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14427A - Variable delay circui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delay amount calibration method - Google Patents

Variable delay circui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delay amount calibration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14427A
TW201214427A TW100121821A TW100121821A TW201214427A TW 201214427 A TW201214427 A TW 201214427A TW 100121821 A TW100121821 A TW 100121821A TW 100121821 A TW100121821 A TW 100121821A TW 201214427 A TW201214427 A TW 20121442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lay
unit
pulse
setting
amou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1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saki Endo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214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442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009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009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 G11B20/10305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signal quality assessment
    • G11B20/10398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signal quality assessment jitter, timing deviations or phase and frequency erro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11B7/00456Recording strategies, e.g. pulse sequenc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6Overwriting
    • G11B7/0062Overwriting strategies, e.g. recording pulse sequences with erasing level used for phase-change medi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Description

201214427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揭示發明相關於可變延遲電路、記錄裝置、以及延 遲量校正方法,且更明確地說,用於相關於關於使用在該 記錄裝置之記錄驅動脈衝的產生之邊緣脈衝的延遲線之延 遲量設定的適當技術。 【先前技術】 爲藉由維持在使用半導體雷射之光碟中的記錄特徵而 穩定地實施記錄,實施驅動記錄雷射之雷射驅動脈衝的調 整。例如,實施雷射驅動脈衝之規定脈衝邊緣時序的調整 0 因此,在雷射驅動脈衝的產生電路中,將指示構成雷 射驅動脈衝之各邊緣時序的邊緣脈衝輸入至個別延遲線。 藉由改變各延遲線的延遲量,調整各邊緣時序,並藉由使 用該等已調整之邊緣時序的操作產生雷射驅動脈衝。 【發明內容】 至於產生雷射驅動脈衝的電路,必需精確地設定延遲 線的延遲量。例如,以將具有規定延遲時間之延遲元件串 聯連接於複數級中,以控制輸入訊號通過之級數的此種方 式將延遲線組態成可變延遲電路。此處,各延遲線的延遲 量依據溫度條件而改變。至於該變化,當未調整適當的延 遲級數,且未得到相關於輸入訊號(例如,邊緣脈衝)的 -5- 201214427 規定延遲量時,雷射驅動脈衝未最佳化。 因此,如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案公告編號第2002-3 24369號及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案公告編號第2000-1 3 4072號所揭示的,可能載置藉由延遲線校正延遲量設定 的校正電路,例如,DLL (延遲鎖定回路)。同時,電路 組態的簡化及具有高精確度的延遲量設定可能係必要的。 使用在雷射驅動脈衝之產生電路中的可變延遲電路可 能以高精確度實施延遲量校正係可取的。此外’可能防止 電路組態之尺寸的顯著增加係可取的。 根據本揭示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可變延遲電路, 包括:延遲線,於其中可變地設定延遲量;延遲設定單元 ,使用單元延遲控制値實施該延遲線的延遲設定’該單元 延遲控制値用於執行待提供給至該延遲線之輸入訊號的該 延遲量之延遲及該延遲線中的預定單元延遲量之延遲;脈 衝產生器,在校正週期中將測試脈衝與該輸入訊號重疊, 並相關於該測試脈衝產生具有該單元延遲量的比較脈衝; 以及單元延遲判定單元,藉由在該校正週期中將該單元延 遲控制値供應至該延遲設定單元,設定該延遲線中之該單 元延遲量的該延遲、基於該比較脈衝及經由該延遲線施加 該單元延遲量的該測試脈衝之間的相位比較結果判定等效 於該單元延遲量的該單元延遲控制値、並將該已判定之單 元延遲控制値作爲校正結果的該單元延遲控制値提供至該 延遲設定單元。 另外,該單元延遲判定單元可能基於計數値依據該相 -6- 201214427 位比較結果上升或下降之升/降計數器的値判定該單元延 遲控制値。 又,將延遲元件串聯連接於複數級中的該延遲線可能 藉由設置在該延遲設定單元中之該延遲元件的該級數延遲 該輸入訊號。 又,該延遲設定單元可能基於使用用於設置成該單元 延遲控制値之該預定單元延遲量的延遲之該單元延遲級數 ,並也使用待提供給該輸入訊號的該延遲量而得到的計算 結果,在該校正週期以外的時間設定該延遲線的該延遲級 數,且該單元延遲判定單元可能基於該計數値係依據該相 位比較結果上升或下降的該升/降計數器之該値將該單元 延遲級數判定爲該單元延遲控制値,並將該等單元延遲級 的判定數量提供給該延遲設定單元。 或者,該延遲設定單元可能該延遲設定單元可能基於 該單元延遲控制値實施該延遲元件之電源電壓的設定,並 依據待提供給該輸入訊號的延遲量實施該延遲線之該延遲 級數的設定,且該單元延遲判定單元可能基於該計數値依 據該相位比較結果上升或下降之該升/降計數器的該値判 定用於該延遲元件之該電源電壓的該設定之該單元延遲控 制値,並將該已判定單元延遲控制値提供至該延遲設定單 元。 又,該升/降計數器可能包括該計數値依據該相位比 較結果上升或下降的次計數器,以及該計數値上升或下降 至該次計數器之設定最大値及設定最小値的主計數器。 201214427 根據本揭示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光學頭單元 ’藉由實施依據相關於記錄媒體之記錄驅動脈衝.的記錄操 作實施資訊記錄;以及記錄驅動脈衝產生單元,基於記錄 資料產生該記錄驅動脈衝。 此處,該記錄驅動脈衝產生單元可能包括:邊緣脈衝 產生器,當產生依據該記錄資料的該記錄驅動脈衝時,將 指示一或複數個邊緣時序爲時序調整目標的一或複數個邊 緣脈衝輸出,相關於該等邊緣脈衝各者在該校正週期中重 疊測試脈衝與該邊緣脈衝,並相關於各測試脈衝產生具有 單元延遲量的比較脈衝;複數條延遲線,安裝成對應於各 邊緣脈衝,該等延遲線各者可變地設定待提供給輸入邊緣 脈衝的延遲量:複數個延遲設定單元,安裝成對應於各延 遲線,並使用單元延遲控制値實施相關於對應延遲線之延 遲設定,該單元延遲控制値用於實施待提供給該輸入邊緣 脈衝之延遲量的延遲及對應延遲線中的預定單元延遲量之 延遲;光脈衝產生器,使用已通過各延遲線的各邊緣脈衝 產生該記錄驅動脈衝;以及複數個單元延遲判定單元,安 裝成對應於各延遲線,各單元延遲判定單元藉由在該校正 週期中將該單元延遲控制値提供至對應延遲設定單元而將 單元延遲量的該延遲設定至該對應延遲線、基於該比較脈 衝及經由對應延遲線施加該單元延遲量的該測試脈衝之間 的相位比較結果判定等效於該單元延遲量之該單元延遲控 制値、並將已判定之單元延遲控制値作爲校正結果的該單 元延遲控制値供應至該對應延遲設定單元。 -8- 201214427 又,該等單元延遲判定單元各者可能基於計數値依據 該相位比較結果上升或下降之升/降計數器的値判定該單 元延遲控制値。 又,將延遲元件串聯連接於複數級中的該等延遲線各 者可能藉由設定在該等延遲設定單元各者中之該延遲元件 的該級數延遲輸入訊號。 又,該等延遲設定單元各者可能基於使用用於設置成 該單元延遲控制値之該預定單元延遲量的該延遲之該單元 延遲級數,並也使用待提供給對應邊緣脈衝的該延遲量而 得到之計算結果,在該校正週期以外的時間設定對應延遲 線的該延遲級數,且該等單元延遲判定單元各者可能基於 該計數値係依據該相位比較結果上升或下降的該升/降計 數器之該値將該單元延遲級數判定爲該單元延遲控制値’ 並將該等單元延遲級的判定數量提供給對應延遲設定單元 0 或者,該等延遲設定單元.各者可能基於該單元延遲控 制値實施對應延遲線的該延遲元件之電源電壓的設定,並 依據待提供給對應邊緣脈衝之該延遲量實施對應延遲線之 該延遲級數的設定,且該等單元延遲判定單元各者可能基 於該計數値依據該相位比較結果上升或下降之該升/降計 數器的該値判定用於該延遲元件之該電源電壓的該設定之 該單元延遲控制値,並將該已判定單元延遲控制値提供至 對應延遲設定單元。 又,該升/降計數器可能包括該計數値依據該相位比 -9 - 201214427 較結果上升或下降的次計數器,以及該計數値上升或下降 至該次計數器之設定最大値及設定最小値的主計數器。 又’該光學頭單元可能係光學拾取單元,並藉由將相 關於光學記錄媒體之該記錄操作實施爲依據記錄驅動脈衝 的雷射輸出而實施該資訊記錄,且該記錄驅動脈衝產生單 元可能基於該記錄資料將雷射驅動脈衝產生爲該記錄驅動 脈衝。 又’該記錄資料可能係作爲有限執行長度碼的記錄資 料,並可能另外包括產生遮罩訊號的遮罩訊號產生單元, 使得該記錄資料之執行長度變成規定長度或更長的週期係 該校正週期,且該邊緣脈衝產生器可能依據該遮罩訊號將 該測試脈衝與該邊緣脈衝重疊,從而輸出重疊脈衝。 又,在依據該遮罩訊號的該校正週期中,可能將用於 從經由該延遲線輸入之該邊緣脈衝移除該測試脈衝的測試 脈衝移除電路設置在該光脈衝產生器中。 根據本揭示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延遲量校正 方法,包括:在基於該單元延遲控制値設定該延遲線中之 該單元延遲量的該延遲之後的校正週期中將測試脈衝與該 輸入訊號重疊,並產生具有相關於該測試脈衝之該單元延 遲量的比較脈衝;實施該比較脈衝及經由該延遲線施加該 單元延遲量的該測試脈衝之間的相位比較;以及基於該相 位比較結果判定等效於該單元延遲量的該單元延遲控制値 ,並致能將作爲校正結果之單元延遲控制値的該已判定單 元延遲控制値使用在該延遲線之該延遲量的後續設定中。 -10- 201214427 在本揭示發明中,該延遲線的延遲量校正可能使用延 遲該輸入訊號(例如,邊緣脈衝)之該延遲線自身實施。 亦即,在預定校正週期中,藉由重疊測試脈衝及輸入 訊號,可能通過以單元延遲量設定的延遲線。可能在此延 遲線中延遲的測試脈衝及具有相關於該測試脈衝之單元延 遲量的參考脈衝之間實施相位比較。藉由該相位比較結果 ,可能校正該單元延遲控制値。因爲在使用提供給該輸入 訊號的該延遲量及該單元延遲控制値之該延遲線上實施延 遲設定(例如,延遲級數的設定或延遲元件之電源電壓的 設定),可能藉由連續地校正該單元延遲控制値實施具有 高精確性的延遲設定。 根據本揭示發明的實施例,該延遲線的延遲量校正係 使用延遲該輸入訊號(邊緣脈衝)的該延遲線自身實施, 使得可能實施具有高精確性的延遲量校正。特別係使用用 於各邊緣脈衝的延遲線實施該延遲量校正,使得可能實施 吸收該等延遲線之間的元件之變異的延遲量校正。因此, 在該記錄裝置中,可能依據溫度條件等產生具有高精確性 的記錄驅動脈衝,關聯穩定記錄特徵。 此外,可能不設置校正延遲線,使得可能防止電路尺 寸的增加。 【實施方式】 在下文中,將描述根據本揭示發明之實施例的可變延 遲電路、記錄裝置、以及延遲量校正方法。此處,將實施 -11 - 5 201214427 相關於光碟之記錄及再生的光碟驅動裝置提供爲該記錄裝 置之範例。此外,將提供將本揭示發明的可變延遲電路載 置在該光碟驅動裝置之寫入策略單元中的範例。描述將以 下列順序產生: 1.光碟驅動裝置的組態 2 ·雷射驅動脈衝的產生 3. 比較範例及DLL的組態 4. 第一實施例 5. 第二實施例 6. 第三實施例 7·第四實施例 8 .修改範例 [1.光碟驅動裝置的組態] 將參考圖1詳細地描述根據本揭示發明的實施例之光 碟驅動裝置的組態。 根據本實施例的光碟驅動裝置可能實施相關於光碟( CD)、數位多樣化光碟(DVD )、藍光光碟(註冊商標) 、或再生專用光碟,如次世代光碟等、或可錄光碟(單次 寫入光碟或可重寫光碟)的再生或記錄。 例如,可錄藍光光碟在具有40 5nm之波長的雷射(所 謂的藍光雷射)及具有0.85之NA的物鏡之間的組合條件下 實施相變化標記或色素變化標記的記錄或再生,且該記錄 及再生使用〇.32μπι之軌距、0.12μιη/位元的線密度、以及 -12- 201214427 作爲單一記錄及再生單元(RTjB :記錄單元區塊)之64KB (仟位元組)的資料區塊實施。 此外’在再生專用光碟上,再生專用資料係以具有約 λ / 4之深度的裝飾孔記錄。相似地,軌距爲〇 · 3 2 μ m,且線 密度爲〇· 12 μηι/位元。將64KB的資料區塊使用爲單一再生 單元(RUB)。 RUB ’亦即’記錄及再生單元變成藉由,例如,在 156個符號χ496個訊框的ECC區塊(叢集)之前及之後, 加入1訊框的連接區域而產生的共498個訊框。 此外,在可錄光碟的情形中,將彎曲溝槽(擺動)形 成在可錄光碟上,且該擺動溝槽係記錄及再生軌。溝槽的 擺動包含所謂的AD IP (預溝槽定址)資料。因此,可能藉 由偵測溝槽的擺動資訊得到光碟上的位址。 在可錄光碟的情形中,將基於相變化標記的記錄標記 記錄在藉由擺動溝槽形成的軌上,然而,該相變化標記係 藉由RLL(1,7)PP調變方案(RLL:有限執行長度、PP:同 位保留/禁止rmtr(重複最小轉移執行長度))等以〇·12μιη/ 位元及〇.〇8Mm/ch位元的線密度記錄。 當頻道時鐘週期爲「T」時,標記長度從2T至8T。 在再生專用光碟的情形中,未形成溝槽’然而,相似 地,將以RLL(1,7)ΡΡ調變方案調變的資料記錄爲裝飾孔串 〇 當載入至光碟驅動裝置時,將光碟90 ’諸如藍光光碟 或DVD,堆疊在未顯示的轉盤上,且在記錄/再生時’藉 -13- 201214427 由轉軸馬達2以固定線速度(CLV)或固定角速度(CAV ) 旋轉地驅動。 此外,當再生時,藉由光學拾取器1 (光學頭)讀取 記錄在光碟90之軌上的標記資訊。 此外’當將資料記錄在光碟90上時,藉由光學拾取器 1在光碟90之軌上將使用者資料記錄爲相變化標記或色素 變化標記。 此外’例如,藉由裝飾孔或擺動溝槽在光碟90的內圓 周區域91上將光碟實體資訊等記錄爲再生專用管理資訊, 然而此資訊的讀取係藉由拾取器1實施。 此外,嵌入爲光碟90之溝槽軌的擺動之ADIP資訊的讀 取係藉由光學拾取器1相關於光碟90實施。 光學拾取器1包括作爲雷射光源的雷射二極體、用於 偵測反射光的光偵測器、作爲輸出端使用的物鏡、以及經 由物鏡將雷射光照射至光碟表面,並將來自光碟之反射光 引導至光偵測器的光學系統。 藉由二軸機構將拾取器1內的物鏡保持成可在循軌方 向及對焦方向上移動。 此外,整體拾取器1係藉由螺紋機構3而可在光碟之徑 方向上移動。 此外,驅動電流藉由雷射驅動器1 3在拾取器1的雷射 二極體中流動,使得雷射光發射。 來自光碟90的反射光係藉由光偵測器偵測,並轉換成 與接收光量等效的電訊號,從而提供至矩陣電路4。 -14 - 201214427 矩陣電路4包括電流-電壓轉換電路,其將來自複數個 光偵測器的輸出電流轉換爲個別電壓、及矩陣計算/放大 電路等,並在矩陣計算處理的基礎上產生訊號。 例如,矩陣電路4產生與再生資料等效的再生資訊訊 號(RF訊號)、用於伺服控制的聚焦誤差訊號、及循軌誤 差訊號等。 此外,產生相關於溝槽之擺動的訊號,亦即,作爲偵 測該擺動之訊號的推挽訊號。 將從矩陣電路4輸出的再生資訊訊號提供至資料偵測 處理單元5,將聚焦誤差訊號及循軌誤差訊號供應至光學 區塊伺服電路11,並將推挽訊號提供至擺動訊號處理電路 6 〇 資料偵測處理單元5實施該再生資訊訊號的二進位化 處理。 例如,在資料偵測處理單元5中,實施RF訊號的A/D 轉換處理、藉由PLL的再生時鐘產生處理、RP (部分回應 )等化處理、及維特比解碼(最大似然解碼)等。藉由部 分回應最大似然處理(P RM L偵測方案)得到二進位資料 串。 此外’資料偵測處理單元5將作爲從光碟90讀取之資 訊的二進位資料串提供至後級的編碼/解碼單元7。 編碼/解碼單元7在再生時實施再生資料的解調變處理 ,並在記錄時實施記錄資料的調變處理。亦即,當再生時 ,實施資料解調變、解交錯、ECC解碼、及位址解碼等, 201214427 且當記錄時,實施EC C編碼、交錯、及資料調變等。 當再生時,將在資料偵測處理單元5中解碼的二進位 資料串提供至編碼/解碼單元7。在編碼/解碼單元7中,實 施相關於二進位資料串的解調變處理,並得到來自光碟90 的再生資料。亦即,例如,實施有限執行長度碼調變,諸 如RLL(1,7)PP調變,使得相關於記錄在光碟90上的資料實 施解調變處理及實施誤差校正的ECC解碼處理,從而得到 來自光碟90的再生資料。 將在編碼/解碼單元7中解碼成再生資料的資料傳輸至 主機介面8、並基於系統控制器10的指令傳輸至主機裝置 200。例如,將電腦裝置、及視聽(AV )系統裝備等提供 爲主機裝置200的範例。 當相關於光碟90記錄/再生時,實施ADIP資訊的處理 〇 亦即,作爲相關於溝槽之擺動的訊號,從矩陣電路4 輸出的推挽訊號變成在擺動訊號處理電路6中數位化的擺 動資料。此外,產生藉由PLL處理而與推挽訊號同步化的 時鐘。 在AD IP解調變電路16中將擺動資料解調變成構成 ADIP位址的資料串流,以因此提供至位址解碼器9。 位址解碼器9在所提供的資料上實施解碼,以得到位 址値,並提供至系統控制器1 0。 當記錄時’從主機裝置200轉移記錄資料,然而,經 由主機介面8將記錄資料提供至編碼/解碼單元7。 -16- 201214427 在此情形中,編碼/解碼單元7將誤差校正碼加入( ECC編碼)、交錯、及次碼加入等實施爲記錄資料的編碼 。此外,實施相關於受此等處理之資料的有限執行長度碼 調變等,諸如RLL(1-7)PP方案。 將在編碼/解碼單元7中受處理的記錄資料提供至寫入 策略單元14。在寫入策略單元14中,實施相關於記錄層、 雷射光之斑點形狀、及記錄線速度等之特徵,作爲記錄補 償處理之雷射驅動脈衝的波形調整。其次,將雷射驅動脈 衝輸出至雷射驅動器13。 雖然於稍後詳細地描述,在此範例情形中,特別在寫 入策略單元14中將抹除偏壓時序(EB_TIM)及尖峰脈衝 時序(PP_TIM )產生爲雷射驅動脈衝,並將已產生的時 序輸出至雷射驅動器13。針對抹除偏壓時序(EB_TIM ) 及尖峰脈衝時序(PP_TIM )的產生,採用基於記錄資料 將延遲施加至延遲線中之各邊緣脈衝的組態。在此組態中 ,使用根據本實施例的可變延遲電路。 雷射驅動器13基於受記錄補償處理之雷射驅動脈衝將 電流流入拾取器1內的雷射二極體,使得實施雷射發射驅 動。因此,將等效於記錄資料的標記形成在光碟90上。 另外,雷射驅動器1 3包括所謂的APC (自動功率控制 )電路,並在藉由使用爲設置在拾取器1內的雷射功率之 監視器的偵測器之輸出監視雷射輸出功率的同時,將雷射 輸出控制成固定,與溫度等無關。從系統控制器1 〇提供雷 射輸出在記錄及再生時的目標値,使得將各雷射輸出等級 -17- 201214427 控制成變成在記錄及再生時的目標値。 光學區塊伺服電路11接收來自矩陣電路4的聚焦誤差 訊號’並從循軌誤差訊號產生各種伺服驅動訊號,諸如聚 焦、循軌、循螺紋等,從而實施伺服操作。 亦即’光學區塊伺服電路11依據聚焦誤差訊號及循軌 誤差訊號產生聚焦驅動訊號及循軌驅動訊號,並藉由二軸 驅動器18驅動拾取器1內之二軸機構的聚焦線圈及循軌線 圈。因此’產生基於拾取器1、矩陣電路4、光學區塊伺服 電路11、二軸驅動器18、以及二軸機構的循軌伺服迴路及 聚焦伺服迴路。 另外’依據來自系統控制器10的循軌跳躍指令,光學 區塊伺服電路11關閉該循軌伺服迴路,並輸出跳躍驅動訊 號,從而實施循軌跳躍作業。 此外’光學區塊伺服電路11產生得到爲循軌誤差訊號 之低頻成份的螺紋誤差訊號,或基於來自系統控制器1 〇的 存取執行控制等的螺紋驅動訊號,並藉由螺紋驅動器15驅 動螺紋機構3。螺紋機構3具有包括保持拾取器1之主軸、 螺紋發動機、以及轉移齒輪的機構(未圖示).,並依據螺 紋驅動訊號驅動螺紋發動機,使得可能實現拾取器1的滑 動移動。 轉軸伺服電路12將轉軸馬達2控制成CLV-旋轉。 轉軸伺服電路1 2得到相關於作爲轉軸馬達2之目前轉 動速度資訊的擺動訊號在PLL處理中產生之時鐘,並比較 已得到的時鐘及預定CLV參考速度資訊,從而產生轉軸誤 -18- 201214427 差訊號。 此外,當再生資料時,使得藉由資料訊號處理電路5 內的PLL產生之再生時鐘變成轉軸馬達2的目前轉動速度資 訊,該轉軸誤差訊號係藉由比較再生時鐘及預定的CLV參 考速度資訊而產生。 另外,轉軸伺服電路12輸出依據轉軸誤差訊號產生的 轉軸驅動訊號,並藉由轉軸驅動器17實施轉軸發動機的 CLV旋轉。 此外,轉軸伺服電路12依據來自系統控制器10的轉軸 反衝/制動控制訊號產生轉軸驅動訊號,從而實施轉軸馬 達2的操作,諸如啓動、停止、加速、及減速等。 上述伺服系統及記錄與再生系統的各種操作係藉由微 電腦形成之系統控制器1 0控制。 系統控制器10依據來自主機裝置200經由主機介面8供 應的指令,實施各種處理。 例如’當從主機裝置200傳輸寫入指令時,系統控制 器10將拾取器1移動至待寫入位址。其次,藉由編碼/解碼 單元7 ’實施相關於從主機裝置2 0 0傳輸之資料(例如,視 訊資料、或音訊資料等)的上述編碼處理。其次,雷射驅 動器1 3依據已編碼資料實施雷射發射驅動,使得實施記錄 〇 此外’例如,在從主機裝置200供應記錄在光碟90上 之讀取指令或用於要求資料轉移之讀取指令的情形中,系 統控制器1 〇首先在作爲目標之指示位址上實施搜尋操作控 -19- 201214427 制。亦即,將指令傳輸至光學區塊伺服電路11,並使用藉 由搜尋指令指定爲目標之位址實施拾取器1的存取操作。 然後,系統控制器1 0將指示段中的資料傳輸至主機裝 置2 00 »亦即,實施從光碟90讀取資料,並在資料偵測處 理單元5及編碼/解碼單元7中實施再生處理,從而傳輸所 需資料。 此外’已將連接至主機裝置200的光碟驅動裝置描述 爲圖1的範例’然而,該光碟驅動裝置可能不連接至其他 裝置。在此情形中’設置操控單元或顯示單元,或資料輸 入/輸出之介面的組態與圖1之組態不同。因此,依據使用 者操控實施記錄或再生’且形成用於各種類型之資料的輸 入/輸出之端爲佳。當然,已考慮作爲該光碟驅動裝置之 組態範例的各種其他範例。 在圖2中,描繪寫入策略單元14的組態。此處,顯示 基於寫入策略單元14中的記錄資料(Data)產生雷射驅動 脈衝(抹除偏壓時序EB_TIM及尖峰脈衝時序pp_TIM)的 電路組態。 將記錄資料(Data)及頻道時鐘(c:l〇ck)輸入至資 料型樣偵測器3 1。資料型樣偵測器3】判定記錄資料(D ata )之標§Β /間距的型樣。例如,資料型樣偵測器3丨偵測2τ 標妃至8Τ標纪、同步(9Τ標記)、2了間距至8τ間距、以 及同步(9Τ間距)之型樣。 資料型樣偵測器3〗依據已偵測型樣將位址値( ADRS — EBF、ADRS_EBR、ADRs —LpR、adrs LPF、 -20- 201214427 ADRS_TPR、ADRS_TPF、ADRS_MPF )輸出至延遲 RAM 3 5 a至 3 5 g。 此外,「EBF」、「EBR」、「LPRj 、 「LPF」、厂 TPR」、「TPFj 、以及「MPF」各者分別指示雷射驅動脈 衝的邊緣時序,如將於圖4C描述的。特別係有係寫入策略 單元14中之時序調整目標的邊緣時序。在下文描述中,將 「EBF」、「EBR」、「LPR」、「LPF」、「TPR」、「 TPF」、以及「MPF」分別附接至各訊號(脈衝),然而 ,彼等指示等效於邊緣時序處理的訊號。 此外,資料型樣偵測器3 1在預定執行長度或更長長度 之型樣時,諸如,同步標記週期,或8T標記及8T間距,輸 出遮罩訊號(MSK_MK、DMSK — MK、MSK_SP、以及 DMSK_SP )。依據預定執行長度或更長長度輸出遮罩訊號 MSK_MK、DMSK — MK、MSK_SP、以及 DMSK_SP。此等遮 罩訊號係用於設定延遲線33 a至33 g之延遲量的校正週期之 訊號。 將記錄資料(Data)及頻道時鐘(Clock)輸入至邊 緣脈衝產生器32。當產生等效於記錄資料(Data)的雷射 驅動脈衝(EB_TIM及PP_TIM )時,邊緣脈衝產生器32輸 出指示係時序調整目標之一或多個邊緣時序的一或多個邊 緣脈衝。在此範例中,藉由將「EBF」、「EBR」、「LPR j 、「LPF」、「TPR」、「TPFj 、以及「MPF」的邊緣 致能爲調整目標,輸出邊緣脈衝(WPR_EBF、WPR_EBR 、WPR LPR、WPR LPF、WPR TPR、WPR TPF、以及 -21 - 201214427 WPR_MPF) » 此外,在此情形中,邊緣脈衝產生器3 2在等效於遮罩 訊號(MSK_MK及MSK_SP)之輸入的時序,將用於延遲 量之校正操作的測試脈衝輸出。將測試脈衝與邊緣脈衝( WPR_EBF 、 WPR_EBR 、 WPR_LPR 、 WPRLPF' WPRTPR 、WPR_TPF、以及WPR_MPF)重疊,從而輸出。 此外,邊緣脈衝產生器32產生相關於測試脈衝具有預 定單元延遲量(例如,等效於1T週期的延遲量)的各比較 脈衝(TPR_EBF 、 TPR_EBR 、 TPR_LPR 、 TPR_LPF 、 TPR_TPR、 TPR_TPF、以及TPR_MPF)。 將延遲線3 3 a至3 3 g設置爲用於延遲個別邊緣脈衝( WPR_EBF ' WPR_EBR ' WPR_LPR、WPR LPF ' WPR_TPR 、WPR_TPF、以及WPR_MPF )的延遲線。 將在延遲線33a至33g中延遲的邊緣脈衝(DWP_EBF、 DWP EBR、DWP_LPR、DWP_LPF、DWP_TPR、DWP_TPF 、以及DWP_MPF )供應至光脈衝產生器34。 另外,也將延遲之前的邊緣脈衝WPR_MPF提供至光 脈衝產生器3 4。 光脈衝產生器34使用通過個別延遲線33a至33g的個別 邊緣脈衝(DWP_EBF、DWP_EBR、DWP_LPR、DWP — LPF 、DWP_TPR、DWP_TPF、以及 DWP_MPF )藉由預定邏輯 操作產生雷射驅動脈衝(EB_TIM及PP_TIM ),並將已產 生之雷射驅動脈衝輸出至雷射驅動器1 3。 此外,將遮罩訊號(MSK_MK及MSK_SP)提供至光 -22- 201214427
脈衝產生器3 4,並在與此等效的時序實施與邊緣脈衝( DWP EBF、DWP_EBR、DWP_LPR、DWP_LPF、DWP TPR 、DWP_TPF、DWP_MPF)重疊之測試脈衝的消除。 將延遲RAM 35 ( 35a至35g)、乘法器36 ( 36a至36g )、以及選擇器3 7 ( 3 7a至37g )設置爲相關於各延遲線 33a至33g的延遲設定單元。 在延遲RAM 35 ( 35a至35g)中,儲存相關於各邊緣 脈衝提供之延遲量。各延遲RAM 35 ( 35a至35g)依據來 自資料型樣偵測器31的位址値讀取延遲量資料(DLY_EBF 、DLYEBR 、 DLY_LPR 、 DLY_LPF 、 DLYTPR 、 DLY_TPF、以及DLY_MPF)。 例如’在延遲RAM 3 5 a中,藉由來自資料型樣偵測器 31的位址値ADRS_EBF指定依據目前記錄資料(Data)之 資料型樣儲存待提供至邊緣脈衝WPR_EBF之延遲量資料的 位址。從延遲RAM 3 5 a讀取儲存在指定位址中的延遲量資 料DLY_EBF。例如,在以等效於(5/32 ) T的時間延遲的 情形中,延遲量資料DLY — EBF係5/32的値。 將來自個別延遲RAM 35a至35g的延遲量資料( DLY_EBF 、 DLY_EBR 、 DLY_LPR 、 DLY_LPF 、 DLY_TPR 、DLY — TPF、以及DLY — MPF)分別供應至乘法器36a至36g ο 將來自各單元延遲判定單元3 8 a至3 8 g的參考延遲級數 (DREF_EBF 、 DREF_EBR 、 DREF_LPR 、 DREF_LPF 、 DREF_TPR、DREF —TPF、以及 DREF_MPF)作爲單元延遲 -23- 201214427 控制値供應至乘法器3 6a至3 6g。參考延遲級數係指示用於 在延遲線33a至33 g中實現單元延遲量之延遲(例如,等效 於1T週期的延遲量)的延遲級數之値。 各乘法器36a至36g輸出相關於各延遲線33 a至33g之延 遲級數的設定値(DSTP_EBF、DSTP_EBR、DSTP_LPR、 DSTP_LPF、DSTP_TPR、DSTP_TPF、以及 DSTP_MPF )。 例如,乘法器36a將延遲量資料DLY_EBF乘以參考延 遲級數DREF_EBF,並將乘法結果輸出爲相關於延遲線33a 之延遲級數的設定値DSTP_EBF。假設將延遲量資料 DLY_EBF = 5/32,亦即,(5/3 2 ) T的延遲提供至邊緣脈衝 WPR_EBF。此外,在參考延遲級數DREF_EBF = 64的情形 中,亦即,在延遲線33a中提供1T之延遲,實施64級的延 遲。在此情形中,乘法器36a將從(5/32) χ64=Ι0產生之 延遲級數DSTP_EBF=10的設定値輸出至延遲線33a。因此 ,在延遲線33a中,設定10級延遲元件的延遲。 然而,經由各選擇器37a至37g將乘法器36a至3 6g的輸 出供應至各延遲線33a至3 3g。 選擇器37a至37g典型地選擇乘法器36a至36g的輸出, 並將來自乘法器36a至36g之延遲級數的設定値( DSTP_EBF 、 DSTP_EBR 、 DSTPLPR 、 DSTPLPF 、 DSTP_TPR、DSTP_TPF、以及 DSTP_MPF)供應至延遲線 3 3 a 至 3 3 g 0 在選擇器37a至37g中,藉由遮罩訊號(DMSK_MK及 DMSK_SP )實施切換控制。在延遲量的校正週期中,選擇 -24- 201214427 器37a至37g藉由遮罩訊號(DMSK_MK及DMSK_SP)選擇 單元延遲判定單元38a至3 8g的輸出。 單元延遲判定單元38a至3 8g將參考延遲級數( EBFDLLCNT ' EBR_DLL_CNT 、 LPR DLL_CNT 、 LPF_DLL_CNT 、 TPR_DLL_CNT 、 TPF_DLL_CNT 、以及 MPF — DLL — CNT )供應至選擇器3 7a至3 7g,作爲單元延遲 控制値。 參考延遲級數(EBF_DLL_CNT至MPF_DLL_CNT )係 藉由單元延遲判定單元38a至38g中的升/降計數器(見圖 12的41 a等)的計數値,其將於稍後詳細描述。同時,供 應至乘法器36a至36g的參考延遲級數(DREF_EBF至 DREF_MPF )係相關於升/降計數器之計數値經由鎖定偵測 單元(見圖12的42a等)得到之鎖定狀態中的計數値。 在校正週期中,選擇器37 a至37g選擇參考延遲級數( EBF —DLL_CNT至MPF —DLL一CNT ),並將已選擇數供應至 延遲線33a至33g。在此情形中,延遲線33a至33g將等效於 1T之級數的延遲實施爲升/降計數器在當時的計數値。 將邊緣脈衝(DWP_EBF至DWP_MPF ),亦即,個別 延遲線33a至33g的輸出供應至單元延遲判定單元38a至38g 。此意謂著在校正週期中供應邊緣脈衝(DWP_EBF至 DWP_MPF)及重疊測試脈衝。 此外,將來自邊緣脈衝產生器32的比較脈衝( TPR_EBF至TPR_MPF )供應至單元延遲判定單元38a至38g -25- 201214427 將單元延遲判定單元3 8 a至3 8 g提供成對應於各延遲線 33 a至33g。在校正週期中,各單元延遲判定單元38 a至38g 將單元延遲控制値(參考延遲級數EBF_DLL_CNT至 MPF_DLL_CNT )提供至對應之延遲量可變設定單元35、 36'以及37 (在此範例中,係選擇器37a至37g),並設定 在對應延遲線33 a至33g中之單元延遲量(1T延遲)的延遲 〇 另外,單元延遲判定單元38a至38g在比較脈衝( TPR — EBF至TPR_MPF )及經由對應延遲線3 3 a至3 3 g提供單 兀延遲量(1T延遲)的測試脈衝,亦即,與邊緣脈衝( DWP_EBF至DWP_MPF )重疊的測試脈衝,之間實施相位 比較。其次,實施等效於相位比較結果的升/降計數,使 得得到等效於單元延遲量的單元延遲控制値(參考延遲級 數 EBF_DLL_CNT 至 MPF_DLL_CNT 、以及 DREF_EBF 至 DREF_MPF)。 其次,如上文所述,將參考延遲級數DREF_EBF至 DREF — MPF供應至乘法器36a至36g ,作爲校正結果。 在此範例中,將寫入策略單元1 4組態成如圖2所示。 雷射驅動脈衝(抹除偏壓時序EB_TIM及尖峰脈衝時序 PP_TIM)係藉由圖2所示之組態基於記錄資料(Data)產 生。此外,藉由單元延遲判定單元38a至38g的操作依序校 正各延遲線33a至33g中的延遲量設定,使得雷射驅動脈衝 (EB_TIM及PP_TIM )的精確度穩定。 在下文中,將詳細描述雷射驅動脈衝(EB_TIM及 -26- 201214427 ΡΡ_ΤΙΜ )的產生操作。 [2.雷射驅動脈衝的產生] 如在根據本實施例的光碟驅動裝置中,記錄補償係藉 由在等效於光碟90之記錄裝置中的寫入策略單元14以高精 確度實施。 首先,將記錄補償的觀念描繪於圖3Α及3Β中。 圖3Α顯示在單次寫入型光碟記錄時的雷射發射波形, 且圖3Β顯示在可重寫型光碟記錄時的雷射發射波形(各者 均係範例)。 將頻道時鐘(Clock)及記錄資料(Data)共同顯示 在圖3A及3B各者中。此外’顯示藉由已顯示之雷射發射波 形記錄在光碟90上的標記串。 二種類型皆係熱記錄’且當雷射發射波形之高度(發 射功率)及其寬度(發射時序)未受適當的控制時,記錄 在光碟90上的標記長度從原始記錄資料移位,從而導致再 生特徵及資料可靠性退化。 在圖4A' 4B、以及4C中描繪用於得到圖3A及3B所示 之雷射發射波形的操作。 圖4A顯示雷射驅動器13內的雷射二極體驅動系統。在 圖4A中,顯示光學拾取器1內的雷射二極體1&,然而,將 電流開關46、47、以及48設置在雷射二極體la中。 電流開關46、47、以及48包括顯示於圖4B中的不同對 電晶體Q1及Q2,以及可變電流源IG。 -27- 201214427 作爲使用在光學記錄裝置中之光源的雷射二極體la ( 半導體雷射)係電流驅動元件。 因此,用於以外部訊號控制可變電流源IG的電流開關 46、47、以及48與雷射二極體la開集極連接或開汲極佈線 OR連接’使得產生顯示於圖4C中的雷射發射波形。 如圖4C所示,雷射發射波形包括DC部分、抹除偏壓 部分、以及尖峰脈衝部分。例如,將作爲DC部分的固定電 流400mA、抹除偏壓部分的電流20mA、以及尖峰脈衝之電 流4〇mA組合,以產生雷射發射波形。 其次,在作爲來自上述寫入策略單元14之雷射驅動脈 衝的抹除偏壓時序EB_TIM中控制作爲抹除偏壓之電流, 並在尖峰脈衝時序PP_TIM中控制作爲尖峰脈衝的電流。 將抹除偏壓時序EB_TIM及尖峰脈衝時序PP_TIM的波型顯 示在圖4C的下半部中。 亦即,將抹除偏壓時序EB_TIM不同地輸入至電流開 關46。因此,控制不同對的電晶體Q1及Q2,且抹除偏壓 部的20mA電流藉由可變電流源IG流動。 此外,將尖峰脈衝時序PP_TIM不同地輸入至電流開 關47。因此,控制不同對的電晶體Q 1及Q2,且尖峰脈衝 部的40mA電流藉由可變電流源IG流動。 此外,當記錄時,藉由連接將DC時序DC_TIM不同地 輸入至電流開關48。因此,控制不同對的電晶體Q 1及q2 ,且40mA的固定電流藉由可變電流源IG流動。 結果,藉由此等的組合,等效於雷射發射波形的電流 -28- 201214427 流入雷射二極體1 a,從而發射雷射。 尖峰脈衝及抹除偏壓的等級取決於各電流開關47及46 之可變電流源的電流値設定。 至於記錄補償,僅調整雷射發射波形的尖峰脈衝及抹 除偏壓之時序以及脈衝等級。典型地,將調整精確度實現 爲比同步電路之1時鐘(1T)更精細,且難以僅使用同步 電路組態記錄補償電路。此處,寫入策略單元14產生藉由 使用延遲線3 3 a至3 3 g調整邊緣時序而得到的尖峰脈衝時序 PP —TIM及抹除偏壓時序EB_TIM。 例如,顯示於圖4C中之各雷射驅動脈衝(pp_TIM及 EB_TIM )的邊緣時序係調整目標。 尖峰脈衝時序PP_TIM係組態自標記單元前導脈衝LP (前導脈衝)、標記單元尾隨脈衝TP (尾隨脈衝)、以及 中間脈衝MP (多重脈衝)。然而,尖峰脈衝時序PP_TIM 的脈衝組態係藉由記錄之標記長度改變。 例如,在記錄2T標記時,尖峰脈衝時序PP_TIM係組 態自標記單元前導脈衝LP。 在記錄3T標記時,尖峰脈衝時序PP_TIM係組態自標 記單元前導脈衝LP及標記單元尾隨脈衝TP。 在記錄4T標記時,尖峰脈衝時序PP_TIM係組態自標 記單元前導脈衝LP、中間脈衝MP、以及標記單元尾隨脈 衝TP。 在記錄5T標記或以上時,中間脈衝MP的數量至少爲 -29 - 201214427 例如,關於上述脈衝組態,下列邊緣部分係調整目標 0 LPR :標記單元前導脈衝LP的上升邊緣(上升) LPF :標記單元前導脈衝LP的下降邊緣(下降) TPR :標記單元尾隨脈衝TP的上升邊緣 TPF:標記單元尾隨脈衝TP的下降邊緣 MPF :中間脈衝MP的下降邊緣 在記錄標記前導部中將抹除偏壓時序EB_TIM改變成L 位準。將此稱爲抹除偏壓下降(EBF ),並將抹除偏壓時 序EB_TIM在記錄標記尾隨部中.改變至Η位準的部分稱爲抹 除偏壓上升(EBR)。 其次,在抹除偏壓時序ΕΒ_ΤΙΜ中,下列邊緣部係調 整目標。 EBF:抹除偏壓時序ΕΒ_ΤΙΜ的下降邊緣 EBR:抹除偏壓時序ΕΒ_ΤΙΜ的上升邊緣 在顯示於圖2之根據本實施例的寫入策略單元14中, 記錄補償係使用作爲調整目標之七個部分的邊緣,相關於 尖峰脈衝時序ΡΡ_ΤΙΜ及抹除偏壓時序ΕΒ_ΤΙΜ實施,然後 產生雷射驅動脈衝(ΡΡ_ΤΙΜ及ΕΒ_ΤΙΜ)。 另外,記錄補償中的調整部分並未限制爲該等七個部 分。例如,在部分情形中,將中間脈衝ΜΡ的上升邊緣加 入調整部分中,或減少調整部分的數量。 圖5顯示依據記錄資料(Data )產生雷射驅動脈衝( PP_TIM及EB_TIM )的處理。此外,將藉由雷射驅動脈衝 -30- 201214427 (ΡΡ_ΤΙΜ及ΕΒ_ΤΙΜ )得到的雷射發射波形及記錄資料顯 示於圖5中。 在圖6Α中,僅將抹除偏壓時序ΕΒ_ΤΙΜ之產生部分從 圖2之上述組態中擷取出。 邊緣脈衝產生器32依據記錄資料(Data )及時鐘( Clock )輸出邊緣脈衝WPR_EBF及WPR_EBR。如圖5所示 ,邊緣脈衝WPR_EBF及WPR_EBR係指示來自NRZI記錄資 料(Data )之標記部分「1」的開啓及結束端之時序的脈 衝,亦即,EBF及EBR的時序。邊緣脈衝產生器32實施記 錄資料(Data )移位登錄,並實施邊緣偵測,從而產生邊 緣脈衝 WPR_EBF及 WPR_EBR。 將少於1T的延遲提供至延遲線33a及33b中的邊緣脈衝 WPR_EBF及 WPR_EBR。 完成此以從時鐘同步的邊緣脈衝WPR_EBF及 WPR_EBR得到如圖5所示之作爲規定EBF時序及EBR時序 的邊緣脈衝DWP_EBF及DWP_EBR。另外,將邊緣脈衝 WPR —EBF及WPR_EBR的延遲量設定在延遲級數DSTP一EBF 及DSTP_EBR的上述設定値中。 將已延遲之邊緣脈衝DWP_EBF及DWP_EBR輸入至光 脈衝產生器3 4。 在光脈衝產生器34中,如虛線內所示,設置EX-OR電 路7〇,作爲抹除偏壓時序EB_TIM的產生電路。因此,爲 在標記單元中得到「L」極性及在間距單元中得到「Η」極 性,在EX-OR電路70中相關於邊緣脈衝DWP EBF及 -31 - 201214427 DWP — EBR操作互斥OR ,使得抹除偏壓時序eB_TIM如圖5 所示地產生。亦即,得到調整EBF及EBR之時序的抹除偏 壓時序EB_TIM。 另外,如圖5所示,針對由EX-OR電路70產生脈衝的 目的,將僅有極性關係使用極性在一時間的EBF及EBR之 邊緣反相的邊緣脈衝WPR_EBF及WPR_EBR管理之方案提 供爲範例,然而,抹除偏壓時序EB_TIM的產生方案並未 受限於此。 其次,將詳細描述尖峰脈衝時序PP_TIM之產生方案 的範例。 如上文所述,至於尖峰脈衝時序PP_TIM,LPR、LPF 、TPR、TPF、以及MPF係調整目標的邊緣時序。 如圖2所示,邊緣脈衝產生器32輸出指示對應於LPR、 LPF、TPR、TPF、以及MPF之時序的邊緣脈衝WPR_LPR、 WPR_LPF、WPR_TPR、WPR_TPF、以及 WPR_MPF。 與抹除偏壓時序EB_TIM的情形相似,將規定延遲施 加至延遲線3 3 c至3 3 g中的彼等,並如圖5所示,將彼等作 爲邊緣脈衝 DWP_LPR、DWP_LPF、DWP_TPR、DWP_TPF 、以及DWP_MPF施加至光脈衝產生器34。 在光脈衝產生器34中,將如圖6B所示之邏輯操作電路 設置爲尖峰脈衝時序PP_TIM的產生電路。 EX-OR電路71藉由操作邊緣脈衝DWP_LPR及DWP_TPF 的互斥OR產生具有寬度範圍從LPR至TPF的脈衝PP_1,如 圖5所示。 -32- 201214427 相似地,ΕΧ-OR電路72藉由操作邊緣脈衝DWP_LPF及 DWP — TPR的互斥OR產生具有寬度範圍從LPF至TPR的脈衝 PP_2,如圖5所示。 經由AND電路75中之反相器74操作相關於脈衝PP_12 反相訊號及脈衝PP_2的邏輯AND,使得產生標記單元前導 脈衝LP (前導脈衝)及標記單元尾隨脈衝TP (尾隨脈衝) 的時序。 另外,在ΕΧ-OR電路73中相關於延遲之前的邊緣脈衝 WPR_MPF及相關於延遲之後的邊緣脈衝DWP_MPF操作互 斥OR,使得中間脈衝(多重脈衝)之時序的脈衝PP_3如 圖5所示地產生。 最終,在OR電路76中,操作脈衝PP_3及AND電路75 之輸出(PP_1及PP_2 )的邏輯OR,使得可得到圖5所示之 期望PP_TIM。亦即,得到調整LPR、LPF、TPR、TPF、以 及MPF的尖峰脈衝時序PP_TIM。 此處,至於尖峰脈衝時序PP_TIM及抹除偏壓時序 EB_TIM,能針對調整各時序的目的在延遲線33a至33g中 實施少於1T的延遲。 在圖7A、7B、7C、以及7D中,顯示延遲線(33a至 3 3 g )的組態範例。 圖7A描繪具有複數個延遲元件80之入口選擇類型延遲 線。在此情形中,將1 024個元件級聯於延遲線中。將單一 延遲元件80實現爲使得反相器的2級如圖7B所示地級聯, 或將NAND電路之2級如圖7C所示地級聯。 -33- 201214427 至於延遲元件80的級聯,分接選擇器81依據延遲級數 DSTP的設定値選擇輸入級。可變延遲時間係藉由改變從 輸入訊號dl_in至輸出訊號dl_out的通過級數而得到。 圖7D描繪具有複數個延遲元件80之出口選擇類型延遲 線。在此情形中,將1 024級級聯於延遲線中。 至於延遲元件80的級聯,分接選擇器81依據延遲級數 DSTP的設定値選擇輸出端》藉由改變從輸入訊號dl_in至 輸出訊號<H_〇ut的通過級數,可能得到可變延遲時間。 藉由上述組態的延遲線33a至33g,將任意延遲施加至 各邊緣脈衝(WPR_EBF至WPR_MPF ),使得圖4C所示之 「EBF」、「EBR」、「LPR」、「LPF」、「TPR」、「 TPF」、及^ MPF」的記錄補償調整時序實現。 然而,在將延遲元件80組態於CMOS邏輯電路中的情 形中,單一延遲元件的延遲量受溫度、電壓、及處理變異 所影響,且不能從外側控制。 因此,總延遲量係在目前延遲的基礎上藉由調整延遲 元件的數量而控制》 [3.比較範例的組態及DLL] 在下文中,將參考圖8描述於本揭示發明的處理中提 出之寫入策略單元1 4的組態。此係用於協助本揭示發明之 理解的比較範例。 另外,將相同的數字參考施加至與圖2之組件相同的 組件,且將僅描述與圖2之組件不同的組件。 -34- 201214427 資料型樣偵測器31輸出位址値ADRS_EBF至 ADRS_MPF。未實行圖2之遮罩訊號MSK_MK、DMSK_MK 、MSK_SP、以及 DMSK_SP 的輸出。 邊緣脈衝產生器32輸出邊緣脈衝WPR_EBF至 WPR_MPF。未實行測試脈衝及比較脈衝TPR_EBF至 TPR — MPF的輸出。 相關於邊緣脈衝WPR_EBF至WPR_MPF設置的延遲線 33a至33g係相同的。 光脈衝產生器34使用通過各延遲線33a至33g的各邊緣 脈衝DWP_EBF至DWP_MPF藉由預定邏輯操作產生雷射驅 動脈衝EB_TIM及PP_TIM,並將已產生之雷射驅動脈衝輸 出至雷射驅動器1 3。 將延遲RAM 35 ( 35a至35g)及乘法器36 ( 36a至36g )設置爲相關於各延遲線33a至33 g的延遲設定單元。未設 置圖2所示的選擇器37 (37a至37g)。 在圖8的比較範例中,設置延遲鎖定回路(DLL )電 路100,並藉由DLL電路100的操作組態各延遲線33a至33g 的延遲量。 將DLL電路100顯示於圖11A中,並將DLL電路100中之 相位偵測器103的組態顯示於圖1 1B中。此外,將DLL電路 100的操作波形顯示於圖9及10中。 DLL電路100包括,如圖11A所示,DLL脈衝產生器101 、延遲線1 02、相位偵測器1 03、升/降計數器1 04、以及鎖 定偵測單元105。 -35- 201214427 將時鐘(Clock)輸入至DLL脈衝產生器101。 時鐘同步的DLL脈衝產生器101產生測試脈衝TP及邊 緣在測試脈衝TP之雙週期中延遲1T的比較脈衝TPREF。將 測試脈衝TP輸入至延遲線102。 將延遲線1 02設置爲組態專用的延遲線,與延遲線33a 至33g分開。此組態係,例如,與圖7A及7D各者的組態相 同。 延遲線1 02以藉由得到爲升/降計數器1 04的計數値之 參考延遲級數DLL_CNT指定的級數延遲測試脈衝TP,並得 到延遲測試脈衝DTP。參考延遲級數DLL_CNT係指示等效 於1T延遲之級數的値。 將比較脈衝TPREF及延遲測試脈衝DTP輸入至參位偵 測器103。 相位偵測器1 03藉由電路元件實施第一到達判定,亦 即,實施比較脈衝TPREF及延遲測試脈衝DTPF之第一到達 判定的RS-正反器及D-正反器。在圖11B中,描繪使用D-正 反器的範例》 如圖1 1B所示,藉由係D-正反器1 10之時鐘輸入的延遲 測試脈衝DTP及係D輸入之比較脈衝TPREF的到達次序將係 Q輸出之QA訊號的極性反相。 其次,如下文所述地藉由在EX_0R電路1 12中操作QA 訊號及比較脈衝TPREF的互斥OR得到UP訊號》 如圖9Α所示,當延遲測試脈衝DTP係第一到達時,僅 有從延遲測試脈衝DTP的邊緣至比較脈衝TPREF之邊緣的 -36- 201214427 週期變成「L」’且其他週期變成「Η」。 此外,如圖9Β所示,當比較脈衝TPREF係第一到達時 ,僅有從比較脈衝TPREF的邊緣至延遲測試脈衝DTP之邊 緣的週期變成「L」,且其他週期變成「H」。 在相位偵測器1 03中,D-正反器1 1 1係藉由在延遲測試 脈衝DTP之上升邊緣的時鐘(Clock),及顯示在與比較脈 衝TPREF之二邊緣充份地分離之對應圖式中的更新訊號 UD_UPD之時序鎖存,使得D-正反器111最終在時鐘同步的 電路中受管理。此Q輸出係升/降指示訊號UD。 如圖1 1 A所示,將升/降指示訊號UD提供至升/降計數 器104。升/降計數器104實施計數以控制延遲線102的延遲 級數。 升/降計數器104基於來自相位偵測器103的升/降指示 訊號UD實施延遲級數之升計數及降計數,並將計數値輸 出爲參考延遲級數DLL_CNT。因此,藉由延遲線102控制 延遲量之每1T的延遲級數。 鎖定偵測單元1 05相關於藉由升/降計數器1 04指示在 參考延遲級數DLL_CNT中的延遲級數,實施目前延遲級數 及1時鐘及2時鐘之前的延遲級數之間的比較,並輸出參考 延遲級數DREF,以藉由指示延遲級數是否鎖定之鎖定訊 號LOCK並藉由延遲線102得到1T之延遲量。 另外,當1時鐘及2時鐘之前的延遲級數係分別相關於 目前延遲級數,亦即,作爲基於升/降計數器1〇4的目前計 數値之參考延遲級數DLL_CNT的DLL —CNT1及DLL_CNT2 -37- 201214427 時,鎖定訊號LOCK在DLL_CNT = DLL_CNT2時變成「H」 ,且鎖定訊號在其他時間變成「L」。 其次,例如,在 DLL_CNT = DLL_CNT2 或 DLL_CNT> DLL_CNT1時,將DLL_CNT1輸出爲參考延遲級數DREF, 並在其他時間輸出目前計數値DLL_CNT。 在圖10中,顯示將DLL鎖定的狀態。 藉由升/降指示訊號UD及以數個時鐘自更新訊號 UD_UPD延遲的計數升/降更新訊號UDC_UPD,參考延遲級 數DLL_CNT交替地重複升/降計數。 鎖定偵測單元1 05偵測上述之交替重複狀態,並將當 鎖定狀態LOCK爲「H」時之較高數或較低數之任一者的級 數輸出爲實現1T延遲的級數DREF。 具體地說,已揭示藉由鎖定在DREF = DLL_CNT ( LOCK=「L」)之上升邊緣的參考延遲級數DLL_CNT而得 到値的方案,且LOCK=「Η」係參考延遲級數DREF在 LOCK>「Η」時的値。 另外,在圖10中,升/降計數的單位爲1,然而,可能 使用多於1的任意整數。 再度參考至圖8,將描述比較範例的組態。 DLL電路100如上文所述地輸出參考延遲級數DREF。 此係針對在用於校正之延遲線1 02中得到1 T延遲的目的之 延遲級數的値。 將參考延遲級數DREF提供至乘法器36a至36g。其次 ,各乘法器36a至36g將來自各延遲RAM 35a至35g之參考延 -38- 201214427 遲級數DREF乘以延遲量資料(DLY_EBF至DLY_MPF ), 並輸出相關於各延遲線33a至33g之延遲級數DSTP_EBF、 DSTPEBR 、 DSTP_LPR 、 DSTP_LPF 、 DSTPTPR 、 DSTP_TPF、以及DSTP_MPF的設定値。 亦即,在比較範例的組態中,藉由DLL電路100使用 用於校正之延遲線1 02得到單元延遲量(例如,等效於1 T 週期的延遲量)所需之延遲級數。亦即,循序地校正作爲 單元延遲量的延遲級數。 其次,將參考延遲級數DREF使用爲單元延遲量,控 制相關於延遲邊緣脈衝(WPR_EBF及WPR_MPF )之延遲 線3 3a至33 g的延遲級數。 在比較範例的情形中,一個問題係其他延遲線3 3 a至 33 g的延遲級數係使用在用於校正之延遲線102中得到的參 考延遲級數DREF計算。當將各延遲線33a至33g及102設置 成在CMOS積體電路上彼此接近時,各延遲線33a至33g及 102的單元延遲量變成幾乎相等,然而,仍有非常小的變 異。 各延遲線33a至33 g的單元延遲量相關於延遲線102之 單元延遲量改變,使得EBF、EBR、LPR、LPF、TPR、 TPF、以及MPF的時序輕微地從期望時序偏離,且記錄特 徵退化。 此外,該延遲線依據電路尺寸具有大尺寸。爲設置額 外的延遲線1 02,即使延遲線的數量爲一,該校正變成增 加電路組態尺寸的因子。 -39- 201214427 [4.第一實施例] 在圖2所示之本揭示發明的實施例中,防止由於延遲 線間之延遲量中的變異所導致的調整精確度減少,並得到 具有高精確度的雷射驅動脈衝(PP_TIM及EB_TIM )。另 外,未設置用於校正的延遲線1 02以抑制電路尺寸的增加 〇 其次,因此,使用必定存在於記錄資料(Data)中的 長執行長度部個別地校正各延遲線33a至33g,使得殘留在 積體電路內的變異成份受補償,並產生穩定的脈衝時序。 圖12係藉由將描述於圖2中的部分組態擷取爲第一實 施例而得到的圖。特別係爲避免顯示複雜度,僅顯示用於 EBF及EBR的電路系統,並顯示對應單元延遲判定單元38a 及3 8b各者的內部組態。在下文中,將描述EBF及EBR在該 電路系統中的操作,然而,相同的操作甚至可能實施在圖 2所示之用於LPR、TPR、TPF、以及MPF的電路系統中。
當再生時,爲建立資料訊框同步,光學記錄裝置通常 以規律間距記錄長執行長度的訊號(訊框同步)。例如, 將4T414T的訊框同步記錄在DVD上,並將2T42T49T->9T 的訊框同步記錄在藍光光碟上。 至於圖2及11所示之用於時序產生的延遲線33a至33g ,時序邊緣僅在,例如,EBF、LPR、以及LPF中之資料的. 上升邊緣通過延遲線33 a至33g’且時序邊緣僅在TPR、 TPF、以及EBR中之資料的下降邊緣通過延遲線33a至33g -40- 201214427 因此’至於長執行長度編碼,時序邊緣不存在於長時 間延遲線33a至33g中。 因此’例如’在藍光光碟記錄時,當藉由偵測9T標記 及9 T間距訊號量測延遲量’且經由僅用於該週期之延遲線 33 a至33 g各者通過用於自校正的時序脈衝(測試脈衝)時 ,各延遲線33a至33g之延遲級數的個別校正係可能的。 因此,根據本實施例,爲界定實施校正操作的校正週 期,偵測具有預定長度或更長長度之執行長度的標記/間 距部分。將偵測係訊框同步之9 T標記及9 T間距的範例描述 爲範例。 在資料型樣偵測器31內,設置圖13所示之長執行長度 偵測電路。亦即’在資料型樣偵測器3 1中,設置輸入記錄 資料(Data )及時鐘(Clock )的長標記偵測器61,以及 輸入相同的記錄資料(Data )及時鐘(Clock )的長間距 偵測器62。 長標記偵測器61輸出取代對應於9T間距之脈衝的遮罩 訊號MSK_MK,以及取代延遲級數的遮罩訊號DMSK_MK 〇 長標記偵測器62輸出依據9T間距取代脈衝的遮罩訊號 MSK_SP ’以及取代延遲級數的遮罩訊號DMSK_SP。 如圖12所示,選擇器37a及37b受遮罩訊號DMSK — MK 及DMSK_SP的切換控制。選擇器37a及37b通常選擇乘法器 36a及3 6b的輸出,並將已選擇之輸出輸出至延遲線33a至 -41 - 201214427 33g。然而,提供遮罩訊號DMSK_MK及DMSK_SP之週期選 擇參考延遲級數EBF_DLL_CNT及EBR_DLL_CNT,從而將 已選擇之數量輸出至延遲線33a至33g。 在下文中,將描述單元延遲判定單元38 (38 a至38g) 〇 單元延遲判定單元3 8 ( 3 8 a至38g)如圖所示地包括相 位偵測器40 (40a、40b、…)、升/降計數器41 (41a、41b 、…)、以及鎖定偵測器42 ( 42a、42b、.··)。 相位偵測器40的組態與圖1 1Α的組態相同。然而,在 此範例的情形中,將比較脈衝(TPR_EBF至TPR_MPF )、 以及經由對應延遲線33a至33g提供單元延遲量(IT延遲) 的測試脈衝,亦即,與邊緣脈衝DWP_EBF至DWP_MPF重 疊之測試脈衝,供應至相位偵測器40。其次,例如,在D-正反器110中,將比較脈衝TPR_EBF至TPR_MPF及測試脈 衝的第一到達判定實施爲相位比較操作》 例如,相關於圖11B之正反器110的D輸入變成比較脈 衝TPR_EBF至TPR_MPF,並將正反器110的時鐘輸入變成 測試脈衝。 其次,基於第一到達判定結果,經由EX-OR電路1 12 及D -正反器ill輸出升/降指示訊號UD ( UD_EBF、 UD_EBR ' ...)。 升/降計數器41基於來自相位偵測器40之升/降指示訊 號UD ( UD_EBF、UD_EBR、…)實施等效於參考延遲級 數之計數値的升/降計數,從而將計數値輸出爲參考延遲 -42- 201214427 級數。 例如,在單元延遲判定單元38a的情形中’升/降計數 器41a輸出參考延遲級數EBF_DLL_CNT» 此外,在單元延遲判定單元38b的情形中,升/降計數 器41輸出參考延遲級數EBR_DLL_CNT。 鎖定偵測單元42 ( 42a、42b、…)相關於藉由升/降 計數器41指示在參考延遲級數(EBF_DLL_CNT、 EBR_DLL_CNT、…)中的延遲級數,實施目前延遲級數 及1時鐘及2時鐘之前的延遲級數之間的比較’並輸出用於 藉由指示延遲級數是否受鎖定之鎖定訊號LOCK並藉由對 應延遲線33a至33g得到1T之延遲量的參考延遲級數( DREF_EBF、DREF EBR ' ...)。 藉由升/降計數器41的參考延遲級數(EBF_DLL_CNT 、EBR_DLL_CNT、...)及來自鎖定偵測單元42之參考延 遲級數(DREF_EBF、DREF_EBR、...)間的關係與描繪於 圖1 1 A中的關係相同。 針對將遮罩訊號DMSK_MK及DMSK_SP提供給選擇器 37a及37b的週期’將係升/降計數器41a及41b之計數値的參 考延遲級數EBF_DLL_CNT及EBR_DLL_CNT供應至延遲線 3 3a及 3 3b ° 因此’針對對應於9 T標記之偵測的校正週期,在延遲 線3 3 a中藉由升/降計數器4 1 a之計數値將在該時間點等效於 1T的延遲量設定爲參考延遲級數ebf_dll_cnt。 此外’針對等效於9T間距之偵測的校正週期,在延遲 -43- 201214427 線3 3b中藉由升/降計數器41b之計數値將在該時間點等效 於1T的延遲量設定爲參考延遲級數EBR_DLL_CNT。 針對等效於9 T標記之偵測的校正週期’邊緣脈衝產生 器32依據遮罩訊號MS K_MK將測試脈衝與邊緣脈衝 WPR_EBF重疊。 因此,將如13B所示之測試脈衝插入電路設置在邊緣 脈衝產生器32中。測試脈衝插入電路包括選擇器91、D-正 反器92、以及反相器93。 選擇器91受基於遮罩訊號MSK_MK的切換控制。 在選擇器91的輸入A中,在反相器93中將D-正反器92 的Q輸出反相,從而成爲輸入。 在選擇器91的輸入B中,輸入D-正反器92的Q輸出。 在選擇器91的輸入C中,輸入1時鐘之前的邊緣脈衝 WPR_EBF。 依據遮罩訊號MSK_MK的上升邊緣選擇輸入A (例如 ,將遮罩訊號MSK_MK之上升邊緣的2時鐘之後作爲範例 )。 此外,選擇輸入A之1時鐘之後的輸入B。 另外,在預定時鐘之後,選擇輸入C。否則,典型地 選擇輸入C。 在圖14的虛線部分A中,顯示與邊緣脈衝WPR_EBF重 疊之測試脈衝的範例。例如,輸入A係於圖1 4所示之遮罩 訊號MSK_MK爲「H」的2時鐘之後選擇,使得選擇在1時 鐘之前的邊緣脈衝WPR_EBF之反相訊號,且該選擇訊號變 -44- 201214427 成測試脈衝。在從次一時鐘時序選擇輸入B之後,將此情 況切換至輸入C,並維持時間的規律週期,使得將其反相 回其原始値,並終結該測試脈衝。 在測試脈衝插入時間以外的時間,輸入C典型地在此 選擇器中有效,且遮罩訊號MSK_MK = L的週期不影響邊緣 脈衝 WPR_EBF。 此處,顯示用於邊緣脈衝WPR_EBF的測試脈衝插入電 路,然而,針對邊緣脈衝WPR_EBR設置相同的測試脈衝插 入電路。在等效於邊緣脈衝WPR_EBR的測試脈衝插入電路 中,選擇器91藉由遮罩訊號MSK_SP受切換控制。 甚至針對操作成對應於相同遮罩訊號MSK_MK或 MSK一SP的其他邊緣脈衝(WPR_LPR至WPR —MPF )設置測 試脈衝插入電路。 在邊緣脈衝產生器32中,在校正週期中將測試脈衝插 入至邊緣脈衝WPR_EBF,並將相關於測試脈衝之具有丨丁延 遲的比較脈衝TPR_EBF (見圖14)輸出。 測試脈衝在延遲線33a中以1T延遲,並供應至單元延 遲判定單元38a的相位偵測器40a。同樣地,將比較脈衝 TPR_EBF提供至相位偵測器4〇a。其次,彼等受第一到達 判定(相位比較),使得實施升/降計數器4 1 a的計數控制 〇
I 係升/降計數器41 a之計數値的參考延遲級數 EBF_DLL_CNT在鎖定單元42中受鎖定判定,並將參考延 遲級數DREF_EBF輸出。將此供應至乘法器36a。 -45- 201214427 因此,在校正週期以外的時間,將基於升/降計數器 413之計數値組態的參考延遲級數01^?_£8?乘以來自延遲 11八1^3 53的延遲量資料01^_£8?,並得到相關於延遲線 3 3&之延遲級數03丁?_£8?的設定値。因此,循序地校正延 遲線33a的延遲量。 該等組態操作甚至以相同方式相關於其他延遲線3 3b 至33g實施。 另外,依據訊框同步的偵測實施校正操作。因此’在 訊框同步的時序,藉由一步驟控制升/降計數器41a的計數 値。因此,在時間週期上逐漸地實施延遲級數的校正。然 而,因爲延遲線33 a至33 g之單元延遲量的變化由於溫度條 件等而逐漸地發生,因此沒有問題。 然而,如上文所述,在校正週期中將測試脈衝插入邊 緣脈衝WPR_EBF至WPR_MPF。此處,此等邊緣脈衝 WPR一EBF至WPR_MPF必需不影響抹除偏壓時序EB — TIM及 尖峰脈衝時序PP_TIM的產生。因此,在光脈衝產生器34 中,設置如圖1 3 C所示的測試脈衝移除電路。 該測試脈衝移除電路包括D-正反器51及選擇器52。 另外,再度參考圖6,邊緣脈衝DWP_EBF及DWP_EBR 的互斥OR係藉由光脈衝產生器34在EX-OR電路7〇中操作, 從而產生抹除偏壓時序EB_TIM,然而,圖13C的EX-OR電 路53等效於EX-OR電路70。 輸入至圖13C之EX-OR電路53的邊緣脈衝MDWP_EBF 及MDWP_EBR對應於在將測試脈衝移除之狀態中的邊緣脈 -46- 201214427 衝 DWP EBF及 DWP EBR ° 在測試脈衝移除電路中,邊緣脈衝dwp_ebf在上升邊 緣瞬間的位準係藉由在遮罩訊號msk_mk之上升邊緣中的 D-正反器52之Q輸出所保持。因此,在遮罩訊號 MSK_MK = H的週期中,經由大於時鐘輸入之延遲量的延遲 緩衝器—D-正反器52之Q輸出將遮罩訊號MSK_MK連接至 選擇器52的1輸入,使得選擇器52之輸出(MDWP_EBF ) 維持緊接在遮罩訊號MSK_MK的上升邊緣之前的位準。其 次,當返回側遮罩訊號MSK_MK = L時,其跟隨輸入邊緣脈 衝 DWP_EBF ° 如上文所述,在遮罩訊號MSK_MK = H的週期中,即使 邊緣脈衝WPR_EBF及邊緣脈衝DWP_EBF各者在延遲後的
位準改變,不影響測試脈衝移除後的邊緣脈衝MDWP_EBF 〇 即使於圖13C中省略,使用遮罩脈衝MSK_SP從邊緣脈 衝DWP_EBR移除測試脈衝的電路仍相同。 因此,在EX-OR電路53中,操作測試脈衝移除後的邊 緣脈衝MDWP_EBF及MDWP — EBR的互斥OR,從而得到期 望的抹除偏壓時序EB_TIM。 將省略尖峰脈衝時序PP_TIM側的描述,然而,圖6B 所示之輸入邊緣脈衝DWP_LPR、DWP LPF > DWP — TPR、 DWP_TPF、以及DWP_MPF可能係藉由在各相同電路中移 除測試脈衝而得到的邊緣脈衝。 另外,可能在圖13B之D-正反器的時鐘輸入使用同步 -47- 201214427 電路的時鐘。在此情形中,可能將遮罩訊號MSK_MK或以 1時鐘領先遮罩訊號MSK_MK的時序使用在致能訊號中。 如上文所述,已描述本實施例的電路操作。 基於藉由合成彼等而得到的結果,將相關於抹除偏壓 時序EB_TIM的脈衝時序產生之時序圖顯示在圖14中。首 先,針對該比較,將校正週期之所有上文提及的功能停止 ,並將與相關技術相同的操作顯示在圖15中。所有遮罩訊 號皆變成「L」,且在圖5所示的操作中,產生抹除偏壓時 序 EB TIM ° 在圖Μ中,顯示藉由驗證校正週期之功能而得到的時 序圖。在遮罩訊號MSKL_MK = H的週期中,將測試脈衝插入 邊緣脈衝WPR_EBF (見虛線部A)。此外,爲實施與圖9 及10所示之DLL的操作相同之操作,已知觸發以1T延遲的 比較脈衝TPR_EBF,使得在遮罩訊號DMSK_MK = H的週期 中,以係目前參考延遲級數DREF_EBF的「B2h」置換延遲 級數DSTP_EBF的設定値。 具有以1T從測試脈衝延遲之邊緣的比較脈衝TPR_EBF ,以及在延遲線33a中延遲之測試脈衝(見邊緣脈衝 DWP_EBF中的虛線部B )在相位偵測器40a中受第一到達 判定。 EBR相同。 在遮罩訊號MSK_SP = H的週期中,將測試脈衝插入邊 緣脈衝WPR_EBR (見虛線部C )。此外,觸發該1T延遲的 比較脈衝,使得在遮罩訊號DMSK_MK = H的週期中,以係 -48 - 201214427 目前.參考延遲級數DREF_EBR的「B2h」置換延遲級數 DSTP_EBR的設定値。 其次,具有以1T從測試脈衝延遲的邊緣之比較脈衝 TPR — EBR,以及在延遲線33b中延遲之測試脈衝(邊緣脈 衝DWP_EBR中的虛線部D )在相位偵測器40b中受第一到 達判定。 此外,已知在光脈衝產生器3 4中,與圖15之時序相同 的抹除偏壓時序EB_TIM係使用自彼等移除測試脈衝的邊 緣脈衝MDWP_EBF及MDWP_EBR產生。 因此,當能偵測長執行長度訊號,並能精確地插入及 移除測試脈衝時,可能間歇地實施用於延遲量校正的操作 而不影響記錄補償電路的操作。 在圖16中,將描述與圖11A所示之DLL電路100的延遲 量校正相同之延遲量校正能在單元延遲判定單元38 a及3 8b 內側實施。 在邊緣脈衝WPR_EBF之25590 0ns附近的上升邊緣及比 較脈衝TPR_EBF的邊緣之間的時間差係1T,並與描繪於圖 9及1〇中之DLL電路100的情形相同。因此,相位偵測器40a 實施與描繪於圖11中之操作相同的操作,且在圖16中,邊 緣脈衝DWP_EBF的延遲稍微大於1T,使得UP訊號( UP_EBF)幾乎爲「L」,並滿足升/降指示訊號UD_EBF = L 〇 升/降指示訊號UD_EBF在次一更新時序降計數參考延 遲級數 EBR_DLL_CNT = B2h。 -49- 201214427 圖16中之B5h->B2h的降計數係由在最後訊框同步時序 的判定結果所導致,該最後訊框同步時序對應於爲「L」 的升/降指示訊號UD_EBF。 參考延遲級數EBR_DLL_CNT的更新時序可能對應於 訊框同步間隔中的任一處,然而,將緊接於次一訊框同步 之前的更新提供爲此範例。 在圖17中,描述在校正週期中滿足邊緣脈衝 WPR_EBF = H的範例。 在從測試脈衝改變至遮罩訊號MSK_MK = H的2T之後, 測試脈衝在從邊緣脈衝WPR_EBF之邊緣算起的4T之後反相 ,並在隨後的2T中返回至原始極性。 在圖17的情形中,爲將返回至原始極性時的上升邊緣 用於校正,當與圖16比較時,從此處的1T之後,將比較脈 衝TPR_EBF延遲2T,然後觸發。當將所有後續更新操作延 遲2T時,得到與圖16之EBF的操作相同之操作。因爲EBF 僅在長執行長度時操作’此位準的處理延遲沒有問題。 參考圖18,顯示藉由相關於EBF及EBR的各單元延遲 判定單元3 8 a及3 8 b個別實施的校正。 此處,假設參考延遲級數EBF_DLL_CNT及 EBR_DLL_CNT的初始値爲BBh。 在此情形中,作爲參考延遲級數EBF-DLL-CNT及 EBR一DLL.CNT的計數値首先針對各訊框同步降計數3。係 計數單位的3爲範例’且可能在載置時將該計數單位&定 爲最佳値。 -50- 201214427 在300000ns的附近,參考延遲級數EBR_DLL_CNT交 替地重複B2h及B5h以鎖定。 此外,在450000ns的附近’參考延遲級數 EBF_DLL_CNT交替地重複AFh及B2h以鎖定。 另外,例如,當設置用於校正的延遲線3 3 a時,可能 使用參考延遲級數EBF_DLL_CNT及EBR_DLL一CNT的初始 値,然而,此係不必要的。 此係因爲當未實施記錄操作時,能校正所有延遲線 33a至33g,且可能在記錄時頻繁地校正作爲初始値的收斂 値。 在光碟驅動器裝置在未實施記錄操作的週期期間實施 校正的情形中,例如,將規律間隔的連續訊框同步訊號輸 入至資料型樣偵測器31中。因此,升/降計數器41可能比 在典型記錄時間中更早轉移至鎖定狀態。當光脈衝產生器 3 4的輸出終端停止時,外側未受影響。 或者,藉由在非記錄時致能邊緣脈衝產生器32等,以 具有專用於校正的測試脈衝產生功能,測試脈衝可能在非 記錄時連續地產生。因此,在未實施記錄操作的週期中, 單元延遲判定單元38a至38 g能夠迅速地受鎖定。 如上文所述,已描述第一實施例,然而,在第一實施 例中,可變延遲電路在記錄資料時的長執行長度期間提供 切換功能爲自身延遲量校正功能,而不在部分或所有延遲 線3 3 a至3 3 g上實施脈衝時序控制。 將延遲元件串聯連接於複數級中的各延遲線33a至33g -51 - 201214427 藉由已指示之延遲元件80的級數延遲輸入訊號。 各延遲設定單元35、36、以及37在校正週期以外的時 間基於延遲級數DSTP_EBF至DSTP_MPF的設定値,設定對 應延遲線33a至33g的延遲級數,亦即,使用用於供應爲單 元延遲控制値之預定單元延遲量的延遲(例如,1T)之單 元延遲級數(參考延遲級數DREF_EBR至DREF_MPF ), 並使用提供至對應邊緣脈衝(WPR_EBF至WPR_MPF )的 延遲時間(延遲量資料DLY — EBF至DLY_MPF )得到的計 算結果。 光脈衝產生器3 4使用通過各延遲線33a至33g的各邊緣 脈衝(DWP_EBF至DWP_MPF )產生記錄驅動脈衝( PP_TIM及 EB_TIM )。 在校正週期中,邊緣脈衝產生器32將測試脈衝與邊緣 脈衝(WPR_EBF及WPR_MPF )重疊,並產生具有相關於 各測試脈衝之單元延遲量(1T)的各比較脈衝(TPR_EBF 及TPR_MPF)。 各單元延遲判定單元38 a至38 g在校正週期中將單元延 遲控制値(參考延遲級數EBF_DLL_CNT至MPF_DLL_CNT )供應至對應延遲設定單元35、36、以及37,並將IT延遲 設定至對應延遲線33 a至33g。其次,各單元延遲判定單元 38a至38g在對應邊緣脈衝(WPR_EBF至WPR — MPF)的校 正週期中基於計數値依據測試脈衝及比較脈衝(TPR_EBF 至TPR_MPF )之間的相位比較結果上升或下降之升/降計 數器的値將單元延遲級數(參考延遲級數DREF_EBR至 -52- 201214427 DREF_MPF )判定爲單元延遲控制値,並將判定結果供應 至對應延遲設定單元35、36、以及37。 在本實施例中,能實施將所有複數條延遲線3 3 a至3 3 g 精確地校正之曾係困難操作的操作,增強記錄補償電路的 精確性,並得到裝置的穩定記錄特徵及可靠性。 此外,相較於藉由類比PLL的多相位時鐘方案,成本 顯著地降低,並增強低功耗CMOS邏輯之延遲線33a至33g 的精確性,使得能實現具有低成本及低功耗的光碟驅動裝 置。 此外,可能不設置校正專用的延遲線,使得電路尺寸 的增加受抑制。另外,在與圖8的組態比較之圖2的組態中 (見圖12 ),必需設置與各延遲線33a至33 g等效的單元延 遲判定單元38a至3 8g。然而,依據載置,各單元延遲判定 單元38a至3 8 g的組態具有顯著地比延遲線小的尺寸。相較 於圖8的組態,結果,將校正專用延遲線1 02減免在電路尺 寸的降低上係非常有利的。 [5.第二實施例] 在圖1 9中,顯示根據本揭示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的組態 。寫入策略單元14的部分(等效於EBF及EBR的部分)以 與圖12之方式相同的方式顯示。然而,也設置與圖2的電 路系統相同之相關於LPR、LPF、TPR、TPF、以及MPF的 電路系統,且彼等與圖19之EBF及EBR的電路系統之該等 相同。 -53- 201214427 在圖19中,將相同的參考數字施加至與圖12之部分相 同的部分,且將省略重複的描述。 在圖19的第二實施例中,使用作爲固定級數’諸如32 ,之延遲線3 3 ( 3 3 a至3 3 g )的延遲元件級數控制延遲元件 80的電源電壓,使得適應其中之延遲元件80的延遲量受控 制,且得到期望延遲量的可變延遲電路。 在圖20中,顯示延遲線33的範例。在此情形中,將’ 例如,32級的延遲元件80串聯連接。例如’在32級中實現 1T延遲。 分接選擇器81基於延遲級數DSTP ( DSTP_EBF至 DSTP_MPF )的供應設定値選擇延遲元件80的輸出級。亦 即,指定從輸入dl_in至輸出dl_out的級數,使得設定少於 1T的延遲量。 各延遲元件80的延遲量至藉由電源電壓Vdd調整。 另外,此處顯示出口選擇型,然而,顯示於圖7 A之入 口選擇型的組態也係可能的。 在圖19所示的延遲線33a及33b中,各延遲元件80的延 遲量係藉由控制電源電壓而調整。 相反地,提供以下組態。 未設置根據第一實施例的乘法器36,而將延遲RAM 35、選擇器37、以及D/A轉換器39設置爲相關於延遲線33 的延遲設定單元。 在校正週期以外的時間,將從延遲RAM 35a及35b輸 出之延遲量資料DLY_EBF及DLY_EBR以原始狀態經由選 -54- 201214427 擇器37a及3 7b的輸入0提供至延遲線33a及33b,作爲延遲 級數DSTP_EBF及DSTP_EBR的設定値。 同時,在界定於遮罩訊號MSK_MK、DMSK — MK、 MSK_SP、以及DMSK_SP中的校正週期中,選擇器37a及 3 7b選擇終端1。將固定値「32」供應至選擇器37a及3 7b的 輸入1 , 作爲參考延遲級數EBF_DLL_CNT及 EBR_DLL_CNT。 亦即,顯示於圖20的延遲線33a及33b受如同32級延遲 的1T延遲。 其次,在校正週期中,在單元延遲判定單元38a及38b 中實施以IT延遲的測試脈衝及比較脈衝TPR_EBF及 TPR_EBR之間的相位比較,使得升/降計數器41a及41b的 計數依據相位比較結果受控制。 在鎖定單元42a及42b中實施升/降計數器41之計數値 的鎖定判定,使得將單元延遲控制値(DREF_EBR及 DREF_EBF).輸出爲鎖定判定結果。 此情形中的「DREF_EBR」及「DREF_EBF」表示用 於在32級中實施1T延遲之各延遲元件80的電源電壓値,而 非指示1 T延遲級數的「參考延遲級數」。 將各單元延遲控制値(DREF_EBR及DREF_EBF )供 應至D/A轉換器39a及39b,並另外作爲類比電壓訊號供應 至延遲線33a及33b»類比電壓訊號對應於圖20之電源電壓 Vdd,使得各延遲元件80的延遲量受校正。
在此校正中,當通過,例如,3 2級,的延遲量大於1 T -55- 201214427 時,增加電源電壓Vdd以降低延遲量。亦即’增加升/降計 數器41 a及41b的計數値。 因此,將升/降計數器41a及41b的升/降指示訊號UD及 計數升/降之間的關係設定成與第一實施例的情形相反’ 並將輸入數位値及輸出電壓之間的關聯爲負之D/A轉換器 使用爲D/A轉換器39a及39b。 在第二實施例中,如上文所述,於其中串聯連接複數 級之延遲元件80的各延遲線33a至33g以延遲元件80之級數 延遲輸入訊號。 延遲設定單元35、37、以及39基於單元延遲控制値 DREF_EBR及DREF_EBF設定對應延遲線33a至33g之各延遲 元件80的電源電壓Vdd。 此外,延遲設定單元3 5、3 7、以及3 9使用提供至對應 邊緣脈衝WPR_EBF至WPR_MPF之延遲時間(延遲量資料 DLY_EBF至DLY_MPF )設定對應延遲線3 3 a至3 3 g的延遲 級數,作爲延遲級數DSTP_EBF至DSTP_MPF的設定値。 各單元延遲判定單元38a至38 g在對應邊緣脈衝的校正 週期中基於計數値依據相位比較結果上升及下降之升/降 計數器的値,判定用於設定延遲元件80之電源電壓Vdd的 單元延遲控制値(DREF — EBR及DREF_EBF ) ’從而供應 至對應延遲設定單元39» 甚至在上述第二實施例中,能得到與第一實施例之效 果相同的效果。 -56- 201214427 [6·第三實施例] 在本揭示發明的第三實施例中’提供與根據第一及第 二實施例之單元延遲判定單元38a至38g的升/降計數器41 (4 1 a至4 1 g )之組態不同的範例。 亦即,升/降計數器4 1包括計數値依據相位偵測器4 0 的相位比較結果上升或下降的次計數器,以及該計數値上 升或下降至該次計數器之設定最大値及設定最小値的主計 數器。 在圖21中,提供升/降計數器41的組態範例》 圖21所示的升/降計數器41包括維持目前計數値BIC的 D-正反器141、將1加至計數値BIC的加法電路142、以及從 計數値BIC減去1的減法電路143。 此外,升/降計數器4 1另外包括用於比較計數値B 1C及 設定最大値BIC-MAX的比較電路144,並依據比較結果輸 出重設訊號RMAX。 此外,升/降計數器41另外包括用於比較計數値BIC及 設定最小値BIC-MIN的比較電路145,並依據比較結果輸 出重設訊號RMIN。 此外,升/降計數器41另外包括依據輸入升/降指示訊 號UD將輸入1或輸入2輸出爲選擇輸出S的選擇器146。 此外,升/降計數器41另外包括依據輸入重設訊號 RMAX及RMIN選擇選擇輸出S及設定初始値BIC-INT,並將 選擇値輸出至D-正反器141的選擇器147,以及依據重設訊 號RMAX及RMIN將計數値DLL — CNT升/降計數的計數器148 -57- 201214427 此處’ D -正反器141、加法器142、減法器143、比較 器144、比較器145、以及選擇器147對應於如上述次計數 器的組件’且計數器1 4 8對應於主計數器。 亦即’在升/降計數器4 1中’使用次計數器以實施藉 由等效於主計數器的計數器148輸出之計數値DLL_CNT的 升/降計數。 至於次計數器的計數値BIC,在升/降計數時分別任意 地設定升計數之最大値的設定最大値BIC-MAX、降計數之 最小値的設定最小値BIC-MIN、以及初始値BIC-INT。 將更新訊號UDC_UPD供應至計數器141及148,作爲致 能訊號。 D-正反器141藉由時鐘(Clock)鎖存來自選擇器14 7 的選擇輸出,並輸出相關於加法器142、減法器143、以及 比較器144及145的計數値BIC。 以相關於計數値BIC在加法器142及減法器143中藉由 加1及藉由減1而得到的計數値B IC -1及B IC - D供應選擇器 1 46。將當來自相位偵測器40之升/降指示訊號UD係高位準 時的計數値BIC-I ’以及當升/降指示訊號UD係低位準時的 計數値BIC-D輸出至選擇器147,作爲選擇輸出S。 此外,當輸入計數値BIC完全等同於設定最大値BIC-MAX及設定最小値BIC-MIN時,比較器144及145將各重設 訊號RMAX及RMIN輸出爲高位準。 在輸入重設訊號RMAX及RM IN之一者係高位準的情形 -58- 201214427 中,選擇器147選擇設定初始値BIC-INT,並在其他情形中 選擇來自選擇器146的選擇輸出S’使得將已選擇値作爲選 擇輸出BIC-0輸出至D-正反器141。 因此,當升/降指示訊號UD在時鐘(Clock)之上升邊 緣的時序爲高位準時,計數値BIC藉由從設定初始値BIC-INT至設定最大値BIC-MAX的重複計數而受升計數。此外 ,當升/降指示訊號UD係低位準時,計數値BIC藉由從設定 初始値BIC-INT至設定最小値BIC-MIN的重複計數而受降 計數。 此外,在升/降指示訊號UD改變的時序,必需將計數 値BIC設定成設定初始値BIC-INT的値。 此外,當來自比較器144的重設訊號RMAX在時鐘( Clock)之上升邊緣的時序爲高位準時,計數器148升計數 計數値DLL_CNT,且當來自比較器145的重設訊號RMIN爲 高位準時,降計數計數値DLL_CNT。因此,當計數値BIC 藉由設定初始値BIC-INT升計數,從而成爲設定最大値 BIC-MAX時,實施計數値DLL_CNT的升計數,且當計數値 BIC藉由設定初始値BIC-INT降計數,從而成爲設定最小値 BIC-MIN時,實施計數値DLL_CNT的降計數。 藉由上述升/降計數器4 1,得到下列效果。 在單元延遲判定單元3 8 ( 3 8 a至3 8 g )之相位偵測器40 (40a至40g)的時序比較中,實施藉由圖118之0_正反器 11〇的比較脈衝(丁?尺_£8?至1'1>11_1\4??)及測試脈衝之間 的第一到達判定。 -59- 201214427 此外,當在短於D-正反器1 10之最小設定時間及保持 時間的時間週期輸入係時鐘輸入之測試脈衝的上升邊緣及 係D輸入之比較脈衝(TPR_EBF至TPR_MPF)的反相時, 未判定係輸出相位比較中間訊號的訊號QA,且短期擾動 發生在從相位偵測器40輸出的升/降指示訊號UD中。 因此,基於升/降指示訊號UD計數之升/降計數器41的 計數値不規律地改變,使得當參考延遲級數DREF的値未 受鎖定時,升/降計數器41的計數値以±級數的尺寸不穩定 地改變。 另一方面,升/降計數器41經由用於實施與低通濾波 器之操作相同的操作之非線性計數器(上述次計數器)通 過從相位偵測器40輸出的升/降指示訊號UD,然後受升計 數及降計數操作,使得防止上述不穩定改變發生。 因此,可能實現更穩定的係單元延遲控制値之升/降 計數器4 1的計數値。 [7.第四實施例] 在本揭示發明的第四實施例中,將另一組態操作提供 爲具有上述次計數器的升/降計數器41。 圖22顯示升/降計數器41的組態範例。 圖22的升/降計數器41包括重複地升計數計數値直到 計數値到達預定値的計數器1 5 1、以及基於從相位偵測器 40輸出之升/降指示訊號UD的高位準或低位準之級實施升 計數的各計數器152及153。 -60- 201214427 此外,當來自計數器152及153之各計數値CA及CB到 達預定値時’升/降計數器41另外包括將輸出旗標訊號U-FLG及D-FLG致能爲高位準的比較器154及155。 此外,升/降計數器41另外包括用於將基於旗標訊號 ϋ-FLG及D-FLG升計數及降計數之計數値DLL_CNT輸出的 計數器1 5 6。 預先將作爲計數器値之最大値的設定値C Μ任意地提 供至計數器151,且計數器151在時鐘(Clock)之上升邊 緣的時序實施升計數。當計數値到達設定値CM時,計數 器151在時鐘(Clock)之次一上升邊緣的時序輸出重設訊 號RST,並藉由重設計數値實施從〇開始的計數。因此,計 數器1 5 1以規律間隔輸出重設訊號RST。 將升/降指示訊號UD供應至計數器152及153。當升/降 指示訊號UD爲高位準時,計數器152在時鐘(Clock)之上 升邊緣的時序實施計數値CA的升計數,且當升/降指示訊 號UD爲低位準時,計數器I52維持計數値CA。當藉由計數 器151輸入重設訊號RST時,計數値CA在時鐘(Clock)之 上升邊緣的時序重設。 同時,當升/降指示訊號UD爲低位準時,計數器153在 時鐘(Clock)之上升邊緣的時序實施計數値CB的升計數 ,且當升/降指示訊號UD爲高位準時,計數器153維持計數 値CB。此外,當從計數器151輸入重設訊號RST時,計數 値CB在時鐘(Clock)之上升邊緣的時序重設。 預先將任意設定値CN提供至比較器154及155。 -61 - 201214427 當藉由計數器152的計數値CA多於設定値CN時,比較 器154致能輸出旗標訊號υ-FLG爲高位準。 當藉由計數器153的計數値CB多於設定値CN時,比較 器155致能輸出旗標訊號D-FlG爲高位準。 計數器156偵測各旗標訊號U-FLG及D-FLG在重設訊號 RST從計數器151輸入時的狀態。其次,當旗標訊號U-FLG 爲高位準時,在時鐘(Clock )之次一上升邊緣的時序實 施計數値DLL_CNT的升計數,而當旗標訊號D-FLG爲高位 準時,在時鐘(Clock )之次一上升邊緣的時序實施計數 値DLL_CNT的降計數。 在升/降計數器41中,當升/降指示訊號UD在輸出重設 訊號RST之正常時間週期內的時鐘(Clock)之上升邊緣的 時序係高位準或低位準之任一者的次數到達設定値CN時, 僅實施計數器156之計數値DLL_CNT的升計數及降計數。 當升/降指示訊號UD之高位準或低位準各者的次數相對小 時,不改變計數値DLL_CNT。因此,包括在升/降指示訊 號UD中的高頻雜訊成份係可忽略時,使得精確地及穩定 地輸出計數値DLL_CNT。 [8.修改範例] 如上文所述,已描述本揭示發明的實施例,然而,以 不同角度考慮本揭示發明的修改範例。 在上述實施例中’已描述限制存在於記錄資料(Data )的格式中之訊框同步訊號的校正週期’然而’藉由將已 -62- 201214427 偵測長執行長度降低至存在於調變規則內的長度而增加測 試脈衝之插入頻率也係有效的。 長執行長度中的降低限制係藉由延遲線3 3 a至3 3 g之級 數的切換及脈衝邊緣之間的時序限制決定,且長執行長度 的適當値可能在載置時決定。 此外,在圖2(圖12)及圖19的組態中,可能設置校 正專用的DLL電路100。在此情形中,可能將作爲從藉由 DLL電路100的組態操作得到之單元延遲控制値的計數値 (參考延遲級數,或作爲延遲元件之電源電壓的DLL_CNT )使用爲各單元延遲判定單元38a至38g中的升/降計數器 4 1 a至4 1 g之計數的初始値或參考値。 在上述實施例中,將相關於光碟的光碟驅動裝置提供 爲範例,然而,本揭示發明甚至可能施用至光學記錄媒體 ,或相關於硬碟型或硬碟型以外之其他類型的磁性記錄媒 體之記錄裝置。特別係將本揭示發明的可變延遲電路作爲 具有校正延遲線之功能的可變延遲電路廣泛地施用至各種 領域。 本揭示發明包含與於2010年7月1日向日本特許廳申請 之日本優先權專利申請案案號第2010-150798號所揭示的 主題內容相關之主題內容,該專利之教示全文以提及之方 式倂入本文中。 熟悉本發明之人士應能理解不同的修改、組合、次組 合、及變更可能取決於設計需求及其他因素而在隨附之申 請專利範圍或其等同範圍內發生。 -63- 201214427 【圖式簡單說明】 01係根據本揭示發明的實施例之光碟驅動裝置的方 塊圖; 圖2係包括根據本揭示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可變延遲 電路之寫入策略單元的方塊圖; 圖3 A及3 B係根據本揭示發明的實施例之雷射發光波形 的解釋圖: 圖4A、4B、以及4C係根據本揭示發明的實施例之雷 射驅動器及雷射驅動脈衝的解釋圖; 圖5係用於根據本揭示發明的實施例之雷射驅動脈衝 的產生之脈衝的解釋圖; 圖6A及6B係根據本揭示發明的實施例之雷射驅動脈衝 產生系統的解釋圖; 圖7A、7B、7C、以及7D係根據本揭示發明的第一實 施例之延遲線的解釋圖; 圖8係作爲比較範例之寫入策略單元的方塊圖; 圖9A及9B係DLL操作的解釋圖; 圖10係DLL操作的解釋圖; 圖11A及11 B係DLL及相位偵測器的方塊圖; 圖12係根據本揭示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寫入策略單元 之主部分的方塊圖; 圖1 3 A、1 3 B、以及1 3 C係根據本揭示發明之實施例的 寫入策略單元之各部分的方塊圖; -64- 201214427 圖1 4係在根據本揭示發明之實施例操作遮罩訊號的情 形中之波形的解釋圖; 圖1 5係在遮罩訊號停止的情形中之波形的解釋圖; ®16@®據本揭示發明之實施例的單元延遲判定單元 之操作波形的解釋圖; ® 1 7係根據本揭示發明之實施例的單元延遲判定單元 之操作波形的解釋圖; Η 1 Μ系根據本揭示發明的實施例之個別校正的解釋圖 圖19係根據本揭示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的寫入策略單元 之主部分的方塊圖; 圖2 0係根據本揭示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之延遲線的解釋 圖; 圖2 1係根據本揭示發明的第三實施例之升/降計數器 的方塊圖;以及 圖22係根據本揭示發明的第四實施例之升/降計數器 的方塊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光學拾取器 1 a :雷射二極體 2 :轉軸馬達 3 :螺紋機構 4 :矩陣電路 5 :資料偵測處理單元 -65- 201214427 6:擺動訊號處理電路 7 _·編碼/解碼單元 8 :主機介面 9 :位址解碼器 I 〇 :系統控制器 II :光學區塊伺服電路 1 2 :轉軸伺服電路 1 3 :雷射驅動器 14 :寫入策略單元 1 5 :螺紋驅動器 1 6 : ADIP解調變電路 1 7 :轉軸驅動器 1 8 :二軸驅動器 3 1 :資料型樣偵測器 32:邊緣脈衝產生器 33、 33a ' 33b、 33c、 33d、 33e、 33f、 33g、 102 :延 遲線 3 4 :光脈衝產生器 35a、35b、35c、35d、35e、35f、35g :延遲 RAM 36a、 36b、 36c、 36d、 36e、 36f、 36g:乘法器 37a ' 37b、 37c、 37d、 37e、 37f、 37g、 52、 91、 146 、147 :選擇器 38a、 38b、 38c、 38d、 38e、 38f、 38g :單元延遲判定 單元 -66 - 201214427 39a ' 39b : D/A轉換器 40a、40b、103 :相位偵測器 41、41a、41b、104 :升 /降計數器 42a、42b :鎖定偵測器 4 6、4 7、4 8 :電流開關 51、 92 、 110、 111、 141 : D-正反器 53、70、71、72、73、112: EX-OR電路 6 1 :長標記偵測器 62 :長間距偵測器 74、93 :反相器 75 : AND電路 76 : OR電路 8 0 :延遲元件 8 1 :分接選擇器 90 :光碟 100:延遲鎖定回路電路 101 : DLL脈衝產生器 105 :鎖定偵測單元 1 4 2 :加法電路 1 4 3 :減法電路 144、145、154、155 :比較電路 148、152、153、156:計數器 200 :主機裝置
LPR
ADRS EBF、 ADRS EBR、 ADRS LPF、 ADRS -67- 201214427 ADRS_MPF、ADRS_TPF、ADRS_TPR:位址値 BIC :目前計數値 BIC-D、BIC-I、CA、CB:計數値 BIC-INT :設定初始値 BIC-MAX :設定最大値 BIC-MIN :設定最小値 CLOCK :頻道時鐘 CM、CN :設定値 D :輸入 D-FLG' U-FLG:輸出旗標訊號 DATA :記錄資料 DC_TIM : DC時序 dl_in :輸入訊號 dl_out :輸出訊號 DLL CNT 、 DREF 、 DREF_EBF 、 DREF EBR 、 DREF LPF、DREF LPR、DREF_MPF、DREF_TPF、DREF_ TPR :參考級數 EBF_DLL_CNT 、 EBR_DLL_CNT 、 LPF_DLL_CNT 、 LPRDLLCNT 、 MPF_DLL_CNT 、 TPF_DLL_CNT 、 TPR_ DLL — CNT :參考延遲級數 DLY_EBF 、 DLY_EBR 、 DLY_LPF 、 DLY_LPR 、 DLY_MPF、DLY_TPF、DLY_TPR:延遲量資料 DMSK_MK、DMSK_SP、MSK_MK、MSK_SP :遮罩訊
Pr& m -68- 201214427 DSTP 、 DSTPEBF 、 DSTP_EBR 、 DSTP_LPF 、 DSTP LPR、DSTP_MPF、DSTP_TPF、DSTP_TPR :設定値 DTP :延遲測試脈衝
DWP EBF 、 DWP_EBR 、 DWP_LPF 、 DWP LPR 、 DWP MPF、DWP TPF、DWP TPR、MDWP EBF、MDWP - — μ. M· EBR、WPR —EBF、WPR_EBR、WPR_LPF、WPR LPR、 WPR_MPF、WPR_TPF、WPR_TPR :邊緣脈衝 EB_TIM :抹除偏壓時序 IG :可變電流源 LOCK :鎖定訊號 PP_1、PP_2、PP_3 :脈衝 PP_TIM :尖峰脈衝時序 Q :輸出
Ql、Q2 :電晶體 QA、UP、UP_EBF :訊號 RMAX、RMIN :重設訊號 RST :重設訊號 S :選擇輸出 TPR EBF 、 TPR EBR 、 TPR LPF 、 TPR LPR 、 — _ — — TPR_MPF、TPR TPF、TPR_TPR、TPREF :比較脈衝 TP :測試脈衝 UD ' UD — EBF、UD — EBR :升/降指示訊號 UD_UPD、UDC_UPD:更新訊號 Vdd :電源電壓 • 69 -

Claims (1)

  1. 201214427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可變延遲電路,包含: 延遲線,於其中可變地設定延遲量; 延遲設定單元,使用單元延遲控制値實施該延遲線的 延遲設定,該單元延遲控制値用於執行待提供給至該延遲 線之輸入訊號的該延遲量之延遲及該延遲線中的預定單元 延遲量之延遲; 脈衝產生器,在校正週期中將測試脈衝與該輸入訊號 重疊,並相關於該測試脈衝產生具有該單元延遲量的比較 脈衝;以及 單元延遲判定單元,藉由在該校正週期中將該單元延 遲控制値供應至該延遲設定單元,設定該延遲線中之該單 元延遲量的該延遲、基於該比較脈衝及經由該延遲線施加 該單元延遲量的該測試脈衝之間的相位比較結果判定等效 於該單元延遲量的該.單元延遲控制値、並將該已判定之單 元延遲控制値作爲校正結果的該單元延遲控制値提供至該 延遲設定單元。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變延遲電路,其中該單 元延遲判定單元基於計數値依據該相位比較結果上升或下 降之升/降計數器的値判定該單元延遲控制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可變延遲電路,其中: 將延遲元件串聯連接於複數級中的該延遲線藉由設置 在該延遲設定單元中之該延遲元件的該級數延遲該輸入訊 號, 70- 201214427 該延遲設定單元基於使用用於設置成該單元延遲控制 値之該預定單元延遲量的延遲之該單元延遲級數’並也使 用待提供給該輸入訊號的該延遲量而得到的計算結果’在 該校正週期以外的時間設定該延遲線的該延遲級數’且 該單元延遲判定單元基於該計數値係依據該相位比較 結果上升或下降的該升/降計數器之該値將該單元延遲級 數判定爲該單元延遲控制値,並將該等單元延遲級數的判 定數量提供給該延遲設定單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可變延遲電路,其中: 將延遲元件串聯連接於複數級中的該延遲線藉由設置 在該延遲設定單元中之該延遲元件的該級數延遲該輸入訊 號, 該延遲設定單元基於該單元延遲控制値實施該延遲元 件之電源電壓的設定’並依據待提供給該輸入訊號的延遲 量實施該延遲線之該延遲級數的設定’且 該單元延遲判定單元基於該計數値依據該相位比較結 果上升或下降之該升/降計數器的該値判定用於該延遲元 件之該電源電壓的該設定之該單元延遲控制値’並將該已 判定單元延遲控制値提供至該延遲設定單元。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可變延遲電路,其中該升 /降計數器包括該計數値依據該相位比較結果上升或下降 的次計數器,以及該計數値上升或下降至該次計數器之設 定最大値及設定最小値的主計數器。 6. 一種記錄裝置’包含: 5 -71 - 201214427 光學頭單元,藉由實施依據相關於記錄媒體之記錄驅 動脈衝的記錄操作實施資訊記錄;以及 記錄驅動脈衝產生單元,基於記錄資料產生該記錄驅 動脈衝, 其中該記錄驅動脈衝產生單元包括: 邊緣脈衝產生器,當產生依據該記錄資料的該記錄驅 動脈衝時,將指示一或複數個邊緣時序爲時序調整目標的 一或複數個邊緣脈衝輸出,相關於該等邊緣脈衝各者在該 校正週期中重疊測試脈衝與該邊緣脈衝,並相關於各測試 脈衝產生具有單元延遲量的比較脈衝, 複數條延遲線,安裝成對應於各邊緣脈衝,該等延遲 線各者可變地設定待提供給輸入邊緣脈衝的延遲量; 複數個延遲設定單元,安裝成對應於各延遲線,並使 用單元延遲控制値實施相關於對應延遲線之延遲設定,該 單元延遲控制値用於實施待提供給該輸入邊緣脈衝之延遲 量的延遲及對應延遲線中的預定單元延遲量之延遲, 光脈衝產生器,使用已通過各延遲線的各邊緣脈衝產 生該記錄驅動脈衝,以及 複數個單元延遲判定單元,安裝成對應於各延遲線, 各單元延遲判定單元藉由在該校正週期中將該單元延遲控 制値提供至對應延遲設定單元而將單元延遲量的該延遲設 定至該對應延遲線、基於該比較脈衝及經由對應延遲線施 加該單元延遲量的該測試脈衝之間的相位比較結果判定等 效於該單元延遲量之該單元延遲控制値、並將已判定之單 -72- 201214427 元延遲控制値作爲校正結果的該單元延遲控制値供應至該 對應延遲設定單元。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記錄裝置,其中單元延遲 判定單元各者基於計數値依據該相位比較結果上升或下降 之升/降計數器的値判定該單元延遲控制値。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記錄裝置,其中: 將延遲元件串聯連接於複數級中的該等延遲線各者藉 由設定在該等延遲設定單元各者中之該延遲元件的該級數 延遲輸入訊號, 該等延遲設定單元各者基於使用用於設置成該單元延 遲控制値之該預定單元延遲量的該延遲之該單元延遲級數 ,並也使用待提供給對應邊緣脈衝的該延遲量而得到之計 算結果,在該校正週期以外的時間設定對應延遲線的該延 遲級數,且 該等單元延遲判定單元各者基於該計數値係依據該相 位比較結果上升或下降的該升/降計數器之該値將該單元 延遲級數判定爲該單元延遲控制値,並將該等單元延遲級 的判定數量提供給對應延遲設定單元。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記錄裝置,其中: 將延遲元件串聯連接於複數級中的該等延遲線各者藉 由設定在該等延遲設定單元各者中之該延遲元件的該級數 延遲輸入訊號, 該等延遲設定單元各者基於該單元延遲控制値實施對 應延遲線的該延遲元件之電源電壓的設定,並依據待提供 -73- 201214427 給對應邊緣脈衝之該延遲量實施對應延遲線之該延遲級數 的設定,且 · 該等單元延遲判定單元各者基於該計數値依據該相位 比較結果上升或下降之該升/降計數器的該値判定用於該 延遲元件之該電源電壓的該設定之該單元延遲控制値,並 將該已判定單元延遲控制値提供至對應延遲設定單元。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記錄裝置,其中該升/降 計數器包括該計數値依據該相位比較結果上升或下降的次 計數器,以及該計數値上升或下降至該次計數器之設定最 大値及設定最小値的主計數器》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記錄裝置,其中: 該光學頭單元係光學拾取單元,並藉由將相關於光學 記錄媒體之該記錄操作實施爲依據記錄驅動脈衝的雷射輸 出而實施該資訊記錄,且 該記錄驅動脈衝產生單元基於該記錄資料將雷射驅動 脈衝產生爲該記錄驅動脈衝。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記錄裝置,其中: 該記錄資料係作爲有限執行長度碼的該記錄資料, 該記錄裝置另外包括產生遮罩訊號的遮罩訊號產生單 元,使得該記錄資料之執行長度變成規定長度或更長的週 期係該校正週期,且 該邊緣脈衝產生器依據該遮罩訊號將該測試脈衝與該 邊緣脈衝重疊,從而輸出重疊邊緣脈衝。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的記錄裝置,其中,在依 -74- 201214427 據該遮罩訊號的該校正週期中,將用於從經由該延遲線輸 入之該邊緣脈衝移除該測試脈衝的測試脈衝移除電路設置 在該光脈衝產生器中》 14. 一種在可變延遲電路中的延遲量校正方法,該可 變延遲電路使用單元延遲控制値設定延遲線的延遲量,該 單元延遲控制値用於執行待提供給至該延遲量係可變地設 定之該延遲線的輸入訊號之該延遲量的延遲及該延遲線中 的預定單元延遲量之延遲,該方法包含: 在基於該單元延遲控制値設定該延遲線中之該單元延 遲量的該延遲之後的校正週期中將測試脈衝與該輸入訊號 重疊,並產生具有相關於該測試脈衝之該單元延遲量的比 較脈衝; 實施該比較脈衝及經由該延遲線施加該單元延遲量的 該測試脈衝之間的相位比較;以及 基於該相位比較結果判定等效於該單元延遲量的該單 元延遲控制値,並致能作爲校正結果之單元延遲控制値的 該已判定單元延遲控制値使用在該延遲線之該延遲量的後 續設定中。 -75-
TW100121821A 2010-07-01 2011-06-22 Variable delay circui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delay amount calibration method TW201214427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50798A JP2012015828A (ja) 2010-07-01 2010-07-01 可変遅延回路、記録装置、遅延量校正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4427A true TW201214427A (en) 2012-04-01

Family

ID=45399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1821A TW201214427A (en) 2010-07-01 2011-06-22 Variable delay circui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delay amount calibration method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05858B2 (zh)
JP (1) JP2012015828A (zh)
TW (1) TW20121442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2426B (zh) * 2012-07-02 2017-10-11 富士通股份有限公司 視頻編碼裝置、視頻解碼裝置、視頻編碼方法、及視頻解碼方法(四)
TWI659251B (zh) * 2016-12-02 2019-05-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US11668749B2 (en) 2020-08-26 2023-06-06 Silicon Motion, Inc. Method for eliminating fake faults in gate-level simula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4652A (zh) * 2019-03-04 2019-06-14 光梓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脉冲激光驱动器及延时校准方法、激光雷达及测距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64583B2 (ja) 1998-10-21 2007-01-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可変遅延回路
JP4507459B2 (ja) 2001-02-26 2010-07-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レイロックループ回路、可変遅延回路および記録信号補償回路
JP2003203341A (ja) * 2001-11-02 2003-07-18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方法
US7574633B2 (en) * 2006-07-12 2009-08-11 Advantest Corporation Test apparatus, adjustment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2426B (zh) * 2012-07-02 2017-10-11 富士通股份有限公司 視頻編碼裝置、視頻解碼裝置、視頻編碼方法、及視頻解碼方法(四)
TWI602425B (zh) * 2012-07-02 2017-10-11 富士通股份有限公司 視頻編碼裝置、視頻解碼裝置、視頻編碼方法、及視頻解碼方法(三)
TWI602424B (zh) * 2012-07-02 2017-10-11 富士通股份有限公司 視頻編碼裝置、視頻解碼裝置、視頻編碼方法、及視頻解碼方法(二)
TWI659251B (zh) * 2016-12-02 2019-05-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US11668749B2 (en) 2020-08-26 2023-06-06 Silicon Motion, Inc. Method for eliminating fake faults in gate-level simul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002528A1 (en) 2012-01-05
US8305858B2 (en) 2012-11-06
JP2012015828A (ja) 2012-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740413B2 (ja) 高周波重畳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ディスク装置
US8199625B2 (en) Laser driving device and method with control signal patterns, reference pulses, and changing pulses
US8369368B2 (en) Laser driving device, laser driving method, optical unit, and light device
TW201214427A (en) Variable delay circui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delay amount calibration method
JP4598355B2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プリピット検出方法
US8107342B2 (en) Laser driving device, optical unit, and light device which can change the setting information for a sampling pulse
JP4507459B2 (ja) ディレイロックループ回路、可変遅延回路および記録信号補償回路
JP4194594B2 (ja) 高周波重畳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277056B2 (ja) 高周波重畳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974900B2 (ja) 光記録/再生装置の記録領域検出装置およびその検出方法。
JP2007280492A (ja) 記録再生装置、記録再生方法、記録再生プログラム、記録信号調整装置、記録信号調整方法及び記録信号調整プログラム
JP2004348901A (ja)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4277060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138410B2 (ja) 光情報記録方法と光情報記録装置
JP4324641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
JP3769579B2 (ja) 高周波重畳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374398B2 (ja) 高周波重畳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4246935A (ja) 光ディスクの情報記録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情報記録装置
JP2006092664A (ja) 光情報記録装置
JP4470347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
JP2010009740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
JP2006127617A (ja) 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JP2006048836A (ja) 情報記録方法とレーザ駆動回路と情報記録装置
JP2002050045A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JP2003331429A (ja) 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