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00915A - Patterned sheeting with periodic rotated patterned regions - Google Patents

Patterned sheeting with periodic rotated patterned region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00915A
TW201200915A TW100107429A TW100107429A TW201200915A TW 201200915 A TW201200915 A TW 201200915A TW 100107429 A TW100107429 A TW 100107429A TW 100107429 A TW100107429 A TW 100107429A TW 201200915 A TW201200915 A TW 20120091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patterned
corner
background
retroreflec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07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avid Reed
John Nelson
Original Assignee
Orafol Europ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rafol Europ Gmbh filed Critical Orafol Europ Gmbh
Publication of TW201200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0091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605Production of reflex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12Reflex reflectors
    • G02B5/122Reflex reflectors cube corner, trihedral or triple reflector type
    • G02B5/124Reflex reflectors cube corner, trihedral or triple reflector type plural reflecting elements forming part of a unitary plate or shee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Toys (AREA)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Shaping Of Tube Ends By Bending Or Straightening (AREA)

Description

201200915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之實施例大體係關於經圖案化回射片。 本非臨時美國專利申請案主張David Reed等人在2010年 3 月 5 日申請之題為「MASTER TOOLS AND PATTERNED SHEETING WITH PERIODIC ROTATED PATTERNED REGIONS」 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3 1 1,088號之權利,該美國臨 時專利申請案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先前技術】 各標準設定委員會一直在增加各種類型之回射器(其中 一些適用於路標)之回射效能標準,使得其在夜間更容易 看到。回射片中之角隅稜鏡(corner cube)之一些均勻圖案 可能不能滿足較嚴格之回射效能標準。可滿足要求之角隅 稜鏡之其他設計及圖案製造起來及用於路標時可能過於昂 貴。 需要提供可以低成本滿足較嚴格之回射效能標準之回射 片,使得其可適用於路標等。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實施例最佳藉由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來概括。 【實施方式】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之以下詳細描述中,陳述眾多特定細 節以便提供詳盡理解。然而’應理解’本發明之實施例可 在無此等特定細節之情況下實踐。在其他例子中,未詳細 描述已知之方法、程序、元件、組件及設備以免不必要地 154599.doc 201200915 混淆本發明之實施例的態樣。 引言 反射器可使用由光學材料形成之球形或球面透鏡之陣列 來反射諸如光之入射輻射。在其他情況下,反射器可使用 由光學材料形成之截頭角隅稜鏡之陣列來反射入射輻射。 在其他例子中’反射器可使用由光學材料形成之全角隅稜 鏡之陣列來反射入射輻射。 全角隅稜鏡傾向於比截頭角隅棱鏡更有效地反射。然 而’全角隅稜鏡較難製造。一般而言,本文中對角隅稜鏡 之參考係指截頭角隅稜鏡。 通常’反射器之回射片或膜由所要波長之電磁輻射 (通常為可見光譜)可透過之薄塑膠或光學材料膜形成。 光學材料膜具有基底表面及頂部表面。頂部表面具有自 ‘準工具之頂部表面圖案轉印至其處之經鋪貼頂部表面 圖案。回射片之基底表面通常為光學材料膜之平坦表 面,其接收入射光並發射被反射之光。具有經鋪貼頂部 表面圖案之頂部表面具有以預定入射角自然地反射入射 光之截頭角隅稜鏡圖案。將截頭角隅稜鏡之陣列製造至 回射片或膜中之典型方法係藉由模製、衝壓或壓印製 程。 模製製程通常需要經固定以獲得給定圖案之一或多個模 ,子或模具。將具有所要折射率之塑膠、丙賴或呈液體或 熔融形式之其他類似光學材料傾注在模子或模具上並進入 模子或模具卜該光學材料需要在模子或模具中之固化時 154599.doc 201200915 間以便呈現具有反射性之形狀。 衝壓製程通常需要使用具有固定圖案之一或多個矩形衝 模或模子°諸如具有所要折射率之塑膠的軟的半固態或半 液態光學材料藉由衝模衝壓成具有反射性之形狀。具有角 隅棱鏡圖案之回射片可用於不同應用中。 現在參看圖1A’肖於反射光之光反射器以某一人射角接 收來自外部光源(諸如車輛之前照燈或其類似物)之入射光 線。該光反射器包括具有複數個角隅稜鏡反射器之陣列, 用於以不同角度(退出角)將入射光線反射回來,使得車輛 内之人(諸如駕駛員或乘客)之眼睛在晚上或黑暗中可看見 自該反射器反射回來之光。光反射器可(例如)為安裝在道 路之一侧或兩側以如圖所示充當信號或警告標記之信號標 記或警告標記。或者’可將光反射器黏附至卡車集裝箱、 卡車、車或其他車輛之本體,以使人f傷其存在及/或 提供關於其大小之資訊。 現參看圖1B’現參考回射片刚簡要描述角隅稜鏡元件 之#作。該片及角隅稜鏡元件由半透通光學材料製成,該 半透通光學材料對所要波長之電磁轄射為半透通的,且具 有可以所要人㈣提供全内反射之折射率。光學材料之^ 1,5或1,5以上之折射率可為典型的。角隅稜鏡反射元件之 典型形狀為直角三角錐體部件。㉟而’該直角三角錐體部 件可以某-角度稍稍傾斜’因此其僅為用以增加接收入射 光線之入射角之三角錐體部件。 為了展不光線之方向咖 ~ 门在回射片内之變化過程,假定角隅 I54599.doc 201200915 稜鏡之錐體之頂點由原點〇表示,第一反射平面⑴由邊緣 線OC及ΟΒ界定;第二反射平面(π)由邊緣線〇c及〇Α界 定;且第三反射平面(III)由邊緣線〇Α及〇Β界定。將理 解’邊緣線ΟΑ、〇Β及OC可分別與以實質直角彼此交叉之 光軸Ζ、X及Υ平行。 入射光線以入射角Θ照在回射片1〇〇之平面表面ps上。 反射光線以退出角φ退出回射片100之平面表面PS。回射 片100中之角隅稜鏡之圖案可由本文所描述之標準工具之 頂部表面形成。 入射光線在平面表面PS處折射,並作為經折射之光線在 進入點101處進入片中。使經折射之光線作為内部光線朝 角隅稜鏡之第一反射平面⑴引導。該内部光線分別在角隅 稜鏡之三個反射平面(I)、(II)及(ΙΠ)處反射。 在點102處,内部光線由第一反射平面⑴朝第二反射平 面(Π)反射。在點103處,内部光線由第二反射平面(π)朝 第三反射平面(III)反射。在點104處,内部光線由第三反 射平面朝平面表面PS之退出點反射。在平面表面上之退出 點105處,内部光線被折射,並作為反射光線以退出角①退 出回射片。1974年6月18曰頒發給Tanaka之美國專利第 3’817,596號(其以引用之方式併人本文中)中闡釋光線之反 射及折射之詳細角度及數學。1982年9月14日頒發&whhe 之美國專利第4,349,598號進一步描述角隅稜鏡回射器之操 作,該美國專利亦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反射片100可包括複數個截頭角隅稜鏡。每一角隅稜鏡 154599.doc 201200915 具有基底邊緣(B)、尾部(Τ)、頭部(Η)、頂角或頂點(A)及 光可在其處反射之三個刻面或平面表面(SI、S2及S3)。三 個平面表面(SI、S2及S3)在一隅角處接合在一起之頂點較 接近每一角隅稜鏡之頭部。每一角隅棱鏡之尾部與頭部相 對。每一角隅稜鏡之基底邊緣可與反射膜之基底表面齊 平。一角隅稜鏡之基底邊緣可沿一行而接合下一角隅棱鏡 之基底邊緣。每一角隅稜鏡類似一四面體。亦即,每一角 隅稜鏡類似具有三個三角形側面及一三角形基底之三角錐 體。該二角錐體之形狀可或可不對稱。亦即,三個三角形 側面可具有不等之邊,以形成不對稱三角錐體或不規則四 面體。此使得穿過頂點之線與垂直於與基底表面平行之平 面之法線具有傾斜角。 現參看圖2A,具有有單一定向之角隅稜鏡的回射片在旋 轉九十度時通常具有有限之效能。為了獲得更多均勻性, 已使用具有角隅稜鏡之交替定向(例如〇度及9〇度)的複數個 交替條帶202A、203A、202B、203B,來提供具有比單一 疋向之效能改良的總體角度及反射效能之回射器2〇〇A。然 而,使用兩個不同條帶係不方便的,且具有直線狀邊緣。 現參看圖2B,警告標諸200B具有自同一回射片切割出 (例如具有單一定向)之回射條帶部分21〇八至2〇1(:。對於給 定之光入射角,警告標誌可能不均勻地反射。舉例而言, 對於給定之光入射角,垂直條帶部分21〇c可能比水平條帶 部分210A更亮地反射。該不均勻性可使得警告標諸在晚上 看起來難以認清。條帶部分可自同一回射片切割出且不管 154599.doc 201200915 其在標誌中之定向如何而較均勻地反射將係較佳的。 圖2C說明牵引式掛車200C之具有自單一定向回射片切 割出之回射器條帶部分222H及222V的集裝箱220。垂直條 帶部分222V黏附至卡車集裝箱220,垂直條帶部分222V之 角隅棱鏡定向為與水平條帶部分222H之角隅稜鏡之定向成 九十度。結果,在某些光入射角下,條帶部分222V或 222H中之一者可能比另一者易見。因此,在晚上當給定入 射角之光照在集裝箱220上時,無法充分瞭解集裝箱220之 大小。為每一條帶部分提供較均勻之光反射性以使得在晚 上可更佳地確定集裝箱之大小將係較佳的。 基於各種行業規範對回射材料之可見性之需求及對生產 可在一個以上定向上應用之產品的期望,將具有兩個或兩 個以上角隅稜鏡定向之區域自由組合至回射片上係所要 的。使用全内反射來反射入射光之角隅稜鏡之構造係合乎 需要的。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在稜鏡面與背膜之間 提供密封氣隙係進一步合乎需要的。 用以形成圖案片之標準工具 在圖案片(諸如回射片)之製造期間,使用標準工具來形 成圖案片中之表面圖案。如本文中進一步論述,標準工具 用以形成製造圖案片時所使用之複本。雖然本文簡要描述 標準工具,但先前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之David Reed 等人在2010年3月05日申請之題為「MASTER TOOLS AND PATTERNED SHEETING WITH PERIODIC ROTATED PATTERNED REGIONS」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 154599.doc 201200915 61/3 11,088號中描述標準工具之實施例之額外細節。 現在參看圖3A至圖3B ’標準工具300包括平板或頂板 302及複數個可旋轉按钮304。頂板302具有頂部微加工表 面312。可旋轉按紐304亦具有頂部微加工表面314。頂板 3 02之頂部微加工表面為可經複製且越過光學材料之表面 鋪貼在一起之單一貼片。頂板之橫截面形狀及該貼片之形 狀可為正多邊形形狀、風箏形形狀或菱形形狀,使得其可 容易地鋪貼在一起。舉例而言,貼片之形狀及頂板之橫截 面形狀可為正方形、等邊三角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 正八邊形、正九邊形或正十邊形。 使用標準工具300來形成複數個複本(例如,見由圖MA 至圖14B中之標準工具3〇〇形成之複本143〇)。在製造圖案 片(諸如回射片)期間,將該複數個複本用作壓模、壓印模 (embosser)或模具。 頂板302具有孔陣列306。複數個可旋轉按鈕3〇4配合在 孔陣列306内,以形成該工具中之具有複數個按鈕之陣 列。該等按鈕及開口之橫截面為正多邊形。 頂板302之頂部表面312及可旋轉按鈕3〇4之頂部表面314 由金屬材料(諸如黃銅或銅)製造’可用金剛石切割工具將 該金屬材料加工成光學精加工件。頂板3〇2之頂部表面312 及可旋轉按紐304之頂部表面314可配置成在同一平面内以 用於切割,且作為[圖案同時㈣卜或者,頂板3〇2之 頂部表面312及可旋轉按㈣4之頂部表面314可配置成在 不同平面内以用於切割,使得該等頂部表面各自可以不同 154599.doc 201200915 圖案單獨切割。 當形成複本時’可使可旋轉按鈕3〇4中之一或多者或全 部在孔遍内旋轉-旋轉角R,以將其及其表面314中之圖
. 案定向在與平板表面312中之圖案不同之方向上。多個(N ‘ ⑴可重設按鈕綱可各自在標準工具300之孔雇内旋轉不 同角度RjRN’以形成在圓形區域中具有自背景圖案之所 要變化的複本且經圖案片。舉例而言,經旋轉之N個按钮 可處於交替之列或行中。 圓形孔中之SU彡可旋轉按㈣供其可旋轉之寬範圍之角 度mN。若可支援較少角度,則可旋轉按知及其插入之 孔可採取不同於圓形之幾何形m等角(所有角量度 相等)且等邊(所有邊具有相同長度)之正多邊形,包括正凸 多邊形及正星形多邊形’使得按紐可在形狀相似之孔十旋 轉、轉動或重新定位。 現參看圖3C至圖3G,展示具有不同柱形形狀之可旋轉 按紐,其可配合至相同柱形形狀之孔中。每一可旋轉按紐 之基底柱形形狀比具有頂部表面圖案之頂部柱形形狀大, 則更形成肩部。類似地,每一孔之中空基底柱形形狀比中 空頂部柱形形狀大,以形成肩部架(shoulder rest)或播止 件。此外,每一可旋轉按鈕及匹配孔具有為正多邊形之橫 截面,該正多邊形具有相等長度之邊(等邊)及每一頂角處 之相等角(等角)。 圖3C說明具有正方形可定向經圖案化表面^“及正方柱 开^/主體之正方形可旋轉按鈕3〇4S。正方形可旋轉按鈕川α 154599.doc -11 · 201200915 配合至正方形孔306S中,且可按九十(9〇)度增量重定向9〇 度、180度及270度。正方形可旋轉按鈕3〇4s具有正方形肩 部318S,該正方形肩部318S可擱置在正方柱形孔3〇6s中之 正方形架或擋止件518S上。 圖3D說明具有三角形可定向經圖案化表面3ΐ4τ及三角 柱形主體之三角形可旋轉按鈕30打。三角形可旋轉按鈕 304Τ配合至三角柱形孔306丁中,且可按一百二十(12〇)度 增量重疋向120度及240度。三角形可旋轉按紐3〇4Τ具有三 角形肩部318Τ,該三角形肩部318丁可擱置在三角柱形孔 306Τ中之三角形架或擋止件518Τ上。 圖3Ε說明具有五邊形可定向經圖案化表面314ρ及五邊柱 形主體之五邊形可旋轉按鈕3〇4Ρ。五邊形可旋轉按鈕3〇4ρ 配合至五邊柱形孔306Ρ中,且可按七十二(72)度增量重定 向72度、144度、216度及288度。五邊形可旋轉按鈕3〇4ρ 具有五邊形肩部318Ρ ’該五邊形肩部318Ρ可搁置在五邊柱 形孔306Ρ中之五邊形架或擋止件518ρ上。 圖3F說明具有六邊形可定向經圖案化表面314η及六邊 柱形主體之六邊形可旋轉按鈕3〇4Η。六邊形可旋轉按钮 304Η配合至六邊柱形孔30611中,且可按六十(6〇)度增量重 定向60度、120度、180度、240度及300度。六邊形可旋轉 按鈕304Η具有六邊形肩部318Η’該六邊形肩部318Η可搁 置在六邊柱形孔306Η中之六邊形架或擂止件518Η上。 圖3G說明具有星形可定向經圖案化表面314R及星形柱 形主體之星形可旋轉按鈕304R。星形可旋轉按鈕304R配 154599.doc •12· 201200915 合至星形柱形孔306R中。若如圖所示具有五個邊,則星形 可旋轉按紐可按七十二(72)度增量重定向72度、144度、 216度及288度。若三角形形狀具有N個邊,則星形可旋轉 按紐可按N/360度之增量進行重定向。星形可旋轉按紐 304R具有星形肩部318R,該星形肩部318R可擱置在星形 柱形孔306R中之星形架或擋止件518尺上。 一般而言,可將可旋轉按鈕成形為具有等邊側面之任何 其他幾何柱形形狀,以配合在具有相同幾何柱形形狀但等 邊側面為中空之開口中。 可切割至標準工具300之頂部表面(背景經圖案化表面 312及每一可定向經圖案化表面314)中之圖案可為回射器 之圖案,諸如全角隅稜鏡圖案。為了在片之表面中形成回 射器之圖案,在三個不同方向上加工三個v形凹槽,以形 成具有大致彼此正交定向之三個面之角隅稜鏡。角隅稜鏡 之光軸(或角隅稜鏡面之間的對稱軸)可傾斜而遠離與標準 工具之頂部平面表面之正交軸,以便達成回射片之任一所 界定檢視平面内之較寬傾斜度。先前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 文中的David Reed等人在2010年3月5曰申請之題為
「MASTER TOOLS AND PATTERNED SHEETING WITH PERI〇DIC R0TATEd PATTERNED REGI〇m」之美國臨 時專利申請案第61/311,088號進一步描述切割至標準工具 之頂部表面中的圖案,包括V形凹槽。 、不同之切割 圖案鋪貼及用 可使用額外之V形凹槽、不同形狀之凹槽 角度、不同之定向角度、不同之切割深度、 154599.doc •13· 201200915 以獲得不同類型之角隅稜鏡圖案設計的其他已知圖案化技 術’且將其切割至頂板之表面及按紐中,所列各項可轉印 至回射片中。關於標準工具之頂部經圖案化表面之角隅稜 鏡圖案之不同例示性設計之進一步資訊在以下美國專利中 描述:美國專利第3,057,256號(Erban,1962年1〇月6日); 美國專利第3,712,706號(Stamm,1973年1月23日);美國專 利第4,189,209號(Heasley,1980年2月19日);美國專利第 4,202,600说(Burke ’ 1980年5月13曰);美國專利第 4,243,618號(Van Arnam,1981年1月6曰);美國專利第 4,5 88,258號(Hoopman ’ 1986年5月13日);美國專利第 4,938,563號(Nelson ’ 1990年7月3曰);美國專利第 5,564,870號(Benson,1996年10月15曰);美國專利第 5,565,151號(Nilsen ’ 1996年10月15曰);美國專利第 5,706,132 號(Nestegard,1998 年 1 月 6 日);美國專利第 5,764,413號(Smith,1998年6月9曰);美國專利第 5,831,767號(Benson,1998年11月3日);美國專利第 5,898,523號(Smith,1999年4月27曰);美國專利第 5,936,770 號(Nestegard,1999 年 8月 10 曰);美國專利第 6,168,275號(Benson ’ 2001年1月2日);美國專利第 6,258,443號(Nilsen ’ 2001年7月10曰);美國專利第 6,457,835號(Nilsen,2002年10月1曰);美國專利第 6,533,8 87號(Smith,2003年 3 月 18 曰);及在 1995 年 4月 27 日 作為國際公開案第WO 95/11465號公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 第08/139,462號(Benson,1994年10月20日);所有上述專 154599.doc •14· 201200915 利及專利申請案特此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現參看圖5Α,展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之標準工具 3〇〇Α之隅角,其中可旋轉按鈕3〇4Α之頂部表面314配置成 與頂板302之表面312在同一平面内,使得可作為越過標準 工具之所有頂部表面之單一角隅棱鏡圖案而同時切割出三 個v形凹槽。結果,如圖5Ε所示,角隅棱鏡背景圖案犯a 形成於頂部背景經圖案化表面312中,且角隅稜鏡3i4A之 圓形區域形成於每一可旋轉按鈕3〇4A之頂部可定向表面 314中。圖5E進一步說明可旋轉按知3〇4A之肩部3 18,該 肩部318搁置在孔或開口 306之肩部架518上。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在越過標準工具之所有頂部表 面切割出均勻的角隅稜鏡圖案之後,可旋轉按鈕304A可接 著各自旋轉以一些或所有定向在與頂部背景表面經圖案化 表面312A不同之定向上。可旋轉按鈕3〇4A可旋轉角度 R(諸如九十度)以提供總體圖案設計以製造在多個檢視平 面内具有寬傾斜度之回射片。 圖5B為具有自初始切割位置旋轉了角度r之可旋轉按鈕 的標準工具300A,之隅角的示意圖。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 中’可旋轉按鈕之重定向角度尺為九十(9〇)度。然而,應 理解’可進行可旋轉按鈕之其他旋轉角度 現在參看圖5C及圖5D,標準工具3 00 A'中之可旋轉按鈕 3〇4八|已(例如)自由圖5B及圖沾中之按鈕3〇4A所示之其初 始定向旋轉了九十度。與頂板3〇2之表面312中之角隅稜鏡 背景圖案312A及可旋轉按鈕3 04之初始定向中之角隅稜鏡 154599.doc 15 201200915 314A之圓形區域相比,每一 314中之角隅稜鏡314A,的圓 (例如垂直或正交)。 可旋轉按鈕304A,之頂部表面 形區域現定向在不同方向上 若使用標準工具綱A來形成回射片,則針對人射光提供 第-傾斜度及第一回射效能。若改為使用標準工具⑽A, 來形成回射片’則不僅提供第—傾斜度與第一回射效能, 而且針對人射光提供不同於標準工具_Α所提供之第一傾 斜度及第一回射效能之第二傾斜度與第二回射效能。亦 即,藉由使具有圓形角隅稜鏡區域314A之可旋轉按鈕 304A在標準工具内旋轉’可製造具有不同回射效能之不同 回射片。 現短暫參看圖4,說明套管416,其可位於每一可旋轉按 鈕304B周圍(亦見圖6A、圖6C、圖6D)。每一套管與可旋 轉按鈕子總成可一起插入至標準工具之頂板1〇2之孔ιΐ3 中。如圖6D所示,套管416具有延伸高出背景圖案表面 312A中之角隅稜鏡之峰的平面及每一可旋轉按鈕3〇4a之 頂部表面314中的角隅稜鏡之可定向圖案表面314A之高 度。套管416可具有肩部418,該肩部41 8—側對接在可旋 轉按紐304B中之肩部3 18上。肩部418之相對側可對接或擱 置在頂板302中之肩部架或擋止件618上。 可旋轉按知304B之直徑小於頂板302中之孔306之直徑。 套官416填充在可旋轉按鈕3〇4B與孔3〇6之間的間隙中,用 於加工可定向經圖案化表面及背景經圖案化表面。在加工 該等圖案(諸如角隅稜鏡之圖案)之後,套管416可經定位使 154599.doc •16· 201200915 得其稍稍突出超過該圖案(諸如角隅稜鏡圖案之尖端或峰 之平面)。 套管416之延伸穿過孔306之部分可用以形成回射片中之 密封圖案。當製作壓模或模具時,突出之套管之複本將提 供升高之密封表面以附接背膜,該背膜不實質接觸鄰近之 角隅稜鏡或使鄰近之角隅稜鏡變形,該配置提供鄰近於角 隅稜鏡之氣隙。 圖6A說明標準工具300B之隅角之俯視圖,標準工具 300B包括在每一可旋轉按鈕3〇4B周圍之套管416。在圖6八 中’可旋轉按鈕304B與其被切割時處於同一定向,因為背 景經圖案化表面312A中之角隅稜鏡之定向與每一可旋轉按 鈕之頂部上的可定向經圖案化表面3 i4B中之角隅稜鏡之定 向相同。 在越過標準工具之所有頂部表面切割出均勻的角隅稜鏡 圖案之後,可旋轉按鈕304B可接著各自旋轉以一些或所有 定向在與頂部背景表面經圖案化表面312A不同之定向上。 可旋轉按鈕304B可旋轉角度R(諸如九十度),以提供總體 圖案設計以製造在多個檢視平面内具有寬傾斜度之回射 片。 圖6B為具有自初始切割位置旋轉角度r之可旋轉按鈕的 標準工具300B,之隅角之示意圖。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 中’可旋轉按鈕之重定向角度R為九十(90)度。然而,將 理解’可進行可旋轉按鈕之其他旋轉角度r。 現在參看圖6C及圖6D,標準工具300B,中之可旋轉按鈕 154599.doc 17 201200915 304B’已(例如)自由圖6A中之按鈕304B所示之其初始定向 旋轉了九十度。與頂板302之表面312中之角隅稜鏡背景圖 案3 12A及可旋轉按紐304B之初始定向中之角隅稜鏡 之圓形區域相比,每一可旋轉按鈕3〇4B,之頂部表面314中 之角隅棱鏡3 14B,之圓形區域現定向在不同方向上(例如垂 直或正交)。 若使用標準工具300B來形成回射片,則針對入射光提供 第一傾斜度及第一回射效能。若改為使用標準工具3〇〇B, 來形成回射片,則不僅提供第一傾斜度與第一回射效能, 而且針對入射光提供不同於標準工具300B所提供之第一傾 斜度及第一回射效能之第二傾斜度與第二回射效能。亦 即,藉由使具有圓形角隅稜鏡區域314B之可旋轉按鈕 304B在標準工具内旋轉,可製造具有不同總體回射效能之 不同回射片。可旋轉按鈕允許回射片之設計之總體回射效 旎隨著可旋轉按鈕之位置之微小改變而選擇性地改變。此 外,若使用標準工具3〇〇B或300B,之頂部表面圖案來製造 回射片,則套管416形成整合至回射片之設計中之升高之 密封圖S。該升高之密封圖案允許背片及黏合劑之附接, 同時、·隹持氣隙並保護全内反射角隅稜鏡之圖案免遭原本可 能降低反射效能或光學效率之損壞、濕氣等。 或者,可在背景經圖案化表面3 i 2 A中在孔陣列中之每一 孔306周圍形成升高之環或升高之周邊壁結構。或者,可 在可疋向經圖案化表面中圍繞每一可旋轉按鈕3〇4B之周邊 周圍形成升南之環或升高之周邊壁結構。在任一情況下, 154599.doc 201200915 之衣或升南之周邊壁結構具有比角隅稜鏡之峰所形成 之平面高之高度。 :‘、、'在頂板之頂部表面中形成的角隅稜鏡之背景圖案及 每可旋轉按鈕之頂部表面中形成的角隅稜鏡之圓形區 域可在同時切割為初始具有實質上均句之圖案,但可旋轉 按紐之頂部表面可與頂板之頂部表面分開來切割。可旋轉 按紐可經移除或下降至板之頂部表面下方。背景表面可由 切割為頂板之頂部表面的角隅棱鏡之第一圖案形成。可旋 轉按紐之頂部表面可接著升高至頂板之背景表面之頂部平 面上方,以允許在#一可旋轉按紐之頂部表面中切割不同 於第-圖案之第二圖案。在每一可旋轉按紐中形成可定向 2圖案化表面之第二圖案可為具有與第-圖案完全不同之 定向的角隅稜鏡第二圖案或具有與第一圖案不同之傾斜方 向或不同之傾斜角的角隅稜鏡第二圖案。 為了製造回射片,可在不同定向上形成且鋪貼標準工具 之複製件。圖15說明標準工具之若干複製件143(),該等複 製件1430-起鋪貼在帶15〇〇上以製造回射卜或者 工具之形狀及相對大小可不同,以便製造不同設計之回射 片。舉例而1Γ,標準工具之形狀(包括頂板及背板)可呈有 菱形形狀、矩形形狀、六邊形形狀或可舖貼之其他幾㈣ 狀。此外,可旋轉按紐之陣列之大小可不同於12乘12,諸 如5乘20或6〇乘1()。可旋轉按紐之形狀及大小亦可變化。 因此’標準工具之實施例提供了在任何所要方向上及/或 以任何所要面積分率來定向角隅稜鏡圖案之多個子區域的 154599.doc •19- 201200915 實質自由度’以便在回射片中形成所要入射光傾斜度之角 隅稜鏡圖案。 具有圓形角隅稜鏡區域之回射片 回應於標準X具之設計,將總體圖案形成至回射片之表 面中。將標準工具之頂部表面的圖案連續形成至光學膜或 層之表面中以在經圖案化之膜、片層中產生連續圖案。該 光學膜或層為可加熱成液體狀態之塑膠材料,使得圖案可 經模製至其表面中之-者中。具有可旋轉按钮之標準工具 在圖案片中形成具有不同定向之週期性角隅棱鏡區域,以 在回射片中提供具有回射效能之不同總體圖案。在本發明 之-些實施財,it期性角隅棱鏡區域之邊界係由圓形孔 隙而非直線或邊緣界定,以提供人眼較適宜之總體回射器 圖案。可將具有印刷之字母、數字及/或符號之層層壓至 光學膜,使得該等印刷之字母、數字及/或符號之若干部 幺與圓形邊界或分界線之若干部分重疊。藉由圓形邊界或 分界線,當入射光回射時,印刷之字母、數字及/或符號 對於人眼較為清晰易讀。 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週期性升高之隆脊密封圖案 一體式形成於圖案片中。升高之隆脊密封圖案亦可具有圓 環形狀,且在具有與背景角隅稜鏡不同之定向的角隅稜鏡 之圓形區域周圍形成0 一體式密封圖案可避免添加可能與 單獨施加之密封圖案相關聯之外觀缺陷及光學損失。 現參看圖7A,說明回射片7〇〇A之一部分之俯視圖。具 有套管416之標準工具300B,用以製作複製件並圖案化可撓 154599.doc -20· 201200915 性光學材料基板750(由於其薄而亦可稱為膜)中之頂部幾何 光學表面以形成回射片700Αβ 一起鋪貼複製件,其邊緣平 行於片之邊緣701、703,諸如片700Α之頂部幾何光學表面 中之第一經鋪貼標準工具圖案7〇5八及第二經鋪貼標準工具 圓案705Β所示。一圍繞或背景經圖案化區域7〇2及各自由 密封環717圍繞之複數個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7〇4形成 於片700Α之頂部側表面中。該複數個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 區域在幾何光學表面上間隔開。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 704中之每一者包括位於具有相對於回射片之邊緣之定向 的幾何形狀分界線内之角隅稜鏡陣列。角隅稜鏡7〇2之背 景經圖案化區域圍繞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7〇4中之每 一者且具有相對於片之邊緣的定向。背景經圖案化區域在 回射效能上不同於該複數個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因 為其具有相對於片或膜之邊緣之不同定向、相對於角隅稜 鏡圖案之不同角隅稜鏡設計,或不同定向及不同角隅棱鏡 設計兩者。舉例而言,以引用方式併入之美國專利中展示 不同之角隅稜鏡設計及形狀^背景經圖案化區域與該複數 個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之間的定向之角度差異可根據 標準工具之可撓性而選自一角度範圍(圓形按鈕)或角度集 合(具有正多邊形形狀之按奴)。 圖10Α以較小放大率說明可在片中形成之圓形密封環之 圖案的俯視圖,且圖1〇Β以較小放大率說明其側視圖。片 之與頂部幾何光學表面相對之背部表面具有平滑面以將入 射光線接收至片中且將反射光線發出至片外。 154599.doc 21 201200915 注意,應理解’並未按比例展示圖式,以使得不會混淆 本發明之重要態樣。舉例而言,角隅稜鏡之高度(通常為 50至200微米)在圖中(例如,圖7D至圖7E)展示為大於膜或 基板之厚度(對於標誌通常為200至5〇〇微米),但情況可能 並非如此。此允許更佳地展示角隅稜鏡之定向而並非展示 角隅稜鏡之按比例縮放之高度或片之厚度。此外,將經截 頭角隅稜鏡之大小誇大以更清楚地展示不同定向,且因 此’在橫截面之整個直徑上展示較少之角隅稜鏡。實情 為,角隅稜鏡之數目可通常為在所示直徑上為數十、數百 或數千個角隅稜鏡。另外,回射片之圖式中之一些圖式展 示為具有一或多個可選邊緣部分799,該一或多個可選邊 緣部分799取決於基板材料之寬度及複製件之邊緣是否與 基板材料之邊緣對準、覆蓋基板材料之邊緣或不足以覆蓋 基板材料之邊緣而可能或可能不會形成於其中。若在片之 邊緣周圍存在邊緣部分799,則邊緣部分799可實質上為義 板材料之厚度。此外,若在片之邊緣周圍存在邊緣部分 799,則可在一或多個後續製程步驟中對該等邊緣部分乃9 進行修整。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背景經圖案化區域702A為具有 第一定向之背景角隅稜鏡經圖案化區域,且週期性定向經 圖案化區域704A為具有不同於第一定向之第二定向的週期 性圓形角隅稜鏡區域。圖11說明具有第一定向之背景角隅 稜鏡經圖案化區域之放大俯視圖。圖12八說明使具有第一 定向之背景角隅稜鏡經圖案化區域與具有第二定向之週期 154599.doc •22· 201200915 性圓形角隅稜鏡區域分離之密封環的放大俯視圖。圖i〇c 及圖10D說明由形成於片700A中之密封環717(亦稱為升高 之周邊壁結構)圍繞之背景經圖案化區域7〇2及週期性定向 經圖案化區域704之橫戴面圖。密封環717與角隅稜鏡—體 式形成以避免製造程序中之額外步驟,且避免因任何額外 步驟而損壞鄰近之角隅稜鏡。當將背襯層層壓至密封環 時,在角隅棱鏡上可能產生氣穴,使得灰塵、液體或其他 外來物件不會耦合至角隅稜鏡之刻面且更改其光學性質。 老襯層可在相對側上具有黏合膜,使得回射器可容易地附 接至物件。 入射光相對於片之第一 定向與片不同之週期性 片中之背景經圖案化區域702在 傾斜度範圍上提供第一回射效能。 定向經圖案化區域704在入射光相對於片之第二傾斜度範 圍上提供第二回射效能,第二傾斜度範圍不同於第一傾斜 度範圍。不同地定向之週期性定向圖案區域(圓形角隅稜 鏡區域)704中之具有複數個角隅稜鏡的陣列以不同於角隅 稜鏡之背景圖案區域7〇2之方式反射入射光。舉例而言, 在進入片之入射光之給定入射角下,週期性定向圖案區域 (圓形角隅稜鏡區域)7〇4中之角隅稜鏡在以不同於背景圖案 區域之方式定向時以不同於背景圖案區域中之角隅稜鏡之 效率反射入射光。藉由背景圖案區域702及週期性定向經 圖案化區域704中之不同角隅稜鏡設計,第二回射效能曲 線之形狀亦可不同於第一回射效能曲線之形狀。舉例而 吕,在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7〇4中可使用菱形角隅棱 154599.doc •23· 201200915 鏡圖案,而在背景圖案區域702中可使用稜柱角隅稜鏡圖 案。或者,在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7〇4中之角隅稜鏡 及背景圆案區域702之角隅稜鏡之間傾斜角可簡單地不 同,以形成回射效能曲線之不同形狀。藉由將回射效能一 起組合於同一片中,片7〇〇A之總體效能可改良,且提供相 對於片之較廣範圍之入射角。 如本文所論述,可以不同方式執行複製件之鋪貼以提供 不同圖案且更改針對光之給定入射角之總體回射效能或效 率。不具有正方形橫截面之標準工具之形狀可採用不同之 夕邊形杈截面,諸如正多邊形、對稱多邊形或凸多邊形橫 截面以促進一起鋪貼複製件(貼片)之不同方式。一起鋪貼 複製件(貼片)之總體圖案可橫越一寬度且沿著光學材料片 或膜之連續片之若干部分轉印。 現參看圖7B,說明回射片7〇〇B之一部分之俯視圖。具 有套管416之標準工具300B,用以製作複製件以形成回射片 700B。鋪貼複製件,其邊緣與片之邊緣7〇1、7〇3成角度, 諸如片700B之表面中之第一成角度經鋪貼標準工具圖案 707A、第二成角度經鋪貼標準工具圖案7〇7B及第三成角 度經鋪貼標準工具圖案707C所示。第一成角度經鋪貼標準 工具圖案707A為標準工具圖案之完整部分。片7〇〇b中之 第二成角度經鋪貼標準工具圖案7〇7B及第三成角度經鋪貼 標準工具圖案707C為標準工具圖案之三角形隅角部分。由 密封環717圍繞之背景經圖案化區域7〇2及週期性定向經圖 案化區域704形成於片700B中。 154599.doc -24- 201200915 圖7C說明回射片700A之隅角之放大俯視圖。圖7c亦可 表示回射片700B之圖案之—部分。圖7C說明片7〇〇A中之 背景經圖案化區域702及週期性圓形經圖案化區域7〇4之放 大視圖。另外說明圍繞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7〇4之密 封環717。圖7C之放大視圖亦更清楚地展示週期性圓形經 圖案化區域704中之角隅稜鏡可如何以不同於回射片之表 面的背景經圖案化區域702中之角隅稜鏡之定向的方式來 定向。若背景經圖案化區域702中之角隅稜鏡具有零度之 第一定向,則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7〇4中之角隅稜鏡 可具有實質上九十度或在約九十度之角度範圍(諸如八十 度與一百度之間)内之第二定向。 現參看圖7C及圖7D,沿著背景經圖案化區域7〇2中之主 要凹槽之若干部分且在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7〇4中之 主要凹槽之若干部分上指示若干峰及谷。密封環717使週 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704與背景經圖案化區域702分離。 角隅稜鏡如圖7D所示沿著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704 及背景經圖案化區域702中之軸線在谷710、713、720、 724、728、730、732及738處會合。藉由實質上九十度之 不同定向’角隅稜鏡沿著同一軸線在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 區域704内在峰718、722、726、729、747及734處會合, 而角隅棱鏡在背景經圖案化區域702内在軸線外之峰712、 714、716、736處會合。 現參看圖7C及圖7E,沿著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704 中之主要凹槽之一部分且在背景經圖案化區域702中之主 154599.doc • 25· 201200915 要凹槽之若干部分上指示若干峰及谷。密封環717使週期 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704與背景經圖案化區域7〇2分離。 角隅棱鏡如圖7C及圖7E所示沿著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 區域704及背景經圖案化區域7〇2中之軸線在谷74〇、743、 746、748、752及756處會合。藉由實質上九十度之不同定 向,角隅稜鏡沿著同一軸線在背景經圖案化區域7〇2内在 峰742及754處會合,而角隅稜鏡在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 域704内在軸線外之峰745、747及751處會合。 如圖7D及圖7E中所示,密封環之頂部表面延伸高於週 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704及背景經圖案化區域7〇2中之角 隅稜鏡之峰。換言之,密封環之頂部表面上之平面高於週 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704中之角隅稜鏡之峰之頂部上的 平面及背景經圖案化區域702中之角隅稜鏡之峰之頂部上 的平面。 現參看圖8A’說明回射片_之—部分之俯視圖。標準 工具300A’用以製作複製件且圖案化可撓性光學材料基板 850(由於其薄而亦可稱為臈)中之頂部幾何光學表面以形成 回射片_。鋪貼複製件,其邊緣平行於片之邊緣8〇1、 803 ’諸如片_之表面中之第—經鋪貼標準工具圖案8說 及第二經鋪貼標準工具圖案咖所示。圍繞或背景經圖案 化區域802及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_形成於片_ 中°該複數個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在幾何光學表面上 週期性定向經圓案化區域8咐之每一者包括位 於具有相對於回射片一 邊緣之疋向的幾何形狀分界線内之 154599.doc • 26 - 201200915 角隅稜鏡陣列。角隅棱鏡之背景經圖案化區域8〇2圍繞週 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804中之每一者且具有關於片之邊 緣的定向。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背景經圖案化區域 802為具有第一定向之背景角隅稜鏡經圖案化區域,且週 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804為具有不同於第一定向之第二 定向的週期性圓形角隅稜鏡區域。背景經圖案化區域在回 射效能上不同於該複數個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因為 其具有相對於片或膜之邊緣之不同定向、相對於角隅稜鏡 圖案之不同角隅棱鏡設計,或不同定向及不同角隅稜鏡設 計兩者。舉例而言,以引用方式併入之美國專利中展示不 同之角隅稜鏡設計及形狀。背景經圖案化區域與該複數個 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之間的定向之角度差異可根據標 準工具之可撓性而選自一角度範圍(圓形按鈕)或角度集合 (具有正多邊形形狀之按鈕)。 現參看圖8B,說明回射片8〇〇之隅角之放大俯視圖。圖 8B說明片800中之背景經圖案化區域8〇2及週期性圓形經圖 案化區域804之放大視圖。週期性圓形經圖案化區域8〇4中 之角隅稜鏡以不同於回射片8〇〇之表面中的背景經圖案化 區域802中之角隅稜鏡之定向的方式來定向。若背景經圖 案化區域802中之角隅稜鏡具有零度之第一定向,則週期 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8〇4中之角隅稜鏡可具有實質上九十 度或約九十度之角度範圍(諸如八十度與一百度之間)内之 第二定向。片800不包括在片7〇〇A至7〇〇B中所見之密封環 717。圖12A說明藉由一圓形與具有第二定向之週期性圓形 154599.doc -27- 201200915 角隅稜鏡區域分開之具有第一定向之背景角隅稜鏡經圖案 化區域之放大俯視圖。 現參看圖8B及圖8C,沿著背景經圖案化區域802中之主 要凹槽之若干部分且在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8〇4中之 主要凹槽之若干部分上指示若干峰及谷。 角隅稜鏡如圖8C所示沿著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8〇4 及背景經圖案化區域802中之轴線在谷710、713、720、 724、728、73〇、732及738處會合。藉由實質上九十度之 不同定向,角隅稜鏡沿著同一軸線在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 區域804内在峰718、722、726、729、747及734處會合, 而角隅稜鏡在背景經圖案化區域802内在軸線外之峰712、 714、716、736處會合。在圖8C中在點817A及817B處指示 之圓形817使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804與背景經圖案化 區域802分離。 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可進一步修改標準工具以銳 磨頂部背景經圖案化表面312中之角隅稜鏡背景圖案312A 中之角隅稜鏡之峰及每一可旋轉按鈕304A之頂部可定向表 面314中之角隅稜鏡314A之圓形區域。可自具有經銑磨之 峰之標準工具製成複製件。此外,可自複製件製成回射片 以將標準工具之圖案轉印至回射片之表面中。 現參看圖9’說明回射片900之一部分之橫截面圖(沿著 圖8B及圖8C所示之同一軸線)。使用角隅稜鏡之峰經切割 或加工之標準工具來製作複製件並圖案化可撓性光學材料 基板950(由於其薄而亦可稱為膜)中之頂部幾何光學表面以 154599.doc • 28 - 201200915 形成回射片9GG。沿著同—軸線之圖8C中所示之週期性定 向經圖案化區域804内之角隅稜鏡之峰718、722、726、 729 ' 747及734已經平坦化為圖9中所示之週期性定向經圖 案化區域904内之具有平坦三角形區域或橫截面的三角形 表面 718’、722'、726, 729’、747’及734’。在軸線外之圖 8C中所示之为景經圖案化區域8〇2内之角隅棱鏡之峰η〗、 714、716、736已經平坦化為圖9中所示之背景經圖案化區 域902内的三角形表面712,、714,、716,及736,。在圖9中在 點817A及817B處指示之圓形(幾何形狀分界線)817使週期 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9〇4與背景經圖案化區域9〇2分離。該 複數個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在幾何光學表面上間隔 開。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9〇4中之每一者包括位於具 有相對於回射片之邊緣之定向的幾何形狀分界線内之角隅 稜鏡陣列。角隅稜鏡之背景經圖案化區域9〇2圍繞週期性 定向經圖案化區域904中之每一者且具有關於片之邊緣之 疋向。濛景經圖案化區域在回射效能上不同於該複數個週 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因為其具有相對於片或膜之邊緣 之不同定向、相對於角隅稜鏡圖案之不同角隅稜鏡設計, 或不同定向及不同角隅稜鏡設計兩者。根據具有平坦頂部 角隅稜鏡之標準工具的頂部表面圖案設計用平坦頂部角隅 棱鏡製造之回射片可具有給定入射角度之入射光之回射的 改良效率。 在圖7A、圖7B、圖8A及圖9之回射片700A、700B、 800、900、背景經圖案化區域702、802、902中之角隅稜 154599.doc .29- 201200915 鏡之刻面具有第—回射效能主基伞而。 W和双此王要十面。週期性定向經圖案 化區域704、804、904中之备隅德於·》*丨π e 处 、 r怠角隅稷鏡之刻面具有第二回射 效能主要平面。在背景經圖案化區域702、802、902與週 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7〇4、8〇4、9〇4之間的不同定向為 實質上九十度或約九十度之角度範圍(諸如八十度與—百 度之間)内之情況下,第一回射效能主要平面大體上垂直 (九十度或約九十度之角度範圍(諸如八十度與一百度之間) 内)於第二回射效能主要平面。在先前以引用方式併入本 文之美國專利第5,706,132號(Nestegard,1998年1月6日)及 美國專利第5,936,77〇號(Nestegard,I"9年8月1〇日)中進 一步描述貫質上彼此垂直之回射效能主要平面。 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角隅稜鏡已展示為自膜突 出’在此情況下’形成至回射片之表面中的角隅稜鏡為陽 角隅稜鏡。在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中,形成於回射片之表 面中的角隅稜鏡為陰角隅棱鏡。在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 中,形成於回射片之表面中的角隅稜鏡為陽角隅稜鏡與陰 角隅棱鏡之組合。 回射片之設計及製造 本文中所描述之標準工具之實施例可直接用以建立壓模 或複製模具以用於製造回射片。角隅稜鏡之所要圖案可設 計至標準工具中,該所要圖案可轉印至光學塑膠片。 現參看圖13,例示性電腦化數值切割(CNC)機器1300展 示為具有六個自由度來將圖案切割至標準工具300之頂部 表面中,其包括位於頂板302之頂部表面中之背景經圖案 154599.doc •30· 201200915 化表面302及位於每一可旋轉按紐3〇4中之可定向經圖案化 表面314。例示性CNC機器13〇〇包括金剛石切割頭13〇2, 該金剛石切割頭1302可將所要圖案切割至標準工具3〇〇之 頂部表面中。藉由六個自由度,CNC機器13〇〇及其金剛石 切割頭1302可將大量圖案切割至標準工具3〇〇之頂部表面 中。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將角隅稜鏡圖案切割至標準 工具300之頂部表面(頂板3〇2之表面312及可旋轉按鈕 中之每一者之可定向表面314)中。 通常’藉由刻劃、切割或微加工來將角隅棱鏡、稜鏡、 錐體之圖案或其他表面處理圖案形成至標準工具之頂部表 面中。用具有切割面接面(cutting face gr〇und)之兩個邊緣 的金剛石工具借助於直接刻線技術來在標準工具之表面中 形成角隅稜鏡及其他類似回射器設計,且在金剛石磨盤 (diamond_charged Up)上對其進行拋光使得金屬表面在 光學上為平坦的且呈現具有高效率之鏡面反射。金剛石工 具切割出三組謂凹槽,對每—v形凹槽進行兩次切則。 或者’可用銷或其他壓痕工具藉由壓痕來將角隅棱鏡、稜 鏡、錐體之圖案或其他表面處理圖案形成至標準工具之 部表面中。 糟由在相當柔軟之金屬(例 站、硐或黃銅)中刻出E 推金屬在一表面上已被拋平坦而並未使該表面充滿能 夠加重金剛石磨損之研磨劑),金剛石工具向凹槽壁(錐體 之面)賦予光學拋光、使錐體之尖端變銳利,且在雖體之 面的彼此相交處不留下毛刺或毛邊。若在成形器型 154599.doc -31 201200915 擎(在該引擎中,工具侷限於在直線上行進,在前進衝程 上切割,在返回衝程上提起,其中工件在每—切割衝程結 束之後成直角地平移預先選擇之增量)中使用單一金剛石 工具,則每一凹槽需要少至5遍且多至1〇遍來獲得所要深 度。此時,模子完成,且不需要對錐體之面進行額外拋 光。然而,因為金屬係柔軟的,所以該標準模子通常不用 以直接將圖案壓印至片中。因此,接著進行合適之複製程 序,以便獲得能夠產生角隅棱鏡空腔及直角稜鏡(c〇rner cube prism)之模子 〇 為了形成角隅稜鏡,將彼此成角度分開(例如,分開六 十度)之三連申V形凹槽雕刻至標準工具之頂部表面中。雕 刻至表面中之V形可在凹槽之間不同以改變刻面之角度以 使角隅稜鏡自垂直光轴傾斜。此外,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 中,角隅稜鏡之頂部可諸如藉由銑磨來削掉以提供不同之 回射結構。標準工具之實施例之額外細節描述於2〇丨〇年3 月5日由David Reed等人申請之題為r MASTER TOOLS AND PATTERNED SHEETING WITH PERIODIC ROTATED PATTERNED REGIONS」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 61/311,088號中,該臨時專利申請案先前以引用之方式併 入本文中。 軚準工具可視為陽模。可諸如藉由電鍍、電鑄、金屬氣 相沈積或其他模製形成製程來自標準工具形成複數個陰複 製模子。該複數個陰複製模子接著用以製造帶有具有所要 圖案(諸如,角隅稜鏡陣列)之表面圖案的塑膠回射片。 154599.doc •32· 201200915 現參看圖14A至14B,展示自標準工具3 〇〇形成陰複製模 子1430之例示性簡化方法。將在頂板中具有頂部表面圖案 之標準工具300置放於電鍵槽1400中。向標準工具3〇〇充電 以使得金屬被吸引至其頂部表面且在上面成形以形成複製 件1430,如圖14Α所示。移除電荷,且接著使複製件143〇 與標準工具300分開並將其自電鍍槽14〇〇移除,如圖14Β所 示。該製程可額外重複多次以形成複數個複製件143〇,每 一複製件1430具有標準工具中之頂部表面圖案之相反形 式。複製件1430可在衝壓、壓印或模製製程中用以製造回 射片。可用以形成標準工具之表面的複製件、模子或模具 之另外例示性方法大體上描述於以下美國專利中:美國專 利第2,232,551號(Merton,1941年2月18曰);美國專利第 2,464,738號(White,1949年3月15日);美國專利第 2,501,563號(Colbert ’ 1950年3月21曰);美國專利第 3’548,041號(Steding,1970年12月15曰);及美國專利第 4,633,567號(Montalbano,1987年1月6日)’所有該等專利 特此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現參看圖15,複數個複製件(亦稱為複本或複製物)143〇 可經鋪貼並組裝在一起作為帶15〇〇之部分。帶15〇〇可圍繞 或多個線軸、滑輪或滾筒旋轉且按壓在溫暖之光學塑膠 上以連續地將圖案化表面形成至回射片7〇〇a、7〇〇B、 800、900中。複製件可為可撓性的,使得其可圍繞該一或 多個線軸、滑輪或滾筒旋轉且返回或回彈至其形狀,同時 將其表面圖案轉印至片。藉由複製件143〇之環使未固化之 154599.doc •33· 201200915 柔軟半固態或半液態光學材料之表面壓印有所要表面圖 案、允許其冷卻並固化有所要表面圖案,且接著使其與複 製件分開。可用於製造回射片之壓印機器及製程之實例大 體上描述於美國專利第2,849,752號(Leary,19S8年9月2曰) 及美國專利第4,244,683號(Rowland,1981年1月13日)中, 該兩個美國專利均特此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現參看圖16,說明製造系統16〇〇之例示性示意圖。複數 個複製件1430可在製造系統16〇〇中圍繞轉鼓16〇2組裝在一 起。製造系統1600接收光學塑膠之複數個丸粒、珠粒、粉 末或塊體作為輸入,該光學塑膠可經加熱或熔化成液態光 學塑膠1604。擠壓機可擠壓該液態光學塑膠以便在系統之 輸出處形成一捲回射片。液態光學塑膠1604可圍繞轉鼓傾 /主至複製件1430中以形成回射片。滾筒可用以將圖案片冷 卻至較堅固的狀態。可自線轴161〇捲放出襯層或其他層並 使其與配合,且接著取回並賴在捲緊滾筒或線抽 1612之周圍。製造系統16〇〇連續地製造回射片以製作一捲 完整之回射片。可用於製造回射片之其他模製機器及製程 之實例大體上描述於美國專利第3,689,346號(R〇wiand, 1972年 9月 5 曰)及美國專利第 3 81 1 983&(R〇wiand,i974 年5月21日)中,該兩個美國專利均特此以引用之方式併入 本文中。 +例不性製造系統議可具有—或多個熔化或液化材料 μ,該一或多個熔化或液化材料流可組合在一起以獲得回 射片彡個層層壓機器可用以將多個材料層(包括回射 J54599.doc • 34 · 201200915 層)層壓在一起。在另一情況下,真空形成器可用以將額 外材料層施加至回射層。 現在參看圖17A至圖17B ’可取決於所要應用而將回射 膜700、800、900與其他材料層層壓在一起,以形成回射 層壓片。通常,至少一層1702A耦合在形成於回射膜7〇〇、 800、900之表面中的光學微結構上方以保護其免受可能會 干擾其光學或回射效率之破壞、濕氣等。回射膜7〇〇、 800、900之表面中所形成之光學微結構(諸如角隅稜鏡)可 形成在其中’以反射自光學微結構之前側或自光學微結構 之背側入射之光。 在圖17A中,入射光線1710A可耦合至回射層壓片17〇〇A 之回射層700、800、900中之光學微結構的背側中,以使 光反射離開背側。或者’入射光線1 710B可耦合至回射層 壓片1700A之回射層700、800、900中之光學微結構的前側 中’以使光反射離開前侧。 在圖17B中’入射光線1710A可耦合至回射層壓片17〇〇A 之回射層700、800、900中之光學微結構之背側中,以使 光自背侧反射回來。或者,入射光線丨7 i 〇B可耦合至回射 層壓片1700B之回射層700、800、900中之光學微結構之前 側中,以使光自前側反射回來。 圖17A進一步說明一或多個其他材料層可層壓在回射層 700、800、900之頂部及底部中之任一者或兩者上。一或 多個層1701A至1701N可與回射層7〇〇、8〇〇、900在第一表 面上層壓在一起。一或多個層17〇2A至17〇2N可與回射層 154599.doc -35- 201200915 700、800、900在與第一表面相反之第二表面上層壓在一 起。該一或多個層1702A至1702N覆蓋在形成於回射膜 700、800、900之表面中的光學微結構上方以保護其免受 可能會干擾其光學或回射效率之破壞、濕氣等。該一或多 個層1701八至17011^、該一或多個材料層17〇2八至17021^或 兩者可在所要波長範圍内為透通的,以允許所要波長之光 穿過或濾除非所要波長之電磁輻射。 圖17B進一步說明可與回射層7〇〇、8〇〇、900層壓在一起 之一或多個其他材料層可具有各種寬度及各種厚度。舉例 而言,層1711具有寬度W1及厚度T1。舉例而言,層1712 具有寬度W2及厚度T2,寬度W2及厚度T2各自分別不同於 層1711之寬度W1及厚度T1。層之長度亦可沿層壓膜變 化。此外,其他材料層之寬度、厚度及長度可在整個回射 層700、800、900上不均勻。 不同宽度及長度可用以(例如)更改反射性效率以顯示註 記,或(例如)更改朝向源反射回之光的色彩或頻率。不同 厚度可類似地用以更改反射性效率,且可能與提供所要效 應所需要之材料量有關。 用以形成回射片700、800、900之材料之類型可更改回 射層壓物之反射性效率。其他材料之類型、其折射率及相 對於光學微結構之位置亦可更改任何回射層壓物之反射性 效率。此外,反射性效率可藉由恰當選擇其他材料層、其 厚度及尺寸來針對一些頻率或色彩之光最大化且針對其他 頻率或色彩之光最小化。其他材料層中之__些可對某些所 154599.doc • 36 · 201200915 要波長或頻率之光而非對其他光為透通或不透通的。 回射片層700、800、900可為聚合物或塑膠層,諸如熱 塑性或其他材料層,其具有可將光學圖案形成至表面中之 光學性質。在一實施例中,回射片層700、800、900為透 通半晶質聚合物。 可與回射層700、8〇〇、900層壓在一起之其他材料層之 類型的貫例為反射膜塗層、彩色顏料、墨水、磷光體、矽 石、偏光器、密封劑、保護性塗層、黏接劑、基板、黏合 劑及可移除式釋放片層。黏合劑層可為壓敏黏合劑、熱激 活黏合劑或輻射激活黏合劑。可移除式釋放片層可用以保 護黏合劑層’直至反射性層壓物準備好耦合至表面為止。 矽石(二氧化矽)可用以填充至由光學微結構形成之空隙 中以使其成為平整水平表面。可使用之一種形式之矽石為 雲母。其他材料可用以填充至回射片之乂形凹槽及其他空 隙中以增強回射片之效能或避免回射片之效能降級。 可提供保護性塗層以抵抗諸如可因輪胎行進越過車道標 。己而經爻之磨損及污染。保護性塗層亦可提供沙土及露水 排斥性以在暴露至濕氣及污垢或塵垢之後維持層壓物之原 始反射性效率。 可提供基板以藉由機械方式將反射性層壓物固定至表 面’諸如藉由縫合至外衣或鞋中。可提供黏接劑層或黏合 劑層以將回射層壓物黏附至表面。 諸如由銘、黃銅、銅、金、錄、始、銀或鈦薄層形成之 金屬箔之反射膜亦可用以反射光及/或提供折射率差異。 154599.doc -37- 201200915 反射膜可層壓或者喷塗至回射層·、_、9⑽上。其他 材料可用以形成回射膜層,該等其他材料諸如二氧化欽、 氧化鍅、鈷/鐵混合物、二氧化锆、氧化鋅、白鉛、氧化 録、硫化鋅、氧化鋁及氧化鎂。 該等層各自具 率失配以引起 其他層亦可為兩種聚合物之多個交替層, 有小於100奈米之厚度、經選擇以具有折射 光之相長干擾。 該等層可在擠壓製程中藉由壓力及加熱來層壓在一起。 替代地及/或聯合地,料層可藉由壓力且使用膠、黏接 劑或環氧樹脂薄層來層壓在一起’該薄層選擇性地在諸層 之間使用以將多個層固持在一起。 現參看圖18,說明包括回射片7〇〇、8〇〇、9〇〇之卷 1822。如先前所論述,其他材料層可層壓.在回射片7㈧、 800、900之周圍以形成回射層壓物18〇〇。回射層壓物包括 回射片700、800、900及一或多個其他材料之其他層諸 如層1801至1804。如先前所論述且如圖ηΑ至圖ΐ7β争所 說明,該一或多個其他材料層可具有不同大小且位於回射 片之任一側上。 因此,卷1822可單獨為一捲回射回射片7〇〇、8〇〇、 900,而無其他層。或者,卷1822可為回射層壓物之 卷’其包括與回射片700、800、900層壓在一起之其他 層。卷1822可進一步包括中心圓柱芯181〇,回射片7〇〇、 800、900或回射層壓物18〇〇可盤旋纏繞在該中心圓柱芯 1810上。_心圓柱芯1810可為線軸,其包括邊緣以在回射 154599.doc -38· 201200915 片700、800、900或回射層壓物18〇〇由捲緊滚筒纏繞時將 其對準。 回射膜700、800、900可在廣泛範圍之反射器應用中使 用,該等應用包括(但不限於)反射性標牌、車道標記、運 動裝及防4衣服。反射II及回射膜可以多種方式併入至製 品中。反射器可形成為物品之一部分,諸如形成於用於自 仃車之輪輻反射器或用於車輛之尾部反射器中。或者,反 射器可形成為片或材料層條帶,且接著施加或耦合至物 品。舉例而言,回射帶可施加至衣服。回射片或膜可施加 至公路標牌或標記。回射膜期、_、900或回射層壓物 可在製造期間自卷1822捲開或纏開且施加至物品。 結論 、本發明之實施例促進標準工具製造之具成本效益之方 去本發月之實施例提供用以向表面中設計多種具有不同 傾斜角、定向及區域片段之角隅稜鏡元件的自由度。本發 明之實施例促進在回射片中設計整體密封圖案。 雖然已描述且在附圖巾屎+ α 圚Τ展不本發明之某些例示性實施 例,但應理解,此等實施例僅為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且本發明之實施例不限於所展示及描述之具體構造及配 置’因為在閱讀本發明之後可容易明白各種其他修改。舉 例而言,本文中將標準工且扣 八描述為用以向回射膜或片中設 計及製造角隅稜鏡圖案。然而’標準工具亦可用以在材料 膜或片之表面中形成其他類型之結構或微結構。本發明庫 根據所时請專利範圍來理解,而非將本發明之實施㈣ 154599.doc •39- 201200915 於本文所展不及描述之具體構造及配置。 【圖式簡單說明】 圖1A為說明光反射器被來自汽車之前燈的光線照射及反 射器之反射表面處所反射的光被駕駛員檢視到之狀態之圖 之側視圖; 圖1B為光反射器之角隅稜鏡反射元件之三維說明; 圖2A說明回射器片之條帶,該回射器片具有拼接在一起 之不同角隅稜鏡圖案,使得入射角之範圍及反射率存在總 體改良; 圖2B說明具有自同一回射片切割但對於相同入射光角具 有不同反射率之條帶的警告標誌; 圖2C說明具有自同一回射片切割但彼此正交而定向的一 對條帶之卡車之圖; 圖3A說明用於在片中形成複本並製造圖案之標準工具之 俯視圖; 圖3 B說明插入至標準工具之開口中以在圖案片製造期間 在圖案片中形成圓形圖案區域之可旋轉按鈕之透視圖; 圖3C至圖3G為不同形狀之可旋轉按紐及接納可旋轉按 鈕之頂板中之對應開口的透視圖; 圖4說明可選套管之透視圖’該可選套管可置放在可旋 轉按ia上並插入至標準工具之開口中以在圖案片製造期間 在圖案片中形成密封結構; 圖5 A說明具有切割至表面中之角隅稜鏡圖案之標準工具 的隅角之放大俯視圖; 154599.doc -40. 201200915 圖5B為說明圓形角隅稜鏡區域與背景角隅稜鏡區域相比 之不同定向之示意圖; 圖5C為圖5A所不之標準工具之隅角的放大俯視圖,其 中可旋轉按鈕轉動以使得圓形角隅稜鏡區域與背景角隅稜 鏡區域相比具有不同定向; 圖5D為圖5(:所不之標準工具之跨越旋轉按鈕及圓形角 隅棱鏡區域之直徑的部分之橫截面圖; 圖5E為圖5A所不之標準工具之跨越旋轉按紐及圓形角 隅棱鏡區域之直徑的部分之橫截面圖; 圖6A說明標準工具之隅角之放大俯視圖,其具有切割至 表面中之角隅稜鏡圖案及圓形角隅稜鏡區域周圍之環; 圖6B為說明圓形角隅稜鏡區域與背景角隅稜鏡區域相比 之不同定向之示意圖; 圖6C為圖6八所不之標準工具之隅角的放大俯視圖,其 中可旋轉按鈕轉動以使得圓形角隅稜鏡區域與背景角隅稜 鏡區域相比具有不同定向; 圖6D為圖6c所不之標準工具之跨越旋轉按妨及圓形角 隅稜鏡區域之直徑的部分之橫截面圖; 圖7A為以由圖6。所示之標準工具形成之複數個成矩形 對準之複本製造的回射片之俯視圖; 圖7B為以由圖6C所示之標準工具形成之複數個對角對 準之複本製造的回射片之俯視圖; 圖7C為圖7A所不之回射片之隅角的放大俯視圖,其說 明密封環圖案及與背景角隅稜鏡區域相比具有不同定向之 154599.doc -41- 201200915 圓形角隅稜鏡區域; 圖7D為圖7C所示之回射只 ^ 对片之跨越圓形角隅棱鏡區域之 直徑的部分之橫截面圖; 圖7E為圖7E所示之回射片 + .^ 月之,口者延伸至背景角隅稜鏡區 域中之圓形角隅稜鏡區域中 之凹槽的部分之橫截面圖; 圖8A為以由圖5A所示之淮τ β 义心準工具形成之複數個成矩形 對準之複本製造的回射片之俯視圖; 圖8B為圖8A所示之回射只夕t 对片之隅角的放大俯視圖,其說 明與背景角隅棱鏡區域相屮且士卞m 一, Q相比具有不同定向之圓形角隅稜鏡 區域; 圖8C為圖8B所示之回射片之跨越圓形角隅稜鏡區域之 直徑的部分之橫截面圖; 圖9為回射片之跨越其圓形角隅稜鏡區域之直徑的部分 之橫截面圖’其中角隅稜鏡之圖案經形成使得其+被削去 其南度之10%至20% ; 圖10A為回射片上之環密封圖案之設計的俯視平面圖, 應瞭解’環密封圖案在回射片之長度及寬度上實質上均勻 地重複; 圖10B為回射片上之環密封圖案之設計的側視圖; 圖10C為回射片上之環密封圖案之設計的橫截面圖; 圖10D為回射片上之環密封圖案之設計的橫截面圖; 圖11為回射片上之角隅稜鏡表面圖案之設計的放大俯視 圖; 圖12A為具有替代實施例之正交圓形角隅稜鏡區域及圓 154599.doc • 42· 201200915 形密封環之θ Μ υ, 射片上的角隅稜鏡表面圖案之設計的放大俯 視圖, 圖12Β為具有第一實施例之正交圓形角隅稜鏡區域之回 射片上的角隅稜鏡表面圖案之設計的放大俯視圖; 圖13為用於向標準工具之表面中形成圖案之機器之透視 S3 · 圆, 圖14Α為用以說明自標準工具電化形成複本之例示性電 鍍槽之剖視圖; 圖14Β為在例示性電鍍槽中與標準工具分離之圖14Α中 形成之複本的橫戴面圖; 圖15說明一起定位成環形以連續製造數捲回射片之複數 個複本之示意圖; 圖16說明用於使用一起定位成環形之複數個複本製造一 捲回射片之例示性製造系統的示意圖; 圖17Α至圖17Β為可與回射膜層壓在一起之其他層及其 定向之分解側視圖;及 圖18為一捲例示性回射片之透視圖。 圖式中相同參考數字及名稱指示提供類似功能性之相同 元件。諸圖未按比例繪製’使得元件、特徵及表面結構可 藉由實例展示且僅意欲說明而非限制所主張之本發明之實 施例。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回射片 101 進入點 154599.doc -43- 201200915 102 點 103 點 104 點 105 退出點 200A 回射器 200B 警告標諸 200C 牵引式掛車 202A 條帶 202B 條帶 203A 條帶 203B 條帶 210A 回射條帶部分 210B 回射條帶部分 210C 回射條帶部分 220 集裝箱 222H 水平條帶部分 222V 垂直條帶部分 300 標準工具 300A 標準工具 300A' 標準工具 300B 標準工具 300B' 標準工具 302 頂板 304 可旋轉按鈕 -44- 154599.doc 201200915 304A 可旋轉按紐 304A' 可旋轉按鈕 304B 可旋轉按紐 304B' 可旋轉按紐 304H 六邊形可旋轉按鈕 304P 五邊形可旋轉按鈕 304R 星形可旋轉按鈕 304S 正方形可旋轉按鈕 304T 三角形可旋轉按鈕 306 孔 306H 六邊柱形孔 306P 五邊柱形孔 306R 星形柱形孔 306S 正方形孔 306T 三角柱形孔 312 頂板之頂部表面 312A 背景圖案表面 314 可旋轉按鈕之頂部表面 314A 角隅稜鏡 314A' 角隅稜鏡 314B 角隅稜鏡 314B, 角隅稜鏡 314H 六邊形可定向經圖案化表面 314P 五邊形可定向經圖案化表面 154599.doc -45- 201200915 314R 314S 314T 318 318H 318P 318R 318S 318T 416 418 518 518H 518P 518R 518S 518T 618 700 700A 700B 701 702 703 星形可定向經圖案化表面 正方形可定向經圖案化表面 三角形可定向經圖案化表面 可旋轉按鈕之肩部 六邊形肩部 五邊形肩部 星形肩部 正方形肩部 三角形肩部 套管 肩部 肩部架 六邊形架或擋止件 五邊形架或擋止件 星形架或擋止件 正方形架或標止件 三角形架或擋止件 肩部架或擋止件 回射膜 回射片 回射片 邊緣 背景經圖案化區域 邊緣 154599.doc -46- 201200915 704 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 705A 第一經鋪貼標準工具圖案 705B 第二經鋪貼標準工具圖案 707A 第一成角度經鋪貼標準工具圖案 707B 第二成角度經鋪貼標準工具圖案 707C 第三成角度經鋪貼標準工具圖案 710 谷 712 峰 712' 三角形表面 713 谷 714 峰 714' 三角形表面 716 716' 三角形表面 717 密封環 718 峰 718' 三角形表面 720 谷 722 峰 722' 三角形表面 724 谷 726 峰 726' 三角形表面 728 谷 154599.doc -47- 201200915 729 峰 729' 三角形表面 730 谷 732 谷 734 峰 734, 三角形表面 736 736, 三角形表面 738 谷 740 谷 742 745 峰 746 谷 747 峰· 747, 三角形表面 748 谷 750 光學材料基板 751 峰 752 谷 754 峰· 756 谷 799 邊緣部分 800 回射片 802 背景經圖案化區域 154599.doc -48- 201200915 803 邊緣 804 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 810A 第一經鋪貼標準工具圖案 810B 第二經鋪貼標準工具圖案 817 圓形 817A 點 817B 點 850 光學材料基板 900 回射片 902 背景經圖案化區域 904 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 950 光學材料基板 1300 電腦化數值切割(CNC)機器 1302 金剛石切割頭 1400 電鍍槽 1430 標準工具之複製件 1500 帶 1600 製造系統 1602 轉鼓 1604 液態光學塑膠 1610 線軸 1612 線軸 1700A 回射層壓片 1700B 入射光線 154599.doc .49- 201200915 1701A 層 1701N 層 1702A 材料層 1710A 入射光線 1710B 入射光線 1711 層 1712 層 1800 回射層壓物 1801 層 1802 層 1803 層 1804 層 1810 中心圓柱芯 1822 卷 PS 平面表面 -50 154599.doc

Claims (1)

  1. 201200915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回射片,其包含: 一可撓性光學材料膜,其具有與一基底表面相對之一 幾何光學表面’該幾何光學表面包括 角隅稜鏡之一背景圖案區域,其相對於該回射片之 一邊緣以一第一定向配置; 週期性地中斷角隅稜鏡之該背景圖案區域之圓形角 隅稜鏡區域之一陣列,該等圓形角隅稜鏡區域中之每 一者具有相對於該回射片之該邊緣之一第二定向;且 其中具有該複數個圓形角隅稜鏡區域之該陣列以與 角隅稜鏡之該背景圖案區域不同之方式反射入射光。 2. 如請求項1之回射片,其中 該等圓形角隅稜鏡區域中之每一者争之一角隅棱鏡圖 案不同於角隅稜鏡之該背景圖案區域中之一角隅稜鏡圖 案使得β玄複數個圓形角隅稜鏡區域以與角隅稜鏡之該 負景圖案區域不同之方式反射入射光。 3·如請求項2之回射片,其中 等圓形角隅稜鏡區域中之每一者中之該角隅稜鏡圖 案為一菱形圖案,且 奇景區域中之該角隅稜鏡圖案為一棱柱形圖案。 4.如請求項1之回射片,其中 該等圓形角隅稜鏡區域中之每一者之該第二定向不同 '角隅稜鏡之該背景圖案區域之該第-定向,使得該複 數個圓形角隅稜鏡區域以與角隅稜鏡之該背景圖案區域 154599.doc 201200915 不同之方式反射入射光β 5.如請求項4之回射片,其中 該第二定向平行於該回射片之該邊緣,使得該等圓形 角隅稜鏡區域中之該等角隅稜鏡之—主要凹槽平行於該 回射片之該邊緣,且 -亥第&向垂直於該回射片之該邊緣,使得該背景圖 案區域中之該等角隅稜鏡之—主要凹槽垂直於該回射片 之該邊緣》 6.如請求項1之回射片,其中 違可撓性光學材料膜中之該幾何光學表面進一步包括 ^圍繞該等圓形角隅稜鏡區域中之每一者之一密封 % S亥密封環具有一頂部表面,該頂部表面之一高度 大於該背景圖案區域中之角隅棱鏡之一第一峰高度及 該等圓形角隅稜鏡區域中之角隅棱鏡之一第二峰。 7·如請求項1之回射片,其中 角隅稜鏡之該背景圖案區域及圓形角隅稜鏡區域之該 陣列形成-經鋪貼主圖案,該經鋪貼主圖案跨越該回射 片之一寬度並沿著該回射片之—長度在該幾何光學表面 中實質上重複。 8.如請求項7之回射片,其中 °亥厶鋪貼主圖案為菱形形狀’使得其中之該背景圖案 區域為菱形形狀,且 〃 圓形角隅稜鏡區域之該陣列在該背景圖案區域之該菱 形形狀内以一週期性圖案隔開。 154599.doc 201200915 9. 如請求項7之回射片,其中 ’使得其中之該背景圖案 該經鋪貼主圖案為矩形形狀 區域為矩形形狀,且 形角㈣鏡區域之該陣列在該背景圖案區域之該矩 形形狀内以一週期性圖案隔開。 10,如請求項7之回射片,其中 該經鋪貼主圖案為正方形形狀,使得其中之該背景圖 案區域為正方形形狀,且 圓形角隅稜鏡區域之該陣列扁兮哲旦 次丨平乃在孩者景圖案區域之該正 方形形狀内以一週期性圖案隔開。 —種回射片,其包含·· 一光學材料膜,其具有與一基底表面相敎一頂部表 面。玄頂口P表面包括配置在—起之複數個貼片,每一貼 片具有 ' 在該光學表面上間隔開之複數個週期性定向經圖案 化區域,該等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中之每一者包 括位於具有相對於該回射片之一邊緣之一定向的一幾 何形狀分界線内之角隅稜鏡之一陣列; 圍繞該等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中之每一者的角 隅稜鏡之-背景經圖案化區域,該背景經圖案化區域 不同於該複數個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且 其中該複數個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以與角隅稜 鏡之該背景圖案區域不同之方式反射入射光。 12.如請求項11之回射片,其中 154599.doc 201200915 該背景經圖案化區域與該複數個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 區域不同’其不同之處在於,該背景經圓案化區域中之 該等角隅稜鏡之^向相對於該回射片之該邊緣以一第 一疋向配置’該第二定向不同於該等週期性定向經圖案 化區域中之每一者中的角隅棱鏡之該陣列之該定向。 13. 如請求項11之回射片,其中 該背景經圖案化區域與該複數個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 區域不同,其不同之處在於,該背景經圖案化區域中之 該等角隅稜豸之形狀不同於該等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 域t之每一者中的角隅稜鏡之該陣列之形狀。 14. 如請求項13之回射片,其中 該背景經圖案化區域中之該等角隅稜鏡以一第一傾斜 角傾斜,且該等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中之每一者中 的角隅稜鏡之該陣列以不同於該第一傾斜角之一第二傾 斜角傾斜。 15. 如請求項14之回射片,其中 該彦景經圖案化區域與該複數個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 區域不同,其不同之處在於,該背景經圖案化區域中之 該等角隅稜鏡之一定向相對於該回射片之該邊緣以一第 二定向配置,該第二定向不同於該等週期性定向經圖案 化區域中之每一者中的角隅稜鏡之該陣列之該定向。 16. 如請求項15之回射片,其中 該背景經圖案化區域中之該等角隅稜鏡之該定向與該 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中之每一者中的角隅稜鏡之 I54599.doc 201200915 該陣列的該定向之差為九十(9〇)度。 17. 如請求項η之回射片,其中 每一貼片為矩形形狀,使得該背景經圖案化區域為矩 形形狀。 18. 如§青求項η之回射片,其中 每一貼片為菱形形狀,使得該背景經圖案化區域為菱 形形狀。 19. 如請求項u之回射片,其中 母一貼片具有一幾何形狀,使得該背景經圖案化區域 具有該幾何形狀;且 該複數個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中之每一者的一分 界線具有為—圓形或等角且等邊之一正多邊形之一幾何 形狀。 20. 如請求項π之回射片,其中 該彦π經圖案化區域中之該等角隅稜鏡及該等週期性 疋向經圖案化區域中之每一者中的角隅稜鏡之該陣列被 切去峰。 21. 如請求項11之回射片,其中 配置在一起之該複數個貼片中之每一者進一步具有 在該背景經圖案化區域與該等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 區域之間的圍繞該等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中之每 者的—升尚之周邊壁結構,該升高之周邊壁結構具 有頂部表面,該頂部表面之一高度大於該背景經圖 案化區域中之角隅稜鏡之一第一峰高度及該等週期性 154599.doc 201200915 定向經圖案化區域中之角隅稜鏡之一第二峰高度。 22. 如請求項21之回射片,其中 該升咼之周邊壁結構為一圓環,該圓環避免了直線狀 邊緣以提供A眼較適宜之—總體回射器圖案。 23. 如請求項^之回射片,其中 邊幾何形狀分界線為一圓形,該圓形避免了直線狀邊 緣以提供人眼較適宜之—總體回射器圖案。 24·如請求項回射片,其進一步包含: 具有經印刷之字母、數字及/或符號之一層耦合至該光 學材料膜,且 其中該幾何形狀分界線為一圓形,該圓形避免了直線 狀邊緣而使得該等經印刷之字母、數字及/或符號之若干 部分覆蓋該圓形之若干部分,使得該等經印刷之字母、 數字及/或符號對於人眼而言更清晰易讀。 25·如請求項11之回射片,其中 該複數個週期性定向經圖案化區域以與角隅稜鏡之該 淨景圖案區域不同之一效率反射處於給定入射角之入射 光。 26. —種針對回射片之方法該方法包含: 將按紐之一陣列重新定位在一標準工具之一頂板内以 用與一背景經圖案化表面之定向不同之一定向來定位每 一按紐之一可定向經圖案化表面,以形成該標準工具之 一頂部經圖案化表面; 形成該標準工具之該頂部經圖案化表面之複數個複製 154599.doc 201200915 件; 將該複數個複製件鋪貼在一起;及 將-光學材料輕合至該複數個複製件以跨越該回 之-表面轉印並複製該標準工具之該頂部經圖 面0 不· 27.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在重新定位按鈕之該陣列之前’將一均勻之 圖案切割至該頂板及独之料狀頂部表面中以兄 -按鈕中分_成㈣景經 案化表面。 &該可疋向經圖 28·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在重新定位按鈕之該陣列之前, 切去該背景經圖案化區域及料週期 化區域中之每-者中的該等角隅稜鏡之峰。 29.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荦切到按赵之該陣列之前,將—第—角隅稜鏡圖 Μ圖宰:頂板之一頂部表面中且將不同於該第一角隅 稷鏡圖案之一笫-名邮社μ 一角隅稜鏡圖案切割至按鈕之該陣列之 一頂部表面中,以^ 向母一按鈕中分別形成該背景經圖案 化表面及該可定向經圖案化表面。 30.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中 入^複數個複製件按一環形在一帶上鋪貼在一起以麵 〇至该可撓性光學材料。 3 1.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中 154599.doc 201200915 將該複數個複製件按一環形在一轉鼓周圍鋪貼在一起 以耦合至該可撓性光學材料。 154599.doc
TW100107429A 2010-03-05 2011-03-04 Patterned sheeting with periodic rotated patterned regions TW20120091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1108810P 2010-03-05 2010-03-05
US13/040,044 US20110216411A1 (en) 2010-03-05 2011-03-03 Patterned sheeting with periodic rotated patterned region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0915A true TW201200915A (en) 2012-01-01

Family

ID=4453112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7429A TW201200915A (en) 2010-03-05 2011-03-04 Patterned sheeting with periodic rotated patterned regions
TW100107427A TW201200327A (en) 2010-03-05 2011-03-04 Master tools with selectively orientable regions for manufacture of patterned sheeting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7427A TW201200327A (en) 2010-03-05 2011-03-04 Master tools with selectively orientable regions for manufacture of patterned sheeting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20110216412A1 (zh)
CN (2) CN102213783A (zh)
TW (2) TW201200915A (zh)
WO (2) WO201110966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43119S1 (en) 2016-09-09 2019-03-19 The Glad Products Company Film with pattern
US8449285B2 (en) * 2011-01-21 2013-05-28 Hepregen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cro-contact stamping
US10014587B1 (en) * 2011-12-08 2018-07-03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Retroreflecting chaff for laser defense
US9851070B2 (en) * 2013-09-09 2017-12-26 Wavefront Technolog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impart visual quality to illumination systems
FR3020149B1 (fr) * 2014-04-16 2017-09-15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Systeme d'affichage d'une image sur un pare-brise
JP6875859B2 (ja) 2014-05-27 2021-05-26 ミラヴィ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再帰反射表示システムを最適化する方法
CN107148595B (zh) 2014-10-27 2022-02-22 米拉维兹公司 一种用于反射器显示器的入射角优化的方法
KR20210158404A (ko) * 2014-11-20 2021-12-30 애버리 데니슨 코포레이션 다단계 다이싱을 갖는 타일드 역반사기
WO2016144313A1 (en) * 2015-03-09 2016-09-15 Orafol Americas Inc. Methods for forming partial retroreflector tooling and sheeting and devices thereof
USD791981S1 (en) * 2015-07-17 2017-07-11 Arktura Llc Architectural panel
USD849420S1 (en) 2016-09-09 2019-05-28 The Glad Products Company Film with pattern
USD845649S1 (en) 2016-10-13 2019-04-16 The Glad Products Company Film with pattern
USD850800S1 (en) 2016-10-13 2019-06-11 The Glad Products Company Film with pattern
USD845648S1 (en) 2016-10-13 2019-04-16 The Glad Products Company Film with pattern
USD845647S1 (en) 2016-10-13 2019-04-16 The Glad Products Company Film with pattern
JP6933006B2 (ja) * 2017-06-09 2021-09-0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0273028B1 (en) * 2018-07-09 2019-04-30 Moshe Epstein Tool assembly with an O-ring tool base used in forming and sealing stations of horizontal, form, fill and seal, packaging machines
US10939977B2 (en) 2018-11-26 2021-03-09 Augmedics Ltd. Positioning marker
WO2020122777A1 (en) * 2018-12-13 2020-06-18 Saab Ab (Publ) A reflector device and system for selective refl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US11112490B2 (en) * 2019-04-15 2021-09-07 Argo AI, LLC Apparatus for joint calibration of radar and camera systems for autonomous vehicle applications
EP4132767A1 (en) * 2020-04-07 2023-02-15 Smart Material Solutions, Inc. Conformal micro- or nanopatterned nanoimprint lithography master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CN111546066B (zh) * 2020-05-15 2022-06-14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表面微结构切磨一体化加工系统与方法
US11815111B2 (en) * 2021-03-15 2023-11-14 Bruce Preston Williams Multi-functional microstructured surface development three dimensional form solutions in individual tile and multiple tile array configurations
WO2023161906A2 (en) * 2022-02-28 2023-08-3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eflective structures
USD1013215S1 (en) * 2023-06-26 2024-01-30 Weiwei Bi Pneumatic pla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23255A (en) * 1940-02-09 1940-11-26 Chicago Coin Machine Mfg Co Bowling game
US3057256A (en) * 1952-03-10 1962-10-09 Richard T Erban Optical screen
US3689346A (en) * 1970-09-29 1972-09-05 Rowland Dev Corp Method for producing retroreflective material
US3712706A (en) * 1971-01-04 1973-01-23 American Cyanamid Co Retroreflective surface
JPS5320837B1 (zh) * 1971-07-07 1978-06-29
US3811983A (en) * 1972-06-23 1974-05-21 Rowland Dev Corp Method for producing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US4025159A (en) * 1976-02-17 1977-05-24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Cellular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USD244515S (en) * 1976-03-29 1977-05-31 Anthony Tuleja Bicycle reflector
USD246161S (en) * 1976-06-25 1977-10-25 Beatrice Foods Co. Reflector
USD246162S (en) * 1976-06-25 1977-10-25 Beatrice Foods Co. Reflector
US4349598A (en) * 1976-12-01 1982-09-14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High incidence angle retroreflective material
US4202600A (en) * 1978-04-24 1980-05-13 Avery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Diced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US4243618A (en) * 1978-10-23 1981-01-06 Avery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forming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USD263287S (en) * 1979-06-28 1982-03-0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Combination reflector and lens
US4633567A (en) * 1983-01-03 1987-01-06 Amerac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tool
US4588258A (en) * 1983-09-12 1986-05-13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Cube-corner retroreflective articles having wide angularity in multiple viewing planes
US5564870A (en) * 1993-10-20 1996-10-15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asymmetric cube corner article
WO1995011469A2 (en) * 1993-10-20 1995-04-27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Directly machined raised structure retroreflective cube corner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D388725S (en) * 1995-05-15 1998-01-06 Estrada Luis A Reflector
JP4078449B2 (ja) * 1995-06-09 2008-04-23 スリーエム カンパニー タイル貼り再帰反射シート
US20030170426A1 (en) * 1995-12-01 2003-09-11 W. Scott Thielman Cellular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USD397555S (en) * 1996-01-19 1998-09-01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Striped surface pattern for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USD383312S (en) * 1996-01-19 1997-09-09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Seal pattern on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US5706132A (en) * 1996-01-19 1998-01-06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Dual orientation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US5805338A (en) * 1996-04-10 1998-09-08 Minnesota Min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Pillowed flexible cube-corner sheeting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WO1999001273A1 (en) * 1997-07-02 1999-01-14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Retroreflective cube corner sheeting, molds therefore,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USD444953S1 (en) * 1997-10-31 2001-07-1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Glittering cube-corner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USD446946S1 (en) * 1997-10-31 2001-08-2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Glittering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USD421726S (en) * 1997-11-12 2000-03-21 Dialight Corporation Combined lens for clearance sidemarker and identification lamp
US6036322A (en) * 1997-12-01 2000-03-14 Reflexite Corporation Multi-orientation retroreflective structure
USD418308S (en) * 1998-02-05 2000-01-04 Reflexite Corporation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US6470610B1 (en) * 1998-05-29 2002-10-2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refabricated retroreflective sign
USD413731S (en) * 1998-06-25 1999-09-14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Repeating surface pattern for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US8728610B2 (en) * 2000-02-25 2014-05-2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Compound mold and structured surface articles containing geometric structures with compound face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D478218S1 (en) * 2001-07-17 2003-08-12 Yet Chang Mobile Goods Co., Ltd. Decorative surface leather for use inside a car
TWI341927B (en) * 2002-05-15 2011-05-11 Reflexite Corp Optical structures
EP1512035B1 (en) * 2002-06-11 2009-08-1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s of making a master and replicas thereof
JP4024094B2 (ja) * 2002-07-09 2007-12-1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再帰性反射板、再帰性反射板付き偏光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US20040051948A1 (en) * 2002-09-11 2004-03-18 David Reed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atterned sheeting
USD485991S1 (en) * 2002-12-09 2004-02-0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lternating seal pattern for retroreflective trim
USD480879S1 (en) * 2002-12-09 2003-10-2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eal pattern for retroreflective trim
USD511251S1 (en) * 2003-02-19 2005-11-08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leaning sheet
US7410604B2 (en) * 2003-03-06 2008-08-1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of making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and slot die apparatus
US20050008821A1 (en) * 2003-07-07 2005-01-13 Pricone Robert M.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fabricating precise microstructures and polymeric molds for making same
EP1646024B1 (en) * 2003-11-14 2012-11-07 Kiwa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Retroreflective sheet for securit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D518648S1 (en) * 2003-12-02 2006-04-1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Surface pattern for embossed films
USD500411S1 (en) * 2004-02-05 2005-01-04 Louis Vuitton Malletier Fabric
WO2005106541A1 (ja) * 2004-04-28 2005-11-10 Kiwa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色相可変型再帰性反射シート
US7950813B2 (en) * 2004-11-02 2011-05-31 Nippon Carbide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mposite triangular-pyramidal cube-corner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and retroreflective articles
CA2593502C (en) * 2004-12-28 2013-05-2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rismatic retroreflective article with fluorine- or silicon-containing prisms
CA122709S (en) * 2005-01-10 2008-12-01 Procter & Gamble Adhesive roll of sheets for an adhesive roller
USD582618S1 (en) * 2005-07-14 2008-12-09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rasive wipe
EP2055534B1 (en) * 2006-08-23 2013-04-17 Nippon Carbide Kogyo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license plate and retroreflective sheet used for the same
JP5117018B2 (ja) * 2006-08-31 2013-01-09 京セラ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USD620717S1 (en) * 2008-04-23 2010-08-03 Davidoff & Cie Sa Sheet material with octagonal surface pattern
CN201417318Y (zh) * 2009-06-17 2010-03-03 赛特莱特(佛山)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回复反射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48671A (zh) 2011-11-23
US20110216412A1 (en) 2011-09-08
WO2011109667A3 (en) 2012-01-12
WO2011109666A2 (en) 2011-09-09
US20110216411A1 (en) 2011-09-08
WO2011109666A3 (en) 2012-01-19
TW201200327A (en) 2012-01-01
CN102213783A (zh) 2011-10-12
WO2011109667A2 (en) 2011-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200915A (en) Patterned sheeting with periodic rotated patterned regions
US11105964B2 (en) Cube corner sheeting having optically variable marking
KR100901679B1 (ko) 재귀반사장치
US10562249B2 (en) Cube corner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having channels
JP3677042B2 (ja) 再帰反射性コーナキューブ物品とその製作方法
JP3990446B2 (ja) 再帰反射性傾斜プリズム構造体
US7703931B2 (en) Two-sided corner-cube retroreflector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1512036B1 (en) Retroreflective articles having moire-like pattern
JP2001503879A (ja) 高傾斜再帰反射キューブコーナー物品
JP2002507945A (ja) キューブコーナーシート型および該型の製造方法
JP2001522060A (ja) 不活性領域を変更したキューブコーナー製品およびその製法
JPWO2005054909A1 (ja) 湾曲した反射側面を持つ三角錐型キューブコーナー再帰反射物品
EP1123519B1 (en) Method of making randomly oriented cube-corner articles
US6817724B2 (en) Triangular pyramidal cube corner retroreflection element
EP1932031B1 (en)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comprising a divergence enhancing layer
JP3824471B2 (ja) キューブコーナー型再帰反射シート及びキューブコーナー金型
JP2005049385A (ja) 副反射側面が設置された三角錐型キューブコーナー再帰反射物品
KR101941372B1 (ko) 큐브 코너 프리즘 구조의 원소재 성형 몰드를 재귀반사 불능 영역이 없는 몰드로 성형하는 방법, 이에 의한 몰드 및 이에 의한 반사 시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