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35683A - 導電性膜、具備其的顯示裝置及配線的可見性的評價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導電性膜、具備其的顯示裝置及配線的可見性的評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35683A
TW201435683A TW103106509A TW103106509A TW201435683A TW 201435683 A TW201435683 A TW 201435683A TW 103106509 A TW103106509 A TW 103106509A TW 103106509 A TW103106509 A TW 103106509A TW 201435683 A TW201435683 A TW 20143568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image
value
image data
reflecta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6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oshitaka Yamaguchi
Kazuchika Iwami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435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568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使人類的視覺響應特性作用於重疊於顯示單元上的導電性膜的配線圖案的配線的攝影圖像的圖像資料的2維傅立葉頻譜的多個頻譜峰值中的第1峰值頻率及第1峰值強度,從而獲得的所有第2峰值頻率下的第2峰值強度的總和,即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是在規定值以下,上述人類的視覺響應特性是將根據配線的攝影圖像而求出的偏移值考慮在內的特性。

Description

導電性膜、具備其的顯示裝置及配線的可見性的評價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導電性膜、具備其的顯示裝置及配線的可見性的評價方法。
作為設置於顯示裝置(以下亦稱作顯示器(display))的顯示單元上的導電性膜,有在透明膜上賦予了微細的導電性圖案(配線)的導電性膜,並可列舉觸控面板感測器或電磁波屏蔽(shield)等的用途。(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在將導電性膜用於觸控面板感測器的用途的情況下,由於導電性膜中有利用由金屬細線等構成的配線而形成的配線導電性圖案(配線圖案),故配線其自身可見,對於使用者呈粒狀雜訊的配線的可見性成為課題,且視其程度而會成為畫質障礙(image quality disorder)。
因此,專利文獻1中提出有:在重合著彼此電性絕緣的2個導電性微小圖案的觸控螢幕感測器(該2個導電性微小圖案分 別包含劃定重複單元(repeating cell)形狀的開放網格(open mesh)的線狀軌跡)中,以具有兩者的線狀軌跡彼此不平行的一部分、兩者的單元形狀彼此不同的一部分、及兩者的單元尺寸彼此不同的一部分中的至少一者的方式,獲得觸控螢幕感測器的導電性圖案的低可見性。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表2012-519329號公報(WO 2010/099132 A2)
然而,專利文獻1中揭示了用以獲得用作觸控螢幕感測器時的低可見性的導電性圖案的條件,但專利文獻1中,除用作觸控螢幕感測器外,亦用作天線、電磁干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屏蔽件及圖案基材等導電性膜的用途,且僅提出了相對於導電性膜的重合的2個導電性微小圖案的組合而減少規則性的組合,從而存在如下問題:無法將顯示裝置的顯示單元上設置著觸控螢幕感測器的觸控面板顯示裝置的實物樣品的配線的可見性作為定量值而加以評價。
而且,就設置於顯示單元上的導電性膜的配線的可見性而言,顯示單元為非點燈時的可見性成為問題,儘管根據作為背景的顯示單元、例如液晶顯示裝置的液晶顯示單元的特性(散射特 性等)的不同而可見性不同,但專利文獻1中,僅將導電性膜自身的配線的可見性視作問題,而並未對作為背景的液晶單元等顯示單元進行任何考慮,因此存在無法進行考慮到實際用作觸控螢幕感測器的情況的評價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導電性膜、及具備其的顯示裝置,上述導電性膜解決了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在將設置於顯示單元上的導電性膜用於觸控面板感測器等的用途的情況下,即便是設置於顯示單元上的最終製品形態、例如是用作顯示單元上的觸控面板感測器的實物樣品的形態,配線其自身亦不會被看見,可減少顯示單元的顯示面的粒狀雜訊,進而可防止或降低畫質障礙,改善或提高配線的可見性,結果,可大幅提高顯示單元的顯示畫面的可見性;而且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配線的可見性的評價方法,該方法是將設置於顯示單元上的導電性膜與顯示單元加以組合,從而可對雜訊感等導電性膜的配線的可見性進行定量評價。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顯示裝置包括顯示單元、以及設置於該顯示單元上的導電性膜,其特徵在於:導電性膜包括:透明基體;以及形成於該透明基體的至少一面且包含多根金屬細線的導電部,導電部具有包含配線的配線圖案,上述配線圖案由多根金屬細線形成為網孔狀且排列著多個開口部,配線圖案重疊於顯示單元,顯示裝置採用下述反射率作為黑及白的基準反 射率,上述反射率是使光以45°的入射角度分別照射至重疊於顯示單元的導電性膜的配線圖案中的無配線的實心區域及白板,並從正面分別對成為基準的黑及白進行拍攝時的各自的反射率,且將下述圖像資料定義為偏移值,上述圖像資料是表示將用以拍攝的圖像的動態範圍設定為規定的範圍時,重疊於非點燈時的顯示單元上的配線圖案中的實心區域的反射率的圖像資料,且使人類的視覺響應特性作用於配線圖案中的配線的圖像的圖像資料的2維傅立葉頻譜的多個頻譜峰值中的第1峰值頻率及第1峰值強度,從而獲得的所有第2峰值頻率下的第2峰值強度的總和,即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是在規定值以下,上述人類的視覺響應特性是將根據配線的圖像而求出的偏移值考慮在內的特性,上述配線圖案的配線的圖像是使光以45°的入射角度照射至重疊於顯示單元上的導電性膜並從正面進行拍攝所得。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導電性膜設置於顯示裝置的顯示單元上,其特徵在於:包括透明基體、以及形成於該透明基體的至少一面且包含多根金屬細線的導電部,導電部具有包含配線的配線圖案,上述配線圖案由多根金屬細線形成為網孔狀且排列著多個開口部,配線圖案重疊於顯示單元,導電性膜採用下述反射率作為黑及白的基準反射率,上述反射率是使光以45°的入射角度分別照射至重疊於顯示單元的導電性膜的配線圖案中的無配線的實心區域及白板,並從正面分別對成為基準的黑及白進行拍攝時的各自的反射率,且將下述圖像資料定義為偏移值,上述 圖像資料是表示將用以拍攝的圖像的動態範圍設定為規定的範圍時,重疊於非點燈時的顯示單元上的配線圖案中的實心區域的反射率的圖像資料,且使人類的視覺響應特性作用於配線圖案中的配線的圖像的圖像資料的2維傅立葉頻譜的多個頻譜峰值中的第1峰值頻率及第1峰值強度,從而獲得的所有第2峰值頻率下的第2峰值強度的總和,即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是在規定值以下,上述人類的視覺響應特性是將根據配線的圖像而求出的偏移值考慮在內的特性,上述配線圖案的配線的圖像是使光以45°的入射角度照射至重疊於顯示單元上的導電性膜並從正面進行拍攝所得。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導電性配線的可見性的評價方法是導電性膜的配線的可見性的評價方法,上述導電性膜設置於顯示裝置的顯示單元上,具有由多根金屬細線形成為網孔狀且排列著多個開口部的配線的配線圖案,上述評價方法的特徵在於:採用下述反射率作為黑及白的基準反射率,上述反射率是使光以45°的入射角度分別照射至重疊於顯示單元的導電性膜的配線圖案中的無配線的實心區域及白板,並從正面分別對成為基準的黑及白進行拍攝時的各自的反射率,且將下述圖像資料定義為偏移值,上述圖像資料是表示將用以拍攝的圖像的動態範圍設定為規定的範圍時,重疊於非點燈時的顯示單元上的配線圖案中的實心區域的反射率的圖像資料,根據配線圖案的配線的拍攝圖像來求出偏移值,上述配線圖案的配線的拍攝圖像是使光以45°的入射角度照射至重疊於顯示單元上的導電性膜並從正面進行拍攝而 獲得,決定圖像的動態範圍內的重疊於顯示單元上的配線圖案的配線的拍攝圖像的圖像資料,對所決定的配線的拍攝圖像的圖像資料進行2維傅立葉變換,算出配線的拍攝圖像的圖像資料的2維傅立葉頻譜的多個頻譜峰值中的第1峰值頻率及第1峰值強度,使人類的視覺響應特性相應於觀察距離而作用於上述算出的配線圖案的第1峰值頻率及第1峰值強度,並分別算出第2峰值頻率及第2峰值強度,上述人類的視覺響應特性是將根據配線的圖像而求出的偏移值考慮在內的特性,並求出上述算出的所有第2峰值頻率下的第2峰值強度的總和,將該總和作為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對上述求出的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為規定值以下的設置於顯示裝置的顯示單元上的導電性膜的配線的可見性進行評價。
此處,上述各形態中,較佳為在將實心區域與配線的反射率之差定義為對比度值時,圖像的動態範圍基於黑及白的基準反射率及對比度值而設定為規定的範圍。
而且,較佳為對比度值及偏移值是根據對重疊於顯示單元上的配線圖案的配線的圖像進行攝影所得的拍攝圖像而求出,圖像的動態範圍基於黑及白的基準反射率而決定為如下範圍,所述範圍是適配於包含對比度值的既定的對比度的規定的反射率的範圍,配線圖案的配線的圖像的圖像資料是以成為圖像的動態範圍內的圖像資料的方式,根據對重疊於顯示單元上的配線圖案的配線的圖像進行攝影所得的拍攝圖像而求出,且,是用以求出配線 的可見性的定量值的圖像的動態範圍的圖像資料。
而且,較佳為將黑及白的基準反射率作為反射率的標準化值而分別設定為0及100,對於圖像的動態範圍,將無圖像資料的輸出時標準化為0,將反射率的標準值1.0標準化為圖像資料的上限值255,從而設定圖像的動態範圍,求出將圖像資料的0-255的動態範圍標準化為0-100時的實心區域的圖像資料的標準化值來作為偏移值,將實心區域與配線的圖像資料之差轉換為反射率的標準化值並求出該標準化值來作為對比度值,此時,規定值為16,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為16以下。
而且,較佳為進而包括對來自導電性膜的表面側的接觸位置或接近位置進行檢測的檢測控制部,導電性膜與上述檢測控制部作為觸控面板感測器而發揮功能。
而且,較佳為規定值為11,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為11以下。
而且,較佳為第2峰值頻率及第2峰值強度藉由以卷積積分對作為視覺響應特性的視覺傳遞函數進行加權而求出。
而且,較佳為視覺傳遞函數為對多利.肖(Dooly-Shaw)函數導入相對於亮度成分的修正函數的評價函數。
而且,較佳為視覺傳遞函數由函數VTF而表示,上述函數VTF由下述式(1)而給出:VTF=h(B-).e-0.138u(1-e0.1u)…(1)
此處,h(B-)為將平均亮度B-設為變數的修正函數,u為空 間頻率(週期/度(cycle/deg))。
如以上說明般,根據本發明,在將設置於顯示單元上的導電性膜用於觸控面板感測器等的用途的情況下,即便是設置於顯示單元上的最終製品形態、例如是用作顯示單元上的觸控面板感測器的實物樣品的形態,配線其自身亦不會被看見,可減少顯示單元的顯示面的粒狀雜訊,進而可防止或降低畫質障礙,改善或提高配線的可見性,結果,可大幅提高顯示單元的顯示畫面的可見性。
而且,根據本發明,可將設置於顯示單元上的導電性膜與顯示單元加以組合,從而可對雜訊感等導電性膜的配線的可見性進行定量評價。
而且,根據本發明,使導電性膜的配線的反射率及作為背景的液晶面板等顯示單元的特性反映到定量值中,輸入所拍攝的圖像,藉此即便是實物樣品亦可將配線可見性加以定量化。即,根據本發明,即便是將導電性膜與周邊構件加以組合而成的觸控面板模組或顯示器上設置的最終製品形態,亦可加以定量化。
10、11、11A‧‧‧導電性膜
12‧‧‧透明基體
14‧‧‧金屬製的細線(金屬細線)
16、16a、16b‧‧‧導電部
18、18a、18b‧‧‧黏接層
20、20a、20b‧‧‧保護層
21‧‧‧網孔狀配線
22‧‧‧開口部
24‧‧‧配線圖案
26‧‧‧虛設電極部
28、28a、28b‧‧‧導電層
30‧‧‧顯示單元
32、32r、32g、32b‧‧‧畫素
34‧‧‧黑色矩陣(BM)
36‧‧‧影線所示的區域
38‧‧‧BM圖案
40‧‧‧顯示裝置
42‧‧‧輸入面
44‧‧‧觸控面板
46‧‧‧框體
48‧‧‧蓋構件
50‧‧‧電纜
52‧‧‧撓性基板
54‧‧‧檢測控制部
56‧‧‧黏接層
58‧‧‧接觸體
p‧‧‧間距
Ph‧‧‧水平畫素間距
Pv‧‧‧垂直畫素間距
S10~S22‧‧‧步驟
Z1、Z2‧‧‧箭頭
θ‧‧‧角度
圖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的導電性膜的一例的平面圖。
圖2是圖1所示的導電性膜的示意局部剖面圖。
圖3是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的導電性膜的一例的示意局部剖面圖。
圖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形態的導電性膜的一例的局部剖面圖。
圖5是表示適用本發明的導電性膜的顯示單元的一部分畫素陣列圖案的一例的概略說明圖。
圖6是裝入有圖3所示的導電性膜的顯示裝置的一實施例的概略剖面圖。
圖7是表示設置於本發明的顯示單元上的導電性膜的配線圖案中配線的可見性的評價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圖。
圖8是說明本發明中所使用的攝影光學系統的說明圖。
圖9(A)及圖9(B)分別是說明本發明中所使用的白平衡調整值與作為定量化信號值而表示的圖像的動態範圍的關係的說明圖。
圖10是說明本發明中所使用的對比度值及偏移值的關係的說明圖。
圖11(A)及圖11(B)分別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所使用的菱形及六邊形配線圖案的一例的概率說明圖,圖11(C)是表示本發明中所使用的格子配線圖案的一例的概略說明圖,圖11(D)、圖11(E)及圖11(F)分別是用以說明圖11(A)、圖11(B)及圖11(C)所示的配線圖案的局部放大圖。
以下,參照附圖所示的較佳的實施形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導電性膜、具備其的顯示裝置及配線的可見性的評價方法。
以下,對於本發明的導電性膜及具備其的顯示裝置,以用於設置於顯示裝置的顯示單元的觸控面板感測器的用途的導電性膜、及顯示單元上設置著該導電性膜的觸控面板顯示裝置為代表例來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只要是在導電性膜一體地設置於顯示單元上的狀態下使用者,即,只要是設置於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電漿顯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PDP)、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OELD)、無機電致發光(ElectroLuminescence)顯示器等顯示裝置的顯示單元上的導電性膜,及顯示單元上設置著該導電性膜的顯示裝置,則為任何者皆可,例如當然亦可為電磁波屏蔽用的導電性膜及該導電性膜一體地設置於顯示單元上的顯示裝置等。
圖1及圖2是分別示意性地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的導電性膜的一例的平面圖及其示意局部剖面圖。
如該些圖所示,本實施形態的導電性膜10是設置於顯示裝置的顯示單元上且具有如下配線圖案的導電性膜,該配線圖案在該導電性膜一體地設置於顯示單元上的狀態下,在觀察顯示單元的顯示面時,不會看到由配線引起的反射,且配線的可見性方面優異,尤其在顯示單元為非點燈時,配線其自身亦不會被看見或不會被看作粒狀雜訊,且配線的可見性方面已最佳化;上述導電性 膜10包括:透明基體12;導電部16,形成於透明基體12的一面(圖2中上側的面)且包含多根金屬製的細線(以下稱作金屬細線)14;以及保護層20,以被覆金屬細線14的方式經由黏接層18而黏接於導電部16的大致整個面。
透明基體12包含具有絕緣性且透光性高的材料,例如可列舉樹脂、玻璃、矽等材料。作為樹脂,例如可列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等。
導電部16包含導電層28,該導電層28具有網形狀的配線圖案24,該網形狀的配線圖案24是由金屬細線14、及鄰接的金屬細線14間的開口部22而構成。金屬細線14只要是導電性高的金屬製的細線則不作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包含金(Au)、銀(Ag)或銅(Cu)的線材等者。考慮到可見性的觀點,金屬細線14的線寬越細越佳,但例如只要為30μm以下即可。另外,在觸控面板用途中,金屬細線14的線寬較佳為0.1μm以上、15μm以下,更佳為1μm以上、9μm以下,進而較佳為2μm以上、7μm以下。
詳細而言,導電部16具有包含將多根金屬細線14排列成網孔狀的配線的配線圖案24。圖示例中,開口部22的網形狀為菱形(參照圖1及後述的圖11(A)),但本發明不限定於此,只要可構成相對於後述的顯示單元的顯示面而配線的可見性已得到最佳化的配線圖案24,且只要為具有至少3邊的多邊形狀,則為 任何形狀皆可,而且,既可為相同的網形狀,亦可為不同的網形狀,例如可列舉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三角形;正方形(正方格子:參照後述的圖11(C))、長方形等四邊形(矩形);五邊形;或者六邊形(正六邊形:參照後述的圖11(B))等的相同或不同的多邊形等,該些多邊形亦可以規定角度傾斜。例如,圖1及圖11(A)所示的菱形雖未傾斜,但亦可藉由使圖11(A)所示的菱形以角度θ(參照圖11(D))旋轉並傾斜,而形成平行四邊形。即,只要為相對於規定的顯示單元而配線的可見性得以最佳化的配線圖案,則既可為藉由有規則性的開口部22的排列而構成的配線圖案,亦可為藉由不同形狀的開口部22的排列而無規則化(random)的配線圖案。
作為黏接層18的材料,可列舉濕式積層(wet laminate)黏接劑、乾式積層(dry laminate)黏接劑、或熱熔(hot melt)黏接劑等。
保護層20與透明基體12同樣地,包含包括樹脂、玻璃、矽的透光性高的材料。較佳為保護層20的折射率n1等於透明基體12的折射率n0、或者為與此接近的值。該情況下,透明基體12相對於保護層20的相對折射率nr1為接近1的值。
此處,本說明書中的折射率是指波長589.3nm(鈉的D線)的光的折射率,例如對於樹脂,以作為國際標準規格的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14782:1999(對應於日本工業規格(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 JIS)K 7105)來定義。而且,透明基體12相對於保護層20的相對折射率nr1以nr1=(n1/n0)來定義。此處,相對折射率nr1只要處於0.86以上、1.15以下的範圍即可,更佳為0.91以上、1.08以下。
藉由將相對折射率nr1的範圍限定於該範圍,以控制透明基體12與保護層20的構件間的光的透過率,從而可進一步提高、改善配線的可見性。
上述第1實施形態的導電性膜10僅在透明基體12的一面具有導電部16,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在透明基體12的兩面具有導電部。
圖3是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的導電性膜的一例的示意局部剖面圖。另外,圖3所示的本第2實施形態的導電性膜的平面圖與圖1所示的本第1實施形態的導電性膜的平面圖相同,因而此處省略。
如該圖3所示,本第2實施形態的導電性膜11具有:第1導電部16a及虛設(dummy)電極部26,形成於透明基體12的一(圖3的上側)面;第2導電部16b,形成於透明基體12的另一(圖3的下側)面;第1保護層20a,經由第1黏接層18a而黏接於第1導電部16a及虛設電極部26的大致整個面;以及第2保護層20b,經由第2黏接層18b而黏接於第2導電部16b的大致整個面。
導電性膜11中,第1導電部16a及虛設電極部26分別 具有包含多根金屬細線14的配線,且均作為導電層28a而形成在透明基體12的一(圖3的上側)面上,第2導電部16b具有包含多根金屬細線14的配線,且作為導電層28b而形成在透明基體12的另一(圖3的下側)面上。此處,虛設電極部26與第1導電部16a同樣地形成於透明基體12的一個(圖3的上側)面,但如圖示例般,具有如下的配線,該配線包含在與形成於另一(圖3的下側)面上的第2導電部16b的多根金屬細線14相對應的位置同樣地排列的多根金屬細線14。
虛設電極部26與第1導電部16a隔開規定間隔而配置,且處於與第1導電部16a電性絕緣的狀態下。
本實施形態的導電性膜11中,在透明基體12的一(圖3的上側)面,亦形成虛設電極部26,該虛設電極部26包含與形成於透明基體12的另一(圖3的下側)面的第2導電部16b的多根金屬細線14相對應的多根金屬細線14,因而可控制透明基體12的一(圖3的上側)面上的由金屬細線引起的散射,從而可改善電極配線的可見性。
此處,導電層28a的第1導電部16a及虛設電極部26具有由金屬細線14及開口部22構成的網孔狀的配線圖案24。而且,導電層28b的第2導電部16b與第1導電部16a同樣地,具有由金屬細線14及開口部22構成的網孔狀的配線圖案24。如上述般,透明基體12包含絕緣性材料,第2導電部16b處於與第1導電部16a及虛設電極部26電性絕緣的狀態下。
另外,第1導電部16a、第2導電部16b及虛設電極部26可分別由與圖2所示的導電性膜10的導電部16相同的材料而同樣地形成。
第1保護層20a以覆蓋第1導電部16a及虛設電極部26的各自的包含金屬細線14的配線的方式,藉由第1黏接層18a而黏接於包含第1導電部16a及虛設電極部26的導電層28a的大致整個面。
而且,第2保護層20b以被覆第2導電部16b的金屬細線14的方式,藉由第2黏接層18b而黏接於包含第2導電部16b的導電層28b的大致整個面。
此處,第1黏接層18a及第2黏接層18b可分別由與圖2所示的導電性膜10的黏接層18相同的材料而同樣地形成,但第1黏接層18a的材質與第2黏接層18b的材質既可相同,亦可不同。
而且,第1保護層20a及第2保護層20b可分別由與圖2所示的導電性膜10的保護層20相同的材料而同樣地形成,但第1保護層20a的材質與第2保護層20b的材質既可相同,亦可不同。
第1保護層20a的折射率n2及第2保護層20b的折射率n3均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的導電性膜10的保護層20同樣地,為等於透明基體12的折射率n0的值或與其接近的值。該情況下,透明基體12相對於第1保護層20a的相對折射率nr2及透明基體12相對於第2保護層20b的相對折射率nr3均為接近1的值。此處,折射率及相對折射率的定義為上述第1實施形態的定義。因 此,透明基體12相對於第1保護層20a的相對折射率nr2由nr2=(n2/n0)來定義,透明基體12相對於第1保護層20b的相對折射率nr3由nr2=(n3/n0)來定義。
此處,相對折射率nr2及相對折射率nr3與上述相對折射率nr1同樣地,只要處於0.86以上、1.15以下的範圍即可,更佳為0.91以上、1.08以下。
另外,藉由將相對折射率nr2及相對折射率nr3的範圍限定於該範圍,而可與相對折射率nr1的範圍的限定同樣地進一步提高配線的可見性。
另外,上述圖3所示的本發明的導電性膜11的例中,在導電層28b中,未形成除第2導電部16b以外的部分,但本發明不限定於此,亦可如圖4所示的導電性膜11A般,與導電層28a同樣地,在與第1導電部16a的多根金屬細線14相對應的位置,設置與第2導電部16b電性絕緣的虛設電極部26。該情況下,可使導電層28a的配線圖案24與導電層28b的配線圖案24相同,從而可進一步改善電極可見性。
而且,圖4所示的例中,導電層28a與導電層28b具有相同的配線圖案24,且不偏移地重合而形成一個配線圖案24,但兩導電層28a及導電層28b的各自的配線圖案只要滿足本發明的評價基準,則可於偏移的位置重合,各配線圖案自身亦可不同。
上述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的導電性膜10及第2實施形態的導電性膜11,例如適用於圖5中示意性地表示一部分的顯 示單元30(顯示部)的觸控面板,具有相對於顯示單元30的表面(尤其表面的反射)而在配線的可見性方面經最佳化的配線圖案。另外,本發明中,所謂相對於規定的顯示單元而在配線的可見性方面經最佳化的配線圖案是指,在設置於顯示單元上的狀態下配線(金屬細線)或配線圖案不會被人類的視覺所察覺的1個或2個以上所組成的1群配線圖案。另外,本發明中,在相對於規定的顯示單元經最佳化的2個以上所組成的1群配線圖案中,可從最不會被察覺到的配線圖案直至難以被察覺到的配線圖案為止進行排序,亦可對規定的顯示單元決定配線最不會被察覺到的一個配線圖案。
另外,關於配線圖案相對於規定的顯示單元的配線的可見性的評價及最佳化,將於以後進行敘述。
本發明的導電性膜基本構成為以上。
圖5是示意性地表示適用本發明的導電性膜的顯示單元的一部分畫素陣列圖案的一例的概略說明圖。
如圖5中表示其一部分般,於顯示單元30中,多個畫素32呈矩陣(matrix)狀地排列而構成規定的畫素陣列圖案。一個畫素32是由3個子畫素(紅色子畫素32r、綠色子畫素32g及藍色子畫素32b)沿水平方向排列而構成。一個子畫素呈在垂直方向上為縱長的長方形狀,3個子畫素32r、子畫素32g及子畫素32b設為同一個或同樣的長方形狀。畫素32在水平方向上的排列間距(水平畫素間距Ph)與畫素32在垂直方向上的排列間距(垂直畫素間 距Pv)設為大致相同。即,由一個畫素32及包圍該一個畫素32的黑色矩陣(black matrix,BM)34(圖案材)構成的形狀(參照以影線所示的區域36)為正方形。而且,一個畫素32的縱橫比(aspect ratio)並非為1,而是水平方向(橫)的長度>垂直方向(縱)的長度。
另外,圖示例中,一個子畫素(32r、32g、32b)的形狀為長方形狀,但本發明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為端部有缺口的長方形狀,還可為以規定角度而屈曲或彎折的縱長的帶狀,或者亦可為彎曲的縱長的帶狀,而且,亦可在端部具有缺口,該缺口的形狀亦可為任何形狀,只要是現有公知的畫素形狀則為任何形狀皆可。
而且,畫素間距(水平畫素間距Ph及垂直畫素間距Pv)亦只要是與顯示單元30的解析度相應的間距,則為任何的間距皆可,例如,可在84μm~264μm的範圍內增大間距。
由圖5可明確的是,包含多個畫素32各自的子畫素32r、子畫素32g及子畫素32b的畫素陣列圖案是由分別包圍該些子畫素32r、子畫素32g及子畫素32b的BM34的BM圖案38來規定,嚴格而言,BM圖案38是畫素陣列圖案的反轉圖案,但此處作為表示同樣的圖案的情況進行處理。
當在具有包含上述BM34的BM圖案38的顯示單元30的顯示面板上,例如配置導電性膜10或導電性膜11時,導電性膜11的配線圖案24相對於具有BM(畫素陣列)圖案38的顯示單元30的顯示面板而在配線的可見性方面經最佳化,因此來自導 電性膜10或導電性膜11的金屬細線14的散射等幾乎不會被看見,從而可抑制粒狀雜訊的產生。
另外,圖5所示的顯示單元3亦可包含液晶面板、電漿面板、有機EL面板、無機EL面板等顯示面板。
接下來,一邊參照圖6一邊對一體地裝入有本發明的導電性膜的顯示裝置進行說明。圖6中,作為顯示裝置40,列舉裝入有本發明的第2實施的形態的導電性膜11的投影型靜電電容方式的觸控面板為代表例來進行說明,但本發明當然不限定於此。
如圖6所示,顯示裝置40包括:可顯示彩色圖像及/或單色圖像的顯示單元30(參照圖3),檢測來自輸入面42(箭頭Z1方向側)的接觸位置的觸控面板44,以及收容顯示單元30及觸控面板44的框體46。經由設置於框體46的一面(箭頭Z1方向側)的大的開口部,用戶可對觸控面板44進行接觸(access)。
觸控面板44除了上述導電性膜11(參照圖1及圖3)以外,還具備積層於導電性膜11的一面(箭頭Z1方向側)的蓋構件48、經由電纜50而電性連接於導電性膜11的撓性基板52、及配置於撓性基板52上的檢測控制部54。
在顯示單元30的一面(箭頭Z1方向側),經由黏接層56而黏接著導電性膜11。導電性膜11使另一主面側(第2導電部16b側)與顯示單元30相向而配置於顯示畫面上。
蓋構件48被覆導電性膜11的一面,藉此發揮作為輸入面42的功能。而且,藉由防止接觸體58(例如手指或輸入筆(stylus pen))的直接接觸,可抑制劃痕的產生或塵埃的附著等,可使導電性膜11的導電性變得穩定。
蓋構件48的材質例如亦可為玻璃、樹脂膜。亦可使蓋構件48的一面(箭頭Z2方向側)在經氧化矽等塗佈的狀態下,密接於導電性膜11的一面(箭頭Z1方向側)。而且,為了防止因摩擦等引起的損傷,亦可將導電性膜11及蓋構件48予以貼合而構成。
撓性基板52是具備可撓性的電子基板。本圖示例中,固定於框體46的側面內壁,但配設位置亦可進行各種變更。檢測控制部54構成如下的電子電路,即,在使作為導體的接觸體58與輸入面42接觸(或接近)時,捕捉接觸體58與導電性膜11之間的靜電電容的變化,並檢測該接觸位置(或接近位置)。
適用本發明的導電性膜的顯示裝置基本如以上般構成。
接下來,本發明中,對顯示裝置的具有BM圖案的規定的顯示單元上所設置的導電性膜的配線圖案的配線的可見性的評價及最佳化的程序進行說明。即,本發明的導電性膜中,說明對重疊於顯示單元的配線圖案進行評價並決定的程序,上述配線圖案已得到最佳化從而使得對於顯示裝置的規定的顯示單元而人類的視覺不會覺察到配線自身或基於配線的粒狀雜訊。
圖7是表示設置於本發明的顯示單元上的導電性膜的配線圖案中配線的可見性的評價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圖。
本發明的顯示單元上的導電性膜的配線的可見性的評 價方法是:預先調整白平衡(white balance),且設定適合於用以進行定量化的拍攝的圖像的動態範圍,對設置於顯示裝置的規定的顯示單元上的導電性膜的配線圖案進行拍攝而獲取配線的反射圖像(圖像資料(表示反射率的拍攝信號值)),根據所獲取的配線的拍攝圖像而求出依存於顯示單元的表面特性的偏移值,較佳為亦求出依存於配線的反射特性的對比度值,考慮所求出的偏移值及對比度值,進行圖像的定量化,即,對配線的拍攝圖像的圖像資料進行使用高速傅立葉變換(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的頻率解析,算出藉由頻率解析而獲得的頻譜峰值的第1峰值頻率及第1峰值強度,使人類的視覺響應特性對應於規定的觀察距離而作用於所算出的第1峰值頻率及第1峰值強度,從而分別獲得經加權的第2峰值頻率及第2峰值強度,求出對應於所獲得的所有第2峰值頻率的第2峰值強度的總和,算出用以評價配線的可見性的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將所算出的定量值滿足預先設定的條件的配線圖案,作為以不會看見配線的方式而最佳化的配線圖案來進行評價並加以決定。該本發明法中,一般而言對頻譜峰值利用FFT,但根據利用方法的不同而對象物的頻率/強度會大幅變化,因而規定以下的程序。
即,本發明中,可使導電性膜的配線的反射率及作為背景的液晶面板等顯示單元的特性反映到定量值中,輸入所拍攝的圖像,藉此即便是實物樣品亦可將配線可見性加以定量化。因此,本發明中,即便是將導電性膜與周邊構件加以組合而成的觸控面 板模組或顯示器上設置的最終製品形態,亦可加以定量化。
具體而言,較佳為藉由如下而實現:基於導電性膜的配線的反射率來定義對比度值,決定適配於既定的對比度值的圖像的動態範圍,根據該圖像的動態範圍的圖像資料(拍攝信號值)來算出定量值,及,此時,將表示顯示單元上的導電性膜配線圖案中無配線的實心區域的反射率的圖像資料設計為偏移值,然後使用將圖像整體的平均亮度考慮在內的人類的視覺感度函數(Visual Transfer Function,VTF)。
本發明法中,首先,作為程序1,獲取配線圖案的配線的圖像(圖像資料(拍攝信號值))。即,如圖7所示,步驟S10中,對設置(重疊)於圖6所示的顯示裝置40的顯示單元30上的導電性膜11進行攝影,即,對導電性膜11的配線圖案24的配線(金屬細線14)(參照圖3)的圖像進行攝影從而獲取該圖像。此時,設置著導電性膜11的顯示單元30在非點燈時亦需要預先進行攝影。
此時,本發明中,如圖8所示,在將重疊於顯示單元30上的導電性膜11作為攝影樣品時,對攝影樣品以45°的入射角度照射來自光源的光,藉由正面配置著相機的攝影光學系統,利用相機從正面接收從攝影樣品反射的光,並利用相機從正面對攝影樣品進行攝影。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光源、相機及透鏡只要能夠對圖像進行攝影,則可為任意者,而較佳為使用以下者,其中上述圖像是 能夠求出算出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所需的配線的對比度值及實心區域的偏移值的圖像。
作為本發明中使用的相機,較佳為例如使用解析度為1392×1040的單色相機,例如可使用日本儒博(Roper)公司製造的單色冷卻QICAM(Monochrome QICAM Cooled)等。
作為本發明中使用的透鏡,較佳為例如使用實際視野為35.2mm、景深±16mm at F10的遠心透鏡,例如可使用愛特蒙特公司(Edmund)製造的遠心透鏡0.18X等。
作為本發明中使用的光源,例如可使用鹵素光源等且較佳為使用可維持固定光量的具反饋(feedback)功能的鹵素光源,例如可使用林時計工業(Hayashi Watch Works)公司製造的LA-150FBU等。
作為本發明中所使用的攝影環境,在設置著導電性膜11的顯示單元30為非點燈時,亦需要對導電性膜11的配線圖案24的配線(金屬細線14)的可見性進行評價,因而較佳設為暗室環境,且宜為在暗室環境下從光源以45°的入射角度照射光並從正面進行拍攝。
而且,作為本發明中所使用的攝影條件,較佳為對透鏡的光圈(diaphragm)與焦點進行調整,例如,宜為使用深度計以景深為10mm的方式對透鏡的光圈與焦點進行調整。
另外,較佳為在步驟S10的配線的圖像的攝影之前,進行白平衡的調整及設定用於攝影(圖像定量化)的圖像的動態範 圍的預先步驟。
該預先步驟中,首先,將作為基準的白及黑作為樣品,藉由圖8所示的拍攝光學系統進行拍攝,並進行白平衡的調整。即,對作為基準的白及黑進行拍攝,獲取作為基準的白攝影時的曝光時間Exw(Extime_white)與信號值Iw(I_white)、及作為基準的黑攝影時的曝光時間Exb(Extime_black)與信號值Ib(I_black)。
本發明中,關於作為基準的白,可使用基準白板,例如愛色麗(X-rite)公司的麥克貝斯圖(Macbeth Chart)(白平衡卡(White Balance Card),色卡(ColorChecker)等),關於作為基準的黑,例如可使用LG顯示器(Display)公司的液晶面板LP101WX1(SL)(N3)等顯示面板的無配線的實心區域。
如圖9(A)所示,將如此獲得的每單位曝光時間的作為基準的黑及白的信號值Ib/Exb及Iw/Exw分別設為0及100而加以標準化。
在此時的標準化值1、即每單位曝光時間的信號值的軸(將信號值除以曝光時間所得的軸I/ms),也就是對比度軸中,將如下範圍作為定量化圖像的信號值(圖像資料):將作為基準的黑與白之差設為100時的1.0的值,在例如由8位元表示攝影圖像的圖像資料時,設為圖像的動態範圍的上限值(最大值)255,將無拍攝信號值(圖像資料)的輸出時(無信號,例如在相機的透鏡上蓋上蓋時)的值設為下限值(最小值)0。即,如圖9(A)所示,關於定量化圖像的信號值(圖像資料),作為圖像的動態範圍,而 設定為無信號的0及相當於作為基準的黑及白之差為100時的1.0的255的範圍。另外,本發明中,配線的反射強度相比於上述基準白板而非常小,因而可以說就作為基準的反射率的尺度而言,1/100的範圍便足夠。
換言之,如圖9(B)所示,因麥克貝斯圖的白在XYZ表色系統的視感反射率Y為90%(Y=90%)、及在圖8所示的拍攝光學系統中拍攝的上述液晶面板LP101WX1(SL)(N3)的視感反射率Y為0.09%(Y=0.09%),故當視感反射率Y為0.9%(Y=0.9%)((90-0.09)/100=0.8991≒0.9)時,能夠利用以定量化圖像的信號值(圖像資料)為255的方式進行轉換所得的圖像而加以定量化。
即,如圖9(B)所示,視感反射率Y為圖9(A)所示的每單位曝光時間的拍攝信號值的1次函數(線性),因而將對作為基準的黑及白進行拍攝時各自的黑及白的反射率0.09%及90%分別設為0及100而加以標準化時的標準化值1,為反射率0.9%,因此如圖9(B)所示,定量化圖像的信號值的動態範圍設定為無信號的0及相當於反射率0.9%的255的範圍。
根據以上,圖9(A)所示的每單位曝光時間的信號值、即拍攝信號值(圖像資料)可藉由圖9(B)所示的線性函數而置換為反射率(視感反射率Y)。以下,利用反射圖像的拍攝信號值(圖像資料)來進行說明,但當然可以表示反射率。
接下來,步驟S12中,根據步驟S10中對重疊於顯示單 元上30的導電性膜11進行攝影所得的圖像,即攝影所得的導電性膜11的配線圖案24的配線的圖像,而求出偏移值,較佳為進而求出對比度值。
本發明中求出的偏移值及對比度值以適配於配線(金屬細線14)的反射率的方式、即以成為上限值以下的方式,來設定圖像的動態範圍,因而,對重疊於顯示單元30的導電性膜11的配線圖案24進行拍攝時所獲得的圖像資料(拍攝信號值)如圖10所示,在圖像的動態範圍的0-255的拍攝信號值(圖像資料)的範圍內,成為交替地重複著大於無配線的實心區域的0的規定的拍攝信號值、及接近於配線(金屬細線14)的255的規定的拍攝信號值的圖案。
本發明中,將圖10所示的上側的配線的拍攝信號值與下側的無配線的實心區域的拍攝信號值之差,即,重複的圖案的上限值與下限值之差設為配線對比度,或僅設為對比度,而使下側的無配線的實心區域的拍攝信號值,即,重複的圖案的下限值偏移。
此處,配線對比度為攝影圖像(實物樣品的圖像、模擬圖像)的輸入參數,無法直接用於圖像的定量化。
此時,圖10所示的曲線圖中,配線對比度由0-255的範圍的拍攝信號值(圖像資料)而提供,而如圖9(A)所示,對比度值被定義為將0-255的範圍的拍攝信號值(圖像資料)的軸轉換(標準化)為上述對比度軸的值,即,被定義為以每單位曝光時間內的作為基準的黑及白的拍攝信號值Ib/Exb及Iw/Exw分 別為0及100的方式而標準化(轉換)所得的值。即,對比度值如上述般藉由採用以如下作為基準的反射率的值時的配線圖案24的實心區域與配線的反射率之差來定義,上述基準是將作為基準的黑的即導電性膜11自身的配線圖案24中無配線的實心區域的反射率設為0,將使光以45°的入射角度照射至作為基準的白的白板,例如麥克貝斯圖(使用x-rite公司製造的白平衡色卡(ColorChecker White Balance Card))並從正面進行拍攝時的反射率設為100。
使光照射至白板的光源裝置例如上述般可使用鹵素光源等,較佳為使用可維持固定光量的具反饋功能的鹵素光源裝置,例如林(HAYASHI)公司製造的LA-150FBU。
另外,以下將於實施例中加以敘述:實物樣品(可見性OK)的對比度值為0.50。
而且,該情況下,如上述般,用於定量化的圖像的動態範圍(0-255)只要為以作為基準的反射率的值計而適配為「1.0」的範圍便足夠。
而且,在圖10所示的曲線圖中,偏移由0-255的範圍的拍攝信號值(圖像資料)而提供,偏移值被定義為將拍攝信號值(圖像資料)的尺度從0-255的範圍轉換為0-100的範圍的值。即,藉由如下的反射率來定義偏移值,上述反射率是將圖像上的(拍攝信號值(圖像資料)的)黑設為0、白設為100從而圖像的動態範圍(例如上述0~255的範圍)設為0~100的範圍時的、 重疊於非點燈時的顯示單元30上的配線圖案24的實心區域的反射率。
另外,以下將於實施例中加以敘述:對實物樣品(可見性OK)進行拍攝時的偏移為10,所使用的背景的液晶面板的型號如上述般,為LG Display公司製造的「LP101WX1」。
接下來,步驟S14中,根據步驟S10中對重疊於顯示單元上30的導電性膜11進行攝影所得的圖像,即攝影所得的導電性膜11的配線圖案24的配線的圖像,並考慮步驟S12中求出的對比度值,來決定重疊於顯示單元30上的導電性膜11的配線圖案24的配線的圖像的圖像資料。即,如上述般,根據作為基準的經標準化的反射率的範圍,來決定適配於規定的對比度值的圖像的動態範圍,將該動態範圍的圖像作為用以算出後述的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的定量化圖像,並設為該圖像資料(定量化圖像的信號值)。例如,將作為基準的經標準化的反射率(0-100)的1.0的範圍決定為圖像的動態範圍(0-255),使用該動態範圍的定量化圖像來算出後述的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
此處,導電性膜11的配線圖案24例如圖1及圖11(A)所示,可設為作為配線的金屬細線14相對於水平線傾斜規定角度的菱形圖案,而如上述般,配線圖案的開口的形狀可為任何形狀,菱形圖案自身亦可傾斜規定角度,而且,例如,亦可為後述的圖11(B)及圖11(C)所示的正六邊形或正方格子,正方格子當然亦可為傾斜規定角度的正方格子。
接下來,作為程序2,對程序1中獲取的配線圖案24的配線的圖像的圖像資料進行2維高速傅立葉變換(Two-Dimensional Fast fourier Transform,2DFFT)。即,具體而言,如圖7所示,步驟S16中,對步驟S14中製作成的配線圖案24的配線的圖像的圖像資料進行2DFFT處理,並算出配線圖案24中配線的圖像的圖像資料的2維傅立葉頻譜的多個頻譜峰值中的第1峰值頻率及第1峰值強度。此處,峰值強度作為絕對值而加以處理。
此處,表示配線圖案24中配線的圖像的圖像資料的2維傅立葉頻譜的強度特性的頻譜峰值於2維頻率座標上的位置,即峰值位置表示峰值頻率,該峰值位置的2維傅立葉頻譜的強度為峰值強度。
此處,配線圖案24的各頻譜峰值的峰值的頻率及強度如以下般算出而獲取。
首先,在獲取峰值頻率時,峰值的算出中根據配線圖案24的基本頻率而求出頻率峰值。這是因為,進行2DFFT處理的配線的圖像的圖像資料為離散值,因而峰值頻率依存於圖像尺寸的倒數。頻率峰值位置可基於獨立的2維基本頻率向量(vector)成分(例如,若設頻率座標為fxfy座標,則為fx方向及fy方向這2個向量成分)來加以組合而表示。因此,當然,所獲得的峰值位置為格子狀。即,配線圖案24的頻譜峰值於頻率座標fxfy上的位置,即峰值位置,作為將圖案間距的倒數(1/p(pitch)設為格子 間隔的頻率座標fxfy上的格子狀點的位置而提供。
另一方面,在獲取峰值強度時,因在獲取上述峰值頻率時求出峰值位置,故獲取峰值位置所具有的2維傅立葉頻譜的強度(絕對值)。此時,對數位資料進行FFT處理,因而存在峰值位置跨越多個畫素(pixel)的情況。因此,較佳為在獲取存在於峰值位置的強度時,將包含峰值位置周邊的多個畫素的區域內的多個畫素的頻譜強度從高位開始計數的多點,例如7畫素×7畫素的區域內的畫素的頻譜強度從高位開始計數的5點的強度(絕對值)的合計值設為峰值強度。
此處,較佳為,所獲得的峰值強度以圖像面積(圖像尺寸)而標準化。上述例中,較佳為預先以8192×8192而標準化(帕塞瓦爾定理(Parseval's theorem))。
接下來,作為程序3,使人類的視覺響應特性作用於第1峰值頻率及第1峰值強度。即,具體而言,如圖7所示,步驟S18中,使人類的視覺響應特性以規定的觀察距離而作用於步驟S16中算出的配線圖案24的2維傅立葉頻譜的第1峰值頻率及第1峰值強度,即進行卷積積分並進行加權,從而算出對觀察距離加權所得的第2峰值頻率及第2峰值強度。即,對第1峰值頻率、強度,卷積下述式(1)所示的表示人類的視覺響應特性的一例的視覺傳遞函數(Visual Transfer Function,VTF)。另外,此處,第1及第2峰值強度亦作為絕對值而處理。
VTF=h(B-).e-0.138u(1-e0.1u)…(1)
此處,h(B-)為以平均亮度B-作為變數的修正函數,u為空間頻率(cycle/deg)。
上述式(1)中,空間頻率u(cycle/deg)由立體角而定義,因此為了對由長度定義的空間頻率fr(週期/毫米(cycle/mm))進行轉換,而將L設為觀察距離(mm),並由下述轉換式(2)進行轉換即可。
另外,上述式(2)為將由長度定義的空間頻率fr(cycle/mm)轉換為由立體角定義的空間頻率u(cycle/deg)的轉換式,L為觀察距離(mm)。
即,本發明中,人類的視覺傳遞函數(VTF)使用的是將用以修正下述式(3)的濃度與人可察覺到的亮度之差的修正項exp(1.8D-)置換為今河等人在參考文獻(1)中提出的修正函數h(B-)所得的式,上述修正項exp(1.8D-)是今河等人在參考文獻(1)(今河進、日野真、鎰谷賢治,半色調彩色圖像的雜訊評價法,理光技術報告(Ricoh Technical Report)No.23,SEP,1997)中作為(3)式而記載的多利(Dooley)等人提出的VTF的式(Dooly-Shaw的粒狀性GS的評價式:多利.肖(Dooly-Shaw)函 數)。
此處,u為空間頻率,WS(u)為維納頻譜(Wiener Spectrum),VTF(u)為視覺的空間頻率特性。
另外,Dooley等人提出的VTF的式記載於參考文獻(2)(R.P.多利R.肖:電子照相術中的雜訊感知,應用照相工程雜誌(R.P.Dooley,R.Shaw:Noise Perception in Electrophotography,J.Appl.Photogr.Eng.,5,4(1979),pp.190-196.))。
此處,具體而言,Dooley等人提出的上述式(3)藉由參照參考文獻(3)(利用彩色電子照片系統的模擬的圖像評價技術,http://www.konicaminolta.jp/about/research/technology_report/2008/pdf/introduce_003.pdf)等,而可由下述式(4)表示,因而對相當於上述式(3)的exp(1.8D-)的5.05的部分導入修正函數h(B-)。另外,修正函數h(B-)與上述式(3)的Dooly-Shaw的評價式中的相對於平均濃度(D-)的修正函數exp(1.8D-)同樣地,為用於以即便在平均亮度B-不同的情況下上述式(1)亦成立的方式進行修正的函數。
這樣,可獲得上述式(1)。
VTF=5.05e-0.138u(1-e0.1u)…(4)
另外,關於修正函數h(B-),例如可使用由下述式(5)表示的修正函數h(B-),該修正函數h(B-)中使用了今河等人在參考文獻(1)的式(5)及表1中提出的VTF1曲線中記載的參數t1及參數t2
因此,上述式(1)可作為下述式(6)而表示。
h(B-)=e0.0104.B-+0.8978…(5)
VTF=e0.0104.B-+0.8978.e-0.138u.(1-e0.1u)…(6)
本發明中,修正函數h(B-)是指顯示單元30,即顯示器為非點燈狀態下的資訊。此處使用的平均亮度B-可設為將由0-255表示的灰階圖像資料(信號值:0-255)標準化為0-100後的圖像資料的平均值。
即,平均亮度B-可根據下述式求出。
平均亮度B-=平均圖像資料×100/255
另外,上述式(6)的後半的exp(-0.138u).(1-exp(-0.1u))的部分可稱作配線圖案的空間頻率特性定量化部分。
根據以上可知,本發明中,在卷積視覺傳遞函數的情況下,使用上述式(6)所示的視覺傳遞函數,因而本發明中獲得的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成為加入了非點燈的顯示器的光學資訊的 定量值。
另外,本發明中,在卷積視覺傳遞函數的情況下,是將觀察距離L設為規定距離來進行卷積積分,而例如在將觀察距離L以300mm加以定量化的情況下,由空間頻率fr(cycle/mm)向空間頻率u(cycle/deg)的轉換式即上述式(2)可作為下述式(7)而表示。
u=300.π.fr/180…(7)
如此,步驟S18中,對步驟S16中獲得的第1峰值頻率及第1峰值強度卷積上述式(1)或式(6)所示的人類的視覺傳遞函數(VTF),藉此可算出經加權的第2峰值頻率及第2峰值強度。
接下來,作為程序4,求出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並根據該定量值進行配線圖案的評價。具體而言,首先,如圖7所示,步驟S20中,算出步驟S18中算出的所有第2峰值頻率下的第2峰值強度並求出總和,從而求出顯示單元30上的配線圖案24的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
接下來,如圖7所示,步驟S22中,將上述步驟S20中求出的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為規定值以下,較佳為16以下、更佳為11以下的設置於顯示裝置的顯示單元30上的導電性膜11的配線的可見性評價為適當。即,只要上述求出的該配線圖案24的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為規定值以下,較佳為16以下,更佳為11以下,則該配線圖案24評價為對於顯示單元30而言為本發明的導 電性膜11的最佳化的配線圖案24,且作為對於顯示單元30而言為最佳化的配線圖案24來進行設定,從而評價為本發明的導電性膜11。
另外,本發明中求出的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的數值即便在相同的顯示單元30上設置相同的導電性膜11的情況下,亦會根據對作為基準的黑及白進行攝影所得的黑及白的基準反射率的標準化、基於黑及白的基準的經標準化的反射率的對比度值的定義、基於對比度值的圖像的動態範圍的設定、及基於圖像的動態範圍的偏移值的定義而發生變化,但在該些標準化、定義及設定以相同方式進行的情況下,只要於相同的顯示單元30上設置相同的導電性膜11時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的數值相同,則該些標準化、定義及設定只要不脫離上述本發明的評價方法的主旨,則可任意地進行。
如上述本發明的評價方法的實施形態般,在黑及白的基準反射率的標準化為0-100,對比度值在經標準化後的反射率的範圍0-100內作為實心區域與配線的反射率之差而定義,圖像的動態範圍以反射率的標準化的值1.0為上限值的方式而定義,偏移值作為圖像資料而定義時,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較佳為16以下,更佳為11以下,其中上述圖像資料表示將圖像的動態範圍0-255內的實心區域的信號值以0-100而標準化時的重疊於非點燈時的顯示單元上的配線圖案的實心區域的反射率。
當然,根據配線圖案24的金屬細線14的線寬、開口部 22的形狀或其尺寸(間距或角度)、2個導電層的配線圖案的相位角(旋轉角、偏移角)等,而獲得多個經最佳化的配線圖案24,但亦可為以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小者為最佳的配線圖案24,對多個經最佳化的配線圖案24排序。
如此,本發明的導電性膜的配線評價方法結束,即便重疊於顯示裝置的顯示單元的BM圖案亦可防止或抑制配線可見,即便對於不同的解析度的顯示裝置,亦可製作配線的可見性優異且具有經最佳化的配線圖案的本發明的導電性膜。
而且,上述本發明的導電性膜具有包含連續的金屬細線的網孔狀配線圖案,但本發明不限定於此,如上述般,只要在設置於顯示裝置的顯示單元上的狀態下滿足本發明的評價基準,則亦可為具有任何圖案形狀的網孔狀配線圖案的導電性膜。
[實施例]
以下,基於實施例來具體說明本發明。
在將具有圖11(A)及圖11(B)所示的菱形及正六邊形的各種圖案形狀(開口部22的形狀及尺寸(間距)不同)、金屬細線14的線寬不同且對比度值不同的多根配線圖案24重疊於表面特性不同的顯示單元30,且依存於顯示單元的偏移值不同的情況下,在模擬樣品及實物樣品中,將配線圖案24與顯示單元30加以重疊,並對重疊於顯示單元30的配線圖案24進行攝影,而求出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並且由3名研究員利用目視來對重疊於顯示單元30上的狀態下的導電性膜11的配線圖案24的配線的 可見性進行官能評價。
本實施例中,使用林時針工業公司製造的LA-150FBU作為光源,使用日本儒博公司製造的Monochrome QICAM Cooled作為相機,使用愛特蒙特公司製造的遠心透鏡0.18X作為透鏡,並藉由圖8所示的攝影光學系統進行攝影。
而且,使用LG Display公司製造的液晶面板「LP101WX1」作為顯示單元30的實物樣品。
將結果表示於表1~表4。
此處,官能評價結果以A、B及C這3個階段來進行,在完全看不見導電性膜11的配線圖案24的配線及粒狀雜訊時,評價為A,在配線圖案24的配線及粒狀雜訊中的任一者稍微被看見但幾乎不會被察覺到時,評價為B,在配線圖案24的配線及粒狀雜訊中的任一者被看見時,評價為C。
另外,表1及表2表示如下情況下的實施例及比較例,即,配線圖案24分別為菱形圖案,且分別為配線圖案24的間距、線寬、對比度值、偏移值不同的配線圖案,配線圖案24的間距為156μm、250μm、236μm及300μm,配線圖案24的金屬細線14的線寬為2μm、4μm及6μm,配線的對比度值為0.25、0.50及0.75,偏移值為10及20。
此處,表1及表2所示的實施例及比較例中,均為配線圖案24的開口部22的形態為菱形的圖11(A)所示的菱形圖案,且為將圖11(D)中放大表示的開口部22的菱形的1邊的長度設為間 距p的配線圖案24。
另外,表1表示配線圖案24的偏移值為10的情況下的實施例及比較例,表2表示配線圖案24的偏移值為20的情況下的實施例及比較例。
另外,表3及表4表示如下情況下的實施例及比較例,即,配線圖案24分別為正六邊形圖案,且分別為配線圖案24的間距、線寬、對比度值、偏移值不同的配線圖案,配線圖案24的間距為128μm、150μm及200μm,配線圖案24的金屬細線14的線寬為2μm及4μm,配線的對比度值為0.25、0.50及0.75,偏移值為10及20。
此處,表3及表4所示的實施例及比較例均為配線圖案24的開口部22的形態為正六邊形的圖11(B)所示的正六邊形圖案,且為將圖11(E)中放大表示的開口部22的正六邊形的1邊的長度設為間距p的配線圖案24。
另外,表3表示配線圖案24的偏移值為10的情況下的實施例及比較例,表4表示配線圖案24的偏移值為20的情況下的實施例及比較例。
此處,所有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是將配線圖案的模擬圖像加以定量化而求出定量值,並且進行官能評價。其中,菱形圖案的實施例6、實施例21及實施例25中,將與確認為配線的可見性OK(均看不見配線及粒狀雜訊)的實物樣品相對應的配線圖案的模擬圖像加以定量化而求出定量值,並且進行官能評價。
因此,根據該些結果可獲得如下發現:藉由本發明的配線的可見性的評價方法的定量化方法,模擬樣品與實物樣品中可見性相對應。
由以上的表1~表4可知:無論配線圖案為何種圖案,亦即無論其金屬細線的線寬、開口部的形狀或其尺寸(間距)、對比度值或偏移值等如何,若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為11以下,則在任一實施例中,均為未看見配線或粒狀雜訊的水準A的目視評價,若超過11且為16以下,則為幾乎未看見配線或粒狀雜訊且即便看見亦不會察覺到的水準B的目視評價,若超過16,則為看見配線或粒狀雜訊的水準C的目視評價。
根據以上所述,對於具有上述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滿足上述範圍的配線圖案的本發明的導電性膜,即便顯示器的表面特性不同,亦可防止或抑制配線或粒狀雜訊的可見,從而可大幅提高 可見性。
根據以上所述,本發明的效果可明確。
另外,本發明中,如上述實施例般,可預先準備各種圖案形狀的配線圖案,並藉由本發明的評價方法來決定具備經最佳化的配線圖案的導電性膜,但當一個配線圖案的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為規定值以上時,亦可重複如下的操作,從而可決定具有經最佳化的配線圖案的導電性膜,上述操作是將配線圖案的配線的圖像的圖像資料更新為新的配線圖案的配線的圖像的圖像資料,適用上述本發明的評價方法而求出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
此處,所更新的新的配線圖案既可為預先準備的配線圖案,亦可為新製作的配線圖案。另外,在新製作時,既可使配線圖案中配線的圖像的圖像資料的旋轉角度、間距、圖案寬度中的任一個以上發生變化,亦可變更配線圖案的開口部的形狀或尺寸。進而,亦可使他們具有無規則性。
以上,對本發明的導電性膜、具備其的顯示裝置及導電性膜的評價方法列舉各種實施形態及實施例而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及實施例,只要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則當然可進行各種改良或設計的變更。
S10~S22‧‧‧步驟

Claims (19)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顯示單元;以及導電性膜,設置於上述顯示單元上,上述顯示裝置的特徵在於:上述導電性膜包括:透明基體、以及形成於上述透明基體的至少一面且包含多根金屬細線的導電部,上述導電部具有包含配線的配線圖案,上述配線圖案由上述多根金屬細線形成為網孔狀且排列著多個開口部,上述配線圖案重疊於上述顯示單元,上述顯示裝置採用下述反射率作為黑及白的基準反射率,上述反射率是使光以45°的入射角度分別照射至重疊於上述顯示單元的上述導電性膜的上述配線圖案中的無上述配線的實心區域及白板,並從正面分別對成為基準的黑及白進行拍攝時的各自的反射率,且將下述圖像資料定義為偏移值,上述圖像資料是表示將用以拍攝的圖像的動態範圍設定為規定範圍時,重疊於非點燈時的上述顯示單元上的上述配線圖案中的上述實心區域的反射率的圖像資料,且使人類的視覺響應特性作用於上述配線圖案中的上述配線的圖像的圖像資料的2維傅立葉頻譜的多個頻譜峰值中的第1峰值頻率及第1峰值強度,從而獲得的所有第2峰值頻率下 的第2峰值強度的總和,即上述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是在規定值以下,上述人類的視覺響應特性是將根據上述配線的圖像而求出的上述偏移值考慮在內的特性,上述配線圖案的上述配線的圖像是使光以45°的入射角度照射至重疊於上述顯示單元上的上述導電性膜並從正面進行拍攝而獲得。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在將上述實心區域與上述配線的反射率之差定義為對比度值時,上述圖像的動態範圍基於上述黑及白的基準反射率及上述對比度值而設定為上述規定的範圍。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上述對比度值及上述偏移值是根據對重疊於上述顯示單元上的上述配線圖案的上述配線的圖像進行攝影所得的拍攝圖像而求出,上述圖像的動態範圍基於上述黑及白的基準反射率而決定為如下範圍,所述範圍是適配於包含上述對比度值的既定的對比度的規定的反射率的範圍,上述配線圖案的上述配線的圖像的圖像資料是以成為上述圖像的動態範圍內的圖像資料的方式,根據對重疊於上述顯示單元上的上述配線圖案的上述配線的圖像進行攝影所得的拍攝圖像而求出,且,是用以求出上述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的上述圖像的動態範圍的圖像資料。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 將上述黑及白的基準反射率作為反射率的標準化值而分別設定為0及100,對於上述圖像的動態範圍,將無上述圖像資料的輸出時標準化為0,將上述反射率的標準值1.0標準化為上述圖像資料的上限值255,從而設定上述圖像的動態範圍,求出將上述圖像資料的0-255的動態範圍標準化為0-100時的上述實心區域的圖像資料的標準化值來作為上述偏移值,將上述實心區域與上述配線的上述圖像資料之差轉換為上述反射率的標準化值並求出上述標準化值來作為上述對比度值,此時,上述規定值為16,上述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為16以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顯示裝置,進而包括檢測控制部,上述檢測控制部對來自上述導電性膜的表面側的接觸位置或接近位置進行檢測,且上述導電性膜與上述檢測控制部作為觸控面板感測器而發揮功能。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上述規定值為11,上述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為11以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2峰值頻率及上述第2峰值強度藉由以卷積積分對作為上述視覺響應特性的視覺傳遞函數進行加權而求出。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上述視覺傳遞函數為對多利.肖函數導入相對於亮度成分的修正函數的評價函 數。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上述視覺傳遞函數由函數VTF而表示,上述函數VTF由下述式(1)而給出:VTF=h(B-).e-0.138u(1-e0.1u)…(1),此處,h(B-)為將平均亮度B-設為變數的修正函數,u為空間頻率(週期/度)。
  10. 一種導電性膜,設置於顯示裝置的顯示單元上,其特徵在於:包括透明基體、以及形成於上述透明基體的至少一面且包含多根金屬細線的導電部,上述導電部具有包含配線的配線圖案,上述配線圖案由上述多根金屬細線形成為網孔狀且排列著多個開口部,上述配線圖案重疊於上述顯示單元,上述導電性膜採用下述反射率作為黑及白的基準反射率,上述反射率是使光以45°的入射角度分別照射至重疊於上述顯示單元的上述導電性膜的上述配線圖案中的無上述配線的實心區域及白板,並從正面分別對成為基準的黑及白進行拍攝時的各自的反射率,且將下述圖像資料定義為偏移值,上述圖像資料是表示將用以拍攝的圖像的動態範圍設定為規定範圍時,重疊於非點燈時的上述顯示單元上的上述配線圖案中的上述實心區域的反射率的圖像資料,且使人類的視覺響應特性作用於上述配線圖案中的上 述配線的圖像的圖像資料的2維傅立葉頻譜的多個頻譜峰值中的第1峰值頻率及第1峰值強度,從而獲得的所有第2峰值頻率下的第2峰值強度的總和,即上述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是在規定值以下,上述人類的視覺響應特性是將根據上述配線的圖像而求出的上述偏移值考慮在內的特性,上述配線圖案的上述配線的圖像是使光以45°的入射角度照射至重疊於上述顯示單元上的上述導電性膜並從正面進行拍攝而獲得。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導電性膜,其中在將上述實心區域與上述配線的反射率之差定義為對比度值時,上述圖像的動態範圍基於上述黑及白的基準反射率及上述對比度值而設定為上述規定的範圍。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導電性膜,其中上述對比度值及上述偏移值是根據對重疊於上述顯示單元上的上述配線圖案的上述配線的圖像進行攝影所得的拍攝圖像而求出,上述圖像的動態範圍基於上述黑及白的基準反射率而決定為如下範圍,所述範圍是適配於包含上述對比度值的既定的對比度的規定的反射率的範圍,上述配線圖案的上述配線的圖像的圖像資料是以成為上述圖像的動態範圍內的圖像資料的方式,根據對重疊於上述顯示單元上的上述配線圖案的上述配線的圖像進行攝影所得的拍攝圖像而求出,且,是用以求出上述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的上述圖像的 動態範圍的圖像資料。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或第12項所述的導電性膜,其中將上述黑及白的基準反射率作為反射率的標準化值而分別設定為0及100,對於上述圖像的動態範圍,將無上述圖像資料的輸出時標準化為0,將上述反射率的標準值1.0標準化為上述圖像資料的上限值255,從而設定上述圖像的動態範圍,求出將上述圖像資料的0-255的動態範圍標準化為0-100時的上述實心區域的圖像資料的標準化值來作為上述偏移值,將上述實心區域與上述配線的上述圖像資料之差轉換為上述反射率的標準化值並求出上述標準化值來作為上述對比度值,此時,上述規定值為16,上述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為16以下。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或第11項所述的導電性膜,其中上述規定值為11,上述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為11以下。
  15. 一種配線的可見性的評價方法,是導電性膜的配線的可見性的評價方法,上述導電性膜設置於顯示裝置的顯示單元上,具有由多根金屬細線形成為網孔狀且排列著多個開口部的配線的配線圖案,上述配線的可見性的評價方法的特徵在於:採用下述反射率作為黑及白的基準反射率,上述反射率是使光以45°的入射角度分別照射至重疊於上述顯示單元的上述導電性膜的上述配線圖案中的無上述配線的實心區域及白板,並從正 面分別對成為基準的黑及白進行拍攝時的各自的反射率,且將下述圖像資料定義為偏移值,上述圖像資料是表示將用以拍攝的圖像的動態範圍設定為規定範圍時,重疊於非點燈時的上述顯示單元上的上述配線圖案中的上述實心區域的反射率的圖像資料,根據上述配線圖案的上述配線的拍攝圖像來求出上述偏移值,上述配線圖案的上述配線的拍攝圖像是使光以45°的入射角度照射至重疊於上述顯示單元上的上述導電性膜並從正面進行拍攝而獲得,決定上述圖像的動態範圍內的重疊於上述顯示單元上的上述配線圖案中的上述配線的上述拍攝圖像的圖像資料,對所決定的上述配線的上述拍攝圖像的圖像資料進行2維傅立葉變換,算出上述配線的上述拍攝圖像的圖像資料的2維傅立葉頻譜的多個頻譜峰值中的第1峰值頻率及第1峰值強度,使人類的視覺響應特性相應於觀察距離而作用於上述算出的上述配線圖案的上述第1峰值頻率及上述第1峰值強度,分別算出上述第2峰值頻率及上述第2峰值強度,上述人類的視覺響應特性是將根據上述配線的圖像而求出的上述偏移值考慮在內的特性,求出上述算出的所有上述第2峰值頻率下的上述第2峰值強度的總和,並將上述總和作為上述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對上述求出的上述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為規定值以下的設置於上述顯示裝置的上述顯示單元上的上述導電性膜的上述配線 的可見性進行評價。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配線的可見性的評價方法,其中在將上述實心區域與上述配線的反射率之差定義為對比度值時,上述圖像的動態範圍基於上述黑及白的基準反射率及上述對比度值而設定為上述規定的範圍。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配線的可見性的評價方法,其中上述對比度值及上述偏移值是根據對重疊於上述顯示單元上的上述配線圖案的上述配線的圖像進行攝影所得的拍攝圖像而求出,上述圖像的動態範圍基於上述黑及白的基準反射率而決定為如下範圍,所述範圍是適配於包含上述對比度值的既定的對比度的規定的反射率的範圍,上述配線圖案的上述配線的圖像的圖像資料是以成為上述圖像的動態範圍內的圖像資料的方式,根據對重疊於上述顯示單元上的上述配線圖案的上述配線的圖像進行攝影所得的拍攝圖像而求出,且,是用以求出上述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的上述圖像的動態範圍的圖像資料。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或第17項所述的配線的可見性的評價方法,其中將上述黑及白的基準反射率作為反射率的標準化值而分別設定為0及100, 對於上述圖像的動態範圍,將無上述圖像資料的輸出時標準化為0,將上述反射率的標準值1.0標準化為上述圖像資料的上限值255,從而設定上述圖像的動態範圍,求出將上述圖像資料的0-255的動態範圍標準化為0-100時的上述實心區域的圖像資料的標準化值來作為上述偏移值,將上述實心區域與上述配線的上述圖像資料之差轉換為上述反射率的標準化值並求出上述標準化值來作為上述對比度值,此時,上述規定值為16,上述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為16以下。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或第16項所述的配線的可見性的評價方法,其中上述規定值為11,上述配線的可見性的定量值為11以下。
TW103106509A 2013-03-11 2014-02-26 導電性膜、具備其的顯示裝置及配線的可見性的評價方法 TW2014356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48532 2013-03-11
JP2013181123 2013-09-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5683A true TW201435683A (zh) 2014-09-16

Family

ID=51536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6509A TW201435683A (zh) 2013-03-11 2014-02-26 導電性膜、具備其的顯示裝置及配線的可見性的評價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1435683A (zh)
WO (1) WO201414186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8484B (zh) * 2014-10-15 2020-03-21 日商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 導電性膜、具備此膜的顯示裝置以及導電性膜的評估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85888B2 (ja) * 2014-10-15 2018-02-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性フィルム、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及び導電性フィルムの評価方法
JP6307410B2 (ja) * 2014-10-15 2018-04-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性フィルム、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及び導電性フィルムの評価方法
JP6307468B2 (ja) * 2015-03-31 2018-04-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性フィルム、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及び導電性フィルムの評価方法
WO2018181139A1 (ja) 2017-03-27 2018-10-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防音構造体、ならびに、吸音パネルおよび調音パネル
EP3690874A4 (en) 2017-09-25 2020-11-04 FUJIFILM Corporation SOUND-INSULATING STRUCTURE
EP3719740B1 (en) * 2018-01-29 2023-09-06 EIZO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98861A (ja) * 2002-04-02 2003-10-17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評価方法、画像評価装置、画像評価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スクリーン配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2006186021A (ja) * 2004-12-27 2006-07-1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ディスプレイ用電磁波シールドフィルタ
JP4914805B2 (ja) * 2007-11-08 2012-04-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電磁波シールド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電磁波シール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パターン生成方法
CN102334091B (zh) * 2009-02-26 2016-01-06 3M创新有限公司 触摸屏传感器和具有低可见度的覆盖微图案的图案化基材
JP5725818B2 (ja) * 2010-12-01 2015-05-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シートの製造方法、透明導電シート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8484B (zh) * 2014-10-15 2020-03-21 日商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 導電性膜、具備此膜的顯示裝置以及導電性膜的評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41867A1 (ja) 2014-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435683A (zh) 導電性膜、具備其的顯示裝置及配線的可見性的評價方法
US10475175B2 (en) Conductive film,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evaluating wiring patterns of conductive film
US10346965B2 (en) Conductive film,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evaluating conductive film
US10055832B2 (en) Conductive film,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evaluating conductive film
US10338008B2 (en) Conductive film,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evaluating conductive film
JP6307372B2 (ja) 導電性フイルム、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及び導電性フイルムの評価方法
US10101854B2 (en) Conductive film,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evaluating conductive film
TWI630516B (zh) 導電膜、具備其的顯示裝置及導電膜的配線圖案的評價及決定方法
WO2015072253A1 (ja) 導電性フィルム、これを備える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並びに配線の視認性の評価方法
JP2016082214A5 (zh)
JP2016082037A5 (zh)
WO2016060142A1 (ja) 導電性フィルム、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及び導電性フィルムの評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