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07898A - 電力電子裝置及其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力電子裝置及其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07898A
TW201407898A TW101136276A TW101136276A TW201407898A TW 201407898 A TW201407898 A TW 201407898A TW 101136276 A TW101136276 A TW 101136276A TW 101136276 A TW101136276 A TW 101136276A TW 201407898 A TW201407898 A TW 20140789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module
offset
guiding
connector
alig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6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30031B (zh
Inventor
kai-tian Yan
bao-yu Liu
Ming-Gang Chen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407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78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0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003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38Back panels or connecting means therefor; Terminals; Coding means to avoid wrong insertion
    • H05K7/1452Mounting of connectors; Switching; Reinforcing of back panels
    • H05K7/1454Alignment mechanisms; Drawout c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案係關於一種電力電子裝置及其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對位裝置包括第一連接器、導軌單元及第二連接器,功率模塊沿導軌單元向後安裝部移動,使第一第二連接器間電連接,還包括引導裝置,約束功率模塊沿導軌單元移動的偏移量,引導裝置包括引導部與對位部,引導部遠離對位部的一端為接納端;接納端約束功率模塊的偏移量為第一偏移量;對位部約束功率模塊的偏移量為第二偏移量;導軌單元約束功率模塊的偏移量為第三偏移量;兩連接器的連接約束功率模塊的偏移量為第四偏移量;第一偏移量大於等於第三偏移量,第四偏移量大於等於第二偏移量。

Description

電力電子裝置及其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電力電子裝置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尤其與該電力電子裝置的功率模塊插拔時的對位裝置有關。
現有技術中,在電力電子裝置領域,需要在電力電子裝置的櫃體內設置功率模塊,如圖1所示,在櫃體內由左側板13,右側板14,頂板15,底板16,背板17,形成了一個腔室,如圖2所示的功率模塊31,插入時,功率模塊31從腔室的前端插入(或稱裝入),向腔室後端的背板17移動,在進行功率模塊31的拔出(拆出)時,功率模塊31沿腔室的後端往腔室的前端移動。功率模塊31的插入與拔出統稱爲功率模塊31的插拔,裝入和拆出統稱拆裝。
功率模塊31的連接需要用到接插件,一般直接利用接插件本身的公母對插定位;通常的做法如圖2所示,功率模塊31支撑在左導軌32和右導軌33上,通過接插件的插頭35和接插件的插座34的配合,實現沿左、右導軌32、33的深度方向的插拔,接插件主要利用插頭35上的插針來定位。
因此,現有技術的上述定位方式的不足之處在於,左、右導軌32、33並沒有進行精準的定位設計,由於製造及裝配的累計公差,很難達到接插件的精準的插接定位,會降低電力電子産品的可靠度,而且隨著功率模塊31的重量加重,會因機械應力大損壞接插件本身。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爲提供一種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電力電子裝置的很難達到接插件精準的插接定位、功率模塊重量加重時會損壞接插件本身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本發明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的電力電子裝置。
爲達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較廣義實施例爲提供一種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用於電力電子裝置的功率模塊自電力電子裝置櫃體的後安裝部插拔時的對位,該後安裝部設置於該櫃體的背板內側,該對位裝置包括該功率模塊上設置的第一連接器、該櫃體左側板和右側板的內側設置的導軌單元及該後安裝部上設置的第二連接器,該功率模塊沿該導軌單元向後安裝部移動,使該第一連接器與該第二連接器連接,實現該第一連接器和該第二連接器之間的電連接,該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還包括一引導裝置,約束該功率模塊沿該導軌單元移動的偏移量,該引導裝置包括一引導部與一對位部,該引導部遠離該對位部的一端爲接納端;該接納端約束該功率模塊的偏移量爲第一偏移量;該對位部約束該功率模塊的偏移量爲第二偏移量;該導軌單元約束該功率模塊的偏移量爲第三偏移量;該第一連接器與該第二連接器的連接約束該功率模塊的偏移量爲第四偏移量;該第一偏移量大於等於該第三偏移量,該第四偏移量大於等於該第二偏移量。
本發明的電力電子裝置,具有本發明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主要是以導軌單元作爲一級定位,並設計尺寸精準的導柱、導套結構或凸條、凸點組結構,作爲二級定位,來達到功率模塊對插時的精準定位,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簡單,結構緊凑以及産品可靠性高等優點。並且,本發明能夠減少接插件的插頭和插座連接時的機械應力,即使在産品的自身重量較重的時候,也能夠避免損壞接插件本身。
體現本發明特徵與優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明中詳細叙述。應理解的是本發明能夠在不同的實施方式上具有各種的變化,然其皆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式在本質上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本發明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可以應用於功率因數校正器、不間斷電源、有源電力濾波器等電力電子裝置,但並不局限於此,只要是需要用到功率模塊的電力電子裝置均可。本發明實施例的電力電子裝置,可包括功率模塊5、櫃體、後安裝部12以及本發明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對位裝置包括功率模塊5上設置的第一連接器、櫃體左右側板的內側設置的導軌單元2,以及後安裝部12上設置的第二連接器。後安裝部12設置於櫃體的背板17內側,即,後安裝部12可以直接鎖付固定在櫃體背板上(即,背板17的內側表面),也可以直接鎖付固定在導軌單元2的後端(導軌單元2的後端爲靠近櫃體的背板側的一端),也可以是如圖23所示,在櫃體內靠近背板17的位置,設置兩安裝立柱121、122,安裝立柱121、122並不與背板17接觸,安裝立柱的高度方向爲(如圖23的紙面方向)自背板17的底部向背板17的頂部延伸,具體的高度視情况而定,只要保證其上鎖付的第二連接器能與功率模塊5上的第一連接器很好地配合即可。該後安裝部12設置於兩安裝立柱121、122。需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所表達的第一部件位於第二部件「內側」的概念,是指以內外區分的方向上,第一部件在第二部件內,包括在第二部件的內表面和靠近第二部件內表面的位置,第一部件可以和第二部件不直接接觸。對於構成櫃體的背板、左、右側板13、14來講,是以櫃體的內外空間來區分內外方向。
以下分別介紹本發明三個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
第一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
如圖3-圖5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具有用於功率模塊5插拔時的精確對位的引導裝置,整體來講,引導裝置是基於導軌單元2的定位作爲一級定位,並設計尺寸精準的導柱單元1與導套單元3,作爲二級定位,達到精準的對位;從而能使功率模塊5的插拔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而且使得電力電子裝置結構緊凑,産品可靠性提高。
具體而言,如圖3-圖4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用於電力電子裝置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包括導軌單元2、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
導軌單元2可設置於電力電子裝置的櫃體左側板和右側板的內側,導軌單元既可以和左側板13和右側板14直接接觸,也可以不是直接接觸。櫃體的後安裝部12安裝於櫃體背板17的內側。功率模塊5的後端設置有第一連接器,即該第一連接器爲圖4和圖5所示的接插件插頭8,而後安裝部12內側表面設置有第二連接器,即該第二連接器爲圖4和圖5所示的與接插件插頭8對插的接插件插座11,當然,第一連接器可以是接插件插座11,第二連接器可以是接插件插頭8,即可以是接插件插頭8設置在後安裝部12內側表面,而接插件插座11設置在功率模塊5的後端。本說明書中,對於功率模塊5來講,其在移動過程中離櫃體的後安裝部12內側相對較近的一端爲後端,離櫃體的後安裝部12內側相對較遠的一端爲前端。在進行功率模塊5的插拔時,功率模塊5沿導軌單元2向後安裝部12移動,使接插件插頭8和接插件插座11連接,即機械連接,進而實現接插件插頭8和接插件插座11之間的電連接。
如圖3-圖5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還包括約束功率模塊5沿導軌單元2移動的偏移量的引導裝置,引導裝置由設置在功率模塊5後端的導柱單元1與設置在後安裝部12(具體的說,後安裝部12可爲後安裝橫梁)的導套單元3所組成;當然,導柱單元1與導套單元3也可以互換位置,即也可以是導柱單元1設置在後安裝部12而導套單元3設置在功率模塊5的後端。導柱單元1與導套單元3是功率模塊5插拔時二級定位的核心部件,爲了增大平衡性與可靠度,導柱單元1包括在功率模塊5的寬度方向(橫向,功率模塊5沿功率模塊5的縱向進行插拔)上靠近兩端的位置對稱設置的一對導柱9,與之匹配的,導套單元3包括在後安裝部12靠近兩端的位置對稱設置的一對導套10,用以分散接插件插頭8與接插件插座11連接時的局部機械應力。
如圖5所示,功率模塊5的前面板上對稱的設置有把手單元,把手單元可爲一對把手6,以更好的更輕鬆省力地插拔功率模塊,把手6鎖付在功率模塊5的前面板上,而接插件插頭8和導柱9都是鎖付在功率模塊5的後端板(或稱後板)上,跟隨功率模塊5做整體的移動。對導柱9需要進行熱處理,例如淬火和退火處理,以提高其剛度硬度及耐磨性。如圖11所示,導柱9的頂端,也即導柱9與導套10最先接觸的部位,設有引導部24是爲了更好的引導導柱9裝入導套10內,達到精確對位的目的;引導部24的末端設有對位部90;引導部24的頂端(亦即,引導部24的接納端)爲圓角25,用以保護跟導柱9接觸的導套10的內表面,分散導柱9和導套10接觸部位的局部應力。
導軌單元2,是功率模塊5插拔時的一級定位的部件,導軌單元2引導和支撑功率模塊5在機櫃內移動,起到定位和導向的作用,是功率模塊5插拔(裝拆)方便性的基礎保證,本實施例的導軌單元2,如圖6所示,包括「U」型的左導軌4和右導軌7,他們分別鎖付固定在櫃體左側板和右側板內側表面上。而對於導軌單元2的具體形式,除了本實施例中的分體的「U」型外,還可以是分體的「L」型和「C」型,如圖12中(a)和(b)所示,除分體的兩導軌以外,導軌單元2還可以是一體的「U」型或「口」字型導軌,如圖12中(c)和(d)所示,「口」字型導軌在功率模塊5插拔過程中環繞功率模塊5。本實施例的導軌單元2採用「U」型結構,受力强度好,而且結構緊凑。另外,左導軌4和右導軌7,也可以用設置在功率模塊5底部的導軌160代替,如圖24所示,且導軌160引導和支撑功率模塊5在櫃體內移動,起到定位和導向的作用。
如圖10所示,左導軌4和右導軌7的內側表面,也就是靠近功率模塊的一側,設計有橫截面(這裏所說的橫截截面是由平行於後安裝部12且垂直於左導軌4或右導軌7的平面去截凸條28所得的截面)呈圓弧形狀的凸條28,凸條28可爲一條和上下平行的幾條。凸條28的設置讓左、右導軌4、7與功率模塊5保持綫與綫的接觸,而不是面與面的接觸,這樣不但能減少摩擦力使得功率模塊5插拔裝拆省力輕鬆,而且能減少零件表面的刮花現象,保證産品品質。當然,左右導軌4、7內側的凸條也可設計成如圖13所示的由多個凸點所組成的凸點組26等其他的形式。凸點組26中的每一凸點(凸點是自導軌單元4、7而向導軌單元4、7的兩相對內側延伸形成)的橫截面(這裏所說的橫截截面是由平行於後安裝部12且垂直於左導軌4或右導軌7的平面去截凸點所得的截面)也爲圓弧狀。凸條28或凸點組26不僅能對功率模塊5沿著其寬度方向上起一級定位的作用,初步限制功率模塊5在此寬度方向上的移動,而且還減少了功率模塊5與左右導軌4、7之間的摩擦,其中左導軌4和右導軌7的凸條28或凸點組26之間的尺寸,要比功率模塊5的寬度尺寸大。
導套10是功率模塊5插拔時二級定位的保證。後安裝部12鎖付固定在櫃體的背板的內側。如圖5所示,導套10和接插件插座11鎖付在後安裝部12上。爲了增大平衡性與可靠度,在功率模塊5的寬度方向上,跟導柱9有配套的數量及匹配的位置。可對導套10進行熱處理,提高其剛度硬度及耐磨性。如圖9、圖14和圖15所示,導套10內部設有引導部和對位部,其中遠離後安裝部12的一端,也即導套10與導柱9最先接觸的部位,爲其引導部,用以更好的引導導柱9進入導套10內,達到精確對位的目的;該引導部的頂端(亦即,接觸端)爲圓角,用以保護跟導柱9接觸的導套10的內表面,以及分散導柱9和導套10接觸部位的局部應力。自引導部後端(即,遠離引導部頂端的一端)到靠近後安裝部12的一端的部分爲其對位部。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功率模塊5插拔時的精確對位的過程如圖4-圖8所示,圖6顯示的是功率模塊插拔過程的主視示意圖,圖4和圖7顯示的是功率模塊5尚在推進中,與導套單元3快要接觸,二級定位快要開始的狀態;圖5和圖8顯示的是功率模塊5已經推進到底,與導套單元3接觸到最大位置,完成了插入過程或者安裝過程的狀態。
以下介紹功率模塊5插入的過程:
如圖4和圖7所示,隨著功率模塊5的位置從櫃體的前端(導軌單元遠離後安裝部12的一端)插入,向後安裝部12移動時,因爲尺寸L1<L2的關係(其中,L1爲導柱9的頂端與導套10的端口之間的距離,其中頂端和端口爲導柱9和導套10最先接觸的一端; L2爲接插件插頭8的頂端與接插件插座11的頂端之間的距離,其中頂端爲接插件插頭8和接插件插座11最先接觸的一端。),導柱9與導套10的連接先於接插件插頭8與接插件插座11的連接,此時能對功率模塊5沿著其寬度方向上起二級定位的作用,最終限制功率模塊5在此寬度方向上的移動;設計時,導柱9與導套10之間的配合間隙,在接觸端處的間隙比功率模塊與左右導軌之間的間隙大,在對位部間隙比接插件插頭8與接插件插座11之間的間隙小。從而,能夠讓導柱9與導套10之間的配合,來引導功率模塊5的插入與拔出,而不是靠接插件插頭8與接插件插座11之間的插拔,因此利用導柱9與導套10之間的配合,可以分擔承受接插件插頭8與接插件插座11之間的機械應力,能保護接插件插頭8與接插件插座11不受損壞,及增强他們之間的電氣連接性能與可靠度,同時達到精確定位的作用。
功率模塊5拔出的過程:當功率模塊5向櫃體前端移動時,同樣地,因爲前述尺寸L1<L2的關係,接插件插頭8脫離接插件插座11,比起導柱9脫離導套10更早,因此,同樣能分擔承受接插件插頭8與接插件插座11之間的機械應力。隨著功率模塊5在左右導軌4、7上,沿遠離後安裝部12方向繼續移動時,導柱9和導套10完全分開脫離,此時完全依賴於左導軌4和右導軌7內側的凸條28或凸點組26,起一級定位的作用,能對功率模塊5沿著其寬度方向上,起初步限制功率模塊5在此寬度方向上的移動即可,就可以將導柱單元安全拔出了。凸條28或凸點組26在實現限制功率模塊在寬度方向上的移動不是必須的,但有凸條28和凸點組26,能減小功率模塊5在移動過程中的摩擦力,能起到防止功率模塊5損壞的作用。
在上述功率模塊5插拔的過程,需要容納部件與被容納部件之間有配合間隙,其中,功率模塊5是被容納部件,而左、右導軌4、7及其內側表面設置的凸條28或凸點組26是容納部件,接插件插頭8是被容納部件,而接插件插座11則是容納部件,導套10是容納部件,而導柱9則是其被容納部件。有配合間隙,意味著被容納部件在容納部件內的移動必然有約束被容納部件的偏移量,這個偏移量是被容納部件的最大外形尺寸與容納部件的最小與之配合尺寸之間的尺寸差值。如圖6所示,在設置凸條28或凸點組26的情况下,左右導軌單元4、7約束功率模塊的偏移量記爲A,而A等於如圖6所示的左、右導軌4、7內側表面的凸條28或凸點組26之間的距離A1減去功率模塊的寬度A2,也即A=A1-A2。在不設置凸條28或凸點組26的情况下,A1爲左、右導軌4、7的內間距。
如圖15所示,相對於導柱9,導套10內設有引導部和對位部,如導套10的截面(即平行於功率模塊5插拔方向的平面截導套10所得的平面)所示,其引導部22的直徑逐漸減小的,在功率模塊5插入時,導柱9的前端經過引導部22後,即進入導套10內部的直徑不再變化的部分,這部分對導柱9起到對位作用,因而稱爲對位部23。引導部22遠離對位部23的一端爲接納端21,也即導套10的端口爲接納端21,當然,接納端21也可以做成一個橫截面直徑不變且與接納端等寬的接納部。當然,導套10也可以不設置引導部,只在導柱9上設置引導部,而引導部所連接的橫截面直徑不變的部分可相當於對位部,而引導部的遠離對位部的一端則爲接納端。如圖16所示,接納端21約束功率模塊5的偏移量記爲D,則D等於導套10的接納端21的內孔徑(也即導套10的引導部端口處內孔徑)D1減去導柱9的頂端外徑(導柱9的頂端外徑也即導柱9的引導部24的圓角處的外徑)D2,即D=D1-D2。偏移量D≥A,以使功率模塊5沿導軌單元2移動時順利接受引導柱9與導套10的引導。
如圖17所示,導柱9和導套10的對位部約束功率模塊5的偏移量記爲C,則C等於導套10的對位部23的內孔徑C1減去導柱9的導柱對位部90的外徑C2,即C=C1-C2。如圖18所示,接插件插頭8與接插件插座11的連接約束功率模塊5的偏移量記爲B,則B=接插件插座11的內孔徑B1減去接插件插頭8的外徑B2,即B=B1-B2。偏移量B≥C,以減小接插件插頭8與接插件插座11連接時的機械應力。偏移量D例如爲2-3mm,偏移量A例如爲1-2mm,偏移量B例如爲0.5mm,偏移量C例如爲0.1-0.2mm。此外,導柱9上的引導部24和導套10內的引導部是用來引導導柱9進入導套的,因此,引導部設置在導柱9上或者導套10內側之一的位置都可實現該功能,或者導柱9和導套10兩個位置都設置引導部,把手單元作爲方便插拔功率模塊5的部件,僅設置爲一個把手也是可以的。
第二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
如圖19和圖20所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其與第一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中不再强調設置導柱單元1與導套單元3作爲功率模塊5插拔的二級定位,而是通過左、右導軌4、7側面內面設置的凸條來作爲引導裝置(只有一個導軌上設置凸條也可以),以進行功率模塊5插拔的二級定位。
如圖19所示,在左、右導軌4、7內側設置的凸條由於高度(凸條高度是指如圖19所示的凸條向導軌4、7的兩相對內側延伸的長度)的不同形成有對位部20和引導部19,引導部19的前端爲接納端18,接納端18處的凸條高度爲0,而引導部19處的高度由0變化至對位部20處的凸條高度。這時,接納端18約束功率模塊5的偏移量D等於左、右導軌4、7上兩接納端18的間距減去功率模塊5的寬度,而對位部20約束功率模塊的偏移量C等於左、右導軌4、7上兩對位部20的間距減去功率模塊5的寬度,導軌單元2約束功率模塊5的偏移量A等於左、右導軌4、7的內間距減去功率模塊5的寬度,而接插件插頭8與接插件插座11的連接約束功率模塊5的偏移量B等於接插件插座11的內孔徑減去接插件插頭8的外徑;上述的各偏移量滿足偏移量D等於偏移量A,偏移量B大於偏移量C的關係。
如圖20所示,本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可在左導軌4及右導軌7的頂端內側,設置凸條29,以引導與控制功率模塊5的上下方向的移動。凸條29的形狀可與設置在左導軌4及右導軌7側面內面的具有引導部19和定位部20的凸條的形狀相同。
本實施例中,也可以由具有引導部19與對位部20的凸條以及導柱9和導套10共同進行二級定位,此時,上述的各偏移量仍需滿足偏移量D等於偏移量A,偏移量B大於偏移量C的關係。
第三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
本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不同的是,如圖21和圖22所示,在本發明中,是由多個形成有導向部和對位部的凸點組27,來代替第二實施例中的具有引導部19與對位部20的凸條,以對功率模塊5的插拔進行二級定位。
如圖21所示,在左、右導軌4、7側面內面設置凸點組27,後面的幾個高度相同的凸點形成定位部,而前面的幾個高度漸變的凸點形成引導部,而引導部的接納端相當於是高度爲0的凸點,或者說左、右導軌4、7自身作爲接納部。
如圖22所示,本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可在左導軌4及右導軌7的頂端內面,設置凸點組30,以引導與控制功率模塊5的上下方向的移動。凸點30的形狀可與設置在左導軌4及右導軌7側面內面的具有引導部和定位部的凸點組27的形狀相同。本實施例的功率模塊對位裝置,也可以在左右導軌4、7的頂端內面,設置凸條,以引導與控制功率模塊5的上下方向的移動。凸條的形狀可與第二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中設置在左導軌4及右導軌7側面內面的具有引導部19和定位部20的凸條的形狀相同。
本發明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其導軌單元2也可由凸條實現,同時設置在功率模塊5底部的導軌160也可用凸點組來代替;或者說導軌單元2由凸點組實現,導軌160用凸條來代替。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示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意識到在不脫離本發明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揭示的本發明的範圍和精神的情况下所作的更動與潤飾,均屬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之內。
1...導柱單元
2...導軌單元
3...導套單元
4...左導軌
5...功率模塊
6...把手
7...右導軌
8...接插件插頭
9...導柱
10...導套
11...接插件插座
12...後安裝部
13...左側板
14...右側板
15...頂板
16...底板
17...背板
18...接納端
19...引導部
20...對位部
21...接納端
22...引導部
23...對位部
24...引導部
25...圓角
26...凸點組
27...凸點組
28...凸條
29...凸條
30...凸點組
31...功率模塊
32...左導軌
33...右導軌
34...插座
35...插頭
90...對位部
121、122...安裝立柱
160...導軌
A1...左右導軌之間的距離
A2...功率模塊的寬度
B1...接插件插座的內孔徑
B2...接插件插座的外徑
C1...導套對位部的內孔徑
C2...導柱對位部的外徑
D1...導套的引導部的接納端內孔徑
D2...導柱的前端外徑
L1...導柱的頂端與導套的端口之間的距離
L2...接插件插頭的頂端與插座的頂端之間的距離
圖1爲現有技術電力電子裝置的櫃體內形成腔室的示意圖。
圖2爲現有技術的電力電子裝置的功率模塊插拔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4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的插拔過程的立體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功率模塊裝入後的立體示意圖。
圖6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的插拔過程的主視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的插拔過程的俯視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的功率模塊裝入後的俯視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的局部放大圖。
圖10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的導軌單元的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的導柱的立體示意圖。
圖12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的導軌示意圖。
圖13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的導軌內側表面上的凸點組示意圖。
圖14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的導套的立體示意圖。
圖15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的導套的剖視圖。
圖16-圖18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的功率模塊的插拔過程中導套與導柱的配合過程示意圖。
圖19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的引導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20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的引導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21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的引導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22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的引導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23是本發明實施例的電力電子裝置的後安裝部的一實施方式示意圖。
圖24是本發明的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中的導軌單元的一種實施方式示意圖。
4...左導軌
5...功率模塊
6...把手
7...右導軌
8...接插件插頭
9...導柱
10...導套
11...接插件插座
12...後安裝部
L1...導柱的頂端與導套的端口之間的距離
L2...接插件插頭的頂端與插座的頂端之間的距離

Claims (18)

  1. 一種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用於電力電子裝置的功率模塊自電力電子裝置櫃體的後安裝部插拔時的對位,該後安裝部設置於該櫃體的背板內側,該對位裝置包括該功率模塊上設置的第一連接器、該櫃體左側板和右側板的內側設置的導軌單元及該後安裝部上設置的第二連接器,該功率模塊沿該導軌單元向後安裝部移動,使該第一連接器與該第二連接器連接,實現該第一連接器和該第二連接器之間的電連接,其特徵在於,
      該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還包括一引導裝置,約束該功率模塊沿該導軌單元移動的偏移量,該引導裝置包括一引導部與一對位部,該引導部遠離該對位部的一端爲接納端;
      該接納端約束該功率模塊的偏移量爲第一偏移量;
      該對位部約束該功率模塊的偏移量爲第二偏移量;
      該導軌單元約束該功率模塊的偏移量爲第三偏移量;
      該第一連接器與該第二連接器的連接約束該功率模塊的偏移量爲第四偏移量;
      該第一偏移量大於等於該第三偏移量,該第四偏移量大於等於該第二偏移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引導裝置還包括一連接於該接納端且與該接納端等寬的接納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引導裝置爲一設置在該導軌單元的側面內側表面的形成有該引導部與該對位部的一凸條或凸點組。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凸條的橫截面爲圓弧狀,該凸點的橫截面爲圓弧狀。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引導裝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導柱與導套,該導柱與該導套的其中之一設置在該功率模塊上,其中另一設置在該後安裝部內側;該導柱的頂端及/或該導套的端口設置有該引導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引導部的頂端爲一圓角。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其特徵在於,該第一連接器的頂端與該第二連接器的頂端的距離大於該導柱的頂端到該導套的端口的距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導軌單元包括分體的兩L型、U型或C型導軌。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導軌單元爲一體的U型或口字型導軌。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導軌單元的內側表面設置有凸條或凸點組。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凸條的橫截面爲圓弧狀,該凸點的橫截面爲圓弧狀。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功率模塊的前端設置有一把手單元。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引導裝置還包括設置在該導軌單元的頂端內側表面的形成有該引導部與該對位部的一凸條或凸點組。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其特徵在於,設置在該導軌單元的頂端內側表面的凸條或凸點組與設置在該導軌單元側面內側表面的凸條或凸點組形狀相同。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後安裝部設置於該背板內側表面上。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後安裝部設置於該背板內側的兩安裝立柱。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後安裝部設置於該導軌單元後端。
  18. 一種電力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電力電子裝置具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7項任一所述之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
TW101136276A 2012-08-03 2012-10-01 電力電子裝置及其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 TWI5300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75331.7A CN103579850B (zh) 2012-08-03 2012-08-03 电力电子装置及其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7898A true TW201407898A (zh) 2014-02-16
TWI530031B TWI530031B (zh) 2016-04-11

Family

ID=50025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6276A TWI530031B (zh) 2012-08-03 2012-10-01 電力電子裝置及其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82669B2 (zh)
CN (1) CN103579850B (zh)
TW (1) TWI5300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40584A1 (en) * 2014-09-10 2016-03-17 Forta Corporatio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fiber-containing grout
CN105870721B (zh) * 2015-01-20 2018-05-15 赛恩倍吉科技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接口固定装置及电路板组件
US9548562B1 (en) * 2015-09-22 2017-01-17 Lenovo Enterprise Solutions (Singapore) Pte. Ltd. Mid-plane connector configuration
CN106299974B (zh) * 2016-10-19 2018-09-0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装装置、组装装置的使用方法及组装系统
CN108123617B (zh) * 2016-11-29 2020-05-05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安装高低压转换电路的装置、高低压转换系统及电源
CN108235635A (zh) * 2016-12-14 2018-06-2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电子模块紧定拔插机构
US10512187B2 (en) * 2017-09-05 2019-12-17 Quanta Computer Inc. Alignment device for orthogonal engagement of line cards and fabric cards in a server
US10541519B1 (en) * 2018-10-10 2020-01-21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Large current circuit breaker plug-in installation
CN109561628B (zh) * 2018-12-24 2024-02-02 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模块化集成电子箱
CN110474519B (zh) * 2019-08-28 2024-05-14 合信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单元模块
CN113038769B (zh) * 2019-12-09 2022-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插接结构和设备互连系统
US11158966B2 (en) * 2020-03-26 2021-10-26 TE Connectivity Services Gmbh Collapsable alignment memb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16959A (en) * 1960-11-14 1964-01-07 Collins Radio Co Telescopable guide pin
US5466171A (en) * 1994-09-19 1995-11-14 Molex Incorporated Polarizing system for a blind mat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6038126A (en) * 1999-04-21 2000-03-14 Shin Jiuh Corp. Electrical power supply assembly
US6246580B1 (en) * 1999-11-15 2001-06-12 Shin Jiuh Corp. Power supply for computer system
US6307754B1 (en) * 1999-12-09 2001-10-23 Gateway, Inc. Circuit card guide
US6561836B1 (en) * 2000-12-04 2003-05-13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upling a communication signal to a communication device
JP4041985B2 (ja) * 2001-10-30 2008-02-06 エゲネラ,インク. 複数のプロセッサを収容するシャシ装置で使用する単純構造電力及びデータコネクタ
DE10320639A1 (de) * 2003-04-22 2004-11-11 Hydraulik-Ring Gmbh Nockerwellenversteller für Fahrzeuge, vorzugsweise für Kraftfahrzeuge
US7525809B2 (en) * 2003-09-30 2009-04-28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Isolated control and network wireway for motor control center
US7234960B2 (en) * 2004-06-21 2007-06-26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orporation Guide pin with transverse protrusions for properly positioning a guide pin for attachment to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7684201B2 (en) * 2007-06-01 2010-03-23 Dell Products, Lp Multi-stage alignment guidepin
US8014159B2 (en) * 2009-04-24 2011-09-06 Oracle America, Inc. Printed circuit board with optimized mounting holes and alignment pins
CN201509094U (zh) * 2009-09-30 2010-06-16 广东科士达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ups模块的热插拔结构及ups机柜
US8360800B1 (en) * 2011-10-25 2013-01-29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Multi-polarized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36453A1 (en) 2014-02-06
US9282669B2 (en) 2016-03-08
CN103579850B (zh) 2016-06-08
CN103579850A (zh) 2014-02-12
TWI530031B (zh) 2016-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0031B (zh) 電力電子裝置及其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
US838250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including compliant heat sink
JP2021192384A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I489697B (zh) 線對板連接器組合及其板端連接器
CN103717039B (zh) 收发器组件
TWI568099B (zh) 可插拔模組之插座組件
CN204179330U (zh) 插头连接器
US7704089B2 (en) Modular slim connector
TW201312858A (zh) 具有定位總成之電連接器
CN101128961A (zh) 连接器导向部件
US9590366B1 (en) Cable assembly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figured to receive the cable assembly
JP2016149212A (ja)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を有するコネクタ装置
WO2018018899A1 (zh) 电连接器及其固定弯件
TW201911668A (zh) 卡緣連接器
WO2018103508A1 (zh) 具有遮蔽件的光纤适配器
JP2010244762A (ja) 電気コネクタ嵌合治具
TWI606650B (zh) 具有對準特徵結構的連接器組件
CN103811907A (zh) 插座连接器
TWM453284U (zh) 連接器
JP6394092B2 (ja) 引出し形電子機器装置
US20140322987A1 (en) Usb connector assembly
JP6394093B2 (ja) 引出し形電子機器装置
CN210628637U (zh) 一种控制面板用装配式线缆连接组件
KR20140024626A (ko) 커넥터 모듈
JP2017151137A (ja) 光モジュール、情報処理装置用基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情報処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