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7134A - 電子式煞車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式煞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7134A
TW201447134A TW102120244A TW102120244A TW201447134A TW 201447134 A TW201447134 A TW 201447134A TW 102120244 A TW102120244 A TW 102120244A TW 102120244 A TW102120244 A TW 102120244A TW 201447134 A TW201447134 A TW 20144713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liper
nut
screw
spiral channel
axi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0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26635B (zh
Inventor
Sheng-Chih Chang
Che-Kang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Hiwin Te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win Tech Corp filed Critical Hiwin Tech Corp
Priority to TW1021202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663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47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71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66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6635B/zh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為一種電子式煞車裝置,其主要係由螺桿、螺帽、第一滾動模組、卡鉗、第二滾動模組、來令片組、固定座、第三滾動模組、及動力組所組成,本發明特別將該卡鉗的第二側部以呈筒狀的型態而套設在該螺帽上,又該螺帽係套設於該螺桿,因此,該卡鉗、螺帽與該螺桿三者間係呈套疊之型態,而有效減少在長度上所需的組裝空間,以降低該電子式煞車裝置的長度,同時縮短煞車反應時間,達到利於配置在代步工具上的目的;且本發明機構明顯減少,而得以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電子式煞車裝置
本發明係與煞車裝置有關,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電子式煞車裝置。
目前的可動器材、機械、代步工具,其內皆有傳動結構,其傳動結構如有減速及停止作動之需求時,往往會於傳動結構之相關位置設有煞車裝置,傳統的蝶式剎車裝置,主要以液壓系統為主,近年來隨著電動車的發展及控制技術的提升,慢慢的有液壓搭配電子式控制的雙重系統,再來是漸趨普遍的電子駐車系統(Electric Parking Brake,EPB),目前,越來越多電子式煞車(Electromechanical Brake,EMB)系統相關的專利產出,目的是配合先進的控制性能及車輛全電式控制技術(Drive-by-Wire)的重視。
參閱日本申請第2009-52682號專利,係提供一種電動煞車裝置,其主要使用一對螺桿,該二螺桿的旋向彼此相反,作動時藉由驅動裝置內部的傘齒輪機構,同時驅動兩支螺桿,進而達到卡鉗帶動二來令片進行碟盤制動的目的,然而,該專利前案的二螺桿係在同一軸向,因此在長度上所需的組裝空間較大,即該卡鉗必須具有較大長度空間來容置該二螺桿、及傘齒輪機構等,而不利於配置於代步工具,特別是汽車上,此外,該專利前案係利用兩支螺桿配合傘齒輪來進行驅動,因此機構複雜,成本 高。
是以,如何開發出一種電子式煞車裝置,其可解決上述的缺陷,即為本案發明的動機。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子式煞車裝置,其主要減少在長度上所需的組裝空間,以降低該電子式煞車裝置的長度,同時縮短煞車反應時間,而利於配置在代步工具。
本發明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子式煞車裝置,其主要簡化機構,降低成本。
緣是,為了達成前述目的,依據本發明所提供之一種電子式煞車裝置,適用於對一剎車盤進行制動,該電子式煞車裝置包含:一螺桿,具有一軸線以及一繞該軸線螺旋設置於外部的第一外螺旋槽道;一螺帽,是沿該軸線方向套設於該螺桿,並包含一繞該軸線螺旋設置於內部的內螺旋槽道、一繞該軸線螺旋設置於外部的第二外螺旋槽道,且該內螺旋槽道與第一外螺旋槽道形成一第一滾動軌道,該第二外螺旋槽道與該內螺旋槽道的旋向相反;一第一滾動模組,組設在該第一滾動軌道內;一卡鉗,具有一第一側部及一與第一側部相距一距離的第二側部,該第二側部是沿該軸線方向套設於該螺帽,並包含一繞該軸線螺旋設置於內部的卡鉗螺旋槽道,且該卡鉗螺旋槽道與第二外螺旋槽道形成一第二滾動軌道;一第二滾動模組,組設在該第二滾動軌道內;一來令片組,設於該卡鉗內部,並包含一被該第二側部推動的第一來令片、及一被該螺桿推動的第二來令片,且該第一、二來令片之間供該剎車盤設置;一固定座,是沿該軸線方 向套置樞設於該螺帽;一動力組,設於該固定座,且帶動該螺帽原地轉動。
較佳地,該動力組包含一固設於該固定座且具有一轉軸的馬 達、一被該轉軸帶動的第一皮帶輪、一固設於該螺帽一端面的第二皮帶輪、及一套設於該第一、二皮帶輪之間的皮帶所組成。
較佳地,該第二皮帶輪具有一供該螺桿穿置且不與該螺桿接觸 的穿孔。
較佳地,該卡鉗的第二側部呈筒狀,且與該第二側部係可分離 地組設於該卡鉗。
較佳地,該卡鉗的第二側部呈筒狀,且該第二側部係一體成形 於該卡鉗。
較佳地,該螺帽更具有一繞該軸線螺旋設置於內部的外循環 槽,該固定座包含一繞該軸線設置於內部的內循環槽,且該內循環槽與外循環槽形成一第三滾動軌道,該第三滾動軌道組設有一第三滾動模組。
有關本發明為達成上述目的,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他之功效,茲舉三較佳可行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
10‧‧‧剎車盤
20‧‧‧螺桿
21‧‧‧軸線
22‧‧‧第一外螺旋槽道
30‧‧‧螺帽
31‧‧‧內螺旋槽道
32‧‧‧第二外螺旋槽道
33‧‧‧外循環槽
34‧‧‧迴流孔
35‧‧‧迴流蓋
351‧‧‧流道
41‧‧‧第一滾動模組
42‧‧‧第二滾動模組
43‧‧‧第三滾動模組
50‧‧‧卡鉗
51‧‧‧第一側部
52‧‧‧第二側部
521‧‧‧卡鉗螺旋槽道
522‧‧‧迴流孔
53‧‧‧迴流蓋
531‧‧‧流道
60‧‧‧來令片組
61‧‧‧第一來令片
62‧‧‧第二來令片
70‧‧‧固定座
71‧‧‧內循環槽
80‧‧‧動力組
81‧‧‧馬達
811‧‧‧轉軸
82‧‧‧第一皮帶輪
83‧‧‧第二皮帶輪
831‧‧‧穿孔
84‧‧‧皮帶
A‧‧‧第一滾動軌道
B‧‧‧第二滾動軌道
C‧‧‧第三滾動軌道
第1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第2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剖面圖。
第3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顯示螺帽的立體狀態。
第4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剖面圖,顯示該第一、二來令片夾制剎車盤的狀態。
第5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剖面圖。
第6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剖面圖。
第7圖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剖面圖。
第8圖係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剖面圖。
第9圖係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剖面圖。
第10圖係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剖面圖。
第11圖係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剖面圖。
參閱第1至3圖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電子式煞車裝置,適用於對一剎車盤10進行制動,該電子式煞車裝置主要係由一螺桿20、一螺帽30、一第一滾動模組41、一卡鉗50、一第二滾動模組42、一來令片組60、一固定座70、一第三滾動模組43、及一動力組80所組成,其中:該螺桿20,具有一軸線21以及一繞該軸線21螺旋設置於外部的第一外螺旋槽道22。
該螺帽30,是沿該軸線21方向套設於該螺桿20,並包含一繞該軸線21螺旋設置於內部的內螺旋槽道31、一繞該軸線21螺旋設置於外部的第二外螺旋槽道32與外循環槽33,且該內螺旋槽道31與第一外螺旋槽道22形成一第一滾動軌道A,該第二外螺旋槽道32與該內螺旋槽道31的旋向相反;本實施例中該內螺旋槽道31的旋向係以第4圖為方向定義基礎,並由上而下朝左傾斜,該第二外螺旋槽道32的旋向則以第4圖為方向定義基礎,並由上而下朝右傾斜,另外,該螺帽30與該螺桿20之間係 採循環設計,因此,於該螺帽30上設有迴流孔34,以供迴流蓋35(Internal re-turn cap)設置,該迴流蓋35頂面設有一偏移流向的流道351,以當該第一滾動模組41通過該流道351時,會改變流向而不隨著螺桿軸20流出於螺帽30外。
該第一滾動模組41,組設在該第一滾動軌道A內,該第一滾動模組41包含複數個滾珠,使螺桿20相對於該螺帽30的移動更為順暢。
該卡鉗50,具有一第一側部51及一與第一側部51相距一距離的第二側部52,該第二側部52是沿該軸線21方向套設於該螺帽30,並包含一繞該軸線21螺旋設置於內部的卡鉗螺旋槽道521,且該卡鉗螺旋槽道521與第二外螺旋槽道32形成一第二滾動軌道B;本實施例中該第二側部52呈筒狀,且與該第二側部52係可分離地組設於該卡鉗50;另外,該第二側部52與該螺帽30之間係採循環設計,因此,於該第二側部52上設有二迴流孔522,以供迴流蓋53(Internal re-turn cap),該迴流蓋53頂面設有一偏移流向的流道531,以當該第二滾動模組42通過該流道531時,會改變流向而不隨著卡鉗50流出於螺帽30外。
該第二滾動模組42,組設在該第二滾動軌道B內,該第二滾動模組42包含複數個滾珠,使卡鉗50相對於螺帽30的移動更為順暢。
該來令片組60,設於該卡鉗50內部,並包含一被該第二側部52推動的第一來令片61、及一被該螺桿20推動的第二來令片62,且該第一、二來令片61、62之間供該剎車盤10設置。
該固定座70,是沿該軸線21方向套置樞設於該螺帽30,並包含一繞該軸線21設置於內部的內循環槽71,且該內循環槽71與外循環槽 33形成一第三滾動軌道C。
該第三滾動模組43,組設在該第三滾動軌道C內,使該螺帽 30相對於該固定座70轉動的更為順暢。
該動力組80,設於該固定座70,且帶動該螺帽30相對於該固 定座70原地轉動;本實施例中,該動力組80包含一固設於該固定座70且具有一轉軸811的馬達81、一被該轉軸811帶動的第一皮帶輪82、一固設於該螺帽30一端面的第二皮帶輪83、及一套設於該第一、二皮帶輪82、83之間的皮帶84所組成,又該第二皮帶輪83具有一供該螺桿20穿置且不與該螺桿20接觸的穿孔831。
以上所述即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各主要構件之結構及其組態說 明。至於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功效,作以下說明。
參閱第2、4圖所示,本發明可將該固定座70固定在可動器材、 機械、或代步工具等具有傳動結構的鄰近處,而該剎車盤10係固設在該傳動結構(圖上未示)上,當其傳動結構如有減速及停止作動之需求時,可控制該馬達81作動,而透過該第一、二皮帶輪82、83與皮帶84的動力連結,使得該螺帽30相對於該固定座70而原地轉動,此時,該螺桿20則以第3圖為方向定義基礎而朝下線性位移,亦即該螺桿20朝第二來令片62的方向線性位移,進而推動該第二來令片62,使該第二來令片62抵觸於該剎車盤10一側面。
另外,當該螺帽30相對於該固定座70原地轉動時,由於該螺 帽30的第二外螺旋槽32道與該內螺旋槽道31的旋向相反,因此,帶動該卡鉗50以第3圖為方向定義基礎而朝上線性位移,俾使該卡鉗50的第一側 部51朝第一來令片61的方向線性位移,進而推動該第一來令片61,使該第一來令片61抵觸於該剎車盤10另一側面,據此,控制該馬達81作動即可使該螺桿20與該卡鉗50產生不同向的線性位移,以推動該第二、一來令片62、61而將該剎車盤10夾制住,達到傳動結構減速及停止的作動需求。
同樣的,控制該馬達81的轉軸811反向轉動,即可使該螺桿 20與該卡鉗50產生呈相對遠離的不同向線性位移,使該第二、一來令片62、61脫離夾制該剎車盤10,讓該傳動結構得以再次作動。
須說明的是,由於本發明係將該卡鉗50的第二側部52以呈筒 狀的型態而套設在該螺帽30上,又該螺帽30係套設於該螺桿20,因此,該卡鉗50、螺帽30與該螺桿20三者間係呈套疊之型態,而有效減少在長度上所需的組裝空間,以降低該電子式煞車裝置的長度,同時縮短煞車反應時間,達到利於配置在代步工具上的目的;且本發明機構明顯減少,而得以降低成本。
參閱第5圖所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電子式煞 車裝置,適用於對一剎車盤10進行制動,該電子式煞車裝置同樣係由一螺桿20、一螺帽30、一第一滾動模組41、一卡鉗50、一第二滾動模組42、一來令片組60、一固定座70、一第三滾動模組43、及一動力組80所組成,由於其組態及功效同於第一實施例,故不再贅述,至於第二實施例不同處在於:該卡鉗50的第二側部52係一體成形於該卡鉗50,且該第二側部52與該螺帽30之間係採無循環設計,因此,於該第二側部52上不需設有迴流蓋,僅需於該第二側部52與該螺帽30之間設一套筒(圖上 未示),以防止第二滾動模組42流出於卡鉗50外。
參閱第6圖所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電子式煞 車裝置,適用於對一剎車盤10進行制動,該電子式煞車裝置同樣係由一螺桿20、一螺帽30、一第一滾動模組41、一卡鉗50、一第二滾動模組42、一來令片組60、一固定座70、一第三滾動模組43、及一動力組80所組成,由於其組態及功效同於第一實施例,故不再贅述,至於第三實施例不同處在於:該卡鉗50的第二側部52與該螺帽30之間係採無循環設計,因此,於該第二側部52上不需設有迴流蓋,僅需於該第二側部52與該螺帽30之間設一套筒(圖上未示),以防止第二滾動模組42流出於卡鉗50外;該螺帽30與該螺桿20之間同樣採無循環設計,因此,於該螺帽30上不需設有迴流蓋,僅需於該螺帽30與該螺桿20之間設一套筒(圖上未示),以防止第一滾動模組41流出於該螺帽30外。
參閱第7圖所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電子式煞 車裝置,適用於對一剎車盤10進行制動,該電子式煞車裝置同樣係由一螺桿20、一螺帽30、一第一滾動模組41、一卡鉗50、一第二滾動模組42、一來令片組60、一固定座70、一第三滾動模組43、及一動力組80所組成,由於其組態及功效同於第一實施例,故不再贅述,至於第四實施例不同處在於:該卡鉗50的第二側部52係一體成形於該卡鉗50,藉以形成一另實施狀態。
參閱第8圖所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電子式煞 車裝置,適用於對一剎車盤10進行制動,該電子式煞車裝置同樣係由一螺桿20、一螺帽30、一第一滾動模組41、一卡鉗50、一第二滾動模組42、一來令片組60、一固定座70、一第三滾動模組43、及一動力組80所組成,由於其組態及功效同於第一實施例,故不再贅述,至於第五實施例不同處在於:該卡鉗50的第二側部52與該螺帽30之間係採無循環設計,因此,於該第二側部52上不需設有迴流蓋,僅需於該第二側部52與該螺帽30之間設一套筒(圖上未示),以防止第二滾動模組42流出於卡鉗50外。
參閱第9圖所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電子式煞 車裝置,適用於對一剎車盤10進行制動,該電子式煞車裝置同樣係由一螺桿20、一螺帽30、一第一滾動模組41、一卡鉗50、一第二滾動模組42、一來令片組60、一固定座70、一第三滾動模組43、及一動力組80所組成,由於其組態及功效同於第一實施例,故不再贅述,至於第六實施例不同處在於:該卡鉗50的第二側部52係一體成形於該卡鉗50,且該卡鉗50的第二側部52與該螺帽30之間係採無循環設計,因此,於該第二側部52上不需設有迴流蓋,僅需於該第二側部52與該螺帽30之間設一套筒(圖上未示),以防止第二滾動模組42流出於卡鉗50外;該螺帽30與該螺桿20之間同樣採無循環設計,因此,於該螺帽30上不需設有迴流蓋僅需於該螺帽30與該螺桿20之間設一套筒(圖上未示),以防止第一滾動模組41流出於該螺帽30外。
參閱第10圖所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電子式煞 車裝置,適用於對一剎車盤10進行制動,該電子式煞車裝置同樣係由一螺桿20、一螺帽30、一第一滾動模組41、一卡鉗50、一第二滾動模組42、一來令片組60、一固定座70、一第三滾動模組43、及一動力組80所組成,由於其組態及功效同於第一實施例,故不再贅述,至於第七實施例不同處在於:該螺帽30與該螺桿20之間採無循環設計,因此,於該螺帽30上不需設有迴流蓋,僅需於該螺帽30與該螺桿20之間設一套筒(圖上未示),以防止第一滾動模組41流出於該螺帽30外。
參閱第11圖所示,本發明第八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電子式煞 車裝置,適用於對一剎車盤10進行制動,該電子式煞車裝置同樣係由一螺桿20、一螺帽30、一第一滾動模組41、一卡鉗50、一第二滾動模組42、一來令片組60、一固定座70、一第三滾動模組43、及一動力組80所組成,由於其組態及功效同於第一實施例,故不再贅述,至於第八實施例不同處在於:該卡鉗50的第二側部52係一體成形於該卡鉗50,且該螺帽30與該螺桿20之間採無循環設計,因此,於該螺帽30上不需設有迴流蓋,僅需於該螺帽30與該螺桿20之間設一套筒(圖上未示),以防止第一滾動模組41流出於該螺帽30外。
綜上所述,上述各實施例及圖示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專利涵蓋的範圍內。
10‧‧‧剎車盤
20‧‧‧螺桿
50‧‧‧卡鉗
52‧‧‧第二側部
62‧‧‧第二來令片
70‧‧‧固定座
80‧‧‧動力組
81‧‧‧馬達
811‧‧‧轉軸
82‧‧‧第一皮帶輪
83‧‧‧第二皮帶輪
84‧‧‧皮帶

Claims (6)

  1. 一種電子式煞車裝置,適用於對一剎車盤進行制動,該電子式煞車裝置包含:一螺桿,具有一軸線以及一繞該軸線螺旋設置於外部的第一外螺旋槽道;一螺帽,是沿該軸線方向套設於該螺桿,並包含一繞該軸線螺旋設置於內部的內螺旋槽道、一繞該軸線螺旋設置於外部的第二外螺旋槽道,且該內螺旋槽道與第一外螺旋槽道形成一第一滾動軌道,該第二外螺旋槽道與該內螺旋槽道的旋向相反;一第一滾動模組,組設在該第一滾動軌道內;一卡鉗,具有一第一側部及一與第一側部相距一距離的第二側部,該第二側部是沿該軸線方向套設於該螺帽,並包含一繞該軸線螺旋設置於內部的卡鉗螺旋槽道,且該卡鉗螺旋槽道與第二外螺旋槽道形成一第二滾動軌道;一第二滾動模組,組設在該第二滾動軌道內;一固定座,是沿該軸線方向套置樞設於該螺帽;一動力組,設於該固定座,且帶動該螺帽原地轉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式煞車裝置,其中該動力組包含一固設於該固定座且具有一轉軸的馬達、一被該轉軸帶動的第一皮帶輪、一固設於該螺帽一端面的第二皮帶輪、及一套設於該第一、二皮帶輪之間的皮帶所組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滾動模組,其中該第二皮帶輪具有一供該螺 桿穿置且不與該螺桿接觸的穿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式煞車裝置,其中該卡鉗的第二側部呈筒狀,且與該第二側部係可分離地組設於該卡鉗。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式煞車裝置,其中該卡鉗的第二側部呈筒狀,且該第二側部係一體成形於該卡鉗。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式煞車裝置,其中該螺帽更具有一繞該軸線螺旋設置於內部的外循環槽,該固定座包含一繞該軸線設置於內部的內循環槽,且該內循環槽與外循環槽形成一第三滾動軌道,該第三滾動軌道組設有一第三滾動模組。
TW102120244A 2013-06-07 2013-06-07 電子式煞車裝置 TWI5266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0244A TWI526635B (zh) 2013-06-07 2013-06-07 電子式煞車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0244A TWI526635B (zh) 2013-06-07 2013-06-07 電子式煞車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7134A true TW201447134A (zh) 2014-12-16
TWI526635B TWI526635B (zh) 2016-03-21

Family

ID=52707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0244A TWI526635B (zh) 2013-06-07 2013-06-07 電子式煞車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2663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8230B (zh) * 2020-02-27 2021-09-01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駐車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8230B (zh) * 2020-02-27 2021-09-01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駐車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26635B (zh) 2016-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30727B2 (en) Electro-mechanical brake device
US9080623B2 (en) Electromechanical brake system
US9188182B2 (en) Electro-mechanical brake with differential gear
US9989113B2 (en) Electronic parking brake
WO2014058015A1 (ja) 電動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装置
US10167911B2 (en) Electric parking brake
JP2018168918A (ja) ボールねじ装置
CN106321815A (zh) 车辆变速驱动桥和驻车致动器组件
TWI651477B (zh) 運動導引裝置
US20190376586A1 (en) Electric actuator
TWI526635B (zh) 電子式煞車裝置
US20170276197A1 (en) Electric brake caliper
JP7088480B2 (ja) シフト装置
JP5923969B2 (ja) 電動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装置
JP2017522512A (ja) 車のブレーキアクチュエータ
KR101251765B1 (ko) 동력 전달장치
JP2015086886A (ja) 電動式直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電動式ブレーキ装置
CN104500670A (zh) 飞机电刹车用内循环滚珠丝杠组件
CN104235355B (zh) 电子式煞车装置
KR102216888B1 (ko) 수동 제어가 가능한 철도차량용 제동시스템
KR20170110756A (ko) 전자식 주차 브레이크용 액추에이터
US6851329B2 (en) Speed change gear device
KR20160025298A (ko) 리드 스크류 타입 액츄에이터를 이용한 쉬프트 바이 와이어용 파킹 장치
EP3546796A1 (en) Differential, and vehicle
JP2007303614A (ja) 電動式のケーブル駆動装置および電動式ブレー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