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3638A - 1,2-二氫喹啉衍生物或其鹽的工業製造方法及其製造中間體 - Google Patents

1,2-二氫喹啉衍生物或其鹽的工業製造方法及其製造中間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43638A
TW201343638A TW102102179A TW102102179A TW201343638A TW 201343638 A TW201343638 A TW 201343638A TW 102102179 A TW102102179 A TW 102102179A TW 102102179 A TW102102179 A TW 102102179A TW 201343638 A TW201343638 A TW 20134363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group
salt
compound
compound represen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2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本悟功
大野敦嗣
工藤一弘
伴正和
三村孝
大谷隆
Original Assignee
參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協和發酵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參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協和發酵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參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343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363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1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quinoline ring systems
    • C07D215/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quinoline ring systems having no bond between the ring nitrogen atom and a non-ring member or having only hydrogen atoms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 C07D215/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quinoline ring systems having no bond between the ring nitrogen atom and a non-ring member or having only hydrogen atoms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with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15/14Radicals substituted by oxyge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405/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5/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as chain lin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2Immunomodul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ring system both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59/00,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89/00
    • C07D49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ring system both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59/00,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89/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91/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ring system both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59/00,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89/00
    • C07D49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ring system both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59/00,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89/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91/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C07D491/044Ortho-condensed systems with only one oxygen atom as ring hetero atom in the oxygen-containing ring
    • C07D491/052Ortho-condensed systems with only one oxygen atom as ring hetero atom in the oxygen-containing ring the oxygen-containing ring being six-membere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Quinoline Compounds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糖皮質素受體結合活性之1,2-二氫喹啉衍生物或其鹽的製造方法,該製造方法不需管柱層析之精製步驟且適宜工業生產。本發明提供一種式(7)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的製造方法,係包含下述步驟:□從式(5)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使R1基及R2基脫離之步驟;□將上述脫離步驟所得之化合物(式(5)中,R1及R2為氫原子)或其鹽,在鹼存在下,與式(d)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反應之步驟。□

Description

1,2-二氫喹啉衍生物或其鹽的工業製造方法及其製造中間體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糖皮質素(glucocorticoid)受體結合活性之1,2-二氫喹啉衍生物或其鹽的工業製造方法及其製造中間體。
已知式(7)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對於糖皮質素受體具有結合活性,已揭示該化合物或其鹽藉由以下製造流程而製造(專利文獻1)。LiAlH4表示氫化鋁鋰,MeI表示碘甲烷。
專利文獻1所示之製造方法在各製造步驟中需要管柱層析之精製步驟,又,各步驟的收率為中等程度,在工業製造上成為問題。
又,已知式(7)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有用於作為發炎性疾病、免疫疾病的預防或治療劑(專利文獻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2008/059865號手冊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2009/139361號手冊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具有糖皮質素受體結合活性之1,2-二氫喹啉衍生物或其鹽的製造方法及其製造中間體,該製造方法不需管柱層析之精製步驟且適宜 工業生產。
本發明者針對式(7)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之工業製造方法深入探討之結果,發現藉由將1,2-二氫喹啉衍生物或其鹽的6位苯基上的羥基以對-甲氧基苯甲基、苯甲基或苯甲基氧基甲基等特定保護基保護,不需將各製造中間體經由管柱層析之精製步驟,而經由過濾及洗淨步驟即可分離、精製,並將式(7)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以良好的收率進行工業製造之方法(以下,亦稱為「本發明方法」)。又,發現藉由使用該保護基,以高收率進行6-苯基上的羥基的保護化、去保護化之製造方法。再者,發現作為製造中間體之新穎1,2-二氫喹啉衍生物或其鹽(以下,亦稱為「本發明化合物」),而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係如下述。
(i)一種式(7)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的製造方法,係包含下述步驟:
從式(5)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使R1基及R2基脫離之步驟,惟其條件為,當使R1基脫離時,R1基不是氫原子;以及將上述脫離步驟所得之式(6)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在 鹼存在下,與式(d)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反應之步驟; [式(5)中,R1表示氫原子或與R2相同之基,R2表示芳基烷基、芳基烷氧基烷基或取代矽基] [式(d)中,Z表示脫離基]。
(ii)如上述(i)之製造方法,其中,式(5)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係藉由將式(4)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在膦化合物及重氮化合物存在下,與式(c)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反應而製造; [式(4)中,R1及R2與式(5)所定義者相同]。
(iii)如上述(ii)之製造方法,其中,式(4)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係藉由將式(3)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在酸或鹼存在下,與式(b)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反應而製造; [式(3)中,R1及R2與式(5)所定義者相同]
式(b):MeY[式(b)中,Me表示甲基,Y表示脫離基]。
(iv)如上述(iii)之製造方法,其中,式(3)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係藉由將式(2)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使用還原劑進行還原處理而製造; [式(2)中,R1及R2與式(5)所定義者相同]。
(v)如上述(iv)之製造方法,其中,式(2)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係藉由將式(1)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在選自由酸、鹼及鹵化物所成群組之至少一種存在下,與式(a)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反應而製造; [式(1)中,R1表示氫原子]
R2X (a)[式(a)中,R2與式(5)所定義者相同,X表示脫離基]。
(vi)如上述(i)至(v)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其中,R2係對-甲氧基苯甲基、苯甲基或苯甲基氧基甲基。
(vii)如上述(i)之製造方法,其中,使R1基及R2基脫離之反應,係酸性條件下之反應或氫存在下之接觸還原反應。
(viii)如上述(ii)之製造方法,其中,膦化合物係三苯基膦或三丁基膦,重氮化合物係偶氮二羧酸二乙酯或偶氮二羧酸二異丙酯。
(ix)如上述(iv)之製造方法,其中,還原劑係氫化鋁鋰或氫 化雙(2-甲氧基乙氧基)鋁鈉。
(x)一種式(2)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 [式(2)中,R2表示芳基烷基、芳基烷氧基烷基或取代矽基,R1表示氫原子或與R2相同之基]。
(xi)一種式(3)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 [式(3)中,R2表示芳基烷基、芳基烷氧基烷基或取代矽基,R1表示氫原子或與R2相同之基]。
(xii)一種式(4)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 [式(4)中,R2表示芳基烷基、芳基烷氧基烷基或取代矽基,R1表示氫原子或與R2相同之基]。
(xiii)一種式(5)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 [式(5)中,R2表示芳基烷基、芳基烷氧基烷基或取代矽基,R1表示氫原子或與R2相同之基]。
(xiv)如上述(x)至(xiii)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R2係對-甲氧基苯甲基、苯甲基或苯甲基氧基甲基。
(xv)一種化合物或其鹽,該化合物係選自由下述者所成群組:8-(4-甲氧基苯甲基氧基)-2,2,4-三甲基-1,2-二氫-6-氧雜-1-萘并喹啉-5-酮、6-[2-羥基-4-(4-甲氧基苯甲基氧基)苯基]-5-羥基甲基-1,2-二氫-2,2,4-三甲基喹啉、5-羥基甲基-6-[2-甲氧基-4-(4-甲氧基苯甲基氧基)苯基]-1,2-二氫-2,2,4-三甲基喹啉、[5-[(5-氟-2-甲基苯氧基)甲基]-6-[(2-甲氧基-4-(4-甲氧基苯甲基氧基)苯基)]-1,2-二氫-2,2,4-三甲基喹啉、及[5-[(5-氟-2-甲基苯氧基)甲基]-6-(4-羥基-2-甲氧基苯基)-1,2-二氫-2,2,4-三甲基喹啉。
若依據本發明,則可提供一種將式(7)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以良好的收率進行工業製造之方法,其係 藉由將1,2-二氫喹啉衍生物或其鹽的6位苯基上的羥基以對-甲氧基苯甲基、苯甲基或苯甲基氧基甲基等特定保護基保護,無需將各製造中間體經由管柱層析之精製步驟,而經由過濾及洗淨步驟進行分離、精製。又,可提供一種藉由使用該保護基,以高收率進行6-苯基上的羥基的保護化、去保護化之製造方法。再者,可提供一種作為製造中間體之新穎1,2-二氫喹啉衍生物或其鹽。
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原子、基、環等的定義係於下詳細說明。又,以下言詞之定義援用其他言詞之定義時,亦援用各定義之較佳範圍及特佳範圍。
「鹵原子」表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低級烷基」表示碳原子數1至8個(較佳係1至6個,特佳係1至4個)之直鏈或分支烷基。具體例,可例舉如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異丙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異戊基等。
「芳基」表示碳原子數6至14個之單環式芳香族烴基或者從2環式或3環式之縮合多環式芳香族烴去除一個氫原子之殘基。具體例,可例舉如苯基、萘基、蒽基、菲基等。
「芳基烷基」表示低級烷基之氫原子經一 個或複數個芳基取代之基。具體例,可例舉如苯甲基、溴苯甲基、氯苯甲基、硝基苯甲基、二硝基苯甲基、二氯苯甲基、二氟苯甲基、氟烷氧基苯甲基(fluorous alkoxy benzyl)、三甲基矽基甲基苯甲基、氰基苯甲基、對-苯基苯甲基、對-甲氧基苯甲基、間-甲氧基苯甲基、3,4-二甲氧基苯甲基、二苯基甲基、p,p’-二硝基二苯甲基、5-二苯并環庚基(5-dibenzosuberyl)、α-萘基二苯基甲基、對-甲氧基苯基二苯基甲基、二(對-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三(對-甲氧基苯基)甲基、4-(4’-溴苯甲醯甲氧基苯基)二苯基甲基(4-(4’-bromophenacyloxyphenyl)diphenylmethyl)、4,4’,4”-三(4,5-二氯酞醯亞胺苯基)甲基、4,4’,4”-三((4-側氧基戊醯氧基)苯基)甲基(4,4’,4”-tris(levulinoyloxyphenyl)methyl)、4,4’,4”-三(苯甲醯氧基苯基)甲基、3-(咪唑-1-基甲基)雙(4’,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1-雙(4-甲氧基苯基)-1’-芘基甲基、9-蒽基甲基、9-(9-苯基)二苯并哌喃基(9-(9-phenyl)xanthenyl)、9-苯基硫基二苯并哌喃基、2,6-二甲基苯甲基、2,4-二甲基苯甲基、2,6-二氯苯甲基、4-(二甲基胺基)羰基苯甲基、4-甲基亞磺醯基苯甲基、戊二烯基硝基苯甲基、2-苯基-2-丙基、對-丙烯酸基胺基苯甲基、對-疊氮基苯甲基、4-疊氮基-3-氯苯甲基、三氟甲基苯甲基、對-矽雜環丁基苯甲基(p-siletanylbenzyl)、4-乙醯氧基苯甲基、4-(2-三甲基矽基)乙氧基甲氧基苯甲基、芘基甲基、三(4-第三丁基苯基)甲基、苯乙基、苯基丙基、苯基戊基、三苯基甲基等。
「芳基烷氧基」表示羥基之氫原子經芳基 烷基取代之基。具體例,可例舉如苯甲基氧基、溴苯甲基氧基、氯苯甲基氧基、硝基苯甲基氧基、二硝基苯甲基氧基、二氯苯甲基氧基、二氟苯甲基氧基、氟烷氧基苯甲基氧基、三甲基矽基甲基苯甲基氧基、對-氰基苯甲基氧基、對-苯基苯甲基氧基、對-甲氧基苯甲基氧基、間-甲氧基苯甲基氧基、3,4-二甲氧基苯甲基氧基、二苯基甲基氧基、p,p’-二硝基二苯甲基氧基、5-二苯并環庚基氧基、α-萘基二苯基甲基氧基、對-甲氧基苯基二苯基甲基氧基、二(對-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氧基、三(對-甲氧基苯基)甲基氧基、4-(4’-溴苯甲醯甲氧基苯基)二苯基甲基氧基、4,4’,4”-三(4,5-二氯酞醯亞胺苯基)甲基氧基、4,4’,4”-三((4-側氧基戊醯氧基)苯基)甲基氧基、4,4’,4”-三(苯甲醯氧基苯基)甲基氧基、3-(咪唑-1-基甲基)雙(4’,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氧基、1,1-雙(4-甲氧基苯基)-1’-芘基甲基氧基、9-蒽基氧基、9-(9-苯基)二苯并哌喃基氧基、9-(9-苯基-10-側氧基)蒽基氧基、2,6-二甲基苯甲基氧基、2,6-二氯苯甲基氧基、4-(二甲基胺基羰基)苯甲基氧基、4-甲基亞磺醯基苯甲基氧基、戊二烯基硝基苯甲基氧基、2-苯基-2-丙基氧基、對-丙烯酸基胺基苯甲基氧基、對-疊氮基苯甲基氧基、4-疊氮基-3-氯苯甲基氧基、三氟甲基苯甲基氧基、對-矽雜環丁基苯甲基氧基、4-乙醯氧基苯甲基氧基、4-(2-三甲基矽基)乙氧基甲氧基苯甲基氧基、芘基甲基氧基、三(4-第三丁基苯基)甲基氧基、苯乙基氧基、苯基丙基氧基、苯基戊基氧基、三苯基甲基氧基等。
「芳基烷氧基烷基」表示低級烷基之氫原子經芳基烷氧基取代之基。具體例,可例舉如苯甲基氧基甲基、溴苯甲基氧基甲基、氯苯甲基氧基甲基、硝基苯甲基氧基甲基、二硝基苯甲基氧基甲基、2-苯甲基氧基乙基、二氯苯甲基氧基甲基、二氟苯甲基氧基甲基、氟烷氧基苯甲基氧基甲基、三甲基矽基甲基苯甲基氧基甲基、對-氰基苯甲基氧基甲基、對-苯基苯甲基氧基甲基、對-甲氧基苯甲基氧基甲基、間-甲氧基苯甲基氧基甲基、3,4-二甲氧基苯甲基氧基甲基、二苯基甲基氧基甲基、p,p’-二硝基二苯甲基氧基甲基、5-二苯并環庚基氧基甲基、α-萘基二苯基甲基氧基甲基、對-甲氧基苯基二苯基甲基氧基甲基、二(對-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氧基甲基、三(對-甲氧基苯基)甲基氧基甲基、4-(4’-溴苯甲醯甲氧基苯基)二苯基甲基氧基甲基、4,4’,4”-三(4,5-二氯酞醯亞胺苯基)甲基氧基甲基、4,4’,4”-三(4-側氧基戊醯氧基苯基)甲基氧基甲基、4,4’,4”-三(苯甲醯氧基苯基)甲基氧基甲基、3-(咪唑-1-基甲基)雙(4’,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氧基甲基、1,1-雙(4-甲氧基苯基)-1’-芘基甲基氧基甲基、9-蒽基氧基甲基、9-(9-苯基)二苯并哌喃基氧基甲基、9-(9-苯基-10-側氧基)蒽基氧基甲基、2,6-二甲基苯甲基氧基甲基、2,6-二氯苯甲基氧基甲基、4-(二甲基胺基羰基)苯甲基氧基甲基、4-甲基亞磺醯基苯甲基氧基甲基、戊二烯基硝基苯甲基氧基甲基、2-苯基-2-丙基氧基甲基、對-丙烯酸基胺基苯甲基氧基甲基、對-疊氮基苯甲基氧基甲基、4-疊氮基-3-氯苯甲基氧基甲基、 三氟甲基苯甲基氧基甲基、對-矽雜環丁基苯甲基氧基甲基、苯乙基氧基甲基、苯乙基氧基乙基、苯基丙基氧基甲基、苯基戊基氧基甲基、(苯基二甲基矽基)甲氧基甲基、2-甲氧基苯甲基氧基甲基等。
「芳基氧基烷基」表示低級烷基之氫原子經芳基氧基烷基取代之基。具體例,可例舉如(4-甲氧基苯氧基)甲基等。
「取代矽基」表示具有3個選自低級烷基或苯基之任意取代基之矽基。具體例,可例舉如三甲基矽基、三乙基矽基、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第三丁基二苯基矽基、二甲基異丙基矽基、二乙基異丙基矽基、二甲基(2,3-二甲基-2-丁基)矽基(dimethylthexylsilyl)、2-降莰基二甲基矽基、三苯甲基矽基、三苯基矽基、二苯基矽基甲基、二第三丁基甲基矽基、雙(第三丁基)-1-芘基甲氧基矽基、三(三甲基矽基)矽基、(2-羥基苯乙烯基)二甲基矽基、(2-羥基苯乙烯基)二異丙基矽基、第三丁基甲氧基苯基矽基、第三丁基二苯基矽基、1,1,3,3-四異丙基-3-[2-(三苯基甲氧基)乙氧基]二矽氧烷-1-基、氟矽基、三異丙基矽基等。
「脫離基」表示藉由反應而脫離之取代基。具體例,可例舉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鹵原子;甲烷磺醯基氧基、氯甲基磺酸氧基氧基(chloromethylsulfoxyoxy)、三氟甲烷磺醯基氧基等低級烷基磺醯基氧基;苯磺醯基氧基、對-甲苯磺醯基氧基等芳基磺醯基氧基;氰基、硝基、三氯乙醯亞胺酯等。
式(1)、(2)、(3)、(4)、(5)、(6)及(7)所示之化合物、本發明方法中使用之原料、試劑可與酸或鹼形成「鹽」。具體例,可例舉如與鹽酸、氫溴酸、氫碘酸、硝酸、硫酸、磷酸等無機酸之鹽;與碳酸、乙酸、富馬酸、馬來酸、琥珀酸、檸檬酸、酒石酸、己二酸、葡萄糖酸、葡萄庚酸、葡萄糖醛酸、對酞酸、甲磺酸、乳酸、馬尿酸、1,2-乙烷二磺酸、2-羥乙磺酸(isethionic acid)、乳糖酸、油酸、帕莫酸(pamoic acid)、聚半乳糖醛酸、硬脂酸、單寧酸、三氟甲磺酸、苯磺酸、對-甲苯磺酸、10-樟腦磺酸、硫酸月桂酯、硫酸甲酯、萘磺酸、磺柳酸等有機酸之鹽;與溴甲烷、碘甲烷等之四級銨鹽;溴離子、氯離子、碘離子等鹵離子之鹽;與鋰、鈉、鉀等鹼金屬之鹽;與鈣、鎂等鹼土金屬之鹽;與銅、鐵、鋅等之金屬鹽;與氨之鹽;與三乙二胺、2-胺基乙醇、2,2-亞胺基雙(乙醇)、1-去氧-1-(甲基胺基)-2-D-山梨醇、2-胺基-2-(羥基甲基)-1,3-丙二醇、普羅卡因(procaine)或N,N-雙(苯基甲基)-1,2-乙烷二胺等有機胺之鹽等。
式(1)、(2)、(3)、(4)、(5)、(6)及(7)所示之化合物、本發明方法中使用之原料、試劑可為水合物或溶劑合物之型態。
式(1)、(2)、(3)、(4)、(5)、(6)及(7)所示之化合物、本發明方法中使用之原料、試劑存在有幾何異構物或光學異構物時,本發明範圍亦包含其異構物。
式(1)、(2)、(3)、(4)、(5)、(6)及(7)所示之化合物、本 發明方法中使用之原料、試劑存在有質子互變異構性時,本發明範圍亦包含其互變異構物。
式(1)、(2)、(3)、(4)、(5)、(6)及(7)所示之化合物、本發明方法中使用之原料、試劑、該等之水合物或溶劑合物可為結晶,該結晶存在有結晶多形及結晶多形群(結晶多形系)時,本發明範圍亦包含該等之結晶多形體及結晶多形群(結晶多形系)。在此,結晶多形群(結晶多形系)係意指因該等結晶之製造、結晶化、保存等之條件及狀態(又,本狀態包含製劑化的狀態),而結晶形有多種變化時之各階段中之結晶形及其整體過程。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製造方法。
〈步驟1〉
步驟1係將式(1)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在選自由酸、鹼及鹵化物所成群組之至少一種存在下,與式(a)R2X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反應,製造式(2)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之步驟。再者,式(1)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可依據國際公開2008/059865號手冊所述之方法而獲得。
式(a)及式(2)中,R2係苯甲基、溴苯甲基、氯苯甲基、硝基苯甲基、二硝基苯甲基、二氯苯甲基、二 氟苯甲基、氟烷氧基苯甲基、三甲基矽基甲基苯甲基、氰基苯甲基、氰基苯甲基、對-苯基苯甲基、對-甲氧基苯甲基、間-甲氧基苯甲基、3,4-二甲氧基苯甲基、二苯基甲基、p,p’-二硝基二苯甲基、5-二苯并環庚基、α-萘基二苯基甲基、對-甲氧基苯基二苯基甲基、二(對-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三(對-甲氧基苯基)甲基、4-(4’-溴苯甲醯甲氧基苯基)二苯基甲基、4,4’,4”-三(4,5-二氯酞醯亞胺苯基)甲基、4,4’,4”-三((4-側氧基戊醯氧基)苯基)甲基、4,4’,4”-三(苯甲醯氧基苯基)甲基、3-(咪唑-1-基甲基)雙(4’,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1-雙(4-甲氧基苯基)-1’-芘基甲基、9-蒽基甲基、9-(9-苯基)二苯并哌喃基、9-(9-苯基-10-側氧基)蒽基、2,6-二甲基苯甲基、2,6-二氯苯甲基、4-(二甲基胺基)羰基苯甲基、4-甲基亞磺醯基苯甲基、戊二烯基硝基苯甲基、2-苯基-2-丙基、對-丙烯酸基胺基苯甲基、對-疊氮基苯甲基、4-疊氮基-3-氯苯甲基、三氟甲基苯甲基、對-矽雜環丁基苯甲基、4-乙醯氧基苯甲基、4-(2-三甲基矽基)乙氧基甲氧基苯甲基、芘基甲基、三(4-第三丁基苯基)甲基、苯乙基、苯基丙基、苯基戊基、三苯基甲基等芳基烷基;苯甲基氧基甲基、溴苯甲基氧基甲基、氯苯甲基氧基甲基、硝基苯甲基氧基甲基、二硝基苯甲基氧基甲基、2-苯甲基氧基乙基、二氯苯甲基氧基甲基、二氟苯甲基氧基甲基、氟烷氧基苯甲基氧基甲基、三甲基矽基甲基苯甲基氧基甲基、對-氰基苯甲基氧基甲基、對-苯基苯甲基氧基甲基、對-甲氧基苯甲基氧基甲基、間-甲氧基苯甲基氧基甲基、3,4-二甲 氧基苯甲基氧基甲基、二苯基甲基氧基甲基、p,p’-二硝基二苯甲基氧基甲基、5-二苯并環庚基氧基甲基、α-萘基二苯基甲基氧基甲基、對-甲氧基苯基二苯基甲基氧基甲基、二(對-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氧基甲基、三(對-甲氧基苯基)甲基氧基甲基、4-(4’-溴苯甲醯甲氧基苯基)二苯基甲基氧基甲基、4,4’,4”-三(4,5-二氯酞醯亞胺苯基)甲基氧基甲基、4,4’,4”-三(4-側氧基戊醯氧基苯基)甲基氧基甲基、4,4’,4”-三(苯甲醯氧基苯基)甲基氧基甲基、3-(咪唑-1-基甲基)雙(4’,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氧基甲基、1,1-雙(4-甲氧基苯基)-1’-芘基甲基氧基甲基、9-蒽基氧基甲基、9-(9-苯基)二苯并哌喃基氧基甲基、9-(9-苯基-10-側氧基)蒽基氧基甲基、2,6-二甲基苯甲基氧基甲基、2,6-二氯苯甲基氧基甲基、4-(二甲基胺基羰基)苯甲基氧基甲基、4-甲基亞磺醯基苯甲基氧基甲基、戊二烯基硝基苯甲基氧基甲基、2-苯基-2-丙基氧基甲基、對-丙烯酸基胺基苯甲基氧基甲基、對-疊氮基苯甲基氧基甲基、4-疊氮基-3-氯苯甲基氧基甲基、三氟甲基苯甲基氧基甲基、對-矽雜環丁基苯甲基氧基甲基、苯乙基氧基甲基、苯乙基氧基乙基、苯基丙基氧基甲基、苯基戊基氧基甲基、(苯基二甲基矽基)甲氧基甲基、2-甲氧基苯甲基氧基甲基等芳基烷氧基烷基;(4-甲氧基苯氧基)甲基等芳基氧基烷基;三甲基矽基、三乙基矽基、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第三丁基二苯基矽基、二甲基異丙基矽基、二乙基異丙基矽基、二甲基(2,3-二甲基-2-丁基)矽基、2-降莰基二甲基矽基、三苯甲基矽基、三苯基矽基、 二苯基矽基甲基、二第三丁基甲基矽基、雙(第三丁基)-1-芘基甲氧基矽基、三(三甲基矽基)矽基、(2-羥基苯乙烯基)二甲基矽基、(2-羥基苯乙烯基)二異丙基矽基、第三丁基甲氧基苯基矽基、第三丁氧基二苯基矽基、1,1,3,3-四異丙基-3-[2-(三苯基甲氧基)乙氧基]二矽氧烷-1-基、氟矽基、三異丙基矽基等取代矽基,較佳係苯甲基氧基、對-甲氧基苯甲基氧基或苯甲基氧基甲基,更佳係對-甲氧基苯甲基氧基或苯甲基氧基甲基。
式(1)中,R1表示氫原子。
式(2)中,R1表示氫原子或R2
式(a)中,X表示脫離基,只要係藉由反應而脫離之取代基即可,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鹵原子;甲烷磺醯基氧基、氯甲基磺酸基氧基、三氟甲烷磺醯基氧基等低級烷基磺醯基氧基;苯磺醯基氧基、對-甲苯磺醯基氧基等芳基磺醯基氧基;氰基、硝基、三氯乙醯亞胺酯、羰基二氧基苯基等,較佳係鹵原子,更佳係氯原子。
相對於式(1)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式(a)R2X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使用1當量以上,較佳係1至2當量,更佳係1.2至1.5當量。
就該步驟所使用之酸而言,例如,可例舉如鹽酸、硫酸、硝酸、磷酸、氫溴酸、氟酸等無機酸類;三氟乙酸、甲磺酸、三氟甲磺酸、苯磺酸、對-甲苯磺酸、胺基磺酸等有機酸類;三溴化硼、三氯化硼、三氟化硼、氯化鋁等路易士酸等。
相對於式(1)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該步驟所使用之酸使用1當量以上,較佳係1至5當量,更佳係2至3當量。
就該步驟所使用之鹼而言,例如,可例舉如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銫、碳酸鋰等鹼金屬碳酸鹽類;碳酸氫鈉、碳酸氫鉀、碳酸氫鋰等鹼金屬碳酸氫鹽類;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鋇、氫氧化鋰等鹼金屬氫氧化物類;氫化鋰、氫化鈉、氫化鉀等鹼金屬氫化物類;氟化鈉、氟化鉀等鹼金屬氟化物類等無機鹼類;甲氧化鈉、乙氧化鈉、甲氧化鉀、乙氧化鉀、第三丁氧化鉀、甲氧化鋰等鹼金屬烷氧化物類;N-甲基嗎啉、三乙基胺、三丙基胺、三丁基胺、二異丙基乙基胺、二環己基胺、N-甲基哌啶、吡啶、4-(N-吡咯啶基)吡啶、甲吡啶(picoline)、4-(N,N-二甲基胺基)吡啶、2,6-二(第三丁基)-4-甲基吡啶、喹啉、N,N-二甲基苯胺、N,N-二乙基苯胺、1,5-二氮雜雙環[4.3.0]壬-5-烯(DBN)、1,4-二氮雜雙環[2.2.2]辛烷(DABCO)、1,8-二氮雜雙環[5.4.0]十一-7-烯(DBU)、N,N,N’,N’,N”,N”-六甲基磷酸三醯胺(HMPA)等有機鹼類,較佳係鹼金屬碳酸鹽類,更佳係碳酸鉀。
相對於式(1)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該步驟所使用之鹼使用1當量以上,較佳係1至5當量,更佳係2至3當量。
就該步驟所使用之鹵化物而言,例如,可例舉如碘化鉀、碘化鈉、碘化鋰、三碘化銻、三碘化氮、三碘化砷、三碘化物、三碘化硼溴化鉀、四碘化矽、四碘汞(II)化鉀、 碘化鋅、碘化鋁、碘化銨、碘化釔(III)、碘化鎘、碘化鎵(III)、碘化鈣、碘化銀(I)、碘化鉻、二碘化鍺、碘化鈷(II)、碘化釤(II)、碘化鋯(IV)、碘化汞、碘化汞(II)、碘化汞(I)、碘化氫、碘化錫、碘化錫(II)、碘化鍶、碘化銫、碘化鉭(V)、碘化鐵(II)、碘化銅(I)、碘化釷(IV)、碘化鉛(II)、碘化鈮(V)、碘化鎳(II)、碘化釩(III)、碘化鋇、碘化鈹、碘化鎂、碘化錳(II)、碘化銣等碘化物類;溴化鉀、溴化鈉、溴化鋰、三溴化銻、三溴化砷、三溴化硼、三溴化碘、溴化鋅、溴化鋁、溴化銨、溴化鎘、溴化鈣、溴化金(III)、溴化銀(I)、溴化鈷(II)、溴化汞(II)、溴化鍶、溴化銫、溴化鐵(III)、溴化三乙基銨、溴化銅(I)、溴化鉛(II)、溴化鎳(II)、溴化鉑(II)、溴化鉑(IV)、溴化釩(III)、溴化鋇、溴化鈹、溴化鎂、溴化鐳、溴化銣等溴化物類,較佳係碘化物類,更佳係碘化鉀、碘化鈉或碘化鋰。
相對於式(1)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該步驟所使用之鹵化物使用0.1當量以上,較佳係1至5當量,更佳係1至3當量。
就該步驟所使用之溶劑而言,只要不阻礙反應,且有某種程度溶解起始物質者即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例舉如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烴類;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二氯乙烷、氯苯、二氯苯等鹵化烴類;二乙基醚、二異丙基醚、四氫呋喃、環戊基甲基醚、甲基第三丁基醚、二烷、二甲氧基乙烷、二乙二醇二甲基醚等醚類;乙酸乙酯、乙酸異丙酯等羧酸低級烷基酯類;甲醯胺、N,N-二 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2-吡咯啶酮、六甲基磷醯三胺等醯胺類;二甲基亞碸、環丁碸等亞碸類;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丁醇、異丁醇、第三丁醇等低級醇類;水;或該等之混合溶劑,較佳係醯胺類與水,更佳係N,N-二甲基甲醯胺與水。
反應溫度係因原料化合物、反應試劑而異,在0℃至100℃進行,較佳係0℃至50℃。
反應時間係因反應溫度、原料化合物、反應試劑或使用的溶劑種類而異,通常係1分鐘至48小時,較佳係5分鐘至5小時。
目的化合物,可藉由在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放冷,在冰冷下一邊攪拌一邊添加水、氨水、甲醇等溶劑,將析出的固體過濾或進行萃取操作,於濃縮後所得之殘渣中添加甲苯、乙酸乙酯等可再結晶之溶劑,將析出的固體過濾、乾燥而獲得。再者,將析出的固體過濾後,較佳係以甲苯、乙酸乙酯、水等進行洗淨。
所得之目的化合物,若有需要可藉由通常施行的方法,例如再結晶、再沉澱等而精製。
〈步驟2〉
步驟2係將式(2)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使用還原劑進行還原處理,製造式(3)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之步驟。
式(2)及式(3)中,R1及R2係與上述〈步驟1〉所述之R1及R2之定義相同。
就該步驟所使用之還原劑而言,例如,可例舉如氫化硼鈉、氫化硼鋰等氫化硼鹼金屬;氫化鋁鋰、氫化鋰三乙氧化鋁等氫化鋁化合物;碲氫化鈉等氫化物試劑等,較佳係氫化鋁化合物,更佳係氫化鋁鋰或氫化雙(2-甲氧基乙氧基)鋁鈉。工業上再更佳係氫化雙(2-甲氧基乙氧基)鋁鈉。
相對於式(2)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上述還原劑使用1當量以上,較佳係1至10當量。
就該步驟所使用之溶劑而言,只要不阻礙反應,且有某種程度溶解起始物質者即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例舉如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烴類;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二氯乙烷、氯苯、二氯苯等鹵化烴類;二乙基醚、二異丙基醚、四氫呋喃、環戊基甲基醚、甲基第三丁基醚、二烷、二甲氧基乙烷、二乙二醇二甲基醚等醚類;乙酸乙酯、乙酸異丙酯等羧酸低級烷基酯類;甲醯胺、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2-吡咯啶酮、六甲基磷醯三胺等醯胺類;二甲基亞碸、環丁碸等亞碸類;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丁醇、異丁醇、第三丁醇等低級醇類;水;或該等之混合溶劑,較佳係四氫呋喃。
反應溫度係因原料化合物、反應試劑而 異,在0℃至100℃進行,較佳係0℃至50℃。
反應時間係因反應溫度、原料化合物、反應試劑或使用的溶劑種類而異,通常係1分鐘至48小時,較佳係5分鐘至5小時。
目的化合物,可藉由在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放冷,在冰冷下一邊攪拌一邊添加水、酒石酸鈉鉀水溶液等溶劑,將析出的固體過濾或進行萃取操作,於濃縮後所得之殘渣中添加2-丁醇、乙酸乙酯、甲苯等可再結晶之溶劑,將析出的固體過濾、乾燥而獲得。再者,將析出的固體過濾後,較佳係以甲苯、乙酸乙酯、2-丁醇等進行洗淨。
所得之目的化合物,若有需要可藉由通常施行的方法,例如再結晶、再沉澱等而精製。
〈步驟3〉
步驟3係將式(3)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在酸或鹼存在下,與式(b)MeY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反應,製造式(4)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之步驟。
式(3)及式(4)中,R1及R2係與上述〈步驟1〉所述之R1及R2之定義相同。
式(b)中,Me表示甲基,Y表示脫離基,只要是藉由反應而脫離之取代基即可。例如,可例舉如氟原子、氯原 子、溴原子、碘原子等鹵原子;甲烷磺醯基氧基、氯甲基磺酸氧基氧基、三氟甲烷磺醯基氧基等低級烷基磺醯基氧基;苯磺醯基氧基、對-甲苯磺醯基氧基等芳基磺醯基氧基;氰基、硝基等,較佳係鹵原子,更佳係碘原子。
相對於式(3)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該步驟所使用之式(b)MeY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使用1當量以上,較佳係1至2當量。
就該步驟所使用之酸而言,例如,可例舉如鹽酸、硫酸、硝酸、磷酸、氫溴酸、氟酸等無機酸類;三氟乙酸、甲磺酸、三氟甲磺酸、苯磺酸、對-甲苯磺酸、胺基磺酸等有機酸類;三溴化硼、三氯化硼、三氟化硼、氯化鋁等路易士酸等。
相對於式(3)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該步驟所使用之酸使用1當量以上,較佳係1至5當量,更佳係2至3當量。
就該步驟所使用之鹼而言,例如,可例舉如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銫、碳酸鋰等鹼金屬碳酸鹽類;碳酸氫鈉、碳酸氫鉀、碳酸氫鋰等鹼金屬碳酸氫鹽類;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鋇、氫氧化鋰等鹼金屬氫氧化物類;氫化鋰、氫化鈉、氫化鉀等鹼金屬氫化物類;氟化鈉、氟化鉀等鹼金屬氟化物類等無機鹼類;甲氧化鈉、乙氧化鈉、甲氧化鉀、乙氧化鉀、第三丁氧化鉀、甲氧化鋰等鹼金屬烷氧化物類;N-甲基嗎啉、三乙基胺、三丙基胺、三丁基胺、二異丙基乙基胺、二環己基胺、N-甲基哌啶、吡啶、4-(N-吡咯啶基)吡啶、甲吡啶、4-(N,N-二甲基胺基) 吡啶、2,6-二(第三丁基)-4-甲基吡啶、喹啉、N,N-二甲基苯胺、N,N-二乙基苯胺、1,5-二氮雜雙環[4.3.0]壬-5-烯(DBN)、1,4-二氮雜雙環[2.2.2]辛烷(DABCO)、1,8-二氮雜雙環[5.4.0]十一-7-烯(DBU)等有機鹼類,較佳係鹼金屬碳酸鹽類,更佳係碳酸鉀。
相對於式(3)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該步驟所使用之鹼使用1當量以上,較佳係1至5當量,更佳係1至3當量。
就使用之溶劑而言,只要不阻礙反應,且有某種程度溶解起始物質者即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例舉如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烴類;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二氯乙烷、氯苯、二氯苯等鹵化烴類;二乙基醚、二異丙基醚、四氫呋喃、環戊基甲基醚、甲基第三丁基醚、二烷、二甲氧基乙烷、二乙二醇二甲基醚等醚類;乙酸乙酯、乙酸異丙酯等羧酸低級烷基酯類;甲醯胺、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2-吡咯啶酮、六甲基磷醯三胺等醯胺類;二甲基亞碸、環丁碸等亞碸類;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丁醇、異丁醇、第三丁醇等低級醇類;水;或該等之混合溶劑,較佳係N,N-二甲基甲醯胺,更佳係N,N-二甲基甲醯胺與水之混合溶劑。
反應溫度係因原料化合物、反應試劑而異,在-78℃至100℃進行,較佳係-10℃至50℃。
反應時間係因反應溫度、原料化合物、反應試劑或使用的溶劑種類而異,通常係1分鐘至48小時,較佳係5分鐘至5小時。
目的化合物,可藉由在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放冷,在冰冷下一邊攪拌一邊添加水、氨水、甲醇等溶劑,將析出的固體過濾或進行萃取操作,於濃縮後所得之殘渣中添加正庚烷、乙酸乙酯等可再結晶之溶劑,將析出的固體過濾、乾燥而獲得。再者,將析出的固體過濾後,較佳係以乙酸乙酯、庚烷等進行洗淨。
所得之目的化合物,若有需要可藉由通常施行的方法,例如再結晶、再沉澱等而精製。
〈步驟4〉
步驟4係將式(4)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與式(c)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在膦化合物及重氮化合物存在下進行反應,製造式(5)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之步驟。
式(4)及式(5)中,R1及R2係與上述〈步驟1〉所述之R1及R2之定義相同。
該步驟中,相對於式(4)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每1當量,式(c)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使用1當量以上,較佳係1至5當量,更佳係1至2當量。
就該步驟所使用之膦化合物而言,例如,可例舉如三 苯基膦、三丁基膦、二環己基苯基膦、二乙基苯基膦、4-(二甲基胺基)苯基二苯基膦、4-二苯基膦甲基聚苯乙烯樹脂、二苯基-2-吡啶基膦、異丙基二苯基膦、苯氧基二苯基膦、三第三丁基膦、三環己基膦、三己基膦、三正辛基膦等,較佳係三苯基膦、三丁基膦,更佳係三丁基膦。
相對於式(4)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上述膦化合物使用1當量以上,較佳係1至5當量。
就該步驟所使用之重氮化合物而言,例如,可例舉如1,1’-偶氮雙(N,N-二甲基甲醯胺)、1,1’-(偶氮二羰基)二哌啶、偶氮二羧酸雙(2,2,2-三氯乙基)、偶氮二羧酸二第三丁酯、偶氮二羧酸二苯甲酯、偶氮二羧酸二乙酯、偶氮二羧酸異丙酯、偶氮二羧酸二甲酯等,較佳係偶氮二羧酸二乙酯或偶氮二羧酸二異丙酯,更佳係偶氮二羧酸二異丙酯。
相對於式(4)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上述重氮化合物使用1當量以上,較佳係1至5當量。
再者,可使用氰基亞甲基三丁基膦(cyanomethylenetributylphosphorane)等試劑取代膦化合物及重氮化合物。
就使用之溶劑而言,只要不阻礙反應,且有某種程度溶解起始物質者即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例舉如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烴類;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二氯乙烷、氯苯、二氯苯等鹵化烴類;二乙基醚、二異丙基醚、四氫呋喃、環戊基甲基醚、甲基第三丁基醚、二烷、二 甲氧基乙烷、二乙二醇二甲基醚等醚類;乙酸乙酯、乙酸異丙酯等羧酸低級烷基酯類;甲醯胺、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2-吡咯啶酮、六甲基磷醯三胺等醯胺類;二甲基亞碸、環丁碸等亞碸類;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丁醇、異丁醇、第三丁醇等低級醇類;水;或該等之混合溶劑,較佳係四氫呋喃。
反應溫度係因原料化合物、反應試劑而異,-10℃至所使用之溶劑的沸點之範圍,較佳係0℃至40℃。
反應時間係因反應溫度、原料化合物、反應試劑或使用的溶劑種類而異,通常係1分鐘至48小時,較佳係5分鐘至5小時。
目的化合物,可藉由在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放冷,在冰冷下一邊攪拌一邊添加異丙醇等溶劑,將析出的固體過濾或進行萃取操作,於濃縮後所得之殘渣中添加異丙醇、乙酸乙酯等可再結晶之溶劑,將析出的固體過濾、乾燥而獲得。再者,將析出的固體過濾後,較佳係以乙酸乙酯、異丙醇等進行洗淨。
所得之目的化合物,若有需要可藉由通常施行的方法,例如再結晶、再沉澱等而精製。
〈步驟5〉
步驟5係將式(5)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使R1基及R2基脫離之反應(惟,條件係使R1基脫離時,R1基不是氫原子),製造式(6)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之步驟。
式(5)中,R1及R2係與上述〈步驟1〉所述之R1及R2之定義相同。
使R1基及R2基脫離之反應(惟,條件係使R1基脫離時,R1基不是氫原子),係指所謂的去保護反應,可藉由通常的方法施行(參照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 Fourth Edition,2007)。例如,可為:使用鹽酸、硫酸、硝酸、磷酸、氫溴酸、氟酸、氫氯酸等無機酸類;三氟乙酸、甲磺酸、三氟甲磺酸、苯磺酸、對-甲苯磺酸、胺基磺酸等有機酸類;三溴化硼、三氯化硼、三氟化硼、氯化鋁等路易士酸等之酸性條件下之反應,使用2,3-二氯-5,6-二氰基-對-苯醌、硝酸鈰(IV)銨等之反應,或者在甲醇、乙醇等醇類,醚、四氫呋喃、二烷等醚類,乙酸等脂肪酸或該等有機溶劑與水之混合溶劑中,使用鈀碳、鉑、雷氏鎳(Raney nickel)等觸媒之氫存在下之接觸還原反應等,較佳係使用鹽酸之酸性條件下之反應。相對於式(5) 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該步驟所使用之酸使用1當量以上,較佳係1至20當量,更佳係5至10當量。
就使用之溶劑而言,只要不阻礙反應,且有某種程度溶解起始物質者即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例舉如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烴類;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二氯乙烷、氯苯、二氯苯等鹵化烴類;二乙基醚、二異丙基醚、四氫呋喃、環戊基甲基醚、甲基第三丁基醚、二烷、二甲氧基乙烷、二乙二醇二甲基醚等醚類;乙酸乙酯、乙酸異丙酯等羧酸低級烷基酯類;甲醯胺、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2-吡咯啶酮、六甲基磷醯三胺等醯胺類;二甲基亞碸、環丁碸等亞碸類;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丁醇、異丁醇、第三丁醇等低級醇類;水;或該等之混合溶劑,較佳係乙酸乙酯,更佳係乙酸乙酯與甲醇之混合溶劑。
反應溫度係因原料化合物、反應試劑而異,在-78℃至100℃進行,較佳係-20℃至70℃。
反應時間係因反應溫度、原料化合物、反應試劑或使用的溶劑種類而異,通常係1分鐘至48小時,較佳係5分鐘至5小時。
目的化合物,可藉由將反應液析出的固體過濾、乾燥而獲得。再者,將反應液析出的固體過濾後,較佳係以乙酸乙酯等有機溶劑進行洗淨。
所得之目的化合物,若有需要可藉由通常施行的方法,例如再結晶、再沉澱等而精製。
〈步驟6〉
步驟6係將式(6)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在鹼存在下,與式(d)[式(d)中,Z表示脫離基1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反應,製造式(7)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之步驟。
式(d)中,Z表示脫離基,只要是藉由反應而脫離之取代基即可,例如,可例舉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鹵原子;甲烷磺醯基氧基、氯甲基磺酸氧基氧基、三氟甲烷磺醯基氧基等低級烷基磺醯基氧基;苯磺醯基氧基、對-甲苯磺醯基氧基等芳基磺醯基氧基;氰基、硝基等,較佳係鹵原子,更佳係氯原子。
該步驟中,式(6)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每1當量,使用式(d)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係使用1當量以上,較佳係1至5當量,更佳係1至2當量。
就該步驟所使用之鹼而言,例如,可例舉如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銫、碳酸鋰等鹼金屬碳酸鹽類;碳酸氫鈉、碳酸氫鉀、碳酸氫鋰等鹼金屬碳酸氫鹽類;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鋇、氫氧化鋰等鹼金屬氫氧化物類;氫化鋰、氫化鈉、氫化鉀等鹼金屬氫化物類;氟化 鈉、氟化鉀等鹼金屬氟化物類等無機鹼類;甲氧化鈉、乙氧化鈉、甲氧化鉀、乙氧化鉀、第三丁氧化鉀、甲氧化鋰等鹼金屬烷氧化物類;N-甲基嗎啉、三乙基胺、三丙基胺、三丁基胺、二異丙基乙基胺、二環己基胺、N-甲基哌啶、吡啶、4-(N-吡咯啶基)吡啶、甲吡啶、4-(N,N-二甲基胺基)吡啶、2,6-二(第三丁基)-4-甲基吡啶、喹啉、N,N-二甲基苯胺、N,N-二乙基苯胺、1,5-二氮雜雙環[4.3.0]壬-5-烯(DBN)、1,4-二氮雜雙環[2.2.2]辛烷(DABCO)、1,8-二氮雜雙環[5.4.0]十一-7-烯(DBU)等有機鹼類,較佳係有機鹼類,更佳係三乙基胺。
相對於式(6)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該步驟所使用之鹼係使用1當量以上,較佳係1至10當量,更佳係2至3當量。
就使用之溶劑而言,只要不阻礙反應,且有某種程度溶解起始物質者即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例舉如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烴類;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二氯乙烷、氯苯、二氯苯等鹵化烴類;二乙基醚、二異丙基醚、四氫呋喃、環戊基甲基醚、甲基第三丁基醚、二烷、二甲氧基乙烷、二乙二醇二甲基醚等醚類;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異丙酯、乙酸異丁酯等羧酸低級烷基酯類;甲醯胺、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2-吡咯啶酮、六甲基磷醯三胺等醯胺類;二甲基亞碸、環丁碸等亞碸類;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丁醇、異丁醇、第三丁醇等低級醇類;水;或該等之混合溶劑, 較佳係醚類,更佳係四氫呋喃。
反應溫度係因原料化合物、反應試劑而異,在-78℃至100℃進行,較佳係-20℃至70℃。
反應時間係因反應溫度、原料化合物、反應試劑或使用的溶劑種類而異,通常係1分鐘至48小時,較佳係5分鐘至5小時。
目的化合物,可藉由在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放冷,在冰冷下一邊攪拌一邊添加碳酸氫鈉水溶液等溶劑,將析出的固體過濾或進行萃取操作,於濃縮後所得之殘渣中添加低級醇類、羧酸低級烷基酯類等可再結晶之溶劑,將析出的固體過濾、乾燥而獲得。再者,將析出的固體過濾後,較佳係以低級醇類、羧酸低級烷基酯類等進行洗淨。
所得之目的化合物,若有需要可藉由通常施行的方法,例如再結晶、再沉澱等而精製。
以下表示本發明之製造例。再者,該等例示係用以更加理解本發明者,本發明範圍不限於該等例示。
[實施例1]
〈8-(4-甲氧基苯甲基氧基)-2,2,4-三甲基-1,2-二氫-6-氧雜-1-萘并喹啉-5-酮(化合物2)〉
於8-羥基-2,2,4-三甲基-1,2-二氫-6-氧雜-1-萘并喹啉 -5-酮(專利文獻1,1.00g,3.25mmol)之N,N-二甲基甲醯胺(12.0mL)溶液中,添加碳酸鉀(1.13g,8.13mmol)、還有4-甲氧基苯甲基氯化物(0.58mL,4.23mmol),在外溫40℃加熱攪拌5小時。將反應液放冷後,在冰冷下攪拌並添加水(30.0mL),將析出的固體過濾。將濾取物進一步以水(8.00mL)洗淨後,乾燥,獲得標題化合物(1.39g,收率87%)。
〈6-[2-羥基-4-(4-甲氧基苯甲基氧基)苯基]-5-羥基甲基-1,2-二氫-2,2,4-三甲基喹啉(化合物3)〉
將8-(4-甲氧基苯甲基氧基)-2,2,4-三甲基-1,2-二氫-6-氧雜-1-萘并喹啉-5-酮(2.50g,5.85mmol)與四氫呋喃(37.5mL)之混合液在外溫冰冷下攪拌。內溫成為5℃以下時,添加 氫化雙(2-甲氧基乙氧基)鋁鈉-70%甲苯溶液(4.90g,17.7mmol)與四氫呋喃(5.00mL)之混合溶液,在外溫40℃加熱攪拌2小時。將反應液放冷後,在冰冷下攪拌,添加酒石酸鈉鉀四水合物(5.00g,17.7mmol)與水(50.0mL)之混合溶液,攪拌30分鐘後,添加乙酸乙酯(50mL)並進行萃取。將水層以乙酸乙酯(50mL)洗淨後,再將水層以乙酸乙酯(20mL)洗淨後,將有機層匯合,以水(25mL)、飽和食鹽水(25mL)洗淨。將有機層濃縮,添加乙酸乙酯(7.50mL),在外溫0℃攪拌16小時後,將析出的固體過濾。將濾取物進一步以乙酸乙酯(2.00mL)洗淨後,乾燥,獲得標題化合物(1.57g,收率62%)。
〈5-羥基甲基-6-[2-甲氧基-4-(4-甲氧基苯甲基氧基)苯基]-1,2-二氫-2,2,4-三甲基喹啉(化合物4)〉
於6-[2-羥基-4-(4-甲氧基苯甲基氧基)苯基]-5-羥基甲基-1,2-二氫-2,2,4-三甲基喹啉(2.66g,6.17mmol)之N,N-二甲基甲醯胺(40.0mL)溶液中,將水(2.00mL)、碳酸鉀(1.70g,12.3mmol)之混合溶液在外溫0℃冷卻,並將碘甲烷(0.57mL,9.13mmol)分配添加,攪拌24小時。於反應液中添加乙酸乙酯(32.0mL)、異丙基醚(32.0mL)、水(53.2mL)並分液。將水層以乙酸乙酯-異丙基醚(1:1,28.0mL)萃取2次。將所有的有機層合併,以水(27.0mL)×2、25%食鹽水(27.0mL)洗淨。將有機層濃縮乾固後,添加乙酸乙酯(5.30mL)、正庚烷(21.3mL),在外溫0℃攪拌1小時後,將析出的固體過濾。將濾取物進一步以乙酸乙酯(2.00mL)-正庚烷(2.00mL)混合液洗淨後,乾燥,獲得標題化合物(2.45g,收率89%)。
〈[5-[(5-氟-2-甲基苯氧基)甲基]-6-[(2-甲氧基-4-(4-甲氧基苯甲基氧基)苯基)]-1,2-二氫-2,2,4-三甲基喹啉(化合物5)]
於5-羥基甲基-6-[2-甲氧基-4-(4-甲氧基苯甲基氧基)苯基]-1,2-二氫-2,2,4-三甲基喹啉(1.20g,2.69mmol)之四氫呋喃(24.0mL)溶液中,將5-氟-2-甲基酚(0.37g,2.96mmol)、三丁基膦(1.00mL,4.04mmol)之混合溶液在外溫0℃冷卻,添加偶氮二羧酸二異丙酯(0.79mL,4.04mmol),在外溫20℃攪拌2小時20分鐘。將反應液濃縮後,添加異丙醇 (6.00mL),在外溫0℃攪拌16小時後,將析出的固體過濾。將濾取物進一步以異丙醇(3.00mL)洗淨。取出固體,添加乙酸乙酯(2.00mL),在外溫50℃攪拌1小時後,在外溫0℃攪拌1小時,將析出的固體過濾。將濾取物進一步以乙酸乙酯(2.00mL)洗淨後,乾燥,獲得標題化合物(0.80g,收率53.1%)。
〈[5-[(5-氟-2-甲基苯氧基)甲基]-6-(4-羥基-2-甲氧基苯基)-1,2-二氫-2,2,4-三甲基喹啉 鹽酸鹽(化合物6)]
將[5-[(5-氟-2-甲基苯氧基)甲基]-6-[(2-甲氧基-4-(4-甲氧基苯甲基氧基)苯基)]-1,2-二氫-2,2,4-三甲基喹啉(0.65g,1.17mmol)之乙酸乙酯(5.50mL)、甲醇(1.30mL)溶液在外溫0℃冷卻,添加4N鹽酸/乙酸乙酯液(1.50mL,5.85mmol),在外溫50℃攪拌2小時30分鐘。使反應液回到室溫,添加乙酸乙酯(4.60mL),攪拌30分鐘後,將析出的固體過濾。將濾取物進一步以乙酸乙酯(4.00mL)洗淨後,乾燥,獲得標題化合物(0.49g,收率88.4%)。
〈5-(5-氟-2-甲基苯氧基)甲基-6-(4-羥基-2-甲氧基苯基)-1,2-二氫-2,2,4-三甲基喹啉 鹽酸鹽(化合物6)其他方法〉
於5-羥基甲基-6-(2-甲氧基-4-苯甲基氧基甲氧基苯基)-1,2-二氫-2,2,4-三甲基喹啉(2.00g,4.49mmol)之無水四氫呋喃(45.0mL)溶液中,將5-氟-2-甲基酚(0.63g,4.99mmol)、三丁基膦(1.65mL,6.69mmol)之混合溶液在外溫0℃冷卻,添加偶氮二羧酸二異丙酯(1.34mL,6.81mmol),在室溫攪拌2小時14分鐘。於反應液中添加甲醇(10.0mL)並濃縮後,添加乙酸乙酯(80.0mL)、水(80.0mL)並進行萃取。有機層以水(80.0mL)洗淨,將有機層濃縮。於濃縮殘渣,將乙酸乙酯(10.0mL)、甲醇(10.0mL)溶液在冰冷下冷卻,添加4N鹽酸/乙酸乙酯液(5.60mL,22.4mmol),在外溫40℃攪拌2小時20分鐘。使反應液回到室溫並濃縮,添加乙酸乙酯(8.00mL),在外溫4℃攪拌19小時10分鐘,將析出的固體過濾。將濾取物進一步以乙酸乙酯(6.00mL)洗淨後,在50℃減壓乾燥,獲得標題化合物(1.21g,收率57%)。
〈4-[5-[(5-氟-2-甲基苯氧基)甲基]-1,2-二氫-2,2,4-三甲基-6-喹啉基]-3-甲氧基苯基2-呋喃羧酸(化合物7)〉
將[5-[(5-氟-2-甲基苯氧基)甲基]-6-(4-羥基-2-甲氧基苯基)-1,2-二氫-2,2,4-三甲基喹啉 鹽酸鹽(0.35g,0.75mmol)之四氫呋喃(3.50mL)溶液在外溫0℃冷卻,添加三乙基胺(0.23g,1.64mmol)、2-糠醯氯(0.08g,0.82mmol),在室溫攪拌2小時30分鐘。將反應液冷卻到0℃,添加乙酸乙酯(3.50mL)、碳酸氫鈉水溶液(碳酸氫鈉0.29g、水5.30mL)並分液。將其有機層以5%食鹽水(9.00mL)洗淨5次。將有機層濃縮乾固後,添加乙酸乙酯(0.37mL)、異丙醇(1.10mL),在外溫50℃攪拌15分鐘並溶解後,回到室溫,攪拌16小時後,將析出的固體過濾。將濾取物進一步以異丙醇(1.40mL)洗淨後,乾燥,獲得標題化合物(0.25g,收率63%)。
〈8-苯甲基氧基甲氧基-2,2,4-三甲基-1,2-二氫-6-氧雜-1-萘并喹啉-5-酮(化合物8)〉
將8-羥基-2,2,4-三甲基-1,2-二氫-6-氧雜-1-萘并喹啉-5-酮(專利文獻1,2.50g,8.13mmol)與無水N,N-二甲基甲醯胺(23.0mL)之混合溶液在冰冷下攪拌。內溫成為0.2℃ 時,添加60%氫化鈉(0.32g,8.00mmol),攪拌30分鐘。於反應液中添加苯甲基氯甲基醚(1.25mL,9.10mmol),在室溫攪拌1小時42分鐘。將反應液在冰冷下,添加水(50.0mL)、乙酸乙酯(50.0mL)並進行萃取。將水層以乙酸乙酯(15.0mL)萃取後,將有機層匯合,以水(50.0mL)洗淨4次後,將有機層濃縮。於濃縮殘渣中添加甲醇(7.5mL),並進行濃縮之操作2次,添加甲醇(7.5mL),在冰冷下攪拌1小時。將反應液中的固體過濾,以甲醇(9.0mL)洗淨後,在50℃減壓乾燥,獲得標題化合物(2.91g,收率84%)。
〈5-羥基甲基-6-(2-羥基-4-苯甲基氧基甲氧基苯基)-2,2,4-三甲基-1,2-二氫喹啉(化合物9)〉
將8-苯甲基氧基甲氧基-2,2,4-三甲基-1,2-二氫-6-氧雜 -1-萘并喹啉-5-酮(2.50g,5.85mmol)與無水四氫呋喃(30.0mL)之混合液在外溫冰冷下攪拌。內溫成為0.9℃以下時,添加氫化雙(2-甲氧基乙氧基)鋁鈉-70%甲苯溶液(5.01g,17.3mmol)與無水四氫呋喃(5.00mL)之混合溶液,在外溫40℃加熱攪拌2小時13分鐘。將反應液放冷後,在冰冷下攪拌,添加酒石酸鈉鉀四水合物(5.51g,19.5mmol)與水(50.0mL)之混合溶液,攪拌10分鐘後,添加乙酸乙酯(50mL)並進行萃取。將水層以乙酸乙酯(7.50mL)萃取3次後,將有機層匯合,以水(50.0mL)洗淨。使有機層濃縮,並添加甲苯(7.50mL)進行濃縮之操作3次,於濃縮殘渣中添加甲苯(5.00mL),在外溫4℃攪拌14小時40分鐘後,將析出的固體過濾。將濾取物進一步以甲苯-正庚烷(1:1,8.00mL)洗淨後,在50℃減壓乾燥,獲得標題化合物(1.64g,收率65%)。
〈5-羥基甲基-6-(2-甲氧基-4-苯甲基氧基甲氧基苯基)-2,2,4-三甲基-1,2-二氫喹啉(化合物10)〉
於5-羥基甲基-6-(2-羥基-4-苯甲基氧基甲氧基苯基)-2,2,4-三甲基-1,2-二氫喹啉(1.50g,3.48mmol)之N,N-二甲基甲醯胺(22.5mL)溶液中,將碳酸鉀(0.96g,6.95mmol)、水(1.14mL)之混合溶液在外溫0℃冷卻,添加碘甲烷(0.23mL,3.69mmol),攪拌22小時5分鐘。於反應液中添加水(30.0mL)、乙酸乙酯(36.0mL)並分液。將該水層以乙酸乙酯(10.0mL)萃取2次。將所有的有機層合併,以水(15.0mL)洗淨3次。將有機層濃縮後,添加甲苯(4.50mL)並進行濃縮之操作3次,添加甲苯(2.50mL)、正庚烷(5.00mL),在外 溫4℃攪拌20小時20分鐘後,將析出的固體過濾。將濾取物進一步以甲苯-正庚烷(1:4,10.0mL)混合液洗淨後,乾燥,獲得標題化合物(1.26g,收率81%)。
[比較例]
以下表示1,2-二氫喹啉衍生物的6位苯基上的羥基以苯甲醯基保護時之比較例。
〈8-苯甲醯基氧基-2,2,4-三甲基-1,2-二氫-6-氧雜-1-萘并喹啉-5-酮(比較化合物1)〉
將8-羥基-2,2,4-三甲基-1,2-二氫-6-氧雜-1-萘并喹啉 -5-酮(專利文獻1,2.00g,6.51mmol)與四氫呋喃(20.0mL)與三乙基胺(2.00mL,14.4mmol)之混合溶液在冰冷下攪拌。內溫成為5℃時,添加苯甲醯氯(0.82mL,7.12mmol),攪拌40分鐘,回到室溫,攪拌2小時7分鐘。將反應液在冰冷下冷卻,在內溫6℃時,添加水直到固體析出為止,將反應液中的固體過濾,以水(30.0mL)洗淨後,在50℃減壓乾燥,獲得標題化合物(2.14g,收率80%)。
〈8-羥基-2,2,4-三甲基-1,2-二氫-6-氧雜-1-萘并喹啉-5-酮〉
將8-苯甲醯基氧基-2,2,4-三甲基-1,2-二氫-6-氧雜-1-萘并喹啉-5-酮(1.00g,2.43mmol)與脫水四氫呋喃(15.0mL)之混合溶液在冰冷下攪拌。內溫成為0.9℃時,添加氫化雙(2-甲氧基乙氧基)鋁鈉-70%甲苯溶液(2.12g,7.34mmol),攪拌1小時42分鐘。於反應液中添加酒石酸鈉鉀四水合物(2.20g,7.80mmol)與水(20.0mL)之混合溶液,添加乙酸乙酯(20mL)進行萃取。將水層以乙酸乙酯(20mL)萃取4次後,將有機層匯合,以水(25mL)洗淨2次。將有機層濃縮,並將濃縮殘渣使用矽膠管柱層析(乙酸乙酯-己烷)進行精製,藉此獲得標題化合物(0.67g,收率90%)。
亦即,將1,2-二氫喹啉衍生物的6位苯基上的羥基經苯甲醯基保護之化合物(比較化合物1)經過還原處理時,獲得苯甲醯基去保護之化合物。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若依據本發明,則可藉由將1,2-二氫喹啉衍生物或其鹽的6位苯基上的羥基以對-甲氧基苯甲基、苯甲 基或苯甲基氧基甲基等特定之保護基保護,不需將各製造中間體經由管柱層析之精製步驟,可經由過濾及洗淨步驟而分離、精製,並將具有糖皮質素受體結合活性之式(7)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以良好的收率進行工業製造,係有用。又,藉由使用該保護基,可高收率進行6-苯基上的羥基的保護化、去保護化,係有用。
又,式(7)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如專利文獻2所示,可有用於作為發炎性疾病、免疫疾病的預防或治療劑的有效成分。

Claims (15)

  1. 一種式(7)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的製造方法,係包含下述步驟: 從式(5)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使R1基及R2基脫離之步驟,惟其條件為,當使R1基脫離時,R1基不是氫原子;以及將上述脫離步驟所得之式(6)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在鹼存在下,與式(d)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反應之步驟; 式(5)中,R1表示氫原子或與R2相同之基,R2表示芳基烷基、芳基烷氧基烷基或取代矽基; 式(d)中,Z表示脫離基。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式(5)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係藉由將式(4)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在膦化合物及重氮化合物存在下,與式(c)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反應而製造; 式(4)中,R1及R2與式(5)所定義者相同。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式(4)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係藉由將式(3)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在酸或鹼存在下,與式(b)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 反應而製造; 式(3)中,R1及R2與式(5)所定義者相同;式(b):MeY式(b)中,Me表示甲基,Y表示脫離基。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式(3)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係藉由將式(2)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使用還原劑進行還原處理而製造; 式(2)中,R1及R2與式(5)所定義者相同。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式(2)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係藉由將式(1)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在選自由酸、鹼及鹵化物所成群組之至少一種的存在下,與式(a)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反應而製造; 式(1)中,R1表示氫原子;R2X (a)式(a)中,R2與式(5)所定義者相同,X表示脫離基。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R2係對-甲氧基苯甲基、苯甲基或苯甲基氧基甲基。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使R1基及R2基脫離之反應,係酸性條件下之反應或氫存在下之接觸還原反應。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膦化合物係三苯基膦或三丁基膦,重氮化合物係偶氮二羧酸二乙酯或偶氮二羧酸二異丙酯。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還原劑係氫化鋁鋰或氫化雙(2-甲氧基乙氧基)鋁鈉。
  10. 一種式(2)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 式(2)中,R2表示芳基烷基、芳基烷氧基烷基或取代矽基,R1表示氫原子或與R2相同之基。
  11. 一種式(3)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 式(3)中,R2表示芳基烷基、芳基烷氧基烷基或取代矽基,R1表示氫原子或與R2相同之基。
  12. 一種式(4)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 式(4)中,R2表示芳基烷基、芳基烷氧基烷基或取代矽基,R1表示氫原子或與R2相同之基。
  13. 一種式(5)所示之化合物或其鹽; 式(5)中,R2表示芳基烷基、芳基烷氧基烷基或取代矽基,R1表示氫原子或與R2相同之基。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至第1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R2係對-甲氧基苯甲基、苯甲基或苯甲基氧基甲基。
  15. 一種化合物或其鹽,該化合物係選自由下述者所成群組:8-(4-甲氧基苯甲基氧基)-2,2,4-三甲基-1,2-二氫-6-氧雜-1-萘并喹啉-5-酮、6-[2-羥基-4-(4-甲氧基苯甲基氧基)苯基]-5-羥基甲基-1,2-二氫-2,2,4-三甲基喹啉、5-羥基甲基-6-[2-甲氧基-4-(4-甲氧基苯甲基氧基)苯基]-1,2-二氫-2,2,4-三甲基喹啉、[5-[(5-氟-2-甲基苯氧基)甲基]-6-[(2-甲氧基-4-(4-甲氧基苯甲基氧基)苯基)]-1,2-二氫-2,2,4-三甲基喹啉、及[5-[(5-氟-2-甲基苯氧基)甲基]-6-(4-羥基-2-甲氧基苯基)-1,2-二氫-2,2,4-三甲基喹啉。
TW102102179A 2012-01-20 2013-01-21 1,2-二氫喹啉衍生物或其鹽的工業製造方法及其製造中間體 TW2013436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10106 2012-01-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3638A true TW201343638A (zh) 2013-11-01

Family

ID=48799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2179A TW201343638A (zh) 2012-01-20 2013-01-21 1,2-二氫喹啉衍生物或其鹽的工業製造方法及其製造中間體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71459A1 (zh)
EP (1) EP2805948A4 (zh)
JP (1) JP2013166752A (zh)
KR (1) KR20140117481A (zh)
CN (1) CN104136432A (zh)
TW (1) TW201343638A (zh)
WO (1) WO20131089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39161A (ja) * 2012-12-20 2014-07-31 Santen Pharmaceut Co Ltd 1,2−ジヒドロキノリン合成中間体の製造方法
US20200121652A1 (en) 2017-06-16 2020-04-23 The Doshisha Compounds having caspase inhibitory activity, pharmaceutical agent containing said compounds and for treating or preventing corneal endothelial symptoms, disorders, or diseases, and application of said pharmaceutical agent
AU2018283250B2 (en) 2017-06-16 2022-09-01 The Doshisha mTOR-inhibitor-containing medicine for treating or preventing ophthalmic symptoms, disorders, or diseases,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14108031B (zh) * 2021-12-09 2023-03-21 重庆立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无氰碱性镀铜细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21292C (en) * 2005-09-14 2014-05-27 Santen Pharmaceutical Co., Ltd. 1-2-dihydroquinoline derivative having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binding actvity
PL2085387T3 (pl) * 2006-11-14 2013-09-30 Ayumi Pharmaceutical Corp Nowe pochodne 1,2-dihydrochinoliny zawierające jako podstawniki fenylochalkogeno-podstawioną niższą grupę alkilową oraz wprowadzoną przez ester grupę fenylową
JP2008255112A (ja) * 2007-03-13 2008-10-23 Santen Pharmaceut Co Ltd 2,2,4−トリメチル−6−フェニル−1,2−ジヒドロキノリン誘導体からなるグルココルチコイド受容体アゴニスト
MX2010012303A (es) * 2008-05-12 2011-03-30 Santen Pharmaceutical Co Ltd Star Agonista de receptor de glucocorticoide compuesto de derivado de 2,2,4-trimetil-6-fenil-1,2-dihidroquinolina que tiene un grupo oxi sustituido.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117481A (ko) 2014-10-07
EP2805948A1 (en) 2014-11-26
EP2805948A4 (en) 2015-05-27
JP2013166752A (ja) 2013-08-29
CN104136432A (zh) 2014-11-05
US20140371459A1 (en) 2014-12-18
WO2013108921A1 (ja) 2013-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0451B (zh) 具有hiv接合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之製造方法
TWI385147B (zh) 化學方法
DK3074400T3 (en) Octahydro-cyclobuta [1,2-c; 3,4-c '] dipyrrole derivatives as autotaxin inhibitors
FI93957C (fi) Menetelmä pyrimidiinien valmistamiseksi
JP6966423B2 (ja) 縮合環ピリミジンアミノ誘導体、その製造方法、中間体、薬学的組成物及び応用
CN101094836A (zh) 制备吲唑化合物的方法
JP2021536471A (ja) メチル6−(2,4−ジクロロフェニル)−5−[4−[(3s)−1−(3−フルオロプロピル)ピロリジン−3−イル]オキシフェニル]−8,9−ジヒドロ−7h−ベンゾ[7]アンヌレン−2−カルボキシレートの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75921B2 (ja) テトラゾールメタンスルホン酸塩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新規化合物
TW201343638A (zh) 1,2-二氫喹啉衍生物或其鹽的工業製造方法及其製造中間體
WO2016074532A1 (zh) 艾立替尼的制备方法
Okuda et al. Polycyclic N-Heterocyclic Compounds. Part 63: Improved Synthesis of 5-Amino-1, 2-dihydrofuro [2, 3-c] isoquinolines via Truce–Smiles Rearrangement and Subsequent Formation to Furo [2, 3-c] isoquinoline
JP6592085B2 (ja) レバプラザン塩酸塩の調製方法
WO2018082441A1 (zh) 4-亚甲基哌啶或其酸加成盐的制备方法
US10927077B2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intermediate of anti-tumor drug niraparib and intermediate thereof
US8436200B2 (en) Process for making (R)-3-(2,3-dihydroxypropyl)-6-fluoro-5-(2-flouro-4- iodophenylamino)-8-methylpyrido[2,3-d]pyrimidine-4,7(3H,8H)-dione and intermediates thereof
CN109748902B (zh) 一种盐酸安罗替尼的制备方法
CA2989265A1 (en) Bicyclic heterocycle derivatives as bromodomain inhibitors
WO2021164793A1 (zh) 用作激酶抑制剂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KR102658762B1 (ko) 스핑고신-1-인산 수용체 효능제 합성을 위한 중간체의 제조방법
TW202246234A (zh) 製備用於合成神經鞘胺醇-1-磷酸酯受體促效劑的中間體之方法
TWI454470B (zh) 硫苯並薁丙酸衍生物之製造法
TW201431860A (zh) 1,2-二氫喹啉合成中間體之製造方法
TW201536760A (zh) 3,3-二甲基-3,4-二氫-1h-喹啉-2-酮衍生物的製造方法及該製造方法的中間體
CA2561206A1 (en) Novel diazine derivatives, their manufacture and use as pharmaceutical agents
TWI843678B (zh) 用於製備2-(2,6-二氯苯基)-1-[(1s,3r)-3-(羥甲基)-5-(3-羥基-3-甲基丁基)-1-甲基-3,4-二氫異喹啉-2(1h)-基]乙烯酮之方法及中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