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20588A - 取像鏡頭及行動裝置 - Google Patents

取像鏡頭及行動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20588A
TW201520588A TW102142655A TW102142655A TW201520588A TW 201520588 A TW201520588 A TW 201520588A TW 102142655 A TW102142655 A TW 102142655A TW 102142655 A TW102142655 A TW 102142655A TW 201520588 A TW201520588 A TW 20152058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barrel
central axis
mirror
reg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2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07716B (zh
Inventor
Cheng-Feng Lin
Original Assignee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1426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07716B/zh
Priority to CN201320876487.0U priority patent/CN203658652U/zh
Priority to US14/179,566 priority patent/US9413937B2/en
Priority to JP2014001178U priority patent/JP3190779U/ja
Publication of TW201520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0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7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771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1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ghost imag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05Diaphrag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種取像鏡頭,包含一鏡筒以及一鏡片組,其中鏡片組設置於鏡筒內。鏡筒具有一入光側表面及一鏡筒中心軸,入光側表面包含有一鏡面區,其中鏡面區設置有至少一鏡面突起部,鏡面突起部中最接近鏡筒中心軸的點與最遠離鏡筒中心軸的點之連線與垂直鏡筒中心軸之線間的夾角為θ。當滿足特定關係式時,可有效抑制非預期光線經反射而進入鏡片組內,進而提升成像品質。

Description

取像鏡頭及行動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取像鏡頭,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抑制非預期光線反射而進入鏡片組的取像鏡頭。
手機、平板電腦等搭載有取像裝置的個人化電子產品及行動通訊產品日漸普及,進而帶動小型化光學鏡頭的興起。目前小型化光學鏡頭已逐漸往高畫素領域發展,其需同時滿足輕量化與高成像品質兩大訴求。然而小型化光學鏡頭受限於鏡頭尺寸空間小,且規格需求朝向大光圈、大視角的趨勢下,容易使得部分非預期光線經由反射而進入鏡片組中,而產生諸如光斑、耀光、鬼影等成像缺陷。
請參照第1圖,其係繪示習用取像鏡頭1500的示意圖。由第1圖可知,習用取像鏡頭1500之鏡筒1510的入光側表面1511容易使得部分非預期光線經由反射(或經由鏡筒1510的入光側表面1511與前端保護玻璃元件1530中的多次反射)而進入鏡片組1520中,而過多的非預期光線會導致成像缺陷進而降低成像品質,以致無法滿足更高階的攝影需求。
本發明之目的是提供一種取像鏡頭,其鏡筒的入光側表面設置有一鏡面區,藉由鏡面區可調控部分非預期光線的反射方向,使得非預期光線經反射後遠離取像鏡頭。藉此,有助於抑制非預期光線進入鏡片組而提高光學成像品質。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取像鏡頭,包含一鏡筒以及一鏡片組,鏡片組設置於鏡筒內。鏡筒具有一入光側表面及鏡筒中心軸,入光側表面包含一鏡面區,其中鏡面區設置有至少一鏡面突起部,鏡面突起部中最接近鏡筒中心軸的點與最遠離鏡筒中心軸的點之連線與垂直鏡筒中心軸之線間的夾角為θ,其滿足以下條件式:10度<θ<45度。
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行動裝置,其包含一取像鏡頭。取像鏡頭包含一鏡筒以及一鏡片組,鏡片組設置於鏡筒內。鏡筒具有一入光側表面及一鏡筒中心軸,入光側表面包含一鏡面區,其中鏡面區設置有至少一鏡面突起部,鏡面突起部中最接近鏡筒中心軸的點與最遠離鏡筒中心軸的點之連線與垂直鏡筒中心軸之線間的夾角為θ,其滿足以下條件式:10度<θ<45度。
依據本發明又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取像鏡頭,包含一鏡筒、一鏡片組以及一保護玻璃元件,該鏡片組設置於該鏡筒內,該保護玻璃元件設置於該鏡筒之入光側。其 中該鏡筒具有一入光側表面及一鏡筒中心軸,該入光側表面包含有一鏡面區,且該鏡面區的表面粗糙度為SR,該保護玻璃元件與該鏡片組於鏡筒中心軸之最短距離為D1,其滿足以下條件式:SR<1.0 μm;以及0 mm<D1<2.0 mm。
依據本發明再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行動裝置,其 包含一取像鏡頭。取像鏡頭包含一鏡筒、一鏡片組以及一保護玻璃元件,該鏡片組設置於該鏡筒內,該保護玻璃元件設置於該鏡筒之入光側。其中該鏡筒具有一入光側表面及一鏡筒中心軸,該入光側表面包含有一鏡面區,且該鏡面區的表面粗糙度為SR,該保護玻璃元件與該鏡片組於鏡筒中心軸之最短距離為D1,其滿足以下條件式:SR<1.0 μm;以及0 mm<D1<2.0 mm。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取像鏡頭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10、1110、1210、1310、1410‧‧‧鏡筒
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1020、1120、1220、1320、1420‧‧‧鏡片組
430、530、630、730、830、930、1030、1130、1230、1330、1430‧‧‧保護玻璃元件
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1、1011、1111、1211、1311、1411‧‧‧入光側表面
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2、1012、1112、1212、1312、1412‧‧‧鏡面區
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3、1013、1113、1213、1313、1413‧‧‧內環區
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4、1014、1114、1214、1314、1414‧‧‧外環區
115、215、315a、315b、415、515、615、715、815、915a、915b、1015a、1015b、1115a、1115b、1215a、1215b、1315a、1315b、1415‧‧‧鏡面突起部
431、531、631、731、831、931、1031、1131、1231、1331、1431‧‧‧遮光元件
X‧‧‧鏡筒中心軸
1500‧‧‧習用之取像鏡頭
1510‧‧‧習用之鏡筒
1511‧‧‧習用之入光側表面
1520‧‧‧習用之鏡片組
1530‧‧‧習用之保護玻璃元件
SR‧‧‧鏡面區的表面粗糙度
Ymax‧‧‧鏡面區離鏡筒中心軸之最大垂直距離
Ymin‧‧‧鏡面區離鏡筒中心軸之最小垂直距離
R‧‧‧鏡面突起部之弧面的曲率半徑為R
θ‧‧‧鏡面突起部中最接近鏡筒中心軸的點與最遠離鏡筒中心軸的點之連線與垂直鏡筒中心軸之線間的夾角
α‧‧‧鏡面區離鏡筒中心軸最接近的點與鏡片組於鏡筒中心軸上最接近入光側的點之間的連線,此連線與鏡筒中心軸之間的夾角
D1‧‧‧保護玻璃元件與鏡片組於鏡筒中心軸之最短距離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的說明如下:第1圖繪示習用取像鏡頭的示意圖。
第2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一種取像鏡頭的示意圖。
第2B圖繪示第2A圖取像鏡頭中鏡筒之入光側表面上鏡面區的局部放大圖。
第2C圖繪示第2A圖中取像鏡頭的參數示意圖。
第3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取像鏡頭的示意圖。
第3B圖繪示第3A圖中鏡面區的局部放大圖。
第4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取像鏡頭的示意圖。
第4B圖繪示第4A圖中鏡面區的局部放大圖。
第5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一種取像鏡頭的示意圖。
第5B圖繪示第5A圖中鏡面區的局部放大圖。
第6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一種取像鏡頭的示意圖。
第6B圖繪示第6A圖中鏡面區的局部放大圖。
第7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一種取像鏡頭的示意圖。
第7B圖繪示第7A圖中鏡面區的局部放大圖。
第8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一種取像鏡頭的示意圖。
第8B圖繪示第8A圖中鏡面區的局部放大圖。
第9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一種取像鏡頭的示意圖。
第9B圖繪示第9A圖中鏡面區的局部放大圖。
第10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取像鏡頭的示意圖。
第10B圖繪示第10A圖中鏡面區的局部放大圖。
第11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的一種取像鏡頭的示意圖。
第11B圖繪示第11A圖中鏡面區的局部放大圖。
第12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實施例的一種取像鏡頭的示意圖。
第12B圖繪示第12A圖中鏡面區的局部放大圖。
第13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一實施例的一種取像鏡頭的示意圖。
第13B圖繪示第13A圖中鏡面區的局部放大圖。
第14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的一種取像鏡頭的示意圖。
第14B圖繪示第14A圖中鏡面區的局部放大圖。
第15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三實施例的一種取像鏡頭的示意圖。
第15B圖繪示第15A圖中鏡面區的局部放大圖。
請參照第2A圖,第2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一種取像鏡頭1400的示意圖。由第2A圖可知,取像鏡頭1400包含一鏡筒1410與一鏡片組1420,鏡片組1420設置於鏡筒1410內,其中鏡筒1410具有一入光側表面1411及一鏡筒中心軸X,且鏡筒1410之入光側表面1411包含有一鏡面區1412,藉由鏡面區1412可調控部分非預期光線的反射方向,使得非預期光線經反射後遠離取像鏡頭1400。藉此,有助於抑制非預期光線進入鏡片組1420而提高光學成像品質。
配合參照第2B圖,第2B圖繪示第2A圖取像鏡頭 1400中鏡筒1410之入光側表面1411上鏡面區1412的局部放大圖。鏡筒入光側表面1411上鏡面區1412可設置有至少一鏡面突起部1415。鏡面突起部1415可加強將非預期光線反射後向外遠離取像鏡頭1400,藉此更可有效抑制非預期光線進入鏡片組1420,進而提高光學成像品質。
另外,第2B圖中更提供取像鏡頭1400中參數R 及θ之示意。由第2B圖可知,鏡面突起部1415具有弧面,且鏡面突起部1415之弧面的曲率半徑為R,而鏡面突起部1415最接近鏡筒中心軸X的點與最遠離鏡筒中心軸X的點之連線與垂直鏡筒中心軸X之線間的夾角為θ。
詳細來說,鏡面區1412中設置有至少一鏡面突起 部1415,鏡面突起部1415可具有弧面,且鏡面突起部1415之弧面的曲率半徑為R,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 mm<R<20 mm。藉此,可有效加強非預期光線的反射角度,使其反射後更加遠離鏡片組。較佳地,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 mm<R<10 mm。
鏡面區1412中設置有至少一鏡面突起部1415,鏡 面突起部1415中最接近鏡筒中心軸X的點與最遠離鏡筒中心軸X的點之連線與垂直鏡筒中心軸X之線間的夾角為θ,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0度<θ<45度。藉此,可有效調控非預期光線的反射角度,使其反射後更加遠離鏡片組。較佳地,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5度<θ<30度。
鏡面區1412的表面粗糙度(其定義為中心線平均粗 糙度)為SR,其可滿足下列條件:SR<1.0 μm。藉此,可有效加強鏡面區1412的導光能力,使其更有效率的反射非預期光線,並減少非預期光線的散射,有助於抑制非預期光線進入鏡片組1420而提高光學成像品質。較佳地,其可滿足下列條件:SR<0.35 μm。更佳地,其可滿足下列條件:SR<0.15 μm。
鏡面區1412中可設置有至少兩個鏡面突起部 1415。藉此,更可有效調控非預期光線的反射區域,亦可使單一鏡面突起部的角度不至於過大,進而有利於加工製造。
鏡筒1410之入光側表面1411更可包含有一內環區 1413,內環區1413連結鏡面區1412且較鏡面區1412更靠近鏡筒中心軸X,且內環區1413可具有消光結構,如微結構、光吸收膜層等習知的消光處理方式,藉由消光結構可以弱化部分難以排除的非預期光線,使其強度減弱或消散,進而降低非預期光線對光學成像品質的影響。
鏡筒1410之入光側表面1411更可包含有一外環區 1414,外環區1414連結鏡面區1412且較鏡面區1412更遠離鏡筒中心軸X,且外環區1414亦可具有消光結構,藉由消光結構可以弱化部分較大入射角的非預期光線,使其強度減弱或消散,進而降低大入射角的非預期光線對光學成像品質的影響。
取像鏡頭1400可更包含一保護玻璃元件1430,保護玻璃元件1430可設置於鏡筒1410之入光側,且保護玻 璃元件1430上可設置有遮光元件1431,藉由遮光元件1431可減少非預期光線的數量,並可有效消除非預期光線在鏡筒入光側表面1411與保護玻璃元件1430間的多次反射,以降低非預期光線反射後進入鏡片組1420的強度。
配合參照第2C圖,其中第2C圖繪示第2A圖中取像鏡頭1400的參數示意圖。由第2C圖可知,保護玻璃元件1430可設置於鏡筒1410之入光側,保護玻璃元件1430與鏡片組1420於鏡筒中心軸X之最短距離為D1,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 mm<D1<2.0 mm。藉此,可有效阻絕大入射角度之非預期光線,進而降低非預期光線對光學成像品質的影響。較佳地,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 mm<D1<1.3 mm。更佳地,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 mm<D1<1.0mm。
鏡面區1412離鏡筒中心軸X之最大垂直距離為Ymax,鏡面區1412離鏡筒中心軸X之最小垂直距離為Ymin,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2<(Ymax-Ymin)/Ymax<0.8。 藉此,可有效加大鏡面區反射非預期光線的區域,進而對各個角度的非預期光線皆能有效反射後遠離鏡片組。較佳地,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4<(Ymax-Ymin)/Ymax<0.7。
鏡面區1412離鏡筒中心軸X最接近的點與鏡片組1420於鏡筒中心軸X上最接近入光側的點之間的一連線,此連線與鏡筒中心軸X之間的夾角為α,其滿足以下條件式:60度<α<90度。藉此,可有效調控非預期光線的反射角度,使其反射後更加遠離鏡片組。較佳地,更可滿足下列條件式:70度<α<85度。
另外,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行動裝置,其 包含上述之取像鏡頭,其中,行動裝置可為手機、平板電腦、穿戴式電子產品等。行動裝置之取像鏡頭在入光側表面設置有鏡面區,藉以調控部分非預期光線的反射方向,使得非預期光線經反射後遠離取像鏡頭,有助於抑制非預期光線進入鏡片組而提高光學成像品質。
根據上述實施方式,以下提出具體實施例並配合圖式予以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第3A圖及第3B圖,第3A圖繪示依照本發 明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取像鏡頭100的示意圖,第3B圖繪示第3A圖中取像鏡頭100的鏡面區112的局部放大圖。取像鏡頭100包含鏡筒110以及鏡片組120,鏡片組120設置於鏡筒110內。鏡筒110具有入光側表面111及鏡筒中心軸X,其中入光側表面111包含鏡面區112、內環區113以及外環區114。內環區113連結鏡面區112且較鏡面區112更靠近鏡筒中心軸X,外環區114連結鏡面區112且較鏡面區112更遠離鏡筒中心軸X。鏡面區112設置有一個鏡面突起部115,且其具有弧面,內環區113具有消光結構,本實施例之消光結構為具消光效果之微結構。
鏡面區112的表面粗糙度為SR,鏡面區112離鏡 筒中心軸X之最大垂直距離為Ymax,鏡面區112離鏡筒中心軸X之最小垂直距離為Ymin,鏡面突起部115的曲率半徑為R,鏡面突起部115中最接近鏡筒中心軸X的點與最 遠離鏡筒中心軸X的點之連線與垂直鏡筒中心軸X之線間的夾角為θ,鏡面區112離鏡筒中心軸X最接近的點與鏡片組120於鏡筒中心軸X上最接近入光側的點之間的一連線,此連線與鏡筒中心軸X之間的夾角為α。
第一實施例中的SR、Ymax、Ymax-Ymin、R、θ以及α的數據如下表一所示。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第4A圖及第4B圖,第4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取像鏡頭200的示意圖,第4B圖繪示第4A圖中取像鏡頭200的鏡面區212的局部放大圖。取像鏡頭200包含鏡筒210以及鏡片組220,鏡片組220設置於鏡筒210內。鏡筒210具有入光側表面211及鏡筒中心軸X,其中入光側表面211包含鏡面區212、內環區213以及外環區214,其中內環區213連結鏡面區212且較鏡面區212更靠近鏡筒中心軸X,外環區214連結鏡面區212且較鏡面區212更遠離鏡筒中心軸X。鏡面區212設置有一個鏡面突起部215,且其具有弧面,內環區213具有消光結構,本實施例之消光結構為具消光效果之微結構。
第二實施例中的SR、Ymax、Ymax-Ymin、R、θ以及α之定義同上述第一實施例,則不再贅述,其數據如 下表二所示。
<第三實施例>
請參照第5A圖及第5B圖,第5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一種取像鏡頭300的示意圖,第5B圖繪示第5A圖中取像鏡頭300的鏡面區312的局部放大圖。取像鏡頭300包含有鏡筒310以及鏡片組320,鏡片組320設置於鏡筒310內。鏡筒310具有入光側表面311及鏡筒中心軸X,其中入光側表面311包含鏡面區312、內環區313以及外環區314,其中內環區313連結鏡面區312且較鏡面區312更靠近鏡筒中心軸X,外環區314連結鏡面區312且較鏡面區312更遠離鏡筒中心軸X。鏡面區312設置有兩個鏡面突起部315a、315b,且皆具有弧面,內環區313具有消光結構,本實施例之消光結構為具消光效果之微結構。
鏡面區312的表面粗糙度為SR,鏡面區312離鏡筒中心軸X之最大垂直距離為Ymax,鏡面區312離鏡筒中心軸X之最小垂直距離為Ymin,兩鏡面突起部315a、315b的曲率半徑分別為Ra、Rb,而兩鏡面突起部315a、315b中最接近鏡筒中心軸X的點與最遠離鏡筒中心軸X的點之連線分別與垂直鏡筒中心軸X之線間的夾角為θa、θb,鏡面區312離鏡筒中心軸X最接近的點與鏡片組320於 鏡筒中心軸X上最接近入光側的點之間的一連線,此連線與鏡筒中心軸X之間的夾角為α。
第三實施例中的SR、Ymax、Ymax-Ymin、Ra、Rb、θa、θb以及α的數據如下表三所示。
<第四實施例>
請參照第6A圖及第6B圖,第6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一種取像鏡頭400的示意圖,第6B圖繪示第6A圖中取像鏡頭400的鏡面區412的局部放大圖。取像鏡頭400包含有鏡筒410、鏡片組420以及保護玻璃元件430,其中鏡片組420設置於鏡筒410內,保護玻璃元件430設置於鏡筒410之入光側。鏡筒410具有入光側表面411及鏡筒中心軸X,其中入光側表面411包含鏡面區412、內環區413以及外環區414,內環區413連結鏡面區412且較鏡面區412更靠近鏡筒中心軸X,外環區414連結鏡面區412且較鏡面區412更遠離鏡筒中心軸X。鏡面區412設置有一鏡面突起部415,且其具有弧面,內環區413具有消光結構,本實施例之消光結構為具消光效果之微結構。保護玻璃元件430上設置有遮光元件431。
鏡面區412的表面粗糙度為SR,鏡面區412離鏡 筒中心軸X之最大垂直距離為Ymax,鏡面區412離鏡筒中心軸X之最小垂直距離為Ymin,鏡面突起部415之弧面的曲率半徑為R,鏡面突起部415中最接近鏡筒中心軸X的點與最遠離鏡筒中心軸X的點之連線與垂直鏡筒中心軸X之線間的夾角為θ,保護玻璃元件430與鏡片組420於鏡筒中心軸X之最短距離為D1。鏡面區412離鏡筒中心軸X最接近的點與鏡片組420於鏡筒中心軸X上最接近入光側的點之間的一連線,所述連線與鏡筒中心軸X之間的夾角為α。
第四實施例中的SR、Ymax、Ymax-Ymin、R、θ、α以及D1的數據如下表四所示。
<第五實施例>
請參照第7A圖及第7B圖,第7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一種取像鏡頭500的示意圖,第7B圖繪示第7A圖中取像鏡頭500的鏡面區512的局部放大圖。取像鏡頭500包含有鏡筒510、鏡片組520以及保護玻璃元件530,其中鏡片組520設置於鏡筒510內,保護玻璃元件530設置於鏡筒510之入光側。鏡筒510具有入光側表面511及鏡筒中心軸X,其中入光側表面511包含鏡面區512、內環區513以及外環區514,內環區513連結鏡面 區512且較鏡面區512更靠近鏡筒中心軸X,外環區514連結鏡面區512且較鏡面區512更遠離鏡筒中心軸X。鏡面區512設置有一鏡面突起部515,且其具有弧面,內環區513具有消光結構,本實施例之消光結構為具消光效果之微結構。保護玻璃元件530上設置有遮光元件531。
第五實施例中的SR、Ymax、Ymax-Ymin、R、θ、α以及D1之定義同上述第四實施例,則不再贅述,其數據如下表五所示。
<第六實施例>
請參照第8A圖及第8B圖,第8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一種取像鏡頭600的示意圖,第8B圖繪示第8A圖中取像鏡頭600的鏡面區612的局部放大圖。取像鏡頭600包含有鏡筒610、鏡片組620以及保護玻璃元件630,其中鏡片組620設置於鏡筒610內,保護玻璃元件630設置於鏡筒610之入光側。鏡筒610具有入光側表面611及鏡筒中心軸X,其中入光側表面611包含鏡面區612、內環區613以及外環區614,內環區613連結鏡面區612且較鏡面區612更靠近鏡筒中心軸X,外環區614連結鏡面區612且較鏡面區612更遠離鏡筒中心軸X。鏡面區612設置有一鏡面突起部615,且其具有弧面,內環區613具有消光 結構,本實施例之消光結構為具消光效果之微結構。保護玻璃元件630上設置有遮光元件631。
第六實施例中的SR、Ymax、Ymax-Ymin、R、θ、α以及D1之定義同上述第四實施例,則不再贅述,其數據如下表六所示。
<第七實施例>
請參照第9A圖及第9B圖,第9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一種取像鏡頭700的示意圖,第9B圖繪示第9A圖中取像鏡頭700的鏡面區712的局部放大圖。取像鏡頭700包含有鏡筒710、鏡片組720以及保護玻璃元件730,其中鏡片組720設置於鏡筒710內,保護玻璃元件730設置於鏡筒710之入光側。鏡筒710具有入光側表面711及鏡筒中心軸X,其中入光側表面711包含鏡面區712、內環區713以及外環區714,內環區713連結鏡面區712且較鏡面區712更靠近鏡筒中心軸X,外環區714連結鏡面區712且較鏡面區712更遠離鏡筒中心軸X。鏡面區712設置有一鏡面突起部715,且其具有弧面,而內環區713及外環區714皆具有消光結構,本實施例中內環區713及外環區714之消光結構皆為具消光效果之微結構。保護玻璃元件730上設置有遮光元件731。
第七實施例中的SR、Ymax、Ymax-Ymin、R、θ、α以及D1之定義同上述第四實施例,則不再贅述,其數據如下表七所示。
<第八實施例>
請參照第10A圖及第10B圖,第10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取像鏡頭800的示意圖,第10B圖繪示第10A圖中取像鏡頭800的鏡面區812的局部放大圖。取像鏡頭800包含有鏡筒810、鏡片組820以及保護玻璃元件830,其中鏡片組820設置於鏡筒810內,保護玻璃元件830設置於鏡筒810之入光側。鏡筒810具有入光側表面811及鏡筒中心軸X,其包含鏡面區812、內環區813以及外環區814,內環區813連結鏡面區812且較鏡面區812更靠近鏡筒中心軸X,外環區814連結鏡面區812且較鏡面區812更遠離鏡筒中心軸X。鏡面區812設置有一個鏡面突起部815,且其具有弧面,內環區813具有消光結構,本實施例之消光結構為具消光效果之微結構。保護玻璃元件830上設置有遮光元件831。
第八實施例中的SR、Ymax、Ymax-Ymin、R、θ、α以及D1之定義同上述第四實施例,則不再贅述,其數據如下表八所示。
<第九實施例>
請參照第11A圖及第11B圖,第11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的一種取像鏡頭900的示意圖,第11B圖繪示第11A圖中取像鏡頭900的鏡面區912的局部放大圖。取像鏡頭900包含有鏡筒910、鏡片組920以及保護玻璃元件930,其中鏡片組920設置於鏡筒910內,保護玻璃元件930設置於鏡筒910之入光側。鏡筒910具有入光側表面911及鏡筒中心軸X,其中入光側表面911包含鏡面區912、內環區913以及外環區914,內環區913連結鏡面區912且較鏡面區912更靠近鏡筒中心軸X,外環區914連結鏡面區912且較鏡面區912更遠離鏡筒中心軸X。鏡面區912設置有兩個鏡面突起部915a、915b,且皆具有弧面,內環區913具有消光結構,本實施例之消光結構為具消光效果之微結構。保護玻璃元件930上設置有遮光元件931。
第九實施例中的SR、Ymax、Ymax-Ymin、α以及D1之定義同上述第四實施例,Ra、Rb、θa以及θb之定義則同上述第三實施例,在此皆不再贅述,其數據如下表九所示。
<第十實施例>
請參照第12A圖及第12B圖,第12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實施例的一種取像鏡頭1000的示意圖,第12B圖繪示第12A圖中取像鏡頭1000的鏡面區1012的局部放大圖。取像鏡頭1000包含有鏡筒1010、鏡片組1020以及保護玻璃元件1030,其中鏡片組1020設置於鏡筒1010內,保護玻璃元件1030設置於鏡筒1010之入光側。鏡筒1010具有入光側表面1011及鏡筒中心軸X,其中入光側表面1011包含鏡面區1012、內環區1013以及外環區1014,內環區1013連結鏡面區1012且較鏡面區1013更靠近鏡筒中心軸X,外環區1014連結鏡面區1013且較鏡面區1013更遠離鏡筒中心軸X。鏡面區1012設置有兩個鏡面突起部1015a、1015b,內環區1013具有消光結構,本實施例之消光結構為具消光效果之微結構。保護玻璃元件1030上設置有遮光元件1031。
第十實施例中的SR、Ymax、Ymax-Ymin、α以及D1之定義同上述第四實施例,Ra、Rb、θa以及θb之定義則同上述第三實施例,在此皆不再贅述,其數據如下表十所示。
<第十一實施例>
請參照第13A圖及第13B圖,第13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一實施例的一種取像鏡頭1100的示意圖,第13B圖繪示第13A圖中取像鏡頭1100的鏡面區1112的局部放大圖。取像鏡頭1100包含有鏡筒1110、鏡片組1120以及保護玻璃元件1130,其中鏡片組1120設置於鏡筒1110內,保護玻璃元件1130設置於鏡筒1110之入光側。鏡筒1110具有入光側表面1111及鏡筒中心軸X,其中入光側表面1111包含鏡面區1112、內環區1113以及外環區1114,其中內環區1113連結鏡面區1112且較鏡面區1112更靠近鏡筒中心軸X,外環區1114連結鏡面區1112且較鏡面區1112更遠離鏡筒中心軸X。鏡面區1112設置有兩個鏡面突起部1115a、1115b,內環區1113具有消光結構,本實施例之消光結構為具消光效果之微結構。保護玻璃元件1130上設置有遮光元件1131。
第十一實施例中的SR、Ymax、Ymax-Ymin、α以及D1之定義同上述第四實施例,Ra、Rb、θa以及θb之定義則同上述第三實施例,在此皆不再贅述,其數據如下表十一所示。
<第十二實施例>
請參照第14A圖及第14B圖,第14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的一種取像鏡頭1200的示意圖,第14B圖繪示第14A圖中取像鏡頭1200的鏡面區1212的局部放大圖。取像鏡頭1200包含有鏡筒1210、鏡片組1220以及保護玻璃元件1230,其中鏡片組1220設置於鏡筒1210內,保護玻璃元件1230設置於鏡筒1210之入光側。鏡筒1210具有入光側表面1211及鏡筒中心軸X,其中入光側表面1211包含鏡面區1212、內環區1213以及外環區1214。內環區1213連結鏡面區1212且較鏡面區1212更靠近鏡筒中心軸X,外環區1214連結鏡面區1212且較鏡面區1212更遠離鏡筒中心軸X。鏡面區1212設置有兩個鏡面突起部1215a、1215b,內環區1213及外環區1214皆具有消光結構,本實施例中內環區1213及外環區1214之消光結構皆為具消光效果之微結構。保護玻璃元件1230上設置有遮光元件1231。
第十二實施例中的SR、Ymax、Ymax-Ymin、α以及D1之定義同上述第四實施例,Ra、Rb、θa以及θb之定義則同上述第三實施例,在此皆不再贅述,其數據如下表十二所示。
<第十三實施例>
請參照第15A圖及第15B圖,第15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三實施例的一種取像鏡頭1300的示意圖,第15B圖繪示第15A圖中取像鏡頭1300的鏡面區1312的局部放大圖。取像鏡頭1300包含有鏡筒1310、鏡片組1320以及保護玻璃元件1330,其中鏡片組1320設置於鏡筒1310內,保護玻璃元件1330設置於鏡筒1310之入光側。鏡筒1310具有入光側表面1311及鏡筒中心軸X,其中入光側表面1311包含鏡面區1312、內環區1313以及外環區1314。內環區1313連結鏡面區1312且較鏡面區1312更靠近鏡筒中心軸X,外環區1314連結鏡面區1312且較鏡面區1312更遠離鏡筒中心軸X。鏡面區1312設置有兩個鏡面突起部1315a、1315b,內環區1313具有消光結構,本實施例之消光結構為具消光效果之微結構。保護玻璃元件1330上設置有遮光元件1331。
第十三實施例中的SR、Ymax、Ymax-Ymin、α以及D1之定義同上述第四實施例,Ra、Rb、θa以及θb之定義則同上述第三實施例,在此皆不再贅述,其數據如下表十三所示。
上述第一實施例至第十三實施例所對應的第3A、3B圖至第15A、15B圖,係依其實際尺寸比例關係所繪製而成。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400‧‧‧取像鏡頭
1410‧‧‧鏡筒
1411‧‧‧入光側表面
1412‧‧‧鏡面區
1413‧‧‧內環區
1414‧‧‧外環區
1420‧‧‧鏡片組
1430‧‧‧保護玻璃元件
1431‧‧‧遮光元件
X‧‧‧鏡筒中心軸

Claims (29)

  1. 一種取像鏡頭,包含:一鏡筒,該鏡筒具有一入光側表面及一鏡筒中心軸;以及一鏡片組,該鏡片組設置於該鏡筒內;其中該入光側表面包含一鏡面區,該鏡面區設置有至少一鏡面突起部,且該鏡面突起部中最接近該鏡筒中心軸的點與最遠離該鏡筒中心軸的點之連線與垂直該鏡筒中心軸之線間的夾角為θ,其滿足以下條件式:10度<θ<45度。
  2. 如請求項1的取像鏡頭,其中該鏡面區的表面粗糙度為SR,其滿足以下條件式:SR<1.0 μm。
  3. 如請求項2的取像鏡頭,其中該鏡面區的表面粗糙度為SR,其滿足以下條件式:SR<0.35 μm。
  4. 如請求項3的取像鏡頭,其中該鏡面區的表面粗糙度為SR,其滿足以下條件式:SR<0.15 μm。
  5. 如請求項3的取像鏡頭,其中該鏡面突起部具有一 弧面,且該弧面之曲率半徑為R,其滿足以下條件式:0 mm<R<20 mm。
  6. 如請求項5的取像鏡頭,其中該鏡面突起部具有一弧面,且該弧面之曲率半徑為R,其滿足以下條件式:0 mm<R<10 mm。
  7. 如請求項3的取像鏡頭,其中該鏡面突起部中最接近該鏡筒中心軸的點與最遠離該鏡筒中心軸的點之連線與垂直該鏡筒中心軸之線間的夾角為θ,其滿足以下條件式:15度<θ<30度。
  8. 如請求項3的取像鏡頭,其中該鏡面區設置有至少兩個鏡面突起部。
  9. 如請求項3的取像鏡頭,其中該入光側表面更包含有一內環區,該內環區連結該鏡面區且較該鏡面區更靠近該鏡筒中心軸,該內環區具有一消光結構。
  10. 如請求項9的取像鏡頭,其中該入光側表面更包含有一外環區,該外環區連結該鏡面區且較該鏡面區更遠離該鏡筒中心軸,該外環區具有一消光結構。
  11. 如請求項3的取像鏡頭,其中該鏡面區離該鏡筒 中心軸之最大垂直距離為Ymax,該鏡面區離該鏡筒中心軸之最小垂直距離為Ymin,其滿足以下條件式:0.2<(Ymax-Ymin)/Ymax<0.8。
  12. 如請求項11的取像鏡頭,其中該鏡面區離該鏡筒中心軸之最大垂直距離為Ymax,該鏡面區離該鏡筒中心軸之最小垂直距離為Ymin,其滿足以下條件式:0.4<(Ymax-Ymin)/Ymax<0.7。
  13. 如請求項3的取像鏡頭,其中該鏡面區離該鏡筒中心軸最接近的點與該鏡片組於該鏡筒中心軸上最接近入光側的點之間的一連線,該連線與該鏡筒中心軸之間的夾角為α,其滿足以下條件式:60度<α<90度。
  14. 如請求項13的取像鏡頭,其中該鏡面區離該鏡筒中心軸最接近的點與該鏡片組於該鏡筒中心軸上最接近入光側的點之間的該連線,該連線與該鏡筒中心軸之間的夾角為α,其滿足以下條件式:70度<α<85度。
  15. 如請求項1的取像鏡頭,更包含:一保護玻璃元件,該保護玻璃元件設置於該鏡筒之入光側,該保護玻璃元件與該鏡片組於該鏡筒中心軸之最短 距離為D1,其滿足以下條件式:0 mm<D1<2.0 mm。
  16. 一種行動裝置,包含:一取像鏡頭,該取像鏡頭包含一鏡筒,該鏡筒具有一入光側表面及一鏡筒中心軸;以及一鏡片組,該鏡片組設置於該鏡筒內;其中該入光側表面包含有一鏡面區,該鏡面區設置有至少一鏡面突起部,且該鏡面突起部中最接近該鏡筒中心軸的點與最遠離該鏡筒中心軸的點之連線與垂直該鏡筒中心軸之線間的夾角為θ,其滿足以下條件式:10度<θ<45度。
  17. 一種取像鏡頭,包含:一鏡筒,該鏡筒具有一入光側表面及一鏡筒中心軸;一鏡片組,該鏡片組設置於該鏡筒內;以及一保護玻璃元件,該保護玻璃元件設置於該鏡筒之入光側;其中該入光側表面包含有一鏡面區,且該鏡面區的表面粗糙度為SR,該保護玻璃元件與該鏡片組於該鏡筒中心軸之最短距離為D1,其滿足以下條件式:SR<1.0 μm;以及0 mm<D1<2.0 mm。
  18. 如請求項17的取像鏡頭,其中該鏡面區的表面粗糙度為SR,其滿足以下條件式:SR<0.35 μm。
  19. 如請求項18的取像鏡頭,其中該鏡面區的表面粗糙度為SR,其滿足以下條件式:SR<0.15 μm。
  20. 如請求項18的取像鏡頭,其中該鏡面區設置有至少一鏡面突起部。
  21. 如請求項20的取像鏡頭,其中該鏡面區設置有至少兩個鏡面突起部。
  22. 如請求項20的取像鏡頭,其中該鏡面突起部具有一弧面,且該弧面之曲率半徑為R,其滿足以下條件式:0 mm<R<20 mm。
  23. 如請求項20的取像鏡頭,其中該鏡面突起部中最接近該鏡筒中心軸的點與最遠離該鏡筒中心軸的點之連線與垂直該鏡筒中心軸之線間的夾角為θ,其滿足以下條件式:10度<θ<45度。
  24. 如請求項23的取像鏡頭,其中該鏡面突起部中最接近該鏡筒中心軸的點與最遠離該鏡筒中心軸的點之連線與垂直該鏡筒中心軸之線間的夾角為θ,其滿足以下條件式:15度<θ<30度。
  25. 如請求項18的取像鏡頭,其中該鏡面區離該鏡筒中心軸之最大垂直距離為Ymax,該鏡面區離該鏡筒中心軸之最小垂直距離為Ymin,其滿足以下條件式:0.2<(Ymax-Ymin)/Ymax<0.8。
  26. 如請求項25的取像鏡頭,其中該鏡面區離該鏡筒中心軸之最大垂直距離為Ymax,該鏡面區離該鏡筒中心軸之最小垂直距離為Ymin,其滿足以下條件式:0.4<(Ymax-Ymin)/Ymax<0.7。
  27. 如請求項18的取像鏡頭,其中該保護玻璃元件與該鏡片組於該鏡筒中心軸之最短距離為D1,其滿足以下條件式:0 mm<D1<1.3 mm。
  28. 如請求項27的取像鏡頭,其中該保護玻璃元件與該鏡片組於該鏡筒中心軸之最短距離為D1,其滿足以下條 件式:0 mm<D1<1.0 mm。
  29. 一種行動裝置,包含:一取像鏡頭,該取像鏡頭包含一鏡筒,該鏡筒具有一入光側表面及一鏡筒中心軸;一鏡片組,該鏡片組設置於該鏡筒內;以及一保護玻璃元件,該保護玻璃元件設置於該鏡筒之入光側;其中該入光側表面包含有一鏡面區,且該鏡面區的表面粗糙度為SR,該保護玻璃元件與該鏡片組於該鏡筒中心軸之最短距離為D1,其滿足以下條件式:SR<1.0 μm;以及0 mm<D1<2.0 mm。
TW102142655A 2013-11-22 2013-11-22 取像鏡頭及行動裝置 TWI5077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2655A TWI507716B (zh) 2013-11-22 2013-11-22 取像鏡頭及行動裝置
CN201320876487.0U CN203658652U (zh) 2013-11-22 2013-12-24 取像镜头及移动装置
US14/179,566 US9413937B2 (en) 2013-11-22 2014-02-13 Imaging lens assembly and mobile device
JP2014001178U JP3190779U (ja) 2013-11-22 2014-03-07 撮像レンズ、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携帯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2655A TWI507716B (zh) 2013-11-22 2013-11-22 取像鏡頭及行動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0588A true TW201520588A (zh) 2015-06-01
TWI507716B TWI507716B (zh) 2015-11-11

Family

ID=50925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2655A TWI507716B (zh) 2013-11-22 2013-11-22 取像鏡頭及行動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413937B2 (zh)
JP (1) JP3190779U (zh)
CN (1) CN203658652U (zh)
TW (1) TWI50771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8700B (zh) * 2019-08-13 2020-07-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塑膠鏡筒、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CN114127629A (zh) * 2019-07-19 2022-03-01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遮光板、照相机单元以及电子仪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14580U (zh) 2015-07-06 2015-12-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塑膠鏡筒、光學鏡頭、成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KR102195942B1 (ko) * 2016-09-16 2020-12-29 소마 가부시기가이샤 광학 장치용 차광 부재
TWI639029B (zh) 2017-04-10 2018-10-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塑膠透鏡的成像透鏡組、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25557B (zh) * 2017-07-11 2018-06-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環形光學元件、成像鏡頭模組與電子裝置
CN211528794U (zh) 2019-05-15 2020-09-18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塑胶镜筒、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TWI702433B (zh) 2019-07-25 2020-08-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模組、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707169B (zh) * 2019-11-29 2020-10-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CN211741672U (zh) * 2020-05-12 2020-10-23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61630B1 (ko) * 2003-04-16 2007-09-27 니혼 덴산 산쿄 가부시키가이샤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카메라 부착 휴대 기기
JP5512269B2 (ja) * 2007-09-03 2014-06-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構造体、光学ユニット及び光学装置
CN101452101A (zh) * 2007-12-06 2009-06-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相机模组
TW200925693A (en) * 2007-12-07 2009-06-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Lens and lens modul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7629A (zh) * 2019-07-19 2022-03-01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遮光板、照相机单元以及电子仪器
CN114127629B (zh) * 2019-07-19 2024-01-05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遮光板、照相机单元以及电子仪器
TWI698700B (zh) * 2019-08-13 2020-07-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塑膠鏡筒、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146093A1 (en) 2015-05-28
CN203658652U (zh) 2014-06-18
JP3190779U (ja) 2014-05-29
US9413937B2 (en) 2016-08-09
TWI507716B (zh) 2015-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7716B (zh) 取像鏡頭及行動裝置
US11333955B2 (en) Compact folded camera structure
TWI639029B (zh) 含有塑膠透鏡的成像透鏡組、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503564B (zh) 攝影鏡頭及用於攝影鏡頭之墊圈
TWI489132B (zh) 成像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可攜式裝置
TWM531602U (zh) 塑膠鏡筒、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550306B (zh) 成像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JP2018522266A (ja) 撮影用広角レンズ
TWM514580U (zh) 塑膠鏡筒、光學鏡頭、成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6896633B (zh) 投影机
TWI623777B (zh) 成像透鏡、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TW201326884A (zh) 結像鏡頭
US20200049865A1 (en) Optical lens and lens module
TWM517331U (zh) 取像鏡頭、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JP2020027286A (ja) 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US10036939B2 (en) Biaxially-tilted digital micromirror projector
TW201337340A (zh) 塑膠透鏡
JP2010276841A (ja) レンズ鏡筒
TWI529414B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此鏡頭之電子裝置
JP2007163637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TWI734177B (zh) 鏡頭及具有該鏡頭的電子裝置
US20210349295A1 (en) Camera Lens System
TW201341880A (zh) 鏡筒及鏡頭模組
CN217655340U (zh) 一种隔圈、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WO2021128180A1 (zh) 镜头结构及应用该镜头结构的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