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09498A - 堆疊立體方塊拼圖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堆疊立體方塊拼圖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09498A
TW201509498A TW102133163A TW102133163A TW201509498A TW 201509498 A TW201509498 A TW 201509498A TW 102133163 A TW102133163 A TW 102133163A TW 102133163 A TW102133163 A TW 102133163A TW 201509498 A TW201509498 A TW 20150949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ctangle
blocks
bottom plate
square
dimensio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3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10273B (zh
Inventor
Xuan-Min Shi
Original Assignee
Xuan-Min Sh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Min Shi filed Critical Xuan-Min Shi
Priority to TW1021331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509498A/zh
Publication of TW201509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9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0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0273B/zh

Links

Abstract

一種使立體方塊拼圖由平面堆疊成立體的方法,其方法係將部分不同形狀的組塊排放在一底板上,該底板係由五個矩形所組成,其組成方式為主矩形的四個邊各延伸出第一矩形、第二矩形、第三矩形及第四矩形;再將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矩形向主矩形的方向凹折90度,帶動平鋪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矩形上的組塊呈縱向直立堆疊,使得組塊的組合呈現出立體造型,藉此可由凹折底板的過程中,觀察組塊拼合由平面變成立體的過程,增加對立體概念的理解能力。

Description

堆疊立體方塊拼圖之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使立體方塊拼圖由平面成立體堆疊之方法,尤指一種藉由凹折帶動平鋪在底板上的組塊呈縱向直立堆疊,即可使得全部的組塊呈現出立體造型的堆疊方法。
習知的立體方塊拼圖,如圖1,俗稱五連方,係由五個1立方公分大小的立方單元100組合成不同形狀的組塊,而一組五連方含有12種不同形狀的組塊,該些組塊的形狀與大寫英文字母類似,因此坊間通常以大寫英文字母作為各組塊的代表名稱,分別為:T型組塊201、P型組塊202、N型組塊203、L型組塊204、I型組塊205、F型組塊206、Z型組塊207、Y型組塊208、X型組塊209、W型組塊210、V型組塊211、U型組塊212。
立體方塊拼圖最早期的玩法是將該些組塊組合成一平面拼盤,如6×10、5×12、4×15、3×20等矩形平面,此種玩法較為基礎且較為簡單,適合讓兒童學習幾何概念,以及訓練兒童腦力激盪,亦可作為多人遊戲,每個人輪流在一個8×8的格網上放入一個組塊,且每個組塊不能重疊,且一種組塊僅能使用一次,由最後完成8×8平面拼盤的人獲勝。
更進階的,出現了將該些組塊組合成立方體或其他立體圖型的玩法,亦即將該些單位組塊組合成如2×3×10、2×5×6、3×4×5等立方體,或是階梯狀。金字塔等造型,此種組合較為困難,考驗玩家立體結構的概念。
更進一步的,以五連方為基礎,出現了立體五連方,立體五連方與五連方一樣,皆由五個1立方公分大的立方單元100所組合而成,共有17種形狀;但與五連方不同的是,五連方的形狀皆為單層,而立體五連方的形狀則有兩層,即在立體連方中,會有兩個以上的立方單元面對面的重疊。
關於上述五連方或立體五連方的玩法,市面上大致分為兩種,第一種係給玩家一立體分解步驟圖,該分解步驟圖上設有部分組塊的排放位置,玩家可以按照步驟組合出一立體造型的半成品,剩下的空洞則須由玩家自己腦力激盪用剩餘的組塊來填補,以完成此目標造型;另一種為給玩家二個以上目標造型的部分平面圖,該平面圖僅以部分組塊作為提示,排出平面的半成品,玩家須自行將這幾個部分平面圖組合成立體的半成品,再將剩下組塊填補半成品的空洞才算完成。
然而習知的五連方,玩法雖然富有挑戰性,但若是玩家缺乏立體的邏輯概念,即使照著解答排放依然無法理解其組成結構,只一味的按照詳細步驟擺放單位組塊並無法幫助玩家訓練立體概念以及刺激其理解能力,容易造成玩家產生煩膩、厭倦感。
爰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藉著底板的使用,玩家可以在抬起凹折底板時,觀察原本呈平面的圖形如何變成立體,使玩家更能理解立體圖形的概念。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揭露一種堆疊立體方塊拼圖之方法,該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驟:先將部分不同形狀的組塊排放在一底板上,該底板係由五個矩形所組成,其組成方式為一主矩形的四個邊各延伸出一第一矩形、一第二矩形、一第三矩形及一第四矩形; 再將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矩形向該主矩形的方向凹折90度,帶動平鋪在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矩形上的組塊呈縱向直立堆疊,使得前述組塊整體呈現出立體造型。
其中更進一步的包含有一標示該些組塊位置的圖像紙,將該圖像紙放置在該透明底板下,藉由該圖像紙上的標示來排放不同形狀組塊的位置,或將該底板與上述圖像紙上的標示做對照來排放不同形狀組塊的位置。
其中更進一步的可再將剩餘的組塊填補進上述立體造型的空隙中。
藉此,本發明的優點在於,改變以往直接將組塊組合成立體造型的步驟,以底板作為輔助,在該底板上將組塊排列成立體造型的展開圖,再將底板凹折,即可使得該組塊所排列出的展開圖以部分翻轉的方式直立形成立體造型,故在翻轉組塊的過程中即可清楚的觀察到各組塊如何由平面變成立體。
100‧‧‧立方單元
201‧‧‧T型組塊
202‧‧‧P型組塊
203‧‧‧N型組塊
204‧‧‧L型組塊
205‧‧‧I型組塊
206‧‧‧F型組塊
207‧‧‧Z型組塊
208‧‧‧Y型組塊
209‧‧‧X型組塊
210‧‧‧W型組塊
211‧‧‧V型組塊
212‧‧‧U型組塊
300‧‧‧底板
310‧‧‧主矩形
320‧‧‧第一矩形
330‧‧‧第二矩形
340‧‧‧第三矩形
350‧‧‧第四矩形
360‧‧‧正方形
400、420‧‧‧圖像紙
410、430‧‧‧展開圖
500‧‧‧空隙
圖1為立體方塊拼圖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底板之示意圖一。
圖3為本發明底板之示意圖二。
圖4為本發明底板之示意圖三。
圖5、圖6為本發明之實施示意圖一。
圖7為本發明之實施示意圖二。
圖8為本發明之實施示意圖三。
圖9為本發明之實施示意圖四。
茲有關本發明之詳細內容及技術說明,現以實施例 來作進一步說明,但應瞭解的是,該等實施例僅為例示說明之用,而不應被解釋為本發明實施之限制。
請參閱圖1至圖4,為方塊拼圖及本發明底板的示意圖。本發明揭露一種使立體方塊拼圖由平面堆疊成立體之方法,該立體方塊拼圖包含有由複數個立方單元100所組合而成之不同形狀的組塊,本發明的特徵在於使用一底板300將立體方塊拼圖由平面堆疊成立體,該底板300係由五個矩形所組成,其組成方式為一主矩形310的四個邊各延伸出一第一矩形320、一第二矩形330、一第三矩形340及一第四矩形350,該第一矩形320與該第三矩形340分別位在該主矩形310相對的兩邊且大小相同,該第二矩形330與該第四矩形350分別位在該主矩形310相對的另外兩邊且大小相同,故該底板300的形狀為十字形,又該底板呈透明,且該底板300係由與上述立方單元100的單一表面的表面績大小相同的正方形360所排列而成,如此,在排放組塊時能更方便且準確的知道組塊在底板300上的排放位置。又,該主矩形310的大小以長寬邊各為多少個正方形360所組成,則該主矩形310的表面積大小分別為4×4(如圖2所示)、5×4(如圖3所示)及6×4(如圖4所示)個正方形其中之一。
請再參閱圖5及圖6,以圖2之底板為本發明之實施示意圖一,本發明其上述底板300之使用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驟:首先先將部分不同形狀的組塊排放在該底板300上,其排放的形狀即為所欲組合的立體造型的展開圖。
再將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矩形320、330、340、350向該主矩形310的方向凹折90度,帶動平鋪在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矩形320、330、340、350上的組塊,使得該些組塊呈縱向直立堆疊,形成以主矩形310上的組塊為底,向上堆疊的立體造型。在這個過程中,玩家可以觀察到每一個組塊如何由平面變成立 體,以及在變成立體的過程中各個不同形狀的組塊如何相互卡合,藉此可以使玩家更能理解立體構造的空間概念,及訓練其邏輯思考能力。
請參閱圖7及圖8,分別為本發明之實施示意圖二及圖三。本發明更進一步包含有一圖像紙400,該圖像紙400亦由與上述立方單元100單一表面之表面積大小相同的正方形360所排列而成,或由與該立方單元100單一表面之表面積大小同比例縮小的正方形360組成之圖像紙420,又該圖像紙400上標示有一展開圖410。該展開圖410設有不同形狀組塊所應排放的正確位置,將該圖像紙400放置在該透明底板300下,使得該底板300與該圖像紙400上的正方形360相對應,藉由該圖像紙400上的標示在該底板300上排放不同形狀組塊。
若該圖像紙420上的正方形360係由與該立方單元100單一表面之表面積大小同比例縮小,則可將該底板300與上述圖像紙420上的展開圖430做對照來排放不同形狀組塊的位置。
又,如圖9,為本發明之實施示意圖四,在將底板300凹折使得全部的組塊整體呈現出立體造型後,若該立體造型中有空隙500,可再將剩餘的組塊填補進上述立體造型的空隙500中,在填補得過程中,須有完整的立體概念,使能將空隙500的形狀與剩餘組塊的形狀相配合,完美的填補所有的空隙,完成所要的 。
藉此,本發明能使玩家更能理解組塊如何形成立體結構,以及各不同形狀的組塊彼此間如何相接合,增加對立體概念的理解能力,可做為訓練建築科或設計科系學生立體概念的教材。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 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201‧‧‧T型組塊
202‧‧‧P型組塊
203‧‧‧N型組塊
204‧‧‧L型組塊
206‧‧‧F型組塊
207‧‧‧Z型組塊
208‧‧‧Y型組塊
210‧‧‧W型組塊
300‧‧‧底板
310‧‧‧主矩形
320‧‧‧第一矩形
330‧‧‧第二矩形
340‧‧‧第三矩形
350‧‧‧第四矩形
360‧‧‧正方形

Claims (8)

  1. 一種堆疊立體方塊拼圖之方法,該立體方塊拼圖包含有由複數個立方單元所組合而成之不同形狀的組塊,其方法為:先將部分不同形狀的組塊排放在一底板上,該底板係由五個矩形所組成,其組成方式為一主矩形的四個邊各延伸出一第一矩形、一第二矩形、一第三矩形及一第四矩形;再將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矩形向該主矩形的方向凹折90度,帶動平鋪在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矩形上的組塊呈縱向直立堆疊,使得前述組塊整體呈現出立體造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矩形與該第三矩形分別位在該主矩形相對的兩邊且大小相同。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矩形與該第四矩形分別位在該主矩形另外相對的兩邊且大小相同。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底板呈透明,且該底板係由與上述立方單元表面積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所排列而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更進一步的包含有一標示該些組塊位置的圖像紙,將該圖像紙放置在該透明底板下,藉由該圖像紙上的標示來排放不同形狀組塊的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更進一步的,將該底板與上述圖像紙上的標示做對照來排放不同形狀組塊的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主矩形的大小以立方單元單一表面為正方形的面積大小表示,該主矩形表面績分別為4×4、5×4及6×4個正方形其中之一。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更進一步的可再將剩餘的組塊填補進上述立體造型的空隙,完成所要的立體造型。
TW102133163A 2013-09-13 2013-09-13 堆疊立體方塊拼圖之方法 TW2015094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33163A TW201509498A (zh) 2013-09-13 2013-09-13 堆疊立體方塊拼圖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33163A TW201509498A (zh) 2013-09-13 2013-09-13 堆疊立體方塊拼圖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9498A true TW201509498A (zh) 2015-03-16
TWI510273B TWI510273B (zh) 2015-12-01

Family

ID=53186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3163A TW201509498A (zh) 2013-09-13 2013-09-13 堆疊立體方塊拼圖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509498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4882A (en) * 1995-05-08 1996-08-13 Sarkar; Jyotirmoy Puzzle including overlaying puzzle pieces
CN2389398Y (zh) * 1999-09-10 2000-07-26 王珏 多变体三视图教具
AU2003227780A1 (en) * 2002-05-29 2003-12-19 Ana Subiza Urriza Piece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multiple forms of a three-dimensional construction game
US7140612B2 (en) * 2004-08-16 2006-11-28 Wisonet, Inc. Cubic assembly puzzle and support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10273B (zh) 2015-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95869B2 (en) Geometrical shape apparatus
US2007010870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number puzzles
TW201509498A (zh) 堆疊立體方塊拼圖之方法
US9931564B2 (en) Tile game apparatus and method
KR101889737B1 (ko) 연산식 학습용 보드 게임 세트
US20160236071A1 (en) Game Pieces and Method of Use
US1339399A (en) Educational game-board
RU170680U1 (ru) Комбинаторная головоломка
TWM528199U (zh) 具有平面與立體雙重變化的智慧積木
US1432062A (en) Arithmetical puzzle blocks
JP6802538B1 (ja) マジックスクエア
CN208959282U (zh) 用于提高思维能力的桌游教具
RU120013U1 (ru) Настольная игра
CN214512707U (zh) 一种搭建策略型积木益智玩具
US20120248698A1 (en) Game and method of playing the same and structures for a game board and other utilizations
CN206334325U (zh) 拼拼乐游戏道具
TWM608273U (zh) 方塊堆疊科技教具
TWI611828B (zh) 字元連線遊戲方法、電腦程式產品、電腦可讀取媒體
JPS6130695Y2 (zh)
JP6208632B2 (ja) 色彩組色パズル
Gough Diversions: Blokus in Space
CN108786093A (zh) 三维色彩棋
RU2243800C2 (ru) Трёхкратная карточная игра
CN2894771Y (zh) 立体数独魔方玩具
Yagi et al. How Many Way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