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25176A - 軋機捲取機之驅動輥 - Google Patents

軋機捲取機之驅動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25176A
TW201425176A TW102139541A TW102139541A TW201425176A TW 201425176 A TW201425176 A TW 201425176A TW 102139541 A TW102139541 A TW 102139541A TW 102139541 A TW102139541 A TW 102139541A TW 201425176 A TW201425176 A TW 20142517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roller body
drive roller
drive
support ele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9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33043B (zh
Inventor
Klaus Frauenhuber
Friedrich Moser
Juergen Schiefer
Johann Stadlmair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Vai Metals Te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Vai Metals Tech Gmbh filed Critical Siemens Vai Metals Tech Gmbh
Publication of TW201425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51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30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304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3/00Rolls, drums, discs, or the like; Bearings or mounting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47/00Winding-up, coiling or winding-off metal wire, metal band or other flexible metal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evant to metal processing only
    • B21C47/34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9/00Arrangements for mov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controlling its movement,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39/006Pinch roll s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 Winding, Rewinding, Material Storage Devices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 Registering, Tensioning, Guiding Webs, And Rollers Therefor (AREA)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Abstract

一種驅動輥(1、18),具有一個輥體(22)及至少一個半軸軸頸(3、5、19、32),其中該至少一個半軸軸頸(3、5、19、32)間接透過至少一個本身固定在輥體(22)上的支承元件(4、6、21、25、27、29)經由可鬆開之連接件被固定在輥體(22)上。該至少一個半軸軸頸(3、5、32)的縱軸與輥體(22)的縱軸共軸,同時該至少一個半軸軸頸(3、5、32)是一個可分離的構件。支承元件(4、6、21、25、27、29)的形狀為環形或圓盤形,同時在環形或圓盤形支承元件(4、6、21、25、27、29)的前壁上有一個溝槽(30)。支承元件(4、6、21、25、27、29)具有一個凸緣(31),而且半軸軸頸(3、5、19、32)連接在該凸緣上。很容易就可以將模組組成這種驅動輥,因此可使維修及存放的工作變簡單。

Description

軋機捲取機之驅動輥
本發明涉及具有以可鬆開之連接件固定之半軸軸頸的驅動輥,以及製造此種驅動輥之方法。
在製造金屬帶的製程結束時,金屬帶會被捲取到製造金屬帶之軋機捲取機內,例如被捲取到製造鋼帶之軋機捲取機內。捲取機具有所謂的驅動裝置(亦稱為驅動器)。金屬帶在驅動器內被張緊在一對輥子之間並被翻轉,然後被驅動捲繞到捲取機內。驅動器在軋製生產線上通常被設置在熱軋帶材捲取機之前。在捲繞過程中,驅動器的任務是經由兩個輥子(也就是驅動輥及支承輥)調整捲取單元之前的帶鋼張力,其中驅動輥位於支承輥的上方。驅動輥通常是空心輥,支承輥通常是實心輥。
一般用於驅動輥的貫通式空心輥(也就是所謂的中空輥)的缺點是,這種空心輥需具有貫通式的鍛造半軸。由於必須承受很高的機械荷載,這種半軸通常是以特殊的鍛鋼製成,另外由於其尺寸的關係,需使用特殊的製造及鍛造機器才能製成這種半軸。由於這種半軸不容易製造,因此其造價昂貴,而且很費時,導致交貨期過長。很長的交貨期(例如軋機之驅動軸的交貨期長達 6個月)會使庫存管理的困難度提高,而且為了避免因定期更換磨損的驅動輥及支承輥導致軋機的生產受到阻礙,必須提高備品的存量,因而導致資金積壓。
驅動輥屬於需定期更換的磨損構件,因此軋機的使用者必須在庫房中儲備足夠數量的驅動輥。
在軋製以生產金屬帶(例如鋼帶或鋁帶)時,軋機會使用到驅動輥。
由於軋製生產線不斷改善,因此捲取機也需跟著擴大或修改。結果造成在軋製生產線上的大多數驅動器都具有不同的構造型式。由於半軸軸頸尺寸需與對應之離合器尺寸及/或對應之驅動輥或支承輥的軸承間隙配合,因此需使用不同尺寸的驅動輥。先前技術之驅動輥的另一個缺點是,在不同的軋製生產線上的驅動器通常會使用不同長度的驅動輥及支承輥。驅動輥及支承輥的尺寸是由在軋製生產線上生產的最大帶寬決定。因此一條軋製生產線上的驅動輥及支承輥通常也不能與其他軋製生產條上的驅動輥及支承輥互換。
由於以上所述的原因,需在庫房中儲存足夠數量的驅動輥及支承輥,這不僅會提高庫房管理的難度,也會造成資金積壓。
技術任務
本發明的任務是提出能夠避免先前技術之缺點的驅動輥及支承輥,以及提出製造這種驅動輥及支承輥的方法。此外,本發明的另一個任務是使驅動輥不會 有很大的磨損即足以應付驅動輥運轉時產生的負荷。
透過以下的驅動輥達到上述任務:驅動輥具有
-一個輥體,-至少一個半軸軸頸,其中該至少一個半軸軸頸間接透過至少一個本身固定在輥體上的支承元件經由可鬆開之連接件被固定在輥體上,其中該至少一個半軸軸頸的縱軸與輥體的縱軸共軸,同時該至少一個半軸軸頸是一個可分離的構件,且其中支承元件的形狀為環形或圓盤形,同時在環形或圓盤形支承元件的前壁上有一個溝槽,且其中支承元件具有一個凸緣,而且半軸軸頸連接在該凸緣上。
本發明書所稱的驅動輥一詞包括驅動輥及支承輥。
輥體是驅動輥的一部分,在軋製時輥體的表面會與金屬帶接觸。
驅動輥較佳是在軋機中用於製造鋼帶/鋁帶或鋼板/鋁板的驅動輥。驅動輥較佳是應用於熱軋機中的驅動輥。根據一種特別有利的方式,驅動輥是應用於熱軋機之寬帶生產線上的驅動輥,此處所謂的寬帶生產線是指帶寬1200mm以上的金屬帶生產線。
例如,本發明之驅動輥的輥體沿著其縱向方向可以是中空的,也就是所謂的空心管,也可以不是真空也就是所謂的實心管。實心管可以具有空腔,例如沿著其縱軸從一或兩個底面朝另一個底面伸展的空腔。
例如,輥體可以在整個輥身寬度或輥體的長度上均具有相的外徑,這樣整個輥身寬度或輥體就是圓柱形的。輥體的外徑也可以是有變化的,這樣輥體就不再是圓柱形,例如是瓦楞形或圓錐形。
例如輥體也可以是在輥體的一或數個縱向段上有相同的外徑,而在其他縱向段上則有不同的外徑,例如具有一個瓦楞形的中間段及頭尾各一個圓柱形段。
該至少一個半軸軸頸的縱軸與輥體的縱軸共軸。在運轉時,本發明的驅動輥會繞這個縱軸轉動。該至少一個半軸軸頸是一個分離的構件,也就是說不只是輥體的一個凸出部分或一個貫通式半軸的終端段。
可以只有一個半軸軸頸,但較佳是有兩個半軸軸頸。在這種有利的情況下,兩個半軸軸頸的縱軸彼此共軸,在運轉時,本發明的驅動輥會繞輥體的縱軸轉動,也就是繞一個包含兩個半軸軸頸的軸轉動。
如果有兩個或一個以上的半軸軸頸,則這些半軸軸頸是彼此分開的,因此在本發明的驅動輥中,這些半軸軸頸僅是間接彼此連接,例如經由輥體及支承元件連接。
所謂間接固定是指一個半軸軸頸並非本身固定在輥體上,而是固定在一個直接或間接固定在輥體上的物體上。在本說明書中將這個物體稱為支承元件。支 承元件也可以是間接固定在輥體上,也就是說,這個支承元件是固定在另一個直接或間接固定在輥體上的支承元件上。
例如,支承元件可以經由固定元件(例如螺絲或焊接)以可鬆開或不可鬆開的方式直接或間接固定在輥體上。例如也可以經由一個經收縮製成的壓合座固定在輥體上。
支承元件的形狀為環形或圓盤形,支承元件也可以是由多個構件構成,也就是由這些構件共同組成環形或圓盤形的支承元件。
根據一種實施方式,至少有一個支承元件以可鬆開的方式固定在輥體上。
如果有一個以上的半軸軸頸,則較佳是在輥體縱向長度的每一個中間處都間接固定一個半軸軸頸。半軸軸頸可以間接固定在輥體的尾端上,例如間接固定在輥體面上,或是固定在該輥體之縱向長度的中間處的另外一個位置上,例如在輥體的一個空腔內。
根據本發明,環形或圓盤形支承元件的前壁上有一個溝槽。所謂前壁是指環形或圓盤形支承元件形成之圓柱體的底面或頂面,並不是指該圓柱體的柱身表面。
根據本發明,支承元件具有一個凸緣,而且半軸軸頸連接在該凸緣上。
本發明的優點:根據本發明,該至少一個半軸軸頸是經由可 鬆開的連接件固定在輥體上。
所謂“經由可鬆開的連接件固定”是指經由可以分離(且不會因分離造成損壞)的連接件固定,例如(在凸緣連接中)經由螺絲固定,或是經由可鬆開的夾子或爪齒離合器器固定。半軸軸頸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間接(也就是經由支承元件)以可鬆開的方式固定在輥體上。支承元件能夠以可鬆開的方式固定在輥體上,並支承一個經由可鬆開的連接件或不能鬆開的連接件固定在支承元件上的半軸軸頸。或者支承元件是以不可鬆開的方式固定在輥體上,並支承一個經由可鬆開的連接件固定在支承元件上的半軸軸頸。所謂“經由不可鬆開的連接件固定”是指經由必須將其破壞才能分離的連接件固定,例如經由焊接固定。
所謂經由可鬆開的連接件將半軸軸頸固定是指:至少有一個經由可鬆開的連接件形成的固定,除了這個經由可鬆開之連接件形成的固定外,也可以有經由不可鬆開的連接件形成的固定,例如半軸軸頸可以經由螺絲以可鬆開的方式固定在凸緣上,同時半軸軸頸及凸緣之間的分界線另外再有一道焊縫作為以不可鬆開的連接件形成的固定。
根據本發明,由於半軸軸頸是經由可鬆開的連接件間接固定在輥體上,因此相較於一般的貫通式半軸或一般經由不可鬆開的連接件固定的半軸軸頸,因此在因磨損而需更換時,能夠以更快、更簡單的方式更換本發明的半軸軸頸。
根據本發明,支承元件具有一個凸緣,而且半軸軸頸連接在該凸緣上。因此很容易就可以快速的將半軸軸頸固定在支承元件上,以及從支承元件上鬆開。這使得本發明的驅動輥的製造及維修工作變得更簡單。例如在進行維修工作時,可以快速的將輥體上的一個適用於驅動輥之運轉的半軸軸頸更換成另一個專用於維修工作的半軸軸頸,因此即使這個換上去的半軸軸頸在維修工作時受損,也不會妨礙維修完成後立刻使用驅動輥,因為很快快可以將這個半軸軸頸更換成適用於驅動輥之運轉的半軸軸頸。
同樣的,輥體很容易就可以應用於需要其他尺寸之半軸軸頸的另一個驅動器,也就是只需將一個適用於其他驅動器的半軸軸頸驅動器連接在凸緣上即可。
凸緣連接可以快速固定及鬆開,而且可以應付驅動器運轉時產生的負荷。
根據本發明,在支承元件的前壁上有一個溝槽,這樣可以確保輥體-支承元件-半軸軸頸系統具有足夠的彈性,以便能夠在驅動輥不會受損或失效的情況下形成半軸軸頸及輥體之間的力線。這個溝槽使這個系統具有更大的彎曲彈性。此外,具有溝槽的支承元件能夠緩和驅動輥運轉時產生的峰值負荷及峰值應力。因此在本發明中,具有溝槽的支承元件不只是作為力的傳遞力的元件,同時也是作為力的緩衝元件。
經過一定的運轉時間後(例如生產200000噸的熱軋鋼帶),必須清理驅動輥。某些特殊的清理工作(例 如焊接一個磨損層)必須由專業的清理公司進行。如果是一般的驅動輥,必須將整個驅動輥一起運送到清理公司。如果是本發明的驅動輥,很容易就可以將半軸軸頸從輥體上拆下來,因此只需將要清理的輥體運送到清理公司即可。這可以降低運輸費用。不需清理的部分則可繼續用於生產工作。
另一個優點是比較容易在本發明的驅動輥上 加上鍍層。例如在將鍍膜焊接到一般的驅動輥上時,半軸軸頸可能會因為拆缷、將驅動輥預熱、或焊接產生的高溫而受損,而必須重新製造。因此,如前面所述,由於本發明的驅動輥很容易就可以將半軸軸頸鬆開,因此很容易就可以在輥體上完成處理步驟,而無需牽累半軸軸頸。所使用的焊接機也可小於處理一般驅動輥所需的焊接機。
由於不需因為磨損而更換整個驅動輥,而是只需更換可鬆開的半軸軸頸即可,因此能夠減輕存放更換磨損之驅動輥之備品的庫房管理工作。
不像先前技術的驅動輥通常具有貫通式半軸(作為分離構件)、或半軸軸頸僅是驅動輥之輥體的一個凸出部分、或是半軸軸頸是經由不可鬆開的連接件固定在輥體上,本發明的驅動輥具有至少一個經由可鬆開的連接件固定的半軸軸頸,因此能夠以更快且更便宜的方式製造出本發明的驅動輥。於半軸軸頸比貫通式半軸短,因此其製造比貫通式半軸更快且更容易。同樣的,由於本發明的輥體不必具備作為半軸軸頸的凸出部分,因此其製 造也變得更快且更便宜。
先前技術尚未提出具有經由凸緣及可鬆開之連接件固定的半軸軸頸的驅動輥,這是因為先前技術認為這種連接方式無法承受運轉中在驅動輥上產生的負荷。運轉時大約會產生104Nm的轉矩,以及因初始調整力產生的大約為103kN的彎曲力矩。經實驗證明,本發明之具有可鬆開之連接件的驅動輥適用於在軋機中運轉,也就是說本發明提出的凸緣連接結構足以承受運轉時產生的負荷。
相較於先前技術,透過使用經由可鬆開的連 接件固定的半軸軸頸,可以更容易的將出現在不同驅動器內的不同狀況考慮進行,例如驅動輥之軸承間距,軸承內徑及離合器接口。例如只需製造一個較短的半軸軸頸即可取代具有較長之貫通式半軸的整個驅動輥。
在一個軋機中,若干不同型式的驅動輥會分 別被相應的驅動裝置驅動。與此相應的,至少受驅動裝置作用的半軸軸頸是以驅動驅動輥的轉矩能夠從驅動裝置被傳遞到輥體的方式固定在輥體上。例如,為了傳遞轉矩,可以在輥體及/或支承元件及/或半軸軸頸的溝槽中設置配合彈簧。
最好是有兩個本發明的經由可鬆開的連接件固定的半軸軸頸。
溝槽較佳是環繞的溝槽。
根據另一種實施方式,溝槽與支承元件的旋轉軸同軸。
此處所稱之旋轉軸是指環形或圓盤形支承元件之旋轉體的對稱軸。
根據另一種實施方式,支承元件被溝槽(30)圍住的中心區域構成凸緣。
根據另一種實施方式,溝槽具有V形輪廓。原則上溝槽也可以具有U形輪廓或矩形輪廓,但基於製造上的原因及阻尼比及彈性比的關係,以V形輪廓較佳。
本發明的這種實施方式可以確保最佳的彈性及阻尼。
構成凸緣的中心區域較佳是從帶有溝槽之前壁的外緣張拉出的平面向外突出。
凸緣較佳是徑向向外突出。這樣可以使將凸緣與半軸軸頸固定在一起及鬆開的工作變得更簡單。
根據一種有利的實施方式,輥體具有至少一個沿著其縱軸延伸的空腔,必要時此空腔的長度可等於輥體的整個縱向長度。
因此驅動輥可以是一根空心管,也可以是一根實心管。
根據一種有利的實施方式,支承元件是設置在空腔中,且必要時可在該處固定在輥體上。
透過這種方式可以對即使是同一型式的驅動輥,軸承的間距在一個或不同的軋機中的不同位置可能會有所不同的情況作出反應。這種情況會出現在支承元件根據不同的軸承間隙被設置在空腔中的不同位置時。
一種有利的方式是,在至少一個空腔內設有 至少一個止動元件。
此處所謂的止動元件是屬於輥體的一部分,或是一個在空腔中固定在輥體上的一個物體,止動元件可以限制被放入空腔的半軸軸頸及/或支承元件在輥體之縱軸方向的範圍。例如,止動元件可以是一個使空腔變窄的梯級,或是空腔的終端。只要將支承元件放入具有止動元件的空腔,且使其到達止動元件所在的位置為止,則可以防止支承元件因驅動輥運轉時產生的負荷,在空腔內朝止動元件的方向繼續移動,以防止在存放驅動輥造成問題。
根據一種實施方式,在本發明的驅動輥中, 在至少一個止動元件及一個支承元件之間,設有至少一個間隔元件。
間隔元件可以限制被放入空腔的支承元件在 輥體之縱軸方向的範圍,而且這個範圍所在的位置不同於止動元件限制的範圍。例如,間隔元件是一個在空腔內被推到止動元件為止的環,其中環背對止動元件的那一個邊緣能夠限制被放入空腔的支承元件在輥體之縱軸方向的範圍。
這樣就不再需要將支承元件在輥體的空腔內 移動到止動元件為止,而是只需將支承元件移動到觸及間隔元件即可。透過加入間隔元件及/或選擇間隔元件的寬度,即可改變支承元件在輥體的縱軸方向上的移動範圍,而且不必改變止動元件的位置。
透過這種方式可以將軋機的結構要求(例如軸承的 間距)考慮進去。例如,不同型式的驅動器對半軸軸頸的間距可能會有不同的要求,這是因為半軸的軸承是按照不同的間距設置。因此本發明的驅動輥可以安裝在不同型式的驅動器中,而且無需為了將止動元件定位在輥體內不同的位置而採取不同的輥體製造過程。透過設置間隔元件可以調整兩個半軸軸頸的不同的間距。
在具有兩個按照本發明以可鬆開的方式固定 的半軸軸頸的空心管中,也可以用一個支承第一半軸軸頸的支承元件作為止動元件,在這個支承元件的旁邊設有一個間隔元件,此間隔元件與一個支承第二半半軸軸頸的支承元件相鄰。
根據一種有利的實施方式,驅動輥的輥身寬 度是由輥體的外殼面及位於支承元件及輥體之間的外殼面-延長元件所構成。
所謂外殼面是指輥體在運轉時與金屬帶接觸的外表面。所謂輥身寬度是指驅動輥的可利用寬度。
根據一種有利的實施方式,至少有一個外殼面-延長元件是支承元件。
透過這種方式可以擴大本發明的驅動輥的長 度及輥身寬度。有時這是必要的,例如需要加工的是較寬的金屬帶。驅動輥的長度必須與金屬帶的寬度配合,這是因為驅動輥的縱軸與金屬帶的長度夾一直角。
例如,可以將外殼面-延長元件製作成將支承元件蓋住的耐磨管,其中這個耐磨管可以固定在支承元件及/或輥體上。也可以將外殼面-延長元件設置在支承元件及輥 體之間,其中外殼面-延長元件較佳是以可鬆開的方式間接或直接固定在輥體或支承元件上。
使用外殼面-延長元件的優點是,在運轉時外 殼面-延長元件正好位於受磨損最嚴重的帶緣區域。當驅動輥在這個區域被磨損,並非一定必須更換整個驅動輥,而是只需更換外殼面-延長元件。
可以使用不同於輥體的材料製作外殼面-延長元件,較佳是以磨材料製作。
本發明的驅動輥並非由單一構件構成,而是包括多個由輥體、支承元件、半軸軸頸、外殼面-延長元件、間隔元件及止動元件組成的模組構成。這些模組均小於單一構件構成的驅動輥,因此能夠以更簡單、更快及更便宜的方式製造及存放這些模組。透過在本發明的驅動輥中使用可鬆開的連接方式,很容易就可以用新的模組更換已磨損的模組,因此本發明的驅動輥的維修工作比由單一構件構成的驅動輥或具有不可鬆開之連接的驅動輥更為容易。此外,本發明還可以很快的對驅動輥配置的不同需求作出反應,也就是能夠將適於各種配置的模組組合在一起,例如使用不同寬度的間隔元件,以配合半軸的不同的軸承間距,或是可以使用不同的外殼面-延長元件,以按照需要擴大驅動輥的尺寸。
必要時可以用模組組成本發明的驅動輥,這樣做所需的時間短於重新製造整個驅動輥。這樣做可以減少庫房管理的工作,以及減少資金積壓。
所使用的模組的型式愈少,庫房管理工作就愈簡單 及愈便宜,而且由於每次可大量採購少數幾種型式的模組,因此有助於降低模組的單價。
本發明的另一個任務是提出一種製造本發明之驅動輥的方法,這種包法包括以下的步驟:-至少將下列模組組合在一起:-輥體,-半軸軸頸,-支承元件,且必要時還包括以下的步驟:-將下列至少一種模組:-外殼面-延長元件,-間隔元件,-止動元件與輥體、半軸軸頸及支承元件的模組組合在一起。
此處所謂的組合是指:將模組定位,以構成驅動輥,且必要時可利用可鬆開的連接件將模組直接或間接固定在一起。
根據本發明,至少需執行將輥體、半軸軸頸及支承元件的模組組合在一起的步驟。
透過模組化的結構可以如前面所述,透過將適當的模組組合在一起可以製造出許多不同配置方式的驅動輥。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的一種有利的實施方式,在將一個模組與輥體模組組合在一起之前,先將輥體模組縮短到所需的長度。
這種實施方式可以降低輥體模組的製造及存 放費用,以及縮短輥體模組的交貨。例如可以僅製造單一長度的輥體模組(例如最大需要長度),並存放於庫房中,然後在必要時再將輥體模組縮短到所需的長度。
縮短輥體模組的長度可補充前面提及的透過外殼面-延長元件改變長度的可能性。
本發明的另一個標的是將本發明的驅動輥或 以本發明之方法製造的驅動輥應用於軋機,以生產金屬帶,較佳是生產鋼帶,而且最好是用於生產熱軋鋼帶。
本發明的驅動輥或以本發明的方法製造的驅 動輥亦可用於生產鋁帶、鋼板及鋁板。
如果將本發明的驅動輥製作成空心管的形式(因此輥體是一根套管),則兩個半軸軸頸是間接經由至少一個本身固定在輥體上的支承元件固定在輥體上,其中兩個半軸軸頸是經由可鬆開的連接件被固定住。
這種驅動輥具有:
-一根套管
-一個第一半軸軸頸
-一個第二半軸軸頸
-其中第一半軸軸頸是間接經由至少一個本身固定在套管上的支承元件經由可鬆開的連接件在套管之縱向長度的前半段的範圍被固定在套管上,並且
-第二半軸軸頸是間接經由至少一個本身固定在套管上的支承元件在套管之縱向長度的後半段的範圍被固定在套管上,其中第二半軸軸頸較佳是經由可 鬆開的連接件被固定,並且
-第一半軸軸頸及第二半軸軸頸的縱軸彼此共軸,
-第一半軸軸頸及第二半軸軸是兩個彼此分離的構件,
-支承元件的形狀為環形或圓盤形,同時在環形或圓盤形支承元件的前壁上有一個溝槽,
-支承元件具有一個凸緣,而且半軸軸頸連接在該凸緣上。
套管是驅動輥的一個構件,在驅動輥運轉時,套管的表面會與金屬帶接觸。
例如,套管的外徑可以在整個輥身寬度均保持不變,這樣整個套管整就是圓柱形。套管的外徑也可以是有變化的,這樣套管就不再是圓柱形,例如是瓦楞形。套管也可以是在套管的縱向長度的一或數個縱向段上有相同的外徑,而在輥體的其他段落上則有不同的外徑,例如具有一個瓦楞形的中間段及頭尾各一個圓柱形段。
不像先前技術是使用一個貫通式的半軸,本發明的驅動輥具有兩個半軸軸頸,這兩個半軸軸頸是彼此分離的構件,也就是說不只是一個貫通式半軸的尾段。
這兩個半軸軸頸的縱軸彼此共軸。在運轉時,本發明的驅動輥會繞一個由兩個半軸軸頸構成的旋轉軸轉動。這個旋轉軸與套管的縱軸共軸。
所謂間接固定是指半軸軸頸並非本身固定在套管上,而是固定在一個直接或間接固定在套管的物體 上。在本說明書中將這個物體稱為支承元件。支承元件也可以間接固定在套管上,也就是說固定在另一個直接或間接固定在套管上的支承元件上。
例如支承元件可以經由固定元件(例如螺絲) 直接或間接固定在套管上。例如也可以經由熱壓冷縮配合、壓合座、或焊接固定在套管上。
在套管的前半段及後半段上分別間接固定一 個半軸軸頸。半軸軸頸可以固定在套管的尾端,或是固定在套管的前半段或後半段上的其他位置。
由於本發明的驅動輥不像先前技術是使用一 個貫通式的半軸,而是具有兩個半軸軸頸,因此能夠以更快且快便宜的方式製造本發明的驅動輥。由於半軸軸頸的長度比貫通式半軸短,因此其製造比貫通式半軸更快、更容易、而且成本更低。
此外,由於驅動輥具有兩個分開設置的半軸 軸頸,因此能夠與具有不同連接尺寸(例如軸承間隙,軸承內徑,離合器接口)的不同驅動器配合,以應用於不同的驅動器。為了達到這個配合,需根據需要的連接尺寸製作半軸軸頸,並將半軸軸頸固定在套管上。相較於貫通式半的半軸,本發明使用的半軸軸頸更容易將不同的連接尺寸考慮進去。
根據一種實施方式,至少有一個支承元件是 經由可鬆開的連接件固定在套管上。
固定在套管上的兩個半軸軸頸至少有一個(較佳是兩個)是經由可鬆開的連接件固定在套管或支承元件 上,例如經由螺絲連接(例如經由凸緣連接的螺絲連接)、挾緊連接或爪齒離合器。
根據一種實施方式,套管內至少設有一個止 動元件。
此處所謂的止動元件是屬於套管的一部分, 或是一個固定在套管內的物體,止動元件可以限制被放入套管之空腔的半軸軸頸及/或支承元件在套管之縱軸方向的範圍。例如,止動元件可以是一個使空腔變窄的梯級。只要將支承元件到達止動元件所在的位置,即可以防止支承元件因驅動輥運轉時產生的負荷,在空腔內朝止動元件的方向繼續移動,以防止在存放驅動輥造成問題止動元件。例如套管具有至少兩個(較佳是至少3個)彼此相連但內徑互不相同的縱向段。內徑其中至少有一個(較佳是兩個,或最好是3個)縱向段的內徑是從頭到尾保持不變。此處所謂的彼此相連是指這些縱向段彼此連接。
一個縱向段較佳是以矩形梯級的形式過渡到 與其直接相連的不同內徑的縱向段。此時梯級構成一個止動元件。
支承元件在套管內只能被推送到其外徑大於套管內徑的位置為止,由於此時梯級發揮了止動的作用,因此可以用很簡單的方式限制支承元件在套管的縱軸方向上的移動範圍。這樣就可以避免驅動輥運轉時,支承元件可能會無意中朝梯級的方向移動造成的問題。梯級的形狀較佳是矩形,因為其製作比較容易,並能夠定義限制 的範圍及止動的位置。
根據另一種實施方式,在本發明的驅動輥 中,在套管內的至少一個止動元件及至少一個支承元件之間設有至少一個間隔元件。
在這種情況下,支承元件在套管內不再能夠 移動移動到止動位置,而是只能移動到間隔元件的位置。透過加入間隔元件及/或選擇間隔元件的寬度,即可改變支承元件在套管的縱軸方向上的移動範圍,而且不必改變止動元件在套管內徑中的位置。透過這種方式可以將裝有驅動輥的驅動器的構造情況考慮進去。例如,不同型式的驅動器對半軸軸頸的間距可能會有不同的要求,原因是半軸軸承的間距可能會不同。因此本發明的驅動輥可以安裝在不同型式的驅動器中,而且無需為了將止動元件(例如梯級)定位在套管內不同的位置而採取不同的套管製造過程。透過設置間隔元件,在設定止動元件的位置時,可以調整半軸軸頸的不同的間距。
根據另一種實施方式,在本發明的驅動輥 中,在套管內的縱向長度的前半段及後半段上的支承元件之間設有至少一個間隔元件。
在這種情況下,支承元件在套管內只能移動 到間隔元件的位置。透過加入間隔元件及/或選擇間隔元件的寬度,即可改變支承元件在套管的縱軸方向上的移動範圍,而且無需在套管內徑中設置止動元件(例如梯級)。透過這種方式可以將裝有驅動輥的驅動器的構造情況考慮進去。
如果將間隔元件製作成管子,則在套管內會有一個間隔元件管。
本發明的驅動輥並非由單一構件構成,而是包括多個由套管、支承元件、半軸軸頸、外殼面-延長元件、間隔元件及止動元件組成的模組構成。
製造本發明之驅動輥的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驟:-至少將下列模組組合在一起:-套管,-半軸軸頸,-支承元件,必要時還包括以下的步驟:-將下列至少一種模組:-外殼面-延長元件-間隔元件與套管、半軸軸頸及支承元件的模組組合在一起。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的一種有利的實施方式,在將一個模組與套管模組組合在一起之前,先將套管模組縮短到所需的長度。
要縮短套管時,較佳是將套管不含止動元件(例如在內徑不同的縱向斷之間的梯級)的部分去掉。如果套管內有兩個止動元件,而且兩個止動元件與其最靠近的套管終端的間距不同時,則將套管縮短到所要的長度是很有利的作法。距最近之套管終端較遠的止動元件的間距較佳是不致於使其在將套管縮短到所需要的最短 長度時被一併去除,也就是說這個止動元件會留在製造本發明之驅動輥所需的縮短過的套管內。
如果使用未縮短的套管,或是未縮短到所需的最短長度的套管,則在這個止動元件及一個支承元件之間應設置一或多個間隔元件。
本發明的驅動輥或以本發明之方法製造的驅動輥可以在應用於軋機,以生產金屬帶(較佳是鋼帶)。
本發明的驅動輥或以本發明之方法製造的驅動輥可以在應用於軋機,以生產鋁帶。
1‧‧‧驅動輥
2‧‧‧套管
3‧‧‧半軸軸頸
4‧‧‧支承元件
5‧‧‧半軸軸頸
6‧‧‧支承元件
7‧‧‧螺絲連接
8‧‧‧軸承
9‧‧‧軸承
10‧‧‧梯級
11‧‧‧梯級
12‧‧‧縱向段
13‧‧‧縱向段
14‧‧‧縱向段
15‧‧‧間隔元件
16‧‧‧間隔元件
17‧‧‧間隔元件
18‧‧‧驅動輥
19‧‧‧半軸軸頸
20‧‧‧螺旋連接
21‧‧‧支承元件
22‧‧‧輥體
23‧‧‧空腔
24‧‧‧空腔
25‧‧‧支承元件
26‧‧‧外殼面-延長元件
27‧‧‧支承元件
28‧‧‧外殼面-延長元件
29‧‧‧支承元件
30‧‧‧溝槽
31‧‧‧凸緣
32‧‧‧半軸軸頸
33‧‧‧軸
以下將配合圖式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的說明。
第1圖係本發明之驅動輥的一種實施方式的一個縱剖面立體圖,具有梯級及一個間隔元件。
第2圖係本發明之驅動輥的一種實施方式的一個縱剖面立體圖,沒有梯級。
第3圖係本發明之驅動輥的一種實施方式的一個縱剖面立體圖,具有梯級及兩個間隔元件。
第4圖係本發明之驅動輥的一種實施方式的一個縱剖面立體圖,具有梯級,沒有間隔元件。
第5a圖係一個製作成實心管的本發明之驅動輥的立體圖。
第5b圖係第5a圖之實心管的一個縱剖面圖。
第6a圖係本發明之驅動輥的一種實施方式的一個縱剖面立體圖,具有梯級及作為外殼面-延長元件用的支承 元件。
第6b圖係第6a圖的部分放大圖。
第7a及7b圖係類似第6a及6b圖的實施方式,但是支承元件不是作為外殼面-延長元件。
第1圖顯示本發明之驅動輥1的一種實施方式的一個縱剖面立體圖。驅動輥1是一根空心管。輥體是一根套管2。套管上有一層鍍膜。第一半軸軸頸3間接經由一個固定在套管2上的支承元件4被可鬆開的連接件固定在套管的縱向長度的左半邊上。第二半軸軸頸5間接經由一個固定在套管2上的支承元件6被可鬆開的連接件固定在套管的縱向長度的右半邊上。兩個半軸軸頸3和5的縱軸彼此共軸,而且也與套管2的縱軸共軸。兩個半軸軸頸3和5是分離的構件,也就是說半軸軸頸3和5並非套管2的凸出部分,也不是支承元件4和6的凸出部分。兩個半軸軸頸3和5是彼此分開的構件。半軸軸頸3和5分別透過螺絲連接7(可鬆開的連接件)固定在支承元件4和6上,而且是連接在其凸緣上,因此半軸軸頸是經由凸緣與支承元件連接。為了傳遞轉矩,在套管2上從半軸軸頸3和5之溝槽和相應的支承元件4和6凸緣表面中的鍵連接,但為清楚起見並不單獨示出。為了傳遞轉矩,當然也可以採用其他的連接方式,例如嚙合或螺栓。
支承元件4和6的形狀為環形,而且都具有一個與支承元件之旋轉軸同心的V形環繞溝槽。支承元件被溝 槽圍住的中心區域構成凸緣,其中凸緣從帶有溝槽之前壁的外緣張拉出的平面向外突出。
在運轉時,本發明的驅動輥1會繞套管2的 縱軸轉動,也就是繞一個包含兩個半軸軸頸3、5的軸33轉動。第1圖還顯示置放半軸軸頸3、5的軸承8、9,在運轉時,軸承8、9使本發明的驅動輥1能夠繞套管2的縱軸33轉動。
第1圖中的驅動輥是一根空心管。空心管之輥體的空腔(也就是套管的空腔)沿著空心管的縱軸延伸通過套管2的輥體的整個縱向長度。在套管2內有兩個由位於套管2之內徑的矩形梯級10、11構成的止動元件。套管2具有3個彼此相連但內徑互不相同的縱向段12、13、14。縱向段12、13、14各自的內徑從頭到尾保持不變。支承元件6在套管2內被推進到梯級11。支承元件4在套管2內被推進到一個由環構成的間隔元件15。間隔元件15在套管2內被推進到梯級10。第1圖顯示的驅動輥1包括輥體(在此處為套管2)、支承元件4和6、半軸軸頸3和5及間隔元件15等模組。
第2圖顯示本發明之驅動輥1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一個縱剖面立體圖。與第1圖相同的元件均使用相同的元件符號,為了簡化圖面,第2圖並未標示前面已有詳細之元件的元件符號。與第1圖不同的是,第2圖的實施方式沒有梯級。在支承元件4及支承元件6之間有一個間隔元件16,支承元件4、6在套管2內分別被推進到間隔元件16。
第3圖顯示本發明之驅動輥1的另一種實施 方式的一個縱剖面立體圖。與第1圖及第2圖相同的元件均使用相同的元件符號,為了簡化圖面,第3圖並未標示前面已有詳細之元件的元件符號。與第1圖不同的是,第3圖的實施方式還有一個設置在梯級11及支承元件6之間的間隔元件17。支承元件6在套管2內被推進到間隔元件17,間隔元件17在套管2內被推進到梯級11。
第4圖顯示本發明之驅動輥1的另一種實施 方式的一個縱剖面立體圖。與第1圖至第3圖相同的元件均使用相同的元件符號,為了簡化圖面,第4圖並未標示前面已有詳細之元件的元件符號。與第1圖不同的是,第4圖的實施方式沒有間隔元件。支承元件6在套管2內被推進梯級11,支承元件4在套管2內被推進到梯級10。
第5a圖顯示本發明之驅動輥18的一個立體 圖,其中驅動輥18是一根實心管。第4圖另外將驅動輥18的一個終端段放大顯示。從第4圖可以看出,半軸軸頸19是以可鬆開的方式經由螺絲連接20(作為可鬆開的連接件)固定在驅動輥18的支承元件21上,也就是以凸緣連接的方式固定。半軸軸頸19是連接在具有一個溝槽的環形支承元件的凸緣上。
第5b圖顯示第5a圖之驅動輥的一個與第1圖至第4圖之空心管之相同縱剖面的縱剖面圖。輥體22具有兩個沿著縱軸延伸的空腔23、24,其中支承元件21被置於 空腔23、24內。因為是實心管的關係,空腔23、24並未延伸通過輥體的整個縱向長度。兩個空腔的終端的作用如同止動元件,兩個支承元件在空腔內均被推進到空腔的終端。
也可以只有一個半軸軸頸,在這種情況下,本發明的驅艦輥在運轉是繞一個由這個半軸軸頸及一個輥體的一個如半軸軸頸的凸出部分構成的軸轉動。和半軸軸頸不一樣,這個如半軸軸頸的凸出部分並非分離的構件,而只是輥體的一個凸出部分。
這種變化方式並未在圖式中另外繪出,因為這種變化方式使用之本發明的半軸軸頸與現有的圖式中的半軸軸頸並無不同。
第6a圖顯示一類似於第4圖的本發明的驅動 輥的實施方式的立體圖。與第4圖不同的是,在套管2及支承元件25之間設有一個外殼面-延長元件26,以及在套管2及支承元件27之間設有一個外殼面-延長元件28。外殼面-延長元件26和28被製作成將支承元件蓋住的環形耐磨環。在第6a圖的驅動輥中,此等耐磨環位於支承元件25、27及套管2之間,並在此二者之間被夾緊,必要時並應防止其轉動(未在圖式中另外繪出)。例如可利用配合彈簧、螺栓、或焊縫防止耐磨環轉動。
兩個支承元件25、27的另一個作用是作為額外的外殼面-延長元件。這可以從第6b圖顯示之第6a圖右邊部分的放大圖看出。驅動輥的輥身寬度因外殼面-延長元件26和28及支承元件25和27而變大。
第7a圖及第7b圖顯示一與第6a圖及第6b圖類似的情況,唯一的區別是,在第7a圖及第7b圖中,支承元件並沒有外殼面-延長元件的作用。
第7b圖另外顯示支承元件29的前壁帶有一個溝槽30,以及以虛線框住的凸緣31,其中半軸軸頸32連接在凸緣31上。
雖然前面已利用各種有利的實施方式並配合圖式及文字詳述本發明的內容,但本發明的範圍並不受前面提出的例子的任何限制,此外熟習該項技術者能夠從本說明書推導出的各種變化方式亦屬於本發明的範圍。
1‧‧‧驅動輥
2‧‧‧套管
3‧‧‧半軸軸頸
4‧‧‧支承元件
5‧‧‧半軸軸頸
6‧‧‧支承元件
7‧‧‧螺絲連接
8‧‧‧軸承
9‧‧‧軸承
10‧‧‧梯級
11‧‧‧梯級
12‧‧‧縱向段
13‧‧‧縱向段
14‧‧‧縱向段
15‧‧‧間隔元件
33‧‧‧軸

Claims (15)

  1. 驅動輥(1、18),具有-一個輥體(22);-至少一個半軸軸頸(3、5、19、32),其中該至少一個半軸軸頸(3、5、19、32)間接透過至少一個本身固定在輥體(22)上的支承元件(4、6、21、25、27、29)經由可鬆開之連接件被固定在輥體(22)上,其中該至少一個半軸軸頸(3、5、19、32)的縱軸與輥體(22)的縱軸共軸,同時該至少一個半軸軸頸(3、5、19、32)是一個可分離的構件,且其中支承元件(4、6、21、25、27、29)的形狀為環形或圓盤形,同時在環形或圓盤形支承元件(4、6、21、25、27、29)的前壁上有一個溝槽(30),該支承元件(4、6、21、25、27、29)具有一個凸緣(31),而且半軸軸頸(3、5、19、32)連接在該凸緣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驅動輥(1,18),其中,溝槽(30)是一個環繞的溝槽(30)。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的驅動輥(1、18),其中,溝槽(30)與支承元件(4、6、21、25、27、29)的旋轉軸同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的驅動輥(1、18),其中,支承元件(4、6、21、25、27、29)被溝槽(30)圍住的中心區域構成凸緣(3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驅動輥(1、18),其中,溝槽 (30)剖面輪廓構性為:V形輪廓、U形輪廓、或矩形輪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驅動輥(1、18),其中,構成凸緣(31)的中心區域較佳是從帶有溝槽(30)之前壁的外緣張拉出的平面向外突出。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6項的驅動輥(1、18),其中,凸緣(31)徑向向外突出。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的驅動輥(1,18),其中,輥體(22)具有至少一個沿著其縱軸延伸的空腔(23、24),必要時空腔(23、24)的長度可等於輥體(22)的整個縱向長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的驅動輥(1、18),其中,在至少一個空腔(23、24)內設有至少一個止動元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驅動輥(1、18),其中,在至少一個止動元件及一個支承元件(4、6、21、25、27、29)之間,設有至少一個間隔元件(15、16、17)。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0項中任一項的驅動輥(1),其中,驅動輥(1)的輥身寬度是由輥體(22)的外殼面及位於支承元件(4、6、21、25,27、29)及輥體(22)之間的外殼面-延長元件(26、28)所構成。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的驅動輥(1、18),其中,至少有一個外殼面-延長元件(26、28)是一個支承元件(4、6、21、25、27、29)。
  13. 一種製造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2項中任一項之驅動輥(1、18)的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驟: -至少將下列模組組合在一起:-輥體(22),-半軸軸頸(3、5、19、32),-支承元件(4、6、21、25、27、29),必要時還可包括以下的步驟:-將下列至少一種模組:-外殼面一延長元件(26、28),-間隔元件(15、16、17),-止動元件與輥體(22),半軸軸頸(3、5、32),支承元件(4、6、21、25、27、29)的模組組合在一起。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的方法,其中,在將一個模組與輥體(22)模組組合在一起之前,先將輥體(22)模組縮短到所需的長度。
  15. 將本發明的驅動輥(1、18)或以本發明之方法製造的驅動輥(1、18)之用途,係用於軋機,以生產金屬帶,較佳是生產鋼帶,而且最好是用於生產熱軋鋼帶。
TW102139541A 2012-12-07 2013-10-31 驅動輥、製造驅動輥的方法以及驅動輥的用途 TWI6330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2196038.9A EP2740549B1 (de) 2012-12-07 2012-12-07 Treiberrolle einer Haspelanlage eines Walzwerkes
??12196038.9 2012-12-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5176A true TW201425176A (zh) 2014-07-01
TWI633043B TWI633043B (zh) 2018-08-21

Family

ID=47469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9541A TWI633043B (zh) 2012-12-07 2013-10-31 驅動輥、製造驅動輥的方法以及驅動輥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1) US10072701B2 (zh)
EP (2) EP2740549B1 (zh)
JP (2) JP6424165B2 (zh)
CN (1) CN105050741B (zh)
BR (1) BR112015013244B1 (zh)
CA (1) CA2893928C (zh)
ES (1) ES2575388T3 (zh)
HR (1) HRP20160752T1 (zh)
HU (1) HUE029814T2 (zh)
MX (1) MX359423B (zh)
PL (1) PL2740549T3 (zh)
RS (1) RS54859B1 (zh)
RU (1) RU2643001C2 (zh)
SI (1) SI2740549T1 (zh)
TW (1) TWI633043B (zh)
WO (1) WO20140865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575388T3 (es) * 2012-12-07 2016-06-28 Primetals Technologies Austria GmbH Rodillo de accionamiento de una instalación de bobinado de un laminador
CN114321153B (zh) * 2021-12-22 2024-03-19 安徽兰翔纺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拼接的纺织胶辊

Family Cites Families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4470A (en) * 1885-03-24 Saw-mill roller
US119504A (en) * 1871-10-03 Improvement in modes of attaching drums to shafts
US1063790A (en) * 1911-06-26 1913-06-03 Walter Anthony Greaves Center-shaft head.
US1241324A (en) * 1917-06-14 1917-09-25 Alvey Mfg Company Bearing for conveyer-rollers.
US1454305A (en) * 1920-01-26 1923-05-08 Deere & Co Corrugated roller
US1752675A (en) * 1927-05-17 1930-04-01 Hermann Mfg Company Kiln roller
US1784848A (en) * 1927-11-09 1930-12-16 Alvey Mfg Company Bearing for conveyer rollers
US1872062A (en) * 1929-01-30 1932-08-16 Ohio Steel Foundry Co Roll for heat treating furnaces
US1875068A (en) * 1929-07-19 1932-08-30 Aluminum Screw Machine Product Spool
US1775505A (en) * 1930-02-15 1930-09-09 Baccellieri Raffaele Noodle-cutting machine
US2027451A (en) * 1933-04-26 1936-01-14 Celanese Corp Means for conveying materials in the form of long webs or sheets
US2491917A (en) * 1947-07-02 1949-12-20 Crompton & Knowles Loom Works Cloth roll for looms
US2543507A (en) * 1949-06-23 1951-02-27 Rancourt Alphonse Cloth roll
US3037557A (en) * 1960-07-06 1962-06-05 Time Inc Rotary vacuum cylinder
US3097591A (en) * 1961-11-24 1963-07-16 Beloit Iron Works Anti-deflection roll
US3222884A (en) * 1964-05-11 1965-12-14 Blaw Knox Co Spindle coupling
US3620061A (en) * 1969-10-03 1971-11-16 Us Navy Design of ultrasonic transducers for use with rolling mill rolls
SU403461A1 (ru) * 1972-01-03 1973-10-26 РОЛИК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и НАГРЕВА 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Й ПОЛОСЫ
US3805550A (en) * 1972-01-19 1974-04-23 R Patton Removable sleeve and roll arbor assembly
JPS536778Y2 (zh) 1972-03-28 1978-02-21
GB1503150A (en) * 1974-09-13 1978-03-08 Hotchkiss Ltd J Bearing assembly
US4040158A (en) * 1976-05-17 1977-08-09 Canron Limited Steel mill rolls
JPS536778A (en) * 1976-07-08 1978-01-21 Chukyo Electric Co Cylinder control device
US4130911A (en) * 1977-05-20 1978-12-26 Clark Gaylord J Street brush
US4920627A (en) * 1988-02-26 1990-05-01 Lg Industries, Inc. Balanced carrier roll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on
JPH0643428Y2 (ja) 1988-03-04 1994-11-14 株式会社三ツ葉電機製作所 パワーウインド装置のレギュレータシャフト用ドラム
JPH0372114A (ja) 1989-08-10 1991-03-27 Kurosawa Kensetsu Kk 法面擁壁構築方法
JPH0372114U (zh) * 1989-11-17 1991-07-22
GB9025988D0 (en) * 1990-11-29 1991-01-16 Rolls Royce Plc A coupl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022387C (zh) 1991-04-24 1993-10-13 孟驰 具有两个径向主轧辊的辗环机
JPH05269524A (ja) * 1992-03-25 1993-10-19 Nkk Corp チャタリング性線状マーク発生防止に優れたピンチロール
US5547448A (en) * 1993-10-28 1996-08-20 Grant W. Robertson Journal equipped rotational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balancing the same
DE4442567A1 (de) * 1994-11-30 1996-06-05 Schloemann Siemag Ag Treibapparat für Walzband
JPH08193617A (ja) 1995-01-17 1996-07-30 Sumitomo Metal Ind Ltd 溶融金属めっき設備の浴中ロール
DE19520709A1 (de) * 1995-06-09 1996-12-12 Schloemann Siemag Ag Treiber für Walzbänder
FR2745280B1 (fr) * 1996-02-27 1998-05-15 Asselin Dispositif de guidage a rouleau rotatif
US6110093A (en) * 1998-07-06 2000-08-29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Variable diameter roller
AUPQ848900A0 (en) * 2000-06-30 2000-07-27 Bhp Steel (Jla) Pty Limited Feeding strip material
JP3673922B2 (ja) * 2002-11-29 2005-07-20 伊東電機株式会社 ローラ装置
DE10257496B3 (de) * 2002-12-10 2004-10-14 Bachofen & Meier Ag Vakuum-Kühlwalze
ATE380079T1 (de) * 2003-12-01 2007-12-15 Sms Demag Ag Haspeltreiber mit treiberrollen mit gussmänteln
DE102004016204B4 (de) * 2003-12-01 2006-04-13 Sms Demag Ag Haspeltreiber
US20050277480A1 (en) * 2004-06-09 2005-12-15 Breese Douglas E Flange assembly for supporting a bearing and an end fitting in a driveshaft assembly
US20060225284A1 (en) * 2005-04-08 2006-10-12 Rexnord Industries, Inc. Composite roller header assembly and composite roller formed therewith
JP5366651B2 (ja) * 2009-05-19 2013-12-11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薄肉円筒状ワークの保持治具および薄肉円筒状ワークの加工方法およびシート・フィルム成形ロール
CN201676880U (zh) 2010-04-15 2010-12-22 张子益 双辊铸轧薄带钢的铸轧辊
JP4918155B2 (ja) * 2010-09-28 2012-04-18 三菱日立製鉄機械株式会社 熱延鋼帯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CN202070559U (zh) 2010-12-31 2011-12-14 浙江宏马铜业有限公司 辊轧机
DE102012012293B4 (de) * 2012-06-20 2017-10-26 Sms Group Gmbh Vorrichtung zum Umformen eines Werkstücks
ES2575388T3 (es) * 2012-12-07 2016-06-28 Primetals Technologies Austria GmbH Rodillo de accionamiento de una instalación de bobinado de un laminad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L2740549T3 (pl) 2016-10-31
HUE029814T2 (en) 2017-03-28
CN105050741B (zh) 2018-01-05
RS54859B1 (sr) 2016-10-31
CN105050741A (zh) 2015-11-11
RU2015127103A (ru) 2017-01-13
CA2893928A1 (en) 2014-06-12
US10072701B2 (en) 2018-09-11
JP2016501347A (ja) 2016-01-18
BR112015013244B1 (pt) 2020-09-29
HRP20160752T1 (hr) 2016-08-12
MX359423B (es) 2018-09-05
RU2643001C2 (ru) 2018-01-29
SI2740549T1 (sl) 2016-08-31
TWI633043B (zh) 2018-08-21
CA2893928C (en) 2020-07-14
EP2928626A1 (de) 2015-10-14
MX2015007157A (es) 2016-03-07
JP6424165B2 (ja) 2018-11-14
WO2014086527A1 (de) 2014-06-12
ES2575388T3 (es) 2016-06-28
EP2740549B1 (de) 2016-04-20
BR112015013244A2 (pt) 2017-07-11
US20150308493A1 (en) 2015-10-29
EP2740549A1 (de) 2014-06-11
JP2018188311A (ja) 2018-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36837B2 (en) Anvil roll system and method
CN203611117U (zh) 用于滚筒式研磨机的辊以及包括这种辊的滚筒式研磨机
US6463652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hot rolled steel sheets
TWI633043B (zh) 驅動輥、製造驅動輥的方法以及驅動輥的用途
JP5045360B2 (ja) 圧延ロール用支持軸受の交換方法
CN104302413B (zh) 支撑辊
CN102189108B (zh) 轧辊体引导件及容纳区段和轧制工具及相关的更换方法
CN104416014A (zh) 卷筒用冲击吸收单元以及芯轴卷材箱
JP2008544857A (ja) 圧延機用バックアップロール
JP5921858B2 (ja) トリポード型等速自在継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60135255A (ko) 롤러 베어링의 외부 링을 연삭하기 위한 기기 및 연삭기
TW202039110A (zh) 具有殼體及安裝在該殼體中可旋轉且可軸向位移的旋轉元件的裝置
KR20120071589A (ko) 압연롤
JP5013181B2 (ja) フリクション巻軸
JP4127268B2 (ja) 圧延ロール支持構造
US20110265537A1 (en) Roll for a rolling-mill
JP3934331B2 (ja) バックアップロールユニット
KR101033811B1 (ko) 지지축 고정 구조 및 상기 고정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유막 베어링
KR101373159B1 (ko) 열연 연연속 접합기용 테이블롤러 조립체
JP4188121B2 (ja) ワイヤ巻取りリール
WO1990000942A1 (fr) Cylindre
JP5821875B2 (ja) シートバー巻き取り装置及びシートバー巻き取り方法
JP2012045575A (ja) 圧延装置および圧延ロー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