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04511A - 在捕捉期間使用互補色顯示之立體攝影機 - Google Patents

在捕捉期間使用互補色顯示之立體攝影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04511A
TW201304511A TW101116989A TW101116989A TW201304511A TW 201304511 A TW201304511 A TW 201304511A TW 101116989 A TW101116989 A TW 101116989A TW 101116989 A TW101116989 A TW 101116989A TW 201304511 A TW201304511 A TW 20130451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igital
stereoscopic
user
digital camer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6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enneth Alan Parulski
Original Assignee
Eastman Kodak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man Kodak Co filed Critical Eastman Kodak Co
Publication of TW201304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451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5/00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 G03B35/02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by sequential recording
    • G03B35/06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by sequential recording with axial movement of lens or gate between expos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04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 H04N13/207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using a single 2D image sensor
    • H04N13/221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using a single 2D image sensor using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ameras and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82Image signal generators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corresponding to three or more geometrical viewpoints, e.g. multi-view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86Image signal generators having separate mon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96Synchronisation thereof; 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32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 H04N13/334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using spectral multiplex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用於捕捉立體影像之數位攝影機,該數位攝影機包括:一影像感測器;一光學系統;一使用者介面;一彩色影像顯示器;一資料處理系統;一緩衝記憶體;一儲存記憶體;及一程式記憶體,其儲存經組態以實施用於捕捉立體影像之一方法的指令。該方法包含:回應於使用者啟動一使用者介面元件而捕捉一場景之一第一數位影像;儲存該第一數位影像;在該彩色影像顯示器上顯示一立體預覽影像串流,其中該等立體預覽影像為藉由組合該儲存之第一數位影像與使用該影像感測器捕捉之該場景的一評估數位影像串流而形成之互補色立體影像;回應於使用者啟動一使用者介面元件而捕捉該場景之一第二數位影像;及儲存基於該第一數位影像及該第二數位影像之一立體影像。

Description

在捕捉期間使用互補色顯示之立體攝影機
本發明係關於數位攝影機領域,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捕捉立體影像之一數位攝影機。
數位攝影機主要設計用來建立二維影像。在二維影像中,僅需要一個視角。但是,人類視覺從兩個視角觀看場景,而觀察者之每一個眼睛提供一個視角。存在於視角之間的視差藉由觀察者大腦解譯以提供關於正觀看之場景的深度資訊。已開發多種電子及光化學成像技術,該等技術捕捉自不同視角獲取之場景的影像以提供三維(3-D)影像。此等影像被處理且顯示給使用者,使得觀察者的一個眼睛觀看來自一個視角之場景的影像,而觀察者的另一個眼睛觀看自另一視角獲取之場景的另一個影像。此建立在觀察者大腦中產生深度外觀所需的視差差異。此稱作「立體攝影」或「3-D攝影」。
可使用具有多個影像感測器之數位攝影機(諸如,自日本東京之富士軟片公司(「Fujifilm Corporation」)購得的FinePix REAL 3D W1數位攝影機)捕捉3-D影像。但是因為此等攝影機通常需要至少兩個攝影機透鏡、影像感測器及影像處理器,所以其等較昂貴。
為了降低成本,如共同讓與給Paul的美國專利案第5,883,695號名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tereoscopic Images with Single Sensor」及亦如共同讓與 給Pritchard等人的美國專利案第5,325,193號名為「Single Camera Autostereoscopic Imaging System」所描述,使用提供沿著固定軌跡移動之單個光學路徑的攝影機為所知。在此等系統中,隨著攝影機沿著路徑移動至固定位置,捕捉不同的視角。
在所有3-D成像系統中,場景中之外觀深度與所呈現影像中之相對應特徵的位置之間的視差引發之差異程度成比例。此等視差引發之位置差異程度部分藉由捕捉之影像之間的分開程度決定且部分藉由從捕捉之影像至場景之距離決定。通常而言,3-D成像系統組合自場景通常相同之距離處捕捉的影像。此模擬人類觀察者之眼睛將看見場景之方式。因此,通常藉由改變捕捉之影像的攝影機位置之間的分開程度修改所得輸出中之外觀深度程度。此對準備多視角影像之攝影者產生重要問題:選擇提供所需深度效果所需的攝影機位置之適當組合的挑戰。
期望在選擇攝影機位置之間的分開程度及因此影像中之外觀深度程度中給攝影者提供更大控制。可藉由容許攝影者選擇性安置攝影機以從所選視角獲取相同場景之個別影像來提供此控制。之後此等影像經重組以形成多視角影像。使用此類型之系統及方法的一個難處為對攝影者而言經常難以在捕捉時知道不同攝影機位置處捕捉之影像組合在最終轉譯時將達成何種效果。
但是,在給予攝影者更大控制中,重要的是給攝影者提供預測所得多視角影像在轉譯時將看似如何的能力。因為 給攝影機捕捉之個別影像提供驗證系統的攝影機通常經調適以每次僅顯示一個捕捉之影像,所以該等攝影機並無法解決此問題。
給智慧型手機(諸如Apple iPhone)提供可下載軟體應用程式或「App」為所知,該智慧型手機使用互補色顯示方法顯示先前捕捉之3-D影像。例如,Nigel Crawley Software之「互補色攝影機」軟體應用程式可使使用者顯示使用其等iPhone攝影機捕捉的一主題之兩個不同影像來作為互補色影像。互補色影像經設計以被配戴具有用於兩眼的不同色彩之濾光器(例如,用於左眼之紅色濾光器及用於右眼之青色濾光器)的特殊3-D互補色眼鏡之使用者觀看。在捕捉影像之後,使用者戴上一對3-D互補色眼鏡以觀看自動產生之互補色,該互補色提供3-D效果。接著使用者可將此3-D互補色影像保存至其等iPhone上之相片庫以供之後觀看。但是,因為直至捕捉到兩個影像之後才使用眼鏡,所以不能使使用者在捕捉期間觀看3-D影像。結果,使用者難以捕捉具有所需3-D效果之影像。
如共同讓與給Regan等人的美國專利案第7,466,336號名為「Camera and method for composing multi-perspective images」(該案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中所描述,提供使用單個影像感測器及兩個分開的電子取景器(每一個眼睛配備一個)之數位攝影機為所知。第一影像被捕捉,且顯示於電子取景器之一者上來作為「凍結」(「frozen」)影像。接下來,使用者略微移動數位攝影機以合成一第二 影像,使用另一個電子取景器將該第二影像顯示為預覽影像。隨著合成第二影像,此可使使用者觀看3-D效果。此方法需要兩個分開的電子取景器,而此增加攝影機之大小及成本。
仍需要提供允許攝影者在影像合成程序期間看見3-D影像之預覽或驗證表示的一種小型、低成本3-D數位攝影機。
本發明表示一種用於捕捉立體影像之數位攝影機,該數位攝影機包括:一影像感測器,其用於捕捉一數位影像;一光學系統,其用於將一場景之一影像形成於該影像感測器上;一使用者介面,其具有使用者介面元件;一彩色影像顯示器;一資料處理系統;一緩衝記憶體;一儲存記憶體,其用於儲存捕捉之影像;及一程式記憶體,其通信地連接至該資料處理系統且儲存經組態以使得該資料處理系統實施用於捕捉立體影像之方法的指令,其中該方法包含:使用該使用者介面元件選擇一立體影像捕捉模式;回應於使用者啟動一使用者介面元件而使用該影像感測器捕捉一場景之一第一數位影像; 將該第一數位影像儲存於該緩衝記憶體中;在該彩色影像顯示器上顯示一立體預覽影像串流,其中該等立體預覽影像為藉由組合該儲存之第一數位影像與使用該影像感測器捕捉之該場景的一評估數位影像串流而形成之互補色立體影像;回應於使用者啟動一使用者介面元件而捕捉該場景之一第二數位影像;及將基於該第一數位影像及該第二數位影像之一立體影像儲存於該儲存記憶體中。
本發明之優點為可使用具有單個影像感測器及光學系統之數位攝影機捕捉具有較佳3-D效果之立體影像。提供立體預覽影像串流來輔助影像合成程序以捕捉提供較佳3-D效果之立體影像。
本發明之額外優點為在習知彩色影像顯示器上提供立體預覽影像而無需任何特殊的3-D顯示技術。可用便宜、易於購得之互補色眼鏡觀看立體預覽影像。
本發明之進一步優點為可藉由自動形成互補色立體影像以顯示於影像顯示器上來檢視捕捉之立體影像。
應理解,附圖係為了繪示本發明之概念的目的且可不按比例繪製。
在以下描述中,將就一般實施為軟體程式方面描述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熟悉此項技術者易於認識到此軟體等效物亦可建構於硬體中。因為已熟知影像操縱演算法及系 統,所以本描述將特定針對根據本發明之系統及方法的演算法及系統形成部分或與根據本發明之系統及方法更直接地合作。用於產生及以其他方式處理本文未明確展示或描述的涉及演算法及系統與硬體或軟體之影像信號的此等演算法及系統與硬體或軟體之其他態樣可選自技術中所知的此等系統、演算法、組件及元件。鑒於根據本發明在以下材料中描述之系統,對本發明之實施方案有用的本文未明確展示、表明或描述的軟體為習知的且在一般技術者的瞭解範圍內。
仍進一步而言,如本文所使用,用於執行本發明之方法的電腦程式可儲存於非暫時性、有形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中,該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可包含(例如):磁性儲存媒體,諸如磁碟(諸如硬碟機或軟碟)或磁帶;光學儲存媒體,諸如光碟、光帶或機器可讀條碼;固態電子儲存器件,諸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或唯讀記憶體(ROM);或用於儲存具有控制一個或多個電腦以根據本發明實踐方法之指令的電腦程式之任何其他實體器件或媒體。
本發明包含本文描述之實施例的組合。「特定實施例」及類似物的參考係指存在於本發明之至少一實施例中的特徵。然而,「一實施例」或「特定實施例」或類似物的分開參考並不一定係指相同實施例或若干實施例;除非明確指示或熟悉此技術者清楚地瞭解,此等實施例並不互斥。參考「方法」或「若干方法」及類似物中單數或複數之使用並不受限制。應注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確指出或要 求,在本發明中使用之單詞「或」為非排他意義上而言。
因為使用用於信號捕捉及處理之成像器件及相關電路的數位攝影機及顯示器為熟知,所以本描述係特定關於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及裝置的元件形成部分或與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及裝置更直接地合作。本文未明確展示或描述之元件係選自本技術中所知之元件。將描述之實施例的某些態樣提供於軟體中。鑒於根據本發明在以下材料中展示及描述系統,對本發明之實施方案有用的本文未明確展示、描述或表明的軟體為習知的且在一般技術者的瞭解範圍內。
數位攝影機之以下描述將為熟悉此項技術者所熟悉。顯而易見的是,此實施例存在許多可能且經選擇以降低成本、添加功能或改進攝影機效能之變動。
圖1描繪包含根據本發明之數位攝影機10的數位攝影系統之方塊圖。較佳的是,數位攝影機10為可攜式電池操作器件,其足夠小以在捕捉及檢視影像時易於被使用者手持。數位攝影機10產生使用影像記憶體30儲存為數位影像檔案的數位影像。本文使用之片語「數位影像」或「數位影像檔案」係指任何數位影像檔案,諸如數位靜態影像或數位視訊檔案。
在一些實施例中,數位攝影機10捕捉運動視訊影像與靜態影像二者。數位攝影機10亦可包含其他功能,該等功能包含,但不限於數位音樂播放機(例如,MP3播放機)、行動電話、GPS接收器或可程式化數位助理(PDA)之功能。
數位攝影機10包含具有可調整光圈與可調整快門6之透 鏡4。在較佳實施例中,透鏡4為變焦透鏡且受控於變焦與聚焦馬達驅動器8。透鏡4將光從一場景(未展示)聚焦至影像感測器14(例如,單片彩色CCD或CMOS影像感測器)上。透鏡14為用於在影像感測器14上形成場景之影像的一種類型之光學系統。在其他實施例中,光學系統可使用具有可變或固定聚焦之固定焦距透鏡。
藉由類比信號處理器(ASP)與類比轉數位(A/D)轉換器16將影像感測器14之輸出轉換為數位形式,且暫時儲存於緩衝記憶體18中。隨後處理器20使用儲存於韌體記憶體28中之嵌入式軟體程式(例如,韌體)操縱儲存於緩衝記憶體18中之影像資料。在一些實施例中,軟體程式永久地儲存於使用唯讀記憶體(ROM)之韌體記憶體28中。在其他實施例中,可藉由使用(例如)快閃EPROM記憶體修改韌體記憶體28。在此等實施例中,外部器件可使用有線介面38或無線數據機50更新儲存於韌體記憶體28中之軟體程式。在此等實施例中,韌體記憶體28亦可用於儲存在攝影機關閉時必需保存之影像感測器校準資料、使用者設定選擇及其他資料。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器20包含程式記憶體(未展示),且儲存於韌體記憶體28中之軟體程式在處理器20執行之前被複製至程式記憶體中。
將理解,可使用單個可程式化處理器或藉由使用多個可程式化處理器(包含一個或多個數位信號處理器(DSP)器件)提供處理器20之功能。或者,可藉由定製電路(例如,藉由專門設計在數位攝影機中使用之一個或多個定製積體電 路(IC)),或藉由(若干)可程式化處理器及定製電路之一組合提供處理器20。應理解,可使用共同資料匯流排實現圖1中所示的處理器20自多種組件之一些或所有之間的連接。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用共同資料匯流排實現處理器20、緩衝記憶體18、影像記憶體30與韌體記憶體28之間的連接。
接著使用影像記憶體30儲存經處理之影像。應理解,影像記憶體30可為熟悉此項技術者所知的任何形式之記憶體,該記憶體包含,但不限於可卸除式快閃記憶卡、內部快閃記憶體晶片、磁性記憶體或光學記憶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影像記憶體30可包含內部快閃記憶體晶片及可卸除式快閃記憶卡(諸如安全數位(SD)卡)之標準介面二者。或者,可使用不同的記憶卡格式,諸如微型SD卡、小型快閃(Compact Flash;CF)卡、多媒體卡(MMC)、xD卡或記憶體棒(Memory Stick)。
影像感測器14受控於時序產生器12,該時序產生器12產生多種時脈信號以選擇列與像素及使ASP與A/D轉換器16之操作同步。影像感測器14可具有(例如)1240萬像素(4088×3040像素)以提供約4000×3000像素之靜態影像檔案。為了提供彩色影像,影像感測器通常被彩色濾光器陣列覆蓋,該彩色濾光器陣列提供具有包含不同色彩之像素的一像素陣列之影像感測器。不同色彩之像素可配置成許多不同圖案。作為一實例,如共同讓與給Bayer的美國專利案第3,971,065號之「Color imaging array」(該案之揭示 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所描述,可使用熟知的Bayer彩色濾光器陣列配置不同色彩之像素。作為一第二實例,不同色彩之像素可如共同讓與給Compton及Hamilton的名為「Image sensor with improved light sensitivity」的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07/0024931號(該案之揭示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中所描述般配置。此等實例並不受限制,且可使用許多其他色彩圖案。
應理解,影像感測器14、時序產生器12及ASP與A/D轉換器16可為分開製造之積體電路,或其等可製造為通常如同CMOS影像感測器般的單個積體電路。在一些實施例中,此單個積體電路可執行圖1中所示的一些其他功能,該等功能包含處理器20提供之一些功能。
當時序產生器12以第一模式致動影像感測器14而提供較低解析度感測器影像資料之運動序列(其在捕捉視訊影像及亦在預覽待捕捉之靜態影像時使用)來合成影像時,該影像感測器14有效。此預覽模式感測器影像資料可提供為(例如)具有1280×720像素之HD解析度影像資料,或提供為(例如)具有640×480像素或之VGA解析度影像資料,或使用相較於影像感測器之解析度,具有明顯較少之行及列資料的其他解析度。
可藉由組合具有相同色彩之相鄰像素值,或藉由消除一些像素值,或藉由在消除一些色彩之像素值的同時,組合其他色彩之像素值來提供預覽模式感測器影像資料。預覽模式感測器影像資料可如共同讓與給Parulski等人的美國 專利案第6,292,218號名為「Electronic camera for initiating capture of still images while previewing motion images」(該案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中描述般處理。在本發明中,如稍後將參考圖4描述,使用預覽模式感測器影像資料以建立用於互補色預覽影像的兩個視圖中之一者。
當時序產生器12以第二模式致動影像感測器14而提供高解析度靜態影像資料時,該影像感測器14亦有效。此最終模式感測器影像資料提供為高解析度輸出影像資料,對於具有高照明度之場景,該高解析度輸出影像資料包含影像感測器之所有像素,且可為(例如)具有4000×3000像素的1200萬像素之最終影像資料。在較低照明度下,可藉由「併像」(「binning」)影像感測器上一些數量的相似色彩之像素以增加信號位準且因此增加感測器之「ISO速度」來提供最終感測器影像資料。
變焦與聚焦馬達驅動器8受控於處理器20供應之控制信號以提供適當的焦距設定及使場景聚焦至影像感測器14上。藉由控制可調整光圈與可調整快門6之光圈值及曝光時間,經由時序產生器12控制影像感測器14之曝光週期及控制ASP與A/D轉換器16之增益(即,ISO速度)設定來控制影像感測器14之曝光度。控制器20亦控制可照亮場景之閃光燈2。
如共同讓與給Parulski等人的美國專利案第5,668,597號名為「Electronic Camera with Rapid Automatic Focus of an Image upon a Progressive Scan Image Sensor」(該案以引用 方式併入本文中)中所描述,可藉由使用「鏡後測光(through-the-lens)」自動聚焦而以第一模式聚焦數位攝影機10之透鏡4。此藉由在處理器20決定為影像感測器14捕捉之影像的中心位置提供清晰度峰值之同時,使用變焦與聚焦馬達驅動器8以將透鏡4之聚焦位置調整至範圍在近聚焦位置至無限遠聚焦位置之間之許多位置來完成。接著可為了若干目的(諸如自動設定適當場景模式)使用相對應於最近聚焦位置之聚焦距離,且聚焦距離可連同其他透鏡及攝影機設定儲存為影像檔案中之後設資料。
處理器20產生暫時儲存於顯示記憶體36中之選單及低解析度彩色影像且顯示於影像顯示器32上。雖然可使用其他類型之顯示器(諸如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但是影像顯示器32通常為主動矩陣彩色液晶顯示器(LCD)。視訊介面44將視訊輸出信號從數位攝影機10提供至視訊顯示器46,諸如平板HDTV顯示器。在預覽模式或視訊模式中,藉由處理器20操縱來自緩衝記憶體18之數位影像資料以形成通常在影像顯示器32上顯示為彩色影像之一系列運動預覽影像。在檢視模式中,使用來自儲存於影像記憶體30中之數位影像檔案之影像資料產生顯示於影像顯示器32上之影像。
根據本發明,當數位攝影機正以立體影像捕捉模式操作時,在捕捉立體影像對之第二影像之同時,影像顯示器32用於在影像合成程序期間顯示色彩互補色立體預覽影像。影像顯示器32亦可用於顯示儲存之立體影像對的色彩互補 色立體影像。
回應於使用者控制件34提供之使用者輸入,控制顯示於影像顯示器32上之圖形使用者介面。使用者控制件34用於選擇多種攝影機模式(諸如視訊捕捉模式、靜態捕捉模式及檢視模式)且起始靜態影像之捕捉,運動影像之記錄。使用者控制件34亦用於設定使用者處理偏好且基於場景類型及獲取條件而於多種攝影模式之間選擇。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回應於預覽影像資料、音訊信號或外部信號(諸如GPS、氣象廣播)或其他可用信號而自動設定多種攝影機設定。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數位攝影機處於靜態攝影模式時,在使用者部分按下為使用者控制件34之一者的快門按鈕時,上文描述之預覽模式起始,且在使用者完全按下快門按鈕時,靜態影像捕捉模式起始。使用者控制件34亦可用於開啟攝影機、控制透鏡4及起始拍攝程序。使用者控制件34通常包含按鈕、搖桿式開關、操縱桿或旋轉式撥號盤之一些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使用上覆於影像顯示器32之觸控螢幕提供一些使用者控制件34。在其他實施例中,使用者控制件34可包含經由繫鏈、無線、語音啟動、視覺或其他介面從使用者或外部器件接收輸入的構件。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使用額外狀態顯示器或影像顯示器。
連接至處理器20之音訊編碼解碼器22從麥克風24接收一音訊信號且將音訊信號提供至揚聲器26。此等組件可用於記錄及重播音軌以及視訊序列或靜態影像。若數位攝影機 10為多功能器件(諸如攝影機與行動電話之一組合),則麥克風24及揚聲器26可用於電話交談。
在一些實施例中,揚聲器26可用作使用者介面之部分以(例如)提供指示已按下使用者控制件或已選擇特定模式之多種聲訊信號。在一些實施例中,麥克風24、音訊編碼解碼器22及處理器20可用於提供語音辨識,使得使用者可藉由使用語音命令,而非使用者控制件34將使用者輸入提供至處理器20。揚聲器26亦可用於告知使用者來電電話呼叫。此可使用儲存於韌體記憶體28中之標準鈴聲或藉由使用從無線網路58下載且儲存於影像記憶體30中之定製鈴聲來完成。此外,振動器件(未展示)可用於提供來電呼叫之靜音(例如,非聲訊)通知。
處理器20亦提供來自影像感測器14之影像資料的額外處理以產生經轉譯之sRGB影像資料,該sRGB影像資料被壓縮且儲存於影像記憶體30中之「完成的」影像檔案(諸如熟知的Exif-JPEG影像檔案)內。
數位攝影機10可經由有線介面38連接至一介面/充電器48,該介面/充電器48連接至一電腦40,該電腦40可為位於家中或辦公室中的桌上型電腦或可攜式電腦。有線介面38可遵照(例如)熟知的USB 2.0介面規範。介面/充電器48可經由有線介面38將電力提供至數位攝影機10中之一組可充電電池(未展示)。
數位攝影機10可包含無線數據機50,該無線數據機50經由射頻頻帶52與無線網路58介接。無線數據機50可使用多 種無線介面協定,諸如熟知的藍芽無線介面或熟知的802.11無線介面。電腦40可經由網際網路70將影像上載至相片服務提供者72,諸如Kodak EasyShare Gallery。其他器件(未展示)可存取相片服務提供者72儲存之影像。
在替代實施例中,無線數據機50經由射頻(例如,無線)鏈路與行動電話網路(未展示)(諸如3GSM網路)通信,該行動電話網路與網際網路70連接以從數位攝影機10上載數位影像檔案。此等數位影像檔案可提供至電腦40或相片服務提供者72。
圖2係描繪可藉由數位攝影機10(圖1)中之處理器20執行以處理來自影像感測器14的由ASP與A/D轉換器16輸出的色彩感測器資料100之影像處理操作的一流程圖。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器20操縱特定數位影像之色彩感測器資料100所使用的處理參數係藉由多種攝影模式設定175決定,該等攝影模式設定175通常與經由使用者控制件34選擇之攝影模式相關聯,該等使用者控制件34回應於影像顯示器32上顯示之選單而使使用者調整多種攝影機設定185。
當數位攝影機設定為以立體影像捕捉模式操作時,描繪於圖2中之影像處理操作用於首先處理第一個捕捉之數位影像,且接著處理第二個捕捉之數位影像以建立立體影像。應理解,圖2中描繪之處理用於提供一對儲存之數位影像,該等數位影像通常為全色影像。接著該對全色影像用於形成可顯示於數位攝影機10之影像顯示器32上的色彩互補色立體影像。
已藉由ASP與A/D轉換器16數位轉換之色彩感測器資料100係藉由白平衡步驟95操縱。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用共同讓與給Miki的美國專利案第7,542,077號名為「White balance adjustment device and color identification device」中描述之方法執行此處理。可回應於白平衡設定90而調整白平衡,該白平衡設定90可藉由使用者手動設定,或可藉由攝影機自動設定。
接著藉由雜訊降低步驟105操縱彩色影像資料以降低來自影像感測器14之雜訊。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用共同讓與給Gindele等人的美國專利案第6,934,056號名為「Noise cleaning and interpolating sparsely populated color digital image using a variable noise cleaning kernel」中描述之方法執行此處理。可回應於ISO設定110而調整雜訊降低的位準,使得可在更高ISO曝光指數設定下執行更多濾波。
接著藉由去馬賽克步驟115操縱彩色影像資料以在每一個像素位置處提供紅色、綠色及藍色(RGB)影像資料。用於執行去馬賽克步驟115之演算法通常稱為彩色濾光器陣列(CFA)插值演算法或「deBayering」演算法。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去馬賽克步驟115可使用共同讓與給Adams等人的美國專利案第5,652,621號名為「Adaptive color plane interpolation in single sensor color electronic camera」中描述之照度CFA插值方法。去馬賽克步驟115亦可使用共同讓與給Cok的美國專利案第4,642,678號名為「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interpolated chrominance values in a sampled color image signal」中描述之色度CFA插值方法。
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可在不同的像素解析度模式之間選擇,使得數位攝影機可產生較小大小之影像檔案。如共同讓與給Parulski等人的美國專利案第5,493,335號名為「Single sensor color camera with user selectable image record size」中所描述,可提供多個像素解析度。在一些實施例中,解析度模式設定120可藉由使用者選擇為全大小(例如,3,000×2,000像素)、中等大小(例如,1,500×1,000像素)或較小大小(例如,750×500像素)。
彩色影像資料為色彩校正步驟125中校正之色彩。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共同讓與給Parulski等人的美國專利案第5,189,511號名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the color rendition of hardcopy images from electronic cameras」中所描述,使用3×3線性空間色彩校正矩陣提供色彩校正。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將不同的色彩矩陣係數儲存於數位攝影機10之韌體記憶體28中來提供不同的使用者可選色彩模式。例如,可提供四種不同的色彩模式,使得色彩模式設定130用於選擇以下色彩校正矩陣中的一個。
設定1(正常色彩重現)
設定2(飽和色彩重現)
設定3(去飽和色彩重現)
設定4(單色)
在其他實施例中,三維查找表可用於執行色彩校正步驟125。
亦藉由色調標度校正步驟135操縱彩色影像資料。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用之前引述之美國專利案第5,189,511號中描述的一維查找表執行色調標度校正步驟135。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色調標度校正查找表儲存於數位攝影機10中之韌體記憶體28中。此等可包含提供「正常」色調標度校正曲線、「高對比度」色調標度校正曲線及「低對比度」色調標度校正曲線之查找表。使用者選擇之對比度設定140藉由處理器20使用以決定在執行色調標度校正步驟135時使用哪些色調標度校正查找表。
亦藉由影像清晰化步驟145操縱彩色影像資料。在一些實施例中,此可使用共同讓與給Hamilton等人的美國專利案第6,192,162號名為「Edge enhancing colored digital images」中描述之方法來提供。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可在包含「正常清晰度」設定、「高清晰度」設定及「低清晰度」設定之多種清晰度設定之間選擇。在此實例中,處理器20回應於數位攝影機10之使用者選擇之清晰化設定150而使用三個不同的邊緣升高乘數值(例如,2.0對應「高清晰度」,1.0對應「正常清晰度」且0.5對應「低清晰度」位準)中的一個。
亦藉由影像壓縮步驟155操縱彩色影像資料。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用共同讓與給Daly等人的美國專利案第4,774,574號名為「Adaptive block transform image 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中描述之方法提供影像壓縮步驟155。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可在多種壓縮設定之間選擇。此可藉由將複數個量化表(例如,三個不同的表)儲存於數位攝影機10之韌體記憶體28中來實施。此等表為待儲存於數位攝影機10之影像記憶體30中的經壓縮之數位影像檔案180提供不同的品質等級及平均檔案大小。處理器20使用使用者選擇之壓縮模式設定160以選擇待用於特定影像之影像壓縮步驟155的特定量化表。
使用檔案格式化步驟165將經壓縮之彩色影像資料儲存於數位影像檔案180中。影像檔案可包含多種後設資料170。後設資料170為與數位影像相關的任何類型之資訊(諸如捕捉影像之攝影機模型、影像大小、影像捕捉的日期與時間)及多種攝影機設定(諸如透鏡焦距、透鏡的曝光時間及光圈值及是否打開攝影機閃光燈)。在較佳實施例 中,使用熟知的Exif-JPEG靜態影像檔案格式內的標準化標籤儲存所有此後設資料170。
在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中,當數位攝影機正以立體影像捕捉模式操作時,後設資料170包含指示數位影像檔案180是立體影像之第一數位影像還是第二數位影像的資訊。在一些實施例中,如下文將關於圖3之儲存立體影像步驟340所描述,單個數位影像檔案180可用於儲存立體影像之第一數位影像與第二數位影像二者。
現在將參考圖3描述本發明,圖3展示用於操作具有立體影像捕捉模式之數位攝影機的方法的高階流程圖。將理解,數位攝影機10(圖1)可通常用於捕捉習知2-D影像以及3-D立體影像二者。在選擇立體影像捕捉模式步驟300中,數位攝影機10中之處理器20(圖1)回應於使用者控制件34(圖1)啟用之使用者動作以設定數位攝影機而使其以立體影像捕捉模式操作。技術中所知的任何類型之使用者控制件34可用於選擇立體影像捕捉模式。例如,使用者控制件34可用於起始影像捕捉模式選擇程序。接著可用影像捕捉模式之選單可顯示於影像顯示器32(圖1)上,且適當的使用者控制件34可用於選擇立體影像捕捉模式。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選擇了立體影像捕捉模式時,影像顯示器32用於將關於如何捕捉立體影像之使用說明(「instruction」)提供給使用者。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捕捉立體影像之程序中的一個或多個點處顯示使用者使用說明達一預定時段。使用者之第一使用說明可為戴上一對互 補色眼鏡以使使用者觀看影像顯示器32上之3-D影像。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使用說明可覆疊於其他顯示資訊(例如,預覽影像)之頂部上,或可顯示於影像顯示器32之邊緣上的邊際區域中。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的使用者使用說明可以3-D顯示,使得使用者使用說明或其他選單項目之不同部分以不同深度顯示。
在捕捉第一數位影像步驟305中,回應於使用者啟動使用者控制件34(諸如圖6A中所示之影像捕捉控制件490)而使用影像感測器14(圖1)捕捉場景之第一數位影像310。在儲存第一數位影像步驟315中,捕捉之第一數位影像310被處理且儲存於影像記憶體30中。在較佳實施例中,如之前參考圖2所描述般執行處理。
在顯示立體預覽影像步驟320中,數位攝影機10中之處理器20形成立體預覽影像325之串流且將其等顯示於影像顯示器32上。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使用說明亦可顯示於影像顯示器32上(例如,「在觀看3-D影像之同時將攝影機位移至右側與捕捉第二影像」)。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顯示立體預覽影像325之前,可簡要地顯示使用者使用說明達一預定時段。在其他實施例中,使用者使用說明可顯示於圍繞立體預覽影像325之邊際中或顯示於次要顯示器上。
立體預覽影像325為藉由組合儲存之第一數位影像與使用影像感測器14捕捉之場景的評估影像串流而形成之互補色立體影像。在捕捉第一評估影像之前,將理解,在形成 互補色立體影像時,可藉由使用左視圖影像與右視圖影像二者之第一數位影像310初始化立體預覽影像325。
用於自左視圖與右視圖數位影像形成互補色立體影像之方法為技術中所熟知。在較佳實施例中,互補色立體影像為意欲被配戴互補色眼鏡之觀察者觀看的紅青互補色立體影像,該互補色眼鏡提供觀看者左眼上之紅色濾光器及觀看者右眼上之青色濾光器。將認識到,根據本發明亦可使用其他形式之互補色立體影像(例如,紅藍、紅綠、洋紅綠、黃藍或青洋紅互補色立體影像)。通常而言,用於互補色眼鏡之兩個彩色濾光器為互補,使得通過其中一個濾光器之波長帶大體上不會與通過另一個濾波器之波長帶重疊。
如技術中所熟知,可藉由組合左視圖數位影像之紅色通道與右視圖數位影像之互補的綠色及藍色通道而形成紅青互補色立體影像。(可藉由組合色彩通道之不同組合而類似地達成其他形式之互補色立體影像)。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期望在執行組合操作之前應用色彩轉化以將左視圖影像及右視圖影像轉化為具有特定RGB三原色之色彩空間。特定RGB三原色可為與影像顯示器32相關聯之三原色,或可為一些其他RGB三原色集。
在一實施例中,顯示立體預覽影像步驟320使用左視圖數位影像之第一數位影像310且顯示立體預覽影像步驟320期間捕捉的評估影像串流用於提供恆定改變之右視圖數位影像。或者,第一數位影像310可用於右視圖數位影像且 評估影像串流可用於左視圖數位影像。
在捕捉第二數位影像步驟330中,數位攝影機10中之處理器20回應於使用者啟動適當的使用者控制件34(諸如圖6A中所示之影像捕捉控制件490)而控制第二數位影像335之捕捉。
在儲存立體影像步驟340中,數位攝影機10中之處理器20將立體影像345儲存於用作儲存記憶體之影像記憶體30中。使用第一數位影像310及第二數位影像335形成立體影像345。可使用技術中所知的用於儲存3-D數位影像的任何格式儲存立體影像345。在一些實施例中,立體影像345儲存於一對相關聯之影像檔案中,其中一個影像檔案儲存第一數位影像310且第二影像檔案儲存第二數位影像335。在替代實施例中,立體影像345儲存於包含第一數位影像310與第二數位影像335二者之單個影像檔案中。此可(例如)使用用戶與影像產品協會(「Consumer & Imaging Products Association」)(CIPA白皮書DC-X007-2009)定義之多圖像格式來完成。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第一數位影像310及第二數位影像335形成之一互補色立體影像亦可儲存於單個影像檔案中,或儲存於分開的影像檔案中。在其他實施例中,可藉由僅將互補色立體影像儲存為2-D數位影像(例如,儲存於標準JPEG檔案中)來儲存立體影像345。
圖4A至圖4C描繪在具有影像顯示器32之數位攝影機10上捕捉立體影像的程序。圖4A展示在進入立體影像捕捉模式時,影像顯示器32上顯示之使用者介面的一實例。顯示 2-D預覽影像400以使使用者合成待用於第一數位影像310的場景之影像。第一影像使用說明410覆疊於2-D預覽影像400上來指示使用者「捕捉左眼影像」。在此實例中,場景包含前景物件420(立方體)及背景物件430(雲)。當使用者已合成所需左眼影像時,藉由按下影像捕捉控制件490來起始捕捉第一數位影像步驟305(圖3)以捕捉第一數位影像310(圖3)。在此實例中,影像捕捉控制件490為快門按鈕。在交替實施例中,影像捕捉控制件490可使用其他類型之使用者控制件34(圖1)。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影像顯示器32為觸敏顯示器,且藉由接觸用作影像捕捉控制件490的影像顯示器32上之適當區域來起始捕捉第一數位影像步驟305。
在已捕捉第一數位影像310之後,程序進入顯示立體預覽影像步驟320(圖3)。圖4B展示此步驟期間顯示之使用者介面的一實例。立體預覽影像405連同第二影像使用說明415一起顯示於影像顯示器32上,該等第二影像使用說明415指示使用者「在觀看3-D影像之同時,將攝影機位移至右側,接著捕捉右視圖影像」。
立體預覽影像405為使用作為左數位影像之第一數位影像310及使用影像感測器14(圖14)即時捕捉的作為右數位影像的評估影像形成之互補色立體影像。立體預覽影像405之紅色通道係自第一數位影像310擷取且展示前景物件420及背景物件430之左眼位置。立體預覽影像405之綠色及藍色通道係自評估影像擷取且展示經位移之前景物件425及 經位移之背景物件435的位置。在此實例中,經位移之物件位置全部在第一數位影像310中之相對應物件位置的左側及上面。若在沒有互補色眼鏡之情況下觀看立體預覽影像405,則來自第一數位影像310之內容將顯得泛紅,且來自評估影像之內容將顯得泛青。但是,當在有互補色眼鏡之情況下觀看立體預覽影像405時,觀看者將看見3-D影像之外觀。
使用者可使用互補色眼鏡觀看立體預覽影像405以獲得立體影像之預覽。接著使用者可調整數位攝影機10之位置及方位,且立體預覽影像405將相應地更新。因為若干原因,圖4B中所示之立體預覽影像405通常並不相對應於高品質立體影像。首先,通常並不期望經位移之物件位置包含垂直位移的事實。此外,通常期望零像差平面在朝著場景深度範圍之中心的某處,使得經位移之前景物件425將在前景物件420之左側,且經位移之背景物件435將在背景物件430之右側。
圖4C展示在使用者已調整影像合成直至隨著藉由使用互補色眼鏡觀看立體預覽影像406進行評估而獲得所需3-D效果之後的更新之立體預覽影像406。此時,使用者啟動影像捕捉控制件490以起始捕捉第二數位影像步驟330(圖3)及捕捉第二數位影像335(圖3)。接著執行儲存立體影像步驟340(圖3)以將立體影像345(圖3)儲存於影像記憶體30(圖1)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提供可選3-D影像檢視模式以容許 使用者檢視儲存之立體影像345(圖3)。當選擇待檢視之立體影像345時,自動形成互補色立體影像以使用互補色眼鏡來觀看。圖5係展示用於根據本發明檢視儲存於數位攝影機10(圖1)之影像記憶體30(圖1)中的數位影像之步驟的流程圖。當使用者選擇影像檢視模式時,提供使用者介面以容許使用者選擇含有待檢視之影像的影像檔案500。
一分析後設資料步驟505用於自影像檔案500擷取相關後設資料且分析該後設資料以決定2-D/3-D影像模式510。2-D/3-D影像模式510提供是使用2-D影像捕捉模式還是3-D立體影像捕捉模式捕捉影像檔案500的一指示。若所選影像檔案500中之後設資料指示該影像檔案500含有來自立體影像對的左眼影像或右眼影像,則立體影像對中之其他相關聯的影像亦可被識別以在形成檢視影像中使用。
3-D影像測試515取決於是否以3-D立體影像捕捉模式捕捉影像檔案500而控制行為。若不是,則影像檔案500含有使用顯示2-D數位影像步驟520檢視之習知2-D影像。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提供兩個不同的立體影像檢視模式來檢視立體影像:使用互補色眼鏡檢視3-D立體影像的一個模式,及無互補色眼鏡可用時,檢視3-D立體影像的交替模式。在較佳實施例中,可用適當的使用者控制件34(圖1)選擇所需立體影像檢視模式。3-D眼鏡模式測試525用於取決於所選立體影像檢視模式而控制影像檢視程序的行為。
若3-D眼鏡模式測試525決定不選擇3-D眼鏡模式,則以 可在使用者沒有3-D眼鏡之情況下觀看的方式顯示立體影像。在較佳實施例中,顯示2-D數位影像步驟535用於顯示立體影像對中的其中一個數位影像。以此方式,雖然3-D特性為不可見,但是可檢視立體影像之總合成。顯示之數位影像可為第一數位影像310(圖3)或第二數位影像335(圖3)。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提供使用者介面以使使用者選擇顯示兩個數位影像中的哪個,或在兩者之間來回轉變。
若3-D眼鏡模式測試525決定選擇3-D眼鏡模式,則形成互補色立體影像步驟540用於自儲存於影像檔案500中之立體影像自動形成互補色立體影像545。使用之前參考顯示立體預覽影像步驟320(圖3)描述之程序形成互補色立體影像545。接著使用顯示互補色立體影像步驟550以在影像顯示器32(圖1)上顯示互補色立體影像545。
在一些實施例中,若使用者(例如,藉由以檢視模式檢視立體影像)決定捕捉之立體影像345(圖3)為不可接受,則可藉由捕捉新數位影像以替換第一數位影像310或第二數位影像335來為修改立體影像345作準備。可提供使用者介面以使使用者選擇應該替換數位影像中的哪一個,且接著提供使用說明以指示使用者藉由啟動影像捕捉控制件490來捕捉新數位影像。在合成場景時,如之前所描述,顯示立體預覽影像步驟320可用於顯示使用者使用互補色眼鏡觀看到的立體預覽影像325之串流。接著藉由用新數位影像替換指定之第一數位影像310或第二數位影像335來形成修改之立體影像。然後可使用儲存立體影像步驟340儲存 修改之立體影像。可重複此程序以捕捉額外數位影像直至使用者滿意捕捉之立體影像345。
在交替實施例中,上文描述之方法可經推廣以捕捉包含具有多於兩個數位影像(數位影像之每一者係從不同觀看點捕捉)之影像系列的3-D影像。此等3-D影像對多種應用(諸如,容許使用者調整觀看場景之方向的3-D顯示器)有用。在此情況下,對於影像系列中之每一個連續影像,使用者可觀看藉由組合最近捕捉之數位影像與使用影像感測器捕捉的場景之評估影像串流而形成的立體預覽影像325之串流。以此方式,系列中之每一個數位影像在捕捉系列中之下一個數位影像期間用作參考影像。可(例如,使用設定選單)預指定系列中之數位影像數量,或者,可提供適當的使用者介面元件以在已捕捉所需數量之額外數位影像時,使使用者終止程序。
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供應軟體應用程式(「APP」)以搭配具有數位攝影機及影像顯示器的智慧型手機(諸如iPhone或Android手機)一起使用。APP提供控制智慧型手機之影像捕捉、處理、儲存及顯示功能以提供所描述之功能性的軟體使用說明。在一些實施例中,APP可從網路伺服器跨通信網路(諸如,無線網路58(圖1))下載至智慧型手機上。
電腦程式產品可包含(例如)一個或多個非暫時性、有形、電腦可讀儲存媒體;磁性儲存媒體,諸如磁碟(諸如軟碟)或磁帶;光儲存媒體,諸如光碟、光帶或機器可讀 條碼;固態電子儲存器件,諸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或唯讀記憶體(ROM);或用於儲存具有控制一個或多個電腦以根據本發明實踐方法之指令的電腦程式的任何其他實體器件或媒體。
2‧‧‧快閃記憶體
4‧‧‧透鏡
6‧‧‧可調整光圈與可調整快門
8‧‧‧變焦與聚焦馬達驅動器
10‧‧‧數位攝影機
12‧‧‧時序產生器
14‧‧‧影像感測器
16‧‧‧ASP與A/D轉換器
18‧‧‧緩衝記憶體
20‧‧‧處理器
22‧‧‧音訊編碼解碼器
24‧‧‧麥克風
26‧‧‧揚聲器
28‧‧‧韌體記憶體
30‧‧‧影像記憶體
32‧‧‧影像顯示器
34‧‧‧使用者控制件
36‧‧‧顯示記憶體
38‧‧‧有線介面
40‧‧‧電腦
44‧‧‧視訊介面
46‧‧‧視訊顯示器
48‧‧‧介面/充電器
50‧‧‧無線數據機
52‧‧‧射頻頻帶
58‧‧‧無線網路
70‧‧‧網際網路
72‧‧‧相片服務提供者
90‧‧‧白平衡設定
95‧‧‧白平衡步驟
100‧‧‧色彩感測器資料
105‧‧‧雜訊降低步驟
110‧‧‧ISO設定
115‧‧‧去馬賽克步驟
120‧‧‧解析度模式設定
125‧‧‧色彩校正步驟
130‧‧‧色彩模式設定
135‧‧‧色調標度校正步驟
140‧‧‧對比度設定
145‧‧‧影像清晰化步驟
150‧‧‧清晰化設定
155‧‧‧影像壓縮步驟
160‧‧‧壓縮模式設定
165‧‧‧檔案格式化步驟
170‧‧‧後設資料
175‧‧‧使用者設定
180‧‧‧數位影像檔案
185‧‧‧攝影機設定
300‧‧‧選擇立體影像捕捉模式步驟
305‧‧‧捕捉第一數位影像步驟
310‧‧‧第一數位影像
315‧‧‧儲存第一數位影像步驟
320‧‧‧顯示立體預覽影像步驟
325‧‧‧立體預覽影像
330‧‧‧捕捉第二數位影像步驟
335‧‧‧第二數位影像
340‧‧‧儲存立體影像步驟
345‧‧‧立體影像
400‧‧‧2-D預覽影像
405‧‧‧立體預覽影像
406‧‧‧立體預覽影像
410‧‧‧第一影像使用說明
415‧‧‧第二影像使用說明
420‧‧‧前景物件
425‧‧‧經位移之前景物件
430‧‧‧背景物件
435‧‧‧經位移之背景物件
490‧‧‧影像捕捉控制件
500‧‧‧影像檔案
505‧‧‧分析後設資料步驟
510‧‧‧2-D/3-D影像模式
515‧‧‧3-D影像測試
520‧‧‧顯示2-D數位影像步驟
525‧‧‧3-D眼鏡模式測試
535‧‧‧顯示2-D數位影像步驟
540‧‧‧形成互補色立體影像步驟
545‧‧‧互補色立體影像
550‧‧‧顯示互補色立體影像步驟
圖1係展示一數位攝影機系統之組件的一高階圖;圖2係描繪用於處理數位攝影機中之數位影像之典型影像處理操作的一流程圖;圖3係用於提供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捕捉立體影像之數位攝影機的一流程圖;圖4A至圖4C描繪在捕捉立體影像之程序期間顯示於數位攝影機之影像顯示器上的預覽影像;及圖5係展示用於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檢視捕捉之立體影像的步驟的一流程圖。
300‧‧‧選擇立體影像捕捉模式步驟
305‧‧‧捕捉第一數位影像步驟
310‧‧‧第一數位影像
315‧‧‧儲存第一數位影像步驟
320‧‧‧顯示立體預覽影像步驟
325‧‧‧立體預覽影像
330‧‧‧捕捉第二數位影像步驟
335‧‧‧第二數位影像
340‧‧‧儲存立體影像步驟
345‧‧‧立體影像

Claims (21)

  1. 一種用於捕捉立體影像之數位攝影機,該數位攝影機包括:一影像感測器,其用於捕捉一數位影像;一光學系統,其用於將一場景之一影像形成於該影像感測器上;一使用者介面,其具有使用者介面元件;一彩色影像顯示器;一資料處理系統;一緩衝記憶體;一儲存記憶體,其用於儲存捕捉之影像;及一程式記憶體,其通信地連接至該資料處理系統且儲存經組態以使得該資料處理系統實施用於捕捉立體影像之一方法的指令,其中該方法包含:使用該使用者介面元件選擇一立體影像捕捉模式;回應於使用者啟動一使用者介面元件而使用該影像感測器捕捉一場景之一第一數位影像;將該第一數位影像儲存於該緩衝記憶體中;在該彩色影像顯示器上顯示一立體預覽影像串流,其中該等立體預覽影像為藉由組合該儲存之第一數位影像與使用該影像感測器捕捉之該場景的一評估數位影像串流而形成之互補色立體影像;回應於使用者啟動一使用者介面元件而捕捉該場景之一第二數位影像;及 將基於該第一數位影像及該第二數位影像之一立體影像儲存於該儲存記憶體中。
  2. 如請求項1之數位攝影機,其中該使用者使用對於該使用者左眼及右眼具有不同色彩之濾光器的互補色眼鏡觀看該立體預覽影像串流。
  3. 如請求項2之數位攝影機,其中該互補色眼鏡包含用於該使用者左眼之一紅色濾光器及用於該使用者右眼之一青色濾光器。
  4. 如請求項1之數位攝影機,其進一步包含一組互補色眼鏡,該組互補色眼鏡具有用於該使用者左眼及右眼的經調適用於觀看該立體預覽影像串流的不同色彩之濾光器。
  5. 如請求項1之數位攝影機,其中藉由組合來自該第一數位影像之一紅色通道與來自該等評估數位影像之綠色及藍色通道,或藉由組合來自該評估數位影像之一紅色通道與來自該第一數位影像之綠色及藍色通道而形成該等互補色立體影像。
  6. 如請求項1之數位攝影機,其中藉由組合來自該第一數位影像之一個或多個色彩通道與來自該等評估數位影像之互補色彩通道而形成該等互補色立體影像。
  7. 如請求項1之數位攝影機,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在該影像顯示器上顯示使用者使用說明以指導該使用者進行捕捉該立體影像之程序。
  8. 如請求項7之數位攝影機,其中該等使用者使用說明之 至少一些覆疊於該等立體預覽影像上。
  9. 如請求項7之數位攝影機,其中在捕捉該立體影像之程序中一個或多個點處顯示該等使用者使用說明達一預定時段。
  10. 如請求項1之數位攝影機,其中該立體影像儲存於一對相關聯之影像檔案中,其中一個影像檔案儲存該第一數位影像且該第二影像檔案儲存該第二數位影像。
  11. 如請求項1之數位攝影機,其中該立體影像儲存於包含該第一數位影像與該第二數位影像二者之一單個影像檔案中。
  12. 如請求項11之數位攝影機,其中該單個影像檔案進一步包含一互補色影像。
  13. 如請求項1之數位攝影機,其中該立體影像儲存為一互補色影像。
  14. 如請求項1之數位攝影機,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回應於使用者啟動一使用者介面元件而使用該影像感測器捕捉該場景之一第三數位影像;藉由用該第三數位影像替換該第一數位影像或該第二數位影像來形成一修改之立體影像;及將該修改之立體影像儲存於該儲存記憶體中。
  15. 如請求項14之數位攝影機,其中在每一個額外影像之該捕捉期間,一立體預覽影像串流顯示於該彩色影像顯示器上,其中該等立體預覽影像為藉由組合該第一數位影像或該第二數位影像與使用該影像感測器捕捉之該場景 的一評估數位影像串流而形成之互補色立體影像。
  16. 如請求項1之數位攝影機,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回應於使用者啟動一使用者介面元件而使用該影像感測器捕捉該場景之一個或多個額外數位影像;及將該一個或多個額外數位影像儲存於與該儲存之立體影像相關聯的該儲存記憶體中。
  17. 如請求項16之數位攝影機,其中在每一個額外影像之該捕捉期間,一立體預覽影像串流顯示於該彩色影像顯示器上,其中該等立體預覽影像為藉由組合該最近捕捉之數位影像與使用該影像感測器捕捉之該場景的一評估影像串流而形成之互補色立體影像。
  18. 如請求項1之數位攝影機,其中該程式記憶體進一步包含經組態以使得該資料處理系統實施用於檢視該儲存之立體影像之一方法的指令,其中該方法包含:自該儲存之立體影像形成一互補色立體預覽影像;及在該彩色影像顯示器上顯示該互補色立體預覽影像。
  19. 一種用於控制一可程式化數位攝影機以捕捉一立體影像之電腦程式產品,該可程式化數位攝影機包含一影像感測器、用於將一場景之一影像形成於該影像感測器上的一光學系統、具有使用者介面元件之一使用者介面、一彩色影像顯示器、一資料處理系統、一緩衝記憶體及一儲存記憶體,該儲存記憶體包括用於使得該資料處理系統執行以下步驟之一可執行軟體應用程式:回應於使用者啟動一使用者介面元件而使用該影像感 測器捕捉該場景之一第一數位影像;將該第一數位影像儲存於該緩衝記憶體中;在該彩色影像顯示器上顯示一立體預覽影像串流,其中該等立體預覽影像為藉由組合該儲存之第一數位影像與使用該影像感測器捕捉之該場景的一評估數位影像串流而形成之互補色立體影像;回應於使用者啟動一使用者介面元件而捕捉該場景之一第二數位影像;及將一立體影像儲存於該儲存記憶體中,其中使用該第一數位影像及該第二數位影像形成該立體影像。
  20. 如請求項19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可程式化數位攝影機為一智慧型手機。
  21. 如請求項19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可執行軟體應用程式係經由一通信網路下載至該可程式化數位攝影機。
TW101116989A 2011-05-13 2012-05-11 在捕捉期間使用互補色顯示之立體攝影機 TW2013045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106,952 US8780180B2 (en) 2011-05-13 2011-05-13 Stereoscopic camera using anaglyphic display during captur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4511A true TW201304511A (zh) 2013-01-16

Family

ID=46085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6989A TW201304511A (zh) 2011-05-13 2012-05-11 在捕捉期間使用互補色顯示之立體攝影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80180B2 (zh)
TW (1) TW201304511A (zh)
WO (1) WO2012158446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5943A (zh) * 2013-03-20 2014-09-24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图像捕获方法及用于三维图像捕获的电子装置
TWI554101B (zh) * 2013-12-12 2016-10-1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拍攝影像之系統及其方法
US9967549B2 (en) 2013-03-20 2018-05-08 Mediatek Inc. 3D image capture method with 3D preview of preview images generated by monocular camera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08885348A (zh) * 2016-04-04 2018-11-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生成应用图像的便携式图像设备的装置和方法
US11546571B1 (en) 2021-10-15 2023-01-03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 multiview stereoscopic imag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01826B2 (ja) * 2011-05-18 2016-10-05 任天堂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KR20130005153A (ko) * 2011-07-05 2013-01-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3d 영상변환장치, 그 구현방법 및 그 저장매체
US20130222363A1 (en) * 2012-02-23 2013-08-29 Htc Corporation Stereoscopic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9111484B2 (en) * 2012-05-03 2015-08-18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Electronic device for scene evaluation and image projection onto non-planar screens
US10659763B2 (en) * 2012-10-09 2020-05-19 Cameron Pace Group Llc Stereo camera system with wide and narrow interocular distance cameras
EP3828496A1 (en) 2013-04-08 2021-06-02 SNAP Inc. Distance estimation using multi-camera device
US10321126B2 (en) 2014-07-08 2019-06-11 Zspace, Inc. User input device camera
ES1161684Y (es) * 2016-04-20 2016-10-21 Mayordomo Juan Antonio Martinez Aparato electrónico portable
US10554896B2 (en) 2016-05-04 2020-02-04 Insidemaps, Inc. Stereoscopic imaging using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having front-facing and rear-facing cameras
US10469758B2 (en) 2016-12-06 2019-11-0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tructured light 3D sensors with variable focal length lenses and illuminators
US10554881B2 (en) 2016-12-06 2020-02-0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assive and active stereo vision 3D sensors with variable focal length lenses
US20200128224A1 (en) * 2018-10-18 2020-04-23 Brian W. Bush Computer implemented method of capturing stereo images using single lens optics of any smart device without the use of any additional hardware
US11356606B2 (en) 2019-02-26 2022-06-07 Insidemaps, Inc. Imaging using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in communication with wide field of view (FOV) camera
WO2021236468A1 (en) * 2020-05-19 2021-11-25 Intelligent Security Systems Corporation Technologies for analyzing behaviors of objects or with respect to objects based on stereo imageries therof
US11734742B2 (en) * 2021-04-06 2023-08-22 Ebay Inc. Extracting structured data from video
US20230110344A1 (en) * 2021-10-12 2023-04-1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cre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71065A (en) 1975-03-05 1976-07-20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lor imaging array
US4642678A (en) 1984-09-10 1987-02-10 Eastman Kodak Company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interpolated chrominance values in a sampled color image signal
US4774574A (en) 1987-06-02 1988-09-27 Eastman Kodak Company Adaptive block transform image 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5157484A (en) 1989-10-23 1992-10-20 Vision Iii Imaging, Inc. Single camera autosteroscopic imaging system
US5189511A (en) 1990-03-19 1993-02-23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the color rendition of hardcopy images from electronic cameras
US5493335A (en) 1993-06-30 1996-02-20 Eastman Kodak Company Single sensor color camera with user selectable image record size
US5668597A (en) 1994-12-30 1997-09-16 Eastman Kodak Company Electronic camera with rapid automatic focus of an image upon a progressive scan image sensor
US5828406A (en) 1994-12-30 1998-10-27 Eastman Kodak Company Electronic camera having a processor for mapping image pixel signals into color display pixels
US5652621A (en) 1996-02-23 1997-07-29 Eastman Kodak Company Adaptive color plane interpolation in single sensor color electronic camera
US5883695A (en) 1997-09-19 1999-03-16 Paul; Eddi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tereoscopic images with single sensor
US6192162B1 (en) 1998-08-17 2001-02-20 Eastman Kodak Company Edge enhancing colored digital images
US6625325B2 (en) 1998-12-16 2003-09-23 Eastman Kodak Company Noise cleaning and interpolating sparsely populated color digital image using a variable noise cleaning kernel
US7466336B2 (en) * 2002-09-05 2008-12-16 Eastman Kodak Company Camera and method for composing multi-perspective images
JP4849818B2 (ja) 2005-04-14 2012-01-11 イーストマン コダック カンパニー ホワイトバランス調整装置及び色識別装置
US8139130B2 (en) 2005-07-28 2012-03-20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Image sensor with improved light sensitivity
JP2008199323A (ja) 2007-02-13 2008-08-28 Sharp Corp アンテナ、イヤホンアンテナ、及びイヤホンアンテナを備えた放送受信装置。
US20110273437A1 (en) * 2010-05-04 2011-11-10 Dynamic Digital Depth Research Pty Ltd Data Dependent Method of Configuring Stereoscopic Rendering Parameters
US20110304693A1 (en) * 2010-06-09 2011-12-15 Border John N Forming video with perceived dept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5943A (zh) * 2013-03-20 2014-09-24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图像捕获方法及用于三维图像捕获的电子装置
US9967549B2 (en) 2013-03-20 2018-05-08 Mediatek Inc. 3D image capture method with 3D preview of preview images generated by monocular camera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TWI554101B (zh) * 2013-12-12 2016-10-1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拍攝影像之系統及其方法
CN108885348A (zh) * 2016-04-04 2018-11-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生成应用图像的便携式图像设备的装置和方法
CN108885348B (zh) * 2016-04-04 2021-08-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生成应用图像的便携式图像设备的装置和方法
US11546571B1 (en) 2021-10-15 2023-01-03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 multiview stereoscopic im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58446A1 (en) 2012-11-22
US20120287243A1 (en) 2012-11-15
US8780180B2 (en) 2014-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80180B2 (en) Stereoscopic camera using anaglyphic display during capture
US8736697B2 (en) Digital camera having burst image capture mode
US8885026B2 (en) Imaging device and imaging method
US8736704B2 (en) Digital camera for capturing an image sequence
US9077976B2 (en) Single-eye stereoscopic image capturing device
US8633998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120243802A1 (en) Composite image formed from an image sequence
JP5474234B2 (ja) 単眼立体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750674B2 (en) Remotely controllable digital video camera system
US20130113892A1 (e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US10587860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JP4763827B2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複眼撮像装置及び立体画像表示プログラム
WO2013146067A1 (ja)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記録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JPWO2012043003A1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立体画像表示方法
US8760527B2 (en) Extending a digital camera focus range
JPWO2012150680A1 (ja) 立体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立体画像処理方法
US8754953B2 (en) Digital camera providing an extended focus range
JP2012028871A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立体画像撮影装置、立体画像表示方法及び立体画像表示プログラム
JP5307189B2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複眼撮像装置及び立体画像表示プログラム
WO2012177495A1 (en) Digital camera providing an extended focus range
KR20150078274A (ko) 영상 재생 장치, 영상 재생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매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