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33382A - 鍋具成形方法及使用該鍋具成形方法所製成之鍋具 - Google Patents

鍋具成形方法及使用該鍋具成形方法所製成之鍋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33382A
TW201433382A TW102106147A TW102106147A TW201433382A TW 201433382 A TW201433382 A TW 201433382A TW 102106147 A TW102106147 A TW 102106147A TW 102106147 A TW102106147 A TW 102106147A TW 201433382 A TW201433382 A TW 20143338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pot
cavity
metal
form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6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u-Cheng Yang
Original Assignee
Yud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d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d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1061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433382A/zh
Publication of TW201433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3382A/zh

Link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提供一種鍋具成形方法,主要先準備一鑄模,該鑄模係由一金屬模及一砂模所構成,接著將一金屬液經由該通道而注入該鑄模之模穴,待該金屬液凝固後即完成鍋具之成形。本發明一方面可藉由砂模之砂粒材質特性來增加金屬液之流動效果,使金屬液能確實填滿鑄模之模穴,另一方面藉由金屬模之材質特性,使成形後之鍋具因其中一表面係與金屬模相接觸而具有表面之光滑平整(該表面可作為鍋具成品之內表面),令成形後之鍋具即有相當完成度,而可大幅減少後續作加工處理之項目,達到降低生產成本之功效。

Description

鍋具成形方法及使用該鍋具成形方法所製成之鍋具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鍋具成形方法,以及使用該方法所製成之鍋具。
常見的鍋具成形方法為鑄造成形,而鑄造主要是先將金屬熔成液態金屬液,再把該金屬液倒入特定形狀之鑄模內,待其凝固後即成形預設形狀之鍋具;鑄模依材質區分成砂模及金屬模兩種,砂模為較常見之鑄模,其適用於各種形狀之成形且價格低廉,惟,受到砂模材質影響,成形後之鍋具精度仍略顯不足(如表面佈滿細孔而過於粗糙),故還需作多道加工處理後才能成為供消費者購買之鍋具成品;而金屬模之鑄模雖有著成形精度較佳之優勢,惟,金屬鑄模因材質特性而不利於金屬液流動,如使用熔點較低之金屬液時,容易造成金屬液產生滯留或提早凝固等現象,常使得金屬液無法確實注滿鑄模之模穴,因而讓成形後之鍋具結構產生缺陷瑕疵等。
經上述可得知,不管為砂模或金屬模之鑄模,在鑄造成形上仍有其不便之處,而此舉間接導致鍋具之生產成本居高不下,也因此,如何提供一種更為易於製造之成形方法,降低整體之生產成本,即為業界有待努力之方向。
鑑於上述問題,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鍋具成形方法,其具有易於製造之特點,而有助於降低生產成本。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鍋具成形方法,包含下列步驟:前置步驟:準備一鑄模,該鑄模包含一金屬模及一砂模,該金屬模與該砂模相組接且兩者圍構一模穴,該模穴概呈鍋具狀,該砂模設有一與該模穴連通之通道;澆鑄步驟:將一金屬液經由該通道而注入該模穴;脫模步驟:待該金屬液凝固後,將該金屬模與該砂模分離,並取出凝固成形之鍋具。
因此,本發明利用由金屬模及砂模所構成,一方面可藉由砂模之砂粒材質特性來增加金屬液之流動效果,以增進澆鑄作業之便利性,以讓金屬液能確實填滿鑄模之模穴,另一方面藉由金屬模之材質特性,使成形後之鍋具因其中一表面係與金屬模相接觸而具有表面之光滑平整(該表面可作為鍋具成品之內表面),令成形後之鍋具即有相當完成度,而可大幅減少後續作加工處理之項目,達到降低生產成本之功效。
1‧‧‧鑄模
11‧‧‧金屬模
111‧‧‧凸面
12‧‧‧砂模
121‧‧‧凹面
122‧‧‧凹溝結構
123‧‧‧通道
1231‧‧‧第一開口
1232‧‧‧第二開口
13‧‧‧模穴
3‧‧‧鍋具
31‧‧‧本體
311‧‧‧側部
312‧‧‧底部
32‧‧‧容室
33‧‧‧導熱件
331‧‧‧鎖孔
4‧‧‧支撐結構
5‧‧‧螺絲
圖1及圖2為本發明之鍋具成形方法前置步驟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之鍋具成形方法澆鑄步驟之示意圖。
圖4及圖5為本發明之鍋具立體圖。
圖6為本發明鍋具之分解圖。
以下將以較佳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之結構特徵及其預期達成之功效,然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所欲保護之範疇,合先敘明。
請參考圖1至圖3,本發明之鍋具成形方法,包含下列步驟:前置步驟:請搭配參考圖1及圖2,準備一鑄模1,該鑄模包含一金屬模11及一砂模12,該金屬模11與該砂模12相組接且兩者圍構一模穴13,較佳者,該金屬模11為鐵材質所製成;該模穴13概呈鍋具狀,而本實施例中,係將該鑄模1以該砂模12在上、該金屬模11在下的方式擺設,並且為對應欲成形之鍋具形狀,該金屬模11於相對模穴13之表面形成有一凸面111,該砂模12於相對模穴13之表面形成有一凹面121,該凸面111與該凹面121圍構該模穴13,使該模穴13概呈倒放之鍋具狀,以便讓成形後之鍋具內表面係朝向金屬模,鍋具之外表面係朝向砂模;再者,為使成形之鍋具外表面形成有片體結構,本實施例之砂模12於相對該模穴13之表面形成有複數個凹溝結構122,亦即砂模12凹面121形成有複數個凹溝結構122,當然,於其它實施例中,亦可透過改變砂模及金屬模之形狀來製成其它形狀之鍋具;該砂模12設有一與該模穴13連通之通道123,該通道123供進行澆鑄金屬液用,該通道123具有一與外界連通之第一開口1231及一與模穴13連通之第二開口1232,較佳者,該第二開口1232係位於鄰近該模穴13之頂部處,而本實施例中,該通道123恰好位於鄰近頂部處並呈縱向延伸的方式開設而成,使第一開口1231位於第二開口1232之上方處,而在其它實施例中,亦可視實際情況來調整通道之延伸方向,如讓通 道之第一開口係位於砂模之一側,並且通道再延伸至砂模中央處,使第二開口位於模穴之鄰近頂部處,亦無不可。
澆鑄步驟:請搭配參考圖2及圖3,將一金屬液經由該通道123而注入該模穴13,而本實施例係用鋁之金屬液(亦可為其它金屬之金屬液);其中在進行澆鑄時,係將該金屬液從上方注入砂模之通道123,使金屬液藉由自身重力而流進模穴13,並順著模穴13之內表面而往周圍流動(其流動方向如圖3之箭頭所示),直至灌滿該模穴;脫模步驟:待該金屬液凝固後,將該金屬模11與該砂模12分離,並取出凝固成形之鍋具3(如圖4所示);其中將金屬模與砂模分離之方法,可為將砂模擊碎或是其它令金屬模與砂模分離以便取出鍋具之方式。
經上述之成形方法所製成之鍋具(搭配參考圖4至圖6),該鍋具3包含一本體31、一導熱結構;該本體31包括一側部311與一底部312,該側部311包括一外表面與一內表面,該底部312包括一外表面與一內表面,該側部311之內表面與該底部之內表面圍構一容室32;該導熱結構包括複數導熱件33,該些導熱件33自該側部311之外表面延伸至該底部312之外表面,各導熱件33從本體之底部俯視觀之係呈輻射狀排列,且相鄰之導熱件33具有相異之長度,當然,導熱件之形狀及排列方式亦可視情況作調整,僅需改變砂模之結構即可。
再者,部分之導熱件33形成有鎖孔331,該鎖孔331供裝設一支撐結構4,該支撐結構4呈環狀體,更明確地說,可利用一螺絲5穿過該支撐結構4後再螺鎖於該鎖孔331,使支撐結構4固定於鍋具3底部,該 支撐結構4供鍋具3能平穩地裝設於加熱之爐火結構上,當然,支撐結構於其它實施方式亦可為其它與爐火結構相對應者。
經上述之成形方法,本發明預期達到之功效如下:
1.本發明利用砂模之砂粒材質特性來提昇金屬液之流動效果,避免金屬液因熔點過低而造成液體滯留或提早凝固等現象,以增進澆鑄作業之便利性,使金屬液能迅速且確實地填滿鑄模之模穴。
2.金屬模有助於金屬液凝固後之外觀表面能維持完整,更明確地說,因鍋具之內表面朝向金屬模,故成形後之鍋具內表面較為光滑平整,粗糙度值小,以便能符合鍋具內表面之高精度要求,因此,本發明之方法於鍋具成形後極具有相當完成度,後續僅需作簡單之加工處理即能成為鍋具成品,相較於習用需作多道後續加工處理,本發明具有低生產成本之優勢,極具產業價值。
3.本發明模穴之通道設計,於進行澆鑄作業時,有助於提昇金屬液之流動順暢度,以增進澆鑄之便利性,並且金屬液藉由自身重力而由上往下流動,其流速及溫度皆相對能維持均勻且穩定,使得成形後之鍋具品質能維持穩定,避免瑕疵品的產生。
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之成形方法於鍋具成形後,該鍋具即具有導熱件,而導熱件有助於增加鍋具之受熱效果,相當實用,再者,由於導熱件係直接一體成形在鍋具上,故還具有較佳之結構強度,耐用度佳。
除此之外,為增進成形後之鍋具外觀完整,於脫模步驟後,可再對所成形之鍋具進行表面處理,如對鍋具表面進行清砂、拋光或陽極處理等,以讓鍋具兼具美觀及防鏽等效果。
總結上述,本發明之成形方法透過金屬模與砂模並用的方式,來改善習用單一材質之鑄模於鑄造加工所產生之不便,因而具有易於生產製造之功效,且成形後之鍋具還具有成形精度高等特點,能大幅減少後續作加工處理之項目,進而降低整體之生產成本,實乃極具進步之功效,符合專利法相關規定,爰依法提起專利申請,鑑請 鈞局早日核予專利,實感德便。
1‧‧‧鑄模
11‧‧‧金屬模
12‧‧‧砂模
123‧‧‧通道

Claims (8)

  1. 一種鍋具成形方法,包含下列步驟:前置步驟:準備一鑄模,該鑄模包含一金屬模及一砂模,該金屬模與該砂模相組接且兩者圍構一模穴,該模穴概呈鍋具狀,該砂模設有一與該模穴連通之通道,其中該砂模於相對該模穴之表面形成有複數個凹溝結構;澆鑄步驟:將一金屬液經由該通道而注入該模穴;脫模步驟:待該金屬液凝固後,將該金屬模與該砂模分離,並取出凝固成形之鍋具。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鍋具成形方法,其中於前置步驟時,係將該鑄模以該砂模在上、該金屬模在下的方式擺設,並且該模穴概呈倒放之鍋具狀。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鍋具成形方法,其中該金屬模於相對模穴之表面形成有一凸面,該砂模於相對模穴之表面形成有一凹面,該凸面與該凹面圍構該模穴。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鍋具成形方法,其中該通道具有一與外界連通之第一開口及一與模穴連通之第二開口,該第二開口係位於鄰近該模穴之頂部處。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鍋具成形方法,其中該通道係呈縱向延伸的方式開設而成。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鍋具成形方法,其中於脫模步驟後,再對所成形之鍋具進行表面處理。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鍋具成形方法,其中該金屬模為鐵材質所製成。
  8. 一種鍋具,係使用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鍋具成形方法所製成,該鍋具包含:一本體,包括一側部與一底部,該側部包括一外表面與一內表面,該底部包括一外表面與一內表面,該側部之內表面與該底部之內表面圍構一容室;一導熱結構,包括複數導熱件,該些導熱件自該側部之外表面延伸至該底部之外表面。
TW102106147A 2013-02-22 2013-02-22 鍋具成形方法及使用該鍋具成形方法所製成之鍋具 TW2014333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6147A TW201433382A (zh) 2013-02-22 2013-02-22 鍋具成形方法及使用該鍋具成形方法所製成之鍋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6147A TW201433382A (zh) 2013-02-22 2013-02-22 鍋具成形方法及使用該鍋具成形方法所製成之鍋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3382A true TW201433382A (zh) 2014-09-01

Family

ID=51942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6147A TW201433382A (zh) 2013-02-22 2013-02-22 鍋具成形方法及使用該鍋具成形方法所製成之鍋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43338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9385A (zh) * 2014-10-14 2015-01-07 赵占水 中华鼎锅的覆膜砂工艺制作方法
CN110116198A (zh) * 2019-06-25 2019-08-13 烟台众德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锅具铸造模具组件及锅具铸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9385A (zh) * 2014-10-14 2015-01-07 赵占水 中华鼎锅的覆膜砂工艺制作方法
CN104259385B (zh) * 2014-10-14 2016-04-27 赵占水 中华鼎锅的覆膜砂工艺制作方法
CN110116198A (zh) * 2019-06-25 2019-08-13 烟台众德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锅具铸造模具组件及锅具铸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37048U (zh) 三偏心蝶阀阀体铸造模具
CN103192051B (zh) 一种超薄壁轻金属合金外壳或框架的制造方法
CN102672112A (zh) 一种电机壳体的铸造方法
CN104741884B (zh) 一种内部具有随形水路的模具及其制作方法
CN104827000B (zh) 一种齿圈的铸造方法
CN204075073U (zh) 熔模精铸用排蜡、吹砂、冷却装置
CN103978170B (zh) 铝合金近终形铸锭用半连续铸造结晶器
TW201433382A (zh) 鍋具成形方法及使用該鍋具成形方法所製成之鍋具
CN105903925B (zh) 可调式圆环铸造模具
JP5696321B1 (ja) 押湯効率の高い押湯の形状及び鋳造方法
CA2862340A1 (en) A mould assembly
CN108247015B (zh) 一种改进的铝车轮低压铸造模具
CN203917841U (zh) 铝合金近终形铸锭用半连续铸造结晶器
CN109228052B (zh) 一种散热部件中冷却管道的制造方法
CN204565111U (zh) 一种带有降温系统的成形中模
CN207857838U (zh) 一种铸造成型暗冷铁
CN113732247A (zh) 一种具有蓖板结构铸件的铸造方法
CN209697978U (zh) 一种铸造用扇形压力锥冒口
CN207170857U (zh) 一种用于轮毂模具的侧模水冷结构
CN205324667U (zh) 解决铅黄铜水平连铸产品气孔缺陷的装置
TWI532548B (zh) 鍋具製造方法及使用該製造方法製成之鍋具
CN204685960U (zh) 一种用于铝合金排油管铸型的防缩松结构
JP2016019999A (ja) 押湯効率の高い柱状の押湯形状及び鋳造方法
CN110548835A (zh) 一种避免汽缸盖缩松的方法
CN204585765U (zh) 一种内部具有随形水路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