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07139A -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07139A
TW201507139A TW103115601A TW103115601A TW201507139A TW 201507139 A TW201507139 A TW 201507139A TW 103115601 A TW103115601 A TW 103115601A TW 103115601 A TW103115601 A TW 103115601A TW 201507139 A TW201507139 A TW 20150713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filter
pixel
region
organic 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5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榮男
金奎錫
Original Assignee
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07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713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0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 H01L33/508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having a non-uniform spatial arrangement or non-uniform concentration, e.g. patterned wavelength conversion layer, wavelength conversion layer with a concentration gradient of the wavelength conversion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含第一到第三像素,其中第一到第三像素中的每一個包含第一電極、面對第一電極的第二電極、設置於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的有機發光層。第一像素包含第一濾光材料,第二像素包含第二濾光材料,以及第三像素包含第三濾光材料。第三像素包含其中未設置有第三濾光材料的第一傳送區,且其配置以允許第三像素之有機發光層發出之大量光線通過其中而傳送。

Description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相關申請案之交互參照
【0001】
本申請案主張於2013年7月10日向韓國智慧財產局申請之韓國專利申請書號10-2013-0081043之優先權,其揭露之全部內容係併入於此作為參照。
【0002】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包含濾光片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0003】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包含複數個像素,且複數個像素中的每一個可包含第一電極、第二電極及設置於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的有機發光層。有機發光層可發出對應於流動在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的電流的亮度水準之光線。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藉由控制流動在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的電流以顯示期望影像。
【0004】
複數個像素之複數個第一電極可彼此分隔開來,並可傳送對應於各像素之灰階的訊號給各第一電極。複數個像素之複數個第二電極可整合為共同電極,且共同訊號可傳送給共同電極。第一電極、第二電極及有機發光層可用作為二極體,第一電極可用作為陽極,且第二電極可用作為陰極。
【0005】
包含於各像素中之有機發光層可根據像素的類型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線或可發出相同顏色的光線。在包含於各像素中之有機發光層根據像素的類型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線之情況中,包含於各像素中之有機發光層可發出紅色、綠色或藍色其中之一的光線,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包含於各像素中之有機發光層發出相同顏色的光線之情況中,有機發光層可發出白光,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包含於各像素中之有機發光層發出相同顏色的光線之情況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更包含用於顯示各種顏色的濾光片。複數個濾光片中的每一個可設置於有機發光層之發光路徑上,使得以控制從各像素發出的光線之顏色。
【0006】
本發明之多個態樣提供一種具有提升亮度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0007】
本發明之多個態樣也提供一種具有提升亮度(luminance)及減少色度(chroma)下降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0008】
然而,本發明之多個態樣不限於本文所闡述之態樣。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態樣將藉由參考以下給出的實施例之詳細描述而使所屬領域中之通常知識者變得更加地顯而易知。
【0009】
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包含 第一到第三像素的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其中第一到第三像素中的每一個包含第一電極、面對第一電極的第二電極、設置於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的有機發光層、以及設置於第二電極上的第一到第三濾光片其中之一,其中第一像素包含第一濾光片,第二像素包含第二濾光片,以及第三像素包含第三濾光片,其中第一到第三濾光片包含分別傳送不同波長的光線的第一到第三濾光材料,且第三像素包含未設置有第三濾光材料的第一傳送區。
【0010】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包含第一到第三像素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 第一到第三像素中的每一個包含第一電極、面對第一電極的第二電極、設置於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的有機發光層、以及設置於有機發光層上的第一到第三濾光片其中之一,其中第一像素包含第一濾光片,第二像素包含第二濾光片,以及第三像素包含第三濾光片,其中第三濾光片包含第一區域及具有大於第一區域之透光率的第二區域。
【0011】
本發明之再一態樣提供一種包含複數個第一像素、複數個第二像素及複數個第三像素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第一到第三像素中的每一個包含第一電極、面對第一電極的第二電極、設置於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的有機發光層、以及設置於有機發光層上的第一到第三濾光片其中之一,其中各第一像素包含第一濾光片,各第二像素包含第二濾光片,以及各第三像素包含第三濾光片,其中包含於複數個第三像素其中之一的第三濾光片之透光率與包含於相鄰該第三像素之另一第三像素的第三濾光片之透光率不同。
【0012】
本發明之又一態樣提供一種包含第一到第三像素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第一到第三像素中的每一個包含第一電極、第二電極、以及設置於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的有機發光層 , 其中第一像素包含設置於第一像素之第二電極上方的第一濾光材料,並配置以傳送具有第一波長的光線,其中第二像素包含設置於第二像素之第二電極上方的第二濾光材料,並配置以傳送具有不同於第一波長之第二波長的光線,其中第三像素包含設置於第三像素之第二電極上方的第三濾光材料,並配置以傳送具有不同於第一波長及第二波長之第三波長的光線,其中第三像素包含其中未設置有第三濾光材料的第一傳送區,且其係配置以允許第三像素之有機發光層發出之大量光線通過其中而傳送。
【0013】
本發明之進一步態樣提供一種包含第一到第三像素的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第一到第三像素中的每一個包含:第一電極;第二電極;以及設置於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的有機發光層 , 其中第一像素包含設置於第一像素之有機發光層上方的第一濾光片,第二像素包含設置於第二像素之有機發光層上方的第二濾光片,以及第三像素包含設置於第三像素之有機發光層上方的第三濾光片,其中第三濾光片包含第一區域及具有大於第一區域之透光率的第二區域。
【0014】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包含 複數個第一像素、複數個第二像素及複數個第三像素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第一到第三像素中的每一個包含:第一電極、第二電極、以及設置於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的有機發光層,其中各第一像素包含設置於其有機發光層上方的第一濾光片,各第二像素包含設置於其有機發光層上方的第二濾光片,以及各第三像素包含設置於其有機發光層上方的第三濾光片,其中包含於複數個第三像素之第一個像素中的第三濾光片具有之透光率與包含於複數個第三像素之第二個像素中的第三濾光片具有之透光率不同,複數個像素之第二個像素係相鄰於第一個像素。
【0109】
10‧‧‧第一基板
100、101‧‧‧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20‧‧‧像素定義層
30‧‧‧第一電極
40‧‧‧有機發光層
50‧‧‧第二電極
60、60a、60b、61、62、63、64‧‧‧第一濾光片
70、70a、70b、71、72、73、74‧‧‧第二濾光片
80、80a、80b、81、82、83、84‧‧‧第三濾光片
90‧‧‧第二基板
A1‧‧‧第一區
A2‧‧‧第二區
A3‧‧‧第三區
A4‧‧‧第四區
A5‧‧‧第五區
A6‧‧‧第六區
B‧‧‧區域
d1,d2‧‧‧厚度
P1、P1a、P1b‧‧‧第一像素
P2、P2a、P2b‧‧‧第二像素
P3、P3a、P3b‧‧‧第三像素
PA‧‧‧吸光粒子
R1、R1a、R1b‧‧‧第一濾光區
R2、R2a、R2b‧‧‧第一傳送區
R3、R3a、R3b‧‧‧第二濾光區
R4、R4a、R4b‧‧‧第二傳送區
R5、R5a、R5b‧‧‧第三濾光區
R6、R6a、R6b‧‧‧第三傳送區
【0015】
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態樣與特徵將藉由參考附圖圖式詳細說明其例示性實施例而變得更加地顯而易知,其中:
【0016】
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剖面圖;
【0017】
第2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的平面圖;
【0018】
第3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的平面圖;
【0019】
第4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的平面圖;
【0020】
第5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的平面圖;
【0021】
第6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的平面圖;
【0022】
第7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的平面圖;
【0023】
第8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的平面圖;
【0024】
第9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的平面圖;
【0025】
第10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的平面圖;
【0026】
第11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的平面圖;
【0027】
第12圖為沿著第11圖之線XII-XII所取的第三濾光片之剖面圖;
【0028】
第13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的平面圖;
【0029】
第14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的平面圖;
【0030】
第15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第三濾光片的剖面圖;
【0031】
第16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平面圖;以及
【0032】
第17圖為第16圖之設置於區域B中的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的平面圖。
【0033】
本發明及其實施方法的優點及特徵可藉由參考以下較佳實施例及其附圖圖式之詳細描述而更易於理解。然而,本發明可以許多不同形式實現且不應被解釋為限於本文所闡述之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係使本揭露說明書將趨於全面及完整,並將本發明之概念完全傳達給那些所屬領域之通常知識者,且本發明將僅藉由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而定義。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不會顯示習知結構及裝置以避免不必要的細節模糊了本發明的說明。在整篇說明書中,相似的元件符號表示相似的元件。在圖式中,為了清楚顯示,誇大元件及區域的厚度。
【0034】
將被理解的是,當元件或層被稱為位於另一元件或層「上(on)」或「連接到(connected to)」另一元件或層時,其可直接位於另一元件或層上或直接連接到另一元件或層或可存在中間元件或層。相反地,當元件被稱為「直接位於(directly on)」另一元件或層上或「直接連接到(directly connected to)」另一元件或層時,不存在中間元件或層。本文所使用的例如「及/或(and/or)」之詞彙係包含相關列舉項目之一個或多個之任何及所有組合。
【0035】
將被理解的是,雖然在本文中可使用第一、第二等詞彙說明各種元件,這些元件應被理解為不限於這些詞彙。這些詞彙係僅用以區分一元件與另一元件。因此,舉例來說,以下所述之第一元件、第一零件或第一部份可表示為第二元件、第二零件或第二部分,而不背離本發明的指示。
【0036】
在下文中,將參考附圖圖式以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
【0037】
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的剖面圖。請參考第1圖,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包含第一到第三像素P1至P3。第一到第三像素P1至P3可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線,且其發光亮度可被獨立控制。第一到第三像素P1至P3中的每一個包含第一電極30、有機發光層40及第二電極50。第一像素P1包含第一視窗或第一濾光片60使從第一像素P1之有機發光層40發出之光線傳送通過其中,第二像素P2包含第二視窗或第二濾光片70使從第二像素P2之有機發光層40發出之光線傳送通過其中,以及第三像素P3包含第三視窗或第三濾光片80使從第三像素P3之有機發光層40發出之光線傳送通過其中。
【0038】
分別包含於第一到第三像素P1至P3中的第一電極30可彼此分隔。雖然未顯示於圖式中,各第一電極30可與設置於第一基板10中的薄膜電晶體(TFT)連接,且TFT可藉由控制傳送到各第一電極30的訊號而控制有機發光層40的發光亮度。第一電極30可以反射導電材料形成。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電極30可具有但不限於以銀(Ag)/銦錫氧化物(ITO)、ITO/Ag/ITO、鉬(Mo)/ITO、鋁(Al)/ITO或鈦(Ti)/ITO組成的結構。以反射導電材料形成的第一電極30可反射從有機發光層40發出的光線。
【0039】
有機發光層40可設置於第一電極30上。有機發光層40可發出對應於流過其中之電流的亮度水準之光線。包含於第一像素P1中之有機發光層40、包含於第二像素P2中之有機發光層40以及包含於第三像素P3中之有機發光層40均可發出相同顏色之光線。在實例中,有機發光層40可發出白色光,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包含於第一到第三像素P1至P3中之有機發光層40可形成為單層,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實施例中,第一、第二及第三像素P1、P2及P3之有機發光層40彼此連接。
【0040】
第二電極50可設置於有機發光層40上。有機發光層40可設置於第二電極50與第一電極30之間。包含於第一到第三像素P1至P3中之第二電極50可形成為單層,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實施例中,第一、第二及第三像素P1、P2及P3之第二電極50彼此連接。第二電極50可以光學透明或半透明導電材料形成。在實例中,第二電極50可以但不限於ITO、氧化銦鋅(IZO)、鎂(Mg)和銀(Ag)的組成物、鈣(Ca)和Ag的組成物或鋰(Li)和Al的組成物形成。從有機發光層40產生的光線可通過第二電極50。
【0041】
第一、第二及第三視窗或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0可設置於第二電極50上方。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0中的每一個可包含將有機發光層40產生的光線中之特定波長之光線傳送的濾光材料,從而決定對應第一到第三像素P1至P3其中之一的顏色。具有藉由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0中的每一個的濾光材料所傳送之波長的光線之顏色可為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0中的每一個的濾光材料之顏色。藉由第一濾光片60之濾光材料所傳送之光線的波長可大於藉由第二濾光片70之濾光材料所傳送之光線的波長,且藉由第二濾光片70之濾光材料所傳送之光線的波長可大於藉由第三濾光片80之濾光材料所傳送之光線的波長。在實例中,第一濾光片60之濾光材料可為但不限於紅色濾光材料,第二濾光片70之濾光材料可為但不限於綠色濾光材料,第三濾光片80之濾光材料可為但不限於藍色濾光材料。在實施例中,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0可包含分別傳送不同波長的光線之第一到第三濾光材料。
【0042】
在第1圖中,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0設置於第二電極50上方。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雖然未顯示於圖式中,根據一些實施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0也可設置於第一電極30下方。當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0設置於第一電極30下方時,第一電極30可以由透明或半透明導電材料形成,且第二電極50可以由反射導電材料形成。
【0043】
以下將參考第2圖更詳細地說明第一、第二及第三視窗或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0。第2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0的平面圖。請參考第2圖,第三視窗或第三濾光片80包含第一濾光區R1及第一傳送區R2。第三濾光材料可設置於第一濾光區R1中。第一濾光區R1僅可通過特定波長的光線。在實例中,對應藍色的波長之光線可傳送通過第一濾光區R1。傳送通過第一濾光區R1的光線之亮度減少。第三濾光材料可不設置於第一傳送區R2中。全部可見光波長範圍之光線可傳送通過第一傳送區R2。因此,傳送通過第一傳送區R2的光線之亮度不會減少。當第三濾光片80包含第一傳送區R2時,從包含於第三像素P3中之有機發光層40產生之光線之部分可通過第一傳送區R2而傳送到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的外部,而不經過濾光且不會減少亮度。因此,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之亮度可被提升。在實施例中,第一傳送區R2可被第一濾光區R1包圍。
【0044】
第一視窗或第一濾光片60及第二視窗或第二濾光片70可不包含傳送區。在所繪示之實施例中,第一濾光材料可設置於第一視窗或第一濾光片60之整體區域中,且第二濾光材料可設置於第二視窗或第二濾光片70之整體區域中。人類感官可能對對應於低頻區中之光線的顏色變化比起對應於高頻區中之光線的顏色變化還要更敏感。因此,當顯示高頻顏色之區域減少時,被人類眼睛感知到的色度減少可以比當顯示低頻顏色之區域減少時還要小。因此,在形成於第三濾光片80中之第一傳送區R2傳送對於第一濾光片60及第二濾光片70來說相對高頻之光線可減少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之色度減少或劣化。由於根據本實施例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包含不具有傳送區之第一濾光片60及第二濾光片70以及具有第一傳送區R2之第三濾光片80,可降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之色度減少,同時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之亮度。
【0045】
在發出相同顏色之光線之各像素中所包含之有機發光層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實例中,為了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在一些像素中可不設置濾光材料。在此情況中,可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但可能減少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色度。
【0046】
請再次參考第1圖,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可更包含第一基板10、像素定義層20及第二基板90。第一基板10可設置於第一電極30的下方。第一基板10可為平板形狀並支撐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之其他元件。第一基板10可以絕緣材料形成,例如但不限於玻璃、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聚醚碸(PES)、聚醯亞胺(PI)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根據一些實施例,第一基板10也可以可撓材料形成。
【0047】
像素定義層20可設置於第一基板10上。像素定義層20可定義第一到第三像素P1至P3之各區域。像素定義層20可包含複數個開口,且第一到第三像素P1至P3之各區域可藉由形成於像素定義層20中的開口而定義。
【0048】
第二基板90可設置於第二電極50上。第二基板90可支撐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0。在第1圖中,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0係設置於第二基板90之底表面上。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且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0也可設置於第二基板90之頂表面上。第二基板90可以光學透明材料形成,例如但不限於PET、PC、PES、PI或PMMA。
【0049】
以下將參考第3圖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第3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1及80的平面圖。在本發明之現行實施例中,第1圖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0可被第3圖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1及80所代替。
【0050】
請參考第3圖,第二視窗或第二濾光片71可包含第二濾光區R3及第二傳送區R4。第二濾光材料可設置於第二濾光區R3中。第二濾光區R3僅可傳送通過特定波長的光線。在實例中,對應於綠色的波長之光線可傳送通過第二濾光區R3。傳送通過第二濾光區R3的光線之亮度被減少。第二濾光材料可不設置於第二傳送區R4中。全部可見光波長範圍之光線可傳送通過第二傳送區R4。因此,可不會減少傳送通過第二傳送區R4的光線之亮度。當第二濾光片71包含第二傳送區R4時,從包含於第二像素P2中之有機發光層40產生之光線之部分可通過第二傳送區R4而傳送到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外部,而不經過濾光且不會減少亮度。因此,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可被提升。在實施例中,第二傳送區R4可被第二濾光區R3包圍。
【0051】
第一視窗或第一濾光片60可不包含傳送區。在所繪示之實施例中,第一濾光材料可設置於第一視窗或第一濾光片60之整體區域中。當第二傳送區R4及第一傳送區R2形成於傳送對於第一濾光片60來說相對高頻之光線的第二濾光片71及第三濾光片80中時,可降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色度減少或劣化,同時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
【0052】
第二傳送區R4之面積可小於第一傳送區R2之面積。當第二傳送區R4之面積小於第一傳送區R2之面積時,由於形成第二傳送區R4造成第二濾光區R3之減少面積可小於由於形成第一傳送區R2造成第一濾光區R1之減少面積。此可降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色度減少,同時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
【0053】
第二傳送區R4之面積比上第二視窗或第二濾光片71之面積的比例可小於第一傳送區R2之面積比上第三視窗或第三濾光片80之面積的比例。當第二傳送區R4之面積比上第二濾光片71之面積的比例小於第一傳送區R2之面積比上第三濾光片80之面積的比例時,在第二濾光片71中形成第二傳送區R4可導致第二濾光片71中之第二濾光區R3之減少面積小於因為在第三濾光片80中形成第一傳送區R2所導致的第三濾光片80中之第一濾光區R1之減少面積。此可降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色度減少,同時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在實施例中,第二傳送區R4之面積比上第二濾光區R3之面積的比例可小於第一傳送區R2之面積比上第一濾光區R1之面積的比例。
【0054】
以第1圖及第2圖之相同的元件符號所表示的其他元件實質上相同於那些元件,並因此將省略其詳細說明。
【0055】
以下將參考第4圖說明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第4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1、71及80的平面圖。在本發明之現行實施例中,第1圖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0可被第4圖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1、71及80所代替。
【0056】
請參考第4圖,第一視窗或第一濾光片61可包含第三濾光區R5及第三傳送區R6。第一濾光材料可設置於第三濾光區R5中。第三濾光區R5僅可傳送通過特定波長的光線。在實例中,對應於紅色的波長之光線可傳送通過第三濾光區R5。傳送通過第三濾光區R5的光線之亮度被減少。第一濾光材料可不設置於第三傳送區R6中。全部可見光波長範圍之光線可傳送通過第三傳送區R6。因此,可不會減少傳送通過第三傳送區R6的光線之亮度。當第一濾光片61包含第三傳送區R6時,從包含於第一像素P1中之有機發光層40產生之光線之部分可通過第三傳送區R6而傳送到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外部,而不經過濾光且不會減少亮度。因此,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可被提升。第三傳送區R6可被第三濾光區R5包圍。
【0057】
第三傳送區R6之面積可小於第二傳送區R4之面積。當第三傳送區R6之面積小於第二傳送區R4之面積時,因為形成第三傳送區R6造成第三濾光區R5之減少面積可小於因為形成第二傳送區R4造成第二濾光區R3之減少面積。此可降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色度減少,同時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
【0058】
第三傳送區R6之面積比上第一視窗或第一濾光片61之面積的比例可小於第二傳送區R4之面積比上第二視窗或第二濾光片71之面積的比例。當第三傳送區R6之面積比上第一濾光片61之面積的比例小於第二傳送區R4之面積比上第二濾光片71之面積的比例時,因為在第一濾光片61中形成第三傳送區R6可導致第一濾光片61中之第三濾光區R5之減少面積小於因為在第二濾光片71中形成第二傳送區R4所導致的第二濾光片71中之第二濾光區R3之減少面積。此可降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色度減少,同時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在實施例中,第三傳送區R6之面積比上第三濾光區R5之面積的比例可小於第二傳送區R4之面積比上第二濾光區R3之面積。
【0059】
以第1圖至第3圖之相同的元件符號所表示的其他元件實質上相同於那些元件,並因此將省略其詳細說明。
【0060】
以下將參考第5圖說明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第5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第一、第二及第三視窗或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1的平面圖。在本發明之現行實施例中,第一、第二及第三視窗或第1圖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0可被第5圖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1所代替。
【0061】
請參考第5圖,第三視窗或第三濾光片81可包含第一濾光區R1a及第一傳送區R2a。第三濾光材料可設置於第一濾光區R1a中但可不設置於第一傳送區R2a中。第一傳送區R2a可設置於第三視窗或第三濾光片81之外圍區域上。第一傳送區R2a可沿著第三視窗或第三濾光片81之一側而設置。當第三濾光片81包含第一傳送區R2a時,從包含於第三像素P3中之有機發光層40所產生之光線之部分可通過第一傳送區R2a而傳送到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外部,而不經過濾光且不會減少亮度。因此,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可被提升。由於第一視窗或第一濾光片60及第二視窗或第二濾光片70不包含傳送區,且傳送對於第一濾光片60及第二濾光片70為相對高頻之光線的第一傳送區R2a形成於第三視窗或第三濾光片81中,可降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色度減少,同時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
【0062】
以第1圖及第2圖之相同的元件符號所表示的其他元件實質上相同於那些元件,並因此將省略其詳細說明。
【0063】
以下將參考第6圖說明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第6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2及81的平面圖。在本發明之現行實施例中,第1圖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0可被第6圖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2及81所代替。
【0064】
請參考第6圖,第二濾光片72可包含第二濾光區R3a及第二傳送區R4a。第二濾光材料可設置於第二濾光區R3a中但可不設置於第二傳送區R4a中。第二傳送區R4a可設置於第二濾光片72之外圍區域上。第二傳送區R4a可沿著第二濾光片72之一側設置。當第二濾光片72包含第二傳送區R4a時,從包含於第二像素P2中之有機發光層40所產生之光線之部分可通過第二傳送區R4a而傳送到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外部,而不經過濾光且不會減少亮度。因此,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可被提升。由於第一濾光片60不包含傳送區,且傳送對於第一濾光片60來說相對高頻之光線的第二傳送區R4a形成於第二濾光片72中,可降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色度減少,同時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
【0065】
第二傳送區R4a之面積可小於第一傳送區R2a之面積。當第二傳送區R4a之面積小於第一傳送區R2a之面積時,因為形成第二傳送區R4a造成第二濾光區R3a之減少面積可小於因為形成第一傳送區R2a造成第一濾光區R1a之減少面積。此可降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色度減少,同時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
【0066】
第二傳送區R4a之面積比上第二濾光片72之面積的比例可小於第一傳送區R2a之面積比上第三濾光片81之面積的比例。當第二傳送區R4a之面積比上第二濾光片72之面積的比例小於第一傳送區R2a之面積比上第三濾光片81之面積的比例時,因為在第二濾光片72中形成第二傳送區R4a可導致第二濾光片72中之第二濾光區R3a之減少面積小於因為在第三濾光片81中形成第一傳送區R2a所導致的第三濾光片81中之第一濾光區R1a之減少面積。此可降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色度減少,同時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在實施例中,第二傳送區R4a之面積比上第二濾光區R3a之面積的比例可小於第一傳送區R2a之面積比上第一濾光區R1a之面積。
【0067】
以第1圖、第2圖及第5圖之相同的元件符號所表示的其他元件實質上相同於那些元件,並因此將省略其詳細說明。
【0068】
以下將參考第7圖說明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第7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2、72及81的平面圖。在本發明之現行實施例中,第1圖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0可被第7圖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2、72及81所代替。
【0069】
請參考第7圖,第一濾光片62可包含第三濾光區R5a及第三傳送區R6a。第一濾光材料可設置於第三濾光區R5a中但可不設置於第三傳送區R6a中。第三傳送區R6a可設置於第一濾光片62之外圍區域上。第三傳送區R6a可沿著第一濾光片62之一側而設置。當第一濾光片62包含第三傳送區R6a時,從包含於第一像素P1中之有機發光層40所產生之光線之部分可通過第三傳送區R6a而傳送到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外部,而不經過濾光且不會減少亮度。因此,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可被提升。
【0070】
第三傳送區R6a之面積可小於第二傳送區R4a之面積。當第三傳送區R6a之面積小於第二傳送區R4a之面積時,因為形成第三傳送區R6a造成第三濾光區R5a之減少面積可小於因為形成第二傳送區R4a造成第二濾光區R3a之減少面積。此可降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色度減少,同時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
【0071】
第三傳送區R6a之面積比上第一濾光片62之面積的比例可小於第二傳送區R4a之面積比上第二濾光片72之面積的比例。當第三傳送區R6a之面積比上第一濾光片62之面積的比例小於第二傳送區R4a之面積比上第二濾光片72之面積的比例時,因為在第一濾光片62中形成第三傳送區R6a可導致第一濾光片62中之第三濾光區R5a之減少面積小於因為在第二濾光片72中形成第二傳送區R4a所導致的第二濾光片72中之第二濾光區R3a之減少面積。此可降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色度減少,同時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在實施例中,第三傳送區R6a之面積比上第三濾光區R5a之面積的比例可小於第二傳送區R4a之面積比上第二濾光區R3a之面積。
【0072】
以第1、2、5及6圖之相同的元件符號所表示的其他元件實質上相同於那些元件,並因此將省略其詳細說明。
【0073】
以下將參考第8圖說明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第8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2的平面圖。在本發明之現行實施例中,第1圖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0可被第8圖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2所代替。
【0074】
請參考第8圖,第三濾光片82可包含第一濾光區R1b及第一傳送區R2b。第三濾光材料可設置於第一濾光區R1b中但可不設置於第一傳送區R2b中。第一傳送區R2b可設置於第三濾光片82之外圍區域上。第一傳送區R2b可包圍第一濾光區R1b。當第三濾光片82包含第一傳送區R2b時,從包含於第三像素P3中之有機發光層40產生之光線之部分可通過第一傳送區R2b而傳送到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外部,而不經過濾光且不會減少亮度。因此,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可被提升。由於第一濾光片60及第二濾光片70不包含傳送區,且傳送對於第一濾光片60及第二濾光片70為相對高頻之光線的第一傳送區R2b形成於第三濾光片82中,可降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色度減少,同時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
【0075】
以第1圖及第2圖之相同的元件符號所表示的其他元件實質上相同於那些元件,並因此將省略其詳細說明。
【0076】
以下將參考第9圖說明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第9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3及82的平面圖。在本發明之現行實施例中,第1圖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0可被第9圖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3及82所代替。
【0077】
請參考第9圖,第二濾光片73可包含第二濾光區R3b及第二傳送區R4b。第二濾光材料可設置於第二濾光區R3b中但可不設置於第二傳送區R4b中。第二傳送區R4b可設置於第二濾光片73之外圍區域上。第二傳送區R4b可包圍第二濾光區R3b。當第二濾光片73包含第二傳送區R4b時,從包含於第二像素P2中之有機發光層40所產生之光線之部分可通過第二傳送區R4b而傳送到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外部。因此,可不經過濾光且不減少亮度而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由於第一濾光片60不包含傳送區,當傳送對於第一濾光片60來說相對高頻之光線的第二傳送區R4b形成於第二濾光片73中,可降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色度減少,同時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
【0078】
第二傳送區R4b之面積可小於第一傳送區R2b之面積。當第二傳送區R4b之面積小於第一傳送區R2b之面積時,因為形成第二傳送區R4b造成第二濾光區R3b之減少面積可小於因為形成第一傳送區R2b造成第一濾光區R1b之減少面積。此可降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色度減少,同時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
【0079】
第二傳送區R4b之面積比上第二濾光片73之面積的比例可小於第一傳送區R2b之面積比上第三濾光片82之面積的比例。當第二傳送區R4b之面積比上第二濾光片73之面積的比例小於第一傳送區R2b之面積比上第三濾光片82之面積的比例時,因為在第二濾光片73中形成第二傳送區R4b可導致第二濾光片73中之第二濾光區R3b之減少面積小於因為在第三濾光片82中形成第一傳送區R2b所導致的第三濾光片82中之第一濾光區R1b之減少面積。此可降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色度減少,同時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在實施例中,第二傳送區R4b之面積比上第二濾光區R3b之面積的比例可小於第一傳送區R2b之面積比上第一濾光區R1b之面積。
【0080】
以第1、2及8圖之相同的元件符號所表示的其他元件實質上相同於那些元件,並因此將省略其詳細說明。
【0081】
以下將參考第10圖說明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第10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3、73及82的平面圖。在本發明之現行實施例中,第1圖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0可被第10圖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3、73及82所代替。
【0082】
請參考第10圖,第一濾光片63可包含第三濾光區R5b及第三傳送區R6b。第一濾光材料可設置於第三濾光區R5b中但可不設置於第三傳送區R6b中。第三傳送區R6b可設置於第一濾光片63之外圍區域上。第三傳送區R6b可包圍第三濾光區R5b。當第一濾光片63包含第三傳送區R6b時,從包含於第一像素P1中之有機發光層40所產生之光線之部分可通過第三傳送區R6b而傳送到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外部,而不經過濾光且不會減少亮度。因此,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可被提升。
【0083】
第三傳送區R6b之面積可小於第二傳送區R4b之面積。當第三傳送區R6b之面積小於第二傳送區R4b之面積時,因為形成第三傳送區R6b造成第三濾光區R5b之減少面積可小於因為形成第二傳送區R4b造成第二濾光區R3b之減少面積。此可降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色度減少,同時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
【0084】
第三傳送區R6b之面積比上第一濾光片63之面積的比例可小於第二傳送區R4b之面積比上第二濾光片73之面積的比例。當第三傳送區R6b之面積比上第一濾光片63之面積的比例小於第二傳送區R4b之面積比上第二濾光片73之面積的比例時,因為在第一濾光片63中形成第三傳送區R6b可導致第一濾光片63中之第三濾光區R5b之減少面積小於因為在第二濾光片73中形成第二傳送區R4b所導致的第二濾光片73中之第二濾光區R3b之減少面積。此可降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色度減少,同時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在實施例中,第三傳送區R6b之面積比上第三濾光區R5b之面積的比例可小於第二傳送區R4b之面積比上第二濾光區R3b之面積的比例。
【0085】
以第1、2、8及9圖之相同的元件符號所表示的其他元件實質上相同於那些元件,並因此將省略其詳細說明。
【0086】
雖然未顯示於圖式中,根據一些實施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之各自的形狀可為第2圖至第10圖中所繪示的形狀之組合。在實例中,第三濾光片可成形為類似於第2圖之第三濾光片80,第二濾光片可成形為類似於第6圖之第二濾光片72,以及第一濾光片可成形為類似於第10圖之第一濾光片63。可以此方式結合各種形狀。
【0087】
以下將參考第11圖及第12圖說明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第11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3的平面圖。第12圖為沿著第11圖之線XII-XII所取的第三濾光片83之剖面圖。在本發明之現行實施例中,第1圖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0可被第11圖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3所代替。
【0088】
請參考第11圖,第三濾光片83可包含第一區A1及第二區A2。第三濾光材料可設置於第一區A1和第二區A2中。第二區A2可具有比第一區A1高的透光率。請參考第12圖,第一區A1之厚度d1可大於第二區A2之厚度d2。因此,第二區A2之透光率可大於第一區A1之透光率。當第三濾光片83包含具有相對高透光率的第二區A2時,從包含於第三像素P3中之有機發光層40所產生並通過第二區A2而傳送到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的外部的光線之部分可具有比通過第一區A1而傳送的濾光的光線之部分還要高的亮度。因此,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之亮度可被提升。第一濾光片60及第二濾光片70中的每一個可形成以具有均勻厚度。因此,當形成於第三濾光片83中之第二區A2傳送對於第一濾光片60及第二濾光片70來說相對高頻之光線時,可降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之色度減少,同時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之亮度。請再次參考第11圖,第一區A1可包圍第二區A2。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實例中,第二區A2可沿著第三濾光片83之一側形成或可圍繞第一區A1。
【0089】
以第1圖及第2圖之相同的元件符號所表示的其他元件實質上相同於那些元件,並因此將省略其詳細說明。
【0090】
以下將參考第13圖說明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第13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4及83的平面圖。在本發明之現行實施例中,第1圖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0可被第13圖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4及83所代替。
【0091】
請參考第13圖,第二濾光片74可包含第三區A3及第四區A4。第四區A4可具有比第三區A3高的透光率。類似於第一區A1之厚度d1與第二區A2之厚度d2之間的關係,第三區A3之厚度可大於第四區A4之厚度。當第二濾光片74包含具有相對高透光率的第四區A4時,從包含於第二像素P2中之有機發光層40所產生並通過第四區A4而傳送到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的外部的光線之部分可具有比通過第三區A3而傳送的濾光的光線之部分還要高的亮度。因此,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可被提升。第一濾光片60可形成以具有均勻厚度。因此,當形成於第二濾光片74中之第四區A4傳送對於第一濾光片60來說相對高頻之光線時,可降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之色度減少,同時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之亮度。
【0092】
第四區A4之面積可小於第二區A2之面積。當第四區A4之面積小於第二區A2之面積時,因為形成第四區A4造成的第二濾光片74之顏色變化可小於因為形成第二區A2造成的第三濾光片83之顏色變化。因此,可被較敏感地感知到的第二像素P2之色度變化小於第三像素P3之色度變化。此可降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色度減少,同時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
【0093】
第四區A4之面積比上第二濾光片74之面積的比例可小於第二區A2之面積比上第三濾光片83之面積的比例。當第四區A4之面積比上第二濾光片74之面積的比例小於第二區A2之面積比上第三濾光片83之面積的比例時,即使第二濾光片74之一區域之光線透光率大於其他區域之光線透光率,仍可降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色度減少,同時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這是因為在第二濾光片74中發生顏色變化的區域之比例小於在第三濾光片83中發生顏色變化的區域之比例。
【0094】
以第1、2及11圖之相同的元件符號所表示的其他元件實質上相同於那些元件,並因此將省略其詳細說明。
【0095】
以下將參考第14圖說明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第14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4、74及83的平面圖。在本發明之現行實施例中,第1圖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0可被第14圖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4、74及83所代替。
【0096】
請參考第14圖,第一濾光片64可包含第五區A5及第六區A6。第六區A6可具有比第五區A5高的透光率。類似於第一區A1之厚度d1與第二區A2之厚度d2之間的關係,第五區A5之厚度可大於第六區A6之厚度。當第一濾光片64包含具有相對高透光率的第六區A6時,從包含於第一像素P1中之有機發光層40所產生並通過第六區A6而傳送到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的外部的光線之部分可具有比通過第五區A5而傳送的濾光的光線之部分還要高的亮度。因此,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可被提升。
【0097】
第六區A6之面積可小於第四區A4之面積。當第六區A6之面積小於第四區A4之面積時,因為形成第六區A6造成第一濾光片64之顏色變化可小於因為形成第四區A4造成第二濾光片74之顏色變化。因此,可被較敏感地感知到的第一像素P1之色度變化小於第二像素P2之色度變化。此可降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色度減少,同時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
【0098】
第六區A6之面積比上第一濾光片64之面積的比例可小於第四區A4之面積比上第二濾光片74之面積的比例。當第六區A6之面積比上第一濾光片64之面積的比例小於第四區A4之面積比上第二濾光片74之面積的比例時,即使第一濾光片64之一區域之光線透光率大於其他區域之光線透光率,仍可降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色度減少,同時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這是因為在第一濾光片64中發生顏色變化的區域之比例小於在第二濾光片74中發生顏色變化的區域之比例。
【0099】
以第1、2、11及13圖之相同的元件符號所表示的其他元件實質上相同於那些元件,並因此將省略其詳細說明。
【0100】
以下將參考第15圖說明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第15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第三濾光片84的剖面圖。第15圖之第三濾光片84之平面圖可實質上相同於第11圖之第三濾光片83之平面圖。第15圖可為沿著與第11圖之線XII-XII相同之線所取的第三濾光片84之剖面圖。
【0101】
請參考第15圖,第三濾光片84可包含複數個吸光粒子PA。吸光粒子PA可吸收特定波長光線。在實施例中,包含於第三濾光片84中的吸光粒子PA可吸收紅色及綠色光但不會吸收藍色光。吸光粒子PA可分散於第三濾光片84內部。在第一區A1中的吸光粒子PA之密度可大於第二區A2中的吸光粒子PA之密度。當在第一區A1中的吸光粒子PA之密度大於第二區A2中的吸光粒子PA之密度時,第二區A2之光線透光率可大於第一區A1之光線透光率。第15圖之第三濾光片84可被第11、13及14圖之第三濾光片83所代替。
【0102】
雖然未顯示於圖式中,根據一些實施例,相似於第三濾光片84的第一濾光片及第二濾光片可包含複數個吸光粒子。包含在第一濾光片中的吸光粒子可吸收藍色及綠色光但不會吸收紅色光。包含在第二濾光片中的吸光粒子可吸收紅色及藍色光但不會吸收綠色光。在實施例中,吸光粒子可不平均地分散於第一濾光片和第二濾光片中。在實例中,在第三區A3中的吸光粒子之密度可大於第四區A4中的吸光粒子之密度,且第五區A5中的吸光粒子之密度可大於第六區A6中的吸光粒子之密度。
【0103】
以下將參考第16及17圖說明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第16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1的平面圖。第17圖為第16圖之設置於區域B中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像素P1a、P1b、P2a、P2b、P3a及P3b的平面圖。
【0104】
請參考第16圖,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1可包含複數個第一像素P1a及P1b、複數個第二像素P2a及P2b、以及複數個第三像素P3a及P3b。第一、第二及第三像素P1a、P1b、P2a、P2b、P3a及P3b可被分割成複數個第一群組及複數個第二群組。第一群組中的每一個可包含彼此相鄰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像素P1a、P2a及P3a,且第二群組中的每一個可包含彼此相鄰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像素P1b、P2b及P3b。第一及第二群組中的每一個可作用為顯示一顏色的單元。第一群組及第二群組可沿著行及列的方向輪流排列。
【0105】
請參考第16及17圖,包含於第一群組中的每一個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像素P1a、P2a及P3a可分別包含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a、70a及80a。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a、70a及80a可實質上相同於第1及2圖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70及80。包含於第二群組中的每一個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像素P1b、P2b及P3b可分別包含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b、70b及80b。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60b、70b及80b中的每一個可具有均勻光線透光率。包含於第二群組中的每一個之第三像素P3b中的第三濾光片80b之光線透光率可實質上相同於包含於第一群組中的每一個之第三像素P3a中的第三濾光片80a之第一濾光區R1之光線透光率。包含於第一群組中的每一個之第三像素P3a中的第三濾光片80a之光線透光率可大於包含於相鄰第三像素P3a之第三像素P3b中的第三濾光片80b之光線透光率。亦即,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1可藉由提升包含於一些像素中的濾光片之光線透光率而提升其亮度。因此,可藉由將包含在一些像素中的濾光片之光線透光率維持在適當程度而降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1之色度減少。
【0106】
根據一些實施例,包含於第一群組中的每一個之第一、第二及第三像素P1a、P2a及P3a中的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80a、70a及80a可被上述參照第3圖至第15圖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濾光片所代替。
【0107】
本發明之實施例提供至少一個的下述優點。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可提升。另外,有可能降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色度減少,同時提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亮度。
【0108】
然而,本發明功效不限於本文所闡述之功效。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功效將在所屬領域之通常知識者藉由參考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而變得更加顯而易知。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61‧‧‧第一濾光片
71‧‧‧第二濾光片
80‧‧‧第三濾光片
R1‧‧‧第一濾光區
R2‧‧‧第一傳送區
R3‧‧‧第二濾光區
R4‧‧‧第二傳送區
R5‧‧‧第三濾光區
R6‧‧‧第三傳送區

Claims (12)

  1. 【第1項】
    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含一第一像素、一第二像素及一第三像素,其中該第一像素、該第二像素及該第三像素各包含 :
    一第一電極;
    一第二電極;以及
    一有機發光層,設置於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之間,
    其中該第一像素包含設置於該第一像素之該第二電極上方的一第一濾光材料,並配置以傳送具有一第一波長的光線,
    其中該第二像素包含設置於該第二像素之該第二電極上方的一第二濾光材料,並配置以傳送具有不同於該第一波長之一第二波長的光線,
    其中該第三像素包含設置於該第三像素之該第二電極上方的一第三濾光材料,並配置以傳送具有不同於該第一波長及該第二波長之一第三波長的光線,
  2. 其中該第三像素包含其中未設置有該第三濾光材料的一第一傳送區,且其係配置以允許該第三像素之該有機發光層發出之大量光線通過其中而傳送。
  3. 【第2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像素包含其中未設置有該第二濾光材料的一第二傳送區,且其係配置以允許該第二像素之該有機發光層發出之大量光線通過其中而傳送,其中該第二傳送區具有之面積小於該第一傳送區之面積,其中該第一像素包含其中未設置有該第一濾光材料的一第三傳送區,且其係配置以允許該第一像素之該有機發光層發出之大量光線通過其中而傳送,其中該第三傳送區具有之面積小於該第二傳送區之面積。
  4. 【第3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像素包含其中未設置有該第二濾光材料的一第二傳送區且其係配置以允許該第二像素之該有機發光層發出之大量光線通過其中而傳送,其中該第二傳送區之面積比上該第二濾光材料之面積的比例小於該第一傳送區之面積比上該第三濾光材料之面積的比例,其中該第一像素包含其中未設置有該第一濾光材料的一第三傳送區,且其係配置以允許該第一像素之該有機發光層發出之大量光線通過其中而傳送,其中該第三傳送區之面積比上該第一濾光材料之面積的比例小於該第二傳送區之面積比上該第二濾光材料之面積的比例。
  5. 【第4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像素不包含其中未設置有該第一濾光材料的區域,且其係配置以允許該第一像素之該有機發光層發出之大量光線通過其中而傳送,其中該第二像素不包含其中未設置有該第二濾光材料的區域,且其係配置以允許該第二像素之該有機發光層發出之大量光線通過其中而傳送。
  6. 【第5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波長大於該第二波長,且其中該第二波長大於該第三波長。
  7. 【第6項】
    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含一第一像素、一第二像素及一第三像素,其中該第一像素、該第二像素及該第三像素各包含:
    一第一電極;
    一第二電極;以及
    一有機發光層,設置於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之間,
  8. 其中該第一像素包含設置於該第一像素之該有機發光層上方的一第一濾光片,該第二像素包含設置於該第二像素之該有機發光層上方的一第二濾光片,該第三像素包含設置於該第三像素之該有機發光層上方的一第三濾光片,其中該第三濾光片包含一第一區域及具有大於該第一區域之透光率的一第二區域。
  9. 【第7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三濾光片之該第二區域具有小於該第三濾光片之該第一區域的厚度,其中該第三濾光片包含分佈其中的複數個吸光粒子,且其係配置以吸收特定波長之光線,其中該第一區域中之該複數個吸光粒子之密度大於該第二區域中之該複數個吸光粒子之密度。
  10. 【第8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濾光片包含一第三區域及具有大於該第三區域之透光率的一第四區域,其中該第四區域之面積小於該第二區域之面積,其中該第一濾光片包含一第五區域及具有大於該第五區域之透光率的一第六區域,其中該第六區域之面積小於該第四區域之面積 。
  11. 【第9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濾光片包含一第三區域及具有大於該第三區域之透光率的一第四區域,其中該第三區域之面積比上該第四區域之面積的比例大於該第一區域之面積比上該第二區域之面積的比例,其中該第一濾光片包含一第五區域及具有大於該第五區域之透光率的一第六區域,其中該第六區域之面積小於該第四區域之面積。
  12. 【第10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濾光片之透光率為平均分佈,其中該第二濾光片之透光率為平均分佈。
TW103115601A 2013-07-10 2014-04-30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TW2015071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81043A KR102122380B1 (ko) 2013-07-10 2013-07-10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7139A true TW201507139A (zh) 2015-02-16

Family

ID=50628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5601A TW201507139A (zh) 2013-07-10 2014-04-30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93326B2 (zh)
EP (1) EP2824709A3 (zh)
KR (1) KR102122380B1 (zh)
CN (1) CN104282718A (zh)
TW (1) TW20150713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6870B (zh) * 2018-06-22 2020-06-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49330B (zh) * 2014-06-04 2016-09-1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JP2016133590A (ja) * 2015-01-19 2016-07-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2446890B1 (ko) * 2015-06-11 2022-09-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572763B1 (ko) * 2016-06-29 2023-08-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표시장치와 그의 제조방법
JP2018205525A (ja) * 2017-06-05 2018-12-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9119438B (zh) 2017-06-26 2020-11-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KR102502221B1 (ko) * 2017-08-08 2023-02-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색 변환 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444611B1 (ko) * 2017-12-07 2022-09-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9935623B (zh) * 2018-06-22 2021-01-2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0164934A (zh) * 2018-06-22 2019-08-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8899347B (zh) * 2018-07-06 2021-01-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系统
US10998387B2 (en) 2018-08-16 2021-05-04 Int Tech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CN110957432B (zh) * 2018-09-27 2022-11-15 台州观宇科技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
CN111584584B (zh) * 2020-05-15 2023-12-05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28109A (zh) * 2020-06-10 2020-09-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模组、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10967B2 (ja) * 2001-07-27 2005-01-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及び電子機器
JP4736284B2 (ja) 2001-09-10 2011-07-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U2002353143A1 (en) 2002-01-07 2003-07-30 Clairvoyante Laboratories, Inc. Color flat panel display sub-pixel arrangements and layouts for sub-pixel rendering with increased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JP2003233063A (ja) 2002-02-12 2003-08-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163461A (ja) 2002-11-08 2004-06-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表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とそれを含む反射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
KR101007719B1 (ko) * 2003-07-31 2011-0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컬러필터기판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US7180238B2 (en) * 2004-04-08 2007-02-20 Eastman Kodak Company Oled microcavity subpixels and color filter elements
KR101080134B1 (ko) * 2004-10-25 2011-11-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컬러필터 기판 및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196202B1 (ko) * 2005-07-08 2012-11-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컬러필터 기판,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776467A (zh) * 2005-12-06 2006-05-24 彭冠璋 兼具发光亮度及光色对比度的彩色滤光片
KR101304410B1 (ko) * 2006-09-19 2013-09-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090035868A (ko) 2007-10-08 2009-04-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반사투과형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90085353A (ko) 2008-02-04 2009-08-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컬러필터 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01349845A (zh) * 2008-09-05 2009-01-21 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红绿蓝白型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
JP5609878B2 (ja) * 2009-09-07 2014-10-2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装置、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1698544B1 (ko) * 2009-12-02 2017-01-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모듈
US8749737B2 (en) * 2011-05-09 2014-06-10 Apple Inc. Display with color control
TWI464872B (zh) 2011-08-26 2014-12-11 Au Optronics Corp 鏡面電激發光顯示面板
KR101840713B1 (ko) * 2011-09-23 2018-03-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 표시 장치
KR101931173B1 (ko) * 2012-07-27 2018-12-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9088003B2 (en) * 2013-03-06 2015-07-21 Apple Inc. Reducing sheet resistance for common electrode in top emissio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6870B (zh) * 2018-06-22 2020-06-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24709A2 (en) 2015-01-14
CN104282718A (zh) 2015-01-14
KR20150007399A (ko) 2015-01-21
US9793326B2 (en) 2017-10-17
KR102122380B1 (ko) 2020-06-15
US20150014655A1 (en) 2015-01-15
EP2824709A3 (en)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507139A (zh)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US11355728B2 (en)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 having through-hole in display area
EP2866261B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WO2018040735A1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TWI601116B (zh)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TWI337049B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KR101778229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TW201721926A (zh)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包含該顯示裝置的頭戴式顯示器
KR20150039487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17198074A1 (zh) 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JP2002207434A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KR20200072745A (ko)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를 포함한 개인 몰입형 표시장치
JP2009032576A (ja)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JP2009151945A (ja) 有機el発光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210152259A (ko) 광 셔터 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투명 표시 장치
WO2018040699A1 (zh)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JP2006350303A (ja) 表示装置
KR20160071884A (ko) 투명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2469418B1 (ko) 투명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작동 방법
WO2018170960A1 (zh) 一种裸眼三维显示装置
KR102050446B1 (ko) 터치 패널 내장형 표시 장치
KR20150102249A (ko) 투명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2005085683A (ja) 有機el表示装置
JP4815939B2 (ja) 表示装置
JP2007052159A (ja) 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