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12884A - 操作行動裝置的方法及其電子裝置與電腦可讀取媒體 - Google Patents

操作行動裝置的方法及其電子裝置與電腦可讀取媒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12884A
TW201512884A TW103125340A TW103125340A TW201512884A TW 201512884 A TW201512884 A TW 201512884A TW 103125340 A TW103125340 A TW 103125340A TW 103125340 A TW103125340 A TW 103125340A TW 201512884 A TW201512884 A TW 20151288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motion data
mobile electronic
data
mo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5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19995B (zh
Inventor
Yu-Cheng Lee
Original Assignee
Ht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tc Corp filed Critical Ht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512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2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99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999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ingle or a set of motion sensors for pointer control or gesture input obtained by sensing movements of the portable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ending/receiving arrangement to establish a cordless communication link, e.g. radio or infrared link, integrated cellular phon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H04B2001/3861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carried in a hand or on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8Gesture-dependent or behaviour-depend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揭露提供用於在不提供輸入的情況下基於行動電子裝置與可穿戴電子裝置的移動之間的運動相關性來操作行動電子裝置的方法、電子裝置和電腦可讀取媒體。在本揭露中,行動電子裝置將透過收發器來接收表示所述可穿戴電子裝置的移動的第一運動資料。所述行動電子裝置將檢測表示所述行動電子裝置的移動的第二運動資料。接著,行動電子裝置將計算第一運動資料與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差值。如果第一運動資料與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差值在一預定門檻值內,則行動電子裝置將執行操作以響應行動電子裝置與可穿戴電子裝置之間的運動相關性。

Description

操作行動裝置的方法及其電子裝置與電腦可讀取媒體
本揭露涉及用於操作行動裝置的方法、使用所述方法的行動裝置、使用所述方法的可穿戴裝置和電腦可讀取媒體。
具有各種功能可讓例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電子裝置變得更具移動性和多功能性。因此,此些電子裝置已成為用於儲存關於使用者的私人且私密的訊息的基本元件。舉例來說,電子裝置可具有用於透過網路來直接訪問金融機構以管理使用者的金融相關問題的訊息。此外,在智慧型手機的狀況下,可能在未有使用者的監督的情況下由他人使用電話呼叫。作為所有者而在服務器上註冊的使用者將為所述電話呼叫負責。因此,保護儲存在電子裝置中的訊息且防止他人使用是至關重要的。
在現有技術中,不同類型的安全檢查(例如,密碼保護 或圖形圖案)可用於保護儲存在電子裝置中的訊息。然而,他人仍可能有機會透過殘存在觸控螢幕或輸入裝置上的指紋殘餘來解鎖電子裝置。只要提供了密碼或圖形圖案,電子裝置將不知道使用者與他人之間的差別。
此外,在例如電話呼叫、文字消息或日曆事件的傳入事件的狀況下,使用者將必須透過例如物理按鈕或觸控螢幕的輸入裝置而提供輸入。舉例來說,使用者將必須進行點擊或滑動操作以便接聽來電。
為了操縱這些電子裝置,無論是輸入密碼來解鎖電子裝置還是提供輸入來接聽來電,這些操作都會被這些裝置的使用者視為相當不便且多餘的。因此,需要提供執行安全檢查的較好的技術,而這種技術將會是較便利的。
本揭露提供一種用於操作電子裝置的方法、電子裝置和電腦可讀取媒體。
在本揭露中,提供一種用於操作行動電子裝置的方法。用於操作行動電子裝置的方法將包括至少(但不限於):透過收發器來接收第一運動資料;檢測代表所述行動電子裝置的移動的第二運動資料;計算所述第一運動資料與所述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差值,其中所述第一運動資料和所述第二運動資料是在同一時期期間所測量的;以及當所述第一運動資料與所述第二運動資料之 間的所述差值在一預定門檻值內時,執行操作。
在本揭露中,提供一種行動電子裝置。所述行動電子裝置將包括至少(但不限於)收發器、感測器和處理器。所述收發器用以接收第一運動資料。所述感測器用以檢測代表所述行動電子裝置的移動的第二運動資料。此外,所述處理器用以:獲得所述第二運動資料和所述第一運動資料;計算所述第一運動資料與所述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差值,其中所述第一運動資料和所述第二運動資料是在同一時期期間所測量的;以及當所述第一運動資料與所述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所述差值在一預定門檻值內時,執行操作。
在本揭露中,提供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其儲存將加載到行動電子裝置中的程式。所述行動電子裝置用以執行至少(但不限於):透過收發器來接收第一運動資料;檢測表示所述行動電子裝置的移動的第二運動資料;計算所述第一運動資料與所述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差值,其中所述第一運動資料和所述第二運動資料是在同一時期期間所測量的;以及當所述第一運動資料與所述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所述差值在一預定門檻值內時,執行操作。
在本揭露中,提供一種用於透過可穿戴電子裝置來操作行動電子裝置的方法。在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中,所述方法包括至少(但不限於)檢測表示所述可穿戴電子裝置的移動的第一運動資料;以及透過所述可穿戴電子裝置的收發器而傳輸所述第 一運動資料,計算所述第一運動資料與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差值。接著,當所述第一運動資料與所述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所述差值在一預定範圍內時,執行所述行動電子裝置的操作,其中所述第一運動資料和所述第二運動資料是在同一時期期間所測量的。
在本揭露中,提供一種可穿戴電子裝置。所述可穿戴電子裝置將包括至少(但不限於)收發器、運動感測器和處理器。所述運動感測器經配置以檢測表示所述可穿戴電子裝置的移動的第一運動資料。此外,所述處理器經配置以從所述運動感測器獲得所述第一運動資料,且透過所述收發器而傳輸所述第一運動資料,其中計算所述第一運動資料與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差值。接著,當所述第一運動資料與所述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所述差值在一預定門檻值內時,執行操作,其中所述第一運動資料和所述第二運動資料是在同一時期期間所測量的。
為了使本揭露的上述特徵和優點可理解,下文詳細描述伴隨有圖式的優選實施例。應理解,以上一般描述和以下詳細描述都是示範性的,且欲進一步提供本揭露所主張的解釋。
然而,應理解,此概述可能不含有本揭露的所有方面和實施例,且因此並不意味以任何方式為限制性的。而且,本揭露將包括對於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明顯的改進和修改。
為讓本揭露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手
11‧‧‧手腕
100‧‧‧行動電子裝置
200‧‧‧可穿戴電子裝置
1000‧‧‧線性移動
1010‧‧‧旋轉移動
101‧‧‧處理器
103‧‧‧觸控螢幕
105‧‧‧儲存媒體
107‧‧‧圖像擷取元件
109‧‧‧收發器
111‧‧‧感測器
111a‧‧‧運動感測器
111b‧‧‧接近感測器
201‧‧‧處理器
203‧‧‧觸控螢幕
205‧‧‧儲存媒體
207‧‧‧生物識別讀取器
207a‧‧‧第一ECG電極
207b‧‧‧第二ECG電極
209‧‧‧收發器
211‧‧‧運動感測器
213‧‧‧扣緊機構
20‧‧‧右手
S605、S607、S625、S627、S629、S635、S705、S707、S725、S727、S729、S735、S801、S803、S805、S807、S821、S823、S825、S827、S829、S833、S835‧‧‧步驟
圖1為根據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所繪示的行動電子裝置與可穿戴電子裝置之間的運動相關性的概念圖。
圖2為根據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的以功能方塊說明行動電子裝置的硬體的方塊圖。
圖3為根據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的以功能方塊說明可穿戴電子裝置的硬體的方塊圖。
圖4為說明根據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的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概念圖。
圖5為說明根據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的當可穿戴電子裝置200扣在使用者的手腕上時透過ECG檢測器所進行的生物識別簽名的獲取的概念圖。
圖6A和圖6B為說明根據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的用以結合圖3所示的可穿戴電子裝置200而操作圖2所示的行動電子裝置100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7A和圖7B為說明根據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的透過將可穿戴電子裝置200作為安全密鑰而自動解鎖行動電子裝置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8A和圖8B為根據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所繪示的操作行動電子裝置以響應傳入事件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9為根據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所繪示的可穿戴 電子裝置顯示對應於傳入事件的通知訊號的概念圖。
圖10為根據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所繪示的基於行動電子裝置與可穿戴電子裝置之間的運動相關性而應答傳入事件的操作的概念圖。
現將詳細參考本揭露的當前實施例,其範例在附圖中得以說明。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號在圖式及描述中用來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在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可穿戴電子裝置可指正被使用者穿戴的電子裝置。舉例來說,可穿戴電子裝置可戴在使用者的手指上或扣在使用者的手腕上。儘管下文各示範性實施例中所說明的可穿戴電子裝置主要針對腕帶類型,但相同的各示範性實施例也可在設計為戴在使用者的手指上的戒指型電子裝置中來實施可穿戴電子裝置。應注意,本揭露不意欲限制可穿戴電子裝置的設置或形狀。
為了識別使用者且確保使用者被授權操作行動電子裝置,本揭露提供安全性來驗證使用者的身份且更減少使用者操作行動電子裝置所需採用的步驟。在本揭露中,將獲得使用者的生物識別簽名以識別穿戴可穿戴電子裝置的使用者。當在可穿戴電子裝置上獲得的生物識別簽名與所儲存的生物識別簽名一致時,對應於所述生物識別簽名的使用者將被授權在不提供輸入的情況 下基於行動電子裝置與可穿戴電子裝置之間的運動相關性來操作行動電子裝置。可基於行動電子裝置與可穿戴電子裝置之間的運動相關性來自動地執行行動電子裝置的操作。
圖1為根據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所繪示的行動電子裝置100與可穿戴電子裝置200之間的運動相關性的概念圖。參照圖1,本揭露包括行動電子裝置100和可穿戴電子裝置200。在示範性實施例中,可穿戴電子裝置200設置在使用者的手腕11上,而使用者正用與穿戴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手腕11在同一胳膊上的手10拿著行動電子裝置100。當使用者移動手10時,將分別由行動電子裝置100和可穿戴電子裝置200檢測到移動。響應於所述移動,行動電子裝置100和可穿戴電子裝置200將各自檢測對應於所述移動的運動資料。接著,可分析(或處理)從行動電子裝置100與可穿戴電子裝置200兩者獲得的運動資料以判定行動電子裝置100和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運動是否相關(即,運動相關)。將在下文中結合各示範性實施例來詳細解釋本揭露。
圖2為根據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的以功能方塊說明行動電子裝置100的硬體的方塊圖。
參照圖2,行動電子裝置100可為智慧型手機、行動電話、平板電腦、個人數位助理(PDA)等。在示範性實施例中,行動電子裝置100包括至少(但不限於)處理器101、觸控螢幕103、儲存媒體105、圖像擷取元件107、收發器109和多個感測 器111。下文將詳細解釋行動電子裝置100的每一元件。
處理器101可為(但不限於)用於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可編程微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可編程控制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編程邏輯裝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它類似裝置或其組合。在本實施例中,處理器101可分別電耦接到觸控螢幕103、儲存媒體105、圖像擷取元件107、收發器109和每一感測器111,其中處理器101將控制示範性電子裝置100的所有操作。
觸控螢幕103可為內建有觸控檢測元件的顯示裝置,其可在行動電子裝置100的顯示區域內同時提供顯示功能和輸入功能。顯示裝置可為(但不限於)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發光二極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場發射顯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或其它顯示器。觸控檢測元件設置以行與列佈置在顯示裝置中,並用以檢測觸控事件。觸控事件可包括透過以手指、手掌、身體部分或其它物體對觸控螢幕103進行觸控所產生的事件。觸控檢測元件可為(但不限於)電阻性觸控感測裝置、電容性觸控感測裝置、光學觸控感測裝置或其它類型的觸控感測裝置,其將集成為觸控螢幕103的一部分。
儲存媒體105可為揮發性或非揮發性儲存器,其儲存經緩衝的或永久的資料,例如,對應於行動電子裝置的移動的資料、 生物識別簽名、媒體內容,例如,用於執行行動電子裝置100的操作的圖像或指令(程式)。
圖像擷取元件107可為(但不限於)相機、攝像機等,其透過光學元件和攝像元件來擷取場景作為圖像(例如,相片、視頻等)。
收發器109可為支持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個人手持式電話系統(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PHS)、分碼多工存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統、寬帶分碼多工存取(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統、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或全球微波存取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系統的訊號傳輸的元件,例如,協議單元。收發器109還可為支持無線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統或藍牙(BT)的訊號傳輸的元件。收發器109將為行動電子裝置100提供無線傳輸,包括多個元件,但不限於發射器電路、接收器電路、類比/數位(A/D)轉換器、數位/類比(D/A)轉換器、低雜訊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混頻器、濾波器、匹配網路、傳輸線、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和一個或一個以上天線單元。發射器和接收器以無線方式發射下行鏈路訊號和接收上行鏈路訊號。接收器可包括執行例如低雜訊放大、阻抗匹配、混頻、上變頻、濾波、功率放大等操作的功能元件。類比/數位(A/D)或數位/類比(D/A)轉換器經配置以在上行鏈路 訊號處理期間從類比訊號格式轉換為數位訊號形式且在下行鏈路訊號處理期間從數位訊號格式轉換為類比訊號格式。在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收發器109可用於無線地將資料傳輸到其它電子裝置或從其它電子裝置接收資料。
多個感測器111可包括(但不限於)運動感測器111a和接近感測器111b。在示範性實施例中,參照圖1和圖2,運動感測器111a用以檢測在一方向上移動的行動電子裝置100的線性移動1000。運動感測器111a將輸出代表線性移動和對應於所述移動的方向的運動資料。應注意,出於說明目的而呈現圖1中的線性移動1000。示範性實施例不欲限制移動的方向。在示範性實施例中,運動感測器可由(但不限於)例如加速度計的g感測器或陀螺儀感測器實施。舉例來說,三軸加速度計輸出對應於軸的加速度將以響應於行動電子裝置的移動,以獲得行動電子裝置100的線性移動。
在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中,參照圖1和圖2,運動感測器111a更用以感測空間中的旋轉移動1010(例如,繞x軸旋轉(pitch)、繞z軸旋轉(roll)和繞y軸旋轉(yaw)),可由(但不限於)g感測器結合電子羅盤或陀螺儀來實施。應注意,出於說明目的而呈現圖1所說明的旋轉移動1010,且示範性實施例不意欲限制旋轉移動的方向或類型。運動感測器111a檢測在空間中繞特定軸旋轉的行動電子裝置100的旋轉移動且輸出表示旋轉移動的旋轉運動資料(例如,旋轉角速度或旋轉角)。應注意,示 範性實施例不意欲限制運動感測器111a的實施。運動感測器111a可由檢測行動電子裝置100的線性移動、線性移動的方向或旋轉移動的任何感測器或感測器的組合實施。
行動電子裝置100的接近感測器111b用以感測附近物體的存在或附近物體在不接觸的情況下的接近。接近感測器111b的類型可包括(但不限於)電感性感測器、電容性感測器、光電感測器、微波感測器等。在示範性實施例中,接近感測器111b用以感測物體的存在,且接著輸出訊號以響應於物體的存在。
圖3為根據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的以功能方塊說明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硬體的方塊圖。
參照圖3,可穿戴電子裝置200可為可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的腕帶型電子裝置。在示範性實施例中,可穿戴電子裝置200包括至少(但不限於)處理器201、觸控螢幕203、儲存媒體205、生物識別讀取器207、收發器209、運動感測器211與扣緊機構213。下文將詳細解釋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每一元件。
處理器201可為(但不限於)用於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可編程微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可編程控制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編程邏輯裝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它類似裝置或其組合。在本實施例中,處理器201可分別電耦接到觸控螢幕203、儲存媒體205、生物識別讀取器207和收發器209, 其中處理器201將控制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所有操作。
觸控螢幕203可為內建有觸控檢測元件的顯示裝置,其可在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顯示區域內同時提供顯示功能和輸入功能。顯示裝置可為(但不限於)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發光二極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場發射顯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或其它顯示器。觸控檢測元件以行和列設置在顯示裝置中,並且用以檢測觸控事件。觸控事件可包括透過以手指、手掌、身體部分或其它物體對觸控螢幕203進行觸控所產生的事件。觸控檢測元件可為(但不限於)電阻性觸控感測裝置、電容性觸控感測裝置、光電觸控感測裝置或其它類型的觸控感測裝置,其將集成為觸控螢幕203的一部分。
儲存媒體205可為揮發性或非揮發性儲存器,其儲存經緩衝的或永久的資料,例如,對應於可穿戴電子裝置的移動的資料、生物識別簽名、或用於執行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操作的指令。
生物識別讀取器207可為(但不限於)心電圖(ECG)檢測器、指紋掃描儀等。生物識別讀取器207用以獲得使用者所特有的生物識別簽名。在示範性實施例中,ECG檢測器用於檢測穿戴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使用者的心跳的特性。然而,本揭露不限於此。在本揭露的其它示範性實施例中,生物識別簽名可為使用者的指紋、使用者的語音的特性等。稍後將詳細解釋示範性實施例的ECG檢測器。
收發器209可為支持無線保真(Wi-Fi)系統、藍牙(BT)或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的訊號傳輸的元件,例如,協議單元。收發器209將為包括多個元件的可穿戴電子裝置200提供無線傳輸,但不限於發射器電路、接收器電路、類比/數位(A/D)轉換器、數位/類比(D/A)轉換器、低雜訊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混頻器、濾波器、匹配網路、傳輸線、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和一個或一個以上天線單元。發射器和接收器以無線方式發射下行鏈路訊號和接收上行鏈路訊號。接收器可包括執行例如低雜訊放大、阻抗匹配、混頻、上變頻、濾波、功率放大等操作的功能元件。類比/數位(A/D)或數位/類比(D/A)轉換器經配置以在上行鏈路訊號處理期間從類比訊號格式轉換為數位訊號形式且在下行鏈路訊號處理期間從數位訊號格式轉換為類比訊號格式。在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收發器209可用於無線地將資料傳輸到其它電子裝置或從其它電子裝置接收資料。
運動感測器211包括(但不限於)例如加速度計等g感測器或陀螺儀感測器。在示範性實施例中,參照圖1和圖3,運動感測器211用以檢測在一方向上移動的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線性移動1000。圖1所說明的示範性實施例不意欲限制出於說明目的而呈現的線性移動1000的方向。運動感測器211輸出代表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線性移動和對應於所述移動的方向的運動資料。舉例來說,三軸加速度計輸出對應於軸的加速度以響應於可穿戴 電子裝置200的移動,以獲得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線性移動。
在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中,參照圖1和圖3,運動感測器211更用以感測空間中的旋轉移動1010(例如,繞x軸旋轉(pitch)、繞z軸旋轉(roll)和繞y軸旋轉(yaw)),其可由(但不限於)g感測器結合電子羅盤或陀螺儀來實施。圖1所示的示範性實施例不意欲限制出於說明目的而呈現的旋轉移動1010的方向或類型。運動感測器檢測在空間中繞特定軸旋轉的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旋轉移動且輸出表示旋轉移動的旋轉運動資料(例如,旋轉角速度或角度)。應注意,示範性實施例不意欲限制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運動感測器211的實施。運動感測器211可由檢測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線性移動、線性移動的方向或旋轉移動的任何感測器或感測器的組合實施。
扣緊機構213可用以將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一端扣緊到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另一端,以使得可穿戴電子裝置200扣在使用者的手腕上。在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中,扣緊機構213可包括(但不限於)微通用串列匯流排(microUSB)連接器,其用以檢測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兩端是否扣緊在一起。應注意,示範性實施例不意欲限制用於實施扣緊機構213的連接器的類型。在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中,感測裝置(例如,接近感測器)可用於檢測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兩端是否扣緊在一起。
除microUSB連接器外,扣緊機構213還包括以機械方式扣緊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兩端的機械構件(未圖示),以使得可 穿戴電子裝置200緊固地扣在使用者的手腕上。本揭露不意欲限制扣緊機構213的機械構件,機械構件可由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兩端緊固地扣緊在一起的任何構件來實施。
當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兩端未扣緊在一起時,例如,當使用者從手腕取下可穿戴電子裝置200時,扣緊機構213被視為打開。microUSB連接器可用以在扣緊機構213打開時連接到個人電子裝置(例如,計算機、膝上型計算機等)以進行資料傳輸或充電。另一方面,當扣緊機構213扣緊且緊固地扣在使用者的手腕上時,可穿戴電子裝置200可透過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生物識別讀取器207而獲得穿戴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使用者所特有的生物識別簽名作為安全檢查。
圖4為說明根據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的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概念圖。在圖4所說明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生物識別讀取器207為具有第一ECG電極207a和第二ECG電極207b的ECG檢測器,第一ECG電極207a和第二ECG電極207b分別設置在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兩個相對表面上。第一ECG電極207a設置在面向背離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中央的方向的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外表面上,且第二ECG電極207b設置在面向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中央的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內表面上。ECG檢測器的第一ECG電極207a和第二ECG電極207b用以檢測由穿戴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使用者的心臟的心跳產生的電脈衝且轉譯為ECG資料。
圖5為說明根據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的當可穿戴電子裝置200扣到使用者的手腕時透過ECG檢測器而進行的生物識別簽名的獲取的概念圖。應注意,將透過穿過使用者的心臟的電路徑來測量使用者的ECG,以便獲得心臟的特性。因此,在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中,將透過使用者的雙手之間的路徑來測量心臟的電活動。在示範性實施例中,當可穿戴電子裝置200扣在使用者的手腕11上時,設置在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內表面上的第二ECG電極207b將接觸使用者的手腕11的皮膚區域。接著,使用者將用使用者的右手20的手指觸控設置在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外表面上的第一ECG電極207a,以完成用於測量心臟的電活動的路徑。
圖5為說明根據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的當可穿戴電子裝置200扣到使用者的手腕時透過ECG檢測器而進行的生物識別簽名的獲取的概念圖。應注意,將透過穿過使用者的心臟的電路徑來測量使用者的ECG,以便獲得心臟的特性。因此,在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中,將透過使用者的雙手之間的路徑來測量心臟的電活動。在示範性實施例中,當可穿戴電子裝置200扣在使用者的手腕11上時,設置在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內表面上的第二ECG電極207b將接觸使用者的手腕11的皮膚區域。接著,使用者將用使用者的右手20的手指觸控設置在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外表面上的第一ECG電極207a,以完成用於測量心臟的電活動的路徑。
在下文中,描述行動電子裝置100與可穿戴電子裝置200之間的連接。
在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中,行動電子裝置100將透過藍牙協議而無線地連接到可穿戴電子裝置200。換句話說,行動電子裝置100將透過藍牙協議而與可穿戴電子裝置200配對,且訊息可在行動電子裝置100與可穿戴電子裝置200之間進行交換。
可穿戴電子裝置200在用於操作行動電子裝置100的生物層面中提供識別穿戴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使用者的驗證過程。詳細地說,在將扣緊機構213扣緊之後,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處理器201將請求用於識別穿戴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使用者的驗證過程。可穿戴電子裝置200可提示使用者透過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生物識別讀取器207來提供生物識別簽名。在示範性實施例中,生物識別讀取器207將測量代表使用者的心臟的電活動的ECG資料作為使用者所特有的生物識別簽名。接著,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處理器201將判定所測量的生物識別簽名是否匹配儲存在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儲存媒體205中的所儲存的生物識別簽名。
在驗證使用者的身份後,可穿戴電子裝置200將配置為用於透過BT配對連接來操作行動電子裝置100的安全密鑰(例如,硬體密鑰,例如,伺服器鑰(dongle))。然而,當解開扣緊機構213時(即,當切斷扣緊機構213的microUSB連接器時),將在 microUSB連接器重新連接後執行驗證過程以識別穿戴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使用者。
在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中,如果穿戴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使用者未透過驗證過程,則可穿戴電子裝置200將停用除基本功能(例如時鐘功能)之外的所有功能。
圖6A和圖6B為說明根據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的用於結合圖3所示的可穿戴電子裝置200而操作圖2所示的行動電子裝置100的方法的流程圖。在示範性實施例中,參照圖1,使用者可用與穿戴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手腕(或手臂)11在同一胳膊上的手10拿著行動電子裝置100。此外,行動電子裝置100透過藍牙而無線地連接到可穿戴電子裝置200。
參照圖6A,在步驟S605中,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運動感測器211將檢測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移動且獲得表示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移動的第一運動資料。舉例來說,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運動感測器211可為加速度計,其檢測朝向特定方向的加速度(例如,圖1所說明的線性移動1000)以將響應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運動。
參照圖6A,在步驟S605中,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運動感測器211檢測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移動且獲得表示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移動的第一運動資料。舉例來說,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運動感測器211可為加速度計,其檢測朝向特定方向的加速度(例如,圖1所說明的線性移動1000)以響應可穿戴電子 裝置200的運動。
在示範性實施例中,由與穿戴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手腕11在同一胳膊上的手10拿著行動電子裝置100。因此,處於運動中的行動電子裝置100將類似於可穿戴電子裝置200而檢測移動。由於行動電子裝置100和可穿戴電子裝置200設置在使用者的同一胳膊的手10和手臂11上,因此行動電子裝置100和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移動將為類似的。換句話說,行動電子裝置100的移動將與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移動相關,這將在下文中稱為運動相關性。參照圖6B,在步驟S625中,行動電子裝置100的收發器109將接收第一運動資料。舉例來說,行動電子裝置100將從可穿戴電子裝置200接收第一運動資料。第一運動資料將包括表示可穿戴電子裝置200之運動的朝向特定方向的加速度。
在步驟S627中,行動電子裝置100的感測器111的運動感測器111a檢測行動電子裝置100的移動,且獲得表示行動電子裝置100的移動的第二運動資料。舉例來說,行動電子裝置100的運動感測器111a可由加速度計實施。因此,運動感測器111a將響應於行動電子裝置100的運動而檢測朝向特定方向的加速度。應注意,第一運動資料和第二運動資料是在同一時段內被測量的。
在步驟S629中,行動電子裝置100的處理器101將透過計算第一運動資料與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差值而比較第一運動資料和第二運動資料。換句話說,可透過比較第一運動資料和第二運動資料而判定行動電子裝置100與可穿戴電子裝置200之間的 運動相關性。如果第一運動資料與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差值在一預定門檻值內,則行動電子裝置100的運動和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運動將被判定為相關的。在示範性實施例中,預定門檻值可指第一運動資料與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差的可接受的允差。
在步驟S635中,當第一運動資料與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差在一預定門檻值內時,行動電子裝置100的處理器101將執行行動電子裝置100的操作。舉例來說,行動電子裝置100的自動解鎖將響應於行動電子裝置100與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運動之間的運動相關性而被執行。
在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中,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運動感測器211更檢測代表繞著軸的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旋轉角的第一旋轉角。舉例來說,在圖1中所示的旋轉移動1010。類似地,行動電子裝置100的運動感測器111a還檢測表示繞著軸的行動電子裝置100的旋轉角的第二旋轉角。因此,行動電子裝置100的處理器101還計算第一旋轉角與第二旋轉角之間的角差以判定行動電子裝置100和可穿戴電子裝置200是否具有類似旋轉角。換句話說,在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中,本揭露將採用額外步驟以根據旋轉角來判定行動電子裝置100與可穿戴電子裝置200之間的運動相關性。
在下文中,以各種實施例來闡述可穿戴電子裝置200充當用於操作行動電子裝置100的安全密鑰。
圖7A和圖7B為根據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所 繪示的透過將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用作安全密鑰以自動解鎖行動電子裝置100的方法的流程圖。按照慣例,為了解鎖行動電子裝置,使用者將必須操縱行動電子裝置,例如,按壓物理按鈕、在觸控螢幕上點擊、在觸控螢幕上應用滑動操作、輸入密碼等。在本示範性實施例中,使用者將透過簡單地用與穿戴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手臂在同一胳膊上的手拿著行動電子裝置100而解鎖行動電子裝置100。這在本揭露中也稱為單手操作。
在圖7A和圖7B所說明的示範性實施例中,行動電子裝置100可出於安全或省電原因而在一鎖定模式中,且放置在桌上、口袋中、包中,等等。類似於圖6A和圖6B所說明的示範性實施例,行動電子裝置100和可穿戴電子裝置200將分別獲得第一運動資料和第二運動資料,以透過判定第一運動資料與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差值是否在一可接受的門檻值(即,預定門檻值)內而判定行動電子裝置100的移動和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移動是否相互一致。在示範性實施例中,步驟S705到S707和S725到S729類似於步驟S605到S607和S625到S629,且因此省略其詳細描述。
在圖7A和圖7B所說明的示範性實施例中,在步驟S731中,行動電子裝置100還將判定行動電子裝置100的第二旋轉角是否將超過預定角度且保持於靜止位置達預定持續時間。在示範性實施例中,當第二旋轉角不超過預定角度達預定持續時間時,行動電子裝置100可被判定為處於靜止位置。舉例來說,預定角 度可為大於10度的任何角度,且預定持續時間可為0.5秒到2秒。然而,本揭露不限於此,這些預定變量可根據設計要求來設計。在所述實例中,當拿著行動電子裝置100時,隨著使用者將行動電子裝置100移向使用者以操作行動電子裝置100,而產生線性運動。同時,使用者還將旋轉行動電子裝置100以便將行動電子裝置100的觸控螢幕103轉向使用者。行動電子裝置100的運動感測器111a還檢測第二旋轉角以判定使用者是否已將行動電子裝置100旋轉超過10度。在第二旋轉角超過預定角度時,處理器101還將透過判定第二旋轉角是否在預定持續時間的期間超過預定角度而判定行動電子裝置100是否保持於靜止位置。也就是說,行動電子裝置100移動到讀取層面,以使得第二旋轉角將不會在預定持續時間(例如,1秒)內改變超過預定角度(例如,10度)。此後,將執行行動電子裝置100的操作。也就是說,在步驟S735中,當第一運動資料與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差值在一預定門檻值內時且當第二旋轉角超過預定角度且保持在一靜止位置達預定持續時間時,行動電子裝置100的處理器101將自動地執行解鎖行動電子裝置100的操作。
在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中,行動電子裝置100的圖像擷取元件107被使用。圖像擷取元件107可用於擷取行動電子裝置100周圍的場景。在示範性實施例中,圖像擷取元件107將與行動電子裝置100的觸控螢幕103設置在同一側上。因此,圖像擷取元件107可用於擷取表示使用者的面部的圖像,且判定行動 電子裝置100已旋轉到使用者的位置以讀取顯示在行動電子裝置100的觸控螢幕103上的訊息。因此,根據示範性實施例,用於解鎖行動電子裝置100的操作的執行還將取決於由圖像擷取元件107擷取的內容。舉例來說,行動電子裝置100的處理器101可判定物體(例如,使用者的面部)是否保留在一區域內達預定持續時間,其中預定持續時間可經配置以符合設計要求。
在另一示範性實施例中,行動電子裝置100的圖像擷取元件107被使用作為額外的步驟來識別當前操作行動電子裝置的使用者,以作為安全措施。在比較第一運動資料和第二運動資料後,行動電子裝置100還可執行面部識別以提供額外層的安全性,而在行動電子裝置100的操作之前驗證使用者。
在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中,穿戴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使用者將能夠響應由行動電子裝置100接收的傳入事件。圖8A和圖8B為根據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繪示的操作行動電子裝置100以響應傳入事件的方法的流程圖。參照圖8B,在步驟S821中,行動電子裝置100將接收傳入事件,例如,來電、傳入消息、日曆事件或向使用者提示輸入的任何其它通知。出於說明目的,傳入事件為來電。在步驟S823中,行動電子裝置100的處理器101透過行動電子裝置100的收發器109將通知訊號傳輸到可穿戴電子裝置200以響應傳入事件。
如上所述,行動電子裝置100和可穿戴電子裝置200透過藍牙協議來配對,且訊息可在行動電子裝置100與可穿戴電子 裝置200之間進行交換。參照圖8A,在步驟S801中,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收發器209將從行動電子裝置100接收對應於傳入事件的通知訊號。接著,在步驟S803中,可穿戴電子裝置200將在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觸控螢幕203上顯示對應於通知訊號的通知訊息以向穿戴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使用者通知傳入事件。在示範性實施例中,傳入事件可為從蜂窩狀發射塔的無線電通訊網路所接收的來電。可穿戴電子裝置200將在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觸控螢幕203上顯示對應於來電的呼叫者訊息。
圖9為說明根據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的可穿戴電子裝置200顯示對應於傳入事件的通知訊號的概念圖。圖10為說明根據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的基於行動電子裝置100與可穿戴電子裝置200之間的運動相關性而應答傳入事件的操作的概念圖。
參照圖8A、圖8B和圖10,使用者可透過用對應於穿戴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手臂11的手10拿著行動電子裝置100以響應傳入事件(其為來電)。類似於圖6A和圖6B所說明的示範性實施例,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第一運動資料與行動電子裝置100的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差值將被計算。步驟S805、S807、S825、S827和S829類似於圖6A和圖6B中所說明的步驟S605、S607、S625、S627和S629,且因此省略其詳細描述。在圖8A和圖8B中所說明的示範性實施例中,在步驟S833中,除移動相關性的判定外,行動電子裝置100的處理器101更從行動電子裝置100的 多個感測器111中的接近感測器111b獲得接近訊號。接著,在步驟S835中,行動電子裝置100的處理器101將響應於接近訊號而執行操作。
在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中,根據圖6A、圖6B、圖7A和圖7B所說明的示範性實施例,穿戴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使用者可響應傳入事件,例如,傳入的文字消息,日曆事件、警報等。舉例來說,可透過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觸控螢幕203向使用者通知傳入的文字消息。如圖6A和圖6B所說明,可透過簡單地用對應於穿戴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手臂的手拿著行動電子裝置100來查看傳入的文字消息。也就是說,當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第一運動資料與行動電子裝置100的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差在一預定門檻值內時,行動電子裝置100的觸控螢幕103將自動地顯示傳入消息。應注意,本揭露不意欲限制用於響應不同的傳入事件的方式,感測器與圖像擷取元件的其它組合可用於響應不同的傳入事件。
在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中,行動電子裝置100與可穿戴電子裝置200之間的運動相關性更用於自動地鎖定行動電子裝置100且將行動電子裝置100置於待用模式中。詳細地說,行動電子裝置100與可穿戴電子裝置200之間的向下移動的相關性將觸發鎖定過程。在向下移動期間,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第一運動資料與行動電子裝置100的第二運動資料將被檢測且測量向下的加速度。因此,行動電子裝置100將鎖定行動電子裝置100且 置於待用模式中。在執行行動電子裝置100的鎖定之前,行動電子裝置100可具有預定的等待時間。也就是說,在向下移動的檢測後,行動電子裝置100可等待由預定等待時間(例如,5秒)所定義的時段以判定在預定等待時間內是否再次產生與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相關的行動電子裝置100的另一移動。示範性實施例不意欲限於預定等待時間,所述預定等待時間可根據實際應用來設計。
在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中,行動電子裝置100還可檢測行動電子裝置100與可穿戴電子裝置200的移動之間的運動非相關性,以執行行動電子裝置100的鎖定。舉例來說,使用者可在例如將行動電子裝置100放置在桌上或口袋中等操作後,將行動電子裝置100放一旁。因為使用者的手移離行動電子裝置100,所以第一運動資料將指示可穿戴電子裝置200正按照與行動電子裝置100不同的速度朝一方向移動。因此,行動電子裝置100將鎖定行動電子裝置100且置於待用模式中。
總的來說,本揭露提供一種在未從使用者接收命令的情況下操作行動電子裝置的方法。可基於行動電子裝置與可穿戴電子裝置之間的運動相關性來執行行動電子裝置的操作。詳細地說,分別從行動電子裝置和可穿戴電子裝置的感測裝置所獲得的運動資料將被比較以判定行動電子裝置與腕部電子裝置的移動是否相互關聯。因此,行動電子裝置的操作可被執行。
用於本申請案所揭露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中的元件、動 作或指令不應解釋為對本揭露來說為絕對關鍵或必要的,除非明確地如此描述。而且,如本文中所使用,用詞“一”可包括一個以上項目。如果打算指僅一個項目,則將使用術語“單一”或類似語言。此外,如本文中所使用,在多個項目和/或多個項目種類的列表之前的術語“中的任一者”意欲包括所述項目和/或項目種類個別地或結合其它項目和/或其它項目種類“中的任一者”、“中的任何組合”、“中的任何多個”和/或“中的多個的任何組合”。此外,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集合”意欲包括任何數量個項目,包括零個。此外,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數量”意欲包括任何數量,包括零。
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明白,在不脫離本揭露的範圍或精神的情況下,可對所揭露的實施例的結構進行各種修改和變化。鑑於以上內容,意欲本揭露涵蓋本揭露的修改和變化,只要所述修改和變化落入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和其等效物的範圍內。
S625、S627、S629、S635‧‧‧步驟

Claims (24)

  1. 一種操作行動電子裝置的方法,該行動電子裝置具有一無線收發器和一感測器,且該方法包括:透過該收發器來接收一第一運動資料;從該感測器檢測一第二運動資料;計算該第一運動資料與該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一差值,其中該第一運動資料和該第二運動資料是在同一時期期間所測量的;以及當該第一運動資料與該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該差值在一預定門檻值內時,執行一操作。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操作行動電子裝置的方法,其中該第一運動資料包括一第一加速度資料和一第一旋轉角,且該第二運動資料包括一第二加速度資料和一第二旋轉角。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操作行動電子裝置的方法,更包括:檢測代表該行動電子裝置的一角旋轉移動的該第二旋轉角,其中當該第一運動資料與該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該差值在該預定門檻值內時執行該操作的步驟包括:當該第一運動資料與該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該差值在該預定門檻值內時且當該第二旋轉角資料超過預定角度且保持在一靜止位置達一預定持續時間時,執行該操作。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操作行動電子裝置的方法, 更包括:獲得一圖像,其中當該第一運動資料與該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該差值在該預定門檻值內時執行該操作的步驟包括:當該第一運動資料與該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該差值在該預定門檻值內時且當透過面部檢測在該圖像中檢測到物體達一預定時期時,執行該操作。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操作行動電子裝置的方法,更包括:獲得一傳入事件;以及透過該收發器來傳輸通知訊號以響應該傳入事件,其中該操作為與該傳入事件相關聯的一應用程式的操作。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操作行動電子裝置的方法,更包括:獲得一接近訊號,其中當該第一運動資料與該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該差值在該預定門檻值內時執行該操作的步驟包括:當該第一運動資料與該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該差值在該預定門檻值內時,執行該操作以響應該接近訊號。
  7. 一種行動電子裝置,包括:一收發器,接收一第一運動資料;一感測器,檢測代表該行動電子裝置的移動的一第二運動資 料;以及一處理器,用以:獲得該第二運動資料和該第一運動資料;計算該第一運動資料與該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一差值,其中該第一運動資料和該第二運動資料是在同一時期期間所測量的;以及當該第一運動資料與該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該差值在一預定門檻值內時,執行一操作。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行動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運動資料包括一第一加速度資料和一第一旋轉角,且該第二運動資料包括一第二加速度資料和一第二旋轉角。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行動電子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用以當該第二旋轉角資料超過一預定角度且保持在一靜止位置達一預定持續時間時執行該操作。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行動電子裝置,更包括:一圖像擷取元件,用以獲得一圖像,其中該處理器更用以透過面部檢測在該圖像中檢測到物體達一預定時期時,執行該操作。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行動電子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用以獲得傳入事件,且透過該收發器來傳輸一通知訊號以響應該傳入事件,其中該操作為與該傳入事件相關聯的應用程式的操作。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行動電子裝置,其中該感測器更用以獲得一接近訊號,且該處理器更用以在該第一運動資料與該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該差值在該預定門檻值內時,執行該操作以響應該接近訊號。
  13. 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儲存將加載到具有一收發器和一感測器的行動電子裝置中的程式以執行以下步驟:透過該收發器來接收一第一運動資料;從該感測器檢測一第二運動資料;計算該第一運動資料與該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一差值,其中該第一運動資料和該第二運動資料是在同一時期期間所測量的;以及當該第一運動資料與該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該差值在一預定門檻值內時,執行一操作。
  14. 一種用於透過可穿戴電子裝置來操作行動電子裝置的方法,包括:檢測代表該可穿戴電子裝置的移動的一第一運動資料;以及透過該可穿戴電子裝置的一收發器而傳輸該第一運動資料,其中計算該第一運動資料與一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一差值,且當該第一運動資料與該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該差值在一預定門檻值內時,執行該行動電子裝置的一操作,其中該第一運動資料和該第二運動資料是在同一時期期間所測量的。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第一運動資 料包括一第一加速度資料和一第一旋轉角,且該第二運動資料包括一第二加速度資料和一第二旋轉角。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透過該可穿戴電子裝置的該收發器接收對應於傳入事件的一通知訊號;以及顯示對應於該通知訊號的消息,其中該操作為與該傳入事件相關聯的一應用程式的操作。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檢測一生物識別簽名;比較該生物識別簽名與一所儲存的生物識別簽名;以及當該生物識別簽名匹配該所儲存的生物識別簽名時,將該可穿戴電子裝置配置為用於操作該行動電子裝置的一硬體安全密鑰。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生物識別簽名包括一心電圖(ECG)資料。
  19. 一種可穿戴電子裝置,包括:一收發器;一運動感測器,檢測代表該可穿戴電子裝置的移動的一第一運動資料;以及一處理器,從該運動感測器獲得該第一運動資料,且透過該收發器傳輸該第一運動資料,其中計算該第一運動資料與一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一差值, 且當該第一運動資料與該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該差值在一預定門檻值內時,執行一操作,且其中該第一運動資料和該第二運動資料是在同一時期期間所測量的。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可穿戴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運動資料包括一第一加速度資料和一第一旋轉角,且該第二運動資料包括一第二加速度資料和一第二旋轉角。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可穿戴電子裝置,更包括:一觸控螢幕,其中該處理器還經配置以透過該收發器來接收對應於一傳入事件的一通知訊號,且在該觸控螢幕上顯示對應於該通知的消息,其中該操作為與該傳入事件相關聯的一應用程式的執行。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可穿戴電子裝置,更包括:一生物識別讀取器,用以檢測使用者所特有的一生物識別簽名,其中該處理器更用以獲得該生物識別簽名,且比較該生物識別簽名與一所儲存的生物識別簽名,其中當該生物識別簽名匹配該所儲存的生物識別簽名時,該可穿戴電子裝置配置為用於操作該行動電子裝置的一硬體安全密鑰。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可穿戴電子裝置,其中該生物識別簽名包括一心電圖(ECG)資料。
  24. 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儲存將加載到可穿戴電 子裝置中的程式以執行以下步驟:獲得一生物識別簽名;比較該生物識別簽名與一所儲存的生物識別簽名以對一操作進行授權;將該可穿戴電子裝置配置為用於操作行動電子裝置的一硬體安全密鑰;檢測代表該可穿戴電子裝置的移動的一第一運動資料;以及透過該可穿戴電子裝置的收發器而傳輸該第一運動資料,其中比較該第一資料與一第二運動資料,且當該第一運動資料與該第二運動資料之間的一差值在一預定門檻值內時,執行該行動電子裝置的操作,其中該第一運動資料和該第二運動資料是在同一時期期間所測量的。
TW103125340A 2013-07-24 2014-07-24 操作行動裝置的方法及其電子裝置與電腦可讀取媒體 TWI5199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57707P 2013-07-24 2013-07-24
US201361907399P 2013-11-22 2013-11-22
US14/328,723 US9674697B2 (en) 2013-07-24 2014-07-11 Method for operating mobile device, mobile device using the same, wearable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2884A true TW201512884A (zh) 2015-04-01
TWI519995B TWI519995B (zh) 2016-02-01

Family

ID=5239091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5340A TWI519995B (zh) 2013-07-24 2014-07-24 操作行動裝置的方法及其電子裝置與電腦可讀取媒體
TW103125346A TWI557628B (zh) 2013-07-24 2014-07-24 用於操作電子裝置的方法、電子裝置和電腦可讀媒體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5346A TWI557628B (zh) 2013-07-24 2014-07-24 用於操作電子裝置的方法、電子裝置和電腦可讀媒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622074B2 (zh)
CN (3) CN104346297B (zh)
TW (2) TWI51999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2455B (zh) * 2017-01-23 2018-01-2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與其參數選定的操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44163A3 (en) 2011-06-05 2024-04-24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playing notifications received from multiple applications
US10234941B2 (en) 2012-10-04 2019-03-1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Wearable sensor for tracking articulated body-parts
US8924259B2 (en) 2013-03-14 2014-12-30 Square, Inc. Mobile device payments
WO2014143776A2 (en) 2013-03-15 2014-09-18 Bodhi Technology Ventures Llc Providing remote interactions with host device using a wireless device
US9569055B2 (en) 2013-08-13 2017-0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mpany, Ltd. Interaction sensing
KR102061913B1 (ko) * 2013-12-12 2020-0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의 동작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1588294B1 (ko) * 2013-12-30 2016-01-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 인터렉션을 제공하는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20150304851A1 (en) * 2014-04-22 2015-10-22 Broadcom Corporation Portable authorization device
US20160259926A1 (en) * 2014-05-05 2016-09-08 Sony Corporation User Authentication Based on Body Tremors
US10638452B2 (en) 2014-05-23 2020-04-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notification
US9622214B2 (en) * 2014-05-23 2017-04-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notification
US10482461B2 (en) 2014-05-29 2019-11-19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payments
US20150350146A1 (en) 2014-05-29 2015-12-03 Apple Inc. Coordination of message alert presentations across devices based on device modes
US9967401B2 (en) 2014-05-30 2018-05-08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phone call routing among devices
US9288556B2 (en) * 2014-06-18 2016-03-15 Zikt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body balance of wearable device
KR101461464B1 (ko) * 2014-06-18 2014-11-18 김경태 스마트밴드 및 이의 생체 인증 방법
US9338340B2 (en) * 2014-07-16 2016-05-10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Launching a camera of a wireless device from a wearable device
WO2016014601A2 (en) 2014-07-21 2016-01-28 Apple Inc. Remote user interface
US9986086B2 (en) * 2014-07-31 2018-05-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20160042172A1 (en) * 2014-08-06 2016-02-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nlocking devices
JP2016042620A (ja) * 2014-08-14 2016-03-31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および携帯端末のロック制御方法
US10339293B2 (en) 2014-08-15 2019-07-02 Apple Inc. Authenticated device used to unlock another device
WO2016036603A1 (en) 2014-09-02 2016-03-10 Apple Inc. Reduced size configuration interface
WO2016036552A1 (en) 2014-09-02 2016-03-10 Apple Inc. User interactions for a mapping application
CN107529009B (zh) 2014-09-02 2020-06-30 苹果公司 远程相机用户界面
KR102192419B1 (ko) * 2014-09-11 2020-1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웨어러블 장치를 사용하여 전자 장치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KR20160035948A (ko) * 2014-09-24 2016-04-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와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시스템
US9892249B2 (en) * 2014-09-29 2018-02-13 Xiaomi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uthorizing operation
US9741026B1 (en) 2014-09-30 2017-08-22 Square, Inc. Payment by use of identifier
KR102275653B1 (ko) * 2014-10-21 2021-07-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및 컨텐츠 전송 방법.
JP6184931B2 (ja) * 2014-10-29 2017-08-23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および携帯端末のロック制御方法
US10219242B2 (en) * 2015-01-20 2019-02-2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notifications
CA2974473A1 (en) * 2015-01-23 2016-07-28 Smartwatcher Technologies Ag Personal emergency triggering, notif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for smartwatches
US9574896B2 (en) 2015-02-13 2017-02-21 Apple Inc. Navigation user interface
EP3059691A1 (en) * 2015-02-19 2016-08-24 Orange Method and system to trigger actions based on motion monitoring
US10254911B2 (en) 2015-03-08 2019-04-09 Apple Inc. Device configuration user interface
US9983693B2 (en) * 2015-03-13 2018-05-29 Adtile Technologies Inc. Spatial motion-based user interactivity
US9788138B2 (en) * 2015-04-03 2017-10-10 Snaptrack,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of allocating application functions to motion-correlated devices
US10285627B2 (en) 2015-04-15 2019-05-14 Pixart Imaging Inc. Action recogni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6155297B (zh) * 2015-04-20 2019-06-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和设备
US20160367202A1 (en) * 2015-05-18 2016-12-22 Abraham Carter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earable Sensor Techniques
CN104932772B (zh) * 2015-05-27 2018-06-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的应用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6296194A (zh) * 2015-05-28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方法和装置
CN104967557B (zh) * 2015-05-28 2017-03-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US20160358133A1 (en) 2015-06-05 2016-12-08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loyalty accounts and private label accounts for a wearable device
WO2016201376A1 (en) * 2015-06-10 2016-12-15 Piantedosi Avery Alarm notification system
CN105117625A (zh) * 2015-06-12 2015-12-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JP6613650B2 (ja) * 2015-06-22 2019-12-0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連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70010733A1 (en) * 2015-07-09 2017-01-1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User-identifying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US10289239B2 (en) 2015-07-09 2019-05-1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for multi-touch input detection
US9846488B2 (en) * 2015-07-10 2017-12-19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Motion-correlation control system to control communication of a wearable device
CN105100466B (zh) * 2015-07-15 2018-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声纹的解锁屏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069337B (zh) * 2015-07-15 2017-11-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掌生物信息的解锁屏方法及移动设备
CN105162958A (zh) * 2015-07-30 2015-12-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事件提醒处理方法和相关装置以及提醒系统
CN105005729B (zh) * 2015-07-31 2018-01-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的解锁屏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068725B (zh) * 2015-07-31 2019-02-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屏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6371559B (zh) * 2015-08-11 2019-09-10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交互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5263179B (zh) * 2015-08-31 2019-05-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传输时的电量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US9519901B1 (en) 2015-09-16 2016-12-13 Square, Inc. Biometric payment technology
WO2017048068A1 (en) * 2015-09-16 2017-03-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ignal detection
US10446329B2 (en) 2015-09-23 2019-10-15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atent Foundation Process of forming electrodes and products thereof from biomass
CN106571918A (zh) * 2015-10-12 2017-04-19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链路和信息的多重认证加密方法
CN105403221B (zh) * 2015-10-27 2018-01-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导航路线的生成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4675771A (zh) 2015-10-29 2022-06-28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调用方法及装置
CN105468267B (zh) * 2015-11-19 2019-07-12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势识别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DE102015225222A1 (de) * 2015-12-15 2017-06-22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einer geheimen Wertefolge in einem Gerät abhängig von gemessenen physikalischen Eigenschaften eines Übertragungskanals
CN105472246B (zh) * 2015-12-22 2019-07-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拍照装置及方法
CN105554217B (zh) * 2015-12-24 2019-12-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7615290A (zh) * 2015-12-31 2018-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解锁方法、装置和系统
TWI589173B (zh) * 2015-12-31 2017-06-21 Fuelstation Inc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omponents to update their information within the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10430040B2 (en) * 2016-01-18 2019-10-0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multitasking view
SE1650212A1 (en) * 2016-02-18 2017-08-19 Fingerprint Cards Ab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5809000A (zh) * 2016-03-07 2016-07-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697380A (zh) 2016-03-15 2018-10-23 索尼公司 电子装置、认证方法和程序
CN105807930A (zh) * 2016-03-15 2016-07-2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指南针进行终端解锁的系统和方法
CN107220828B (zh) * 2016-03-22 2020-09-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通过穿戴式设备进行支付授权与支付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8369447B (zh) * 2016-04-13 202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可穿戴电子设备运行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6200978B (zh) * 2016-07-20 2019-12-1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应用于终端的对象显示方法和装置
US10170116B1 (en) * 2016-09-21 2019-01-0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aintaining context for voice processes
USD831644S1 (en) * 2017-01-26 2018-10-23 Shenzhen D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Smart band
USD816668S1 (en) * 2017-01-26 2018-05-01 Shenzhen D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Smart band
USD831645S1 (en) * 2017-01-26 2018-10-23 Shenzhen D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Smart band
EP3545389B1 (en) 2017-05-09 2021-10-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t least one operation based on devices context
US10887193B2 (en) 2018-06-03 2021-01-05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updating network connection settings of external devices
US10878402B1 (en) * 2018-08-31 2020-12-29 Square, Inc. Temporarily provisioning payment functionality to alternate payment instrument
US10997583B1 (en) 2018-08-31 2021-05-04 Square, Inc. Temporarily provisioning card on file payment functionality to proximate merchants
USD862461S1 (en) * 2019-01-15 2019-10-08 Yan Zhang Smart wristband
USD862460S1 (en) * 2019-01-15 2019-10-08 Yan Zhang Smart wristband
USD851641S1 (en) * 2019-01-15 2019-06-18 Yan Zhang Smart wristband
CN113157190A (zh) 2019-05-06 2021-07-23 苹果公司 电子设备的受限操作
DK201970533A1 (en) 2019-05-31 2021-02-15 Apple Inc Methods and user interfaces for sharing audio
US11477609B2 (en) 2019-06-01 2022-10-18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location-related communications
US11481094B2 (en) 2019-06-01 2022-10-25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location-related communications
US11573644B2 (en) * 2020-04-21 2023-02-07 Hyundai Mobi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gnizing gesture
US20230280741A1 (en) * 2022-03-01 2023-09-07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ultiTech R&D Centre Limited Wearable Remote Control Device And Track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16707B2 (en) * 2000-06-21 2006-03-2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obile telephon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cooperatively processing incoming call
JP2002358149A (ja) * 2001-06-01 2002-12-13 Sony Corp ユーザ入力装置
US7173604B2 (en) * 2004-03-23 2007-02-06 Fujitsu Limited Gesture identification of controlled devices
US8339363B2 (en) * 2005-05-13 2012-12-25 Robert Bosch Gmbh Sensor-initiated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devices
US7809406B2 (en) 2006-09-15 2010-10-05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Continued transfer or streaming of a data file after loss of a local connection
TW200919390A (en) 2007-10-26 2009-05-01 Univ Nat Taiwa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learning
TWI347179B (en) 2007-12-28 2011-08-21 Chang Ming Yang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split-type wearable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physiological function
US9135620B2 (en) 2008-02-08 2015-09-1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obile device security using wearable security tokens
CN101581990B (zh) * 2008-05-13 2011-12-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可穿戴式指点装置、方法
TWI459191B (zh) 2008-10-07 2014-11-01 Mitake Information Corp 手機金融看盤軟體之電源管理方法
US20100167646A1 (en) 2008-12-30 2010-07-0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pairing
US9591118B2 (en) * 2009-01-01 2017-03-07 Intel Corporation Pose to device mapping
TWI386631B (zh) 2009-06-25 2013-02-21 Tung Fang Inst Of Technology Wearable commodity color detection device
US9000887B2 (en) * 2009-07-23 2015-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by a wearable device to control mobile and consumer electronic devices
US8483756B2 (en) * 2009-10-09 2013-07-09 Cfph, Llc Optical systems and elements with projection stabilization and interactivity
CN102104638A (zh) * 2009-12-22 2011-06-22 上海晨兴希姆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手表式手机
EP2455839B1 (en) 2010-11-09 2016-04-06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 output device of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9002420B2 (en) * 2011-01-19 2015-04-07 Ram Pattikonda Watch having an interface to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8787006B2 (en) 2011-01-31 2014-07-22 Apple Inc. Wrist-wor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for
CN102904618B (zh) 2011-07-26 2016-04-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间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130036377A1 (en) * 2011-08-05 2013-02-07 Nokia Corporation Controlling responsiveness to user inputs
US9253728B2 (en) * 2012-04-30 2016-02-02 Apple Inc. Operating geographic location systems
US9048960B2 (en) * 2012-08-17 2015-06-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safety message information
EP2891354B1 (en) * 2012-08-29 2018-10-10 Silverlake Mobility Ecosystem Sdn Bhd Method of pairing mobile devices
US20140101755A1 (en) * 2012-10-10 2014-04-1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providing security features based upon wearable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s
CN202975622U (zh) * 2012-11-16 2013-06-05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手表装置
US9500464B2 (en) * 2013-03-12 2016-11-22 Adidas Ag Methods of determining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for individuals and sports objects
WO2014165230A1 (en) * 2013-03-13 2014-10-09 Lookou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ging security behavior of a device based on proximity to another device
KR102148645B1 (ko) * 2013-03-15 2020-08-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WO2014183124A1 (en) * 2013-05-10 2014-11-13 Amiigo, Inc. Platform for generating sensor data
KR102116053B1 (ko) * 2013-06-20 2020-05-2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스마트 와치
EP3025270A1 (en) * 2013-07-25 2016-06-01 Nymi inc. Preauthorized wearable biometric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thereof
US20150065893A1 (en) * 2013-08-27 2015-03-05 Cywee Group Limited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customized display device and system of same
US9100944B2 (en) * 2013-08-28 2015-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nnecting mobile devices and wearable devices
WO2015077280A2 (en) * 2013-11-20 2015-05-28 Evernote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application functionality and user interface for multiple connected mobile devices
KR102193274B1 (ko) * 2013-12-05 2020-12-2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잠금 해제 방법 및 장치
TWI509454B (zh) * 2014-02-17 2015-11-21 Noodoe Corp 基於動作偵測之作業啟始方法及系統,及相關電腦程式產品
US9826400B2 (en) * 2014-04-04 2017-1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hat facilitates a wearable identity manag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2455B (zh) * 2017-01-23 2018-01-2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與其參數選定的操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0421B (zh) 2021-01-29
CN104346297A (zh) 2015-02-11
US9622074B2 (en) 2017-04-11
US20150031348A1 (en) 2015-01-29
CN104346297B (zh) 2018-10-12
TWI557628B (zh) 2016-11-11
CN104345972B (zh) 2018-07-27
TW201504919A (zh) 2015-02-01
US9674697B2 (en) 2017-06-06
TWI519995B (zh) 2016-02-01
CN104345972A (zh) 2015-02-11
US20150031333A1 (en) 2015-01-29
CN109240421A (zh) 2019-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9995B (zh) 操作行動裝置的方法及其電子裝置與電腦可讀取媒體
US11860987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pplication software start-up system, and application software start-up method
US10719232B2 (en) Providing virtual buttons in a handheld device
ES2738671T3 (es) Método para el control de desbloqueo de terminal y terminal correspondiente
ES2741837T3 (es) Método de control de desbloqueo y terminal
EP3396515A1 (en) Method for displaying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rea and mobile terminal
US982656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wing access to electronic devices using a body area network
CN108701043B (zh) 一种显示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25105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gesture actuation of companion devices, and correspond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281994B2 (en) Smart wand device
CN109716854B (zh) 一种连接建立方法、设备、系统及介质
US8970347B2 (en) Human body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authentication method of the same
CN109117619B (zh) 指纹解锁方法及相关产品
US20160248901A1 (en) Control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3488372B1 (en) Method for protect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07908939B (zh) 终端报警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US20150181368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EP3219171B1 (en) Controlling devices based on collocation of the devices on a user
JP2013232816A (ja) 携帯端末
EP3140765B1 (en) User authentication based on body tremors
US20170302784A1 (en)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security control method, and security control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