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3421A - 電子裝置及其觸控板結構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及其觸控板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13421A
TW201413421A TW101135327A TW101135327A TW201413421A TW 201413421 A TW201413421 A TW 201413421A TW 101135327 A TW101135327 A TW 101135327A TW 101135327 A TW101135327 A TW 101135327A TW 201413421 A TW201413421 A TW 20141342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ngaging portion
touch panel
casing
panel structur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5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Min Ting
Original Assignee
Pega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ga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Pegatron Corp
Priority to TW1011353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413421A/zh
Publication of TW201413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3421A/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出一種觸控板結構,適用於電子裝置之機殼,機殼包含第一卡合部及開關,所述觸控板結構包含本體及對應第一卡合部之第二卡合部,第二卡合部位於本體之第一側並連接第一卡合部進而結合觸控板於機殼上。當觸控板本體之第二側受到相對於本體平面之法線方向之力也就是垂直本體平面的力時,本體之第二側產生形變,以觸發開關。本發明亦提出一種電子裝置,應用上述之觸控板結構。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及其觸控板結構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子裝置及其觸控板結構。
隨著電子時代的來臨,人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性及需求大幅增加。電子資訊裝置的使用,早已遍及各個年齡層的使用者,其中尤以筆記型電腦的應用性最為廣泛,因其相較於桌上型電腦具有更高的便利性,因而受大眾所喜愛,隨之普及率也越來越高。
隨著使用筆記型電腦之頻率增加,使用者使用觸控板的次數亦隨之增加,因此,若觸控板發生故障,能快速方便維修更換觸控板則成為常見之普遍需求。
傳統筆記型電腦之觸控板的常見固定方式有二:一種觸控板固定方式為於筆記型電腦之機殼設計熱熔柱,並在與觸控板接合後,配合治具進行熔接。但使用熱熔柱熔接方式固定的觸控板,其組裝過程為不可逆,將大幅增加維修保養的費用;且在生產的過程中,需配合治具進行熔接,增加工時與設備成本。
而另一種常見觸控板之固定方式是於筆記型電腦之機殼熱熔埋植銅柱,再配合螺絲將觸控板與筆記型電腦之機殼進行鎖附固定。但在生產的過程中,需配合熱熔埋植銅柱與人工鎖附螺絲製程,工時長,成本高且有人為錯誤發生的機會。且螺 絲與銅柱表面電鍍大多含有汙染物質(如六價鉻、鉛....等),有環境汙染之疑慮。此外,銅柱的安裝過程是不可逆的,若安裝的過程發生瑕疵或內牙損傷,則須將塑膠熔融後才能取出,增加製程的不確定性與材料的浪費。而且,未來塑材進行熔融回收時,亦需再將銅柱取出,造成回收成本增加。
綜上所述,習知之觸控板固定結構及方式,皆有需要多個製程步驟或需要額外之元件或設備而增加製程時間及製程成本之問題,進而造成當觸控板故障需進行維修或更換時,耗時且重工不易,使得觸控板損壞之問題。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出一種觸控板結構,適用於電子裝置之機殼,機殼包含第一卡合部及開關,所述觸控板結構包含本體及對應第一卡合部之第二卡合部。本體設置於機殼,且具有第一側及相對第一側之第二側,而第一側平行於第二側,第二卡合部位於本體之第一側並對應卡合於第一卡合部進而結合觸控板於機殼上。
當觸控板本體受到相對於本體平面之法線方向之力也就是垂直本體平面的力時,本體之第二側產生形變,亦即本體之第二側相對於第一側產生位移,以觸發機殼之開關。
本發明所提出之觸控板結構,可訊號連接於電子裝置之滑鼠控制單元,其中,藉本體第二側之形變所產生之位移以觸發機殼之開關,使具有類似於滑鼠(或者設置於傳統觸控板旁之) 左右鍵功能,惟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本發明亦提出一種電子裝置,包含機殼及觸控板。機殼包含第一卡合部及開關,第一卡合部位於機殼用以連接觸控板之一側,開關位於相對於第一卡合部之設置位置之另一側。觸控板包含本體及對應第一卡合部之第二卡合部,本體設置於機殼,且本體之邊緣具有第一側及相對第一側之第二側,第一側及第二側皆平行於Y軸,亦即第一側平行於第二側。第二卡合部位於本體之第一側並對應卡合於第一卡合部進而結合觸控板於機殼上。
當觸控板本體受到相對於本體平面之法線方向之力也就是垂直本體平面的力時,本體之第二側將產生形變,亦即本體之第二側相對於第一側產生位移,以觸發機殼之開關。
本發明所提出之觸控板結構,可訊號連接於電子裝置之滑鼠控制單元,其中,藉本體第二側之形變所產生之位移以觸發機殼之開關,使具有類似於滑鼠(或者設置於傳統觸控板旁之)左右鍵功能,惟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本發明藉由使觸控板直接卡合於機殼上,解決習知技術需要多個製程步驟或需要額外之元件導致製程時間增加及製程成本上升之問題;此外,本發明亦解決當觸控板損壞需進行維修或更換時所具有之重工不易的問題。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 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發明相關之目的及優點。
請參照第1圖至第3圖,分別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分解圖、局部放大分解圖、及組合圖,具體揭露一種觸控板結構,適用於電子裝置100之機殼1,機殼1包含第一卡合部11及開關,所述觸控板結構包含觸控板2之本體21及對應第一卡合部11之第二卡合部22。本體21設置於機殼,本體21具有第一側211及相對第一側211之第二側212,且第一側211及第二側212皆平行於Y軸,亦即第一側211平行於第二側212。第二卡合部22位於本體21之第一側211並對應卡合於第一卡合部11進而結合觸控板2於機殼1上。
為使各實施例之結構更易被理解,請先參照第6圖,其為本發明之剖面操作示意圖。其中,當本體21受到相對於本體21平面之法線方向之力,也就是垂直於本體21平面Z軸方向之力時,本體21之第二側212將產生形變,亦即本體21之第二側212相對於第一側211轉動而產生近似於Z軸方向(精確來說,第二側212的移動軌跡係呈弧形)之位移3b,以觸發機殼1所包含之開關。
本發明所提出之觸控板結構可採用電阻式觸控技術,傳輸使用者所輸入之單點觸控訊號或多點觸控訊號至電子裝置100 之滑鼠控制單元。其中,利用本體21第二側212形變所產生之位移3b,觸發機殼1上之開關,使具有類似傳統滑鼠(或設置於傳統觸控板旁之)左右鍵功能,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請再次參照第2圖及第3圖,分別為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的局部放大分解示意圖及外觀示意圖。本實施例所揭露之機殼1包含凹槽12,亦即機殼破孔,其開設如圖所示之機殼1的XY平面上,當觸控板2與機殼1結合時,本體21設置於凹槽12中,並露出於電子裝置100之操作表面,便於使用者操作。凹槽12之尺寸近似於本體21之尺寸,使觸控板2與機殼1結合時,不會產生過大空隙。
請參照第1圖至第5圖,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第一卡合部11包含卡扣件111,卡扣件111自機殼1朝Z軸方向延伸,卡扣件111包含一突起自卡扣件111朝X軸方向或Y軸方向延伸形成卡鉤111a;第二卡合部22包含扣孔221,當第一卡合部11與第二卡合部22結合時,卡扣件111伸入扣孔221並卡扣於扣孔221,卡鉤111a抵扣於扣孔221之一緣,使觸控板2固定於機殼1。第一卡合部11上具有多個卡扣件111沿Y軸方向排列,第二卡合部22上亦具有多個對應卡扣件111之扣孔221,以提高觸控板2結合於機殼1之穩固性。
請再次參照第2圖,在一實施態樣中,第二卡合部22包含擋塊222,擋塊222設置於第一側211,並鄰設於扣孔221,而擋塊222具有溝槽3c,並自第二卡合部22朝Z軸方向抵持 機殼1,亦即擋塊222之截面可呈U形,其中,擋塊222可為單一矩狀長條擋塊或多個矩型擋塊沿第二卡合部22之長方向設置,亦即沿Y軸方向設置。當第一卡合部11結合於第二卡合部22,且本體21受相對於本體21平面之法線方向之力也就是垂直於本體21平面Z軸方向之力時,擋塊222抵持機殼1。擋塊222亦可與扣孔221一體成型,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請再次參照第2圖,在一實施態樣中,第一卡合部11更包含擋牆113,擋牆113係自機殼1朝Z軸方向延伸,並設置於複數卡扣件111之間。其中,擋牆113可為單一矩狀長條擋牆或多個矩型擋牆沿第一卡合部11之長方向設置,亦即沿Y軸方向設置。當第一卡合部11與第二卡合部22結合時,擋牆113插入U型截面之擋塊222之溝槽3c,使下壓觸控板2所需的力量上升,同時也增加下壓力量釋放後觸控板2之第二側212回復至原先自由狀態位置的回復力,有助於增加觸控板2與機殼1之間的密合度。
在一實施態樣中,第二卡合部22包含第一抵持件221a及第二抵持件221b,其彼此連結而構成扣孔221。當觸控板2結合於機殼21時,所述抵持件221a、221b分別位於卡扣件111之兩側,且第一抵持件221a與第二抵持件221b之間之距離大於擋塊222之溝槽3c的寬度,亦即觸控板2結合於機殼21時,卡扣件111與第二抵持件221b於X軸方向具有一距離(如第5圖雙箭頭所示),藉此,於拆解重工時,卡扣件111能具有 足夠之空間退出扣孔221。其中,卡扣件111之卡鉤111a一端頂持第一抵持件221a;卡鉤111a另一端扣於第二抵持件221b,用以限制卡扣件111之活動範圍,特別是X軸方向及Z軸方向之位移,使觸控板2與機殼1不輕易鬆脫。
如一實施態樣中,卡扣件111、第一抵持件221a及第二抵持件221b具有彼此相應之導斜面3a。當第一卡合部11結合於第二卡合部22時,各相應之導斜面3a用以導引卡扣件111正確進入扣孔221,使卡扣件111卡扣於扣孔221。
請參照第1圖至第3圖及第7圖至第8圖,分別為本發明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局部放大分解示意圖、外觀示意圖及本發明第二或第三實施例剖面示意圖(一)、(二)。在第二實施例中,第一卡合部11包含扣孔112;第二卡合部22包含卡扣件223,卡扣件223自機殼1朝Z軸方向延伸,卡扣件223包含卡鉤223a,卡鉤223a自卡扣件223朝X軸方向或Y軸方向延伸。當第一卡合部11結合於第二卡合部22結合時,卡扣件223伸入扣孔112,卡鉤223a抵扣於扣孔112之一緣,扣孔112卡扣卡扣件223,使觸控板2固定於機殼1。第一卡合部11上具有多個扣孔112,第二卡合部22上亦具有多個對應扣孔112之卡扣件223,以提高觸控板2結合於機殼1之穩固性。
在一實施態樣中,第二卡合部22包含擋塊222,擋塊222設置於第一側且鄰設於卡扣件223,擋塊222具有溝槽3c,並 自第二卡合部11朝Z軸方向抵持機殼1,亦即擋塊222之截面可呈U形,其中,擋塊222可為單一矩狀長條擋塊或多個矩型擋塊沿第二卡合部22之長方向設置,亦即沿Y軸方向設置。當第一卡合部11結合於第二卡合部22,且本體21受相對於本體21平面之法線方向之力也就是垂直於本體21平面Z軸方向之力時,擋塊222抵持機殼1。擋塊222亦可與卡扣件223一體成型,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在一實施態樣中,第一卡合部11更包含擋牆,擋牆係自機殼1朝Z軸方向延伸,並設置於複數扣孔112之間。其中,擋牆可為單一矩狀長條擋牆或多個矩型擋牆沿第一卡合部22之長方向設置,亦即沿Y軸方向設置。當第一卡合部11與第二卡合部22結合時,擋牆伸入溝槽3c,使本體21受相對於本體21平面之法線方向之力時,提高觸控板2結合於機殼1之穩固性。
在一實施態樣中,第一卡合部11包含第三抵持件112a及凹孔112b構成扣孔112,當第一卡合部11結合於第二卡合部22時,卡鉤223a一端扣於第三抵持件112a;卡扣件223之頂端置入凹孔112b,用以限制卡扣件223之活動範圍,特別是X軸方向及Z軸方向之位移,使觸控板2與機殼1不輕易鬆脫。
請參照第1圖至第3圖,分別為本發明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局部放大分解示意圖及外觀示意圖。在一實施態樣中,觸控板2更包含連接部23,連接部23自第二卡合部22沿X軸 方向延伸連接本體21,其中,連接部23可為單一片矩狀元件或多片矩型元件沿第二卡合部22之長方向設置,亦即沿Y軸方向設置,連接部23位於第二卡合部22與本體21之間。當第一卡合部11結合於第二卡合部22時,凹槽12一緣之機殼1蓋覆連接部23,僅本體21藉由凹槽12露出於電子裝置100之表面。
請參照第1圖至第3圖及第6圖,分別為本發明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局部放大分解示意圖、外觀示意圖及剖面操作示意圖。如上述各實施態樣中,觸控板2更包含側翼部24,本體更包含垂直於第一側211及第二側213之第三側213。側翼部24係設置於第三側213並延伸至第二卡合部22而與第二卡合部連接。如第2圖所示,側翼部24係自第三側213先朝Y軸方向延伸,然後再概約轉折90°而朝X軸方向延伸至第二卡合部22,而約略呈L型。側翼部24對稱設置於本體21之二側,藉此增強本體21與第二卡合部22之間之強度。當第一卡合部11結合於第二卡合部22時,凹槽12兩側之機殼1蓋覆側翼部24,僅本體21藉由凹槽12露出於電子裝置100之表面。側翼部24可在不影響本體21之第二側212產生Z軸方向位移3b的情況下,進一步強化機殼1與觸控板2之間的連結強度。
請參照第7圖至第8圖,分別為本發明第二或第三實施例剖面示意圖(一)、(二)。在一實施態樣中,卡扣件223、 擋塊222、第三抵持件112a、凹孔112b具有彼此相應之導斜面3a。當觸控板2結合於機殼1時,各相應之導斜面3a導引卡扣件223正確進入扣孔112,使卡扣件223卡扣於扣孔112。
如上述各實施態樣中,觸控板2之使用材料具有彈性,可為PCB、PET等高分子材料所製成;亦可為金屬材料如鋁金屬或鋁鎂合金等材質所製成。觸控板2之結構可為多層複合結構如採用於PET薄板上貼覆玻璃而成PET/Membrane結構;亦可為一體成形。
請再次參照第1圖至第8圖,分別為本發明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局部放大分解示意圖、外觀示意圖、本發明第一或第三實施例剖面示意圖(一)、(二)及本發明第二或第三實施例剖面示意圖(一)、(二)。如上述各實施態樣中,其中,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可同時具有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之技術特徵,亦即第一卡合部可同時具有卡扣件及扣孔;第二卡合部則具有對應之扣孔及卡扣件。當觸控板2結合於機殼1時,各相應之卡扣件正確進入扣孔,使卡扣件卡扣於扣孔。
請再次參照第1圖至第3圖,分別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分解圖、局部放大分解圖、及組合圖,本發明亦提出一種電子裝置100,包含機殼1及觸控板2。機殼1包含第一卡合部11及開關,第一卡合部位於機殼1用以連接觸控板2之一側,開關位於相對於第一卡合部11之設置位置之另一側。觸控板2包含本體21及對應第一卡合部11之第二卡合部22,本體21 設置於機殼1,且本體21之邊緣具有第一側211及相對第一側211之第二側212,第一側211及第二側212皆平行於Y軸,亦即第一側211平行於第二側212。第二卡合部22位於本體21之第一側211並對應卡合第一卡合部11進而結合觸控板2於機殼1上。
請再次參照第6圖,為本發明之剖面操作示意圖。其中,當所述電子裝置100之觸控板2之本體21受到相對於本體21平面之法線方向之力,本體21之第二側212將產生形變,亦即本體21之第二側212相對於第一側211轉動而產生近似於Z軸方向(精確來說,第二側212的移動軌跡係呈弧形)之位移3b,以觸發機殼1所包含之開關。
誠如上述觸控板裝結構之實施例所說明,本發明所提出之電子裝置100亦可採用電阻式觸控技術,傳輸使用者所輸入之單點觸控訊號或多點觸控訊號至電子裝置100之滑鼠控制單元。其中,本體21第二側212所產生之位移3b,具有類似傳統滑鼠(或設置於傳統觸控板旁之)左右鍵功能,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本發明所揭露之電子裝置100之各種實施例亦可包含上述觸控板結構所揭露之各種實施例之技術特徵,如第一卡合部可具有卡扣件或扣孔;第二卡合部則具有對應之扣孔或卡扣件。當所述電子裝置100之觸控板2結合於機殼1時,各相應之卡扣件正確進入扣孔,使卡扣件卡扣於扣孔。本發明不以此 為限。
由上述各實施例及實施態樣中得知,本發明藉由製造觸控板2及機殼1時,即設計對應之卡合機構,用以直接連接觸控板2及機殼1,並不使用額外之銅柱、螺絲或是連接用之熱熔柱,解決習知技術需要多個製程步驟或需要額外之元件或設備而增加製程時間及製程成本之問題。
此外,經由各實施例及實施態樣可了解,本發明所使用之卡合機構,如卡扣件、扣洞等,皆屬組裝後仍可拆卸分離之機構,若僅需進行觸控板2之維修、拆卸或更換等重工動作,只需要分離連接之卡合機構即可,無需移除額外之背膠、螺絲或其他連接元件。由此可知,本發明亦解決當觸控板2損壞需進行維修或更換時,耗時且重工不易之問題,亦不造成拆卸過程中,鄰近元件可能受損之問題。
雖然本發明的技術內容已經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皆應涵蓋於本發明的範疇內,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電子裝置
1‧‧‧機殼
11‧‧‧第一卡合部
111‧‧‧卡扣件
111a‧‧‧卡鉤
112‧‧‧扣孔
112a‧‧‧第三抵持件
112b‧‧‧凹孔
113‧‧‧擋牆
12‧‧‧凹槽
2‧‧‧觸控板
21‧‧‧本體
211‧‧‧第一側
212‧‧‧第二側
213‧‧‧第三側
22‧‧‧第二卡合部
221‧‧‧扣孔
221a‧‧‧第一抵持件
221b‧‧‧第二抵持件
222‧‧‧擋塊
223‧‧‧卡扣件
223a‧‧‧卡鉤
23‧‧‧連接部
24‧‧‧側翼部
3a‧‧‧導斜面
3b‧‧‧位移
3c‧‧‧溝槽
第1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局部放大分解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組合圖。
第4圖為本發明第一/第三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一)。
第5圖為本發明第一/第三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二)。
第6圖為本發明第一/第三實施例之作動示意圖。
第7圖為本發明第二/第三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一)。
第8圖為本發明第二/第三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二)。
1‧‧‧機殼
11‧‧‧第一卡合部
111‧‧‧卡扣件
111a‧‧‧卡鉤
113‧‧‧擋牆
12‧‧‧凹槽
2‧‧‧觸控板
21‧‧‧本體
211‧‧‧第一側
212‧‧‧第二側
213‧‧‧第三側
22‧‧‧第二卡合部
221‧‧‧扣孔
221a‧‧‧第一抵持件
221b‧‧‧第二抵持件
222‧‧‧擋塊
23‧‧‧連接部
24‧‧‧側翼部
3c‧‧‧溝槽

Claims (10)

  1. 一種觸控板結構,適用於一電子裝置之一機殼,該機殼包含一第一卡合部及一開關,該觸控板結構包含:一本體,設置於該機殼,該本體具有一第一側及相對該第一側之一第二側,該第一側平行於該第二側;及一第二卡合部,位於該本體之該第一側,對應卡合於該第一卡合部;其中當該本體之該第二側受相對於該本體平面之法線方向之力時,該本體之該第二側產生形變,以觸發該開關。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板結構,其中,該第一卡合部包含至少一卡扣件;該第二卡合部包含一扣孔,該卡扣件卡扣於該扣孔。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觸控板結構,其中,該第二卡合部更包含一擋塊,設置於該第一側並鄰設於該扣孔,該擋塊具有一溝槽,當該第二卡合部結合於該第一卡合部時,該擋塊抵持該機殼。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觸控板結構,其中,該第一卡合部更包含至少一擋牆,沿該第一卡合部之長度方向設置於各該卡扣件之間,當該第一卡合部與該第二卡合部結合時,該擋牆插入該溝槽中。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板結構,其中,該第一卡合部包含一扣孔;該第二卡合部包含一卡扣件,該卡扣件卡扣於該扣孔。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觸控板結構,其中,該第二卡合部更包含一擋塊,設置於該第一側且鄰設於該卡扣件,該擋塊具有一溝槽, 當該第二卡合部結合於該第一卡合部時,該擋塊抵持該機殼。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觸控板結構,其中,該第一卡合部更包含一擋牆,沿該第一卡合部之長度方向設置於各該扣孔之間,當該第一卡合部與該第二卡合部結合時,該擋牆插入該溝槽。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板結構,其中,該觸控板更包含一側翼部,該本體更包含垂直於該第一側及該第二側之一第三側,該側翼部設置於該第三側,並自該第三側延伸至該第二卡合部。
  9. 如請求項1至8任一項所述之觸控板結構,其中,該觸控板為一體成形,並為彈性材質所製成。
  10.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一機殼,包含一第一卡合部及一開關;以及一觸控板,包含:一本體,設置於該機殼,該本體具有一第一側及相對該第一側之一第二側,該第一側平行於該第二側;及一第二卡合部,位於該本體之該第一側,對應卡合該第一卡合部;其中當該本體之該第二側受相對於該本體平面之法線方向之力時,該本體之該第二側產生形變,以觸發該開關。
TW101135327A 2012-09-26 2012-09-26 電子裝置及其觸控板結構 TW2014134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5327A TW201413421A (zh) 2012-09-26 2012-09-26 電子裝置及其觸控板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5327A TW201413421A (zh) 2012-09-26 2012-09-26 電子裝置及其觸控板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3421A true TW201413421A (zh) 2014-04-01

Family

ID=55181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5327A TW201413421A (zh) 2012-09-26 2012-09-26 電子裝置及其觸控板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41342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9344B (zh) * 2018-04-25 2019-05-1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結構
CN110442249A (zh) * 2018-05-04 2019-11-12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触摸板结构
TWI699685B (zh) * 2019-06-14 2020-07-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9344B (zh) * 2018-04-25 2019-05-1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結構
CN110442249A (zh) * 2018-05-04 2019-11-12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触摸板结构
CN110442249B (zh) * 2018-05-04 2023-04-28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触摸板结构
TWI699685B (zh) * 2019-06-14 2020-07-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82045B2 (en) Coupling structure for input devices
US9304546B2 (en) Docking stat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9658655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ver structure thereof
TWI672089B (zh) 用於電子裝置之電路板之避震結構及其電子裝置
JP2017027684A (ja) 電子機器
TWI442216B (zh) 用來固定鍵盤的鍵盤固定結構以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TW201413421A (zh) 電子裝置及其觸控板結構
CN203675512U (zh) 用来固定具有不同尺寸的面板的框架结构及面板装置
US10901469B1 (en) Touch module
US871155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5006285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vering structure
US926190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WI508641B (zh) 電子裝置及其底座結構
US20130141874A1 (en) Sliding mechanism for sliding a display module relative to a host modul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herewith
US953546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easy assembly function and related computer system
TWI699685B (zh)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JP2008070990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TWI461140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US20140078665A1 (en) Data storage device assembly
TWI768911B (zh) 電子裝置
US7485820B2 (en) Button assembly
CN103545124B (zh) 易于拆装的按键机构
CN102200798B (zh) 用来退出电子组件的退出机构及其相关电脑装置
TW201327110A (zh) 電子裝置
US11579652B2 (en) Terminal with a sliding structure disposed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sliding cov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