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9675A - 電源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源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19675A
TW201419675A TW101140452A TW101140452A TW201419675A TW 201419675 A TW201419675 A TW 201419675A TW 101140452 A TW101140452 A TW 101140452A TW 101140452 A TW101140452 A TW 101140452A TW 201419675 A TW201419675 A TW 20141967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positioning piece
card slot
terminal
power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0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64980B (zh
Inventor
Hung-Chi Tai
Yung-Chih Hung
Jie-You Zheng
Original Assignee
Allto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lto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lto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1404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6498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19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96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4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4980B/zh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源連接器,其包括絕緣本體及收容於前述絕緣本體內之複數電源端子。複數前述電源端子中具有相互配合且相對設置之兩片電源端子。於前述兩片電源端子中,每片電源端子設有線纜結合部、接觸部以及連接前述線纜結合部與前述接觸部之連接部。前述連接部之一側形成有第一扣持部、另一側形成有彎折延伸以與另一片電源端子之前述第一扣持部相配合之第二扣持部。前述第二扣持部設有向外延伸之懸臂。前述第一扣持部設有卡槽。前述第二扣持部設有與另一片電源端子之前述卡槽相配合之定位片。

Description

電源連接器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連接器,尤指一種與線纜相連接之電源連接器。
現有電連接器通常包括絕緣本體及收容於前述絕緣本體內之複數導電端子。而對於採用導電端子上下固定結合之方式之電連接器,在組裝時,通常直接將上下導電端子裝入絕緣本體內,且絕緣本體和導電端子上均未設有卡扣結構,從而在組裝以及使用時導電端子很容易脫落,進而導致電連接器之結構穩固性較差,影響前述電連接器與對接連接器之對接穩定性。
有鑒於此,有必要對現有電連接器作進一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源連接器,該電源連接器之結構穩固性較好,且與對接連接器之對接穩定性較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關於一種電源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及收容於前述絕緣本體內之複數電源端子;複數前述電源端子中具有相互配合且相對設置之兩片電源端子;於前述兩片電源端子中,每片電源端子設有線纜結合部、接觸部以及連接前述線纜結合部與前述接觸部之連接部,前述連接部之一側形成有第一扣持部、另一側形成有彎折延伸以與另一片電源端子之前述第一扣持部相配合之第二扣持部,前述第二扣持部設有向外延伸之懸臂,前述第一扣持部設有卡槽,前述第二扣持部設有位於前述懸臂上方以與另一片電源端子之前述卡槽相配合之定位片。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前述絕緣本體設有用以收容前述複數電源端子之複數收容槽。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前述複數電源端子包括分別收容於每一前述收容槽內之複數組電源端子,每組電源端子即包括前述相互配合且相對設置之兩片電源端子。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前述懸臂朝向前述線纜結合部方向延伸。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前述第一扣持部包括自前述卡槽之一側邊向外折彎而形成之凸肋,前述凸肋與另一片電源端子之前述懸臂上下抵頂以限制前述第二扣持部於另一片電源端子之前述卡槽內上下、前後移動。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前述凸肋係自前述卡槽之一側邊撕破並向上折彎形成。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前述第一扣持部包括自前述卡槽之一側邊向外突伸之凸塊,自前述定位片之上側壁沿前述定位片之延伸方向凹陷有凹槽,以在前述定位片卡扣於另一片電源端子之前述卡槽后,前述凸塊收容於另一片電源端子之前述凹槽中,以限制前述第二扣持部於另一片電源端子之前述卡槽內上下、前後移動。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前述第一扣持部包括位於前述卡槽一側之限位邊,前述限位邊包括沿前述定位片之延伸方向向外拱起之突邊,以使得前述限位邊於前述定位片延伸方向之截面大致呈拱橋狀。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前述定位片之外側壁上設有凸點,以在前述定位片卡扣於另一片電源端子之前述卡槽后,前述凸點與另一片電源端子之前述突邊相配合,限制前述第二扣持部於另一片電源端子之前述卡槽內上下移動。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前述定位片之兩端分別向外突伸有卡塊,以使得前述定位片之長度大於前述卡槽之長度。
本發明之電源連接器通過在前述第一扣持部上設置卡槽,在前述第二扣持部上設置與另一片電源端子之前述卡槽相配合之定位片,從而前述定位片卡扣於另一片電源端子之前述卡槽中,以使得前述電源端子組裝穩定。
請參閱第一圖所示,本發明之電源連接器組合1包括第一電源連接器100、第二電源連接器200及連接前述第一電源連接器100和前述第二電源連接器200之線纜300。本實施方式中,前述第一電源連接器100和前述第二電源連接器200結構相同,故本說明書僅對前述第一電源連接器100之結構進行說明,前述第二電源連接器200之結構於此不再贅述。
請參閱第二圖與第三圖所示,前述第一電源連接器100包括絕緣本體10及收容於前述絕緣本體10內之複數電源端子20。
請參閱第四圖與第五圖並結合第三圖所示,前述絕緣本體10包括主體部11及自前述主體部11一端向前延伸之兩個對接部12。前述兩個對接部12沿前述絕緣本體10厚度方向對齊並間隔設置。每個前述對接部12之至少一側壁上還凹陷有狹槽121,以與對接連接器(未圖示)相配合,從而增強對接穩定性。
其中一個對接部12設有自其外表面向外突伸並沿前述第一電源連接器100之插接方向延伸之突條13。本實施方式中,前述突條13係設置於其中一對接部12遠離另一對接部12之外表面上。前述突條13係自前述主體部11之末端沿前述第一電源連接器100之插接方向延伸至前述對接部12之末端。本實施方式中,前述突條13大致呈梯形設置,從而在與對接連接器對接時,前述突條13能夠起到防呆作用。
前述主體部11包括基部111及連接前述基部111與前述對接部12之結合部112。前述基部111包括自前述結合部112之末端向外傾斜延伸之斜邊113,以使得前述基部111之寬度大於前述結合部112之寬度。前述基部111之相對設置之兩側壁114上設置有至少一條滑槽115。本實施方式中,前述兩側壁114上設置有八條滑槽115。前述兩側壁114與前述斜邊113相連接且與前述突條13所在平面垂直,從而在插拔前述第一電源連接器100時,前述滑槽115和前述斜邊113可增加前述絕緣本體10與手之間之摩擦力,以方便前述第一電源連接器100之插拔。
前述絕緣本體10還設有用以收容前述電源端子20之兩個收容槽14。前述兩個收容槽14之間設有隔板15,前述每一收容槽14與前述每一對接部12前後對應且向前延伸並貫穿至前述對接部12之前端。前述收容槽14之兩內側壁上均設有限位槽141。
請參閱第三圖並結合第五圖所示,前述複數電源端子20包括分別收容於前述兩個收容槽14內之兩組電源端子20,每組電源端子20包括相互配合且相對設置之兩片電源端子。於前述兩片電源端子20中,每片電源端子20設有線纜結合部23、接觸部21以及連接前述線纜結合部23與前述接觸部21之連接部22。前述線纜結合部23包括用以收容並夾持前述線纜300之收容空間231。前述接觸部21包括三根接觸臂211。前述連接部22之一側形成有第一扣持部221、另一側形成有彎折延伸以與另一片電源端子20之前述第一扣持部221相配合之第二扣持部222。
前述第二扣持部222設有向外撕破形成之懸臂223,且前述懸臂223朝向前述線纜結合部23方向延伸,從而在前述兩片電源端子20上下結合並收容於前述收容槽14時,前述懸臂223卡持於前述限位槽141中,以前後限位前述電源端子20與前述絕緣本體10。前述第一扣持部221設有卡槽224。前述第二扣持部222設有位於前述懸臂223上方以與另一片電源端子20之前述卡槽224相配合之定位片225,從而在組裝前述兩片電源端子20時,前述定位片225卡扣於另一片電源端子20之前述卡槽224中,以配合使得前述電源端子20組裝穩定。
前述第一扣持部221與另一片電源端子20之前述第二扣持部222之卡合限位方式可以有多種,本說明書將對其中四種卡合限位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方式一:請參閱第六圖並結合第三圖所示,前述第一扣持部221包括自前述卡槽224之一側邊向外折彎而形成之凸肋226,從而在前述第一扣持部221與另一片電源端子20之第二扣持部222相配合時,前述定位片225卡扣於另一片電源端子20之前述卡槽224中,且前述凸肋226與另一片電源端子20之前述懸臂223上下抵頂,進而限制前述第二扣持部222於另一片電源端子20之前述卡槽224內上下、前後移動,增強了前述電源端子20之組裝穩定性。本實施方式中,前述凸肋226係自前述卡槽224之一側邊撕破並向上折彎形成。
實施方式二:請參閱第七圖並結合第三圖所示,前述卡槽224之一側邊向外突伸有凸塊227、同時另一側邊沿同一方向向外凹陷,以使得另一片電源端子20之前述定位片225能夠順利卡入前述卡槽224中。自前述定位片225之上側壁沿前述定位片225之延伸方向凹陷有可與另一片電源端子20之前述凸塊227相配合之凹槽228。從而在前述第一扣持部221與另一片電源端子20之第二扣持部222相配合時,另一片電源端子20之前述定位片225卡扣於前述卡槽224之同時前述凸塊227正好收容於另一片電源端子20之前述凹槽228中,進而限制前述第二扣持部222於另一片電源端子20之前述卡槽224內上下、前後移動,增強了前述電源端子20之組裝穩定性。
實施方式三:請參閱第八圖並結合第三圖所示,前述第一扣持部221包括位於前述卡槽224一側之限位邊229。於前述限位邊229之中間位置處設有沿前述定位片225之延伸方向向外拱起之突邊2291,以使得前述限位邊229於前述定位片225延伸方向之截面大致呈拱橋狀。前述定位片225之外側壁上設有凸點2251。從而在前述第一扣持部221與另一片電源端子20之第二扣持部222相配合時,前述定位片225卡扣於另一片電源端子20之前述卡槽224后,前述凸點2251卡合於另一片電源端子20之前述突邊2291之下方,以限制前述定位片225上下移動,進而限制前述第二扣持部222於另一片電源端子20之前述卡槽224內上下移動,增強了前述電源端子20之組裝穩定性。
實施方式四:請參閱第九圖並結合第三圖所示,前述定位片225之兩端分別向外突伸有卡塊2252,以使得前述定位片225之長度大於前述卡槽224之長度。從而在前述第一扣持部221與另一片電源端子20之第二扣持部222相配合時,前述定位片225卡扣於另一片電源端子20之前述卡槽224中,同時前述卡塊2252與另一片電源端子20之前述卡槽224之外側相抵接,以使得前述定位片225不易從另一片電源端子20之前述卡槽224中脫落,進而限制前述第二扣持部222於另一片電源端子20之前述卡槽224內上下移動,增強了前述電源端子20之組裝穩定性。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電源連接器組合1包括結構相同之第一電源連接器100和第二電源連接器200。一方面,前述第一電源連接器100和前述第二電源連接器200均於前述絕緣本體10上設置能夠起到防呆作用之突條13,從而在使用前述第一電源連接器100和前述第二電源連接器200時,能夠有效避免使用者誤插而插錯正負極;另一方面,前述第一電源連接器100和前述第二電源連接器200均於前述第一扣持部221和前述第二扣持部222上設置相互配合之卡扣結構,使得前述兩片電源端子20彼此上下限位,從而在組裝前述絕緣本體10與前述電源端子20時限制上下兩片電源端子20脫落,進而使得前述第一電源連接器100和前述第二電源連接器200與對接連接器之對接穩定性高且工藝簡便。
特別需要指出,對於本領域之普通技藝人員來說,在本發明之教導下所作之針對本發明之等效變化,仍應包含在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主張之範圍中。
1...電源連接器組合
100...第一電源連接器
10...絕緣本體
11...主體部
111...基部
112...結合部
113...斜邊
114...側壁
115...滑槽
12...對接部
121...狹槽
13...突條
14...收容槽
141...限位槽
15...隔板
200...第二電源連接器
20...電源端子
21...接觸部
211...接觸臂
22...連接部
221...第一扣持部
222...第二扣持部
223...懸臂
224...卡槽
225...定位片
2251...凸點
2252...卡塊
226...凸肋
227...凸塊
228...凹槽
229...限位邊
2291...突邊
23...線纜結合部
231...收容空間
300...線纜
第一圖係本發明電源連接器組合與線纜配合安裝之立體圖。
第二圖係第一圖所示之第一電源連接器之立體圖。
第三圖係第二圖所示之第一電源連接器之分解圖。
第四圖係第三圖所示之絕緣本體之立體圖。
第五圖係第四圖所示之絕緣本體之另一視角立體圖。
第六圖係第三圖所示之電源端子之實施方式一之立體圖。
第七圖係第三圖所示之電源端子之實施方式二之立體圖。
第八圖係第三圖所示之電源端子之實施方式三之立體圖。
第九圖係第三圖所示之電源端子之實施方式四之立體圖。
100...第一電源連接器
10...絕緣本體
11...主體部
111...基部
112...結合部
113...斜邊
114...側壁
115...滑槽
12...對接部
121...狹槽
13...突條
14...收容槽
20...電源端子
21...接觸部
211...接觸臂
22...連接部
221...第一扣持部
222...第二扣持部
223...懸臂
224...卡槽
225...定位片
23...線纜結合部
231...收容空間

Claims (10)

  1. 一種電源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及收容於前述絕緣本體內之複數電源端子;複數前述電源端子中具有相互配合且相對設置之兩片電源端子;於前述兩片電源端子中,每片電源端子設有線纜結合部、接觸部以及連接前述線纜結合部與前述接觸部之連接部,其中,前述連接部之一側形成有第一扣持部、另一側形成有彎折延伸以與另一片電源端子之前述第一扣持部相配合之第二扣持部,前述第二扣持部設有向外延伸之懸臂,前述第一扣持部設有卡槽,前述第二扣持部設有位於前述懸臂上方以與另一片電源端子之前述卡槽相配合之定位片。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前述絕緣本體設有用以收容前述複數電源端子之複數收容槽。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前述複數電源端子包括分別收容於每一前述收容槽內之複數組電源端子,每組電源端子即包括前述相互配合且相對設置之兩片電源端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前述懸臂朝向前述線纜結合部方向延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前述第一扣持部包括自前述卡槽之一側邊向外折彎而形成之凸肋,前述凸肋與另一片電源端子之前述懸臂上下抵頂以限制前述第二扣持部於另一片電源端子之前述卡槽內上下、前後移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前述凸肋係自前述卡槽之一側邊撕破並向上折彎形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前述第一扣持部包括自前述卡槽之一側邊向外突伸之凸塊,自前述定位片之上側壁沿前述定位片之延伸方向凹陷有凹槽,以在前述定位片卡扣於另一片電源端子之前述卡槽后,前述凸塊收容於另一片電源端子之前述凹槽中,以限制前述第二扣持部於另一片電源端子之前述卡槽內上下、前後移動。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前述第一扣持部包括位於前述卡槽一側之限位邊,前述限位邊包括沿前述定位片之延伸方向向外拱起之突邊,以使得前述限位邊於前述定位片延伸方向之截面大致呈拱橋狀。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前述定位片之外側壁上設有凸點,以在前述定位片卡扣於另一片電源端子之前述卡槽后,前述凸點與另一片電源端子之前述突邊相配合,限制前述第二扣持部於另一片電源端子之前述卡槽內上下移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前述定位片之兩端分別向外突伸有卡塊,以使得前述定位片之長度大於前述卡槽之長度。
TW101140452A 2012-11-01 2012-11-01 電源連接器 TWI4649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0452A TWI464980B (zh) 2012-11-01 2012-11-01 電源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0452A TWI464980B (zh) 2012-11-01 2012-11-01 電源連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9675A true TW201419675A (zh) 2014-05-16
TWI464980B TWI464980B (zh) 2014-12-11

Family

ID=51294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0452A TWI464980B (zh) 2012-11-01 2012-11-01 電源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649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0167B (zh) * 2019-11-04 2020-11-11 大陸商東莞訊滔電子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93295B (zh) * 2010-07-01 2013-04-11 Alltop Technology Co Ltd 電源連接器
TWI429140B (zh) * 2011-04-25 2014-03-01 Alltop Technology Co Ltd 電源連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64980B (zh) 2014-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7339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flexible mating portion
TWM321158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13247110A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M607831U (zh) 插座連接器及插頭連接器
TW201345076A (zh) 電連接器組合
TWI412186B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JP614412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4247304A (ja) ボード対ボード型コネクター
US10886656B2 (en) Automotive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and automotive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TWI464980B (zh) 電源連接器
JP6322596B2 (ja) スライダ付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嵌合構造
TWI535122B (zh) 電連接器
TWI477005B (zh) 電源連接器及電源連接器組合
EP1804343A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flexible mating portion
TWI547026B (zh) 電連接器組合
TWM422816U (en) Plug
TWI489702B (zh) 電連接器及其絕緣件
JP5572006B2 (ja) ポジティブロック機構を有するコネクタ
TWM496279U (zh) 插座連接器
TWI542080B (zh) 電連接器
TW201403958A (zh) 電連接器組合
TW201828553A (zh) 電連接器
TWM454009U (zh) 電連接器
TW201916487A (zh) 電連接器
TWM491972U (zh) 插頭連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