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35174A - Flat type heat pipe - Google Patents

Flat type heat pip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35174A
TW201135174A TW99110234A TW99110234A TW201135174A TW 201135174 A TW201135174 A TW 201135174A TW 99110234 A TW99110234 A TW 99110234A TW 99110234 A TW99110234 A TW 99110234A TW 201135174 A TW201135174 A TW 20113517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pillary structure
wall
heat pipe
tubular body
flat th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10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86543B (zh
Inventor
Yue Liu
sheng-liang Dai
Jin-Peng Liu
Sheng-Guo Zhou
Sheng-Lin Wu
Yu-Liang Lo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TW0991102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8654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135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5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6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6543B/zh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201135174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00013 本發明涉及一種熱導管,特別涉及一種扁平薄型熱導管 【先前技射ί】 [0002] 現階段,熱導管因其具有較高傳熱量的優點,已被廣泛 應用於具較大發熱量的電子元件中。該熱導管工作時, 利用管體内部填充的低沸點工作介質在其蒸發部吸收發 熱電子元件產生的熱量後蒸發汽化,蒸氣帶著熱量運動 至冷凝部,並在冷凝部液化凝結將熱量釋放出去,對電 子元件進行散熱。該液化後的工作介質在熱導管壁部毛 細結構的作用下回流至蒸發部,繼續蒸發汽化及液化凝 結,使工作介質在熱導管内部循環運動,將電子元件產 生的熱量源源不斷的散發出去。 [0003] 當今電子產品不斷傾向於輕薄短小方向發展,電子產品 在不斷縮小的空間内散熱問題越發變的重要,這就需要 散熱產品在走向輕薄短小的同時,更需要有較高的傳熱 、散熱性能。 [0004] 習知熱導管僅採用單一毛細結構,毛細結構一般可分為 溝槽型、燒結型、纖維型及絲網型等,所述毛細結構設 於熱導管的管壁上或與管壁緊密貼合,在圓形熱導管内 可使冷凝部的工作介質及時回流至熱導管的蒸發部。但 是,當熱導管打扁後,尤其是打扁至厚度很薄的時候, 所述毛細結構容易出現變形、崩解等狀況,使其液體輸 送能力大幅下降,並且整個熱導管的液體輸送能力不能 099110234 表單編號Α0101 第4頁/共23頁 0992018028-0 201135174 得到其他方式補充,從而導致熱導管最大傳熱量的大幅 下降及熱阻的增加。同時因為熱導管的厚度很薄,使用 習知的毛細結構會使熱導管内部的蒸氣通道很窄,無法 及時將蒸氣從蒸發段運送至冷凝段,這也在很大程度上 導致熱導管的最大傳熱量的大幅下降。 【發明内容】 [0005] 有鑒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具較高傳熱性能的扁平薄型 熱導管。 Q [0006] 一種扁平薄型熱導管,包括中空扁平的管體及設置在管 體内的第一毛細結構與第二毛細結構,所述管體包括蒸 發段及冷凝段,所述第一毛細結構由絲線形成,所述第 二毛細結構由粉末燒結形成,所述第二毛細結構貼附於 管體的蒸發段的内壁上,所述蒸發段内形成供蒸氣通過 的第一蒸氣通道,所述第一毛細結構夾設於管體的冷凝 段,所述第一毛細結構包括與管體的内壁貼合的第一部 分及未與管體的内壁貼合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毛細結 〇 構的第二部分與管體的内壁之間在冷凝段形成供蒸氣通 過的第二蒸氣通道,所述第一蒸氣通道與所述第二蒸氣 通道相互連通,所述第一毛細結構從管體的冷凝段延伸 至冷凝段與蒸發段的交接處並在所述交接處與第二毛細 結構連接。 [0007] 與習知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扁平薄型熱導管的厚度變薄 ,且燒結粉末型的第二毛細結構設置於管體的蒸發段的 内壁,在冷凝段設置佔據空間相對較少的第一毛細結構 ,這可相對增加冷凝段的内部蒸氣通道以供蒸氣順暢流 099110234 表單編號 A0101 第 5 頁/共 23 頁 0992018028-0 201135174 [0008] [0009] [0010] [0011] 099110234 動,同時在冷凝段凝結的工作介質可以通過第一毛細結 構及第二毛細結構回流到蒸發段,從而能保證扁平薄型 熱導管良好的散熱性能,尤其適用於内部空間狹小的電 子設備。 【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4,該扁平薄型熱導管1〇包括一中空扁平 管體11、兩個第一毛細結構12、13、一第二毛細結構14 及注入該管體11内的適量工作介質(圖未示)。 該管體11由銅等具良好導熱性的材料製成,可將其外部 的熱量傳遞至其内部◊該管體丨丨呈縱長扁平狀且密封, 沿其縱向包括一蒸發段1U及一冷凝段113,蒸發段 及冷凝段113分別位於管體U的縱向兩端◊該管體丨丨為一 中空密封腔體,其由一中空圓管壓扁而成,包括一頂板 、一底板115及兩側板116、117。該頂板114與底板 115相互平行且上下相對,該兩侧板116、117呈弧形, 分別位於管體丨〗的兩側並與頂板114和底板115相連從 而使该管體11在與縱向垂直的橫向的截面上形成類似跑 道型的輪廓。該管體11具有一光滑的内壁118。 第一毛細結構14為由銅等金屬粉末燒結形成的毛細結構 。第二毛細結構14設置於管體11的蒸發段丨η内,且貼附 於管體11的蒸發段111的内壁118上。在本實施方式中, 第二毛細結構14環設於蒸發段ill的整個内壁118上,第 二毛細結構14在蒸發段111圍成可供蒸氣通過的第一蒸氣 通道141 ’即蒸發段lu内形成第一蒸氣通道14ι。 每第一毛細結構12 ' 13呈一縱長的中空管狀體結構, U編號A0101 第6頁/共23頁 0992018028-0 201135174 其由複數銅或不錄鋼等材料製成的絲線編織後形成一單 層絲網,在該管狀體内部形成一縱長的通道14〇,並在該 管狀體的壁部形成複數細小的孔隙,孔隙由絲線編織後 形成。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每一第—毛細結構12、13也 可以編織形成沿其徑向相互層疊的多層絲網。 [0012] ❹
[0013] G
[0014] 第一毛細結構12、13設置在管體11的冷凝段113,且分 別位於官體11的兩側。每一第一毛細結構12、13被管體 11的内壁118擠壓呈扁平狀,每一第一毛細結構12、 的中空的管狀體的外壁包括頂壁121、131、底壁122、 132、左側壁123、133及右侧壁124、134。第一毛細結 構1 2 ax置在管體11的右側,第一毛細結構12的頂壁121 、底壁122及右側壁124與管體11的内壁jig貼合,形成 與管體11的内壁118貼合的呈U形的第一部分125。第一 毛細結構12的左侧壁12 3未與管體11的内壁118貼合,形 成未與管體11的内壁118貼合的呈c形的第二部分丨26。 第一毛細結構13設置在管體11的左側,第一毛細結構13 的頂壁131、底壁Γ32及左側壁133與管體11的内壁us貼 合,形成與管體11的内壁118貼合的呈u形的第一部分 135。第一毛細結構13的右侧壁134未與管體11的内壁 118貼合’形成未與管體11的内壁us貼合的呈c形的第 二部分136。 每一第一毛細結構12、13的第一部分125、135貼合於管 體11的内壁118上’即與管體11的側板11 6、11 7及與侧 板116、117緊相連的頂板114與底板115的部分壁面貼合 。第二部分126、136朝向管體11的中央,並未貼合於管 099110234 表單編號A0101 第7頁/共23頁 0992018028-0 201135174 體11的内壁1 l 8上。第-毛細結構j 3的右側壁i 34與第— 毛細結構12的左側壁123相對,且在冷凝段113内相互間 隔形成第二蒸氣通道142。所述第一蒸氣通道ΐ4ι與所述 第二蒸氣通道142沿縱向相互連通。 [0015] [0016] 第一毛細結構12、13在管體U⑽凝段113沿縱向延伸 ,並在管體11的蒸發段丨丨丨與冷凝段113的交接處149與 第二毛細結構14連接,即第_毛細結構12、13在管體^ 的冷凝段113沿縱向延伸至第二毛細結構"的#近於 段113的端部148,並與之連接。在第二毛細結構14燒結 成型過程中,第-毛細結構12、13與第二毛細結構⑽ 交接處149與第二毛細結構14燒結連接成一整體結構17。 第-毛細結構12、13的通道14〇的孔徑大於第二毛細結構 14的壁厚,從而第一毛細結構12、13的通道14〇與第一 蒸氣通道141連通。 該工作介質為水、酒精、甲醇等具雜低沸點的物質。當 管體11的蒸發段111與熱源接觸時,寧工作介質從蒸發段 1H處吸熱蒸發成汽體,蒸氣溢散至位於蒸發段U1的第 一蒸氣通道141中,蒸氣帶著熱量從第一蒸氣通道141往 冷凝段113運送,並從交接處149進入通道14〇與第二蒸 氣通道142中,最後在冷凝段113放熱後凝結成液體,將 熱量釋放出去,完成對發熱元件(圖未示)的散熱。第 一毛細結構12、13及第二毛細結構14提供毛細力使在管 體11的冷凝#又113凝結形成的工作介質回流至蒸發段1 η ,實現工作介貝在管體11内的循環運動,以完成對發熱 元件的持續散熱。 099110234 表單編號A0101 第8頁/共23頁 0992018028-0 201135174 [0017] Ο [0018] Ο 099110234
表單編號A01M 燒結粉末型的第二毛細紅 ,有效增力爾段⑴㈣發段⑴ 液體可以料運送回㈣ 7私113冷凝後的 g*^A^^n ,防止發生幹燒現象;同 時Γ ;置估據空間相對較少的第-毛細靖2 二ΠΓ加冷凝段113的内部蒸氣通道以供蒸氣 順^動,㈣紐在㈣段113凝結I作介質通過第 :=T2、13回流到蒸發段111。第二毛細結構14 毛1 结構!29與^毛細結構12、13燒結連接,從而第一 八哲、*、、13與第二毛細結構14之間結合緊密,工作 速珠毛細結構12、13回·交接處149後,可以 :導::第二毛細結構14中。本實施方式的扁平薄型 I可達到2min以下,甚至當扁平薄型熱導管1〇厚度 叫’該扁平薄型熱導管10仍能保證良好的性能, :内#空間狹小的電子設備如筆記型電腦等。 圖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扁平薄型熱導管2〇的冷 凝、3的橫向剖面示意圖,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不同之 處在;熱導管2〇内設置第一毛細結構22的數量為一個 第毛細結構22夾設於扁平薄型熱管2〇的冷凝段213的 中,第 、 —毛細結構22將冷凝段213的第二蒸氣通道242 5第毛細結構2 2左側的分蒸氣通道2 4 21及位於 第毛細結構22右側的分蒸汽通道2422。第一毛細結構 22的頂部與底部分別連接於管體21的頂板214與底板215 之間,第—毛細結構22與管體21左侧的側板217間隔形成 可供蒸氣通過的分蒸氣通道2421,第一毛細結構22與管 體21右側的側板216間隔形成可供蒸氣通過的分 蒸氣通道 第9頁/共23頁 0992018028-0 201135174 2422。熱導管2G的蒸發段的結構與第—實施方式相同, 在此不贅述’其中第—毛細結構22在熱導管2G的蒸發段 與冷凝段213的交接處亦與祕段的第二毛細結構連接。 熱導管20的卫作原理與第—實施方式㈣,在此亦不賢 述。 [0019] [0020] 圖6示出本發明的第三較佳實施方式的扁平薄型熱導管別 的冷凝段313的橫向剖面示意圖,與第—實施方式不同之 處在於,熱導管30内設置三個第-毛細結構32、33、35 ’其中-個第-毛細結構35位於熱導管30的冷凝段313的 中央’另外兩個第-毛細結構32、33在冷凝段313分別位 於管體31的兩侧,位於中央的第—毛細結構_位於左 側的第-毛細結構33間隔形成可供蒸氣通過的分蒸氣通 道3421 ’位於中央的第_毛細結構冗與位於右側的第一 毛細結構32間隔形成可供蒸氣通過的可供蒸氣通過的分 蒸乳通道3422。冷凝段313内的第二蒸氣通道342由分蒸 乳通道3421、3422組成。_導香3G的蒸發段的結構與第 -實施方式相同,在此不贅述?其中第__毛細結構32、 33、35在熱導管30的蒸發段與枝段313的交接處亦與 条發段的第二毛細結構連接。熱導管別的卫作原理與第 一實施方式相同,在此亦不贅述。 圖7示出本發明的第吨佳實施方式的扁平薄型解管4〇 的蒸發段411的橫向剖面示意圖,與第_實施方式不同之 處在於,第二毛細結構44貼附於管體41的蒸發段411的底 板41 5的内側,即第二毛細結構44貼附於管體41的蒸發段 411的部分内壁418上。發熱電子元件7〇貼附於底板415 099110234 表單編號Α0101 第忉頁/共23頁 0992018028-0 201135174 的外側。由於蒸發段411的頂板414的内侧未設置所述第 二毛細結構44,這可進一步增加蒸發段411内的第一蒸氣 通道441的容積,同時發熱電子元件70所產生的熱量經由 管體41迅速傳遞到第二毛細結構44,從而提升扁平薄型 熱導管4 0的散熱性能。 [0021] 综上所述,本發明符合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 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舉凡 熟悉本案技藝之人士,在爰依本發明精神所作之等效修 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之申請專利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0022]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中扁平薄型熱導管的侧視圖。 [0023] 圖2為圖1所示扁平薄型熱導管的沿I I - I I橫向剖面示意圖 [0024] 圖3為圖1所示扁平薄型熱導管的沿111 -111橫向剖面示 意圖。 〇 [0025] 圖4為圖1所示扁平薄型熱導管的沿IV - IV縱向剖面示意圖 [0026] 圖5為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中扁平薄型熱導管的冷凝段的 橫向剖面示意圖。 [0027] 圖6為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中扁平薄型熱導管的冷凝段的 橫向剖面示意圖。 [0028] 圖7為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中扁平薄型熱導管的蒸發段的 橫向剖面示意圖。 099110234 表單編號A0101 第11頁/共23頁 0992018028-0 201135174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0029] 扁平 薄型熱導管:10 ' 20 ' 30、40 [0030] 管體 :11 、 21 、 31 、 41 [0031] 蒸發段:111、411 [0032] 冷凝段:113、213、 313 [0033] 頂板 :114 ' 214 ' 414 [0034] 底板 :115、215、415 [0035] 側板 :116'117、216'217 [0036] 内壁 :118 > 418 [0037] 第一 毛細結構:12、 13、22、32、33、35 [0038] 頂壁 :121 、 131 [0039] 底壁 :122 、 132 [0040] 左侧 壁:123 、 133 [0041] 右侧 壁:124 ' 134 [0042] 第一 部分:125、135 [0043] 哲 一 部分:126、136 [0044] 第二 毛細結構:14、 44 [0045] 通道 :140 [0046] 第一 蒸氣通道:141 、441 [0047] 第二 蒸氣通道:142 、242 ' 342 表單編號A0101 第12頁/共23頁 099110234 0992018028-0 201135174 [0048] 端部:148 [0049] 交接處:149 [0050] 整體結構:17 [0051] 分蒸氣通道:2421、2422、3421、3422 [0052] 發熱電子元件:70 〇 〇 099110234 表單編號A0101 第13頁/共23頁 0992018028-0

Claims (1)

  1. 201135174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扁平薄型熱導管,包括中空扁平的管體及設置在管體 内的第一毛細結構與第二毛細結構,所述管體包括蒸發段 及冷凝段,其改良在於:所述第一毛細結構由絲線形成, 所述第二毛細結構由粉末燒結形成,所述第二毛細結構貼 附於管體的蒸發段的内壁上,所述蒸發段内形成供蒸氣通 過的第一蒸氣通道,所述第一毛細結構夾設於管體的冷凝 段,所述第一毛細結構包括與管體的内壁貼合的第一部分 及未與管體的内壁贴合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毛細結構的 第二部分與管體的内壁之間在冷凝段形成供蒸氣通過的第 二蒸氣通道,所述第一蒸氣通道與所述第二蒸氣通道相互 連通,所述第一毛細結構從管體的冷凝段延伸至冷凝段與 蒸發段的交接處並在所述交接處與第二毛細結構連接。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扁平薄型熱導管,其中所述 第一毛細結構與所述第二毛細結構在管體的蒸發段與冷凝 段的交接處燒結連接在一起。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扁平薄型熱導管,其中所述 第一毛細結構與第二毛細結構靠近於冷凝段的端部連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扁平薄型熱導管,其中所述 第一毛細結構為絲線編織形成的中空的管狀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扁平薄型熱導管,其中所述 中空的管狀體被管體的内壁擠壓成扁平狀。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扁平薄型熱導管,其中所述 中空的管狀體包括頂壁、底壁及兩個側壁,所述頂壁、底 壁及其中一個側壁與管體的内壁貼合,所述管狀體的另一 099110234 表單編號A0101 第14頁/共23頁 0992018028-0 201135174 個側壁未與管體的内壁貼合,所述第二蒸氣通道形成在所 述中空的管狀體的另一個側壁與管體之間。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扁平薄型熱導管,其中所述 中空的管狀體包括頂壁、底壁及兩個側壁,所述頂壁及底 壁與管體的内壁貼合,所述管狀體的兩個側壁未與管體的 内壁貼合,所述第二蒸氣通道形成在所述兩個側壁與管體 之間。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扁平薄型熱導管,其中所述
    10 . 11 . ❹ 12 . 第二毛細結構在燒結成型過程中與該至少—第—毛細萨構 燒結連接成一整體結構。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扁平薄型舞導營,其中所述 第二毛細結構環設且貼附於管體的蒸發段的整個内壁上。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扁平薄型熱導管,其中所述 第二毛細結構貼附於管體的蒸發段的部分内壁上。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扁平薄型熱導管,其中所述 第-毛細結構的數量為—個’所述第—毛細結構在冷凝段 位於管體的中央。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扁平薄型熱導管,其中所述 7-毛細結構的數量為兩個,該兩個第—毛細結構在冷凝 段分別間隔設置於管體的兩側’所述第二蒸氣通道形成於 該兩個第一毛細結構之間。 099110234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扁平薄型熱導管,其中所述 第-毛細結構的數量為三個,其中—個第_毛細結構在冷 凝段位於管體的巾央,另外兩個第—毛細結構在冷凝段分 別位於管體的兩側,所述第二蒸氣通道科於位於中央的 第-毛細結構與位於兩側的另外兩個第—毛細結構之間。 表單編號A0101 第15頁/共23頁 09920180 201135174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的扁平薄型熱導營,其中咳至 少—第一毛細結構為單層絲網或者沿徑向相互層疊的多層 絲網。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扁平薄型熱導管其中所述 管體於蒸發段及冷凝段内具有光滑的内璧。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5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扁平薄型熱 ’其中该熱導管的厚度在2mjn以下。 099110234 表單編號A0101 第16頁/共23頁 0992018028-0
TW099110234A 2010-04-01 2010-04-01 扁平薄型熱導管 TWI4865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10234A TWI486543B (zh) 2010-04-01 2010-04-01 扁平薄型熱導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10234A TWI486543B (zh) 2010-04-01 2010-04-01 扁平薄型熱導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5174A true TW201135174A (en) 2011-10-16
TWI486543B TWI486543B (zh) 2015-06-01

Family

ID=46751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10234A TWI486543B (zh) 2010-04-01 2010-04-01 扁平薄型熱導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8654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4071A (zh) * 2020-09-15 2022-03-15 亚浩电子五金塑胶(惠州)有限公司 热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03971A (ja) * 1995-04-28 1996-11-22 Fujikura Ltd 携帯型パソコン冷却用の偏平ヒートパイ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8303972A (ja) * 1995-05-02 1996-11-22 Fujikura Ltd 携帯型パソコン冷却用の偏平ヒートパイプ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386010B2 (ja) * 2005-08-03 2009-12-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ヒートパイプ
CN101398272A (zh) * 2007-09-28 2009-04-01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热管
US20090308576A1 (en) * 2008-06-17 2009-12-17 Wang Cheng-Tu Heat pipe with a dual capillary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M367324U (en) * 2009-05-19 2009-10-21 Tai Sol Electronics Co Ltd Heat pip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4071A (zh) * 2020-09-15 2022-03-15 亚浩电子五金塑胶(惠州)有限公司 热管
CN114184071B (zh) * 2020-09-15 2024-03-12 亚浩电子五金塑胶(惠州)有限公司 热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86543B (zh) 2015-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75766B (en) Heat pipe
JP4427445B2 (ja) マルチウィック構造をもつ蒸気増強ヒートシンク
KR100581115B1 (ko) 판형 열전달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8490683B2 (en) Flat plate type micro heat transport device
US20120227935A1 (en) Interconnected heat pip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289655B (en) Heat pipe
TWI260388B (en) Flat plate heat transfer device
US20070246194A1 (en) Heat pipe with composite capillary wick structure
JP2006503436A (ja) 板型熱伝達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946855A (en) Vapor chamber
JPWO2017037921A1 (ja) ループヒートパイ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JPWO2018116951A1 (ja) 放熱モジュール
KR100633922B1 (ko) 판형 열전달 장치
JP5902404B2 (ja) 扁平型ヒートパイ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531425A (ja) ヒートパイプの放散システムと方法
TWI494531B (zh) 扁平熱導管及其製造方法
TW201135174A (en) Flat type heat pipe
TWI284728B (en) Heat pipe
TWI482937B (zh) 扁平薄型熱導管
TWI289653B (en) Heat pipe
TW200907277A (en) Heat pipe
TWI497026B (zh) 扁平熱導管及其製造方法
TWI482938B (zh) 扁平薄型熱導管及其製造方法
TW201512625A (zh) 熱管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TW201231905A (en) Interconnected heat pip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