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07382A - Mimo痛信高效預編碼資訊認證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Mimo痛信高效預編碼資訊認證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07382A
TW201507382A TW103122176A TW103122176A TW201507382A TW 201507382 A TW201507382 A TW 201507382A TW 103122176 A TW103122176 A TW 103122176A TW 103122176 A TW103122176 A TW 103122176A TW 201507382 A TW201507382 A TW 20150738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mi
enodeb
wtru
message
preco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2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28747B (zh
Inventor
Kyle Jung-Lin Pan
Original Assignee
Interdigital Te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digital Tech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rdigital Tech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507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73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87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874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52Feedback error hand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58Feedback re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65Feed forward of transmit weights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29Reduction of the amount of signalling, e.g. retention of useful signalling or differential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343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025/0335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ransmission
    • H04L2025/03375Passband transmission
    • H04L2025/03414Multi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025/0335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ransmission
    • H04L2025/0342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using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025/03777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2025/03802Signalling on the reverse channel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於一多輸入多輸出MIMO無線通訊系統中的有效預編碼矩陣驗證的方法和裝置。一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向一eNodeB發送一預編碼矩陣索引PMI。該eNodeB發送驗證訊息,該驗證訊息包含用以表明該WTRU的PMI與該eNodeB的PMI是否相同的一PMI指示符。如果該WTRU的PMI與該eNodeB的PMI相同,則該eNodeB僅發送一PMI指示符,否則該eNodeB會向該WTRU發送一PMI指示符以及該eNodeB的PMI。可以同時發送複數個PMI,並且該PMI可以劃分成複數個群組。該PMI指示符可以連結控制傳訊或插入到控制傳訊中。PMI驗證訊息可以藉由控制傳訊或使用一專用基準信號以信號發送至WTRU。

Description

MIMO痛信高效預編碼資訊認證方法及裝置
用於MIMO通訊的有效的預編碼資訊驗證方法和裝置
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和3GPP2正在考慮無線電介面和網路架構的長期演進LTE。
對無線運營商而言,要求其提供品質更好的語音以及高速資料服務的需要正在不斷增長。由此迫切需要能夠實現更高資料速率和更高容量的無線通訊系統。
為此目的,多天線系統在無線通訊網路中的使用日益普及,由此可以獲取頻道容量、頻譜效率、系統傳輸量、峰值資料速率和/或鏈路可靠性提升的優點。這種多天線系統通常被稱為多輸入多輸出(MIMO)系統,但是也可以包括多輸入單輸出(MISO)和/或單輸入多輸出(SIMO)結構。
對演進型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E-UTRA)而言,有效的傳訊是至關重要。低額外負荷的控制傳訊的方案可以提高MIMO鏈路性能、系統容量、系統傳輸量、資訊資料速率,並且還可以提高頻譜效率。
MIMO系統保證了很高的頻譜效率,並且在很多無線通訊標準中都推薦了MIMO系統。此外,很多關於空間多工或空時編碼MIMO 系統的研究當前也正在進行。預編碼是一種用於提供增大的陣列和/或分集增益的技術。
預編碼資訊需要被從傳輸器(例如基地台)傳遞到接收器(例如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從而避免在傳輸和接收信號之間出現頻道失配。當使用了預編碼時,這一點對MIMO資料解調處理尤為重要。當接收器將不正確的頻道回應用於資料檢測時,有可能發生顯著的性能降級。
通常地,預編碼資訊可以用顯性控制傳訊來傳遞,尤其是在對傳輸器和接收器進行限制以將天線加權和係數的有限集合用於預編碼處理的時候。該天線加權和係數的有限集合有時被稱為預編碼碼簿。用於從傳輸器向接收器傳遞預編碼資訊的顯性傳訊有可能招致大量傳訊的額外負荷,對大型碼簿而言尤其如此。當使用頻率選擇性預編碼時,該傳訊的額外負荷將被放大多倍。
預編碼矩陣或天線加權驗證和認證被用於避免傳輸器與接收器之間的有效頻道失配。介於基地台與行動手機之間的有效頻道是遭遇MIMO預編碼效應的頻道,並且該頻道是頻道矩陣H與在演進型節點-B(eNodeB)或傳輸器上使用的預編碼矩陣V的乘積。對MIMO通訊系統而言,傳輸器與接收器之間的有效頻道失配將會導致嚴重的性能降級。
第1A圖顯示了一個預編碼矩陣或天線加權傳訊的方案。在第1圖所示的方案中,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111將預編碼矩陣索引(PMI)或天線加權回饋給基地台或eNodeB 113。假設WTRU向eNodeB回饋的是PMI_j(具有Y個位元)。為了將在eNodeB上使用的當前預編碼矩陣告知WTRU,eNodeB向WTRU發送驗證訊息PMI_k(Y位元)117。在出現回饋誤差或覆寫(override)的情況下,PMI_j不等於PMI_k。在沒 有出現回饋誤差或沒有eNodeB覆寫的情況下,PMI_j=PMI_k。該驗證訊息可以用若干種方式傳送,例如經由控制傳訊或經由基準信號。
在某些系統、例如寬頻分碼多重存取WCDMA中,只有一個PMI需要從傳輸器向接收器以信號發送,反之亦然。該信號是使用擴展碼在時域中傳送。只要Y值適當,將單一PMI(Y位元)以信號發送至接收器不會招致過多額外負荷。但是,在頻域作為時域的補充的某些系統、例如正交分頻多工OFDM系統中,需要從WTRU回饋以及從eNodeB發送複數個用於驗證的PMI,以便支援頻率選擇性預編碼處理。對頻率選擇性預編碼處理在系統頻寬內部的每一個子波段上執行MIMO預編碼處理。整個系統頻寬可被分成若干個子波段。每一個子波段都由一個或幾個子載波所組成。在每一個子波段上都使用了一個預編碼矩陣來對所傳送的資料執行預編碼處理。在一種極端情況下,如果一個子波段僅由一個子載波所組成,那麼可以在每一個子載波上執行預編碼處理。如果需要將複數個PMI以信號發送至接收器(WTRU),那麼傳訊的額外負荷有可能會很大。舉例而言,如果需要將Z個PMI以信號進行發送並且每一個PMI具有Y個位元,那麼總額外負荷是Z×Y位元。如果Z或Y本身很大,那麼傳訊的額外負荷也會很大。
用於預編碼矩陣和預編碼向量的術語是可以互換使用,並且該術語取決於所要編碼的資料流數量。
每一個PMI都用L個位元表示,其中L的值取決於MIMO配置和碼簿大小以及欲支援的資料流數量。WTRU被指定了用於通訊的資源。一個資源區塊(RB)由M個子載波所組成,舉例而言,M的值可以為十二(12)。資源區塊組(RBG)或子波段由N個資源區塊(N_RB)組成, 舉例而言,N_RB=2、4、5、6、10、25或整個頻寬。系統頻寬可以具有一個或複數個RBG或子波段,這取決於頻寬大小以及每一個RBG的N_RB值。例如,每一個系統頻寬的RBG數量,即N_RBG可以是1、2、4、10、20和50。通常地,術語RBG和子波段是可以互換使用。
對於為WTRU配置或是由WTRU選擇報告的RBG而言,WTRU會為這其中的每一個RBG回饋一個PMI。在用於指定頻寬的N_RBG個RBG中,可以為WTRU配置或者可以由WTRU選擇N個RBG,其中‘N N_RBG’。如果為WTRU配置或者WTRU選擇了‘N’個RBG來報告預編碼資訊,那麼WTRU會向eNodeB回饋‘N’個PMI。而eNodeB會將包含‘N’個PMI的預編碼驗證訊息回送至WTRU。
為了將在eNodeB上使用的當前PMI告知WTRU,eNodeB將‘N’個PMI回送至WTRU。在每一個PMI驗證訊息中,eNodeB發送到WTRU的位元的總數是“N_PMI×N”個位元。
表1A顯示的是在假設N_PMI=5位元時的PMI驗證訊息的位元數量。在這裏概括的是用於5、10和20MHz系統頻寬的位元數量。第二列是N_RB,即每一個RBG中的RB數量。例如,對20MHz而言,N_RB的範圍是從2到100。第三列是每一系統頻寬的N_RBG,即每一具有5、10或20MHz的系統頻寬的RBG數量,並且N_RBG值的範圍是從一到五十50。第四列是每一個驗證訊息或許可頻道上的PMI驗證傳訊的位元總數。
在下文被稱作“欲編碼資訊驗證或PMI驗證”的這個/這些預編碼矩陣或天線加權驗證可能在每一個驗證訊息上都需要多達250個位元。因此,該方案的效率是很低。
由此,較為理想的是提供一種用於減少用於PMI驗證的傳訊的額外負荷的方法和裝置。
111‧‧‧無線傳輸/接收單元
117、317‧‧‧驗證訊息
110、213、313‧‧‧傳輸器
120、128、211、311‧‧‧接收器
118‧‧‧天線陣列
315、316‧‧‧預編碼矩陣索引或天線加權資訊
PMI‧‧‧預編碼矩陣索引
從以下關於較佳實施例的描述中可以更詳細地瞭解本發 明,這些較佳實施例是作為實例給出,並且是結合附圖而被理解,其中:第1A圖描述的是預編碼矩陣或天線加權傳訊的方案;第1B圖顯示的是經配置成執行預編碼矩陣傳輸的傳輸器和接收器的示例性方塊圖;第2圖描述的是傳訊的方案的第一具體實施方式(用於單一PMI回饋的單一PMI驗證);第3A圖描述的是用於預編碼矩陣或天線加權認證的傳訊的方案的第二具體實施方式(用於複數個PMI回饋的複數個PMI驗證);第3B圖描述的是用於複數個PMI回饋的單一PMI驗證的傳訊的方案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第4-8圖描述的是不同的PMI驗證訊息方案;第9圖描述的是附帶了PMI驗證傳訊的控制傳訊的方案;第10圖描述的是插入了PMI驗證傳訊的控制傳訊的方案;以及第11圖顯示的是具有與不同WTRU通訊的複數個NodeB的無線通訊系統。
提供了一種用於MIMO無線通訊中的有效預編碼資訊驗證的方法和裝置。
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向eNodeB傳送一或複數個預編碼資訊或預編碼矩陣索引(PMIs)。作為回應,WTRU接收來自eNodeB的驗證訊息(PMI指示符),該驗證訊息包含用於表明是否與WTRU報告的預編碼資訊匹配的預編碼確認訊息。如果在預編碼資訊之間存在匹配,也就是說,如果預編碼資訊是相同,那麼WTRU從eNodeB接收包含預編碼確認訊息的預編碼驗證訊息,以便確認在eNodeB上使用的預編碼資訊與回 饋自WTRU的預編碼資訊相同。但是,如果存在失配或者回饋自WTRU的預編碼資訊被eNodeB所覆寫,那麼WTRU會從eNodeB接收包含預編碼確認/指示訊息的驗證訊息以表明eNodeB並未使用回饋自WTRU的預編碼資訊。WTRU也能夠接收包含來自eNodeB的預編碼指示訊息以表明了eNodeB上正在使用的預編碼資訊。使用了預編碼確認訊息的預編碼驗證處理被用於減少傳訊的額外負荷。
eNodeB向WTRU發送預編碼確認訊息。該預編碼確認訊息可以由PMI指示符來遞送,該PMI指示符表明了下行鏈路DL預編碼驗證的狀態。該PMI指示符可以是代表了與WTRU預編碼回饋相對應的預編碼驗證的預編碼確認狀態或是一或複數個預編碼資訊狀態的1個位元或是一個位元序列。
使用預編碼確認的驗證訊息或PMI指示符可以由一個或複數個位元組成。對於使用了單一位元或複數個位元的PMI指示符而言,使用該指示符有助於表明所使用的預編碼資訊和狀態,並由此有助於減少額外負荷和提高效率。
下文中引用的術語“WTRU”包括但不侷限於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行動站、固定或行動用戶單元、呼叫器、行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電腦或是其他任何能在無線環境中操作的用戶設備。下文中引用的術語“eNodeB”包括但不侷限於節點-B、基地台、站點控制器、存取點(AP)或是其他任何能在無線環境中操作的周邊裝置。
術語“PMI指示符”是用於表示回應於天線加權、PMI、波束成形加權等的回饋信號的指示符或與該天線加權、PMI、波束成形加權等的 驗證狀態相對應的指示符。該“PMI指示符”可攜帶預編碼確認訊息、預編碼指示訊息、其他預編碼相關訊息或根據不同設計、方案或目的之上述組合。預編碼指示訊息可以是根據預編碼驗證狀態的預編碼資訊指示訊息、秩覆寫訊息、回饋誤差訊息等等。預編碼資訊指示訊息、秩覆寫訊息、回饋誤差訊息等可以指示秩資訊或其他預編碼相關資訊。
下文描述的方法為E-UTRA提供了有效的天線加權、波束成形資訊或預編碼資訊或預編碼矩陣指示PMI傳訊和驗證的方案。
第1B圖是經配置為執行如下所述的預編碼矩陣指示方法的傳輸器110和接收器120的功能性方塊圖。除了被包括在典型的傳輸器/接收器中的元件之外,傳輸器110還包括預編碼資訊確定器114、預編碼處理器116、天線陣列118、預編碼驗證訊息產生器136,該預編碼驗證訊息產生器136包含預編碼確認訊息區塊132和預編碼指示訊息區塊134。預編碼資訊確定器114是與預編碼處理器116耦合並且用於基於在RX 120處的預編碼資訊產生器124中接收到的預編碼回饋以確定預編碼資訊。當向接收器120傳送資料傳輸、例如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時,預編碼資訊確定器114的輸出是由預編碼處理器116和傳輸器110所使用耦合於預編碼資訊確定器114的預編碼驗證訊息產生器136是基於編碼資訊確定器114的輸出而用於產生驗證訊息。預編碼驗證訊息產生器136使用從預編碼資訊產生器124接收的預編碼回饋信號和從預編碼資訊確定器114產生的預編碼資訊去確定預編碼驗證的狀態和產生對應的驗證訊息。例如:如果在由預預編碼資訊確定器114和預編碼資訊產生器124產生的預編碼資訊有匹配,傳送包括有預編碼確認訊息的驗證訊息,否則是傳送包括有預編碼指示訊息的驗證訊息。接收器120包括接收器128、預編碼資訊產生器124、 頻道估計器130、解調器/處理器126以及預編碼驗證訊息-預編碼資訊轉換器138。如下文中更詳細公開的那樣,接收器120包括接收器128,用於接收傳送至發送器110的OFDM區塊、藉由頻道估計器130執行頻道估計、使用預編碼資訊產生器124以產生預編碼回饋信號,其隨後經由天線127發送。接收器120也接收從發送器110的預編碼驗證訊息產生器136的預編碼驗證訊息以及偵測和解碼預編碼驗證訊息,並使用預編碼驗證訊息-預編碼資訊轉換器138來將預編碼驗證訊息轉譯成預編碼資訊。
節點eNodeB包括傳輸器110,並且WTRU 20包括接收器120。應該指出的是,傳輸器110可位於WTRU或基地台或其兩者,而接收器120可位於WTRU、基地台或是同時位於這二者之上。
使用預編碼確認的驗證訊息或PMI指示符可以由單一位元組成。例如,預編碼確認或PMI指示符可以使用單一位元來傳送如下的兩種可能的驗證訊息:(1)預編碼確認訊息,用於向WTRU告知在eNodeB上使用的預編碼資訊與回饋自WTRU的預編碼資訊完全相同;或(2)預編碼指示訊息,用於向WTRU告知在eNodeB上使用的預編碼資訊不同於回饋自WTRU的預編碼資訊,並且該訊息表明了在eNodeB上使用了不同的預編碼資訊。
預編碼驗證訊息或PMI指示符還可以由一個以上的位元組成。預編碼驗證訊息可以傳送一個預編碼確認訊息以及幾個預編碼指示訊息。例如,預編碼驗證訊息或PMI指示符可以使用一個以上的位元來傳送如下的若干可能的訊息:(1)預編碼確認訊息,用於向WTRU告知在eNodeB上使用的預編碼資訊與回饋自WTRU的預編碼資訊完全相同,或者(2)若干可能的預編碼指示訊息中的一個,用於向WTRU告知在eNodeB上使 用的預編碼資訊不同於回饋自WTRU的預編碼資訊,並且該訊息表明了在eNodeB上使用的是哪個預編碼資訊。
如果WTRU預編碼回饋具有誤差或不可靠,或WTRU的預編碼回饋被eNodeB覆寫,那麼預編碼指示訊息可以表明所用預編碼資訊的類型。此外,如果在WTRU的預編碼回饋中的WTRU的秩資訊被eNodeB覆寫,那麼預編碼指示訊息還可以表明所使用的是預編碼資訊中的哪個子集。
預編碼資訊或PMI可以包含與MIMO預編碼相關的所有資訊,該資訊包括秩資訊。
所描述的方法藉由使用有效驗證訊息減少了用於PMI驗證的額外負荷,該有效驗證訊息由屬於WTRU的預編碼回饋的確認訊息組成。此外,驗證訊息還可以包括指示訊息。舉例而言,使用Q位元驗證訊息或PMI指示符。對每一個PMI指示符而言,Q可以大於或等於1。舉例而言,如果驗證訊息是一個確認訊息或一個指示訊息,那麼Q=1位元即可滿足需要。如果驗證訊息是一個確認訊息或若干指示訊息中的一個,那麼可以使用Q>1位元。
確認訊息和指示訊息可以被獨立編碼或譯碼或被聯合編碼或譯碼。在獨立編碼或譯碼方案中,驗證訊息可由兩個部分組成-確認部分和指示部分。確認部分通常使用一個位元來傳送肯定確認訊息或否定確認訊息。指示部分則通常使用一個或複數個位元來傳送兩個或複數個指示訊息。在確認訊息中,肯定確認訊息被用於向WTRU告知在eNodeB上使用的預編碼資訊與回饋自WTRU的預編碼資訊完全相同。另一方面,否定確認訊息被用於向WTRU告知在eNodeB上使用的預編碼資訊不同於回饋自 WTRU的預編碼資訊。這樣則向WTRU表明在eNodeB上使用了不同的預編碼資訊。在eNodeB上使用的預編碼資訊的類型是在驗證訊息的指示部分中表明。在驗證訊息的指示部分中,在eNodeB上使用的預編碼資訊被指出。
如下描述的是具有確認和指示部分或欄位的獨立編碼訊息格式:
在聯合編碼或譯碼方案中,驗證訊息可僅由一個部分組成,該部分將被聯合譯碼的確認訊息和指示訊息結合在了一起。每一個驗證訊息都可以傳送一個確認訊息(肯定確認訊息)或是若干個可能的指示訊息中的一個。該確認訊息(肯定確認訊息)被用於向WTRU告知在eNodeB上使用的預編碼資訊與回饋自WTRU的預編碼資訊完全相同。在聯合編碼中的指示訊息用於兩個目的-同時提供否定確認和預編碼指示。也就是說,指示訊息被用於向WTRU告知在eNodeB上使用的預編碼資訊不同於回饋自WTRU的預編碼資訊,並且它還表明了在eNodeB上使用的預編碼資訊。聯合編碼訊息格式具有用於驗證訊息的單一組合確認/指示部分或欄位,並且在下文中進行了描述:
確認和指示訊息的獨立編碼或譯碼是非常簡單。此外,在大多數時間,需要發送的僅僅是確認訊息或一個位元,由此效率很高。但是,由於“確認訊息”和“確認+指示訊息”具有不同的長度,因此接收器必須對這二者加以區分。這將會提高接收器的檢測複雜度。為了避免“確認訊息”與“確 認+指示訊息”之間的不同長度的問題,無關於eNodeB和WTRU的預編碼資訊是否相等,可使用相同格式。例如:對於“確認+指示訊息”的相同格式可以由具有純確認訊息的“確認訊息”所使用。再則,假使多重子波段預編碼,代替發送一個確認訊息和多個指示訊息,僅發送一個確認訊息和一個指示訊息。由於相應於對於所有子波段而在eNodeB上使用一單獨的預編碼資訊和矩陣僅發送了一個指示訊息,因此,僅使用一個確認和一個指示訊息的方案是寬頻預編碼或非頻率選擇性預編碼。由於為複數個子波段使用了多種預編碼資訊和矩陣,其中每個預編碼資訊和矩陣是用於一個子波段,因此,使用一個確認和多個指示訊息的方案是多波段預編碼或頻率選擇性預編碼。當預編碼資訊是用在eNodeB上以及從WTRU反饋的預編碼資訊是不相同時,藉由對純確認訊息和確認與指示訊息兩者使用相同格式和使用非頻率選擇性預編碼,接收器上的檢測複雜度將被減小或消除。而當預編碼資訊用在eNodeB上以及從WTRU反饋的預編碼資訊是相同時,使用多波段預編碼或頻率選擇性預編碼。
聯合編碼組合了確認和指示訊息,並且可以在每一個驗證訊息上節約更多的位元。但是,所發送的每一個驗證訊息都包含確認和指示訊息,因此,在驗證訊息中發送的位元數量是恒定。與獨立編碼相比,聯合編碼的整體效率有可能相對較低,但是聯合編碼未必提升接收器的檢測複雜度。與使用了大量位元的簡單方法相比,對於將獨立或聯合編碼或譯碼方案用於預編碼資訊的預編碼回饋而言,藉由使用確認和指示訊息來對其做出回應,可以提供更高的效率。
另舉一例,對Q=2位元而言,如果為確認和指示訊息使用了獨立編碼,那麼驗證訊息的確認部分可以使用一個位元,並且驗證訊息 的指示部分可以使用另一個位元。具有位元0的驗證訊息的確認部分可以表示肯定確認訊息,並且位元1可以表示否定確認訊息;具有位元0和1的驗證訊息的指示部分可以分別表示指示訊息1和指示訊息2,而這相應可以指示了預編碼資訊“1”和預編碼資訊“2”。
對Q=2位元而言,如果為確認和指示訊息使用了聯合編碼,那麼具有位元序列00的驗證訊息可以表示確認訊息(肯定確認訊息);具有位元序列01、10和11的驗證訊息可以分別表示指示訊息、指示訊息2和指示訊息3,並且該驗證訊息相應地可以表明了預編碼資訊“1”、預編碼資訊“2”以及預編碼資訊“3”。由於確認和指示訊息的聯合編碼或譯碼,具有位元序列01、10和11的驗證訊息自動表示了否定確認訊息。
同樣,對Q=3位元而言,在為確認和指示訊息使用獨立編碼時,驗證訊息的確認部分可以使用一個位元,並且驗證訊息的指示部分可以使用兩個位元。具有位元0的驗證訊息的確認部分可以表示肯定確認訊息,而位元1可以表示否定確認訊息;具有位元00-11的驗證訊息的指示部分可以分別表示指示訊息編號1到指示訊息編號4,這樣則相應地表明了預編碼資訊“編號1”到“4”。
同樣地,對Q=3位元而言,在使用確認和指示訊息的聯合編碼時,具有位元序列000的驗證訊息可以表示肯定確認訊息;具有位元序列001-111的驗證訊息可以表示否定確認訊息,並且同時還可分別表示指示訊息編號1到指示訊息編號7,這樣則分別地表明了預編碼資訊編號1到預編碼資訊編號7。
指示訊息還可以表明預編碼資訊。再則,指示訊息也可表明預編碼資訊、預編碼規則、覆寫規則等之子集。例如:指示訊息可以表明 下列內容:哪一個預編碼矩陣(這還可以包括秩(rank)資訊)被使用,eNodeB如何覆寫(例如當WTRU在預編碼回饋中的秩被超越時應當使用哪一個預編碼資訊或矩陣的子集),eNodeB如何處理WTRU回饋出錯的情況(例如使用先前用過的有效預編碼資訊)。根據所表明的資訊,指示訊息可具有不同的訊息類型,例如,預編碼資訊指示類型訊息、預編碼或秩覆寫訊息、回饋誤差訊息等。因此,驗證訊息可以具有數種訊息類型。在表1B中概述了具有兩種訊息類型-確認訊息和指示訊息的驗證訊息。
在表1C中概述了具有四種訊息類型-確認訊息,指示訊息,覆寫訊息和回饋誤差訊息的驗證訊息。
上述方法適用於任何MIMO無線通訊系統,並且適用於上行鏈路UL和下行鏈路DL。術語“PMI指示符”是用於表示回應於天線加權、PMI、波束成形加權等的回饋信號的指示符或與該天線加權、PMI、波束成形加權等的驗證狀態相對應的指示符。
在通常情況下可以具有一個確認訊息、M1個指示訊息(表明不同的預編碼資訊)、M2個覆寫訊息(表明用於預編碼的不同覆寫規則)以及M3個回饋誤差訊息(表明用於處理回饋誤差的不同預編碼規則)。用於表示驗證訊息的位元總數是log2(1+M1+M2+M3)。
可以為預編碼確認訊息、預編碼資訊或指示訊息執行聯合編碼,指示訊息既可以包括或不包括用於不同設計和目的的秩資訊。另外,如果使用了覆寫訊息、回饋誤差訊息或其他MIMO相關資訊和訊息,那麼還可以為秩覆寫訊息或回饋誤差訊息或其他MIMO相關資訊和訊息執行聯合編碼。
對使用了單一位元或更多位元的上述方案而言,該方案的一種實施方式如下所示:當在PMI之間存在匹配、即當PMI相同時,WTRU僅僅接收到PMI指示符。替代地,WTRU還可以接收具有eNodeB的PMI的PMI指示符。但是,如果存在失配或者WTRU的PMI被覆寫,那麼WTRU會接收到具有eNodeB的PMI的PMI指示符。在本實例中,PMI指示符是預編碼確認欄位,而PMI是預編碼指示欄位。
複數個PMI可以同時進行發送,並且PMI可以被劃分到複數個群組中。
第2圖描述的是根據下述方法的另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傳訊的方案。WTRU或接收器211向eNodeB或傳輸器213傳送以PMI_j(具 有Y個位元)215來表示的PMI或天線加權。為了向WTRU或接收器告知當前在eNodeB上使用的預編碼矩陣或天線加權,eNodeB向WTRU或接收器回送以PMI_k(Y位元)217來表示的驗證訊息。當eNodeB和WTRU使用相同的預編碼矩陣或天線加權時,eNodeB僅發送用以表明預編碼矩陣或天線加權是相同的的PMI指示符PMI_IND(1位元)217,而不是發送整個PMI或天線加權位元。回饋誤差通常很小,通常為1%。在大多數時間,eNodeB和WTRU都使用相同的預編碼矩陣或天線加權。因此,在大多數時間,一個位元的PMI指示符(肯定確認或否定確認訊息)被發送。
該傳訊的方案顯著減小了傳訊的額外負荷並且概述如下:在將PMI指示符、PMI或天線加權指示符設置為1時,它表示了否定確認訊息以及在eNodeB和WTRU上使用的PMI或天線加權是不相同。這種情況通常會在出現回饋誤差或是eNodeB覆寫WTRU的回饋的情況下發生。
在將PMI指示符、PMI或天線加權指示符設置為0時,它表示了肯定確認訊息以及在eNodeB和WTRU上使用的PMI或天線加權是相同。這種情況通常會在沒有回饋誤差以及eNodeB並未覆寫WTRU的回饋的情況下發生。在表2A和2B中概述了這個方案。PMI指示符以PMI_IND來表示。
PMI指示符還可以酌情用於表明一個/複數個波束成形矩陣或向量、天線加權以及其他任何矩陣、向量或加權。除了PMI_IND之外,用於PMI指示符的其他標示也是可以使用。用於上述PMI_IND的位元指定是任意的,並且除了“1”和“0”之外,其他任何值可用于PMI指示符。
第3圖顯示的是根據另一具體實施方式的用於預編碼矩陣或天線加權驗證的傳訊方案。該實施方式涉及用於複數個PMI驗證和認證的有效傳訊。該實施方式針對頻率選擇性頻道的情況。舉例而言,整個系統頻寬可以被分成複數個子波段(或RBG),如果要為整個頻寬報告複數個PMI,那麼會為每一個子波段報告一個PMI。在該實施方式中,用於報告的PMI可以是N個。WTRU或接收器3II向eNodeB或傳輸器313傳送以PMI_j1、PMI_j2、...、PMI_jN來表示的預編碼矩陣索引或天線加權資訊315。為了向WTRU 311告知當前在eNodeB 313上使用的預編碼矩陣或天 線加權,eNodeB向WTRU回送以分別與預編碼回饋PMI_j1、PMI_j2、...、PMI_jN相對應的PMI_k1、PMI_k2、...、PMI_kN來表示的驗證訊息317。當eNodeB 313和WTRU 311為所有子波段使用相同的預編碼矩陣或相同的天線加權集合(即PMI_j1=PMI_k1、PMI_j2=PMI_k2、...、PMI_jN=PMI_kN)時,eNodeB 313只向WTRU 311回送用以表示PMI是相同的的PMI識別字(1位元),而不向WTRU回送所有PMI或所有天線加權位元集合。回饋誤差通常是很小,就設計需求而言,該誤差通常是1%。在大多數時間,eNodeB 313和WTRU 311使用相同的預編碼矩陣或天線加權。如果沒有回饋誤差並且沒有覆寫,那麼eNodeB或TX僅向WTRU或RX發送PMI_IND。在出現回饋誤差或預編碼或秩覆寫的情況下,eNodeB或TX向WTRU發送PMI_IND和預編碼資訊。根據是否使用頻率選擇性預編碼,eNodeB或TX會向WTRU發送不同數量的預編碼資訊。舉例而言,如果在eNodeB或TX上使用了頻率選擇性預編碼,那麼eNodeB或TX會向WTRU或RX發送PMI_IND以及PMI_k1、PMI_k2、...、PMI_kN,其中PMI_k1、PMI_k2、...、PMI_kN表示用於N個子波段或RBG的預編碼矩陣。如果在eNodeB或TX上使用的是非頻率選擇性預編碼,那麼eNodeB或TX發送PMI_IND以及如PMI_m的單一預編碼資訊,其中PMI_m是用於所有子波段或RBG的預編碼矩陣。也就是說,同一個預編碼矩陣被用於所有的子波段或RBG。在表3和4中分別概述了這個方案。
第3B圖顯示的是根據另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用於預編碼矩陣或天線加權驗證的傳訊的方案。該實施方式涉及用於複數個PMI回饋以及包含單一預編碼指示訊息的驗證訊息的有效傳訊。WTRU或接收器311向eNodeB或傳輸器313傳送以PMI_j1、PMI_j2、...、PMI_jN來表示的預編碼矩陣索引或天線加權資訊316。為了向WTRU 311告知當前在eNodeB 313上使用的預編碼矩陣或天線加權,eNodeB向WTRU回送以PMI_IND+PMI_k來表示的驗證訊息,該訊息回應於預編碼回饋PMI_j1、PMI_j2、...、PMI_jN。這種處理在當具有複數個PMI回饋以及使用了具有單一PMI指示訊息的驗證訊息時使用。
當eNodeB 313和WTRU 311使用相同的預編碼矩陣或相同的天線加權集合時,eNodeB 313會向WTRU 311回送表示PMI是相同的的 確認訊息,而不是向WTRU 311回送所有的PMI或所有的天線加權位元集合。否則,eNodeB 313會向WTRU 311發送用以表明PMI是不相同的的指示訊息。如果使用的是獨立編碼,則PMI_IND和PMI被發送,其中PMI_IND服務的是肯定或否定確認訊息,並且PMI充當的是指示訊息。在這種情況下,PMI_IND是一個位元,並且PMI至少是一個位元。如果包含PMI的聯合編碼PMI_IND被發送,那麼PMI_IND會同時充當肯定或否定確認以及指示訊息。在這種情況下,PMI_IND至少是1位元。
具有兩個欄位元的驗證訊息格式可以表述如下:
此外,對使用確認和指示訊息的聯合編碼的驗證訊息而言,具有單一欄位元的驗證訊息可以表述如下:
在驗證訊息格式2中,單一PMI_IND欄位包含了組合在一起的具有驗證訊息格式1的PMI_IND和PMI資訊。
另一個實施方式則是藉由使用預設預編碼訊息而不是發送指示訊息或PMI來完成。傳訊可以藉由另一種方式來實現,其中沒有回饋誤差並且沒有覆寫,eNodeB、TX僅向WTRU或RX發送PMI_IND(肯定確認訊息),其中PMI_IND確認eNodeB使用的是回饋自WTRU的相同的預編碼資訊。在出現回饋誤差或PMI覆寫的情況下,eNodeB或TX會向WTRU發送PMI_IND(否定確認訊息),其中PMI_IND會向WTRU告知使用預設或預定的預編碼指示訊息或資訊。由此,在發送的僅是包含確認 訊息的PMI_IND,而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發送指示訊息或PMI。在表5中概述了這個方案。
PMI指示符還可被酌情用於表明一個/複數個波束成形矩陣或向量、天線加權以及其他任何矩陣、向量或加權。除了PMI_IND之外,用於PMI指示符的其他注釋也可被使用。如肯定和否定這類用於PMI_IND的確認狀態是任意,並且除肯定和否定之外的其他任何值可被用於PMI指示符。
如先前所述,在具有複數個RBG和複數個PMI的情況下,在每一次發送PMI驗證訊息的時候,在每一驗證傳訊上,用於PMI驗證或認證的傳訊的額外負荷可能需要多達250個位元或更多位元。因此,所描述的使用預編碼確認訊息的傳訊的方案節約了大量的傳訊的額外負荷。
根據另一實施方式的下行鏈路PMI指示符傳訊的方案概述如下:在將PMI_IND(PMI或天線加權識別字)設置成1時,它表明了否定確認訊息以及在eNodeB 313和WTRU 311上使用的複數個PMI中的至少一個是不相同。這種情形通常在出現回饋誤差的情況下或當eNodeB 313覆寫WTRU 311的回饋時發生。如第4圖所示,所有的PMI都在PMI_IND(1位元)之後被發送。在第4圖中,第一元素是PMI_IND 411,其後是單一的PMI 413(a)至413(n)。
當將PMI_IND(PMI或天線加權指示符)設置成0時,它 表明了肯定確認訊息以及在eNodeB 313和WTRU 311上使用的所有的PMI都是相同。這種情形通常在沒有回饋誤差並且eNodeB 313並未覆寫WTRU 311的回饋的情況下發生。PMI未被發送,被發送的僅僅是PMI_IND(1位元)411。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PMI被劃分成為群組;例如G個群組。如第5圖所示,每一個群組都具有一個位元,用以表明eNodeB 313和WTRU 311的預編碼矩陣或天線加權是否相同。藉由實施這個傳訊,可以使一個指示符傳訊中具有Q個位元,或者使Q個PMI指示符中的每一個都具有1個位元。PMI_IND(1)511、PMI_IND(2)513、...、以及PMI_IND(G)51g這樣的PMI指示符可以如第5圖所示的在驗證訊息上擴展。
在第6圖中可以看到一個替代分組模式,其中PMI指示符(611、613和61g)PMI_IND(1)、PMI_IND(2)、....、以及PMI_IND(G)可以如第6圖所示的在驗證訊息的前面部分被分組。
根據群組PMI的PMI指示符(PMI_IND(g)、g=1、2、...、G)的傳訊機制概述如下:在將用於WTRU的群組的PMI_IND(PMI或天線加權指示符)設置成1時,它表明了否定確認訊息以及屬於在eNodeB 313和WTRU 311上使用的群組的PMI中的至少一個是不相同。這種情形通常在出現回饋誤差或是eNodeB覆寫了關於該PMI群組的WTRU的回饋的情況下發生。如果PMI_IND(g)='1',那麼它是用於第g個群組的否定確認訊息,並且在被設置為“1”的PMI_IND(g)之後發送屬於第g個群組的所有的PMI。舉例而言,在第5圖中,如果用於eNodeB和WTRU的PMI_1、PMI_2和PMI_3中有任何一個不同,那麼eNodeB會發送PMI_IND(1)以及PMI_1、PMI_2和PMI_3。
在將用於WTRU群組的PMI_IND、也就是PMI或天線加權指示符設置成0時,它表明的是肯定確認訊息,並且還表示屬於在eNodeB和WTRU上使用的群組的所有PMI都是相同。這種情形通常會在沒有回饋誤差或者eNodeB沒有覆寫WTRU回饋的情況下發生。如果PMI_IND(g)='0',那麼它是用於第g個群組的肯定確認訊息,則不發送屬於第g個群組的PMI,而僅發送用於第g個群組的PMI指示符。所發送的PMI_IND(g)被設置為0。舉例而言,在第5圖中,對於eNodeB和WTRU而言,如果所有的PMI_4、PMI_5和PMI_6都是相同,那麼eNodeB僅發送1位元的PMI_IND(2)。替代地,為那些未被發送的PMI保留的欄位可用於發送其他資訊或資料。這將提升資訊或資料傳輸量以及頻譜效率。例如,為PMI_4、PMI_5和PMI_6保留的欄位可用於發送其他資訊或資料。
對群組PMI指示符而言,一種特殊的情況是每一個群組只具有一個PMI,即G=N。在該實施方式中,每一個群組都只具有一個PMI。在第7圖中對這種方案進行了描述。由於只需要以信號發送少量不相同的PMI,因此,群組(G)的增大可以提升傳訊的效率。
通常地,PMI_IND可以代表由位元序列組成的訊息或狀態。例如,PMI_IND可以代表預編碼確認訊息或狀態、預編碼資訊訊息1或狀態1、預編碼資訊訊息2或狀態2等等。在表6A中概述了該方案。並且在表6B中概述了在具有覆寫方案的情況下的類似方案。
舉例而言,使用上述方案的碼簿(1)具有用於秩1的四個預編碼向量以及用於秩2的兩個預編碼矩陣。在表7所示的碼簿(1)中具有6個預編碼矩陣/向量。
在表8A中可以看到當聯合指示秩時與碼簿1相對應的PMI 確認和指示方案。
在聯合指示秩以及表明了秩覆寫時,使用上述方案的碼簿(1)的另一種方案、即用於秩1的相應PMI確認以及指示方案表,在表8B中得以顯示。
表9中使用的PMI_IND=111表明了eNodeB通告WTRU使用具有較高秩預編碼矩陣的預編碼矩陣子集。例如,秩2預編碼矩陣由兩個行向量組成,並且秩1預編碼矩陣是預編碼向量。當秩資訊從秩2覆寫至秩1時,可以表明使用具有秩2矩陣的第一或第二行向量。
在單獨表明秩時,使用上述方案的碼簿(1)的另一種方案、即用於秩1的相應PMI確認和指示方案表,在表9A中得以顯示。
對秩2而言,與碼簿(1)相對應的是,當單獨對秩進行指示時,PMI確認和指示方案表可以如表9B所示。
舉例而言,碼簿(2)具有用於秩1的16個預編碼向量以及用於秩2、3和4的16個預編碼矩陣。如表10中所示,在碼簿2中總共有64個預編碼矩陣/向量。秩1預編碼矩陣是行向量。秩1預編碼矩陣是C1-C16。秩2預編碼矩陣是由兩個行向量組成的矩陣,並且秩2預編碼矩陣是C17-C32。秩3預編碼矩陣是由三個行向量組成的矩陣,並且秩3預編碼矩陣是C33-C48。秩4預編碼矩陣是由四個行向量組成的矩陣,並且秩4預編碼矩陣是C49-C64。用於較低秩的預編碼矩陣是較高秩的預編碼矩陣的子集。例如,C1是C17的子集,C17是C33的子集,而C33是C49的子集。
在表11A中顯示了用於碼簿(2)的PMI確認和指示方案的相應表格。
在表11B中顯示了用於碼簿(2)並具有秩覆寫的PMI確認 和指示方案的相應表格。
為了節約傳訊的額外負荷,可以從碼簿(2)中移除預編碼矩陣中的一個。舉例而言,如果C64或其他矩陣中的一個被移除,那麼該 方案會縮減成表11C所示的方案。
當每一個群組只具有一個PMI(PMI或天線加權指示符)並且PMI_IND被設置在(n)=1時,它表明的是在eNodeB和WTRU上使用的第n個PMI是不相同。這種情形通常會在出現回饋誤差或是eNodeB覆寫了WTRU的回饋的情況下發生。第n個PMI被發送。舉例而言,在第8圖中,如果用於eNodeB和WTRU的PMI_n不同,那麼eNodeB將會發送PMI_IND(n)和PMI_n。這提高了傳訊的效率。
當每一個群組只具有一個PMI、即PMI或天線加權指示符,並且PMI_IND被設置在n=0時,它表明的是在eNodeB和WTRU上使用的第n個PMI是相同。這種情形通常會在沒有回饋誤差以及eNodeB並未覆寫WTRU的回饋的情況下發生。第n個PMI並未被發送,被發送的僅僅是用於第n個PMI的PMI_IND,即PMI_IND(n)。舉例而言,在第8圖中,如果用於eNodeB和WTRU的PMI_n是相同,那麼eNodeB僅僅發送1位元PMI_IND(n)。
PMI指示符可以與現有控制傳訊一起發送、可以連結於現有控制傳訊被發送、或可以嵌入到現有控制傳訊中被發送。第9圖顯示的是將PMI驗證傳訊連結於控制傳訊。第10圖顯示的是將PMI驗證訊息插入 控制傳訊。替代地,PMI指示符可以使用獨立的傳訊或單一傳訊來發送。
PMI驗證訊息可以經由控制傳訊或專用基準信號(RS)以信號發送至WTRU。二擇選一地,驗證訊息的部份可以經由控制傳訊而進行傳送以及驗證訊息的部份可以經由專用參考信號而進行。該PMI指示符傳訊可被應用於控制傳訊或專用基準信號兩者,並且可被用於減少控制傳訊的額外負荷或專用RS額外負荷的數量。當使用專用基準信號發送PMI驗證訊息時,可以使用若干種專用基準信號形式。在下文中描述了使用PMI指示符來減少專用RS的處理。
用於專用基準信號的新的下行鏈路PMI指示符傳訊
當PMI_IND被設置為1時(否定確認訊息),它表明的是在eNodeB和WTRU上使用的複數個PMI中的至少一個是不相同。這種情形通常會在出現回饋誤差或是eNodeB覆寫了WTRU的回饋的情況下發生。eNodeB會發送帶有PMI的所有專用基準信號。PMI_IND被設置成“1”並且也被eNodeB發送。
當PMI_IND被設置為0時(肯定確認訊息),它表明的是在eNodeB和WTRU上使用的所有PMI(複數個)都是相同。這種情形通常會在沒有回饋誤差並且eNodeB並未覆寫WTRU的回饋的情況下發生。並不是所有帶有PMI的專用基準信號都會由eNodeB發送,而僅僅是被設置成“0”的1位元PMI_IND被eNodeB發送。
在大多數時間,在eNodeB和WTRU上使用的所有複數個PMI都是相同,並且專用基準信號不會被傳送,而eNodeB僅僅傳送被設置成“0”的1位元PMI_IND。因此,該傳訊的方案同樣顯著減少了專用基準信號的額外負荷。
根據本發明的PMI指示符傳訊可被應用於單用戶SU MIMO和多用戶MU MIMO兩者,以便減少傳訊的額外負荷。在SU-MIMO中,eNodeB在子波段或頻率和時間資源中僅發送用於一個WTRU的PMI指示符。在MU-MIMO中,eNodeB發送用於複數個WTRU的複數個PMI指示符,該複數個WTRU共用相同的子波段或相同的頻率和時間資源。
在MU-MIMO中,假設存在K個WTRU。NodeB發送複數個PMI驗證傳訊,該複數個PMI驗證傳訊中的每一個都具有用於每一個WTRU、WTRU 1、WTRU 2、...、WTRU K的一個或複數個PMI。eNodeB將複數個PMI指示符發送至WTRU。如果沒有如第4圖所示的使用群組PMI,那麼每一個WTRU都會接收到一個PMI指示符,如果如第5和6或第7和8圖所示為WTRU使用群組PMI,那麼每一個WTRU都會接收到複數個PMI指示符。
如果在eNodeB和第k個WTRU上的PMI相同,那麼eNodeB會向第k個WTRU發送1位元PMI指示符。在用於eNodeB和第k個WTRU的PMI不同的情況下,eNodeB向第k個WTRU發送以PMI_IND (k)來表示的PMI指示符,以及以第k個WTRU的PMI (k)來表示的PMI。
舉例而言,如果用於eNodeB和第一個WTRU的PMI不同,但是用於所有其他WTRU的PMI相同,那麼eNodeB向第一個WTRU發送1位元PMI_IND (l) PMI (l) ,並且eNodeB向所有其他WTRU發送1位元PMI_IND (k) ,其中k=2、3、...K。替代地,在MU-MIMO中,eNodeB發送複數個PMI指示符,其中每一個PMI指示符用於一個WTRU群組。eNodeB還會為所有WTRU發送一個PMI指示符。對MU-MIMO而言,預編碼方案和應用可以如先前描述的那樣進行概括。
對在同一RB或RBG中同時得到支援的兩個用戶而言,假設每一個用戶都具有一個流,即,每一個WTRU都看到用於本身的秩1傳輸。此外,假設在波束成形碼簿中有八個波束成形向量C1、C2、...、C8。表12描述了這個方案:如果PMI_IND=0(肯定確認訊息),那麼它表明了eNodeB確認在eNodeB上使用了WTRU的回饋(C desired )。3位元PMI表明的是其他用戶的七個可能的干擾波束成形向量C j ,j=1、2、...8,並且C j C desired 。一個位元組合(111)被保留。如果PMI_IND=1,那麼它表明的是eNodeB不會使用WTRU的回饋,並且將會使用不同的波束成形向量。3位元PMI表明的是用於預期用戶的八個可能的波束成形向量(C j ,j=1、2、...8)。除非允許提升傳訊的額外負荷,否則沒有用於干擾波束成形適量的獨立指示。
另一個選項是在PMI_IND為1(否定確認訊息)時為預期用戶使用預設波束成形向量,以及使用3位元PMI來表明七個可能的干擾向量,這與PMI_IND=0的情形相似。
類似地,對四個用戶MU-MIMO以及每一個用戶具有秩1而言,在表13中描述了一個方案。
如果強加了某種限制,那麼向量組合的數量可以被減少,由此位元數量可以被減少。舉例而言,如果規則限制只允許某些組合,例如C 1、 C 2、 C 3、 C 4可以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群組,C 5、 C 6、 C 7、 C 8可以結合在一起成為一 個群組,並且群組C 1、 C 2、 C 3、 C 4不能與群組C 5、 C 6、 C 7、 C 8相結合;例如C1可以與C2、C3或C4相結合,但不能與C5、C6、C7或C8相結合。該組合限制需求可以是用以滿足屬性或單一波束成形需求的規則。
舉例而言,假設C1是用於預期用戶的波束成形向量並且使用了限制規則。向量組合可以被減少到七種組合。對兩個用戶而言,只有組合[C1、C2]、[C1、C3]和[C1、C4]是被允許的。對三個用戶而言,只有[C1、C2、C3]、[C1、C2、C4]和[C1、C3、C4]是被允許的。對四個用戶而言,只有[C1、C2、C3、C4]是允許的。表14概述了這種具有限制的特定方案:
除了用於預期用戶的C1之外,還可以為不同的波束成形向量構建相似的表格。PMI確認和指示訊息可以被聯合編碼,並且相應的PMI確認和指示方案可以如下所示:如表16中所示,如果PMI_IND=000,則確認WTRU的回饋。如果PMI_IND=001,則向WTRU告知C2是干擾波束成形向量。如果PMI_IND=010,則向WTRU告知C3是干擾波束成形向量,以此類推。如果PMI_IND=111,則向WTRU告知C2、C3和C4是干擾波束成形向量。在下表中對此進行了顯示。
另一個替代方案是將PMI_IND=000作為確認訊息,以及將PMI_IND=001-111作為指示訊息,以便表明七個可能的預期向量。該七個向量或矩陣是從C1-C8中選擇或預選。除了用於預期用戶的C1之外,還可以為不同的波束成形向量構建相似的表格。
可以為預編碼確認訊息、預編碼資訊或指示訊息執行聯合編碼,該指示訊息可以包括或不包括用於不同設計和目的的秩資訊。此外,還可以為秩覆寫訊息或回饋誤差訊息或其他MIMO相關資訊和訊息執行聯合編碼。
第11圖顯示了具有用於實施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的複數個NodeB 1113的無線通訊系統。每一個NodeB 1113都為特定地理區域提供通訊覆寫,該特定地理區域被稱為胞元,並且是作為理想化的六邊形顯示。對術語“胞元”而言,依照該術語使用的語境,它可以指其覆寫區域。為了提高系統容量,Node B覆寫區域可以被分成複數個較小的區域,例如三個較小的區域。WTRU 1111可以被散佈在整個覆寫區域中。
實施例
1.一種在多輸入多輸出MIMO無線通訊中藉由使用以驗證 訊息之形式的預編碼確認和預編碼資訊或指示來減少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的傳訊的額外負荷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使用驗證訊息來表明在演進型節點B(eNodeB)上使用的預編碼資訊類型,其中該驗證訊息包括至少一個位元;該驗證訊息提供預編碼的確認訊息和指示訊息,並且該驗證訊息能由使用獨立編碼的一個確認訊息和一個指示訊息所組成;該驗證訊息還能夠是單一訊息,該單一訊息使用聯合編碼來表明確認、資訊、覆寫或誤差訊息;以及該指示訊息能夠是預編碼資訊指示訊息或秩覆寫訊息或回饋誤差訊息或其組合,該指示訊息能夠表明用於單一用戶SU-MIMO的預編碼資訊並且還能夠表明用於多用戶MU-MIMO的預期預編碼資訊、干擾預編碼資訊或其兩者。
2.如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預編碼資訊也能夠包含預編碼矩陣或秩或其他欲編碼相關資訊或上述所有的組合。
3.如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驗證訊息包含下列各項中的至少兩項:確認訊息和指示訊息,回饋誤差訊息以及覆寫誤差訊息。
4.如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預編碼的確認訊息和指示訊息(驗證訊息)能夠被單獨編碼或聯合編碼。
5.如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當該驗證訊息單獨編碼或譯碼時,該驗證訊息本身由以下兩部分組成:確認部分和指示部分。
6.如實施例5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確認部分使用一個位元或複數個位元來承載肯定確認訊息或否定確認訊息。
7.如實施例6所述的方法,其中肯定確認訊息用於向該 WTRU告知在eNodeB上使用的預編碼資訊與回饋自該WTRU的預編碼資訊完全相同。
8.如實施例6所述的方法,其中否定確認訊息是用於向該WTRU告知在該eNodeB上使用的預編碼資訊不同於回饋自該WTRU的預編碼資訊。
9.如實施例6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指示部分使用至少一個位元來承載兩個或更複數個指示訊息。
10.如實施例6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指示部分向該WTRU表明在該eNodeB上使用了不同的預編碼資訊。
11.如實施例3所述的方法,其中當該驗證訊息聯合編碼或譯碼時,該驗證訊息對該確認部分和該指示部分進行組合。
12.一種在多輸入多輸出MIMO無線通訊中藉由使用預編碼確認和預編碼資訊或指示來減少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的傳訊的額外負荷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演進型節-B(eNodeB)傳送預編碼矩陣索引(PMI),該PMI包含天線加權和波束成型加權;以及接收來自該eNodeB的驗證訊息作為PMI指示符,該PMI指示符包含關於eNodeB的天線加權的資訊。
13.如實施例12所述的方法,其中該驗證訊息的部分是經由專用基準信號發送到該WTRU,以及該驗證訊息的部分是經由控制傳訊的方案發送到該WTRU。
14.如實施例12所述的方法,其中當該WTRU的PMI與該eNodeB的PMI相同時,該eNodeB發送僅預編碼確認訊息或PMI指示 符。
15.如實施例12所述的方法,其中當該WTRU的PMI與該eNodeB上的PMI不相同或當該WTRU的PMI由該eNodeB的PMI所覆寫或當發生回饋誤差時,該eNodeB向該WTRU發送帶有eNodeB的PMI的PMI指示符。
16.如實施例12所述的方法,其中PMI指示符大小是一個位元或更多位元,該PMI指示符大小能夠表示狀態確認並且根據設計選擇能夠是任何的任意值。
17.一種在多輸入多輸出MIMO無線通訊中藉由使用預編碼確認和預編碼資訊或指示來減少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的傳訊的額外負荷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eNodeB傳送複數個預編碼矩陣索引(PMI),該PMI包含天線加權和波束成形加權;接收來自該eNodeB的驗證訊息作為用於每一個PMI的單一PMI指示符,該PMI指示符包含關於eNodeB的天線加權的資訊。
18.如實施例12所述的方法,其中該驗證訊息的一部分是經由專用基準信號發送到該WTRU,以及該驗證訊息的一部分是經由控制傳訊的方案發送到該WTRU。
19.如實施例17所述的方法,其中當該WTRU的PMI與該eNodeB的PMI相同時,該eNodeB發送僅PMI指示符。
20.如實施例17所述的方法,其中當該WTRU的至少一個PMI與該eNodeB的至少一個PMI不相同或當該WTRU的PMI由該eNodeB的PMI所覆寫或當發生回饋誤差時,該節點B向該WTRU發送帶有eNodeB 的PMI的PMI指示符。
21.如實施例17所述的方法,其中PMI指示符大小是一個位元或更多位元,該PMI指示符大小能夠表示狀態確認並且根據設計選擇能夠是任何的任意值。
22.一種在多輸入多輸出MIMO無線通訊中藉由使用預編碼確認和預編碼資訊或指示來減少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的傳訊的額外負荷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eNodeB傳送劃分成群組的複數個預編碼矩陣索引PMI,該PMI包含天線加權和波束成形加權;從該eNodeB接收驗證訊息作為用於每一個PMI群組的單一PMI指示符,該PMI指示符包含關於eNodeB的天線加權的資訊。
23.如實施例22所述的方法,其中該驗證訊息的一部分是經由專用基準信號發送到該WTRU,以及該驗證訊息的一部分經由控制傳訊的方案發送到該WTRU。
24.如實施例22所述的方法,其中當在該WTRU上的PMI與在該eNodeB上的該群組的PMI相同時,該eNodeB發送僅PMI指示符,該PMI指示符包含所有群組的PMI指示符。
25.如實施例22所述的方法,其中當該WTRU的PMI群組中的至少一個PMI與在該eNodeB上的PMI群組中的至少一個PMI不相同或當該WTRU的PMI由該eNodeB的PMI所覆寫或當發生回饋誤差時,該eNodeB向該WTRU發送帶有eNodeB的PMI的PMI指示符。
26.如實施例22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一個PMI指示符群組或每一個PMI指示符都具有一個位元或更多位元以用於表明eNodeB和 WTRU的天線加權是否相同。
27.如實施例22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一個群組只具有一個PMI。
28.如實施例1、12、17或22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發送PMI指示符而不修改現有控制傳訊,其中PMI是連結於現有控制傳訊或嵌入到現有控制傳訊中。
29.一種在多輸入多輸出MIMO無線通訊中藉由使用驗證訊息來減少傳訊的額外負荷的方法,該驗證訊息包含預編碼確認和預編碼資訊或指示訊息,並且該驗證訊息包含:具有一個位元的確認訊息;具有多於個位元的確認訊息;用於指示訊息的一個可能的子訊息,該子訊息具有至少一個用於顯示不同可能的預編碼資訊的位元;用於覆寫訊息的一個可能的子訊息,該子訊息具有至少一個用於顯示用於預編碼的不同覆寫規則的位元;以及用於回饋誤差訊息的一個可能的子訊息,該子訊息具有至少一個用於顯示用於處理回饋誤差的不同預編碼規則的位元。
30.一種在多輸入多輸出MIMO無線通訊中藉由使用驗證訊息形式的預編碼確認和預編碼資訊或指示來減少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與演進型節點B eNodeB之間的傳訊的額外負荷的eNodeB,該eNodeB經配置為:傳送驗證訊息以用於表明在該eNodeB上使用的預編碼資訊類型,其中該驗證訊息包含至少一個位元; 該驗證訊息提供確認訊息和指示訊息,並且該驗證訊息能夠由使用獨立編碼的一個確認訊息和一個指示訊息組成;該驗證訊息還能夠是單一訊息,該單一訊息使用聯合編碼來表明確認、資訊、覆寫或誤差訊息;以及該指示訊息能夠是預編碼資訊指示訊息或秩覆寫訊息或回饋誤差訊息或其組合,該指示訊息能夠表明用於單一用戶SU-MIMO的預編碼資訊並且還能夠表明用於多用戶MU-MIMO的預期預編碼資訊、干擾預編碼資訊或其兩者。
31.如實施例30所述的eNodeB,其中該預編碼資訊能夠包含預編碼矩陣或秩或其他預編碼相關資訊或上述所有的組合。
32.如實施例30所述的eNodeB,其中該驗證訊息包含下列各項中的至少兩項的組合:確認訊息、指示訊息、回饋誤差訊息以及覆寫誤差訊息。
33.如實施例30所述的eNodeB,其中該驗證訊息能夠單獨編碼或譯碼或聯合編碼或譯碼。
34.如實施例30所述的eNodeB,其中當該預編碼的確認和指示訊息(驗證訊息)單獨編碼時或譯碼時,該驗證訊息本身由兩部分組成:確認部分和指示部分。
35,如實施例34所述的eNodeB,其中該確認部分使用至少一個位元來承載肯定確認訊息或否定確認訊息。
36.如實施例34所述的eNodeB,其中肯定確認訊息是用於向該WTRU告知在eNodeB上使用的預編碼資訊與回饋自該WTRU的預編碼資訊完全相同。
37.如實施例34所述的eNodeB,其中否定確認訊息是用於向該WTRU告知在eNodeB上使用的預編碼資訊不同於回饋自該WTRU的預編碼資訊。
38.如實施例34所述的eNodeB,其中該指示部分使用至少一個位元來承載兩個或更多指示訊息。
39.如實施例34所述的eNodeB,其中該指示部分向該WTRU表明在該eNodeB上使用了不同的預編碼資訊。
40.如實施例34所述的eNodeB,其中當該驗證訊息聯合編碼或譯碼時,該驗證訊息對該確認部分和該指示部分組合為單一部份或欄位。
41.一種在多輸入多輸出MIMO無線通訊中操作的適用於預編碼確認和預編碼資訊或指示的用於減少傳訊的額外負荷的演進型節點B(eNodeB),該eNodeB經配置為:接收來自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的預編碼矩陣索引(PMI),該PMI包含了該WTRU的天線加權;向該WTRU傳送驗證訊息作為PMI指示符,該PMI指示符包含了關於eNodeB本身的天線加權的資訊。
42.如實施例41所述的eNodeB,其中該驗證訊息是經由專用基準信號或經由控制傳訊的方案發送到該WTRU。
43.如實施例41所述的eNodeB,其中當該WTRU的PMI與該eNodeB的PMI相同時,該eNodeB發送僅PMI指示符。
44.如實施例41所述的eNodeB,其中當該WTRU的PMI與該eNodeB的PMI不相同或當該WTRU的PMI由該eNodeB的PMI所覆 寫或當發生回饋誤差時,該節點-B向該WTRU發送帶有eNodeB的PMI的PMI指示符。
45.如實施例41所述的eNodeB,其中PMI指示符大小是一個位元或多於一個位元,該PMI指示符大小能夠表示狀態確認並且根據設計選擇能夠是任何的任意值。
46.一種在多輸入多輸出MIMO無線通訊中操作的適用於預編碼確認和預編碼資訊或指示的用於減少傳訊的額外負荷的演進型節點B(eNodeB),該eNodeB經配置為:接收來自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的複數個預編碼矩陣索引(PMI),該PMI包含了該WTRU的天線加權;以及向該WTRU傳送驗證訊息作為單一PMI指示符,該PMI指示符包含了關於eNodeB本身的天線加權的資訊。
47.如實施例46所述的方法,其中該驗證訊息的部分是經由專用基準信號發送到該WTRU以及該驗證訊息的部分是經由控制傳訊的方案發送到該WTRU。
48.如實施例46所述的eNodeB,其中當該WTRU的PMI與該eNodeB的PMI相同時,該eNodeB發送僅PMI指示符。
49.如實施例46所述的eNodeB,其中當該WTRU的至少一個PMI與該eNodeB的至少一個PMI不相同或當該WTRU的PMI由該eNodeB的PMI所覆寫或當發生回饋誤差時,該eNodeB向該WTRU發送帶有eNodeB的PMI的PMI指示符。
50.如實施例46所述的eNodeB,其中PMI指示符大小是一個位元或多於一個位元,該PMI指示符大小能夠表示狀態確認並且根據 設計選擇能夠是任何的任意值。
51.如實施例46所述的eNodeB,該eNodeB經配置為發送該PMI指示符而不修改現有控制傳訊,其中PMI是連結於現有控制傳訊或嵌入到現有控制傳訊中。
52.一種在多輸入多輸出MIMO無線通訊中操作的適用於預編碼確認和預編碼資訊或指示的用於減少傳訊的額外負荷的演進型節點B(eNodeB),該eNodeB經配置為:接收來自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而劃分成群組的複數個預編碼矩陣索引(PMI),該PMI包含了WTRU的天線加權;以及向該WTRU傳送驗證訊息作為用於每一個PMI群組的單一PMI指示符,該PMI指示符包含了關於eNodeB本身的天線加權的資訊。
53.如實施例52所述的eNodeB,其中該驗證訊息的部分是經由專用基準信號發送到該WTRU以及該驗證訊息的部分是經由控制傳訊的方案發送到該WTRU。
54.如實施例52所述的eNodeB,其中當在該WTRU上的PMI與在該eNodeB上的該群組的PMI相同時,該eNodeB發送僅PMI指示符,該PMI指示符包含所有群組的PMI指示符。
55.如實施例52所述的eNodeB,其中當該WTRU的PMI群組中的至少一個PMI與在該eNodeB上的PMI群組中的至少一個PMI不相同或當該WTRU的PMI是由該eNodeB的PMI所覆寫或或當發生回饋誤差時,該eNodeB向該WTRU發送帶有eNodeB的PMI的PMI指示符。
56.如實施例52所述的eNodeB,其中每一個PMI指示符群組或每一個PMI指示符都具有一個位元或更多位元以用於表明eNodeB 和WTRU的天線加權是否相同。
57.如實施例52所述的eNodeB,其中每一個群組只具有一個PMI。
58.如實施例52的eNodeB,該eNodeB經配置為發送該PMI指示符而不修改現有控制傳訊,其中PMI是連結於現有控制傳訊或嵌入到現有控制傳訊中。
59.一種在多輸入多輸出MIMO無線通訊中操作的用於減少傳訊的額外負荷的演進型節點B(eNodeB),該eNodeB具有用於預編碼確認和預編碼資訊或指示的收發器和處理器,並且該eNodeB經配置為產生包含預編碼矩陣資訊PMI的驗證訊息,並且該驗證訊息包含:具有一個位元的一確認訊息;或具有多於一個位元的一確認訊息;用於指示訊息的一個可能的子訊息,該子訊息具有至少一個用於顯示不同可能的預編碼資訊的位元;用於覆寫訊息的一個可能的子訊息,該子訊息具有至少一個用於顯示用於預編碼的不同覆寫規則的位元;以及用於回饋誤差訊息的一個可能的子訊息,該子訊息具有至少一個用於顯示用於處理回饋誤差的不同預編碼規則的位元。
60.一種在多輸入多輸出MIMO無線通訊中藉由使用驗證訊息形式的預編碼確認和預編碼資訊或指示來減少演進型節點B與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之間的傳訊的額外負荷的WTRU,該WTRU經配置為:接收驗證訊息,該驗證訊息用於表明在該eNodeB上使用的預編碼資訊 類型,其中該驗證訊息至少包括一個位元;該驗證訊息提供預編碼的確認訊息和指示訊息,並且該驗證訊息能夠由使用獨立編碼的一個確認訊息和一個指示訊息組成;該驗證訊息還能夠是單一訊息,該單一訊息使用聯合編碼來表明確認、資訊、覆寫或誤差訊息;以及該指示訊息能夠是預編碼資訊指示訊息或秩覆寫訊息或回饋誤差訊息或其組合,該指示訊息能夠表明用於單一用戶SU-MIMO的預編碼資訊並且還能夠表明用於多用戶MU-MIMO的預期預編碼資訊、干擾預編碼資訊或其兩者。
61.如實施例60所述的WTRU,其中驗證訊息包含下列各項中的至少兩項的組合:確認訊息、指示訊息、回饋誤差訊息以及覆寫誤差訊息。
62.如實施例60所述的WTRU,其中該編碼資訊和指示訊息(驗證訊息)能夠單獨譯碼或聯合譯碼。
63.如實施例60所述的WTRU,其中當該驗證訊息單獨編碼或譯碼時,該驗證訊息本身由兩部分組成:確認部分和指示部分。
64.如實施例63所述的WTRU,其中該確認部分使用一個位元或多於一個位元來承載肯定確認訊息或否定確認訊息。
65.如實施例60所述的WTRU,其中肯定確認訊息用於向該WTRU告知在eNodeB上使用的預編碼資訊與回饋自該WTRU的預編碼資訊完全相同。
66.如實施例60所述的WTRU,其中否定確認訊息用於向該WTRU告知在eNodeB上使用的預編碼資訊不同於回饋自該WTRU的預 編碼資訊。
67.如實施例63所述的WTRU,其中該指示部分使用一個位元或多於一個位元來承載兩個或更多指示訊息。
68.如實施例64所述的WTRU,其中該指示部分向該WTRU表明在eNodeB上使用了不同的預編碼資訊。
69.如實施例64所述的WTRU,其中當該驗證訊息聯合編碼或譯碼時,該驗證訊息對該確認部分和該指示部分進行組合。
70.一種在多輸入多輸出MIMO無線通訊中操作的用於減少傳訊的額外負荷的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該WTRU具有用於預編碼確認和預編碼資訊或指示的收發器和處理器,並且該WTRU經配置為產生包含了預編碼矩陣資訊PMI的驗證訊息,並且該驗證訊息包含:具有一個位元的確認訊息;或具有至少一個位元的確認訊息;用於指示訊息的一個可能的子訊息,該子訊息具有至少一個用於顯示不同可能的預編碼資訊的位元;用於覆寫訊息的一個可能的子訊息,該子訊息具有至少一個用於顯示用於預編碼的不同覆寫規則的位元;以及用於回饋誤差訊息的一個可能的子訊息,其中該子訊息具有至少一個用於顯示用於處理回饋誤差的不同預編碼規則的位元。
71.一種在多輸入多輸出MIMO無線通訊中操作的用於減少傳訊的額外負荷的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該WTRU具有用於預編碼確認和預編碼資訊或指示的收發器和處理器,該WTRU經配置為:向演進型節點B(eNodeB)傳送預編碼矩陣索引(PMI),該PMI包含 了WTRU的天線加權;接收來自該eNodeB的驗證訊息作為PMI指示符,該PMI指示符包含了關於eNodeB本身的天線加權的資訊。
72.如實施例71所述的WTRU,其中該驗證訊息的部分是經由專用基準信號而接收以及該驗證訊息的部分是經由控制傳訊的方案而接收。
73.如實施例72所述的WTRU,其中當該WTRU的PMI與該eNodeB的PMI相同時,該WTRU僅接收預編碼確認或PMI指示符。
74.如實施例71所述的WTRU,其中當該WTRU的PMI與該eNodeB上的PMI不同或當該WTRU的PMI由該eNodeB的PMI所覆寫或當發生回饋誤差時,該WTRU接收帶有eNodeB的PMI的PMI指示符。
75.如實施例71所述的WTRU,其中PMI指示符大小是一個位元或多於一個位元,該PMI指示符大小能夠表示狀態確認並且根據設計選擇能夠是任何的任意值。
76.如實施例71所述的WTRU,其中該驗證訊息的部份是經由專用基準信號由該收發器接收以及該驗證訊息的部分是經由控制傳訊的方案接收。
77.一種在多輸入多輸出MIMO無線通訊中操作的用於減少傳訊的額外負荷的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該WTRU操作具有用於預編碼確認和預編碼資訊或指示的收發器和處理器,該WTRU經配置為:向演進型節點B(eNodeB)傳送複數個預編碼矩陣索引(PMI),該PMI包含了WTRU的天線加權;以及接收來自該eNodeB的驗證訊息作為單一PMI指示符,該PMI指示符 包含了關於eNodeB本身的天線加權的資訊。
78.如實施例77所述的WTRU,其中該驗證訊息的部分是經由專用基準信號或經由控制傳訊的方案是由該收發器所接收。
79.如實施例77所述的WTRU,其中當該WTRU的PMI與該eNodeB的PMI相同時,該WTRU接收僅PMI指示符。
80.如實施例77所述的WTRU,其中當該WTRU的至少一個PMI與該eNodeB的至少一個PMI不同或當該WTRU的PMI由該eNodeB的PMI所覆寫或當發生回饋誤差時,該WTRU接收帶有該eNodeB的PMI的PMI指示符。
81.如實施例80所述的WTRU,其中PMI指示符大小是一個位元或多於一個位元,該PMI指示符大小能夠表示狀態確認並且根據設計選擇而能夠是任何的任意值。
82.一種在多輸入多輸出MIMO無線通訊中操作的用於減少傳訊的額外負荷的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該WTRU具有用於預編碼矩陣指示的收發器和處理器,該WTRU經配置為:向演進型節點B(eNodeB)傳送劃分為群組的複數個預編碼矩陣索引(PMI),該PMI包含了WTRU的天線加權;以及從該eNodeB接收驗證訊息作為用於每一個PMI群組的單一PMI指示符,該PMI指示符包含了其本身的天線加權的資訊。
83.如實施例82所述的WTRU,其中該驗證訊息的部份是經由專用基準信號由該收發器接收以及該驗證訊息的部分是經由控制傳訊的方案接收。
84.如實施例82所述的WTRU,其中當在該WTRU上的 PMI與在該eNodeB上的該群組的PMI相同時,該WTRU從該eNodeB接收PMI指示符,該PMI指示符包含所有群組的PMI指示符。
85.如實施例82所述的WTRU,其中中當該WTRU的PMI群組中的至少一個PMI與在該eNodeB上的PMI群組中的至少一個PMI不相同或當該WTRU的PMI由該eNodeB的PMI所覆寫或當發生回饋誤差時,該WTRU從該eNodeB接收帶有eNodeB的PMI的PMI指示符。
86.如實施例82所述的WTRU,其中每一個PMI指示符群組或每一個PMI指示符都具有一個位元或多於一個位元以用於表明eNodeB和WTRU的天線加權是否相同。
87.如實施例82所述的WTRU,其中每一個群組只具有一個PMI。
88.如實施例82所述的WTRU,該WTRU經配置為接收來自該eNodeB的PMI指示符,其中PMI是連結於現有控制傳訊或嵌入到現有控制傳訊中。
雖然本發明的特徵和元素在較佳的實施方式中以特定的結合進行了描述,但每個特徵或元素可以在沒有該較佳實施方式的其他特徵和元素的情況下單獨使用,或在與或不與本發明的其他特徵和元素結合的各種情況下使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或流程圖可以在由通用電腦或處理器執行的電腦程式、軟體或韌體中實施,其中該電腦程式、軟體或韌體是以有形的方式包含在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中,關於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的實例包括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M、暫存器、快取記憶體、半導體儲存裝置、諸如內部硬碟和可拆卸磁片之類的磁性媒體、磁性光學媒體以及CD-ROM碟片和數位多用途光碟DVD之類的光學媒體。
舉例來說,恰當的處理器包括:通用處理器、專用處理器、常規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複數個微處理器、與DSP核心相關聯的一個或複數個微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專用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電路、任何一種積體電路和/或狀態機。
與軟體相關的處理器可用於實現射頻收發器,以便在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用戶設備、終端機、基地台、無線電網路控制器或是任何一種主機電腦中加以使用。WTRU可以與採用硬體和/或軟體形式實施的模組結合使用,例如相機、攝影機模組、視訊電話、揚聲器電話、振動裝置、揚聲器、麥克風、電視收發器、免持耳機、鍵盤、藍芽®模組、調頻FM無線電單元、液晶顯示器LCD顯示單元、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單元、數位音樂播放器、媒體播放器、視訊遊戲機模組、網際網路瀏覽器和/或任何一種無線區域網路WLAN模組。
311‧‧‧接收器
313‧‧‧傳輸器
315‧‧‧預編碼矩陣索引或天線加權資訊
317‧‧‧驗證訊息
PMI‧‧‧預編碼矩陣索引

Claims (12)

  1. 演進型節點B(eNodeB)的方法,包括:一處理器以及一傳輸器/接收器單元,被配置為:從一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接收一預編碼報告,該預編碼報告包括做為一回饋的複數個預編碼矩陣索引(PMI)或複數個碼簿值;產生一單一位元PMI指示符,該單一位元PMI指示符表明該eNodeB是否正使用所傳送的該複數個PMI或該複數個碼簿值做為該回饋;以及傳送一訊息,該訊息包括(1)在一第一欄位的該產生的單一位元PMI指示符以及(2)在一第二欄位中僅有的一單一PMI、或在該第二欄位中僅代表該單一PMI的僅有的一單一碼簿值,其中該第二欄位與該第一欄位分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演進型節點B(eNodeB),其中該處理器被配置為確定是否使用(1)與該複數個回饋PMI或該複數個回饋碼簿值關聯的複數個預編碼矩陣;或(2)與用於通訊的該單一PMI或該單一碼簿值關聯的一預編碼矩陣。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演進型節點B(eNodeB),其中該訊息包括用於該單一PMI指示符的一第一位元以及用於該單一PMI或該單一碼簿值的一位元分段,該單一PMI或該單一碼簿值表明由該eNodeB使用的一預編碼資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演進型節點B(eNodeB),其中該單一位元PMI指示符表明該eNodeB正使用從該WTRU所報告的預編碼。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演進型節點B(eNodeB),其中該處理器被配置為對將被傳送至該WTRU的該單一位元PMI指示符以及該單一 PMI或該單一碼簿值進行聯合編碼。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演進型節點B(eNodeB),其中該處理器被配置為將:(1)該PMI指示符以及(2)做為一固定長度位元分段的該單一PMI或該單一碼簿值進行編碼。
  7. 一種由一演進型節點B(eNodeB)實施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由該eNodeB從一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接收一預編碼報告,該預編碼報告包括做為一回饋的複數個預編碼矩陣索引(PMI)或複數個碼簿值;產生一單一位元PMI指示符,該單一位元PMI指示符表明該eNodeB是否正使用所傳送的該複數個PMI或該複數個碼簿值做為該回饋;以及傳送一訊息,該訊息包括(1)在一第一欄位的該產生的單一位元PMI指示符以及(2)在一第二欄位中僅有的一單一PMI、或在該第二欄位中僅代表該單一PMI的僅有的一單一碼簿值,其中該第二欄位與該第一欄位分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確定是否使用(1)與該複數個回饋PMI或該複數個回饋碼簿值關聯的複數個預編碼矩陣;或(2)與用於通訊的該單一PMI或該單一碼簿值關聯的一預編碼矩陣。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訊息包括用於該單一PMI指示符的一第一位元以及用於該單一PMI或該單一碼簿值的一位元分段,該單一PMI或該單一碼簿值表明由該eNodeB使用的一預編碼資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單一位元PMI指示符表明該eNodeB正使用由該WTRU報告的預編碼。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對將被傳送至該WTRU的 該單一位元PMI指示符以及該單一PMI或該單一碼簿值進行聯合編碼。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聯合編碼包括將:(1)該PMI指示符以及(2)做為一固定長度位元分段的該單一PMI或該單一碼簿值進行編碼。
TW103122176A 2007-04-20 2008-04-21 Mimo通信高效預編碼資訊認證方法及裝置 TWI5287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1314507P 2007-04-20 2007-04-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7382A true TW201507382A (zh) 2015-02-16
TWI528747B TWI528747B (zh) 2016-04-01

Family

ID=3970828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2176A TWI528747B (zh) 2007-04-20 2008-04-21 Mimo通信高效預編碼資訊認證方法及裝置
TW101101003A TWI475822B (zh) 2007-04-20 2008-04-21 Mimo通信高效預編碼資訊認證方法及裝置
TW097114546A TWI455541B (zh) 2007-04-20 2008-04-21 Mimo通訊高效預編碼資訊認證方法及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1003A TWI475822B (zh) 2007-04-20 2008-04-21 Mimo通信高效預編碼資訊認證方法及裝置
TW097114546A TWI455541B (zh) 2007-04-20 2008-04-21 Mimo通訊高效預編碼資訊認證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18)

Country Link
US (2) US9716604B2 (zh)
EP (4) EP3313013A1 (zh)
JP (4) JP2010525684A (zh)
KR (5) KR101494728B1 (zh)
CN (2) CN101689962B (zh)
AR (1) AR066220A1 (zh)
AU (1) AU2008242610A1 (zh)
BR (1) BRPI0809746B1 (zh)
CA (1) CA2684874C (zh)
ES (1) ES2563427T3 (zh)
HK (2) HK1203716A1 (zh)
IL (1) IL201649A (zh)
MX (1) MX2009011299A (zh)
MY (1) MY159052A (zh)
RU (1) RU2438251C2 (zh)
SG (1) SG10201503104PA (zh)
TW (3) TWI528747B (zh)
WO (1) WO20081313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82894B1 (ko) 2007-03-12 2014-04-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제어정보 전송방법
JP2010525684A (ja) * 2007-04-20 2010-07-22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テクノロジー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Mimo通信の効率的プレコーディング情報妥当性検査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1347334B1 (ko) * 2007-06-14 2014-01-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수의 이동국에 대한 다중 입출력을 지원하는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자동재송요구를 지원하는 응답문자 전송방법
JP4729537B2 (ja) * 2007-06-19 2011-07-2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ES2536765T3 (es) 2007-06-27 2015-05-28 Unwired Planet International Limited Método y disposiciones en un sistema de telecomunicaciones
KR101397341B1 (ko) * 2007-08-21 2014-06-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TW200917699A (en) * 2007-10-08 2009-04-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for multi-user MIMO
EP2237458B1 (en) * 2007-12-25 2018-08-08 Sun Patent Tru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bile station device, and propagation path estimation method
KR100991794B1 (ko) * 2007-12-31 2010-1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셀간 간섭 감소 방법
JP4652420B2 (ja) * 2008-01-08 2011-03-1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送信方法、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CN101499986B (zh) * 2008-01-31 2012-05-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站及基站中使用的调度方法
US8953551B2 (en) 2008-03-19 2015-02-10 Ne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etting method,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program
US8199836B2 (en) * 2008-05-02 2012-06-12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Multi-resolution precoding codebook
WO2010143780A2 (ko) * 2009-06-10 2010-12-1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셀 협력 통신 시스템 및 단말 장치
KR101561704B1 (ko) 2008-06-10 2015-10-2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셀 협력 통신 시스템 및 단말 장치
ATE548811T1 (de) 2008-06-30 2012-03-15 Alcatel Lucent Verfahren zur zuweisung von vorkodierungsvektoren in einem mobilen zellularen netzwerk
EP2141825A1 (en) * 2008-06-30 2010-01-06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reducing intra-cell spatial interference in a mobile cellular network
US8254318B2 (en) * 2008-07-11 2012-08-28 Alcatel Luc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joint beamform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P2151941A1 (en) * 2008-08-05 2010-02-1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ommunication network element and method transmitting data
KR101549021B1 (ko) * 2008-08-20 2015-09-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papr을 줄이기 위한 프리코딩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8204453B2 (en) 2008-08-20 2012-06-19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unit
KR101481589B1 (ko) * 2008-08-25 2015-0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안테나를 갖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정보 전송 방법,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데이터 전송 장치
WO2010061302A2 (en) * 2008-11-03 2010-06-0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ntenna configuration for co-operative beamforming
US20100195748A1 (en) * 2009-02-02 2010-08-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ference signal pattern design in resource blocks
KR101587005B1 (ko) * 2009-03-11 2016-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안테나시스템에서 간섭완화를 위한 제어정보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53391B1 (ko) 2009-03-30 2017-07-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20110103510A1 (en) * 2009-04-23 2011-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k and precoding indication for mimo operation
US9236985B2 (en) * 2009-04-23 2016-0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and data multiplexing in a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105137A1 (en) * 2009-04-23 2011-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k and precoding indication for mimo operation
US20110110455A1 (en) * 2009-04-23 2011-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k and precoding indication for mimo operation
EP2424122B1 (en) 2009-05-14 2015-12-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1902305B (zh) * 2009-05-25 2013-10-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基站
US8848603B2 (en) * 2009-06-22 2014-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coding control channels in wireless networks
KR101921755B1 (ko) * 2009-07-03 2018-11-23 파나소닉 인텔렉츄얼 프로퍼티 코포레이션 오브 아메리카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무선 통신 방법
US9172561B2 (en) * 2009-07-29 2015-10-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transmissions in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communications
CN102035585B (zh) * 2009-09-28 2015-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协作中继系统中预编码方法、通信装置和中继装置
US8369439B2 (en) 2009-09-30 2013-02-05 Alcatel Lucent Transmission of precoding codebook over an air interface
JP5149257B2 (ja) * 2009-10-02 2013-02-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2640431A (zh) * 2009-10-30 2012-08-15 诺基亚公司 支持有效的秩重配的信道反馈
US8964657B2 (en) 2009-11-02 2015-0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joint encoding of user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120270535A1 (en) * 2009-12-17 2012-10-2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Implicit CSI Feedback for DL Multiuser MIMO Transmission
US9253784B2 (en) 2010-01-11 2016-02-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resource block bundling in LTE-A systems
JP2011166536A (ja) * 2010-02-10 2011-08-25 Sharp Corp 無線送信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送信方法、基地局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集積回路
US8675556B2 (en) 2010-03-12 2014-03-18 Electronics &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frame to multi-us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130607B2 (en) 2010-03-30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to facilitate coordinated schedu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3039014B (zh) 2010-04-08 2015-07-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多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码本的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4935368B (zh) * 2010-04-12 2018-07-24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多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有效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US20110255483A1 (en) * 2010-04-16 2011-10-2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ignaling of Precoding Granularity for LTE and LTE-A
AU2010352827B2 (en) * 2010-05-07 2014-03-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quantized feedback rate adapt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834701B (zh) * 2010-05-12 2015-10-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点协作传输的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US9148204B2 (en) * 2010-06-21 2015-09-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resource block (PRB) bundling for open loop beamforming
ES2629311T3 (es) 2010-06-23 2017-08-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Gestión de interferencias de señales de referencia en despliegues de redes heterogéneas
CN102447524B (zh) * 2010-10-11 2015-04-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信息指示的方法及设备
CN101986588B (zh) * 2010-11-09 2016-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终端
CN102025450B (zh) * 2010-11-29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信道信息编码反馈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623012B (zh) 2011-01-26 2014-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矢量联合编解码方法及编解码器
JP4800447B2 (ja) * 2011-03-01 2011-10-2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送信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9100067B2 (en) 2011-04-14 2015-08-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uppressing interference of terminal in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9331386B2 (en) * 2012-03-06 2016-05-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eamformed downlink communications for a multiple antenna system
US8842760B2 (en) * 2012-07-17 2014-09-23 Broadcom Corporation Enhanced multi user MIMO scheduling
US9008222B2 (en) * 2012-08-14 2015-04-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user and single user MIMO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hybrid beam forming
CN104429116B (zh) 2013-02-28 2019-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07104717B (zh) 2013-06-05 2020-06-3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362940A1 (en) * 2013-06-07 2014-12-11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Feedback and Subsampling
US20160212021A1 (en) * 2013-09-18 2016-07-21 Jolata, Inc. Highly probable identification of related messages using sparse hash function sets
CN105450343B (zh) * 2014-08-30 2018-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6080742A1 (en) * 2014-11-17 2016-05-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si feedback f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polarized active antenna array
US10084579B2 (en) 2014-11-17 2018-09-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SI feedback f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polarized active antenna array
US9647736B1 (en) * 2015-03-05 2017-05-09 Quantenna Communications, Inc. Compressed training for massive MU-MIMO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O2016201647A1 (en) * 2015-06-17 2016-12-22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precoding matrix and precoding module
WO2017007238A1 (ko) * 2015-07-07 2017-0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must 전송을 위한 유효 채널 측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5790854B (zh) * 2016-03-01 2018-11-20 济南中维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声波的短距离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601478B2 (en) * 2016-11-02 2020-03-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chanism for switching between uplink and downlink training in hybrid beamforming systems
CN108631844B (zh) * 2017-03-24 2021-05-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08811101B (zh) * 2017-05-04 2020-10-3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09361498B (zh) * 2017-08-12 2019-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编码矩阵子集限制的方法和传输装置
US11569887B2 (en) 2019-10-18 2023-01-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coding matrix identifier confirmation for post processing
WO2023122401A1 (en) * 2021-12-22 2023-06-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thesized synchronization system block bea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85341B2 (en) 2001-05-11 2004-08-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data in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utiliz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7116944B2 (en) * 2002-02-07 2006-10-0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back error det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7020494B2 (en) 2002-02-07 2006-03-28 Sap Aktiengesellschaft Integrating contextual information into mobile enterprise applications
US7499709B2 (en) * 2002-02-07 2009-03-03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osed loop transmit divers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0526542B1 (ko) * 2003-05-15 2005-1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안테나를 사용하는송신다이버시티 방식을 사용하여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장치 및 방법
EP1632094A4 (en) 2003-06-10 2010-06-23 Nokia Corp METHOD AND DEVICE FOR SWITCHING A MOBILE STATION ZWEES AUTONOMOUS AND PLANNED TRANSMISSIONS
US7773535B2 (en) * 2004-08-12 2010-08-10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osed loop transmission
KR20060028989A (ko) * 2004-09-30 2006-04-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입출력 시스템에 적용되는 신호 처리 방법
KR20060038812A (ko) * 2004-11-01 2006-05-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입출력 시스템의 선행 코딩 행렬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이를 이용한 신호 전송 방법
KR100909539B1 (ko) * 2004-11-09 2009-07-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를 사용하는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다양한 다중안테나 기술을 지원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EP1679932B1 (en) * 2005-01-11 2013-01-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ata burst allocation in a 802.16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84870B2 (en) * 2005-04-01 2015-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 channel signaling
US20070165738A1 (en) * 2005-10-27 2007-07-19 Barriac Gwendolyn 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coding for a mimo system
KR20070108304A (ko) * 2005-10-31 2007-11-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송수신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채널 품질 정보 송수신방법 및 장치
US7949318B2 (en) * 2007-02-05 2011-05-24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Multi-rank beamforming preco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165018B2 (en) * 2006-03-17 2012-04-24 Rockstar Bidco, LP Closed-loop MIMO systems and methods
US8041362B2 (en) * 2006-03-20 2011-10-18 Intel Corporation Down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mapping
US8914015B2 (en) * 2006-03-20 2014-1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ouping of users for MIMO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70263746A1 (en) * 2006-05-12 2007-11-15 Nokia Corporation Feedback frame structure for subspace tracking precoding
US20150030058A9 (en) * 2006-05-17 2015-01-29 Texas Instruments Inc. Cqi feedback for mimo deployments
US7949064B2 (en) * 2006-08-14 2011-05-2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debook and pre-coder selection for closed-loop mimo
ES2553960T3 (es) * 2006-08-18 2015-1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troalimentación de Indicación de Control de Precodificación (PCI) y de Indicación de Calidad de Canal (CQI)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US7961810B2 (en) 2006-09-07 2011-06-1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ntenna grouping and group-based enhancements for MIMO systems
US7995642B2 (en) * 2007-02-05 2011-08-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ecoding signaling in a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16621B2 (en) * 2007-02-05 2011-03-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IMO control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809074B2 (en) * 2007-03-16 2010-10-05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Generalized reference signaling scheme for multi-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U-MIMO) using arbitrarily precoded reference signals
KR101382760B1 (ko) * 2007-03-21 2014-04-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를 이용한 통신시스템에서 코드북을 이용한데이터 전송방법
EP2130308B1 (en) * 2007-03-22 2018-12-19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Variable codebook for mimo system
US7965785B2 (en) * 2007-04-04 2011-06-21 Ntt Docomo, Inc. Uplink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MIMO) and cooperative MIMO transmissions
JP2010525684A (ja) * 2007-04-20 2010-07-22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テクノロジー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Mimo通信の効率的プレコーディング情報妥当性検査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8259824B2 (en) * 2007-05-23 2012-09-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Nested precoding codebook structures for MIMO systems
EP2163056A4 (en) * 2007-06-15 2011-12-14 Research In Motion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LARGE PACKAGES DURING A SEMIPERSISTENT MEETING
US8452296B2 (en) * 2007-06-18 2013-05-28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use of default transmitter-receiver configurations
JP4729537B2 (ja) * 2007-06-19 2011-07-2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EP2198533B1 (en) * 2007-10-08 2013-12-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s for signal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90122857A1 (en) * 2007-11-09 2009-05-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ank overriding in long term evolution networks
KR101543194B1 (ko) * 2008-02-28 2015-08-07 애플 인크. 무선 통신 시그널링에 적용되는 코딩을 식별하는 정보를 포함하는 피드백 데이터 구조체의 통신
US8724684B2 (en) * 2008-03-24 2014-05-1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QI feedback structure
EP2556599B1 (en) * 2010-04-07 2016-11-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arameterized codebook with subset restrictions for use with precoding mimo transmissions
US8842760B2 (en) * 2012-07-17 2014-09-23 Broadcom Corporation Enhanced multi user MIMO schedu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253948A1 (zh) 2019-07-05
IL201649A0 (en) 2010-06-16
ES2563427T3 (es) 2016-03-15
EP2797250A2 (en) 2014-10-29
TWI455541B (zh) 2014-10-01
TWI475822B (zh) 2015-03-01
KR101496106B1 (ko) 2015-02-25
EP2568640A2 (en) 2013-03-13
CN105634573A (zh) 2016-06-01
AU2008242610A1 (en) 2008-10-30
SG10201503104PA (en) 2015-06-29
EP2568640A3 (en) 2013-05-01
MY159052A (en) 2016-12-15
HK1203716A1 (zh) 2015-10-30
KR101381329B1 (ko) 2014-04-11
US20170294944A1 (en) 2017-10-12
BRPI0809746A2 (pt) 2014-09-23
WO2008131352A1 (en) 2008-10-30
JP6006397B2 (ja) 2016-10-12
CA2684874C (en) 2015-08-18
KR20100017117A (ko) 2010-02-16
KR101494731B1 (ko) 2015-02-25
BRPI0809746B1 (pt) 2020-06-16
EP2568640B1 (en) 2014-07-09
JP2010525684A (ja) 2010-07-22
EP2147516A1 (en) 2010-01-27
JP2017011750A (ja) 2017-01-12
KR20130017092A (ko) 2013-02-19
JP5833688B2 (ja) 2015-12-16
EP3313013A1 (en) 2018-04-25
AR066220A1 (es) 2009-08-05
TW201244404A (en) 2012-11-01
JP2014132764A (ja) 2014-07-17
CN101689962A (zh) 2010-03-31
US20080260059A1 (en) 2008-10-23
KR20140042929A (ko) 2014-04-07
MX2009011299A (es) 2010-01-14
TWI528747B (zh) 2016-04-01
EP2797250B1 (en) 2017-12-20
JP2016054499A (ja) 2016-04-14
TW200847709A (en) 2008-12-01
IL201649A (en) 2014-05-28
CA2684874A1 (en) 2008-10-30
RU2009142850A (ru) 2011-05-27
RU2438251C2 (ru) 2011-12-27
EP2797250A3 (en) 2014-11-12
KR101494728B1 (ko) 2015-02-25
KR20130127002A (ko) 2013-11-21
US10284265B2 (en) 2019-05-07
EP2147516B1 (en) 2015-12-09
KR20090130206A (ko) 2009-12-18
CN105634573B (zh) 2019-08-20
US9716604B2 (en) 2017-07-25
CN101689962B (zh)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8747B (zh) Mimo通信高效預編碼資訊認證方法及裝置
JP6397838B2 (ja) Mimo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フィードバックシグナリングの誤り検出および誤り検査
AU201220356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precoding information validation for MIMO commun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