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09469A - 聯想記憶體 - Google Patents

聯想記憶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09469A
TW201409469A TW102114394A TW102114394A TW201409469A TW 201409469 A TW201409469 A TW 201409469A TW 102114394 A TW102114394 A TW 102114394A TW 102114394 A TW102114394 A TW 102114394A TW 201409469 A TW201409469 A TW 20140946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unt value
distance
clock
detecting circu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4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79851B (zh
Inventor
Jurgen Mattausch Hans
Tetsushi Koide
Seiryu Sasaki
Tomonobu Akazawa
Original Assignee
Univ Hiroshim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Hiroshima filed Critical Univ Hiroshima
Publication of TW201409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94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98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985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5/00Digital stores in which information comprising one or more characteristic parts is written into the store and in which information is read-out by searching for one or more of these characteristic parts, i.e. associative or content-addressed stores
    • G11C15/04Digital stores in which information comprising one or more characteristic parts is written into the store and in which information is read-out by searching for one or more of these characteristic parts, i.e. associative or content-addressed stores using semiconductor el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5/00Digital stores in which information comprising one or more characteristic parts is written into the store and in which information is read-out by searching for one or more of these characteristic parts, i.e. associative or content-addressed store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聯想記憶體,係具備著分別包含有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3W)之R個的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距離訊號(D11~D1W)之各個,係代表檢索資料和參考資料之間的距離。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係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1)相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數作計數。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係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2)相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數作計數。以下,同樣的,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W),若是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W-1)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W-1)相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數作計數,則係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W)相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數作計數。

Description

聯想記憶體
本發明,係為有關於聯想記憶體者。
近年來,以文字辨識、影像辨識等作為代表之需要進行形態匹配(pattern matching)的應用程式,係受到極大的矚目。特別是,藉由在LSI(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上而實現形態匹配,將來係成為能夠是用在人工智慧以及行動機器等之高功能應用程式中,此一技術之實現,係受到非常大的矚目。
在形態匹配中,係存在有:從被保存在資料庫中之複數的參考資料中,而檢索出完全與檢索資料相一致之形態的「完全一致檢索處理」、和檢索出與檢索資料最為類似之形態的「最類似檢索處理」。
前者,係被稱作CAM(Contents Addressable Memory),並被使用在網路路由器之IP位址表的查找以及處理器之快取等的實現中。為了使電腦進行如同人腦一般之靈活的檢索、比較,後者之最類似檢索處理的實現,係為不可 或缺。具備有實現此種靈活之比較的功能之記憶體,係特別被稱作聯想記憶體(Associative Memory)。
作為實現聯想記憶體之手段,係提案有:(1)由數位方式所致之實現方法(非專利文獻1)、(2)由類比方式所致之實現方法、以及(3)數位、類比融合方式(非專利文獻2)等。
[非專利文獻1]Y. Oike, et al., “A High-Speed and Low-Voltage Associative Co-Processor with Hamming Distance Ordering Using Word-Parallel and Hierarchical Search Architecture,” CICC, 2004.
[非專利文獻2]M. A. Abedin, et al., “Nearest-euclidean-distance search associative memory with fully parallel mixed digital-analog match circuitry,” Proc. of SSDM2006, pp. 282-283, 2006.
[非專利文獻3]Y. Oike et al., “A Word-Parallel Digital Associative Engine with Wide Search Range Based on Manhattan Distance,” CICC, 2004.
但是,在非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之聯想記憶體,由於係使用檢索資料和參考資料之間的漢明距離來進行類似檢索,因此係有著難以使用曼哈坦距離來進行類似檢索的問題。又,在非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聯想記憶體中,由於係 將代表檢索資料和參考資料之間的類似度之距離轉換為電壓,因此係會有發生誤檢索的問題。
因此,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進行者,其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就算是在使用曼哈坦距離的情況時,也能夠正確且高速地進行類似檢索之聯想記憶體。
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所致的聯想記憶體,係具備有參考資料保存電路、和R個的距離演算電路、和R個的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以及Winner檢測器。參考資料保存電路,係保存分別具備有M×W位元之位元長度之R個的參考資料。R個的距離演算電路,係與R個的參考資料相對應地作設置,並分別具備有M×W位元之位元長度,且輸出代表身為檢索對象之檢索資料和參考資料之間的距離之R個的距離訊號。R個的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係對應於R個的距離演算電路而被設置,並從各別所對應之距離演算電路而接收各別具備有M位元之位元長度之W個的距離訊號,且對於當能夠得到與該接收到之W個的距離訊號之和相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之時脈數作計數,並將代表身為對於該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時序的時序訊號作輸出。Winner檢測器,係基於從R個的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所接收到之R個的時序訊號,而以一致時序為早之順序來檢測出k個時序訊號,並將該檢測出之k個時序訊號,作為代表檢索資料和參考資料之間之類似度的匹配訊號而輸出。
在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所致之聯想記憶體中,R個的 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之各個,係對於當能夠得到與從相對應之距離演算電路所接收到之W個的距離訊號之和相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之時脈數作計數,並將代表身為對於該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時序的時序訊號作輸出。亦即是,R個的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之各個,係將W個的距離訊號之和轉換為時脈訊號之時脈數,並將代表能夠得到該轉換後的時脈數之時序的時序訊號輸出。其結果,若是藉由W個的距離訊號之和所代表的距離為越小,則時序訊號係展現越早之一致時序,若是藉由W個的距離訊號之和所代表的距離為越大,則時序訊號係展現越遲之一致時序。又,能夠得到與W個的距離訊號之和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之時脈數,由於係為由將能夠得到各別與W個的距離訊號相一致之W個的計數值時之時脈訊號之W個的時脈數作了加算之值所成,因此,係成為能夠得到與在將檢索資料和參考資料之間之距離藉由曼哈坦距離來作表現時的檢索資料和參考資料間之距離訊號相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之時脈數。進而,藉由2個的時序訊號而表現之2個時序,係具備有時脈訊號之至少1個週期以上的時間差。進而,藉由將時脈訊號之頻率提高,檢索時間係變短。
故而,若依據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則就算是在使用有曼哈坦距離的情況時,亦能夠正確且高速度地進行類似檢索。
1‧‧‧記憶體部
2‧‧‧行編碼器
3‧‧‧列編碼器
4‧‧‧讀出/寫入電路
5‧‧‧檢索資料保持電路
10‧‧‧記憶體陣列部
20‧‧‧Winner檢測器
21~2W‧‧‧放大器
31~3W‧‧‧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
41~4L‧‧‧放大器
51~5L‧‧‧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
60‧‧‧切換控制電路
61~6L‧‧‧多工器
311‧‧‧計數器
311-1~311-M‧‧‧分頻器
312‧‧‧一致檢測電路
SC11~SC1W‧‧‧參考資料保持電路
SC21~SC2W‧‧‧參考資料保持電路
SCR1~SCRW‧‧‧參考資料保持電路
DP11~DP1W‧‧‧距離演算電路
DP21~DP2W‧‧‧距離演算電路
DPR1~DPRW‧‧‧距離演算電路
C1~CR‧‧‧時序訊號
M1~Mk‧‧‧匹配訊號
DC1~DCR‧‧‧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
D11~D1W‧‧‧距離訊號
CLK‧‧‧時脈訊號
DV1~DVM‧‧‧分頻訊號
SB‧‧‧檢索開始訊號
RST‧‧‧重置訊號
CV11‧‧‧計數值
100‧‧‧聯想記憶體
[圖1]對於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所致的聯想記憶體之構成作展示的概略區塊圖。
[圖2]對於圖1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的構成作展示之概略圖。
[圖3]對於圖2中所示之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的構成作展示之概略圖。
[圖4]用以對於圖3中所示之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的動作作說明之圖。
[圖5]用以對於圖1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的動作作說明之圖。
[圖6]用以對於圖1中所示之Winner檢測器的動作作說明之圖。
[圖7]對於圖3中所示之計數器的理想構成作展示之概略圖。
[圖8]用以對於圖7中所示之計數器的動作作說明之圖。
[圖9]對於圖1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的其他構成作展示之概略圖。
[圖10]對於圖1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的又一其他構成作展示之概略圖。
[圖11]對於圖9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的具體性構成作展示之概略圖。
[圖12]用以對於圖11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 的動作作說明之圖。
[圖13]對於圖9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的其他具體性構成作展示之概略圖。
[圖14]用以對於圖13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的動作作說明之圖。
[圖15]對於圖10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的具體性構成作展示之概略圖。
[圖16]用以對於圖15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的動作作說明之圖。
[圖17]對於圖10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的又一其他具體性構成作展示之概略圖。
[圖18]用以對於圖17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的動作作說明之圖。
[圖19]對於最短檢索時間之比較作展示之圖。
[圖20]對於消耗電力之比較作展示之圖。
參考圖面,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作詳細說明。另外,對於圖中之相同或者是相當之部分,係附加相同之符號,而並不重複進行說明。
圖1,係為對於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所致的聯想記憶體之構成作展示的概略區塊圖。參考圖1,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所致的聯想記憶體100,係具備有記憶體陣列部10、和Winner檢測器20。
記憶體陣列部10,係包含有記憶體部1、和行解碼器2、和列解碼器3、和讀出/寫入電路4、以及檢索資料保存電路5。
記憶體部1,係包含有參考資料保存電路(Storage Cell:SC)SC11~SC1W、SC21~SC2W、...、SCR1~SCRW;和距離演算電路(Distance Processor:DP)DP11~DP1W、DP21~DP2W、...、DPR1~DPRW;和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另外,W以及R,係分別為2以上的整數。
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W,係分別與參考資料保存電路SC11~SC1W相對應地而被設置。又,距離演算電路DP21~DP2W,係分別與參考資料保存電路SC21~SC2W相對應地而被設置。以下,同樣的,距離演算電路DPR1~DPRW,係分別與參考資料保存電路SCR1~SCRW相對應地而被設置。
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係與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W相對應地而被設置。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2,係與距離演算電路DP21~DP2W相對應地而被設置。以下,同樣的,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R,係與距離演算電路DPR1~DPRW相對應地而被設置。
參考資料保存電路SC11~SC1W、SC21~SC2W、...、SCR1~SCRW,係將藉由行解碼器2、列解碼器3以及讀出/寫入電路4所寫入的參考資料作保存。於此情況,參考資料保存電路SC11~SC1W,係保存M×W(M為1以上之整數)位元之參考資料1,參考資料保存電路SC21~SC2W,係保 存M×W位元之參考資料2,以下,同樣的,參考資料保存電路SCR1~SCRW,係保存M×W位元之參考資料R。亦即是,參考資料保存電路SC11~SC1W、SC21~SC2W、...、SCR1~SCRW之各個,係將參考資料之M位元作保存。
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W,係藉由後述之方法,而對於被保存在參考資料保存電路SC11~SC1W中之M×W位元之參考資料1和被保存在檢索資料保存電路5中之M×W位元之檢索資料間的距離作演算。又,距離演算電路DP21~DP2W,係藉由後述之方法,而對於被保存在參考資料保存電路SC21~SC2W中之M×W位元之參考資料2和被保存在檢索資料保存電路5中之M×W位元之檢索資料間的距離作演算。以下,同樣的,距離演算電路DPR1~DPRW,係藉由後述之方法,而對於被保存在參考資料保存電路SCR1~SCRW中之M×W位元之參考資料R和被保存在檢索資料保存電路5中之M×W位元之檢索資料間的距離作演算。故而,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W、距離演算電路DP21~DP2W、...、以及距離演算電路DPR1~DPRW中之參考資料和檢索資料間的距離之演算,係並列地被進行。
又,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W,係將參考資料1和檢索資料間之距離作為M×W位元之距離訊號而輸出至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處,距離演算電路DP21~DP2W,係將參考資料2和檢索資料間之距離作為M×W位元之距離訊號而輸出至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2處,以下,同樣的,距離演算電路DPR1~DPRW,係將參考資料R和檢索資料 間之距離作為M×W位元之距離訊號而輸出至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R處。
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W之各個,係使用下式而演算出參考資料1和檢索資料之間的距離。
[數式1]D rj =| In j -Re rj |‧‧‧(1)
在式(1)中,Drj(r=1~R,j=1~W),係為參考資料和檢索資料之間的距離,Inj,係為檢索資料,Rerj,係為參考資料。又,各資料Inj、Rerj,係分別由M位元所成。
如此這般,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W,係對於M×W位元之參考資料1和M×W位元之檢索資料間的距離,一次M位元地進行演算,並將分別具備有M位元之位元長度之W個的距離訊號D1j,輸出至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處。
距離演算電路DP21~DP2W、…以及距離演算電路DPR1~DPRW,係亦分別使用式(1)而演算出參考資料2~R和檢索資料之間的距離。又,距離演算電路DP21~DP2W、…以及距離演算電路DPR1~DPRW,係亦將分別具備有M位元之位元長度之W個的距離訊號D2j~DRj,分別輸出至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2~DCR處。
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係從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W而接收W個的距離訊號D1j,並藉由後述之方 法,而對於與該接收到之W個的距離訊號D1j之和相一致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total1作計數,且將代表對於該時脈數CN_total1作了計數的時序之時序訊號C1,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又,對於此時脈數CN_total1作了計數的時序,係為與檢索資料和參考資料1之間的距離相一致之一致時序。
又,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2,係從距離演算電路DP21~DP2W而接收W個的距離訊號D2j,並藉由後述之方法,而對於與該接收到之W個的距離訊號D2j之和相一致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total2作計數,且將代表對於該時脈數CN_total2作了計數的時序之時序訊號C2,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對於此時脈數CN_total2作了計數的時序,係為檢索資料和參考資料2為相一致之一致時序。
以下,同樣的,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R,係從距離演算電路DPR1~DPRW而接收W個的距離訊號DRj,並藉由後述之方法,而對於與該接收到之W個的距離訊號DRj之和相一致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totalR作計數,且將代表對於該時脈數CN_totalR作了計數的時序之時序訊號CR,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對於此時脈數CN_totalR作了計數的時序,係為檢索資料和參考資料R為相一致之一致時序。
行解碼器2,係對於記憶體部1之行方向的位址作指定。列解碼器3,係對於記憶體部1之列方向的位址作指 定。讀出/寫入電路4,係將參考資料寫入至藉由行解碼器2以及列解碼器3所指定了的參考資料保存電路SC11~SC1W、SC21~SC2W、...、SCR1~SCRW中,並且將檢索資料寫入至檢索資料保存電路5中。
檢索資料保存電路5,係將藉由讀出/寫入電路4所被寫入之檢索資料(M×W位元之資料)作保存。
Winner檢測器20,係分別從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而接收時序訊號C1~CR,並從該所接收到之時序訊號C1~CR中,以一致時序為早之順序來檢測出k(k為滿足1≦k≦R之整數)個時序訊號,再將該檢測出之k個時序訊號,作為代表檢索資料和參考資料之間之類似度的匹配訊號M1~Mk而輸出。
圖2,係為對於圖1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的構成作展示之概略圖。參考圖2,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係包含有放大器21~2W、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3W。
放大器21,係從內藏於聯想記憶體100中之時脈產生電路(未圖示)而接收時脈訊號CLK,並將該接收到的時脈訊號CLK放大,再輸出至放大器22以及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處。
放大器22,係從放大器21而接收時脈訊號CLK,並將該接收到的時脈訊號CLK輸出至放大器23(未圖示)以及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處。
以下,同樣的,放大器2W,係從放大器2W-1(未圖 示)而接收時脈訊號CLK,並將該接收到的時脈訊號CLK輸出至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W處。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3W,係分別對應於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W地而被設置。又,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3W,係被作串聯連接。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係從放大器21而接收時脈訊號CLK,並從聯想記憶體100之控制電路(未圖示)而接收檢索開始訊號SB,且從距離演算電路DP11而接收具有M位元之位元長度的距離訊號D11。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若是檢索開始訊號SB從L(邏輯LOW)準位而切換至H(邏輯HIGH)準位,則係對於在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CLK相同步地而以升順來進行計數時之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1相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作計數。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係將代表對於該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1,與時脈訊號CLK同步地而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作輸出。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若是輸出一致訊號MTH1,則係停止動作。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係從放大器22而接收時脈訊號CLK,並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而接收一致訊號MTH1,且從距離演算電路DP12而接收具有M位元之位元長度的距離訊號D12。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係使動作停止,直到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而接收到一致訊號MTH1為止。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而接收一致訊號MTH1,則係對於在將 計數值與時脈訊號CLK相同步地而以升順來進行計數時之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2相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作計數。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係將代表對於該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2,與時脈訊號CLK同步地而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3(未圖示)作輸出。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若是輸出一致訊號MTH2,則係停止動作。
以下,同樣的,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W,係從放大器2W而接收時脈訊號CLK,並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W-1而接收一致訊號MTHW-1,且從距離演算電路DP1W而接收具有M位元之位元長度的距離訊號D1W。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W,係使動作停止,直到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W-1而接收到一致訊號MTHW-1為止。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W,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W-1而接收一致訊號MTHW-1,則係被驅動,並對於在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CLK相同步地而以升順來進行計數時之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W相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作計數。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W,係將代表對於該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W,作為時脈訊號C1而與時脈訊號CLK同步地來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W,若是輸出時序訊號C1,則係停止動作。
另外,在圖1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2~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R之各個,亦係由與圖2中所示之 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相同之構成所成。
圖3,係為對於圖2中所示之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的構成作展示之概略圖。參考圖3,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係包含有計數器311、和一致檢測電路312。
計數器311,係從放大器21而接收時脈訊號CLK,並從聯想記憶體100之控制電路(未圖示)而接收重置訊號RST。計數器311,若是接收到重置訊號RST,則係將計數值重置,並將M位元之位元值與時脈訊號CLK相同步地來以升順而作計數。之後,計數器311,係將該計數了的計數值CV11,與時脈訊號CLK相同步地而對於一致檢測電路312依序作輸出。
一致檢測電路312,係從放大器21而接收時脈訊號CLK,並從聯想記憶體100之控制電路(未圖示)而接收檢索開始訊號SB,且從計數器311而依序接收計數值CV11,並從距離演算電路DP11而接收距離訊號D11
一致檢測電路312,若是檢索開始訊號SB從L準位而切換至H準位,則係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1相一致之計數值CV11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作計數。之後,一致檢測電路312,係將代表對於該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1,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作輸出。
一致檢測電路312,若是輸出一致訊號MTH1,則係停止動作。
另外,在圖2中所示之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3W 之各個,亦係由與圖3中所示之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相同之構成所成。於此情況,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3W之一致檢測電路312,係分別使動作停止,直到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3W-1之一致檢測電路312而接收到一致訊號MTH1~MTHW-1為止,而若是接收到一致訊號MTH1~MTHW-1,則係被驅動,並開始動作。
圖4,係為用以對於圖3中所示之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的動作作說明之圖。另外,在圖4中,係以計數值CV11以及距離訊號D11係分別為3位元的情況為例,來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之動作作說明。又,距離訊號D11,假設係為由「011」所成者。
參考圖4,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之計數器311,若是從聯想記憶體100之控制電路而接收到重置訊號RST,則係將計數值重置,並與時脈訊號CLK之連續之週期T1、T2、T3、T4相互同步地,而分別對於“000”、“001”、“010”、“011”之位元值依序作計數,並將該計數了的“000”、“001”、“010”、“011”之計數值CV11,依序對於一致檢測電路312作輸出。
之後,一致檢測電路312,若是從距離演算電路DP11而接收“011”之距離訊號D11,並與時脈訊號CLK之週期T1同步地,而從計數器311接收到“000”之計數值CV11,則係在時序t1處而對於“0”之時脈數作計數,並在“0”之時脈數處,檢測出“000”之計數值CV11係並非與“011”之距離訊號D11相一致。
之後,一致檢測電路312,若是與時脈訊號CLK之週期T1的下一個週期T2同步地而從計數器311接收到“001”之計數值CV11,則係在時序t2處而對於“1”之時脈數作計數,並在“1”之時脈數處,檢測出“001”之計數值CV11係並非與“011”之距離訊號D11相一致。
又,一致檢測電路312,若是與時脈訊號CLK之週期T2的下一個週期T3同步地而從計數器311接收到“010”之計數值CV11,則係在時序t3處而對於“2”之時脈數作計數,並在“2”之時脈數處,檢測出“010”之計數值CV11係並非與“011”之距離訊號D11相一致。
進而,一致檢測電路312,若是與時脈訊號CLK之週期T3的下一個週期T4同步地而從計數器311接收到“011”之計數值CV11,則係在時序t4處而對於“3”之時脈數作計數,並在“3”之時脈數處,檢測出“011”之計數值CV11係與“011”之距離訊號D11相一致。之後,一致檢測電路312,係將代表對於能夠得到與“011”之距離訊號D11相一致的“011”之計數值CV11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3”)作了計數之時序t4之一致訊號MTH1,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以及聯想記憶體100之控制電路作輸出。之後,一致檢測電路312,係在圖4中,以在“4”、“5”之時脈數處而保持有“011”之計數值的方式,來停止動作。
於此情況,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在從於時序t1處而對於“0”之時脈數作計數起直到在時序t4處而對於 “3”的時脈數作計數並輸出一致訊號MTH1為止,係需要耗費從時序t1起直到時序t4為止的時間(=t4-t1)。
另外,在圖2中所示之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3W-1之各個中,計數器311係停止動作,直到從聯想記憶體100之控制電路而接收到重置訊號RST為止,而若是從聯想記憶體100之控制電路接收到重置訊號RST,則係對於“000”、“001”、“010”、“011”、…之位元值依序作計數,並將該計數了的“000”、“001”、“010”、“011”、…之計數值(=各計數值CV12~CV1W-1)依序對於一致檢測電路312作輸出。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3W-1之一致檢測電路312,係分別使動作停止,直到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3W-2之一致檢測電路312而接收到一致訊號MTH1~MTHW-2為止,而若是接收到一致訊號MTH1~MTHW-2,則係對於計數值CV12~CV1W-1分別與距離訊號D12~D1W-1一致時之時脈訊號CLK的時脈數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該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2~MTHW-1分別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3~3W以及聯想記憶體100之控制電路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3W-1之一致檢測電路312,係將動作停止。
又,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W之計數器311,係停止動作,直到從聯想記憶體100之控制電路而接收到重置訊號RST為止,而若是從聯想記憶體100之控制電路接收到重置訊號RST,則係對於“000”、“001”、“010” 、“011”、…之位元值依序作計數,並將該計數了的“000”、“001”、“010”、“011”、…之計數值CV1W依序對於一致檢測電路312作輸出。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W之一致檢測電路312,係使動作停止,直到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W-1之一致檢測電路312而接收到一致訊號MTHW-1為止,而若是接收到一致訊號MTHW-1,則係對於計數值CV1W與距離訊號D1W一致時之時脈訊號CLK的時脈數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該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之時序訊號(各時序訊號C1~CR)對於Winner檢測器20以及聯想記憶體100之控制電路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W之一致檢測電路312,係將動作停止。
聯想記憶體100之控制電路,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3W-1而分別接收一致訊號MTH1~MTHW-1,則係將重置訊號RST分別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3W作輸出。又,聯想記憶體100之控制電路,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W而接收時序訊號C1,則係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3W作輸出。
圖5,係為用以對於圖1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的動作作說明之圖。另外,在圖5中,係以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為由2個的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32所成的情況為例,來對於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之動作作說明。又,作為前提,距離訊號D11係由“3”所成,距離訊號D12係由“5”所成。
參考圖5,距離演算電路DP11,係依據式(1)來對於檢索資料和參考資料SC11之距離作演算,並將距離訊號D11(=“011”)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作輸出。又,距離演算電路DP12,係依據式(1)來對於檢索資料和參考資料SC12之距離作演算,並將距離訊號D12(=“101”)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作輸出。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若是從距離演算電路DP11而接收到距離訊號D11(=“011”),並從聯想記憶體100之控制電路而接收到重置訊號RST以及檢索開始訊號SB,則係藉由上述之方法,來對於計數值CV11與距離訊號D11(=“011”)一致時之時脈訊號CLK的時脈數(=“3”)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3”之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1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以及聯想記憶體100之控制電路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係將動作停止。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係從距離演算電路DP12而接收距離訊號D12(=“101”),並從聯想記憶體100之控制電路而接收重置訊號RST。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若是在得到了“3”之時脈數的時序處而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接收到一致訊號MTH1,則係開始動作,並對於得到了與距離訊號D12(=“101”)相一致之計數值CV12(=“101”)時之時脈訊號CLK的時脈數(=“5”)作計數,並在對於“5”之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處,而檢測出計數值CV12(=“101”)係與距離訊號D12(=“101”)相 一致。
如此一來,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係將代表對於“5”之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之時序訊號C1,對於Winner檢測器20以及聯想記憶體100之控制電路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係將動作停止。
如此這般,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係在由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所致之“3”之時脈數的計數結束以後,在對於“5”之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處,而將代表對於“5”之時脈數作了計數之時序的時序訊號C1作輸出。故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係在從由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所致之時脈數之計數的開始起而經過了直到對於“3”+“5”=“8”之時脈數作了計數為止的時間以後之時序處,將代表對於“5”之時脈數作了計數之時序的時序訊號C1作輸出。亦即是,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係對於能夠得到身為“3”之距離訊號和“5”之距離訊號的和之“8”的距離訊號相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該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之時序訊號C1作輸出。
2個的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32全體所計數之“8”的時脈數,係為將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所計數之“3”的時脈數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所計數之“5”的時脈數作了加算者。此事,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係成為「若是在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之對於“3”的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處而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接收到一 致訊號MTH1,則開始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2相一致之計數值CV12時的時脈數作計數之動作」的構成一點上,亦可明顯得知(參考圖5)。
其結果,2個的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32全體而對於“8”之時脈數作計數一事,係相當於對於能夠得到與身為距離“3”和距離“5”之和(=“8”)相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作計數。
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一般而言,係接收W個的距離訊號D11~D1W。而,W個的距離訊號D11~D1W之各個,係具備有M位元之位元長度。故而,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係接收具備有M×W位元之位元長度的距離訊號D11D12…D1W
又,在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中,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3W,係分別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1~D1W分別相一致之計數值CV11~CV1W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1~CNW作計數。又,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3W,係分別在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3W而接收到一致訊號MTH2~MTHW-1之後,開始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2~D1W分別相一致之計數值CV12~CV1W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2~CNW之計數。
其結果,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所計數之時脈數CN_total,係與時脈數CN1~CNW之和相等。如此一來,時脈數CN1~CNW,由於係分別代表距離訊號D11~D1W,因此時脈數CN_total係代表距離訊號D11~D1W之和。
另一方面,曼哈坦距離nM,係藉由下式而作表現。
式(2)之右邊的| Inj-Rej |,係在式(1)之右邊的| Inj-Rerj |中,與在1個行(藉由r來作表示)中之檢索資料與參考資料間的距離| Inj-Rej |相一致。
故而,曼哈坦距離nM,係與針對W個的距離而將藉由式(1)所演算出的距離作了加算者相等。
如此一來,將代表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對於時脈數CN_total作了計數的時序之時序訊號C1作輸出一事,係相當於藉由曼哈坦距離nM來對於與檢索資料相類似之參考資料進行檢索並將代表檢測出了與檢索資料相類似之參考資料一事的Winner訊號作輸出。
另外,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2~DCR之各個,亦係藉由與在圖5中所說明了的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之動作相同的動作,而分別輸出時序訊號C2~CR
圖6,係為用以對於圖1中所示之Winner檢測器20的動作作說明之圖。參考圖6,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係分別將時序訊號C1~CR,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
Winner檢測器20,係接收時序訊號C1~CR,並檢測出該接收到之時序訊號C1~CR的上揚時序t1~tR。之後, Winner檢測器20,係以上揚時序t1~tR為早之順序而檢測出k個的時序訊號C’1~C’k。如此一來,Winner檢測器20,係將時序訊號C’1~C’k作為匹配訊號M1~Mk而輸出。
例如,當檢測出2個的匹配訊號M1、M2的情況時,Winner檢測器20,係以上揚時序為早之順序而將時序訊號C1~CR中之2個的時序訊號C1、C3檢測出來,並將該檢測出之時序訊號C1、C3,作為匹配訊號M1、M2而輸出。
另外,在檢測出k=2以外之k個的時序訊號C’1~C’k的情況時,Winner檢測器20,係同樣的檢測出k個的時序訊號C’1~C’k,並將該檢測出之k個的時序訊號C’1~C’k,作為匹配訊號M1~Mk而輸出。
在k=1的情況時,Winner檢測器20,係將對應於與檢索資料最為類似之參考資料的時序訊號(時序訊號C1~CR之其中一者),作為匹配訊號M1而輸出。
又,在k≠1的情況時,Winner檢測器20,係將對應於與檢索資料類似之k個的參考資料之k個的時序訊號C’1~C’K),作為匹配訊號M1~Mk而輸出。於此情況,在k個的時序訊號C’1~C’k中,k個的上揚時序,由於係相互至少存在有時脈訊號CLK之1個週期之量的差異,因此,係能夠以上揚時序為早之順序而正確地檢測出k個的時序訊號C’1~C’k。亦即是,聯想記憶體100,係能夠正確地檢測出與檢索資料相類似之k個的參考資料。
又,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之動作,由於係 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被實行,因此,藉由將時脈訊號CLK之頻率提高,係能夠使聯想記憶體100之動作成為高速。
故而,聯想記憶體100,係就算是在使用有曼哈坦距離的情況時,亦能夠正確且高速度進行類似檢索。
圖7,係為對於圖3中所示之計數器311的理想構成作展示之概略圖。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計數器311,較理想,係由圖7中所示之計數器311A所成。
參考圖7,計數器311A,係包含有分頻器311-1~311-M。分頻器311-1,係與M位元之距離訊號(=距離訊號D11~D1W、D21~D2W、…、DR1~DRW之各個)的最下位位元相對應地而被設置。分頻器311-2,係與M位元之距離訊號(=距離訊號D11~D1W、D21~D2W、…、DR1~DRW之各個)的第2位位元相對應地而被設置。以下,同樣的,分頻器311-M,係與M位元之距離訊號(=距離訊號D11~D1W、D21~D2W、DR1~DRW之各個)的最上位位元相對應地而被設置。
分頻器311-1,係將時脈訊號CLK作20次之分頻,並將該分頻後的分頻訊號DV1對於一致檢測電路312作輸出。分頻器311-2,係將時脈訊號CLK作21次之分頻,並將該分頻後的分頻訊號DV2對於一致檢測電路312作輸出。以下,同樣的,分頻器311-M,係將時脈訊號CLK作2M-1次之分頻,並將該分頻後的分頻訊號DVM對於一致檢測電路312作輸出。
圖8,係為用以對於圖7中所示之計數器311A的動作作說明之圖。另外,在圖8中,係以計數器311A為由4個分頻器311-1~311-4所成的情況為例,來對於計數器311A之動作作說明。
參考圖8,分頻器311-1,係將時脈訊號CLK作20次之分頻,並將該分頻後的分頻訊號DV1對於一致檢測電路312作輸出。分頻器311-2,係將時脈訊號CLK作21次之分頻,並將該分頻後的分頻訊號DV2對於一致檢測電路312作輸出。分頻器311-3,係將時脈訊號CLK作22次之分頻,並將該分頻後的分頻訊號DV3對於一致檢測電路312作輸出。分頻器311-4,係將時脈訊號CLK作23次之分頻,並將該分頻後的分頻訊號DV4對於一致檢測電路312作輸出。
其結果,4個分頻器311-1~311-4,最初係輸出“0000”之計數值,第2次係輸出“0001”之計數值,第3次係輸出“0010”之計數值,以下,同樣的,在第15次係輸出“1110”之計數值,最後則係輸出“1111”之計數值。
計數器311A,在輸出4位元以外之計數值的情況時,亦係藉由M個的分頻器311-1~311-M而構成,M個的分頻器311-1~311-M,係藉由與圖8中所示之形態相同的形態,而分別將時脈訊號CLK作20次、21次、22次、…2M-1次之分頻,並將該分頻後的分頻訊號DV1~DVM輸出。其結果,計數器311A,係將M位元之計數值,以“ 010203…0M”、“010203…1M”、…、“111213…1M”的順序而輸出。
故而,分頻器311-1~311-M中,將在從M位元之計數值的最下位位元起而朝向最上位位元之方向上的第m(m為滿足1≦m≦M之整數)位之位元值作輸出之分頻器,係輸出將時脈訊號CLK作了2m-1次之分頻的訊號。
如此這般,藉由將計數器311A藉由分頻器311-1~311-M來構成,相較於通常之計數器,係能夠將電路尺寸縮小並將消耗電力降低。
當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3W之計數器311為由圖7中所示之計數器311A所成的情況時,亦同樣的,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係藉由上述之方法,而分別將代表與具備有M×W位元之位元長度的距離訊號D11~D1W、D21~D2W、...、DR1~DRW之和分別相一致的時脈數CN_total1~CN_totalR作了計數的時序之時序訊號C1~CR,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
如同上述一般,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之各個,係如圖2中所示一般,為由被作了串聯連接之W個的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3W所成。
當W=2的情況時,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之各個,係由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32所成。於此情況,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W,係由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2所成,距離訊號D11~D1W,係由距離訊號D11、D12所成。
又,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係與在將距離訊號D11、D12配列成一列時之身為其中一端的距離訊號之第1個距離訊號D11相對應地而被設置,若是從距離演算電路DP11而接收到第1個距離訊號D11,則係對將當對於計數值而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以升順而作了計數時能夠得到與該所接收到之第1個距離訊號D11相一致的計數值時之時脈數CN1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1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1作輸出。
又,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係與在將距離訊號D11、D12配列成一列時之身為從其中一端起之第W個(=第2個)的距離訊號之第W個(=第2個)距離訊號D12相對應地而被設置,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而接收到一致訊號MTH1,則係被驅動,並且從距離演算電路DP12而接收到第W個(第2個)距離訊號D12,且將當對於計數值而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以升順而作了計數時能夠得到與該所接收到之第W個(第2個)距離訊號D12相一致的計數值時之時脈數CN2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2作了計數的時序之時序訊號C1,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
於此情況,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係構成「第1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係構成「第2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
又,當W=3以上的情況時,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之各個,係由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3W所 成。
又,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係與在將距離訊號D11~D1W配列成一列時之身為其中一端的距離訊號之第1個距離訊號D11相對應地而被設置,若是從距離演算電路DP11而接收到第1個距離訊號D11,則係對將當對於計數值而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以升順而作了計數時能夠得到與該所接收到之第1個距離訊號D11相一致的計數值時之時脈數CN1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1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1作輸出。
又,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3W-1,係與從第2個距離訊號D12起直到第W-1個距離訊號D1W-1為止之W-2個的距離訊號D12~D1W-1相對應地而被設置。而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3W-1之各個,係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或者是從與第w-1(w為滿足2≦w≦W-1之整數)個的距離訊號相對應地而被設置之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3W-2,而接收到代表對於從被與第1個或者是第w-1個的距離訊號相對應地而設置之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3W-2而能夠得到與第1個或者是第w個的距離訊號相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1~MTH3W-2,則係被驅動,並且接收第w個的距離訊號(=距離訊號D12~D1W-1之其中一者),並對於當對計數值而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以升順來作了計數時,能夠得到與第w個的距離訊號(=距離訊號D12~D1W-1之其中一者)相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數CN3作 計數,再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3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一致訊號MTH2~MTHW-1之其中一者)作輸出。
進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W,係與第W個的距離訊號D1W相對應地而被設置,若是從對應於第W-1個的距離訊號而被設置之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W-1而接收到一致訊號MTHW-1,則係被驅動,並且接收第W個的距離訊號D1W,且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W-1而接收到一致訊號MTH3W-1,則係將當對於計數值而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以升順而作了計數時能夠得到與第W個距離訊號D1W相一致的計數值時之時脈數CN4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4作了計數的時序之時序訊號C1,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
於此情況,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係構成「第1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2~3W-1,係構成「W-2個的第3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W,係構成「第4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
圖9,係為對於圖1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的構成作展示之概略圖。
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之各個,係亦可由圖9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所成。於此情況,係為W=2i(i為2以上的整數)。
參考圖9,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係包含有放大器41~4L、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L。於此, L=W/s(s係為W以下之滿足2x的整數,x係為正整數)。
放大器41,係從內藏於聯想記憶體100中之時脈產生電路(未圖示)而接收時脈訊號CLK,並將該接收到的時脈訊號CLK放大,再輸出至放大器42以及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處。
放大器42,係從放大器41而接收時脈訊號CLK,並將該接收到的時脈訊號CLK作放大並輸出至放大器43(未圖示)以及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處。
以下,同樣的,放大器4L,係從放大器4L-1(未圖示)而接收時脈訊號CLK,並將該接收到的時脈訊號CLK作放大並輸出至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處。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2、…、5L,係分別與s個的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1+L)、...、DP1(1+(u-1)L)、s個的距離演算電路DP12、DP1(2+L)、...、DP1(2+(u-1)L)、...、s個的距離演算電路DP1L、DP1(L+L)、...、DP1(L+(u-1)L)相對應地而被設置。另外,u係為1、2、3、…、s。
又,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L,係被作串聯連接。又,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L之各個,亦係由與圖3中所示之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31相同之構成所成。於此情況,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L之各個,係包含有圖3中所示之計數器311或者是圖7中所示之計數器311A。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從放大器41而接收時脈訊號CLK,並從聯想記憶體100之控制電路(未圖示)而接收檢索開始訊號SB,且從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1+L)、 ...、DP1(1+(u-1)L)而分別接收距離訊號D11、D1(1+L)、...、D1(1+(u-1)L)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接收距離訊號D11、D1(1+L)、...、D1(1+(u-1)L),若是檢索開始訊號SB從L準位而切換至H準位,則藉由上述之方法,來對於當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1、D1(1+L)、...、D1(1+(u-1)L)之和相一致的計數值CV11時之時脈訊號CLK的時脈數CN_1作計數。而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1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1,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將動作停止。
又,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從放大器42而接收時脈訊號CLK,並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而接收一致訊號MTH1,且從距離演算電路DP12、DP1(2+L)、...、DP1(2+(u-1)L)而分別接收距離訊號D12、D1(2+L)、...、D1(2+(u-1)L)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若是接收距離訊號D12、D1(2+L)、...、D1(2+(u-1)L),並接收一致訊號MTH1,則係藉由上述之方法,來對於當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2、D1(2+L)、...、D1(2+(u-1)L)之和相一致的計數值CV12時之時脈訊號CLK的時脈數CN_2作計數。而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2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2,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 路52,係將動作停止。
以下,同樣的,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係從放大器4L而接收時脈訊號CLK,並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1而接收一致訊號MTHL-1,且從距離演算電路DP1L、DP1(L+L)、...、DP1(L+(u-1)L)而分別接收距離訊號D1L、D1(L+L)、...、D1(L+(u-1)L)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若是接收距離訊號D1L、D1(L+L)、...、D1(L+(u-1)L),並接收一致訊號MTHL-1,則係藉由上述之方法,來對於當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L、D1(L+L)、...、D1(L+(u-1)L)之和相一致的計數值CV1L時之時脈訊號CLK的時脈數CN_L作計數。而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係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L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C1,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係將動作停止。
另外,距離訊號D11、D1(1+L)、...、D1(1+(u-1)L)、D12、D1(2+L)、...、D1(2+(u-1)L)、...、D1L、D1(L+L)、...、D1(L+(u-1)L)之各個,係為由M位元之位元值所成。
故而,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之各個,係包含有與L(=W/s)個的距離訊號相對應地被設置,並各別基於具備有M位元之位元長度之W個的距離訊號而輸出時序訊號(時序訊號C1~CR之其中一者)之L(=W/s)個的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L(=W/s)個的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係若是各別接收由L(=W/s)個 的距離訊號所成之s組的距離訊號,則在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以升順來作了計數時,對於在能夠得到與在該所接收到的s組之距離訊號中所包含之W個的距離訊號之和相一致之計數值時的前述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該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之時序訊號(時序訊號C1~CR之其中一者),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L-1之各個,係將代表對於能夠得到與s個的距離訊號之和相一致的計數值時之時脈訊號CLK的時脈數(=時脈數CN_1~CN_L-1之其中一者)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一致訊號MTH1~MTHL-1之其中一者)作輸出,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係將代表對於能夠得到與s個的距離訊號之和相一致的計數值時之時脈訊號CLK的時脈數CN_L作了計數的時序之時序訊號(=時序訊號C1~CR之其中一者)作輸出,由於係成為L=W/s,因此,L(=W/s)個的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L,在結果上,係成為將代表對於能夠得到與(W/s)×s=W個的距離訊號之和相一致的計數值時之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之時序訊號(時序訊號C1~CR之其中一者)作輸出。
圖10,係為對於圖1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的又一其他構成作展示之概略圖。
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之各個,係亦可由圖10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 換電路DC”1所成。於此情況,亦同樣的,係為W=2i(i為2以上的整數)。
參考圖10,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係為在圖9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中而追加有切換控制電路60以及多工器61~6L者,除此之外,係與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相同。
在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中,放大器41~4L,係將時脈訊號CLK放大,並將該放大後的時脈訊號CLK分別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L作輸出,並且將該放大後的時脈訊號CLK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
又,在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中,多工器61、62、...、6L,係分別與s個的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1+L)、...、DP1(1+(u-1)L)、s個的距離演算電路DP12、DP1(2+L)、...、DP1(2+(u-1)L)、...、s個的距離演算電路DP1L、DP1(L+L)、...、DP1(L+(u-1)L)相對應地而被設置。又,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L,係分別對應於多工器61~6L地而被設置。
切換控制電路60,係從聯想記憶體100之控制電路而接收檢索開始訊號SB以及重置訊號RST,並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L而分別接收一致訊號MTH1~MTHL。
而後,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接收檢索開始訊號SB以及重置訊號RST,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1對於多工器61作輸出。
又,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而接收一致訊號MTHL,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1對於多工器61作輸出。切換控制電路60,係將此處理作s-1次之實行。
進而,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而接收一致訊號MTH1,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2對於多工器62作輸出。切換控制電路60,係將此處理作s次之實行。
進而,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而接收一致訊號MTH2,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3對於多工器63作輸出。切換控制電路60,係將此處理作s次之實行。
以下,同樣的,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1而接收一致訊號MTHL-1,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L對於多工器6L作輸出。切換控制電路60,係將此處理作s次之實行。
多工器61,係接收s個的距離訊號D11、D1(1+L)、...、D1(1+(u-1)L)。而,多工器61,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到第1次之輸出訊號OUT1,則係將距離訊號D11對 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到第2次之輸出訊號OUT1,則係將距離訊號D1(1+L)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以下,同樣的,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到第s次之輸出訊號OUT1,則係將距離訊號D1(1+(u-1)L)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
多工器62,係接收s個的距離訊號D12、D1(2+L)、...、D1(2+(u-1)L)。而,多工器62,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到第1次之輸出訊號OUT2,則係將距離訊號D12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到第2次之輸出訊號OUT2,則係將距離訊號D1(2+L)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以下,同樣的,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到第s次之輸出訊號OUT2,則係將距離訊號D1(2+(u-1)L)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
以下,同樣的,多工器6L,係接收s個的距離訊號D1L、D1(L+L)、...、D1(L+(u-1)L)。而,多工器6L,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到第1次之輸出訊號OUTL,則係將距離訊號D1L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作輸出,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到第2次之輸出訊號OUTL,則係將距離訊號D1(L+L)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作輸出,以下,同樣的,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到第s次之輸出訊號OUTL,則係將距離訊號D1(L+(u-1)L)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作輸出。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到重置訊號RST,則係被驅動。而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若是從多工器61而接收距離訊號D11,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而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以升順而作了計數時而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1相互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1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1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1,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將動作停止。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將此處理,針對s個的距離訊號D11、D1(1+L)、...、D1(1+(u-1)L)之全部,而實行之。
又,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到重置訊號RST,則係被驅動。而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若是從多工器62而接收距離訊號D12,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而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以升順而作了計數時而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2相互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2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2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2,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將動作停止。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將此處理,針對s個的距離訊號D12、D1(2+L)、...、D1(2+(u-1)L)之全部,而實行之。
以下,同樣的,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到重置訊號RST,則係被驅動。而 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若是從多工器6L而接收距離訊號D1L,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而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以升順而作了計數時而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L相互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L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L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L,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係將動作停止。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係將此處理,針對s-1個的距離訊號D12、D1(2+L)、...、D1(2+(u-1)L-1)之全部,而實行之。
而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第s次之重置訊號RST,則係被驅動,並從多工器6L而接收距離訊號D1(L+(u-1)L),且對於當將計數值而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以升順而作了計數時而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L+(u-1)L)相互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L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L作了計數的時序之時序訊號C1,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
在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之各個處,若是開始與檢索資料相類似之參考資料的檢索,則切換控制電路60,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1對於多工器61作輸出。
之後,多工器61,係因應於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來 之第1次的輸出訊號OUT1,而將距離訊號D11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因應於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來之重置訊號RST,而被驅動。而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若是從多工器61而接收距離訊號D11,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而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以升順而作了計數時而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1相互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1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1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1,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將動作停止。
之後,切換控制電路60,係因應於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而來之一致訊號MTH1,而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2對於多工器62作輸出。
多工器62,係因應於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來之第1次的輸出訊號OUT2,而將距離訊號D12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因應於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來之重置訊號RST,而被驅動。而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若是從多工器62而接收距離訊號D12,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而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以升順而作了計數時而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2相互一致之計 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2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2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2,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將動作停止。
以下,同樣的,切換控制電路60,係因應於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1而來之一致訊號MTHL-1,而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L對於多工器6L作輸出。
之後,多工器6L,係因應於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來之第1次的輸出訊號OUTL,而將距離訊號D1L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作輸出。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係因應於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來之重置訊號RST,而被驅動。而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若是從多工器6L而接收距離訊號D1L,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而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以升順而作了計數時而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L相互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L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L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L,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係將動作停止。
之後,切換控制電路60,係因應於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而來之一致訊號MTHL,而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 51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1對於多工器61作輸出。
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L-1、切換控制電路60以及多工器61~6L-1,係將上述之動作反覆實行s-1次,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以及多工器6L,係將上述之動作反覆實行s-2次。
而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第s次之重置訊號RST,並從多工器6L而接收距離訊號D1(L+(u-1)L),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而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以升順而作了計數時而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L+(u-1)L)相互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L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L作了計數的時序之時序訊號C1,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L,係將動作停止。
將當L(=W/s)個的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L視為1個的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MDC的情況時,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MDC,在第1次係接收L(=W/s)個的距離訊號D11~D1L。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L分別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1~D1L相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1~CN_L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1~CN_L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1~MTHL作輸出一事,係相當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MDC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1~D1L之和相互一致的計數值時之時脈 訊號CLK的時脈數(CN_1+CN_2+...+CN_L)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該時脈數(CN_1+CN_2+...+CN_L)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作輸出。又,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MDC,係將此處理反覆實行s-1次。而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MDC,若是輸出第s-1次之一致訊號,則係對於能夠得到與L(=W/s)個的距離訊號D1(1+(u-1)L)、D1(2+(u-1)L)、...、D1(L+(u-1)L)之和相一致的計數值時之時脈訊號CLK的時脈數(CN_1+CN_2+...+CN_L)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該時脈數(CN_1+CN_2+...+CN_L)作了計數的時序之時序訊號(=時序訊號C1~CR之其中一者),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
故而,在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中,L(=W/s)個的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L,若是接收到L(=W/s)個的距離訊號D11~D1L,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以升順來作了計數時,能夠得到與該所接收到之L(=W/s)個的距離訊號D11~D1L之和相一致的計數值時之時脈訊號CLK的第1時脈數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第1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之第1一致訊號作輸出,將此處理,反覆實行s-1次,並將前述第1一致訊號作s-1次之輸出,並且,若是在第s次時而接收到L(=W/s)個的距離訊號,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以升順來作了計數時,能夠得到與該所接收到之L(=W/s)個的距離訊號之和相一致的計數值時之時脈訊號CLK的第2時脈數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前述第2時脈數 作了計數的時序之時序訊號(=時序訊號C1~CR之其中一者),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
圖11,係為對於圖9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的具體性構成作展示之概略圖。
參考圖11,當由W=2i=23=8所成,並由s=2x=21=2所成的情況時,係成為L=W/s=8/2=4,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1,係包含有放大器41~44、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4。
又,W個的距離訊號D11~D1W,係由8個的距離訊號D11~D18所成,W個的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W,係由8個的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8所成。於此,假設距離訊號D11~D18,係分別為D11=“3”、D12=“2”、D13=“5”、D14=“1”、D15=“2”、D16=“4”、D17=“2”、D18=“3”。
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與2個的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5相對應地而被設置,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與2個的距離演算電路DP12、DP16相對應地而被設置,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係與2個的距離演算電路DP13、DP17相對應地而被設置,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係與2個的距離演算電路DP14、DP18相對應地而被設置。
圖12,係為用以對於圖11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1的動作作說明之圖。
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之各個,係由圖11 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1所成。而,在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之各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1)中,若是開始與檢索資料相類似之參考資料的檢索,則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從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5而分別接收距離訊號D11(=“3”)、D15(=“2”),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從距離演算電路DP12、DP16而分別接收距離訊號D12(=“2”)、D16(=“4”),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係從距離演算電路DP13、DP17而分別接收距離訊號D13(=“5”)、D17(=“2”),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係從距離演算電路DP14、DP18而分別接收距離訊號D14(=“1”)、D18(=“3”)。
如此一來,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1(=“3”)、D15(=“2”)之和(=“5”=“101”)相一致之計數值CV11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1(=“5”)作計數。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1(=“5”)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1,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將動作停止。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而接收一致訊號MTH1,則係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2(=“2”)、D16(=“4”)之和(=“6”=“110”)相一致之計數值CV12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2(=“6”)作計數。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將代表對 於時脈數CN2(=“6”)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2,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將動作停止。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而接收一致訊號MTH2,則係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3(=“5”)、D17(=“2”)之和(=“7”=“111”)相一致之計數值CV13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4(=“7”)作計數。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係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4(=“7”)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3,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係將動作停止。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而接收一致訊號MTH3,則係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4(=“1”)、D18(=“3”)之和(=“4”=“100”)相一致之計數值CV14時的時脈數CN4(=“4”)作計數。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係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4(=“4”)作了計數的時序之時序訊號(=時序訊號C1~CR之其中一者),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係將動作停止。
如此這般,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4之各個,若是對於能夠得到與2個的距離訊號之和相一致的計數值時之 時脈數作計數,並對於能夠得到與2個的距離訊號之和相一致的計數值時之時脈數作計數,則係分別輸出一致訊號MTH1~MTH3以及時序訊號(=時序訊號C1~CR之其中一者)。
當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之各個為由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1所成的情況時,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之各個,係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1=“3”、D12=“2”、D13=“5”、D14=“1”、D15=“2”、D16=“4”、D17=“2”、D18=“3”之和(=“22”)相一致的計數值時之時脈訊號CLK的時脈數(=“22”)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22”)作了計數的時序之時序訊號(=時序訊號C1~CR之其中一者),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
圖13,係為對於圖9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的其他具體性構成作展示之概略圖。
參考圖13,當由W=2i=23=8所成,並由s=2x=22=4所成的情況時,係成為L=W/s=8/4=2,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2,係包含有放大器41、42,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2。
又,W個的距離訊號D11~D1W,係由8個的距離訊號D11~D18所成,W個的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W,係由8個的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8所成。又,距離訊號D11~D18之各個,係由4位元之位元值所成。於此,假設距離訊號D11~D18,係分別為D11=“3”、D12=“2”、 D13=“5”、D14=“1”、D15=“2”、D16=“4”、D17=“2”、D18=“3”。
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與4個的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3、DP15、DP17相對應地而被設置,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與4個的距離演算電路DP12、DP14、DP16、DP18相對應地而被設置。
另外,在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2之各個處,計數器311或者是311A,係將4位元之計數值對於一致檢測電路312作輸出。
圖14,係為用以對於圖13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2的動作作說明之圖。
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之各個,係由圖13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2所成。而,在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之各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2)中,若是開始與檢索資料相類似之參考資料的檢索,則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從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3、DP15、DP17而分別接收距離訊號D11(=“3”)、D13(=“5”)、D15(=“2”)、D17(=“2”),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從距離演算電路DP12、DP14、DP16、DP18而分別接收距離訊號D12(=“2”)、D14(=“1”)、D16(=“4”)、D18(=“3”)。
如此一來,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對於在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以升順來作了計數時,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1(=“3”)、D13(=“5”)、D15(=“ 2”)、D17(=“2”)之和(=“12”=“1100”)相一致之計數值CV11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1(=“12”)作計數。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1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1,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將動作停止。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而接收一致訊號MTH1,則係被驅動,並對於在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以升順來作了計數時,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2(=“2”)、D14(=“1”)、D16(=“4”)、D18(=“3”)之和(=“10”=“1010”)相一致之計數值CV12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2(=“10”)作計數。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2(=“10”)作了計數的時序之時序訊號(=時序訊號C1~CR之其中一者),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將動作停止。
如此這般,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2之各個,若是對於能夠得到與4個的距離訊號之和相一致的計數值時之時脈數作計數,並對於能夠得到與4個的距離訊號之和相一致的計數值時之時脈數作計數,則係分別輸出一致訊號MTH1以及時序訊號(=時序訊號C1~CR之其中一者)。
當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之各個為由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2所成的情況時,距離/時脈數轉換電 路DC1~DCR之各個,係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1=“3”、D12=“2”、D13=“5”、D14=“1”、D15=“2”、D16=“4”、D17=“2”、D18=“3”之和(=“22”)相一致的計數值時之時脈訊號CLK的時脈數(=“22”)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22”)作了計數的時序之時序訊號(=時序訊號C1~CR之其中一者),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
圖15,係為對於圖10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的具體性構成作展示之概略圖。
參考圖15,當由W=2i=23=8所成,並由s=2x=21=2所成的情況時,係成為L=W/s=8/2=4,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1,係包含有放大器41~44、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4、和切換控制電路60、以及多工器61~64。
又,W個的距離訊號D11~D1W,係由8個的距離訊號D11~D18所成,W個的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W,係由8個的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8所成。於此,假設距離訊號D11~D18,係分別為D11=“3”、D12=“2”、D13=“5”、D14=“1”、D15=“2”、D16=“4”、D17=“2”、D18=“3”。
在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1中,多工器61,係與2個的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5相對應地而被設置,多工器62,係與2個的距離演算電路DP12、DP16相對應地而被設置,多工器63,係與2個的距離演算電路DP13、DP17相對應地而被設置,多工器64,係與2個的距離演 算電路DP14、DP18相對應地而被設置。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4,係分別對應於多工器61~64地而被設置。
在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1中,放大器41~44,係將時脈訊號CLK放大,並將該放大後的時脈訊號CLK分別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4作輸出,並且將該放大後的時脈訊號CLK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
切換控制電路60,係從聯想記憶體100之控制電路而接收檢索開始訊號SB以及重置訊號RST,並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4而分別接收一致訊號MTH1~MTH4。
而後,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接收檢索開始訊號SB以及重置訊號RST,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1對於多工器61作輸出。
又,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而接收一致訊號MTH4,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1對於多工器61作輸出。切換控制電路60,係將此處理作1(=s-1=2-1)次之實行。
進而,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而接收一致訊號MTH1,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2對於多工器62作輸出。切換控制電路60,係將此處理作2(=s=2)次之實行。
進而,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而接收一致訊號MTH2,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3對於多工器63作輸出。切換控制電路60,係將此處理作2(=s=2)次之實行。
進而,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而接收一致訊號MTH3,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4對於多工器64作輸出。切換控制電路60,係將此處理作2(=s=2)次之實行。
多工器61,係接收2個的距離訊號D11、D15。而,多工器61,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到第1次之輸出訊號OUT1,則係將距離訊號D11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到第2次之輸出訊號OUT1,則係將距離訊號D15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
多工器62,係接收2個的距離訊號D12、D16。而,多工器62,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到第1次之輸出訊號OUT2,則係將距離訊號D12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到第2次之輸出訊號OUT2,則係將距離訊號D16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
多工器63,係接收2個的距離訊號D13、D17。而,多工器63,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到第1次之輸 出訊號OUT3,則係將距離訊號D13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作輸出,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到第2次之輸出訊號OUT3,則係將距離訊號D17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作輸出。
多工器64,係接收2個的距離訊號D14、D18。而,多工器64,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到第1次之輸出訊號OUT4,則係將距離訊號D14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作輸出,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到第2次之輸出訊號OUT4,則係將距離訊號D18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作輸出。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到重置訊號RST,則係被驅動。而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若是從多工器61而接收距離訊號D11,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而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以升順而作了計數時而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1相互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1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1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1,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將動作停止。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將此處理,針對2個的距離訊號D11、D15之全部,而實行之。
又,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到重置訊號RST,則係被驅動。而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若是從多工器62而接收距離訊號D12,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而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 以升順而作了計數時而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2相互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2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2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2,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將動作停止。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將此處理,針對2個的距離訊號D12、D16之全部,而實行之。
進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到重置訊號RST,則係被驅動。而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若是從多工器63而接收距離訊號D13,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而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以升順而作了計數時而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3相互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3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3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3,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係將動作停止。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係將此處理,針對2個的距離訊號D13、D17之全部,而實行之。
進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到重置訊號RST,則係被驅動。而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若是從多工器64而接收距離訊號D14,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而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以升順而作了計數時而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4相互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4作計數,並 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4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4,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係將動作停止。
而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第2次之重置訊號RST,並從多工器64而接收距離訊號D18,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而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以升順而作了計數時而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8相互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4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4作了計數的時序之時序訊號(=時序訊號C1~CR之其中一者),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係將動作停止。
圖16,係為用以對於圖15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1的動作作說明之圖。
在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1)之各個處,若是開始與檢索資料相類似之參考資料的檢索,則切換控制電路60,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1對於多工器61作輸出。
之後,多工器61,係因應於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來之第1次的輸出訊號OUT1,而將距離訊號D11(=“3”)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因應於從切換控制電路 60而來之重置訊號RST,而被驅動。而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若是從多工器61而接收距離訊號D11(=“3”),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而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以升順而作了計數時而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1(=“3”)相互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1(=“3”)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1(=“3”)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1,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將動作停止。
之後,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而接收一致訊號MTH1,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2對於多工器62作輸出。
多工器62,係因應於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來之第1次的輸出訊號OUT2,而將距離訊號D12(=“2”)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因應於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來之重置訊號RST,而被驅動。而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若是從多工器62而接收距離訊號D12(=“2”),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以升順而作了計數時而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2(=“2”)相互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2(=“2”)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2(=“2”)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2,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將動作停止。
之後,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而接收一致訊號MTH2,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3對於多工器63作輸出。
多工器63,係因應於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來之第1次的輸出訊號OUT3,而將距離訊號D13(=“5”)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作輸出。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係因應於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來之重置訊號RST,而被驅動。而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若是從多工器63而接收距離訊號D13(=“5”),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以升順而作了計數時而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3(=“5”)相互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3(=“5”)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3(=“5”)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3,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係將動作停止。
之後,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而接收一致訊號MTH3,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4對於多工器64作輸出。
多工器64,係因應於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來之第1次的輸出訊號OUT4,而將距離訊號D14(=“1”)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作輸出。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係因應於從切換控制電路 60而來之重置訊號RST,而被驅動。而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若是從多工器64而接收距離訊號D14(=“1”),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以升順而作了計數時而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4(=“1”)相互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4(=“1”)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4(=“1”)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4,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係將動作停止。
之後,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而接收一致訊號MTH4,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1對於多工器61作輸出。
多工器61,係因應於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來之第2次的輸出訊號OUT1,而將距離訊號D15(=“2”)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因應於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來之重置訊號RST,而被驅動。而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若是從多工器61而接收距離訊號D15(=“2”),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以升順而作了計數時而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5(=“2”)相互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1(=“2”)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1(=“2”)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1,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將動作停止。
之後,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而接收一致訊號MTH1,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2對於多工器62作輸出。
多工器62,係因應於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來之第2次的輸出訊號OUT2,而將距離訊號D16(=“4”)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因應於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來之重置訊號RST,而被驅動。而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若是從多工器62而接收距離訊號D16(=“4”),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以升順而作了計數時而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6(=“4”)相互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2(=“4”)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2(=“4”)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2,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將動作停止。
之後,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而接收一致訊號MTH2,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3對於多工器63作輸出。
多工器63,係因應於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來之第2次的輸出訊號OUT3,而將距離訊號D17(=“2”)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作輸出。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係因應於從切換控制電路 60而來之重置訊號RST,而被驅動。而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若是從多工器63而接收距離訊號D17(=“2”),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以升順而作了計數時而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7(=“2”)相互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3(=“2”)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3(=“2”)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3,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係將動作停止。
之後,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3而接收一致訊號MTH3,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4對於多工器64作輸出。
多工器64,係因應於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來之第2次的輸出訊號OUT4,而將距離訊號D18(=“3”)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作輸出。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係因應於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來之重置訊號RST,而被驅動。而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若是從多工器64而接收距離訊號D18(=“3”),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來以升順而作了計數時而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8(=“3”)相互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4(=“3”)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4(=“3”)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4,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係將動作停止。
如此一來,切換控制電路60,係因應於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4而來之第2次的一致訊號MTH4,而將代表與藉由第2次之一致訊號MTH4所展示的時序相同之時序的時序訊號(=時序訊號C1~CR之其中一者),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
如此這般,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4,係分別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1~D14相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1~CN_4作計數,並輸出代表對於時脈數CN_1~CN_4作了計數之時序的一致訊號MTH1~MTH4,之後,分別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5~D18相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1~CN_4作計數,並輸出代表對於時脈數CN_1~CN_4作了計數之時序的一致訊號MTH1~MTH4。
亦即是,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4之各個,係對於能夠得到身為與距離訊號相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該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作輸出,且將此處理反覆實行2次。
當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之各個為由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1所成的情況時,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之各個,係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1=“3”、D12=“2”、D13=“5”、D14=“1”、D15=“2”、D16=“4”、D17=“2”、D18=“3”之和(=“22”)相一致的計數值時之時脈訊號CLK的時脈數(=“22”)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22”)作了計數的時序之時序訊 號(=時序訊號C1~CR之其中一者),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
圖17,係為對於圖10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的又一其他具體性構成作展示之概略圖。
參考圖17,當由W=2i=23=8所成,並由s=2x=22=4所成的情況時,係成為L=W/s=8/4=2,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2,係包含有放大器41、42、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2、和切換控制電路60、以及多工器61、62。
多工器61,係與4個的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3、DP15、DP17相對應地而被設置,多工器62,係與4個的距離演算電路DP12、DP14、DP16、DP18相對應地而被設置。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與多工器61相對應地而被設置,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與多工器62相對應地而被設置。
切換控制電路60,係從聯想記憶體100之控制電路而接收檢索開始訊號SB以及重置訊號RST。又,切換控制電路60,係從放大器41、42而接收時脈訊號CLK。進而,切換控制電路60,係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而接收一致訊號MTH1,並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而接收一致訊號MTH2。
而後,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接收檢索開始訊號SB以及重置訊號RST,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 並且將輸出訊號OUT1對於多工器61作輸出。
又,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而接收一致訊號MTH2,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1對於多工器61作輸出。
進而,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而接收一致訊號MTH1,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2對於多工器62作輸出。
之後,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而接收第s次的一致訊號MTH2,則係將代表與藉由第s次之一致訊號MTH2所展示的時序相同之時序的時序訊號(=時序訊號C1~CR之其中一者),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
多工器61,係從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3、DP15、DP17而分別接收距離訊號D11、D13、D15、D17,並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輸出訊號OUT1。
而,多工器61,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到第1次之輸出訊號OUT1,則係將距離訊號D11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若是接收到第2次之輸出訊號OUT1,則係將距離訊號D13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若是接收到第3次之輸出訊號OUT1,則係將距離訊號D15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若是接收到第4次之輸出訊號OUT1,則係將距離訊號D17對於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
又,多工器62,係從距離演算電路DP12、DP14、DP16、DP18而分別接收距離訊號D12、D14、D16、D18,並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輸出訊號OUT2。
而,多工器62,若是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到第1次之輸出訊號OUT2,則係將距離訊號D12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若是接收到第2次之輸出訊號OUT2,則係將距離訊號D14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若是接收到第3次之輸出訊號OUT2,則係將距離訊號D16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若是接收到第4次之輸出訊號OUT2,則係將距離訊號D18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若是從多工器61而接收距離訊號D11,並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重置訊號RST,則係藉由上述之方法,而對於當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1相互一致之計數值CV11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1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1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1,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將動作停止。
又,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若是從多工器61而接收距離訊號D13,並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重置訊號RST,則係藉由上述之方法,而對於當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3相互一致之計數值CV11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1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1作了計數的 時序之一致訊號MTH1,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將動作停止。
進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若是從多工器61而接收距離訊號D15,並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重置訊號RST,則係藉由上述之方法,而對於當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5相互一致之計數值CV11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1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1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1,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將動作停止。
進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若是從多工器61而接收距離訊號D17,並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重置訊號RST,則係藉由上述之方法,而對於當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7相互一致之計數值CV11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1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1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1,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將動作停止。
如此這般,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在每次接收到距離訊號和重置訊號時,對於當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從距離訊號D11起之第奇數個的距離訊號D11、D13、D15、D17之其中一者)相互一致之計數值CV11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1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1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1,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將動作停止。
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若是從多工器62而接收距 離訊號D12,並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重置訊號RST,則係藉由上述之方法,而對於當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2相互一致之計數值CV12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2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2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2,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將動作停止。
又,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若是從多工器62而接收距離訊號D14,並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重置訊號RST,則係藉由上述之方法,而對於當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4相互一致之計數值CV12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2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2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2,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將動作停止。
進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若是從多工器62而接收距離訊號D16,並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重置訊號RST,則係藉由上述之方法,而對於當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6相互一致之計數值CV12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2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2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2,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將動作停止。
進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若是從多工器62而接收距離訊號D18,並從切換控制電路60而接收重置訊號RST,則係藉由上述之方法,而對於當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8相互一致之計數值CV12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 數CN_2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2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2,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將動作停止。
如此這般,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在每次接收到距離訊號和重置訊號時,對於當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從距離訊號D12起之第偶數個的距離訊號D12、D14、D16、D18之其中一者)相互一致之計數值CV12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2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2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2,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將動作停止。
圖18,係為用以對於圖17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2的動作作說明之圖。
參考圖18,切換控制電路60,係因應於從聯想記憶體100之控制電路而來的檢索開始訊號SB以及重置訊號RST,而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1對於多工器61作輸出。
多工器61,係從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3、DP15、DP17而分別接收距離訊號D11、D13、D15、D17。之後,多工器61,係因應於第1次的輸出訊號OUT1,而將距離訊號D11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
如此一來,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1(=“3”)相一致之計數值CV11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1(=“3”)作計數。之後,計數值 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1(=“3”)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1,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將動作停止。
之後,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而接收一致訊號MTH1,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2對於多工器62作輸出。
多工器62,係從距離演算電路DP12、DP14、DP16、DP18而分別接收距離訊號D12、D14、D16、D18。之後,多工器62,係因應於第1次的輸出訊號OUT2,而將距離訊號D12(=“2”)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
如此一來,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2(=“2”)相一致之計數值CV12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2(=“2”)作計數。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2(=“2”)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2,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將動作停止。
接著,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而接收一致訊號MTH2,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1對於多工器61作輸出。
多工器61,係因應於第2次的輸出訊號OUT1,而將 距離訊號D13(=“5”)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
如此一來,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3(=“5”)相一致之計數值CV11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1(=“5”)作計數。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1(=“5”)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1,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將動作停止。
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而接收一致訊號MTH1,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2對於多工器62作輸出。
多工器62,係因應於第2次的輸出訊號OUT2,而將距離訊號D14(=“1”)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
如此一來,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4(=“1”)相一致之計數值CV12時的時脈數CN_2(=“1”)作計數。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2(=“1”)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2,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將動作停止。
又,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 52而接收一致訊號MTH2,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1對於多工器61作輸出。
多工器61,係因應於第3次的輸出訊號OUT1,而將距離訊號D15(=“2”)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
如此一來,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5(=“2”)相一致之計數值CV11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1(=“2”)作計數。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1(=“2”)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1,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將動作停止。
又,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而接收一致訊號MTH1,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2對於多工器62作輸出。
多工器62,係因應於第3次的輸出訊號OUT2,而將距離訊號D16(=“4”)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
如此一來,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6(=“4”)相一致之計數值CV12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2(=“4”)作計數。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2(=“4”)作 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2,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將動作停止。
又,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而接收一致訊號MTH2,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1對於多工器61作輸出。
多工器61,係因應於第4次的輸出訊號OUT1,而將距離訊號D17(=“2”)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作輸出。
如此一來,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7(=“2”)相一致之計數值CV11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1(=“2”)作計數。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1(=“2”)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1,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將動作停止。
之後,切換控制電路60,若是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而接收一致訊號MTH1,則係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將重置訊號RST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並且將輸出訊號OUT2對於多工器62作輸出。
多工器62,係因應於第4次的輸出訊號OUT2,而將距離訊號D18(=“3”)對於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作輸出。
如此一來,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8(=“3”)相一致之計數值CV12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2(=“3”)作計數。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2(=“3”)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2,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之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將動作停止。
如此一來,切換控制電路60,係因應於從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而來之第4次的一致訊號MTH2,而將代表與藉由第4次之一致訊號MTH2所展示的時序相同之時序的時序訊號(=時序訊號C1~CR之其中一者),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
如此這般,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2,係交互地而分別對於當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從距離訊號D11起之第奇數個的距離訊號D11、D13、D15、D17之其中一者)以及距離訊號(=從距離訊號D11起之第偶數個的距離訊號D12、D14、D16、D18之其中一者)相互一致之計數值CV11、CV12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1、CN_2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1、CN_2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1、MTH2,對於切換控制電路60作輸出。又,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2,係將此處理反覆實行4(=s)次。
當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之各個為由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2所成的情況時,距離/時脈數轉換電 路DC1~DCR之各個,係對於能夠得到與距離訊號D11=“3”、D12=“2”、D13=“5”、D14=“1”、D15=“2”、D16=“4”、D17=“2”、D18=“3”之和(=“22”)相一致的計數值時之時脈訊號CLK的時脈數(=“22”)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22”)作了計數的時序之時序訊號(=時序訊號C1~CR之其中一者),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
在上述構成中,雖係針對W=8的情況而作了說明,但是,只要滿足2i,則W係亦可為8以外之值。
又,當W為滿足2i之8以外之值時,亦同樣的,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係分別藉由與上述之動作相同的動作,來將時序訊號C1~CR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
又,在上述構成中,雖係針對s=2、4的情況而作了說明,但是,s只要為W以下之滿足2x的整數,則亦可為由2、4以外之值所成,於該情況,亦同樣的,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係分別藉由與上述之動作相同的動作,來將時序訊號C1~CR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
如同上述一般,在圖13以及圖17中,係針對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2、DC”1-2)之各個為由2個的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2所成的情況而作了說明。
而,當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之各個為由圖 13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2或者是圖17中所示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2所成的情況時,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將一致處理反覆實行W/2次,該一致處理,係為若是接收當將W個的距離訊號(=距離訊號D11~D1W等)配列成一列時之從其中一端起的第p(p為滿足1≦p<W之奇數)個的距離訊號,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以升順來作了計數時,能夠得到與第p個的距離訊號相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1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1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1作輸出。
又,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將一致處理反覆實行(W/2)-1次,該一致處理,係為若是接收當將W個的距離訊號(=距離訊號D11~D1W等)配列成一列時之從其中一端起的第q(q為滿足1<q≦W之偶數)個的距離訊號,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以升順來作了計數時,能夠得到與第q個的距離訊號相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2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2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訊號MTH2作輸出,又,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若是接收W/2次之一致訊號MTH1,並且接收第W個的距離訊號,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CLK相互同步地而以升順來作了計數時,能夠得到與第W個的距離訊號相一致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CLK之時脈數CN_2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時脈數CN_2作了計數的時序之時序訊號(=時序訊號C1~CR 之其中一者),對於Winner檢測器20作輸出。於此情況,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係構成「第1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係構成「第2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
又,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之計數器311(或者是計數器311A),係構成「第1計數器」,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之一致檢測電路312,係構成「第1一致檢測電路」。
進而,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之計數器311(或者是計數器311A),係構成「第2計數器」,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2之一致檢測電路312,係構成「第2一致檢測電路」。
如圖13以及圖17中所示一般,藉由將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2、DC”1-2)之各個以2個的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51、52來構成,係能夠削減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DC1~DCR之電路面積,而能夠將消耗電力降低。
圖19,係為對於最短檢索時間之比較作展示之圖。在圖19中之所謂頻率映射型,係指將檢索資料和參考資料之間的距離轉換為頻率並對與檢索資料相類似之參考資料進行檢索的聯想記憶體。
又,圖19之(a),係對於將M×W=16位元×8單元=128位元之參考資料作了64個的使用的情況時之最短檢索時間的比較作展示。進而,圖19之(b),係對於將M×W=16 位元×16單元=256位元之參考資料作了64個的使用的情況時之最短檢索時間的比較作展示。
參考圖19之(a),在將M×W=16位元×8單元=128位元之參考資料作了64個的使用的情況時,於頻率映射型之聯想記憶體中,最短檢索時間係為1280(ns),相對於此,在本發明之聯想記憶體100中,最短檢索時間係為20(ns)。
參考圖19之(b),在將M×W=16位元×16單元=256位元之參考資料作了64個的使用的情況時,於頻率映射型之聯想記憶體中,最短檢索時間係為210000(ns),相對於此,在本發明之聯想記憶體100中,最短檢索時間係為40(ns)。
如此這般,藉由實驗,係實際證明了: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所致知聯想記憶體100,相較於先前技術之頻率映射型之聯想記憶體,係能夠以更縮短了2個位數以上的短時間,來檢索出與檢索資料相類似之參考資料。
又,係藉由實驗而實際證明了: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所致之聯想記憶體100,隨著參考資料之位元數的增加,檢索時間係飛躍性地縮短。
圖20,係為對於消耗電力之比較作展示之圖。在圖20中,先前技術例之聯想記憶體,係為在非專利文獻3中所記載之聯想記憶體。
參考圖20,在先前技術例之聯想記憶體中,係使用有64個的參考資料,在本發明之聯想記憶體100中,係 使用有128個的參考資料。
而,在先前技術例之聯想記憶體中,消耗電力係為321(mW),相較於此,在本發明之聯想記憶體100中,消耗電力係為2.13(mW)。
如此這般,係藉由實驗而實際證明了: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所致之聯想記憶體100,就算是參考資料為增加為2倍,亦能夠相較於先前技術例之聯想記憶體而將消耗電力作2個位數的降低。
故而,若是使用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所致之聯想記憶體100,則可明顯得知,係能夠以低消耗電力來高速地檢索出與檢索資料相類似之參考資料。
另外,在上述說明中,雖係針對使用曼哈坦距離來對於與檢索資料相類似之k個的參考資料進行檢索的情況而作了說明,但是,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亦可使用漢明距離來對於與檢索資料相類似之k個的參考資料進行檢索。
於此情況,M位元,係由1位元所成,參考資料保存電路SC11~SC1W、SC21~SC2W、...、SCR1~SCRW之各個,係將1位元之參考資料作保存。又,距離演算電路DP11~DP1W、DP21~DP2W、...、DPR1~DPRW之各個,係依據式(1)來對於檢索位元之1位元和參考資料之1位元之間的距離進行演算。
又,聯想記憶體100,係依據上述之動作,而使用漢明距離來對於與檢索資料相類似之k個的參考資料進行檢 索。
此次所揭示之實施形態,係全部僅為例示,而並非為對於範圍作限制者。本發明之範圍,係並非由上述之實施形態的說明所界定,而是由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並包含有在與申請專利範圍均等之意義以及範圍內的所有之變更。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係被適用於聯想記憶體者。
D11~D1W‧‧‧距離訊號
DP11~DP1W‧‧‧距離演算電路
21、22、2W‧‧‧放大器
31、32、3W‧‧‧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
DC1‧‧‧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
C1‧‧‧時序訊號
CLK‧‧‧時脈訊號
SB‧‧‧檢索開始訊號

Claims (9)

  1. 一種聯想記憶體,其特徵為,具備有:參考資料保存電路,係各別保存具備有M×W(M為1以上之整數,W為2以上之整數)位元之位元長度的R(R為2以上之整數)個的參考資料;和R個的距離演算電路,係對應於前述R個的參考資料而作設置,並各別具備有M×W位元之位元長度,且輸出代表身為檢索對象之檢索資料和前述參考資料之間的距離之R個的距離訊號;和R個的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係對應於前述R個的距離演算電路而作設置,並從各別所對應之距離演算電路,來接收各別具有M位元之位元長度的W個的距離訊號,並對於能夠得到與該接收到之W個的距離訊號之和相一致的計數值時之時脈訊號的時脈數作計數,而將代表身為對於前述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之一致時序的時序訊號作輸出;和Winner檢測器,係基於從前述R個的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所接收到之R個的時序訊號,而以前述一致時序為早的順序來檢測出k(k為滿足1≦k≦R之整數)個的時序訊號,並將該檢測出之k個的時序訊號,作為代表前述檢索資料和前述參考資料之間之類似度的匹配訊號而輸出。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聯想記憶體,其中,前述R個的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之各個,係包含有 與各別具備有M位元之位元長度之W個的距離訊號相對應地而被設置,並且被作了串聯連接之W個的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前述W個的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當W=2的情況時,係包含有:第1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係與身為在將前述W個的距離訊號配列為一列時之其中一端的距離訊號之第1個距離訊號相對應地而被設置,並且若是接收到前述第1個距離訊號,則對於在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相互同步地以升順來作了計數時而能夠得到與前述所接收到的第1個距離訊號相一致之計數值時之時脈訊號的第1時脈數作計數,並輸出代表將前述第1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之第1一致訊號;和第2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係與從前述其中一端起之第W個距離訊號相對應地而被設置,並且若是從前述第1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而接收到前述第1一致訊號,則係被驅動並接收前述第W個距離訊號,且對於在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相互同步地以升順來作了計數時而能夠得到與前述所接收到的第W個距離訊號相一致之計數值時之時脈訊號的第2時脈數作計數,並對於前述Winner檢測器而輸出代表將前述第2時脈數作了計數之時序的前述時序訊號,前述W個的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當W為3以上的情況時,係包含有: 前述第1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和W-2個的第3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係與從第2個距離訊號起直到第W-1個距離訊號為止之W-2個的距離訊號相對應地被設置,並且若是各別從前述第1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或者是對應於第w-1(w為滿足2≦w≦W-1之整數)個距離訊號地被設置之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而接收到代表在能夠得到與前述第1個或者是前述第w個距離訊號相一致時之計數值時的時脈訊號之時脈數作了計數之時序的第2一致訊號,則係被驅動並接收前述第w個距離訊號,且對於在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相互同步地以升順來作了計數時而能夠得到與前述所接收到的第w個距離訊號相一致之計數值時之時脈訊號的第3時脈數作計數,並輸出代表將前述第3時脈數作了計數之時序的第3一致訊號;和第4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係與第W個距離訊號相對應地而被設置,並且若是從對應於第W-1個距離訊號地被設置之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而接收到前述第3一致訊號,則係被驅動並接收前述第W個距離訊號,且對於在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相互同步地以升順來作了計數時而能夠得到與前述所接收到的第W個距離訊號相一致之計數值時之時脈訊號的第4時脈數作計數,並對於前述Winner檢測器而輸出代表將前述第4時脈數作了計數之時序的前述時序訊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之聯想記憶體,其 中,前述第1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係包含有:將M位元之位元值以升順來作計數,並將該計數了的計數值依序輸出之第1計數器、和從前述第1計數器而依序接收前述計數值,並且從前述距離演算電路而接收前述第1個距離訊號,且對於當前述接受到的計數值為與前述第1個距離訊號一致時之前述第1時脈數作計數,若是得到前述第1時脈數,則將前述第1一致訊號輸出之第1一致檢測電路,前述第2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係包含有:將M位元之位元值以升順來作計數,並將該計數了的計數值依序輸出之第2計數器、和從前述第2計數器而依序接收前述計數值,並且從前述距離演算電路而接收前述第W個距離訊號,且若是從前述第1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而接收到前述第1一致訊號則係被驅動,並對於當前述接受到的計數值為與前述第W個距離訊號一致時之前述第2時脈數作計數,若是得到前述第2時脈數,則對於前述Winner檢測器而輸出前述時序訊號之第2一致檢測電路,前述W-2個的第3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之各個,係包含有:將M位元之位元值以升順來作計數,並將該計數了的計數值依序輸出之第3計數器、和從前述第3計數器而依序接收前述計數值,並且從前 述距離演算電路而接收前述第w個距離訊號,且若是接收到前述第2一致訊號則係被驅動,並對於當前述接受到的計數值為與前述第w個距離訊號一致時之前述第3時脈數作計數,若是得到前述第3時脈數,則將前述第3一致訊號輸出之第3一致檢測電路,前述第4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係包含有:將M位元之位元值以升順來作計數,並將該計數了的計數值依序輸出之第4計數器、和從前述第4計數器而依序接收前述計數值,並且從前述距離演算電路而接收前述第W個距離訊號,且若是接收到前述第3一致訊號則係被驅動,並對於當前述接受到的計數值為與前述第W個距離訊號一致時之前述第4時脈數作計數,若是得到前述第4時脈數,則對於前述Winner檢測器而輸出前述時序訊號之第4一致檢測電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聯想記憶體,其中,前述W,係由2i(i為2以上之整數)所成,前述R個距離/時脈數轉換電路之各個,係包含有與W/s(s為相等於W以下之2x,x為正整數)個的距離訊號相對應地被設置,並基於各別具備有M位元之位元長度之W個的距離訊號而輸出前述時序訊號之W/s個的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前述W/s個的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係若是各別接收 由前述W/s個的距離訊號所成之s組的距離訊號,則在對於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同步地而以升順來作了計數時,在能夠得到與在前述所接收到的s組之距離訊號中所包含之W個的距離訊號之和相一致之計數值時的前述時脈數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前述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之前述時序訊號,對於前述Winner檢測器作輸出。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聯想記憶體,其中,前述W/s個的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若是接收到前述W/s個的距離訊號,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同步地而以升順來作了計數時,能夠得到與前述所接收到之W/s個的距離訊號之和相一致的計數值時之時脈訊號的第1時脈數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前述第1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之第1一致訊號作輸出,將此處理,反覆實行s-1次,並將前述第1一致訊號作前述s-1次之輸出,並且,若是在第s次時而接收到前述W/s個的距離訊號,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同步地而以升順來作了計數時,能夠得到與前述所接收到之W/s個的距離訊號之和相一致的計數值時之時脈訊號的第2時脈數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前述第2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之前述時序訊號,對於前述Winner檢測器作輸出。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聯想記憶體,其中,前述W/s個的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係具備有: 第1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其係將第1一致處理反覆實行W/2次,該第1一致處理,係為若是接收到從將前述W個的距離訊號配列成一列時之其中一端算起而為第p(p為滿足1≦p<W之奇數)個的距離訊號,則對於當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同步地而以升順來作了計數時,能夠得到與前述第p個距離訊號相一致的計數值時之時脈訊號的第3時脈數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前述第3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之第2一致訊號輸出;和第2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其係將第2一致處理反覆實行((W/2)-1)次,該第2一致處理,係為若是接收到從前述其中一端算起而為第q(q為滿足1<q≦W之偶數)個的距離訊號,則對於當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同步地而以升順來作了計數時,能夠得到與前述第q個距離訊號相一致的計數值時之時脈訊號的第4時脈數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前述第4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之第3一致訊號輸出,並且,該第2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係將前述第2一致訊號接收前述W/2次,若是接收到第W個距離訊號,則係對於當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同步地而以升順來作了計數時,能夠得到與前述第W個距離訊號相一致的計數值時之時脈訊號的第5時脈數作計數,並將代表對於前述第5時脈數作了計數的時序之前述時序訊號對於前述Winner檢測器作輸出。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聯想記憶體,其中, 前述R個的距離/時脈轉換電路之各個,係更進而包含有:切換控制電路,其係若是從前述第1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而接收到前述第2一致訊號,則將該接收到的第2一致訊號對於前述第2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作輸出,且若是從前述第2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而接收到前述第3一致訊號,則將該接收到的第3一致訊號對於前述第1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作輸出,前述第1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係在每次從前述切換控制電路而接收到前述第3一致訊號時,實行1次之前述第1一致處理,前述第2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係在每次從前述切換控制電路而接收到前述第2一致訊號時,實行1次之前述第2一致處理,並且若是接收前述W/2次之前述第2一致訊號,則對於前述第5時脈數作計數,並將前述時序訊號對於前述Winner檢測器作輸出。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聯想記憶體,其中,前述第1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係包含有:第1計數器,係反覆實行前述W/2次之第1輸出處理,該第1輸出處理,係為對於M位元之位元值以升順來作計數,並將該計數了的計數值依序作輸出;和第1一致檢測電路,係反覆實行前述W/2次之第2輸出處理,該第2輸出處理,係為從前述第1計數器而依序 接收前述計數值,並從前述距離演算電路而接收前述第p個距離訊號,且對於當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同步地以升順來作了計數時,前述所接收到的計數值會與前述第p個距離訊號相一致時的前述第3時脈數作計數,並輸出前述第2一致訊號,前述第2計數值一致檢測電路,係包含有:第2計數器,係反覆實行前述W/2次之第3輸出處理,該第3輸出處理,係為對於M位元之位元值以升順來作計數,並將該計數了的計數值依序作輸出;和第2一致檢測電路,係實行前述((W/2)-1)次之第2輸出處理,該第2輸出處理,係為從前述第2計數器而依序接收前述計數值,並從前述距離演算電路而接收前述第q個距離訊號,且對於當將計數值與時脈訊號同步地以升順來作了計數時,前述所接收到的計數值會與前述第q個距離訊號相一致時的前述第4時脈數作計數,並輸出前述第3一致訊號,並且,該第2一致檢測電路,若是接收到前述W/2次之前述第2一致訊號,則係對於前述所接收到之計數值為與前述第W個距離訊號相一致時之前述第5時脈數作計數,並將前述時序訊號對於前述Winner檢測器作輸出。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或第8項所記載之聯想記憶體,其中,前述第1~第4之計數器的各個,係由將M位元之計數值以升順來輸出之M個的分頻器所成, 將在從前述M位元之計數值的最下位位元起而朝向最上位位元的方向上之第m(m為滿足1≦m≦M之整數)位的位元值作輸出之分頻器,係輸出將時脈訊號作了2m-1次之分頻的訊號。
TW102114394A 2012-08-23 2013-04-23 聯想記憶體 TWI5798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83975A JP5916563B2 (ja) 2012-08-23 2012-08-23 連想メモ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9469A true TW201409469A (zh) 2014-03-01
TWI579851B TWI579851B (zh) 2017-04-21

Family

ID=50149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4394A TWI579851B (zh) 2012-08-23 2013-04-23 聯想記憶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916563B2 (zh)
TW (1) TWI579851B (zh)
WO (1) WO20140303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718706D0 (en) 2007-09-25 2007-11-07 Creative Physic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laser speckle
JP5800422B2 (ja) * 2011-11-07 2015-10-28 国立大学法人広島大学 連想メモリ
US11388617B2 (en) * 2017-05-16 2022-07-12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JP7475080B2 (ja) 2020-04-01 2024-04-26 義憲 岡島 曖昧検索回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3833A (en) * 1987-12-08 1991-06-11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eed forward neural network for unary associative memory
EP0859366A1 (en) * 1997-02-12 1998-08-19 STMicroelectronics S.r.l. Associative memory device with optimized occupation, particularly for the recognition of words
US6934795B2 (en) * 1999-09-23 2005-08-23 Netlogic Microsystems, Inc. Content addressable memory with programmable word width and programmable priority
JP3731046B2 (ja) * 2001-01-19 2006-01-05 国立大学法人広島大学 半導体連想メモリ
DE60211761T2 (de) * 2001-01-19 2007-05-24 President Of Hiroshima University, Higashihiroshima Inhaltsadressierbarer Halbleiterspeicher
WO2004077669A1 (ja) * 2003-02-28 2004-09-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確率的パルス発生器と差分絶対値演算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マンハッタン距離演算装置
WO2008105157A1 (ja) * 2007-02-27 2008-09-04 Hiroshima University 増幅回路および連想メモリ
US8195873B2 (en) * 2009-02-06 2012-06-05 Hillel Gazit Ternary content-addressable memory
JP5224601B2 (ja) * 2009-10-01 2013-07-03 国立大学法人広島大学 連想メモリ
JP4588114B1 (ja) * 2010-02-18 2010-11-24 克己 井上 情報絞り込み検出機能を備えたメモリ、その使用方法、このメモリを含む装置。
US9275734B2 (en) * 2010-02-18 2016-03-01 Katsumi Inoue Memory having information refinement detection function by applying a logic operation in parallel for each memory address to the match/mismatch results of data items and memory addresses, information detection method using memory, and memory address comparison circuit for the memory
JP5800422B2 (ja) * 2011-11-07 2015-10-28 国立大学法人広島大学 連想メモ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16563B2 (ja) 2016-05-11
JP2014041676A (ja) 2014-03-06
TWI579851B (zh) 2017-04-21
WO2014030383A1 (ja) 2014-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9851B (zh) 聯想記憶體
US8937828B2 (en) Associative memory
JP2017228295A (ja) 演算装置
TW202013202A (zh) 具有資料匯流排反轉之半導體分層裝置
CN114095027A (zh) 一种低压低功耗的异步逐次逼近式模数转换器装置
JP4947395B2 (ja) 半導体試験装置
US8862647B2 (e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and exponent calculation method
JP6215732B2 (ja) 再構成可能連想メモリ
JP6327717B2 (ja) k近傍法連想メモリ
WO2024066561A1 (zh) 查找空闲存储的装置、方法及芯片
JP6085187B2 (ja) 連想メモリ
JP6389438B2 (ja) k近傍法連想メモリ
TW201506779A (zh) 邏輯運算裝置
JP2014194619A (ja) バッファ回路及び半導体集積回路
RU154062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бора перестановок
US10170166B1 (en)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for memory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hereof
JP2013132006A5 (zh)
JP2016143430A5 (zh)
WO2022181507A1 (ja) 制御装置
Bazzi et al. Hardware Acceleration of DNA Pattern Matching with Binary Memristors
CN110209609B (zh) 串行接口电路、半导体装置以及串行并行转换方法
JP2005260285A (ja) データ圧縮装置
Yang et al. A 75.6 M base-pairs/s FPGA accelerator for FM-index based paired-end short-read mapping
RU2580803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иска информации
SU1314386A1 (ru) Ассоциативное запомин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