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26117A -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26117A
TW201426117A TW101148865A TW101148865A TW201426117A TW 201426117 A TW201426117 A TW 201426117A TW 101148865 A TW101148865 A TW 101148865A TW 101148865 A TW101148865 A TW 101148865A TW 201426117 A TW201426117 A TW 20142611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light source
light gu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8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h-Yung Wang
Sin-Tung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Synergy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nergy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ynergy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1488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426117A/zh
Publication of TW201426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6117A/zh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該背光模組包括點光源、導光板、反射結構,導光板包括入光面、設置有出光區域的第一表面、與第一表面相對設置的底面及連接面,第一表面所在的平面將導光板劃分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底面位於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位於該平面的遠離底面的一側,入光面設置於第一部分的其中一表面上,入光面的一端與第一表面的一端相交,入光面的相對的一端與底面之間由該連接面相連,反射結構覆蓋底面與連接面。

Description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裝置。
近年來,液晶顯示裝置因為體積輕薄,佔用空間小,輻射小等優點,而逐漸佔據了顯示產品的主流,並漸漸代替了傳統的陰極射線管顯示裝置。液晶顯示裝置通常包括一面光源,如背光模組,為液晶面板提供亮度充分且均勻的平面光。
請參閱圖1,是一種現有技術中背光模組的立體示意圖。背光模組1包括一導光板12與三點光源13,每一點光源13具有一出光側面131,該三點光源13並列設置,並具有一致的出光方向。該導光板12包括一出光面121、一與出光面121相對設置的底面124及設置於該出光面121與該底面124之間且分別與二者連接設置的入光面123,該導光板12的入光面123正對該三點光源13的出光側面131設置,用於接收該三點光源13發出的光,光進入導光板12後在其內傳播,經由該出光面121出射,用於給液晶面板提供平面光。
該點光源13通常為發光二極體光源,發光二極體由於受到自身封裝結構的限制,其具有110度-120度的發光角度。因此,該點光源13與導光板12入光面123之間要保持一定的間距,才能令二相鄰的點光源13發出的光在進入該入光面123之前或者在進入導光板12的正對液晶面板顯示區的出光區域A之前混合,令該導光板12的出光較為均勻。在出光面121側觀察該導光板12,在靠近該入光面123的出光區域A處不會出現明顯的亮暗條紋。然而,隨著產品的日漸小型化,要保證該導光板12的出光區域A大小不變的情況下,只能縮短點光源13與導光板12之間的間距或者縮短導光板12的入光面123到出光區域A的距離。而上述兩種結構均會導致相鄰的二點光源13發出的光在進入導光板12後進入出光區域A處前沒有得到充分的混合,進一步導致在出光面121側觀察該導光板12,在靠近該出光區域A處出現明顯的亮暗條紋。則該導光板12的出光不均勻。
有鑒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可以提高出光均勻度的背光模組。
另,還有必要提供一種使用上述背光模組的液晶顯示裝置。
一種背光模組,其包括點光源、導光板、反射結構,該導光板包括入光面、設置有出光區域的第一表面及與該第一表面相對設置的底面,入光面用於接收該點光源發出的光線,該出光區域用於將導光板內部的光導出該導光板,該第一表面所在的平面將該導光板劃分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該底面位於該第二部分,該第一部分位於該平面劃分的遠離該底面的一側,該入光面設置於該第一部分的其中一表面上,該入光面的一端與該第一表面的一端相交,該入光面的相對的一端與該底面之間由連接面相連,該反射結構覆蓋該底面與該連接面,該點光源發出的光經由該入光面進入該導光板內部並經由該反射結構反射,並由該出光區域射出該導光板。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包括一液晶面板及相鄰該液晶面板且為該液晶面板提供光源的背光模組,該背光模組包括點光源、導光板、反射結構,該導光板包括入光面、設置有出光區域的第一表面及與該第一表面相對設置的底面,入光面用於接收該點光源發出的光線,該出光區域用於將導光板內部的光導出該導光板,該第一表面所在的平面將該導光板劃分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該底面位於該第二部分,該第一部分位於該平面劃分的遠離該底面的一側,該入光面設置於該第一部分的其中一表面上,該入光面的一端與該第一表面的一端相交,該入光面的相對的一端與該底面之間由連接面相連,該反射結構覆蓋該底面與該連接面,該點光源發出的光經由該入光面進入該導光板內部並經由該反射結構反射,並由該出光區域射出該導光板。
相較習知技術,前述背光模組的點光源發出的光經由導光板第一部分的入光面後由設置於連接面的反射結構反射入第二部分,再由設置於第二部分的底面上的反射結構反射由出光區域射出該導光板,延長了點光源的光在導光板內的傳播路徑,混光效果好,出光較為均勻。
請參閱圖2,圖2是本發明液晶顯示裝置第一實施方式的立體分解示意圖。該液晶顯示裝置2包括液晶面板22與背光模組23。該背光模組23相鄰該液晶面板22且為該液晶面板22提供背光。
該背光模組23包括膠框25、光學膜片組24、導光板26、光源27及反射結構28。在本實施方式中,該反射結構28為獨立的反射片,其覆蓋部分導光板26。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該反射結構28也可直接形成在導光板26的外表面、膠框25的部分內表面。
請參閱圖3,該導光板26包括鄰接設置的第一部分269及第二部分268。該第一部分269包括設置於該第一部分269其中一表面上的入光面267。該入光面267用以接收該光源27產生的光線。該第二部分268包括具有出光區域262的第一表面260。該出光區域262用於將導光板26內部的光導出該導光板26。具體地,該第二部分268包括底面263及與該底面263相對設置的該第一表面260。該第一表面260所在的平面將該導光板26劃分為該第一部分269及該第二部分268。其中,該第一部分269位於該平面劃分的遠離該底面263的一側。該入光面267的一端與該第一表面260的一端相交。該入光面267的相對一端與該底面263之間由連接面266相連。在本實施方式中,該連接面266具有與該入光面267相鄰設置的第一連接面2661及與該入光面267相對設置的第二連接面2662,該第一連接面2661與底面263相對設置。該第一連接面2661的一端與該入光面267相連,相對的一端與該第二連接面2662相連,該第二連接面2662的一端與該第一連接面2661相連,相對的一端與該底面263相連。較佳地,該入光面267與該第二連接面2662平行,該第一連接面2661與該出光區域262及該底面263三者平行。
再請參閱圖2,該膠框25為中空的框架,其包括首尾相接的四側壁251及自該四側壁251內側向該膠框25中心方向延伸的支撐板252。該支撐板252將該膠框25內側圍成的空間分成二部分,一部分用於收容該液晶面板22,另一部分用於收容該光學膜片組24、導光板26、光源27及反射結構28。該光學膜片組24及光源27位於該導光板26的第一表面260一側。該反射結構28用於反射該導光板26的漏光。
請參閱圖4,該光源27包括電路板271及設置於該電路板271上的至少二點光源272,每一點光源272具有一發光面273,點光源272產生的光線通過該發光面273出射。
該反射結構28包括第一反射部288、第二反射部282及第三反射部286。該第二反射部282的一端與該第一反射部288相連,相對的一端與該第三反射部286相連,該第三反射部286的一端與該第二反射部282相連,相對的一端為自由端。該第一反射部288、第二反射部282及第三反射部286形成收容空間280,用於收容該部分導光板26及光源27。該第一反射部288用於覆蓋導光板26的底面263;第二反射部282用於覆蓋導光板26的第二連接面2662;該第三反射部286用於覆蓋導光板26的第一連接面2661或者第一連接面2661及該光源27。在本實施方式中該反射結構28為一體式元件。第一反射部288為底板;第二反射部282是自該第一反射部288的一端彎折形成的第一彎折片。第三反射部286為自該第一彎折片彎折的第二彎折片。在本實施方式中,該第二反射部282垂直該第一反射部288,該第三反射部286平行該第一反射部288。
組裝時,請參閱圖5與圖6,該光源27直接設置於該導光板26的第一表面260一側,該光源27的發光面273與該入光面267相對設置,以使光源27產生的光線通過入光面267進入導光板26。該反射結構28覆蓋該底面263與該連接面266,的第一反射部288覆蓋該導光板26的底面263,該第二反射部282正對並覆蓋該第二連接面2662。第三反射部286覆蓋該第一連接面2661與光源27。
該光學膜片組24設置於該導光板26的出光區域262一側。該膠框25收容該光源27、導光板26、光學膜片組24及反射結構28。該液晶面板22設置於該光學膜片組24一側並由該膠框25的支撐板252承載。
該光源27發出的光線經由該入光面267進入該導光板26內部,再由貼附於該第一連接面2661、第二連接面2662上的第三反射部286及第二反射部282的反射最終在第一反射部288的反射下,由該出光區域262射出該導光板26。上述結構令光源27發出的光經由導光板26入光面267進入該導光板26後由設置於連接面266及底面263上的反射結構28反射由出光區域262射出該導光板26,延長點光源272產生光的在導光板26內的傳播路徑,混光效果好,在出光區域262側觀察該導光板26,在出光區域262的位置不會出現明顯的亮暗條紋。則該導光板26的出光較為均勻。
進一步地,在第一實施方式中該反射結構28的第三反射部286及第二反射部282包圍部分該光源27及該連接面266,該反射結構28同時起到了光源反射罩的作用。
請參閱圖7,是本發明液晶顯示裝置第二實施方式的背光模組33組裝後的剖面示意圖。本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之處在於:光源37的點光源372為側發光式光源,電路板371位於點光源372遠離出光區域362一側且覆蓋導光板36的第一連接面3661;反射結構38的第三反射部386分離於反射結構38的其他二個反射部,其設置於電路板371正對第一連接面3661的表面上,該第三反射部386的自由端到與第二反射部382的距離與入光面367到第二連接面3662的距離基本相同。組裝時,點光源372的發光面373面向入光面367,該電路板371覆蓋該點光源372與該第一連接面3661。該第三反射部386覆蓋第一連接面3661。
請參閱圖8,是本發明液晶顯示裝置第三實施方式的背光模組43組裝後的剖面示意圖。該第三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之處在於:反射結構48的第二反射部及第三反射部設置於膠框45上。具體地,該膠框45於收容光學膜片組44、導光板46、光源47及反射結構48的空間內的側壁451及支撐板452的面向該光源47、導光板46一側均設置反光材料,或者上述位置處本身由反光材料形成,如白色膠框。進而可取代反射結構的第二反射部及第三反射部。此外,第一連接面4661與第二連接面4662之間還包括第三連接面4663,該第三連接面4663的截面為平面,如圖8中所示,也可以為弧面。同時,該膠框45的支撐板452與側壁451的連接處設置成與該第三連接面4663相互貼合的形狀。
綜上所述,本發明符合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舉凡熟悉本案技藝之人士,在爰依本發明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2...液晶顯示裝置
22...液晶面板
23、33、43...背光模組
25、45...膠框
251、451...側壁
252、452...支撐板
24、44...光學膜片組
26、36、46...導光板
269...第一部分
268...第二部分
27、37、47...光源
28、38、48...反射結構
260...第一表面
263...底面
262、362...出光區域
267、367、467...入光面
266...連接面
2661、3661、4661...第一連接面
2662、3662、4662...第二連接面
4663...第三連接面
271、371...電路板
272、372...點光源
273、373...發光面
288...第一反射部
282、382...第二反射部
286、386...第三反射部
280...收容空間
圖1為現有技術中背光模組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一實施方式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為圖2中液晶顯示裝置的導光板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圖2中液晶顯示裝置的光源、反射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5為圖2中背光模組的組裝示意圖。
圖6為圖5中VI-VI處的剖面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第二實施方式的背光模組組裝後的剖示圖,其剖切位置與圖6所示的圖5中的剖切位置相同,同時液晶面板省略。
圖8為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第三實施方式的背光模組組裝後的剖示圖,其剖切位置與圖6所示的圖5中的剖切位置相同,同時液晶面板省略。
23...背光模組
25...膠框
24...光學膜片組
26...導光板
267...入光面
269...第一部分
268...第二部分
27...光源
263...底面
262...出光區域
2661...第一連接面
2662...第二連接面
271...電路板
272...點光源
273...發光面
288...第一反射部
282...第二反射部
286...第三反射部
252...支撐板

Claims (8)

  1. 一種背光模組,其包括點光源、導光板、反射結構,該導光板包括入光面、設置有出光區域的第一表面及與該第一表面相對設置的底面,入光面用於接收該點光源發出的光線,該出光區域用於將導光板內部的光導出該導光板,其中,該第一表面所在的平面將該導光板劃分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該底面位於該第二部分,該第一部分位於該平面劃分的遠離該底面的一側,該入光面設置於該第一部分的其中一表面上,該入光面的一端與該第一表面的一端相交,該入光面的相對的一端與該底面之間由連接面相連,該反射結構覆蓋該底面與該連接面,該點光源發出的光經由該入光面進入該導光板內部並經由該反射結構反射,並由該出光區域射出該導光板。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連接面具有與該入光面相鄰設置的第一連接面及與該入光面相對設置的第二連接面,該第一連接面與底面相對設置,該第一連接面的一端與該入光面相連,相對的一端與該第二連接面相連,該第二連接面的一端與該第一連接面相連,相對的一端與該底面相連,該反射結構包括第一反射部、第二反射部及第三反射部,該第一反射部覆蓋該導光板底面,該第二反射部覆蓋該第二連接面,該第三反射部覆蓋該第一連接面與該點光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入光面與該第二連接面平行,該第一連接面與該出光區域及該底面三者平行。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背光模組包括膠框,該膠框收容該導光板及點光源,該膠框的面向該導光板一側設置該第二反射部及該第三反射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膠框為中空框架,其包括多個側壁及自該側壁內側向該膠框中心延伸的支撐板,該支撐板與位於該支撐板同一側的側壁形成收容空間,用於收容該導光板及點光源,該背光模組還包括光學膜片組,該光學膜片組設置於該導光板的出光區域一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點光源設置於一電路板上,該電路板為該點光源供電,該點光源具有一發光面,該發光面正對該入光面設置且背離該點光源與電路板的連接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點光源設置於一電路板上,該電路板為該點光源供電,該點光源為側發光式點光源,該電路板位於點光源遠離出光區域一側且覆蓋第一連接面,該第三反射部設置於該電路板的面對該第一連接面的表面上。
  8.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包括一液晶面板及相鄰該液晶面板且為該液晶面板提供光源的背光模組,其中,該背光模組是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背光模組。
TW101148865A 2012-12-20 2012-12-20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裝置 TW2014261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8865A TW201426117A (zh) 2012-12-20 2012-12-20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8865A TW201426117A (zh) 2012-12-20 2012-12-20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6117A true TW201426117A (zh) 2014-07-01

Family

ID=51725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8865A TW201426117A (zh) 2012-12-20 2012-12-20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42611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34129B2 (ja) 曲面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2231037A (ja) 点状光源を具える照明装置
KR20060111266A (ko) 광학 패키지, 광학 렌즈 및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및 표시장치
US9523886B2 (en) Backlight unit having reflective/transmissive lens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2014093229A (ja) 面光源装置
JP2011009189A (ja) 面状発光装置
WO2015012135A1 (ja) 照明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4132557A (ja) 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とそれを利用した表示装置
TW201518817A (zh) 側入式背光模組
WO2012017721A1 (ja) 照明装置、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TW201400944A (zh) 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
JP2006133583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2493918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8279505B (zh) 一种光学腔体、光学系统及显示装置
US9645300B2 (en) Lighting device
JP2006156231A (ja) バックライト
KR101991124B1 (ko) 엘이디 어레이 유닛, 이를 갖는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TW201348820A (zh)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裝置
JP2005018997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6298986B2 (ja) 照明装置
CN109683391B (zh) 显示装置
JP6251748B2 (ja) 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TW201426117A (zh)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裝置
TWI421589B (zh) 背光模組及應用該背光模組的液晶顯示裝置
TW201426112A (zh)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