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04875A -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ptical film and image sensor - Google Pat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ptical film and image sens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04875A
TW201104875A TW98125094A TW98125094A TW201104875A TW 201104875 A TW201104875 A TW 201104875A TW 98125094 A TW98125094 A TW 98125094A TW 98125094 A TW98125094 A TW 98125094A TW 201104875 A TW201104875 A TW 20110487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filter
regions
image sensing
filter units
material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25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62305B (zh
Inventor
han-kang Liu
Shao-Min Hung
Yi-Hua Wang
Yu-Lun Lo
Original Assignee
Himax 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max Tech Ltd filed Critical Himax Tech Ltd
Priority to TW0981250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6230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104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04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23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2305B/zh

Links

Landscapes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31410twf.doc/n 201104875
jruvi-zt/uy-0035-TW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光學元件及其製作方法,且特別 是有關於一種影像感測元件及光學膜層的製作方法。 【先前技術】 影像感測器(image sensor)是將光學資訊轉換為電信 號的裝置。影像感測器的種類可大致分為顯像管與固定攝 像元件。映像管以電視為中心,廣泛用於將影像處理技術 運用的測量、控制、識別等,發展為應用技術。目前,固 定攝像元件包括電荷耦合(Charged Coupled Device,CCD) 型與互補式金屬氧化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型兩種。由於CMOS感測器具有 驅動方式簡便、可實現多種掃描方式、可將信號處理電路 製作成單一晶片、節省製造成本及降低電力損耗等優點, 因此近年來CMOS型影像感測器比CCD型影像感測器更 進一步得到大量應用。 在CMOS電晶體影像感測器的製造過程中,存在許多 製程問題,而造成CMOS電晶體影像感測器的品質不°佳= 舉例來說,在製作CMOS電晶體影像感測器之彩色濾^陣 列(⑺lor filter array,CFA)時,其相鄰之濾光單元會彼此 連接且相連之侧邊會有部份重疊,因此形成後之彩色濾光 陣列的表面會產生不平坦的現象。為了解決上述之問^, 在形成微透鏡於彩色濾光陣列上之前,會先形成—覆蓋層 201104875 HM-2009-0035-TW 3141〇twf.doc/n 蓋杉色濾光陣列,其中覆蓋層的目的在於使彩色濾光 二列^表面平坦化’如此—來則會增加CMOS電晶體影像 ,,的製程步驟與生產成本。此外,形成於覆蓋層上的 :Ϊ Si鏡容易相互干涉,而影響CM0S電晶體影像感 【發明内容】 牛供―種光學膜層的製作方法,其可簡化製程 步驟,且可降低生產成本。 本發明提供-種影像感測元件,其具有較佳的良率。 本發明提出-種光學膜層的製作方法。首先 糾象感測晶片’其中影像感測晶片具有多個第—區盘多個 弟一區’這些第-區與這些第二區之每一區對應至 二晶片之:晝素。接著’在這些第-區上分別軸 :色濾光單it。在影像感測晶片上形成—第二色濾光材料 b ’、其中第二色濾光材料層覆蓋這些第—色濾光^元盘, 像感測晶片的這些第二區。對第_ : '、年’ 以在第二色編料™ 坠叉曝光區分別位於這些第二區内, —☆ 。 度小於對應的第二區之寬度。缺後,利曝光區的寬 =色滤光材料層之位於這些受曝光區以外的 == 成多個分別配置於這些第二區上㈣二 域一叫 ,在這些第-色濾光單元與這些第二色 多個微透鏡,其中這些第—色 201104875 mvi-^uuy-0035-TW 314 lOtwf.doc/n 單元中的每一濾光單元被這些微透鏡之一所自我對準。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在形成這些第一色濾 光單元於影像感測晶月上之前更包括形成—平坦層於影^ 感測晶片上。平坦層覆蓋這些晝素。 ^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形成這些第一色渡 單元的步驟包括,首先,在影像感測晶片上形成一第=多 渡光材料層,其中第-色濾、光材料層覆蓋影像感測晶 這些第-區以及這些第二區。接著’對第—色滤光材料居 進行曝光,以在第一色濾光材料層上形成多個第一受曝^ 區,其中這些第一受曝光區分別位於這些第—區内。最後^ 利用一顯影製程移除第一色濾光材料層之位於這些第一受 曝光區之外的區域,以在這些第一區上分別形成這些第二 色滤光單元。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在顯影製程之後,這 些第二色濾光單元的寬度分別大於這些受曝光區的寬度, 且於這些第二色濾光單元之遠離影像感測晶片的一側之周 圍分別形成多個第二倒角面。每一第二色據光單元與相鄰 之這些第一色濾光單元之一或這些第二色濾光單元之另一 相連接,且每一第二倒角面與相鄰之這些一 之一的侧壁或這些第二色濾光單元之另一的第二^角面構 成一凹槽。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對第二色濾光材料層 進行曝光的步驟包括採用一光學近接修邊襯光罩(〇ρ^&1
Proximity correction mask,OPC mask )來進行曝光。 6 201104875 HM-2U〇y-0〇35-TW 31410twf.doc/n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每一受曝光區包括一 主要曝光區與四輔助曝光區。這些輔助曝光區連接至主要 曝光區的四個角落,主要曝光區實質上呈矩形,且這些辅 助曝光區位於主要曝光區外。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影像感測晶片更具有 多個第三區。在形成這些第二色濾光單元之後且於形成這 些微透鏡之前更包括:在影像感測晶片上形成一第三色濾 光材料層,其中第三色濾光材料層覆蓋這些第一色濾光單 ❿ 元、這些第二色濾光單元以及影像感測晶片的這些第三 區。對第三色濾光材料層進行曝光,以在第三色濾光材料 層上形成多個第三受曝光區,其中這些第三受曝光區分別 位於這些第三區内,且每一第三受曝光區的寬度小於對應 的第二區之寬度。利用一顯影製程移除第三色濾光材料層 之位於這些第三受曝光區以外的區域,以在這些第三區丄 分別形成多個第三色濾光單元。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上述之對第三色遽光材料層 # 進行曝光的步驟包括制—光學近接修邊襯光罩(〇^ mask)來進行曝光。 ,私明之-實施例中,上述之每—第三受曝光區^ 括-弟二主要曝光區與四個第三輔助曝光區。這 助曝光區連接至第三主要曝光區的四㈣ 上呈矩形’且這些第三輔助曝光區位:二 曝光區外。 ^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 上述之在顯影製程之後,這 201104875 ηινι-ζυυ^-0035-TW 3141〇twf.doc/n 些第二色濾、光單兀的寬度分別A於這些第三受曝光 度’且於這些第三色縣單元之遠離影像制晶一側 之周圍分別形成多個第三倒角面。每—第三色濾光單元與 相鄰^些第-色濾光單元之―、這些第二色濾光單元之 -或這些第二色濾光單元之另—相連接,且每—第三倒角 面與^目鄰之這些第一色濾光單元之一的侧壁、這些&二色 濾光單元之一的侧壁或這些第三色濾光單元之另—的第三 倒角面構成一凹槽。 一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光學膜層的製作方法 更包括於這些第三色渡光單元上形成多個另外的微透鏡, 其中每一第三色濾光單元被這些另外的微透鏡之— 對準。 本發明提出另一種影像感測元件,其包括—影像感測 晶片、-彩色濾光層以及多個微透鏡。彩色$土層配置於 影像感測晶片上,並包括多個第一色濾光單元及多個第二 色濾光單元。微透鏡配置於彩色濾光層上,且直接接觸彩 色濾光層,其中這些第一色濾光單元及這些第二色濾光單 元中的每一濾光單元被這些微透鏡之一直接接觸且=我對 準。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影像感測晶片具有多 個晝素區’且每一濾'光單元對準於這些書素區之一。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影像感測元件更包括 一平坦層。平坦層配置於影像感測晶片與彩色濾光層之間。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這些第一色濾光單元 201104875 mvi-zuu9-0035-TW 31410twf.doc/n ^別連接這些第二色濾光單元,且這些第一色濾光單元之 退離影像感測晶月的一側之周圍分別具有多個第—倒角 面,些第二色濾光單元之遠離影像感測晶片的一側之周 圍分別具有多個第二倒角面。每一第一倒角面與相鄰之第 一倒角面構成一凹槽。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影像感測元件更包括 多個第三色濾光單元,其中這些第一色濾光單元、這些第 二色濾光單元以及這些第三色濾光單元彼此相連。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這些第二色濾光單元 之遠離影像感測晶片的一側之周圍分別具有多個第二倒角 面,這些第二色濾光單元之遠離影像感測晶片的一側之周 圍刀別具有多個第三倒角面’每„第二則面與相鄰之第 二倒角面構成—凹槽。 、此^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這些微透鏡更配置於 ^第三色濾光單元上,且這些第三色縣單元中的每-濾光單元直接接觸且對準這些微透鏡之一。 心if發明之—實施例中,上述之影像感測晶片為一互 南^屬氧化半導體影像感測晶片或—電她合元件影像 歇測晶片。 一①本發明還提出一種光學膜層的製作方法。首先,提供 =像感測晶片’其中影像感測晶片具有多個第一區與多 感測:第—區與這些第二區之每-區對應至影像 第一 :、★、一里素。接著’在這些第-區上分別形成多個 濾光單元。在影像感測晶片上形成一第二色濾光材 201104875 HM-2U〇y-0035-TW 3141〇twf.doc/n 料層,其中第二色濾光材料層覆蓋這些第一色濾光單元與 影像感測晶片的這些第二區。對第二色濾光材料層進行曝 光,以在第二色濾光材料層上形成多個受曝光區,其中這 些受曝光區分別位於這些第二區内,且每一受曝光區的寬 度大於對應的第二區之寬度。然後,利用一顯影製程移除 第二色濾光材料層之位於這些受曝光區以外的區域,以形 成多個分別配置於這些第二區上的第二色濾光單元。最 後’在這些第-色濾 '光單元與這些第二色滤光單元上 f個微透鏡,其中這些第—色濾、光單元與這些第二色濾光 單元中的母,慮光單元被這些微透鏡之一所自我對準。 ★基於上述,由於受曝光區的寬度小於對應之第二區的 因此在顯^製程後所形成於影像感測晶片之第二區 二:二色濾3元:避免與已形成於影像感測晶片之第 〇Π 、弟色濾'光單元重疊,意即可得到夺面平敫声f 佳的彩色濾、光層。此外,由於本㈣ j表面+正度較 不需如習知技術-般於彩色濾光層上 再形成-覆盍層’意即可減少製程步驟 本。另外’本發明之微透鏡可自單 _,知提升影像感二产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5二 舉貫施例,並配合__式作詳細·如下 【實施方式】 圖1為本發明之—. 只%例之一種影像感測元件的剖面 201104875 nm-^w9-0035-TW 31410twf.doc/n 示意圖。請參考圖1,本實施例之影像感測元件100包括 一影像感測晶片200、一彩色濾光層300以及多個微透鏡 400。影像感測晶片200具有多個第一區210、多個第二區 22〇、多個第三區230以及多個畫素區240,其中這些第一 區210、這些第二區220以及這些第三區230之每一區皆 對準這些晝素區240之一。具體而言,這些第一區21〇、 這些第二區220以及這些第三區230之每一區皆對應至這 些晝素區240中之一晝素242。在本實施例中,影像感測 晶片200例如是一互補式金屬氧化半導體(CM〇s)影像 感測晶片或一電荷耦合元件(CCD:)影像感測晶片。 彩色濾光層300配置於影像感測晶片2〇〇上,其包括 多個色濾光單元312、多個第二色濾光單元322以及 多個第二色濾光單元332。具體而言,這些第—色濾光單 元312分別位於影像感測晶片2〇〇的這些第—區上, 足些第一色濾光單凡322分別位於影像感測晶片2〇〇 些第二區22〇上,而這些第三色濾光 ,、《"*_, C3 ,1 λ 三色濾光單元332分別位於影
—倒角面324, 11 201104875 ηινι-ζυυ^-0035-TW 31410twf.doc/n 而&些第二色濾光單元332之遠離影像感測晶片2⑻的— 侧之周15分別具有多個第三倒角s 334,&中每一第 角面324與相鄰之這些第一色濾光單元祀之一的側壁 3一 16構成一凹槽c卜每一第二倒角面324與相鄰之這些第 三倒角面334之一構成一凹槽c2,而每一第三倒角面幻4 與相鄰之這些第-色濾光單& 312之一的側m 凹槽c3。 #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並不限定彩色濾光層3〇〇之 ,第-色濾,單元312、這些第二色濾光單元322及這些 第二色濾光單元332的形態與排列方式,雖然於圖}所^ ^實施例中,這些第二色濾光單元322與這些第三色據光 ,元332具體化為分別具有這些第u角自及這些第 三,角面334 ’且這些第—色濾光單元312、這些第二色濾 光早兀322以及這些第三色濾光單元332依序週期性排 且對應配置於影像感測晶片200的這些第一區21〇、這些 ^二區220以及這些第三區23〇。然而,於另一未緣示的 只知例中’=些第—色濾光單元312、這些第二色遽光單 = =22以及遣些第三色濾光單元说亦可依據使用需求而 隨,排列,意即影像感測晶片200的這些第一區210、這 f第二區’以及這些第三㊣23G不依序排列,因此每一 第色濾光單元312的側壁316可與相鄰之這些側壁316 之一、迫些第二倒角面324之一或這些第三倒角面334之 -構成-凹槽’同理,每一第二倒角面324可與相鄰之這 些側壁316之—、這些第二倒角面324之一或這些第三倒 12 201104875 mvi-zuu9-0035-TW 31410twf.doc/n 角面334之一構成一凹槽,每一第三倒角面334可與相鄰 之這些側壁316之一、這些第二倒角面324之一或這些第 三倒角面334之一構成一凹槽。因此,圖1所示的彩色濾 光層300的形態僅為舉例說明,並非限定本發明。 本實施例之微透鏡400是配置於彩色濾光層300上, 且直接接觸彩色遽光層300,其中這些< 第一色濾光單元 312、這些第二色濾光單元322及這些第彡色濾光單元332 中的每一濾光單元會被這些微透鏡400之一直接接觸且自 我對準。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由於這些第二色濾、光 單元322及這些第三色濾光單元332分別具有這些第二倒 角面324與這些第三倒角面334,因此當微透鏡400形成 於這些第一色濾光單元312、這些第二色濾光單元322及 這些第三色濾光單元332上時,這些微遂鏡400的邊緣會 分別直接接觸且對準凹槽C1、c2、c3的邊緣配置,而使得 這些第一色濾光單元312、第二色濾光單元322及這些第 三色遽光單元332中的每一濾光單元被這些微透鏡400之 一直接接觸且自我對準。此外,由於相鄰之這些第一色濾 光單元312、這些第二色濾光單元322以及這些第三色濾 光單元332之間皆具有凹槽cl、c2、c3,因此可有效降低 相鄰兩濾光單元上之微透鏡4〇〇彼此間的相互干涉,可提 高影像感測元件的成像品質。 此外,本貫施例之影像感測元件1〇〇更可包括一平坦 層500,其中平坦層5〇〇配置於影像感測晶片2⑻與彩色 濾光層300之間,且覆蓋影像感測晶片2〇〇表面的晝素 13 201104875 HM-'2UUy-0035-TW 31410twf.doc/n 242’用以使影像感測晶片200能提供較平坦的表面讓彩色 濾光層300配置,以提尚影像感測元件1⑻的品質與可靠 度。 簡言之,本實施例之影像感測元件1〇〇,其彩色濾光 層300的這些第二色渡光單元322與這此第:r滹光單开 332分別具有這些第二倒角^ 324以及^= 334,可使彳于相鄰兩濾光單元之間存有凹槽ci、a、c3, 除了可大幅降低相鄰兩濾光單元上之微透鏡4〇〇彼此間的 相互干擾外,當微透鏡400配置於彩色濾光層3〇〇上時, 這些微透鏡働的邊緣會分別直接接觸且對準這些側辟 316、這些第二倒角® 324以及這些第三倒角面334配^ 而使付=些第-色濾光單元312、第二色濾光單元幻2及 這些第三色濾光單元332中的每—濾光單元被這些微透鏡 4〇0之-直接接觸且自我對準,可提高影像感測元件⑽ 的品質與可靠度。 圖2A至圖2L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光學膜 製作方法的剖面示賴。請先參考圖2A,依照本實施例之 光學膜層的製造方法’首先,提供-影像感測晶片200。 影像感測晶片謂具有多個第一區別、多個第二區22〇、 多個第二區230以及多個晝素區·,其中這些第一區 210、這些第二d 22G以及這些第三區现之每—區皆對應 至把U區240中之—晝素242。在本實施例中,影像 感制例如是—互補式金職化半導體影像感測晶 片或一电荷輕合元件影像感測晶片。 201104875 HM-^uu9-0035-TW 31410twf.doc/n 接著’請參考圖2B,形成一平坦層500於影像感測 晶片200上’其中平坦層500覆蓋這些畫素242,用以使 影像感測晶片200能提供較平坦的表面,讓後續形成於影 像感測晶片200上的彩色濾光層3〇〇能具有較佳附著性, 以提高後續製程的良率。 接著’請參考圖2C ’在影像感測晶片200上形成一 第一色濾光材料層310,其中第一色濾光材料層310覆蓋 影像感測晶片200的這些第一區210、這些第二區220以 及這些第三區23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色濾光材料層31〇 例如是紅色濾光材料層。 接著,請參考圖2D,對第一色濾光材料層310進行 曝光’以在第一色濾光材料層31〇上形成多個受曝光區 310a’其中這些受曝光區310a分別位於這些第一區210 内。 接著’請參考圖2E,利用一顯影製程移除第一色濾光 材料層310之位於這些受曝光區31〇a之外的區域,以在這 些第一區210上分別形成這些第一色濾光單元312 ’意即 在攻些第一區21〇上分別形成這些第一色濾光單元312。 接著’請參考圖2F,在影像感測晶片200上形成一第 一慮光材料層320,其中第二色濾光材料層320覆蓋這 些第一色濾光單元312與影像感測晶片300的這些第二區 220以及這些第三區23〇。在本實施例中,第二色濾光材料 層320例如是綠色濾光材料層,且此第二濾光材料層320 材質例如是負型光阻。 15 31410twf.doc/n 2〇11〇4875〇03,tw 接著,請參考圖2G,對第二色濾光材料層320進行 曝光’以在弟·一色渡光材料層320上形成多個受曝光區 320a’其中這些受曝光區320a分別位於這些第二區220 内,且每一受曝光區320a的寬度小於對應的第二區22〇 之寬度。在本實施例中’對第二色濾光材料層32〇進行曝 光例如是採用一光學近接修邊襯光罩(〇PC mask)來進行 曝光。具體而言,請參考圖3A,在本實施例中,每一受曝 光區320a包括一主要曝光區320b與四輔助曝光區3.20c, 其中這些輔助曝光區320c連接至主要曝光區320b的四個 角落,主要曝光區320b實質上呈矩形,且這些辅助曝光區 320c位於主要曝光區320b外,而主要曝光區320b的寬度 小於對應的第二區220之寬度。 接著,請參考圖2H,利用一顯影製程移除第二色濾 光材料層324之位於這些受曝光區32〇a以外的區域,以形 成多個分別配置於這些第二區22〇上的第二色濾光單元 322。在本貫施例中,顯影製程後之這些第二色濾光單元 =2的寬度分別大於這些受曝光區32如的寬度,且於這些 第二色濾光單元322之遠離影像感測晶片2〇〇的一側之周 圍分別形成多個第二倒角面324,其中每一第二色濾光單 =32=與相鄰之這些第一色濾光單元312之一相連接,且 母一第二倒角324面與相鄰之這些第一色濾光單元312之 一的側壁316構成一凹槽cl。 一接著,請參考圖21,在影像感測晶片2〇〇上形成一第 三色濾光材料層330,其中第三色濾光材料層33〇覆蓋這 16 201104875 HM-2009-0035-TW 31410twf.doc/n 二第色濾光單元312、這些第二色濾、光單元322以及譽 像感測晶片200的這些第三區230。在本實施例中,第二 色濾光材料層330例如是藍色濾光材料層,且此第三濾^ 材料層330材質例如是負型光阻。 接著,請參考圖2J,對第三色濾光材料層33〇進行曝 光,以在第三色濾光材料層330上形成多個受曝光區 3j〇a,其中這些受曝光區330a分別位於第三區230内,且 母一叉曝光區330a的寬度小於對應的第三區230之寬度。 在本實施例中,對第三色濾光材料層33〇進行曝光例如"是 採用一光學近接修邊襯光罩(〇PCmask)來進行曝光。具 體而s,請參考圖3B,在本實施例中,每一受曝光區33〇& 包括一主要曝光區330b與四個辅助曝光區330c,其中這 些輔助曝光區330c連接至主要曝光區33〇b的四個角落, 主要曝光區330b實質上呈矩形,且這些辅助曝光區%〇c 位於主要曝光區3301?外,而主要曝光區33〇b的寬度小於 對應的第三區230之寬度。 & 、
*接著,請參考圖2K,利用一顯影製程移除第三色濾 光材料層330之位於這些受曝光區33〇a以外的區域,以形 成多個分別配置於這些第三區23〇上的第三色濾光單^ 332。在本實施例中,顯影製程後之這些第三色濾光單元 3〃32一的寬度分別大於這些受曝光區33〇a的寬度,且於這些 第二色濾光單兀332之遠離影像感測晶片2〇〇的—側之周 圍分別形成多個第三倒角面334,其中每—第三色渡光單 兀332與相鄰之這些第一色濾光單元312之一與這些第二 17 201104875
Amw 〜-0035-TW 31410twf.doc/n 色濾、光單元322之一相連接,且每一第三倒角面334與相 鄙之這些第一色濾、光單元322之-的第二倒角面324構成 -=槽c2 ’而每-第三倒角自334與相鄰之這些第一色渡 光單元312之一的側壁316構成一凹槽C3。 一接著,請參考圖2L,在這些第一色濾光單元312、這 些第一色濾光單元322以及這些第三色濾光單元332上形 成多個微透鏡400 ’其中這些第一色濾光單元312、這些第 二色遽光單元322以及這些第三色濾光單元332中的每一 滤光單元被這些微透鏡400之一所自我對準。具體而言,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這些第二色濾光單元322及這些第三 色濾光單元332分別具有這些第二倒角面324與這些第三 倒角面334,因此當微透鏡4〇〇配置於這些第一色淚光單 元312、這些第二色濾光單元322及這些第三色濾光單元 332上時,這些微透鏡4〇〇的邊緣會分別直接接觸且對準 這些凹槽cl、c2、c3的邊緣配置,而使得這些第一色濾先 單元312、第二色濾光單元322及這些第三色濾光單元332 中的母一遽光單元被這些微透鏡4〇〇之一直接接觸且自我 對準,可提升製成良率,且形成於這些第一色濾光單元 312、這些第二色濾光單元322以及這些第三色濾單元332 相鄰之微透鏡400之間不會互相干涉,提升影像感測元件 的成像品質。至此,已完成光學膜層的製作,意即影像感 測元件100已大致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並不限定彩色濾光層300之這 些第一色濾光單元312的形成方式,雖然於本實施例中, 201104875 HM-2009-0035-TW 31410twf.doc/n 並未具體提及對第一色濾光材料層31〇進行曝光方法,音 即第一色濾光材料層310可採用一般常見的曝光方式,: 每一受曝光區310a的寬度等於對應之第一區21〇的寬度, 而顯影後之這些第-色濾光單元312的寬度分別等於這些 曝光區遍的寬度;或者,第一色渡光材料層31〇可採用 如圖2G或圖2J之光學近接修邊襯光罩(〇pCmask)來進
行曝光’意即每一受曝光區310a的寬度小於對應之第— 210的寬度,且顯影後之這些第—色濾光單元312的寬度 分別大於這些曝光區310a的寬度,且這些第一色濾光單= 312於祕影像制晶片的—側之關分別形成多個 第-倒角面,皆屬於本發明可採用的技術方案,不脫 發明所欲保護的範圍。 此外,本發明亦不限定第二濾光材料層320與第三濾 光材料層=的材質,雖然於本實施财,第二濾、光材料 層320與第二慮光材料層33〇的材質皆採用負型光阻,但 於其他未繪示的實施例中’第二濾光材料層320或第三濺 光材料層330的材質亦可採用正型光阻,此時每—受曝& 區320a或徽的寬度大於對應之第二區22〇或第三區23〇 的寬度,且顯景後之這些第二色濾光單元您的寬度或這 些第二色遽光早兀332分別小於這些曝光區3篇或通 的寬度,仍狀本剌可_的技術轉,不麟本發明 所欲保護的範圍。 19 201104875 i uvnwv/y-003 5-TW 3141 Otwf.doc/n 方,’雖然於本實施例中,這些第一色遽光單元3i2、這 些第-色濾光單兀322以及這些第三色濾、光單元332呈體 =為依序交替排列讀應配置於影像感測晶片的^些 第一區U0、這些第二區220以及這些第三區23〇,但於其 它未綠示,實施例巾’這些第—色濾光單元312、這些^ —色濾光單元322以及這些第三色濾光單元332亦可依據 使用需求而隨意排列,意即影像感測晶片的這些第一 區210、這些第二區22〇以及這些第三區23〇可不依序排 ^ =彳述所示的彩色濾光層之這些第—色遽光 早兀、這些第二色濾光單元322以及這些第三色濾井 單元332的形態僅為舉例說明,並非限定本發明。心
- α 所述’本發明由於受曝光區的寬度小於對應之第 =區及第三_寬度,因此麵景彡製程後所軸於影像 ,曰=第二區上的濾光單元可避免與已形成於影像感^ —區上的遽光單元重疊,同理,形成於影像感測 =紅區上的濾4_可避免與已形成於影像感測晶 的制上的絲單元重疊。因此,本發明之光學膜層 可製造表面平整度較佳的彩色渡光層。此外, )’具有表面平整度較佳的彩色濾光層,因 彩色濾光層上再形成-覆蓋層’意即; 減=程步驟’進而降低生產成本。另外,由於色濾光單 ::沾倒角面’且相鄰兩濾光單元之間構成-凹槽,因此 1=低相鄰雨慮光單兀上之微透鏡彼此間的相互干擾 ’且錢遷鏡配置於彩色濾光層上時,這些色濾光單^ 20 201104875 HM-2009-0035-TW 31410twf.doc/n 中的每一濾光單元會被這些微透鏡之一直接接觸且自我對 準,故,可提高影像感測元件的良率及可靠度。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 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 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内,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 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影像感測元件的剖面 示意圖。 圖2A至圖2L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光學膜層的 製作方法的剖面示意圖。 圖3A為圖2G之影像感測晶片之第二區與受曝光區 的俯視示意圖。 圖3B為圖2J之影像感測晶片之第三區與受曝光區的 俯視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影像感測元件 200 影像感測晶片 210 第一區 220 第二區 230 第三區 240 晝素區 21 201104875 j-nvL-zuuy-0035-TW 314 lOtwf.doc/π 242 :晝素 300、300a :彩色濾光層 310 :第一色濾光材料層 312、312a :第一色濾光單元 316 :側壁 310a、320a、330a :受曝光區 320 :第二色濾光材料層 320b、330b :主曝光區 320c、330c :輔助曝光區 322 第二色濾光單元 324 第二倒角面 330 第三色濾光材料層 332 第三色濾光單元 334 第三倒角面 400 微透鏡 500 :平坦層 cl、cl’、c2、c3、c3’ :凹槽 22

Claims (1)

  1. 201104875 HM-2009-0035-TW 314 l〇twf.doc/n 七、申請專利範圍: I 一種光學膜層的製作方法,包括: &供一影像感測晶片,其中該影像感測晶片具有多個 第一區與多個第二區,該些第一區與該些第二區之每一 σ 對應至該影像感測晶片之一晝素; 品 在該些第一區上分別形成多個第—色濾光單元; 在δ亥影像感測晶片上形成一第二色濾光材料層,其中 該第二色濾光材料層覆蓋該些第一色濾光單元與該影j象感 測晶片的該些第二區; μ 、 對該第二色濾光材料層進行曝光,以在該第二色濾光 材料層上形成多個受曝光區,其中該些受曝光區分別^於 該些第二區内,且每一該受曝光區的寬度小於對應的該第 二區之寬度; u 利用一顯影製程移除該第二色濾光材料層之位於該 些5:曝光區以外的區域,以形成多個分別配置於該些第二 區上的第二色濾光單元;以及 在该些第一色濾光單元與該些第二色濾光單元上形 成多個微透鏡,其中該些第一色濾光單元與該些第二色慮 光早元中的母;慮光單元被該些微透鏡之一所自我對準。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光學膜層的製作方 法丄其中在形成該些第—色濾光單元於該影佩測晶片上 之丽,更包括形成一平坦層於該影像感測晶片上,該肀坦 層覆蓋該些晝素。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光學膜層的製作方 23 201104875 tiivi-zuuy-0035-TW 3141〇twf.doc/n 法’其中形成該些第一色濾光單元的步驟,包括: 在該影像感測晶片上形成一第一色濾光材料層,其中 該第一色濾光材料層覆蓋該影像感測晶片的該些第一區以 及該些第二區; 對該第一色濾光材料層進行曝光’以在該第一色淚光 材料層上形成多個第一受曝光區,其中該些第一受曝光區 分別位於該些第一區内;以及
    利用一顯影製程移除該第一色濾光材料層之位於該 些第一受曝光區之外的區域,以在該些第一區上分別形^ 該些第一色濾光單元。 Ώ ^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光學犋層的製作方 法,在該顯影製程之後,該些第二色濾光單元的寬^分別 大於該些受曝光區的寬度,且於該些第二色遽光單元之袁 離該影像感測晶片的一側之周圍分別形成多個第二倒角 面,其中每一該第二色濾光單元與相鄰之該些第一色濾光 早元之一或5亥些弟一色瀘、光早元之另一相連接,且每一第 二倒角面與相鄰之該些第一色濾光單元之一的側壁或該些 第二色濾光單元之另一的該第二倒角面構成—凹槽。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膜層的掣作方 法,其中對該第二色濾光材料層進行曝光的步驟包括採用 一光學近接修邊襯光罩來進行曝光。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膜層的製作方 法’其中每-該受曝光區包括-主要曝光區與四輔助曝光 區,該些輔助曝光區連接至該主要曝光區的四個角落,該 24 201104875 wm-^uu9-0035-TW 31410twf.doc/n 且該些辅助曝光區位於該主要 主要曝光區實質上呈矩形 曝光區外。 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所述之光學膜層的製作方 :影像感測晶片更具有多個第三區,在形成該些 弟-色濾林元之後且於形成該些微透鏡之前,更包括: 像感測晶;^形成—第三色據光材料層,其中 s 4材料層覆盘該些第—色濾光單元 、該些第二
    色濾光早凡以及該影像感測晶片的該些第三區; ^光材料層進行曝光,以在該第三色滤光 、曰场成多個第三㈣光區,其中該些第三受曝光區 刀別位於雜第二區内,且每—該第三受曝光區的寬度小 於對應的该弟二區之寬度;以及 斤利用一顯影製程移除該第三色濾光材料層之位於該 些第二受曝光區以外的區域,以在該些第三區上分別形成 多個第三色濾光單元。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光學膜層的製作方 去’其中對該第三色濾光材料層進行曝光的步驟包括採用 —光學近接修邊襯光罩來進行曝光。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光學膜層的製作方 士 ’其中每一第三受曝光區包括一第三主要曝光區與四個 第二辅助曝光區’該些第三辅助曝光區連接至該第三主要 曝光區的四個角落,該第三主要曝光區實質上呈矩形,且 该些第三辅助曝光區位於該第三主要曝光區外。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光學膜層的製作方 25 201104875 ^ i.xivi-z.u\j^-0〇j5-TW 314 lOtwf.doc/π 法,在該顯影製程之後,該些第三色濾光單元的寬度分別 大於該些第三受曝光區的寬度,且於該些第三色濾光單元 之遠離該影像感測晶片的一侧之周圍分別形成多個第三倒 角面,其中每一該第三色濾光單元與相鄰之該些第一色濾 光單元之一、該些第二色濾、光單元之一或該些第三色爐光 單元之另一相連接,且每一第三倒角面與相鄰之該些第一 色濾光單元之一的側壁、該些第二色濾光單元之一的側壁 或該些第三色濾光單元之另一的該第三倒角面構成一凹 槽。 攀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光學膜層的製作方 法,更包括於該些第三色濾光單元上形成多個另外的微透 鏡,其中每一第三色濾光單元被該些另外的微透鏡之一所 自我對準。 12. —種影像感測元件,包括: 一影像感測晶片; 一彩色濾光層,配置於該影像感測晶片上,並包括多 個第一色濾光單元及多個第二色濾光單元;以及 鲁 多個微透鏡,配置於該彩色濾光層上,且直接接觸該 彩色濾、光層,其中該些第一色遽光單元及該些第二色遽光 單元中的每一濾光單元被該些微透鏡之一直接接觸且自我 對準。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影像感測元件,其 中該影像感測晶片具有多個晝素區,且每一該濾光單元對 準於該些晝素區之一。 26 201104875 mvi-zuu9-0035-TW 31410twf.doc/n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影像感測元件,更 包括一平坦層,配置於該影像感測晶片與該彩色濾光層之 間。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影像感測元件,其 中該些第一色濾光單元分別連接該些第二色濾光單元,且 該些第一色濾光單元之遠離該影像感測晶片的一側之周圍 分別具有多個第一倒角面,該些第二色濾光單元之遠離該 影像感測晶片的一侧之周圍分別具有多個第二倒角面,每 一第一倒角面與相鄰之該第二倒角面構成一凹槽。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影像感測元件,更 包括多個第三色濾光單元,其中該些第一色濾光單元、該 些第二色濾光單元以及該些第三色濾光單元彼此相連。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影像感測元件,其 中該些第二色濾光單元之遠離該影像感測晶片的一侧之周 圍分別具有多個第二倒角面,該些第三色濾光單元之遠離 該影像感測晶片的一侧之周圍分別具有多個第三倒角面, 每一第二倒角面與相鄰之該第三倒角面構成一凹槽。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影像感測元件,其 中該些微透鏡更配置於該些第三色濾光單元上,且該些第 三色濾光單元中的每一濾光單元直接接觸且對準該些微透 鏡之一。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影像感測元件,其 中該影像感測晶片為一互補式金屬氧化半導體影像感測晶 片或一電荷耦合元件影像感測晶片。 27 2〇11〇4875_tw 31410twf.doc/n 2〇11〇4875_tw 31410twf.doc/n 20. -種光學膜層的製作方法,包括: # 影?感測^ ’其中該影像感測晶片具有多個 第-品:、=個第二區’該些第—區與該些第二區之每一區 對應至5亥影像感測晶片之一全素; f該些第—區上分別形成多個第—色滤光單元; 斤在=像感測晶片上形成一第二色濾光材料層,其中 = 料層覆蓋該些第一色濾光單元與該影像感 測晶片的該些第二區;
    對該第二色濾4材料層進行曝光, 減 材料層^軸㈣受曝歧,其巾該些魏祕分別位於 5亥1第-區内’且每—該受曝光區的寬度大於對應的該第 二區之寬度; / 用製程移除該第三色濾、光材料層之位於該 些受曝光區以外的區域,以形成多個分別配置於該些第二 區上的第一色濾光單元;以及
    在!亥些第—色濾光單元與該些第二色濾光單元上形 成多個微透鏡’其中該些第—色濾光單元與該些第二色渡 光單元中的母一濾光單元被該些微透鏡之一所自我對準。 28
TW098125094A 2009-07-24 2009-07-24 光學膜層的製作方法及影像感測元件 TWI4623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25094A TWI462305B (zh) 2009-07-24 2009-07-24 光學膜層的製作方法及影像感測元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25094A TWI462305B (zh) 2009-07-24 2009-07-24 光學膜層的製作方法及影像感測元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04875A true TW201104875A (en) 2011-02-01
TWI462305B TWI462305B (zh) 2014-11-21

Family

ID=44813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25094A TWI462305B (zh) 2009-07-24 2009-07-24 光學膜層的製作方法及影像感測元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6230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42081B (en) * 2004-09-08 2005-10-21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Methods of fabricating color filter film and image sensor device
US7781715B2 (en) * 2006-09-20 2010-08-24 Fujifilm Corporation Backside illuminated imaging device,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ackside illuminated imag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62305B (zh) 2014-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9809B (zh) Imaging element, imaging device,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method
JP5247042B2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アレイ及びイメージセンサー
JP4623641B2 (ja) 固体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US7238562B2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CMOS image sensor
TWI473258B (zh) 固態成像裝置、固態成像裝置製造方法、電子裝置及透鏡陣列
JP2003224251A (ja) 層内レンズ付き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108580A (ja)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182142A (ja)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撮像装置
US20170186795A1 (en) Image sens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7088459A (ja) イメージセンサの形成方法及びそれによって形成されたイメージセンサ
US7807493B2 (en)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a CMOS image sensor
TW201104875A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ptical film and image sensor
US20090321864A1 (en) Cmos image sens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ensor
JP2009152314A (ja) イメージセンサ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216904A (ja) カラー固体撮像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156485A (ja) 固体撮像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005459B (zh) 光学膜层的制作方法及影像感测元件
JP2002305295A (ja) カラー固体撮像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80122021A1 (en) Image sensor
JP5353356B2 (ja) 固体撮像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802303B1 (ko) 이미지 센서 제조방법
JP2006269533A (ja)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電子情報機器
JPH10209420A (ja) 固体撮像素子の製造方法
JPH0338063A (ja) カラー固体撮像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533589B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olor fil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