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4132A - 無線供電系統、及無線受電裝置 - Google Patents
無線供電系統、及無線受電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414132A TW201414132A TW102131845A TW102131845A TW201414132A TW 201414132 A TW201414132 A TW 201414132A TW 102131845 A TW102131845 A TW 102131845A TW 102131845 A TW102131845 A TW 102131845A TW 201414132 A TW201414132 A TW 201414132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less power
- power receiving
- power
- power supply
- coil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無線供電系統,其包含:無線受電裝置,其包含受電線圈;及無線供電裝置,其包含供電線圈,且藉由使用上述供電線圈與上述受電線圈之電磁感應方式對上述無線受電裝置進行無線供電;且上述無線受電裝置係包含藉由上述受電線圈、及與上述受電線圈並聯設置之電容器而形成之LC並聯諧振電路;且上述LC並聯諧振電路之諧振頻率係設定為高於上述無線供電之傳送頻率。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藉由無線進行電力傳送接收之無線供電系統、及無線受電裝置。
近年來,藉由線圈間之電磁耦合以非接觸進行電力傳送、即無線供電技術漸漸普及。其代表性係以於2011年8月發售之「AQUOS PHONE(註冊商標)SH-13C」為開端,而在行動電話領域中推進之「放著即可充電(註冊商標)」相關之技術。
圖7係作為應用無線供電系統之機器之一例,模式性顯示有充電器611與電子機器612之套組。圖7(a)顯示充電器611與電子機器612分離之狀態之立體圖,圖7(b)顯示將電子機器612放置於充電器611上之狀態之側向視點之剖面圖。另,充電器611具備無線供電裝置(以下,存在簡稱為「供電裝置」之情況),電子機器612具備無線受電裝置(以下,存在簡稱為「受電裝置」之情況)。
另,更具體而言,圖7(b)係顯示將充電器611放置於桌上,再將電子機器612放置於充電器611上之狀態。在電子機器612之充電時,如此般將電子機器612放置於充電器611上即可,即使不進行電纜連接等亦可進行自供電裝置向受電裝置之無線送電,從而實現電子機器612之充電。
現在市售之對應無線供電之機器,大部分係根據業界團體即WPC(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無線充電聯盟)所制定之規格(通稱
“Qi”,以下稱為「Qi規格」)而設計。Qi規格之詳細內容揭示於規格書(非專利文獻1)中,且對供電裝置與受電裝置之內部電路構成之概略亦進行規定。
圖6顯示被認為係其中之基本形之電路構成。供電裝置601之部分大體上直接引用Figure 3-4,而受電裝置602之部分大體上直接引用Figure 4-3。另,圖6所示者係半橋式構造之design A1者。於非專利文獻1中亦揭示有全橋式構造或多路開關構造等,但由於其等之不同係不會對本發明之宗旨造成特別影響,故而省略說明。
在供電裝置601中,直流電源631之電力藉由換流器電路614轉換成交流電力,而供給至供電線圈L601。此交流電力之頻率之範圍,在WPC中制定為110kHz~205kHz。供電裝置601成為在此範圍內自動搜尋最佳之傳送頻率之構造。
一對供電線圈L601與受電線圈L602構成變壓器Tr,藉此,將交流電力向受電裝置602無線送電。另,為使性能提高,在變壓器Tr之前後插入串聯諧振電容器(C602、C603)。經無線送電之電力藉由整流電力632回復成直流電力,並在具備受電裝置602之機器側被利用。
於變壓器Tr與整流電路632之間,插入有用於進行通訊之負載調變電路615。又,換流器電路614係使用複數個開關元件(S11、S12)而構成。
然而,在圖6所示之無線供電系統中,決定關於無線送電之主要性能之關鍵部位,可以說終究係變壓器Tr。因此,著眼於變壓器Tr周邊之部分(以圖6之虛線包圍之部分),且針對圖5(a)及圖5(b)所示之變壓器Tr周邊之電路模型進行考慮。另,如後述般,圖5(a)顯示理想模型,圖5(b)顯示根據非專利文獻1設計之先前模型。
在此等之電路模型中,其特徵存在於供電裝置側之埠1與受電裝置側之埠2之阻抗。關於埠1若考慮如圖6所示般將變壓器Tr之輸入側
與直流電源或接地點大體直接耦合,則可認為阻抗值非常低。因此,關於埠1之阻抗值以1Ω作為代表。
又,關於埠2若考慮如圖6所示般將變壓器Tr之輸出側與大電力用之整流電路大體直接耦合,則可認為阻抗值為數Ω~數十Ω左右。因此,關於埠2之阻抗值以10Ω作為代表。因此,圖5所示之變壓器Tr周邊之電路模型可理解為從1Ω朝10Ω之阻抗轉換器。
基於該理解,若供電線圈之電感值為24uH(=24μH),則受電線圈之電感值之最佳值為24uH×(10Ω/1Ω)=240uH。圖5(a)所示之理想模型成為如此般設定之電路模型。另,此情形時(供電線圈之電感值)<(受電線圈之電感值)。
然而,根據非專利文獻1,係如圖5(b)所示之先前模型般,相對於供電線圈之電感值為24uH,將受電線圈之電感值設定為15.3uH左右。此情形時,電感值之大小關係逆轉,而成為(供電線圈之電感值)>(受電線圈之電感值)。如此般設定之主要原因在於,因作為受電裝置係設想小型之行動裝置,故而不得不強行使受電線圈之尺寸小型化。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187495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
System Descriptio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Volume I:Low Power
Part 1:Interface Definition
Version:1.0.3 September 2011
於上述之先前技術(先前模型)中,主要存在2個問題。第1個問題係受電線圈之小型化較難,第2個問題係長距離之無線送電較難。以下,針對此等問題使用電路模擬之結果進行說明。
圖8顯示針對上述之理想模型及先前模型之輸入輸出響應進行電路模擬之結果之一例。圖8上側之圖表顯示供電線圈與受電線圈之間之耦合係數k為1時之結果,圖8下側之圖表顯示耦合係數k為0.5時之結果。
另,耦合係數k較小主要係意味著供電線圈與受電線圈之距離較長。耦合係數k為1時,受電線圈存在於距離供電線圈極近距離內,耦合係數k為0.5時,受電線圈與供電線圈之距離係相對長距離。又,作為電路模擬用之軟體,使用任誰都可取得之自由軟體之QUCS 0.0.16。此外,為易於明白對無線送電之濾波特性,而以透過係數S21顯示計算結果。
根據圖8上側之圖表,在理想模型中透過係數S21大致為0dB較佳,與此相對,在先前模型中透過係數S21劣化至-6.5dB左右。如此般在先前技術(先前模型)中,已係犧牲性能而進行不合理之小型化,可以說進一步之小型化有其困難。如此般存在上述第1個問題。
又,根據圖8下側之圖表,理想模型與先前模型中之任一者之透過係數S21都隨著頻率之增加而大致單調遞減。且,例如於100kHz時,在理想模型中透過係數S21劣化至-21.2dB,而在先前模型中透過係數S21劣化至-13.9dB,恐已可推測出不可能無線送電。如此般存在上述第2個問題。
另,於無線供電之市場需求中,必須滿足達數cm之長距離之無線送電之實例亦不少。作為一例如圖9所示般,在自設置於桌子之背面側之充電器(具備供電裝置)向放置於桌子之正面側之電子機器(具備受電裝置)進行無線送電之實例中,必須使用如此之長距離之無線送
電。
例如,在事務所內頻繁地攜帶筆記型PC(電子機器之一例)進行使用之使用者間,宜藉由此種形態進行之無線供電。但,如前述所述,由於先前之無線供電系統不適合長距離之無線送電,故對應此種用途有其困難。
又,Qi規格在無線供電系統之領域中,事實上正成為世界標準規格。根據此種情況,在無線供電系統之規格設計上,以不脫離Qi規格之方式進行係重要。
鑒於上述問題,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進行電磁感應方式之無線供電者,且不脫離Qi規格,而容易實現長距離之無線供電之無線供電系統。又,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容易使受電線圈小型化之無線供電系統。此外,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構成此種無線供電系統之無線受電裝置。
本發明之無線供電系統,其包含:無線受電裝置,其包含受電線圈;及無線供電裝置,其包含供電線圈,並藉由使用上述供電線圈與上述受電線圈之電磁感應方式對上述無線受電裝置進行無線供電;且,上述無線受電裝置係包含藉由上述受電線圈、及與該受電線圈並聯設置之電容器而形成之LC並聯諧振電路;上述LC並聯諧振電路之諧振頻率設定為高於上述無線供電之傳送頻率之構成。
根據本構成,本發明係進行電磁感應方式之無線供電者,且不脫離Qi規格而可容易實現長距離之無線供電。
又,更具體而言,作為上述構成可為於上述LC並聯諧振電路之內部中,與上述受電線圈串聯地插入有自感成分之構成。根據本構成,可容易使受電線圈小型化。
又,更具體而言,作為上述構成亦可為上述無線供電裝置具有
將直流電力轉換成交流電力而供給至上述供電線圈之換流器電路,上述無線受電裝置具有將自上述受電線圈傳送而來之交流電力轉換成直流電力之整流電路之構成。
又,本發明之無線受電裝置,其具有受電線圈,自具有供電線圈之無線供電裝置接受藉由使用上述供電線圈與上述受電線圈之電磁感應方式之無線供電;且包含藉由上述受電線圈、及與該受電線圈並聯設置之電容器而形成之LC並聯諧振電路,且上述LC並聯諧振電路之諧振頻率設定為高於上述無線供電之使用頻率之構成。根據本構成可構成上述無線供電系統。
又,更具體而言,作為上述構成之無線受電裝置,於上述LC並聯諧振電路之內部中,亦可構造成與上述受電線圈串聯地插入有自感成分之構成。根據本構成,可容易使受電線圈小型化。
根據本發明之無線供電系統,係進行電磁感應方式之無線供電者,且不脫離Qi規格而容易實現長距離之無線供電。另,在LC並聯諧振電路之內部中,若構造成與受電線圈串聯地插入有自感成分之構成,則更容易使受電線圈小型化。又,根據本發明之無線受電裝置,可構成本發明之無線供電系統。
1‧‧‧無線供電系統
111‧‧‧供電裝置(無線供電裝置)
112‧‧‧受電裝置(無線受電裝置)
114‧‧‧換流器電路
115‧‧‧負載調變電路
131‧‧‧直流電源部
132‧‧‧整流電路
601‧‧‧供電裝置
602‧‧‧受電裝置
611‧‧‧充電器
612‧‧‧電子機器
614‧‧‧換流器電路
615‧‧‧負載調變電路
631‧‧‧直流電源
632‧‧‧整流電路
C101‧‧‧電容器
C102‧‧‧電容器
C103‧‧‧電容器
C602‧‧‧串聯諧振電容器
C603‧‧‧串聯諧振電容器
L101‧‧‧供電線圈
L102‧‧‧受電線圈
L103‧‧‧電感器(自感成分)
L601‧‧‧供電線圈
L602‧‧‧受電線圈
S1‧‧‧開關元件
S2‧‧‧開關元件
S11‧‧‧開關元件
S12‧‧‧開關元件
S21‧‧‧透過係數
Tr‧‧‧變壓器
X1‧‧‧LC並聯諧振電路
圖1係第1實施形態之無線供電系統之構成圖。
圖2係關於電路模擬之結果之說明圖。
圖3係第2實施形態之無線供電系統之構成圖。
圖4係關於電路模擬之結果之說明圖。
圖5(a)~(d)係關於電路模型之說明圖。
圖6係先前例之無線供電系統之構成圖。
圖7(a)、(b)係關於應用無線供電系統之機器之說明圖。
圖8係關於電路模擬之結果之說明圖。
圖9係關於應用無線供電系統之機器之使用之說明圖。
關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以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為例,於以下進行說明。
1.第1實施形態
首先,針對第1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圖1係第1實施形態之無線供電系統1之構成圖。如圖1所示般,無線供電系統1具有供電裝置111(無線供電裝置)與受電裝置112(無線受電裝置)。
供電裝置111具備直流電源部131、換流器電路114、電容器C102、及供電線圈L101等。
直流電源部131係藉由例如電池、或與商用電源連接之AC轉接器等而構成,作為直流電源發揮功能。直流電源部131將直流電力供給至換流器電路114。
換流器電路114係具有2個開關元件(S1、S2)之半橋式構造之換流器電路。更具體而言,開關元件S1之一端連接於直流電源部131,開關元件S2之一端接地。又,開關元件S1及S2之另一端彼此連接。又,開關元件S1與開關元件S2之連接點,經由電容器C102連接於供電線圈L101。
換流器電路114係藉由各開關元件(S1、S2)之開/關切換,將自直流電源部131供給之直流電力轉換成交流電力,而供給至供電線圈L101。另,換流器電路114之具體形態並未特別限定,亦可為例如全橋式構造之換流器電路。
供電線圈L101其一端經由電容器C102連接於換流器電路114(開關元件S1與開關元件S2之連接點),另一端則接地。
又,受電裝置112具備受電線圈L102、各電容器(C101、C103)、
負載調變電路115、及整流電路132等。
受電線圈L102其一端經由電容器C103連接於整流電路132之輸入端,另一端連接於整流電路132之另一輸入端。又,受電線圈L102之一端連接有電容器C101之一端,受電線圈L102之另一端連接有電容器C101之另一端。
負載調變電路115插入於整流電路132之前段側,用於執行通訊。又,整流電路132係將自受電線圈L102傳送而來之交流電力轉換成直流電力。將如此般得到之直流電力,例如充電至二次電池(未圖示),在具有受電裝置112之電子機器中進行利用。
無線供電系統1係以藉由使用供電線圈L101與受電線圈L102之電磁感應方式之電力傳送,進行自供電裝置111向受電裝置112之無線供電之方式構成。
在進行自供電裝置111向受電裝置112之無線供電時,為使供電線圈L101與受電線圈L102相對向,而預先定位供電裝置111與受電裝置112。在如此般定位之狀態下,如圖1所示般,由供電線圈L101與受電線圈L102形成變壓器Tr。另,電容器C102及電容器C103係為使性能提高,而發揮插入於變壓器Tr之前後之串聯諧振電容器之功能。
此時在供電裝置111中,直流電源部131之直流電力藉由換流器電路114轉換成交流電力,而供給至供電線圈L101。藉此,供電線圈L101藉由來自換流器電路114之供給電力流通電流,從而產生交流磁場。
另,供電裝置111成為在例如110kHz~205kHz之範圍內,自動搜尋最佳之傳送頻率之構造。供電裝置111根據此搜尋結果控制換流器電路114之動作等,而產生最佳之傳送頻率之交流磁場。
接著,受電線圈L102藉由供電線圈L101產生之交流磁場(即,藉由電磁感應)產生電動勢,從而產生交流電力。即,藉由相互感應磁
場耦合,自供電線圈L101向受電線圈L102傳遞電力。受電線圈L102產生之交流電力向整流電路132發送。如此般,實現自供電裝置111向受電裝置112之無線供電。
此處,若著重觀察受電線圈L102之周邊,受電線圈L102與電容器C101係並聯地設置,形成LC並聯諧振電路X1。另,為不損壞LC並聯諧振電路X1之諧振現象,而將電容器C103插入於LC並聯諧振電路X1與其他電路之間,從而實現此等之間之分離或匹配。
然而,相對於頻率較LC並聯諧振電路X1之諧振頻率低之交流電力,LC並聯諧振電路X1之有效電感大於受電線圈L102單體之電感(假定無電容器C101之情形之電感)。因此,LC之並聯諧振電路X1之諧振頻率設定為高於自供電裝置111向受電裝置112之無線供電之傳送頻率。
藉此,受電裝置112成為接受傳送頻率低於該諧振頻率之無線供電,此時之LC並聯諧振電路X1之有效電感大於受電線圈L102單體之電感。其結果,在將變壓器Tr周邊(以圖1之虛線包圍之部分)之電路模型視作阻抗轉換器之情形時,其有效電感轉換比高於無電容器C101之情況。
圖5(c)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變壓器Tr周邊之電路模型。另,為容易與圖5(a)之理想模型及(b)之先前模型進行比較,關於埠1之電阻值、埠2之電阻值、及供電線圈L101之電感值係設定為與此等之電路模型共同。又,關於受電線圈L102之電感值係設定為與先前模型共同。此外,電容器C101之容量值以設定成0.2uF(=0.2μF)作為一例。
接著,圖2顯示針對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電路模型之輸入輸出響應進行電路模擬之結果之一例。關於模擬條件,基本而言與圖8之模擬之情形相同。
圖2上側之圖表顯示供電線圈與受電線圈之間之耦合係數k為1時(主要係受電線圈L102存在於距離供電線圈L101極近距離內之情形)之結果,圖2下側之圖表顯示耦合係數k為0.5時(主要係受電線圈L102與供電線圈L101之距離為相對長距離之情形)之結果。又,在圖2中顯示有關於(a)理想模型、(b)先前模型、及(c)第1實施形態之電路模型各自之模擬結果,可進行各者之比較。
此處,首先著重觀察圖2下側之圖表。若例如以100kHz進行比較,則先前模型中之透過係數為-13.9dB,與此相對,第1實施形態之電路模型中之透過係數為-9.47dB。如此般第1實施形態之電路模型中之透過係數與先前模型之情形相比大幅改善。因此,根據第1實施形態之無線供電系統1,可知與先前之無線供電系統相比,可實現長距離之無線供電。
即,根據第1實施形態之無線供電系統1,即使供電線圈與受電線圈距離較遠,亦可實現容易實用性之無線送電。另,無線供電系統1,例如適用於行動型電子機器與其充電器。此情形時,該電子機器具備受電裝置112與藉由此進行充電之二次電池,且係以使用充電至該二次電池之電力進行驅動之方式構成。又,於該充電器中具備供電裝置111。
且,該電子機器與充電器之使用形態,亦可為例如如圖9所示般,自設置於桌子之背面側之充電器向放置於桌子之正面側之電子機器(例如筆記型PC)進行無線供電之形態。雖然一般而言在此種使用形態之情形時供電線圈與受電線圈會較遠地分離,但根據本實施形態之無線供電系統1可實現實用性之無線供電。
接著,著重觀察圖2上側之圖表。根據此圖表,在先前模型與第1實施形態之電路模型之間幾乎無透過係數之差異。例如,以100kHz進行比較,相對於先前模型中之透過係數為-6.5dB,第1實施形態之
電路模型中之透過係數亦為-6.5dB。
因此,根據第1實施形態之無線供電系統1,在進行極近距離之無線供電之狀況下,難以證明與先前之無線供電系統相比可得到性能改善效果。鑒於此點,針對為使在極近距離之無線供電中亦可得到性能改善效果而改良之形態,於以下作為第2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2.第2實施形態
接著,針對第2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另,第2實施形態除變壓器Tr周邊之構成相關之部分外,基本上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在以下之說明中,以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之部分之說明為重點,且存在對共同之部分省略說明之情況。
圖3係第2實施形態之無線供電系統1之構成圖。如圖3所示般,受電裝置112具備受電線圈L102、電感器L103、各電容器(C101、C103)、負載調變電路115、及整流電路132等。如此般,第2實施形態之受電裝置112成為與第1實施形態之情形相比追加有電感器L103之構成。
電感器L103其一端連接於受電線圈L102,另一端連接於電容器C101及電容器C103。即,電感器L103在LC並聯諧振電路X1之內部中,與受電線圈L102串聯地插入。
電感器L103係不與供電線圈L101形成相互感應磁場耦合之獨立之電感器,發揮作為自感成分之功能。電感器L103之插入,作為一例係藉由與受電線圈L102分開地設置表面安裝型之小型電感器零件來實現。
藉由與受電線圈L102串聯地插入自感成分,若將變壓器Tr周邊(以圖3之虛線包圍之部分)之電路模型視作阻抗轉換器,則即使耦合係數k為1左右(在極近距離中之無線供電之情形),其有效阻抗轉換比仍與第1實施形態(無該自感成分之插入之情況)相比變高。
圖5(d)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變壓器Tr周邊之電路模型。另,為容易與圖5(a)之理想模型、圖5(b)之先前模型、及圖5(c)之第1實施形態之電路模型進行比較,關於埠1之電阻值、埠2之電阻值、及供電線圈L101之電感值係設定為與此等之電路模型共同。又,關於受電線圈L102之電感值係設定為與先前模型及第1實施形態之電路模型共同定。又,關於電容器C101之電容值係設定為與第1實施形態之電路模型共同。又,電感器L103之電感值係以2uH作為一例。
又,圖4顯示針對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電路模型之輸入輸出響應進行電路模擬之結果之一例。關於模擬條件,基本而言係與圖2及圖8之模擬之情形相同。
圖4上側之圖表顯示供電線圈與受電線圈之間之耦合係數k為1時(主要係受電線圈L102存在於距離供電線圈L101極近距離內之情形)之結果,圖4下側之圖表顯示耦合係數k為0.5時(主要係受電線圈L102與供電線圈L101之距離為相對長距離之情形)之結果。又,在圖4中顯示有關於(a)理想模型、(b)先前模型、(c)第1實施形態之電路模型、及(d)第2實施形態之電路模型各自之模擬結果,可進行各者之比較。
此處,首先著重觀察圖4下側之圖表。若例如以100kHz進行比較,先前模型中之透過係數為-13.9dB,與此相對,第2實施形態之電路模型中之透過係數為-10.8dB。如此般,第2實施形態之電路模型中之透過係數與先前模型之情形相比大幅改善。因此,根據第2實施形態之無線供電系統1,可知與先前之無線供電系統相比,可實現長距離之無線供電。
接著,著重觀察圖4上側之圖表。同樣若以100kHz進行比較,先前模型中之透過係數為-6.5dB,與此相對,第2實施形態之電路模型中之透過係數為-5.27dB。如此般,第2實施形態之電路模型中之透過係數,不僅在長距離之無線供電之情形時,而且在極近距離之無線供
電之情形時,與先前模型之情形相比亦大幅改善。
因極近距離之無線供電之情形仍具有性能改善效果,故在第2實施形態中,可將由該性能改善所得到之性能上之餘裕用在受電線圈L102之小型化。根據第2實施形態之無線供電系統1,即使縮小受電線圈L102之尺寸仍可得到充分之有效阻抗轉換比,從而與先前相比可縮小受電線圈L102之尺寸。
3.其他
如以上所說明之各實施形態之無線供電系統1具有:供電裝置111,其具有供電線圈L101;及受電裝置112,其具有受電線圈L102。另,供電裝置111係對無線受電裝置112,藉由使用供電線圈L101與受電線圈L102之電磁感應方式進行無線供電者。
受電裝置112係具有藉由受電線圈L102、及與受電線圈L102並聯設置之電容器C101而形成之LC並聯諧振電路X1。且,LC並聯諧振電路X1之諧振頻率設定為高於該無線供電之傳送頻率。因此,根據無線供電系統1,可容易實現長距離之無線供電。
又,第2實施形態之無線供電系統1係在LC並聯諧振電路X1之內部,與受電線圈L102串聯地插入有自感成分。因此,進一步容易使受電線圈L102小型化。
然而,雖然在Qi規格中設置有各種限制(約束),但關於對受電裝置之電路構成之限制並未過多設置,因此,在改良符合Qi規格之先前之無線供電系統時,以微修正受電裝置之電路構成即可完成之情形時,可容易在不脫離Qi規格下實現該改良。
根據此點,第1實施形態之無線供電系統1成為與先前之(圖6所示)無線供電系統相比,基本上於受電裝置112中僅追加電容器C101之構成。因此,根據第1實施形態之無線供電系統1,不脫離Qi規格而容易實現長距離之無線供電。
又,第2實施形態之無線供電系統1成為與先前之(圖6所示)無線供電系統相比,基本上於受電裝置112中僅追加電容器C101及電感器L103之構成。因此,根據第2實施形態之無線供電系統1,不脫離Qi規格而進一步容易實現受電線圈L102之小型化。
如此般,根據各實施形態之無線供電系統1,不僅可不脫離事實上之世界標準規格即Qi規格,遵守所謂僅在其框架中實現完全互換之裝置之制約,而且可謀求解決先前之問題點。
又,本發明之構成除上述實施形態外,在不脫離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可添加各種變更。即,應理解為上述實施形態全部之點係為例示,並非限制性者。應理解本發明之技術性範圍,並非係藉由上述實施形態之說明而係藉由申請專利範圍予以揭示者,且包含與申請專利範圍均等之意義及屬於範圍內之全部之變更。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可利用於電磁感應方式之無線供電系統等。
1‧‧‧無線供電系統
111‧‧‧供電裝置(無線供電裝置)
112‧‧‧受電裝置(無線受電裝置)
114‧‧‧換流器電路
115‧‧‧負載調變電路
131‧‧‧直流電源部
132‧‧‧整流電路
C101‧‧‧電容器
C102‧‧‧電容器
C103‧‧‧電容器
L101‧‧‧供電線圈
L102‧‧‧受電線圈
S1‧‧‧開關元件
S2‧‧‧開關元件
Tr‧‧‧變壓器
X1‧‧‧LC並聯諧振電路
Claims (5)
- 一種無線供電系統,其特徵在於包含:無線受電裝置,其包含受電線圈;及無線供電裝置,其包含供電線圈,且藉由使用上述供電線圈與上述受電線圈之電磁感應方式對上述無線受電裝置進行無線供電;且上述無線受電裝置係包含藉由上述受電線圈、及與該受電線圈並聯設置之電容器而形成之LC並聯諧振電路;上述LC並聯諧振電路之諧振頻率係設定為高於上述無線供電之傳送頻率。
- 如請求項1之無線供電系統,其中在上述LC並聯諧振電路之內部中,與上述受電線圈串聯地插入有自感成分。
-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之無線供電系統,其中上述無線供電裝置包含換流器電路,其將直流電力轉換成交流電力而供給至上述供電線圈;上述無線受電裝置包含整流電路,其將自上述受電線圈傳送而來之交流電力轉換成直流電力。
- 一種無線受電裝置,其特徵在於包含受電線圈,且自包含供電線圈之無線供電裝置接受藉由使用上述供電線圈與上述受電線圈之電磁感應方式之無線供電;且包含藉由上述受電線圈、及與該受電線圈並聯設置之電容器而形成之LC並聯諧振電路;上述LC並聯諧振電路之諧振頻率係設定為高於上述無線供電之使用頻率。
- 如請求項4之無線受電裝置,其中在上述LC並聯諧振電路之內部中,與上述受電線圈串聯地插入有自感成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196953 | 2012-09-0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414132A true TW201414132A (zh) | 2014-04-01 |
Family
ID=50236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131845A TW201414132A (zh) | 2012-09-07 | 2013-09-04 | 無線供電系統、及無線受電裝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201414132A (zh) |
WO (1) | WO2014038379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55845A (zh) * | 2017-03-13 | 2017-05-10 | 中惠创智(深圳)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串联谐振电路及电源 |
TWI646752B (zh) * | 2015-06-01 | 2019-01-01 | 大陸商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充電電路和移動終端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8113831A (ja) * | 2017-01-13 | 2018-07-19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非接触給電装置 |
JP7003445B2 (ja) * | 2017-05-19 | 2022-02-04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非接触給電装置 |
JP6988577B2 (ja) * | 2018-03-02 | 2022-01-05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レス給電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493537B2 (ja) * | 1995-04-10 | 2004-02-03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無線電力伝送装置 |
JP4308858B2 (ja) * | 2007-02-16 | 2009-08-0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送電制御装置、受電制御装置、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送電装置、受電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JP5656606B2 (ja) * | 2010-12-16 | 2015-01-21 | 株式会社テクノバ | 電力供給装置 |
CN103329398B (zh) * | 2011-01-26 | 2015-07-01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电力输送系统 |
-
2013
- 2013-08-22 WO PCT/JP2013/072343 patent/WO201403837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9-04 TW TW102131845A patent/TW201414132A/zh unkno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46752B (zh) * | 2015-06-01 | 2019-01-01 | 大陸商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充電電路和移動終端 |
CN106655845A (zh) * | 2017-03-13 | 2017-05-10 | 中惠创智(深圳)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串联谐振电路及电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4038379A1 (ja) | 2014-03-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304411U (zh) | 电子装置以及无线电力输送系统 | |
JP5550785B2 (ja) | 非接触型の誘導電力伝送システムの回路 | |
CN104734271B (zh) | 线圈装置、无线电力发送器和无线电力接收器 | |
TW201414132A (zh) | 無線供電系統、及無線受電裝置 | |
JP2014075963A (ja) | 有線−無線電力転送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有線−無線電力転送方法 | |
CN109687538A (zh) | 电力发送装置、电力接收装置与电力传输系统 | |
US20180287405A1 (en) | In system reconfigurable rectifier/power converters for wired and wireless charging | |
US20140333254A1 (en) |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 |
WO2021227652A1 (zh) | 无线充电设备和待充电设备 | |
CN203218926U (zh) | 便携式无线充电移动电源 | |
CN103280901A (zh) | 一种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移动设备供电系统 | |
CN103368242A (zh) | 一种usb接口的电子设备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 |
CN202050273U (zh) | 无线充电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以及手机套 | |
JP2014033499A (ja) | ワイヤレス給電システム、ワイヤレス給電装置、およびワイヤレス受電装置 | |
US10910879B2 (en) | Passive wireless power adapter | |
CN105119357B (zh) | 一种远距离无线充电设备 | |
CN102270046A (zh) | 基于无线能量传输的无线无源键盘 | |
JP7487237B2 (ja) | 被服を通して装着式装置にワイヤレスで充電するための携帯バッテリパック | |
Hui |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A brief review & update | |
US20180219524A1 (en) | Dynamic impedance management | |
CN203434646U (zh) | 无线充电装置 | |
US11923696B2 (en) | Passive adapter for magnetic inductive wireless charging | |
KR101792936B1 (ko) | 무선 전력 수신기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 |
CN105024408A (zh) | 串联式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 |
WO2020237549A1 (zh) | 一种无线电力接收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