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24394A - 包含具有整體編織輪廓部之一編織組件之鞋類物件 - Google Patents

包含具有整體編織輪廓部之一編織組件之鞋類物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24394A
TW201524394A TW103129749A TW103129749A TW201524394A TW 201524394 A TW201524394 A TW 201524394A TW 103129749 A TW103129749 A TW 103129749A TW 103129749 A TW103129749 A TW 103129749A TW 201524394 A TW201524394 A TW 20152439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foot
suture
forefoot
k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9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42291B (zh
Inventor
Daniel A Podhajny
Original Assignee
Nike Innovate C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4/026,58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9936757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e Innovate Cv filed Critical Nike Innovate Cv
Publication of TW201524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4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2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229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23/00Uppers; Boot legs; Stiffeners; Other single parts of footwear
    • A43B23/02Uppers; Boot legs
    • A43B23/0245Uppers; Boot le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23/025Uppers; Boot le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assembled by stitch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00Footw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A43B1/02Footw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ade of fibres or fabrics made therefrom
    • A43B1/04Footw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ade of fibres or fabrics made therefrom braided, knotted, knitted or croche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23/00Uppers; Boot legs; Stiffeners; Other single parts of footwear
    • A43B23/02Uppers; Boot legs
    • A43B23/04Uppers made of one piece; Uppers with inserted gussets
    • A43B23/042Uppers made of one pie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9/00Footw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assembling of the individual parts
    • A43B9/02Footwear stitched or nailed through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D04B1/123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with laid-in unlooped yarn, e.g. fleece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3Shape features
    • D10B2403/032Flat fabric of variable width, e.g. including one or more fashioned panel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1/00Wearing apparel
    • D10B2501/04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 D10B2501/043Footw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鞋類物件,其包含具有由單式編織構造形成之一編織組件之一鞋面。該編織組件具有一第一邊緣及一第二邊緣。該編織組件亦包含經結構設計(configured)而安置於相鄰於鞋底結構且安置於一腳部下方之一基底部分。該編織組件進一步包含一腳跟部、一前足部、一中足部及一側足部。該編織組件額外地包含帶有一凸緣之一套環。該第二邊緣在一縫線處接合至該第一邊緣。該縫線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一端大體上位於該鞋面之內側及外側之一者上之套環之凸緣處。該第二端與該第一端間隔開。

Description

包含具有整體編織輪廓部之一編織組件之鞋類物件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係於2013年3月4日申請且標題為「Article of Footwear Incorporating A Knitted Component With Integrally Knit Contoured Portion」之同在申請中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783,900號(代理人案號51-3172)之一部分接續申請案,其全文揭示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文揭示內容係關於一種鞋類物件,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一種包含具有一整體編織輪廓部之一編織組件之鞋類物件。
此段落提供有關於其未必為先前技術之本文揭示內容之先前技術資訊。
習知鞋類物件一般包含兩個主要元件:一鞋面及一鞋底結構。鞋面緊固至鞋底結構且在鞋類內部上形成一空間來舒適地及牢固地接納腳部。鞋底結構緊固至鞋面之一下表面,由此定位於鞋面與地面之間。例如,在一些運動鞋類物件中,鞋底結構可包含一中底及一外底。中底一般包含減弱地面反作用力以在步行、跑步及其他走動活動期間減少對腳部及腿部之壓力之一聚合物發泡體材料。另外,中底可 包含流體填充囊、薄板、緩和器或其他元件,其等進一步使反作用力減弱,提高穩定性或影響腳部之運動。外底緊固至中底之一下表面且提供鞋底結構之一地面接合部分,該部分由一耐用及耐磨材料形成,例如橡膠。鞋底結構亦可包含一鞋墊,其定位於空間內且接近腳部之一下表面以提高鞋類舒適度。
鞋面一般延伸於腳部之腳背及腳趾區域上方、沿著腳部之內側及外側且圍繞腳部之腳跟區域。在一些鞋類物件(諸如籃球鞋類及靴子)中,鞋面可沿著腳踝向上及圍繞腳踝延伸以為腳踝提供支援或保護。一般藉由鞋類之一腳跟區域中之一開口出入鞋面內部之空間。一鞋帶系統通常併入至鞋面中以調整鞋面之配合,藉此允許腳部從鞋面內之空間進入及從鞋面內之空間伸出。鞋帶系統亦允許穿著者修改鞋面之某些尺寸(特定言之,圍度)以用不同尺寸適應腳部。此外,鞋面可包含一鞋舌,其在鞋帶系統下方延伸以提高鞋類之可調整性,且鞋面可併入一腳跟後幫以限制腳跟之移動。
在製造鞋面中習知地使用多種材料元件(例如,織物、聚合物發泡體、聚合物薄片、皮革、合成皮革)。例如,在運動鞋類中,鞋面可具有多層,其各層包含多種接合材料元件。作為實例,材料元件可選擇以針對鞋面之不同區域賦予耐拉伸性、耐磨性、可撓性、透氣性、可壓縮性、舒適性及吸濕排汗性。為賦予不同性質至鞋面之不同區域,通常剪切材料元件至適當形式且接著用縫合或黏合劑使其接合在一起。而且,材料元件通常加入一分層組態以賦予多種性質至相同區域。隨著併入於鞋面中之材料元件之數量及類型的增加,與運輸、庫存、裁剪及接合該等材料元件相關聯之時間及費用亦可增加。當併入於鞋面中之材料元件之數量及類型增加時,裁剪及縫合過程中之浪費的材料亦累積達到一更大程度。而且,帶有更多材料元件之鞋面較由較少量類型及數量材料元件而形成之鞋面可更難再生利用。因此, 藉由減少使用於鞋面中之材料元件之數量,可減少浪費同時增加鞋面之製造效率及可再利用性。
此段落提供本文揭示內容之一一般概述且並非其全部範圍或其全部特徵之一全面揭示。
本文揭示一種包含一鞋底結構及耦合至該鞋底結構之一鞋面之鞋類物件。該鞋面包含一內側及一外側,且該鞋面包含由單式編織構造形成之一編織組件。該編織組件具有一第一邊緣及一第二邊緣。該編織組件亦包含經結構設計而安置於相鄰於該鞋底結構及安置於一腳部下之一基底部分。該編織組件進一步包含一腳跟部、一前足部、一中足部及一側足部,其各者由帶有該基底部分之單式編織構造形成。該編織組件額外地包含帶有一凸緣之一套環且該套環從該中足部及/或該側足部延伸。該第二邊緣在該編織組件之一縫線處連接至該第一邊緣,致使基底部分、腳跟部、前足部、中足部及側足部共同界定接納腳部之一空間。該縫線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一端大體上位於鞋面之內側及外側之一者上之該套環之凸緣處。該第二端與該第一端間隔開。
另外,本文揭示一種經結構設計以形成一鞋類物件之一鞋面之編織組件,其中該鞋面經結構設計而附接至一鞋底結構。該編織組件包含之一基底部分,該基底部分具有至少部分藉由該編織組件之一第一邊緣而界定之一第一側。該基底部分經結構設計而安置成相鄰於該鞋底結構。該編織組件亦包含一腳跟部及一前足部,其等由具有該基底部分之單式編織構造形成。此外,該編織組件包含一中足部及一側足部,其等從該基底部分之一第二側延伸。該第二側與該第一側對置且該中足部及該側足部之一者至少部分藉由該編織組件之一第二邊緣而界定。該第二邊緣經結構設計以在一縫線處接合該第一邊緣以定位 該中足部及該側足部之一者相鄰於該基底部分之該第一側且該中足部及該側足部之另一者相鄰於該基底部分之該第二側。而且,該第二邊緣經結構設計以接合該第一邊緣使得基底部分、腳跟部、前足部、中足部及側足部共同界定經結構設計以接納一腳部之一空間。
再者,本文揭示一種製造一鞋類物件之方法。該方法包含編織由單式編織構造形成之一編織組件以具有:帶有至少部分藉由該編織組件之一第一邊緣而界定之一第一側之一基底部分、由具有該基底部分之單式編織構造形成之一腳跟部及一前足部及從該基底部分之一第二側延伸之一中足部及一側足部。該第二側與該第一側對置。該中足部及該側足部之一者至少部分藉由該編織組件之一第二邊緣而界定。該方法亦包含移動該第二邊緣朝向該第一邊緣以定位該中足部及該側足部之一者相鄰於該基底部分之該第一側且該中足部及該側足部之另一者相鄰於該基底部分之該第二側。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在該編織組件之一縫線處接合該第二邊緣至該第一邊緣,致使該基底部分、該腳跟部、該前足部、該中足部及該側足部共同界定經結構設計以接納一腳部之一空間。再者,該方法包含從該編織組件形成該鞋類物件之一鞋面。該鞋面包含至少部分藉由該編織組件之該中足部而界定之一內側。該鞋面亦包含至少部分藉由該編織組件之該側足部而界定之一外側。
從本文提供之描述中明白更多適用領域。此發明內容之描述及特殊實例僅為繪示之目的而不意欲限制本文揭示內容之範圍。
100‧‧‧鞋類物件
110‧‧‧鞋底結構
112‧‧‧中底
114‧‧‧外底
116‧‧‧編織組件
120‧‧‧鞋面
121‧‧‧內表面
122‧‧‧空間
123‧‧‧外表面
124‧‧‧基底部分
125‧‧‧縱向方向
126‧‧‧側部分
127‧‧‧橫向方向
128‧‧‧腳跟部
129‧‧‧垂直方向
130‧‧‧側足部
131‧‧‧喉口
132‧‧‧中足部
133‧‧‧套環
134‧‧‧前足部
135‧‧‧外側邊緣
136‧‧‧鞋舌部
137‧‧‧內側邊緣
139‧‧‧間隙
140‧‧‧第一邊緣部分
141‧‧‧凹口
142‧‧‧第二邊緣部分
143‧‧‧彎曲區域/角度
144‧‧‧縫線
145‧‧‧縱向區域
146‧‧‧縫合
147‧‧‧第一終端
148‧‧‧腳跟腔
149‧‧‧第二終端
150‧‧‧前足腔
151‧‧‧共同區域
152‧‧‧開口
154‧‧‧扣合部件
155‧‧‧鞋帶
156‧‧‧外開口
157‧‧‧內開口
158‧‧‧拉伸線
159‧‧‧外轉彎
160‧‧‧內轉彎
162‧‧‧通路
164‧‧‧第一終端
166‧‧‧第二終端
170‧‧‧錐形區域
171‧‧‧錐形區域
173‧‧‧邊界
174‧‧‧箭頭
175‧‧‧箭頭
176‧‧‧箭頭
177‧‧‧箭頭
178‧‧‧箭頭
179‧‧‧箭頭
181‧‧‧第一部分
183‧‧‧第二部分
185‧‧‧第三部分
193‧‧‧錐形區域
195‧‧‧錐形區域
197‧‧‧接合區域/接合邊界
199‧‧‧外圍邊緣
220‧‧‧鞋面
224‧‧‧基底部分
230‧‧‧側足部
232‧‧‧中足部
258‧‧‧線
262‧‧‧通路
300‧‧‧鞋類物件
303‧‧‧撓曲凹槽
310‧‧‧鞋底結構
311‧‧‧前足區域
312‧‧‧中足區域
313‧‧‧凸緣
314‧‧‧腳跟區域
315‧‧‧外側
316‧‧‧編織組件
317‧‧‧內側
320‧‧‧鞋面
321‧‧‧內表面
322‧‧‧空間
323‧‧‧外表面
324‧‧‧基底部分
328‧‧‧腳跟部
330‧‧‧側足部
331‧‧‧喉口部
332‧‧‧中足部
333‧‧‧套環
334‧‧‧前足部
335‧‧‧第一轉角
337‧‧‧接合
339‧‧‧外部外圍邊緣
340‧‧‧第一邊緣
341‧‧‧第二轉角
342‧‧‧第二邊緣
343‧‧‧編織元件
344‧‧‧縫線
347‧‧‧第一端
348‧‧‧腳跟腔
349‧‧‧第二端
352‧‧‧開口
353‧‧‧邊界
358‧‧‧第一拉伸線
359‧‧‧第二拉伸線
361‧‧‧第一端
363‧‧‧第二端
364‧‧‧第三暴露部分
365‧‧‧附接部分
366‧‧‧第一附接部分
367‧‧‧暴露部分
368‧‧‧第二附接部分
369‧‧‧支撐部件
371‧‧‧第一端
373‧‧‧第二端
375‧‧‧附接部分
377‧‧‧暴露部分
379‧‧‧縫合
381‧‧‧第一部分
382‧‧‧第二部分
383‧‧‧第三部分
384‧‧‧第四部分
390‧‧‧第一側
391‧‧‧第二側
400‧‧‧鞋類物件
403‧‧‧撓曲凹槽
410‧‧‧鞋底結構
413‧‧‧凸緣
414‧‧‧腳跟區域
415‧‧‧外側
416‧‧‧編織組件
417‧‧‧內側
420‧‧‧鞋面
424‧‧‧基底部分
428‧‧‧腳腳跟部
430‧‧‧側足部
431‧‧‧喉口部
432‧‧‧中足部
433‧‧‧套環
434‧‧‧前足部
443‧‧‧編織元件
444‧‧‧縫線
447‧‧‧第一端
458‧‧‧第一拉伸線
459‧‧‧第二拉伸線
465‧‧‧部分
475‧‧‧部分
481‧‧‧第一部分
482‧‧‧第二部分
487‧‧‧第一部分
489‧‧‧第二部分
1130‧‧‧編織組件
1131‧‧‧編織元件
1132‧‧‧線
1136‧‧‧第一表面
1137‧‧‧第二表面
1138‧‧‧紗線
1139‧‧‧紗線
1200‧‧‧編織機器
1201‧‧‧針床
1202‧‧‧針
1203‧‧‧導軌
1204‧‧‧標準供給器
1206‧‧‧紗線
1211‧‧‧紗線
1214‧‧‧紗圈
1220‧‧‧組合供給器
1240‧‧‧供給器臂
1246‧‧‧施配尖端
1260‧‧‧編織組件
本文所描述之圖式係僅為繪示所選實施例而非所有可能實施之目的且不意欲限制本文揭示內容之範圍。
圖1係根據本文揭示內容之實例性實施例之一鞋類物件之一透視圖; 圖2係在移除一扣合部件下圖1之鞋類物件之一透視圖;圖3係圖2之鞋類物件之一爆炸透視圖;圖4係具有圖1之鞋類物件之襯墊線(inlaid strands)之一編織組件之一透視圖;圖5係圖4之編織組件之一俯視圖;圖6係具有以虛影展示之一腳掌之圖4之編織組件之一底面圖;圖7係沿圖6中之線7-7取得之該編織組件之一截面圖;圖8係從圖5中之線8-8所視之該編織組件之一腳跟部之一透視圖;圖9係從圖6取得之該編織組件之一部分之一詳細圖;圖10及圖11係該編織組件之底面圖,其中圖10展示未緊固位置之扣合部件及圖11展示緊固位置之扣合部件;圖12係具有根據本文揭示內容之額外實施例之襯墊線之一編織組件之一底面圖;圖13及圖14係具有襯墊線之一單式編織構造之示意圖;圖15至圖23係展示於形成帶有一襯墊線之一單式編織構造期間之一平面編織之零件之透視圖;圖24係包含根據本文揭示內容之額外實施例之一編織組件之一鞋類物件之一鞋面之一側圖;圖25係圖24之鞋面之一底面圖;圖26係圖24之鞋面之一前視圖;圖27係圖24之鞋面之一透視圖;圖28係圖24之鞋面之編織組件之一平面圖,其展示該編織組件之內表面;圖29係圖24之鞋面之編織組件之一平面圖,其展示該編織組件之外表面;及 圖30至圖32係展示逐步組裝於圖24之鞋面內之編織組件之透視圖;圖33係具有附接以形成一鞋類物件之一鞋底結構之圖24之鞋面之一透視圖;圖34係根據實例性實施例附接至一鞋底結構之圖24之鞋面以形成該鞋類物件之一透視圖;圖35係根據本文揭示內容之額外實施例包含一編織組件之一鞋類物件之一鞋面之一底面圖;圖36係圖35之鞋面之一後視圖;圖37係圖35之鞋面之編織組件之一平面圖;及圖38係帶有一附接鞋底結構之圖35之鞋面之一底面圖。
相對應參考元件貫穿該等圖之多個視圖指示相對應零件。
現參考附圖全面描述實例性實施例。
下文討論及附圖揭示多種關於編織組件及編織組件之製造之概念。雖然該等編織組件可使用於多種產品中,但具有該等編織組件之一者之一鞋類物件作為一實例而揭示。
鞋類物件之總體討論
首先參考圖1至圖3,根據實例性實施例繪示一鞋類物件100。鞋類100可大體上包含一鞋底結構110及一鞋面120。
鞋底結構110緊固至鞋面120且當鞋類100係穿戴著時在該腳部與該地面之間延伸。鞋底結構110可包含彼此分層之一中底112及一外底114。中底112可包含一彈性可壓縮材料、流體填充囊及類似物。因此,中底112可緩衝穿著者腳部且減弱在跑步、跳躍及類似活動時之衝擊及其他作用力。外底114緊固至中底112且可包含一耐磨材料,例如橡膠及類似物。外底114亦可包含踩踏及其他增強牽引力特徵。
而且,鞋面120可界定接納穿著者之一腳部之一空間122。換言之,鞋面120可界定用以界定空間122之一內表面121,且鞋面120可界定在一方向面向對置之內表面121之一外表面123。當穿著者之腳部接納於空間122中時,鞋面120可至少部分圍繞且包覆使用者之腳部。
許多習知鞋類鞋面由(例如)透過縫合或結合而接合之多個材料元件(例如,織物、聚合物發泡體、聚合物薄片、皮革、合成皮革)形成。相比之下,鞋面120之至少一部分由具有一單式編織構造之一編織組件116形成。編織組件116之外緣可藉由一外圍邊緣119而界定,其展示於圖5與圖6中。如所討論,編織組件116可界定鞋面120之空間之至少一部分。編織組件116亦可界定鞋面120之外表面123及/或內表面121之至少一部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編織組件116可界定鞋面120之絕大部分。減少於形成鞋面120中使用之材料元件之數量可減少浪費,同時亦提高鞋面120之製造效率及可再利用性。如下文更加詳細之討論,本文揭示內容之鞋面120之該編織組件可減少浪費且提高製造效率及可再利用性。另外,鞋面120之編織組件116可併入少量縫線或其他斷點,由此提高鞋類100之整體舒適度。
當由相同線(strand)、紗線(或紗線類型)形成或具有類似編織結構時,編織組件116亦可具有共同性質。例如,在編織組件116之多個部分中使用相同線可賦予類似耐用性、強度、拉伸性、耐磨性、生物降解性、耐熱性及吸水性性質。除物理性質外,在編織組件116之多個部分使用相同線亦可賦予共同美學或視覺性質,例如色彩、光澤、紋理。跨編織組件116之不同部分使用相同編織結構亦可賦予共同物理性質及美學性質。
編織組件結構(Knitted Component Configurations)
圖4至圖6繪示以如圖1至圖3之實例性實施例之一類似方式併入 於鞋類物件中之編織組件116之多種實施例。繪示於圖4至圖6中之編織組件116與鞋類100之一剩餘部分分開描繪。然而,應瞭解,本文描述之編織組件116之實施例之各者可結合鞋類100之該等元件(上文所描述)以形成併入編織組件116之一鞋類物件100。
編織組件116可為「單式編織構造(unitary knit construction)」。如本文所界定且如在該等技術方案中所使用,術語「單式編織構造」意指透過一編織程序將編織組件116形成為單件式元件。即,該編織程序實質上形成編織組件116之多種特徵及結構而無須大量額外製造步驟或程序。可使用一單式編織構造以形成具有包含接合之紗線或其他編織材料之一或多個緯圈(courses)之結構或元件之一編織組件,使得該等結構或元件包含至少一共同(common)緯圈(即共用一共同線或共同紗線)及/或包含實質上在編織組件116之各部分之間連續之緯圈。關於此配置,提供單式編織構造之單件式元件。
雖然編織組件116之部分可在編織程序之後彼此接合,但因為編織組件之部分形成為單件式編織元件,所以編織組件116仍由單式編織構造形成。而且,當在編織程序之後添加其他元件(例如,一襯墊線、一扣合元件、標誌、商標、具有保養說明及材料資訊之貼標及其他結構元件)時,編織組件116仍由單式編織構造形成。
圖4至圖6繪示作為界定鞋類物件100之鞋面120之絕大部分之編織組件116之實例性實施例。如所展示,鞋面120之編織組件116可包含一基底部分124或中底部分或腳底部分。編織組件116亦可包含一或多個側部分126。基底部分124可經結構設計而安置成相鄰於鞋底結構110。例如,基底部分124可直接或間接附接至鞋底結構110,使得基底部分124擱置於鞋底結構110上。在額外實施例中,基底部分124之一或多個部分(例如基底部分124之一外緣)可附接至鞋底結構110而其他部分仍分開或未耦合。基底部分124亦可經結構設計以延伸至穿著 者之腳部之下。側部分126可從基底部分124延伸且可經結構設計以至少部分包覆穿著者之腳部。同樣,基底部分124及側部分126可相配合以界定接納穿著者之腳部之一空間122。再次,如上文討論,基底部分124及側部分126可由一單式編織構造形成。
如在所繪示實施例中所展示,編織組件116之側部分126可包含一腳跟部128、一側足部130、一中足部132、一前足部134及一鞋舌部136,該等各者由相同單式編織構造形成為基底部分124。由此,編織組件116可適應且緊密地合乎穿著者之腳部。同樣,由於此構造,可相對快速形成編織組件116以提高製造效率。
同樣,如圖6所展示且如將詳細討論,編織組件116可包含連同編織組件116之該單式編織構造併入之一或多個拉伸線158。例如,如將討論,線158可嵌入編織組件116之緯圈及/或經圈(wales)中。同樣,線158可附接至編織組件116之內表面及/或外表面。
線158可安置於鞋面中以穿過該等側延伸及/或在穿著者之腳部之下延伸。同樣,線158可有效耦合至一扣合部件154(例如一鞋帶155)。由此,拉緊鞋帶155可轉而拉緊線158。因此,線158可提供支撐至穿著者之腳部以提高舒適度及更好的適應性。
鞋面120及鞋類100之該等所繪示實施例經結構設計而穿戴於穿著者之一左腳部。然而,應瞭解鞋類100可經結構設計以穿戴至右腳部且可包含如所繪示實施例之類似特徵。
鞋類100亦可經結構設計為一跑步鞋。然而,鞋類100亦可適用於多種其他運動鞋類類型,其等包含(例如)棒球鞋、單車鞋、橄欖球鞋、網球鞋、足球鞋、訓練鞋、步行鞋及登山鞋。該等概念亦可適用於一般視為非運動之鞋類鞋型,其等包含禮鞋、平底便鞋、涼鞋及工作靴。因此,關於鞋類100揭示之概念可適用於各種各樣鞋類類型。
編織組件之實例特徵
在示意性繪示於圖13之實例性實施例中,編織組件116之基本元件可由至少一紗線1138或其他線形成,該紗線經操縱(例如,用一編織機器)以形成界定各種緯圈及經圈之複數個交纒紗圈。雖然在此配置中紗線1138形成該等緯圈及經圈之各者,但是額外紗線可形成一或多個該等緯圈及/或經圈。
一特定類型之紗線之性質將賦予一編織組件之一區域之性質部分取決於形成紗線內之多種長絲及纖維之材料。例如,棉提供一柔軟手感、自然美學及生物降解性。彈性纖維及拉伸聚酯各提供實質拉伸性及回復性,其中拉伸聚酯亦提供可再利用性。人造絲提供高光澤及吸水性。羊毛除了絕緣性質及生物降解性之外亦提供高吸水性。尼龍係具有相對較高強度之一耐用性及耐磨性材料。聚酯係亦提供相對較高耐用性之疏水材料。
圖14描繪針對編織組件116之一部分之一適當組態之額外實施例。在此組態中,編織組件116包含紗線1138及另一紗線1139(即,複數線)。紗線1138及1139被接結且共同形成界定多個水平緯圈及垂直經圈之複數個交纒紗圈。即,線1138及1139彼此平行延行。此組態之一個優點係紗線1138及1139之各者之性質可呈現於編織組件1130之區域中。例如,紗線1138及1139可具有不同色彩,其中紗線1138之色彩主要呈現於編織元件1131中之多種針跡之一表面上及紗線1139之色彩主要呈現於編織元件1131中之多種針跡之一背面上。作為另一實例,紗線1139可由較紗線1138更柔軟且更舒適地緊靠腳部之一紗線形成,其中紗線1138主要呈現於第一表面1136上及紗線1139主要呈現於第二表面1137上。
而且,如圖13及圖14所展示,於編織組件116之單式編織構造中可併入一線1132。線1132可係提供支撐至編織組件116之一拉伸線元件。換言之,在穿著者之腳部之跑步、跳躍或其他運動期間,在線 1132內之拉伸可允許編織組件116抵抗變形、拉伸或以其他方式為穿著者之腳部提供支撐。同樣,應瞭解圖6之線158(上文所提及且下文詳細描述)可類似於圖13及圖14之線1132併入於編織組件116中。
如將討論,線1132可併入或嵌入於編織組件116之單式編織構造中,使得在編織機器上編織程序期間可併入線1132。例如,線1132可嵌入單式編織構造中使得線1132沿如圖13及圖14所展示之緯圈及/或編織組件116之經圈之一者延伸。如圖13及圖14所展示,線1132可在位於(a)由紗線1138形成之紗圈之後與(b)由紗線1138形成之紗圈之前之間交替。實際上,襯墊線1132穿梭遍及編織元件1131之單式編織構造。
編織組件亦可包含由一熱固性聚合物材料及自然纖維(例如棉、羊毛、絲綢)之至少一者形成之一或多個線或紗線。其他紗線或線可由一熱塑性聚合物材料形成。一般而言,當加熱時一熱塑性聚合物材料融化且當冷卻時其恢復至固態。更特定言之,當受到足夠熱量時,該熱塑性聚合物材料從固態轉換至軟態或液態且接著當足夠冷卻時,該熱塑性聚合物材料從軟態或液態轉換至固態。因此,通常利用熱塑性聚合物材料將兩種物體或元件接合在一起。在此情況下,可利用紗線:(例如)(a)接合紗線之一部分至紗線之另一部分;(b)使紗線及襯墊線彼此接合;或(c)接合另一元件(例如標誌、商標及帶有保養說明及材料資訊之貼標)至編織組件。因此,給定紗線可用於熔化或以其他方式使編織組件之部分彼此接合,則紗線可視為一可熔紗線。而且,給定紗線不由通常能夠熔化或以其他方式使編織組件之部分彼此接合之材料形成,則紗線可視為一不可熔紗線。即,紗線可為一不可熔紗線,而其他紗線可為一可熔紗線。在編織組件之某些組態中,紗線(即,不可熔紗線)可實質上由一熱固性聚合物材料形成且紗線(即,可熔紗線)可至少部分由一熱塑性聚合物材料形成。
接結紗線之使用可賦予優點至編織組件。當紗線被加熱且熔入紗線及襯墊線時,此程序可具有硬化或固化編織組件之結構之效果。而且,(a)接合紗線之一部分至紗線之另一部分或(b)使紗線及襯墊線彼此接合具有緊固或鎖定紗線及襯墊線之相對位置之效果,由此賦予抗拉伸性及硬度。即,當紗線熔化時,紗線之部分可不相對彼此滑動,由此防止歸因於編織結構之相對運動所致之編織元件之彎曲或永久拉伸。另一優點係關於,若編織組件之一部分損壞或紗線之一者斷線,則限制拆散。據此,編織組件之區域可獲益於在編織元件內之可熔及不可熔紗線之使用。
此外,應瞭解,編織組件可具有共同形成單式編織構造之變化區帶。例如,編織組件可包含以下至少兩者之一組合:一扁平編織區帶,一管形編織區帶,一1x1網眼編織區帶,一2x2網眼編織區帶、一3x2網眼編織區帶、一1x1仿紗網眼編織區帶、一2x2仿紗網眼編織區帶、一2x2混合編織區帶、一全針距編織區帶、一½針距編織區帶及類似區帶。據此,可根據於2012年9月20日頒布之美國專利公開案第2012/0233882號之教導而構造編織組件116及鞋面120,該全文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鞋面及編織組件之實施例
將更加詳細討論鞋面120及編織組件116之多種實施例。如所展示,鞋面120界定一縱向方向125、一橫向方向127及一垂直方向129,在下文討論中該等方向將用於參考鞋面120之不同特徵中。
如上文所提及,鞋面120之編織組件116可包含經結構設計安置於穿著者之腳部之下之一基底部分124。於圖6中展示穿著者之腳部之一輪廓,使得基底部分124至少大體上界定關於穿著者之腳部。因此,基底部分124可在穿著者之腳部之腳跟部、鞋底、腳趾、足弓及/或其他內表面之一或多個部分連續延伸。在額外實施例中,基底部分124 可包含開口及以便在穿著者之腳部下部分或間斷延伸。
編織組件116亦可包含從基底部分124包圍延伸至多種側部分126。側部分126可經結構設計以包覆且擱置穿著者之腳部之至少一部分。在所繪示之實施例中,編織組件116之側部分126可實質上包圍基底部分124。同樣,應瞭解,基底部分124及側部分126可共同界定編織組件116之內表面121以及編織組件116之外表面123。
例如,側部分126可包含一腳跟部128,其安置於基底部分124之一端上。如圖4所展示,腳跟部128亦可在垂直方向129從基底部分124向上延伸。腳跟部128可經結構設計以包覆穿著者之腳部之一腳跟及/或一腳踝區域。
如圖4所展示,編織組件116之側部分126亦可包含一側足部130,其相對於腳跟部128向前安置且其可從基底部分124之一側向側向上延伸。側足部130可經結構設計以包覆且擱置穿著者之腳部之一側向區域。
另外,編織組件116之側部分126可包含一中足部132,其相對於側足部130且相對於腳跟部128向前安置於基底部分124之一對置面。如圖4所展示,中足部132可進一步在垂直方向129從基底部分124向上延伸。中足部132可在橫向方向127安置於基底部分124之一對置面。中足部132可經配置包覆且擱置穿著者之腳部之一中間區域或腳背。
腳跟部128、側足部130及中足部132可共同界定鞋面120之一馬蹄形套環133。套環133可提供進出於鞋面120之空間122。而且,側足部130之一外側邊緣135及中足部132之一內側邊緣137可共同界定鞋面120之一喉口131。喉口131可實質上平行於縱向方向125延伸,或喉口131可相對於縱向方向125以一角度安置。同樣,在圖4之實施例中,雖然喉口131實質上居中位於基底部分124之上,但喉口131可在橫向方向127相對於基底部分124安置於一側。如將討論,喉口131之寬度 可藉由扣合部件154選擇性地變化,使得外側邊緣135與內側邊緣137朝向彼此及遠離彼此移動。由此,鞋類100可選擇性地拉緊於穿著者之腳部上及從穿著者之腳部鬆開。
此外,編織組件116之側部分126可包含一前足部134。如圖1所展示,前足部134可在縱向方向125相對於腳跟部128且相對於側足部130及中足部132向前安置於基底部分124之一對置端。同樣,前足部134可整體連接至側足部130或中足部132之各者,且前足部134可與另一者間隔開。例如,在所展示之實施例中,前足部134整體連接至側足部130且與中足部132間隔開。據此,當鞋面120係在如圖4所展示之拆解狀態時,可於前足部134與中足部132之間界定一間隙139。
另外,編織組件116之側部分126可包含一鞋舌部136。如圖4所展示,鞋舌部136可包含一彎曲區域143及一縱向區域145。如圖4所展示,當鞋面被拆解時,鞋舌部136可大體上從基底部分124向前延伸,且彎曲區域143可安置於介於中足部與前足部之間之間隙139內。如圖4所展示,彎曲區域143亦可彎曲,使得縱向區域145大體上向後且相對於中足部132以一角度143延伸。如圖5所展示,彎曲區域143之曲率可藉由具有實質上開始於一共同區域151之編織緯圈而獲得。共同區域151可係一虛構點,其從彎曲區域143之外圍間隔開且位於如所展示之鞋舌部136與側足部132之間,或共同區域151可安置於其他地點。同樣,當組裝鞋面120時,彎曲區域143可向上包圍至至少部分填充間隙139,且鞋舌部136之縱向區域145可安置於鞋面之喉口132內,以包覆於側足部130與中足部132之間之穿著者之腳部。而且,如圖3所展示,當組裝鞋面120時,鞋舌部136之縱向區域145可從側足部130及/或中足部132卸離及解耦。
如圖4、圖5及圖6所展示,基底部分124及腳跟部128可界定經結構設計以接納穿著者之腳部之一腳跟之一腳跟腔148(見圖6)。腳跟腔 148可具有帶有三維曲率之內表面及/或外表面。同樣,腳跟腔148可具有一凸外表面。因此,當腳跟部128在垂直方向129從基底部分124延伸時,腳跟部128可在縱向方向125略微向前彎曲。同樣,隨著腳跟部128在橫向方向127延伸時,腳跟部128之兩側可在縱向方向125向前彎曲以接合側足部130及中足部132。據此,腳跟腔148可符合及近似相當於穿著者之腳跟及腳踝之形狀。
另外,如圖4、5及6所展示,基底部分124及前足部134可界定經結構設計以接納穿著者之腳部之腳趾及其他前足區域之一前足腔150(見圖6)。前足腔150可具有帶有三維曲率之內表面及/或外表面。同樣,前足腔150可具有一凸外表面。因此,當前足部134在垂直方向129從基底部分124延伸時,前足部134可在縱向方向125向後彎曲。同樣,當前足部134在橫向方向127延伸時,前足部134可在縱向方向125向後彎曲以接合側足部130。
歸因於編織組件116之單式編織構造,可形成腳跟腔148及/或前足腔150之三維曲率。例如,如圖8所展示,腳跟部128可包含至少兩個錐形區域170、171。錐形區域170、171可具有在橫向方向127大體上逐漸減少之邊界173(如虛線所指示)。錐形區域170、171各者具有複數個緯圈或針跡列;然而,連續的緯圈可具有不同長度,由此以提供邊界173之錐形形狀。因此,錐形區域170、171可具有一眼狀、一雙點橢圓狀、一雙凸面狀或一月牙形狀。
同樣,在該單式編織構造中,錐形區域170之邊界173接合至錐形區域171之邊界173,以提供帶有三維曲率之編織組件116。此可產生沿接合邊界173之一視覺上明顯的變形。該變形可係在編織組件116中沿接合邊界173延伸之一所謂完全收放針標記。
在圖8之實施例中,存在沿各自邊界而接合之複數個錐形區域,使得該等錐形區域從套環133延伸至基底部分124且腳跟部128之絕大 部分包含此等錐形區域。據此,腳跟部128之絕大部分可具有三維曲率。然而,應瞭解,編織組件116可包含在編織組件116之任何部分上之錐形區域170、171之任何數量,以提供三維曲率至編織組件116。同樣,在編織組件116上,錐形區域170、171可定向在任何適當方向。例如,前足部134可類似地包含錐形區域;然而,在實例性實施例中,此等錐形區域可在垂直方向129漸縮。
鞋舌部136之彎曲區域143亦可包含提供帶有曲率之彎曲區域143之複數個錐形區域。例如,彎曲區域143可包含整體編織在一起且沿邊界197接合之錐形區域193、195。此可產生沿接合區域197之一視覺上明顯的變形。此變形可係沿編織組件116中之接合邊界197延伸之一所謂完全收放針標記。此外,如上文所提及,彎曲區域143內之緯圈可從共同區域151輻散以提供二維曲率。
同樣,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足部134可包含經配置以幫助提高前足部134之曲率之複數個開口152。在所繪示之實施例中,複數個開口152可包含一或多列通孔。因為開口152減少在前足部134之此等區域內之編織材料之數量,所以前足部134可容易地朝向腳跟部128向後彎曲。
編織組件116可額外地包含至少兩個邊緣部分140、142,該至少兩個邊緣部分140、142經結構設計以當組裝鞋面120時接合在一起。應瞭解,第一邊緣部分140可係如圖5及圖6所展示之編織組件116之較大外圍邊緣199之一第一縱截面。亦應瞭解,第二邊緣部分142可係外圍邊緣199之一第二縱截面。邊緣部分140、142可界定於沿編織組件116之外圍邊緣199及/或其他地方之任何適當位置。如圖5及圖6所展示,第一邊緣部分140可沿鞋舌部136之彎曲區域143延伸且亦可部分穿過基底部分124在橫向方向127延伸至相鄰於前足部134。第二邊緣部分142可沿前足部134大體上在橫向方向127彎曲且可沿前足部134在 垂直方向129向下延伸以便部分界定間隙139。如圖4所展示,第一邊緣140及第二邊緣142亦可會合於在基底部分124之內界定之一凹口141處。
如上文所提及,鞋類100可進一步包含一扣合部件154,其繪示於圖1中。扣合部件154可選擇性地緊固鞋面120至穿著者之腳部且選擇性地從穿著者之腳部釋放鞋面120。
如圖1所展示,扣合部分154可係一鞋帶155。因此,側足部130可包含一或多個外部扣合開口156,例如安置於沿外邊緣135延伸之一列中之通孔。中足部132可包含安置於沿內邊緣137延伸之一列中之類似內部扣合開口157。開口156、157可接納鞋帶155使得鞋帶155可在側足部130與中足部132之間十字交叉、Z字交叉及交替。
應瞭解,可與圖1所展示之該等通孔不同地組態開口156、157。例如,開口156、157可由箍、墊圈、鉤子及經結構設計以接納一扣合部件且整合於編織組件116中或可移動地附接至編織組件116之其他適當特徵。
同樣,應瞭解扣合部件154可包含除鞋帶155之外之結構,而不背離本文揭示內容之範圍。例如,扣合部件154可係一帶子、一帶扣、膠帶或其他適當扣合部件。
另外,如圖6所展示,鞋面120可包含耦合至基底部分124及/或側部分126之至少一拉伸線158。線158可耦合至基底部分124及/或側部分126之任何部分。此外,線158可以任何適當形式耦合至基底部分124及/或側部分126。例如,如所討論,線158可嵌入於基底部分124及側部分126之單式編織構造之緯圈及/或經圈內。因此,線158可相對應於上文描述及展示於圖13及圖14中之線1132。線158亦可黏著、固定、穿過或以其他方式耦合至基底部分124及/或側部分126之內表面121或外表面123。
線158、編織組件116及鞋面120可併入下列申請案之一或多者之教導:由Dua等人於2008年12月18日申請且於2010年6月24日公開作為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案第2010/0154256號且標題為「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n Upper Incorporating A Knitted Component」之自有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2/338,726號;及由Huffa等人於2011年3月15日申請且於2012年9月20日公開作為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案第2012/0233882號且標題為「Article Of Footwear Incorporating A Knitted Component」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048,514號,該等申請案之各者之全部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本文共同意指「襯墊線案件」)。
線158可係伸展且易彎曲。線158亦可包含至少一紗線、纜索、電線、繩子、繩索、長絲、纖維、引線、串繩及類似物。線158亦可由人造絲、尼龍、聚酯、聚丙烯酸物、絲、棉、碳、玻璃、芳香聚醯胺(例如對芳基醯胺纖維及間位芳基醯胺纖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液晶聚合物、銅、鋁、鐵或其他適當材料。於線158中使用之一單獨長絲可由一單個材料(即一單組份長絲)或多材料(即一雙組分長絲)組成。類似地,不同長絲可由不同材料組成。例如,作為線158使用之紗線可包含各者由一共同材料形成之長絲,或紗線可包含各者由兩種或多種不同材料形成之長絲。類似概念可應用至串線、纜索、繩索等。線158之厚度(直徑)可在一範圍內(例如,從大約0.03毫米至5毫米)。線158亦可具有一實質上圓形截面、一卵性截面或任何其他適當形式之一橫截面。
作為一實例,線158可由帶有一3.1千克之一斷裂或拉伸強度及45特克斯重量之一結合尼龍6.6形成。線158亦可由帶有一6.2千克之一斷裂或拉伸強度及45特克斯之一結合尼龍6.6形成。作為一又一實例,線158可具有覆套及保護一內芯之一外護套。
在一些實施例中,線158可具有一固定長度(例如不可延伸)。同樣,在一些實施例中,線158可係有彈性地延伸。
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線158可包含經結構設計以黏著、黏合或熔合至鞋面120之基底部分124及/或側部分126之一熱塑材料。例如,熱量之選擇應用可致使線158中之材料熔合至基底部分124及/或側部分126之材料。因此,根據於2012年9月20日公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2012/0233882號可包含線158,該案全文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如圖6之實施例所展示,鞋面120可包含於中足部132、基底部分124與側足部130之間連續延伸之一單線158。線158亦可包含一或多個轉彎159、160。轉彎169、160可為180°轉彎或更大。更特定言之,線158可包含配置於沿外邊緣135之一列中之複數個外轉彎159,且線158可包含配置於沿內邊緣137之一列中之複數個內轉彎。線158亦可在轉彎159、160之間線性延伸。此外,線158可包含安置成相鄰於腳跟部128之一第一終端164,且線158可包含安置成相鄰於前足部134之一第二終端166。線158亦可在側足部130與中足部132之間選擇性地延伸及Z字交叉。
另外,如圖6及圖7所展示,編織組件116可界定介於內表面121與外表面123之間之一通路162。可以任何適當形式界定通路162。例如,在線158嵌入編織組件116內之實施例中,可透過編織組件116之一或多個緯圈或經圈界定通路162。同樣,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編織材料之一層界定內表面121,及可藉由編織材料之一分離層界定外表面123,且複數個線、長絲或單絲可於此等層(例如一所謂「間隔編織材料」)之間延伸且提供介於此等層之間之間隔。在此等實施例中,可在編織材料之該等層之間及在複數個間隔線之間界定通路162。在額外實施例中,內表面121及外表面123可係互連縫紉表面且 可在此等表面之間界定通路162。
通路162可橫跨鞋面120之任何部分延伸。例如,如藉由圖6中之虛線所指示,鞋面120可界定複數個通路162且各通路162可在側足部130、基底部分124及中足部132之間連續延伸。在所展示之實施例中,各通路162部分穿過側足部130(側通路)、部分穿過基底部分124(基底部分通路)及部分穿過中足部132(中通路)延伸,使得通路162可在側足部130、基底部分124及中足部132之間係連續的。然而,應瞭解,一或多個通路162可安置於及獨立於鞋面120之任何部分上。
如圖7所展示,可在一或多個通路162之內接收線158且線158可在一或多個通路162之內縱向延伸以便在側足部130、基底部分124及中足部132之間延伸。同樣,可從通路162暴露線158之轉彎159、160。
外轉彎159可至少部分圍繞外扣合開口156之各者延伸且內轉彎160可至少部分圍繞內扣合開口157之各者延伸。另外,如圖1所展示,可在外扣合開口156及外轉彎159之各對之內接收鞋帶155,且亦可在內扣合開口157及內轉彎160之各對之內接收鞋帶155。換言之,各配對外轉彎159及外扣合開口156可共同接收及支撐鞋帶155,且各配對內轉彎160及內扣合開口157亦可接收及支撐鞋帶155。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在各自通路162內鬆散地且可移動地接收線158。例如,線158可穿過通路162縱向滑動。因此,如圖9所展示,可拉動轉彎159、160接近於各自扣合開口156、157。在額外實施例中,線158之第一終端164及/或第二終端166可固定(例如熔合)至基底部分124,而線158之剩餘部分可仍相對於基底部分124、側足部130及中足部132移動。在額外實施例中,位於終端164、166之間之線158之部分可熔合或以其他方式固定至基底部分124、側足部130及中足部132。
據此,拉緊鞋帶155繼而可增強線158之拉緊。例如,如圖10所 展示,當鬆開鞋帶且其處於未綁緊位置時,線158之拉緊可係相對較低,由此允許鞋面寬鬆地合乎穿著者之腳部。然而,當拉動鞋帶155且藉由箭頭174、175所指示而拉緊鞋帶155時,鞋帶155可拉動至轉彎159、160上以增強線158之拉緊。由此,如圖11之箭頭176、177、178及179所指示,線158可拉動且符合鞋面120緊貼至穿著者之腳部。
應瞭解,在如圖10及11所展示之實施例中,線158可為在穿著者之腳部之底部上之多個區域提供支撐。例如,線158可安置於經結構設計安置於穿著者之腳部之足弓之下之一弓形區域164。因此,在弓形區域164內之線158可支撐穿著者之足弓,尤其當藉由鞋帶155拉緊線158時。
應瞭解,在所繪示之實施例中,鞋面120可包含用於提供此支撐至腳部之僅一連續線158。據此,鞋面120之部分計算可係相對較低且鞋面120可以一有效方式構造。
鞋類之組裝
現將根據實例性實施例討論鞋類100、編織組件116及鞋面120之組裝。為清楚目的,假設已形成編織組件16及線158至圖5及圖6所展示之拆分狀態。
為開始鞋面120之組裝之實例性實施例,可移動(折疊)側足部130及中足部132超過如圖4所展示之位置。接著,可超過包覆鞋舌部136使得彎曲區域143實質上填充間隙139且縱向區域145實質上填充喉口131。因此,第一邊緣部分140及第二邊緣部分142可安置成直接相鄰於彼此。接著,可在一縫線144處接合第一邊緣部分140及第二邊緣部分142。
可以任何適當形式在縫線144處接合第一邊緣部分140及第二邊緣部分142。例如,可使用縫合、黏著、膠帶、接合、焊接、緊固件或其他適當附接裝置來接合第一邊緣部分140及第二邊緣部分142。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使用如圖1至圖3所展示之縫合146將邊緣部分140、142縫合在一起而形成縫線144。如上文所提及,鞋面120可係帶有複數個針跡之一編織元件;然而,應瞭解,縫合146可獨立於編織組件116之該等針跡。換言之,在編織組件116已編織之後可使用一或多個串線、紗線、纜索或其他附接線形成縫合146。縫合146亦可為一鋸齒形針跡或其他適當針跡。此外,邊緣部分140、142可毗鄰於縫線144處。例如,邊緣部分140、142可形成一對接或可部分覆蓋邊緣部分140、142以形成縫線144。此外,可使用位於縫線144之邊緣部分140、142之間之黏著劑或其他材料之一珠在縫線144處稍稍隔開邊緣部分140、142。
而且,縫線144可穿過編織組件116之任何適當部分延伸。例如,在圖3之實施例中,縫線144可包含安置於基底部分124中相鄰於前足部134之一第一終端147。縫線144亦可包含在外邊緣135、前足部134及鞋舌部136之接合處之一第二終端149。在一些實施例中,縫線144亦可在第一終端147及第二終端與149之間連續延伸。例如,縫線144可包含橫跨基底部分124大體上在橫向方向127從第一終端147朝向中足部132延伸之一第一部分181。縫線144亦可包含大體上在垂直方向129穿過中足部132且相鄰於前足部134延伸之一第二部分183。縫線144可進一步包含大體上在橫向方向朝向外側130延伸且朝向第二終端149向後彎曲之一第三部分185。因此,縫線144可在終端147、149之間連續延伸以便從穿著者之腳部之下圍繞穿著者之前足之一中間區域延伸至高於穿著者之前足之一區域。
同樣,可存在編織組件116之任何數量縫線144。例如,如圖3之實施例所展示,可存在用於給予鞋面120之編織組件116在圖1至圖3中所展示之三維形狀所需之僅一條單獨縫線。此可有利於鞋面120之組裝且減少時間。
同樣,縫線144可與腳跟部128間隔開使得腳跟部128無縫合。因此,即使腳跟部128在穿著者之腳跟位移,相對平滑且無縫合之腳跟部128係不可能摩擦穿著者之腳跟且提供不舒適性至穿著者。
隨後,如上文所討論,鞋帶155可穿過外開口156及內開口157以及外轉彎159及內轉彎160。接著鞋底結構110可附接至鞋面120。更特定言之,中底112可附接至基底部分124之內表面123,及外底114可依附至中足部112。在額外實施例中,一鞋墊可插入及/或附接至基底部分124之內表面121。
形成編織組件及鞋面之實例性編織程序
可在任何適當方向編織編織組件116。例如,編織組件116可在套環133處自腳跟部128形成,且編織組件116可經形成以便大體上在縱向方向125朝向前足部134發展。可在鞋舌部136之前形成前足腔150。接著,可隨後形成鞋舌部136。亦應瞭解,可在編織程序中單式形成編織組件116之三維彎曲腔及二維彎曲部分(例如腳跟腔148、前足腔150、彎曲區域143及/或其他區域)。特定言之,當添加針跡之隨後緯圈時可藉由各自針固持在邊界173、197處之針跡,且可橫跨邊界173、197編織在邊界173、179處之固持針跡至各自針跡。同樣,在此編織程序期間可內襯線158。同樣,可於任何適當機器上(例如一橫編機)完成此程序。
現參考圖15至圖23,將討論形成帶有線158之編織組件116之實例性自動編織程序。為討論之目的,將討論橫編程序及橫編機,然而,可以其他方式形成編織組件116及線158,而不背離本文揭示內容之範圍。因此,可根據於2012年9月20日公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2012/0233882號之教導形成編織組件116及線158,且該全文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參考圖15,描繪包含多種針1202、導軌1203、標準供給器1204 及組合供給器1220之編織機器1200之一部分。鑒於組合供給器1220緊固至導軌1203之一前側,所以標準供給器1204緊固至導軌1203之一後側。紗線1206穿過組合供給器1220且紗線1206之一端從施配尖端1246向外延伸。雖然描繪紗線1206,但是任何其他線(例如長絲、串線、繩索、織帶、纜索、鏈或紗線)可穿過組合供給器1220。另一紗線1211穿過標準供給器1204且形成一編織組件1260之一部分,且形成編織組件1260之中一最高緯圈之紗線1211之紗圈藉由位於針1202之端之鉤子固持。
本文所討論之編織程序係關於編織組件1260或編織組件1260之部分之形成。因此,編織組件1260之部分可相對應於上文關於圖1至圖6所討論之基底部分124、腳跟部128、側足部130、中足部132、前足部134及/或鞋舌部136。為討論之目的,於圖中僅展示編織組件1260之一相對小區段以允許繪示該編織結構。而且,可增強編織機器1200及編織組件1260之多種元件之規模或比例以更好地繪示該編織程序。
現參考圖16,標準供給器1204沿導軌1203移動且由紗線1211於編織組件1260中形成一新緯圈。更特別言之,針1202拉動紗線1211之區段穿過先前緯圈之紗圈,由此形成該新緯圈。據此,可藉由沿針1202移動標準供給器1204而增加緯圈至編織組件1260,由此允許針1202操縱紗線1211且由紗線1211形成額外紗圈。
繼續該編織程序,現供給器臂1240從內縮位置位移至伸展位置,如圖17中所描繪。在伸展位置中,供給器臂1240從承載器1230處向下延伸以安置施配尖端1246於(a)居中於針1202之間及(b)在針床之交叉點之下之一位置中。
現參考圖18,組合供給器1220沿導軌1203移動且紗線1206放置於編織組件1260之紗圈之間。即,紗線1206位於一交替圖案中之某些 紗圈之前及其他紗圈之後。而且,紗線1206放置於藉由來自一針床1201之針1202而固持之紗圈之前,及紗線1206放置於藉由來自另一針床之針1202而固持之紗圈之後。應注意,供給器臂1240仍位於伸展位置以嵌入紗線1206於針床之交叉點之下之區域中。此有效放置紗線1206於最近藉由圖16中之標準供給器1204而形成之緯圈內。
如圖19所描繪,為完成將紗線1206嵌入編織組件1260內,標準供給器1204沿導軌1203移動以自紗線1211形成一新緯圈。藉由形成該新緯圈,紗線1206有效編織於或以其他方式整合於編織組件1260之結構中。在此階段,供給器臂1240亦可從伸展位置平移至內縮位置。
圖18及圖19展示供給器1204及1220沿導軌1203之分開移動。即,圖18展示組合供給器1220沿導軌1203之一第一移動,及圖19展示標準供給器1204沿導軌1203之一第二及隨後移動。在許多編織程序中,供給器1204及1220可有效同時移動以嵌入紗線1206及自紗線1211形成一新緯圈。然而,組合供給器1220向前或在標準供給器204之前移動以在自紗線1211形成新緯圈之前安置紗線1206。
在上文討論中所概述之大體編織程序提供該方法之一實例,其中圖1至圖6之線158可位於鞋面120之基底部分124、側足部130及/或中足部132中。更特定言之,由於供給器臂1240之往復行為,可在形成一新緯圈之前將線158安置於一預先形成之緯圈內。
繼續該編織程序,如圖20所描繪,現在供給器臂1240從內縮位置位移至伸展位置。接著,如圖21所描繪,組合供給器1220沿導軌1203移動且紗線1206放置於編織組件1260之紗圈之間。此有效放置紗線1206於藉由圖19中之標準供給器1204而形成之緯圈內。如圖22所描繪,為完成將紗線1206嵌入編織組件1260內,標準供給器1204沿導軌1203移動以自紗線1211形成一新緯圈。藉由形成該新緯圈,紗線1206有效編織於或以其他方式整合於編織組件1260之結構內。在此階段, 供給器臂1240亦可從伸展位置位移至內縮位置。
參考圖22,紗線1206形成位於兩個襯墊區段之間之一紗圈1214。在圖1至圖6之轉彎159、160之討論中,應注意,線158存在於通路162中且接著進入另一通路162,由此形成轉彎159、160。可以一類似方式形成紗圈1214。即,可在紗線1206存在於編織組件1260之編織結構中且接著再進入編織結構之處形成紗圈1214。
參考圖23,當在內縮位置時,組合供給器1220沿導軌1203移動且當在內縮位置時形成編織組件1260之一緯圈。據此,藉由在內縮位置與伸展位置之間往復供給器臂1240,組合供給器1220可為編織、集圈、浮動及嵌入之目的供應紗線1206。
編織組件及鞋面之額外實施例
於圖12中繪示鞋面220之編織組件116之額外實施例。編織組件116及鞋面220可實質上類似於上文所描述之編織組件116及鞋面120,惟所討論除外。
類似於上文所討論之實施例,鞋面220可包含選擇性地穿過中足部232、基底部分224及側足部230而延伸之一線258。線258亦可穿過一或多個通路262延伸。然而,通路262可界定於中足部132及側足部130上,且通路262可與基底部分224間隔開。
據此,穿過基底部分224延伸之線258之縱向部分可從通路262暴露。同樣,線258之此等部分可從基底部分224卸離及解耦。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線258之此等部分可任意直接附接至鞋底結構110。
另外,如圖12所展示,在一些實施例中,通路262可係V型,使得線258之轉彎可嵌入及圍封於通路262內而不像上文在圖1至6中所展示之暴露轉彎159、160。
在一些額外實施例中,可沿經結構設計以在組合鞋面之不同位置處集合之多種邊緣部分接合一編織組件。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鞋 面可包含繞腳部延伸且繞腳部圍繞以覆蓋穿著者之腳部之上及底下之單件式編織元件。多種實施例係在本文揭示內容之範圍內。
例如,於圖24至圖34中展示鞋面320、編織組件316及鞋類物件300之額外實例性實施例。亦繪示製造鞋面320、編織組件316及鞋類物件300之實例性方法。鞋面320及編織組件316可實質上類似於上文所討論之實施例,惟所討論除外。如所展示,可實質上藉由編織組件316界定鞋面320;然而,鞋面320可包含除編織組件316之外之其他結構及元件,而不背離本文揭示內容之範圍。
為參考目的,可將鞋面320劃分成三個一般區域:一前足區域311、一中足區域312及一腳跟區域314。前足區域311可大體上包圍相對應於腳部之前部分(其包含腳趾及連接蹠骨及趾骨之關節)之鞋面320之部分。中足區域312可大體上包圍相對應於腳部之中間區域(其包含一足弓區域)之鞋面320之部分。腳跟區域314可大體上包圍相對應於腳部之後部分(包含腳跟及跟骨)之鞋面320之部分。鞋面320亦可包含一外側315及一內側317,其等可穿過前足區域311、中足區域312及腳跟區域314延伸,且外側315及內側317對應於鞋面320之對置面。更特別言之,外側315可對應於腳部之一外部區域(即,面對遠離另一腳部之表面)且內側317可對應於腳部之一內部區域(即,面對朝向另一腳部面對之表面)。前足區域311、中足區域312、腳跟區域314、外側315及內側317不意欲區分鞋面320之精確區域。然而,前足區域311、中足區域312、腳跟區域314、外側315及內側317意欲代表鞋面320之大致區域以助於下文討論。
如圖24至27所展示,鞋面320之編織組件316可包含一基底部分324或中底部分或腳底部分。可類似於在某些實施例中之一腳部之鞋底來塑型基底部分324。在其他實施例中,基底部分324可具有一不同形狀。基底部分324可經結構設計以安置於如將討論之穿著者之腳部 之下。換言之,基底部分324可經結構設計藉由如將討論之穿著者之腳部之足底而疊覆。
同樣,編織組件316可包含相鄰於基底部分324且從基底部分324延伸之一或多個部分。此等相鄰部分之一或多者可整體連接至基底部分324且可由帶有基底部分324之單式編織構造形成。而且,此等相鄰部分可結合基底部分324以界定在鞋面內用於接納穿著者之腳部之空間322。
例如,在圖24至圖27所展示之實施例中,編織組件316可包含至少部分界定鞋面320之腳跟區域314之一腳跟部328。編織組件316亦可包含至少部分界定鞋面320之外側315之一側足部330。而且,編織組件316可包含至少部分界定鞋面320之內側317之一中足部332。此外,編織組件316可包含至少部分界定鞋面320之前足區域311之一前足部334。在一些實施例中,腳跟部328、側足部330、中足部332及前足部334各者可由帶有基底部分324之單式編織構造形成。
另外,編織組件可包含一喉口部331。喉口部331可安置於側足部330與中足部332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喉口部331可整體附接至帶有側足部330、中足部332及/前足部334之單式編織構造且由帶有側足部330、中足部332及/前足部334之單式編織構造形成。在所展示之實例性實施例中,編織組件316可在側足部330、喉口部331及中足部332之間實質上連續延伸。在其他實施例中,喉口部331可從側足部330及中足部332處斷開,使得喉口部331包含在側足部330與中足部332之間之一開口內移動之一鞋舌。
而且,鞋面320之編織組件316亦可包含帶有一凸緣313之套環333。凸緣313可界定一開口至鞋面320內之空間322。如在所繪示實施例中所展示,套環333及凸緣313可繞中足部332、喉口部331、側足部330及腳跟部328環狀且連續延伸。
類似於上文關於圖1至圖6之實施例之討論,編織組件316可包含由單式編織構造形成之一編織元件343。在一些實施例中,編織元件343可實質上界定基底部分324、腳跟部328、側足部330、中足部332、前足部334及/或喉口部331。
編織組件316亦可包含耦合至編織元件343之一或多個拉伸線。可存在任何適當數量之拉伸線,且該(等)線可穿過編織元件343之任何部分延伸。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編織組件可包含一第一拉伸線358及一第二拉伸線359。第一拉伸線358可耦合至編織組件316之側足部330以安置於鞋面320之外側315上。第二拉伸線359可耦合至編織組件316之側足部332以安置於鞋面320之內側317上。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拉伸線358及/或第二拉伸線359亦可耦合至編織組件316之腳跟部328、前足部334及/或基底部分324且可超過編織組件316之腳跟部328、前足部334及/或基底部分324延伸。
而且,第一拉伸線358及第二拉伸線359可以任何適當形式附接至編織元件343。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拉伸線358可由帶有側足部330之單式編織構造形成,且第二拉伸線359可由帶有中足部332之單式編織構造形成。例如,第一拉伸線358及/或第二拉伸線359之部分可嵌入編織元件343之至少一緯圈及/或經圈內。可暴露第一拉伸線358及第二拉伸線359之其他部分,且以其他方式從編織元件343處卸離第一拉伸線358及第二拉伸線359之其他部分。根據實例性實施例,下文將更詳細描述第一拉伸線358及第二拉伸線359之進一步細節。
同樣,類似於上文關於圖1至圖6之實施例之討論,編織組件316可包含一或多個縫線344。縫線344可界定編織組件316之兩個或兩個以上邊緣之接合處。縫線344可界定於鞋面320之任何適當區域且可超過鞋面320之任何適當區域延伸。例如,縫線344可包含一第一端347及一第二端349,且縫線344可在第一端347與第二端349之間連續延 伸。更特定言之,在一些實施例中,縫線344之第一端347可大體上安置於鞋面320之內側317或外側315上之套環333之凸緣313處,且第二端349可大體上安置於鞋面320之前足區域311中。縫線344亦可穿過編織組件316之不同區域彎曲,將在下文詳細討論。
類似於上文關於圖1至圖4之實施例之討論,縫線344可以多種方式緊固,而不背離本文揭示內容之範圍。例如,可使用縫合、黏著、膠帶、接合、焊接、緊固件或其他適當附接裝置來緊固縫線344。在用縫合緊固縫線344之實施例中,此縫合可獨立於編織組件316之針跡。此縫合亦可為一鋸齒形針跡或其他適當針跡。此外,在縫線344處接合之該等邊緣可對接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等邊緣可在縫線344處與彼此疊覆。
現參考圖28及圖29,將更加詳細討論之根據實例性實施例編織組件316之編織元件343。於圖28及圖29中於平面圖中展示拆分狀態之編織元件343。如所展示,編織元件343可大體上不對稱。編織元件343亦可包含如圖28所展示之一內表面321及如圖29所展示之一外表面323。編織元件343亦可包含一外部外圍邊緣339。外部外圍邊緣339可由一第一邊緣340、一第二邊緣342及套環333之凸緣313予以界定。第一邊緣340及第二邊緣342可在接合337處會合。同樣,第一邊緣340及凸緣313可在一第一轉角335處會合。第二邊緣342及凸緣313可在一第二轉角341處會合。如所展示,第一邊緣340可在接合337與第一轉角335之間連續延伸,第二邊緣342可在接合337與第二轉角341之間連續延伸及凸緣313可在第一轉角335與第二轉角341之間連續延伸。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彎曲第一邊緣340、第二邊緣342及/或凸緣313。
編織元件343可由單式編織構造形成以界定基底部分324、側足部330、中足部332、喉口部331、腳跟部328及前足部334。可藉由編 織元件343之第一邊緣340界定基底部分324之一第一側390。同樣,側足部330、喉口部331及中足部332可從基底部分324之一第二側391延伸。基底部分324之第二側391可與第一側390對置。如所展示,在圖28所繪示之實例性實施例中,側足部330可從基底部分324且遠離第一邊緣340延伸。而且,喉口部331可從側足部330且遠離基底部分324延伸。此外,中足部332可從喉口部331且遠離側足部330延伸,且中足部332可終止於第二邊緣342處。
如圖28之實例性實施例所展示,前足部334可安置於編織元件343上使得前足部334部分藉由第二邊緣342、相鄰接合337予以界定。因此,前足部334可藉由中足部332、側足部330及喉口部331定界線。另外,腳跟部328可部分藉由第一邊緣340予以界定且部分藉由相鄰於第一轉角335之凸緣313予以界定。
如圖28所展示,在腳跟部328處之編織元件324之內表面321可具有三維凹面曲率。因此,編織元件324之腳跟部328可界定一腳跟腔348。應瞭解,在額外實施例中,編織元件324之其他部分亦可具有三維曲率且可界定一各自凹處。
同樣,如圖28所展示,套環333可在第一邊緣340與第二邊緣342之間連續延伸。而且,套環333可從中足部332、喉口部331、側足部330及腳跟部328延伸。
編織元件343亦可包含具有不同特徵之兩個或兩個以上區域。例如,歸因於使用於各區域中之紗線之類型、歸因於在該等區域內之針跡密度或歸因於其他原因,編織元件343之一些區域可具有較其他區域更大彈性。同樣,編織元件343之某些部分可實質上連續的,而其他區域可包含複數個開口。例如,如圖28所展示,基底部分324可包含複數個開口352。開口352可依一圖案予以配置,使得基底部分324具有一網型外觀。在一些實施例中,基底部分324可具有一4x4編織網 眼圖案以形成開口352。同樣,如圖28所展示,基底部分324可包含包圍開口352之一邊界353。邊界353可具有一相對平滑且連續外觀。應瞭解,開口352可減小編織元件343之重量。同樣,開口352可減小附接於鞋底結構310之基底部分324之表面區域。因此,可增加基底部分324及/或鞋底結構310之揉曲強度。亦應瞭解,編織元件343之其他區域可包含開口353及/或邊界353,而不背離本文揭示內容之範圍。
而且,編織組件316可包含第一拉伸線358及第二拉伸線359,其等耦合至編織元件343。現將更加詳細討論第一拉伸線358及第二拉伸線359之實例性實施例。
如圖28及圖29所展示,第一拉伸線358可包含一第一端361及一第二端363。第一端361及第二端363兩者可安置成相鄰於第一邊緣340。第一端361及第二端363亦可相對於彼此沿第一邊緣340而間隔開。在第一端361與第二端363之間,第一拉伸線358可向後及向前延伸且在第一邊緣340與喉口部331之間交替。因此,如圖28及圖29之實施例實施例所展示,第一拉伸線358可穿過基底部分324、側足部330及腳跟部328延伸且可耦合至基底部分324、側足部330及腳跟部328。
更特定言之,第一拉伸線358可包含附接至編織元件343及在第一邊緣340與喉口部331之間延伸之複數個附接部分365。在一些實施例中,如上文所描述,附接部分365可嵌入編織元件343之一緯圈或經圈內。同樣,附接部分365可橫向延伸至第一邊緣340。一典型第一附接部分指示於圖28及圖29之366處且一典型第二附接部分指示於368處。
第一拉伸線358亦可包含沿第一邊緣340且在附接部分365之相鄰對之間延伸之複數個暴露部分367。暴露部分367可從編織元件343處暴露及卸離。作為一實例,圖28及圖29包含於364處指示之一典型第三暴露部分。如所展示,第三暴露部分364在第一附接部分366與第二 附接部分368之間連續延伸。同樣,第三暴露部分364可大體上沿著位於第一附接部分366與第二附接部分368之間之第一邊緣340延伸。
第二拉伸線359可包含一第一端371及一第二端373。第一端371及第二端373可安置成相鄰於第二邊緣342。第一端371及第二端373亦可沿第二邊緣342彼此間隔開。第二拉伸線359亦可向後及向前延伸且在第二邊緣342與喉口部331之間交替。因此,類似於第一拉伸線358,第二拉伸線359可包含橫向延伸至第二邊緣342之複數個間隔開之附接部分373及沿著位於附接部分373之各自對之間之第二邊緣343延伸之複數個暴露部分377。同樣,如圖28及圖29之實例性實施例所展示,第二拉伸線359可穿過中足部332延伸且可耦合至中足部332。
現將討論編織組件316、鞋面320及鞋類物件300之組裝。可透過上文詳細討論之編織程序形成編織組件316。因此,如圖28及圖29所呈現,編織組件316可包含編織元件343、第一拉伸線358及第二拉伸線359。
接著,如圖30所展示,第一邊緣340及/或第二邊緣342可朝向另一者移動以提供帶有三維曲率之編織組件316。例如,在圖30及圖31所呈現之某些實施例中,編織組件316可支撐於一支撐部件369上以促進此組裝程序。如所展示,支撐部件369可類似於一解剖腳部而塑型且可稱為一「鞋楦」。因此,基底部分324可在支撐部件369之下分層且支撐部件369可接納於編織組件316之腳跟腔348內。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用針或其他緊固件沿第一邊緣340臨時緊固編織組件316至支撐部件369。
接著,如圖30所展示,可向上拉動中足部332、前足部334及喉口部331且越過支撐部件369,使得編織組件316實質上圍繞支撐部件369。換言之,可移動中足部332相鄰於基底部分324之第一側390,可移動第二轉角341相鄰於第一轉角335且可移動第二邊緣342相鄰於第 一邊緣340。因此,編織組件316可大部分界定鞋面340內之空間322。亦可使用針或其他緊固件暫時固定第二邊緣342至支撐部件369。
隨後,縫線344可藉由接合編織組件316之第一邊緣340及第二邊緣342而形成。可以任何適當方式接合第一邊緣340至第二邊緣342,例如縫合、黏著劑、緊固件或其他附接裝置。例如,如圖32之實施例所展示,縫線344由縫合379形成。縫合379可藉由手而包含或可自動形成。可以任何適當圖案包含縫合379,例如十字交叉針跡或其他類型。另外,如圖32所展示,可在從接合337延伸之凸緣313之一方向添加縫合379。在一些實施例中,亦可在相反方向添加縫合379。
一旦藉由縫合379接合第一邊緣340與第二邊緣342,則編織組件316可具有一類似襪子構造且編織組件316可實質上覆蓋、接納及圍封支撐部件369。同樣,在此組態中,編織組件316可界定鞋類物件300之鞋面320。在其他實施例中,可添加額外本體、部件、標誌、標籤或其他物體至編織組件316以形成鞋面320。
應注意,如圖27之實例性實施例所展示,一旦組裝編織組件316,縫線344之第一端347可位於套環333之凸緣313之內側317上。同樣,編織組件343之第一轉角335及第二轉角341可會合以形成縫線344之第一端347。縫線344之一第一部分381可在一垂直方向從端347沿內側317朝向基底部分324向下延伸。縫線344之一第二部分382可從第一部分381連續延伸且在一縱向方向朝向前足部334向前延伸。同樣,第二部分382可安置於中足部332與基底部分324之間且可在二維或三維中彎曲。另外,一第三部分383可從第二部分382且向上並遠離基底部分324連續延伸。而且,縫線344之一第四部分384可在一側向方向從第三部分383沿前足區域311朝向側足部330連續延伸且縫線344之第四部分384可終止於第二端349處。而且,應注意,接合337可稱為縫線344之第二端349。
運用此組態,縫線344之實例性實施例可幫助提供改良舒適度及/或適配度至一穿著者之腳部之鞋類物件300。例如,縫線344之第一端347及第一部分381可沿鞋面320之內側317延伸。換言之,縫線344可間隔遠離鞋面320之腳跟區域314且腳跟區域314可大部分無縫線。因此,鞋面320可更貼近且支撐穿著者之腳跟。同樣,鞋面320不可能不舒適地摩擦穿著者之腳跟。
而且,縫線344之第二部分382可具有經結構設計以實質上嵌套於穿著者之腳部之解剖足弓之一弓形曲率。因此,當步行、跑步或跳躍時穿著者不可能直接踏步於縫線344上。因此,鞋面可更好地支撐穿著者之腳部且鞋面320可穿戴舒適。
此外,如圖33及圖34所展示,一旦已組裝鞋面320,鞋底結構310可附接至編織組件316。鞋底結構310可係任何適當類型且鞋底結構310可分層於編織組件316之基底部分324上且附接至編織組件316之基底部分324。例如,鞋底結構310可包含增加鞋底結構310及鞋類300之靈活性之一或多個特徵。此等特徵可包含一凹處、一凹槽、一溝槽、薄於周邊區域之區域或鞋底結構310之其他開口。如圖33及圖34所展示,鞋底結構310可包含增加鞋底結構310之靈活性之一或多個撓曲凹槽303。在一些實施例中,撓曲凹槽可在內側317與外側315之間延伸。
如上文所提及,基底部分324之邊界353可提供附接至鞋底結構310之一適當表面。藉由邊界353圍封之基底部分324之區域亦可附接至鞋底結構310。可使用黏著劑、緊固件或其他附接裝置附接鞋底結構310。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鞋底結構310可覆蓋縫線344之第二部分382及第三部分383之部分。據此,可藉由鞋底結構310實質上隱藏縫線344使得鞋面320看上去大部分係連續的。
另外,如所提及,鞋面320之基底部分324可包含一或多個開口 352。開口352之間之基底部分324之區域亦可附接至鞋底結構310。例如,在圖34所呈現之實施例中,鞋底結構310可接合至開口352之間之基底部分324之區域。同樣,在一些實施例中,支撐部件369可包含不可能接合至鞋底結構310之表面。例如,當鞋底結構310附接至鞋面320時,支撐部件369可係至少部分由TEFLONTM或不可能接合至鞋底結構310之其他適當材料組成。
而且,一旦已組裝鞋面320,應注意,第一拉伸線358之暴露部分367及第二拉伸線359之暴露部分377可沿縫線344延伸且可對準縫線344。在一些實施例中,縫合379可結合且保留第一拉伸線358之暴露部分367及第二拉伸線359之暴露部分377。據此,可保留第一拉伸線358及第二拉伸線359於相對於編織元件343之預定位置。
同樣,一旦已組裝鞋面320,第一拉伸線358之附接部分365可橫跨縫線344實質上對準於第二拉伸線359之各自附接部分375。此對準可在美學上使鞋面320更合意,此係因為外側315及內側317兩者可實質上看起來相同。同樣,為更大的舒適度及更好的效能,第一拉伸線358及第二拉伸線359可各自大體上支撐外側315及內側317之相對應區域。
如藉由上文討論所示範,縫線344可界定位於編織組件316之基底部分324與中足部332之間之一邊界。縫線344亦可界定位於編織組件316之基底部分324與前足部334之間之一邊界。然而,應瞭解,縫線344可對分編織組件316之任何個別部分。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縫線344可對分基底部分324成兩個或兩個以上子部分。類似地,縫線344可對分編織組件316之另一部分,而不背離本文揭示內容之範圍。
另外,編織組件316可經結構設計使得縫線344從鞋面320之外側315上之凸緣313且朝向基底部分324向下延伸,而不背離本文揭示內容之範圍。甚至在此等實施例中,腳跟部314可無縫線。因此,如上 文所討論,鞋面310可舒適穿戴且可提供支撐至穿著者之腳跟。
在一些額外實施例中,亦可構造編織組件使得縫線橫跨鞋面之其他區域延伸。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縫線之一端可沿腳跟之後側延伸。同樣,在一些實施例中,拉伸線可相對於鞋底結構配置以提高鞋類之特殊特徵。例如,拉伸線可相對於鞋底結構配置以支撐鞋類撓曲及/或改良鞋類之美感。
例如,繪示根據本文揭示內容之鞋類物件400之額外實例性實施例。在一些實施例中,鞋類物件400可實質上類似於圖24至圖34中所繪示之實施例,惟下文註明除外。
如圖35及圖36所展示,鞋面420可包含具有一編織元件443之一編織組件416。類似於關於圖24至圖34之上文所討論之實施例,編織元件443可界定一基底部分424、一腳跟部428、一側足部430、一中足部432、一前足部434、一喉口部431及帶有一凸緣413之一套環433。
然而,如圖36所展示,編織組件416之一縫線444可包含終止於腳跟區域414之凸緣413處且位於鞋面420之外側415與內側417之間之一第一端447。縫線444之一第一部分481可從第一端447朝向基底部分424向下延伸。如圖35所展示,縫線444之一第二部分482可從第一部分481及朝向前足部434縱向延伸。縫線444之剩餘部分可類似於圖24至圖34中所展示之實施例。
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編織組件416之縫線444可劃分編織組件416之腳跟部424成多個部分。更特定言之,編織組件416之腳跟部424可包含安置於縫線444之對置側上之一第一部分487及一第二部分489。換言之,第一部分487及第二部分489可在縫線44處接合且可共同界定編織組件416之腳跟部424。應瞭解,編織組件416之其他區域可類似地藉由縫線444劃分。
而且,如圖37所展示,編織組件416可包含一或多個三維彎曲表 面。例如,腳跟部424之第一部分487可具有帶有三維曲率之各自表面,及第二部分489亦可具有帶有三維曲率之表面。該曲度可小於圖28所展示之腳跟腔348之曲率。亦應瞭解,編織組件416之其他部分可包含三維曲率表面。
而且,類似於圖24至圖34之實施例,第一拉伸線458及第二拉伸線459可包含實質上對準於縫線444之對置側之一或多個部分。例如,第一拉伸線之一部分465及第二拉伸線之一部分475可實質上穿過縫線444對準。第一拉伸線458之其他部分可類似地穿過縫線444對準於第二拉伸線459之各自部分。
第一拉伸線458及第二拉伸線459亦可安置於相對於鞋底結構410之一預定位置。例如,如圖38所展示,撓曲凹槽403可疊覆且可垂直對準第一拉伸線458之部分465及第二拉伸線459之部分475。因此,撓曲凹槽403可提供增加靈活性至鞋類400且第一拉伸線458及第二拉伸線459可在撓曲凹槽403上之區域處提供增加支撐。而且,此對準可改良鞋類400之美感。
為繪示及描述之目的,已提供上文描述之實施例。此不意欲詳盡或限制本揭示內容。一特殊實施例之個別元件或特徵大體上不限制於此特殊實施例中,但在適用之處,其可互換且可使用於一選定實施例中,即使未特定展示或描述。該相同亦可以許多方式變化。此等變化不視為本文揭示內容之一背離,且所有此等修改意欲包含於本文揭示內容之範圍中。
300‧‧‧鞋類物件
303‧‧‧撓曲凹槽
310‧‧‧鞋底結構
311‧‧‧前足區域
312‧‧‧中足區域
313‧‧‧外緣
314‧‧‧腳跟區域
315‧‧‧外側
316‧‧‧編織組件
320‧‧‧鞋面
322‧‧‧空間
323‧‧‧外表面
324‧‧‧基底部分
328‧‧‧腳跟部
331‧‧‧喉口部
332‧‧‧中足部
333‧‧‧套環
334‧‧‧前足部
335‧‧‧第一轉角
340‧‧‧第一邊緣
341‧‧‧第二轉角
342‧‧‧第二邊緣
344‧‧‧縫線
347‧‧‧第一端
352‧‧‧開口
353‧‧‧邊界
358‧‧‧第一拉伸線
359‧‧‧第二拉伸線
369‧‧‧支撐部件
379‧‧‧縫合
382‧‧‧第二部分
383‧‧‧第三部分
384‧‧‧第四部分

Claims (29)

  1. 一種鞋類物件,其包括:一鞋底結構;及一鞋面,其耦合至該鞋底結構,該鞋面包含一內側及一外側,該鞋面包含由單式編織構造形成之一編織組件,該編織組件包含一第一邊緣及一第二邊緣,該編織組件亦包含:一基底部分,其經結構設計而安置成相鄰於該鞋底結構且安置於一腳部之下,一腳跟部、一前足部、一中足部及一側足部,各者由帶有該基底部分之單式編織構造形成,及帶有一凸緣之一套環,該套環從該中足部及該側足部之至少一者延伸,該第二邊緣在該編織組件之一縫線處接合至該第一邊緣,致使該基底部分、該腳跟部、該前足部、該中足部及該側足部共同界定用於接納該腳部之一空間,該縫線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端大體上位於該鞋面之該內側及該外側之一者上之該套環之該凸緣處,該第二端與該第一端間隔開。
  2. 如請求項1之鞋類物件,其中該縫線包含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其中該第一部分從該第一端且朝向該基底部分向下延伸,及其中該第二部分從該第一部分且朝向該前足部連續延伸。
  3. 如請求項2之鞋類物件,其中該鞋面進一步包含至少部分由該編織組件之該前足部界定之一前足區域,其中該縫線之該第二端大體上位於相鄰於該外側之該前足區 域中,其中該縫線進一步包含一第三部分及一第四部分,及其中該第一部分從該第一端且朝向該基底部分向下延伸,其中該第二部分從該第一部分且朝向該前足區域在該基底部分與該中足部之間連續延伸,其中該第三部分從該第二部分且向上並遠離該基底部分連續延伸,及其中該第四部分從該第三部分沿該前足區域連續延伸以終止於該縫線之該第二端處。
  4. 如請求項3之鞋類物件,其中該縫線之該第二部分具有經結構設計實質上嵌套於接納於該空間內之該腳部之一解剖足弓之一弓形曲率。
  5. 如請求項1之鞋類物件,其中該鞋面亦包含至少部分藉由該編織組件之該前足部界定之一前足區域,及其中該縫線之該第二端位於該前足區域中。
  6. 如請求項1之鞋類物件,其中該編織組件包含一編織元件及由帶有該編織元件之單式編織構造形成之一拉伸線,其中該編織元件實質上界定該基底部分、該腳跟部、該前足部、該中足部及該側足部,其中該拉伸線包含沿該編織元件朝向該縫線延伸之一第一部分,及其中該拉伸線包含實質上對準該縫線之一第二部分。
  7. 如請求項6之鞋類物件,其中該第一部分嵌入該編織元件內,其中該第二部分從該編織元件暴露,其中該拉伸線進一步包含嵌入該編織元件內之一第三部分,及其中該第二部分在該第一部分與該第三部分之間連續延伸。
  8. 如請求項1之鞋類物件,其中該編織組件包含一編織元件、由帶有該編織元件之單式編織構造形成之一第一拉伸線及由帶有該編織元件之單式編織構造形成之一第二拉伸線,其中該第一拉 伸線包含相對於該縫線橫向延伸之一第一部分,其中該第二拉伸線包含相對於該縫線橫向延伸之一第二部分,其中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安置於該縫線之對置側上,及其中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實質上對準。
  9. 如請求項8之鞋類物件,其中該鞋底結構包含一撓曲凹槽,其中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實質上在一縱向方向對準彼此,及其中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實質上在一垂直方向對準該撓曲凹槽。
  10. 如請求項1之鞋類物件,其中該基底部分包含複數個開口,且該基底部分包含包圍該複數個開口之一實質上連續邊界。
  11. 如請求項1之鞋類物件,其中該編織組件進一步包含在該中足部與該腳跟部之間界定之一喉口區域,及其中該喉口區域整體附接至帶有該鞋面之該外側及該內側兩者之單式編織構造且由帶有該鞋面之該外側及該內側兩者之單式編織構造形成。
  12. 一種編織組件,經結構設計以形成一鞋類物件之一鞋面,該鞋面之結構附接至一鞋底結構,該編織組件包括:一基底部分,該基底部分帶有至少部分藉由該編織組件之一第一邊緣界定之一第一側,該基底部分經結構設計而安置成相鄰於該鞋底結構;一腳跟部及一前足部,其等由帶有該基底部分之單式編織構造形成;及一中足部及一側足部,其等從該基底部分之一第二側延伸,該第二側與該第一側對置,該中足部及該側足部之一者至少部分藉由該編織組件之一第二邊緣界定,該第二邊緣經結構設計以在一縫線處接合該第一邊緣以安置該中足部及該側足部之一者相鄰於該基底部分之該第一側且該 中足部及該側足部之另一者相鄰於該基底部分之該第二側,及其中該第二邊緣經結構設計以接合至該第一邊緣使得該基底部分、該腳跟部、該前足部、該中足部及該側足部共同界定經結構設計以接納一腳部之一空間。
  13. 如請求項12之編織組件,其中該腳跟部及該前足部之至少一者包含具有界定一腔之三維曲率之一表面。
  14. 如請求項13之編織組件,其中該腳跟部包含具有三維曲率之該表面以界定一腳跟腔。
  15. 如請求項12之編織組件,其進一步包括帶有經結構設計以界定進入該空間之一開口之一凸緣之一套環,該第一邊緣及該第二邊緣經結構設計以在該縫線之一第一端接合,該第一端大體上安置於該套環之該凸緣處。
  16. 如請求項12之編織組件,其進一步包括一編織元件及一拉伸線,該編織元件實質上界定該基底部分、該前足部、該腳跟部、該中足部及該側足部,其中該拉伸線由帶有該編織元件之單式編織構造形成,其中該拉伸線包含沿該編織元件朝向該第一邊緣及該第二邊緣之一者延伸之一第一部分,及其中該拉伸線包含實質上對準該第一邊遠及該第二邊緣之該一者之一第二部分。
  17. 如請求項16之編織組件,其中該第一部分嵌入該編織元件內,其中該第二部分從該編織元件暴露,其中該拉伸線進一步包含嵌入該編織元件內之一第三部分,及其中該第二部分安置於該第一部分與該第三部分之間。
  18. 如請求項12之編織組件,其進一步包括一編織元件、一第一拉伸線及一第二拉伸線,其中該編織元件實質上界定該基底部分、該前足部、該腳跟 部、該中足部及該側足部,其中該第一拉伸線及該第二拉伸線由帶有該編織元件之單式編織構造形成,其中該第一拉伸線包含相對該第一邊緣橫向延伸之一第一部分,其中該第二拉伸線包含相對該第二邊緣橫向延伸之一第二部分,及其中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經結構設計以安置於該縫線之對置側上且實質上對準彼此。
  19. 一種製造一鞋類物件之方法,其包括:編織由單式編織構造形成之一編織組件以具有:一基底部分,其帶有至少部分藉由該編織組件之一第一邊緣界定之一第一側,一腳跟部及一前足部,其等由帶有該基底部分之單式編織構造形成,一中足部及一側足部,其等從該基底部分之一第二側延伸,該第二側與該第一側對置,該中足部及該側足部之一者至少部分藉由該編織組件之一第二邊緣界定;移動該第二邊緣朝向該第一邊緣以安置該中足部及該側足部之該一者相鄰於該基底部分之該第一側且該中足部及該側足部之另一者相鄰於該基底部分之該第二側;在該編織組件之一縫線處接合該第二邊緣至該第一邊緣,致使該基底部分、該腳跟部、該前足部、該中足部及該側足部共同界定經結構設計以接納一腳部之一空間;及從該編織組件形成該鞋類物件之一鞋面,該鞋面包含至少部分藉由該編織組件之該中足部界定之一內側,該鞋面亦包含至少部分藉由該編織組件之該側足部界定之一外側。
  20.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中編織該編織組件包含形成該編織組件 之一套環,該套環包含一凸緣,其中接合該第二邊緣至該第一邊緣包含致使該凸緣界定進入該空間之一開口,其中該縫線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一端大體上位於該鞋面之該內側及該外側之一者上之該套環之該凸緣處,及其中該第二端與該第一端間隔開。
  21.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中編織該編織組件包含形成該編織組件之一套環,該套環包含一凸緣,其中形成該鞋面包含形成該鞋面以包含介於該鞋面之該內側與該外側之間之一腳跟區域,其中接合該第二邊緣至該第一邊緣包含致使該凸緣界定進入該空間之一開口,其中該縫線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一端大體上位於該鞋面之該內側與該外側之間之該腳跟區域上之該套環之該凸緣處,及其中該第二端與該第一端間隔開。
  22.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中該中足部至少部分藉由該編織組件之該第二邊緣界定,及其中該側足部相鄰於該基底部分之該第二側。
  23.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附接一鞋底結構至該編織組件,使得該鞋底結構相鄰於該編織組件之該基底部分。
  24.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中在該縫線處接合該第二邊緣至該第一邊緣包含形成帶有一第一端、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之該縫線,其中該第一部分從該第一端且朝向該基底部分向下延伸,及其中該第二部分從該第一部分且朝向該前足部連續延伸。
  25. 如請求項24之方法,其中在該縫線處接合該第二邊緣至該第一邊緣包含:界定帶有該編織組件之該前足部之至少一部分之該鞋面之一 前足區域;大體上在該前足區域相鄰於該外側形成該縫線之該第二端;及形成帶有該第一部分、該第二部分、一第三部分及一第四部分之該縫線,其中該第一部分從該第一端且朝向該基底部分向下延伸,其中該第二部分從該第一部分且朝向該前足部在該基底部分與該中足部之間連續延伸,其中該第三部分從該第二部分且向上並遠離該基底部分連續延伸,及其中該第四部分從該第三部分沿該前足區域連續延伸以終止於該縫線之該第二端處。
  26. 如請求項24之方法,其中在該縫線處接合該第二邊緣至該第一邊緣包含:界定該縫線之該第二部分,其帶有經結構設計以實質上嵌套於接納於該空間內之該腳部之一解剖足弓之一弓形曲率。
  27.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中編織該編織組件包含編織帶有一編織元件及由帶有該編織元件之單式編織構造形成之一拉伸線之該編織組件,其中該編織元件實質上界定該基底部分、該腳跟部、該前足部、該中足部及該側足部,及其中在該縫線處接合該第二邊緣至該第一邊緣包含使該拉伸線之一第一部分沿該編織元件朝向該縫線延伸且使該拉伸線之一第二部分實質上對準該縫線。
  28.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中編織該編織組件包含:於該編織元件內嵌入該拉伸線之該第一部分;使該拉伸線之該第二部分從該編織元件暴露;及於該編織元件內嵌入該拉伸線之一第三部分,其中該第二部分在該第一部分與該第三部分之間連續延伸。
  29.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中編織該編織組件包含編織帶有一編織元件、由帶有該編織元件之單式編織構造形成之一第一拉伸線及由帶有該編織元件之單式編織構造形成之一第二拉伸線之該編織組件,及其中在該縫線處接合該第二邊緣至該第一邊緣包含使該第一拉伸線之一第一部分與該第二拉伸線之一第二部分實質上對準延伸,該第一拉伸線之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拉伸線之該第二部分安置於該縫線之對置側上且橫向延伸至該縫線。
TW103129749A 2013-09-13 2014-08-28 包含具有整體編織輪廓部之一編織組件之鞋類物件及製造鞋類物件之方法 TWI5422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026,589 US9936757B2 (en) 2013-03-04 2013-09-13 Article of footwear incorporating a knitted component with integrally knit contoured por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4394A true TW201524394A (zh) 2015-07-01
TWI542291B TWI542291B (zh) 2016-07-21

Family

ID=51359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9749A TWI542291B (zh) 2013-09-13 2014-08-28 包含具有整體編織輪廓部之一編織組件之鞋類物件及製造鞋類物件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EP (2) EP3318151B1 (zh)
JP (1) JP6288743B2 (zh)
KR (1) KR101844695B1 (zh)
CN (1) CN105530827B (zh)
AR (1) AR097655A1 (zh)
HK (1) HK1223000A1 (zh)
MX (1) MX358208B (zh)
TW (1) TWI542291B (zh)
WO (1) WO20150382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206486B4 (de) * 2015-04-10 2023-06-01 Adidas Ag Schuh, insbesondere Sportschuh,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selben
WO2016172783A1 (en) * 2015-04-30 2016-11-03 Visionknit Limite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hoe upper
US9888742B2 (en) * 2015-09-11 2018-02-13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knitted component having plurality of graduated projections
USD783264S1 (en) 2015-09-15 2017-04-11 Adidas Ag Shoe
ITUA20164535A1 (it) * 2016-06-01 2017-12-01 Pro Eight S R L Tomaia per calzature.
EP3612048B1 (en) * 2017-04-21 2022-03-02 NIKE Innovate C.V. Knitted upper with two sides and an underfoot portion
CN110753499A (zh) 2017-05-31 2020-02-04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用于鞋类物品的针织部件
CN108978010B (zh) * 2017-06-05 2020-07-07 纮织国际有限公司 具舌片的一体成形立体鞋胚及其制造方法
US10711380B2 (en) 2017-07-13 2020-07-14 Under Armour, Inc. Article with embroidered tape segments
US11452338B2 (en) * 2017-12-13 2022-09-27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US10731279B2 (en) * 2018-01-20 2020-08-04 Nike, Inc. Knitted components reinforced with high tenacity yarn
US10874172B2 (en) * 2018-04-04 2020-12-29 Adidas Ag Articles of footwear with uppers comprising a wound component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KR102068301B1 (ko) * 2018-06-25 2020-01-20 (주)제이콥스이노베이션 자가조립식 신발
US10736380B2 (en) 2018-07-03 2020-08-11 Under Armour, Inc. Article with ribbon structure and embroidered edges
US10716362B2 (en) 2018-07-03 2020-07-21 Under Armour, Inc. Article with ribbon structure having nodes and links
US10736381B2 (en) 2018-07-03 2020-08-11 Under Armour, Inc. Article with directional tensioning
US10786043B2 (en) 2018-07-03 2020-09-29 Under Armour, Inc. Article with thermally bonded ribbon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king
US10619280B2 (en) 2018-07-03 2020-04-14 Under Armour, Inc. Method of making article with ribbon structure and embroidered edges
US10758007B2 (en) 2018-07-03 2020-09-01 Under Armour, Inc. Article with thermally bonded ribbon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king
US10993497B2 (en) 2018-11-15 2021-05-04 Under Armour, Inc. Article with ribbon loops for string lasting
IT201900009855A1 (it) * 2019-06-21 2020-12-21 Fashion Wall Lab Srl Calzatura decolleté e metodo di produzione della stessa
CN112746374B (zh) * 2020-12-03 2022-08-23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拼接缝合的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应用
EP4241608A4 (en) * 2020-12-23 2023-12-27 ASICS Corporation UPPER AND SHOE EQUIPPED THEREWITH
WO2023205006A1 (en) * 2022-04-19 2023-10-26 Nike Innovate C.V. Articles of footwear with knitted component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23248467A1 (ja) * 2022-06-24 2023-12-28 株式会社アシックス アッパー及び靴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59377A (en) * 1919-03-29 1920-11-16 Michael J Hollenbeck One-piece slipper
US2494617A (en) * 1949-06-27 1950-01-17 Hogan Rose One-piece foot covering
US3289330A (en) * 1964-03-05 1966-12-06 Us Shoe Corp Blank for a moccasin shoe
GB1539886A (en) * 1976-10-18 1979-02-07 Ashworths Ltd Footwear
JPS6327109U (zh) * 1986-08-04 1988-02-23
WO1992022223A1 (de) * 1991-06-17 1992-12-23 Puma Aktiengesellschaft Rudolf Dassler Spor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chuhformteils aus einer gewebebahn und nach diesem verfahren hergestelltes schuhformteil
US7347011B2 (en) * 2004-03-03 2008-03-25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 textile upper
US7774956B2 (en) * 2006-11-10 2010-08-17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 flat knit upper construction or other upper construction
US8225530B2 (en) * 2006-11-10 2012-07-24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 flat knit upper construction or other upper construction
US7946058B2 (en) * 2007-03-21 2011-05-24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 sole structure with an articulated midsole and outsole
US8347438B2 (en) * 2008-09-29 2013-01-08 Nike, Inc. Footwear uppers and other textile components including reinforced and abutting edge joint seams
US8490299B2 (en) * 2008-12-18 2013-07-23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n upper incorporating a knitted component
US8595957B2 (en) * 2011-01-03 2013-12-03 Converse Inc. Unitary upper and midsole
US8522577B2 (en) * 2011-03-15 2013-09-03 Nike, Inc. Combination feeder for a knitting machine
US8839532B2 (en) * 2011-03-15 2014-09-23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incorporating a knitted component
ITRM20110346A1 (it) * 2011-07-01 2013-01-02 Edoardo Iannuzzi Calzatura.
US9848672B2 (en) * 2013-03-04 2017-12-26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incorporating a knitted component with integrally knit contoured portion
US10383388B2 (en) * 2014-03-07 2019-08-20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are with upper incorporating knitted component providing variable compress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88743B2 (ja) 2018-03-07
MX2016003242A (es) 2016-08-03
HK1223000A1 (zh) 2017-07-21
KR20160055222A (ko) 2016-05-17
JP2016536083A (ja) 2016-11-24
EP3318151B1 (en) 2021-09-08
EP3043670B1 (en) 2018-05-16
KR101844695B1 (ko) 2018-04-02
AR097655A1 (es) 2016-04-06
WO2015038243A1 (en) 2015-03-19
EP3318151A1 (en) 2018-05-09
CN105530827A (zh) 2016-04-27
TWI542291B (zh) 2016-07-21
CN105530827B (zh) 2018-11-20
EP3043670A1 (en) 2016-07-20
MX358208B (es) 2018-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2291B (zh) 包含具有整體編織輪廓部之一編織組件之鞋類物件及製造鞋類物件之方法
JP7305736B2 (ja) 張力ストランドを有するニット構成要素を組み込んだ履物製品
US10548364B2 (en) Article of footwear incorporating a knitted component with integrally knit contoured portion
TWI516217B (zh) 設置具一整體式編織輪廓部之編織組件的鞋類物件,及製造一用於鞋類物件之編織組件之方法
TWI714704B (zh) 具有編織組件之鞋件鞋面及其製造方法
TWI601487B (zh) 包含一具有周圍編織部分之單絲編織元件的鞋類物件及其製造方法
TWI640262B (zh) 合併有柱狀透鏡狀編織結構的鞋類物件、用於合併至一物件中之編織部件及製造用於合併至一物件中之一編織部件之方法
TWI630881B (zh) 包含一具有一可熔線之單絲編織元件的鞋類物件及製造具有一鞋面及固定至該鞋面之一鞋底結構之一鞋類物件之方法
TW201531249A (zh) 用於包含一全單絲鞋面之鞋類物件之編織組件
TWI598053B (zh) 合併有具有單絲區域之一編織組件之鞋類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