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1950A - 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11950A
TW201411950A TW101132864A TW101132864A TW201411950A TW 201411950 A TW201411950 A TW 201411950A TW 101132864 A TW101132864 A TW 101132864A TW 101132864 A TW101132864 A TW 101132864A TW 201411950 A TW201411950 A TW 20141195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terminal
unit
reliability
contac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2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70875B (zh
Inventor
Chung-Nan Pao
Yu-Hsiung Lin
Sheng-Hsiang Huang
Chia-Yen Li
Chien-Hsuan Yen
Original Assignee
Chief Land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ef Land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ef Land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1328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7087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11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19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0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0875B/zh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種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該連接端子為延伸出自一端子基部,該連接端子至少包含:一第一接觸單元及一第二接觸單元。該第一接觸單元包含有一第一接觸臂及一第一接觸端部;該第二接觸單元包含有一第二接觸臂及一第二接觸端部,其中,該第一接觸單元及該第二接觸單元相互平行且彼此間隔一間隙,該第一接觸單元更自該第一接觸臂延伸出有一凸出部,藉由凸出部以改變該第一接觸單元的正向力而與該第二接觸單元的正向力有所不同,以提高連接端子的接觸點可靠性。

Description

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連接端子及其製造方法,尤指一種可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及其製造方法。
按,如圖1以及圖2A所繪示,習知的連接器W1所具備的多為單端子形式連接端子W2,容易因為外力而使單端子形式連接端子W2翹起、變形而導致接觸不良的情形。
如圖2A、2B所繪示,日後為了改善接觸不良的情形,於是產生將單端子形式連接端子W2改為雙端子形式連接端子W3,雙端子形式連接端子W3共包含第一接觸部W31以及第二接觸部W32,以期許第一接觸部W31或第二接觸部W32兩者期中之一仍然可以保有正常的接觸。
然而事實並未如此理想,因為雙端子形式連接端子W3一旦遭受外界破壞力,第一接觸部W31與第二接觸部W32均會遭受到幾乎相同的破壞力,又如圖3所繪示,第一接觸部W31與第二接觸部W32兩者在相同的受力期間下(橫軸),皆具有幾乎相同的正向力(縱軸的實線與虛線)的緣故,因此第一接觸部W31及第二接觸部W32所產生的形變程度也會幾乎一樣,是以上述的方式皆無法真正有效提升端子的接觸可靠性。
緣是,本發明人有感上述之課題,乃特潛心研究並配合學理之運用,終於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之本發明。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及其製造方法,以有效改善習知連接端子接觸可靠性的問題。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該連接端子包含一端子基部,自該端子基部更延伸出至少包含:一第一接觸單元,該第一接觸單元包含有一第一接觸臂及一第一接觸端部;以及一第二接觸單元,該第二接觸單元包含有一第二接觸臂及一第二接觸端部,其中,該第一接觸單元及該第二接觸單元相互平行且彼此間隔一間隙,該第一接觸單元更自該第一接觸臂延伸出有一凸出部。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的製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提供該連接端子,該連接端子更包含一端子基部;自該端子基部更延伸出至少包含一第一接觸單元及一第二接觸單元,該第一接觸單元及該第二接觸單元分別具有一第一接觸端部、一第一接觸臂及一第二接觸端部、一第二接觸臂,而該第一接觸單元及該第二接觸單元彼此相間隔一間隙;以及自該第一接觸單元的第一接觸臂延伸出一凸出部。
較佳地,如上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凸出部僅延伸至該間隙,且使該凸出部進一步延伸並連接至該端子基部。
較佳地,如上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凸出部朝遠離該第二接觸單元的方向延伸,且該凸出部進一步延伸並連接至該端子基部。
較佳地,如上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凸出部朝遠離該第二接觸單元的方向延伸,且該凸出部進一步延伸並連接至該端子基部。
較佳地,如上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凸出部相對於該第一接觸臂斜向地延伸並連接至該第二接觸臂。
較佳地,如上所述之方法,其中更包含使該凸出部延伸連接至該端子基部。
綜上所述,本發明藉由該凸出部的技術手段,可有效改變該第一接觸單元以及該第二接觸單元的正向力,因此在遭受一外界破壞力時,所產生的形變不會幾乎一致,因此更能有效地保留仍可正常接觸的端子,以有效提升接觸的可靠性。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之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者。
[第一實施例]
請參閱圖4、圖5A以及圖6所繪示,本發明提供一種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10,以供一連接器1使用,但連接器1的種類不加以限定,是以只要連接器1有使用到本發明之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10,皆應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疇。
其中連接端子10包含一端子基部11,自端子基部11更延伸出至少包含:一第一接觸單元12以及一第二接觸單元13。
第一接觸單元12包含有一第一接觸臂121及一第一接觸端部122,第二接觸單元13包含有一第二接觸臂131及一第二接觸端部132,其中較佳地,第一接觸單元12及第二接觸單元13兩者可相互平行且彼此間隔一間隙14,第一接觸單元12更自第一接觸臂121延伸出有一凸出部123。
較佳地,凸出部123為一相對於第一接觸臂121斜向延伸的凸出部123,凸出部123與第一接觸臂121相交處為一第一交點124,且凸出部123更連接至第二接觸臂131,此時形成第二交點133。更詳細地說,凸出部123自第一接觸臂121向外延伸時可與第一接觸臂121呈一角度,但是可不互相垂直,於是凸出部123進一步與第二接觸臂131連接時,將造成第一接觸端部122至第一交點124的距離與第二接觸端部132至第二交點133的距離不同,如此請參閱圖5A及圖6所繪示,上述的結構及各部元件的連接關係進而導致第一接觸單元12與第二接觸單元13具有不同的正向力(縱軸),如此可有效促進端子接觸點的可靠性,同時凸出部123更將間隙14進一步劃分為第一間隙141以及第二間隙142。
另,請參閱圖5B,在此揭示相對於圖5A實施例的另一變化型態,斜向延伸的凸出部123更可進一步朝端子基部11的方向延伸,以擴及、涵蓋整個第一間隙141並連接至端子基部11,如此亦可達到使第一接觸單元 12與第二接觸單元13兩者具有不同正向力的效果,以提升端子接觸點的可靠性。
[第二實施例]
請參閱圖7、圖8A所繪示,較佳地,本發明之凸出部123可僅延伸至間隙14,而不繼續延伸與第二接觸臂131連接,此時凸出部123更進一步地延伸至端子基部11而與端子基部11連接。請參閱圖9所繪示,本實施例之結構與各部元件之連接關係,亦導致第一接觸單元12及第二接觸單元13兩者的正向力(縱軸)不同,以提高端子接觸點的可靠性。
請參閱圖8B所繪示,為本實施例之另一變化型態,相較於圖8A,凸出部123未必僅能朝間隙14或第二接觸單元13的第二接觸臂131延伸,凸出部123亦能自第一接觸臂121朝遠離間隙14之一邊延伸,換句話說,即為朝第一接觸臂121的外側延伸,凸出部123亦更進一步延伸至端子基部11而與端子基部11連接。
然而上述實施例中,雖以第一接觸單元12及第二接觸單元13做為示範,但並不限定僅可有兩個接觸單元,更不限定僅可對第一接觸單元12實施本發明之技術手段,如有必要亦可採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接觸單元,並透過本發明之技術手段以完成本發明。
請參閱圖10所繪示,本發明更提供一種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的製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提供連接端子10,連接端子10更包含一端子基部11(步驟S101);自端子基部11更延伸出至少包含一第一接觸單元12 及一第二接觸單元13,第一接觸單元12及第二接觸單元13分別具有一第一接觸端部122、一第一接觸臂121及一第二接觸端部132、一第二接觸臂131,而第一接觸單元12及第二接觸單元13彼此相間隔一間隙14(步驟S103);以及自第一接觸單元12的第一接觸臂121延伸出一凸出部123(步驟S105)。
較佳地,上述步驟S105之凸出部123僅延伸至間隙14,且使凸出部123進一步延伸並連接至端子基部11。
較佳地,上述步驟S105之凸出部123朝遠離第二接觸單元13的方向延伸,且凸出部123進一步延伸並連接至端子基部11。
較佳地,上述步驟S105之凸出部123相對於第一接觸臂121斜向地延伸並連接至第二接觸臂131,而更可進一步使凸出部123延伸連接至端子基部11。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及其製造方法,藉由凸出部在其中之一接觸單元的延伸方式,而產生的結構與各部元件的連接關係,進而導致接觸單元之間的正向力彼此有所不同,因此一旦連接器受到外來破壞力時,將可有效避免接觸單元產生類似的形變,以進一步保留有效的端子接觸性,提升接觸點的可靠性。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非意欲侷限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或圖式內容所為的等效變化,均同理皆包含於本發明的權利保護範圍內,合予陳明。
本發明
1‧‧‧連接器
10‧‧‧連接端子
11‧‧‧端子基部
12‧‧‧第一接觸單元
121‧‧‧第一接觸臂
122‧‧‧第一接觸端部
123‧‧‧凸出部
124‧‧‧第一交點
13‧‧‧第二接觸單元
131‧‧‧第二接觸臂
132‧‧‧第二接觸端部
133‧‧‧第二交點
14‧‧‧間隙
141‧‧‧第一間隙
142‧‧‧第二間隙
先前技術
W1‧‧‧連接器
W2‧‧‧單端子形式連接端子
W3‧‧‧雙端子形式連接端子
W31‧‧‧第一接觸部
W32‧‧‧第二接觸部
圖1為習知的連接器示意圖;圖2A為習知的單端子形式連接端子示意圖;;圖2B為習知的雙端子形式連接端子示意圖;圖3;為習知的雙端子形式連接端子的正向力測試數據曲線圖;圖4為具有本發明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的連接器示意圖;圖5A為本發明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的第一實施例示意圖;圖5B為本發明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的第一實施例的變化型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圖5A的第一實施例的正向力測試數據曲線圖;圖7為具有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的連接器示意圖;圖8A為本發明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的第二實施例示意圖;圖8B為本發明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的第二實施例的變化型態示意圖圖9為本發明圖8A的第二實施例的正向力測試數據曲線圖;以及圖10為本發明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的製造方法流程圖。
10‧‧‧連接端子
11‧‧‧端子基部
12‧‧‧第一接觸單元
121‧‧‧第一接觸臂
122‧‧‧第一接觸端部
123‧‧‧凸出部
124‧‧‧第一交點
13‧‧‧第二接觸單元
131‧‧‧第二接觸臂
132‧‧‧第二接觸端部
133‧‧‧第二交點
14‧‧‧間隙
141‧‧‧第一間隙
142‧‧‧第二間隙

Claims (10)

  1. 一種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該連接端子包含一端子基部,自該端子基部更延伸出至少包含:一第一接觸單元,該第一接觸單元包含有一第一接觸臂及一第一接觸端部;以及一第二接觸單元,該第二接觸單元包含有一第二接觸臂及一第二接觸端部,其中,該第一接觸單元及該第二接觸單元相互平行且彼此間隔一間隙,該第一接觸單元更自該第一接觸臂延伸出有一凸出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其中該凸出部為一相對於該第一接觸臂斜向延伸的凸出部,且該凸出部連接至該第二接觸臂。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其中該斜向延伸的凸出部進一步朝該端子基部延伸連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其中該凸出部僅延伸至該間隙,該凸出部進一步延伸至該端子基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其中該凸出部自該第一接觸臂朝遠離該間隙之一邊延伸,且該凸出部更進一步延伸至該端子基部。
  6. 一種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的製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提供該連接端子,該連接端子更包含一端子基部;自該端子基部更延伸出至少包含一第一接觸單元及一第二接觸單 元,該第一接觸單元及該第二接觸單元分別具有一第一接觸端部、一第一接觸臂及一第二接觸端部、一第二接觸臂,而該第一接觸單元及該第二接觸單元彼此相間隔一間隙;以及自該第一接觸單元的第一接觸臂延伸出一凸出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凸出部僅延伸至該間隙,且使該凸出部進一步延伸並連接至該端子基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凸出部朝遠離該第二接觸單元的方向延伸,且該凸出部進一步延伸並連接至該端子基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凸出部相對於該第一接觸臂斜向地延伸並連接至該第二接觸臂。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凸出部延伸連接至該端子基部。
TW101132864A 2012-09-07 2012-09-07 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及其製造方法 TWI4708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2864A TWI470875B (zh) 2012-09-07 2012-09-07 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及其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2864A TWI470875B (zh) 2012-09-07 2012-09-07 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1950A true TW201411950A (zh) 2014-03-16
TWI470875B TWI470875B (zh) 2015-01-21

Family

ID=50820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2864A TWI470875B (zh) 2012-09-07 2012-09-07 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7087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20885B2 (ja) * 2004-04-27 2007-12-1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カード用コンタクト端子
US7247062B1 (en) * 2006-08-28 2007-07-24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tact used in an electrical socket
US8062055B2 (en) * 2009-06-11 2011-11-2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ulti-position connector
TWM426896U (en) * 2011-10-13 2012-04-11 Plastron Prec Co Ltd Card connector with detection contac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70875B (zh) 2015-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0875B (zh) 提升接觸點可靠性之連接端子及其製造方法
CN103075412A (zh) 一种弹性垫圈
KR101465617B1 (ko) 번-인 소켓 조립체
JP2020196123A (ja) ソケットレンチのドライブヘッド構造
CN202977755U (zh) 一种接线端子及压缩机
CN204164139U (zh) 一种防转垫圈
US9022820B2 (en) Asymmetrical contact terminal and fabrication method of the same
CN103538635B (zh) 一种b柱上端接头结构
CN209638266U (zh) 一种夹紧式梅花联轴器
JP2016076321A5 (zh)
CN204857701U (zh) 一种电力电子模块底板结构
CN108962838A (zh) 扇出结构和方法
TWI515945B (zh) 儲能裝置
CN204927558U (zh) 连接器与电缆线连接结构
CN206413979U (zh) 一种枢板限位结构
KR20140002179U (ko) 절곡캡이 결합된 가스 누수 방지용 주름관 연결구조
CN110784812B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扬声器
TWI472997B (zh) 觸控面板系統和觸控面板系統的製造方法
CN205895470U (zh) 一种高压油管
WO2017094180A1 (ja) パワー半導体装置
CN104562242A (zh) 一种强力三维卷曲记忆纤维
JP2010056120A (ja) 樹脂封止電気部品及びその端子
TWI557285B (zh) Bonding Method of Metal Mesh and Mesh Structure
TWM605298U (zh) 具有柔性鼻托的眼鏡
CN105042317A (zh) 一种通用型连接角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