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08442A - 伺服器 - Google Patents

伺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08442A
TW201508442A TW102129577A TW102129577A TW201508442A TW 201508442 A TW201508442 A TW 201508442A TW 102129577 A TW102129577 A TW 102129577A TW 102129577 A TW102129577 A TW 102129577A TW 201508442 A TW201508442 A TW 20150844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artition
panel
motherboard
ser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9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ng-Gang Li
ji-peng Xu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TW102129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508442A/zh
Publication of TW201508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8442A/zh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種伺服器包含一外殼及四主機板系統。外殼內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間及一第二容置空間。第一容置空間與第二容置空間各具有相疊的一第一存放區及一第二存放區。各主機板系統分別包括一主機板載盤及設於主機板載盤上的一主機板模組。各主機板模組分別包括一主機板及設於主機板的至少一中央處理器。主機板系統分別可抽離地設於二第一存放區及二第二存放區,從而主機板系統上下分為兩排,左右也分為兩排。

Description

伺服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伺服器,特別是一種優化內部空間配置的伺服器。
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伺服器已成為業界廣為使用的資訊處理系統。伺務器中通常包括有主機板、電源供應器、各式磁碟機、…等。
為了提供消費者較佳的服務品質,各家廠商極欲提升伺服器之性能。其中,伺服器之性能提升與主機板的數量有正比之關係,若主機板的數量增加,則將可提升伺服器的效能。然而,由於伺服器之內部空間有限,故無法無限制地增加主機板的數量。因此,如何優化伺服器內部之空間配置,盡可能在有限的空間內增設主機板的數量來提升伺服器的性能,將是廠商正面臨的重大課題之一。
本發明在於提供一種伺服器,藉以改善伺服器內部空間無法有效利用的問題。
本發明所揭露的伺服器包含一外殼及四主機板系統。外殼內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間及一第二容置空間。第一容置空間與第二容置空間各具有相疊的一第一存放區及一第二存放區。各主機板系統分別包括一主機板載盤及設於主機板載盤上的一主機板模組。各主機板模組分別包括一 主機板及設於主機板的至少一中央處理器。主機板系統分別可抽離地設於二第一存放區及二第二存放區,從而四主機板系統上下分為兩排,左右也分為兩排。
根據上述本發明所揭露的伺服器,於外殼內設置具有相疊之第一存放區與第二存放區的第一容置空間及一第二容置空間,以優化伺服器內部之空間配置而盡可能在有限的空間內增設主機板的數量來提升伺服器的性能。
以上關於本發明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的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10‧‧‧伺服器
110‧‧‧外殼
111‧‧‧底板
111a‧‧‧第一側邊
111b‧‧‧第二側邊
111c‧‧‧第三側邊
111d‧‧‧第四側邊
112‧‧‧第一側板
113‧‧‧第二側板
114‧‧‧第一隔板
115‧‧‧第二隔板
115a‧‧‧第三支撐件
115b‧‧‧第四支撐件
116‧‧‧第一板件
117‧‧‧第二板件
117a‧‧‧第一支撐件
117b‧‧‧第二支撐件
118‧‧‧第三板件
118a‧‧‧第一支撐件
118b‧‧‧第二支撐件
119‧‧‧第四板件
119a‧‧‧第三支撐件
119b‧‧‧第四支撐件
120‧‧‧組裝板件
123‧‧‧定位柱
125‧‧‧補強板件
130‧‧‧轉接電路板
131‧‧‧第一電連接部
132‧‧‧第二電連接部
133‧‧‧第三電連接部
140‧‧‧電源模組
141‧‧‧轉接板
142‧‧‧線纜
150‧‧‧資料儲存模組
160‧‧‧風扇
190‧‧‧主機板系統
200‧‧‧主機板載盤
210‧‧‧定位槽
300‧‧‧主機板模組
310‧‧‧主機板
311‧‧‧第四電連接部
320‧‧‧中央處理器
330‧‧‧記憶體
510‧‧‧第一容置空間
511‧‧‧第一存放區
512‧‧‧第二存放區
520‧‧‧第二容置空間
521‧‧‧第一存放區
522‧‧‧第二存放區
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伺服器的立體示意圖。
第2圖為第1圖之分解示意圖。
第3圖為第1圖之前視示意圖。
請參照第1圖至第3圖,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伺服器的立體示意圖,第2圖為第1圖之分解示意圖。第3圖為第1圖之前視示意圖。
本實施例之伺服器10包含一外殼110、二轉接電路板130、二電源模組140、資料儲存模組150、複數個風扇160及四主機板系統190。
外殼110包含一底板111、一第一側板112、一第二側板113、 一第一隔板114及一第二隔板115。底板111具有一第一側邊111a、一第二側邊111b、一第三側邊111c及一第四側邊111d,第二側邊111b相對於第一側邊111a,且第三側邊111c與第四側邊111d分別連接於第一側邊111a與第二側邊111b之間,第一側板112及第二側板113分別豎立於底板111之第一側邊111a及第二側邊111b。第一隔板114與第二隔板115分別豎立於第一側板112與第二側板113之間,且第一隔板114介於第一側板112與第二隔板115之間。其中,第一側板112、第二側板113、第一隔板114及第二隔板115實質上彼此平行,也就是說,除了組裝誤差的因素之外,第一側板112、第二側板113、第一隔板114及第二隔板115係彼此平行的。
更進一步來說,第一側板112包含彼此相疊設的一第一板件116及一第二板件117。第二板件117位於第一板件116與第一隔板114之間。第一隔板114包含彼此相疊設的一第三板件118及一第四板件119,第三板件118位於第二板件117與第四板件119之間。第二板件117與第三板件118分隔出一第一容置空間510,且第四板件與第二隔板115分隔出一第二容置空間520。其中,第二板件117與第三板件118各具有至少一第一支撐件117a、118a及至少一第二支撐件117b、118b。至少一第一支撐件117a、118a位於至少一第二支撐件117b、118b與底板111之間,且至少二第一支撐件117a、118a彼此相對以及至少二第二支撐件117b、118b彼此相對。第四板件119與第二隔板115各具有至少一第三支撐件115a、119a及至少一第四支撐件115b、119b。至少一第三支撐件115a、119a位於至少一第四支撐件115b、119b與底板111之間,且至少二第三支撐件115a、119a彼此相對和至少二第四支撐件115b、119b彼此相對。
第二板件117、第三板件118及位於第二板件117與第三板件118上之各第一支撐件117a、118a分隔出第一容置空間510之一第一存放區511,且位於第二板件117與第三板件118上之各第一支撐件117a、118a構成第一容置空間510之第一存放區511之導軌。
第二板件117、第三板件118及位於第二板件117與第三板件118上之各第二支撐件117b、118b分隔出第一容置空間510之一第二存放區512,且位於第二板件117與第三板件118上之各第二支撐件117b、118b構成第一容置空間510之第二存放區512之導軌。
第四板件119、第二隔板115及位於第四板件119與第二隔板115上之各第三支撐件115a、119a分隔出第二容置空間520之一第一存放區521,且位於第四板件119與第二隔板115上之各第三支撐件115a、119a構成第二容置空間520之第一存放區521之導軌。
第四板件119、第二隔板115及位於第四板件119與第二隔板115上之各第四支撐件115b、119b分隔出第二容置空間520之一第二存放區522,且位於第四板件119與第二隔板115上之各第四支撐件115b、119b構成第二容置空間520之第二存放區522的導軌。
在本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二板件117、第三板件118、第四板件119及第二隔板115是鉚接於底板111上,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板件117、第三板件118、第四板件119及第二隔板115也可以是用螺絲鎖合的方式固定於底板111上。
綜上所述,第一容置空間510之第一存放區511、521與第二存放區512、522相疊於第一隔板114與第一側板112之間,第二容置空 間520之第一存放區511、521與第二存放區512、522相疊於第一隔板114與第二隔板115之間。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支撐件117a、118a、第二支撐件117b、118b、第三支撐件115a、119a及第四支撐件115b、119b係由板件衝壓所形成,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支撐件117a、118a、第二支撐件117b、118b、第三支撐件115a、119a及第四支撐件115b、119b也可以是個別獨立之構件分別固定於對應之第二板件117、第三板件118、第四板件119及第二隔板115。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板件117、第三板件118、第四板件119及第二隔板115各具有至少二定位柱123。
在本實施例及其他實施例中,外殼110更包含一組裝板件120,其相對兩側分別連接第一側板112與第二側板113,第二板件117、第三板件118、第四板件119及第二隔板115位於組裝板件120與第三側邊111c之間。
在本實施例及其他實施例中,伺服器10更包含一補強板件125,位於第二容置空間520之上方,補強板件125一端固接於第一隔板114,相反另一端固接於第二隔板115。此外,在本實施例及其他實施例中,補強板件125還可以與組裝板件120固接,以補強第一隔板114與第二隔板115之結構強度。
在本實施例中,二轉接電路板130係平行底板111地設置於第一側板112與第二側板113之間。二轉接電路板130各具有一第一電連接部131、一第二電連接部132及一第三電連接部133。二第一電連接部131 對應於第一容置空間510。二第二電連接部132對應於第二容置空間520。第三電連接部133位於第二隔板115與第二側板113之間。其中,第一電連接部131、第二電連接部132與第三電連接部133以金手指為例,金手指係指鍍於電路板表面之電極。
二電源模組140位於第二隔板115與第二側板113之間,且二電源模組140各具有一轉接板141及一線纜142,二轉接板141分別透過二線纜電性連接於二第三電連接部133。在實施例中,二電源模組140外更裝設固定於一方形框架內,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不裝設於方形框架內。
資料儲存模組150設於底板111,並鄰近於底板111之第四側邊111d。詳細來說,資料儲存模組150位於組裝板件125與第四側邊111d之間,而資料儲存模組150內含陣列排列之多個硬碟。
這些風扇160裝設於組裝板件120,且介於資料儲存模組150與組裝板件120之間。這些風扇160分別產生散熱氣流吹向第一容置空間510與第二容置空間520。
各主機板系統190分別包括一主機板載盤200及設於主機板載盤200上的一主機板模組300。各主機板模組300分別包括一主機板310、設置並電性連接於主機板310的至少一中央處理器320及至少一記憶體330。各主機板系統190分別可抽離地設於二第一存放區511、521及二第二存放區512、522,從而使主機板系統190上下分為兩排,左右也分為兩排。也就是說,各主機板載盤200分別可抽離地設於二第一存放區511、521及二第二存放區512、522內之各支撐件115a、115b、117a、117b、118a、118b、 119a、119b上,而令各主機板載盤200可相對外殼110位移。
詳細來說,這些主機板310各具有一第四電連接部311。各第四電連接部311為設於對應三主機板310上的電連接器。這些第四電連接部311分別可分離地電性連接於二轉接電路板130之二第一電連接部131與二第二電連接部132,以令這些主機板310透過轉接電路板130和電源模組140電性連接。本實施例之中央處理器320的數量為二,記憶體330的數量為16,每一個中央處理器320之相對兩側各配置4個記憶體330。
此外,各主機板載盤200於鄰近於組裝板件120之一側各具有至少一定位槽210,各至少一定位槽210分別可分離地卡合於各至少一定位柱123,以精準令主機板載盤200上之主機板310之各第四電連接部311能夠和轉接電路板130上之第一電連接部131與第二電連接部132位於同一水平高度而增加兩者之間插拔的順暢度。除此之外,也可降低兩者之間電路損毀的機率。
根據上述本發明所揭露的伺服器,於外殼內設置具有相疊之第一存放區與第二存放區的第一容置空間及一第二容置空間,以優化伺服器內部之空間配置而盡可能在有限的空間內增設主機板的數量來提升伺服器的性能。
此外,更進一步透過轉接電路板來優化伺服器內部之線路配置。
再者,透過補強板件與組裝板件來強化伺服器內之第一隔板與第二隔板的結構強度。
雖然本發明的實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 明,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舉凡依本發明申請範圍所述的形狀、構造、特徵及數量當可做些許的變更,因此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伺服器
110‧‧‧外殼
111‧‧‧底板
111a‧‧‧第一側邊
111b‧‧‧第二側邊
111c‧‧‧第三側邊
111d‧‧‧第四側邊
112‧‧‧第一側板
113‧‧‧第二側板
114‧‧‧第一隔板
115‧‧‧第二隔板
116‧‧‧第一板件
117‧‧‧第二板件
117a‧‧‧第一支撐件
117b‧‧‧第二支撐件
118‧‧‧第三板件
119‧‧‧第四板件
119a‧‧‧第三支撐件
119b‧‧‧第四支撐件
120‧‧‧組裝板件
123‧‧‧定位柱
125‧‧‧補強板件
130‧‧‧轉接電路板
131‧‧‧第一電連接部
132‧‧‧第二電連接部
133‧‧‧第三電連接部
140‧‧‧電源模組
141‧‧‧轉接板
142‧‧‧線纜
150‧‧‧資料儲存模組
160‧‧‧風扇
190‧‧‧主機板系統
200‧‧‧主機板載盤
210‧‧‧定位槽
300‧‧‧主機板模組
310‧‧‧主機板
311‧‧‧第四電連接部
320‧‧‧中央處理器
330‧‧‧記憶體

Claims (10)

  1. 一種伺服器,包含:一外殼,該外殼內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間及一第二容置空間,該第一容置空間與該第二容置空間各具有相疊的一第一存放區及一第二存放區;以及四主機板系統,各該主機板系統分別包括一主機板載盤及設於該主機板載盤上的一主機板模組,各該主機板模組分別包括一主機板及設於該主機板的至少一中央處理器,各該主機板系統分別可抽離地設於該二第一存放區及該二第二存放區,從而該四主機板系統上下分為兩排,左右也分為兩排。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伺服器,其中該外殼更包含一底板、一第一側板、一第二側板、一第一隔板及一第二隔板,該第一側板及該第二側板分別豎立於該底板之相對兩側,該第一隔板與該第二隔板分別豎立於該第一側板與該第二側板之間,且該第一隔板介於該第一側板與該第二隔板之間,該第一容置空間之該第一存放區與該第二存放區相疊於該第一隔板與該第一側板之間,該第二容置空間之該第一存放區與該第二存放區相疊於該第一隔板與該第二隔板之間。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伺服器,其中該底板具有一第一側邊、一第二側邊、一第三側邊及一第四側邊,該第二側邊相對於該第一側邊,且該第三側邊與該第四側邊分別連接於該第一側邊與該第二側邊之間,該第一側板及該第二側板分別豎立於該底板之該第一側邊及該第二側邊,該外殼更包含一組裝板件,其相對兩側分別連接該第一側板與該第二側板,該組 裝板件上安裝有複數風扇。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伺服器,其中該第一側板包含彼此相疊設的一第一板件及一第二板件,該第二板件位於該第一板件與該第一隔板之間,該第一隔板包含彼此相疊設的一第三板件及一第四板件,該第三板件位於該第二板件與該第四板件之間,該第二板件與該第三板件各具有至少一第一支撐件及至少一第二支撐件,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位於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與該底板之間,且該至少二第一支撐件彼此相對和該至少二第二支撐件彼此相對,該第四板件與該第二隔板各具有至少一第三支撐件及至少一第四支撐件,該至少一第三支撐件位於該至少一第四支撐件與該底板之間,且該至少二第三支撐件彼此相對和該至少二第四支撐件彼此相對,該第二板件、該第三板件及位於該第二板件與該第三板件上之各該第一支撐件分隔出該第一容置空間之該第一存放區,該第二板件、該第三板件及位於該第二板件與該第三板件上之各該第二支撐件分隔出該第一容置空間之該第二存放區,該第四板件、該第二隔板及位於該第四板件與該第二隔板上之各該第三支撐件分隔出該第二容置空間之該第一存放區,該第四板件、該第二隔板及位於該第四板件與該第二隔板上之各該第四支撐件分隔出該第二容置空間之該第二存放區。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伺服器,其中該第一側板豎立於該第一側邊,該第二側板豎立於該第二側邊,該第一隔板與該第二隔板平行於該第一側板,且該第二板件、該第三板件及該第四板件位於該組裝板件與該第三側邊之間。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伺服器,其中每一該主機板模組更包含至少一記憶 體,該至少一記憶體設置並電性連接於該主機板。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伺服器,更包含二轉接電路板,該二轉接電路板各具有一第一電連接部及一第二電連接部,該二第一電連接部對應於該第一容置空間,該二第二電連接部對應於該第二容置空間,該些主機板各具有一第四電連接部,該些第四電連接部分別可分離地與該二第一電連接部與該二第二電連接部對接。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伺服器,其中該組裝板件位於該些風扇與該二轉接電路板之間,該伺服器更包含一補強板件,位於該第二容置空間之上方,該補強板件一端固接於該第一隔板,相反另一端固接於該第二隔板,該補強板件還與該組裝板件固接。
  9. 如請求項4所述之伺服器,其中各該主機板載盤於鄰近於該組裝板件之一側各具有至少一定位槽,該第二板件、該第三板件、該第四板件及該第二隔板各具有至少二定位柱,各該至少一定位槽分別可分離地卡合於各該至少一定位柱。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伺服器,更包含一補強板件,位於該第二容置空間之上方,該補強板件一端固接於該第一隔板,相反另一端固接於該第二隔板。
TW102129577A 2013-08-16 2013-08-16 伺服器 TW2015084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9577A TW201508442A (zh) 2013-08-16 2013-08-16 伺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9577A TW201508442A (zh) 2013-08-16 2013-08-16 伺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8442A true TW201508442A (zh) 2015-03-01

Family

ID=53186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9577A TW201508442A (zh) 2013-08-16 2013-08-16 伺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50844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45831B (zh) 伺服器
US9532480B2 (en) Server
US7864519B2 (en) Storage system adapted for receiving a plurality of hard disk drives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US7722359B1 (en) Connection assembly having midplane with enhanced connection and airflow features
CN101971120B (zh) 处理能力增加的刀片服务器
US20110194242A1 (en) Storage
US20100027213A1 (en) Server
US20150331459A1 (en) Partial-width rack-mounted computing devices
US8441788B2 (en) Server
US20130077223A1 (en) Server
US8922992B2 (en) System and design of cost effective chassis design for networking products
CN101963831A (zh) 具有储存阵列模块的服务器装置
US20180352679A1 (en) Memory device carrier for high density front serviceable rack drive chassis
US10025357B2 (en) Enclosure system for computing equipment
CN103677099A (zh) 存储服务器机架系统及存储服务器主机
US20100027214A1 (en) Motherboard module array
TWI622337B (zh) 機殼與具有此機殼的伺服器
CN110554748A (zh) 服务器
GB2402814A (en) Multi-computer system
TWI513397B (zh) 伺服器
TWI509387B (zh) 伺服器
KR101814085B1 (ko) 서버랙 용 컴퓨터 케이스
TWI493325B (zh) 伺服器
TW201508442A (zh) 伺服器
US9386722B2 (en) 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