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31078A - 嬰兒車用之制動機構、嬰兒車用之車輪保持機構、及嬰兒車 - Google Patents

嬰兒車用之制動機構、嬰兒車用之車輪保持機構、及嬰兒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31078A
TW201331078A TW101141128A TW101141128A TW201331078A TW 201331078 A TW201331078 A TW 201331078A TW 101141128 A TW101141128 A TW 101141128A TW 101141128 A TW101141128 A TW 101141128A TW 201331078 A TW201331078 A TW 20133107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wheel
sliding member
rocking
holding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1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43897B (zh
Inventor
Takeshi Terauchi
Original Assignee
Comb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i Corp filed Critical Combi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31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10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38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389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9/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s carriages or perambulators
    • B62B9/08Braking mechanisms; Locking devices against movement
    • B62B9/082Braking mechanisms; Locking devices against movement foot oper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3/00Castors in general; Anti-clogging castors
    • B60B33/0078Castors in general; Anti-clogging castors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the wheel braking mechanism
    • B60B33/0084Castors in general; Anti-clogging castors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the wheel braking mechanism acting on axle e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制動機構具有本體構件、可保持於第1保持位置或第2保持位置之滑動構件、以及可與車輪卡合來限制車輪旋轉之搖動構件。搖動構件包含可與朝第1保持位置滑動之滑動構件之操作片卡合的第1卡合爪、以及可與朝第2保持位置滑動之操作片卡合的第2卡合爪。當滑動構件保持於第2保持位置時,第2卡合爪配置於從操作片之移動路徑偏離至側邊之位置,可從與一方向交叉之方向與操作片抵接。

Description

嬰兒車用之制動機構、嬰兒車用之車輪保持機構、及嬰兒車 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用以限制嬰兒車之車輪旋轉的制動機構,特別是關於一種可穩定地維持已限制車輪旋轉之狀態的嬰兒車用之車輪保持機構。又,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可穩定地維持已限制車輪旋轉之狀態之制動機構的車輪保持機構及嬰兒車。
背景技術
嬰兒車之腳部下端設有可保持車輪旋轉之車輪保持機構(車輪保持裝置)。嬰兒車用之車輪保持機構通常以限制嬰兒車不預期之行走或移動為目的,而具有用以限制車輪旋轉之制動機構。
典型來說,以CN1572619A所揭示之制動機構為例。CN1572619A所揭示之制動機構具有以車輪旋轉軸線為中心而放射狀延伸之多數突起部(肋部33),及保持成可朝預定方向移動之制動插銷(卡合構件31)。制動插銷係藉由可搖動地安裝於保持車輪之車輪載具(車輪安裝構件28)的操作構件(車輪卡合裝置20)而保持。且,藉由搖動操作操作構件,可切換車輪旋轉之限制與解除限制。
惟,實際在使用嬰兒車時,由於例如載置嬰兒車之路面傾斜等理由,有可能會經常對限制了旋轉之嬰兒車車輪,作用使該車輪旋轉的大力。
發明揭示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穩定地維持已限制車輪旋轉之狀態的嬰兒車用之制動機構。又,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穩定地維持已限制車輪旋轉之狀態的嬰兒車用之車輪保持機構。再者,本發明之目的在於可穩定地維持已限制車輪旋轉之狀態的嬰兒車。
本發明之制動機構係用以限制嬰兒車之車輪旋轉者,包含有:本體構件;滑動構件,係可相對前述本體構件於一方向滑動,並保持於第1保持位置或較該第1保持位置靠近前述一方向之一側的第2保持位置;及,搖動構件,係可搖動地安裝於前述本體構件;又,前述滑動構件具有可與前述搖動構件卡合之操作片,前述搖動構件具有:第1卡合爪,係可與由前述第2保持位置朝前述第1保持位置滑動之前述滑動構件的前述操作片卡合;及,第2卡合爪,係可與由前述第1保持位置朝前述第2保持位置滑動之前述滑動構件的前述操作片卡合,前述搖動構件藉由前述第1卡合爪及前述第2卡合爪與前述操作片之卡合,當前述滑動構件保持於前述第1保持位置時,係配置於從前述車輪分開而可使前述車輪旋轉之第1位置,當前述滑動構件保持於前述第2保持位置時,則配置於限制前述車輪旋轉之第2位置,當前述滑動構件保持於前述第2保持位置時,位於前述第2位置之前述搖動構件之前述第2卡合爪,係配置於從前述操作片之沿著前述一方向的移動路徑偏離至側邊的位 置,且前述第2卡合爪從與前述一方向交叉之方向抵接於前述操作片,藉此可限制前述搖動構件從前述第2位置朝前述第1位置搖動。
又,本發明之制動機構中,前述搖動構件之前述第2卡合爪可具有:第1面,係當前述滑動構件保持於前述第1保持位置時,配置於與前述滑動構件之前述操作片面對之位置;及,第2面,係當前述滑動構件保持於前述第2保持位置時,配置於從側邊與前述滑動構件之前述操作片面對之位置,當前述滑動構件保持於前述第2保持位置時,前述第2卡合爪之前述第2面係從與前述一方向交叉之方向抵接於前述操作片,藉此限制前述搖動構件從前述第2位置朝前述第1位置搖動。上述制動機構中,前述搖動構件搖動時之前述第2面之移動路徑可橫越前述滑動構件滑動時之前述操作片之移動路徑,且,保持於前述第2保持位置之前述滑動構件的前述操作片,係位於前述搖動構件搖動時之前述第2面之移動路徑上。上述制動機構中,前述第2面在前述滑動構件保持於前述第2保持位置時,可與前述一方向平行地延伸。
本發明之制動機構中,前述搖動構件之前述第1卡合爪可具有從一方向之另一側接觸前述滑動構件之前述操作片的抵接面,當前述滑動構件保持於前述第1保持位置時,前述滑動構件之前述操作片可位於前述搖動構件之前述第1卡合爪與前述第2卡合爪間的凹部內。
本發明之制動機構中,前述滑動構件之前述操作 片上可形成有頭部,該頭部係延伸而覆蓋前述第1卡合爪之至少一部分及前述第2卡合爪之至少一部分。
本發明之制動機構中,前述搖動構件相對於前述本體構件之搖動,可藉由前述搖動構件與前述本體構件之接觸而限制於前述第1位置與前述第2位置之間。
本發明之制動機構中更具有施壓構件,該施壓構件係支持於前述本體構件,且沿著前述一方向從前述一側向另一側將前述滑動構件朝前述本體構件施壓,前述滑動構件可構造成每當沿著前述一方向從前述另一側朝前述一側推壓時,藉由前述施壓構件之施壓力而回到前述另一側並保持的位置,會在前述第1保持位置與前述第2保持位置交互地改變。
本發明之制動機構中,前述搖動構件可構造成以與前述一方向交叉之方向,特別是與前述一方向正交之方向為中心搖動,本發明之制動機構中,前述滑動構件可設於前述本體構件內,前述操作片朝與前述一方向交叉之方向延伸,且從前述本體構件突出。本發明之制動機構中,前述搖動構件可具有沿著相對本體構件之搖動軸線而配置於前述本體構件兩側之一對板狀部,各板狀部形成有前述第1卡合爪及前述第2卡合爪,前述滑動構件設於前述本體構件內,且前述滑動構件具有沿著與前述搖動構件之搖動軸線平行的方向朝兩側延伸的一對操作片。本發明之制動機構中,覆蓋前述操作片之蓋體可沿著前述滑動構件之前述操作片的移動路徑延伸,並設於前述本體構件。
本發明之制動構件可更具有操作構件,該操作構件係可動作地安裝於前述本體構件,且藉由對前述本體構件動作,可使前述滑動構件相對於前述本體構件滑動。
本發明之嬰兒車用之車輪保持機構,係可安裝於嬰兒車之腳部者,包含有:上述任一本發明之制動機構;車軸,係保持於前述制動機構之前述本體構件;及,車輪,係安裝於前述車軸。
本發明之嬰兒車用之車輪保持機構,更具有腳輪構件,該腳輪構件係設置於前述腳部與前述本體構件之間,而連結前述腳部與前述本體構件,前述腳輪構件具有:固定部,係固定於前述腳部;及,迴旋部,係可迴旋地與前述固定部連結,且與前述本體構件固定。
本發明之嬰兒車用之車輪保持機構中,前述車軸係貫通前述腳輪構件之迴旋部及前述本體構件兩者而延伸。
本發明之嬰兒車包含有:嬰兒車本體,係具有前腳及後腳;及,車輪保持機構,係安裝於前述前腳及前述後腳的至少其中一者,且車輪保持機構為上述任一本發明之制動機構。
依據本發明,可穩定地維持已限制嬰兒車之車輪旋轉之狀態。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用以說明本發明其中一實施形態之圖,為顯示嬰兒車及嬰兒車用車輪保持機構之立體圖。
圖2係顯示圖1之嬰兒車之側面圖。
圖3係顯示車輪保持機構及制動機構之側面圖。
圖4係顯示制動機構之立體圖。
圖5係在可旋轉車輪之狀態下,顯示制動機構之側面圖。
圖6係在可限制車輪旋轉之狀態下,顯示制動機構之側面圖。
圖7係在與圖5及圖6不同之狀態下,顯示制動機構之側面圖。
圖8係顯示制動機構之內部構件的分解側面圖。
圖9係從圖8之箭頭A方向顯示制動機構之圖。
圖10係對應圖9,顯示滑動構件位於與圖9之狀態不同位置的狀態之圖。
圖11係對應圖9及圖10,顯示滑動構件位於與圖9及圖10之狀態不同位置的狀態之圖。
圖12係顯示已從圖9之制動機構去除滑動機構之狀態之圖。
圖13係顯示制動機構之搖動構件之立體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以下,參考圖式來說明本發明其中一實施形態。
圖1~圖13為用以說明本發明之嬰兒車、車輪保持機構(車輪保持裝置)及制動機構(制動裝置)其中一實施形態之圖。其中,圖1顯示嬰兒車之全體構成。圖1所 示之嬰兒車10具有嬰兒車本體11,其包含有:具有一對前腳22及一對後腳24之車架部15、以及可搖動地連結於車架部15之手推把手13。嬰兒車本體11之各前腳22下端設有可將前車輪35保持成可旋轉之車輪保持機構30,各後腳24下端設有可將後車輪45保持成可旋轉之車輪保持機構40。前車輪35用之車輪保持機構30透過車軸將前車輪35保持成可旋轉。如圖3所示,後車輪45用之車輪保持機構40透過車軸49將後車輪45保持成可旋轉。
後車輪45用之車輪保持機構40具有制動機構50,係可切換可使車輪45旋轉之狀態及限制車輪45旋轉之狀態。藉由以該制動機構50限制後車輪45旋轉,可限制嬰兒車10之移動並保持於停止之狀態。後車輪45用之車輪保持機構40將於後詳述。
本實施形態之嬰兒車10中,藉由使把手13相對車架部15搖動,操作者(保護者)可從嬰幼兒之背面側握持把手13來操縱嬰兒車10,在嬰幼兒面向行進方向前方來使嬰兒車10行走(圖1之狀態及圖2虛線所示之狀態),且操作者可從面對嬰幼兒之前腳側的位置握持把手13來操縱嬰兒車10,在嬰兒車10之後腳側為行進方向前方之下使嬰兒車10行走(圖2之實線所示之狀態)。換言之,把手13係構造成可解放地固定於圖2中實線所示之面對推位置及圖2中虛線所示之背面推位置。
如圖1所示,前腳22及後腳24所安裝之車輪保持機構30、40係構造成作為腳輪,不僅將車輪35、45保持成 可以旋轉軸線La為中心旋轉,且可以與旋轉軸線La交叉延伸之迴旋軸線Lb為中心,使車輪45及保持車輪45之軸構件(車軸)迴旋。又,各車輪保持機構30、40內藏有鎖固機構(未圖示),其用以限制車輪35、45以迴旋軸線Lb為中心之迴旋。
鎖固機構之車輪35、45之迴旋限制及解除限制,可如例如JP2008-254688A、JP2008-254688A、JP2010-234988A等所揭示,與把手13之位置連動地進行。具體而言,位於前腳22及後腳24中之移動方向前方的腳部所安裝的車輪保持機構30、40,係可使車輪35、45以迴旋軸線Lb為中心迴旋,而位於移動方向後方的腳部所安裝的車輪保持機構30、40,則可限制車輪35、45以迴旋軸線Lb為中心之旋動。依據上述態樣,無論操作者(保護者)在從嬰幼兒之背面側握持把手13來操縱嬰兒車10時,或是操作者從面對嬰幼兒之前腳側位置握持把手13來操縱嬰兒車10時,皆可於行走中使嬰兒車10順暢地迴旋。
而,使把手13可相對車架部15搖動之構成、或限制車輪35、45以迴旋軸線Lb為中心之旋動的鎖固機構,可採用已知構成,例如上述JP2008-254688A、JP2008-254688A、JP2010-234988A等所揭示之構成。故,本說明書中省略更詳細之說明。
又,本實施形態中,如JP-254688A所揭示,嬰兒車10係如已廣為普及者般可折疊。具體之一例,嬰兒車10可構造如下。
嬰兒車本體11(嬰兒車10)整體係呈現以沿著前後方向之橫方向中心面為中心而大致對稱之構成。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之車架部15具有分別配置於左右之一對前腳22、分別配置於左右之一對後腳24、分別配置於左右之一對靠臂部28、及分別配置於左右之一對連結構件26。前腳22之上方端部係可旋動(可搖動)地連結於對應側(左側或右側)所配置的靠臂部28。同樣地,後腳24之上方端部係可旋動(可搖動)地連結於對應側(左側或右側)所配置的靠臂部28。又,連結構件26之上方部分係可旋動(可搖動)地連結於對應側(左側或右側)所配置的靠臂部28之後方部分。
車架部15具有連結左前腳22與左連結構件26之左側邊構件18、及連結右前腳22與右連結構件26之右側邊構件18。各側邊構件18係將其前方部分可旋動地連結於前腳22之中間部分,且將其後方部分可旋動地連結於連結構件26之下方部分。又,車架部15更具有連結左後腳24與左連結構件26之左支架16、及連結右後腳24與右連結構件26之右支架16。各支架16係一部分可旋動(可搖動)地連結於後腳24之中間部分,而其他部分則可旋動地連結於連結構件26之下方部分。
把手13係可搖動地連結於由上述構造所構成之車架部15。把手13可旋動(可搖動)地連結於對應U字兩端部之側的支架16。而,把手13相對支架16之旋動軸線(搖動中心),和支架16與連結構件26之旋動軸線、及連結構件 26與側邊構件18之旋動軸線一致。又,位於背面推位置之把手13係可旋動地連結於靠臂部28或連結構件26。
又,朝嬰兒車10之橫方向(寬度方向)延伸的構件係設有連結一對前腳22間的靠腳部17及連結一對車輪保持機構40間的後方連結構件19。
具有上述整體構造之嬰兒車10可藉由使各構造構件相互旋動而折疊。具體而言,先將配置於背面推位置之把手13朝後上方拉起,接著向下壓,藉此可使支架16相對後腳24朝圖2中順時鐘方向旋動。隨著該操作,靠臂部28及側邊構件18會相對連結構件26朝圖2中順時鐘方向旋動。藉由上述操作,在側面觀視下把手13與前腳22會靠近而配置成大致平行,且把手13之配置位置會降低。如此一來,可折疊嬰兒車,且可縮小嬰兒車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的大小。另一方面,要從折疊狀態展開嬰兒車10時,只要循著與上述折疊相反之步驟即可。
而,本說明書中,對嬰兒車之「前」、「後」、「上」及「下」之用語在無特別指示時,係指以乘坐在處於展開狀態下之嬰兒車10的嬰幼兒為基準的「前」、「後」、「上」及「下」。故,嬰兒車10之「前後方向」相當於連結圖1之紙面左下與右上之方向。且,若無特別指示,「前」為乘車之嬰幼兒所面對之側,即圖1之紙面左下側為嬰兒車10之前側。另一方面,嬰兒車10之接地面為水平面時,「上下方向」表示垂直方向。又,「橫方向」指寬度方向,為與「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皆垂直之方向。
接著,一面主要參考圖3~圖13,一面說明設於後腳24下端之車輪保持機構40。一對後腳24之下端分別設有車輪保持機構40。後輪用之二個車輪保持機構40彼此構造相同。如上所述,車輪保持機構(車輪保持裝置)40為具有保持成可旋轉之車輪(後輪)45,且包含可限制該車輪45旋轉之制動機構50的機構。具體而言,構成如下。
如圖3所示,如前已說明,車輪保持機構(車輪保持裝置)40將車輪45保持成可迴旋且可旋轉。車輪保持機構40之具體構造包含有制動機構50、保持於制動機構50之車軸49、安裝於車軸49之車輪45、及配置於後腳24與制動機構50間的腳輪構件41。
腳輪構件41具有固定於後腳24之固定部42、可迴旋地連結於固定部40且與制動機構50固定之迴旋部43。該迴旋部43可以與車軸49所畫出之車輪45的旋轉軸線La交叉之方向、典型上為與旋轉軸線La正交之方向(迴旋軸線Lb)為中心而相對固定部42旋轉。且,藉由迴旋部43相對固定部42旋轉,車輪45可以迴旋軸線Lb為中心迴旋。
迴旋部43具有朝下方開口之收容部44a。收容部44a可從下方插入稍後詳述的制動機構50之本體構件60之連結部62。制動機構50之本體構件60之連結部62形成有供車軸49貫通之車軸用開口62a,迴旋部43在插入收容部44a之連結部62之車軸用開口62a所面對的位置也形成有貫通孔44b。且,車軸49貫通本體構件60之車軸用開口62a及迴旋部43之貫通孔44b並延伸。如此,由於車軸49係貫通腳輪 構件41之迴旋部43及制動機構50之本體構件60兩者而延伸,因此利用車軸49,可將腳輪構件41之迴旋部43與制動機構50保持在更穩定固定之狀態。
而,如上所述,腳輪構件41設有用以限制迴旋部43相對固定部42之旋轉的鎖固機構。包含該鎖固機構,腳輪構件之其他構成可採用已知構成,例如JP2008-254688A所揭示之構成。故,本說明書中,省略關於腳輪構件41之更詳細說明。
接著,說明制動機構50。如圖3~圖5所示,制動機構50具有本體構件60、可相對本體構件60於一方向滑動之滑動構件80、可搖動地安裝於本體構件60之搖動構件100。滑動構件80可相對於本體構件60,保持於圖4及圖5所示之第1保持位置或圖6所示之第2保持位置。本實施形態中,滑動構件80保持於本體構件60,可相對本體構件60朝上下方向滑動,第2保持位置係從第1保持位置沿著滑動構件80之滑動方向ds偏離至一側(下側)。
如圖5及圖6所示,滑動構件80具有可與搖動構件100卡合之操作片88。搖動構件100具有第1卡合爪110與第2卡合爪115,第1卡合爪110可與從第2保持位置向第1保持位置滑動之滑動構件80的操作片88卡合,第2卡合爪115可與從第1保持位置向第2保持位置滑動之滑動構件80的操作片88卡合。搖動構件100藉由第1卡合爪110及第2卡合爪115與本體構件60之滑動構件80卡合,當滑動構件80保持於第1保持位置時會配置於第1位置,且當滑動構件80保持於第2保 持位置時則配置於第2位置。
如圖3及圖5所示,車輪45具有以其旋轉軸線La為中心放射狀地延伸之複數(圖示之例為5個)突條46,搖動構件100具有可與突條46卡合之制動機構插銷101。當搖動構件100配置於第1配置(解除限制位置)時,制動插銷101會從突條46分開,使車輪45可旋轉。另一方面,當搖動構件100配置於第2配置(解除位置)時,如圖6所示,制動插銷101係配置於突條46間而限制車輪45之旋轉。換言之,當滑動構件80保持於第2保持位置時,可限制後輪45之旋轉來限制嬰兒車10之移動。
圖示之制動機構50更具有支持於本體構件60之施壓構件52。施壓構件52沿著滑動構件80之滑動方向(一方向)ds將滑動構件80從一側(下側)朝另一側(上側)對本體構件60施壓。且,滑動構件80構造成每當沿著滑動方向ds從上側朝下側被推壓時,藉由施壓構件52之施壓力回到上側並保持之位置,會在圖5所示之第1卡合爪110保持位置與圖6所示之第2保持位置交互地改變。施壓構件之一例可由彈簧或橡膠等彈性構件來構成。
又,圖示之制動機構50具有可動作地安裝於本體構件60的操作構件55。藉由使該操作構件55對本體構件60動作,可使滑動構件80相對本體構件60滑動。操作構件55係可搖動地安裝於本體構件60而作為操作桿。操作構件55透過安裝插銷56可搖動地安裝於本體構件60。又,操作構件55透過連接插銷57連接於滑動構件80。用以供操作構件 55所設之連接插銷57貫通的孔55a為長孔。故,操作構件55相對本體構件60之搖動動作可順暢地轉換為滑動構件80對本體構件60之一方向ds的滑動動作。
以下,以本體構件60、滑動構件80及搖動構件100之順序來更詳述這個構成要件。
本體構件60由第1零件61及第2零件77形成。圖8中,第2零件77以二點鏈線表示。又,圖9~11中,與滑動構件80一起顯示已取下第2零件77之本體構件60的第1零件61。第2零件77係與第1零件61一起形成用以收容滑動構件80之收容空間而作為蓋體作用。
該收容空間構造成收容於內部之滑動構件80僅可於一方向(滑動方向)ds移動。收容空間朝上方開口,如圖3~圖8所示,本體構件60之收容空間內所收容的滑動構件80是從本體構件60朝上方延伸。又,如圖5~圖7所示,形成本體構件60之收容空間的部份,形成有滑動構件80之操作片88可通過之孔79。該孔79係對應於滑動構件80之操作片88於一方向ds滑動而朝一方向ds延伸。在此說明之例中,藉由操作片88與該孔79之一端側及另一端側抵接,區劃出可滑動構件80沿著一方向滑動之範圍。
第1零件61具有作為支持第2零件77之本體構件作用而與腳輪構件41連結之上述連結部62、從下方支持第2零件77之底部63、以及從底部63朝上方延伸之起立部65。連結部62、底部63及起立部65係一體地形成來構成第1零件61。連結部62形成有用以供車軸49貫通之貫通孔62a。貫通 該貫通孔62a之車軸49兩側安裝有一對車輪45而將本體構件60夾於其間。又,起立部65上方形成有供用以安裝操作構件55之安裝插銷56貫通的貫通孔66a。再者,第1零件61之起立部65及第2零件77形成有供用以將搖動構件100可搖動安裝於本體構件60之安裝插銷58貫通的貫通孔66b。而,供用以安裝操作構件55之安裝插銷56貫通的貫通孔66a,係形成為使操作構件55之搖動軸線Lc與車輪45之旋轉軸線La平行。同樣地,供用以安裝搖動構件100之安裝插銷58貫通的貫通孔66b,係形成為使搖動構件100之搖動軸線Ld與車輪45之旋轉軸線La平行。
起立部65具有卡合面68,其係作為與滑動構件80面對之面,亦即用以形成收容滑動構件80之收容空間的面,而用於與滑動構件80卡合來將滑動構件80保持於第1保持位置或第2保持位置。如圖12所示,該卡合面68具有第1隆起部70、位於第1隆起部70下方的第2隆起部69。第1隆起部70在從與滑動構件80之滑動方向ds及車輪45之旋轉軸線La兩者正交的方向觀察下,是以具有凸條之第1~第3角部70a~70c及一個凹條之第4角部70d的平面形狀隆起。卡合面68之構成為用以藉由與滑動構件80之卡合來將滑動構件80保持於第1保持位置或第2保持位置者,細節將與滑動構件80之對應構成一併後述。
接著,詳述滑動構件80。滑動構件80具有可滑動地支持於本體構件60滑動件81、支持並卡合於滑動件81之卡合構件91。滑動件81具有與搖動構件100卡合之上述操作 片88。如圖9~圖11所示,操作片88係從本體構件60朝與滑動方向ds交叉之方向、較佳者為與滑動方向ds正交之方向、更佳者為與車輪45之旋轉軸線La平行之方向突出。圖式之例中,滑動構件80具有朝與旋轉軸線La平行之方向的兩側突出之一對操作片88。
位於本體構件60外側之各操作片88的前端部設有板狀之頭部87。而,圖3及圖4以外之圖式雖省略,但本體構件60之第2零件77設有用以覆蓋操作片88及頭部87之蓋體78。蓋體78在滑動構件80之操作片88之移動路徑的至少一部分區間延伸。藉由設置上述蓋體78,可防止從本體構件60露出而移動之操作片88及頭部87纏到例如外部之衣物等,可確保操作片88及頭部87之穩定滑動。
如圖8所示,滑動件81構造成朝滑動方向延伸之細長狀構件。滑動件81之上方部分形成有供用以與操作構件55連接之連接插銷57貫通的貫通孔80a。又,朝與滑動構件80之滑動方向ds及車輪45之旋轉軸線La兩者正交之方向延伸的橫越孔85係形成於滑動件81。再者,滑動件81形成有朝下方開口之受容孔83。
另一方面,如圖8所示,卡合構件91具有插入滑動件81之橫越孔85內之軸部95、從軸部95延伸而與本體構件60之卡合面68卡合的腕部92。卡合構件91之腕部92在滑動件81與本體構件60之卡合面68間延伸。而,滑動件81與卡合面68相對之側的面設有間隔突起82。故,可確保用以配置腕部92之空間在本體構件60之起立部65與滑動構件80 之間。
滑動件81之受容孔83內插入了施壓構件52。如圖8所示,圖式之例中構造成壓縮彈簧之施壓構件52,係在本體構件60之底部63與橫跨受容孔83延伸之卡合構件91之軸部95間延伸。故,施壓構件52會透過卡合構件91之軸部95將滑動件81沿著滑動方向(上下方向)從下側(一側)朝上側(另一側)施壓。
如圖8~圖11所示,卡合構件91之腕部92於長方向之兩端的部份具有卡合片93b及姿勢保持片93a。卡合片93b及姿勢保持片93a朝從滑動件81分開之側、亦即朝起立部65之側突出。卡合片93b及姿勢保持片93a在與其突出方向正交之剖面係呈圓形之剖面形狀。且,藉由卡合構件91之卡合片93b與本體構件60之卡合面68之卡合,每當滑動構件80沿著滑動方向ds從上側(另一側)朝下側(一側)壓到底時,藉由施壓構件52之施壓力回到上側而保持的位置,會在圖5所示之第1保持位置與圖6所示之第2保持位置交互地改變。而,姿勢保持片93a可維持腕部92相對本體構件60之起立部65的姿勢(傾斜),換言之,腕部92會沿著滑動方向ds延伸,而確保卡合片93b與卡合面68之穩定卡合。
以下,詳述卡合片93b與卡合面68之卡合。首先,如圖9所示,滑動件81之橫越孔85將滑動方向(一方向)ds之上側(另一側)構造成平坦面85a。另一方面,卡合構件91之軸部95在與其長方向正交之剖面,具有一由直線構成的長邊部95a、由短於長邊部95a之直線構成的短邊部95b、 以及配置於滑動方向之一側而由例如弧(圓弧或橢圓弧)構成的曲線部95c所包圍的剖面形狀。又,滑動件81之橫越孔85的大小,大於卡合構件91之軸部95的大小。故,軸孔95可以其長方向為中心而在橫越孔85內旋動。
且,卡合構件91之軸部95係藉由施壓構件52從下方朝上方施壓。故,當卡合構件91上只有來自施壓構件52之施壓力作用時,軸部95之面向會被施壓成圖9所示之狀態(即,軸部95之長邊部95a接觸橫越孔85之上側平坦面的狀態),使橫越孔85之上側平坦面85a至軸部95之下側端的滑動方向的長度x(圖9~圖11)變短。故,在與滑動方向ds正交之方向上的卡合片93b之位置,會從圖10或圖11所示之位置朝圖9所示之位置被施壓。
接著,說明與卡合構件91之卡合片93b接觸的本體構件60之卡合面68。卡合面68設有朝滑動構件80側突出之第1隆起部70與位於第1隆起部70下方之第2隆起部69。第1隆起部70具有一將三個凸狀角部70a、70b、70c與一個凹狀角部70d所劃出的四角形導角而成的平面形狀。如圖12所示,第1凸狀角部70a位於滑動方向ds上最另一側(上側),且位於與滑動方向ds正交之方向上最一側(圖12之左側)。第2凸狀角部70b位於與滑動方向ds正交之方向上最另一側(圖12之右側)。又,第4凹狀角部70d配置於與滑動方向ds正交之方向上第2凸狀角部70b與第3凸狀角部70c之間。又,第2隆起部69與第1隆起部70相對向之側的輪廓係形成和第1隆起部70與第2隆起部69相對向之側的輪廓彼此互 補。
惟,圖12中,當被施壓構件52施壓之滑動構件保持於第1保持位置時,卡合構件91之卡合片93b配置的位置(卡合片之施壓位置)係以實線表示。卡合片之施壓位置在滑動方向ds上位於較第1凸狀角部70a更靠近上側(另一側),而在與滑動方向ds正交之方向上則位於第1凸狀角部70a與第3凸狀角部70c之間。
由以上構造構成之滑動構件80及本體構件60,每當使滑動構件80相對本體構件60沿著滑動方向從可滑動範圍內之另一側端(上側端)滑動至一側端(下側端)時,卡合片93b會沿著圖12之箭頭只移動第1隆起部70周圍之半周。而,本實施形態中,滑動構件80之可滑動範圍的一側端(下側端)係根據滑動構件80之操作片88與本體構件60之孔79一側端(下側端)接觸而決定,滑動構件80之可滑動範圍的另一側端(上側端)係根據滑動構件80之操作片88與本體構件60之孔79另一側端(上側端)接觸而決定。
首先,當滑動構件80配置於沿著滑動方向最另一側之第1保持位置時,如圖8、圖9、圖12所示,滑動構件80之卡合片93b較本體構件60之第1隆起部70更靠近上方,而從第1隆起部70分開。自該狀態沿著滑動方向ds從另一側(上側)朝一側(下側)推壓滑動構件80時,卡合片93b會接觸第1隆起部70,在連結第1隆起部70之第1凸狀角部70a與第2凸狀角部70b之斜面上滑動。此時,滑動構件80之卡合構件91會抵抗施壓構件52之施壓力,自軸部95之長邊部 95a與橫越孔85之平坦面85a面接觸的圖9之狀態,如圖10所示以軸部95之軸線滑動方向ds為中心旋動。特別是,當卡合片93通過第2凸狀角部70b附近時,如圖10所示,軸部95之短邊部95b會與橫越孔85之平坦面85a面接觸。且,當滑動構件80進而朝一側滑動而卡合片93b越過第1隆起部70之第2凸狀角部70b,藉由施壓構件52之施壓力,會以軸部95之軸線方向為中心朝與至今相反之方向旋動。操作者可藉由手感或聲音來掌握該狀況。
在此,或者在使滑動構件80移動至可滑動範圍之一側端(下端側)後,解除滑動構件80朝滑動方向ds之一側的推壓。如此一來,滑動構件80會藉由來自施壓構件52之推壓朝另一側(上側)移動。且,卡合片93b會被朝第1隆起部70之第2凸狀角部70b與第4凹狀角部70d間的斜面及/或第2隆起部69引導,而誘導至圖12之虛線位置並收容於凹狀第4角部70d。且,藉由施壓構件52之施壓力,卡合片93b可維持在收容於凹狀第4角部70d之狀態。此時之滑動構件80之位置為圖6所示之第2保持位置。
若將處於第2保持位置之滑動構件80沿著滑動方向ds從另一側朝一側再次推壓,卡合片93b會被朝連結第1隆起部70之凹部70d與第3凸狀角部70c之斜面及第2隆起部69引導,並越過第1隆起部70之第3凸狀角部70c。操作者可藉由手感或聲音來掌握該狀況。在此,或者在使滑動構件80移動至可滑動範圍之一側端(下端側)後,解除滑動構件80朝滑動方向ds之一側的推壓。如此一來,滑動構件80 會藉由來自施壓構件52之推壓朝另一側(上側)移動,直到可滑動範圍之另一側端(上側端),且卡合片93b會移動至從第1隆起部70分開之圖12之實線位置。此時之滑動構件80的位置為圖5所示之第1保持位置。
而,當卡合片93b被朝連結第1隆起部70之第3凸狀角部70c與第1凸狀角部70a之斜面引導而通過第1凸狀角部70a附近時,如圖11所示,軸部95會旋動而只有軸部95之長邊部95a與曲線部95c之連接部跟橫越孔85之平坦面85a接觸。接著,滑動構件80移動至第1保持位置後,卡合片93b會配置於連結第1隆起部70之第1凸狀角部70a與第2凸狀角部70b之斜面的另一側(上側)。
如以上所述,每當使滑動構件80相對於本體構件60沿著滑動方向ds從另一側朝一側滑動時,藉由施壓構件52之施壓力回到另一側並保持之位置會在第1保持位置與第2保持位置交互地變更。
接著,回到圖3~圖8來詳細說明搖動構件100。如上所說明,搖動構件100係與滑動構件80之操作片88卡合,當滑動構件80保持於第1保持位置時是配置於第1位置,而當滑動構件80保持於第2保持位置時則是配置於圖6所示之第2位置。
如圖13所示,搖動構件100具有一對板狀部105、連結一對板狀部105之連結軸部103、以及從各板狀部105朝外側延伸之制動插銷101。當搖動構件100保持於第2位置時,如圖6所示,制動插銷101會進入車輪45之相鄰2個突條 46之間,限制車輪45之旋轉。另一方面,當搖動構件100保持於第1位置時,如圖5所示,制動插銷101會從車輪45之突條46分開,而使車輪45可旋轉。
一對板狀部105係對應滑動構件80之一對操作片88配置成包夾本體構件60。且,各板狀部105形成有貫通孔106,貫通孔106可供用以將搖動構件100可搖動地安裝於本體構件60之安裝插銷58貫通。如上所述,搖動構件100之搖動軸線Ld平行於車輪45之旋轉軸線La。而,板狀部105形成有與操作片88卡合之第1卡合爪110及第2卡合爪115。藉由操作片88與第1卡合爪110或第2卡合爪115之卡合,搖動構件100會對應滑動構件80之滑動而搖動。該第1卡合爪110與第2卡合爪115將於後詳述。
一對制動插銷101係沿著平行於搖動軸線Ld之方向朝兩外側延伸。如圖1所示,車輪保持機構40可將車輪45保持於車輪45之旋轉軸線La上的兩外側。各車輪45與車輪保持機構40相對之側形成有從車輪45之旋轉軸線La法線狀延伸之突條46(參考圖6)。且,一對制動插銷101可與對應側之突條46卡合。一對制動插銷101及連結軸部103係沿著車輪45之旋轉軸線La排列於一直線上。如圖13所示,板狀部105與制動插銷101之間形成有用以補強制動插銷101之補強肋107。
連結軸部103通過本體構件60之下方。另一方面,如圖8所示,由底部63形成之本體構件60之下面形成有用以受容連結軸部103之受容部(凹部)64。沿著搖動構件 100之搖動軸線Ld觀察時,受容部64之輪廓係配合搖動構件100搖動時之連結軸部103之移動軌跡。又,如圖8所示,受容部64之兩端係由壁部64a與壁部64b所區劃。且,當搖動構件100配置於第1位置(解除限制位置)時,連結軸部103配置於與其中一壁部64a鄰接的位置,可限制搖動構件100越過第1位置之搖動。又,當搖動構件100配置於第2位置(限制位置)時,連結軸部103配置於與另一壁部64b鄰接的位置,可限制搖動構件100越過第2位置之搖動。換言之,搖動構件100相對本體構件60之搖動,可藉由搖動構件100與本體構件60之接觸而限制於第1位置(解除限制位置)與第2位置(限制位置)之間。
接著,說明形成於搖動構件100之板狀部105的第1卡合爪110及第2卡合爪115。而,第1卡合爪110、第2卡合爪115及板狀部105係在與車輪45之旋轉軸線La正交的面上延伸,本例中,是在與滑動構件80之各操作片88的突出方向正交之面上延伸。且,構成板狀部105一部分的第1卡合爪110及第2卡合爪115的側端面會與操作片88之側面接觸。
第1卡合爪110具有從滑動方向(一方向)ds之另一側(上側)與滑動構件80之操作片88接觸之抵接面111。如圖6所示,當滑動構件80保持於第2保持位置時,抵接面111係位於滑動構件80滑動時之操作片88的移動路徑ra上。故,抵接面111會與從第2保持位置朝第1保持位置滑動之滑動構件80的操作片88接觸。當滑動構件80移動至第1保持位置時,抵接面111會從滑動方向之另一側(上側)移動至與 操作片88鄰接之位置。此時之搖動構件100的位置為圖5所示之第1位置(解除限制位置)。
而,在圖5所示之狀態下,被施壓構件52朝一方向另一側施壓的滑動構件80,會藉由操作片88與本體構件60之孔79的另一側端抵接而保持於第1保持位置。此時,搖動構件100可藉由第1卡合爪110從一滑動方向ds之另一側(上側)與操作片88抵接,限制從第1位置向第2位置之搖動。同時,藉由搖動構件100之連結軸部103抵接於本體構件60之壁部64a,可限制搖動構件100越過第1位置之搖動,亦即從搖動構件100之第1位置朝向與第2位置相反側之搖動。
依據上述制動機構50,可穩定地維持車輪45可旋轉之狀態。
如圖5所示,第2卡合爪115是設置成與第1卡合爪110分開。第1卡合爪110及第2卡合爪115間形成有凹陷109。如圖5所示,保持於第1保持位置之滑動構件80的操作片88可配置於第1卡合爪110及第2卡合爪115間的凹陷109內。而,操作片88之前端設有頭部87。如圖5之二點鏈線所示,頭部87延伸覆蓋第1卡合爪110之一部分及第2卡合爪115之一部分。依據上述頭部87,可有效地防止操作片88與第1卡合爪110或第2卡合爪115間夾到衣物等,而可確保操作片88與第1卡合爪110或第2卡合爪115之穩定卡合。
如圖5所示,第2卡合爪115具有在滑動構件80保持於第1保持位置時,與滑動構件80之操作片88相向之位置 所配置之第1面116,以及與該第1面116鄰接之第2面117。第2卡合爪115之第1面116係從滑動構件80之滑動方向ds的一側(下側),與保持於第1保持位置的滑動構件80相向。故,第2卡合爪115之第1面116會與從第1保持位置朝第2保持位置滑動之滑動構件80接觸。
當滑動構件80移動至第2保持位置時,如圖6所示,搖動構件100之第2卡合爪115係配置於從沿著操作片88之一方向(滑動方向)ds的移動路徑ra,偏離至與該一方向ds交叉(特別是正交)之側邊的位置。此時之搖動構件100的位置為制動插銷101與車輪45之突條46卡合的第2位置。
而,為了將滑動構件80保持於第2保持位置,必須將搖動構件100先壓到沿著一方向ds越過第2保持位置之另一側(下側)的位置。
換言之,必須從圖6所示之狀態,如圖7所示將搖動構件100更朝下方壓下。此時,如圖6所示,搖動構件100係配置於從沿著操作片88之一方向(滑動方向)ds的移動路徑ra,偏離至與該一方向ds交叉(特別是正交)之側邊的位置。換言之,搖動構件100並非位於沿著操作片88之一方向(滑動方向)ds的移動路徑ra上。故,當搖動構件100從第1位置前往第2位置時,不需要越過第2位置移動。又,在此說明之形態中,藉由搖動構件100之連結軸部103與形成於本體構件60之受容部64的壁部64b抵接,搖動構件100將無法越過第2位置移動。
依據該態樣,如圖6所示,不需使與制動插銷101 卡合之突條46的深度較位於第2位置之搖動構件100的制動插銷101之位置深。故,如圖6所示,位於第2位置之搖動構件100的制動插銷101可位於相鄰2個突條46間的谷部附近,而可確保制動插銷101與突條46之穩定卡合,穩定地限制車輪45之旋轉。又,不需增長突條46之長度、或因此增長制動插銷101之移動行程。藉此,亦可使制動機構50小型化。又,由於不需使制動機構50大型化,因此亦可將該制動機構50適用於目前既有的車輪保持機構及嬰兒車。
又,如圖6所示,當滑動構件80保持於第2保持位置時,搖動構件100之第2卡合爪115係配置於從沿著操作片88之一方向(滑動方向)ds之移動路徑ra偏離至與該一方向ds交叉(特別是正交)之側邊的位置。且,位於第2位置之搖動構件100藉由第2卡合爪115從與一方向ds交叉之方向抵接操作片88,可限制從第2位置向第1位置之搖動。故,當滑動構件80保持於第2保持位置時,搖動構件100會保持於第2位置,而可繼續確保制動插銷101與車輪40之突條46之卡合,限制車輪45之旋轉。
依據上述態樣,即使因例如嬰兒車10位於傾斜面上等原因而產生了使嬰兒車10之車輪45旋轉之力,亦可有效地防止在不預期下偶然地解除制動插銷101與車輪40之突條46之卡合。故,可將嬰兒車10維持於更穩定地停止之狀態。
特別是,在此說明之形態中,第2卡合爪115具有與第1面116鄰接之第2面117。且,當滑動構件80保持於第2 保持位置時,第2面117係配置於從與一方向(滑動方向)ds正交之側邊與滑動構件80之操作片88相向之位置,藉由該第2面117抵接於操作片88,可限制搖動構件100從第2位置(限制位置)向第1位置(解除限制位置)之搖動。如圖6所示,搖動構件100搖動時之第2面117的移動路徑rb係與滑動構件80之滑動方向(一方向)ds交叉,而橫越滑動構件80滑動時之操作片88的移動路徑ra。且,保持於第2保持位置之滑動構件80的操作片88位於搖動構件100搖動時第2面117的移動路徑rb上。故,藉由操作片88與第2卡合爪115之第2面117卡合,可將搖動構件100極為穩定地保持於第2位置來限制車輪45之旋轉。
再者,在此說明之形態中,第2卡合爪115之第2面117在滑動構件80位於第2保持位置時,係與滑動構件80之滑動方向(一方向)ds平行地延伸。藉此,操作片88可分散地承受來自第2面117之力。故,亦可有效地防止制動機構50之毀損等,將搖動構件100極為穩定地保持於第2位置,限制車輪45之旋轉。而,從期待該作用效果之觀點來看,當滑動構件80保持於第2保持位置時,與第2面117相向之操作片88的面在滑動構件80保持於第2保持位置時,宜與第2面117平行地延伸。
而,使用上述操作片88之搖動構件100從第2位置往第1位置之搖動限制,宜在滑動構件80往滑動方向(一方向)之一側移動、越過第2保持位置而移動至可滑動範圍之一側端時亦可發揮。換言之,如圖7所示,滑動構件80位於 可滑動範圍之最一側時,在此說明之形態中,宜使即便滑動構件80之操作片88抵接於長孔79之一側端時,第2卡合爪115仍配置於從沿著操作片88之一方向的移動路徑ra偏離至側邊之位置,且藉由第2卡合爪115從與一方向ds交叉之方向抵接操作片88,可限制搖動構件100從第2位置之搖動。又,位於滑動構件80可滑動範圍內最一側之滑動構件80之操作片88,宜位於搖動構件100搖動時之第2面117的移動路徑rb上。
惟,上述CN1572619A所揭示之制動機構中,係構造成將操作構件之制動插銷卡入設於車輪之二個突起部間,藉此維持制動插銷與突起部之卡合狀態。若採用上述習知構成,突起部之形狀會受限,且根據車輪之旋轉位置,有時制動插銷會與突起部之頂部衝突,而無法將制動插銷卡入二個突起部間。此時,為了限制車輪旋轉來對嬰兒車施以煞車,不僅需操作制動插銷,且需預先調整車輪旋轉位置之步驟。相對於此,本實施形態之制動機構50亦可避免上述習知之不便,而可極為容易地切換限制了嬰兒車10之車輪45旋轉的狀態及可使嬰兒車10之車輪45旋轉的狀態。
上述本實施形態中,當滑動構件80保持於第2保持位置時,位於第2位置(限制位置)之搖動構件100的第2卡合爪115,係配置於從沿著操作片88之一方向ds的移動路徑ra偏離至側邊之位置,藉由第2卡合爪115從與一方向ds交叉之方向抵接操作片88,可限制搖動構件100從第2位置 向第1位置之搖動。故,可穩定地限制車輪45之旋轉。
又,可對上述實施形態施加各種變更。以下說明變形之一例。
上述實施形態中,係舉例制動機構50安裝於車輪保持機構40,但不限於此。制動機構50可支持於例如後方連結構件19,並與另外構成之車輪保持機構之車輪或車軸卡合來限制車輪旋轉。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係說明滑動構件80可保持於第1保持位置或第2保持位置之一構造具體例。惟,上述構造僅為一例,亦可採用例如WO2010/143300所揭示之構造等,適當地變更用以將滑動構件80保持於第1保持位置或第2保持位置之構造。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中,係說明制動插銷101與車輪45之突條46隨著搖動構件100之搖動而卡合,以限制車輪45旋轉之一構造具體例。惟,上述構造僅為一例,用以限制車輪45旋轉之搖動構件100與車輪45或車軸49之卡合可用任何構造來實現。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中,係舉例透過構造成操作桿之操作構件55來使滑動構件80動作,但不限於此。可適當地變更操作構件55之構成,且亦可省略操作構件。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中,係舉例制動機構50透過腳輪構件41固定於腳24。惟,制動機構50亦可直接固定於腳24。換言之,亦可使具有制動機構50之車輪保持機構40將車輪保持成不可迴旋。
再者,上述說明中,係舉例將分別設於左右後腳24之車輪保持機構40構造成相同,但不限於此。舉例言之,可設置一將其中一車輪保持機構40之滑動構件80的動作傳達至另一車輪保持機構40之滑動構件80的傳達機構。依據上述變形例,藉由操作其中一車輪保持機構40,便可操作左右兩個車輪保持機構40。
再者,上述車輪保持機構40可安裝於前腳22,亦可安裝於前腳22及後腳24。再者,上述車輪保持機構40可僅安裝於單側之後腳24。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所說明之嬰兒車10之嬰兒車本體11的構造僅為一例。舉例言之,亦可構成不可折疊之車架部15。又,上述實施形態所說明之嬰兒車10之嬰兒車本體11中,係舉例把手13可在背面推位置與正面推位置間搖動,但不限於此,亦可構造成把手13固定在背面推位置。
而,以上雖已說明針對上述實施形態之幾個變形例,但當然亦可適當地組合複數變形例來運用。
10‧‧‧嬰兒車
11‧‧‧嬰兒車本體
13‧‧‧把手
15‧‧‧車架部
16‧‧‧支架
17‧‧‧靠腳部
18‧‧‧側邊構件
19‧‧‧後方連結構件
20‧‧‧車輪卡合裝置
22‧‧‧前腳
24‧‧‧後腳
26‧‧‧連結構件
28‧‧‧車輪安裝構件
30、40‧‧‧車輪保持機構
31‧‧‧卡合構件
33‧‧‧肋部
35‧‧‧前車輪
41‧‧‧腳輪構件
42‧‧‧固定部
43‧‧‧迴旋部
44a‧‧‧收容部
44b‧‧‧貫通孔
45‧‧‧後車輪
46‧‧‧突條
49‧‧‧車軸
50‧‧‧制動機構
52‧‧‧施壓構件
55‧‧‧操作構件
55a‧‧‧孔
56、58‧‧‧安裝插銷
57‧‧‧連結插銷
60‧‧‧本體構件
61‧‧‧第1零件
62‧‧‧連結部
62a‧‧‧貫通孔
63‧‧‧底部
64‧‧‧受容部
64a、64b‧‧‧壁部
65‧‧‧起立部
66a、66b‧‧‧貫通孔
68‧‧‧卡合面
69‧‧‧第2隆起部
70‧‧‧第1隆起部
70a、70b、70c‧‧‧凸狀角部
70d‧‧‧凹狀角部
77‧‧‧第2零件
78‧‧‧蓋體
79‧‧‧孔
80‧‧‧滑動構件
80a‧‧‧貫通孔
81‧‧‧滑動件
82‧‧‧間隔突起
83‧‧‧受容孔
85‧‧‧橫越孔
85a‧‧‧平坦面
87‧‧‧頭部
88‧‧‧操作片
91‧‧‧卡合構件
92‧‧‧腕部
93a‧‧‧姿勢保持片
93b‧‧‧卡合片
95‧‧‧軸部
95a‧‧‧長邊部
95b‧‧‧短邊部
95c‧‧‧曲線部
100‧‧‧搖動構件
101‧‧‧制動插銷
103‧‧‧連結軸部
105‧‧‧板狀部
106‧‧‧貫通孔
107‧‧‧補強肋
109‧‧‧凹陷
110‧‧‧第1卡合爪
111‧‧‧抵接面
115‧‧‧第2卡合爪
116‧‧‧第1面
117‧‧‧第2面
La‧‧‧旋轉軸線
Lb‧‧‧迴旋軸線
Lc、Ld‧‧‧搖動軸線
ds‧‧‧滑動方向
ra、rb‧‧‧移動路徑
x‧‧‧長度
A‧‧‧方向
圖1係用以說明本發明其中一實施形態之圖,為顯示嬰兒車及嬰兒車用車輪保持機構之立體圖。
圖2係顯示圖1之嬰兒車之側面圖。
圖3係顯示車輪保持機構及制動機構之側面圖。
圖4係顯示制動機構之立體圖。
圖5係在可旋轉車輪之狀態下,顯示制動機構之側面圖。
圖6係在可限制車輪旋轉之狀態下,顯示制動機構之側面圖。
圖7係在與圖5及圖6不同之狀態下,顯示制動機構之側面圖。
圖8係顯示制動機構之內部構件的分解側面圖。
圖9係從圖8之箭頭A方向顯示制動機構之圖。
圖10係對應圖9,顯示滑動構件位於與圖9之狀態不同位置的狀態之圖。
圖11係對應圖9及圖10,顯示滑動構件位於與圖9及圖10之狀態不同位置的狀態之圖。
圖12係顯示已從圖9之制動機構去除滑動機構之狀態之圖。
圖13係顯示制動機構之搖動構件之立體圖。
10‧‧‧嬰兒車
11‧‧‧嬰兒車本體
13‧‧‧把手
15‧‧‧車架部
16‧‧‧支架
17‧‧‧靠腳部
18‧‧‧側邊構件
19‧‧‧後方連結構件
22‧‧‧前腳
24‧‧‧後腳
26‧‧‧連結構件
28‧‧‧車輪安裝構件
30、40‧‧‧車輪保持機構
35‧‧‧前車輪
41‧‧‧腳輪構件
45‧‧‧後車輪
50‧‧‧制動機構
La‧‧‧旋轉軸線
Lb‧‧‧迴旋軸線

Claims (13)

  1. 一種嬰兒車用之制動機構,係用以限制嬰兒車之車輪旋轉者,包含有:本體構件;滑動構件,係可相對前述本體構件於一方向滑動,並保持於第1保持位置或較該第1保持位置靠近前述一方向之一側的第2保持位置;及搖動構件,係可搖動地安裝於前述本體構件;又,前述滑動構件具有可與前述搖動構件卡合之操作片,前述搖動構件具有:第1卡合爪,係可與由前述第2保持位置朝前述第1保持位置滑動之前述滑動構件的前述操作片卡合;及第2卡合爪,係可與由前述第1保持位置朝前述第2保持位置滑動之前述滑動構件的前述操作片卡合,前述搖動構件藉由前述第1卡合爪及前述第2卡合爪與前述操作片之卡合,當前述滑動構件保持於前述第1保持位置時,係配置於從前述車輪分開而可使前述車輪旋轉之第1位置,當前述滑動構件保持於前述第2保持位置時,則配置於限制前述車輪旋轉之第2位置,當前述滑動構件保持於前述第2保持位置時,位於前述第2位置之前述搖動構件之前述第2卡合爪,係配置於從前述操作片之沿著前述一方向的移動路徑偏離至側邊的位置,且前述第2卡合爪從與前述一方向交叉之方向抵接於前 述操作片,藉此可限制前述搖動構件從前述第2位置朝前述第1位置搖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嬰兒車用之制動機構,其中前述搖動構件之前述第2卡合爪具有:第1面,係當前述滑動構件保持於前述第1保持位置時,配置於與前述滑動構件之前述操作片面對之位置;及第2面,係當前述滑動構件保持於前述第2保持位置時,配置於從側邊與前述滑動構件之前述操作片面對之位置,當前述滑動構件保持於前述第2保持位置時,前述第2卡合爪之前述第2面係從與前述一方向交叉之方向抵接於前述操作片,藉此限制前述搖動構件從前述第2位置朝前述第1位置搖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嬰兒車用之制動機構,其中前述搖動構件搖動時之前述第2面之移動路徑係橫越前述滑動構件滑動時之前述操作片之移動路徑,且,保持於前述第2保持位置之前述滑動構件的前述操作片,係位於前述搖動構件搖動時之前述第2面之移動路徑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嬰兒車用之制動機構,其中前述第2面在前述滑動構件保持於前述第2保持位置時,係與前述一方向平行地延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嬰兒車用之制動機構,其中前述搖動構件之前述第1卡合爪具有從一方向之另一側接觸前 述滑動構件之前述操作片的抵接面,當前述滑動構件保持於前述第1保持位置時,前述滑動構件之前述操作片係位於前述搖動構件之前述第1卡合爪與前述第2卡合爪間的凹部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嬰兒車用之制動機構,其中前述滑動構件之前述操作片上形成有頭部,該頭部係延伸而覆蓋前述第1卡合爪之至少一部分及前述第2卡合爪之至少一部分。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嬰兒車用之制動機構,其中前述搖動構件相對於前述本體構件之搖動,可藉由前述搖動構件與前述本體構件之接觸而限制於前述第1位置與前述第2位置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嬰兒車用之制動機構,其更具有施壓構件,該施壓構件係支持於前述本體構件,且沿著前述一方向從前述一側向另一側將前述滑動構件朝前述本體構件施壓,前述滑動構件構造成每當沿著前述一方向從前述另一側朝前述一側推壓時,藉由前述施壓構件之施壓力而回到前述另一側並保持的位置,會在前述第1保持位置與前述第2保持位置交互地改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嬰兒車用之制動機構,其更具有操作構件,該操作構件係可動作地安裝於前述本體構件,且藉由對前述本體構件動作,可使前述滑動構件相對於前述本體構件滑動。
  10. 一種嬰兒車用之車輪保持機構,係可安裝於嬰兒車之腳部者,包含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中任一項之制動機構;車軸,係保持於前述制動機構之前述本體構件;及車輪,係安裝於前述車軸。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嬰兒車用之車輪保持機構,其更具有腳輪構件,該腳輪構件係設置於前述腳部與前述本體構件之間,而連結前述腳部與前述本體構件,前述腳輪構件具有:固定部,係固定於前述腳部;及迴旋部,係可迴旋地與前述固定部連結,且與前述本體構件固定。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嬰兒車用之車輪保持機構,其中前述車軸係貫通前述腳輪構件之迴旋部及前述本體構件兩者而延伸。
  13. 一種嬰兒車,包含有:嬰兒車本體,係具有前腳及後腳;及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嬰兒車用之車輪保持機構,係安裝於前述前腳及前述後腳的至少其中一者。
TW101141128A 2011-11-07 2012-11-06 A brake mechanism for a baby carriage, a wheel holding mechanism for a baby carriage, and a baby carriage TWI5438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43383A JP5798890B2 (ja) 2011-11-07 2011-11-07 ベビーカー用の制動機構、ベビーカー用の車輪保持機構、および、ベビーカ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1078A true TW201331078A (zh) 2013-08-01
TWI543897B TWI543897B (zh) 2016-08-01

Family

ID=48199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1128A TWI543897B (zh) 2011-11-07 2012-11-06 A brake mechanism for a baby carriage, a wheel holding mechanism for a baby carriage, and a baby carriag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798890B2 (zh)
KR (1) KR101973459B1 (zh)
CN (1) CN103085851B (zh)
HK (1) HK1185045A1 (zh)
TW (1) TWI5438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39283B2 (ja) * 2013-07-05 2017-11-29 コンビ株式会社 キャスター及び乳母車
JP6407703B2 (ja) * 2014-12-19 2018-10-17 コンビ株式会社 乳母車
CN209795575U (zh) * 2019-03-22 2019-12-17 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刹车复位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婴儿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48704A (ja) * 1997-08-08 1999-02-23 Futaba Kinzoku Kogyo Kk 制動機構を有するキャスター
JP2005014894A (ja) * 2003-06-06 2005-01-20 Aprica Kassai Inc 車輪同時ブレーキ機構、キャスタ回転防止機構および乳母車
CN2782505Y (zh) * 2005-01-28 2006-05-24 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刹车装置
JP4915646B2 (ja) * 2006-01-31 2012-04-11 ハンマーキャスター株式会社 キャスター
CN201151422Y (zh) * 2007-11-13 2008-11-19 钟志群 后轮变向式手刹童车
EP2210794B1 (en) * 2009-01-23 2013-09-18 Nuna International B.V. Buggy provided with a braking mechanism
CN101905710B (zh) * 2009-06-04 2012-12-12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婴儿车及其煞车机构
JP5465721B2 (ja) * 2009-06-12 2014-04-09 コンビ株式会社 キャリアおよびベビーカー
CN101786462A (zh) * 2010-03-12 2010-07-28 统资婴童用品(太仓)有限公司 婴儿推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50253A (ko) 2013-05-15
HK1185045A1 (zh) 2014-02-07
CN103085851A (zh) 2013-05-08
JP2013095407A (ja) 2013-05-20
CN103085851B (zh) 2016-09-14
TWI543897B (zh) 2016-08-01
JP5798890B2 (ja) 2015-10-21
KR101973459B1 (ko) 2019-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7314B (zh) Baby carriage
JP5069155B2 (ja) ロック解除操作装置及びそれが装着されているベビーカー
US8328208B2 (en) Stroller connectable with a car seat
TWI429549B (zh) 嬰兒車(二)
JP5410312B2 (ja) 折り畳み可能なベビーカー
US8069533B2 (en) Coupling device for a baby crib frame structure
US7950501B2 (en) Stopper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of a bag equipped with casters
JP5301342B2 (ja) 折畳式手押し車
US7731220B2 (en) Frame assembly for double-seat baby stroller
TWI648185B (zh) Wheel retention mechanism and stroller for baby carriages
CN115402394A (zh) 儿童推车
JP2018534091A (ja) 折り畳み式キックボード
TWI543897B (zh) A brake mechanism for a baby carriage, a wheel holding mechanism for a baby carriage, and a baby carriage
GB2318099A (en) Folding mechanism for a pushchair
JP2015224023A (ja) 折り畳み式ベビーカー用のヒンジ組立体
TWI649226B (zh) Baby carriage
KR100923261B1 (ko) 유모차
TWI599506B (zh) Baby carriage
US7108443B2 (en) Coupling device for a foldable frame
JP2024520710A (ja) フレーム折り畳み機構及びベッドフレーム
JP6737909B2 (ja) フットレスト装置
JP2007076538A (ja) ベビーカー
JP2960401B1 (ja) 折り畳み式ベビーカーの折畳/組立操作機構
JP7283339B2 (ja) 小型電動車両
US20110121545A1 (en) Caster Device and Infant Support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