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9482A - 用於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彩色濾光片用基板、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及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於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彩色濾光片用基板、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及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49482A
TW201349482A TW102111184A TW102111184A TW201349482A TW 201349482 A TW201349482 A TW 201349482A TW 102111184 A TW102111184 A TW 102111184A TW 102111184 A TW102111184 A TW 102111184A TW 201349482 A TW201349482 A TW 20134948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lectrode layer
color filter
substrate
organ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1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atoshi Honma
Koji Arai
Akihiko Okada
Original Assignee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49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948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1Filters in the form of arr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02Details of OLEDs of OLED structures
    • H10K2102/3023Direction of light emission
    • H10K2102/3026Top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1Anodes
    • H10K59/80516Anodes combined with auxiliary electrodes, e.g. ITO layer combined with metal lin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特別關注於在開發大畫面的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時,防止畫面的中央部與畫面的外周部之間產生亮度不均,形成防止發生該亮度不均的手段,減低成本風險。於具有:透明基板、被形成於該透明基板上的像素部分、以及被形成於前述像素部分的周圍之非像素區域之彩色濾光片用基板,於前述非像素區域,設有金屬輔助電極層,於該非像素區域之至少一處以上形成非導電性的凸狀柱,於前述凸狀柱之至少頂部設透明電極層,前述非像素區域的金屬輔助電極層與前述凸狀柱的頂部的透明電極層導通。

Description

用於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彩色濾光片用基板、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及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用於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彩色濾光片用基板、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及具備彼而構成的有機電致發光(以下亦簡稱為「有機EL」)顯示裝置。
近年來,平面顯示器在很多的領域、場所使用,在資訊化的進展中,其重要性越來越高。
現在,平面顯示器之中,居最主要地位者可以說是液晶顯示器(LCD),作為根據與液晶顯示器(LCD)不同的顯示原理之平面顯示器,有機電致發光(有機EL),無機電致發光(無機EL)、電漿顯示面板(PDP)、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LED)、螢光顯示管顯示裝置(VFD),以及場發射顯示器(FED)等裝置的開發正活潑地進行著。
這些新的平面顯示器均是被稱為自發光型的顯示器,與液晶顯示器(LCD)之間有以下幾點大不相同, 具有液晶顯示器(LCD)所無的優異特徵。
液晶顯示器(LCD)被稱為受光型,液晶自身不會發光,以透過/遮斷外光的所謂快門來動作,構成顯示裝置。因此必須要有光源,一般而言必須要有背光。相對於此,自發光型因為裝置自身發光,所以不需要另外的光源。此外,在液晶顯示器(LCD)那樣的受光型,不拘於顯示功能的態樣,背光總是點亮,消耗與全顯示狀態幾乎相同的電力。相對於此,自發光型僅在因應於顯示資訊僅在有點亮必要的處所消耗電力,所以與受光型顯示裝置相比,原理上具有可以減少電力消耗的優點。
同樣地,在液晶顯示器(LCD)為了遮住背光光源的光得到暗狀態,即使很少,但要完全消除漏光現象是困難的,相對於此在自發光型的場合不發光的狀態真正為暗狀態,可以很容易就得到理想的暗狀態,於對比度上自發光型也佔壓倒性的優勢。此外,液晶顯示器(LCD)利用根據液晶的複折射之偏光控制,所以隨著觀察方向不同顯示狀態也會大幅改變,所謂的視角依存性很強,但是在自發光型完全不成問題。進而,液晶顯示器(LCD)利用源自有機彈性物質之液晶的介電向異性之配向改變,所以原理上對於電氣訊號之反應時間為1ms以上。對此,在進行開發之前述自發光型的技術,例如利用電子/正孔之所謂的載子遷移、電子放出、電漿放電等,所以反應時間為ns級,與液晶之間是無法相比的高速,不會發生因液晶顯示器(LCD)的反應緩慢而導致動畫殘影的問題。
近年來,這些之中特別以有機EL顯示裝置的研究最為活躍,被提出了(1)使三原色之發光層於各發光色形成特定的圖案者,(2)使用白色發光的發光層,透過三原色之彩色濾光片進行顯示者,以及(3)使用藍色發光的發光層,設置利用螢光色素之色變換層,把藍色光變換為綠色螢光或紅色螢光而進行三原色顯示者。
有機EL顯示裝置,主要在車載導航器、行動電話、數位相機等數英吋程度的小畫面用途被實用化,但近年來以薄型電視為代表例如20吋以上的大畫面化的開發越來越被期待。
然而,使有機EL顯示裝置例如做成20吋以上的大畫面時,在畫面的外周部與中央部對各像素供給驅動電流之用的配線長度有極端的差異。因此,在畫面的中央部,與畫面的外周部相比電壓降低的程度很大,會發生亮度不均的不良情形。越謀求大畫面化這個傾向就越為顯著。特別是供給驅動電流的配線經過被形成於含有發光層的有機EL層之上的ITO等透明電極而導通,此ITO例如與金屬銅相比電阻很大,所以ITO的電壓降低的影響很大。
又,作為有機EL顯示裝置的驅動方式,有被動矩陣方式與主動矩陣方式,前者構造單純,但有難以實現大型化而且進行高精細的顯示裝置之問題,為了謀求大型化,後者之主動矩陣方式的開發非常盛行。再主動矩陣方式,藉由於各有機EL元件設置的驅動電路內的TFT(薄 膜電晶體;Thin Film Transistor)來控制流到配置於各像素的有機EL元件的電流。
又,作為相關於本發明的先行技術,可以舉出以下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4。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448947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許第4367346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09-26828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011-96282號公報
於專利文獻1,目的之一為即使大型化也不會產生起因於上部透明電極的電壓降低導致發光亮度不均,揭示了以導電連接位在被形成於第1基板的元件分離用堤(bank)上的上部電極與被形成於第2基板的導光性遮光圖案的方式使第1基板與第2基板對向配置,至少前述上部電極或前述導電性遮光圖案被連接於給電點而構成的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然而,在專利文獻1,柱狀的突起之元件分離用堤,被形成於TFT或有機EL層形成的第1基板側。因為被形成TFT或有機EL層,所以第1基板側變成複雜的 構成,於此上設置元件分離用堤與設在相反側的第2基板側的製程相比,可說是生產率降低的機率非常高。接著,第1基板側的生產率降低,會使經過複雜步驟而形成的,工程數很多的TFT或有機EL層的形成步驟變成無效的浪費,可說是成本上的損失非常大。此外,具備藉由一對電極夾持的狀態之有機EL層的有機EL元件,通常,藉由供保護有機EL元件之密封層來覆蓋保護,有必要考察如何配合此密封層的存在而謀求與覆蓋的電極達成導通的技術。
此外,在專利文獻2,提出了可以達成電源配線及第2電極之更低電阻化,減低顯示的亮度不均,謀求高亮度化,高對比化之高輸出品質的有機EL裝置等之光電裝置,於該提案終究還是會發生與前述專利文獻1同樣的問題。
此外,於專利文獻3,提出了以提高對向電極的電位的面內均勻性為目的而開發的上面發光型的有機EL顯示裝置,但終究於該提案也會產生與前述專利文獻1同樣的問題。
此外,於專利文獻4,提出了為了降低透明電極的實效電阻值,可對有機EL層施加均一的電壓,而可以防止顯示不均等等之顯示不良的發光裝置,但於該提案也終究會發生與專利文獻1同樣的問題。
本發明係有鑑於這樣的情形而提出之創作案,目的在於提供例如於開發大畫面的有機EL顯示裝置 時,可以防止畫面的中央部與畫面的外周部之亮度不均的發生,而且該亮度不均的防止發生手段的形成係以減低成本風險的構成來進行的用於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的彩色濾光片用基板或彩色濾光片,進而包括使用這些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為了解決前述課題之本發明,係用於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彩色濾光片用基板,特徵為具有:透明基板、被形成於該透明基板上的像素部分、以及被形成於前述像素部分的周圍之非像素區域;於前述非像素區域,設有金屬輔助電極層,同時於該非像素區域之至少一處以上被形成非導電性的凸狀柱,於前述凸狀柱之至少頂部設有透明電極層,前述非像素區域的金屬輔助電極層與前述凸狀柱的頂部的透明電極層導通。
於前述之發明,前述非像素區域,亦可具有複數條線相交的交叉部分,於該交叉部分形成前述凸狀柱。
此外,於前述之發明,前述凸狀柱,亦可構成由基部側至頂部為止其直徑漸減的錐形。
此外,於前述之發明,亦可在比較被配設於基板中央部的凸狀柱的配設密度D1,與被配設於基板的外周部的凸狀柱的配設密度D2時,為D1>D2。
此外,供解決前述課題之發明,為有機電致 發光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特徵為具有具備:透明基板、被形成於該透明基板上的像素部分、以及被形成於前述像素部分的周圍之非像素區域;於前述非像素區域,設有金屬輔助電極層,同時於該非像素區域之至少一處以上被形成非導電性的凸狀柱,於前述凸狀柱之至少頂部設有透明電極層,前述非像素區域的金屬輔助電極層與前述凸狀柱的頂部的透明電極層導通之用於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彩色濾光片用基板,以及被形成於前述彩色濾光片用基板的像素部分之著色層。
進而,供解決前述課題之發明,為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特徵為包含具有具:透明基板、被形成於該透明基板上的像素部分、以及被形成於前述像素部分的周圍之非像素區域;於前述非像素區域,設有金屬輔助電極層,同時於該非像素區域之至少一處以上被形成非導電性的凸狀柱,於前述凸狀柱之至少頂部設有透明電極層,前述非像素區域的金屬輔助電極層與前述凸狀柱的頂部的透明電極層導通之用於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彩色濾光片用基板,以及被形成於前述彩色濾光片用基板的像素部分之著色層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及包含基板與被形成於該基板上的有機電致發光層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側基板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前述彩色濾光片,與前述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側基板,係以前述著色層與前述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對向的方式配置,前述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包含前述有機電致發光 層,以及以夾持前述有機電致發光層的方式配置的一對下面電極層與上面透明電極層;以被形成於前述凸狀柱的頂部的前述透明電極層的部分與前述上面透明電極層接觸而謀求導通的方式形成的。
根據本發明之用於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彩色濾光片用基板、彩色濾光片及使用這些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的話,於該非像素區域設置金屬輔助電極層,同時於凸狀柱的頂部設置透明電極層,這些為導通,所以特別是在構成大畫面的有機EL顯示裝置等的場合,可以防止畫面的中央部與畫面的外周部之亮度不均的發生。此外,凸狀柱是由非導電性的材料所構成,與含有導電性材料的場合相比,沒有產生強度降低的問題的疑慮。
10、20、25、30、35、40、45、50、55‧‧‧有機電致發光(EL)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
11‧‧‧透明基板
12‧‧‧非像素區域
13‧‧‧著色層
15‧‧‧金屬輔助電極層
17‧‧‧凸狀部
18‧‧‧透明電極層
70‧‧‧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側基板
100‧‧‧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圖1係顯示本發明的有機EL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及有機EL元件側基板之剖面圖。
圖2係藉由接合圖1所示的有機EL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及有機EL元件側基板而形成的有機EL顯示裝置的剖面圖。
圖3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有機EL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之一部分的平面圖,相當於圖1之α-α箭頭視角平 面圖。
圖4係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有機EL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的一部分之概略剖面圖。
圖5係顯示第3實施形態之有機EL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的一部分之概略剖面圖。
圖6係顯示第4實施形態之有機EL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的一部分之概略剖面圖。
圖7係顯示第5實施形態之有機EL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的一部分之概略剖面圖。
圖8係顯示第6實施形態之有機EL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的一部分之概略剖面圖。
圖9係顯示第7實施形態之有機EL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的一部分之概略剖面圖。
圖10係顯示第8實施形態之有機EL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的一部分之概略剖面圖。
圖11係顯示第9實施形態之有機EL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的一部分之概略剖面圖。
以下,參照圖面同時詳細說明供實施本發明之複數實施形態。又,本發明並不限於以下說明的形態,在不逸脫技術思想的範圍下可以進行種種的變形而實施。此外,附圖係為了說明上的方便而誇張地顯示上下、左右之比例尺,可能會與實際上的比例尺有所不同。
此外,以下以本發明之有機EL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為中心進行說明,但並不以此為限,由在以下所說明的彩色濾光片僅除去著色層,就成為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用基板。
<第1實施形態>
參照圖1~圖3說明相關於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之有機EL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及有機EL顯示裝置。
圖1係顯示本發明的有機EL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10及有機EL元件側基板70之剖面圖。這些的構成構件的剖面圖,係以圖3所示的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10的平面圖之A-B-C-D-E-F-G-H-I-J-K-L-M-N線之切斷面以及以此為準的有機EL元件側基板70的切斷面之剖面圖。圖2係藉由接合圖1所示的有機EL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10及有機EL元件側基板70而形成的有機EL顯示裝置100的剖面圖。圖3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有機EL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10之一部分的平面圖,相當於圖1之α-α箭頭視角平面圖。
(有機EL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10之說明)
本發明之有機EL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10,係使來自包含有機EL元件的發光層的有機EL層的光使用於作為發光光源之有機EL顯示裝置的有機EL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以下,亦簡稱為彩色濾光片)。
如圖1所示,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10,具有透明基板11,被形成於此透明基板11上的像素部分之著色層13,以及被形成於著色層13的周圍的非像素區域12。通常,著眼於除了被配置於基板的最外周的著色層13以外的大部分的著色層13來看的話,非像素區域12,存在於鄰接的著色層13彼此之間隙部分。又,所謂像素部分,在把彩色濾光片使用於各種顯示裝置的場合是指光線透過的部分,於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10,不一定是像素部分之全部被形成著色層13,像素部分的一部分僅僅為透過光的區域亦可。
透明基板11,只要是對可見光為透明的基板即可,沒有特別限制,可以使用與用於一般的彩色濾光片的透明基板相同的基板。具體而言,可以使用石英基板,Pyrex(登錄商標)玻璃,合成石英等剛性材,或者是透明樹脂膜、光學用樹脂板等具有可撓性的透明的可撓材。
著色層13,具有紅色著色層13R,綠色著色層13G及藍色著色層13B,通常,這些以依序排列的狀態形成圖案,但其圖案排列不特別限定於圖示者。可以採用條紋型、馬賽克型、三角型、4像素配置型等習知的排列,各著色層的面積可以任意設定。
又,圖面之像素部分之著色層13的數目(像素數)僅是例示之記載,並不限定於圖示之例。作為著色層13的形成方法,使用一般的彩色濾光片之著色層13的形成方法,例如光蝕刻法、噴墨法、印刷法即可。
於本實施形態之非像素區域12,通常以形成遮光部12a(也被稱為所謂的黑矩陣)為較佳,但並不是呈現本發明的作用效果所必須的。遮光部12a,通常被構成為格子狀的遮光層,通常使用含有黑色顏料與結合劑樹脂與溶劑的光阻或印刷用油墨,或者鉻等金屬來構成。使用於印刷用油墨的黑色顏料,例如可以舉出碳黑、鈦黑等,作為結合劑樹脂,例如可以舉出甲基丙烯酸苄基酯:苯乙烯:丙烯酸:2-甲基丙烯酸羥乙酯之共聚合體等,作為溶劑,可以由公知之種種溶劑來選定使用。
遮光部12a的形成方法,可以採用光蝕刻法,各種圖案印刷方法,各種電鍍方法等來形成。
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10,以覆蓋前述說明的像素部分之著色層13以及位於非像素區域12的遮光部12a的全體的方式設有外塗層14。該外塗層14,並不是本發明的必須構成,藉由形成該外塗層14,在形成以後所說明的金屬輔助電極層或凸狀柱時,可以使這些之形成面平坦化,同時可以保護著色層13所以較為適切。
作為形成外塗層14的材料沒有特別限定,只要適當選擇從前使用的各種樹脂即可,其形成方法也只要使用各種印刷方法等即可。
此處,於非像素區域12,更具體地說是在位於非像素區域12的前述外塗層14的表面,設有金屬輔助電極層15。作為使用於金屬輔助電極層15的材質,例如可以舉出以Cu、Ag、Au、Pt、Al、Cr、Co等金屬或者這 些的合金,或者MAM(鉬/鋁釹合金/鉬)為代表的複層金屬膜等。
此外,作為這樣的金屬輔助電極層15的形成方法,例如可以在藉由蒸鍍法或濺鍍法等形成薄膜之後,藉由光蝕刻法進行圖案化的方法可以適切地使用。
針對形成金屬輔助電極層15的場所,如圖1或圖2所示,以線狀圖案配設於非像素區域12為較佳,但並不以此為限,只要是可以使由外部供給的電流,透過被形成於後述的凸狀柱的頂部的透明電極層,導通至有機EL元件側基板的位置,且不會使顯示時開口部的開口率降低的位置即可,可以自由地設計。
於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10的非像素區域12,除了前述金屬輔助電極層15以外,於該非像素區域12之至少1處以上被形成非導電性的凸狀柱17。接著,於該凸狀柱17的頂部,設有透明電極層18。接著,於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10,前述金屬輔助電極層15與該凸狀柱17的頂部之透明電極層18為導通。藉此,藉由使來自後述的具有有機EL層83的有機EL元件側基板70的電流,透過被形成於凸狀柱17頂部的透明電極層18以及金屬輔助電極層15而導引逃逸往彩色濾光片10側,可以防止電壓降低。而其結果,可以防止本發明之課題之畫面的中央部與畫面的外周部之亮度不均的發生。
亦即,凸狀柱17,最好形成於應該發生該作用的容易產生亮度不均的處所,特別是形成於基板的中央 部附近。在本實施形態,於圖1之剖面圖的中央部附近被形成3根凸狀柱17,但這僅是例示之記載而已,其根數以及配置場所並不限於圖示者。只要以可以在最佳的狀態呈現本發明的作用效果,而適當地設定根數、配置場所等即可。
又,配設1根或複數凸狀柱17的場合,配設於基板中央部的凸狀柱的配設密度D1,與基板外周部的凸狀柱的配設密度D2相比的場合,以D1≧D2,較佳者為成為D1>D2的方式構成為較佳。
又,求出D1及D2時,把相當於畫面大小的基板的大小縱橫各3等分把基板進行3×3之9分割。其中央部的區域相當於基板中央部,在此處測定的凸狀柱的配設密度定義為D1。接著,在此中央部的區域以外之8個外區域相當於基板外周部,在這些之各區域測定的凸狀柱的配設密度之中的最大值定義為D2。
這樣的凸狀柱17以非導電性的材料來形成。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10,為了藉由設於凸狀柱17頂部的透明電極層18來擔保導通,沒有必須要對該凸狀柱17自身賦予導電性,所以可以提高其材料設計的自由度,沒有必要對凸狀柱17混入導電性材料,所以其強度不會降低。作為凸狀柱17的具體材料,可以使用各種樹脂。
作為凸狀柱17的形狀沒有特別限定,但如圖所示,以構成由基部側起至頂部為止其直徑漸減的錐形的方式為較佳。如稍後所述,這是為了使與具有有機EL層 的有機EL元件側基板70之一體化更為容易。作為凸狀柱的具體地形狀,可以舉出如圖所示取除錐形的先端部的形狀之錐台、或是圓柱、三角錐台、四角錐台等。凸狀柱17的根部之基部的寬幅為8~100μm程度,頂部的寬幅為3~95μm程度,高度為2.5~25μm程度。此外,由基部側至頂部的錐狀角為30~89°程度。
於第1實施形態,設於凸狀柱17的頂部的透明電極層18,不僅於該頂部,被構成為所謂的黏貼膜。藉由如此般構成為黏貼膜,可以確實達成與金屬輔助電極層15之導通,同時其形成也變得容易所以較佳。
又,於本說明書,所謂凸狀柱17的頂部,意味著與和彩色濾光片10對向而設的有機EL元件側機板70接觸,使電流流動的區域,並不僅僅意味著凸狀柱17之最高的位置。
針對這樣的透明電極層18的電阻值,只要可以使來自有機EL元件側基板70的電流不會不足地導引逃逸至彩色濾光片側的程度即可,沒有特別限定。例如,以10Ω/sq~500Ω/sq程度為佳,又以30Ω/sq~200Ω/sq程度特佳。
作為這樣的透明電極層18的形成材料,例如可以舉出具有透明性及導電性的金屬氧化物等。作為這樣的金屬氧化物,例如可以舉出氧化銦錫(ITO),氧化銦,氧化鋅,或者氧化亞錫等。透明電極層18的厚度為50nm~1500nm,更佳者為120nm~1200nm。透明電極層18的 形成方法例如只要使用蒸鍍法或者濺鍍法等即可。
以下進而說明適切地使用於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10之著色層13。又,如前所述,於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用基板,該著色層13並不是必須的構成,此外,於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10,不是像素部分的全部都設置著色層亦可。
具有紅色著色層13R、綠色著色層13G及藍色著色層13B而構成的著色層13,係對應於有機EL顯示裝置100(參照圖2)的單位像素而設置的。接著,這些之紅色著色層13R、綠色著色層13G以及藍色著色層13B,在分別將各色的顏料或染料等著色劑分散或者溶解於感光性樹脂中後形成於基板之上。
作為使用於紅色著色層13R的著色劑,例如可以舉出苝(perylene)系顏料、色澱(lake)顏料、偶氮系顏料、喹吖酮(quinacridone)系顏料、蒽醌(anthraquinone)系顏料、蔥(anthracene)、異吲哚啉(isoindoline)系顏料等。這些顏料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混合2種以上。
作為綠色著色層13G使用的著色劑,例如可以舉出鹵素置換酞菁系顏料或者鹵素多置換銅酞菁系顏料等之酞菁系顏料、三苯甲烷系鹼基性染料、異吲哚啉(isoindoline)系顏料、異吲哚啉酮(isoindolinone)系顏料等。這些顏料或者染料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混合2種以上。
使用於藍色著色層13B的著色劑,例如可以 舉出銅酞菁系顏料、蒽醌(anthraquinone)系顏料、陰丹士林(indanthrene)系顏料、靛酚(indophenol)系顏料、靛青(cyanine)系顏料、雙噁嗪(dioxazine)系顏料等。這些顏料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混合2種以上。
又,非像素區域12,具有縱橫方向的線相交的交叉部位,於該非像素區域12之交叉部位形成凸狀柱17為佳。這是因為使凸狀柱17的形成位置留有空間上的餘裕,可以在提高強度的狀態下形成的緣故。此外,形成上比較容易而對於生產性的提高可以有所貢獻。又,隨著TFT的設計不同,凸狀柱17的形成位置不在交叉部位亦可。
(有機EL元件側基板70的說明)
如圖1所是有機EL元件側基板70,被構成為具有基板71、及包含被形成於該基板71上的有機EL層83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80。
藉由一體化/接合這樣的有機EL元件側基板70與前述彩色濾光板10,形成如圖2所示的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100。又,一體化/接合有機EL元件側基板70與前述彩色濾光片10時,有機EL元件側基板70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80與彩色濾光片10之著色層13以對向的方式配置。
有機電致發光元件80,被構成為具有有機EL層83,及以夾持此有機EL層83的方式配置的一對下面 電極層81與上面透明電極層85。此外,於有機EL層83的周圍被形成絕緣層91,藉由此絕緣層91使有機EL層83被區劃,同時防止下面電極層81與上面透明電極層85直接接觸。進而,於上面透明電極層85之上,主要為了保護有機EL層83之密封層95,以覆蓋元件全體的方式形成。又,前述密封層95,並不是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100的必須構成。
接著,於這樣的密封層95之與前述彩色濾光片10對向之面,被形成貫通孔95a。此貫通孔95a,可以插入被形成於前述彩色濾光片10的凸狀柱17的先端部分,以謀求被形成於前述凸狀柱17的頂部的透明電極層18的部分,與有機電致發光元件80的上面透明電極層85接觸而導通的方式形成。貫通孔95a,為具備與插入的凸狀柱17的先端部分同樣的錐形的形態,以凸狀柱17的先端部分可以嵌著於貫通孔95a的形態為較佳。此外,貫通孔95a的深度,為到達上面透明電極層85的深度。此外,雖未圖示,但以容易確保透明電極層18與上面透明電極層85的導通的方式,在貫通孔95a的側面先形成導電膜亦可。藉由設置這樣的貫通孔95a,即使有密封層95的場合,也可以確保導通所以較佳。
被形成貫通孔95a的部位,以不使發光區域變窄的方式設置於有機EL層不存在的部位為較佳。例如,如圖1或2所示,在鄰接的有機EL層83彼此的間隙部分形成貫通孔95a即可。
藉由採用如前所述的構成,可以如前所述藉由使來自具有有機EL層83的有機EL元件側基板70的電流,透過與被形成於凸狀柱17的頂部的透明電極層18以及與該透明電極層導通的金屬輔助電極層15,往彩色濾光片10側導引逃逸,而發揮防止電壓下降的作用。
又,於基板71,如圖所示,供控制流至構成像素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80的電流之用的TFT(薄膜電晶體)75,被配置形成於各像素,通常,於各TFT之電路,被連接著未圖示的閘極線、訊號線、電源線。這樣的TFT75的形成手法,只要依照公知的方法即可,於TFT75之上通常被形成絕緣層77。又,作為絕緣層77,可以使用與後述的絕緣層91同樣的材料。
以下,針對有機EL元件側基板70之各構成進而加以說明。
基板71
作為使用於本發明的基板71,只要是可以支撐有機電致發光元件80等者即可,可以使用作為有機EL顯示裝置的構成構件而被通常使用者。又,本實施形態,是由有機EL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10側取出光之所謂的頂放射方式,所以作為有機EL元件側基板70之基板71,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不透明的。
絕緣層91
本發明之絕緣層91,如前所述係為了防止下面電極層81與上面透明電極層85直接接觸而形成的。
作為這樣的絕緣層91的形成材料,例如可以使用感光性聚醯亞胺樹脂、丙烯酸系樹脂等光硬化型,及熱硬化型樹脂,以及無機材料等。絕緣層91的圖案,通常可以為線狀,藉由絕緣層91的形成,可以形成具有例如矩陣狀或條紋狀等地開口部之圖案。
作為絕緣層91的形成方法,可以舉出塗布前述材料,藉由光蝕刻法圖案化的方法。此外,也可以使用印刷法。
有機EL層83
使用於本發明的有機EL層83,係以構成發光層,特別較佳者為白色發光層的方式來構成的。替代白色發光層,而以依序具備紅色發光層、藍色發光層及綠色發光層的方式構成亦可,此處,以較佳的態樣之具備白色發光層的場合為例進行說明。
此外,有機EL層83,除了發光層以外,通常由複數層有機層所構成,可以具有:正孔注入層或電子注入層之電荷注入層;以及對白色發光層輸送正孔的正孔輸送層、對白色發光層輸送電子的電子輸送層等之電荷輸送層。
白色發光層
於本發明作為適切的發光層使用的白色發光層,只要是可以發出白色光者即可。這樣的白色發光層,具體而言,只要在對有機EL層83施加電壓時,至少具有藍色光(430nm~470nm)、綠色光(470nm~600nm)、及紅色光(600nm~700nm)的波長區域的發光頻譜者即可。進而,於發光頻譜,綠色光(470nm~600nm)峰的最大發光強度與藍色光(430nm~470nm)峰的最大發光強度之比(綠色光峰之最大發光強度/藍色光峰之最大發光強度)在0.3~0.8之範圍內為較佳,在0.3~0.7之範圍內為更佳,特別以在0.3~0.5之範圍內最佳。
藉由使綠色光峰的最大發光強度與藍色光峰的最大發光強度之比在前述的範圍內,可以更有效地發揮藍色圖案的透過率大所導致的耗電量減低的效果。此外針對紅色光(600nm~700nm),紅色光峰之最大發光強度與藍色光峰之最大發光強度之比(紅色光峰之最大發光強度/藍色光峰之最大發光強度)在0.3~1.0之範圍內為較佳。
作為構成這樣的白色發光層的材料,只要是發出螢光或者磷光者即可,沒有特別限定。此外,發光材料具有正孔輸送性或電子輸送性亦可。作為發光材料,可以舉出色素系材料、金屬錯體系材料,以及高分子系材料。
作為前述之色素材料,可以舉出環噴他明(cyclopentamine)衍生物、四苯基丁二烯衍生物、三苯胺衍生物、氧二氮雜茂(oxadiazole)衍生物、吡唑并喹啉 (pyrazolo quinoline)衍生物、均二苯乙烯(distyrylbenzene)衍生物、聯苯乙烯(distyrylarylene)衍生物、Silole衍生物、噻吩(thiophene)環化合物、吡啶(pyridine)環化合物、迫位酮(perinone)衍生物、苝(perylene)衍生物、低聚噻吩衍生物、Trifumarylamine衍生物、噁二唑(oxadiazole)二聚物、及吡唑啉(pyrazoline)二聚物等。
此外,作為前述金屬錯體系材料,可以舉出羥基喹啉鋁錯體、苯並羥基喹啉鈹錯體、苯並噁唑鋅錯體、苯并噻唑(benzothiazole)鋅錯體、偶氮甲基鋅錯體、卟啉(porphyrin)鋅錯體、及銪錯體,或者於中心金屬具有Al、Zn、Be等或者Tb、Eu、Dy等稀土類金屬,於配位子具有噁二唑(oxadiazole)、噻二唑、苯吡啶(phenylpyridine)、苯基苯并脒唑(phenylbenzimidazole)以及喹啉(quinoline)構造之金屬錯體等。
此外,作為前述高分子系的材料,可以舉出聚段苯乙炔(poly para phenylene vinylene)衍生物、聚噻吩衍生物、聚對位苯(poly(para-phenylene),PPP)衍生物、聚矽烷衍生物、聚乙炔(polyacetylene)衍生物等,聚芴(polyfluorene)衍生物、聚乙烯咔唑(polyvinylcarbazole)衍生物以及前述色素系材料以及金屬錯體系材料與以高分子化者。
作為前述白色發光層的形成方法,例如可以舉出蒸鍍法、印刷法、噴墨法、或旋轉塗布法、模鑄法、浸漬法、棒徒法、板塗法、輥塗法、凹版印刷塗布法、凸 版印刷法、噴霧塗布法以及自己組織化法(交互吸著法、自組裝單分子膜法)等。其中特別以蒸鍍法、旋轉塗布法以及噴墨法為佳。
使用於本發明的白色發光層的膜厚,通常為5nm~5μm程度。
正孔注入層
於本發明,在白色發光層與陽極(下面電極層81或上面透明電極層85)之間被形成正孔注入層亦可。藉由設置正孔注入層,可以使往白色發光層之正孔的注入安定化,提高發光效率。
作為使用於本發明的正孔注入層的形成材料,可以使用一般的使用於有機EL元件的正孔注入層的材料。此外,正孔注入層的形成材料,無論是具有正孔注入性或者電子的障壁性之任一皆可。
具體而言,做為正孔注入層的形成材料,可以例示三唑衍生物、氧二氮雜茂(oxadiazole)衍生物、咪唑衍生物、聚芳基鏈烷烴(polyarylalkanes)衍生物、吡唑啉(pyrazoline)衍生物、吡唑酮(pyrazolone)、苯二胺衍生物、芳基胺衍生物、胺基置換查耳酮(chalcone)衍生物、噁唑(oxazole)衍生物、苯乙烯基并三苯(styryl anthracene)衍生物、芴酮(fluorenone)衍生物、腙(hydrazone)衍生物、二苯乙烯(stilbene)衍生物、矽氮烷衍生物、聚矽烷系、苯胺系共聚合體、以及塞吩寡聚合物等導電性高分子 寡聚合物等。進而,做為正孔注入層的形成材料,可以例示卟啉(porphyrin)化合物、芳香族第三級胺化合物及苯乙烯胺(styrylamine)化合物等。
由這樣的材料所構成的正孔注入層的膜厚,通常為5nm~1μm程度。
電子注入層
於本發明,在白色發光層與陰極(上面透明電極層85或下面電極層81)之間被形成電子注入層亦可。藉由設置電子注入層,可以使往白色發光層之電子的注入安定化,提高發光效率。
作為使用於本發明的電子注入層的形成材料,例如可以例示氮置換茀(fluorenone)衍生物、蒽醌二甲烷(anthraquinodimethane)衍生物、二苯醌(diphenylquinone)衍生物、二氧化噻喃(thiopyran dioxide)衍生物、萘苝(naphthalene perylene)等之複素環四羧酸無水物、碳二亞胺(carbodiimide)、fluorenylidene methane衍生物、蒽醌二甲烷及蔥酮(anthrone)衍生物、噁二唑(oxadiazole)衍生物、噁二唑(oxadiazole)之噁二唑環之氧原子置換為硫原子之噻唑(thiazole)衍生物、作為電子吸引基為人所熟知的具有喹[]啉(quinoxaline)環的喹[]啉衍生物、三(8-Quinolinol)鋁等8-quinolinol衍生物之金屬錯體、酞菁、金屬酞菁、以及聯苯吡嗪(distyrylpyrazine)衍生物等。
由這樣的材料所構成的電子注入層的膜厚, 通常為5nm~1μm程度。
上面透明電極層85
本發明之上面透明電極層85,是為了對被夾於與稍後詳述的下面電極層81之間的有機EL層83施加電壓,在白色發光層引起發光而設的。
此外,上面透明電極層85,因為是使在白色發光層產生的光,透過有機EL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側者,所以如圖1所示被配置於有機EL層83,與位於有機EL層83的上側的有機EL顯示裝置彩色濾光片10之間。
作為使用於本發明的上面透明電極層85的形成材料,例如可以舉出具有透明性及導電性的金屬氧化物等。作為這樣的金屬氧化物,例如可以舉出氧化銦錫(ITO),氧化銦,氧化鋅,或者氧化亞錫等。
由這樣的材料所構成的上面透明電極層85的膜厚,通常為100nm~300nm程度。
作為這樣的上面透明電極層85的形成方法,例如可以在藉由蒸鍍法或濺鍍法等形成薄膜之後,藉由光蝕刻法進行圖案化的方法可以適切地使用。
下面電極層81
本發明之下面電極層81,如圖1所示被配置於有機EL層83,與位在有機EL層83的下側的基板71之間。下面電極層81,係構成供使白色發光層發光之用的另一 方電極,被構成作為具有與前述上面透明電極層85相反的電荷的電極。
作為使用的下面電極層81的形成材料,例如可以舉出工作函數小到4eV以下程度的金屬、合金以及這些的混合物等。具體而言,可以例示鈉、鈉-鉀合金、鎂、鋰、鎂/銅混合物、鎂/銀混合物、鎂/鋁混合物、鎂/銦混合物、鋁/氧化鋁(Al2O3)混合物、銦、鋰/鋁混合物、及稀土類金屬等。較佳者可以舉出鎂/銀混合物、鎂/鋁混合物、鎂/銦混合物、鋁/氧化鋁(Al2O3)混合物、及鋰/鋁混合物等。
下面電極層81,其薄片電阻以數Ω/cm以下為較佳。此外,下面電極層81的膜厚,通常為10nm~1μm程度。
作為這樣的下面電極層81的形成方法,例如可以在藉由蒸鍍法或濺鍍法等形成薄膜之後,藉由光蝕刻法進行圖案化的方法可以適切地使用。又,於下面電極層81被連接著供控制往有機EL元件流動的電流之用的TFT(薄膜電晶體)75。
密封層95
具有前述貫通孔95a的密封層95,被形成於上面透明電極層85之上,亦即在上面透明電極層85,與有機EL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10之間。密封層95,通常設置做為遮斷水蒸氣或者氧氣避免到達至有機EL層83的保護 層。
作為密封層95,使用可以對水蒸氣或氧氣呈現障壁性,而且只要是透明即可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使用透明無機膜、透明樹脂膜、或者有機-無機混成膜等。其中由障壁性高的觀點來看,以透明無機膜為佳。
作為密封層95適切使用的透明無機膜面板的形成材料,例如使用氧化鋁、氧化矽、及氧化鎂等氧化物;氮化矽等氮化物;氮化氧化矽等氮化氧化物等。特別以不容易產生針孔而氣體障壁性很高的觀點來看,以使用氮化氧化矽為較適切。
密封層95可以是單層,也可以是多層。例如,在密封層95是複數的氮化氧化矽膜被層積之多層的場合,可以進而提高障壁性。此外,密封層95為多層的場合,各層分別使用不同的材料亦可。
密封層95的膜厚,只要因應於使用的密封層95的形成材料的種類而適當決定即可。通常為5nm~5μm程度。此密封層95的厚度太薄的話會產生障壁性變得不充分的傾向,此外密封層95的厚度太厚時,會有容易產生因薄膜的膜應力而龜裂等現象的傾向。
密封層95為透明的無機膜的場合,作為此透明無機膜的形成方法,只要是可以在真空狀態形成的膜的形成方法即可,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舉出濺鍍法、離子布植法、電子束(EB)蒸鍍法或電阻加熱法等真空蒸鍍法、電子層磊晶成長(ALE)法、雷射消蝕法、化學氣相沉 積(CVD)法等。其中,由生產性的觀點來看,以濺鍍法、離子布植法、CVD法為較佳。
作為在密封層95的特定處所形成前述貫通孔95a的手法,例如,適合使用在形成密封層95的薄膜之後,藉由光蝕刻法進行圖案化的方法。
藉由一體化/接合具有這樣的構成的有機EL元件側基板70與前述彩色濾光板10,形成如圖2所示的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100。亦即,在有機EL元件側基板70與前述彩色濾光片10之一體化/接合時,進行被形成於有機EL元件側基板70的密封層95的貫通孔95a,與被形成於彩色濾光片10的非像素區域的凸狀柱17的先端部之位置對準後,使凸狀柱17的先端部嵌著於密封層95的貫通孔95a,使被形成於凸狀柱的頂部17a的前述透明電極層18的部分與前述上面透明電極層85接觸而謀求導通的方式一體化。然後,在密封層95與透明電極層18之間隙部分,填充如圖2所示的接著劑層99,謀求彩色濾光片10與有機EL元件側基板70之一體化/接合,形成如圖2所示的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100。
作為接著劑層99,只要是透明而有接著力,而且具有硬化性者即可,沒有特別限制。作為形成這樣的接著劑層99的材料,例如可以舉出具有熱硬化性的接著劑、或者具有光硬化性的接著劑為適切之例。通常,以不需要溶劑的形式為佳。此外,使用膜狀的接著薄片型式者亦可。具體而言,可以舉出環氧系、丙烯酸系、聚醯亞胺 系、合成橡膠系等之接著劑或接著薄片。
此外,不設置接著劑層99而使密封層95與透明電極層18之間隙部分保留空著,於氮氣等惰性氣體氛圍中藉由密封劑密封前述有機EL元件側基板70及有機EL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10的周緣部,於中空的內部具備氧化鋇等捕水劑亦可。
來自電源的配線形態,例如,如圖2所示,被構成為具有:由電源P之一方之電極至各個TFT75的配線201,由電源之另一方之電極至上面透明電極層85之配線202-203,以及由電源之另一方之電極至輔助電極層15之配線202-204。供使有機EL元件80發光之配線電路為配線201與配線202-203,供防止使TFT側的電流往彩色濾光片側的金屬輔助電極層15逃逸而使氮壓降低之配線電路為配線201與配線204-202。
藉由採用這樣的構成,可以如前所述藉由使來自具有有機EL層83的有機EL元件側基板70的電流,透過與被形成於凸狀柱17的頂部的透明電極層18以及金屬輔助電極層15,往彩色濾光片10側導引逃逸,而發揮防止電壓下降的作用。
又,於前述實施形態,作為適切的態樣,舉例說明了使由具備白色發光層的有機EL層發出的白色的光,使用具備紅色著色層13R、綠色著色層13G及藍色著色層13B之彩色濾光片以RGB3色發光的方式。但是,並不限定於此方式,例如可以把藍色發光之有機EL層,使 用吸收藍色光而以綠色或紅色發光的色變換層(CCM)發出RGB之3色光之所謂的藍色EL色變換(CCM)全彩方式,或者把RGB發光之有機EL元件於各像素區分塗布採取所謂的RGB發光層並置全彩方式之任一種,也可以適用本發明之主要部分的構成。
<第2實施形態>
其次,說明本發明之有機EL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的第2實施形態。又,在以後的說明,僅說明彩色濾光片,省略與此一體化/接合之有機EL元件側基板,及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說明。此外,為了說明上的方便,針對與前述圖1~3所示的構成相同的構成,使用相同符號。
圖4係供說明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的第2實施形態之用的概略剖面圖。
此彩色濾光片20,與圖1~3所示的彩色濾光片10同樣,具有透明基板11、像素部分之著色層13、作為非像素區域12的遮光部12a,進而設有覆蓋前述著色層13及遮光部12a全體的外塗層14。接著,在位於非像素區域12的外塗層14的表面,設有金屬輔助電極層15,同時也設有非導電性的凸狀柱17。此外,透明電極層18,包含前述凸狀柱17的頂部,係以覆蓋該凸狀柱17的側面、金屬輔助電極層15、進而包括外塗層14全體的方式設置的。
彩色濾光片20,著色層13除了紅色著色層13R、綠色著色層13G以及藍色著色層13B以外還具有透明著色層13W這一點,與圖1~3所示的第1實施形態相關的彩色濾光片10有所不同。
如此,於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著色層13不一定要由R/G/B之三原色來構成,亦可如圖4所示具有透明著色層13W。藉由設置透明著色層13R,可以提高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全體的亮度。
<第3實施形態>
圖5係供說明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的第3實施形態之用的概略剖面圖。
此彩色濾光片25,在凸狀柱17之下不存在金屬輔助電極層15這一點,與圖4所示的第2實施形態相關的彩色濾光片20有所不同,其他部分則與前述第2實施形態相關的彩色濾光片20共通。
如此,於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針對配設金屬輔助電極層15的位置沒有特別限定,不一定要設在凸狀柱17之下。總之,於不產生電壓降低的程度,可以使金屬輔助電極層15隔開而配設。即使於這樣的態樣,也可以藉由位在凸狀柱17頂部的透明電極層18,以及與此導通的金屬輔助電極層15而防止電壓降低。
<第4實施形態>
圖6係供說明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的第4實施形態之用的概略剖面圖。
此彩色濾光片30,在位於凸狀柱17之下的遮光部12a上,紅色著色層13R’與綠色著色層13G’作為台座設置這一點,與圖4所示的第2實施形態相關的彩色濾光片20有所不同,其他部分與前述第2實施形態相關的彩色濾光片20共通。
此處,作為台座設置的紅色著色層13R’與綠色著色層13G’,由圖6可以明確得知,並不是作為像素部分而發揮功能者,是為了使凸狀柱17的高度提高之用的,作為「台座」而設置者。如此般形成著色層13時,藉由不成為像素部分而預先在被形成凸狀柱17的位置形成作為台座之著色層,可以提高凸狀柱17的高度,同時如前所述使用外塗層14使表面平坦化會變得容易。又,相關於此實施形態的彩色濾光片40,把紅色著色層13R’與綠色著色層13G’作為台座使用,但是不以此為限,可以使用由R/G/B/W4色所任意選擇之1~4色的著色層作為台座。此外,於形成該台座時,與形成各色著色層同時形成亦可。
<第5實施形態>
圖7係供說明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的第5實施形態之用的概略剖面圖。
此彩色濾光片35,其透明電極層18並不是黏 貼膜,而是在金屬輔助電極層15的表面,以及凸狀柱17的表面形成為圖案這一點,與圖4所示的的2實施形態相關的彩色濾光片20有所不同,其他部分則與前述第2實施形態相關的彩色濾光片20共通。
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只要位於凸狀部17頂部的透明電極層18,與金屬輔助電極層15導通即可,亦即透明電極層18沒有必要存在為黏貼膜。如此不在作為像素部分的著色層13上設透明電極層18,可以提高透過率,提高全體的亮度。又,雖未圖示,氮作為圖7所示的彩色濾光片35之進而變形之例,在凸狀柱17形成的金屬輔助電極層15以外的金屬輔助電極,亦即被配設於著色層13之間的金屬輔助電極的表面,不形成透明電極層的態樣亦可採用。只要被形成凸狀柱17的金屬輔助電極層15與透明電極層18取得導通,即可發揮本發明的效果。
<第6實施形態>
圖8係供說明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的第6實施形態之用的概略剖面圖。
此彩色濾光片40,未設置外塗層14這一點,與圖4所示的的2實施形態相關的彩色濾光片20有所不同,其他部分則與前述第2實施形態相關的彩色濾光片20共通。於該彩色濾光片40,未被設置外塗層14,所以金屬輔助電極層15,被形成於作為非像素區域的遮光層12a上。
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如前所述,外塗層14並不是必須的構成。如該彩色濾光片40那樣,藉由不設置外塗層14,可以提高來自作為像素部分之著色層的光的透過率,可以提高全體的亮度。
<第7實施形態>
圖9係供說明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的第7實施形態之用的概略剖面圖。
此彩色濾光片45,與相關於前述第6實施形態之彩色濾光片40同樣,金屬輔助電極層15,被形成於作為非像素區域的遮光層12a上,而於其上設有外塗層14這一點,與相關於圖4所示的第2實施形態之彩色濾光片20不同,其他部分與相關於前述第2實施形態的彩色濾光片20共通。該彩色濾光片45,為了謀求位於凸狀柱17頂部的透明電極層18與金屬輔助電極層15之導通,於外塗層14之一部分被形成貫孔X,透明電極層18進入該貫孔X內。
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如前所述,只要位於凸狀柱17的頂部的透明電極層18與金屬輔助電極層15導通即可,亦即也可以是圖9所示的態樣。
<第8實施形態>
圖10係供說明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的第8實施形態之用的概略剖面圖。
此彩色濾光片50,係使相關於前述第5實施形態的彩色濾光片35變形之實施形態,僅於凸狀柱17的頂部設透明電極層18,凸狀柱17的側面以金屬輔助電極層15覆蓋。接著,僅設於凸狀柱17的頂部之透明電極層18與覆蓋凸狀柱17的側面之金屬輔助電極層15導通,進而覆蓋凸狀柱17的側面之金屬輔助電極層15與非像素區域的金屬輔助電極層15導通。
如此,於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只要在凸狀柱17的至少頂部設置透明電極層18即可,於凸狀柱17的側面不一定要有透明電極層18,如圖10所示設置金屬輔助電極層15亦可。
<第9實施形態>
圖11係供說明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的第9實施形態之用的概略剖面圖。
此彩色濾光片55,係使相關於前述第8實施形態的彩色濾光片50進而變形之實施形態,凸狀柱17的頂部及凸狀柱17之側部的途中為止設有透明電極層18,於凸狀柱17的側面未設有前述透明電極層18的部分以金屬輔助電極層15覆蓋。
如前所述,於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只要在凸狀柱17的至少頂部設置有透明電極層18即可,於凸狀柱17的側面,設置透明電極層18與金屬輔助電極層15雙方亦可。
20‧‧‧有機電致發光EL)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
11‧‧‧透明基板
12a‧‧‧遮光部
13‧‧‧著色層
13R‧‧‧紅色著色層
13G‧‧‧綠色著色層
13B‧‧‧藍色著色層
13W‧‧‧透明著色層
14‧‧‧外塗層
15‧‧‧金屬輔助電極層
17‧‧‧凸狀部
18‧‧‧透明電極層

Claims (6)

  1. 一種彩色濾光片用基板,係用於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彩色濾光片用基板,其特徵為具有:透明基板、被形成於該透明基板上的像素部分、以及被形成於前述像素部分的周圍之非像素區域;於前述非像素區域,設有金屬輔助電極層,同時於該非像素區域之至少一處以上被形成非導電性的凸狀柱,於前述凸狀柱之至少頂部設有透明電極層,前述非像素區域的金屬輔助電極層與前述凸狀柱的頂部的透明電極層導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彩色濾光片用基板,其中前述非像素區域,具有複數條線相交的交叉部分,於該交叉部分形成有前述凸狀柱。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彩色濾光片用基板,其中前述凸狀柱,構成由基部側至頂部為止其直徑漸減的錐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任一項之彩色濾光片用基板,其中比較被配設於基板中央部的凸狀柱的配設密度D1,與被配設於基板的外周部的凸狀柱的配設密度D2時,D1>D2。
  5. 一種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其特徵為具有 具備:透明基板、被形成於該透明基板上的像素部分、以及被形成於前述像素部分的周圍之非像素區域;於前述非像素區域,設有金屬輔助電極層,同時於該非像素區域之至少一處以上被形成非導電性的凸狀柱,於前述凸狀柱之至少頂部設有透明電極層,前述非像素區域的金屬輔助電極層與前述凸狀柱的頂部的透明電極層導通之用於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彩色濾光片用基板,以及被形成於前述彩色濾光片用基板的像素部分之著色層。
  6. 一種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包含具有:透明基板、被形成於該透明基板上的像素部分、以及被形成於前述像素部分的周圍之非像素區域;於前述非像素區域,設有金屬輔助電極層,同時於該非像素區域之至少一處以上被形成非導電性的凸狀柱,於前述凸狀柱之至少頂部設有透明電極層,前述非像素區域的金屬輔助電極層與前述凸狀柱的頂部的透明電極層導通之用於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彩色濾光片用基板,以及被形成於前述彩色濾光片用基板的像素部分之著色層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及具有基板與包含被形成於該基板上的有機電致發光層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側基板;其中,前述彩色濾光片與前述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側基板,係以前述著色層與前述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對向的方式配置,前述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包含前述有機電致發光層, 以及以夾持前述有機電致發光層的方式配置的一對下面電極層與上面透明電極層;以被形成於前述凸狀柱的頂部的前述透明電極層的部分與前述上面透明電極層接觸而達成導通的方式形成的。
TW102111184A 2012-03-30 2013-03-28 用於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彩色濾光片用基板、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及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TW2013494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83127 2012-03-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9482A true TW201349482A (zh) 2013-12-01

Family

ID=49259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1184A TW201349482A (zh) 2012-03-30 2013-03-28 用於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彩色濾光片用基板、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及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167592B2 (zh)
TW (1) TW201349482A (zh)
WO (1) WO201314658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6941B (zh) * 2021-11-11 2022-12-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60437B2 (ja) * 2014-02-26 2019-01-3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有機el表示装置
CN107579165B (zh) * 2017-08-30 2024-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封装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68472A (ja) * 2001-08-29 2003-03-07 Hitachi Ltd 有機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JP4489472B2 (ja) * 2004-03-19 2010-06-23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US7812523B2 (en) * 2005-11-15 2010-10-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device having an auxiliary electrode for improved common voltag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KR100963074B1 (ko) * 2008-10-17 2010-06-14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JP2013196919A (ja) * 2012-03-21 2013-09-30 Sony Corp 有機el表示装置、有機el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6941B (zh) * 2021-11-11 2022-12-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46587A1 (ja) 2013-10-03
JP6167592B2 (ja) 2017-07-26
JP2013229313A (ja) 2013-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4516B (zh)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及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US6967435B2 (en) Active matrix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EP3343627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362148B2 (en) Quantum dot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1990312B1 (ko)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8063553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6024827A (zh) 发光显示设备和制造该发光显示设备的方法
JPH10241860A (ja) 多色発光装置
WO1998034437A1 (fr) Afficheur a electroluminescence organique
KR20130093187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6373978A (zh)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包括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
JP4183427B2 (ja)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KR20140082090A (ko) 고 투과율 투명 유기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201349482A (zh) 用於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彩色濾光片用基板、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及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TWI395507B (zh) 有機電致發光元件用彩色濾光片基板及使用其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JP5862209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用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5915339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カラーフィルタ用基板、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用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5862424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カラーフィルタ用基板、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用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2011029322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150075135A (ko)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6098234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6152674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KR102234829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JP5862423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カラーフィルタ用基板、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用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2000182779A (ja) 有機el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