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9850B - 电力电子装置及其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力电子装置及其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79850B
CN103579850B CN201210275331.7A CN201210275331A CN103579850B CN 103579850 B CN103579850 B CN 103579850B CN 201210275331 A CN201210275331 A CN 201210275331A CN 103579850 B CN103579850 B CN 1035798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model
alignment device
skew amount
guid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753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79850A (zh
Inventor
严开田
刘宝玉
陈名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121027533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79850B/zh
Priority to TW101136276A priority patent/TWI530031B/zh
Priority to US13/843,691 priority patent/US9282669B2/en
Publication of CN103579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98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798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98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38Back panels or connecting means therefor; Terminals; Coding means to avoid wrong insertion
    • H05K7/1452Mounting of connectors; Switching; Reinforcing of back panels
    • H05K7/1454Alignment mechanisms; Drawout c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电子装置及其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对位装置包括功率模块上的第一连接器、柜体左右侧板内侧的导轨单元及后安装部上的第二连接器,功率模块沿导轨单元向后安装部移动,使第一第二连接器之间电连接,还包括引导装置,约束功率模块沿导轨单元移动的偏移量,引导装置包括引导部与对位部,引导部远离对位部的一端为接纳端;接纳端约束功率模块的偏移量为第一偏移量;对位部约束功率模块的偏移量为第二偏移量;导轨单元约束功率模块的偏移量为第三偏移量;两连接器的连接约束功率模块的偏移量为第四偏移量;第一偏移量大于等于第三偏移量,第四偏移量大于等于第二偏移量。本发明实现了功率模块对插时的精准定位,且减小了应力。

Description

电力电子装置及其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电子装置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尤其与该电力电子装置的功率模块插拔时的对位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电力电子装置领域,需要在电力电子装置的柜体内设置功率模块,如图1所示,在柜体内由左侧板13,右侧板14,顶板15,底板16,背板17,形成了一个腔室,如图2所示的功率模块31,插入时,功率模块31从腔室的前端插入(或称装入),向腔室后端的背板17移动,在进行功率模块31的拔出(拆出)时,功率模块31沿腔室的后端往腔室的前端移动。功率模块31的插入与拔出统称为功率模块31的插拔,装入和拆出统称拆装。
功率模块31的连接需要用到接插件,一般直接利用接插件本身的公母对插定位;通常的做法如图2所示,功率模块31支撑在左导轨32和右导轨33上,通过接插件的插头35和接插件的插座34的配合,实现沿左、右导轨31、32的深度方向的插拔,接插件主要利用插头35上的插针来定位。
因此,现有技术的上述定位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左、右导轨32并没有进行精准的定位设计,由于制造及装配的累计公差,很难达到接插件的精准的插接定位,会降低电力电子产品的可靠度,而且随着功率模块31的重量加重,会因机械应力大损坏接插件本身。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电力电子装置的很难达到接插件精准的插接定位、功率模块重量加重时会损坏接插件本身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本发明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的电力电子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义实施例为提供一种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用于电力电子装置的功率模块自电力电子装置柜体的后安装部插拔时的对位,所述后安装部设置于所述柜体的背板内侧,所述对位装置包括所述功率模块上设置的第一连接器、所述柜体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侧设置的导轨单元及所述后安装部上设置的第二连接器,所述功率模块沿所述导轨单元向后安装部移动,使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所述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还包括一引导装置,约束所述功率模块沿所述导轨单元移动的偏移量,所述引导装置包括一引导部与一对位部,所述引导部远离所述对位部的一端为接纳端;所述接纳端约束所述功率模块的偏移量为第一偏移量;所述对位部约束所述功率模块的偏移量为第二偏移量;所述导轨单元约束所述功率模块的偏移量为第三偏移量;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连接约束所述功率模块的偏移量为第四偏移量;所述第一偏移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三偏移量,所述第四偏移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偏移量。
本发明的电力电子装置,具有本发明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主要是以导轨单元作为一级定位,并设计尺寸精准的导柱、导套结构或凸条、凸点组结构,作为二级定位,来达到功率模块对插时的精准定位,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简单,结构紧凑以及产品可靠性高等优点。并且,本发明能够减少接插件的插头和插座连接时的机械应力,即使在产品的自身重量较重的时候,也能够避免损坏接插件本身。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电力电子装置的柜体内形成腔室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电力电子装置的功率模块插拔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的插拔过程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功率模块装入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6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的插拔过程的主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的插拔过程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的功率模块装入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的导轨单元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的导柱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的导轨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的导轨内侧表面上的凸点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的导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的导套的剖视图。
图16-图1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的功率模块的插拔过程中导套与导柱的配合过程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的引导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的引导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的引导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的引导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电子装置的后安装部的一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中的导轨单元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导柱单元2:导轨单元
3:导套单元4:左导轨
5:功率模块6:把手
7:右导轨8:接插件插头
9:导柱10:导套
11:接插件插座12:后安装部
13:左侧板14:右侧板
15:顶板16:底板
17:背板18:接纳端
19:引导部20:对位部
21:接纳端22:引导部
23:对位部24:引导部
25:圆角26:凸点组
27:凸点组28:凸条
29:凸条30:凸点组
31:功率模块32:左导轨
33:右导轨34:插座
35:插头90:对位部
121、122:安装立柱160:导轨
A1:左右导轨之间的距离A2:功率模块的宽度
B1:接插件插座的内孔径B2:接插件插座的外径
C1:导套对位部的内孔径C2:导柱对位部的外径
D1:导套的引导部的接纳端内孔径D2:导柱的前端外径
L1:导柱的顶端与导套的端口之间的L2:接插件插头的顶端与插座的顶
距离端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然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可以应用于功率因数校正器、不间断电源、有源电力滤波器等电力电子装置,但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是需要用到功率模块的电力电子装置均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电子装置,可包括功率模块5、柜体、后安装部12以及本发明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对位装置包括功率模块5上设置的第一连接器、柜体左右侧板的内侧设置的导轨单元2,以及后安装部12上设置的第二连接器。后安装部12设置于柜体的背板17内侧,即,后安装部12可以直接锁付固定在柜体背板上(即,背板17的内侧表面),也可以直接锁付固定在导轨单元2的后端(导轨单元2的后端为靠近柜体的背板侧的一端),也可以是如图23所示,在柜体内靠近背板17的位置,设置两安装立柱121、122,安装立柱121、122并不与背板17接触,安装立柱的高度方向为(如图23的纸面方向)自背板17的底部向背板17的顶部延伸,具体的高度视情况而定,只要保证其上锁付的第二连接器能与功率模块5上的第一连接器很好地配合即可。该后安装部12设置于两安装立柱121、122。需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表达的第一部件位于第二部件“内侧”的概念,是指以内外区分的方向上,第一部件在第二部件内,包括在第二部件的内表面和靠近第二部件内表面的位置,第一部件可以和第二部件不直接接触。对于构成柜体的背板、左、右侧板13、14来讲,是以柜体的内外空间来区分内外方向。
以下分别介绍本发明三个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
第一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
如图3-图5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具有用于功率模块5插拔时的精确对位的引导装置,整体来讲,引导装置是基于导轨单元2的定位作为一级定位,并设计尺寸精准的导柱单元1与导套单元3,作为二级定位,达到精准的对位;从而能使功率模块5的插拔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而且使得电力电子装置结构紧凑,产品可靠性提高。
具体而言,如图3-图4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电力电子装置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包括导轨单元2、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
导轨单元2可设置于电力电子装置的柜体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侧,导轨单元既可以和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是直接接触。柜体的后安装部12安装于柜体背板17的内侧。功率模块5的后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器,即该第一连接器为图4和图5所示的接插件插头8,而后安装部12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器,即该第二连接器为图4和图5所示的与接插件插头8对插的接插件插座11,当然,第一连接器可以是接插件插座11,第二连接器可以是接插件插头8,即可以是接插件插头8设置在后安装部12内侧表面,而接插件插座11设置在功率模块5的后端。本说明书中,对于功率模块5来讲,其在移动过程中离柜体的后安装部12内侧相对较近的一端为后端,离柜体的后安装部12内侧相对较远的一端为前端。在进行功率模块5的插拔时,功率模块5沿导轨单元2向后安装部12移动,使接插件插头8和接插件插座11连接,即机械连接,进而实现接插件插头8和接插件插头11之间的电连接。
如图3-图5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还包括约束功率模块5沿导轨单元2移动的偏移量的引导装置,引导装置由设置在功率模块5后端的导柱单元1与设置在后安装部12(具体的说,后安装部12可为后安装横梁)的导套单元3所组成;当然,导柱单元1与导套单元3也可以互换位置,即也可以是导柱单元1设置在后安装部12而导套单元3设置在功率模块5的后端。导柱单元1与导套单元3是功率模块5插拔时二级定位的核心部件,为了增大平衡性与可靠度,导柱单元1包括在功率模块5的宽度方向(横向,功率模块5沿功率模块5的纵向进行插拔)上靠近两端的位置对称设置的一对导柱9,与之匹配的,导套单元3包括在后安装部12靠近两端的位置对称设置的一对导套10,用以分散接插件插头8与接插件插座11连接时的局部机械应力。
如图5所示,功率模块5的前面板上对称的设置有把手单元,把手单元可为一对把手6,以更好的更轻松省力地插拔功率模块,把手6锁付在功率模块5的前面板上,而接插件插头8和导柱9都是锁付在功率模块5的后端板(或称后板)上,跟随功率模块5做整体的移动。对导柱9需要进行热处理,例如淬火和退火处理,以提高其刚度硬度及耐磨性。如图11所示,导柱9的顶端,也即导柱9与导套10最先接触的部位,设有引导部24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导柱9装入导套10内,达到精确对位的目的;引导部24的末端设有对位部90;引导部24的顶端(亦即,引导部24的接纳端)为圆角25,用以保护跟导柱9接触的导套10的内表面,分散导柱9和导套10接触部位的局部应力。
导轨单元2,是功率模块5插拔时的一级定位的部件,导轨单元2引导和支撑功率模块5在机柜内移动,起到定位和导向的作用,是功率模块5插拔(装拆)方便性的基础保证,本实施例的导轨单元2,如图6所示,包括“U”型的左导轨4和右导轨7,他们分别锁付固定在柜体左侧板和右侧板内侧表面上。而对于导轨单元2的具体形式,除了本实施例中的分体的“U”型外,还可以是分体的“L”型和“C”型,如图12中(a)和(b)所示,除分体的两导轨以外,导轨单元2还可以是一体的“U”型或“口”字型导轨,如图12中(c)和(d)所示,“口”字型导轨在功率模块5插拔过程中环绕功率模块5。本实施例的导轨单元2采用“U”型结构,受力强度好,而且结构紧凑。另外,左导轨4和右导轨7,也可以用设置在功率模块5底部的导轨160代替,如图24所示,且导轨160引导和支撑功率模块5在柜体内移动,起到定位和导向的作用。
如图10所示,左导轨4和右导轨7的内侧表面,也就是靠近功率模块的一侧,设计有横截面(这里所说的横截截面是由平行于后安装部12且垂直于左导轨4或右导轨7的平面去截凸条28所得的截面)呈圆弧形状的凸条28,凸条28可为一条和上下平行的几条。凸条28的设置让左、右导轨4、7与功率模块5保持线与线的接触,而不是面与面的接触,这样不但能减少摩擦力使得功率模块5插拔装拆省力轻松,而且能减少零件表面的刮花现象,保证产品品质。当然,左右导轨4、7内侧的凸条也可设计成如图13所示的由多个凸点所组成的凸点组26等其他的形式。凸点组26中的每一凸点(凸点是自导轨单元4、7而向导轨单元4、7的两相对内侧延伸形成)的横截面(这里所说的横截截面是由平行于后安装部12且垂直于左导轨4或右导轨7的平面去截凸点所得的截面)也为圆弧状。凸条28或凸点组26不仅能对功率模块5沿着其宽度方向上起一级定位的作用,初步限制功率模块5在此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而且还减少了功率模块5与左右导轨4、7之间的摩擦,其中左导轨4和右导轨7的凸条28或凸点组26之间的尺寸,要比功率模块5的宽度尺寸大。
导套10是功率模块5插拔时二级定位的保证。后安装部12锁付固定在柜体的背板的内侧。如图5所示,导套10和接插件插座11锁付在后安装部12上。为了增大平衡性与可靠度,在功率模块5的宽度方向上,跟导柱9有配套的数量及匹配的位置。可对导套10进行热处理,提高其刚度硬度及耐磨性。如图9、图14和图15所示,导套10内部设有引导部和对位部,其中远离后安装部12的一端,也即导套10与导柱9最先接触的部位,为其引导部,用以更好的引导导柱9进入导套10内,达到精确对位的目的;该引导部的顶端(亦即,接触端)为圆角,用以保护跟导柱9接触的导套10的内表面,以及分散导柱9和导套10接触部位的局部应力。自引导部后端(即,远离引导部顶端的一端)到靠近后安装部12的一端的部分为其对位部。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功率模块5插拔时的精确对位的过程如图4-图8所示,图6显示的是功率模块插拔过程的主视示意图,图4和图7显示的是功率模块5尚在推进中,与导套单元3快要接触,二级定位快要开始的状态;图5和图8显示的是功率模块5已经推进到底,与导套单元3接触到最大位置,完成了插入过程或者安装过程的状态。
以下介绍功率模块5插入的过程:
如图4和图7所示,随着功率模块5的位置从柜体的前端(导轨单元远离后安装部12的一端)插入,向后安装部12移动时,因为尺寸L1<L2的关系(其中,L1为导柱9的顶端与导套10的端口之间的距离,其中顶端和端口为导柱9和导套10最先接触的一端;L2为接插件插头8的顶端与接插件插座11的顶端之间的距离,其中顶端为接插件插头8和接插件插座11最先接触的一端。),导柱9与导套10的连接先于接插件插头8与接插件插座11的连接,此时能对功率模块5沿着其宽度方向上起二级定位的作用,最终限制功率模块5在此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设计时,导柱9与导套10之间的配合间隙,在接触端处的间隙比功率模块与左右导轨之间的间隙大,在对位部间隙比接插件插头8与接插件插座11之间的间隙小。从而,能够让导柱9与导套10之间的配合,来引导功率模块5的插入与拔出,而不是靠接插件插头8与接插件插座11之间的插拔,因此利用导柱9与导套10之间的配合,可以分担承受接插件插头8与接插件插座11之间的机械应力,能保护接插件插头8与接插件插座11不受损坏,及增强他们之间的电气连接性能与可靠度,同时达到精确定位的作用。
功率模块5拔出的过程:当功率模块5向柜体前端移动时,同样地,因为前述尺寸L1<L2的关系,接插件插头8脱离接插件插座11,比起导柱9脱离导套10更早,因此,同样能分担承受接插件插头8与接插件插座11之间的机械应力。随着功率模块5在左右导轨4、7上,沿远离后安装部12方向继续移动时,导柱9和导套10完全分开脱离,此时完全依赖于左导轨4和右导轨7内侧的凸条28或凸点组26,起一级定位的作用,能对功率模块5沿着其宽度方向上,起初步限制功率模块5在此宽度方向上的移动即可,就可以将导柱单元安全拔出了。凸条28或凸点组26在实现限制功率模块在宽度方向上的移动不是必须的,但有凸条28和凸点组26,能减小功率模块5在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能起到防止功率模块5损坏的作用。
在上述功率模块5插拔的过程,需要容纳部件与被容纳部件之间有配合间隙,其中,功率模块5是被容纳部件,而左、右导轨4、7及其内侧表面设置的凸条28或凸点组26是容纳部件,接插件插头8是被容纳部件,而接插件插座11则是容纳部件,导套10是容纳部件,而导柱9则是其被容纳部件。有配合间隙,意味着被容纳部件在容纳部件内的移动必然有约束被容纳部件的偏移量,这个偏移量是被容纳部件的最大外形尺寸与容纳部件的最小与之配合尺寸之间的尺寸差值。如图6所示,在设置凸条28或凸点组26的情况下,左右导轨单元4、7约束功率模块的偏移量记为A,而A等于如图6所示的左、右导轨4、7内侧表面的凸条28或凸点组26之间的距离A1减去功率模块的宽度A2,也即A=A1-A2。在不设置凸条28或凸点组26的情况下,A1为左、右导轨4、7的内间距。
如图15所示,相对于导柱9,导套10内设有引导部和对位部,如导套10的截面(即平行于功率模块5插拔方向的平面截导套10所得的平面)所示,其引导部22的直径逐渐减小的,在功率模块5插入时,导柱9的前端经过引导部22后,即进入导套10内部的直径不再变化的部分,这部分对导柱9起到对位作用,因而称为对位部23。引导部22远离对位部23的一端为接纳端21,也即导套10的端口为接纳端21,当然,接纳端21也可以做成一个横截面直径不变且与接纳端等宽的接纳部。当然,导套10也可以不设置引导部,只在导柱9上设置引导部,而引导部所连接的横截面直径不变的部分可相当于对位部,而引导部的远离对位部的一端则为接纳端。如图16所示,接纳端21约束功率模块5的偏移量记为D,则D等于导套10的接纳端21的内孔径(也即导套10的引导部端口处内孔径)D1减去导柱9的顶端外径(导柱9的顶端外径也即导柱9的引导部24的圆角处的外径)D2,即D=D1-D2。偏移量D≥A,以使功率模块5沿导轨单元2移动时顺利接受引导柱9与导套10的引导。
如图17所示,导柱9和导套10的对位部约束功率模块5的偏移量记为C,则C等于导套10的对位部23的内孔径C1减去导柱9的导柱对位部90的外径C2,即C=C1-C2。如图18所示,接插件插头8与接插件插座11的连接约束功率模块5的偏移量记为B,则B=接插件插座11的内孔径B1减去接插件插头8的外径B2,即B=B1-B2。偏移量B≥C,以减小接插件插头8与接插件插座11连接时的机械应力。偏移量D例如为2-3mm,偏移量A例如为1-2mm,偏移量B例如为0.5mm,偏移量C例如为0.1-0.2mm。此外,导柱9上的引导部24和导套10内的引导部是用来引导导柱9进入导套的,因此,引导部设置在导柱9上或者导套10内侧之一的位置都可实现该功能,或者导柱9和导套10两个位置都设置引导部,把手单元作为方便插拔功率模块5的部件,仅设置为一个把手也是可以的。
第二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
如图19和图20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不再强调设置导柱单元1与导套单元3作为功率模块5插拔的二级定位,而是通过左、右导轨4、7侧面内面设置的凸条来作为引导装置(只有一个导轨上设置凸条也可以),以进行功率模块5插拔的二级定位。
如图19所示,在左、右导轨4、7内侧设置的凸条由于高度(凸条高度是指如图19所示的凸条向导轨4、7的两相对内侧延伸的长度)的不同形成有对位部20和引导部19,引导部19的前端为接纳端18,接纳端18处的凸条高度为0,而引导部19处的高度由0变化至对位部20处的凸条高度。这时,接纳端18约束功率模块5的偏移量D等于左、右导轨4、7上两接纳端18的间距减去功率模块5的宽度,而对位部20约束功率模块的偏移量C等于左、右导轨4、7上两对位部20的间距减去功率模块5的宽度,导轨单元2约束功率模块5的偏移量A等于左、右导轨4、7的内间距减去功率模块5的宽度,而接插件插头8与接插件插座11的连接约束功率模块5的偏移量B等于接插件插座11的内孔径减去接插件插头8的外径;上述的各偏移量满足偏移量D等于偏移量A,偏移量B大于偏移量C的关系.
如图20所示,本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可在左导轨4及右导轨7的顶端内侧,设置凸条29,以引导与控制功率模块5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凸条29的形状可与设置在左导轨4及右导轨7侧面内面的具有引导部19和定位部20的凸条的形状相同。
本实施例中,也可以由具有引导部19与对位部20的凸条以及导柱9和导套10共同进行二级定位,此时,上述的各偏移量仍需满足偏移量D等于偏移量A,偏移量B大于偏移量C的关系。
第三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
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如图21和图22所示,在本发明中,是由多个形成有导向部和对位部的凸点组27,来代替第二实施例中的具有引导部19与对位部20的凸条,以对功率模块5的插拔进行二级定位。
如图21所示,在左、右导轨4、7侧面内面设置凸点组27,后面的几个高度相同的凸点形成定位部,而前面的几个高度渐变的凸点形成引导部,而引导部的接纳端相当于是高度为0的凸点,或者说左、右导轨4、7自身作为接纳部。
如图22所示,本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可在左导轨4及右导轨7的顶端内面,设置凸点组30,以引导与控制功率模块5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凸点30的形状可与设置在左导轨4及右导轨7侧面内面的具有引导部和定位部的凸点组27的形状相同。本实施例的功率模块对位装置,也可以在左右导轨4、7的顶端内面,设置凸条,以引导与控制功率模块5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凸条的形状可与第二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中设置在左导轨4及右导轨7侧面内面的具有引导部19和定位部20的凸条的形状相同。
本发明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其导轨单元2也可由凸条实现,同时设置在功率模块5底部的导轨160也可用凸点组来代替;或者说导轨单元2由凸点组实现,导轨160用凸条来代替。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意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所揭示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用于电力电子装置的功率模块自电力电子装置柜体的后安装部插拔时的对位,所述后安装部设置于所述柜体的背板内侧,所述对位装置包括所述功率模块上设置的第一连接器、所述柜体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侧设置的导轨单元及所述后安装部上设置的第二连接器,所述功率模块沿所述导轨单元向后安装部移动,使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还包括一引导装置,约束所述功率模块沿所述导轨单元移动的偏移量,所述引导装置设置在所述导轨单元的内侧表面或所述导轨单元的相对内侧,所述引导装置包括一引导部与一对位部,所述引导部远离该对位部的一端为接纳端;
所述接纳端约束所述功率模块的偏移量为第一偏移量;
所述对位部约束所述功率模块的偏移量为第二偏移量;
所述导轨单元约束所述功率模块的偏移量为第三偏移量;
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连接约束所述功率模块的偏移量为第四偏移量;
所述第一偏移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三偏移量,所述第四偏移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偏移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还包括一连接于所述接纳端且与所述接纳端等宽的接纳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为一设置在所述导轨单元的侧面内侧表面的形成有所述引导部与所述对位部的一凸条或凸点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的横截面为圆弧状,所述凸点的横截面为圆弧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导柱与导套,所述导柱与所述导套的其中之一设置在所述功率模块上,其中另一设置在所述后安装部内侧;所述导柱的顶端和/或所述导套的端口设置有所述引导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的顶端为一圆角。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顶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顶端的距离大于所述导柱的顶端到所述导套的端口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单元包括分体的两L型、U型或C型导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单元为一体的U型或口字型导轨。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单元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凸条或凸点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的横截面为圆弧状,所述凸点的横截面为圆弧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模块的前端设置有一把手单元。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轨单元的顶端内侧表面的形成有所述引导部与所述对位部的一凸条或凸点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导轨单元的顶端内侧表面的凸条或凸点组与设置在所述导轨单元侧面内侧表面的凸条或凸点组形状相同。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安装部设置于所述背板内侧表面上。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安装部设置于所述背板内侧的两安装立柱。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导轨单元后端。
18.一种电力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子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17任一所述的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
CN201210275331.7A 2012-08-03 2012-08-03 电力电子装置及其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 Active CN1035798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75331.7A CN103579850B (zh) 2012-08-03 2012-08-03 电力电子装置及其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
TW101136276A TWI530031B (zh) 2012-08-03 2012-10-01 電力電子裝置及其功率模塊的對位裝置
US13/843,691 US9282669B2 (en) 2012-08-03 2013-03-15 Power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 alignment device for the power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75331.7A CN103579850B (zh) 2012-08-03 2012-08-03 电力电子装置及其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9850A CN103579850A (zh) 2014-02-12
CN103579850B true CN103579850B (zh) 2016-06-08

Family

ID=50025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75331.7A Active CN103579850B (zh) 2012-08-03 2012-08-03 电力电子装置及其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82669B2 (zh)
CN (1) CN103579850B (zh)
TW (1) TWI5300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91301A4 (en) * 2014-09-10 2018-06-06 Forta Corporatio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fiber-containing grout
CN105870721B (zh) * 2015-01-20 2018-05-15 赛恩倍吉科技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接口固定装置及电路板组件
US9548562B1 (en) * 2015-09-22 2017-01-17 Lenovo Enterprise Solutions (Singapore) Pte. Ltd. Mid-plane connector configuration
CN106299974B (zh) * 2016-10-19 2018-09-0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装装置、组装装置的使用方法及组装系统
CN108123617B (zh) * 2016-11-29 2020-05-05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安装高低压转换电路的装置、高低压转换系统及电源
CN108235635A (zh) * 2016-12-14 2018-06-2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电子模块紧定拔插机构
US10512187B2 (en) * 2017-09-05 2019-12-17 Quanta Computer Inc. Alignment device for orthogonal engagement of line cards and fabric cards in a server
US10541519B1 (en) * 2018-10-10 2020-01-21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Large current circuit breaker plug-in installation
CN109561628B (zh) * 2018-12-24 2024-02-02 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模块化集成电子箱
CN110474519B (zh) * 2019-08-28 2024-05-14 合信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单元模块
CN113038769B (zh) * 2019-12-09 2022-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插接结构和设备互连系统
US11158966B2 (en) * 2020-03-26 2021-10-26 TE Connectivity Services Gmbh Collapsable alignment membe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16959A (en) * 1960-11-14 1964-01-07 Collins Radio Co Telescopable guide pin
US6307754B1 (en) * 1999-12-09 2001-10-23 Gateway, Inc. Circuit card guide
CN1600050A (zh) * 2001-10-30 2005-03-23 伊金耐勒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容纳多个处理器的底盘系统的简化的电力和数据连接器
CN201509094U (zh) * 2009-09-30 2010-06-16 广东科士达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ups模块的热插拔结构及ups机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6171A (en) * 1994-09-19 1995-11-14 Molex Incorporated Polarizing system for a blind mat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6038126A (en) * 1999-04-21 2000-03-14 Shin Jiuh Corp. Electrical power supply assembly
US6246580B1 (en) * 1999-11-15 2001-06-12 Shin Jiuh Corp. Power supply for computer system
US6561836B1 (en) * 2000-12-04 2003-05-13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upling a communication signal to a communication device
DE10320639A1 (de) * 2003-04-22 2004-11-11 Hydraulik-Ring Gmbh Nockerwellenversteller für Fahrzeuge, vorzugsweise für Kraftfahrzeuge
US7525809B2 (en) * 2003-09-30 2009-04-28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Isolated control and network wireway for motor control center
US7234960B2 (en) * 2004-06-21 2007-06-26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orporation Guide pin with transverse protrusions for properly positioning a guide pin for attachment to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7684201B2 (en) * 2007-06-01 2010-03-23 Dell Products, Lp Multi-stage alignment guidepin
US8014159B2 (en) * 2009-04-24 2011-09-06 Oracle America, Inc. Printed circuit board with optimized mounting holes and alignment pins
US8360800B1 (en) * 2011-10-25 2013-01-29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Multi-polarized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16959A (en) * 1960-11-14 1964-01-07 Collins Radio Co Telescopable guide pin
US6307754B1 (en) * 1999-12-09 2001-10-23 Gateway, Inc. Circuit card guide
CN1600050A (zh) * 2001-10-30 2005-03-23 伊金耐勒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容纳多个处理器的底盘系统的简化的电力和数据连接器
CN201509094U (zh) * 2009-09-30 2010-06-16 广东科士达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ups模块的热插拔结构及ups机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282669B2 (en) 2016-03-08
TW201407898A (zh) 2014-02-16
CN103579850A (zh) 2014-02-12
TWI530031B (zh) 2016-04-11
US20140036453A1 (en) 201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9850B (zh) 电力电子装置及其功率模块的对位装置
CN204167602U (zh) 具有导向柱的电连接器
US8690596B2 (en) Jack connector
US20100124034A1 (en) Printed board and printed-board-receiving structure
US11212936B2 (en) Power connector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supported by a rack assembly
CN204391450U (zh) 三合一卡座连接器以及手机
TWI573337B (zh) M.2介面記憶裝置及其插設的m.2介面連接座
CN105356098B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7911971B (zh) 一种机柜底座系统
US2013004049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2117980B (zh) 电连接器
CN201994447U (zh) 卡缘连接器及其组件
CN103280668A (zh) 卡连接器
US8109773B1 (en) Multi-function card connector
CN107219897A (zh) 硬盘组件、机箱组件以及服务器设备
CN208352636U (zh) 一种换电连接器
CN102802375A (zh) 具有电源模组的电子装置
CN202269130U (zh) 配合平板式托盘使用的组合导轨
CN204481191U (zh) 插头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TWI565154B (zh) 電子設備組合
CN104717861A (zh) 电缆背板系统
CN102522660A (zh) 背板式电控箱防误插装置
CN203690577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2189921U (zh) 卡连接器
JP7475974B2 (ja) 取り付け構造、スタンド、および、追加機能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