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25311A - 動態選擇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之交流驅動裝置 - Google Patents

動態選擇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之交流驅動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25311A
TW201325311A TW100145173A TW100145173A TW201325311A TW 201325311 A TW201325311 A TW 201325311A TW 100145173 A TW100145173 A TW 100145173A TW 100145173 A TW100145173 A TW 100145173A TW 201325311 A TW201325311 A TW 20132531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light
circuit
emitting diode
pea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5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57047B (zh
Inventor
Jiun-Shiou Deng
Fu-Sheng Hsu
Wei-Zhong Xioa
Chung-Che Hung
Chen-Chuan Yu
Original Assignee
Univ Minghsin Sci & Te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Minghsin Sci & Tech filed Critical Univ Minghsin Sci & Tech
Priority to TW100145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5704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25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5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70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7047B/zh

Links

Landscapes

  • Led Device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一種動態選擇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之交流驅動裝置。交流驅動裝置係直接地使用交流電源穩定地驅動一燈串的至少一發光二極體。交流驅動裝置利用動態選擇至少一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以調整燈串的總導通角度,使得總導通週期與至少一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的乘積為固定值,進而減少因交流電源電壓之變化所引起的總發光量變化。

Description

動態選擇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之交流驅動裝置
本發明是一種動態選擇發光二極體數量之交流驅動裝置,其可根據交流電源電壓的變化動態選擇發光二極體的工作數量,用以減少因交流電源電壓不穩定所產生的發光量變化。
目前直接以交流市電驅動的發光二極體裝置,通常是使用如中華民國專利M265741的方式,其透過將發光二極體排列成橋式整流的形式或者雙向並聯的方式,讓正負兩個半週可以直接導通,而且只需要加串一個限流電阻即可。當電壓超過發光二極體的導通電壓(VLED)之後,多餘的電壓經過限流電阻所產生的電流波形如第1圖所示。其電流之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的I為驅動發光二極體的電流值,V為輸入電壓的瞬間值,VLED則為發光二極體的總導通電壓。
目前的設計都是採用固定發光二極體數量的方式,這種設計在交流電源電壓下降時,V的峰值也會跟著下降,但是VLED的值卻不會改變。由上列公式的計算可以得知,用來驅動發光二極體的電流會明顯的下降,如第2圖所示。第2圖之中電壓波形的三個半週分別為交流電源電壓在最高、中等與最低的正半週波形。這三個波形之峰值的比例差異不大,但是他們的電流值差異卻是非常大,因此會導致裝置的總發光量有非常大的差異產生。
採用較少發光二極體數量的設計,可以減少裝置的總發光量受交流電源電壓變化的影響。與第2圖不同的,第3圖的VLED值較低,亦即其串接的發光二極體數量較少。從第2圖與第3圖的比較可以發現,在一樣的交流電源電壓變化情形下,採用較少發光二極體數量設計的驅動電流變化量比較小,亦即這種設計的裝置,其總發光量受交流電源電壓變化的影響會比較小。
在交流電源電壓相同的條件下,採用較多發光二極體串接數量的設計時,在交流電壓相同的條件下,其發光效率比較高,如第4圖所示。在第4圖之(a)與第4圖之(b)中的區域1與區域4,其電壓都低於發光二極體燈串之總導通電壓VLED,因此都是屬於發光二極體不導通的範圍。區域2則都是在限流電阻上的壓降,而區域3則是在發光二極體上的壓降。由於限流電阻與發光二極體是以串聯的方式連接,所以會流過相同的電流,因此電壓面積的比值就可以換算成功率的比值。
相較於第4圖之(b),於第4圖之(a)之中的VLED值比較高,那是因為串接的發光二極體數量比較多,因此其導通電壓也會比較高,同時在限流電阻上的壓降就會比較低。所以第4圖之(a)之中區域2的面積比率就會比第4圖之(b)之中區域2的面積比率要來得低。也因此可以得知在第4圖之(a)發光二極體數量比較多的條件下,在限流電阻上的功率消耗比率就會比較低,換句話說,串接較多發光二極體數量可以擁有較高的發光效率。
因此,如能提出一種可以根據交流電壓的變化,以動態的方式選擇適當的發光二極體串接數量,就可以在維持高效率的同時,降低裝置之發光量受交流電源電壓變化的影響,而使得交流發光二極體裝置更適合於使用在照明的應用上。
為同時兼顧高發光效率與較不受交流電源電壓變化影響這兩種需求,就必須能根據交流電源電壓的變化,動態地選擇串接的發光二極體數量,調整燈串的總導通角度,使得總導通週期與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的乘積為固定值,就可以兼顧發光效率與發光量的變化。
當發光二極體的工作數量隨著交流電源電壓的改變時,串接之發光二極體的導通電壓VLED也會隨之改變。如第5圖所示,其中的電壓波形的三個半週分別為交流電源電壓在最高、中等與最低的半週波形其相對應的VLED值分別為VLED_H、VLED_M與VLED_L。圖中每個不同交流電源電壓所產生的電流值接近,每個導通的發光二極體的發光亮可以維持穩定。雖然發光二極體的工作數量改變時,其總發光亮還是會有所變化,在不同電壓狀況下導通的燈串25的發光二極體數量不同,於高交流電源電壓時發光二極體數量最多,於低交流電源電壓時發光二極體數量最少。但是高交流電源電壓時的導通週期較小,而低交流電源電壓時的導通週期較大。相較於固定發光二極體數量的設計,固定發光二極體數量與導通週期的乘積的設計,可以讓總發光亮的變化量會明顯降低。
為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在交流電源電壓變動時,可以動態選擇發光二極體導通的數量,以便在交流電源電壓變動時降低總發光量的變動。透過橋式整流器的使用,交流驅動裝置在交流電的正負半週均可驅動發光二極體,發光二極體的使用效率比較高。要達到上述之功能,在交流電源電壓變動時降低總發光量變動的裝置包含有下列的零件:
一、提供照明用發光二極體,以形成一燈串。
二、利用橋式整流器而成之整流電路,其目的是為了將具有正負的交流電整流成脈動的直流,才能在正負半週都通過相同的發光二極體,讓發光二極體的使用效率提昇。另外,還可以只使用一組驅動電路,以降低裝置之成本。
三、利用限流電阻而成之恆流電路,其目的為決定適當的發光二極體驅動電流。
四、開關電路,其目的在於選擇導通的發光二極體數量。當開關電路位於『不導通』的狀況時,驅動電流不會經過開關電路而會繼續驅動與開關電路並聯的發光二極體,讓這些發光二極體繼續發亮。當開關電路位於『導通』的狀況時,驅動電流會流經開關電路而不會驅動發光二極體,此時這些發光二極體就不會發亮。透過這個開關電路,即可動態選擇被驅動的發光二極體數量。
五、峰值判斷電路,判斷輸入之交流電源的電壓是否低於臨界值,以便調整導通的發光二極體數量。在高於臨界電壓時,送出讓開關電路『不導通』的訊號,維持原有的發光二極體導通數量。當低於臨界電壓時,送出讓開關電路『導通』的訊號,降低發光二極體導通數量。
其中,當交流驅動裝置在交流電壓變動時,藉由使用複數個峰值判斷電路與複數個開關電路之搭配,以調整燈串之至少一發光二極體之工作數量與總導通之角度,進而固定至少一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與總導通角度之乘積值,而穩定燈串之總發光量。
承上所述,依本發明之動態選擇發光二極體數量之交流驅動裝置,其可具有一或多個下述優點:
(1) 此動態選擇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之交流驅動裝置可藉由直接交流驅動之發光二極體驅動電路,以使其係無須額外設置高耐壓之大電容及變壓器,藉此具有可減少生產成本之功效。
(2) 此動態選擇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之交流驅動裝置可藉由使用複數個峰值判斷電路與開關電路之搭配,調整燈串之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與總導通之角度,以達固定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與總導通角度之乘積值,進而可穩定燈串之總發光量。
為利貴審查員瞭解本發明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發明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發明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發明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合先敘明。
請參閱第6圖所示,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電路示意圖。本發明的交流發光二極體驅動裝置20包含有一橋式整流21、兩個峰值判斷電路22、兩個開關電路23、一限流電阻24以及一燈串25,其中的兩個峰值判斷電路22所設定的臨界電壓並不相同,分別為『高臨界電壓』與『低臨界電壓』。在本實施例的說明之中,是將位於下方之峰值判斷電路22的臨界電壓設為『高臨界電壓』,而且將位於上方之峰值判斷電路22的臨界電壓設為『低臨界電壓』。
橋式整流器21的正(+)端輸出除了直接與兩個峰值判斷電路22連接之外,也經由限流電阻24與燈串25連接。而橋式整流器21的負(-)端輸出除了也直接與兩個峰值判斷電路22連接之外,同時也與燈串25連接。各峰值判斷電路22的輸出端連接至一個獨立的開關電路23之控制輸入端,而兩個開關電路23的兩個輸出接腳則是分別與燈串25之中的數個發光二極體並接。
在該交流發光二極體驅動裝置20的電源啟動之後,兩個峰值判斷電路22會隨時監測輸入之交流電源電壓是否低於臨界電壓。在交流電源電壓高於『高臨界電壓』時,兩個峰值判斷電路22都會送出使開關電路23『不導通』的訊號,此時驅動電流不會經過任何一個開關電路23,而是會繼續驅動與這兩個開關電路23並聯的發光二極體,讓這些發光二極體繼續發亮,以便維持原有的導通數量。
在交流電源電壓介於『高臨界電壓』與『低臨界電壓』之間時,在本例之中下方將臨界電壓設為『高臨界電壓』的峰值判斷電路22會送出讓其控制(位於下方)之開關電路23『導通』的訊號,此時該開關電路23會旁路掉驅動電流,而不讓驅動電流驅動與其並聯的發光二極體,並讓這些位於燈串25最下方的發光二極體不發亮。相反的,位於本例上方將臨界電壓設為『低臨界電壓』的峰值判斷電路22則會送出讓其控制(位於上方)之開關電路23『不導通』的訊號,此時驅動電流不會經過該開關電路23的旁路,而是會繼續驅動與該開關電路23並聯的發光二極體,讓這些發光二極體繼續發亮。
在交流電源電壓低於『低臨界電壓』時,兩個峰值判斷電路22都會送出使開關電路23『導通』的訊號,此時驅動電流會直接被該兩個開關電路23旁路掉,而不讓驅動電流驅動與這兩個開關電路23並聯之發光二極體,並讓所有與這兩個開關電路23並聯的發光二極體都不發亮。相較於前一種狀況,此時的輸入交流電源電壓更低,因此可以導通燈串25的發光二極體的數量就需要更少。
如以上所述,以第6圖所示的電路結構,透過峰值判斷電路22控制開關電路23的方式,即可動態選擇被驅動的發光二極體數量,達成第5圖所示波形之效果,以降低裝置之總發光量受交流電源電壓變化的影響。
當總發光量需要對更多級的交流電源電壓變化進行調整時,只需增加更多級的臨界電壓即可,亦即只需要設置更多個的峰值判斷電路22與開關電路23以相同的方式連結即可。
請參閱第7圖所示,其係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之電路示意圖,本實施例為第一實施例以雙接面電晶體BJT完成之電路。本電路的交流發光二極體驅動裝置20包含有一個橋式整流21、一限流電阻24、一燈串25、八個電阻(R1、R2、R3、R4、R5、R6、R7與R8)、兩個二極體(D1與 D2)、兩個電容(C1與C2)、四個雙接面電晶體(BJT1、BJT2、BJT3與BJT4)以及兩個稽納二極體(DZ1與DZ2)。
在第6圖之中位於下方的峰值判斷電路22,在第7圖之中是由四個電阻(R1、R2、R3與R4)、一個第一二極體D1、一個第一電容C1、一個第一雙接面電晶體BJT1以及一個第一稽納二極體DZ1所構成,而受其控制的開關電路23則是由一個第二雙接面電晶體BJT2所構成。而位於上方的峰值判斷電路22,則是由四個電阻(R5、R6、R7與R8)、一個第二二極體D2、一個第二電容C2、一個第三雙接面電晶體BJT3以及一個第二稽納二極體DZ2所構成,而受其控制的開關電路23則是由一個第四雙接面電晶體 BJT4所構成。
在下方的峰值判斷電路22之中,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 R2、第一二極體D1、第一電容C1以及第一稽納二極體DZ1,從整流之後的交流電源電壓提取峰值並決定其臨界電壓,在輸入的交流電源電壓高於這個臨界電壓時,使第一雙接面電晶體BJT1導通並進入飽和區,此時第一雙接面電晶體BJT1CE兩端的壓降只有0.2 V,因此構成受其控制之開關電路23的第二雙接面電晶體BJT2將會截止,使得該開關電路23不會旁路驅動電流,而讓與之相並聯的發光二極體導通。在輸入的交流電源電壓低於這個臨界電壓時,第一雙接面電晶體BJT1會截止,此時做為開關電路23之第二雙接面電晶體BJT2將會透過第四電阻R4的偏壓進入飽和區,進而讓開關電路23旁路驅動電流,而讓與之相並聯的發光二極體不導通而不發光。
相同地,在上方的峰值判斷電路22之中,以相同於上述的方式控制另一個由第四雙接面電晶體BJT4所構成位於上方的開關電路23,進而調整燈串25的發光二極體數量。
請參閱第8圖所示,其係為本發明的的第三實施例之電路示意圖。本實施例為第一實施例以運算放大器OPA完成之電路。本電路的交流發光二極體驅動裝置20包含有一個橋式整流21、一個限流電阻24、一組燈串25、六個電阻(R1、R2、R3、R5、R6與R7)、兩個二極體(D1與D2)、兩個電容(C1與C2)、兩個雙接面電晶體(BJT2與 BJT4)以及兩個運算放大器(OPA1與OPA2)。
第6圖之中位於下方的峰值判斷電路22,在第8圖之中是由三個電阻(R1、R2與R3)、一個第一二極體D1、一個第二電容C1以及一個第一運算放大器OPA1所構成,而受其控制的開關電路23則是由一個第二雙接面電晶體BJT2所構成。而位於上方的峰值判斷電路22,亦是由三個電阻(R5、R6與R7)、一個第二二極體D2、一個第二電容 C2、以及一個第二運算放大器OPA2所構成,而受其控制的開關電路23則是由一個第四雙接面電晶體BJT4所構成。
在下方的峰值判斷電路22之中,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  R2、第一二極體D1、第一電容C1以及參考電壓VX1,從整流之後的交流電源電壓提取峰值並決定其臨界電壓。在輸入的交流電源電壓高於這個臨界電壓時,第一運算放大器OPA1的輸出送出低電位,讓構成受其控制之開關電路23的第二雙接面電晶體BJT2截止,使得該開關電路23不會旁路驅動電流,而讓與之相並聯的發光二極體導通。在輸入的交流電源電壓低於這個臨界電壓時,第一運算放大器OPA1的輸出送出高電位讓開關電路23旁路驅動電流,而使得與之相並聯的發光二極體不導通而不發光。相同地,在上方的峰值判斷電路22之中,以相同於上述的方式控制另一個由第四雙接面電晶體BJT4所構成位於上方的開關電路23,進而調整燈串25的發光二極體數量。
在第7圖與第8圖之中,都將位於下方之峰值判斷電路22的臨界電壓設為『高臨界電壓』,而且將位於上方之峰值判斷電路22的臨界電壓設為『低臨界電壓』,即可動態選擇被驅動的發光二極體數量,達成第5圖所示的波形之效果,以降低裝置之總發光量受交流電源電壓變化的影響。
請參閱第9圖所示,其係為本發明作的第四實施例之電示意圖。本實施例為第一實施例以微處理器MCU完成之電路。本電路的交流發光二極體驅動裝置20包含有一個橋式整流21、一個限流電阻24、一組燈串25、兩個電阻(R1與R2)、兩個雙接面電晶體(BJT2與BJT4)以及一個微處理器MCU。
第6圖之中的兩個峰值判斷電路22,在第9圖之中均是由微處理器MCU搭配程式所完成。在橋式整流器21的正負端兩端之間,有一組用來分壓的串接第一電阻R1與第二電阻R2,這兩個電阻將經由橋式整流21整流之後的交流電源電壓分壓,並將此值送至微處理器MCU的輸入端。這個分壓所得的值經由微處理器轉換成數位值後,可以隨時監控交流電源電壓的變化。
在這個交流發光二極體驅動裝置20啟動之後,微處理器MCU會隨時監測輸入之交流電源電壓。在交流電源電壓高於『高臨界電壓』時,微處理器MCU的第一輸出端O1與第二輸出端O2都送出低電位,讓構成兩個開關電路23的第二雙接面電晶體BJT2與第四雙接面電晶體BJT4『不導通』,此時驅動電流不會經過任何一個開關電路23,而是會繼續驅動與這兩個開關電路23並聯的發光二極體,讓這些發光二極體繼續發亮,以便維持原有的導通數量。
在交流電源電壓介於『高臨界電壓』與『低臨界電壓』之間時,微處理器MCU的第一輸出端O1與第二輸出端O2分別送出高電位與低電位,讓構成兩個開關電路23的第一雙接面電晶體BJT2與第四雙接面電晶體  BJT4分別處在『導通』與『不導通』的狀態,此時第二雙接面電晶體BJT2會旁路掉驅動電流,而不讓驅動電流驅動與其並聯的發光二極體,並讓這些位於燈串25最下方的發光二極體不發亮。相反的,驅動電流不會被第四雙接面電晶體BJT4旁路,而是會繼續驅動與該開關電路23並聯的發光二極體,讓這些發光二極體繼續發亮。
在交流電源電壓低於『低臨界電壓』時,微處理器MCU的第一輸出端O1與第二輸出端O2都送出高電位,讓構成兩個開關電路23的雙接面電晶體BJT2與雙接面電晶體BJT4『導通』,此時驅動電流會直接被第二雙接面電晶體BJT2與第四雙接面電晶體BJT4旁路掉,而不讓驅動電流驅動與第二雙接面電晶體BJT2與第四雙接面電晶體BJT4並聯之發光二極體,並讓所有與這兩個開關電路23並聯的發光二極體都不發亮。相較於前一種狀況,此時的輸入交流電源電壓更低,因此可以導通燈串25的發光二極體的數量就需要更少。
如以上所述,第6圖所示的電路結構可以運用微處理器MCU搭配程式完成,即可動態選擇被驅動的發光二極體數量,達成第5圖所示的波形之效果,以降低裝置之總發光量受交流電源電壓變化的影響。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一種直接交流驅動之發光二極體驅動電路20,由於其係無須設置高耐壓之大電容及變壓器,故具有可減少生產成本之功效。此外,藉由複數個組峰值判斷電路22與複數個開關電路23之搭配,調整燈串25之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與總導通之角度,固定發光二極體數量與總導通角度之乘積值,即可穩定發光燈串25之總發光量。是以,本案之發光二極體驅動電路極具產業之價值,爰依法提出申請。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20...交流發光二極體驅動裝置
21...橋式整流
22...峰值判斷電路
23...開關電路
24...限流電阻
25...發光二極體燈串
BJT1...第一雙接面電晶體
BJT2...第二雙接面電晶體
BJT3...第三雙接面電晶體
BJT4...第四雙接面電晶體
BJT5...第五雙接面電晶體
BJT6...第六雙接面電晶體
C...電容
C1...第一電容
C2...第二電容
D...二極體
D1...第一二極體
D2...第二二極體
DZ...稽納二極體
DZ1...第一稽納二極體
DZ2...第二稽納二極體
MCU...微處理器
O1...微處理器之第一輸出端
O2...微處理器之第二輸出端
OPA...運算放大器
OPA1...第一運算放大器
OPA2...第二運算放大器
R1...第一電阻
R2...第二電阻
R3...第三電阻
R4...第四電阻
R5...第五電阻
R6...第六電阻
R7...第七電阻
R8...第八電阻
VX1、VX2...參考電壓
第1圖係為在輸入交流電源電壓穩固定時,經由橋式整流器整流輸出之電壓V與採用限流電阻所產生之驅動電流I之波形示意圖。
第2圖係為在輸入交流電源電壓不穩定以及使用較多發光二極體串接時,經由橋式整流器整流輸出之電壓V與採用限流電阻所產生之驅動電流I之波形示意圖。
第3圖係為在輸入交流電源電壓不穩定以及使用較少發光二極體串接時,經由橋式整流器整流輸出之電壓V與採用限流電阻所產生之驅動電流I之波形示意圖。
第4圖係為相同電壓在不同發光二極體串接數量時,分佈於限流電阻與發光二極體的電壓之波形示意圖。
第5圖係為在輸入電壓不穩定以及使用動態發光二極體串接數量時,經由橋式整流器整流輸出之電壓V與採用限流電阻所產生之驅動電流I之波形示意圖。
第6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電路示意圖。
第7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電路示意圖。
第8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電路示意圖。
第9圖係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電路示意圖。
20...交流發光二極體驅動裝置
21...橋式整流
22...峰值判斷電路
23...開關電路
24...限流電阻
25...燈串

Claims (8)

  1. 一種動態選擇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之交流驅動裝置,係應用於驅動包含至少一發光二極體之一燈串,其包含:
    一整流電路,係接收一交流電壓,且將該交流電壓轉換成一脈動直流電壓;
    複數個峰值電壓判斷電路,係與該整流電路連接,各該峰值電壓判斷電路具有一預設電壓值;
    複數個開關電路,係與該燈串之一個或多個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併聯,其動作為藉由該複數個峰值電壓判斷電路之控制,以決定與之併聯的一個或多個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之導通或不導通;以及
    一恆流電路,係跨接於該整流電路與該燈串之間,在該燈串導通時提供穩定的電流;
    其中,當該整流電路所得之一電壓峰值低於該預設電壓值時,使與該複數個開關電路併聯之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不導通,以調整該燈串的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的方式,調整該燈串的總導通角度,使得總導通週期與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的乘積為固定值,進而減少因該交流電源電壓之變化所引起的總發光量變化。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動態選擇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之交流驅動裝置,其中該整流電路係為一橋式整流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動態選擇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之交流驅動裝置,其中該複數個預設電壓值係分別作為各該峰值電壓判斷電路的判斷依據,當整流後所得該脈動直流電壓之該電壓峰值低於其中一該複數個預設電壓值時,其對應之該峰值電壓判斷電路產生訊號,使對應之該開關電路導通,以便減少該燈串之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動態選擇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之交流驅動裝置,其中該複數個預設電壓值係分別作為各該峰值電壓判斷電路的判斷依據,當整流後所得該脈動直流電壓之該電壓峰值高於其中一該複數個預設電壓值時,其對應之該峰值電壓判斷電路產生訊號,使對應之該開關電路不導通,以便增加該燈串之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動態選擇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之交流驅動裝置,其中該複數個開關電路係由雙接面電晶體所構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動態選擇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之交流驅動裝置,其中該複數個峰值電壓判斷電路係包含由雙接面電晶體、場效電晶體與運算放大器結合電阻、二極體與電容建立之一比較器電路,或以微處理器與監控程式所構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動態選擇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之交流驅動裝置,其中該動態選擇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係由複數個之該複數個峰值電壓判斷電路所構成,在大範圍的交流電壓變化時,以調整該燈串的導通週期,進而穩定整體該燈串導通週期與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的乘積。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動態選擇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之交流驅動裝置,當該交流驅動裝置在該交流電壓變動時,藉由使用該複數個峰值判斷電路與該複數個開關電路之搭配,以調整該燈串之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之工作數量與總導通之角度,進而固定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與總導通角度之乘積值,而穩定該燈串之總發光量。
TW100145173A 2011-12-07 2011-12-07 動態選擇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之交流驅動裝置 TWI4570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5173A TWI457047B (zh) 2011-12-07 2011-12-07 動態選擇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之交流驅動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5173A TWI457047B (zh) 2011-12-07 2011-12-07 動態選擇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之交流驅動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5311A true TW201325311A (zh) 2013-06-16
TWI457047B TWI457047B (zh) 2014-10-11

Family

ID=49033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5173A TWI457047B (zh) 2011-12-07 2011-12-07 動態選擇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之交流驅動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5704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5680B (zh) * 2021-07-14 2022-12-0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射頻整流器電路及電子紙顯示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48193A (en) * 2008-05-06 2009-11-16 Chip Goal Electronics Corp Photo driver circuit with power saving function and method thereof
TWI429315B (zh) * 2010-01-12 2014-03-01 Univ Nat Taipei Technology AC light emitting diode driv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5680B (zh) * 2021-07-14 2022-12-0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射頻整流器電路及電子紙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57047B (zh) 2014-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20392B2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駆動装置
TWI510136B (zh) Led光引擎的電子控制裝置及其應用
JP6057906B2 (ja) Led照明装置
JP5547798B2 (ja) Led照明装置
JP5785557B2 (ja) 照明回路用の駆動モード
CN102563400A (zh) 双端电流控制器及相关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CN102640306A (zh) Led驱动电路
TW201233244A (en) High brightness LED driving circuit
TW201342987A (zh) 照明驅動電路
TW201338618A (zh) 一種led驅動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TWI523574B (zh) 具備可調式電流限定值和切換電壓之發光二極體照明裝置
CN104780694B (zh) 一种led触控调光恒流驱动电源
TWI576008B (zh) 低頻閃發光二極體照明裝置
TWM431266U (en) Alternating driving circuit for the light-emitting diodes
WO2014079134A1 (zh) 一种led恒流电源电路
TWM496315U (zh) 發光二極體交流驅動裝置
KR20150017442A (ko) Led 조명기구
TWI547203B (zh) 發光元件驅動電路
TW201325311A (zh) 動態選擇發光二極體工作數量之交流驅動裝置
TWM496088U (zh) 發光二極體交流驅動裝置
CN103974505B (zh) 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TWI569683B (zh) A device for driving a high voltage light emitting diode string
TWI508617B (zh) Led光引擎的電子控制裝置及其應用
TWM508182U (zh) Led驅動電路
KR101537990B1 (ko) 스위치 제어를 이용한 엘이디 조명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