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02480A - 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 - Google Patents
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302480A TW201302480A TW100124960A TW100124960A TW201302480A TW 201302480 A TW201302480 A TW 201302480A TW 100124960 A TW100124960 A TW 100124960A TW 100124960 A TW100124960 A TW 100124960A TW 201302480 A TW201302480 A TW 201302480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hook
- hook member
- hole
- diameter
- engaging holes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Snap Fasteners, And Hook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一個態樣提供一種鉤對洞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其包含一洞構件及一鉤構件,該洞構件具有多個形成於其內的卡合洞及該鉤構件具有多個形成在一底材上的扣鉤,藉由卡合洞及扣鉤對應的排列方式以及卡合洞與扣鉤在結構特徵及尺度上的設計,來讓鉤構件與洞構件在透過多組扣鉤與卡合洞的卡合固定後彼此不會有任何上下左右移位發生,以提供絕佳的黏結密合度,同時亦可提供比傳統鉤與圈表面黏合扣具更高的橫向拉力及黏合強度。本發明的另一個態樣則提供一種鉤對鉤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於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更明確地係有關於鉤對洞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以及鉤對鉤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
最常見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是俗稱‘魔鬼氈’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其亦被稱為鉤與環(hooks-and-loops)式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其主要是由具有扣鉤件結構的‘鉤面’及具有毛圈結構的‘毛面’所構成,其中該毛面的材料通常是紡織產品且在其表面會被施以起毛處理以形成毛圈,用以在使用時利用扣鉤件與毛圈的鉤合作用來達到將兩個分開的物件予以表面黏合的效果。
雖然上述之鉤與環式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因其具易於重複氈黏及分離之特性,而被廣泛地使用在需要將兩個分開的部分作可分離式黏合的應用中,然而,由於毛面上的毛圈係藉由對毛面材料(如,紡織產品)施以起毛處理來產生,所以毛面上的毛圈是相對鬆散的結構。因此,在毛面上的毛圈與鉤面上扣鉤件咬合後,常會有上下左右位移的情況發生,造成密合度不佳的問題,而且也產生剝離強度不足的問題。
有鑑於現有鉤與圈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存在著上述問題,因此在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領域中對於能夠提供黏合效果更強與密合度更高之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一直存在著需求。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能夠有效解決存在於現有鉤與圈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中的缺點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可藉由提供一種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來達成,該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包含:洞構件,其包括多個形成於其內的圓形卡合洞,該等卡合洞係以一排列模式予以安排使得每一卡合洞的洞口都和相鄰的卡合洞的洞口實質地相鄰接,其中每一卡合洞具有一洞口部分,一縮頸部及一洞室且該洞口部分為一從洞口朝向該縮頸部傾斜的漏斗狀斜面,且從洞口至縮頸部的深度為H,卡合洞的洞口處的直徑(D)大於縮頸部的直徑(d),即D>d;及鉤構件,其包括一底材及多個形成在該底材的一表面上的扣鉤,該等扣鉤係以對應於卡合洞的排列模式的方式予以設置,其中每一扣鉤具有一與底材相連的扣鉤柄及一形成在扣鉤柄末端的扣鉤頭,該扣鉤頭具有一寬度(W)其大於該扣鉤柄與扣鉤頭相連接處的寬度(W1),且該扣鉤柄從該底材的表面到與扣鉤頭連接處的高度為H1,其中,卡合洞的數量(N)大於或等於扣鉤的數量(N1),即N≧N1;扣鉤頭的寬度(W)小於或等於卡合洞洞口的直徑(D),但大於縮頸部分的直徑(d),即d<W≦D;及扣鉤柄的高度(H1)與卡合洞從洞口至縮頸部的深度(H)大致相等,即H1≒H。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兩相鄰扣鉤之間的距離(L1)是兩相鄰卡合洞中心之間的距離(L)的整數倍,即,L1=nL,其中n為非0的正整數。該等卡合洞係排列成一矩陣且以每一卡合洞與同一行及同一列的其它卡合洞皆彼此對齊的排列模式加以排列。或者該等卡合洞被排列成多行且相鄰兩行中的卡合洞係以錯位排列方式設置。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亦可藉由提供另一種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來達成,該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包含:第一鉤構件,其包括一第一底材及多個形成在底材的一表面上的第一圓柱形扣鉤件,每一第一扣鉤件具有一直徑D1且在第一扣鉤件的大致一半高度處形成有一第一鉤合凸緣其具有一大於該第一扣鉤件直徑D1的直徑D2,其中該等第一扣鉤件被設置成每四個相鄰的第一扣鉤件之間界定出一鉤合空間;第二鉤構件,其具有一底材及多個形成在底材的一表面上的第二圓柱形扣鉤件,其中每一第二扣鉤件具有與第一扣鉤件相同的直徑且在第二扣鉤件的大致一半高度處形成有與第一鉤合凸緣相同直徑的第一鉤合凸緣,且每四個相鄰的第二扣鉤件之間亦界定出一鉤合空間,其中,界定該鉤合空間的四個扣鉤件中任兩個對角相對的扣鉤件的鉤合凸緣之間的距離D3大於單一扣鉤件的直徑D1,但小於該扣鉤件的鉤合凸緣的直徑D2,即D1<D3<D2,使得當第一鉤構件與第二鉤構件相黏合時,第一鉤構件的第一扣鉤件可卡入第二鉤構件的鉤合空間中且第二鉤構件的第二扣鉤件可卡入第一鉤構件的鉤合空間中,並藉由第一扣鉤件的鉤合凸緣與第二扣鉤件的鉤合凸緣彼此嚙合來達到緊密黏合的功效。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該第一扣鉤件及該第二扣鉤件可以是直筒形的圓柱形扣鉤件,或是底寬上窄的錐形圓柱形扣鉤件。
現將參考附圖所示的較佳實施例來描述本發明。
圖1為依據本發明的第一態樣之鉤對洞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1的立體示意圖,圖2a及圖2b分別為圖1的鉤對洞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1的洞構件3與鉤構件5的部分放大示意頂視圖,及圖3a、3b及圖3c為洞構件3及鉤構件5的放大示意側視及剖面圖,其顯示洞構件3及鉤構件5的卡合過程。
如圖所示,該洞構件3包含多個圓形的卡合洞31形成於其內,每一卡合洞31具有一洞口部分32,一縮頸部33及一洞室34。該洞口部分32為一從洞口朝向該縮頸部33傾斜的漏斗狀斜面,且從洞口至縮頸部33的深度為H。此外,卡合洞31的洞口處的直徑為D及縮頸部33的直徑為d,兩者之間的關係為D>d。在圖1-3所示的實施例中,該等卡合洞31係以一排列模式被安排成一矩陣(例如,每一卡合洞31與同一行及同一列的其它卡合洞31皆彼此對齊的排列模式設置成一矩陣)。每一卡合洞31的洞口都和每一相鄰的卡合洞31的洞口都相鄰接且相鄰的兩卡合洞31的中心點之間的距離為2D。
如圖所示,鉤構件5包含一底材51及多個形成在該底材51的一表面上的扣鉤52。該等扣鉤52的排列模式係對應於卡合洞31的排列模式。每一扣鉤52都具有一與底材51相連的扣鉤柄53及一形成在扣鉤柄53末端的扣鉤頭54。扣鉤頭54具有一寬度W其大於該扣鉤柄53與扣鉤頭54相連接處的寬度W1,且該扣鉤柄53從該底材的表面到與扣鉤頭54連接處的高度為H1。在較佳的實施例中,該鉤構件5係用熱熔性樹脂射出模製來形成,使得每一扣鉤52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撓曲性且扣鉤頭54亦具有可壓縮性。
為了要使本發明鉤對洞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1具有最佳的扣合效果,卡合洞31及扣鉤52在配置及結構上必需滿足下列要件:
1)卡合洞31的數量(N)大於或等於扣鉤52的數量(N1),即N≧N1;
2)兩相鄰扣鉤52之間的距離(L1)是兩相鄰卡合洞31中心之間的距離(L)的整數倍,即,L1=nL,其中n為非0的正整數;
3)扣鉤頭54的寬度(W)小於或等於卡合洞31洞口的直徑(D),但大於縮頸部分33的直徑(d),即d<W≦D;及
4)扣鉤柄53的高度(H1)與卡合洞31從洞口至縮頸部33的深度(H)大致相等,及H1≒H。
在使用時,只要將鉤構件5與洞構件3彼此靠近壓合即可(如圖3A所示),並不需要將鉤構件5上所有扣鉤52與洞構件3上的所有卡合洞31全部正確對準,因為即使扣鉤52與卡合洞31沒有完全對準,扣鉤52仍可藉由本身的可撓曲性再配合卡合洞31之漏斗狀的洞口部分32的引導作用而被自動地導入到卡合洞31中(如圖3B所示)。此時,只要施加適當的壓力即可將比卡合洞31的縮頸部33大且具有可壓縮性的扣鉤頭54經由縮頸部33壓入到洞室34形成卡合狀態,如圖3C所示。
由於本發明的鉤構件5的扣鉤柄53的高度(H1)與卡合洞31從洞口至縮頸部33的深度(H)大致相等,因此可讓鉤構件5與洞構件3在彼此卡合後具有絕佳的密合度。此外,本發明之鉤對洞式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1更透過多組扣鉤52與卡合洞32的卡合固定來讓鉤構件5與洞構件3彼此之間不會有任何上下左右移位發生,同時亦可提供比傳統鉤與圈黏合設計更高的橫向拉力。
接下來,將參考圖4-6來說明本發明的第二態樣之鉤對鉤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2,其中圖4為本發明的第二態樣之鉤對鉤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2的立體示意圖;圖5a為本發明的鉤對鉤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2的第一鉤構件4的扣鉤件42的配置方式一頂視示意圖;圖5b為圖5a的鉤構件42的部分放大示意圖;圖6a為第一鉤構件4與第二鉤構件6的扣鉤件42及62咬合狀態的一示意頂視圖,其中第二鉤構件6的底材為了清楚起見未於本圖中示出;及圖6b為第一鉤構件4與第二鉤構件6的扣鉤件咬合狀態的一示意側視圖。
如圖所示,本發明之鉤對鉤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2包含一第一鉤構件4及一第二鉤構件6。鉤構件4及6分別具有一底材41及61及多個形成在底材的一表面上的圓柱形扣鉤件42及62。扣鉤件42及62具有大致相同的大小及直徑D1。此外,扣鉤件42及62具有一定的高度且在約一半高度處(如,離底材41,61約3/5高度處)形成有一鉤合凸緣43,63,鉤合凸緣43,63的直徑為D2且D2>D1。較佳地,該第一及第二鉤構件4及6可用具有可撓性的塑膠材料來製造,如聚丙烯(P.P),使得扣鉤件42及62一定的撓曲度以及鉤合凸緣43及63具有一定的彈性變形能力。由於第一鉤構件4及第二鉤構件6的扣鉤件42及62的配置方式相同,因此在下文中將以第一鉤構件4為例來描述扣鉤件的配置方式及特徵。
詳言之,如圖5a及5b所示,該等多個扣鉤件42可被安排成一矩陣且相鄰的四個扣鉤件42之間界定出一鉤合空間S,此鉤合空間S具有下列的尺度特徵:界定此鉤合空間S的四個扣鉤件42中任兩個對角相對的扣鉤件42的鉤合凸緣43之間的距離D3大於單一扣鉤件(如,對應的第二鉤構件6上的扣鉤件62)的直徑D1,但小於該扣鉤件的鉤合凸緣(如,扣鉤件62的鉤合凸緣63)的直徑D2,即D1<D3<D2。
在使用時,只要將第一鉤構件4與第二鉤構件6彼此靠近壓合即可,並不需要將第一鉤構件4上的扣鉤42與第二鉤構件6上鉤合空間S的全部正確對準(或,將第二鉤構件6上的扣鉤62與第一鉤構件4上鉤合空間S的全部正確對準),因為即使扣鉤42(或扣鉤62)與對應的鉤構件6(或鉤構件4)上的鉤合空間S沒有完全對準,扣鉤42(或扣鉤62)仍可藉由本身的可撓曲性而滑入到鉤合空間S,此時,只要施加適當的壓力即可讓鉤合凸緣43(或鉤合凸緣63)通過界定該鉤合空間S的四個鉤合凸緣63(或鉤合凸緣43),而形成如圖6b所示的鉤合狀態。
由於本發明的鉤對鉤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2的每一扣鉤42(或扣鉤62)的鉤合凸緣43(或鉤合凸緣63)同時與鉤合空間S周圍的四個對應的鉤合凸緣63(或鉤合凸緣43)相卡合且鉤合凸緣係設置在扣鉤的約一半高度處,所以在第一鉤構件4與第二鉤構件6彼此鉤合之後,不僅可有效地防止第一及第二鉤構件4及6相對於彼此上下左右移位以提供絕佳的密合度,更可讓本發明的鉤對鉤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2提供比傳統鉤與圈式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更大的橫向拉力及剝離強度。
本發明基於不同於傳統鉤與圈式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的技術思想,不僅有效地克服了傳統鉤與圈式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的缺點,更可達成優於傳統技術的功效,因此,本發明很明顯地是一具有產業利用性之創新的發明創作。
雖然本發明之鉤對洞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1及鉤對鉤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2已於上文中參考附圖所示的較佳實施例加以說明,但這並不表示本發明僅侷限於上文中所描述及附圖中所示的結構及步驟。事實上,在上文揭示內容所教示的原理及精神之下,本發明仍有各種不同的變化例。例如,該等卡合洞31可被排列成多行且相鄰兩行中的卡合洞係以錯位排列方式設置,如圖7所示。此外,扣鉤件42及62除了可以是附圖中所示的直筒式圓柱形扣鉤件之外,其亦可以是底寬上窄的錐形圓柱形扣鉤件。而,所有這些及其它可能的修改及變化都落在由下面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之本發明的真實範圍內。
1...鉤對洞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
3...洞構件
5...鉤構件
31...卡合洞
32...洞口部分
33...縮頸部
34...洞室
51...底材
52...扣鉤
53...扣鉤柄
54...扣鉤頭
2...鉤對鉤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
4...第一鉤構件
6...第二鉤構件
41...底材
42...扣鉤
43...鉤合凸緣
61...底材
62...扣鉤
63...鉤合凸緣
圖1為一立體示意圖其顯示依據本發明的第一態樣之鉤對洞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
圖2a及圖2b分別為圖1的鉤對洞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1的洞構件3與鉤構件5的部分放大示意頂視圖;
圖3a、3b及圖3c為洞構件3及鉤構件5的放大示意側視及剖面圖;
圖4為一立體示意圖其顯示依據本發明的第二態樣之鉤對鉤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2;
圖5a為一頂視示意圖其顯示本發明的鉤對鉤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2的鉤構件的扣鉤件的配置方式;
圖5b為圖5a的鉤構件的部分放大示意圖;
圖6a為一示意頂視圖其顯示第一鉤構件4與第二鉤構件6的扣鉤件相咬合的狀態,其中第二鉤構件6的底材為了清楚起見未於本圖中示出;及
圖6b為一示意側視圖其顯示第一鉤構件4與第二鉤構件6的扣鉤件相咬合的狀態。
圖7為一平面示意圖,其顯示依據鉤對洞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的另一實施例的鉤合洞排列方式。
1...鉤對洞的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
3...洞構件
5...鉤構件
31...卡合洞
51...底材
52...扣鉤
Claims (7)
- 一種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包含:洞構件,其包括多個形成於其內的圓形卡合洞,該等卡合洞係以一排列模式予以安排使得每一卡合洞的洞口都和相鄰的卡合洞的洞口實質地相鄰接,其中每一卡合洞具有一洞口部分,一縮頸部及一洞室且該洞口部分為一從洞口朝向該縮頸部傾斜的漏斗狀斜面,且從洞口至縮頸部的深度為H,卡合洞的洞口處的直徑(D)大於縮頸部的直徑(d),即D>d;及鉤構件,其包括一底材及多個形成在該底材的一表面上的扣鉤,該等扣鉤係以對應於卡合洞的排列模式的方式予以設置,其中每一扣鉤具有一與底材相連的扣鉤柄及一形成在扣鉤柄末端的扣鉤頭,該扣鉤頭具有一寬度(W)其大於該扣鉤柄與扣鉤頭相連接處的寬度(W1),且該扣鉤柄從該底材的表面到與扣鉤頭連接處的高度為H1,其中,卡合洞的數量(N)大於或等於扣鉤的數量(N1),即N≧N1;扣鉤頭的寬度(W)小於或等於卡合洞洞口的直徑(D),但大於縮頸部分的直徑(d),即d<W≦D;及扣鉤柄的高度(H1)與卡合洞從洞口至縮頸部的深度(H)大致相等,即H1≒H。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其中兩相鄰扣鉤之間的距離(L1)是兩相鄰卡合洞中心之間的距離(L)的整數倍,即,L1=nL,其中n為非0的正整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其中該等卡合洞係排列成一矩陣且以每一卡合洞與同一行及同一列的其它卡合洞皆彼此對齊的排列模式加以排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其中該等卡合洞被排列成多行且相鄰兩行中的卡合洞係以錯位排列方式設置。
- 一種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包含:第一鉤構件,其包括一第一底材及多個形成在底材的一表面上的第一圓柱形扣鉤件,每一第一扣鉤件具有一直徑D1且在第一扣鉤件的大致一半高度處形成有一第一鉤合凸緣其具有一大於該第一扣鉤件直徑D1的直徑D2,其中該等第一扣鉤件被設置成每四個相鄰的第一扣鉤件之間界定出一鉤合空間;第二鉤構件,其具有一底材及多個形成在底材的一表面上的第二圓柱形扣鉤件,其中每一第二扣鉤件具有與第一扣鉤件相同的直徑且在第二扣鉤件的大致一半高度處形成有與第一鉤合凸緣相同直徑的第一鉤合凸緣,且每四個相鄰的第二扣鉤件之間亦界定出一鉤合空間,其中,界定該鉤合空間的四個扣鉤件中任兩個對角相對的扣鉤件的鉤合凸緣之間的距離D3大於單一扣鉤件的直徑D1,但小於該扣鉤件的鉤合凸緣的直徑D2,即D1<D3<D2,使得當第一鉤構件與第二鉤構件相黏合時,第一鉤構件的第一扣鉤件可卡入第二鉤構件的鉤合空間中且第二鉤構件的第二扣鉤件可卡入第一鉤構件的鉤合空間中,並藉由第一扣鉤件的鉤合凸緣與第二扣鉤件的鉤合凸緣彼此嚙合來達到緊密黏合的功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其中該第一扣鉤件及該第二扣鉤件是直筒形的圓柱形扣鉤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機械式表面黏合扣具,其中該第一扣鉤件及該第二扣鉤件是底寬上窄的錐形圓柱形扣鉤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0124960A TWI434768B (zh) | 2011-07-14 | 2011-07-14 | Mechanical surface adhesive buckl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0124960A TWI434768B (zh) | 2011-07-14 | 2011-07-14 | Mechanical surface adhesive buckl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02480A true TW201302480A (zh) | 2013-01-16 |
TWI434768B TWI434768B (zh) | 2014-04-21 |
Family
ID=48137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0124960A TWI434768B (zh) | 2011-07-14 | 2011-07-14 | Mechanical surface adhesive buckle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434768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85419A (zh) * | 2016-07-07 | 2018-01-16 | 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表面接合扣具 |
TWI631393B (zh) * | 2017-06-09 | 2018-08-01 |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可撓性疊層結構及顯示器 |
CN109031841A (zh) * | 2017-06-09 | 2018-12-18 |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可挠性叠层结构以及显示器 |
US10306952B2 (en) | 2016-07-07 | 2019-06-04 | Taiwan Paiho Limited | Surface bonding fastener |
-
2011
- 2011-07-14 TW TW100124960A patent/TWI434768B/zh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85419A (zh) * | 2016-07-07 | 2018-01-16 | 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表面接合扣具 |
US10306952B2 (en) | 2016-07-07 | 2019-06-04 | Taiwan Paiho Limited | Surface bonding fastener |
TWI631393B (zh) * | 2017-06-09 | 2018-08-01 |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可撓性疊層結構及顯示器 |
US20180356702A1 (en) * | 2017-06-09 | 2018-12-13 | E Ink Holdings Inc. | Flexible laminated structure and display |
CN109031841A (zh) * | 2017-06-09 | 2018-12-18 |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可挠性叠层结构以及显示器 |
US10642122B2 (en) | 2017-06-09 | 2020-05-05 | E Ink Holdings Inc. | Flexible laminated structure and display |
CN109031841B (zh) * | 2017-06-09 | 2022-01-25 |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可挠性叠层结构以及显示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434768B (zh) | 2014-04-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981161B2 (ja) | 面ファスナーにおける射出フック構造及び該射出フック構造を有する面ファスナー | |
TWI434768B (zh) | Mechanical surface adhesive buckle | |
KR102123498B1 (ko) | 체결구 부재 | |
US9015907B2 (en) | Fastening strap assembly and foam article including same | |
JP3474644B2 (ja) | 一体成形面ファスナー | |
US6401308B1 (en) | Tape-mounted snap fastener having engagement and disengagement directionality | |
JP2014522929A (ja) | 床上張り及び/又は壁上張り層を形成するための上張り素子 | |
US20190231034A1 (en) | Injection molded mushroom type hook structure and hook strap including the same | |
US9615614B2 (en) | Fastening pouch or pocket flaps | |
JP2559017Y2 (ja) | 一体成形面ファスナー | |
TWI526317B (zh) | Mechanical surface adhesive buckle | |
CN102878160B (zh) | 机械式表面粘合扣具 | |
KR200389291Y1 (ko) | 벨크로테이프 | |
CN102232674B (zh) | 粘扣带射出钩结构及包含此射出钩结构的粘扣带 | |
US20140137376A1 (en) | Adhesive Fastener for Foam Molding and Cushion Thereof | |
JP6870919B2 (ja) | 雄型面ファスナ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天井構造体 | |
TWI471250B (zh) | A surface bonding fastener and a resealable container comprising the surface adhesive fastener | |
JP3244269U (ja) | フック構造及びベルクロファスナー | |
JP5513607B2 (ja) | ファスナー部品 | |
KR101817702B1 (ko) | 벨크로 장치 | |
KR101885538B1 (ko) | 벨크로의 사출금형 | |
GB2613638A (en) | Mechanical lock (M-lock) | |
JP3142420U (ja) | 家具及び家具移動防止部材 | |
JP2006175077A (ja) | 面ファスナー | |
TW201509761A (zh) | 表面黏合扣具及包含此表面黏合扣具的可重複密封的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