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50731A - 顯示器及其背光模組及其光源模組 - Google Patents

顯示器及其背光模組及其光源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50731A
TW201350731A TW101121068A TW101121068A TW201350731A TW 201350731 A TW201350731 A TW 201350731A TW 101121068 A TW101121068 A TW 101121068A TW 101121068 A TW101121068 A TW 101121068A TW 201350731 A TW201350731 A TW 20135073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over film
metal layer
module
emitting elemen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1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09189B (zh
Inventor
Yen-Hung Li
Original Assignee
Innocom Tech Shenzhen Co Ltd
Chimei Innolu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com Tech Shenzhen Co Ltd, Chimei Innolux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com Tech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1210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0918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50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507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91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9189B/zh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種光源模組,包括一軟性電路板以及複數個發光元件。軟性電路板包括覆蓋膜、遮光層以及金屬層。覆蓋膜覆蓋該金屬層。遮光層覆蓋該覆蓋膜,其中,該遮光層上形成有複數個缺口,複數個吸光部各自形成於該等缺口之中。發光元件設於該軟性電路板之上,其中,該等吸光部各自對應該等發光元件,該等發光元件所提供之光線部分由該吸光部所吸收。

Description

顯示器及其背光模組及其光源模組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光源模組,特別係有關於一種可減少亮點產生的光源模組。
參照第1圖,其係顯示習知之背光模組1,包括軟性電路板10、光源20以及導光板30。在傳統上,背光模組1僅有在圖中所標示A1區域的範圍內,具有較為均勻的光線,因此習知顯示器的有效顯示區一般落於A1區域之中。然而,近年由於可攜式電子產品在輕薄的要求下,同時需要有大尺寸屏幕。因此僅以A1區域作為有效顯示區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需要使用更大的A2區域作為有效顯示區。然而,由於A2區域的邊緣過於接近光源20,因此在靠近光源20的邊緣部分會有亮點的產生,影響視覺美觀。
本發明即為了欲解決習知技術之問題而提供之一種光源模組,包括一軟性電路板以及複數個發光元件。軟性電路板包括覆蓋膜、遮光層以及金屬層。覆蓋膜覆蓋該金屬層。遮光層覆蓋該覆蓋膜,其中,該遮光層上形成有複數個缺口,複數個吸光部各自形成於該等缺口之中。發光元件設於該軟性電路板之上,其中,該等吸光部各自對應該等發光元件,該等發光元件所提供之光線部分由該吸光部 所吸收。
本發明另提出一種光源模組,包括一軟性電路板以及複數個發光元件。軟性電路板包括覆蓋膜、遮光層以及金屬層。覆蓋膜覆蓋該金屬層。遮光層覆蓋該覆蓋膜,其中,該遮光層呈現深色。發光元件設於該軟性電路板之上,其中,該等發光元件所提供之光線部分由該遮光層所吸收。
應用本發明之實施例,由於吸光部或遮光層將光線及雜散光吸收,因此可避免亮點產生。使得有效顯示區內的光線均勻性增加,增進視覺美觀。
參照第2A圖,其係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背光模組之光源模組101,包括一軟性電路板110以及複數個發光元件150。軟性電路板110包括金屬層120、第一覆蓋膜131、第二覆蓋膜132以及遮光層140。第一覆蓋膜131覆蓋該金屬層120的上方,第二覆蓋膜132覆蓋該金屬層120。遮光層140覆蓋該第一覆蓋膜131,其中,該遮光層140上形成有複數個缺口141。搭配參照第2B圖,複數個吸光部160各自形成於該等缺口141之中。發光元件150設於該軟性電路板110之上,其中,該等吸光部160各自對應該等發光元件150,該等發光元件150所提供之光線部分由該吸光部160所吸收。
在此實施例中,該第一覆蓋膜131為透明或半透明。該金屬層120可包括壓延銅,因此該金屬層120的上方呈 深色(黑色)。由於第一該覆蓋膜131為透明或半透明,因此該金屬層120上方的顏色(深色)於該等缺口141中顯露,而成為該等吸光部160。
參照第2B、2C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光源模組101適用於適用於一背光模組200之中,背光模組200更包括一導光板30以及一反光板40。該導光板30覆蓋該等缺口141,該導光板30包括一入光面31、一反光面32以及一出光面33。反光板40設於部分之該反光面32。該等發光元件150所提供之光線於該入光面31進入該導光板30,一部分之該光線151穿過該反光面而由該吸光部160所吸收,另一部份之該光線151經反光板40反射之後,穿過該出光面33而射出。
該等缺口141的形狀可以為方形、梯形或其他適合的形狀。吸光部160與光源150之間的距離可為0.8公釐。
應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由於吸光部160將光線及雜散光吸收,因此可避免亮點產生。使得有效顯示區(A2區域)內的光線均勻性增加,增進視覺美觀。
參照第3A、3B圖,其係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光源模組102,包括一軟性電路板110’以及複數個發光元件150。軟性電路板110’包括金屬層120、第一覆蓋膜131’、第二覆蓋膜132以及遮光層140。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光源模組102的特點,在於第一覆蓋膜131’呈現深色,該第一覆蓋膜131’於該等缺口141中曝露,而成為吸光部160’。該第一覆蓋膜131’可透過油墨印刷的方式直接形成於該金屬層120的上方,使其表面呈現深色;或,該第一 覆蓋膜131’的材質本身可以呈現深色。在此實施例中,以深色的第一覆蓋膜131’提供光線吸收的效果,因此金屬層120的顏色在此實施例中不是重點,其材料可以適當變換。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光源模組102可搭配前述第一實施例之背光模組200使用,其導光板以及反光板的設置方式與第一實施例雷同,因此不再贅述。
參照第4A、4B圖,其係顯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光源模組103,包括一軟性電路板110”以及複數個發光元件150。軟性電路板110”包括金屬層120、第一覆蓋膜131、第二覆蓋膜132以及遮光層140’。第一覆蓋膜131覆蓋該金屬層120的上方,第二覆蓋膜132覆蓋該金屬層120。遮光層覆蓋該第一覆蓋膜131,其中,該遮光層140’呈現深色。發光元件150設於該軟性電路板110”之上,其中,該等發光元件150所提供之光線部分由該遮光層140’所吸收。
參照第4B、4C圖,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光源模組103適用於適用於一背光模組200’之中,背光模組200’更包括一導光板30以及一反光板40。該導光板30覆蓋該遮光層140,,該導光板30包括一入光面31、一反光面32以及一出光面33。反光板40設於部分之該反光面32。該等發光元件150所提供之光線於該入光面31進入該導光板30,一部分之該光線151穿過該反光面32而由該遮光層140’所吸收,另一部份之該光線151經反光板40反射之後,穿過該出光面33而射出。
該遮光層140’可透過油墨印刷的方式在其表面呈現深 色;或,該遮光層140’的材質本身可以呈現深色。在此實施例中,以深色的遮光層140’提供光線吸收的效果,因此在此實施例中,金屬層120及覆蓋膜131的顏色不是重點,其材料可以適當變換。
本發明實施例之光源模組以及背光模組可應用於一顯示器之中,該顯示器包括一顯示模組,該顯示模組對應前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等發光元件所提供之光線從該背光模組,朝向該顯示模組射出,並受該顯示模組的調制而形成影像。此外,該顯示器中亦可視需要設置稜鏡片、偏光片等光學元件。
雖然本發明已以具體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項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仍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背光模組
10‧‧‧軟性電路板
20‧‧‧光源
30‧‧‧導光板
40‧‧‧反光板
101、102、103‧‧‧光源模組
110、110’、110”‧‧‧軟性電路板
120‧‧‧金屬層
131、131’、132‧‧‧覆蓋膜
140、140’‧‧‧遮光層
141‧‧‧缺口
150‧‧‧發光元件
160、160’‧‧‧吸光部
200、200’‧‧‧背光模組
第1圖係顯示習知之背光模組;第2A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背光模組之光源模組的爆炸圖;第2B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背光模組的俯視圖;第2C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背光模組的截面圖;第3A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光源模組的爆炸圖;第3B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光源模組的俯視圖;第4A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光源模組的爆炸圖;第4B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背光模組的俯視圖;以及第4C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背光模組的截面圖。
101‧‧‧光源模組
110‧‧‧軟性電路板
120‧‧‧金屬層
131、132‧‧‧覆蓋膜
140‧‧‧遮光層
141‧‧‧缺口
150‧‧‧發光元件

Claims (20)

  1. 一種光源模組,包括:一軟性電路板,包括:一金屬層;一第一覆蓋膜,覆蓋該金屬層上方;以及一遮光層,覆蓋該第一覆蓋膜,其中,該遮光層上形成有複數個缺口,複數個吸光部各自形成於該等缺口之中;以及複數個發光元件,設於該軟性電路板之上,其中,該等吸光部各自對應該等發光元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第一覆蓋膜為透明或半透明,該金屬層上方呈深色,該金屬層上方於該等缺口中顯露,而成為該等吸光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金屬層包括壓延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第一覆蓋膜呈深色,該覆蓋膜於該等缺口中曝露,而成為該等吸光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第一覆蓋膜透過油墨印刷的方式直接形成於該金屬層上方,使其表面呈現深色。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覆蓋膜的材質本身呈現深色。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 等缺口的形狀可以為方形或是梯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源模組,更包括一第二覆蓋膜覆蓋該金屬層。
  9. 一種光源模組,包括:一軟性電路板,包括:一金屬層;一第一覆蓋膜,覆蓋該金屬層上方;以及一遮光層,覆蓋該第一覆蓋膜,其中,該遮光層呈現深色;以及複數個發光元件,設於該軟性電路板之上,其中,該等發光元件所提供之光線部分由該遮光層所吸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光源模組,更包括一第二覆蓋膜覆蓋該金屬層。
  11. 一種背光模組,包括:一光源模組,包括:一軟性電路板,包括:一金屬層;一第一覆蓋膜,覆蓋該金屬層;以及一遮光層,覆蓋該第一覆蓋膜,其中,該遮光層上形成有複數個缺口,複數個吸光部各自形成於該等缺口之中;以及複數個發光元件,設於該軟性電路板之上,其中,該等吸光部各自對應該等發光元件,該等發光元件所提供之光線部分由該吸光部所吸收;以及一導光板,其中,該導光板覆蓋該等缺口,該導光板 包括一入光面、一反光面以及一出光面,其中,該等發光元件所提供之光線於該入光面進入該導光板,一部分之該光線穿過該反光面而由該吸光部所吸收,另一部份之該光線由該反光面反射而穿過該出光面射出。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覆蓋膜為透明或半透明,該金屬層上方呈深色,該金屬層上方於該等缺口中顯露,而成為該等吸光部。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金屬層包括壓延銅。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覆蓋膜呈深色,該覆蓋膜於該等缺口中曝露,而成為該等吸光部。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覆蓋膜透過油墨印刷的方式直接形成於該金屬層上方,使其表面呈現深色。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覆蓋膜的材質本身呈現深色。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等缺口的形狀可以為方形或是梯形。
  18. 一種背光模組,包括:一光源模組,包括:一軟性電路板,包括:一金屬層;一第一覆蓋膜,覆蓋該金屬層;以及一遮光層,覆蓋該第一覆蓋膜,其中,該遮光層呈現 深色;以及複數個發光元件,設於該軟性電路板之上,其中,該等發光元件所提供之光線部分由該遮光層所吸收;以及一導光板,其中,該導光板覆蓋該遮光層,該導光板包括一入光面、一反光面以及一出光面,其中,該等發光元件所提供之光線於該入光面進入該導光板,一部分之該光線穿過該反光面而由該遮光層所吸收,另一部份之該光線由該反光面反射而穿過該出光面射出。
  19. 一種顯示器,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以及一顯示模組,對應該背光模組,其中,該等發光元件所提供之光線從該背光模組,朝向該顯示模組射出,並受該顯示模組的調制而形成影像。
  20. 一種顯示器,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背光模組;以及一顯示模組,對應該背光模組,其中,該等發光元件所提供之光線從該背光模組,朝向該顯示模組射出,並受該顯示模組的調制而形成影像。
TW101121068A 2012-06-13 2012-06-13 顯示器及其背光模組及其光源模組 TWI5091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1068A TWI509189B (zh) 2012-06-13 2012-06-13 顯示器及其背光模組及其光源模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1068A TWI509189B (zh) 2012-06-13 2012-06-13 顯示器及其背光模組及其光源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50731A true TW201350731A (zh) 2013-12-16
TWI509189B TWI509189B (zh) 2015-11-21

Family

ID=50157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1068A TWI509189B (zh) 2012-06-13 2012-06-13 顯示器及其背光模組及其光源模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0918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8572B (zh) * 2014-03-31 2017-06-21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模組
CN115145076A (zh) * 2022-06-24 2022-10-04 黄山市展硕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常规led放置方式的背光源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15013B (en) * 2005-08-08 2009-09-21 Innolux Display Corp Back 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TW200804929A (en) * 2006-07-07 2008-01-16 Ultrachip Inc Sidelight source backlight module
KR100833746B1 (ko) * 2007-01-03 2008-05-2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광흡수층을 갖는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연성 회로 기판
KR100788556B1 (ko) * 2007-01-03 2007-12-2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광흡수층을 갖는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연성 회로 기판
JP4835936B2 (ja) * 2007-01-12 2011-12-14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TW200846776A (en) * 2007-05-18 2008-12-01 Gigno Technology Co Ltd Side emitting type lighting module
TWI340848B (en) * 2007-08-10 2011-04-21 Au Optronics Corp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TWI361317B (en) * 2007-09-14 2012-04-01 Chimei Innolux Corp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same
CN201110928Y (zh) * 2007-11-02 2008-09-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板及背光源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8572B (zh) * 2014-03-31 2017-06-21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模組
US10121938B2 (en) 2014-03-31 2018-11-06 Radiant Opt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module
CN115145076A (zh) * 2022-06-24 2022-10-04 黄山市展硕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常规led放置方式的背光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09189B (zh) 2015-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07205B2 (ja) 面光源装置
WO2013011813A1 (ja) フロントライ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該フロントライトを備えた反射型表示装置および該反射型表示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KR102395088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TW201510619A (zh)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JP2015111518A (ja) バックライ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11009189A (ja) 面状発光装置
CN108317436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US20150009783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apparatus, and timepiece
US11061277B2 (en) Diffusion sheet, backlight modu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WI514062B (zh) 前光模組與具有前光模組的電子紙顯示裝置
US20160187559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120113331A1 (en) Edge light type illuminating dev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elevision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dge light type illuminating device
KR101214988B1 (ko) 광굴절 패턴을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그것의 제조 방법, 이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1141439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190063904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15136625A1 (ja) 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光源装置の製造方法
US8820999B2 (en) Televis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lightguide integrated as part of the housing and a method of making
JP6990279B2 (ja) 光源装置、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TWI509189B (zh) 顯示器及其背光模組及其光源模組
JP2012073289A (ja) 画像表示装置
CN103486492B (zh) 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及其光源模块
TWI402578B (zh) 電子裝置
KR102180687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15018187A (ja) 表示装置
KR102298380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