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1573A - 互動學習導覽系統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互動學習導覽系統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11573A
TW201411573A TW101132718A TW101132718A TW201411573A TW 201411573 A TW201411573 A TW 201411573A TW 101132718 A TW101132718 A TW 101132718A TW 101132718 A TW101132718 A TW 101132718A TW 201411573 A TW201411573 A TW 20141157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electronic device
oid
navigation system
interactive lear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2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ing-qiang Jiang
Original Assignee
Elite Internat Education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ite Internat Education Ser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ite Internat Education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1327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411573A/zh
Publication of TW201411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1573A/zh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有關於互動學習導覽系統及方法,係包括:(a)首先操作者用OID光學點讀筆讀取教具上的OID網點碼、(b)於讀取完畢時,同時利用OID光學點讀筆上的訊號發射器將讀取之資訊轉換成數位訊號進行無線發射、(c)並透過資訊連結於電子裝置上訊號接收器進行訊號接收、(d)並由電子裝置內的應用軟體將訊號接收器所接收之資訊,尋找出對應之內容後及(e)得以將資訊顯示於電子裝置上以供操作者觀看,藉由上述之步驟,本案能將紙本教具上對應之教學知識結合平板電腦進行數位播放的組合,得以有效加深操作者之學習理解力。

Description

互動學習導覽系統及方法
本發明為提供一種互動學習導覽系統方法,尤指一種能有效將紙本教具結合多媒體播放器以提供操作者多元化學習與提升理解力的學習的互動學習導覽系統及方法。
按,在網路環境不斷進步下,對於傳統之教學產生了極大的改變與影響,學習早已跳脫傳統學校教室之教學模式,演進到可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的網路學習。
在現有學習系統中紙本的書籍與多媒體教學大都是獨立且各自分開的系統,各種輔助的教育器材大都在紙本書籍加上點讀聲音或在多媒體教材上直接顯示文字,頂多加上翻書的動畫,其實與真正文書閱覽的感覺還是有極大差異。無法將二者適當連結互相支援,使用在單獨讀書時的書籍可以成為指揮多媒體播放器的系統,直接透過播放器看到影片加深理解,甚至達到加乘的效果。
由於目前現存於各展覽館導覽系統中,其基本上都只為符合參觀資格之參觀者所設計,然而參觀各展覽館時最容易讓參觀者困擾即為參觀者之年齡限制問題,並非全部之參觀者皆能參觀展示品,因此並無法順利接收有關各展 示品之新知,且目前之導覽教材多為不可重覆修改和使用,因而僅為一制式化教材,並無法藉此導覽系統下豐富導覽主題;此外,在市面的導覽學習工具,大多是利用點讀筆讀取紙本上的條碼,並在讀取後發出對應該條碼之聲響藉以達到學習之目的,然,此種學習對使用者而言,並沒有適當之導引與輔助,容易造成方向偏離或效率不彰之情形,易與教學者設計之目標產生極大之差異。
故,本發明之發明人有鑑於上述缺失,乃搜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量,並以從事於此行業累積之多年經驗,經由不斷試作及修改,始設計出此種能有效提供操作者多元化的學習的互動學習導覽系統及方法的發明專利者。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將紙本教具與OID點讀筆結合時下平板電腦進行多元化學習,並利用平板電腦將教學知識進行播放,進而提升學生學習品質,達到加乘效果。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係互動學習導覽系統及方法,係包括:(a)首先操作者用OID光學點讀筆讀取教具上的OID網點碼、(b)於讀取完畢時,同時利用OID光學點讀筆上的訊號發射器將讀取之資訊轉換成數位訊號進行無線發 射、(c)並透過資訊連結於電子裝置上訊號接收器進行訊號接收、(d)並由電子裝置內的應用軟體將訊號接收器所接收之資訊,尋找出對應之內容後及(e)得以將資訊顯示於電子裝置上以供操作者觀看。
呈上所述,其中訊號發射器設有一用以將類比訊號轉換為數位訊號的訊號轉換單元,再該無線傳輸方式為藍芽(Bluetooth)、Wi-Fi直連(WiFi Direct)或2.4G無線傳輸其中之一者,又該電子裝置係設有一驅動單元。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發明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構造,茲繪圖就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徵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請參閱第一圖及第二圖所示,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及方塊流程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發明互動學習導覽系統及方法,係包括:至少一具有OID網點碼11的教具1;一用以讀取該教具1上OID網點碼11的OID光學點讀筆2,係設有一訊號發射器21,該訊號發射器21設有一用以將類比訊號轉換為數位訊號的訊號轉換單元22;一利用無線傳輸接收該訊號發射器21資訊的訊號接收器3; 一電子裝置4,係與該訊號接收器3連結作動,該電子裝置4為平板電腦、桌上型電腦或筆記型電腦其中之一者;及一裝設於該電子裝置4上的應用軟體5,係具有一將該訊號接收器3接收之訊號搜尋至對應資訊的索引表單51。
請參閱第三圖所示,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步驟流程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其本發明互動學習導覽系統及方法,所述學習導覽之方法其主要步驟如下:(a)首先操作者用OID光學點讀筆2讀取教具1上的OID網點碼11;(b)於讀取完畢時,同時利用OID光學點讀筆2上的訊號發射器21將讀取之資訊轉換成數位訊號進行無線發射;(c)並透過資訊連結於電子裝置4上訊號接收器3進行訊號接收;(d)並由電子裝置4內的應用軟體5將訊號接收器3所接收之資訊,尋找出對應之內容後;及(e)得以將資訊顯示於電子裝置4上以供操作者觀看。
呈上所述,其中訊號發射器設有一用以將類比訊號轉換為數位訊號的訊號轉換單元,再該無線傳輸方式為藍芽(Bluetooth)、Wi-Fi直連 (WiFi Direct)或2.4G無線傳輸其中之一者,又該電子裝置係設有一驅動單元。
藉由上述之結構、組成設計,茲就本發明之使用作動情形說明如下,請參閱第二圖~第六圖所示,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方塊流程圖~實施示意圖三,由圖中可清楚看出,首先操作者用OID光學點讀筆2讀取教具1上的OID網點碼11,當OID光學點讀筆2讀取完畢時,同步利用OID光學點讀筆2上的訊號轉換單元22將讀取之資訊轉換成數位訊號後,再利用資訊連結於電子裝置4(平板電腦)上的驅動單元帶動訊號接收器3作動,將訊號發射器21發出之數位訊號無線傳輸至訊號接收器3上進行接收,當上述動作完成時,即可將所傳輸之數位訊號透過應用軟體5內的索引表單51找出對應的資訊,於尋找出對應之內容後,即可隨即將資訊顯示於電子裝置4(平板電腦)上以供操作者觀看;而上述提及之無線傳輸方式為藍芽(Bluetooth)、Wi-Fi直連(WiFi Direct)或2.4G無線傳輸其中之一者,其中當無線傳輸方式為藍芽(Bluetooth)時,電子裝置4(平板電腦)即可不需透過驅動單元帶動訊號接收器3進行作動,亦能將訊號發射器21所發射之數位訊號直接傳送於訊號接收器3進行接收,並利用應用軟體5直接尋找出相對應之資料,藉以將紙本 書籍結合電子裝置4(平板電腦),將教具上所對應之教學內容來透過電子裝置4(平板電腦)進行播放,達到不同於以往之多元化的學習,同時加深操作者之學習理解力。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互動學習導覽系統及方法於使用時,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發明誠為一實用性優異之發明,為符合新型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 審委早日賜准本發明,以保障發明人之辛苦發明,倘若 鈞局審委有任何稽疑,請不吝來函指示,發明人定當竭力配合,實感德便。
1‧‧‧教具
11‧‧‧OID網點碼
2‧‧‧OID光學點讀筆
21‧‧‧訊號發射器
22‧‧‧訊號轉換單元
3‧‧‧訊號接收器
4‧‧‧電子裝置
5‧‧‧應用軟體
51‧‧‧索引表單
52‧‧‧驅動單元
第一圖 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二圖 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方塊流程圖。
第三圖 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步驟流程圖。
第四圖 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實施示意圖一。
第五圖 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實施示意圖二。
第六圖 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實施示意圖三。
1‧‧‧教具
2‧‧‧OID光學點讀筆
3‧‧‧訊號接收器
4‧‧‧電子裝置

Claims (9)

  1. 一種互動學習導覽系統及方法,係包括:至少一具有OID網點碼的教具;一用以讀取該教具上OID網點碼的OID光學點讀筆,係設有一訊號發射器;一利用無線傳輸接收該訊號發射器資訊的訊號接收器;一電子裝置,係與該訊號接收器連結作動;及一裝設於該電子裝置上的應用軟體,係具有一將該訊號接收器接收之訊號搜尋至對應資訊的索引表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互動學習導覽系統及方法,其中該訊號發射器設有一用以將類比訊號轉換為數位訊號的訊號轉換單元。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互動學習導覽系統及方法,其中該無線傳輸方式為藍芽(Bluetooth)、Wi-Fi直連(WiFi Direct)或2.4G無線傳輸其中之一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互動學習導覽系統及方法,其中該電子裝置係設有一驅動單元。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互動學習導覽系統及方法,其中該電子裝置為平板電腦、 桌上型電腦或筆記型電腦其中之一者。
  6. 一種互動學習導覽系統及方法,所述學習導覽之方法其主要步驟如下:(a)首先操作者用OID光學點讀筆讀取教具上的OID網點碼;(b)於讀取完畢時,同時利用OID光學點讀筆上的訊號發射器將讀取之資訊轉換成數位訊號進行無線發射;(c)並透過資訊連結於電子裝置上訊號接收器進行訊號接收;(d)並由電子裝置內的應用軟體將訊號接收器所接收之資訊,尋找出對應之內容後;及(e)得以將資訊顯示於電子裝置上以供操作者觀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互動學習導覽系統及方法,其中該訊號發射器設有一用以將類比訊號轉換為數位訊號的訊號轉換單元。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互動學習導覽系統及方法,其中該無線傳輸方式為藍芽(Bluetooth)、Wi-Fi直連(WiFi Direct)或2.4G無線傳輸其中之一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互動學習導覽系統及方法,其中該電子裝置係設有一驅動單元。
TW101132718A 2012-09-07 2012-09-07 互動學習導覽系統及方法 TW2014115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2718A TW201411573A (zh) 2012-09-07 2012-09-07 互動學習導覽系統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2718A TW201411573A (zh) 2012-09-07 2012-09-07 互動學習導覽系統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1573A true TW201411573A (zh) 2014-03-16

Family

ID=50820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2718A TW201411573A (zh) 2012-09-07 2012-09-07 互動學習導覽系統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41157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2634A (zh) * 2014-12-18 2015-03-04 上海菁英品牌策划有限公司 一种教学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7545202A (zh) * 2016-06-23 2018-01-05 三贝德数位文创股份有限公司 点读系统
CN111078081A (zh) * 2019-06-09 2020-04-2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点读模式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116284A (zh) * 2022-07-21 2022-09-27 江西福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点读互动教学竞赛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2634A (zh) * 2014-12-18 2015-03-04 上海菁英品牌策划有限公司 一种教学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7545202A (zh) * 2016-06-23 2018-01-05 三贝德数位文创股份有限公司 点读系统
CN111078081A (zh) * 2019-06-09 2020-04-2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点读模式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116284A (zh) * 2022-07-21 2022-09-27 江西福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点读互动教学竞赛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eegers et al.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ohlwend A is for avatar: Young children in literacy 2.0 worlds and literacy 1.0 schools
Cadavieco et al. Using augmented reality and m-learning to optimize students perform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Gutiérrez et al. Augmented reality environments in learning, communi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contexts in higher education
CN105869457A (zh)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小学生科技教育系统
Wong Mobile campus touring system based on AR and GPS: A case study of campus cultural activity
CN103269346A (zh) 一种用于教学的远程交互系统
TW201411573A (zh) 互動學習導覽系統及方法
Bruno Embracing technology and pop culture trends in physical education: ready, set,(Pokémon) Go!
Alimova The role of clt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ctivities in consolidation of language skills
Wu et al. Research on the E-Textbook and E-Schoolbag in China: Constructing an Ecosystem of E-Textbook and E-Schoolbag.
Menandro et al. Game-Base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A Review
CN102915655A (zh) 互动学习导览系统及方法
Saorin et al. Spatial training using digital tablets
de Wet Implementing a blended learning approach to Maritime English
Suen et al. From Role Play to Real Play: Teaching Effective Role-Playing Facilitation Skills
KR101090839B1 (ko) 게임 기구를 이용한 언어 학습 시스템
Oppegaard et al. Mobilizing the past for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Design-based research of a model for interactive, informal history lessons
Liburd et al. Valuing Open Innovation Environments in Tourism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he case of INNOTOUR
CN203102643U (zh) 外国文学多媒体教学系统
Fleming Mak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for Educators
Cook Us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MOOC to teach climate science and science communication to a global classroom
Thrailkill Review of Connected gaming: What making video games can teach us about learning and literacy
Bennett et al. A qualitative study of teacher perceptions of the benefits of a grade-three hearing module
Parslow Commentary: Tablet PCs–lightweights with a teaching p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