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21448A - 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21448A
TW201421448A TW101143959A TW101143959A TW201421448A TW 201421448 A TW201421448 A TW 201421448A TW 101143959 A TW101143959 A TW 101143959A TW 101143959 A TW101143959 A TW 101143959A TW 201421448 A TW201421448 A TW 20142144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iquid crystal
sub
crystal display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3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88167B (zh
Inventor
Hung-Pin Shih
chao-wen Chen
Original Assignee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 Tech Res Inst filed Critical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to TW1011439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88167B/zh
Priority to CN201310110160.7A priority patent/CN10383801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21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14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81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8167B/zh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驟。首先,提供液晶顯示裝置,其包括基板、第一電極、第二電極以及膽固醇液晶材料。膽固醇液晶材料配置於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且具有第一光學態以及第二光學態。接著,提供第一驅動電壓以形成第一垂直電場。第一垂直電場使膽固醇液晶材料從第一光學態切換至第二光學態。之後,藉由熱寫入頭供應熱源至液晶顯示裝置並同時提供第二驅動電壓以形成第二垂直電場,以使膽固醇液晶材料的受熱部分從第二光學態切換至第一光學態。

Description

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
本揭露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
最近與環保綠能相關的產業非常受到關注,尤其是可重複書寫的電子紙更是廣泛地被運用。為了滿足與紙相似(paper-like)的外觀以及省電的需求,膽固醇液晶材料常被運用在液晶顯示裝置中以作為電子紙。
一般來說,可使用光、熱、電等方式將儲存或傳輸的影像寫在膽固醇液晶顯示裝置上,由於膽固醇液晶材料具有雙穩態性質,當關掉液晶顯示裝置電源時,液晶顯示裝置能夠持續顯示影像,因此相當省電。當要更換影像內容時,可利用施加電場的方式將影像清除,再透過輸入能量使影像再度被寫入,因此膽固醇液晶顯示裝置具有環保及可多次重覆使用的特性。
本揭露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使液晶顯示裝置可以顯示出品質良好的顯示影像。
本揭露提出一種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其包括以下的步驟。首先,提供液晶顯示裝置,其包括基板、第一電極、第二電極以及膽固醇液晶材料。第一電極配置於基 板上。膽固醇液晶材料配置於第一電極上。第二電極配置於膽固醇液晶材料上,其中膽固醇液晶材料具有第一光學態以及第二光學態。接著,提供第一驅動電壓,以在第一電極以及第二電極之間形成第一垂直電場。第一垂直電場使膽固醇液晶材料從第一光學態切換至第二光學態。之後,藉由熱寫入頭(thermal printing head)供應熱源至液晶顯示裝置並同時提供第二驅動電壓以在第一電極以及第二電極之間形成第二垂直電場,以使膽固醇液晶材料的受熱部分從第二光學態切換至第一光學態。上述第二驅動電壓小於或等於寫入電壓,且寫入電壓為膽固醇液晶材料從第二光學態切換至第一光學態的起始電壓。
基於上述,本揭露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透過同時對液晶顯示裝置進行加熱以及施加電壓,以使膽固醇液晶材料的受熱部分切換成穿透態而具有良好的暗態顯示效果,因此液晶顯示裝置具有對比度良好的顯示畫面。
為讓本揭露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A與圖1B為本揭露第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1A與圖1B,液晶顯示裝置100a包括基板110、第一電極120、第二電極130以及膽固醇液晶材料140。第一電極120配置於基板110上。膽固醇液晶材料140配置於第一電極120上。第二電極130配置於 膽固醇液晶材料140上。
基板110主要是用來承載顯示器之元件以及膜層。基板110可為軟性基板或是硬質基板。如果本實施例之顯示器之基板110是使用軟性基板,那麼本實施例之顯示器可採用卷對卷製程(roll-to-roll)來製造。此外,由於本實施例之基板110背面為顯示器的顯示面,因此基板110為可透光的透明基板,較佳的是透明塑膠基板,其材質例如是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亞醯胺(polyimide,PI)、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醚碸(polyethersulfone,PES)、聚丙烯酸酯(polyacrylate,PA)、聚原冰烯(polynorbornene,PNB)、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聚醚亞醯胺(polyetherimide,PEI)或是其他的塑膠材質。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極120包括透明導電材料,其例如是銦錫氧化物(ITO)、銦鋅氧化物(IZO)等金屬氧化物或是透明導電高分子材料,例如是聚3,4-乙基二氧噻吩(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PEDOT)。第一電極120例如是未圖案化的電極層。根據本實施例,形成第一電極120的方法例如是採用乾式沈積程序或是濕式塗佈法之後加上烘烤步驟。乾式沉積程序例如是濺鍍、蒸鍍或是其他沈積程序。濕式塗佈法例如是網印(screen printing)、噴墨印刷(inkjet printing)、狹縫式塗佈(slot die coating)或是其他塗佈程序。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電極130包括導電材料,其例如是金、銀、鋁等其他適合的金屬材料。另外,第二電極130例如是未圖案化之電極層。然,本揭露不限於此。根據其他實施例,第二電極130也可為圖案化之電極層。第二電極130與第一電極120相對設置。當第一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30之間存在電場時,此電場可用以驅動膽固醇液晶材料140,以使膽固醇液晶顯示裝置100a顯示特定影像。
膽固醇液晶材料140可以是沒有添加高分子(polymer free)的膽固醇液晶材料或是高分子分散型(polymer dispersed)膽固醇液晶材料。根據本揭露之一實施例,膽固醇液晶材料140為高分子分散型膽固醇液晶材料,且其包括高分子凝膠材料(未繪示)以及膽固醇液晶分子。換言之,在膽固醇液晶材料140內包括有凝膠材料(例如蛋白質(proteins)、明膠(gelatins)或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以及分散於凝膠材料內的膽固醇液晶分子。形成膽固醇液晶材料140的方法可採用任何已知的膽固醇液晶的高分子分散程序、膽固醇液晶的微胞化或膠囊化程序等方法。
另外,膽固醇液晶材料140在不受外力的狀態下具有兩個光學穩定態。可透過施加電場、照光或是施加熱能的方式改變膽固醇液晶材料140的光學態。上述兩個光學穩定態即為第一光學態以及第二光學態。當膽固醇液晶材料140處於第二光學態時,膽固醇液晶材料140整齊地排列並且可以反射特定波長的光線並顯示出特定的顏色,因此第二光學態可稱為反射態(planar state),如圖1A所示。當 膽固醇液晶材料140處於第一光學態時,膽固醇液晶材料140不規則地排列。此時,入射光線會被膽固醇液晶材料140散射並且穿過膽固醇液晶材料140,因此第一光學態可稱為穿透態(focal conic state),如圖1B所示。若液晶顯示裝置100a選擇性地於膽固醇液晶材料140與第二電極130之間配置吸收光材料層150,且吸收光材料層150為黑色,則此時膽固醇液晶顯示裝置100a表現為暗態。
更詳細地來說,可在第一電極120以及第二電極130之間提供驅動電壓以形成垂直電場。膽固醇液晶材料140會受到上述垂直電場的影響而改變其排列方式。換言之,膽固醇液晶材料的光學態可取決於驅動電壓的大小。具體而言,清除電壓為膽固醇液晶材料140由第一光學態切換至第二光學態的驅動電壓,寫入電壓為膽固醇液晶材料140由第一光學態切換至第二光學態的起始電壓,其中清除電壓大於寫入電壓。在本實施例中,清除電壓例如是介於50伏特至200伏特,寫入電壓例如是介於1伏特至10伏特。然,本揭露不限於此。詳細地來說,由於膽固醇液晶材料140的特性是取決於膽固醇液晶分子的種類、凝膠材料的種類或是形成方法。因此,不同的膽固醇液晶材料140可能具有的清除電壓以及寫入電壓的大小皆可能不同。
圖1C為本實施例之膽固醇液晶材料反射率對驅動電壓的關係曲線圖。請參考圖1C,當膽固醇液晶分子初始為反射態,且驅動電壓小於或等於寫入電壓時(即小於等於 a),膽固醇液晶材料140傾向於整齊地排列並維持在反射態,如圖1A所示。當驅動電壓大於寫入電壓並且逐漸增加時(即a至b),膽固醇液晶材料140將會不規則地排列,而逐漸地從反射態切換至穿透態,直到膽固醇液晶材料140實質上全部為穿透態(即b至c),如圖1B所示。再來,當驅動電壓又持續增加時(仍小於清除電壓)(即c至d),部分的膽固醇液晶材料140又開始切換至反射態。直到驅動電壓大於或等於清除電壓時(即大於等於d),膽固醇液晶材料140實質上全部切換至反射態,如圖1A所示。
此外,本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100a可以選擇性地更包括吸收光材料層150。吸收光材料層150位於膽固醇液晶材料140與第二電極130之間。所述吸收光材料層150又可稱為光吸收層,其包括奈米顏料。舉例來說,吸收光材料層150可為藍色顏料、黑色顏料、紅色顏料、綠色顏料或是其他種色彩之顏料。在本實施例中,吸收光材料層150為未圖案化之膜層,換言之,本實施例之吸收光材料層150全面地覆蓋膽固醇液晶材料140。當膽固醇液晶材料140為穿透態時,使用者可以看到吸收光材料層150上的顏色以及圖案,換言之,可透過吸收光材料層150的設計來形成所欲的顯示畫面。
圖2A至圖2D為本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流程示意圖。以下將介紹本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請先參考圖2A。首先,透過電壓施加單元200對第一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30施加第一驅動電壓V1而在第一 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30之間形成第一垂直電場F1。第一驅動電壓V1為交流電壓,且第一驅動電壓V1的頻率介於10赫茲至2000赫茲。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驅動電壓V1例如是大於或等於清除電壓,因此膽固醇液晶材料140在受到上述第一垂直電場F1的影響後,將從第一光學態切換至第二光學態(即從穿透態切換至反射態)。此時,原有的顯示畫面將因為膽固醇液晶材料140被切換至反射態而被清除。
接著,請參考圖2B,停止對液晶顯示裝置100a施加第一驅動電壓V1以移除第一垂直電場F1。此時,膽固醇液晶材料140仍維持在第二光學態。
再來,請參考圖2C,提供熱源給液晶顯示裝置100a加熱並同時對液晶顯示裝置100a施加第二驅動電壓V2。圖3為本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進行熱寫入的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2C以及圖3。具體而言,可透過滾輪310將液晶顯示裝置100a沿輸入方向D輸送,且液晶顯示裝置100a通過熱寫入頭300與滾輪310之間。熱寫入頭300例如是具有多個寫入部302,這些寫入部302可依輸入熱寫入頭300的影像資料來進行加熱的動作。
在本實施例中,透過這些寫入部302與第二電極130接觸而將熱源傳遞至膽固醇液晶材料140中,其中熱源的溫度例如是大於膽固醇液晶材料140的澄清點(clearing temperature,Tc),因此,膽固醇液晶材料140中的受熱部分140h會從第二光學態切換至第一光學態(即從反射態切 換至穿透態),而未受熱部分將維持在第二光學態。如此一來,液晶顯示裝置100a就可以呈現出所欲的顯示畫面。然,本揭露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熱寫入頭300的寫入部302也可以與基板110接觸而將熱源傳遞至膽固醇液晶材料140中,如圖4所示。換言之,本揭露並不限定將熱源傳遞至液晶顯示裝置100a的方向。
請再參考圖2C,在進行熱寫入的同時,透過電壓施加單元200對液晶顯示裝置100a的第一電極120以及第二電極130施加第二驅動電壓V2以形成第二垂直電場F2,其中第二驅動電壓V2小於或等於寫入電壓。當對液晶顯示裝置100a施加第二驅動電壓V2以形成第二垂直電場F2時,由於第二垂直電場F2可降低膽固醇液晶材料140之轉態溫度(即澄清點),因此上述第二垂直電場F2有助於使膽固醇液晶材料140的受熱部分140h維持不規則排列的狀態,進而增加膽固醇液晶材料140的受熱部分140h的穿透率(即降低其反射率)。換言之,第二垂直電場F2的存在有助於使膽固醇液晶材料140的受熱部分140h呈現較低的反射率(意即得到較暗的暗態),因此,可有效地提升液晶顯示裝置100a的顯示畫面的亮態與暗態的對比度,進而增加液晶顯示裝置100a的顯示品質。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驅動電壓為交流電壓,且第二驅動電壓的頻率介於10赫茲至2000赫茲。
此外,為了對位於基板110與膽固醇液晶材料140之間的第一電極120施加電壓,通常會將部分的第一電極120 延伸至非顯示區而形成電極暴露區,以作為電性連接的區域,或是為了增加顯示區面積而在基板110設置導電的貫穿孔洞並將第一電極120電性連接至基板110外側。此時,可進一步於第二電極130上覆蓋一層保護層(未繪示),以減少熱寫入頭300對第二電極130造成損壞的機率(例如電極被刮傷或磨損)或作為均勻傳導熱源之用。
之後,請參考圖2D,停止對液晶顯示裝置100a施加第二驅動電壓V2以移除第二垂直電場F2。此時,膽固醇液晶材料140仍可維持如圖2C所示的狀態。換言之,液晶顯示裝置100a在不需供電的情況下,可以持續地維持所欲顯示的畫面,因此液晶顯示裝置100a具有記憶功能並且相當地省電。
此外,上述的顯示畫面可以是文字或是各種圖案,本揭露並不加以限制。當液晶顯示裝置100a欲更換顯示畫面時,只要重複如圖2A至圖2D所示的驅動方法,透過將不同的影像資料輸入至熱寫入頭300,即可得到不同的顯示畫面。換言之,透過本揭露之液晶顯示裝置100a的驅動方法,液晶顯示裝置100a可多次被重覆使用。
圖5A至圖5B為本揭露第二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流程示意圖。須說明的是,液晶顯示裝置100b與前述液晶顯示裝置100a的結構相似,因此相同或相似的構件將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標號表示。以下將針對其不同之處說明。請先參考圖5A,液晶顯示裝置100b與前述液晶顯示裝置100a的相異之處在於:液晶顯示裝置100b的第一電 極120為圖案化的電極層,且第二電極130為未圖案化的電極層。具體而言,第一電極120包括第一子電極120a以及第二子電極120b,且第一子電極120a以及第二子電極120b之間彼此分離。
液晶顯示裝置100b的驅動方法與圖2A至圖2D所示的驅動方法相似,惟其相異之處在於第一垂直電場F1以及第二垂直電場F2的形成方法,說明如下。
請參考圖5A來說明第一垂直電場F1的形成方法,電壓施加單元200連接到第一子電極120a以及第二子電極120b並且施加第一驅動電壓V1,而第二電極130則未被施加電壓。第二電極130受到第一子電極120a或第二子電極120b的第一耦合作用後具有第一耦合電位E1。此時,第二電極130與第一子電極120a之間以及第二電極130與第二子電極120b之間會形成第一垂直電場F1。透過控制第一驅動電壓V1的大小,第一垂直電場F1可以使膽固醇液晶材料140從第一光學態切換至第二光學態。
另外,請參考圖5B來說明第二垂直電場F2的形成方法,電壓施加單元200連接到第一子電極120a以及第二子電極120b並且施加第二驅動電壓V2,而第二電極130則未被施加電壓。第二電極130受到第一子電極120a或第二子電極120b的第二耦合作用後具有第二耦合電位E2。此時,第二電極130與第一子電極120a之間以及第二電極130與第二子電極120b之間會形成第二垂直電場F2。透過控制第二驅動電壓V2的大小,第二垂直電場F2可以作 為膽固醇液晶材料140在進行熱寫入時的寫入電壓,使膽固醇液晶材料140從第二光學態切換至第一光學態。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子電極120a與第二子電極120b的面積比例小於或等於3:1,且第一子電極120a與第二子電極120b之間的間距d介於20 μm至200 μm。此外,為了施加電壓於位於基板110與膽固醇液晶材料140之間的第一子電極120a以及第二子電極120b,通常會將部分的第一子電極120a以及部分的第二子電極120b延伸至非顯示區而形成電極暴露區,以作為電性連接的區域,或是為了增加顯示區面積而在基板110設置導電的貫穿孔洞並將第一電極120電性連接至基板110外側。此時,可進一步於第二電極130上覆蓋一層保護層(未繪示),以減少熱寫入頭300對第二電極130造成損壞的機率(例如電極被刮傷或磨損)或作為均勻傳導熱源之用。
圖6A至圖6B為本揭露第三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流程示意圖。須說明的是,液晶顯示裝置100c與前述液晶顯示裝置100a的結構相似,因此相同或相似的構件將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標號表示。以下將針對其不同之處說明。請先參考圖6A,液晶顯示裝置100c與前述液晶顯示裝置100a的相異之處在於:液晶顯示裝置100c的第一電極120為未圖案化的電極層,且第二電極130為圖案化的電極層。具體而言,第二電極130包括第三子電極130a以及第四子電極130b,且第三子電極130a以及第四子電極130b之間彼此分離。
液晶顯示裝置100c的驅動方法與圖2A至圖2D所示的驅動方法相似,惟其相異之處在於第一垂直電場F1以及第二垂直電場F2的形成方法,說明如下。
請參考圖6A來說明第一垂直電場F1的形成方法,電壓施加單元200連接到第三子電極130a以及第四子電極130b並且施加第一驅動電壓V1,而第一電極120則未被施加電壓。第一電極120受到第三子電極130a或第四子電極130b的第三耦合作用後具有第三耦合電位E3。此時,第一電極120與第三子電極130a之間以及第一電極120與第四子電極130b之間會形成第一垂直電場F1。透過控制第一驅動電壓的大小,第一垂直電場F1可以使膽固醇液晶材料140從第一光學態切換至第二光學態。
另外,請參考圖6B來說明第二垂直電場F2的形成方法,電壓施加單元200連接到第三子電極130a以及第四子電極130b並且施加第二驅動電壓V2,而第一電極120則未被施加電壓。第一電極120受到第三子電極130a或第四子電極130b的第四耦合作用後具有第四耦合電位E4。此時,第一電極120與第三子電極130a之間以及第一電極120與第四子電極130b之間會形成第二垂直電場F2。透過控制第二驅動電壓的大小,第二垂直電場F2可以使膽固醇液晶材料140從第二光學態切換至第一光學態。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子電極130a與第四子電極130b的面積比例小於或等於3:1,且第三子電極130a與第四子電極130b之間的間距d介於20 μm至200 μm。此外,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三子電極130a與第四子電極130b位於液晶顯示裝置100c的最外層,電壓施加單元200可以直接電性連接至第三子電極130a與第四子電極130b,因此液晶顯示裝置100c不需另外製作電極暴露區或是在基板110設置導電的貫穿孔洞。如此一來,液晶顯示裝置100c的顯示區面積可進一步地增加,也可以減少液晶顯示裝置100c的製程複雜度以降低製程成本。此時,可進一步於第二電極130上覆蓋一層保護層(未繪示),以減少熱寫入頭300對第二電極130造成損壞的機率(例如電極被刮傷或磨損)或作為均勻傳導熱源之用。
液晶顯示裝置的評價
以下提供實驗例以及比較例來說明使用本揭露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的優點。
實驗例的液晶顯示裝置的結構可參考圖6A以及圖6B,第一驅動電壓為120伏特,第二驅動電壓為5伏特。比較例的液晶顯示裝置與實驗例的液晶顯示裝置的不同之處在於:比較例的液晶顯示裝置在進行熱寫入時,不對液晶顯示裝置施加第二驅動電壓。表一為實驗例以及比較例的液晶顯示裝置在完成驅動後的亮態以及暗態的反射率。
由表一可知,在寫入影像時,同時對液晶顯示裝置加熱以及施加驅動電壓,可以降低膽固醇液晶材料的受熱部分的反射率(即暗態的反射率),進而增加液晶顯示裝置的亮態以及暗態的對比度,以使液晶顯示裝置具有良好的顯示品質。
綜上所述,本揭露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在寫入影像至液晶顯示裝置之前,會先對液晶顯示裝置施加大於清除電壓的驅動電壓,以使膽固醇液晶材料切換成反射態,進而清除液晶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接著,同時對液晶顯示裝置進行加熱以及施加電壓的動作,以使膽固醇液晶材料的受熱部分維持低反射率,其他未受熱部分則維持高反射率,進而形成高對比度的顯示畫面。據此,可提高本揭露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顯示品質。
雖然本揭露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露,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揭露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a、100b、100c‧‧‧液晶顯示裝置
110‧‧‧基板
120‧‧‧第一電極
120a‧‧‧第一子電極
120b‧‧‧第二子電極
130‧‧‧第二電極
130a‧‧‧第三子電極
130b‧‧‧第四子電極
140‧‧‧膽固醇液晶材料
140h‧‧‧受熱的部分
150‧‧‧吸收光材料層
200‧‧‧電壓施加單元
300‧‧‧熱寫入頭
302‧‧‧寫入部
310‧‧‧滾輪
d‧‧‧間距
D‧‧‧輸入方向
V1‧‧‧第一驅動電壓
V2‧‧‧第二驅動電壓
E1‧‧‧第一耦合電位
E2‧‧‧第二耦合電位
E3‧‧‧第三耦合電位
E4‧‧‧第四耦合電位
F1‧‧‧第一垂直電場
F2‧‧‧第二垂直電場
圖1A與圖1B為本揭露第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1C為本實施例之膽固醇液晶材料反射率對驅動電壓的關係曲線圖。
圖2A至圖2D為本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流程示意圖。
圖3為本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進行熱寫入的示意圖。
圖4為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進行熱寫入的剖面示意圖。
圖5A至圖5B為本揭露第二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流程示意圖。
圖6A至圖6B為本揭露第三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流程示意圖。
100a‧‧‧液晶顯示裝置
110‧‧‧基板
120‧‧‧第一電極
130‧‧‧第二電極
140‧‧‧膽固醇液晶材料
140h‧‧‧受熱的部分
150‧‧‧吸收光材料層
200‧‧‧電壓施加單元
300‧‧‧熱寫入頭
V2‧‧‧第二驅動電壓
F2‧‧‧第二垂直電場

Claims (20)

  1.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包括:提供一液晶顯示裝置,包括:一基板;一第一電極,配置於該基板上;一膽固醇液晶材料,配置於該第一電極上;以及一第二電極,配置於該膽固醇液晶材料上,其中該膽固醇液晶材料具有一第一光學態以及一第二光學態;提供一第一驅動電壓,以在該第一電極以及該第二電極之間形成一第一垂直電場,該第一垂直電場使該膽固醇液晶材料從該第一光學態切換至該第二光學態;以及藉由一熱寫入頭供應一熱源至該液晶顯示裝置並同時提供一第二驅動電壓以在該第一電極以及該第二電極之間形成一第二垂直電場,以使該膽固醇液晶材料之一受熱部分從該第二光學態切換至該第一光學態,其中該第二驅動電壓小於或等於一寫入電壓,且該寫入電壓為該膽固醇液晶材料從該第二光學態切換至該第一光學態的起始電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一電極為一未圖案化的電極層,且該第二電極為一未圖案化的電極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形成該第一垂直電場以及該第二垂直電場的方法包括: 對該第一電極以及該第二電極施加該第一驅動電壓,以在該第一電極以及該第二電極之間形成該第一垂直電場;以及對該第一電極以及該第二電極施加該第二驅動電壓,以在該第一電極以及該第二電極之間形成該第二垂直電場。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一電極包括彼此分離的一第一子電極以及一第二子電極,且該第二電極為一未圖案化的電極層。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形成該第一垂直電場以及該第二垂直電場的方法包括:對該第一子電極以及該第二子電極施加該第一驅動電壓,其中該第二電極受到該第一子電極或該第二子電極的一第一耦合作用,以使得該第二電極具有一第一耦合電位,進而使得該第二電極與該第一子電極之間以及該第二電極與該第二子電極之間形成該第一垂直電場;以及對該第一子電極以及該第二子電極施加該第二驅動電壓,其中該第二電極受到該第一子電極或該第二子電極的一第二耦合作用,以使得該第二電極具有一第二耦合電位,進而使得該第二電極與該第一子電極之間以及該第二電極與該第二子電極之間形成該第二垂直電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一子電極與該第二子電極的面積比例小 於或等於3: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一子電極與該第二子電極之間的間距介於20 μm至200 μm。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一電極為一未圖案化的電極層,且該第二電極包括彼此分離的一第三子電極以及一第四子電極。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形成該第一垂直電場以及該第二垂直電場的方法包括:對該第三子電極以及該第四子電極施加該第一驅動電壓,其中該第一電極受到該第三子電極或該第四子電極的一第一耦合作用,以使得該第一電極具有一第一耦合電位,進而使得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三子電極之間以及該第一電極與該第四子電極之間形成該第一垂直電場;以及對該第三子電極以及該第四子電極施加該第二驅動電壓,其中該第一電極受到該第三子電極或該第四子電極的一第二耦合作用,以使得該第一電極具有一第二耦合電位,進而使得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三子電極之間以及該第一電極與該第四子電極之間形成該第二垂直電場。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三子電極與該第四子電極的面積比例小於或等於3:1。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 動方法,其中該第三子電極與該第四子電極之間的間距介於20 μm至200 μm。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一驅動電壓大於或等於一清除電壓,且該清除電壓為該膽固醇液晶材料從該第一光學態切換至該第二光學態的驅動電壓。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該清除電壓介於50伏特至200伏特。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一驅動電壓為交流電壓。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一驅動電壓的頻率介於10赫茲至2000赫茲。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二驅動電壓為交流電壓。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二驅動電壓的頻率介於10赫茲至2000赫茲。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該寫入電壓介於1伏特至10伏特。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該熱源的溫度大於該膽固醇液晶材料的澄清點。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該膽固醇液晶材料之該第一光學態為穿透態以及該第二光學態為反射態。
TW101143959A 2012-11-23 2012-11-23 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 TWI4881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3959A TWI488167B (zh) 2012-11-23 2012-11-23 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
CN201310110160.7A CN103838016B (zh) 2012-11-23 2013-04-01 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3959A TWI488167B (zh) 2012-11-23 2012-11-23 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1448A true TW201421448A (zh) 2014-06-01
TWI488167B TWI488167B (zh) 2015-06-11

Family

ID=50801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3959A TWI488167B (zh) 2012-11-23 2012-11-23 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38016B (zh)
TW (1) TWI4881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7691A (zh) * 2016-05-06 2016-06-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组件、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954903A (zh) * 2016-07-20 2016-09-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板及其显示方法、显示组件
CN110554545B (zh) * 2018-06-01 2023-04-14 山力科技有限公司 微开关电子书写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83480A (ja) * 1999-09-13 2001-03-30 Fuji Xerox Co Ltd コレステリック液晶表示素子の駆動方法、およびコレステリック液晶表示装置
US6961036B2 (en) * 2003-01-29 2005-11-01 Himax Technologies, Inc. Single polar driving method for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CN100335945C (zh) * 2005-10-17 2007-09-05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对胆甾相液晶所存储信息的擦除或写入方法
TW201102704A (en) * 2009-07-03 2011-01-16 Ind Tech Res Inst A display system and the related photo-addressing method
TW201116916A (en) * 2009-11-02 2011-05-16 Univ Nat Taiwan Liquid crystal device
EP2509794B1 (en) * 2009-12-08 2014-12-24 Sicpa Holding Sa Marking based on chiral liquid crystal polym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88167B (zh) 2015-06-11
CN103838016A (zh) 2014-06-04
CN103838016B (zh) 201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98920B2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assembly,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TWI576626B (zh) 顯示裝置
TWI625579B (zh) 顯示模組
US2016029138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543857B1 (ko) 정보 처리 장치,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US945948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O2018228047A1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6919293A (zh) 手写屏组件、显示装置
CN102402035A (zh) 液晶显示器及制造液晶显示器的方法
TWI488167B (zh) 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
US20130127760A1 (en) Handwritten type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5911738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系统
WO2016120913A1 (ja) 電極付き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およ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CN105204694B (zh) 纳米银线触控面板
TW201441724A (zh) 複合顯示裝置
CN110308601A (zh) 胆固醇液晶书写板
TWI788646B (zh) 電光顯示器及其驅動方法
TWI431569B (zh) 顯示裝置
TW201701028A (zh) 顯示裝置
JP2010230934A (ja) 書込装置
US8687257B2 (en) Optical device
TWI532087B (zh) 矩陣電路基板、顯示裝置及矩陣電路基板的製造方法
KR20140024642A (ko) 고분자 분산형 액정 필름을 이용한 시인성이 우수한 투명 디스플레이
CN103376609A (zh) 反射式视觉接口装置
US9343486B2 (en)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having auxiliary wire buried in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