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39138A - 用於防止與聚苯乙烯溴化相關的乳液形成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防止與聚苯乙烯溴化相關的乳液形成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39138A
TW201439138A TW102146805A TW102146805A TW201439138A TW 201439138 A TW201439138 A TW 201439138A TW 102146805 A TW102146805 A TW 102146805A TW 102146805 A TW102146805 A TW 102146805A TW 201439138 A TW201439138 A TW 20143913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ystyrene
bromination
matrix
emulsion
molecular sie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6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ustin P Shofner
Evan A Ours
Original Assignee
Albemarl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bemarle Corp filed Critical Albemarle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439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913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18Introducing halogen atoms or halogen-containing groups
    • C08F8/20Halogen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6/00Post-polymerisation treatments
    • C08F6/02Neutralisation of the polymerisation mass, e.g. killing the catalyst also removal of catalyst residu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案提供一種用於抑制在利用水性淬滅劑淬滅聚苯乙烯溴化反應中所遭遇之乳液形成的方法。該方法包含使該聚苯乙烯溴化基質於溴化之前在鹵化烷烴溶劑中暴露於分子篩。

Description

用於防止與聚苯乙烯溴化相關的乳液形成的方法
在製備聚苯乙烯聚合物、尤其是鹵化聚苯乙烯聚合物(諸如用於耐火應用中之該等聚苯乙烯聚合物)的實踐中,通常使用諸如溴、氯、氟及其類似物之鹵化劑。在溴的狀況下,該等反應產生作為鹵化反應副產物之溴化氫。溴化一般係於諸如烷烴、鹵化烷烴、芳族化合物及其類似物的有機溶劑中進行。
聚苯乙烯聚合物一般含有多個溴化位點,且可能不希望將其全部溴化。雖然可藉由選擇溴化試劑與溴化基質的比例來控制溴化度,但較為有效的是,使用相對於欲溴化之位點的所需比例而言稍微過量的溴化試劑。由於必須進行溴化反應來使得可僅達成所需溴化度,所以可能需要在完成之前終止溴化。可藉由使用淬滅試劑(諸如水合肼或氫氧化鈉)來終止溴化反應。淬滅劑一般藉由與溶液中存在的溴反應來停止溴化反應。一旦溴化反應已進行至所需程度,一般藉由將反應物質與淬滅劑水溶液組合來進行淬滅。舉例而言,可將反應物 質添加至水合肼/水溶液中。使用水性淬滅劑的一個優勢在於將淬滅反應之許多產物(諸如在水合肼淬滅之狀況下,為溴化氫)隔離於水相中,而可能存在之有機產物保留於有機層中,該有機層含有溴化聚苯乙烯聚合物以及當中進行溴化反應之溶劑。常見溴化溶劑包括烷烴、鹵化烷烴、芳族化合物、鹵化芳族化合物及其類似物。
請注意,即使當完全溴化時,溴化反應亦會因反應之漸近性質而未達到完全完成,且因此經常使用大幅過量的溴。因此,一般存在經常是顯著量的殘餘溴。雖然該情形與上述反應的不同之處在於溴化因缺少溴化基質而終止,但仍需要「淬滅」步驟以使過量的溴轉化成溴化氫,從而允許安全地操作反應物質且進一步處理鹵化聚苯乙烯產物。
淬滅步驟一般產生雙相混合物,該混合物由以下組成:含有一定量夾帶水相之乳化有機層,該有機層頂部存在未夾帶於有機乳液中之包含過量水溶液的水相。乳液之有機組分包含溴化聚苯乙烯以及於其中對聚苯乙烯進行溴化之溶劑。水相由水及淬滅步驟產物組成,該等淬滅步驟產物諸如在水合肼淬滅的狀況下的溴化氫。一般而言,總水相之多達或多於40wt%可夾帶於有機相乳液內。淬滅步驟之反應產物一般是不合需要的且必須加以移除,這尤其是因為該等產物可能對許多終端使用者應用(諸如電子設備)具有不利影響。在一些狀況下,諸如利用水合肼淬滅之情況,必須對反應產物進行進一步處理(用諸如氫氧化鈉之苛性鹼中和溴化氫)此 會將其他離子物質(諸如溴化鈉)引入反應混合物中。
因此,在進一步分離及處理產物之前將其移除。然而,移除因以下事實而變得複雜:諸如離子物質的水溶性物質為水相之部分,其大部分隔離於有機產物相中之聚合物乳液內。純化聚合物產物相之常用方法為用水洗滌以試圖提取離子物質及/或任何其他水溶性產物。然而,若存在乳液,則由於大部分水相夾帶於聚苯乙烯產物相內,從而使得難以進行提取,所以該等洗滌之效率會極大地降低。任何中和步驟一般需要大量苛性鹼並反復暴露以充分地中和保留於乳化水相內之溴化氫。可溶於水相內之任何其他溴化或淬滅反應副產物亦作為夾帶水相之一部分,而截留於乳液中。
在溴化聚苯乙烯反應的情況下,一般難以避免淬滅之後的乳液形成,此與聚苯乙烯之分子量無關,尤其是在未將隨後須移除以保持產物品質之其他組分添加至聚苯乙烯溶液中的情況下如此。然而,儘管有前述情況,但迄今已認為必須經由在淬滅反應下游藉由用水提取所進行的反復洗滌來處理諸如酸及/或離子內含物之水溶性污染物。
由於雜質存在於水相中,所以鹵化聚苯乙烯聚合物反應物質的乳化會不可避免地增加聚苯乙烯下游處理中純化程序之複雜度及程度。然而,已發現可藉由在溴化之前使溴化基質與特定分子篩接觸,移除分子篩,且繼續進行溴化來抑制或甚至防止乳液形成。已發 現在鹵化烷烴溶劑中進行接觸的情況下,對乳液的抑制最為顯著。在鹵化溶劑中進行接觸時抑制尤其有效之事實係合宜的,這是因為許多製備聚苯乙烯溴化基質之方法提供聚苯乙烯被溶劑化於鹵化烷烴溶劑中之溶液。因此,在一實施例中,本發明包含:一種防止聚苯乙烯乳液形成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1)提供包含溶解於鹵化烷烴溶劑中之聚苯乙烯基質的溶液或將聚苯乙烯基質溶解於鹵化烷烴溶劑中以形成溶解的聚苯乙烯基質溶液;2)使1)中之溶解的聚苯乙烯基質溶液與一或多個分子篩接觸;3)自溶解的聚苯乙烯基質溶液分離一或多個分子篩以使溶解的聚苯乙烯基質仍溶解於鹵化烷烴溶劑中;4)在步驟3)之分離後,使溶解的聚苯乙烯基質溶液與溴化劑接觸;其中該接觸視情況在觸媒存在下進行,以使得經由溴化反應使溶解的聚苯乙烯基質溴化;及5)使溴化之聚苯乙烯基質溶液與水性淬滅試劑接觸,從而淬滅溴化反應。
亦已發現在暴露於分子篩之後且在溴化之前,可將聚苯乙烯基質與分子篩分離且再溶劑化於相同或另一種鹵化烷烴溶劑中,且保持分子篩暴露之作用,亦即抑制乳液形成。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分子篩之平均孔徑在約2埃至約12埃之範圍內。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進行接觸之時間在1小時至12小時範圍內。在另一較佳實施例 中,分子篩以相對於聚苯乙烯0.5wt%至5.0wt%分子篩之加載量存在。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分子篩以相對於聚苯乙烯0.5wt%至2.0wt%分子篩之加載量存在。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包含溶解於鹵化烷烴溶劑中之聚苯乙烯聚合物,其根據上文所闡述之方法已暴露於分子篩,該等分子篩已獲移除。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包含鹵化聚合物之溶液,其中該聚合物溶液已由上述步驟1至5形成。
本發明旨在減少因溴化、淬滅及/或其他步驟(諸如中和淬滅產物)所產生的與溴化聚苯乙烯聚合物締合之水溶性污染物的出現,該等步驟會產生作為水相之部分與溴化產物聚合物發生乳化之水溶性污染物。在一實施例中,該等污染物,為由使用水性鹼中和有機相中之酸所形成的離子物質。
該情形可能在用試劑淬滅溴化反應,從而產生酸性物質作為淬滅產物,隨後藉由添加中和劑來部分或完全中和該酸性物質時出現。舉例而言,可藉由添加水合肼來淬滅使用溴進行之溴化,從而產生溴化氫作為淬滅產物。藉由進一步添加諸如氫氧化鈉之鹼來中和溴化氫。
或者,可進行溴化以使得淬滅反應產生無需進一步處理之產物。舉例而言,可藉由添加氫氧化鈉淬滅使用溴對聚苯乙烯進行之溴化,產生在移除之前一般無需進一步處理之NaBr。
相較於無分子篩暴露之方法,本發明方法提 供在其中乳化作用較少且在許多情況下甚至完全不存在的有機相。乳液程度降低或消除乳液完全地簡化了對有機相中之聚合物進行的進一步處理。在溴化期間產生及在淬滅後存在於水相中之HBr以及可能由淬滅反應或其他淬滅後處理(諸如中和)產生之其他水溶性污染物易於藉由洗滌步驟來完全或大部分移除,而非夾帶於有機相內之乳液中。在初始洗滌步驟中移除水溶性污染物及離子物質會減少對進一步洗滌的需要。在藉由中和進行進一步處理的狀況下,其使得由此產生之溴化氫可以用最少量之苛性鹼完全中和。總體上,使聚苯乙烯基質在鹵化溶劑中暴露於分子篩會減少最終將作為溴化聚苯乙烯產物污染的水溶性污染物及離子物質之量。
此外,分離通常為快速的且在視覺上為徹底的,從而能夠容易高效且完全地移除水相及相關溶劑化或溶解的雜質。如上所述,若欲進行中和,則將溴化氫有效分配於水相中會因減少中和所需之苛性鹼之量而使得材料成本較低。此外,由於相分離較快且洗滌步驟較少,所以可縮短循環時間。由於所需之水溶液之量減少且分批時間較短,所以可增加產量。產物離子含量減少會使得產物品質較高。製程時間及產物品質方面的總體改良一般預期會顯著節約成本。
圖1描繪容納如實例1中所製備且未暴露於分子篩的溴化反應處理物的分液漏斗。該反應處理物包括含有溴化聚苯乙烯、溴氯甲烷溶劑及夾帶水相的乳化 有機相(乳狀下層),該夾帶水相本身含有溴化氫、其他離子物質及其他雜質。該漏斗亦容納殘餘之水相(上層),其與夾帶水相含有相同的組分。
圖2描繪容納如實例2中所製備且已在溴化之前暴露於分子篩約12小時的溴化反應處理物之分液漏斗。該漏斗容納由諸如溴化氫、其他離子物質及雜質之不合需要之組分組成之澄清水層(上層)及含有溴化聚苯乙烯及溴氯甲烷溶劑之澄清有機層(不含乳液)。
如上文所指出,鹵化烷烴為聚苯乙烯溴化基質所暴露之較佳溶劑之事實係尤其合宜的,這是因為製備聚苯乙烯聚合物之一些方法提供包含溶解於鹵化烷烴溶劑中之聚苯乙烯之溶液。在一實施例中,根據同在申請中之申請案US 20110178226 A1及US 20110130520 A1中所揭示之方法來製備聚苯乙烯溴化基質,該等申請案之揭示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已在利用廣泛範圍Mn及Mw值之聚苯乙烯的情況下觀測到在淬滅溴化後形成乳液。舉例而言,已在Mn值低至500或甚至500以下且Mw值低至650或650以下之聚苯乙烯聚合物的情況下觀測到乳液形成。另一方面,乳液形成亦阻擾Mn值高達125,000道爾頓(Dalton)或甚至125,000道爾頓以上且Mw值高達210,000道爾頓或甚至210,000道爾頓以上之聚合物的溴化。在不希望受理論束縛的情況下,認為分子篩之乳液抑制作用可能歸因於乳液穩定化組分在與分子篩接觸後遭移除或發生 變化。因此,本發明方法之適用性應為廣泛的,且相對地與聚合物大小無關。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聚苯乙烯一般包括Mn值及Mw值分別高達200,000道爾頓及300,000道爾頓且包括200,000道爾頓及300,000道爾頓在內之聚苯乙烯。在其他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聚苯乙烯的特徵在於Mn值高於500道爾頓且Mw值高於650道爾頓。在其他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聚苯乙烯的特徵在於Mn值在約500至約600道爾頓範圍內,且Mw值在約650至約750道爾頓範圍內。在其他實施例中,Mn值在約90,000至約125,000道爾頓之範圍內且Mw值在約170,000至約210,000道爾頓之範圍內。Mn及Mw具有如此項技術中所瞭解之含義。一般而言,本發明方法預期適用於具有所有大小之在使用水性淬滅試劑淬滅溴化反應後形成乳液的聚苯乙烯聚合物。
可用於本發明中之分子篩包括平均孔徑在約2至約12埃範圍內的分子篩。平均孔徑更佳在約2至約6埃範圍內。最佳者為平均孔徑在約3至約5埃範圍內的沸石分子篩,諸如4A分子篩。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根據同在申請中之申請案US 20110178226 A1及US 20110130520 A1中所揭示之方法來製備聚苯乙烯溴化基質,該等申請案之揭示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該等方法提供具有可藉由本文中所揭示之方法處理之Mn值及Mw值的聚苯乙烯溴化基質。然而,應指出的是,乳液形成乃形成聚苯乙烯所經歷之常見問題,而與所製備之聚合物之Mn值及Mw值無關,且暴露於分子篩預期 在具有廣泛之Mn值及Mw值之聚苯乙烯聚合物的情況下具有至少某種程度之乳液抑制能力。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在溴化反應之前使聚苯乙烯物質暴露於分子篩。較佳的是,聚苯乙烯處於有機溶劑中,該有機溶劑包含一或多種單鹵化或多鹵化烷烴或烯烴,其中具有六個碳或六個碳以下之鹵化烷烴(諸如溴氯甲烷)為較佳的。驚人的是,已發現使用甲苯作為使聚苯乙烯基質暴露於分子篩的溶劑未產生由諸如溴氯甲烷之鹵化烷烴所展現的乳化斷裂作用。
可藉由簡單地將分子篩添加至溶解於上述溶劑中之基質中來進行暴露。在一實施例中,將分子篩在管柱中相對地保持固定,以使得溶解的聚苯乙烯基質流過管柱,從而使其在其流過分子篩時與分子篩接觸。
暴露於分子篩的時間一般為約6小時左右,但是短至1小時或甚至短於1小時之時間預期會產生某種程度的有利結果,諸如相對於未暴露之基質,而會有部分抑制乳液作用。較佳之暴露時間為長達至少約4小時之時間,長達6小時之時間為更佳的。雖然較長之時間一般會在某種程度上提供較完全之乳液抑制作用,但長於12小時之時間一般預期會提供最大的乳液抑制作用。
分子篩加載量,亦即分子篩之量與聚苯乙烯之量的比率可在約0.5wt%至5.0wt%之範圍內,或更佳在0.5wt%至2.0wt%之範圍內,或甚至低於或高於此範圍。約0.7wt%至約1.5wt%範圍內之分子篩加載量為較 佳的。
一般而言,已觀測到在水性淬滅後廣泛多種聚苯乙烯基質(亦即具有廣泛多種Mn及Mw值之基質)形成乳液。並且,乳液敏感性可對基質之來源或製備方法展現一定程度的依賴性。然而,相對於未暴露之基質,如本文所述在溴化步驟之前暴露於分子篩使得乳液形成減少或不存在乳液形成。因此可能需要進行測試來確定部分或完全抑制乳液形成所需之量。一般而言,應期望有效抑制乳液形成之分子篩的加載量會隨既定基質在淬滅後形成乳液之傾向而增加。此外,雖然增加分子篩加載量可預期降低形成乳液之傾向,但該作用預期在某個分子篩加載量值下達到其最大程度(在許多或甚至大部分狀況下,該作用可為完全抑制作用),高於該分子篩加載量值,未觀測到進一步的抑制作用。在一些狀況下,分子篩加載量值可為3wt%、4wt%或甚至5wt%。在其他狀況下,0.5wt%之分子篩加載量可能幾乎無作用或無作用,需要較大之分子篩加載量以便觀測到顯著之抑制作用。然而,一般而言,本發明之範疇包括使用分子篩部分或完全防止在將水性介質引入在鹵化烷烴溶劑中進行之聚苯乙烯溴化反應中之後通常所觀測到之乳液形成。
在分子篩暴露後,將分子篩與聚苯乙烯基質分離。此分離可係自基質及溶劑移除分子篩。一般在暴露之後藉由諸如機械分離方式之方式將分子篩濾出。然而,可藉由使用其他分離方法(諸如重力法或離心法), 對來自反應混合物的分子篩進行分離。在其他實施例中,將聚苯乙烯基質與溶劑及分子篩分離。
接著在有機溶劑中將基質溴化。在一實施例中,在使未溴化之聚合物暴露於分子篩的相同溶劑或溶劑混合物中進行溴化反應。在其他實施例中,可藉由將純溴化劑或處於溶劑中之溴化劑添加至溴化基質及有機溶劑中而形成含有聚苯乙烯溴化基質及溴化劑的反應混合物。溴為較佳之溴化劑。在一合宜實施例中,藉由分開地將溴及已暴露於分子篩之基質同時送入溴氯甲烷及溴化觸媒的溶液中來形成進行溴化的反應混合物。需要時,可將溴溶解於溶劑(諸如鹵化烷烴,諸如BCM)中,以將溴連同基質/BCM溶液一起共同送入正在等待之溶劑及觸媒物質中。較佳在整個添加時段期間進行攪拌。在送入材料期間將反應物質保持在諸如0℃之低溫。合宜的溴化觸媒包括氯化鋁(AlCl3)、溴化鋁(AlBr3),但可使用其他溴化觸媒。對於完全溴化,可使用約5.5之溴與聚苯乙烯的質量比。
接著藉由添加諸如水合肼或氫氧化鈉之淬滅劑(以水溶液形式添加),與殘餘之溴反應形成溴化氫來淬滅含有正在進行溴化之聚苯乙烯物質的反應混合物。一般而言,較佳添加一定量之淬滅試劑以使得相對於淬滅劑與溴之化學計量比(在水合肼的狀況下,1莫耳肼相對於2莫耳溴)存在過量之淬滅試劑。
可將本發明方法用於在用水性淬滅試劑淬滅鹵化反應後形成乳液的鹵化聚苯乙烯物質。用於淬滅溴 化反應之試劑包括氫氧化鈉、亞硫酸鈉、水合肼及其類似物。溴化溶劑可包括以下一或多種:二溴甲烷、二氯甲烷、溴氯甲烷、氯甲烷、溴甲烷、溴氯甲烷及其類似物。在較佳實施例中,聚苯乙烯可為根據同在申請中之申請案US 20110178226 A1及US 20110130520 A1中之方法所製備的聚苯乙烯基質。
可受益於本發明方法之聚苯乙烯聚合物包括如下之鹵化聚苯乙烯聚合物,該等鹵化聚苯乙烯聚合物在有機相中進行鹵化,繼而進行引入水相之進一步處理(諸如用水性試劑淬滅),從而在有機相中形成聚苯乙烯聚合物乳液。
乳液可為整個水相組分均包括於乳化有機相中之乳液。或者,乳液可達如下之程度:聚苯乙烯物質經一些水相完全乳化,而不為乳液之一部分的水相亦作為分離的頂層存在。
使用分子篩已經顯示可降低因溴化聚苯乙烯產物具有高離子含量所引起的複雜性。
洗滌效率(WE)參數為在已進行淬滅步驟後乳液截留之水相之相對量的量度。其因此為分子篩暴露能夠抑制乳液形成之能力的量度。在一廣泛態樣,WE為1)用於淬滅溴化之水相重量與2)在淬滅後未乳化之水相的重量之比率。後者可藉由進行相分離以產生乳化相及水相且對分離之水相進行稱重來測定。
理論上,洗滌效率可在進行上述相分離後簡單地量測。然而,實際上,乳化相與水相之間的界面可 能難以辨別,這在有些情況下可能會在WE計算中引起顯著誤差。舉例而言,有機相之重量顯著大於水相(密度(亦即每體積重量)可為水相的兩倍),且常使用為水相體積之約三分之一的淬滅劑體積。在該情形下,有機相與水相之質量比約為六。即使分離之水相包括甚至少量之有機相,洗滌效率在藉由簡單地分離及稱重進行計算的情況下亦可能受到顯著影響。
然而,將存在於水相中之水溶性物質用水分配,且亦可使用其相對量來確定WE。舉例而言,溴化氫因溴化而存在於有機相中,且在淬滅後,其溶劑化於水相中。這對於藉由量測水相中溴化氫之量來量測洗滌效率而言為合宜的且準確的。此可藉由以下簡單準確的程序來達成:
1)用已量測體積之淬滅試劑進行淬滅。
2)自乳化相分離水相。若存在中間相(interphase)過渡層,則將其納入水相中。
3)諸如藉由移出一等分部分之純水相且進行滴定量測來量測分離之水相中溴化氫之濃度。
4)對於乳化相,藉由添加與步驟1中相同之量測量的水進行提取。
5)量測在步驟4)中所產生之水相中溴化氫的濃度。
6)藉由算出步驟3)之溴化氫濃度與步驟5)之溴化氫濃度的比率來計算WE。
洗滌效率係定義為在淬滅後水相中HBr之重量與在洗滌後水相中HBr之重量的比率。其基本上量測 藉由淬滅步驟所引入之水層中對HBr的提取程度。
一般而言,如所定義之高洗滌效率對應於低乳液形成度,因為其指示在淬滅步驟後,大量水相未束縛於乳液中且因此可洗掉。相比之下,低洗滌效率意謂相對高量之來自淬滅之水及水不溶性物質以乳液形式夾帶於有機相中。
其他水溶性物質可存在於諸如來自溴化或淬滅之水層中,且亦可將上述方法應用於其他水溶性物質以獲得WE值。然而,溴化氫之量測結果有可能為最準確的,因為在溴化期間產生大量溴化氫。然而,亦可使用其他物質,諸如鈉(諸如在用氫氧化鈉淬滅後存在之鈉)之濃度的量測結果來確定WE。
使用本發明之方法,可獲得高達200的洗滌效率,約20至約100範圍內之洗滌效率較常見。
應指出的是,在一些狀況下,乳液形成得到抑制以使得在用水性淬滅劑淬滅後,具有普通視力者不能明視地偵測到任何程度的乳液形成,諸如半透明體或不透明體形成。
實例
實例1
對在實驗室規模上形成之聚苯乙烯聚合物中的乳液形成進行觀測
藉由同在申請中之申請案US 20110178226 A1及US 20110130520中所揭示之方法,在實驗室環境中製備Mn在500道爾頓至600道爾頓範圍內且Mw在650 道爾頓至750道爾頓範圍內的未溴化之聚苯乙烯基質。將苯乙烯單體以2.98公克/分鐘之速率經約140分鐘之時間送入容納含有185公克甲苯、1.72公克丁基鋰觸媒及7.54公克TMEDA(四甲基二乙胺)觸媒之混合物的反應器中。在反應期間將反應物質保持在接近0℃。藉由擦拭膜蒸發器(wiped film evaporator)提取甲苯且分離並收集聚苯乙烯基質。
接著將基質溴化。將溴及溶解的聚苯乙烯基質共同送入容納1384公克溴氯甲烷溶劑及2.0公克氯化鋁觸媒的反應器中。將溴以每分鐘3.56公克之速率連同以每分鐘1.84公克之速率送入的聚苯乙烯基質溶解於溴氯甲烷中(35wt%基質於溴氯甲烷中)之溶液一起共同送入。將反應器保持在0℃且持續攪拌。進料耗時3小時且期間維持恆定流速。所送入之溴與聚苯乙烯的比率為約5.5。溴與觸媒之比率為每公克觸媒約440公克溴。
在工業設備中存在之條件下將基質溴化,且因此未進行分子篩暴露預處理。有機物與水之體積比為4.5,產物濃度為約30%,亦即在反應結束時,反應物質為30%產物及70%溶劑,而忽略任何雜質。
在淬滅溴化反應物質後,觀測到有機相具有較高程度之乳液形成,其包含大量之所夾帶水。洗滌效率(亦即(在淬滅後水相中HBr的wt%)/(在洗滌後水相中HBr的wt%))量測藉由淬滅步驟引入之水層中對HBr的提取程度。本質上,其量測相對於在淬滅步驟中所引入之水的量在乳化有機相中所夾帶之水的量。藉由洗滌移 除未夾帶之水。洗滌效率為11.72。因此,(1/11.72)或8.5%之水,且因此8.5%之HBr夾帶於有機相中。此實例為在工業規模上所觀測到之乳液形成的實驗室示範。圖1為所觀測到之乳化相及水相的照片。反應處理物包括含有溴化聚苯乙烯、溴氯甲烷溶劑及夾帶水相的乳化有機相(乳狀下層),該夾帶水相本身含有溴化氫、其他離子物質及其他雜質。漏斗亦容納殘餘之水相(上層),其與夾帶水相含有相同的組分。
實例2
對在實驗室規模上所形成之聚苯乙烯聚合物中的乳液抑制作用進行觀測
在此實例中,在根據本發明進行分子篩微粒暴露的情況下,乳液形成即使未完全消除亦大幅減少。將來自與實例1中所用相同的生產批料且在與實例1相同之條件下溴化的未溴化之聚苯乙烯基質(有機物與水的比率為4.5,30%產物濃度,試劑比率)用於此實例中。然而,在添加5wt% 4A分子篩後將基質於溴氯甲烷中之溶液(在溴化之前)攪拌約12小時。接著藉由經中孔隙率布氏漏斗(Buchner funnel)過濾,自反應物質分離分子篩且接著如實例1中在BCM中對聚苯乙烯進行溴化及淬滅步驟。在淬滅後,不同於實例1之樣品,有機層基本上為澄清的(如可在圖2中所見),且不同於實例1,未明顯偵測到痕量之乳液。此實例的洗滌效率為56.96,意謂僅1.8wt%之有效水夾帶於有機相中,相比而言,在實例1中,8.5wt%之有效水夾帶於有機相中。對於水的相對分 配的減少亦使得樣品中的HBr減少。
上述兩個實例表明藉由包括分子篩處理,使得較少之水,因此較少之水溶性污染、酸及最終較少之離子物質(H+、Br-、Na+及OH-)被保留作為乳液之一部分。此允許許多製程/程序上的改良,諸如使洗滌簡化,從而產生效率,諸如循環時間較短及試劑使用較少。
實例3
將分子篩處理按比例擴大至試產規模
將使用與實例1及2相同之程序產生的聚苯乙烯基質用於測試分子篩處理在試產規模上的有效性,該試產規模為體積增加約100×的規模。類似於實例2,使用超過2wt%(相對於聚苯乙烯)之量的分子篩處理基質材料。然而,與實例2的一個不同之處在於進行攪拌以複製典型工廠設備工業攪拌,且藉由使用泵將聚苯乙烯基質抽汲穿過分子篩管柱來進行。由於分子篩被迫保持於管柱中,所以不需要經由布氏漏斗過濾來分離聚苯乙烯溶液。以與實例1及2中所述相同的比率及方法進行溴化,例外為使用工業設備進行溴化,意謂進料輸送在此狀況下為壓力轉移而非進行抽汲,並且設備的其餘部分較大,從而影響混合動力學。
在淬滅溴化反應後,有機層類似於實例2看上去極澄清。測定洗滌效率為58.06,或1.7%之有效水夾帶於有機相中。此實例表明將4A分子篩處理按比例擴大至至少試產規模的可行性。應指出的是,實驗室規模處理與試產規模處理達成幾乎相同之洗滌效率(56.96對 比58.06)。
實例4
對用於有效基質處理之分子篩加載量進行最佳化
在實驗室規模及試產規模上進行此實例之實驗。實驗之目的在於確定對可用之聚苯乙烯溶液進行分子篩處理的最佳加載量(亦即,分子篩與聚苯乙烯基質之相對重量比)。對於實驗室規模,以與實例1及2中之基質相同的方式製備聚苯乙烯基質。對於試產規模,以與實例3中之基質相同的方式製備聚苯乙烯基質。亦以與實例1、2及3相同之方式進行溴化。然而,在此實例中,用於聚苯乙烯基質之處理步驟中之分子篩加載量不同於實例2及3之分子篩加載量。用超過>2wt%之量的分子篩進行實例2及3。使用相對於聚苯乙烯1wt%之加載量進行本實例之分子篩處理。所得洗滌效率為50.91,或2.0%之有效水夾帶於有機相中,這與實例2及3(分別為56.96/1.8%及58.06/1.7%)類似,表明1%加載量為用於此系統有效的分子篩處理。
在本說明書或其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何處以單數或複數形式提及之由化學名稱或化學式所提及的組分係在其與由化學名稱或化學類型所提及之另一物質(例如另一組分、溶劑等)接觸之前存在的情況下加以識別。這與在所得混合物或溶液中出現何種可能存在之化學變化、轉化及/或反應無關,因為該等變化、轉化及/或反應為在按照本發明所要求之條件下將指定組分彙集於一起的自然結果。因此,該組分係識別為彙集於一起街著 進行所需操作或形成所需組合物的成分。並且,即使下文申請專利範圍可能以現在時態(「包含(comprises)」、「為(is)」等)提及物質、組分及/或成分,亦是在物質、組分或成分即將首次與本發明之一或多種其他物質、組分及/或成分接觸、摻合或混合之前時存在的情況下提及該物質、組分或成分。以下事實因此無實際關係:在根據本發明及化學工作者之一般技能進行的情況下,物質、組分或成分可能在接觸、摻合或混合操作過程期間經由化學反應或轉化而喪失其原始身份。
除非在本文件中另外明文說明,否則本發明可包含本文所敘述之材料及/或程序、由本文所敘述之材料及/或程序組成,或基本上由本文所敘述之材料及/或程序組成。
如本文所用之修飾本發明組合物中或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成分之量的術語「約」係指例如因以下而可能出現的數量上的變化:在現實中用於製備濃縮物或使用溶液的典型量測及液體操作程序;此等程序中無意之誤差;用於製備組合物或執行方法之成分的製造、來源或純度方面的差異;及其類似方面。術語約亦涵蓋因由特定初始混合物產生之組合物的平衡條件不同而有所不同的量。無論是否由術語「約」修飾,申請專利範圍均包括該等量之均等量。
除非可能另外明確指示,否則冠詞「一(a/an)」在用於本文中的情況下且如本文所用並非意欲限制且不應解讀為對該介詞所提及的單數要素的說明書描 述或申請專利範圍作限制。實際上,除非本文另外明確指明,否則冠詞「一(a/an)」在用於本文中的情況下且如本文所用意欲涵蓋一或多個該等要素。
本發明在其實施中可承受相當大變化。因此,上述描述並非意欲將本發明限制於上文所呈現之特定例證,且不應解讀為將本發明限於上文所呈現之特定例證。

Claims (11)

  1. 一種用於防止聚苯乙烯乳液形成的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提供包含溶解於鹵化烷烴溶劑中之聚苯乙烯基質的溶液,或將聚苯乙烯基質溶解於鹵化烷烴溶劑中以形成溶解的聚苯乙烯基質溶液;2)使步驟1)中之該溶解的聚苯乙烯基質溶液與一或多個分子篩接觸;3)自該溶解的聚苯乙烯基質溶液,分離該一或多個分子篩,以使該溶解的聚苯乙烯基質仍溶解於該鹵化烷烴溶劑中;4)在步驟3)之該分離後,使該溶解的聚苯乙烯基質溶液與溴化劑接觸;其中該接觸視情況在觸媒存在下進行,以使得經由溴化反應使該溶解的聚苯乙烯基質溴化;及5)使該溴化之聚苯乙烯基質溶液與水性淬滅試劑接觸,從而淬滅該溴化反應。
  2. 如請求項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等分子篩的平均孔徑在約2埃至約12埃範圍內;且其中進行該接觸發生於約1小時至約12小時之時間範圍內,且加載量在相對於聚苯乙烯約0.5wt%至約5.0wt%分子篩之範圍內。
  3. 如請求項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等分子篩包含4A分子篩。
  4. 如請求項第3項之方法,其中該等分子篩為4A分子 篩且該加載量在約0.7wt%至約1.5wt%之範圍內。
  5. 如請求項第1項之方法,其中不存在可見的聚苯乙烯乳液。
  6. 如請求項第1項之方法,其中WE在約20至約100之範圍內。
  7. 如請求項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聚苯乙烯基質之Mw高於約650道爾頓。
  8. 如請求項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聚苯乙烯基質之Mn高於約500道爾頓。
  9. 如請求項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聚苯乙烯基質之該Mw及Mn分別在約650至約750及約500至約600之範圍內。
  10. 如請求項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烷烴溶劑選自由氯甲烷、溴甲烷、溴氯甲烷、二溴甲烷及二氯甲烷組成之群。
  11. 如請求項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烷烴溶劑包含溴氯甲烷。
TW102146805A 2012-12-21 2013-12-18 用於防止與聚苯乙烯溴化相關的乳液形成的方法 TW2014391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740624P 2012-12-21 2012-12-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9138A true TW201439138A (zh) 2014-10-16

Family

ID=50002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6805A TW201439138A (zh) 2012-12-21 2013-12-18 用於防止與聚苯乙烯溴化相關的乳液形成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1439138A (zh)
WO (1) WO201410031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21714B2 (en) * 1996-09-26 2003-02-18 Albemarle Corporation Brominated polystyrenic resins
KR101593236B1 (ko) 2007-06-07 2016-02-12 알베마를 코포레이션 저분자량의 브롬화 중합체 및 열가소성 배합물에서 이들의 용도
US8993684B2 (en) 2008-06-06 2015-03-31 Albemarle Corporation Low molecular weight brominated polymers, processes for their manufacture and their use in thermoplastic formul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00310A1 (en) 2014-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36451B2 (ja) ブタジエン/ビニル芳香族コポリマーを臭素化する方法
CA2659870A1 (en) Terminating bromination of styrenic polymer in a bromination reaction mixture
US8642821B2 (en) Bromination of telomer mixtures derived from toluene and styrene
TW201029955A (en) Toluene and styrene derived telomer distributions and 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 produced therefrom
US6992148B2 (en) Recovery of antimony catalyst residues from bromination reaction mixtures
TW201439138A (zh) 用於防止與聚苯乙烯溴化相關的乳液形成的方法
JP2001294539A (ja) 有機ハロゲン化合物の脱ハロゲン化処理法
EP2207812B1 (en) Partial solvent stripping process for recovering brominated butadiene polymers from solution
CN102558413B (zh) 将卤化聚合物溶液中的无机盐脱除的方法以及将聚合物卤化的方法
CN101942054B (zh) 丁基橡胶卤化的方法
CN111019020B (zh) 一种卤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RU2497832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бромбутилкаучука
CN102939308A (zh) 溴化丁二烯聚合物的方法
RU2373224C1 (ru) Способ галоидирования бутилкаучука
EP0792254A1 (en) Synthesis of bis(2,2-dinitropropyl)acetal (bdnpa)
US7432332B2 (en) Polymer halogenation process with catalyst recovery
JP4381575B2 (ja) 有機ハロゲン化合物の脱ハロゲン化生成物から塩類を除去する方法
MXPA06007419A (es) Recuperacion de residuos de catalizador de antimonio de mezclas de reaccion de bromacion
EP4188883A1 (en) Process to reduce the concentration of fluoroorganic acidic compounds in aqueous dispersions
JP2000063429A (ja) 水溶性スルホン化ポリマーの一貫製造方法
JPH0742335B2 (ja) ポリスチレンスルホン酸アルカリ土類金属塩の製造方法
JP2002153862A (ja) 排水中のダイオキシン類の除去方法
JPH0725801A (ja) 高濃度トリブロモフェノラート水溶液およびその調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