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31648A - Culture substrate - Google Patents

Culture substrat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31648A
TW201231648A TW100106992A TW100106992A TW201231648A TW 201231648 A TW201231648 A TW 201231648A TW 100106992 A TW100106992 A TW 100106992A TW 100106992 A TW100106992 A TW 100106992A TW 201231648 A TW201231648 A TW 20123164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nanotube
carbon
cultivating
film
hydrophilic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06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77599B (zh
Inventor
Chen Feng
Li Fan
Wen-Mei Zhao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231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31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7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759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36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containing ingredient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e.g. transplant tissue, natural bone, extracellular matrix
    • A61L27/38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containing ingredient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e.g. transplant tissue, natural bone, extracellular matrix containing added animal cells
    • A61L27/3895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containing ingredient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e.g. transplant tissue, natural bone, extracellular matrix containing added animal cells using specific culture conditions, e.g. stimulating differentiation of stem cells, pulsatile flow cond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36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containing ingredient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e.g. transplant tissue, natural bone, extracellular matrix
    • A61L27/38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containing ingredient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e.g. transplant tissue, natural bone, extracellular matrix containing added animal cells
    • A61L27/3804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containing ingredient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e.g. transplant tissue, natural bone, extracellular matrix containing added animal cel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cells or progenitors thereof, e.g. fibroblasts, connective tissue cells, kidney cells
    • A61L27/383Nerve cells, e.g. dendritic cells, Schwann ce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5/00Nanobiotechnology or nanomedicine, e.g. protein engineering or drug deliver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201231648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培育基體,尤其係涉及一種可用於培育 生物細胞的培育基體。 【先前技術】 [0002] 神經系統主要由神經元(neurons)以及神經膠質細胞 (neuron glial cells)構成一複雜且特異的溝通網域 ,用以與其他組織或器官建立連結以進行功能協調。神 經系統中,係由神經元來執行接收刺激、通過傳導並輸 出神經傳導物質(neuron transmi tter)以進行組織或 器官間訊息溝通,而神經膠質細胞則執行神經元物理性 支援、營養提供以及調節溝通訊息速皮等功能。每一神 經元依據形態包含胞體(cell body)與神經突起 (neurite)兩部分,神經突起自胞體延伸並朝向其他神 經元或係其他細胞(例如:肌肉細胞)生長,其_神經突 起又分為軸突(axon)與樹突(dendrite)兩種。一般來 說,刺激由樹突接收並將衝動傳向胞體,衝動經過軸突 傳導至轴突末端,並釋放傳導物質來觸動其他細胞。 [0003] 由於神經系統扮演生物體内各組織與器官之間的協調作 用,其重要性不言可喻。目前,因神經系統受損而導致 的神經缺損係臨床常見的致殘性疾病。其中,通過植入 神經移植體來修復受損的神經系統’係神經外科手術用 來修復因各種情況引起的神經系統損傷的一種重要手段 。先前的神經移植體通常為“橋接”在神經系統受損部 位兩端的神經管,該神經管由生物降解材料製成的管狀 1002011823-0 100106992 表單編號A0101 第3頁/共28頁 201231648 [0004] [0005] [0006] [0007] [0008] [0009] 100106992 結構。神經系統受損部位一端的神經元沿所述神經管内 壁生長出神經突起以到達所述神經系統受損部位的另一 端。 通常,需要通過植入所述神經管的方式進行修復的受損 部位的長度較長,而所述神經突起的生長過程非常緩慢 ,因此,利用所述神經管來修復受損的神經系統所需的 修復時間較長。 【發明内容】 有鑒於此,確有必要提供一種培育基體,該培育基體能 夠用來培育生物細胞。 一種培育基體,該培育基體用於培育生物細胞,其包括 :一奈米碳管結構;以及一親水層,該親水層設置於所 述奈米碳管結構表面。 一種培育基體,該培育基體用於培育生物細胞,其包括 :一奈米碳管膜狀結構;一親水層,該親水層設置於所 述奈米碳管結構表面;以及一極性層,該極性層設置於 所述親水層遠離所述奈米碳管膜狀結構表面,該極性層 具有與待培育的生物細胞的極性相匹配。 一種培育基體,該培育基體用於培育生物細胞,其包括 :一奈米碳管膜狀結構;以及一親水層,該親水層設置 於所述奈米碳管膜狀結構表面。 與先前技術相比較,本發明提供的培育基體包括奈米碳 管結構及親水層,而且,所述奈米碳管結構具有彈性佳 、延展性良好、密度低及無毒性等優點,所以,所述培 表單編號A0101 第4頁/共28頁 1002011823-0 201231648 育基體也具有彈性佳、延展性良好及可以直接植入生物 體中等優點。所述培育基體進—步包括極性層,該極性 層使得所述親水層具有可以與生物細胞匹的極性,有利 於生物細胞生長。另外,所述培育基體基本上不會對生 物細胞造成損傷,因此,所述培育基體可以用來培育生 物細胞。 【實施方式】 [0010] ο [0011]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提供之培育基 體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1,所述培育基體10包括一奈米碳管結構12以及 一親水層14。所述親水層14致置於該奈米碳管結構丨2的 表面。該培育基體10玎以進一步包括一極性層16,該極 性層16設置於該親水層14遠離奈米碳管結構12的表面。 所述親水層14位於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與極性層16之間 ,::|: ^ 〇 ί: ; [0012] ❹ 所述親水層14使得所隹奈米碳管結構12的表面具有親水 性,為生物細胞的生長提供條件。所述親水層14的厚度 大於1奈米,且小於等於100奈米,以確保所述培育基體 10具有柔韌性及延展性。優選地,該親水層14的厚度大 於1奈米,且小於等於50奈米;如10奈米。所述親水層14 的材料可以為金屬氧化物、氧化物半導體等親水性材料 。優選地,所述親水層14的材料為二氧化矽(Si〇 )、一 2 ^ 氧化鈦(Ti〇2)、鐵的氧化物或其他金屬氧化物。其中, 所述生物細胞可以為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動物細胞可 以為神經細胞、肌肉細胞等。 100106992 表單編號A0101 第5頁/共28頁 1002011823-0 201231648 [0013] 本實施例中,所述親水層14為一厚度大約係10奈米的二 氧化矽層,二氧化矽顆粒連續的分佈於所述奈米碳管結 構12中的奈米碳管的表面,形成一二氧化矽層。所述親 水層14可使得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的表面具有親水性, 從而能夠比較容易吸附極性層16。由於所述親水層14為 無機材料,比較容易保存,不易變質,所以所述培育基 體1 0相對比較容易保存,不易變質,有利於後續生物細 胞生長。該親水層14可以採用物理方法形成於所述奈米 碳管結構12的表面,不容易引入其他物質影響、損傷所 述生物細胞,所以,該親水層14幾乎不會對生物細胞造 成損傷,不會影響所述生物細胞的生長。 [0014] 所述極性層16使得所述親水層14的表面具有極性,使得 所述培育基體1 0的極性與待吸附的生物細胞的極性相匹 配,從而使得所述培育基體10可以與生物相容,使所述 培育基體10能夠為所述生物細胞的種植及形成提供一個 良好的環境。所述極性層1 6具有與所述生物細胞相反的 電荷極性,可以增強對生物細胞的吸附性。所述極性層 16—般為多聚氨基酸層或聚醚醯亞胺(PEI),可以改變 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表面的極性,使得所述培育基體10 的表面的極性能夠與所述生物細胞相匹配。該培育基體 10可以為所述生物細胞的形成提供一良好的環境。所述 多聚氨基酸層優選為多聚賴氨酸(PDL)。本實施例中,所 述極性層16為多聚賴氨酸層。 [0015] 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由複數奈米碳管組成。優選地,所 述奈米碳管結構1 2中複數奈米碳管之間通過凡得瓦力 100106992 表單編號A0101 第6頁/共28頁 1002011823-0 201231648 Ο [0016] ο [0017] 100106992 (Van der Waals)連接’形成一自支撐結構。所謂“自 支撐”即該奈米碳管結構12無需設置於一基體表面也 能保持自身特定的形狀。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為一膜狀 的自支撐結構,該奈米碳管結構12可為由至少一奈米碳 管膜形成的膜狀結構,或由至少一奈米碳管線形成的膜 狀結構。當所述奈米碳管結構包括複數奈米碳營膜時, 該複數奈米碳管膜層疊設置,相鄰的奈米碳管獏之間通 過凡得瓦力相結合。所述至少一奈米碳管線可以通過彎 折、相互交又、編織或紡織等方式形成奈米碳管膜狀、社 構。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的厚度可根據具體需求而設置 由於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由奈米碳管組成且奈米碳管之 間通過凡得瓦力連接,因此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具有彈 性佳、延展性良好及密度低等優點,便於裁剪和拉伸。 需要指出的係,通常情況下,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中的 奈米碳管係指未經過化學或物理處理的奈米碳管,如未 經過表面親水性處理的奈轉管,自卩,所述奈来碳管為 純奈米碳管。 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巾的奈树管可歸、無規則排列 或者所u碳★結構12巾的奈米碳管可有序 、有規 則排歹j具體地’所述無序排列的奈米碳管的延伸方向 係無規制。所財序射彳的奈*碳管岐伸方向可沿 一個或複數方向擇優取向延伸。明參閱圖2,所述奈米碳管膜可為—奈米碳管絮化膜,該 奈米碳s f —奈来碳管原料絮化處理獲得的一 表單編號Α0101 第7頁/共28頁 1002011823-0 [0018] 201231648 自支撐的奈米碳管膜。該奈米碳管絮化膜包括相互纏繞 且均勻分佈的奈米碳管。奈米碳管的長度大於1〇微米, 優選為200微米到900微米,從而使奈米碳管相互纏繞在 —起。所述奈米碳管之間通過凡得瓦力相互吸引、纏繞 形成網路狀結構。所述奈米碳管絮化膜各向同性。所述 奈米碳官絮化膜中的奈米碳管為均勻分佈,無規則排列 ,形成大量尺寸在1奈米到500奈米之間的間隙或微孔。 所述奈米碳管絮化膜及其製備方法請參見^(^年丨丨月16 曰公開的第200844041號中華民國專利申請公佈本。 [0019] 所述奈米碳管膜可為一奈米碳管被壓膜,該奈米碳管碾 壓膜為通過碾壓一奈米碳管陣列獲得的一種具有自支撐 性的奈米碳管膜。該奈米碳管碾壓膜包括均勻分佈的奈 米碳管’奈米碳管沿同-方向或不同方向擇優取向延伸 。所述奈米碳管碾壓膜中的奈米碳管相互部分交迭並 通過凡得瓦力相互吸引,緊密結合,使得該奈米碳管膜 具有很好的柔勃性’可以彎曲折疊成任意形狀而不破裂 。所述奈米碳管礙壓膜中的奈米碳管與形成奈米碳管陣 列的生長基底的表面形成一夾角3,其中,万大於等於〇 度且小於等於15度,該夾角歧施加在奈米碳管陣列上 的壓力有關,壓力越大,該夾角越小,優選地該奈米 碳管媒壓财的奈米碳管平行於該生長基底排列^奈 米碳管碾壓膜為通過碾壓一奈米碳管陣列獲得,依據碾 壓的方式Μ ’該奈米碳㈣壓财的奈米碳管具有不 同的排列形式。具體地,請參閱圖3,當沿不同方向碾壓 時’奈米碳管沿不同方向擇優取向排列;當沿同―方向 100106992 表單編號Α0101 第8頁/共28頁 1002011823-0 201231648 碾壓時,奈米碳管沿一固定方向擇優取向排列。該奈米 碳管碾壓膜中奈米碳管的長度大於50微米。 [0020] 該奈米碳管碾壓膜的面積與奈米碳管陣列的尺寸基本相 同。該奈米碳管碾壓膜厚度與奈米碳管陣列的高度以及 碾壓的壓力有關,可為0. 5奈米到100微米之間。可以理 解,奈米碳管陣列的高度越大而施加的壓力越小,則製 備的奈米碳管碾壓膜的厚度越大;反之,奈米碳管陣列 的高度越小而施加的壓力越大,則製備的奈米碳管碾壓 膜的厚度越小。所述奈米碳管碾壓膜及其製備方法請參 〇 見2010年12月21日公告的,公告號為1334851的中華民 國專利。 [0021] 所述奈米碳管膜可為一奈求碳管拉膜,所述奈米碳管拉 膜係由若干奈米碳管組成的自支撐結構。請參閱圖4,奈 米碳管拉膜中大多數奈米碳管的軸向基本沿同一方向延 伸。而且,所述大多數奈米碳管的整體延伸方向基本平 行於奈米碳管拉膜的表面。進一步地,所述奈米碳管拉 Q 膜中多數奈米碳管係通過凡得瓦力首尾相連。具體地, 所述奈米碳管拉膜中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大多數奈米 碳管中每一奈米碳管與在延伸方向上相鄰的奈米碳管通 過凡得瓦力首尾相連。當然,所述奈米碳管拉膜中存在 少數偏離該延伸方向的奈米碳管,這些奈米碳管不會對 奈米碳管拉膜中大多數奈米碳管的整體取向排列構成明 顯影響。所述自支撐為奈米碳管拉膜不需要大面積的載 體支撐,而只要相對兩邊提供支撐力即能整體上懸空而 保持自身膜狀狀態,即將該奈米碳管拉膜置於(或固定 100106992 表單編號A0101 第9頁/共28頁 1002011823-0 201231648 於)間隔一定距離設置的兩個承載體上時,位於兩個承 載體之間的奈米碳管拉膜能夠懸空保持自身膜狀狀態。 所述自支撐主要通過奈米碳管拉膜中存在連續的通過凡 得瓦力首尾相連延伸排列的奈米碳管而實現。 [0022] 具體地,所述奈米碳管拉膜中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多 數奈米碳管,並非絕對的直線狀,可以適當的彎曲;或 者並非完全按照延伸方向上排列,可以適當的偏離延伸 方向。因此,不能排除奈米碳管拉膜的基本朝同一方向 延伸的多數奈米碳管中並列的奈米碳管之間可能存在部 分接觸。具體地,該奈米碳管拉膜包括複數連續且定向 排列的奈米碳管片段。該複數奈米碳管片段通過凡得瓦 力首尾相連。每一奈米碳管片段由複數相互平行的奈米 碳管組成。該奈米碳管片段具有任意的長度、厚度、均 勻性及形狀。該奈米碳管拉膜具有較好的透光性,可見 光透過率可以達到75%以上。 [0023] 當該奈米碳管結構包括複數奈米碳管拉膜時,所述複數 奈米碳管拉膜層疊設置形成一層狀結構。該層狀結構的 厚度不限。請參閱圖5,該複數奈米碳管拉膜中的相鄰的 奈米碳管拉膜通過凡得瓦力結合。該層狀結構中相鄰的 奈米碳管拉膜中的奈米碳管之間具有一交叉角度α,且 該α大於0度且小於等於90度。當相鄰的奈米碳管拉膜中 的奈米碳管之間具有一交叉角度α時,所述複數奈米碳 管拉膜中的奈米碳管相互交織形成一網狀結構,使所述 奈米碳管結構的機械性能增加。所述奈米碳管拉膜的結 構及其製備方法請參見20 10年7月11日公告的,公告號為 100106992 表單編號Α0101 第10頁/共28頁 1002011823-0 201231648 I 32 71 77的中華民國專利。其中,當所述層狀結構包括的 奈米礙管拉膜的層數比較少,如,小於十層的奈米碳管 拉膜,尤其係一層的奈米碳管拉膜,該層狀的奈米碳管 結構具有比較好的透光性。 [0024] 所述奈米碳管結構還可為一奈米碳管線狀結構,該奈米 碳管線狀結構包括至少一奈米碳管線,該奈米碳管線可 以為非扭轉的奈米碳管線或者扭轉的奈米碳管線。當該 奈米碳管線狀結構包括複數奈米碳管線時,該複數奈米 碳管線可以採用相互交叉或編織等方式形成該奈米碳管 Ο 線狀結構。所述奈米碳管線可以為非扭轉的奈米碳管線 或扭轉的奈米碳管線。 [0025] 請參閱圖6,該非扭轉的奈米碳管線包括大多數沿該非扭 轉的奈米碳管線轴向方向平行排列的奈米碳管。非扭轉 的奈米碳管線可通過將奈米碳管膜通過有機溶劑處理得 到。所述奈米碳管膜包括複數奈米碳管片段,該複數奈 米碳管片段通過凡得瓦力首尾相連,每一奈米碳管片段 Q 包括複數相互平行並通過凡得瓦力緊密結合的奈米碳管 。該奈米碳管片段具有任意的長度、厚度、均勻性及形 狀。該非扭轉的奈米碳管線長度不限,直徑為0. 5奈米~1 毫米。具體地,可將揮發性有機溶劑浸潤所述奈米碳管 膜的整個表面,在揮發性有機溶劑揮發時產生的表面張 力的作用下,奈米碳管膜中的相互平行的複數奈米碳管 通過凡得瓦力緊密結合,從而使奈米碳管膜收縮為一非 扭轉的奈米碳管線。該揮發性有機溶劑為乙醇、甲醇、 丙酮、二氣乙烷或氯仿,本實施例中採用乙醇。通過揮 100106992 表單編號A0101 第11頁/共28頁 1002011823-0 201231648 發性有機溶劑處理的非扭轉奈米碳管線與未經揮發性有 機溶劑處理的奈米碳管膜相比,比表面積減小,黏性降 低。 [0026] 請參閱圖7,扭轉的奈米碳管線包括大多數繞該扭轉的奈 米碳管線軸向螺旋排列的奈米碳管。該奈米碳管線可採 用一機械力將所述奈米碳管膜兩端沿相反方向扭轉獲得 。進一步地,可採用一揮發性有機溶劑處理該扭轉的奈 米碳管線。在揮發性有機溶劑揮發時產生的表面張力的 作用下,處理後的扭轉的奈米碳管線中相鄰的奈米碳管 通過凡得瓦力緊密結合,使扭轉的奈米碳管線的比表面 積減小,密度及強度增大。 [0027] 所述奈米碳管線及其製備方法請參見范守善等人於2002 年11月5日申請的,2008年11月21日公告的,公告號為 13032 39的中華民國專利;以及於2 005年12月16日申請 的,2009年7月21日公告的,公告號為1312337的中華民 國專利。 [0028] 本實施例中,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為三十層層疊設置的 奈米碳管拉膜,相鄰的奈米碳管拉膜通過凡得瓦力相互 結合。在相鄰的奈米碳管拉膜中,奈米碳管的延伸方向 可具有一個交叉角度,優選地,所述交叉角度為90度。 [0029] 由於奈米碳管結構12具有較好的柔韌性以及延展性,而 且所述親水層14的厚度小於等於100奈米,所述極性層16 對奈米碳管結構12的柔韌性及延展性幾乎沒有影響,所 以所述培育基體10也具有較好的柔韌性及延展性,尤其 100106992 表單編號A0101 第12頁/共28頁 1002011823-0 201231648 係當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為奈米碳管拉膜時。另外,所 述奈米碳管結構1 2基本上沒有毒性,當所述極性層1 2包 括二氧化矽層或二氧化鈦層時,該培育基體1〇可以植入 生物體中。 [0030] Ο [0031] Ο 所述培育基體10可以進一步包括—承載體,形成所述親 水層14及極性層16的奈米碳管結構12設置於該承栽體表 面,通過該承載體承載,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與所述承 栽體接觸。所述承載體可以為塑膠製品,其形狀可以根 據需要確定’優選地,所述承載體為塑膠培養皿或塑勝 表面皿。當所述承載韙為塑膠培養皿或塑膠表面皿時, 所述培育基體〗〇可以比較方使的存儲;而且可以直接採 用該培育基體10進行培育細胞,而無需另外的器皿放置 該培育基體1〇。 可以理解,當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及親水層14都係透明 的材料時’由於所述極性層16基本上係無色或透明的, 所述培育基體10也係透明的。當奈米碳管結構12為十層 或小於十層層疊設置的奈米碳管拉膜時,該奈米碳管妗 構12係邡、、 ·° 、以透光的。如,當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為單層 Τ'米碳管拉膜’所述親水層14的為二氧化矽層時,該 。月基體1 〇即為透明的結構。採用該透明的培育基體1 〇 為栽趙培肓細胞時’無需採用染色試劑將細胞染色, 直接知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就可以清楚地觀察到細胞的生 長狀況。 [0032] 100106992 1所述奈米碳管結構為一宏觀的膜狀結構時,其面積— :都可達到15毫米χ15毫米以上,具體地該奈米 表單編號Α〇1〇1 第13頁/共28 Η ⑺ 第 13 頁/共 28 1 1002011823-0 201231648 構的長度可達300米以上,寬度可達0.5米以上。且該奈 米碳管結構具有彈性佳、延展性良好、密度較低及無毒 等優點,可直接植入生物體。 [0033] 請參閱圖8,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培育基體之製備方法 ,其包括: [0034] S10,提供一奈米碳管結構;以及 [0035] S20,於所述奈米碳管結構的表面形成一親水層。 [0036] 其中,上述製備培育基體的方法可以進一步包括:S30, 於所述親水層表面形成一極性層。 [0037] 於所述步驟S10中,所述奈米碳管結構包括複數奈米碳管 ,該複數奈米碳管之間通過凡得瓦力相互作用形成一自 支撐結構。該奈米碳管結構可以包括至少一奈米碳管膜 ,該奈米碳管膜可為如圖2中的奈米碳管絮化膜、圖3中 的奈米碳管碾壓膜及圖4中的奈米碳管拉膜。所述奈米碳 管結構也可以為奈米碳管線狀結構,該奈米碳管線狀結 構包括至少一奈米碳管線,該奈米碳管線可為圖6中的非 扭轉的奈米碳管線及圖7中的扭轉的奈米碳管線。本實施 例中,所述奈米碳管結構為三十層層疊設置的奈米碳管 拉膜,且相鄰的奈米碳管拉膜中的奈米碳管相互交叉形 成一大致為90度的夾角。 [0038] 步驟S20可採用蒸鍍法或濺射法等物理方法於所述奈米碳 管結構的一個表面上形成所述親水層。該親水層的材料 可以為金屬氧化物或者氧化物半導體等親水性材料,具 體地,該親水層的材料可以為二氧化矽、二氧化鈦、鐵 100106992 表單編號A0101 第14頁/共28頁 1002011823-0 201231648 [0039] 的氧化物或其他金屬氧化物。本實施例中,先將所述三 十層奈米碳管拉膜層疊固定在一中間鏤空的框架上,使 相鄰的奈米碳管拉膜中的奈米碳管相互交又形成一大致 為90度的夾角。然後,採用電子束蒸鍍的方法在該奈米 碳管結構的一個表面上蒸鍍形成一厚度大約為10奈米的 二氧化矽層。 所述親水層無需增加其他步驟,僅採用物理方法就可以 形成於所述奈米碳管結構的表面,使得該方法比較簡單 〇 [0040] ❹ 〇 步驟S30包括以下步驟:首先將形成有所述親水層的奈米 碳管結構放置在一承載體的表面,且所述奈米碳管結構 與所述承載體接觸。具體地,先將形成有所述親水層的 奈米碳管結構剪裁成預定形狀;然後,將該預定形狀的 奈米碳管結構放置在一承載體的表面,且所述奈米碳管 結構與所述承載體接觸,其中,所述承載體需要具有比 較平滑的表面且與奈米碳管結構具有較好的吸附性,如 塑膠表面孤或塑膠培養皿。其中,可以採用有機溶液處 理該形成有親水層的奈米碳管結構,使得該奈米碳管結 構緊密吸附於所述承載體的表面。然後,將多聚氨基酸 溶液或聚醚醯亞胺溶液滴到所述親水層的表面,直至覆 蓋該親水層,然後放置10小時以上,以形成所述極性層 ,使該極性層與所述複數生物細胞具有相反的電荷極性 ,以增加對生物細胞的吸附性。該多聚氨基酸溶液具體 地可以為多聚賴氨酸溶液。其中,較優的係應確保該所 述奈米碳管結構的周邊沒有所述多聚氨基酸溶液或聚醚 100106992 表單編號A0101 第15頁/共28頁 1002011823-0 201231648 醯亞胺溶液,以避免在後續步驟中分佈有多聚氨基酸溶 液或聚醚醯亞胺溶液的承載體表面生長生物細胞。 [0041] 本實施例中,將形成有大約10奈米厚的二氡化矽層的奈 米碳管結構剪成方形,然後放置在一塑膠培養皿的底部 ,其中,所述奈米碳管結構與所述塑膠培養m的底部接 觸。採用乙醇溶液浸潤該奈米碳管結構,使得該奈米碳 管結構緊密吸附於所述塑膠培養皿的底面;滴入濃度大 約為20微克/毫升的具有多聚賴氨酸溶液,使得該多聚賴 氨酸溶液完全覆蓋所述二氧化矽層的表面,並且放置12 小時。 [0042] 步驟S3 0可以進一步包括採用紫外線照射形成有極性層的 奈米碳管結構,進行殺菌消毒。 [0043] 可以理解,形成所述極性層的方法不限,只要能夠使得 所述奈米碳管結構具有一定的極性,可以吸附生物細胞 即可。 [0044]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培育基體係通過僅採用物理方法將 親水層形成於所述奈米碳管結構的表面,然後再在該親 水層上形成極性層來製備的,使得該培育基體的製備工 藝比較簡單。由於所述親水層係採用物理方法形成的, 基本上不會引入影響、損傷所述生物細胞的物質,所以 ,該親水層幾乎不會對生物細胞造成損傷,不會影響生 物細胞的生長,因此該培育基體可以用來培養生物細胞 。並且,所述親水層容易使得所述極性層吸附於所述奈 米石炭管結構的表面,有利於生物細胞生長。 100]06992 表單編號A0101 第16頁/共28頁 1002011823-0 201231648 酬所述Μ碳管結構具㈣料、延展性請、密度低及 無毒性等優點’因此’所述培育基體也具有彈性佳、延 展性良好及可以植入生物體中等優點。另外,所述培育 基體可以為透明結構,當採用該培育基體生長細胞時, 無需採用染色試_細胞染色,直接使用光學顯微鏡就 可以清楚輯_細胞μ長狀況。⑽,所述親水層 的材料係無機材料,該親水層及奈米碳f結構的性質比 較穩定’因此’ S亥培育基體比較容易保存、不易變質, 便於後續生長生物細胞。 Ο [0046]综上所述,本發明確已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遂依法提 出專利中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 ,自不能以此限制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囱。舉凡熟悉本案 技藝之人士援依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 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_冑1為秘明實施例思提供的一培育基體之剖面結構示意 國。 [_] «2為本發明實闕提供的—奈米碳管絮化膜之掃推電鏡 只氧片 〇 [_] ® 3為本發明實關提供的—奈米碳管碾壓膜之掃播電鏡 片 〇 [_« 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奈米碳管拉膜之掃福電鏡照 片。 [0051] 100106992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奈米碳管結構之掃描電鏡照 表單碥號A0101 第17頁/共28頁 1002011823-0 201231648 片。 [0052]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非扭轉的奈米碳管線之掃描 電鏡照片。 [0053]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扭轉的奈米碳管線之掃描電 鏡照片。 [0054]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一培育基體之製備方法的流 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106992 表單編號 A0101 第 18 頁/共 28 頁 1002011823-0 [0055] 培育基體:10 [0056] 奈米碳管結構:12 [0057] 親水層:14 [0058] 極性層:16

Claims (1)

  1. 201231648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培育基體,該培育基體用於培育生物細胞,其包括: 一奈米碳管結構;以及 一親水層,該親水層設置於所述奈米碳管結構表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培育基體,其中,所述奈米 碳管結構包括複數奈米碳管,且相鄰的奈米碳管之間通過 凡得瓦力相互連接形成一自支撐結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培育基體,其中,所述奈米 碳管結構包括至少一奈米碳管膜,所述奈米碳管膜為奈米 〇 碳管絮化膜、奈米碳管碾壓膜或奈米碳管拉膜。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培育基體,其中,所述奈米 碳管結構包括複數層疊設置的奈米碳管膜,相鄰的奈米碳 管膜之間通過凡得瓦力連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培育基體,其中,所述奈米 碳管結構由至少一奈米碳管線狀結構構成,該奈米碳管線 狀結構包括至少一奈米碳管線,該奈来碳管線為非扭轉的 奈米碳管線或扭轉的奈米碳管線。 〇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培育基體,其中,所述奈米 碳管結構由複數奈米碳管組成,且奈米碳管結構中的複數 奈米碳管轴向沿同一方向延伸且基本平行於所述奈米碳管 結構所在的平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培育基體,其中,所述沿同 一方向延伸的相鄰的奈米碳管通過凡得瓦力首尾相連。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培育基體,其中,所述親水 層的材料為金屬氧化物或氧化物半導體。 100106992 表單編號A0101 第19頁/共28頁 1002011823-0 201231648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培育基體,其中,所述親水 層的材料為二氧化石夕、二氧化鈦或鐵的氧化物。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培育基體,其中,所述親水 層的厚度大於等於1奈米且小於等於100奈米。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培育基體,其中,所述培育 基體進一步包括一極性層,該極性層設置於所述親水層遠 離所述奈米碳管結構的表面。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培育基體,其中,所述極性 層的材料為多聚氨基酸或聚醚醯亞胺。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培育基體,其中,所述多聚 氨基酸為多聚賴氨酸。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11項所述之培育基體,其中, 所述培育基體進一步包括一承載體,所述奈米碳管結構通 過所述承載體承載。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培育基體,其中,所述承載 體為一塑膠表面皿或一塑膠培養皿。 16 . —種培育基體,該培育基體用於培育生物細胞,其包括: 一奈米碳管膜狀結構; 一親水層,該親水層設置於所述奈米碳管膜狀結構表面; 以及 一極性層,該極性層設置於所述親水層遠離所述奈米碳管 膜狀結構的表面,該極性層的極性與待培育的生物細胞的 極性相匹配。 17 . —種培育基體,該培育基體用於培育生物細胞,其包括: 一奈米碳管膜狀結構;以及 一親水層,該親水層設置於所述奈米碳管膜狀結構表面。 100106992 表單編號 A0101 第 20 頁/共 28 頁 1002011823-0
TW100106992A 2011-01-28 2011-03-02 培育基體 TWI4775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31676 2011-0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1648A true TW201231648A (en) 2012-08-01
TWI477599B TWI477599B (zh) 2015-03-21

Family

ID=46554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6992A TWI477599B (zh) 2011-01-28 2011-03-02 培育基體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233190B2 (zh)
JP (1) JP5680571B2 (zh)
CN (1) CN102614550B (zh)
TW (1) TWI4775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57653A (ko) 2015-10-20 2018-05-30 셀퀴티 엘엘씨 1차 세포 샘플을 제조하는 방법
CN112021178B (zh) * 2020-09-01 2021-10-2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一种利用多壁碳纳米管促进桫椤孢子萌发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4699B2 (ja) * 1986-12-27 1994-05-11 千代田化工建設株式会社 動物細胞培養方法及び装置
JPH05227944A (ja) 1992-02-15 1993-09-07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ポリリジンコート細胞培養器具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5277944A (ja) 1992-03-26 1993-10-26 Nissan Diesel Motor Co Ltd ショットピーニング方法
CN1164486C (zh) * 2002-04-12 2004-09-01 上海交通大学 操纵碳纳米管选择性取向排布于基底表面的方法
CN100411979C (zh) * 2002-09-16 2008-08-20 清华大学 一种碳纳米管绳及其制造方法
EP1546054A1 (en) 2002-09-17 2005-06-2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orous surfactant mediated metal oxide films
US7972616B2 (en) * 2003-04-17 2011-07-05 Nanosys, Inc. Medical device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d surfaces
JP4837317B2 (ja) 2005-07-14 2011-12-14 Jnc株式会社 細胞培養器具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094720A (ja) 2004-09-28 2006-04-13 Nakamura Sangyo Gakuen 骨系細胞培養用基質および骨系細胞の培養方法
US7938996B2 (en) * 2004-10-01 2011-05-10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Polymer-free carbon nanotube assemblies (fibers, ropes, ribbons, films)
WO2007015710A2 (en) * 2004-11-09 2007-02-08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The fabr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anofiber ribbons and sheets and twisted and non-twisted nanofiber yarns
US9249386B2 (en) 2005-06-06 2016-02-02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Substrate for cell transfer
CN100500556C (zh) 2005-12-16 2009-06-17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丝及其制作方法
CN100455276C (zh) 2006-04-14 2009-01-28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表面涂覆二氧化钛基纳米薄膜层的人工晶状体的制备方法
US8968994B2 (en) * 2006-07-06 2015-03-03 Jeremy Micah Crook Method for stem cell culture and cells derived therefrom
TWI317016B (en) * 2006-11-08 2009-11-11 Nat Univ Tsing Hua Multifunctional nano-probe interface structure for neural prosthes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239712B (zh) 2007-02-09 2010-05-26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薄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84662B (zh) 2007-04-13 2011-01-05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1314464B (zh) 2007-06-01 2012-03-14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方法
US7931683B2 (en) * 2007-07-27 2011-04-26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Articles having ceramic coated surfaces
CN101381071B (zh) 2007-09-07 2011-05-04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86447A (zh) 2007-12-14 2008-05-2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氧化锌自组装颗粒膜的制备方法
CN101464757A (zh) * 2007-12-21 2009-06-24 清华大学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1480858B (zh) * 2008-01-11 2014-12-10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96514B (zh) 2007-12-28 2011-02-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一种在微通道中固定细胞的方法
CN101256166B (zh) 2008-04-16 2012-05-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氧化锌/二氧化钛复合自组装薄膜气敏器件的制备方法
CN101582302B (zh) 2008-05-14 2011-12-21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
CN101597049B (zh) * 2008-06-04 2011-11-09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1643702B (zh) 2008-08-09 2014-09-10 清华大学 细胞定向培养系统、细胞定向培养基板及培养定向细胞的方法
CN104192792B (zh) 2008-11-14 2016-06-29 清华大学 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
TWI481554B (zh) * 2008-12-05 2015-04-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奈米結構的製備方法
CN102551916B (zh) 2010-12-11 2014-08-20 清华大学 神经移植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96367A1 (en) 2012-08-02
US9114193B2 (en) 2015-08-25
US9233190B2 (en) 2016-01-12
JP5680571B2 (ja) 2015-03-04
CN102614550A (zh) 2012-08-01
TWI477599B (zh) 2015-03-21
JP2012157355A (ja) 2012-08-23
CN102614550B (zh) 2015-01-21
US20120196368A1 (en) 201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0338B (zh) 培養基體及使用該培養基體之神經移植體
CN102911914B (zh) 培养基体的制备方法
TW201231648A (en) Culture substrate
CN102911913B (zh) 培养基体的使用方法
TWI513819B (zh) 培養基體、應用該培養基體之移植體及移植體之製備方法
TWI477603B (zh) 培育基體之製備方法
CN102614032B (zh) 神经移植体的制备方法
TW201309272A (zh) 神經移植體及其製備方法
TWI490335B (zh) 培育層及其製備方法與應用該培育層製備移植體之方法
TW201224148A (en) Method for making nerve graft
TW201224149A (en) Nerve graft
TW201224146A (en) Method for making nerve gra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