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27110A - 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327110A TW201327110A TW101143716A TW101143716A TW201327110A TW 201327110 A TW201327110 A TW 201327110A TW 101143716 A TW101143716 A TW 101143716A TW 101143716 A TW101143716 A TW 101143716A TW 201327110 A TW201327110 A TW 201327110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ic device
- driving member
- connector module
- door cover
- movable carriag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2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sliding enclosures, e.g. sliding keyboard or 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機體、一帶動件以及一連接器模組。第一機體具有一主體部與一邊緣部,其中邊緣部之厚度小於主體部之厚度,且邊緣部具有一開口。帶動件與連接器模組滑設於第一機體且連接器模組受帶動件帶動而由主體部往邊緣部移動,使得連接器模組由邊緣部之開口外露。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可隱藏連接器模組的電子裝置。
近年來,隨著科技產業日益發達,電子產品例如筆記型電腦(Notebook Computer)、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與平板電腦(Tablet Computer)等已頻繁地出現在日常生活中。電子產品的型態與使用功能越來越多元,便利性與實用性讓這些電子產品更為普及。電子產品具有連接器以連接外接式硬碟、網路線、電源供應器等外部裝置。連接器通常設置在電子產品的外側,讓使用者便於將外部裝置連接至連接器。
然而,連接器設置在電子產品的外側而長時間暴露於外在環境中,容易沾染灰塵而影響連接器的原有功能。此外,對於電子產品的外觀而言,連接器設置在電子產品的外側將影響到電子產品的視覺效果。因此,將電子產品的連接器在不需要使用時隱藏起來,除可確保連接器的功能以外,尚能提升電子產品的視覺效果。
習知技術雖有利用遮蔽結構(例如是蓋板)遮蔽暴露的連接器,但使用者在需使用連接器時必須自行移除遮蔽結構,並在不需使用連接器時再將遮蔽結構安裝至原位。此方式影響了使用連接器的便利性。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具有可隱藏連接埠組件以連接外部裝置。
本發明提出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機體、一帶動件以及一連接器模組。第一機體具有一主體部與一邊緣部,其中邊緣部之厚度小於主體部之厚度,且邊緣部具有一開口。帶動件與連接器模組滑設於第一機體且連接器模組受帶動件帶動而由主體部往邊緣部移動,使得連接器模組由邊緣部之開口外露。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連接器模組更包括一固定滑架、一可動滑架、一電路板以及一連接器。一固定滑架固設於第一機體,一可動滑架滑設在固定滑架。電路板配置在可動滑架上,連接器配置在該電路板上。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電子裝置更包括至少一彈性件,配置在固定滑架與可動滑架之間。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電子裝置更包括一止擋組件,位於第一機體與可滑動架之間,當帶動件帶動該連接器模組往該邊緣部移動時,止擋組件與可動滑架干涉。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止擋組件更包含一限位彈性件,位於帶動件與可動滑架之間。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更包括一門蓋組件,設置於第一機體且遮蓋邊緣部之開口。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門蓋組件具有一復位彈性件與一門蓋,且復位彈性件連接門蓋與第一機體之間。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門蓋組件具有一門蓋,且連接器模組具有至少一第一滑動部。門蓋具有相應第一滑動部的至少一第二滑動部,且第一滑動部滑設於第二滑動部。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電子裝置更包括一第二機體,此第二機體樞接於第一機體。其中第一機體具有一鍵盤,配置在操作面上,且第二機體具有一顯示器。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電子裝置是以帶動件帶動連接器模組由第一機體的主體部往邊緣部移動,進一步地使連接器模組外露於邊緣部的開口。詳細而言,帶動件帶動遮蔽連接器模組的門蓋的開闔。當帶動件由第一位置被移動至第二位置時,門蓋被帶動由一閉合位置轉動至一開啟位置。此外,由於帶動件與可動滑架相連接,且連接器模組配置在可動滑架上,因此當帶動件由第一位置被移動至第二位置時,帶動件可帶動可動滑架,使配置於其上的連接器模組同步被推出第一機體,以方便使用者使用。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依照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一種電子裝置的立體圖。圖2是圖1之電子裝置在另一視角的局部爆炸圖。圖3A是圖1之A部分在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3B是圖1之B部分在另一視角的局部放大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
至圖3B。電子裝置100包括一第一機體110、一滑動組件120、一連接器模組130、一帶動件140以及一門蓋150。如圖5所示,第一機體110具有一主體部118、一邊緣部119、一操作面110a、以及一第二開口110c。其中邊緣部119之厚度小於該主體部118之厚度,且邊緣部119具有第一開口110b,而第二開口110c是配置在操作面110a上。滑動組件120包括一可動滑架121以及一固定滑架122。固定滑架122是固設於第一機體110,可動滑架121滑設於固定滑架122。
如圖3B所示,連接器模組130配置在可動滑架121上,且連接器模組130包括一電路板131、多個連接器132以及一保護蓋133。在連接器模組130中,前述多個連接器132是配置在電路板131上,保護蓋133覆蓋電路板131以及多個連接器132。門蓋150覆蓋第一開口110b,且門蓋150樞接於第一機體110,因此本實施例的連接器132是被門蓋150遮蔽,使用者由電子裝100置的外部是看不見連接器132。帶動件140適於組裝於可動滑架121且適於在第二開口110c中移動。在本實施例中,帶動件140滑設在第一機體110。詳細而言,帶動件140滑設在固定滑架122的兩個軌道122a中,而軌道122a是位在第二開口110c的範圍內,藉由滑動的方式,帶動件140可帶動連接器模組130由第一機體110的主體部118往邊緣部119移動,或者由第一機體110的邊緣部119往主體部118移動。
圖4A是圖1之帶動件在原始位置的局部立體示意圖。圖4B是圖1之帶動件在第一位置的局部立體示意圖。圖4C是圖1之帶動件在第二位置的局部立體示意圖。圖4D是圖1之帶動件在最終位置的局部立體示意圖。圖5A是圖1之門蓋在閉合位置的局部側視示意圖。圖5B是圖1之門蓋在開啟位置的局部側視示意圖。
請先參考圖4B以及圖5A。當帶動件140位在第一位置A1時,連接器模組130位在一收納位置B1,此時門蓋150位在一閉合位置C1。接著請先參考圖4C以及圖5B,並配合圖2的爆炸圖。當帶動件140相對第一機體110由第一位置A1被移動至第二位置A3時,由於帶動件140是組裝於滑動組件120的可動滑架121上,因此帶動件140被推動的同時會帶動可動滑架121與其連動,並且由於連接器模組130是配置在可動滑架121上,因此當可滑動架121被帶動件140帶動的同時,連接器模組130也會一起被帶動。此外,如圖5A以及圖5B所繪示,在推動過程中,連接器模組130是受帶動件140(未繪示)帶動而由主體部118往邊緣部119移動,使得連接器模組130由邊緣部119之第一開口110b外露。
所以,在帶動件140由第一位置A1被移動到第二位置A3的時候,帶動件140帶動可動滑架121,並且使配置在可動滑架121上的連接器模組130也隨著可動滑架121一起被推動,由相對於第一機體110的收納位置B1被移動至一使用位置B2。值得注意的是,當連接器模組130
由收納位置B1移動到使用位置B2時,連接器模組130的保護蓋133會接觸到門蓋150並且施予門蓋150一推力,並利用此推力帶動門蓋150相對於第一機體110由閉合位置C1以樞轉軸P為支點轉動至一開啟位置C2。此時連接器模組130是暴露於邊緣部119的第一開口110b,方便使用者使用其中的多個連接器132。此外,在本實施例中,配置在可動滑架121上的整個連接器模組130是一起被帶動至使用位置B2,因此多個連接器132是與電路板131一起被推出。
因此,使用者在操作本實施例中的電子裝置100時,是以推動帶動件140間接帶動滑動組件120上的連接器模組130,並以連接器模組130的保護蓋133與門蓋150之間的接觸力來推動門蓋150,藉此開闔門蓋150。這樣的做法可以取代習知技術中使用者以手動直接開啟門蓋的方式,使用者只要在操作面110a上推動帶動件140,即可開闔門蓋150,因此使用上具有良好的操作性以及便利性。
請參考圖2以及圖3A,在本實施例中,帶動件140包括兩個第一限位部141(圖2中僅繪示出一個),且第一機體110包括四個限位部112,其中兩個限位部112a(圖2中僅繪示出一個)相應於帶動件140的第一位置A1,另外兩個限位部112b(圖2中僅繪示出一個)相應於帶動件140的第二位置A3。此外,電子裝置100更包括一限位彈性件160,位於帶動件140與滑動組件120之間。
請接著參考圖4A,當帶動件140位於原始位置A0
時,相應於第一位置A1的限位部112a將帶動件140的第一限位部141限位在原始位置A0。接著請參考圖4A以及圖4B,當帶動件140受壓力時,位在第一機體110以及固定滑架122之間的限位彈性件160(繪示於圖2)變形使相應於第一位置A1的限位部112a與帶動件140的第一限位部141之間的限位關係解除,使帶動件140可由原始位置A0被移動至第一位置A1。接著請參考圖4C以及圖4D,在帶動件140移動至第二位置A3時,壓力釋放且相應於第二位置A3的限位部112b將帶動件140的第一限位部141限位在最終位置A31,連帶使連接器模組130維持在使用位置B2。
所以,在本實施例中,帶動件140的作動過程如下:首先,帶動件140被第一限位部141限位在原始位置A0(圖4A)。接著,帶動件140受到一壓力,此時限位部112a與帶動件140的第一限位部141之間的限位關係解除(圖4B)。接著帶動件140由第一位置A1被移動到第二位置A3(圖4C)。最後,壓力釋放,限位部112b將帶動件140的第一限位部141限位在最終位置A31(圖4D)。
因此,在本實施例中,當帶動件140被移動到第二位置A3時,連接器模組130被移動到使用位置B2,此時第一機體110的限位部112將帶動件140限位,所以與帶動件140組裝在一起的可動滑架121也會維持在原本的位置。如此一來可避免使用者在插拔連接器132時因受到插拔力而移動,使電子裝置100更具有穩定性。
請再參考圖1,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更包括多個彈性件170(圖1中繪示為兩個)。此彈性件170配置在固定滑架122與可動滑架121之間,當帶動件140移動至一觸發位置時,彈性件170將滑動組件120中的可動滑架121彈出使連接器模組130平移到使用位置B2。這個觸發位置位於第一位置A1之後,且在彈出過程中,帶動件140會維持在觸發位置。在本實施例中,是以第二位置A3即為觸發位置為例,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觸發位置可以介在第一位置A1以及第二位置A3之間。
承上述,使用者在利用帶動件140帶動可動滑架121的時候,當帶動件140被推動到觸發位置時,彈性件170在帶動件140由第一位置A1到第二位置A3所累積的彈性位能會釋放,產生的彈力可將可動滑架121彈出。因此對使用者而言,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除了具有良好之操作性、便利性以及穩定性之外,更兼具使連接器模組130自動彈出的功能。
以上已詳述電子裝置100的帶動件140由第一位置A1移動至第二位置A3時,各相關元件的位置以及各相關元件的功用,若使用者欲將帶動件140由第二位置A3移動至第一位置A1,只要按照前述之方式反向操作。首先在最終位置A31對帶動件140施加一壓力使限位彈性件160變形以解除限位部112b與帶動件140之間的限位關係,使帶動件140移動至第二位置A3。接著,再將帶動件140由第二位置A3移動至第一位置A1。當帶動件140被移動
至第一位置A1時再解除此壓力,使限位部112a將帶動件140限位於原始位置A0。請參考圖7,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門蓋150具有一復位彈性件151,例如一扭簧。因此在使用者將帶動件140由第二位置A3推回第一位置A1時,復位彈性件151可以相對第一機體110將門蓋150由開啟位置C2復位至閉合位置C1。
請再參考圖1,如圖1所繪示,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更包括一第二機體114。第二機體114是樞接於第一機體110,其中第一機體110具有一鍵盤113,配置在操作面110a上,供使用者輸入文字。第二機體114具有一顯示器114a,可顯示出畫面供使用者觀賞。因此,本實施例是以電子裝置100為一筆記型電腦為例,當然,本發明並不限制電子裝置的種類。
圖6是依照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一種電子裝置的局部爆炸圖。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實質上相似,因此採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請參考圖6,第一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兩者不同之處在於,在第二實施例的電子裝置200中,更包括一第一限位件210,當帶動件240被移動至一觸發位置A4(繪示於圖7C)而彈性件270將可動滑架221彈出,使連接器模組130連動到使用位置B2時,第一限位件210在彈出過程中會限位可動滑架221。此外,在第二實施例中,觸發位置A4是介於第一位置A1以及第二位置A3之間。
承上述,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之不同之處更包
括,在第二實施例中,電子裝置200包括一止擋組件230,位於第一機體110與可滑動架221之間。此止擋組件230包括一止擋彈性件231以及一連動件232,止擋彈性件231位於第一機體110與連動件232之間。如圖8所繪示,此連動件232包括多個止擋部232a。當帶動件240由觸發位置A4被移動到第二位置A3,也就是往邊緣部119移動時,帶動件240接觸到連動件232並帶動止擋彈性件231使止擋彈性件231變形。此時連動件232的止擋部232a會抵靠並干涉於可動滑架221,使連接器模組130維持在使用位置B2。
具體來說,第二實施例的電子裝置200的第一限位件210是配置在帶動件240上,且可動滑架221更包括一第二限位件223。第二限位件223具有兩個第二限位部223a。在本實施例中,是以帶動件240與第一限位件210兩者是一體成型為例說明,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第一限位件210可採用組裝方式組裝在帶動件240上,或是採用貼附方式貼附在帶動件240上。
第一限位件210適於在其所對應的第二限位部223a的第一側邊223b與一第二側邊223c之間移動。當帶動件240在第一位置A1時,第一限位件210位在相應的第二限位部223a的第一側邊223b。在帶動件240將第一限位件210由第一側邊223b移動到第二側邊223c後,第一限位件210維持與第二側邊223c接觸以帶動可動滑架221。在帶動件240相對於第一機體110由第一位置A1被移動至
第二位置A3的過程中,當帶動件240被移動至觸發位置A4時,彈性件270將滑架組件220中的可動滑架221彈出使連接器模組130連動到使用位置B2,此時第一限位件210抵觸到第二限位部223a的第一側邊223b以在彈出過程中限位可動滑架221。
請參考圖6,第二實施例的電子裝置200更包括一滑動支架250,組裝在第一機體110上,且位在第二開口110c的範圍內。第二實施例的帶動件240實質上是經由滑動支架250由第一位置A1滑動到第二位置A3,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的帶動件140實質上是滑設在固定滑架122的兩個軌道122a中不同。
圖7A至圖7D是圖6中的帶動件分別位在第一位置、過渡位置、觸發位置、第二位置的局部仰視圖。以下將配合圖示來說明在第二實施例中,當帶動件240由第一位置A1被移動至第二位置A3的過程中,第一限位件210、第二限位件223以及止擋組件230的作動與功用。此外,此處為簡化圖示,並未將連接器模組130繪示出來。
請先參考圖7A,在圖7A中,帶動件240位在第一位置A1,此時第一限位件210是位在第二限位部223a的第一側邊223b。請接著參考圖7B,在圖7B中,帶動件240位在一過渡位置A2,此時第一限位件210已從第一側邊223b移動到第二側邊223c,並接觸到第二側邊223c,藉此帶動可動滑架221。
請接著參考圖7C,當帶動件240被推動到觸發位置
A4時,彈性件270利用由第一位置A1到觸發位置A4的過程所累積的彈性位能將可動滑架221彈出。此時帶動件240仍維持在觸發位置A4,第一限位件210會與第一側邊223b接觸以限位可動滑架221。可動滑架221上的連結器組件130連帶被平移至使用位置B2(圖7C中未繪示)。
請參考圖7D,如7D中,帶動件240由觸發位置A4移動至第二位置A3,且第一限位件210由第二限位部223a的第一側邊223b移至第二側邊223c。請回到圖7C,詳細而言,帶動件240具有一第一導引部240a,而連動件232具有一第二導引部232b,在帶動件240移動到觸發位置A4時,兩導引部240a、232b相接觸且帶動件240施予連動件232一推力使連動件232往下移動。由於止擋彈性件231介於第一機體110以及連動件232之間,所以止擋彈性件231也會受力變形伸長。
接著請參考圖7D,當連動件232往下移動時,連動件232的多個止擋部232a會抵靠於可動滑架221,使得可動滑架221無法移動,連帶使連接器模組130維持在使用位置B2(圖7D中未繪示)。此外,在本實施例中,止擋彈性件231也有復位的功能,在使用者將帶動件240由第二位置A3回推到第一位置A1的時候,帶動件240與連動件232的抵靠關係解除,此時前述止擋彈性件231在變形拉長的過程中累積的彈性位能釋放,將連動件232復位回原本的位置。
此外,在第二實施例中,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帶動
件240由第一位置A1被推動至第二位置A3的同時,會帶動與帶動件240組裝在一起的可動滑架221,使配置在可動滑架221上的連接器模組130由收納位置B1平移至使用位置B2。此時保護蓋133再推動門蓋150使門蓋150由閉闔位置C1轉動到開啟位置C2,此部分的門蓋150開闔可參考圖5A以及5B。
圖8是依照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一種電子裝置的局部爆炸圖。第三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以及第二實施例實質上相似,因此採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此外,在圖8中,僅繪示出第三實施例部分的元件。第三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兩者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在第二實施例的電子裝置300中,第一限位件310以及滑動組件320的第二限位件323的形式。此外,第三實施例的電子裝置300更包括一卡合件332。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卡合件332具有上述的第一限位件310,換言之,卡合件332與第一限位件310是一體成型。然本發明並不限制第一限位件310的形式,第一限位件310也可以與卡合件332拆為兩件元件,或以其他類似形式以達相同之限位功能。
在第三實施例中,卡合件332的作用在於,當卡合件332在帶動件340位於第一位置A1時,卡合件332卡合於第二限位件323。當帶動件340受壓力時,限位彈性件360變形使卡合件332脫離第二限位件323,帶動件340相對於第一機體110由第一位置A1被移動至第二位置A3,當
帶動件340被移動至第二位置A3時,壓力釋放使卡合件332再次卡合於第二限位件323。
圖9A至圖9C是圖8中的帶動件分別位在第一位置、觸發位置、第二位置的局部剖面圖。請同時參考圖8以及9A,在圖12A中,帶動件340位在第一位置A1,此時第二限位件323是位在第二限位部323a的第一側邊323b,此時卡合件332是卡合於第二限位件323。(圖8以及9A中未繪示)
接著請同時參考圖8以及9B。當使用者施一壓力於帶動件340時,位於帶動件340與可動滑架321之間的限位彈性件360變形,使卡合件332與第二限位件323之間的卡合關係解除,並由第一位置A1推動帶動件340至觸發位置A4。此時彈性件270利用帶動件340由第一位置A1到觸發位置A4的過程所累積的彈性位能將可動滑架321彈出。帶動件340仍維持在觸發位置A4。(圖8以及9A中未繪示)
接著請同時參考圖8以及圖9C。在圖12C中,帶動件340位在第二位置A3,此時第二限位件323是位在第二限位部323a的第二側邊323c且卡合件332是卡合於第二限位件323。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是,觸發位置A4實質上是與第二位置A3相同。
請參考圖8,承上述,在第三實施例中,第一機體110具有四個限位部312,其中兩個限位部312a相應於帶動件340的第一位置A1,另外兩個限位部312b相應於帶動件
340的第二位置A3。這些限位部312的功能與第一實施例相似,因此在此不再贅述。
當然,第三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以及第二實施例相同,當帶動件340由第一位置A1被推動至第二位置A3的同時,會帶動可動滑架321,使配置在可動滑架321上的連接器模組130由收納位置B1平移至使用位置B2。當帶動件340達第二位置A3時,連接器模組130的保護蓋133會接觸到門蓋150並推動門蓋150,使門蓋150由閉闔位置C1轉動到開啟位置C2。同樣地,門蓋150由閉闔位置C1轉動到開啟位置C2的過程可參考圖5A以及圖5B。
此外,在使用者欲將連接器模組130收納回到第一機體110時,只要按照前述之步驟反向操作。首先將在第二位置A3上對帶動件340施以一壓力使卡合件332與可動滑架321之間的卡合關係解除,接著推動帶動件340至第一位置A1,再於第一位置A1上將壓力釋放使卡合件332卡合於可動滑架321即可。當然,在使用者將帶動件340反向由第二位置A3移動到第一位置A1的時候,復位彈性件151會將門蓋150由開啟位置C2復位回閉闔位置C1。
在第三實施例中,雖然圖8中未繪示,但電子裝置300與第二實施例相同,包括一組裝在第一機體110上的滑動支架250,帶動件340實質上是經由滑動支架250由第一位置A1滑動到第二位置A3。
圖10A是依照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門蓋在閉合位置的局部側視圖。圖10B是依照本發明之第四
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門蓋在開啟位置的局部側視圖。請參考圖10A以及圖10B。第四實施例與前述第一至第三實施例相似,因此採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第四實施例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在第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400的保護蓋433具有兩第一滑動部433a,門蓋450具有相應此兩個第一滑動部433a的兩第二滑動部450a,第一滑動部433a滑設於第二滑動部450a中。在本實施例中,是以第一滑動部433a為滑塊,第二滑動部450a為滑槽的例子進行說明。
在前述的幾個實施例中,門蓋150是樞設於第一機體110,並藉由保護蓋133與門蓋150接觸時產生的推力來相對於第一機體110轉動門蓋150,並以復位彈性件151來復位門蓋150。但在第四實施例中,由於保護蓋433是滑設於門蓋450的第二滑動部450a中,所以在帶動件430由第一位置A1被移動到第二位置A3的過程中,是利用第一滑動部433a與第二滑動部450a接觸時產生的接觸力來使門蓋450轉動相對於第一機體110轉動。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電子裝置以帶動件帶動連接器模組由第一機體的主體部往邊緣部移動,進一步地使連接器模組外露於邊緣部的開口。詳細而言,帶動件帶動遮蔽連接器模組的門蓋的開闔。當帶動件由第一位置被移動至第二位置時,門蓋被帶動由一閉合位置轉動至一開啟位置。此外,由於帶動件與可動滑架相連接,且連接器模組配置在可動滑架上,因此當帶動件由第一位置被移動至第二位
置時,帶動件可帶動可動滑架,使配置於其上的連接器模組同步被推出第一機體,方便使用者使用。電子裝置更可包括彈性件,讓使用者在利用帶動件間接將門蓋推開的過程中,讓連接器模組自動彈出。另,本發明的電子裝置更可利用限位部或止擋組件來限制帶動件或是可動滑架的移動,由此使配置在可動滑架上的連接器模組在被使用者使用時不會有移動的疑慮。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200、300、400‧‧‧電子裝置
110‧‧‧第一機體
112、112a、112b、312、312a、312b‧‧‧限位部
113‧‧‧鍵盤
110a‧‧‧操作面
110b‧‧‧第一開口
110c‧‧‧第二開口
114‧‧‧第二機體
114a‧‧‧顯示器
118‧‧‧主體部
119‧‧‧邊緣部
120、220、320‧‧‧滑動組件
121、221、321‧‧‧可動滑架
122、222、322‧‧‧固定滑架
122a‧‧‧軌道
130‧‧‧連接器模組
131‧‧‧電路板
132‧‧‧連接器
133、433‧‧‧保護蓋
140、240、340‧‧‧帶動件
141‧‧‧第一限位部
150、450‧‧‧門蓋
151‧‧‧復位彈性件
160、360‧‧‧限位彈性件
170、270‧‧‧彈性件
210、310‧‧‧第一限位件
223、323‧‧‧第二限位件
223a、323a‧‧‧第二限位部
223b、323b‧‧‧第一側邊
223c、323c‧‧‧第二側邊
230‧‧‧止擋組件
231‧‧‧止擋彈性件
232‧‧‧連動件
232a‧‧‧止擋部
232b‧‧‧第二導引部
240a‧‧‧第一導引部
250‧‧‧滑動支架
332‧‧‧卡合件
433a‧‧‧第一滑動部
450a‧‧‧第二滑動部
A0‧‧‧原始位置
A1‧‧‧第一位置
A2‧‧‧過渡位置
A3‧‧‧第二位置
A31‧‧‧最終位置
A4‧‧‧觸發位置
B1‧‧‧收納位置
B2‧‧‧使用位置
C1‧‧‧閉合位置
C2‧‧‧開啟位置
P‧‧‧樞轉軸
圖1是依照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一種電子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圖1之電子裝置在另一視角的局部爆炸示意圖。
圖3A是圖1之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B是圖1之B部分在另一視角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A是圖1之帶動件在原始位置的局部立體示意圖。
圖4B是圖1之帶動件在第一位置的局部立體示意圖。
圖4C是圖1之帶動件在第二位置的局部立體示意圖。
圖4D是圖1之帶動件在最終位置的局部立體示意圖。
圖5A是圖1之門蓋在閉合位置的局部側視示意圖。
圖5B是圖1之門蓋在開啟位置的局部側視示意圖。
圖6是依照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一種電子裝置的局部爆炸圖。
圖7A是圖8之帶動件在第一位置的局部仰視圖。
圖7B是圖8之帶動件在過度位置的局部仰視圖。
圖7C是圖8之帶動件在觸發位置的局部仰視圖。
圖7D是圖8之帶動件在第二位置的局部仰視圖。
圖8是依照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一種電子裝置的局部爆炸圖。
圖9A是圖11之帶動件在第一位置的局部剖面圖。
圖9B是圖11之帶動件在觸發位置的局部剖面圖。
圖9C是圖11之帶動件在第二位置的局部剖面圖。
圖10A是依照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門蓋在閉合位置的局部側視圖。
圖10B是依照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門蓋在開啟位置的局部側視圖。
110b‧‧‧第一開口
110c‧‧‧第二開口
130‧‧‧連接器模組
131‧‧‧電路板
132‧‧‧連接器
133‧‧‧保護蓋
150‧‧‧門蓋
151‧‧‧復位彈性件
200‧‧‧電子裝置
210‧‧‧第一限位件
220‧‧‧滑動組件
221‧‧‧可動滑架
222‧‧‧固定滑架
223‧‧‧第二限位件
223a‧‧‧第二限位部
223b‧‧‧第一側邊
223c‧‧‧第二側邊
230‧‧‧止擋組件
231‧‧‧止擋彈性件
232‧‧‧連動件
232a‧‧‧止擋部
240‧‧‧帶動件
250‧‧‧滑動支架
270‧‧‧彈性件
Claims (9)
-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機體,具有一主體部與一邊緣部,其中該邊緣部之厚度小於該主體部之厚度,且該邊緣部具有一開口;一帶動件,滑設於該第一機體;以及一連接器模組,滑設於該第一機體,且該連接器模組受該帶動件帶動而由該主體部往該邊緣部移動,使得該連接器模組由該邊緣部之該開口外露。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連接器模組更包含:一固定滑架,固設於該第一機體;一可動滑架,滑設在該固定滑架;一電路板,配置在該可動滑架上;以及一連接器,配置在該電路板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更包括:至少一彈性件,配置在該固定滑架與該可動滑架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更包括一止擋組件,位於該第一機體與該可滑動架之間,當該帶動件帶動該連接器模組往該邊緣部移動時,該止擋組件與該可動滑架干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止擋組件更包含一限位彈性件,位於該帶動件與該可動滑架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更包含一門蓋組件,設置於該第一機體且遮蓋該邊緣部之該開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門蓋組件具有一復位彈性件與一門蓋,該復位彈性件連接該門蓋與該第一機體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門蓋組件具有一門蓋,該連接器模組具有至少一第一滑動部,該門蓋具有相應該些第一滑動部的至少一第二滑動部,且第一滑動部滑設於第二滑動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更包括:一第二機體,樞接於該第一機體,其中該第一機體具有一鍵盤,配置在該操作面上,且該第二機體具有一顯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161580249P | 2011-12-26 | 2011-12-26 | |
US201261606962P | 2012-03-05 | 2012-03-05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27110A true TW201327110A (zh) | 2013-07-01 |
Family
ID=48636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143716A TW201327110A (zh) | 2011-12-26 | 2012-11-22 | 電子裝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30163188A1 (zh) |
CN (1) | CN103176528A (zh) |
TW (1) | TW201327110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19243B (zh) * | 2017-09-19 | 2019-08-30 |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JP7082281B2 (ja) * | 2018-04-25 | 2022-06-08 | スター精密株式会社 | 工作機械 |
TWD223289S (zh) * | 2022-06-02 | 2023-01-2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筆記型電腦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33240A (en) * | 1998-10-30 | 2000-03-07 | 3Com Corporation | Retractable media jack operable with two discrete media connectors |
US6375479B1 (en) * | 2000-08-31 | 2002-04-23 | 3Com Corporation | Retractable connector with an alignment mechanism for use with electronic devices |
TW531693B (en) * | 2001-04-04 | 2003-05-11 | Wistron Corp | Pulling device for a computer module |
US7483262B2 (en) * | 2004-01-15 | 2009-01-27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Computer system with multiple-connector apparatus |
US7280854B2 (en) * | 2004-06-15 | 2007-10-09 | Olympus Corporation | Port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cradle apparatus |
CN2763873Y (zh) * | 2004-11-04 | 2006-03-08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电脑前置通用串行接口门盖装置 |
US7597568B1 (en) * | 2008-05-29 | 2009-10-06 | Wistron Corp. | Electronic device and dust-proof mechanism thereof |
US8687359B2 (en) * | 2008-10-13 | 2014-04-01 | Apple Inc. | Portable computer unified top case |
KR101603110B1 (ko) * | 2009-07-17 | 2016-03-1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휴대용 단말기 |
TWM380509U (en) * | 2009-12-22 | 2010-05-11 | Wistron Corp | Concealable connection port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concealable connection port |
CN201781135U (zh) * | 2010-07-27 | 2011-03-30 |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TWI481994B (zh) * | 2011-09-01 | 2015-04-21 | Wistron Corp | 連接模組及應用其之機體 |
TWI479976B (zh) * | 2012-02-01 | 2015-04-01 | Wistron Corp | 介面卡連接器之固定結構 |
-
2012
- 2012-11-22 TW TW101143716A patent/TW201327110A/zh unknown
- 2012-12-06 CN CN201210520243.9A patent/CN103176528A/zh active Pending
- 2012-12-19 US US13/719,238 patent/US2013016318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30163188A1 (en) | 2013-06-27 |
CN103176528A (zh) | 2013-06-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074127B (zh) | 具有多个预设位置的铰链 | |
JP5814997B2 (ja) | 電子機器 | |
TWI612875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 | |
TWI437948B (zh) | 電子裝置及其移動機構 | |
TWI520168B (zh) | 具有可升降按鍵模組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 |
US20050102799A1 (en) | Pivotal device | |
US10678309B2 (en) |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7962185B2 (en) | Slide mechanism and slide-typ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lide mechanism | |
US8920180B2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necting port thereof | |
US7773376B2 (en) |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TW201419671A (zh) | 連接器機構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 |
TW201326591A (zh) | 滑動機構及使用該滑動機構的電子裝置 | |
TWI601174B (zh) | 鍵盤模組及電子裝置 | |
TW201327110A (zh) | 電子裝置 | |
TW201408169A (zh) | 可攜式電腦 | |
TWI512433B (zh) | 電子裝置 | |
TWM450105U (zh) | 連接器機構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 |
CN202443359U (zh) | 滑动式连接器机构及其相关薄型可携式电子装置 | |
TWI489250B (zh) | 易於拆裝之組裝機構及其電子裝置 | |
US20130219660A1 (en) | Jacking device for assisting an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movement | |
US8824128B2 (en) | Flexible circuit board shielding device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 | |
US9910457B2 (en) | Expans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TW201608585A (zh) | 鍵盤 | |
TWI649773B (zh) | 可用來改變升降式按鍵狀態的樞軸機構及高度調整機構 | |
TWI535925B (zh) | 電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