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34485A - TTI bundling in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Google Patents

TTI bundling in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34485A
TW201034485A TW098127750A TW98127750A TW201034485A TW 201034485 A TW201034485 A TW 201034485A TW 098127750 A TW098127750 A TW 098127750A TW 98127750 A TW98127750 A TW 98127750A TW 201034485 A TW201034485 A TW 20103448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access
base station
access termi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ti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27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sato Kitazoe
Arnaud Meylan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034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3448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201034485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以下描述大體而言係關於無線通信,且更特定言之,係 關於集合傳輸時間間隔(TTI)以供實行於無線通信系統中 之隨機存取步驟使用。 本申請案主張2008年8月18曰申請之題為「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TI BUND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089,816 號的權利。上述申請案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先前技術】 無線通信系統經廣泛部署以提供各種類型之通信;例 如,可經由此等無線通信系統提供語音及/或資料。典型 無線通信系統或網路可向多個使用者提供對一或多個共用 資源(例如,頻寬、傳輸功率、…)之存取。舉例而言,系 統可使用諸如分頻多工(FDM)、分時多工(TDM)、分碼多 工(CDM)、正交分頻多工(OFDM)及其他多重存取技術之 各種多重存取技術。 通常,無線多重存取通信系統可同時支援多個存取終端 機之通信。每一存取終端機可經由前向鏈路及反向鏈路上 之傳輸與一或多個基地台通信。前向鏈路(或下行鏈路)指 代自基地台至存取終端機之通信鏈路,且反向鏈路(或上 行鏈路)指代存取終端機至基地台之通信鏈路。此通信鏈 路可經由單輸入單輸出、多輸入單輸出或多輸入多輸出 (ΜΙΜΟ)系統而建立。 142680.doc 201034485 ΜΙΜΟ系統通常使用多個個)傳輸天線及多個(馬個)接 收天線以用於資料傳輸。由個傳輸天線及個接收天線 形成之ΜΙΜΟ頻道可分解成心値獨立頻道,該等頻道可稱 作空間頻道,其中S {乂,乂}。i\Ts個獨立頻道中之每一者 對應於一維度。此外,若利用由多個傳輸天線及接收天線 產生之額外維度,則MIMO系統可提供改良之效能(例如, 增加之頻譜效率、較高輸送量及/或較大可靠性)。
ΜΙΜΟ系統可支援各種雙工技術以在共同實體媒體上劃 分前向鏈路通信及反向鏈路通信。舉例而言,分頻雙工 (FDD)系統可利用全異頻率區域以用於前向及反向鏈路通 仏另外在为日令雙工(TDD)系統中,前向及反向鏈路通 信可使用共同頻率區域,以使得互反性原理允許自反向鍵 路頻道估計前向鏈路頻道。 無線通信系統常使用提供覆蓋區域之一或多個基地台。 典型基地台可傳輸多個資料流以用於廣播、多播及/或單 播服務’纟中資料流可為對於存取終端機而言可能具有獨 立接收興趣之資料流。可使用此基地台之覆蓋區域内的存 取終端機來接收由複合流載運之—個、_個以上或所有資 料流。同樣,存取終端機可將f料傳輸至基地台或另一存 取終端機。 存取終端機可利用隨機存取步驟來得到對系統之存取 (例如,獲得通信頻道及/或相關聯資源之分配、)。舉例 Γ’隨機存取步驟可用於對线之初始存取、自源基地 口至目標基地台之交接及其類似者。通常,存取終端機在 142680.doc 201034485 上行鏈路上發送一隨機存取前置項以開始隨機存取步驟。 基地台可接收該隨機存取前置項並經由下行鏈路以一隨機 存取回應進行回應。基於該隨機存取回應,存取終端機可 經由上行鏈路向基地台發送一排程傳輸。然而,存取終端 機常為上行鏈路功率有限的,且因此可由存取終端機使用 之排程傳輸之有效負載大小可為小的。因此,存取終端機 通常發送排程傳輸以及一或多個額外上行鏈路訊息以向基 地台提供資訊,以致能形成與該基地台之連接。額外上行 鍵路訊息之傳輸可延遲存取終端機與基地台連接。 【發明内容】 以下呈現對一或多個實施例之簡化概述以便提供對此等 實施例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並非所有預期實施例之廣泛综 述’且既不意欲識別所有實施例之關鍵或重要要素,亦不 意欲描繪任何或所有實施例之範疇。其唯一目的在於以簡 化形式呈現一或多個實施例的一些概念以作為稍後呈現之 更洋細描述的序言。 藝 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及其相應揭示内容,結合促進在無 線通信環境中實行隨機存取步驟而描述各種態樣。可自存 取終端機向基地台發送一隨機存取前置項,且作為回應, 可自基地台向存取終端機發送—隨機存取回應。該隨機存 取回應可分配待由存取終端機用於排程傳輸(例如,訊牵 3、··.)之資源。另外,可針對該排程傳輸集合複數: 時間間_)。此外,可使用所集合之複數個ττι在J 同輸送區塊(TB)内自存取終端機向基地台傳輸該排程傳輪 142680.doc • 6 - 201034485 之有效負冑。根據-實例’可基於每一網路、每—基地二 或每一存取終端機而控制TTI集合之使用。 σ
根據相關態樣’本文巾描述促進在無㈣信環境中執" 隨機存取之方法。該方法可包括向—基地台傳輸—隨機= 取前置項。另外,該方法可包括回應於該隨機存取前 而自該基地台接收-隨機存取回應H該方法可包括 針對一排程傳輸而集合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ΤΤΙ)。該方 法亦可包括使用該所集合之複數個ΤΤΙ在—共同輸送區塊 (TB)内向該基地台傳輸該排程傳輸之一有效負載。 另-態樣係關於-無線通信裝置。該無線通信I置可包 括一記憶體’該記憶體留存與以下操作有關之指令:向一 基地台發送-隨機存取前置項;回應於該隨機存取前置項 而自該基地台獲得-隨機存取回應;針對—排程傳輸而集 合複數個傳輸時間間_);及利用該所集合之複數個 TTI向該基地台發送該排程傳輸。另夕卜該無線通信裝置 :包括-處理器’該處理器耦接至該記憶體、經組態以執 行留存於該記憶體中之該等指令。 又一態樣係關於-種無線通信裝置,其致能在—無線通 信環境中執行隨機存取。該無線通信裝置可包㈣於摘測 是否針對-隨機存取步财之—至—基地k排程傳輸而 集合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TTI)的構件。此外,該無線通 信裝置可包含用於集合該複數個ΤΤΙ之構件。另外,該無 線n裝置可包括用於經由該所集合之複數個m南該基 地台發送該排程傳輸的構件。 142680.doc 201034485 再一態樣係關於一種可包含一電腦可讀取媒體之電腦程 式產品。該電腦可讀取媒體可包括用於向一基地台傳輸— 隨機存取前置項之程式碼。另外,該電腦可讀取媒體可包 含用於回應於該隨機存取前置項而自該基地台接收一隨機 存取回應之程式碼。此外,該電腦可讀取媒體可包括用於 偵測是否針對一排程傳輸而集合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 (TTI)之程式碼。另外,該電腦可讀取媒體可包括用於針 對該排程傳輸而集合該複數個TTI之程式碼。該電腦可讀 取媒體亦可包括用於利用該所集合之複數個丁丁^在一共同 輸送區塊(TB)内向該基地台傳輸該排程傳輸之一有效負載 的程式碼。 根據另一態樣,一種無線通信裝置可包括一處理器,其 中該處理器可向—基地台發送—隨機存取前置 項。此外,該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回應於該隨機存取前置項 而自該基地台獲得一隨機存取回應。該處理器可進一步經 組態以基於以下久去Φ ^ 4. ^ ^ „ 合宥干之一或多者而辨識是否針對一排程 傳輸集合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TTI): 一網路之一預定義 疋 b括於廣播訊息中之指示符、一包括於該隨機 存取回應中之指示符或_上行鏈路頻寬。此外,該處理器 可經組態以針對該排程傳輸集合該複數個TTI。另外,該 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利用該所集合之複數個了了〗在—共同輸 送區塊(TB)内向該基地台發送該排程傳輸。該處理器亦可 經組態以回應於該排程傳輸而自該基地台獲得—競爭解決 訊息。 142680.doc 201034485 根據其他態樣,本文中描述一種促進在一無線通信環境 中實行一隨機存取步驟之方法。該方法可包括自一存取終 端機接收一隨機存取前置項❶該方法亦可包括基於該隨機 存取前置項而產生一隨機存取回應。另外,該方法可包括 向該存取終端機傳輸該隨機存取回應。此外,該方法可包 括接收使用所集合之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TTI)而自該 存取終端機發送之排程傳輸。 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無線通信裝置。該無線通信裝置可包 •括-記憶體,該記憶體留存與以下操作有關之指令:自一 存取終端機接收-隨機存取前置項;I於該隨機存取前置 項而產生-隨機存取回應;向該存取終端機傳輸該隨機存 取回應;及接收一使用所集合之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 (ΤΤΙ)而自該存取終端機發送之排程傳輸。另外,該無線 通信裝置可包括一處理器,該處理器耦接至該記憶體、經 組態以執行留存於該記憶體中之該等指令。 • 又-態樣係關於一種無線通信裝置,其致能在一無線通 信環境中管理隨機存取。該無線通信裝置可包括用於控制 -存取終端機是否針對—隨機存取步驟中之—排程傳輸而 集合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ΤΤΙ)的構件。此外,該無線通 U置可包括用於接收使用該所集合之複數個τη而自該 存取終端機發送之該排程傳輸的構件。 再一態樣係M於—種可包含-電腦可讀取媒體之電腦程 式產品。該電腦可讀取媒體可包括用於管理一存取終端機 疋否針對隨機存取步驟中之—排程傳輸而集合複數個傳 I42680.doc 201034485 輸時間間隔(TTI)的程式碼。另外,該電腦可讀取媒體可 包括用於獲得使用該所集合之複數個rn而自該存取終端 機發送之該排程傳輸的程式碼。 根據另一態樣,一種無線通信裝置可包括—處理器,其 中該處理器可經組態以自一存取終端機接收一隨機存取前 置項。另外,該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基於該隨機存取前置項 產生一隨機存取回應。此外,該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向該存 取終端機傳輸該隨機存取回應。該處理器亦可經組態以控 制該存取終端機是否針對一排程傳輸而集合複數個傳輸時 間間隔(TTI)。另外,該處理器可經組態以接收使用該所 集合之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TTI)而自該存取終端機發送 之該排程傳輸。 為實現前述及相關目的,該一或多個實施例包含在下文 充分描述且在申請專利範圍中特別指出的特徵。本文中所 陳述之以下描述及附加圖式詳述該一或多個實施例之特定 說月陡態樣。然而,此等態樣僅指示可使用各種實施例之 原理的各種巾之少數,且所描述之實施例意欲包 括所有此等態樣及其等效物。 【實施方式】 現參看圖式描述各種實施例,其中類似參考數字始終用 以指代類似元件。在以下描述中,為達成解釋之目的,陳 述許多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一或多個實施例之透徹理解。 然而,此(此等)實施例可在無此等特定細節之情況下得以 實踐可為明顯的。在其他個例中’以方塊圖形式展示熟知 142680.doc 201034485 結構及器件以有助於描述一或多個實施例。 如本申請案中所使用,術語「組件」、「模組」、「系 統」及其類似者意欲指代電腦相關實體,其為硬體、韌 體、硬體與軟體之組合、軟體或執行中軟體。舉例而言, 組件可為(但不限於)在處理器上執行之處理程序、處理 器、物件、可執行體、執行線緒、程式及/或電腦。藉由 說明,在計算器件上執行之應用程式及計算器件兩者可為 組件。一或多個組件可駐留於一處理程序及/或執行線緒 内,且一組件可位於一台電腦上及/或分散於兩台或兩台 以上電腦之間。此外,此等組件可由儲存有各種資料結構 之各種電腦可讀取媒體執行。該等組件可藉由本端處理程 序及/或遠端處理程序進行通信,諸如根據具有一或多個 資料封包的信號(例如,來自藉由信號而與另一組件互動 的組件之資料,另一組件處於本端系統、分散式系統及/ 或跨具有其他系統的網路(諸如,網際網路)中)。 本文中描述之技術可用於各種無線通信系統中,諸如, 分碼多重存取(CDMA)、分時多重存取(TDMA)、分頻多重 存取(FDMA)、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單載波分頻 多重存取(SC-FDMA)及其他系統。通常可互換地使用術語 「系統」與「網路」。CDMA系統可實施諸如通用陸地無 線電存取(UTRA)、CDMA2000等之無線電技術。UTRA包 括寬頻CDMA(W-CDMA)及CDMA之其他變體。CDMA2000 涵蓋IS-2000、IS-95及IS-85 6標準。TDMA系統可實施諸如 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之無線電技術。OFDMA系統可實 142680.doc 11 201034485 施諸如演進型UTRA(E-UTRA)、超行動寬頻(UMB)、IEEE 802.1 l(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 Flash-OFDM等之無線電技術。UTRA及E-UTRA為通用行 動電信系統(UMTS)之部分。3GPP長期演進(LTE)為UMTS 之使用E-UTRA之即將到來版本,其在下行鏈路上使用 OFDMA且在上行鏈路上使用30戶〇]^。1;丁11入、丑-UTRA、UMTS、LTE及GSM描述於來自名為「第三代合作 夥伴計劃」(3GPP)之組織的文獻中。另外,CDMA2000及 UMB描述於來自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2」(3GPP2)之 組織的文獻中。另外,此等無線通信系統可另外包括同級 間(例如,行動物對行動物)特用網路系統,該等特用網路 系統常使用不成對免執照頻譜、802.XX無線LAN、藍芽 (BLUETOOTH)及任何其他短程或長程無線通信技術。 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利用單載波調變及頻域 等化。SC_FDMA具有與OFDMA系統之效能類似的效能及 與OFDMA系統之總體複雜性本質上相同的總體複雜性。 SC-FDMA信號由於其固有單載波結構而具有較低的峰值 對平均功率比(PAPR)。SC-FDMA可用於(例如)上行鏈路通 信中,其中較低PAPR在傳輸功率效率方面極大地有益於 存取終端機。因此,可在3GPP長期演進(LTE)或演進型 UTRA中將SC-FDMA實施為上行鏈路多重存取方案。 此外,本文中結合存取終端機描述各種實施例。存取終 端機亦可稱作系統、用戶單元、用戶台、行動台、行動 物、遠端台、遠端終端機、行動器件、使用者終端機、終 142680.doc •12· 201034485 端機、無線通信器件、使用者代理、使用者器件或使用者 設備(UE)。存取終端機可為蜂巢式電話、無接線電話、會 話起始協定(SIP)電話' 無線區域迴路(WLL)台、個人數位 助理(PDA)、具有無線連接能力之掌上型器件、計算器件 或連接至無線數據機之其他處理器件。此外,本文中結合 基地台來描述各種實施例。基地台可用於與存取終端機通 信且亦可稱作存取點、節點B、演進型節點B(eN〇deB、 eNB)或某其他術語。
此外,術語「或」意欲意謂包括性「或」而非排他性 「或」。亦即,除非另有指定或自上下文清楚可見,否則 短語「X使用A或B」意欲意謂自然包括性排列中之任一 者。亦即,以下個例中之任一者滿足短語「χ使用A或 B」:X使用A;X使用8;或又使用兩者。另外,除 非另有指冑或自上下文彳楚可見係針對單數形式否則如 本申請案及附加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之詞「一」應大體 上解釋為意謂「一或多個」。 可使用標準程式設計及/或 βΊ议何將本文中所描 述之各種態樣或特徵實施為方法、裝置或製品。如本文: 所使用之術語「製品」意欲涵蓋可自任何電腦可讀取器 件、載艘或媒體存取之電腦程式。舉例而言,電腦可讀取 媒體可包括⑷不限於)磁性财器件(例如,硬碟、軟碟、 磁條等)、光學碟片(例如,緊密光碟(CD)、數位 ⑽VD)等)、智慧卡及快閃記憶體器件(例如,砂職碟 吞己憶卡、記憶棒、隨身碟(key drive)等)。另外,本文中所 142680.cj〇c -13- 201034485 描述之各種儲存媒體可表示用於儲存資訊之一或多個器件 及/或其他機器可讀取媒體。術語「機器可讀取媒體」可 包括(但不限於)無線頻道及能夠儲存、含有及/或載運指令 及/或資料之各種其他媒體。 現參看圖1,根據本文中所呈現之各種實施例來說明無 線通6系統100。系統1 〇〇包含一可包括多個天線群組之基 地台102。舉例而言,一個天線群組可包括天線1〇4及 106,另一天線群組可包含天線1〇8及11〇,且一額外天線 群組可包括天線112及114。針對每一天線群組說明兩個天 ◎ 線;然而,可將更多或更少天線用於每一群組。熟習此項 技術者將瞭解,基地台102可另外包括一傳輸器鏈及一接 收器鏈,該等鏈中之每一者又可包含與信號傳輸及接收相 關聯之複數個組件(例如’處理器、調變器、多工器、解 調變器、解多工器、天線等 基地台102可與諸如存取終端機116及存取終端機122之 一或多個存取終端機通信;然而,應瞭解,基地台1〇2可 與大體上任何數目之類似於存取終端機116及122之存取終粵 端機通信。存取終端機116及122可為(例如)蜂巢式電話、 智慧型電話、膝上型電腦、掌上型通信器件、掌上型計算 斋件、衛星無線電、全球定位系統、pDA及/或用於經由無 線通信系統100通信的任何其他合適器件。如所描繪,存 取終端機116與天線112及114通信,其中天線112及114經 由前向鏈路118向存取終端機116傳輸資訊,且經由反向鏈 路120自存取終端機116接收資訊。此外,存取終端機122 142680.doc -14- 201034485 與天線104及106通信,其中天線1 〇4及1 〇6經由前向鏈路 124向存取終端機122傳輸資訊,且經由反向鏈路126自存 取終端機122接收資訊。舉例而言,在分頻雙工(FDD)系統 中’前向鏈路118可利用不同於由反向鏈路12〇使用之頻帶 的頻帶,且前向鏈路124可使用不同於由反向鏈路126使用 之頻帶的頻帶。另外,在分時雙工(TDD)系統中,前向鏈 路118與反向鏈路120可利用一共同頻帶,且前向鏈路124 與反向鏈路126可利用一共同頻帶。 ® 每一天線群組及/或經指定供該等天線進行通信之區域 可稱作基地台1 〇2的一扇區.舉例而言,天線群組可經設 计以在基地台1〇2所覆蓋之區域之一扇區中通信至存取終 端機。在經由前向鏈路118及124之通信中,基地台1〇2之 傳輸天線可利用波束成形以改良用於存取終端機116及122 之前向鍵路118及124的信雜比。又,雖然基地台102利用 波束成形來向隨機散布於相關聯覆蓋中之存取終端機U6 ❿ 及122進行傳輸’與經由單一天線向其所有存取終端機進 行傳輪之基地台相比’鄰近小區中之存取終端機可經受較 小干擾。 可在系統100中利用隨機存取步驟。舉例而言,隨機存 取步驟可由存取終端機116及122用於初始存取、至基地台 1〇2及/或自基地台1〇2之交接、時序同步(例如,自非同步 才莫人 、 、.··)及其類似者。隨機存取步驟通常包括:由 存取終端機(例如,存取終端機丨丨6、存取終端機 122 -··)經由上行鏈路向基地台1〇2傳輸一隨機存取前置 142680.doc -15- 201034485 項(例如,訊息l、…);基於該所接收隨機存取前置項經由 下行鏈路自基地台102向該存取終端機傳輸一隨機存取回 應(例如,訊息2、…);經由上行鏈路自該存取終端機向基 地台102傳輸一排程傳輸(例如,訊息3、),其中此排程 傳輸係由該隨機存取回應授予;及經由下行鏈路自基地台 102向該存取終端機傳輸一競爭解決訊息(例如,訊息 4、…)。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訊息3」指由存取終端 機向基地台102發送的如由來自基地台1〇2之隨機存取回應 授予之排程傳輪。 _ 照慣例,在無線通信環境中,使用i ms之傳輸時間間隔 (TTI)來傳輸並接收資料。因此,對於上述隨機存取步 驟,1 ms之TTI通常用於特定隨機存取頻道(RACH)傳輸; 因此,1 ms之TTI通常用於排程傳輸(例如,訊息3、…)。 另外,1 ms之TTI可支援80個位元之有效負載大小。然 而,▲經由隨機存取步驟建置與基地台之連接時存取終 端機常回復於所接收隨機存取回應而發送多於8〇個位元之 資訊。因此,存取終端機通常發送超過排程傳輸(例如,粵 訊息3、…)之有效負載大小的資訊量,從而導致在隨後時 間(例如,在接收到來自基地台1〇2之競爭解決訊息之 後·..)向基地台1〇2發送額外上行鏈路傳輸。因此,在實 行隨機存取步驟時,習知技術常在形成連接_產生延遲。 相比而言,系統100利用TTI集合來減小與排程傳輸之習 有效負載大小相關聯的影響(例如,緩和8 〇位元限 制、…)。舉例而言,每一TTI可對應於一包括於無線電訊 142680.doc -16- 201034485 框中之子訊框。舉例而言,系統1〇0可使複數個τΤΙ能夠針
對排程傳輸而集合。此外,可使用該所集合之複數個TTI 在一共同輸送區塊(TB)内自存取終端機(例如,存取終端 機116、存取終端機122、 ·)向基地台1〇2傳輸該排程傳輸 之有效負載。藉由集合該等TTI以增加排程傳輸之上行鏈 路有效負載大小,可提高連接建立過程之速度。 現參看圖2,說明在無線通信環境中將傳輸時間間隔 (TTI)集合用於隨機存取步驟的系統200。系統200包括一 可傳輸及/或接收資訊、信號、資料、指令、命令、位 元 '符號及其類似者之存取終端機2〇2。存取終端機2〇2可 經由前向鏈路及/或反向鏈路與基地台2〇4通信。基地台 2 04可傳輸及/或接收資訊、信號、資料、指令、命令、位 元、符號及其類似者。雖然未圖示,但預期系統2〇〇可包 括任何數目之類似於存取終端機2〇2的存取終端機及/或任 何數目之類似於基地台2〇4的基地台。另外,應瞭解,系 φ 統2〇0可包括與核心網路(諸如,行動性管理實體(ΜΜΕ))相 關聯之各種其他組件(未圖示)。根據說明,系統2〇〇可為基 於長期演進(LTE)之系統;然而,所主張之標的物不如此 受限制。 存取終端機202及基地台204可交換訊息作為隨機存取步 驟之部分。為了實行隨機存取步驟,存取終端機2〇2可包 括一前置項產生組件206、一排程傳輸組件2〇8,及一集合 組件210。此外,基地台204可包括—回應產生組件212、 一競爭解決組件214及一上行鏈路集合控制組件216。 142680.doc -17- 201034485 前置項產生組件206可產生可由存取終端機202經由上行 鏈路向基地台204發送之隨機存取前置項(例如,訊息 1、…)。前置項產生組件206可傳輸該隨機存取前置項以 起始該隨機存取步驟。舉例而言,隨機存取步驟可用於對 系統之初始存取、自源基地台至目標基地台(例如,基地 台204、…)之父接等。然而,所主張之標的物不限於上 文。 前置項產生組件206可在上行鏈路上傳輸隨機存取前置 項以使存取終端機202起始與基地台204連接(例如,若存 取終端機202具有待發送之資料、若存取終端機2〇2被傳 呼、若存取終端機202接收到一自源基地台轉變至為目標 基地台之基地台204的交接命令、…)。隨機存取前置項亦 可稱作存取請求、存取簽名、存取探測、隨機存取探測、 簽名序列、隨機存取頻道(RACH)簽名序列等。隨機存取 月’J置項可包括各種類型之資訊且可以各種方式發送。舉例 而言,可經由實體隨機存取頻道(pRACH)發送隨機存取前 置項,然而,所主張之標的物不如此受限制。 基地〇 204可接收隨機存取前置項且回應產生組件212可 藉由向存取終端機2〇2發送一隨機存取回應(例如,訊息 2、…)而進行回應。隨機存取回應亦可稱作存取授予、存 取回應等。隨機存取回應可載運各種類型之資訊且可以各 種方式發送。舉例而言,隨機存取回應可提供關於時序對 準初始上仃鏈路授予、自時無線電網路臨時識別符之指 派(RNTI)等的資訊。藉由實例,由回應產生組件⑴所產 142680.doc 201034485 生之隨機存取回應可包括-識別可由存取終端機2〇2用於 排程傳輸(例如,訊息3、…)之資源的指示。 存取終端機202可接收由基地台2〇4之回應產生組件212 發送的隨機存取回應。該隨機存取回應可授予待由存取级 端機202使用之上行鍵路資源。此外,存取終端機2〇2之排 程傳輸組件雇可辨識隨機存取回應中授予該存取終端機 2〇2之上行鏈路資源。此後,排程傳輸組件2〇8可產生一可 自存取終端機202向基地台發送之排程傳輸(例如,訊 ❿43、…)。舉例而言’該排程傳輸可遞送—與存取終端機 2〇2相關聯之識別碼;然巾,所主張之標的物不限於上 文。排程傳輸可為作為隨機存取步驟之部分的自存取終端 機202至基地台204之第一上行鏈路共用頻道(ul_sch)傳 輸。 基地台204可接收自存取終端機2〇2發送之排程傳輸。作 為回應,競爭解決組件214可向存取終端機2〇2發送一競爭 .解決訊息(例如,訊息4、…)。競爭解決訊息可表示隨機存 取步驟之結束。因此,存取終端機2〇2可接收該競爭解決 訊息並辨識基於競爭之隨機存取之結束(例如,競爭已解 決、…)。 此外,存取終端機202之集合組件210可集合複數個TTI 以用於由排程傳輸組件208結合向基地台204傳送排程傳輸 而使用。舉例而言,集合組件210可辨識是否集合該複數 個TTI。另外’當集合組件21〇識別針對排程傳輸而支援 TTI集合時,排程傳輸組件2〇8可使用該所集合之複數個 142680.doc •19· 201034485 TTI在-共同輪送區塊(TB)内向基i也台204傳輸該排程傳輸 之有效負載。 上打鏈路集合控制組件216可管理基地台2〇4是否支援結 合排程傳輸(例如’訊息3、…)使用之TTI集合。舉例而 吕,上行鏈路集合控制組件216可基於每—網路、基於每 一基地台或基於每一存取終端機而控制是否支援τ耵集 合。因此,根據一實例,可跨越一LTE系統藉由包括於此 系統中之一組基地台而使用TTI集合,此可藉由上行鏈路 集合控制組件216且藉由此LTE系統中之全異基地台(未圖 不)之類似上行鏈路集合控制組件(未圖示)而實施。藉由另 一實例,上行鏈路集合控制組件216可基於每一基地台指 導ττι集合是否由基地台2〇4支援(例如,識別丁耵集合是否 待由包括存取終端機202之試圖經由隨機存取而連接至基 地台204的一組存取終端機利用,共同系統中之不同基地 台可類似地控制是否藉此而分別支援TTI集合、…)。依據 另一實例,上行鏈路集合控制組件216可管理特定存取終 端機疋否使用TTI集合;因此,第一存取終端機可由上行 鍵路集合控制組件216管理以使用TTI集合,而第二存取終 端機可由上行鏈路集合控制組件216控制以不使用丁耵集 5 或者或另外,預期集合組件210(或通常存取終端機 202)可控制排程傳輸組件2〇8是否利用TTI集合。然而,應 瞭解,所主張之標的物不限於上述實例。 集合組件210可辨識基地台204是否支援TTI集合及/或上 行鏈路集合控制組件216可管理基地台204是否支援TTI集 142680.doc -20· 201034485 合。因此’在存取終端機202與基地台204之間可存在關於 可用於由存取終端機202(例如,經由排程傳輪組件 208、…)發送之排程傳輸(例如,訊息3、…)之資源的理 解。下文中描述說明可藉以達成上述理解之技術的各種實 ,例;然而,所主張之標的物預期以大體上任何方式產生上 述理解。 根據一實例,TTI集合可由網路(例如,LTE系統、基於 每一網路、…)中之所有(或多數)基地台利用。因此,上行 ❹ 鏈路集合控制組件21 6可指示存取終端機202(及/或任何全 異存取終端機(未圖示))使用TTI集合。此外,網路中之全 異基地台之類似上行鏈路集合控制組件可同樣指示待實施 TTI集合。另外,集合組件21〇可基於所接收指示識別待使 用TTI集合。進一步預期,網路中之基地台不需要向存取 終端機指示(例如,空中傳輸、…)TTI集合由網路上之所有 (或多數)基地台支援。更確切地說,規定在網路中利用 φ TTI集合之預定義指令可經提供至該(該等)存取終端機、 留存於與該(該等)存取終端機相關聯之記憶體中或其類似 者;因此,當在相應網路中操作時,集合組件210可使用 - 5亥等預定義指令來集合複數個ττι。 - 依據另一實例,存取終端機202可根據上行鏈路頻寬選 擇性地集合該複數個TTI。因此,當上行鏈路頻寬小於或 等於臨限值(例如,5 MHz、大於5 MHz之臨限值、小於5 MHz之臨限值、時,集合組件21〇可集合該複數個ττι 以供排程傳輸組件208利用《另外,當上行鏈路臨限大於 142680.doc •21- 201034485 該臨限值時,集合組件210不需要使用TTI集合。舉例而 言’當使用1.25 MHz、3職或5 MHz之上行鍵路頻寬 時,可利用用於排程傳輸之TTI集合,但當利用大於$ MHz之上行鏈路頻寬時,不需要使用TTI集合·然而,所 主張之標的物不如此受限制。 藉由另一實例,基地台204可支援TTI集合以用於與其互 動之存取終端機。按照此實例,上行鏈路集合控制組件 216可發送一包括一區別是否使用TTI集合(例如,可基於 每一基地台指示是否支援TTI集合、…)之指示符的廣播訊 息。舉例而言,上行鏈路集合控制組件216可在系統資訊 中傳輸一旗標’該旗標識別基地台204是否針對排程傳輸 (例如,訊息3傳輸、…)而支援TTI集合。該旗標可為包括 於系統資訊訊息中之1位元開啟/關閉(〇N/〇FF)指示;然 而’所主張之標的物不如此受限制。因此,集合組件21〇 可接收包括£別疋否針對排程傳輸而集合複數個Ττι之指 示符的廣播訊息。此外’集合組件21 〇可基於包括於該廣 播訊息中之指示符而辨識是否集合該複數個ττι。 根據另一實例,可基於每一存取終端機控制TTI集合之 使用。因此’上行鍵路集合控制組件216可使回應產生組 件212在隨機存取回應(例如,訊息2、…)中包括一指示 符,該指示符規定存取終端機2 0 2是否應針對回應於該隨 機存取回應發送之相應排程傳輸而使用TTI集合。該隨機 存取回應可分配待由存取終端機202用於排程傳輸之資 源,且可進一步識別TTI集合是否待由存取終端機202利用 142680.doc -22- 201034485 (例如’經由包括於隨機存取回應中之1位元開啟/關閉指 示、…)。因此’集合組件210可評估包括於隨機存取回應 中之識別是否集合複數個TTI之指示符。此外,集合組件 210可根據包括於隨機存取回應中之指示符而選擇是否集 合該複數個TTI。 藉由進一步說明’可在一分頻雙工(FDD)系統中集合該 複數個TTI ;不需要施加對是否可在fdd系統中使用TTI集 合之限制,因為在此系統中’上行鏈路資源係連續的。此 外,可在一使用組態〇、組態丨或組態6中之一者的分時雙 工(TDD)系統中集合該複數個ττΐ(例如,因為上述tdD組 態可提供可經集合的連續上行鏈路子訊框、)。因此, TDD系統中之一組態子集可支援使用TTI集合。 由集合組件21 0實施之TTI集合可允許存取終端機2〇2(例 如,排程傳輸組件208、…)傳輸歷時較長持續時間。複數 個連續TTI可由集合組件21〇集合於一起。另外,可藉由排 程傳輸組件208使用所集合之該組連續TTI來編碼並傳輸單 一輸送區塊。所集合之TTI可視為單一資源,其中自基地 台204(例如,回應產生組件212、…)接收到之單一授予(例 如,包括於隨機存取回應中之層丨/層2(L1/L2)授予、)用 於排裎該傳輸。此外,可回應於該傳輸由基地台2〇4發送 一單一確認;然而,所主張之標的物不如此受限制。Τη 集合可提供時間分集,可增加可用於排程傳輸(例如,訊 息3傳輸、…)之資源且可增加存取終端機2〇2可用於發送 該排裎傳輸之有效功率(例如,由於上行鏈路功率可處於 142680.doc •23- 201034485 不同時域資源中、.,.。 〇 參 為了使較大輸送區塊(TB)大小適應於排程傳輸(例如, …)(甚至對於小頻帶系統而言),TTI集合可致能增 加可用於排程傳輸之最小ΤΒ大小。舉例而言,在不進行集 合之情形下80個位元可適應於排程傳輸(例如,假定丨ms 之TTI與1.5 MHz之上行鏈路頻寬、…);因此具有相對 較小大小之TB(例如,在其上發送排程傳輪之資源、…)可 導致關於完成傳訊的各種問題。相比而言,當系統2〇〇使 用TTI集合時’達32G個位元可適應於排程傳輸。更特定言 之,當實施TTI集合時,集合組件21〇可將4個丁耵集合於一 起且該4個所集合之TTI可由排程傳輸組件2G8使用:向基 地σ 204發送排程傳輸。舉例而言,4個連續了打可經集合 以增加可由排程傳輸組件扇使用之資源u,應瞭 解,所主張之標的物不如此受限制,因為預期任何全異數 目之ΤΤΙ(例如,預組態數目之H態選定數目之 ΤΤΙ、···)可由集合組件21〇組合。因此,當使用集合時, I假定排程傳輸可支援多㈣個位元。另外,雖然在實施 集,時320個位元用於排程傳輸為可行的,但不需要使用 I等位TG之子集。舉例而言’當使用集合時’⑽個位元 可用於由排程傳輸組件2〇8傳輸排程傳輸;然而所 之標的物不如此受限制。 =:,可在來自存取終端機之用於建立至網路 = 對網路之初始存取、.")的隨機存取步驟中
集合。因此’存取終端機搬可建立與基地A 142680.doc -24· 201034485 204(例如,伺服基地台、…)之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 接。RRC連接為存取終端機202與基地台204之間的無線電 層級連接。此外,作為建立此網路連接之部分,可使用非 存取層(NAS)傳訊。NAS傳訊可用於形成存取終端機202與 網路節點(諸如,行動性管理實體(MME))之間的連接。因 此,由排程傳輸組件208使用複數個所集合TTI而發送的排 程傳輸之有效負載可載運關於RRC連接請求及NAS協定資 料單元(PDU)之資訊。舉例而言,NAS PDU可為NAS服務 ® 請求;然而,所主張之標的物不如此受限制。 依據另一實例,可在用於連接重建之隨機存取步驟(例 如,RRC連接重建步驟、…)中使用TTI集合。因此,存取 終端機202可連接至源基地台且此後可利用隨機存取步驟 交遞至目標基地台(例如,基地台204、…)。因此,例如, 由排程傳輸組件208利用複數個所集合TTI發送之排程傳輸 的有效負載可載運關於RRC連接重建訊息之訊息鑑認碼完 整性(MAC-I)的資訊。 參看圖3,說明在不使用TTI集合之情形下實施之隨機存 取步驟的實例呼叫流程圖300。該實例呼叫流程圖300可用 於建立至網路之連接(例如,初始存取、…)。該隨機存取 步驟可經實行於存取終端機(例如,圖2之存取終端機 202、…)與伺服基地台(例如,圖2之基地台204、…)之 間。此外,伺服基地台可進一步與MME(例如,核心網 路、...)通信。 在302處,存取終端機可向該伺服基地台傳輸一隨機存 142680.doc -25- 201034485 取刖置項。該隨機存取前置項可稱作訊息1。在304處,該 伺服基地台可向存取終端機傳輸一隨機存取回應。該隨機 存取回應可稱作訊息2。該隨機存取回應可包括可用於 RRC連接請求之傳輸(此可稱作訊息3(例如排程傳 輸、…))之資源之指示。在306處,存取終端機可根據由隨 機存取回應提供之授予而向伺服基地台傳輸RRC連接請 求。在308處’可將競爭解決訊息自伺服基地台傳輸至存 取、機。遠競爭解決訊息可稱作訊息4。舉例而言,該 競爭解決訊息可包括一媒體存取控制(MAC)控制元素(例蟓 如,競爭解決識別碼、…)及一 RRC連接建置訊息。另外, 該競爭解決訊息可表示競爭之結束(例如,競爭可在此點 處得以解決、…)。然而,歸因於訊息3之有限有效負載大 I存取終4機可具有待發送至飼服基地台之額外資訊 (例如,歸因於訊息3之有效負載之大小約束而未能夠與 RRC連接請求一起發送的資訊、)。因此在處存 取終端機可向伺服基地台發送一 RRC連接建置完成訊息及 一非存取層(NAS)服務請求。在312處,伺服基地台可向 _ MME傳輸一初始存取終端機訊息。在314處,mME可向伺 服基地台發送一初始上下文建置請求。在316處,可將 RRC連接重組g訊息自飼服基地台發送至存取終端機。 當建立至網路之連接時,可使用存取層(AS)及非存取層 (NAS)傳訊兩者。舉例而言,NAS傳訊可用於形成存取終 端機與核心網路(例如’ MME、全異網路節點、…)之間的 連接’而AS傳訊可用於形成存取終端機與词服基地台之間 142680.doc -26- 201034485 的連接。根據所說明實例,由於不使用TTI集合,所以排 程傳輪(例如’與RRC連接請求相關聯之訊息3、…)之大小 可又限制。因此’在306處’存取終端機可發送RRC連接 請求而無NAS協定資料單元(PDU)(例如,NAS服務請 长.·.)。更明確地說,在308處,存取終端機可等待rrc 連接建置訊息之接收,RRC連接建置訊息之接收可向存取 終端機指示後續上行鏈路傳輸可發送至伺服基地台。另 卜基於包括於RRC連接建置訊息中之指示,存取終端機 可在後續上行鏈路傳輸中發送NAS PDU(例如,NAS服務 凊求、·..)及/或RRC連接建置完成訊息。因此,由於排程 傳輸(例如’訊息3、…)之有效負載之有限大小,可自存取 終端機向伺服基地台發送兩個(或兩個以上)單獨訊息。此 外,伺服基地台利用>^8 PDU(例如,NAS服務請求、…) 以起始與MME(例如,核^網路、.之連接:因此,由於 NAS PDU之傳輸受延遲(例如,直至晚於訊息3的傳 φ 輸、…),形成至核心網路之連接可受延遲。另外,排程 傳輸之有效負載的有限大小可導致關於如何區分rrc連接 請求訊息中之臨時行動台識別碼(TMSI)/隨機1〇之40個位 元的問題。 轉向圖4 ’說明包括利用TTI集合之隨機存取步驟的實例 啤叫流程圖4GG。類似於展示於圖3中之實例,實例啤叫流 程圖400可對應於建立至網路之連接(例如,初始存 取、…);然'而,肖圖3之上述實例相比而言,可在描输於 呼叫流程圖400中之實例中利用TTI集合。 142680.doc -27- 201034485 在402處,存取終端機可向伺服基地台傳輸一隨機存取 前置項。在404處,該伺服基地台可向存取終端機傳輸一 隨機存取回應。在406處,存取終端機可傳輸一RRC連接 請求及一 NAS PDU(例如,NAS服務請求、…)。該RRC連 接請求可利用所集合之複數個TTI(例如,用於訊息3、…) 而與該NAS PDU(例如,NAS服務請求、…)一起發送。由 於如本文中所描述在利用TTI集合時訊息3之有效負載可增 加,因此可一起發送該RRC連接請求及該NAS PDU(例 如,NAS服務請求、…)。此外,伺服基地台可利用具備 NAS PDU(例如,NAS服務請求、…)之資訊以觸發建立與 MME之連接。因此,當實施TTI集合時,不需要在RRC連 接重建步驟内使用載運NAS PDU之單獨傳輸,且與未能針 對訊息3利用TTI集合之技術相比,建立與核心網路之連接 可以較少延遲開始。 另外,在408處,可將競爭解決訊息自伺服基地台發送 至存取終端機(例如,以結束競爭、…)。舉例而言,該競 爭解決訊息可包括一 MAC控制元素(例如,競爭解決識別 碼、...)及一 RRC連接建置訊息。在410處,伺服基地台可 向MME發送一初始存取終端機訊息(例如,不等待獲得來 自存取終端機之在訊息3之後的上行鏈路傳輸、…)。在 412處,MME可向伺服基地台傳輸一初始上下文建置請 求。在414處,伺服基地台可向存取終端機發送一 RRC連 接重組態訊息。 現參看圖5,說明用於RRC連接重建之隨機存取步驟的 142680.doc -28- 201034485 實例呼叫流程圖500。呼叫流程圖5〇〇描緣實施加集合之 實例。該隨機存取步料經實行於存取終端機(例如,圖2 之存取終端機202、·.·)與目標基地台(例如,圖2之基地台 …)之間β存取終端機正起始交遞至該目標基地 台。此外,目標基地台可進—步與一源基地台(例=存 取終端機可自該源基地台交遞、...)通信。不需要結合讀 連接重建而實行NAS傳訊。 Φ 在502處’可將隨機存取前置項自存取終端機傳輸至目 標基地台。在504處,可將隨機存取回應自目標基地台傳 輸至存取終端I在寫處,可將㈣連接重建請求(例 如,訊息3,排程傳輸、…)自存取終端機發送至目標基地 台。RRC連接重建請求可載運一正常訊息鑑認碼完整性 (MAC-I)。可使用複數個所集合TTI傳輸rrc連接重建請 求。相比而言,若單一TTI用於訊息3,則可在rrc連接重 建請求中編碼短MAC-I(例如,16個位元、…)而非正常 MAC-I(例如,32個位元因此,在所描繪實例中, TTI集合可允許增加訊息3之大小。藉由增加訊息]之大 小,可由存取終端機向目標基地台提供正常MACq而非短 (例如,分割、…)MAC_卜在508處,目標基地台可向源基 地台發送一資訊請求。在510處,源基地台可向目標基2 台傳輸一對該資訊請求孓回應。在512處,目標基地台可 向存取終端機發送一競爭解決訊息。 參看圖6至圖7,說明關於在無線通信環境中於隨機存取 步驟中使用TTI集合的方法。雖然為了解釋簡單起見將該 142680.doc •29- 201034485 等方法展示並描述為一系列動作,但應理解且瞭解,該等 方法不受動作次序限制,因為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一些 動作可以不同於本文所展示及描述之次序發生及/或與其 他動作同時發生。舉例而言,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並瞭 解,一方法可替代地表示為一系列相關狀態或事件,諸如 以狀態圖表示。此外,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並不需要所 有所說明之動作來實施一方法。 參看圖ό ’說明促進在無線通信環境中執行隨機存取之 方法600。在602處,可將隨機存取前置項傳輸至基地台。 可自存取終端機傳輸該隨機存取前置項。在604處,可回 應於隨機存取前置項而自基地台接收隨機存取回應。 在606處,可針對排程傳輸集合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 (ττι)。另外,存取終端機可識別是否集合該複數個TTi。 根據一貫例,該複數個TTI可經預定義以進行集合(例如, 網路中所發送之排程傳輸可利用TTI集合,可基於每一網 路控制集合、…)。藉由另—實例,可根據上行鏈路頻寬 選擇性地集合該複數個711。因此,按照此實例,可在該 上行鏈路頻寬等於或小於臨限值(例如,5 mHz、…)時集 合該複數個TTI。依據另一實例,可自基地台接收—包括 區別是否集合複數個TTI之指示符的廣播訊息;因此,該 存取終端機可基於包括於該廣播訊息中之指示符而辨識是 否集合該複數個TTI。舉例而言,該廣播訊息可為—由基 地台傳輸之系統資訊訊息(例如’可基於每一基地台控制 集合、…)。根據另一實例,可評估包括於隨機存取回應 142680.doc -30· 201034485 中之識別是否集合複數個TTI之指示符。按照此實例,存 取終端機可根據包括於隨機存取回應中之該指示符而選擇 疋否集合该複數個ΤΤΙ(例如,可基於每一存取終端機管理 集合、…)。另外,可在一分頻雙工(FDD)系統中集合該複 數個TTI。此外,可在一使用組態〇、組態丄或組態6之分時 雙工(TDD)系統中集合該複數個ττΐ。 ❹
在608處,可使用所集合之複數個TTI在一共同輸送區塊 (TB)内向基地台傳輸排程傳輸之有效負載。舉例而言,排 程傳輸之有效負載可包括關於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 請求及非存取層(NAS)協定資料單元(PDU)(例如,NAS服 務'^求…)之資訊。根據另一實例,排程傳輸之有效負 載可i括關於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重建訊息之訊息 鐘喊碼70整性(ΜΑ(Μ)的資訊。此外,可回應於排程傳輸 而自基地台接收競爭解決訊息。 現轉向圖7’說明促進在無線通信環境中實行隨機存取 步=之方法7GG。在7G2處’可自存取終端機接收該隨機存 取前置項。在704處,可基於該隨機存取前置項產生一隨 :存取回應。舉例而言,該隨機存取回應可包括—規定待 存取終端機用於排程傳輸之資源的指示符。藉由進一步 2 ’該隨機存取回應可包括—控制存取終端機是否集合 個傳輪時間間隔(ΤΤΙ)以用於結合排程傳輸使用的指 二::根據另一實例,可發送一包括管理是否使用⑽ =示符的廣播訊息(例如,系統資訊訊息、…)。藉由 例’可基於上行鏈路頻寬而預定義或控制ΤΤΙ集合 H2680.doc 201034485 之使用。在706處,可將隨機存取回應傳輸至存取終端 機。 在708處,可接收一使用所集合之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 (TTI)而自該存取終端機發送之排程傳輸。舉例而言,使 用所集合之複數個TTI發送之排程傳輸可包括關於無線電 貧源控制(RRC)連接請求及非存取層(NAS)協定資料單元 (PDU)(例如’ NAS服務請求、…)之資訊。按照此實例,在 來自存取終端機之排程傳輸之後,於接收到後績上行鏈路 訊心之剞,可基於NAS PDU向行動性管理實體(MME)發送⑩ 初始存取終端機訊息。根據另一實例,使用所集合之複數 個TTI發送之排程傳輸可包括關於無線電資源控制連 接重建訊息之訊息鑑認碼完整性(ΜΑ(Μ)的資訊。依據此 實例’可自存取終端機獲得而非短ΜΑ(Μ。 此外’按照此實例’在來自存取終端機之排程傳輸之後, 於接收到後續上行鏈路訊息之前,可基於RRC連接重建訊 息向源基地台發送一資訊請求。另外,例如,可向存取終 端機發送一競爭解決訊息。 _ 將瞭解’根據本文中所描述之一或多個態樣,可作出關 於在無線通信環境中將複數個所集合ΤΤΙ用於隨機存取步 驟之排程傳輸(例如’訊息3、…)的推斷。如本文中所使 用術》D推斷」大體上指代自經由事件及/或資料獲取 之組觀測結果來推s或推斷系統、❸免及/或使用者之 狀態的過程。舉例而言,推斷可用於識別特定情形或動 作’或可產生狀態上的機率分布。推斷可為機率性的—亦 142680.doc -32- 201034485 即,基於對資料&事件之考慮,對所關注狀態上之機率分 布的計算。推斷亦可指代用於由一組事件及/或資料構成 較高階事件之技術。無論事件在時間上是否緊密相關,且 無論事件及資料是來自一個事件&資料源還是若干事件及 資料源,此推斷皆由一組觀測到之事件及/或所儲存之事 件資料得出新事件或新動作之建構。 圖8為在無線通信系統中利用TTI集合以用於發送隨機存 取步驟之排程傳輸⑼如,訊|3、)的存取終端機細之 說明。存取終端機_包含一接收器802,該接收器謝自 (例如)接收天線(未圖示)接收信冑並對所接收信號執行典 •動作(例如’濾》皮、放大、降頻轉換等)並數位化經調節 之信號以獲得樣本。舉例而言,接收器802可為刪轉 收器且可包含一解調變器_,該解調變器8〇4可解調變所 接收符號並將其提供至處理器8〇6以用於頻道估計。處理 器806可為—專用於分析由接收器搬接收之資訊及/或產 ❹ 1料由傳輪器816傳輸之資訊的處理器一控制存取蚁 端機_之:或多個組件的處理器,及/或一分析由接收器 收之資訊、產生用於由傳輸器816傳輸之資訊與控制 子取終端機8GG之-或多個組件的處理器。 存取終端機800可另外記憶體咖,該記憶體議包含以 收it式輕接至處理器嶋且可儲存待傳輸之資料、所接 及關於執行本文中所陳述之各種動作及功能之任何 i對:ί資訊。舉例而言,記憶體8〇8可儲存與辨識是否 ”’、隨機存取步驟之部分的排程傳輸而集合複數個 J42680.doc -33- 201034485 ΤΤΙ、針對該排程傳輸集合該複數個ΤΤΙ、使用該所集合之 複數個ΤΤΙ傳輸該排程傳輸(例如,至基地台、…)及其類似 者相關聯的協定及/或演算法。 將瞭解,本文中所描述之資料儲存器(例如,記憶體 808)可為揮發性記憶體或非揮發性記憶體,或可包括揮發 性記憶體及非揮發性記憶體兩者。借助於說明且非限制, 非揮發性記憶體可包括唯讀記憶體(ROM)、可程式化 ROM(PROM) '電可程式化ROM(EPROM)、電可抹除 PROM(EEPROM)或快閃記憶體。揮發性記憶體可包括充 當外部快取記憶體之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借助於說明 且非限制,RAM以許多形式可用,諸如,靜態RAM (SRAM)、動態 RAM(DRAM)、同步式 DRAM(SDRAM)、雙 倍資料速率SDRAM(DDR SDRAM)、增強式SDRAM (ESDRAM)、Synchlink DRAM(SLDRAM)及 Direct Rambus RAM(DRRAM) 〇主題系統及方法之記憶體808意欲包含(但 不限於)此等及任何其他合適類型的記憶體。 處理器806可以操作方式耦接至一集合組件810及/或一 排程傳輸組件812。集合組件810可大體上類似於圖2之集 合組件210及/或排程傳輸組件812可大體上類似於圖2之排 程傳輸組件208。集合組件8 10可辨識是否針對排程傳輸使 用TTI集合。此外,當使用此集合時,集合組件810可集合 複數個TTI。另外,排程傳輸組件208可使用該所集合之複 數個TTI傳輸一排程傳輸(例如,訊息3、…)。雖然未圖 示,但應瞭解,存取終端機800可進一步包括一可大體上 142680.doc -34- 201034485 類似於圖2之前置項產生組件2〇6的前置項產生組件。存取 終端機800仍進一步包含一調變器814及一向基地台傳輸資 料、信號等之傳輸器816。雖然經描繪為與處理器8〇6分 離,但應瞭解,集合組件810、排程傳輸組件812及/或調 變器814可為處理器806或許多處理器(未圖示)之部分。 圖9為在無線通信環境中管理結合隨機存取之ττι集合的 系統之說明。系統900包含一基地台9〇2(例如,存取 點、…),該基地台902具有:一接收器910,其經由複數 個接收天線906自一或多個存取終端機9〇4接收信號;及一 傳輸器924,其經由一傳輸天線向該一或多個存取終端 機904進行傳輸。接收器91〇可自接收天線9〇6接收資訊, 且在操作上與解調變所接收資訊之解調變器912相關聯。 由可類似於上文中關於圖8而描述之處理器且耦接至記憶 體916的處理器914分析經解調變之符號,記憶體916儲存 待傳輸至存取終端機904或自存取終端機9〇4接收之資料及/ β 或關於執行本文中所陳述之各種動作及功能的任何其他合 適資訊。處理器914進一步耦接至上行鏈路集合控制組件 918及/或回應產生組件92(^上行鏈路集合控制組件918可 大體上類似於圖2之上行鏈路集合控制組件2丨6及或回應產 生組件920可大體上類似於圖2之回應產生組件212。當回 應於包括於由回應產生組件92〇產生之隨機存取回應中的 授予而發送排程傳輸時,上行鏈路集合控制組件918可管 理是否由存取終端機9〇4使用集合複數個ΤΤΙ。舉例而言, 上行鏈路集合控制組件918可基於每一網路、每一基地台 I42680.doc -35- 201034485 或每一存取終端機控制TTI集合之使用。此外,雖然未圖 示’但預期基地台902可進一步包括一可大體上類似於圖2 之競爭解決組件214的競爭解決組件。基地台902可進一步 包括一調變器922。根據上述描述,調變器922可多工一訊 框以用於由傳輸器924經由天線908傳輸至存取終端機 904。雖然經描繪為與處理器914分離,但應瞭解,上行鏈 路集合控制組件918、回應產生組件920及/或調變器922可 為處理器914或許多處理器(未圖示)之部分。 圖10展示一實例無線通信系統〗000。為簡潔起見’無線參 通信系統1000描緣一個基地台1〇1〇及一個存取終端機 1050。然而,應瞭解,系統1000可包括一個以上基地台及/ 或一個以上終端機,其中額外基地台及/或存取終端機可 大體類似於或不同於下文所描述之實例基地台1〇1〇及存取 終端機1050。另外,應瞭解,基地台1〇1〇及/或存取終端 機1050可使用本文中所描述之系統(圖i至圖2、圖8至圖9 及圖11至圖12)及/或方法(圖6至圖7)來促進其間的無線通 信。 參 在基地台1010處,將多個資料流之訊務資料自資料源 。根據一實例,可經
交錯彼資料流以提供經編碼之資料。 1012提供至傳輸(TX)資料處理器1〇14 由各別天線傳輸每一資料流。TX資3
142680.doc 枝術對每一資料流之經編 。或者或另外,對導頻符號可 -36- 201034485
進行分頻多工(FDM)、分時多工(TDM)或分碼多工(CDM)。 導頻資料通常為以已知方式處理之已知資料樣式,且可在 存取終端機1050處用以估計頻道回應。可基於經選擇用於 每一資料流之特定調變方案(例如,二元移相鍵控 (BPSK)、正交移相鍵控(QPSK)、Μ移相鍵控(M-PSK)、Μ 正交調幅(Μ-QAM)等)來調變(例如,符號映射)彼資料流之 經多工之導頻與經編碼資料,以提供調變符號。用於每一 資料流之資料速率、編碼及調變可藉由處理器1030所執行 或提供之指令來判定。 可將資料流之調變符號提供至ΤΧ ΜΙΜΟ處理器1 020, 該ΤΧ ΜΙΜΟ處理器1020可進一步處理該等調變符號(例 如,針對OFDM)。ΤΧ ΜΙΜΟ處理器1020接著將個調變 符號流提供至個傳輸器(TMTR)1022a至l〇22t。在各種實 施例中’ ΤΧ ΜΙΜΟ處理器1020將波束成形權重應用於資料 流之符號且應用於正傳輸符號之天線。 每一傳輸器1022接收並處理一各別符號流以提供或多 .jk* I /J. t 波及增頻轉 個類比彳§號,且進一步調節(例如,放大、藏’ ,德輸之經調變 換)該等類比信號以提供適於經由ΜΙΜΟ頻道货 冰輸來自傳輸 信號。另外,分別自W個天線l〇24a至102#货 器1022a至l〇22t之AVf固經調變信號。 — 6 0521*接收所 在存取終端機1〇5〇處,由個天線1052&多 傳輸之經調變信號,且將來自每一天線1052 璩 接收器1054 數位化經 提供至各別接收器(RCVR)1054a至1054r。I 調節(例如’濾波、放大及降頻轉換)各別信 142680.doc -37- 201034485 調節之信號以提供樣本,且進一步處理樣本以提供相應 「所接收之」符號流。 RX資料處理器1060可接收來自馬個接收器1〇54之馬個 所接收符號流且基於特定接收器處理技術處理該等符號 流’以提供化個「偵測到之」符號流。RX資料處理器 1060可解調變、解交錯並解碼每一偵測到之符號流以恢復 資料流的訊務資料。由RX資料處理器丨〇6〇進行之處理與 由基地台1010處之ΤΧ ΜΙΜΟ處理器1020及TX資料處理器 1014執行的處理互補。 如上文所論述’處理器1 070可週期性地判定利用哪一可 用技術。另外,處理器1070可公式化包含矩陣索引部分及 秩值部分之反向鏈路訊息。 該反向鏈路訊息可包含關於通信鏈路及/或所接收之資 料流的各種類型之資訊。該反向鏈路訊息可由Τχ資料處 理益1038(其亦自資料源1036接收多個資料流之訊務資料) 處理、由調變器1080調變、由傳輸器1〇54&至i〇54r調節, 且被傳輸回至基地台1010。 在基地台1010處’來自存取終端機1〇5〇之經調變信號由 天線1024接收、由接收器1022調節、由解調變器1〇4〇解調 變,及由RX資料處理器1042處理以提取由存取終端機 1050傳輸之反向鏈路訊息。另外,處理器1〇3〇可處理所提 取之訊息以判定將使用哪一預編碼矩陣來判定波束成形權 重。 處理器1030及1070可分別指導(例如,控制、協調、管 142680.doc -38- 201034485 理等)在基地台1010及存取終端機1050處之操作。各別處 理器103 0及1070可與儲存程式碼及資料之記憶體1032及 1072相關聯。處理器1030及1070亦可執行計算以分別導出 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之頻率及脈衝回應估計。 在一態樣中,將邏輯頻道分類為控制頻道及訊務頻道。 邏輯控制頻道可包括廣播控制頻道(BCCH),其為用於廣 播系統控制資訊之DL頻道。另外,邏輯控制頻道可包括 傳呼控制頻道(PCCH),其為傳送傳呼資訊之DL頻道。此 外,邏輯控制頻道可包含多播控制頻道(MCCH),其為用 於傳輸用於一或若干MTCH之多媒體廣播及多播服務 (MBMS)排程與控制資訊的點對多點DL頻道。通常,在建 立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之後,此頻道僅由接收 MBMS之UE使用(例如,舊有MCCH+MSCH)。另外,邏輯 控制頻道可包括專用控制頻道(DCCH),其為傳輸專用控 制資訊且可由具有RRC連接之UE使用的點對點雙向頻道。 在一態樣中,邏輯訊務頻道可包含一專用訊務頻道 (DTCH),其為專用於一個UE以用於傳送使用者資訊之點 對點雙向頻道。又,邏輯訊務頻道可包括用於傳輸訊務資 料之用於點對多點DL頻道的多播訊務頻道(MTCH)。 在一態樣中,可將輸送頻道分類為DL及UL。DL輸送頻 道包含一廣播頻道(BCH)、一下行鏈路共用資料頻道(DL-SDCH)及一傳呼頻道(PCH)。PCH可藉由在整個小區上廣 播並映射至可用於其他控制/訊務頻道之實體層(PHY)資源 而支援UE功率節省(例如,可由網路向UE指示不連續接收 142680.doc -39- 201034485 包含隨機存取頻道 鏈路共用資料頻道 (DRX)循環、…)。UL輸送頻道4 (RACH)、請求頻道(REQCH)、上 4 (UL-SDCH)及複數個PHY頻道。靠合。舉例而言, PHY頻道可包括頻道及口[頻^ , DL PHY頻道可包括:共同導頻頻道(CPICH)、;同步頻道 (SCH);共同控制頻道(CCCH);共用%控制頻道(SDCCH) ; 多播控制頻道共用UL指系頻道(SUACH);碟認 頻道(ACKCH) ; DL實體共用資料頻道(DL_PSDCH);肌功 率控制頻道(UPCCH);傳呼指示符耀道(PICH),及/或負載 指示符頻道(LICH”借助於進一步説明,UL PHY頻道可 包括:實體隨機存取頻道(PRACH);頻道品質指示符頻道 (CQICH);確認頻道(ACKCH);天線子集札示符擴L (ASICH);共用請求頻道(SREQCH) ; UL實體共用資科頻 道(UL-PSDCH);及/或寬頻導頻頻道(BPICH)。 應理解,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可以硬體、軟體、動 體、中間體、微碼或其任何組合來實施。對於硬體實施’ 可將處理單元實施於一或多個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 1C)、 數位信號處理器(DSP)、數位信號處理器件(DSPD)、<程 式化邏輯器件(PLD)、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處理 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經設計以執行本文中 所描述之功能之其他電子單元或其組合内。 當該等實施例以軟體、韌體、中間體或微碼、程式痛或 碼段實施時,其可儲存於諸如儲存組件之機器可讀取媒體 中。碼段可表示程序、函式、副程式、程式、常式、副常 142680.doc •40· 201034485 式、模組、套裝軟體、類別,或指令、資料結構或程式敍 述的任何組合。可藉由傳遞及/或接收資訊、資料、引 數參數或§己憶體内容將一碼段麵接至另一碼段或一硬體 電路可使用包括§己憶體共用、訊息傳遞、符記傳遞、網 路傳輸等之任何合適之手段來傳遞、轉發或傳輸資訊、引 數、參數、資料等。 對於軟體實施’可藉由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的模組
(例如’程序、函式等)來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軟體 程式碼可儲存於記憶體單元中且由處理器執行。記憶體單 儿可實施於處理器内或處理器外,在後種情況下記憶體單 元可、盈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各種手段而以通信方式麵接至 處理器。 參看圖11,說明致能在無線通信環境中執行隨機存取之 系統1100 〇舉例而言,系統〗i 〇〇可駐留於存取終端機内。 ,瞭解’將系統11GG表示為包括功能區塊,該等功能區塊 為表示由處理器、軟體或其組合(例如,動體)實施之功 能的功能區塊。系統1100包括可結合作用之電組件的邏輯 刀組1102。舉例而言,邏輯分組11〇2可包括用於偵測是否 針對隨機存取步驟中之一至一基地台之排程傳輸而集合 複數個傳輪時間間隔(TTI)的電組件i 1〇4 ^此外,邏輯分 、且1102可包括用於集合該複數個TTI之電組件1106。舉例 而吕’可選擇性地集合該複數個TTI。另外,邏輯分組 11 〇2可包括用於經由該所集合之複數個TTI向基地台發送 ”亥排程傳輸的電組件1108。邏輯分組1102亦可視情況包括 142680.doc -41- 201034485 用於與基地台執行隨機存取步驟之電組件i i i 〇。另外,系 統1100可包括留存用於執行與電組件1104、11〇6、11〇8及 1110相關聯之功能的指令之記憶體丨丨12。雖然經展示為在 S己憶體1112外部,但應理解,電組件〗〗〇4、i丨〇6、丨丨〇8及 1110中之一或多者可存在於記憶體1112内。 參看圖12,說明致能在無線通信環境中管理隨機存取之 系統1200。舉例而言,系統12〇〇可至少部分地駐留於基地 台内。應瞭解,將系統1200表示為包括功能區塊,該等功 能區塊可為表示由處理器、軟體或其組合(例如,韌體)實 施之功能的功能區塊。系統12〇〇包括可結合作用之電組件
的邏輯分組1202。舉例而言,邏輯分組12〇2可包括用於4 制一存取終端機是否針對一隨機存取步驟中之一排程傳考 而集合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τTI)的電組件丨2 〇 4。此外 邏輯分組1202可包括用於接收使用該所集合之複數個丁] 自該存取終端機發送之該排程傳輸的電組件12〇6。邏輯$ 、《§· 1202可it步視情況包括用於與存取終端機實行隨機々 取步驟之電組件12G8。另外,系統胸可包括留存用於旁 行與電組件12〇4、i裏及聽相關聯之功能的指令之㈣ 體1210。雖然經展示為在記憶體121叫部,但應理解,^ 組件胸、讓及膽中之—或多者可存在於記憶體ΐ2ι 内。 上文已描述之内容包括—或多個實施例之實例。當然, 不可能出於描述前述實施例之目的而描述组件或方= —可想到的組合’但—般熟f此項技術者可認識到,各種 142680.doc •42· 201034485 實施例之許多其他組合及排列係可能的。因此,所描述之 實施例意欲包含屬於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及範疇之所 有此等更改、修改及變化。另外,就術語「包括」用於實 施方式或申請專利範圍中而言,此術語意欲以類似於術語 「包含」在「包含」作為過渡詞用於申請專利範圍中時所 解譯之方式而為包括性的。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根據本文中所陳述之各種態樣之無線通信系統的 說明; 圖.2為針對無線通信環境中之隨機存取步驟利用傳輸時 間間隔(TTI)集合的實例系統之說明; 圖3為在不使用TTI集合之情形下實施之隨機存取步驟的 實例呼叫流程圖之說明; 圖4為包括利用丁耵集合之隨機存取步驟的實例呼叫流程 圖之說明; & 圖5為用於RRC連接重建之隨機存取步驟的實例呼叫流 程圖之說明; 圖ό為促進在無線通信環境中執行隨機存取之實例方 之說明; ° 圖7為促進在無線通信環境中實行隨機存取步驟之一 方法之說明; ”貫例 圖8為在無線通信系統中利用ΤΤΙ集合以用於發送隨機疒 取步驟之排程傳輸(例如,訊息3、…)的實例存取二子 說明; 、、·、端機之 142680.doc -43- 201034485 圖9為在無線通信環境中結合随機存取管理TTI集合的實 例系統之說明; 圖10為可結合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系統及方法使用的實 例無線網路環境之說明; 圖11為致能在無線通信環境中執行隨機存取之實例系統 之說明;及 圖12為致能在無線通信環境中管理隨機存取之實例系統 之說明。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無線通信系統 102 基地台 104 天線 106 天線 108 天線 110 天線 112 天線 114 天線 116 存取終端機 118 前向鏈路 120 反向鏈路 122 存取終端機 124 前向鏈路 126 反向鏈路 200 系統 142680.doc 201034485 202 存取終端機 204 基地台 206 前置項產生組件 208 排程傳輸組件 210 集合組件 212 回應產生組件 214 競爭解決組件 216 上行鏈路集合控制組件 ❿ 300 呼叫流程圖 400 呼叫流程圖 500 呼叫流程圖 600 方法 700 方法 800 存取終端機 802 接收器 參 804 解調變器 806 處理器 808 記憶體 - 810 集合組件 812 排程傳輸組件 814 調變器 816 傳輸器 900 系統 902 基地台 142680.doc -45- 201034485 904 存取終端機 906 接收天線 908 傳輸天線 910 接收器 912 解調變器 914 處理器 916 記憶體 918 上行鏈路集合控制組件 920 回應產生組件 922 調變器 924 傳輸器 1000 無線通信系統 1010 基地台 1012 資料源 1014 傳輸(TX)資料處理器 1020 ΤΧ ΜΙΜΟ處理器 1022a 傳輸器(TMTR) 1022t 傳輸器(TMTR) 1024a 天線 1024t 天線 1030 處理器 1032 記憶體 1036 資料源 1038 ΤΧ資料處理器 142680.doc • 46- 201034485 1040 解調變器 1042 RX資料處理器 1050 存取終端機 1052a 天線 1052r 1054a 1054r 1060 1070 1072 1080 1100
天線 接收器(RCVR)/傳輸器 接收器(RC VR_)/傳輸器 RX資料處理器 處理器 記憶體 調變器 糸統 1102 邏輯分組 1104 用於偵測是否針對一隨機存取步驟中之一至
—基地台之排程傳輪而集合複數個傳輸時間 間隔(TTI)的電組件 1106 帛於集合該複數個TTI之電組件 1108用於經由該所集合之複數個TTI向基地台發 送该排程傳輸的電組件 1110 心與基地自執行_存取步驟之電板件 1Π2 記憶體 t 1200 系統 1202 1204 邏輯分組 用於控制 存取終端機是否 針對一隨機存取 142680.doc -47· 201034485 步驟中之一排程傳輸而集合複數個傳輸時間 間隔(TTI)的電組件 1206 用於接收使用該所集合之複數個TTI自該存 取終端機發送之該排程傳輸的電組件 1208 用於與存取終端機實行隨機存取步驟之電組件 1210 記憶體 142680.doc -48-

Claims (1)

  1. 201034485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種促進在-無線通信環境中執行隨機存取之方法,其 包含: 、 向基地台傳輸一隨機存取前置項; 口應於該隨機存取前置項而自該基地台接收一隨機存 取回應; β 排程傳輸而集合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ΤΤΙ);及 使用該所集合之複數個ΤΤΙ在-共同輸送區塊(ΤΒ)内 向該基地台傳輸該排程傳輸之__有效負載。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步包含識別是否集合該複數 個 ΤΤΙ。 3·如印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ΤΤΙ經預定義以進行集 合。 如月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根據一上行鏈路頻寬 選擇性地集合該複數個ΤΤΙ。 請求項4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上行鏈路頻寬等 於或小於一臨限值時選擇性地集合該複數個τΤΙ。 6.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接收—包括一區別是否集合該複數個TTI之指示符的 廣播訊息;及 基於包括於該廣播訊息中之該指示符而辨識是否集合 該複數個TTI。 7·如请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評估一包括於該隨機存取回應中之識別是否集合該複 1426S0.doc 201034485 數個TTI之指示符;及 根據包括於該隨機存取回應中之該指示符而選擇是否 集合該複數個ΤΤΙ。 8. 9. 10. 11. 12. 1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排程傳輸之該有效負載包含 關於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請求及一非存取層 (NAS)協定資料單元(PDu)之資訊。 如睛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排程傳輸之該有效負載包含 關於—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重建訊息之一訊息鑑 認碼完整性(MAC-I)的資訊。 如明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一分頻雙工(fdd)系 統中集合該複數個TTI。 如π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一使用組態〇、組態 1或組態6中之—者的分時雙卫(TDD)系統中集合該複數 個 TTI 〇 一種無線通信裝置,其包含: 一記憶體’其留存與以下操作有關之指令:向一基地 ο發送一隨機存取前置項;回應於該隨機存取前置項而 自該基地台獲得—隨機存取回應;針對-排程傳輸而集 合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TTI);及利用該所集合之複數個 TTI向該基地台發送該排程傳輸;及 處理器,其耦接至該記憶體、經組態以執行留存於 该記憶體中之該等指令。 如請求項12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留存 關於辨識是否集合該複數個TTI以用於向該基地台發送 142680.doc 201034485 該排程傳輸的指令。 14. 如请求項12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丁耵集合係跨越一網 路而實施。 15. 如请求項12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步留存 關於基於一上行鏈路頻寬是否等於或小於一臨限值而偵 測是否集合該複數個ΤΉ的指令。 16_如請求項12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留存 關於基於一經由一廣播訊息自該基地台接收到之指示符 而識別是否集合該複數個TTI的指令。 17.如請求項12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步留存 關於基於一作為該隨機存取回應之部分而自該基地台獲 得之指示符來辨識是否集合該複數個TTI的指令。 18·如請求項12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排程傳輸包含關於 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請求及一非存取層(nas)協 定資料單元(PDU)之資訊。 19. 如請求項12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排程傳輸包含關於 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重建訊息之一訊息鑑認碼 完整性(MAC-I)的資訊。 20. 如請求項12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留存 關於在一分頻雙工(FDD)系統或一利用組態〇、組態i或 組態6中之一者之分時雙工(TDD)系統中的至少一者中集 合該複數個TTI之指令。 ^ 21. —種致能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執行隨機存取之無線通传 裝置,其包含: 142680.doc 201034485 用於谓測是否針對一隨機存取步驟中之一至一基地台 之==而集合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ττι)的構件; 用於集合該複數個丁耵之構件;及 用於經由該所隼入夕 '、σ複數個ΤΤΙ向該基地台發送該排 程傳輸的構件。 22 23. 24. 25. 26. ,如請求項21之無線通信裝置, ^ . y 具進步包含用於與該基 口執行該隨機存取步驟之構件。 如請求項21之無線通信裝 ^ 具中疋否支援該複數個 之集合係基於每一網$、4 端機中之-者控制。路每基地台或每一存取終 1求項21之無線通信裝置,其巾該㈣傳輸包含關於 2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請求及—非存取層(nas)協 疋負料單元(PDU)之資訊。 如請求項21之無線通信|置,其中該排程傳輸包含關於 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重建訊息之—訊息鑑認碼 完整性(MAC-I)的資訊。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 一電腦可讀取媒體,其包含: 用於向-基地台傳輸-隨機存取前置項之程式碼; 用於回應於該隨機存取前置項而自該基地台接收— 隨機存取回應之程式碼; 用於锁測是否針對··排程傳輸而集合複數個傳輸時 間間隔(TTI)之程式碼; 用於針對該排程傳輸集合該複數個TTI之程式碼;及 142680.doc -4 - 201034485 料制㈣I合之複數個TTI在-共同輸送區塊 ()内向該基地台傳輸該排程傳輸之—有效負載的程 式碼。 27. 如請求項26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ττι集合係跨越一網 路而實施。 28. 如喷求項26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取媒體進 一步包含用於基於一包括於一所接收廣播訊息t之指示 符而偵測疋否針對該排程傳輸集合該複數個TTI的程式 W 碼。 29. 如请求項26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取媒體進 一步包含用於根據一包括於該隨機存取回應中之指示符 而债測是否針對該排程傳輸集合該複數個ττι的程式 碼。 30. 如請求項26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取媒體進 一步包含用於根據一上行鏈路頻寬而偵測是否針對該排 程傳輸集合該複數個ΤΤΙ的程式碼。 W 31· —種無線通信裝置,其包含: —處理器,其經組態以: 向一基地台發送一隨機存取前置項; 回應於該隨機存取前置項而自該基地台獲得一隨機 存取回應; 基於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而辨識是否針對一排程 傳輸集合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ΤΤΙ): 一網路之一預定 義設定、一包括於一廣播訊息中之指示符、一包括於 142680.doc 201034485 χ遣機存取回應中之指示符或一上行鍵路頻寬; 針對該排程傳輸集合該複數個TTI ; 和用該所集合之複數個TTI在一共同輸送區塊(TB) 内向該基地台發送該排程傳輸;及 @應於該排程傳輸而自該基地台獲得一競爭解決訊 息。 種促進在-無線通信環境中實行一隨機存取步驟之方 法’其包含: 自存取終端機接收一隨機存取前置項; 基於該隨機存取前置項而產生一隨機存取回應; 向該存取終端機傳輸該隨機存取回應;及 接收使用所集合之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TTI)而自該 存取終端機發送之排程傳輸。 33·如求項32之方法’其中該隨機存取回應包括—控制該 存取終端機是否集合該複數個ΤΤΙ以用於結合該排程傳 輸使用之指示符。 34. 如凊求項3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傳輸一包括一管理是 否使用TTI集合之指示符的廣播訊息。 35. 如請求項32之方法,其中丁耵集合之使用係針對一網路 而預定義。 36. 如請求項32之方法,其中TTI集合之使用係基於上行鏈 路頻寬而控制。 3 7·如請求項32之方法’其中使用該所集合之複數個171發 送之該排程傳輸包括關於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 1426S0.doc 201034485 請求及一非存取層(NAS)協定資料單元(pDU)之資訊。 月求項37之方法,其進-步包含在來自該存取終端機 之該排程傳輸之後,於接收到一後續上行鏈路訊息之 前,基於該NAS PDU向一行動性管理實體(MME)傳輸一 初始存取終端機訊息。 39.如吻求項32之方法,其中使用該所集合之複數個τ耵發 送之該排程傳輸包括於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重 建訊心之一訊息鑑認碼完整性(mAc_ι)的資訊。 ® 40. —種無線通信裝置,其包含: 一記憶體,其留存與以下操作有關之指令:自一存取 終端機接收一隨機存取前置項;基於該隨機存取前置項 而產生-隨機存取喊;向該存取終端機傳輸該隨機存 取回應;及接收-使用所集合之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 (TTI)而自該存取終端機發送之排程傳輸;及 -處理器,其耦接至該記憶體、經組態以執行留存於 0 該記憶體中之該等指令。 .如請求項40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留存 關於控制該存取終端機是否集合該複數個TTI之指令。 42. 如請求項40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使用該所集合2複數 個TTI發送之該排程傳輸包括關於一無線電資源控制 (RRC)連接請求及一非存取層(NAS)協定資料單元(pDu) 之資訊。 43. 如請求項40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使用該所集合之複數 個TTI發送之該排程傳輸包括關於__無線電資源㈣ 142680.doc 201034485 (RRC)連接重建訊息之一訊息鑑認碼完整性(MAC-Ι)的資 訊。 44. 一種致能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管理隨機存取之無線通信 裝置,其包含: 用於控制一存取終端機是否針對一隨機存取步驟中之 一排程傳輸而集合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TTI)的構件;及 用於接收使用該所集合之複數個TTI而自該存取終端 機發送之該排程傳輸的構件。 45. 如請求項44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與該存 取終端機實行該隨機存取步驟之構件。 46. 如請求項44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使用該所集合之複數 個TTI而自該存取終端機發送之該排程傳輸包含一無線 電資源控制(RRC)連接請求與一非存取層(NAS)協定資料 單元(PDU)或一載運一訊息鑑認碼完整性(MAC-I)之RRC 連接重建訊息中的一者。 47. —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 一電腦可讀取媒體,其包含: 用於管理一存取終端機是否針對一隨機存取步驟中 之一排程傳輸而集合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TTI)的程式 碼;及 用於獲得使用該所集合之複數個TTI而自該存取終 端機發送之該排程傳輸的程式碼。 48. 如請求項47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取媒體進 一步包含用於與該存取終端機執行該隨機存取步驟之程 142680.doc 201034485 式碼。 49. 如請求項47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使用該所集合之複數 個TTI而自該存取終端機發送之該排程傳輸包含一無線 電資源控制(RRC)連接請求與一非存取層(NAS)協定資料 單元(PDU)或一載運一訊息鑑認碼完整性(MAC-I)之RRC 連接重建訊息中的一者。 50. —種無線通信裝置,其包含: 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 ® 自一存取終端機接收一隨機存取前置項; 基於該隨機存取前置項而產生一隨機存取回應; 向該存取終端機傳輸該隨機存取回應; 控制該存取終端機是否針對一排程傳輸而集合複數 個傳輸時間間隔(TTI);及 接收使用該所集合之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TTI)而自 該存取終端機發送之該排程傳輸。 142680.doc
TW098127750A 2008-08-18 2009-08-18 TTI bundling in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TW20103448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981608P 2008-08-18 2008-08-18
US12/542,551 US8830884B2 (en) 2008-08-18 2009-08-17 TTI bundling in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4485A true TW201034485A (en) 2010-09-16

Family

ID=41509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27750A TW201034485A (en) 2008-08-18 2009-08-18 TTI bundling in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830884B2 (zh)
EP (1) EP2319264B1 (zh)
JP (2) JP5646480B2 (zh)
KR (2) KR20130041300A (zh)
CN (1) CN102124774B (zh)
TW (1) TW201034485A (zh)
WO (1) WO20100220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PI0918785A2 (pt) * 2008-09-12 2015-12-01 Research In Motion Ltd estabelecimento de sessão de conectividade fraca
US8514793B2 (en) 2008-10-31 2013-08-2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 processing component carriers
CN102084711A (zh) * 2009-02-01 2011-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接入方法及系统和网络接入设备
KR101618172B1 (ko) * 2009-04-30 2016-05-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rach 채널 정보 전송 방법
ATE550904T1 (de) * 2009-06-18 2012-04-15 Panasonic Corp Erweitertes direktzugriffsverfahren für mobile kommunikationen
WO2011079812A1 (zh) 2009-12-31 2011-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竞争资源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KR101781853B1 (ko) * 2010-02-09 2017-09-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셀의 구성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132818A1 (ko) * 2010-04-23 2011-10-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직접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2740403B (zh) * 2011-04-02 2015-03-1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通信网络的终端中用于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02769831B (zh) * 2011-05-03 2015-11-25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基地台及其上行传输方法
EP2735105B1 (en) * 2011-07-21 2019-03-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formation for random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915528B1 (ko) * 2011-08-12 2018-11-0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시분할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GB2493917B (en) * 2011-08-19 2016-04-06 Sca Ipla Holding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ulticast transmissions
GB2493780B (en) * 2011-08-19 2016-04-20 Sca Ipla Holding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03108403B (zh) * 2011-11-10 2017-12-22 深圳市中洲科技有限公司 跨基站rrc连接重建方法及系统
US9585156B2 (en) 2011-11-14 2017-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pporting different LTE-TDD configurations in neighboring regions and/or adjacent carriers
CN104254996B (zh) * 2012-04-27 2018-08-10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接入系统中的tti绑定方法及其设备
CN103384187B (zh) * 2012-05-04 2017-04-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Tti绑定的上行传输方法、系统与移动终端
US9930678B2 (en) * 2012-07-19 2018-03-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UEs with different TDD configurations and some techniques to mitigate UE-to-UE and base station-to-base station interference
US8982755B1 (en) 2012-10-24 2015-03-17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lecting a TTI bundle size
EP2936911B1 (en) * 2012-12-21 2018-05-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Override of multi-tti scheduling messages
US10420094B2 (en) * 2013-01-17 2019-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TI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for improved phase continuity
WO2014121489A1 (zh) * 2013-02-07 2014-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9357546B1 (en) 2013-07-19 2016-05-31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TTI bundling
US20150078188A1 (en) * 2013-09-13 2015-03-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hannel design with coverage enhancements
CN104581950B (zh) * 2013-10-17 2019-01-11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下行链路的时隙绑定配置方法
EP3065450A4 (en) * 2013-10-31 2017-06-28 Nec Corporation Core network device, wireless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EP3125458A4 (en) * 2014-03-25 2017-11-08 Fujitsu Limi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processing method
US9867054B2 (en) 2014-04-10 2018-0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transmitting patterns of signal transmissions or reference signals over a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US9930423B1 (en) 2014-10-02 2018-03-27 Sprint Spectrum L.P. Dynamic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for multicast video
US9860781B2 (en) 2014-10-21 2018-01-0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ynamic bundling of uplink data sessions based upon network signaling conditions and application interactivity states
US9462571B2 (en) 2014-10-21 2016-10-0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daptive and selective bundling of downlink paging messages
EP3209079B1 (en) * 2015-01-14 2019-05-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erminal, network dev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random access process
US9603165B2 (en) * 2015-01-30 2017-03-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andom-access response with analog beamforming
US10555345B2 (en) * 2015-01-30 2020-0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and broadcast prioritization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MTC)
US10165599B2 (en) * 2015-06-10 2018-12-25 Apple Inc.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for link budget constrained wireless devices
CN106471857B (zh) * 2015-06-17 2020-01-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资源的获取方法及设备、系统
CN107926063B (zh) * 2015-08-21 2021-09-2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US11153868B2 (en) * 2015-09-02 2021-10-19 Ntt Docomo, Inc. User equipment,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multipl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lengths
US20170302421A1 (en) * 2016-04-13 2017-10-19 Mediatek Inc. Signaling Enhancement for Fast Network Entry
CN112911712B (zh) 2016-08-29 2023-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80097590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ul)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and mobility signals
CN108173632B (zh) * 2016-12-07 2020-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的方法、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KR102412097B1 (ko) * 2016-12-23 2022-06-23 프라운호퍼 게젤샤프트 쭈르 푀르데룽 데어 안겐반텐 포르슝 에. 베.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유연한 교차 송신-시간-간격 데이터 부분 송신
WO2018119754A1 (en) * 2016-12-28 2018-07-05 Motorola Mobility Llc Transmission beam indicating
KR102078735B1 (ko) * 2017-01-26 2020-0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시스템 정보를 요청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TWI688289B (zh) * 2017-12-27 2020-03-1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地台、物聯網系統及傳輸排程方法
CN110740458B (zh) * 2018-07-20 2023-03-2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时间间隔捆绑门限调节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252374A1 (en) * 2019-06-13 2020-12-17 Apple Inc. Methods for 5g-nr 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when security is not activate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1292798A1 (en) * 2000-09-28 2002-04-08 Motorola, Inc., A Corporation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 Adaptive packet bundling for system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US8578046B2 (en) * 2005-10-20 2013-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media bundling for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applications
WO2008041936A1 (en) 2006-10-02 2008-04-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ditional parallel execution of access stratum (as) and non-access stratum (nas) signaling
US8199706B2 (en) * 2006-10-27 2012-06-1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design for high doppler in wireless networks
KR101260079B1 (ko) * 2007-02-06 2013-05-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KR101388351B1 (ko) * 2007-06-19 2014-04-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 정보를 이용하여, 빠르게 랜덤 액세스 프리앰블의전송을 재시도 하는 방법
KR101382748B1 (ko) * 2008-01-25 2014-04-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랜덤 액세스 과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US8448037B2 (en) * 2007-12-20 2013-05-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rescheduled retransmission for initial establishment
KR100925450B1 (ko) * 2008-03-03 2009-1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신호의 충돌 해결 방법
US20100034126A1 (en) * 2008-08-08 2010-0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measurement gaps in wireless networks
BRPI0918785A2 (pt) 2008-09-12 2015-12-01 Research In Motion Ltd estabelecimento de sessão de conectividade fraca
JP5312285B2 (ja) * 2008-10-22 2013-10-09 創新音▲速▼股▲ふん▼有限公司 Ul−sch伝送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US8929282B2 (en) * 2008-11-06 2015-01-06 Ht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TI bundling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067412A1 (en) 2010-03-18
US8830884B2 (en) 2014-09-09
JP2012500592A (ja) 2012-01-05
CN102124774B (zh) 2015-11-25
JP5735062B2 (ja) 2015-06-17
EP2319264A1 (en) 2011-05-11
WO2010022070A1 (en) 2010-02-25
JP5646480B2 (ja) 2014-12-24
JP2014014123A (ja) 2014-01-23
EP2319264B1 (en) 2018-09-19
KR101276685B1 (ko) 2013-06-19
CN102124774A (zh) 2011-07-13
KR20130041300A (ko) 2013-04-24
KR20110050682A (ko) 2011-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034485A (en) TTI bundling in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RU2767040C2 (ru) Способ отправки данных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того
KR101189977B1 (ko) 서비스 품질 연속성
JP5296209B2 (ja) 干渉情報に基づくアクセス端末動作の制御
US8699487B2 (en) Uplink delay budget feedback
US8090369B2 (en) User equipment capability handling in long-term evolution systems
JP4971502B2 (ja) アップリンク要求
RU2536804C2 (ru) Зависящая от rnti инициализация последовательности скремблирования
US9137821B2 (en) Flexible signaling of resources on a control channel
WO2018228597A1 (zh) 通信方法、终端及基站
RU2466501C1 (ru) Системы,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надежности отчета о состоянии буфера
US938048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event 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overloa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201112809A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the large service data unit (SDU)
CN106797616B (zh) 用于使射频(rf)和基带处理解耦合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