有肩甲上部。在第54圖中,200係表示肩甲骨、202係表示肩甲骨與脊柱之間的肩甲間部、202a則係表示肩甲間部的施壓點。並且,204係表示後頸部、204a則係表示後頸部的施壓點。進一步地揭示有作為施壓點的206,其係表示肩上部的肩甲骨上部的位置之肩甲上部。並且,302係表示肩甲下部、302a則係表示肩甲下部的施壓點。又,303係表示腰部、303a則係表示腰部的施壓點。再者,304係表示浪越壓點。另外,305係表示腸骨稜上部、305a則係表示腸骨稜上部的施壓點。並且,306係表示臀部、306a則係表示臀部的施壓點。又,307係表示仙骨部、307a則係表示仙骨部的施壓點。另外,第55圖(a)也揭示有:對作為相同非專利文獻(參照P48、P22)中所揭示的指壓部位之側頸 部有效的施壓點。208係表示側頸部、208a則係表示側頸部的施壓點。再者,210係表示乳狀凸起。再者,第55圖(b)也揭示有:對作為相同非專利文獻(參照P38)中所揭示的指壓部位之小腿外側部有效的施壓點。309係表示小腿外側部、309a則係表示小腿外側部的施壓點。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2/036136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健康指圧教室」(書名)、浪越徹、昭和54年發行、P22、P23、P48、P72
[非專利文獻2]「首!神経 !!」(書名)石倉笑、藤澤英一、2012年1月16日發行、P12-P14、P29
[非專利文獻3]「本」(書名)、脇谷典利、2012年5月22日發行、P50、P81、P99
在此,非專利文獻2(參照P12-P14)揭示有以下內容:藉由對頭部的乳狀凸起210附近的局部P(具體而 言是指乳狀凸起210的前端算起1mm的下方、1mm的前方之部分P;參照第55圖(c))進行指壓,能夠有效地去除或緩和肩酸。該原因為:由於乳狀凸起210附近的局部P係位在神經的流路之最上部,所以認為藉由對該局部P進行指壓會直接讓神經的流路得以活性化。再者,藉由按壓上述乳狀凸起210附近的局部P,會瞬間讓精神穩定且使得頭的內部立刻變得輕鬆而感覺消除了不舒服的肩酸(之後,會變得想睡)。
然而,由於上述專利文獻1的指壓器具101中,其彈性體103係形成為:沿著配置在芯棒102的上面側的按壓部103a(參照第56圖及第57圖)所延伸設置的方向而具有相同的厚度,所以難以準確地掌握通常會位在從接觸的部分下陷處的乳狀凸起附近的局部。
另外,上述專利文獻1的指壓器具101中,其彈性體103係具備:按壓部103b(參照第56圖及第57圖),配置在長條方向的一端側之附近,該按壓部103b的縱剖面之表面緣部係呈大致直線狀。因此,由於是利用直線狀的按壓部來按壓人體的曲面部,所以僅能按壓例如肩甲間部的特定部位。再者,其無法有效地對肩甲上部進行按壓。
在此,肩酸的產生機轉係已知為如下所述。當無視人體的腰部之疲勞或酸痛時,接著會產生背脊部的酸痛。當無視背脊部之酸痛時,之後會產生肩部的酸痛。當無視肩部之酸痛時,最後會導致頸部的酸痛。簡而言 之,酸痛係以腰部為起點而朝人體的上部漸漸往上。因此,藉由消除人體的頭部及肩部及除此之外的部分之酸痛,能夠更確實地去除或緩和肩酸。因此,期望發明能夠實現上述功效的指壓器具組。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現況而開發完成者,其目的為提供一種能夠準確地掌握乳狀凸起附近的局部來對其進行按壓的指壓器具。並且,本發明除了上述目的之外還有另一目的為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地按壓曲面狀的肩部之指壓器具。另外,本發明的其他目的為提供一種能夠更確實地去除或緩和肩酸之指壓器具組及其配置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請求項1所記載之發明係一種指壓器具,其具備:芯棒、以及安裝於該芯棒的長條狀之一對彈性體,該彈性體係配置成與該芯棒的軸方向呈交叉且沿著該芯棒的外面彎曲而安裝在該芯棒,其特徵為:前述彈性體具備配置在前述芯棒的上面側之第1按壓部,並且在前述第1按壓部的背面側形成有第1傾斜面,其相對於該第1按壓部的延伸設置方向係呈傾斜且與前述芯棒的外面接觸。
請求項2所記載之發明係如請求項1所記載的構造,其中,前述彈性體係具備:第2按壓部,配置在該彈性體的長條方向的一端側之附近,該第2按壓部的縱剖面之表面緣部係呈大致曲線狀。
請求項3所記載之發明係如請求項2所記載的構造,其中,前述彈性體係具備:第3按壓部,配置在前述第1按壓部與前述第2按壓部之間,該第3按壓部的縱剖面之表面緣部係呈大致直線狀。
請求項4所記載之發明係如請求項1所記載的構造,其中,前述彈性體係具備:利用直立狀態支承前述芯棒的外面之支承部,並且在前述支承部的背面側形成有第2傾斜面,其相對於該支承部的延伸設置方向係呈傾斜且與前述芯棒的外面接觸。
請求項5所記載之發明係如請求項4所記載的構造,其中,前述彈性體係具備:第4按壓部,在前述第1按壓部與前述支承部之間且配置於前述芯棒的上面側,該第4按壓部的厚度係2~5mm。
請求項6所記載之發明係如請求項1所記載的構造,其中,前述第1按壓部的背面側設置有朝該第1按壓部的延伸設置方向延伸的肋部,並且藉由該肋部的下面形成有前述第1傾斜面。
請求項7所記載之發明係如請求項1所記載的構造,其中,前述第1傾斜面係設置在形成於前述彈性體的下面側之朝上面側凹陷之凹部。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請求項8所記載之發明係具備:請求項1所記載之第1指壓器具,用以按壓人體的頭部及/或肩部;以及其他的指壓器具,用以按壓人體之與前述第1指壓器具所按壓之部分相異的部分,並且前述其他的指 壓器具係具備:芯棒、以及安裝於該芯棒的長條狀之一對彈性體,該彈性體係配置成與該芯棒的軸方向呈交叉且沿著該芯棒的外面彎曲而安裝在該芯棒,該彈性體的上面形成有在橫剖面朝上形成為凸狀的凸曲面。
請求項9所記載之發明係如請求項8所記載的構造,其中,前述其他的指壓器具係具備:用以按壓人體的背脊部之第2指壓器具。
請求項10所記載之發明係如請求項8所記載的構造,其中,前述其他的指壓器具係具備:用以按壓人體的腰部及/或臀部之第3指壓器具。
請求項11所記載之發明係如請求項10所記載的構造,其中,前述第3指壓器具係具備:左右的橫向指壓器具,該橫向指壓器具係配置成使得該橫向指壓器具之前述芯棒的軸心相對於前述第1指壓器具之前述芯棒的軸心係呈傾斜。
請求項12所記載之發明係如請求項11所記載的構造,其中,前述第3指壓器具係具備:中央指壓器具,該中央指壓器具係配置成使得該中央指壓器具之前述芯棒的軸心相對於前述第1指壓器具之前述芯棒的軸心係呈平行。
請求項13所記載之發明係如請求項8所記載的構造,其中,前述其他的指壓器具係具備:用以按壓人體的腳部之小腿部的第4指壓器具、以及用以按壓人體的腳部之阿基裏斯腱部的第5指壓器具。
請求項14所記載之發明係如請求項8所記載的構造,其中,前述其他的指壓器具係具備:用以按壓人體的左腕部之第6指壓器具、以及用以按壓人體的右腕部之第7指壓器具。
請求項15所記載之發明係如請求項8所記載的構造,其中,前述其他的指壓器具係具備:用以按壓人體的肩部的左右之肩用指壓器具,該肩用指壓器具係配置成使得該肩用指壓器具之前述芯棒的軸心相對於前述第1指壓器具之前述芯棒的軸心係呈傾斜。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請求項16所記載之發明係請求項8至15任一項所記載之指壓器具組的配置方法,其特徵為:將前述第1指壓器具配置在設置面的第1預定位置,使其供人體的頭部及/或肩部載置,並且將前述其他的指壓器具配置在前述設置面的其他預定位置,使其供與前述第1指壓器具所按壓之部分相異的部分載置。
依據本發明的指壓器具,係具備:芯棒、以及安裝在芯棒的長條狀之一對彈性體,並且彈性體係配置成與芯棒的軸方向呈交叉且沿著芯棒的外面彎曲而安裝在芯棒。並且,上述彈性體係具備:配置在芯棒的上面側之第1按壓部,並且在第1按壓部的背面側形成有第1傾斜面,其相對於第1按壓部的延伸設置方向係呈傾斜且與芯棒的外面接觸。藉此,當頭部或肩部載置於彈性體的表面 側時,會藉由其重力使彈性體產生彈性變形、以及彈性體本身較柔軟,而能夠獲得與指壓效果相同之效果:使肌肉放鬆並且使血液循環順暢。又,藉由使第1按壓部的背面側之第1傾斜面與芯棒的外面接觸,會在第1按壓部的表面側形成凸狀曲面部。因此,將頭部或肩部載置於彈性體的表面側時,能夠利用第1按壓部準確地掌握乳狀凸起附近的局部並且以適當之按壓力對其進行按壓。該結果,能夠去除或緩和肩酸。
另外,前述彈性體係具備:第2按壓部,配置在該彈性體的長條方向的一端側之附近,在該第2按壓部的縱剖面之表面緣部係呈大致曲線狀的情況下,當將曲面狀的肩部載置於第2按壓部的表面側(例如,肩甲間部、肩甲上部等)時,第2按壓部會以點接觸方式強勁地按壓肩部。因此,能夠均等地按壓從肩甲上部至肩甲間部為止的曲面部之所有部分。
又,前述彈性體具備:第3按壓部,配置在第1按壓部與第2按壓部之間附近,該第3按壓部的縱剖面之表面緣部係呈大致直線狀的情況下,當將肩部(例如,肩甲間部等)置於第3按壓部的表面側時,第3按壓部會以線接觸方式輕柔地按壓肩部。
另外,前述彈性體係具備:利用直立狀態支承前述芯棒的外面的支承部,並且在前述支承部的背面側形成有第2傾斜面,其相對於該支承部的延伸設置方向係呈傾斜且與前述芯棒的外面接觸的情況下,當將頭部或肩部載置於 彈性體的表面側時,藉由支承部會產生彈性變形及使芯棒在第2傾斜面滾動,能夠利用第1按壓部更加準確地掌握乳狀凸起附近的局部並且以更適當之按壓力對其進行按壓。再者,藉由第2傾斜面能夠提高支承部的強度。
又,前述彈性體係具備:第4按壓部,在前述第1按壓部與前述支承部之間配置於前述芯棒的上面側,在該第4按壓部的厚度為2~5mm的情況下,當將頭部載置於第4按壓部的表面側時,會藉由壁厚較薄的第4按壓部來輕柔地按壓頭部。
另外,前述第1按壓部的背面側設置有朝該第1按壓部的延伸設置方向延伸的肋部,在藉由該肋部的下面形成有前述第1傾斜面的情況下,能夠利用第1按壓部更加準確地掌握乳狀凸起附近的局部並且以更適當之按壓力對其進行按壓。
再者,在前述第1傾斜面設置在形成於前述彈性體的下面側之朝上面側凹陷之凹部的情況下,能夠容易地形成第1傾斜面。
依據本發明所揭示之指壓器具組,係具備:上述第1指壓器具,用以按壓人體的頭部及/或肩部;以及其他的指壓器具,用以按壓人體之與第1指壓器具所按壓之部分相異的部分。並且,其他的指壓器具,係具備:芯棒、以及安裝在芯棒的長條狀之一對彈性體,並且彈性體係配置成與芯棒的軸方向呈交叉且沿著芯棒的外面彎曲而安裝在芯棒,彈性體的上面形成有在橫剖面朝上形成為凸 狀的凸曲面。藉此,會藉由第1指壓器具的彈性體來按壓人體的頭部及/或肩部,並且會藉由其他的指壓器具的彈性體來按壓人體之與第1指壓器具所按壓之部分相異的部分。特別是會藉由其他的指壓器具之彈性體的凸曲面來有效地按壓人體的施壓點。該結果,除了會藉由第1指壓器具來消除人體的頭部及肩部的疲勞或酸痛,也會藉由其他的指壓器具來消除第1指壓器具所按壓的部分之外的部分的疲勞或酸痛,能夠更確實地去除或緩和肩酸。
另外,在前述其他的指壓器具具備:用以按壓人體的背脊部之第2指壓器具的情況下,會藉由第2指壓器具的彈性體來按壓人體的背脊部(例如,肩甲下部302的第1個施壓點,亦稱為「膽俞的穴位」。;參照第29圖;參照上述非專利文獻3的P81)。該結果,除了消除人體的頭部及/或肩部等的疲勞或酸痛,也會消除背脊部的疲勞或酸痛。藉由如上所述消除背脊部的酸痛不僅會活性化內臟而產生便意來預防便秘,並且也能夠防止姿勢惡化(亦即,背部彎曲、駝背)。
另外,在前述其他的指壓器具具備:用以按壓人體的腰部及/或臀部之第3指壓器具的情況下,會藉由第3指壓器具的彈性體來按壓人體的腰部及/或臀部(例如,浪越壓點;參照第29圖」)。該結果,除了會消除人體的頭部及/或肩部的疲勞或酸痛,也會消除腰部及/或臀部的疲勞或酸痛。藉由如上所述消除腰部的酸痛能夠防止腰痛或姿勢惡化(亦即,腰部彎曲)。
並且,前述第3指壓器具係具備:左右的橫向指壓器具,在該橫向指壓器具配置成使得該橫向指壓器具之前述芯棒的軸心相對於前述第1指壓器具之前述芯棒的軸心係呈傾斜的情況下,會藉由左右的橫向指壓器具來按壓人體的腰部及/或臀部(特別是包含腎俞、志室的穴位之腰部、以及包含仙骨部、浪越壓點304的腰部)。藉此,能夠更加確實地防止腰痛或姿勢惡化(亦即,腰部彎曲)。又,能夠將上述第1指壓器具及左右的橫向指壓器具的組合作為助眠、熟睡用枕來長時間地進行使用。
另外,前述第3指壓器具係具備:中央指壓器具,在該中央指壓器具配置成使得該中央指壓器具之前述芯棒的軸心相對於前述第1指壓器具之前述芯棒的軸心係呈平行的情況下,會藉由中央指壓器具來防止腰部及/或臀部的位移。因此,能夠穩定地利用左右的橫向指壓器具及中央指壓器具來消除腰部及/或臀部的疲勞或酸痛。
另外,在前述其他的指壓器具具備:用以按壓人體的腳部之小腿部的第4指壓器具、以及用以按壓人體的腳部之阿基裏斯腱部的第5指壓器具的情況下,會藉由第4指壓器具的彈性體來按壓人體的腳部之小腿部(例如,小腿外側部309的第1個施壓點,亦稱為「足三里的穴位」。參照第55圖(b);參照上述非專利文獻3的P50、P99),並且會藉由第5指壓器具的彈性體來按壓人體的阿基裏斯腱部(例如,小腿後側部308的第7個及第8個施壓點;參照第29圖)。該結果,除了會消除人體的頭部及/或肩部的 疲勞或酸痛,也會消除腳部的疲勞或酸痛。
又,在前述其他的指壓器具具備:用以按壓人體的左腕部之第6指壓器具、以及用以按壓人體的右腕部之第7指壓器具的情況下,會藉由第6指壓器具的彈性體來按壓人體的左腕部(特別是前腕部及手腕部),並且會藉由第7指壓器具的彈性體來按壓人體的右腕部(特別是前腕部及手腕部)。該結果,除了會消除人體的頭部及/或肩部的疲勞或酸痛,也會消除腕部的疲勞或酸痛。
特別是在其他的指壓器具具備:第1~第7指壓器具的情況下,將全身載置於與地面呈穩定接觸的第1~第7指壓器具上,會利用各指壓器具使全身完全浮在空中。在該狀態下,會對遍布全身的各穴道進行按壓。接受按壓(指壓)的人會形成為完全無力的狀態。該按壓效果係對回復身心健康有效。亦即,由於不僅會去除或緩和全身的肌肉之疲勞與酸痛並且呈無力會使得意識放鬆,所以會減輕精神面的壓力。
再者,前述其他的指壓器具係具備:用以按壓人體的肩部之左右的肩用指壓器具,在該肩用指壓器具配置成使得該肩用指壓器具之前述芯棒的軸心相對於前述第1指壓器具之前述芯棒的軸心係呈傾斜的情況下,會藉由左右的肩用指壓器具來按壓人體的肩部(特別是包含肩甲骨部的肩部)。又,能夠將上述第1指壓器具及左右的肩用指壓器具的組合作為助眠、熟睡用枕來長時間地進行使用。
依據本發明之指壓器具組的配置方法,係將 第1指壓器具配置在設置面的第1預定位置,使其供人體的頭部及/或肩部載置,並且將其他的指壓器具配置在設置面的其他預定位置,使其供人體之與第1指壓器具所按壓之部分相異的部分載置。藉此,會藉由第1指壓器具的彈性體來按壓人體的頭部及/或肩部,並且會藉由其他的指壓器具的彈性體來按壓人體之與第1指壓器具所按壓之部分相異的部分。特別是會藉由其他的指壓器具之彈性體的凸曲面來有效地按壓人體的施壓點。該結果,除了會藉由第1指壓器具來消除人體的頭部及肩部的疲勞或酸痛,也會藉由其他的指壓器具來消除第1指壓器具所按壓的部分之外的部分的疲勞或酸痛,能夠更確實地去除或緩和肩酸。
1‧‧‧指壓器具(第1指壓器具)
2‧‧‧芯棒
3、3’、3”‧‧‧彈性體
11‧‧‧第1按壓部
12‧‧‧第2按壓部
13‧‧‧第3按壓部
14‧‧‧第4按壓部
15‧‧‧支承部
17‧‧‧肋部
21、21’‧‧‧第1傾斜面
22‧‧‧第2傾斜面
D1‧‧‧第1按壓部的延伸設置方向
D2‧‧‧支承部的延伸設置方向
P‧‧‧乳狀凸起附近的局部
30、400‧‧‧指壓器具組
32‧‧‧第2指壓器具
33‧‧‧第3指壓器具
34‧‧‧第4指壓器具
35‧‧‧第5指壓器具
36‧‧‧第6指壓器具
37‧‧‧第7指壓器具
401‧‧‧肩用指壓器具
41、51、61、71、81、91‧‧‧芯棒
42、52、62、72、82a、82b、92a、92b‧‧‧彈性體
99‧‧‧設置面
P1~P7‧‧‧預定位置
關於本發明雖然係例舉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典型之實施方式,並且一邊參照所提及的複數個圖式一邊利用下述詳細之記載來進一步地進行說明,但相同的參考元件符號係通用於圖式中的數個圖面用以表示相同的零件。
第1圖係實施例所揭示之指壓器具(第1指壓器具)的立體圖。
第2圖係上述指壓器具的平面圖。
第3圖係第2圖的箭頭III所示方向之視圖的擴大圖。
第4圖係第2圖的箭頭IV-IV線所示之剖面的擴大圖。
第5圖係實施例所揭示之彈性體(非彈性變形狀態)的立體圖。
第6圖係由上述彈性體的背面側所觀看的平面圖。
第7圖係第6圖的VII-VII線所示之剖面圖。
第8圖係第6圖的VIII-VIII線所示之剖面的擴大圖。
第9圖係第6圖的IX-IX線所示之剖面的擴大圖。
第10圖係上述指壓器具的作用說明圖,並且第10圖(a)係表示由人體的背面所觀看的指壓器具之位置,而第10圖(b)係表示由人體的側面所觀看的指壓器具之位置。
第11圖係上述指壓器具的作用說明圖,並且第11圖(a)係表示由人體的背面所觀看的指壓器具之位置,而第11圖(b)係表示由人體的側面所觀看的指壓器具之位置。
第12圖係上述指壓器具的作用說明圖,並且第12圖(a)係表示由人體的背面所觀看的指壓器具之位置,而第12圖(b)係表示由人體的側面所觀看的指壓器具之位置。
第13圖係上述指壓器具的作用說明圖。
第14圖係上述指壓器具的作用說明圖。
第15圖係變形例所揭示之彈性體(非彈性變形狀態)的立體圖。
第16圖係其他的變形例所揭示之彈性體(非彈性變形狀態)的立體圖。
第17圖係用以說明實施例所揭示之指壓器具組的立體圖。
第18圖係實施例所揭示之第2指壓器具的立體圖。
第19圖係實施例所揭示之第2彈性體(非彈性變形狀態)的立體圖。
第20圖係實施例所揭示之第3指壓器具的立體圖。
第21圖係實施例所揭示之第3彈性體(非彈性變形狀態)的立體圖。
第22圖係實施例所揭示之第4指壓器具的立體圖。
第23圖係實施例所揭示之第4彈性體(非彈性變形狀態)的立體圖。
第24圖係實施例所揭示之第5指壓器具的立體圖。
第25圖係實施例所揭示之第5彈性體(非彈性變形狀態)的立體圖。
第26圖係實施例所揭示之第6指壓器具(或第7指壓器具)的立體圖。
第27圖係實施例所揭示之第6彈性體(或第7指壓器具;非彈性變形狀態)的立體圖。
第28圖係上述指壓器具組的作用說明圖。
第29圖係上述指壓器具組的作用說明圖,並且係表示由人體的背面所觀看的各指壓器具之位置。
第30圖係上述指壓器具組的作用說明圖,並且係表示由人體的側面所觀看的各指壓器具之位置。
第31圖係上述指壓器具組的作用說明圖,並且第31 圖(a)係表示人體以上仰方式載置於各指壓器具的狀態,而第31圖(b)係表示人體以橫向方式載置於各指壓器具的狀態,第31圖(c)係表示人體以橫向方式載置於各指壓器具的狀態。
第32圖係上述第6指壓器具(或第7指壓器具)之作用說明圖,並且第32圖(a)係表示使用1個指壓器具的形態,而第32圖(b)係表示使用2個指壓器具的形態。
第33圖係變形例所揭示之第2指壓器具的立體圖。
第34圖係變形例所揭示之第2彈性體(非彈性變形狀態)的立體圖。
第35圖係其他變形例所揭示之第2指壓器具的立體圖。
第36圖係其他的變形例所揭示之第2彈性體(非彈性變形狀態)的立體圖。
第37圖係變形例所揭示之指壓器具(第1指壓器具)的立體圖。
第38圖係上述指壓器具的平面圖。
第39圖係第38圖的箭頭P所示方向之視圖之的擴大圖。
第40圖係其他的變形例所揭示之指壓器具(第1指壓器具)的立體圖。
第41圖係用以說明上述指壓器具的組裝方法之說明圖,並且第41圖(a)係表示將第1細帶捆縛於芯棒的狀態,第41圖(b)係表示將第2細帶捆縛於芯棒的狀態,而 第41圖(c)係表示將第3細帶捆縛於彈性體的腳部之間的狀態。
第42圖係用以說明其他變形例所揭示之第6及第7指壓器具的說明圖。
第43圖係上述第6及第7指壓器具的作用說明圖。
第44圖係變形例所揭示之指壓器具組的立體圖。
第45圖係用以說明上述指壓器具組的配置關係之說明圖,並且第45圖(a)係表示各指壓器具的平面位置,而第45圖(b)係表示由人體的背面所觀看的各指壓器具之平面位置。
第46圖係上述指壓器具組的作用說明圖,並且第46圖(a)係表示人體以上仰方式載置於各指壓器具的狀態,而第46圖(b)係表示人體以橫向方式載置於各指壓器具的狀態。
第47圖係用以說明變形例所揭示之第3指壓器具的說明圖。
第48圖係用以說明由指壓師所進行之指壓的說明圖。
第49圖係表示其他的變形例所揭示之指壓器具組的配置關係之平面圖。
第50圖係上述指壓器具組的作用說明圖,並且係表示由人體的背面所觀看的各指壓器具之位置。
第51圖係表示上述指壓器具組之睡眠時的配置關係之平面圖。
第52圖係上述指壓器具組的作用說明圖,並且係表示由人體的背面所觀看的各指壓器具之位置。
第53圖係上述指壓器具組的作用說明圖。
第54圖係表示習知技術中為眾人所周知的作為指壓之施壓點的說明圖。
第55圖係表示習知技術中為眾人所周知的作為指壓之施壓點的說明圖。
第56圖係表示習知技術之指壓器具的立體圖。
第57圖係表示其他的習知技術之指壓器具的立體圖。
在此所揭示之事項係用以作為範例、以及用以舉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其目的係提供一種認為最有效且能夠容易理解的本發明的原理與概念性的技術特徵之說明的敘述。上述目的不僅是為了根本地理解本發明而刻意地利用所需程度以上之敘述來詳細地揭示本發明之構造,也欲使得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據組合圖式之說明能夠明確地了解如何實際地據以實施本發明的數個形態。
<指壓器具>
本發明所揭示之指壓器具,係具備:芯棒(2)、以及安裝在芯棒的長條狀之一對彈性體(3、3’、3”),並且彈 性體係配置成與芯棒的軸方向呈交叉且沿著芯棒的外面彎曲而安裝在芯棒(例如,參照第1圖)。另外,上述彈性體(3、3’、3”)係具備:配置在芯棒(2)的上面側之第1按壓部(11),並且在第1按壓部的背面側形成有第1傾斜面(21、21’),其相對於第1按壓部的延伸設置方向(D1)係呈傾斜且與芯棒的外面接觸(例如,參照第4圖等)。再者,上述「第1按壓部的延伸設置方向」係指:非彈性變形狀態的第1按壓部之縱剖面的表面緣部所延伸的方向。
上述第1傾斜面(21、21’)相對於第1按壓部(11)的傾斜角(θ1),係能夠因應第1按壓部對於乳狀凸起附近的局部之按壓力等來適當地進行選擇(例如,參照第7圖)。由第1按壓部的按壓力之觀點來考量,該傾斜角(θ1)係在30~60度為佳。另外,前述第1傾斜面(21、21’)係例如能夠設置在形成於彈性體(3、3’、3”)的下面側之朝上面側凹陷之凹部(7)(例如,參照第5圖及第16圖等)。
作為本實施方式所揭示之指壓器具,係能夠例舉例如上述彈性體(3、3’、3”)具備:第2按壓部(12),配置在彈性體的長條方向的一端側之附近,該第2按壓部的縱剖面之表面緣部係呈大致曲線狀的形態(例如,參照第4圖等)。再者,上述「縱剖面」是指:沿著彈性體的長條方向之剖面。關於上述定義也同樣能適用於下述說明。
上述第2按壓部(12)的表面緣部的曲率半徑(R),係能夠因應第2按壓部對於肩甲間部或肩甲上部的 按壓力等來適當地進行選擇(例如,參照第4圖等)。由第2按壓部的按壓力之觀點來考量,該曲率半徑(R)係在70~200mm為佳。
在上述形態的情況下,係能夠作成為例如上述彈性體(3、3’、3”)具備:第3按壓部(13),配置在第1按壓部(11)與第2按壓部(12)之間,並且第3按壓部的縱剖面之表面緣部係呈大致直線狀(例如,參照第4圖等)。
上述第3按壓部(13)的表面緣部相對於水平的傾斜角(θ3),係能夠因應第3按壓部對於肩甲間部或肩甲上部的按壓力等來適當地進行選擇(例如,參照第4圖等)。由第3按壓部的按壓力之觀點來考量,該傾斜角(θ3)係在10~30度為佳。
作為本實施方式所揭示之指壓器具,係能夠例舉例如上述彈性體(3、3’、3”)係具備:利用直立狀態支承芯棒(2)的外面之支承部(15),並且在支承部的背面側形成有第2傾斜面(22),其相對於支承部的延伸設置方向(D2)係呈傾斜且與芯棒的外面接觸(例如,參照第4圖等)之形態。再者,上述「支承部的延伸設置方向」係指:非彈性變形狀態的支承部之縱剖面的表面緣部所延伸的方向。
上述第2傾斜面(22)的傾斜角(θ2),係能夠因應支承部(15)對於芯棒(2)的滑動程度等來適當地進行選擇(例如,參照第7圖等)。由支承部對於芯棒之滑動程度的觀點來考量,該傾斜角(θ2)係在15~45度為佳。另外,上 述第2傾斜面(22)係例如能夠設置在形成於彈性體(3、3’、3”)的下面側之朝上面側凹陷之凹部(7)(例如,參照第5圖等)。
在上述形態的情況下,係能夠例舉例如上述彈性體(3、3’、3”)具備:第4按壓部(14),在第1按壓部(11)與支承部(15)之間且配置於芯棒(2)的上面側,並且第4按壓部的厚度(t)係2~5mm的形態(例如,參照第4圖等)。
作為本實施方式所揭示之指壓器具,係能夠例舉例如上述第1按壓部(11)的背面側設置有朝第1按壓部的延伸設置方向(D1)延伸的肋部(17),並且藉由肋部的下面形成有第1傾斜面(21)之形態(例如,參照第5圖等)。
作為本實施方式所揭示之指壓器具,係能夠例舉例如上述彈性體(3、3’、3”)的上面形成有在橫剖面朝上形成為凸狀的凸曲面(較佳為圓弧狀的凸曲面)之形態(例如,參照第8圖及第9圖等)。藉此,至少第1按壓部在彈性體的縱剖面及橫剖面會形成為朝上的凸曲面,藉由第1按壓部以點方式而非線方式來按壓人體的局部會提高指壓效果。再者,上述「橫剖面」是指:沿著與彈性體的長條方向大致呈正交的方向之剖面。
<指壓器具組>
本發明所揭示之指壓器具組(30),係具備:上述第1 指壓器具(1),用以按壓人體的頭部及/或肩部;以及其他的指壓器具,用以按壓人體之與第1指壓器具所按壓之部分相異的部分(例如,人體的頭部之外的部分等)。(例如,參照第17圖等)。並且,上述其他的指壓器具,係具備:芯棒、以及安裝在芯棒的長條狀之一對彈性體,並且彈性體係配置成與芯棒的軸方向呈交叉且沿著芯棒的外面彎曲而安裝在芯棒,彈性體的上面形成有在橫剖面朝上形成為凸狀的凸曲面(較佳為圓弧狀的凸曲面)。(例如,參照第18圖~第27圖等)。再者,上述「橫剖面」是指:沿著與彈性體的長條方向大致呈正交的方向之剖面。關於上述定義也同樣能適用於下述說明。
作為本發明所揭示之指壓器具組,係能夠例舉例如上述其他的指壓器具係具備:用以按壓人體的背脊部之第2指壓器具(32)的形態(例如,參照第28圖~第30圖等)。
作為本發明所揭示之指壓器具組,係能夠例舉例如上述其他的指壓器具係具備:用以按壓人體的腰部及/或臀部之第3指壓器具(33)的形態(例如,參照第28圖~第30圖等)。
上述第3指壓器具係例如具備:左右的橫向指壓器具(405),橫向指壓器具(405)係能夠配置成使得橫向指壓器具之芯棒(405a)的軸心相對於第1指壓器具(1)之芯棒(2)的軸心係呈傾斜(例如,參照第49圖及第50圖)。該橫向指壓器具之芯棒(405a)的軸心與第1指壓器具(1)的 軸心(亦即,中央指壓器具(404)之芯棒(404a)的軸心)所形成的角度θ5(參照第49圖)係例如作成為35~55°(較佳為40~50°)。
上述第3指壓器具係例如具備:上述左右的橫向指壓器具(405)及中央指壓器具(404),中央指壓器具(404)係能夠配置成使得中央指壓器具之芯棒(404a)的軸心相對於第1指壓器具(1)之芯棒(2)的軸心係呈平行(例如,參照第49圖及第50圖)。上述左右的橫向指壓器具(405)通常是配置在中央指壓器具(404)的上方之左右兩側。再者,上述「平行」是指:大致平行,其包含中央指壓器具之芯棒的軸心相對於第1指壓器具之芯棒的軸心呈±5度左右之傾斜的情況。
作為本發明所揭示之指壓器具組,係能夠例舉例如上述其他的指壓器具係具備:用以按壓人體的腳部之小腿部的第4指壓器具(34)、以及用以按壓人體的腳部之阿基裏斯腱部的第5指壓器具(35)的形態(例如,參照第28圖~第30圖等)。
在上述形態的情況下,係例如第4指壓器具(34)、及第5指壓器具(35)能夠分別地具備2組一對的彈性體(62、72)(例如參照第17圖)。
作為本發明所揭示之指壓器具組,係能夠例舉例如上述其他的指壓器具係具備:用以按壓人體的左腕部之第6指壓器具(36)、以及用以按壓人體的右腕部之第7指壓器具(37)的形態(例如,參照第28圖~第30圖等)。
作為本發明所揭示之指壓器具組,係能夠例舉例如上述其他的指壓器具係具備:用以按壓人體的肩部之左右的肩用指壓器具(401)的形態(例如,參照第44圖~第46圖等)。上述各肩用指壓器具(401)通常是配置在第1指壓器具(1)的下方之左右兩側。
<指壓器具組的配置方法>
本發明所揭示之指壓器具組的配置方法,係上述指壓器具組(30)的配置方法,其將上述第1指壓器具(1)配置在設置面(99)的第1預定位置(P1),使其供人體的頭部及/或肩部載置,並且將其他的指壓器具配置在設置面的其他預定位置(P2~P7),使其供人體之與第1指壓器具所按壓之部分相異的部分載置(例如,人體的頭部之外的部分等)。(例如,參照第28圖~第30圖)再者,上述「預定位置」是指因應使用者的體格等而決定的位置。
又,上述實施方式中所記載之各構造的括弧內的元件符號係用以表示與下述實施例所記載之具體構造的對應關係。
[實施例]
以下,利用圖式來藉由實施例具體地說明本發明。
<指壓器具>
(1)指壓器具的構造
本實施例所揭示之指壓器具1係如第1圖~第3圖所示,具備:圓棒狀且木製的芯棒2、以及安裝在該芯棒2之長條狀且為橡膠製的一對彈性體3。該彈性體3,係配置成與芯棒2的軸方向呈交叉(大致正交)且沿著芯棒2的外面彎曲而安裝在芯棒2。該芯棒2,其直徑D(參照第3圖)係作成大約66mm,而其軸向長度係作成大約300mm。
上述彈性體3的表面側如第1圖~第3圖所示,形成有朝圓周方向延伸的溝部4。藉由將細帶5貫穿上述溝部4來捲附於芯棒2及彈性體3使得雙方2、3結合成為一體。上述一對彈性體3的左右間隔W(參照第2圖)係作成為配合頭部的左右耳之間隔的值(例如,大約160mm等)。上述左右間隔W的值係藉由變更細帶5所形成之芯棒2及彈性體3的結合狀態而能夠容易地進行調整。
上述彈性體3係如第5圖~第9圖所示,其橫剖面作成為大致半圓形形狀,並且遍及其長條方向具有相同的橫向寬度。該彈性體3的表面(上面)形成有在橫剖面朝上形成為凸狀的凸曲面。並且,彈性體3的背面側形成有朝向表面側凹陷的凹部7。
上述彈性體3係如第4圖所示,其長條方向的兩端係作成為能夠與地面等的設置面接地的腳部8、9。該腳部8的高度係作成為大約5mm,而腳部9的高度 H2係作成為大約40mm。再者,彈性體3係具備有:第1按壓部11、第2按壓部12、第3按壓部13、第4按壓部14、及支承部15。又,上述凹部7係形成在遍及彈性體3第1按壓部11、第4按壓部14、及支承部15的部位(參照第7圖)。
上述第1按壓部11係如第4圖所示,配置在芯棒2的上面側。該第1按壓部11主要是用於按壓人體的乳狀凸起210附近的局部P(參照第55圖(c))。另外,第1按壓部11的背面側如第5圖~第7圖所示,突出地設置有肋部17(亦即,從凹部7的底面立起的板狀部17),其係沿著第1按壓部11的延伸設置方向D1延伸。該肋部17的橫面側設置有延伸成彎曲狀的補強部18。並且,肋部17的下面係如第7圖所示作成為第1傾斜面21,其相對於第1按壓部11的延伸設置方向D1係以預定的傾斜角θ1(例如,大約45度等)呈傾斜。藉由使該第1傾斜面21與芯棒2的外周面接觸,會在第1按壓部11的表面側形成有凸狀曲面部11a(參照第1圖)。
上述第2按壓部12係如第4圖所示,配置在彈性體3的長條方向之一端側的附近(亦即,與腳部9相鄰接的位置)。該第2按壓部12主要是用於按壓人體的肩甲間部202及肩甲上部206(參照第11圖(a))。並且,第2按壓部12的縱剖面之表面緣部係作成為大致曲線狀(亦即,朝上形成為凸狀的曲線狀)。再者,第2按壓部12的表面緣部之曲率半徑R係作成為大約85mm。
上述第3按壓部13係如第4圖所示,配置在第1按壓部11與第2按壓部12之間。該第3按壓部13主要是用於按壓人體的肩甲間部202(參照第10圖(a))。並且,第3按壓部13的縱剖面之表面緣部係作成為大致直線狀。再者,第3按壓部13的表面緣部相對於水平之傾斜角θ3係作成為大約20度。
上述第4按壓部14係如第4圖所示,在第1按壓部11與支承部15之間且配置於芯棒2的上面側。該第4按壓部14主要是用於按壓人體的頭部。並且,第4按壓部14的厚度係作成為大約2mm。再者,第4按壓部14係藉由捲附於芯棒2而作成為比起其他的第1~第3按壓部11~13的寬度較廣之形狀(參照第1圖)。
上述支承部15係如第4圖所示,配置在第4按壓部14與腳部8之間。該支承部15在將指壓器具1放置在地面等的設置面上的狀態下(亦即,使彈性體3的腳部8、9在設置面上呈接地狀態),係形成為直立狀態。並且,支承部15的背面側係如第7圖所示形成有第2傾斜面22,其相對於支承部15的延伸設置方向D2係以預定的傾斜角θ2(例如,大約20度等)呈傾斜。藉由使該第2傾斜面22與芯棒2的外周面接觸,芯棒2會被支承部15支承。另外,第2傾斜面22係遍及支承部15的寬度方向的大致全長而延伸(參照第5圖)。
在此,能夠調整如第4圖所示,依據頸部的長度而由第1及第2按壓部11、12所形成的抵接面L1。 調整該抵接面L1主要係利用改變第3按壓部13的長度l3、第2按壓部12的長度l2、及第2按壓部12的曲率半徑R的值來實施。另外,能夠調整依據人體的大小而形成的整體之高度H1。調整該高度H1主要係利用改變第2按壓部12的長度l2、第2按壓部的曲率半徑R、及支承部15的長度l5、以及芯棒的直徑D的值來實施。
(2)指壓器具的作用
其次,說明關於上述構造的指壓器具1的作用。首先,將指壓器具1置於地面等的設置面供使用者仰躺,如第10圖(a)(b)所示,讓使用者的肩甲間部202載置於一對彈性體3的第3按壓部13,並且在該狀態下使用者會將體重的一部分加載於第3按壓部13。如此,會藉由第3按壓部13來按壓肩甲間部202。
其次,如第11圖(a)(b)所示,讓使用者的肩甲間部202的上半部分起之肩甲上部206載置於一對彈性體3的第2按壓部12,並且在該狀態下使用者會將體重的一部分加載於第2按壓部12。如此,會藉由第2按壓部12來按壓肩甲間部202至肩甲上部206為止。
之後,如第12圖(a)(b)所示,讓使用者的頭部載置於一對彈性體3的第4按壓部14使頭朝上,並且在該狀態下使用者會將體重的一部分加載於第4按壓部14。如此,會藉由第4按壓部14來按壓頭部。由該狀態,如第13圖所示使臉部朝橫向,讓使用者的耳骨周邊 載置於一對彈性體3的第1按壓部11,並且在該狀態下使用者會將體重的一部分加載於第1按壓部11。如此,會藉由第1按壓部11的凸狀曲面部11a來按壓乳狀凸起附近的局部P。
再者,當如上所述讓頭部或肩部載置於彈性體3的表面側時,會如第14圖中利用假想線所示,藉由該重力會一邊使芯棒2在支承部15的第2傾斜面22滑動一邊使彈性體3的整體朝上下方向產生彈性變形。
(3)實施例的效果
如上所述,依據本實施例的指壓器具1,係具備:芯棒2、以及安裝在芯棒2的長條狀之一對彈性體3,並且彈性體3係配置成與芯棒2的軸方向呈交叉且沿著芯棒2的外面彎曲而安裝在芯棒2。並且,彈性體3係具備:配置在芯棒2的上面側之第1按壓部11,並且在第1按壓部11的背面側形成有第1傾斜面21,其相對於第1按壓部11的延伸設置方向D1係呈傾斜且與芯棒2的外面接觸。藉此,當頭部或肩部載置於彈性體2的表面側時,會藉由其重力使彈性體3產生彈性變形、以及彈性體3本身較柔軟,而能夠獲得與指壓效果相同之效果:使肌肉放鬆並且使血液循環順暢。並且,藉由使第1按壓部11的背面側之第1傾斜面21與芯棒2的外面接觸,會在第1按壓部11的表面側形成有凸狀曲面部11a。因此,將頭部或肩部載置於彈性體3的表面側時,能夠利用第1按壓部 11準確地掌握乳狀凸起附近的局部P並且以適當之按壓力對其進行按壓。該結果,能夠去除或緩和肩酸。
特別是依據本實施例的指壓器具1,一般人也可以確實地對自已本身的身體實施與專家的程度不相上下的療養。例如,可以在每天喜歡的時間消除肩酸而能夠不會感覺到肩酸地生活。因此,可以防範由肩酸所引起的疾病於未然,而能夠對減少醫療費用作出貢獻。並且,依據本實施例的指壓器具1,使用者藉由讓頭部或肩部被2件或4件同時地按壓,會感受到頭部1個人、肩部1個人,被合計為2個人的指壓師進行指壓的感覺。另外,依據本實施例的指壓器具1,藉由讓該使用者的頭部載置於一對彈性體3中的其中一方之彈性體3來加載體重的一部分,能夠利用第1按壓部11來按壓乳狀凸起附近的局部P而獲得強勁之指壓效果。又,藉由將彈性體3的橫向寬度作成較大也能夠將本指壓器具1作為助眠、熟睡用枕來長時間地進行使用。再者,由於利用第1按壓部11來掌握乳狀凸起附近的局部P來對其進行按壓是指:掌握作為生命能量的泉源之穴位來對其進行按壓,所以能夠獲得顯著之增進健康的效果。
另外,上述乳狀凸起附近的局部P係主宰神經的超級部位。其與全身相通會使全身的神經活性化。並且,也是作為生命能量的產生開關、以及健康能量的產生開關。每天按壓該部位會使身體更加健康且使精神更加安定。再者,會將神經的流路流調整成順暢來使其健康。
另外,依據本實施例的指壓器具1,彈性體3係具備:第2按壓部12,配置在彈性體3的長條方向的一端側之附近,第2按壓部12的縱剖面之表面緣部係呈大致曲線狀。藉此,當將曲面狀的肩部(例如,肩甲間部202、肩甲上部206等)載置於第2按壓部12的表面側時,第2按壓部12會以點接觸方式強勁地按壓肩部。因此,能夠均等地按壓從肩甲上部206至肩甲間部202為止的曲面部之所有部分。
又,依據本實施例的指壓器具1,彈性體3係具備:第3按壓部13,配置在第1按壓部11與第2按壓部12之間,第3按壓部13的縱剖面之表面緣部係呈大致直線狀。藉此,當將肩部(例如,肩甲間部202等)載置於第3按壓部13的表面側時,第3按壓部13會以線接觸方式輕柔地按壓肩部。
另外,依據本實施例之指壓器具1,彈性體3係具備:利用直立狀態支承芯棒2的外面之支承部15,並且在支承部15的背面側形成有第2傾斜面22,其相對於支承部15的延伸設置方向D2係呈傾斜且與芯棒2的外面接觸。藉此,將頭部或肩部載置於彈性體3的表面側時,係利用支承部15產生彈性變形、及芯棒2在第2傾斜面22滑動,而能夠利用第1按壓部11更加準確地掌握乳狀凸起附近的局部P並且以更加適當之按壓力對其進行按壓。再者,藉由第2傾斜面22能夠提高支承部15的強度。
又,依據本實施例的指壓器具1,彈性體3係具備:第4按壓部14,在第1按壓部11與支承部15之間且配置在芯棒2的上面側,第4按壓部14的厚度係2~5mm。藉此,當將頭部載置於第4按壓部14的表面側時,能夠藉由壁厚較薄的第4按壓部14來輕柔地按壓頭部。
再者,依據本實施例的指壓器具1,第1按壓部11的背面側設置有朝第1按壓部11的延伸設置方向D1延伸的肋部17,並且藉由肋部17的下面形成有第1傾斜面21。藉此,能夠利用第1按壓部11更加準確地掌握乳狀凸起附近的局部P並且以更加適當之按壓力對其進行按壓。
另外,依據本實施例的指壓器具1,第1傾斜面21係設置在形成於彈性體3的下面側之朝上面側凹陷的凹部7。藉此,能夠容易地形成第1傾斜面21。又,依據本實施例的指壓器具1,第2傾斜面22係設置在形成於彈性體3的下面側之朝上面側凹陷的凹部7。藉此,能夠容易地形成第2傾斜面22。
<指壓器具組>
(1)指壓器具組的構造
本實施例所揭示之指壓器具組30係如第17圖所示,具備有:上述第1指壓器具1(參照第1圖)、下述的第2指壓器具32、第3指壓器具33、第4指壓器具34、第5 指壓器具35、第6指壓器具36、以及第7指壓器具37。
上述第1指壓器具1係用以按壓人體的頭部及/或肩部的指壓器具(參照第29圖)。該第1指壓器具1係具備有:上述第1芯棒2及一對第1彈性體3。
上述第2指壓器具32係用以按壓人體的背脊部的指壓器具(參照第29圖)。該第2指壓器具32係如第18圖所示,具備有:圓棒狀且為木製的第2芯棒41、以及安裝在該第2芯棒41之呈長條狀且為橡膠製的一對第2彈性體42。該第2芯棒41,其直徑係作成大約66mm,而其軸向長度係作成大約300mm。並且,第2彈性體42,係配置成與第2芯棒41的軸方向呈交叉(大致正交)且沿著第2芯棒41的外面彎曲而安裝在第2芯棒41。
藉由將細帶43捲附於第2芯棒41及第2彈性體42使得雙方41、42結合成為一體。上述一對第2彈性體42的左右間隔係藉由變更細帶43所形成之第2芯棒41及第2彈性體42的結合狀態而能夠容易地進行調整。
上述第2彈性體42係如第19圖所示,在非彈性變形狀態(亦即,安裝至第2彈性體41之前的狀態)下,係以預定長度L2(例如,大約230mm)延伸成大致直線狀。該第2彈性體42,其橫剖面作成為大致半圓形形狀,並且遍及其長條方向具有相同的最大橫向寬度W2(例如,大約50mm)。並且,該第2彈性體42的表面(上面)形成有在橫剖面朝上形成為凸狀的凸曲面。另外,作為該第2彈性體42的第2芯棒41的上側部之按壓部44係如 第18圖所示,形成有在縱剖面朝上形成為凸狀的凸曲面。再者,第2彈性體42,其長條方向的兩端側係作成為能夠與地面等的設置面接地之腳部45。
上述第3指壓器具33係用以按壓人體的腰部及/或臀部的指壓器具(參照第29圖)。該第3指壓器具33係如第20圖所示,具備有:圓棒狀且為木製的第3芯棒51、以及安裝在該第3芯棒51之呈長條狀且為橡膠製的一對第3彈性體52。該第3芯棒51,其直徑係作成大約40mm,而其軸向長度係作成大約300mm。並且,第3彈性體52,係配置成與第3芯棒51的軸方向呈交叉(大致正交)且沿著第3芯棒51的外面彎曲而安裝在第3芯棒51。
藉由將細帶53捲附於第3芯棒51及第3彈性體52使得雙方51、52結合成為一體。上述一對第3彈性體52的左右間隔係藉由變更細帶53所形成之第3芯棒51及第3彈性體52的結合狀態而能夠容易地進行調整。
上述第3彈性體52係如第21圖所示,在非彈性變形狀態(亦即,安裝至第3彈性體51之前的狀態)下,係以預定長度L3(例如,大約300mm)延伸成大致直線狀。該第3彈性體52,其橫剖面作成為大致半圓形形狀,並且遍及其長條方向具有相同的最大橫向寬度W3(例如,大約60mm)。並且,該第3彈性體52的表面(上面)形成有在橫剖面朝上形成為凸狀的凸曲面。另外,作為該第3彈性體52的第3芯棒51的上側部之按壓部54係如第20圖所示,形成有在縱剖面朝上形成為凸狀的凸曲 面。再者,第3彈性體52,其長條方向的兩端側係作成為能夠與地面等的設置面接地的腳部55。
又,上述第2指壓器具32的第2彈性體42的長條長度L2係作成為比第3指壓器具33的第3彈性體52的長條長度L3更小的值。並且,上述第2指壓器具32的第2彈性體42的最大橫向寬度W2係作成為比第3指壓器具33的第3彈性體52的最大橫向寬度W3更小的值。再者,上述第2指壓器具32的第2芯棒41的直徑係作成為比第3指壓器具33的第3芯棒51的直徑更大的值。
上述第4指壓器具34係用以按壓人體的腳部之小腿部的指壓器具(參照第29圖)。該第4指壓器具34係如第22圖所示,具備有:圓棒狀且為木製的第4芯棒61、以及安裝在該第4芯棒61之呈長條狀且為橡膠製的一對第4彈性體62。該第4芯棒61,其直徑係作成大約40mm,而其軸向長度係作成大約450mm。並且,第4彈性體62,係配置成與第4芯棒61的軸方向呈交叉(大致正交)且沿著第4芯棒61的外面彎曲而安裝在第4芯棒61。再者,對於1個第4芯棒61係具備有2組一對的第4彈性體62。
藉由將細帶63捲附於第4芯棒61及第4彈性體62使得雙方61、62結合成為一體。上述一對第4彈性體62的左右間隔係藉由變更細帶63所形成之第4芯棒61及第4彈性體62的結合狀態而能夠容易地進行調整。
上述第4彈性體62係如第23圖所示,在非彈性變形狀態(亦即,安裝至第4芯棒61之前的狀態)下,係以預定長度L4(例如,大約230mm)延伸成大致直線狀。該第4彈性體62,其橫剖面作成為大致半圓形形狀,並且遍及其長條方向具有相同的最大橫向寬度W4(例如,大約50mm)。並且,該第4彈性體62的表面(上面)形成有在橫剖面朝上形成為凸狀的凸曲面。另外,作為該第4彈性體62的第4芯棒61的上側部之按壓部64係如第22圖所示,形成有在縱剖面朝上形成為凸狀的凸曲面。再者,第4彈性體62,其長條方向的兩端側係作成為能夠與地面等的設置面接地的腳部65。
上述第5指壓器具35係用以按壓人體的腳部之阿基裏斯腱部的指壓器具(參照第29圖)。該第5指壓器具35係如第24圖所示,具備有:圓棒狀且為木製的第5芯棒71、以及安裝在該第5芯棒71之呈長條狀且為橡膠製的一對第5彈性體72。該第5芯棒71,其直徑係作成大約40mm,而其軸向長度係作成大約450mm。並且,第5彈性體72,係配置成與第5芯棒71的軸方向呈交叉(大致正交)且沿著第5芯棒71的外面彎曲而安裝在第5芯棒71。再者,對於1個第5芯棒71係具備有2組一對的第5彈性體72。
藉由將細帶73捲附於第5芯棒71及第5彈性體72使得雙方71、72結合成為一體。上述一對第5彈性體72的左右間隔係藉由變更細帶73所形成之第5芯棒 71及第5彈性體72的結合狀態而能夠容易地進行調整。
上述第5彈性體72係如第25圖所示,在非彈性變形狀態(亦即,安裝至第5芯棒71之前的狀態)下,係以預定長度L5(例如,大約230mm)延伸成大致直線狀。該第5彈性體72,其橫剖面作成為大致半圓形形狀,並且遍及其長條方向具有相同的最大橫向寬度W5(例如,大約60mm)。並且,該第5彈性體72的表面(上面)形成有在橫剖面朝上形成為凸狀的凸曲面。另外,作為該第5彈性體72的第5芯棒71的上側部之按壓部74係如第24圖所示,形成有在縱剖面朝上形成為凸狀的凸曲面。再者,第5彈性體72,其長條方向的兩端側係作成為能夠與地面等的設置面接地的腳部75。
又,上述第4指壓器具34的第4彈性體62的最大橫向寬度W4係作成為比第5指壓器具35的第3彈性體72的最大橫向寬度W5更小的值。
上述第6指壓器具36係用以按壓人體的左腕部的指壓器具(參照第29圖)。該第6指壓器具36係如第26圖所示,具備有:圓棒狀且為木製的第6芯棒81、以及安裝在該第6芯棒81之呈長條狀且為橡膠製的一對第6彈性體82a、82b。該第6芯棒81,其直徑係作成大約40mm,而其軸向長度係作成大約300mm。並且,第6彈性體82a、82b,係配置成與第6芯棒81的軸方向呈交叉(大致正交)且沿著第6芯棒81的外面彎曲而安裝在第6芯棒81。
藉由將細帶83捲附於第6芯棒81及第6彈性體82a、82b使得雙方81、82a、82b結合成為一體。上述一對第6彈性體82a、82b的左右間隔係藉由變更細帶83所形成之第6芯棒81及第6彈性體82a、82b的結合狀態而能夠容易地進行調整。
上述第6彈性體82a係如第27圖所示,在非彈性變形狀態(亦即,安裝至第6芯棒81之前的狀態)下,係以預定長度La6(例如,大約230mm)延伸成大致直線狀。該第6彈性體82a,其橫剖面作成為大致半圓形形狀,並且遍及其長條方向具有相同的最大橫向寬度Wa6(例如,大約50mm)。另外,上述第6彈性體82b,在非彈性變形狀態(亦即,安裝至第6芯棒81之前的狀態)下,係以預定長度Lb6(例如,大約230mm)延伸成大致直線狀。該第6彈性體82b,其橫剖面作成為大致半圓形形狀,並且遍及其長條方向具有相同的最大橫向寬度Wb6(例如,大約60mm)。並且,該第6彈性體82a、82b的表面(上面)形成有在橫剖面朝上形成為凸狀的凸曲面。另外,作為該第6彈性體82a、82b的第6芯棒81的上側部之按壓部84係如第26圖所示,形成有在縱剖面朝上形成為凸狀的凸曲面。再者,第6彈性體82a、82b,其長條方向的兩端側係作成為能夠與地面等的設置面接地的腳部85。
上述第7指壓器具37係用以按壓人體的右腕部的指壓器具(參照第29圖)。該第7指壓器具37係如第 26圖所示,具備有:圓棒狀且為木製的第7芯棒91、以及安裝在該第7芯棒91之呈長條狀且為橡膠製的一對第7彈性體92a、92b。該第7芯棒91,其直徑係作成大約40mm,而其軸向長度係作成大約300mm。並且,第7彈性體92a、92b,係配置成與第7芯棒91的軸方向呈交叉(大致正交)且沿著第7芯棒91的外面彎曲而安裝在第7芯棒91。
藉由將細帶93捲附於第7芯棒91及第7彈性體92a、92b使得雙方91、92a、92b結合成為一體。上述一對第7彈性體92a、92b的左右間隔係藉由變更細帶93所形成之第7芯棒91及第7彈性體92a、92b的結合狀態而能夠容易地進行調整。
上述第7彈性體92a係如第27圖所示,在非彈性變形狀態下係以預定長度La7(例如,大約230mm)延伸成直線狀。該第7彈性體92a,其橫剖面作成為大致半圓形形狀,並且遍及其長條方向具有相同的最大橫向寬度Wa7(例如,大約50mm)。另外,上述第7彈性體92b,在非彈性變形狀態下係以預定長度Lb7(例如,大約230mm)延伸成直線狀。該第7彈性體92b,其橫剖面作成為大致半圓形形狀,並且遍及其長條方向具有相同的最大橫向寬度Wb7(例如,大約60mm)。並且,該第7彈性體92a、92b的表面(上面)形成有在橫剖面朝上形成為凸狀的凸曲面。另外,作為該第7彈性體92a、92b的第7芯棒91的上側部之按壓部94係如第26圖所示,形成有在縱剖面朝 上形成為凸狀的凸曲面。再者,第7彈性體92a、92b,其長條方向的兩端側係作成為能夠與地面等的設置面接地的腳部95。
(2)指壓器具組的作用
其次,說明關於上述構造的指壓器具組30的作用。首先,說明關於指壓器具組30的配置方法。如第28圖~第30圖所示,將第1指壓器具1配置在地面等的設置面99之第1預定位置P1,供使用者(被進行指壓者)的頭部及肩部載置。並且,將第2指壓器具32配置在設置面99的第2預定位置P2,供使用者的背脊部載置。另外,將第3指壓器具33配置在設置面99的第3預定位置P3,供使用者的腰部及臀部載置。又,將第4指壓器具34配置在設置面99的第4預定位置P4,供使用者的腳部之小腿部載置。並且,將第5指壓器具35配置在設置面99的第5預定位置P5,供使用者的腳部之阿基裏斯腱部載置。又,將第6指壓器具36配置在設置面99的第6預定位置P6,供使用者的左腕部載置。並且,將第7指壓器具37配置在設置面99的第7預定位置P7,供使用者的右腕部載置。再者,上述指壓器具1、32~37的位置是因應使用者的體格等而能夠適當地進行調整來決定。
接著,如第31圖(a)所示,使用者係以上仰狀態將身體載置於第1~第7指壓器具1、32~37上來加載全部的體重。如此,使用者的身體會形成為懸浮於宇宙的狀 態(亦即,身體呈無力的狀態)。其次,如第29圖及第30圖所示,會藉由第1指壓器具來按壓頭部的施壓點(例如,後頸部204的施壓點)及肩部的施壓點(例如,肩甲上部206)。並且,會藉由第2指壓器具32來按壓人體的背脊部的施壓點(例如,肩甲下部302的施壓點(特別是肩甲下部302的第1個施壓點,亦稱為「膽俞的穴位」。;參照上述非專利文獻3的P81)。另外,會藉由第3指壓器具33來按壓腰部及臀部的施壓點(特別是浪越壓點304)。又,會藉由第4指壓器具34來按壓人體的腳部之小腿部的施壓點(例如,小腿後側部308的施壓點)。並且,會藉由第5指壓器具35來按壓人體的阿基裏斯腱部的施壓點(例如,小腿後側部308的施壓點)。又,如第32圖(a)所示,會藉由第6指壓器具36來按壓人體的左腕部之施壓點(例如,前腕外側部的施壓點)。另外,會藉由第7指壓器具37來按壓人體的右腕部之施壓點(例如,前腕外側部的施壓點)。
接著,如第31圖(b)、(c)所示,使用者係以橫向狀態將身體載置於第1~第7指壓器具1、32~37上來加載全部的體重。如此,會藉由第1~第7指壓器具1、32~37的各彈性體42、52、62、72、82a、82b、92a、92b來更加強勁地按壓人體的全身之施壓點。特別是會藉由第1指壓器具1的第1彈性體3來強勁地按壓頭部的乳狀凸起210附近的局部P(參照第55圖(c))。並且,會藉由第4指壓器具34的第4彈性體62來強勁地按壓小腿外側部 309的第1個施壓點(亦稱為「足三里的穴位」。參照第55圖(b);參照上述非專利文獻3的P50、P99)。
再者,於使用上述第1~第7指壓器具1、32~37進行全身指壓時,只要各自的指壓器具1、32~37確實地按壓作為第1目標的施壓點(穴位)就能夠確實地達成整體之功效。並且,使用者能夠以上仰狀態與橫向狀態確實地進行按壓直到滿足。如此,會使得身體自然地得到滿足而安眠入睡。又,在有時間時也能按壓其他的穴位。例如,亦可藉由上述第5指壓器具35來按壓腳底或腳表面。另外,趴在上述第3指壓器具33上來進行載置再緩緩地搖晃肚臍以下的下腹部來進行按壓,會直接刺激腸部而產生便意可用於防止便秘。
(3)實施例的效果
如上所述,依據本發明所揭示之指壓器具組30,係具備:第1指壓器具1,用以按壓人體的頭部及/或肩部;以及其他的指壓器具,用以按壓人體的頭部及/或肩部以外的部分。並且,其他的指壓器具,係具備:芯棒、以及安裝在芯棒的長條狀之一對彈性體,並且彈性體係配置成與芯棒的軸方向呈交叉且沿著芯棒的外面彎曲而安裝在芯棒,彈性體的上面形成有在橫剖面朝上形成為凸狀的凸曲面。藉此,會藉由第1指壓器具1的彈性體3來按壓人體的頭部及/或肩部,並且會藉由其他的指壓器具的彈性體來按壓人體的頭部及/或肩部以外的部分。特別是會藉由 其他的指壓器具之彈性體的凸曲面來有效地按壓人體的施壓點。該結果,除了會消除人體的頭部及或肩部的疲勞或酸痛,也會消除除此之外的部分的疲勞或酸痛,能夠更確實地去除或緩和肩酸。
另外,本實施例中,其他的指壓器具係具備:用以按壓人體的背脊部的第2指壓器具32。藉此,藉由第2指壓器具32的彈性體42來按壓人體的背脊部(例如,肩甲下部302的第1個施壓點,亦稱為「膽俞的穴位」。;參照第29圖;參照上述非專利文獻3的P81)。該結果,除了會消除人體的頭部及/或肩部的疲勞或酸痛,也會消除背脊部的疲勞或酸痛。藉由如上所述消除背脊部的酸痛不僅會活性化內臟而產生便意來預防便秘,並且也能夠防止姿勢惡化(亦即,背部彎曲、駝背)。
另外,本實施例中,其他的指壓器具係具備:用以按壓人體的腰部及/或臀部的第3指壓器具33。藉此,會藉由第3指壓器具33的彈性體52來按壓人體的腰部及/或臀部(例如,浪越壓點304,參照第29圖)。該結果,除了會消除人體的頭部及/或肩部的疲勞或酸痛,也會消除腰部及/或臀部的疲勞或酸痛。藉由如上所述消除腰部的酸痛能夠防止腰痛或姿勢惡化(亦即,腰部彎曲)。
又,本實施例中,第2指壓器具32的第2彈性體42的長條長度L2係作成為比第3指壓器具33的第3彈性體52的長條長度L3更小的值。並且,第2指壓器 具32的第2彈性體42的最大橫向寬度W2係作成為比第3指壓器具33的第3彈性體52的最大橫向寬度W3更小的值。再者,第2指壓器具32的芯棒41的直徑係作成為比第3指壓器具33的芯棒51的直徑更大的值。藉此,會藉由第2指壓器具32的第2彈性體42來強勁地按壓人體的背脊部,另一方面會藉由第3指壓器具33的第3彈性體52來輕柔地按壓人體的腰部及/或臀部。
並且,本實施例中,其他的指壓器具係具備:用以按壓人體的腳部之小腿部的第4指壓器具34、以及用以按壓人體的腳部之阿基裏斯腱部的第5指壓器具35。藉此,會藉由第4指壓器具34的第4彈性體62來按壓人體的腳部之小腿部(例如,小腿外側部309的第1個施壓點;亦稱為「足三里的穴位」。參照第55圖(b);參照上述非專利文獻3的P50、P99),並且會藉由第5指壓器具35的彈性體72來按壓人體的阿基裏斯腱部(例如,小腿後側部308的第7個及第8個施壓點;參照第29圖)。該結果,除了會消除人體的頭部及/或肩部的疲勞或酸痛,也會消除腳部的疲勞或酸痛。
另外,本實施例中,第4指壓器具34、及第5指壓器具35分別具備2組一對的彈性體62、72。藉此,能夠將左右的腳部載置於一對彈性體62、72上,將其夾入來進行按壓。該結果,能夠在使左右的腳部呈無力的狀態下,將其載置於指壓器具34、35上,而能夠有效地按壓腳部的各施壓點。
在此,是將1條腿視為與軀體相同。腿部和軀體正中間都貫穿有脊骨及骨幹,並且骨幹的兩側貫穿有肌肉。設定彈性體62、72的寬度來確實地按壓該2部分的肌肉。另外,由於本實施例的第4及第5指壓器具34、35中,具備2部分+2部分的合計為4個部分的彈性體62、72,所以不需要腳使力而是使其100%呈無力來將腳部載置於指壓器具34、35上。藉此,利用確實地掌握肌肉、與使其100%呈無力而能夠獲得良好之指壓效果。
並且,本實施例中,第4指壓器具34的第4彈性體62的最大橫向寬度W4係作成為比第5指壓器具35的第5彈性體72的最大橫向寬度W5更小的值。藉此,會藉由第4指壓器具34的第4彈性體62來強勁地按壓人體的腳部之小腿部,另一方面會藉由第5指壓器具35的第5彈性體72來輕柔地按壓人體的腳部之阿基裏斯腱部。
並且,本實施例中,其他的指壓器具係具備:用以按壓人體的左腕部之第6指壓器具36、以及用以按壓人體的右腕部之第7指壓器具37。藉此,會藉由第6指壓器具36的彈性體82a、82b來按壓人體的左腕部(特別是前腕部及手腕部),並且會藉由第7指壓器具37的彈性體92a、92b來按壓人體的右腕部(特別是前腕部及手腕部)。該結果,除了會消除人體的頭部及/或肩部的疲勞或酸痛,也會消除腕部的疲勞或酸痛。
特別是依據本實施例的指壓器具組30,將全 身置於與地面呈穩定接觸的第1~第7指壓器具1、32~37上,會利用各指壓器具1、32~37使全身完全浮在空中。在該狀態下,會對遍布全身的各穴位進行按壓。接受按壓(指壓)的人會形成為完全無力的狀態。該按壓效果係對回復身心健康有效。亦即,由於不僅會去除或緩和全身的肌肉之疲勞與酸痛並且呈無力會使得意識放鬆,所以會減輕精神面的壓力。
在此,由指壓師所進行之指壓係例如第48圖所示,指壓師係以一邊的膝蓋之支點作為軸,再經由手指表面施加自已的體重來賦予對被指壓體施加的壓力之強弱。該指壓師所按壓之指壓面積係大姆指的前端部分相對來說會較小。相對於此,本實施例的指壓器具組30中,被指壓體的全部體重所產生之壓力會分散於各指壓器具1、32~37(參照第30圖)。上述各指壓器具1、32~37的指壓面積係彈性體的凸面,相較於指壓師的大姆指所形成之指壓面積會較大。並且,由於人是形成為載置於指壓器具1、32~37上的形式,所以能夠獲得強勁之按壓力並且可以獲得長時間之固定的按壓力。相較於此,由指壓師所進行之指壓不僅按壓力較小且由於指壓師會漸漸疲累,所以不可能維持長時間之穩定的按壓力。
另外,由於本實施例的指壓器具組30能夠獲得較大之按壓力,所以在獲得與指壓師同等的按壓力的情況下,係能夠利用比大姆指更大的凸面積(亦即,指壓面積)來進行按壓。由於指壓面積較大,所以即使是不太熟 悉穴位的位置之一般人隨意地進行按壓也會容易使穴位進入指壓面積內。該結果、會與專業的指壓師相同能夠簡單地按壓到穴位。亦即,作成為「即使是一般人也能獲得與專業程度不相上下的指壓效果」之指壓器具。另外,由於本實施例的指壓器具組30能夠長時間的進行固定之按壓,所以藉由將指壓壓力設成較小也能應用於睡眠用之安眠熟睡枕或安眠熟睡床之開發。再者,指壓師一天對4~5人進行指壓後身體會疲累,本實施例的指壓器具組30能夠作為用以對指壓師本身的身體進行療養。
再者,由於依據本實施例的指壓器具組30能夠按壓全身,所以會確實地達成「消除腰痛、腰彎、駝背、便秘、腳部的疲勞、內臟疲勞等,身體整體之酸痛與疲勞」的效果。另外,也會獲得與接受合計12個人的指壓師同時地對頭部、肩部、背脊部、腰部、右腳的小腿部、右腳的阿基裏斯腱部、左腳的小腿部、左腳的阿基裏斯腱部、右腕的前腕部、右腕的手腕部、左腕的前腕部、左腕的手腕部進行指壓之效果。
又,按摩在世界各地是自古以來即存在。上述理由是因為人類想要消除全身的肌肉酸痛與疲勞。只要使用本實施例的指壓器具組30,即使不接受別人所進行之指壓(包含按摩。),也能夠靠自已本身在喜好的時間與地點對自已本身的身體進行療養而獲得相同或更加優異之效果。
再者,使用本實施例的指壓器具組30對其他 人進行指壓的情況下,能夠靠1個人來管理多數個被指壓人。並且,藉由讓指壓人稍微地學習指壓的的穴位,就能夠進行指壓服務。藉此,指壓費用會大幅地降低。當指壓費用大幅地降低時,接受指壓的人就會增加。即使是發展中國家接受指壓的機會也會增加。如此,指壓的工作在發展中國家會增加,隨著雇用的增加國民的生活也會變好而使得該國家的GDP也會上升。
在此,「指壓」是指:利用(經由)手指施加壓力(參照上述非專利文獻1的P15等)。另外,在自已進行指壓的情況下,自已進行指壓的按壓方式之訣竅為:不將力氣施加於指尖而是取得身體全身之平衡再緩緩地施加壓力,之後在緩緩地移除壓力。並且,指壓的按壓方式必須是垂直地按壓皮膚面。再者,指壓師的按壓方式係不將力氣施加於指尖而是運用指壓師的體重來經由指尖施加壓力。當該壓力舒服地緩緩地從皮膚浸透至肌肉時,會產生效果。也就是所謂的指壓的壓力係運用體重之「自然力」來施加壓力。
又,本實施例的指壓器具組30中,為了重現指壓師的「手的皮膚之柔軟度」,與身體的接點係使用彈性體3、42、52、62、72、82a、82b、92a、92b。並且,藉由所施加之壓力的強弱能夠改變彈性體3、42、52、62、72、82a、82b、92a、92b之構造。
另外,為了將指壓師的體重之壓力緩緩地傳達至手的皮膚,指壓師的「手指、手腕、手肘、肩膀的關 節之柔軟性」係進行指壓的必須條件,其為「指壓的要點」。因此,本實施例的第1~第7指壓器具1、32~37中,為了重現「關節的柔軟性」設置用以接地的「腳部8、9、45、55、65、75、85、95」,並且從與身體的接點「按壓部11~14、44、54、64、74、84、94」至接地面的腳部8、9、45、55、65、75、85、95係形成為1個彈性體3、42、52、62、72、82a、82b、92a、92b。藉由所施加之壓力會使彈性體3、42、52、62、72、82a、82b、92a、92b的腳部8、9、45、55、65、75、85、95之構造物整體產生變形來實現關節的機能。
另外,本實施例的指壓器具組30係「利用自已本身的全身之體重」來取指壓師的體重,將其加載於指壓器具1、32~37上來進行按壓。能夠利用全身的體重會活用真的自然力,而活用真的自然力正是指壓的要點。又,好的指壓師是指:會100%活用自已的體重而能夠藉由「體重力」賦予壓力的大小產生變化來進行指壓。
在此,指壓師所進行的指壓係讓被指壓人穿著1件薄織物而呈睡姿。上述理由係為了使被指壓人移除身體所有的力氣而以無力狀態呈睡姿,能夠說是100%的安定狀態。係指壓師能夠100%活用自已的體重之壓力的狀態。相對於此,呈站或坐的狀態係需使用用以讓自已維持該姿勢的力氣。上述動作並非真的指壓而是稱為按摩(massage)。依據本實施例的指壓器具組30,使用者會完全無力而載置於指壓器具1、32~37上。係真正的指壓。 另外,本實施例的指壓器具組30也作為「供一般人能夠探尋自已的身體之穴位的道具」。又,第1~第7指壓器具1、32~37,其與身體接觸的按壓部分會全部形成為R曲面。再者,第1~第7指壓器具1、32~37,係能夠容易地調整朝所有XYZ軸方向之移動。能夠調整身體的按壓部位或按壓力的強弱。
並且,指壓的按壓方式必須是垂直地按壓皮膚面。由於係指壓所以與皮膚的接點為1點。穴位係點,即使利用線來進行按壓也無法按壓穴位會不具有指壓效果。以線按壓僅能進行單純的按摩。相對於此,本實施例的第1~第7指壓器具1、32~37,其與身體的接點部分必須係利用R曲面的一點來接觸,並且作用力的方向是與接線垂直。亦即,朝皮膚垂直地按壓。
又,第1~第7指壓器具1、32~37係能夠按壓身體全部的(幾乎所有的)部分之「供自我療養的萬能指壓器具」。
另外,本實施例的第1~第7指壓器具1、32~37係由一對彈性體3、42、52、62、72、82a、82b、92a、92b所組成,並且利用4條腳部8、9、45、55、65、75、85、95而保有接地的穩定性,所以指壓器具1、32~37能夠不移動且穩定地實施上述利用使用者本身的體重所進行之按壓。簡而言之,能夠活用100%的作為自然力之體重力。假設,作為承受體重力的對象之器具產生移動就無法100%活用體重力。上述行為並非指壓。
並且,本實施例的第1指壓器具1特別強化能夠按壓引起肩酸之根源的「乳狀凸起210」周邊的頭部之2點、與「肩甲上部206」周邊的肩部之2點的4點,藉此能夠作成為以顯著地減輕肩酸為目的之指壓器具。
再者,依據本實施例的指壓器具組30不僅促進肉體的健康也會「促進精神面的健康」:具有使意識放鬆之效果。身體載置於指壓器具1、32~37上會形成為完全100%無力的狀態。「當無力時會使意識放鬆」。意識會如同悠閒地浸泡於露天溫泉時、或被滿天星空吸引時等般地放鬆。日常生活中,愈生活在會讓意識緊張的環境中的人愈不可缺少使意識得以放鬆的時刻。因為使得意識有緊張時和放鬆時2種狀態才開始保有精神的健康。能夠消除一天的身體之疲勞而使意識放鬆之本實施例的第1~第7指壓器具1、32~37(自我療養的萬能指壓器具)對於人類欲維持「肉體與精神」之健康的生活來說是必需品。
再者,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實施例,而是因應目的、用途能夠在本發明的範圍內作成為進行各種變更後的實施例。亦即,上述實施例中,雖然例舉了遍及其長條方向具有一樣的橫向寬度之彈性體3,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第15圖所示,亦可採用彈性體3',其具備有:寬廣部24,具有橫向寬度w1(例如,50~80mm);以及窄幅部25,與該寬廣部24的一端側相連且具有比寬廣部24的橫向寬度更小的橫向寬度w2(例如,40~60mm)。依據採用該彈性體3的指壓器具1,不僅能夠利用設置在寬廣部 24的第1按壓部11及第4按壓部14相對較輕柔地按壓頭部或乳狀凸起附近的局部P,並且能夠利用設置在窄幅部25的第2按壓部12及第3按壓部13相對較強勁地按壓肩甲間部202或肩甲上部206。
另外,上述實施例中,雖然例舉了在第1按壓部11的背面側設置肋部17並且將該肋部17的下面作成為第1傾斜面21而形成之彈性體3,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第16圖所示,亦可採用在第1按壓部11的背面側形成有遍及第1按壓部11的寬度方向之大致全長而延伸之第1傾斜面21'所形成的彈性體3"。
又,上述實施例中,雖然例舉了第2按壓部12,其縱剖面之表面緣部係大致曲線狀,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作成為第2按壓部,其縱剖面之表面緣部為大致直線狀。
又,上述實施例中,雖然例舉了第3按壓部13,其縱剖面之表面緣部係大致直線狀,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作成為第3按壓部,其縱剖面之表面緣部為大致曲面狀。
又,上述實施例中,雖然例舉了在非彈性變形狀態下,第1按壓部11、第4按壓部14及支承部15,其縱剖面之表面緣部係大致直線狀,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作成為在非彈性變形狀態下,第1按壓部11、第4按壓部14及支承部15,其縱剖面之表面緣部為大致曲面狀。
又,上述實施例中,雖然例舉了支承部15,當將指壓器具1放置於設置面時會形成為直立狀態,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作成為支承部,當將指壓器具放置於設置面時相對於垂線會形成為傾斜狀態。
另外,上述實施例中,雖然例舉了平面狀的傾斜面21、21'、22,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作成為曲面狀的傾斜面。
又,上述實施例中,雖然例舉了傾斜面21、21'、22,係在未對於彈性體3、3'、3"施加負載的狀態下會與芯棒2的外周面接觸,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作成為傾斜面,在對於彈性體3、3'、3"為無負載的狀態下與芯棒2的外周面呈對向,並且在對彈性體3、3'、3"施加負載時(亦即,將頭部或肩部載置於彈性體時)會與芯棒2的外周面接觸。
並且,上述實施例中的芯棒2、41、51、61、71、81、91的材質、形狀等係能夠因應彈性體的按壓力之強弱來適當地進行選擇。作為該芯棒2、41...的材質,係可以例舉木材、樹脂、橡膠、彈性體、發泡體、金屬等。另外,作為芯棒2、41...的形狀,例如係可以例舉縱剖面呈圓形、縱剖面呈橢圓形、縱剖面呈多角形、縱剖面呈特殊形等。該芯棒2、41...,只要在橫剖面至少上面部形成為朝上形成為凸狀的凸曲面即可。
並且,上述實施例中的彈性體3、42、52、62、72、82a、82b、92a、92b的材質、形狀等係能夠因應 彈性體的按壓力之強弱來適當地進行選擇。作為該彈性體3、42...的材質,係可以例舉橡膠、彈性體、發泡體等。另外,作為彈性體3、42...的形狀,係可以例舉具有彎曲部及/或彎折部之長條狀、延伸成大致直線狀的長條狀等。再者,作為該彈性體3、42...的硬度(例如,橡膠硬度),例如係可以作成為50~75°(較佳為55~70°)。該硬度係以新JIS規格K6235為基準來進行測量,而硬度計則是使用型式A的硬度計。
又,依據上述實施例的指壓器具1進行按壓之部位、順序等並無特別之規定。作為依據該指壓器具1進行按壓之部位,係能夠例舉人體的頭部、肩甲間部、肩甲上部、乳狀凸起附近的局部、後頸部、側頸部、腰部、臀部、腳部、腕部等。
另外,上述實施例中,雖然例舉指壓器具組30,作為其他的指壓器具係具備第2~第7指壓器具32~37,但並不限定於此,指壓器具組亦可作成為不具備所有的第2~第7指壓器具32~37而是至少具備第2~第7指壓器具32~37中的1種指壓器具。又,指壓器具組亦可作成為除了第2~第7指壓器具32~37再進一步地加入其他的指壓器具。
並且,上述實施例中,雖然例舉利用預定順序對第1~第7指壓器具1、32~37進行配置之形態,但並不限定於此,第1~第7指壓器具1、32~37之配置順序並無特別之規定。
另外,上述實施例中,雖然例舉指壓器具組30,具備單一的6指壓器具36(或第7指壓器具37),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第32圖(b)所示,指壓器具組亦可作成為具備複數個(圖中為2個)第6指壓器具36(或第7指壓器具37)。
又,上述實施例中,雖然例舉指壓器具32~37,係具備實心狀的彈性體42、52、62、72、82a、82b、92a、92b,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第33圖、第34圖所示,亦可作成為指壓器具112,其具備在其背面側沿著長條方向形成有凹部111a的中空狀之彈性體111。
又,上述實施例中,雖然例舉指壓器具32~37,係具備橫剖面呈半圓形形狀的彈性體42、52、62、72、82a、82b、92a、92b,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第35圖、第36圖所示,亦可作成為指壓器具114,其具備上面側形成為朝上形成為凸狀的凸曲面之縱剖面呈矩形形狀的彈性體113。
再者,上述實施例中,雖然例舉指壓器具1(參照第1圖~第3圖),係利用一邊將細帶5貫穿形成在彈性體3的溝部4一邊將其捲附於芯棒2及彈性體3來使雙方2、3結合成為一體,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第37圖~第39圖所示,亦可作成為指壓器具1A,其利用將細帶5A交叉狀地捲附於芯棒2及彈性體3A(特別是第1按壓部11及第4按壓部14),並且將環狀的細帶5B捲附於形成在彈性體的腳部8、9之環狀的溝部8a、9a,使得芯棒 2及彈性體3A結合成為一體。藉此,不僅會藉由細帶5A將芯棒2及彈性體3A牢固地結合成為一體,並且也會藉由細帶5B來抑制兩腳部8、9相互呈分離的姿勢會崩壞。另外,藉由溝部8a會使得支承部15變得容易產生彈性變形,而能夠利用第1按壓部11更加準確地掌握乳狀凸起附近的局部P並且以更加適當之按壓力對其進行按壓。又,上述細帶5B也可以作成為呈交叉之環狀細帶、或作成為不呈交叉之環狀細帶亦可。再者,於第37圖~第39圖所示之上述指壓器具1A中,與上述指壓器具1大致相同的構造部位是賦予其相同的元件符號。
另外,例如第40圖及第41圖所示,亦可作成為組合上述指壓器具1、1A的細帶5、5A、5B之捆縛形態。具體而言,首先,將第1細帶5捆縛於芯棒2及彈性體3B(第41圖(a)),接著將第2細帶5A交叉狀地捲附於芯棒2及彈性體3B(第41圖(b)),之後在將第3細帶5B捲附於形成在彈性體的腳部8、9之環狀的溝部8a、9a(第41圖(c)),而能夠獲得將芯棒2及彈性體3B結合為一體而形成的指壓器具1B。由於依據本指壓器具1B時,不僅會達成與上述指壓器具1、1A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並且藉由第1細帶5會將第1按壓部11及第4按壓部14無間隙地臨時安裝成與芯棒2的表面接觸,所以能夠容易地進行之後的藉由第2及第3細帶5A、5B所進行之組裝作業。
上述實施例中,雖然例舉用以按壓人體的前 腕部之第6及第7指壓器具36、37(參照第29圖),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第42圖及第43所示,也可以作成為用以按壓前腕之與上臂的連結部之指壓器具36'、37'、或作成為用以按壓上臂之與肩部的連結部及/或腋下下方部之指壓器具36"、37'亦可。再者,作為上述指壓器具36'、37'係例如能夠採用利用預定狹角(預定銳角)將第4指壓器具34所使用之一對彈性體62(參照第22圖及第23圖)捲附於芯棒2(直徑40mm、軸長250mm)者。又,作為上述指壓器具36'"、37"係例如能夠採用利用預定狹角(預定銳角)將第5指壓器具35所使用之一對彈性體72(參照第24圖及第25圖)捲附於芯棒2(直徑40mm、軸長250mm)者。
再者,作為變形例所揭示之指壓器具組亦可採用指壓器具組400,其係例如第44圖及第45圖所示具備:上述第1指壓器具1(參照第1圖),用以按壓人體的頭部及/或肩部;以及左右的肩用指壓器具401,用以按壓人體的左右之肩部300(特別是包含肩甲骨200部分的肩部300;參照第45圖(b)。又,作為上述肩用指壓器具401係例如能夠採用利用預定狹角(預定銳角)將第5指壓器具35所使用之一對彈性體72(參照第24圖及第25圖)捲附於芯棒2(直徑40mm、軸長250mm)者。
上述指壓器具組400係例如第45圖所示,將第1指壓器具1配置在地面等的設置面之第1預定位置P1,使其供使用者(被指壓人)的頭部載置,並且將左右的 肩用指壓器具401配置在設置面的左右之第2預定位置P2,使其供使用者的肩部載置。此時,第1指壓器具1之芯棒2的軸心與肩用指壓器具401之芯棒2的軸心所形成的角度θ4(參照第45圖(a))係例如作成為35~55°(較佳為40~50°)。
接著,如第46圖(a)所示,使用者係以上仰狀態將頭部及肩部載置於第1指壓器具1及左右的肩用指壓器具401。如此,會藉由第1指壓器具1來按壓頭部之施壓點並且會藉由左右的肩用指壓器具401來按壓左右的肩部之施壓點。另一方面,如第46圖(b)所示,使用者係以橫向狀態將頭部及肩部載置於第1指壓器具1及其中一方的肩用指壓器具401。如此,會藉由第1指壓器具1來按壓頭部之施壓點並且會藉由其中一方的肩用指壓器具401來較強勁地按壓其中一方的肩部之施壓點。如上所述,使用者能夠以上仰狀態與橫向狀態確實地進行按壓直到滿足,藉此會安眠入睡。亦即,能夠將上述第1指壓器具1及左右的肩用指壓器具401的組合作為助眠、熟睡用枕來長時間地進行使用。
另外,上述實施例中,雖然例舉用以按壓人體的腰部及/或臀部之單一的第3指壓器具33(參照第30圖),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第47圖所示,也可以作成為將一對指壓器具33'、33'沿著腰部及/或臀部並列設置而成之第3指壓器具。該情況下,利用細帶等的連結材料連結一對指壓器具33'、33'的芯棒51及/或彈性體53'之間來連 結雙方33'、33',藉此能夠以一定的間隔來並列地設置一對指壓器具33'、33'。
再者,作為其他的變形例所揭示之指壓器具組亦可採用指壓器具組403,其例如第49圖及第50圖所示作為用以按壓人體的腰部部及/或肩部的第3指壓器具係具備:中央指壓器具404、及左右的橫向指壓器具405。該情況下,中央指壓器具404係配置成使其芯棒404a的軸心相對於第1指壓器具1之芯棒2的軸心係呈大致平行(參照第49圖)。並且,左右的橫向指壓器具405係配置成使其芯棒405a的軸心相對於第1指壓器具1的軸心(亦即,中央指壓器具404之芯棒404a的軸心)係以預定的傾斜角θ5(例如,大約45度)呈傾斜(參照第49圖)。藉此,會藉由左右的橫向指壓器具405的一方之彈性體來按壓包含腎俞407、志室408的穴位之腰部或仙骨部並且會利藉由另一方的彈性體來按壓包含浪越壓點304之腰部(參照第50圖)。另外,會藉由中央指壓器具404來防止腰部朝人體的下方產生位移。藉此,能夠穩定地消除腰部及/或臀部的疲勞或酸痛,而能夠更加確實地防止腰痛或姿勢惡化(亦即,腰部彎曲)。
再者,作為本指壓器具組403,係採用上述指壓器具36'、36"、37'、37"作為用以按壓人體的腕部之第6及第7指壓器具,並且構成為:具備有用以按壓人體的肩部之上述左右的肩用指壓器具401。又,作為中央指壓器具404係例如能夠採用利用預定廣角(預定鈍角)將第5 指壓器具35所使用之一對彈性體72(參照第24圖及第25圖)捲附於芯棒404a(直徑40mm、軸長250mm)者。另外,作為左右的橫向指壓器具405係例如能夠採用利用預定狹角(預定銳角)將第5指壓器具35所使用之一對彈性體72(參照第24圖及第25圖)捲附於芯棒405a(直徑40mm、軸長250mm)者。
將上述指壓器具組403作為助眠、睡眠用而進行使用的情況下,係例如第51圖及第52圖所示,將用以按壓人體的腕部之指壓器具36'、36"、37'、37"、用以按壓人體的背脊部之指壓器具32、及中央指壓器具404從進行指壓時的設置位置移除,並且將其預先設置於供使用者以橫向狀態來按壓腳部或腕部之適當的位置(參照第51圖)。再者,相較於進行指壓時係將左右的橫向指壓器具405之左右間隔預先設置成較寬。
在上述狀態下,如第52圖所示,使用者係以上仰狀態將頭部及肩部載置於第1指壓器具1及左右的肩用指壓器具401,並且將腰部放入左右的橫向指壓器具405之間,再將腳部載置於指壓器具34、35。如此,會藉由第1指壓器具1來按壓頭部之施壓點,且會藉由左右的肩用指壓器具401來按壓左右的肩部之施壓點,又會藉由左右的橫向指壓器具404來按壓腰部的施壓點,而會指壓器具34、35來按壓腳部的施壓點。
另一方面,如第53圖所示,使用者係以橫向狀態將頭部及肩部載置於第1指壓器具1及其中一方的肩 用指壓器具401,並且將下腹部載置於其中一方之橫向指壓器具405,再將另一方的腰部載置於另外一方的橫向指壓器具405。又,將手腕部載置於指壓器具36'(或37')並且將腳部載置於指壓器具32、404(或36"、37")。如此,會藉由第1指壓器具1來按壓頭部之施壓點並且會藉由左右的肩用指壓器具401來按壓左右的肩部之施壓點,又會藉由其中一方之橫向指壓器具405來按壓下腹部之施壓點,再會藉由另外一方的指壓器具405來按壓腰部之施壓點。另外,會藉由指壓器具36'來按壓手腕部之施壓點並且藉由指壓器具32、404來按壓腳部之施壓點。因此,使用者能夠以上仰狀態與橫向狀態確實地進行按壓直到滿足,藉此會安眠入睡。亦即,能夠將上述第1指壓器具1及左右的橫向指壓器具405的組合作為助眠、熟睡用枕來長時間地進行使用。另外,藉由一方之橫向指壓器具405來按壓下腹部,會直接刺激腸部而產生便意可用於預防便秘。
如上所述,依據本實施例的指壓器具組403,第3指壓器具係具備:左右的橫向指壓器具405,橫向指壓器具405係配置成使得橫向指壓器具405之芯棒405a的軸心相對於第1指壓器具1之芯棒2的軸心係呈傾斜。藉此,會藉由左右的橫向指壓器具405來按壓人體的腰部及/或臀部(特別是,包含腎俞407、志室408的穴位之腰部或包含仙骨部、浪越壓點304之腰部)。藉此,能夠更加確實地防止腰痛或姿勢惡化(亦即,腰部彎曲)。又,能 夠將上述第1指壓器具1及左右的橫向指壓器具405的組合作為助眠、熟睡用來長時間地進行使用。
再者,依據本實施例的指壓器具組403,第3指壓器具係具備:中央指壓器具404,中央指壓器具404係配置成使得中央指壓器具404之芯棒404a的軸心相對於第1指壓器具1之芯棒2的軸心係呈平行。藉此,會藉由中央指壓器具404來防止腰部及/或臀部之位移。因此,能夠穩定地利用左右的橫向指壓器具405及中央指壓器具404來消除腰部及/或臀部的疲勞或酸痛。
再者,上述實施方式、實施例及變形例等係能夠因應目的、用途來進行組合後再進行使用。
前述例子的目的僅是用以說明,而並非是用以限制本發明。雖然例舉典型的實施方式來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的記載及圖式中所使用的文字內容並非是用以限制本發明的文字內容而是用以說明及示意的文字內容。如在此所詳述般地,在不脫離上述形態的本發明之範圍或精神,能夠在所添附的申請專利範圍內進行變更。在此,雖然參照了本發明之詳述的特定構造、材料及實施例,但並非是用以將本發明限制於在此所揭示的事項,反而是用以提及本發明所添附之申請專利範圍內的所有機能性相等的構造、方法、及使用。
本發明並不限定於如上詳述之實施方式,而是能夠在本發明的請求項所揭示之範圍內進行各種變形或變更。
[產業的可利用性]
作為用以按壓人體的局部之指壓器具而被廣泛地利用。
1‧‧‧指壓器具(第1指壓器具)
2‧‧‧芯棒
3‧‧‧彈性體
4‧‧‧溝部
8‧‧‧腳部
9‧‧‧腳部
11‧‧‧第1按壓部
11a‧‧‧凸狀曲面部
12‧‧‧第2按壓部
13‧‧‧第3按壓部
14‧‧‧第4按壓部
15‧‧‧支承部
17‧‧‧肋部
21‧‧‧第1傾斜面
22‧‧‧第2傾斜面
D‧‧‧芯棒的直徑
H1‧‧‧整體之高度
H2‧‧‧腳部的高度
L1‧‧‧抵接面
l1‧‧‧第1按壓部的長度
l2‧‧‧第2按壓部的長度
l3‧‧‧第3按壓部的長度
l4‧‧‧第4按壓部的長度
l5‧‧‧第5按壓部的長度
R‧‧‧曲率半徑
t‧‧‧第4按壓部的厚度
θ 3‧‧‧傾斜角

Claims (16)

  1. 一種指壓器具,其具備:芯棒、以及安裝於該芯棒的長條狀之一對彈性體,該彈性體係配置成與該芯棒的軸方向呈交叉且沿著該芯棒的外面彎曲而安裝在該芯棒,其特徵為:前述彈性體具備配置在前述芯棒的上面側之第1按壓部,並且在前述第1按壓部的背面側形成有第1傾斜面,其相對於該第1按壓部的延伸設置方向係呈傾斜且與前述芯棒的外面接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指壓器具,其中,前述彈性體係具備:第2按壓部,配置在該彈性體的長條方向的一端側之附近,該第2按壓部的縱剖面之表面緣部係呈大致曲線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之指壓器具,其中,前述彈性體係具備:第3按壓部,配置在前述第1按壓部與前述第2按壓部之間,該第3按壓部的縱剖面之表面緣部係呈大致直線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指壓器具,其中,前述彈性體係具備:利用直立狀態支承前述芯棒的外面之支承部,並且在前述支承部的背面側形成有第2傾斜面,其相對於該支承部的延伸設置方向係呈傾斜且與前述芯棒的外面接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指壓器具,其中, 前述彈性體係具備:第4按壓部,在前述第1按壓部與前述支承部之間且配置於前述芯棒的上面側,該第4按壓部的厚度係2~5mm。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指壓器具,其中,前述第1按壓部的背面側設置有朝該第1按壓部的延伸設置方向延伸的肋部,並且藉由該肋部的下面形成有前述第1傾斜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指壓器具,其中,前述第1傾斜面係設置在形成於前述彈性體的下面側之朝上面側凹陷之凹部。
  8. 一種指壓器具組,其特徵為: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第1指壓器具,用以按壓人體的頭部及/或肩部;以及其他的指壓器具,用以按壓人體之與前述第1指壓器具所按壓之部分相異的部分,並且前述其他的指壓器具係具備:芯棒、以及安裝於該芯棒的長條狀之一對彈性體,該彈性體係配置成與該芯棒的軸方向呈交叉且沿著該芯棒的外面彎曲而安裝在該芯棒,該彈性體的上面形成有在橫剖面朝上形成為凸狀的凸曲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記載之指壓器具組,其中,前述其他的指壓器具係具備:用以按壓人體的背脊部之第2指壓器具。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記載之指壓器具組,其 中,前述其他的指壓器具係具備:用以按壓人體的腰部及/或臀部之第3指壓器具。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記載之指壓器具組,其中,前述第3指壓器具係具備:左右的橫向指壓器具,該橫向指壓器具係配置成使得該橫向指壓器具之前述芯棒的軸心相對於前述第1指壓器具之前述芯棒的軸心係呈傾斜。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記載之指壓器具組,其中,前述第3指壓器具係具備:中央指壓器具,該中央指壓器具係配置成使得該中央指壓器具之前述芯棒的軸心相對於前述第1指壓器具之前述芯棒的軸心係呈平行。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記載之指壓器具組,其中,前述其他的指壓器具係具備:用以按壓人體的腳部之小腿部的第4指壓器具、以及用以按壓人體的腳部之阿基裏斯腱部的第5指壓器具。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記載之指壓器具組,其中,前述其他的指壓器具係具備:用以按壓人體的左腕部之第6指壓器具、以及用以按壓人體的右腕部之第7指壓器具。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記載之指壓器具組,其中,前述其他的指壓器具係具備:用以按壓人體的肩部的左右之肩用指壓器具,該肩用指壓器具係配置成使得該肩用指壓器具之前述芯棒的軸心相對於前述第1指壓器具之前述芯棒的軸心係呈傾斜。
  16. 一種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至第15項任一項所記載之指壓器具組的配置方法,其特徵為:將前述第1指壓器具配置在設置面的第1預定位置,使其供人體的頭部及/或肩部載置,並且將前述其他的指壓器具配置在前述設置面的其他預定位置,使其供人體之與前述第1指壓器具所按壓之部分相異的部分載置。
TW103132411A 2013-11-22 2014-09-19 指壓器具、具備該指壓器具的指壓器具組及其配置方法 TW2015244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42172 2013-11-22
JP2014137222 2014-07-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4489A true TW201524489A (zh) 2015-07-01

Family

ID=53179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2411A TW201524489A (zh) 2013-11-22 2014-09-19 指壓器具、具備該指壓器具的指壓器具組及其配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49115B2 (zh)
JP (1) JP6414988B2 (zh)
CA (1) CA2931271A1 (zh)
TW (1) TW201524489A (zh)
WO (1) WO20150760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20678B1 (ko) * 2016-06-09 2017-03-28 (주)보노테크 다리 베개
WO2019123653A1 (ja) * 2017-12-22 2019-06-27 正夫 榊原 指圧器具、指圧器具セット及びその配置構造
WO2019123654A1 (ja) * 2017-12-22 2019-06-27 正夫 榊原 指圧器具、指圧器具セット及びその配置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14409U (zh) 1977-02-17 1978-09-12
US5070865A (en) * 1989-03-02 1991-12-10 John Iams Soft tissue support system
US6305040B1 (en) * 1998-06-03 2001-10-23 Scott G. Myler Acupressure pillow apparatus and method
JP3063299U (ja) 1999-04-22 1999-10-29 マクロウィル有限会社 健康器具
US6419650B1 (en) * 1999-12-03 2002-07-16 Fitness Works Inc Device for providing accupressure back massage
JP4164840B2 (ja) * 2003-02-25 2008-10-15 幹哉 山野 指圧効果用用具
JP2005081084A (ja) 2003-09-11 2005-03-31 Yutaka Nunohashi 健康器具
US20100145244A1 (en) * 2008-12-08 2010-06-10 Robert Schwartz Apparatus for application of trigger point pressure in personal fitness centers and the like before or after exercise
CA2811079C (en) * 2010-09-13 2015-06-23 Masao Sakakibara Acupressure appliance
US20130085426A1 (en) * 2011-09-30 2013-04-04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NY Device and methods for massage, acupressure myofascial release and trigger point therap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931271A1 (en) 2015-05-28
US10449115B2 (en) 2019-10-22
JPWO2015076011A1 (ja) 2017-03-16
WO2015076011A1 (ja) 2015-05-28
US20160287473A1 (en) 2016-10-06
JP6414988B2 (ja) 2018-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37437B2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promoting health
TW201524489A (zh) 指壓器具、具備該指壓器具的指壓器具組及其配置方法
CN203749783U (zh) 一种多功能休闲按摩椅
TWM376286U (en) Hand-held massage machine
JP6978101B2 (ja) 指圧器具、指圧器具セット及びその配置構造
JP3198998U (ja) 指圧器具セットの配置構造
US5570703A (en) Contoured therapeutic spinal support
WO2019123653A1 (ja) 指圧器具、指圧器具セット及びその配置構造
US10925794B2 (en) Stationary massage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oft tissue strain release
JP3106889U (ja) 整体器具
JP2017121448A (ja) トレーニング方法
JP7488567B2 (ja) マッサージ具
KR20100008858U (ko) 두드림식 경혈 자극 안마기
KR200326574Y1 (ko) 안마기
JP3187504U (ja) 自分の体重を利用するマッサージ器
KR200475712Y1 (ko) 지압구
CN109498411B (zh) 一种膝部按摩器
JP3208728U (ja) 健康ボール器具
JP5883186B1 (ja) 健康器具
JP3091714B2 (ja) 健康増進器具
TWM530642U (zh) 按摩復健裝置
JP3204625U (ja) 指圧器具 全身まで出来る指圧運動器具
JP3096692U (ja) 趾間拡張具
JP2000210364A (ja) 脊髄矯正マッサージ器
JP3006194U (ja) 寝具用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