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25913A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overhead for communications - Google Patent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overhead for communication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25913A
TW201025913A TW98131982A TW98131982A TW201025913A TW 201025913 A TW201025913 A TW 201025913A TW 98131982 A TW98131982 A TW 98131982A TW 98131982 A TW98131982 A TW 98131982A TW 201025913 A TW201025913 A TW 20102591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ponse information
codeword
codewords
codeword group
respon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31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mir Farajidana
Juan Montojo
Kapil Bhattad
Ravi Palanki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025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2591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21Group acknowledgement, i.e. the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defining a range of identifiers, e.g. of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8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Description

201025913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申請案大體係關於無線通信,且更具體言之,係關於 用於減少與通信相關聯之附加項使用之方法及系統。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2008年9月22日所申請之題為「ACK Bund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的臨時申 請案第61/099,029號之優先權,且該案已讓與給其受讓 人,且在此以引用之方式明確地併入本文中。 【先前技術】 廣泛部署無線通信系統以提供各種類型之通信内容,諸 如語音、資料等等。此等系統可為能夠藉由共用可用系統 資源(例如,頻寬及傳輸功率)來支援與多個使用者之通信 的多重存取系統。此等多重存取系統之實例包括分碼多重 存取(CDMA)系統、分時多重存取(TDMA)系統、分頻多重 存取(FDMA)系統、3GPP長期演進(LTE)系統及正交分頻多 重存取(OFDMA)系統。 通常,無線多重存取通信系統可同時支援多個無線終端 機之通信。每一終端機經由前向及反向鏈路上的傳輸而與 一或多個基地台通信。前向鏈路(或下行鏈路)係指自基地 台至終端機之通信鏈路,且反向鏈路(或上行鏈路)係指自 終端機至基地台之通信鏈路。此通信鏈路可經由單輸入單 輸出、多輸入單輸出或多輸入多輸出(ΜΙΜΟ)系統而建 立。 ΜΙΜΟ系統使用多個(#Γ)傳輸天線及多個(Λ^)接收天線用 143516.doc 201025913 於資料傳輸。由心個傳輸天線及^個接收天線形成之 ΜΙΜΟ頻道可分解成·獨立頻道,該等頻道亦被稱作* 間頻道’其中乂—《}鳴個獨立頻道中之每一者: 應於一維度。若利用由多個傳輸天線及接收天線產生之額 外維度,則ΜΙΜΟ系統可提供改良之效能(例如,較高輸送 量及/或較大可靠性)。
通常,在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通信期間,對於每 一成功接收之碼字,由無線通信器件(WCD)傳輸應答 ® (ACK),且對於每一未成功接收之碼字,由WCD傳輸否定 應答(NACK)。隨著可傳達的碼字之數目增加,用於HARQ 通信的附加項資源亦增加,藉此可能限制碼字通信能力及/ 或使通信變慢。 因此,需要用於減少與通信相關聯之附加項使用之改良 之裝置及方法。 【發明内容】 下文呈現一或多個態樣之簡化概述,以便提供對此等態 β 樣之基本理解。此概述並非為所有預期態樣的詳盡综述, 且既不意欲識別所有態樣之關鍵或重要要素,亦不福緣任 何或所有態樣之範嘴。其唯一目的在於以簡化形式呈現一 或多個態樣之一些概念’作為稍後呈現之更詳細描述的序 言。 根據一或多個態樣及其對應的揭示内容,結合減少與通 信相關聯之附加項使用來描述各種態樣。根據一態樣,提 供一種用於減少與通信相關聯之附加項使用之方法。該方 143516.doc • 5· 201025913 法可包含產生對自一碼字群成功接收之碼字的應答(ACK) 或對未自該碼字群成功接收之碼字的否定應答(NAck)。 此外,該方法可包含用複數個回應資訊元素填充一回應資 訊矩陣’其中作為該所產生之應答或否定應答之一函數而 判定該等回應資訊元素。 再一態樣係關於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一電腦可讀 媒體。該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用於使一電腦產生對自一碼 字群成功接收之碼字的應答(ACK)或對未自該碼字群成功 接收之碼字的否定應答(NACK)之程式碼。此外,該電腦 可讀媒體可包括用於使該電腦用複數個回應資訊元素填充 一回應資訊矩陣之程式碼,其中作為該所產生之應答或否 定應答之一函數而判定該等回應資訊元素。 又一態樣係關於一種裝置。該裝置可包括用於產生對自 一碼字群成功接收之碼字的應答(ACK)或對未自該碼字群 成功接收之碼字的否定應答(NACK)之構件。此外,該裝 置可包3用於用複數個回應資訊元素填充一回應資訊矩陣 之構件1中作為該所產生之應答或否定應答之-函數而 判定該等回應資訊元素。 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裝置。該裝置可包括-回應資訊模 組’該回應資訊模㈣於產生對自—碼字料功接收之碼 字的應答(ACK)或對未自料字群成功接收之碼字的否定 應答(NACK)。此外,該裝置回應資訊模組可進-步操作 ,用複數個回應資訊元素填充—回應資訊矩陣其中作為 »玄所產生之應答或否定應答之—函數而判定該等回應資訊 143516.doc 201025913 元素。
此外’根據一或多個態樣及其對應的揭示内容,結合處 咸夕附加項之通彳§來描述各種態樣。根據一態樣,提供 種用於處理減少附加項之通信之方法。該方法可包含處 理與一碼字群相關聯之一回應資訊矩陣,其中該回應資訊 矩陣包括作為由-無線通信器件(WCD)針對自該碼字群成 功或未成功接收之碼字產生的一或多個應答或否定應答之 一函數而判定的複數個回應資訊元素。此外該方法可包 含判定來自該碼字群之任何碼字是否未成功接收。 再一態樣係關於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一電腦可讀 媒體。該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用於使—電腦處理與一碼字 群相關聯之-回應資訊矩陣之程式碼,其中該回應資訊矩 陣包括作為由-無線通信料(WCD)針對自該碼字群成功 或未成功接收之碼字產生的一或多個應答或否定應答之一 函數而判定的複數個回應資訊元素。此外,該電腦可讀媒 體可包括驗使該電腦判定來自該碼字群之任何碼字是否 未成功接收之程式碼。 又一態樣係關於-種裝置。該裝置可包括詩處理與一 碼字群相關聯之-回應資訊矩陣之構件,纟中該回應資訊 矩陣包括作為由-無線通信器件(WCD)針對自該碼字群成 功或未成功接收之碼字產生的—❹個應答衫定應答之 一函數而判定的複數個回應資訊元素。此外,該裝置可包 含用於狀來自該碼字群之任何碼字是否未成功接收之構 143516.doc 201025913 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裝置。該裝置可包括一回應資訊模 組,該回應資訊模組可操作以處理與一碼字群相關聯之一 回應資訊矩陣,其中該回應資訊矩陣包括作為由一無線通 信器件(WCD)針對自該碼字群成功或未成功接收之碼字產 生的一或多個應答或否定應答之一函數而判定的複數個回 應資訊元素。此外,該裝置回應資訊模組可進一步操作以 判定來自該碼字群之任何碼字是否未成功接收。 為實現前述及相關目的,該一或多個態樣包含下文全面 描述且在申請專利範圍中特別指出的特徵。以下描述及附 圖詳細地闡明了該一或多個態樣之某些說明性特徵。然 而’此等特徵僅指示可使用各種態樣之原理的各種方式中 之少數,且此描述意欲包括所有此等態樣及其等效内容。 【實施方式】 下文將結合隨附圖式來描述所揭示之態樣,該等隨附圖 式經提供以說明而非限制所揭示之態樣,其中相同指稱表 不相同元件。 現參看圖式來描述各種態樣。在以下描述中,為達成解 釋之目的’闡明眾多具體細節以便提供對一或多個態樣之 澈底理解。然而,可顯然,可在無此等具體細節之情況下 實踐此(等)態樣。 通常,在器件之間的通信期間,對於成功接收之碼字傳 輸應答(ACK),且對於未成功接收之碼字傳輸否定應答 (NACK)。隨著可傳達的碼字之數目增加’用於傳達 ACK/NACK的附加項資源亦增加。以實例說明且不受限 143516.doc -8- 201025913 制’支援ΜΙΜΟ操作(例如,8乘8 ΜΙΜΟ操作)之無線通信 器件(WCD)可利用具有2個以上碼字之ΜΙΜΟ通信。然而, 現有HARQ ACK/NACK通信格式係針對僅至多2個碼字而 設計。因此’本文中描述用於支援在此情況下之通信的各 種技術。 現參看圖1,說明用於在無線通信系統中建構及進行作 為HARQ通信過程之部分之aCK傳輸的系統1〇〇之方塊圖。 系統100可包括可經由各別天線114及124通信之一或多個 基地σ 110及一或多個無線通信器件(例如’終端機)12〇。 在一態樣中,基地台11〇可充當E_N〇deB。在一態樣中,基 地台110可進行經由收發器u 2及天線114至終端機12〇之下 行鍵路(DL)通。在終端機12〇處,可經由天線丨24及收發 器122接收DL通信。在一態樣中,DL通信資訊可包括一碼 字群。其後,自基地台11〇傳達至終端機12()的資訊可接著 由回應資訊模組130分析。在另一態樣中,終端機12〇可進 行經由收發器122及天線124至基地台110之上行鏈路(UL) 通L。在基地台110處,可經由天線114及收發器接收 UL通信。在一態樣中,UL通信資訊可包括一碼字群。其 後,自終端機120傳達至基地台11〇的資訊可接著由回應資 訊模組13 0分析。 根據上述各種態樣’回應資訊模組i 3 〇可包括_映射模 組132及/或其他合適的模組以產生對應於用於〇[通信之一 或多個碼字的ACK/NACK。在一態樣中,映射模組Η〗可 操作以藉由用作為所產生之ACK/NACK之函數而導出的回 143516.doc -9- 201025913 應資訊70素填充回應資訊矩陣來減少對不同碼字之應答之 附加項。以實例說明且不受限制,可利用具有^^個碼字且 經保留作為用於應答之指示之資訊回應元素的尺個位元之 通信方案,其中K S N。在此例示性態樣中,映射模組132 可疋義自大小為2N之集合s,{〇,i}N,至所有κ位元二進位 子(word)之集合A的函數。在另一態樣中,映射模組132可 適應性地隨時間推移而改變映射函數,並使得WCd 12〇及 基地台110意識到此等改變。在此態樣中,可以預定方式 向WCD 120通知映射,另外或替代地,可經由發信號機構 (signaling mechanism)將映射傳送至WCD。在一態樣中, WCD 120可額外地包括一記憶體126及/或處理器128,該 處理器128可操作以實施本文中描述之各種態樣。在又一 態樣中,映射可為以下各者之函數:碼字至對應天線埠之 指派、經選擇用於不同碼字之MCS、碼字傳輸之層等。 在一態樣中’接著可經由收發器122及天線124在上行鏈 路(UL)通信中將所產生之經映射的aCK資訊傳輸至基地台 110。在一態樣中,無線通信系統1〇〇可使用LTE及/或類似 技術' LTE格式1、1A及/或1B用於傳輸經映射的 ACK/NACK。舉例而言,可使用BPSK傳輸i位元ACK,而 可使用QPSK傳輸2位元ACK。在一態樣中,可使用利用其 他調變格式之類似映射方案(諸如,16_qAm、64-QAM或 類似者)來支援較多的ACK/NACK位元。在另一態樣中, 可使用經保留用於格式2之實體上行鍵路控制頻道 (PUCCH)資源來傳輸經映射之ACK/NACK,因為經保留用 143516.doc 10· 201025913 於格式2之資源可比經保留用於格式1或類似格式之資源適 應較多位元。在另一態樣中,可保留子訊框内之多個 PUCCH資源用於具有額外ACK/NACK位元之經映射之 ACK/NACK。基於此保留,WCD 120可使用此等多個 PUCCH資源來傳輸經映射之HARQ位元。舉例而言,可使 用不同的所保留資源來傳送不同的經映射之ACK/NACK位 元。更進一步地,在此態樣中,可如上所述保留多個資源 作為PUCCH資源區塊(RB)内之不同序列。另外或替代地, 〇 所保留之資源可包括跨越在頻率上相鄰的PUCCH RB之資 源。在此態樣中,WCD 120可使用SC-FDMA波形來傳輸。 作為一額外及/或另一替代態樣,可利用跨越不同PUCCH RB之資源。在此態樣中,由於RB在頻率上可能不相鄰, 因此WCD可使用NxSCFDMA或OFDMA來傳輸。更進一步 地,在另一態樣中,可使用跨越不同PUCCH子訊框之資 源。此外,亦可使用在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頻道(PUSCH)中 之資源來傳輸經映射之ACK/NACK。在此態樣中,傳輸可 m W 使用多個SC-FDMA符號及/或諸如NxSCFDMA或OFDMA之 技術。 ‘此外,基地台110可包括一回應資訊模組130、解映射模 .組134、記憶體116及/或處理器118以產生且促進ACK資訊 之傳達,如關於終端機120所大體描述。在一態樣中,解 映射模組134可操作以處理所接收之回應資訊矩陣且判定 哪些傳輸之碼字成功及/或未成功接收。在此態樣中,解 映射模組134可處理在基地台110與WCD 120之間達成一致 143516.doc • 11 - 201025913 之函數以導出與所傳輸之碼字相關聯的資訊。回應於經解 映射之資訊’基地台110可進行經由收發器U2及天線η4 至終端機120之隨後DL通信。在一態樣中,基地台η〇可基 於諸如WCD 120能力及無線電狀況之各種參數而每WCD 120組態許多最大的碼字。在此態樣中,對WCD 12〇之組 態可由高層機構及/或訊息傳送至WCD 120。
圈2說明根據所呈現之標的物之各種態樣的各種方法。 儘管為了解釋之簡單性目的而將該等方法展示及描述為一 系列動作,但應理解及瞭解,所主張之標的物並不受限方 動作之次序,因為一些動作可以與本文所展示及描述的巧 同之次序發生及/或與其他動作同時發生。舉例而言,涛 習此項技術者絲解及瞭解,可將—方法替代地表示為-系列相關之狀態或事件(諸如,在狀態圖巾卜此外,根名 所主張之標的物,可能並不需要所有所說明之動作來以 一方法。此外,應進—步换缺 ’暌解下文中揭示且貫穿本說aj 書之方法能夠儲存於一芻〇卜,I、,h 裏印上,以促進將此等方法輸送石 Θ 轉移至電腦。於本文中使用時,術語「製品」意欲包含〒 自任何電腦可讀器件、載體或媒體存取的電腦程式。’ 現轉至圖2,說明用於減少與通信相關聯之附加項使月 之例示性方法則。大體而言,在參考數字2〇2處,接收_ =頻=樣中,可由在無線通信器件(,中可月 的通㈣道之數目而判定—碼字群中的碼字之 —態樣中,可在多個層中接 在’ 碼字群可包括可與由多個 H態樣中’ * >個層組成之每—碼字一起在空間」 143516.doc -12· 201025913 多路傳輸之多個碼字。在另一態樣中,該碼字群可包括可 來自不同載波之多個碼字。由此,可在多載波設置中接收 一碼字群,在該情況下,可界定跨越不同載波之碼字。在 參考數字204處,判定該碼字群中之一碼字是否經成功接 收。在一態樣中,處理該碼字群中之該等碼字中之每一 者。在另一態樣中,可依次處理碼字。在一個此態樣中, 可在諸層中傳輸碼字,使得隨後碼字處理取決於先前碼字 之成功處理。 若在參考數字204處判定碼字經成功接收,則在參考數 子206處,產生應答(ACK)。相反,若在參考數字2〇4處判 定碼字未成功接收,則在參考數字2〇8處,產生否定應答 (NACK)。 在參考數字210處’作為所產生之ACK/NACK的函數來 產生回應資訊元素。在一態樣中,該函數可將多個所產生 之ACK/NACK映射至每一回應資訊元素,其中每一回應資 訊元素值指示映射元素的成功狀態。在再一態樣中,該函 數可將多個所產生之ACK/NACK映射至多個回應資訊元 素’其中多個回應資訊元素值經由預定索引結構指示經映 射之ACK或NACK的成功狀態。在又一態樣中,該函數可 進一步包括基於傳輸層之數目及接收多個層之格式來映射 所產生之ACK/NACK。此外’在另一態樣中,該函數可基 於以下各者映射所產生之ACK/NACK :碼字群中的碼字之 數目、該碼字群中的碼字之至少一部分的嘗試傳輸之數 目、自先前傳輸之回應資訊矩陣所接收之回應等。 143516.doc • 13- 201025913 在參考212處,可用所產生之回應資訊元素填充回應資 訊矩陣。在一態樣中,回應資訊矩陣可使用:1位元二元 相移鍵控(BPSK)格式、2位元正交相移鍵控(QPSK)格式、 16位元正交調幅(QAM)格式或64位元QAM格式等。在參考 數字214處,可將回應資訊矩陣傳輸至在參考數字202處自 其接收該碼字群之基地台。在一態樣中’傳輸可進一步包 括使用以下各者來傳輸: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 或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頻道(PUSCH)等。在另一態樣中’傳 輸可進一步包括保留多個PUCCH資源用於回應資訊矩陣。 在此態樣中,多個PUCCH資源可包括:在PUCCH資源區 塊内之多個序列、跨越在一子訊框内具有相鄰頻率的 PUCCH資源區塊之多個序列、跨越在一子訊框内具有非相 鄰頻率的PUCCH資源區塊之多個序列或跨越PUCCH子訊 框之多個序列。 在一態樣中,回應於所接收之回應資訊矩陣,在參考數 字216處,可自基地台接收第二碼字群。在一個此態樣 中,僅重傳輸先前未成功接收之碼字。在另一態樣中,重 傳輸與如由所使用之函數判定的集束(bundling)、索引、 分群等相關聯的先前未成功接收之碼字。在此態樣中,在 參考數字218處,產生對第二碼字群之ACK/NACK(諸如, 在參考數字204-208中)。在參考數字220處,可產生第二回 應資訊元素(如使用所產生之ACK/NACK的第二函數)。在 一態樣中,第二函數可與用於先前接收之該組碼字之函數 不同。在此態樣中,第二函數可經由使用改進之集束、索 I43516.doc -14· 201025913 引、分群等提供進一步改進之回應資訊以將所產生之 ACK/NACK映射至第二回應資訊元素。在參考222處,可 用所產生之第二回應資訊元素填充第二回應資訊矩陣。在 參考數字224處,可將第二回應資訊矩陣傳輸至在參考數 字21 6處自其接收第二碼字群之基地台。 現轉至圖3A、圖3B及圖3C,說明隨著時間3 〇9進展(如 由自左至右箭頭指示)的用於減少與通信相關聯之附加項 使用之方法之例示性流程圖。在所描繪·之態樣中,在時間 間隔301處,基地台3〇2可將一碼字群31〇傳輸至WCD 304。另外,在時間間隔303處,Wcd 304可處理所接收之 該碼字群310且產生一回應資訊矩陣(320、340、350),其 可經由一函數使對所接收碼字(312、314、3 16)中之每一者 的入0^^八(:尺與作為回應資訊矩陣(320、340、3 50)之部分 的回應資訊元素相關聯。為了說明之目的且不作為限制, 假疋'\^〇 304判定〇〇2未成功接收;藉此導致產生\入(^ 回應於CD2。在時間間隔3〇5處’基地台302可處理回應矩 陣’且作為回應,可重傳輸任何未成功傳輸之碼字。在時 間間隔307處,基地台302可處理任何重傳輸之碼字,且使 用回應資訊矩陣(320、340、35〇)提供第二回應。現轉至在 圖3A、圖3B及圖3C中描繪之具體例示性態樣。圖3A描繪 回應矩陣320使來自所接收碼字群之碼字集束之態樣,如 參考例示性表1所描述。圖3B描繪用表示該碼字群中之任 一碼字的成功接收之索引填充回應矩陣之態樣,如參考例 示性表2所描述。圖3C描繪用基於該碼字群中之任一碼字 143516.doc • 15- 201025913 的成功接收之連續干擾消除(SIC)表示之索引填充回應矩 陣之態樣,如參考例示性表3所描述。另外,雖然圖3A、 圖3B及圖3C中描繪之例示性態樣描述兩元素回應矩陣 (320、340、3 50)之使用,但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理解, 該等概念可適用於任何大小之回應矩陣。 參看圖3A,在時間間隔301處,一碼字群310包括碼字 CD1 312、CD2 314及CD3 316,該等碼字可被傳輸至WCD 304。在時間間隔303處,WCD 304可處理所接收之碼字且 判定該碼字群中之哪些已經成功地接收。在所描繪之實例 φ 中,^\^0 3〇4判定〇02 314未經成功接收。另外,在所描 繪之實例中,CD 1 312與CD2 314已經集束在一起以產生一 回應元素來填充回應矩陣。由此,第一回應元素322提供 與回應元素322相關聯的碼字中之至少一者未經成功接收 之指示(例如,「〇」)。回應元素324經映射至CD3 3 16,且 在所描繪之例示性態樣中,CD3 316已經成功接收。由 此’第二回應資訊元素324提供CD3經成功接收之指示(例 如’「1」)。其後,用回應資訊元素322及324填充回應矩 ® 陣32〇 °關於所描繪之態樣,提供下表1以說明作為集束之 ACK/NACK的函數而判定資訊元素之方式。 表1 回應資訊矩陣(320) 相關聯之ACK/NACK表示 (〇,〇) 無碼字經成功接收 (0,1) CD1或CD2中之至少一者未經成功接收 (1,0) CD3未經成功接收 (U) 所有碼字經成功接收 143516.doc •16- 201025913 在時間間隔305處,基地台302接收回應矩陣320且可判 定與回應元素322相關聯的碼字中之至少一者未經成功接 收。回應於解映射回應元素322,基地台302可重傳輸CD1 及CD2作為第二碼字群。在所描鳍·之態樣中,在時間間隔 307處,WCD 304可產生指示重傳輸之碼字已經成功接收 之回應元素(326、328)。在一態樣中,用以使碼字集束之 函數可為動態的,且可回應於多個因素而改變,諸如,一 碼字或碼字群已經傳輸之次數、碼字傳輸中之層數等。 Ο 參看圖3B,在時間間隔301處,一碼字群310包括碼字 CD1 312、CD2 314及CD3 316,該等碼字可被傳輸至WCD 304。在時間間隔303處,WCD 304玎處理所接收之碼字且 判定該碼字群中之哪些已經成功地接收。在所描繪之實例 中,WCD 304判定CD2 3 14未經成功接收。另外,在所描 緣之實例中’指示前兩個所接收碼字中之一者未經成功接 收之索引342可用以填充回應矩陣34〇。關於所描繪之態 樣’提供下表2以說明可如何使用索引系統來描述作為 ACK/NACK的函數而判定資訊元素的方式。 表2 回應資訊矩陣(320) 相關聯之ACK/NACK表示 (〇,〇) 無碼字經成功接收 (0,1) 前兩個碼字中之至少一者未經成功接收 (1,0) 最後兩個碼字中之至少一者未經成功接收 (U) 所有碼字經成功接收 I43516.doc -17- 201025913 在時間間隔305處,基地台3〇2接收回應矩陣34〇 ,且在 所描繪之態樣中可判定前兩個傳輸之碼字中之至少一者未 經成功接收。回應於分析索引值342,基地台3〇2可重傳輸 CD 1及CD2作為第二碼字群。在所描繪之態樣中,在時間 間隔307處,WCD 304可用指示所有重傳輸之碼字已經成 功接收之索引(1,1) 344填充回應矩陣34〇。在一態樣中, 用以經由一索引來描述所接收碼字之函數可為動態的且 可回應於多個因素而改變,諸如,一碼字或一碼字群已經 傳輸之次數、碼字傳輸中之層數等。 參看圖3C,在時間間隔3〇 1處,一碼字群3丨〇包括碼字
CD1 312、CD2 314及CD3 316,該等碼字可被傳輸至WCD 3〇4。在時間間隔303處,WCD 3〇4可處理所接收之碼字且 判定該碼字群中之哪些已經成功地接收。在所描繪之實例 中,WCD 304判定CD2 314未經成功接收。另外,在所描 繪之態樣中,可使用連續干擾消除(SIC)碼字處理系統, 其中可依次處理(例如,解碼)碼字,且將其相關聯之信號 在嘗試解碼下一個碼字前自全部所接收信號減去。在此態 樣中,若碼字未經成功接收,則可不自全部信號減去與彼 碼字相關聯之信號,且因此,可不處理隨後碼字。更進一 步地,在所描繪之實例中,指示CD1 314經成功接收但 CD2及因此CD3未經成功接收之SIC索引352可用以填充回 應矩陣350。關於所描繪之態樣,提供下表3以說明可如何 使用sic索引系統來描述作為ACK/NACK的函數而判定資 訊元素的方式。 143516.doc • 18· 201025913 表3 回應資訊矩陣(320) 相關聯之ACK/NACK表示 (〇,〇) 無碼字經成功接收 (〇,1) _________ CD 1經成功接收但CD2及CD3未經成功接收 (1,0) CD1及CD2經成功接收但CD3未經成功接收 (U) 所有碼字經成功接收 在時間間隔305處,基地台302接收回應矩陣350,且在 所描繪之態樣中可判定CD2及CD3未經成功接收。回應於 分析索引值342,基地台302可重傳輸CD2及CD3作為第二 瑪字群。在所描繪之態樣中,在時間間隔3〇7處,WCD 3〇4可用指示所有重傳輸之碼字已經成功接收之SI(:索引 (1,1) 354填充回應矩陣340。在一態樣中,用以經由一索 引來描述所接收碼字之函數可為動態的,且可回應於多個 因素而改變’諸如,一碼字或一碼字群已經傳輸之次數、 碼字傳輸中之層數等。 現參看圖4 ’呈現減少與通信相關聯之附加項使用之無 線通信器件400(例如,用戶端器件)之說明。用戶端器件 400包含接收器402,該接收器402接收來自(例如)一或多個 接收天線(未圖示)之一或多個信號,對所接收之信號執行 典型動作(例如,濾波、放大、降頻轉換等),且數位化經 調節之信號以獲得樣本。接收器402可包含:一振盪器, 其可提供用於解調變所接收信號的載波頻率;及一解調變 器’其可解調變所接收之符號且將其提供至處理器406用 於頻道估計。在一態樣中,用戶端器件4〇〇可進一步包含 143516.doc -19- 201025913 次級接收器452,且可接收額外的資訊頻道。 處理器406可為專用於分析由接收器402接收之資訊及/ 或產生用於由一或多個傳輸器42〇(為易於說明,僅展示一 傳輸器)傳輸之資訊的處理器、控制用戶端器件4〇〇之一或 多個組件的處理器,及/或分析由接收器402及/或接收器 452接收之資訊、產生用於由傳輸器42〇在一或多個傳輸天 線(未圖示)上傳輸之資訊且控制用戶端器件4〇0之一或多個 組件的處理器。 用戶端器件400可額外包含記憶體4〇8,該記憶體4〇8操 作性地耗接至處理器4〇6且可儲存待傳輸之資料、所接收 之資料、與可用頻道有關之資訊、與經分析信號及/或干 擾強度相關聯的資料、與所指派之頻道、功率、速率或其 類似者有關之資訊及用於估計一頻道及經由該頻道進行通 信的任何其他合適資訊。記憶體408可額外儲存與估計及/ 或利用一頻道相關聯之協定及/或演算法(例如,基於效 能、基於能力,等等)。在一態樣中,記憶體可包括成功 接收之碼字410。在此態樣中,成功接收之碼字41〇可包括 作為一碼字群傳輸的碼字之一部分。 應瞭解,本文中所描述之資料儲存器(例如,記憶體 408)可為揮發性記憶體或非揮發性記憶體,或可包括揮發 性記憶體及非揮發性記憶體兩者。作為說明而非限制,非 揮發性記憶體可包括唯讀記憶體(R〇M)、可程式化r〇m (PROM)、電可程式化R〇M(EpR〇M)、電可抹除pR⑽ (EEPROM)或快閃記憶體。揮發性記憶體可包括隨機存取 143516.doc •20- 201025913 記憶體(RAM),其充當外部快取記憶體。作為說明而並非 限制,RAM可以許多形式可用,諸如同步RAM(SRAM)、 動態RAM(DRAM)、同步DRAM(SDRAM)、雙資料速率 SDRAM(DDR SDRAM)、增強型 SDRAM(ESDRAM)、同步 鏈路 DRAM(SLDRAM)及直接 Rambus RAM(DRRAM)。本 系統及方法之記憶體408意欲包含(但不限於)此等及任何其 他合適類型之記憶體。 用戶端器件400可進一步包含減少與通信相關聯之附加 Φ 項使用之回應資訊模組412。回應資訊模組412可進一步包 括ACK/NACK處理模組414以處理自一碼字群所接收之碼 字以判定所傳輸之碼字是否已經成功接收。回應資訊模組 412可進一步包括映射模組416以用作為經處理之 ACK/NACK之函數導出的回應資訊元素填充回應資訊矩 陣。在一態樣中,映射模組416可判定關於WCD 400之接 收器架構的功能、WCD 400之頻道結構及/或其他WCD 400之特性。以實例說明且非限制,可利用具有N個碼字及 ® 經保留用於應答之指示的回應資訊矩陣之K個回應資訊元 素位元之通信方案,其中KSN。在此例示性態樣中,映射 • N/模組416可定義自大小為2N之集合S({〇,l}N)至所有K位元二 • 進位字之集合A的函數。在一態樣中’回應資訊矩陣可使 用:1位元二元相移鍵控(BPSK)格式、2位元正交相移鍵控 (QPSK)格式、16位元正交調幅(QAM)格式或64位元QAM 格式等。在另一態樣中,一函數可將多個經處理之 ACK/NACK映射至每一回應資訊元素,其中每一回應資訊 143516.doc -21 - 201025913 元素值指示經映射之ACK/NACK的成功狀態。在再一態樣 中’一函數可將多個經處理之ACK/NACK映射至多個回應 資訊元素,其中多個回應資訊元素值指示經映射之元素的 成功狀態。在又一態樣中,一函數可進一步包括基於傳輸 層之數目及接收多個層之格式來映射經處理之 ACK/NACK。在此態樣中,舉例而言,可將多個碼字與組 成多個層之每一碼字一起空間多路傳輸。此外,在另一態 樣中’函數可基於以下各者映射所產生之ACK/NACK :碼 子群中的碼字之數目、該碼字群中的碼字之至少一部分的 ❹ 嘗试傳輸之數目、自先前傳輸之回應資訊矩陣接收之回應 等。 ’ 另外’行動器件400可包括使用者介面440。使用者介面 440可包括用於產生至無線器件4〇〇内之輸入的輸入機構 及用於產生用於由無線器件4〇〇之使用者消耗之資訊的 輸出機構444。舉例而言,輸入機構442可包括諸如鍵或鍵 盤、滑鼠、觸控螢幕顯示器、麥克風等之機構。另外,舉 例而言,輸出機構444可包括顯示器、音訊揚聲器、觸覺 纛 回饋機構、個人區域網路(PAN)收發器等。在所說明之態 樣中,輸出機構444可包括可操作以呈現處於影像或視訊 格式之媒體内容的顯示器或呈現處於音訊格式之媒體内容 的音訊揚聲器。 參看圖5,實例系統500包含一基地台502,該基地台502 八有.一接收器510,其經由複數個接收天線5〇6接收來自 或多個使用者器件4〇〇之一或多個信號及/或一或多個載 143516.doc -22· 201025913 波504;及一傳輸器520,其經由複數個傳輸天線5〇8傳輸 至一或多個使用者器件400。接收器51〇可自接收天線5〇6 接收資訊。符號可由類似於上述處理器之處理器512分 析,且處理器512耦接至儲存與無線資料處理有關之資訊 的記憶體514。處理器512進一步耗接至回應資訊模組 516,該回應資訊模組516促進處理與一或多個 器件4。_㈣減少附加項之通信4=: = 多個載波504接收碼字。在另-態樣中,回應資訊模組516 可處理與先前自基地台500傳輸之—碼字群相關聯的回應 資訊矩陣。在此態樣中,回應資訊矩陣可包括作為由無線 通信器件(WCD)針對自該群先前傳輸之碼字成功或未成功 接收之碼字產生之一或多個應答或否定應答之函數而判定 的複數個回應資訊元素。在另一態樣中,回應資訊模组 516進-步包括調變編碼方案(则)模組519,該調變編碼 方案(MCS)模組519可操作以選擇待用於傳輸—碼字及/或 -碼字群的調變格式及編碼速率方案。在系統鳩之一個 此態樣中,冑定MCS可係基於解映射模組518在處理 ACK/NACK過程中所使用之函數。舉例而言,如在圖从中 所描繪,一映射函數藉由使兩個碼字(第一及第二碼字 束且使另—碼字(第三碼字)不集束來處理—碼字群(例子如了 二個碼字)。在此例示性態樣中,第三碼字可經選 持不集束,且可選擇第三碼字之MCS使得其較可能在第二 傳輸上成功傳輸。同樣,前兩個碼字可經集束,且前兩個 碼字之⑽可經騎使得隸可能由第二料成功傳輸, 143516.doc 23- 201025913 此時,獨立的ACK位元有可能可用於兩個碼字。由此,可 使用映射減少重傳輸成功接收之碼字的次數。 信號可經多路傳輸及/或準備用於由傳輸器5 2 〇經由一或 多個傳輸天線508傳輸至使用者器件4〇〇。回應資訊模組 516可進一步包括解映射模組518。在一態樣中,解映射模 組51 8可定義由WCD使用之映射函數。在此態樣中,在判 定使用何映射函數過程中,解映射模組518可使用頻道參 數、接收器結構及/或其他WCD特性之知識。在一態樣 中,解映射模組518可操作以判定哪些所傳輸碼字由器件 400成功及/或未成功地接收。在此態樣中,解映射模組 518可處理在基地台502與WCD 400之間達成一致之函數以 導出與所傳輸之碼字相關聯的資訊。回應於解映射之資 訊,基地台500可進行經由傳輸器520及傳輸天線508至終 端機400的隨後DL通信。 參看圖6 ’說明可減少與通信相關聯的附加項使用之例 示性系統600之方塊圖。舉例而言,系統可至少部分駐 留於無線器件内。根據另一實例態樣,系統6〇〇可至少部 分駐留於存取終端機内。應瞭解,系統600經表示為包括 功能區塊’該等功能區塊可為表示由處理器、軟體或其組 合(例如’韌體)實施之功能之功能區塊。系統6〇〇包括可協 同作用的構件之一邏輯分群602。舉例而言,邏輯分群6〇2 可包括用於產生對自一碼字群成功接收之碼字的應答 (ACK)或對未自該碼字群成功接收之碼字的否定應答 (NACK)之構件6〇4。在一態樣中,可由在無線通信器件中 143516.doc -24- 201025913 可用的通信頻道之數目而判定一碼字群中的碼字之數目。 在另一態樣中,可在多個層中接收該碼字群。 另外,邏輯分群602可包含用於用複數個回應資訊元素 填充回應資訊矩陣之構件606,其中作為該所產生之應答 或否定應答之一函數而判定該等回應資訊元素。在一態樣 中,回應資訊矩陣可使用:1位元二元相移鍵控(BPSK)格 式、2位元正交相移鍵控(QPSK)格式、16位元正交調幅 (QAM)格式或64位元QAM格式等。在另一態樣中,該函數 Ο 可將多個所產生之ACK/NACK映射至每一回應資訊元素, 其中每一回應資訊元素值指示經映射之元素的成功狀態。 在再一態樣中,該函數可將多個所產生之ACK/NACK映射 至多個回應資訊元素,其中多個回應資訊元素值指示經映 射之元素的成功狀態。在又一態樣中,該函數可進一步包 括基於傳輸層之數目及接收多個層之格式來映射所產生之 ACK/NACK。此外,在另一態樣中,該函數可基於以下各 者映射所產生之ACK/NACK :碼字群中的碼字之數目、該 碼字群中的碼字之至少一部分的嘗試傳輸之數目、自先前 傳輸之回應資訊矩陣接收之回應等。 ' 另外,系統600可包括一記憶體608,該記憶體608留存 , 用於執行與構件604及606相關聯之功能的指令。雖然展示 為在記憶體612外部,但應理解,構件604及606中之一或 多者可存在於記憶體608内。 參看圖7,說明可處理減少附加項之HARQ通信之例示性 系統700之方塊圖。舉例而言,系統700可至少部分駐留於 143516.doc -25- 201025913 基地台、E-NodeB等中。根據另一實例態樣,系統700可至 少部分駐留於存取終端機中。應暸解,系統700經表示為 包括功能區塊,該等功能區塊可為表示由處理器、軟體或 其組合(例如,韌體)實施之功能之功能區塊。系統700包括 可協同作用的構件之一邏輯分群702。舉例而言,邏輯分 群702可包括用於處理與一碼字群相關聯之回應資訊矩陣 之構件704,其中該回應資訊矩陣包括作為由一無線通信 器件(WCD)針對自該碼字群成功或未成功接收之碼字產生 的一或多個應答或否定應答之一函數而判定的複數個回應 資訊元素。在一態樣中,可由在基地台中可用的通信頻道 之數目而判定一碼字群中的碼字之數目。在另一態樣中, 可使用多個層傳輸該碼字群。在一態樣中,回應資訊矩陣 可使用:1位元二元相移鍵控(BPSK)格式、2位元正交相移 鍵控(QPSK)格式、16位元正交調幅(QAM)格式或64位元 QAM格式等。在另一態樣中,函數可解除多個所產生之 ACK/NACK至每一回應資訊元素的映射,其中每一回應資 訊元素值指示經映射之元素的成功狀態。在再一態樣中, 函數可解除多個所產生之ACK/NACK至多個回應資訊元素 的映射,其中多個回應資訊元素值指示經映射之元素的成 功狀態。在又一態樣中,該函數可進一步包括基於傳輸層 之數目及WCD接收多個層之格式而解除所產生之 ACK/NACK的映射。此外,在另一態樣中,該函數可基於 以下各者解除所產生之ACK/NACK的映射:碼字群中的碼 字之數目、該碼字群中的碼字之至少一部分的嘗試傳輸之 143516.doc -26- 201025913 數目、自先前接收之回應資訊矩陣接收之回應等。 ❿ ❿ 另外,邏輯分群702可包含用於判定碼字群中之任何碼 字是否未成功接收之構件706。在一態樣中,在判定該碼 子群中之至少一碼字未成功傳輸後,可再次傳輸該至少一 未成功接收之褐字。在此態樣中,基地台可接收一第二回 應資訊矩陣,其中該第二回應資訊矩陣包括作為由無線通 信器件(WCD)針對自該i少一未成功接收之碼字成功及未 成功接收之碼字產生之應答及否定應答元素之第二函數而 判定的複數個第二回應資訊元素。 另外,系統700可包括一記憶體7〇8,該記憶體7〇8留存 用於執行與構件7〇4及7〇6相關聯之功能的指令。雖然展示 為在記憶體708外部,但應理解,構件7〇4及7〇6中之一或 多者可存在於記憶體7〇8内。 於本申請案中使用時,術語「組件」、「模組」、「系統」 及其類似物意欲包括電腦相關實體,諸如(但不限於)硬 體、勒體、硬體與軟體之組合、軟體或者執行中之軟體。 舉例而5 ’組件可為(但不限於為)在處理^上執行之處理 程序、處理器、物件、可執行碼、執行線緒、程式及/或 電腦。作輕明,在_計算器件上執行之制程式與該計 算器件皆可為組件…或多個組件可駐留於處理程序及/ 或執行線緒内’且可使—組件偈限於—電腦上及/或分散
於兩個或兩個以上雷聪夕pa 〇_aL ^腦之間。此外,此等組件可自各種電 腦可讀媒體執行,該箄雷 邊寺電腦可璜媒體具有儲存於其上之各 種資料結構。該等組件可(諸如)根據具有-或多個資料封 143516.doc •27- 201025913 包之信號(諸如,來自一與一本端系統、分散式系統中之 另一組件互動及/或藉由該信號跨越諸如網際網路之網路 與其他系統互動之組件的資料)而藉由本端及/或遠端處理 來通信。 此外本文中結合可為有線終端機或無線終端機之終端 機來描述各種態樣。終端機亦可稱為系統、器件、用戶單 元、用戶台、行動台、行動物、行動器件、遠端台遠端 終端機、存取終端機、使用者終端機、終端機、通信器 件使用者代理、使用者器件或使用者設備⑽)。無線終 端機可為蜂巢式電話、衛星電話、無接線電話、會話起始 協定(SIP)電話、無線區域迴路(WLL)台、個人數位助理 (PDA)、具有無線連接能力之掌上型器件、計算器件或連 接至無線數據機之其他處理器件。此外,本文中結合基地 台描述各種態樣。基地台可用於與無線終端機通信且亦可 被稱作存取點、節點B或某一其他術語。 此外,術語「或」意欲意謂包括性的「或」而非排他性 的「或」。亦~,除非另有指定或自上下文清楚可見,短 語「X使用A或B」意欲意謂自然的包括性排列中之任一 者。亦即,短語「X使用A或B」由下列例子中之任一者來 滿足:X使用A; X使用B;或又使用兩者。此外如 本申請案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之詞「一」通常應 解釋為意謂「-或多個」,除非另有指 可見係針對單數形式。 楚 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可用於各種無線通信系統,諸如, 1435J6.doc •28- 201025913 CDMA、TDMA、FDMA、OFDMA、SC-FDMA及其他系 統。常可互換地使用術語「系統」與「網路」。CDMA系 統可實施諸如通用陸上無線電存取(UTRA)、cdma2000等 之無線電技術。UTRA包括寬頻CDMA(W-CDMA)及CDMA 之其他變體。另外,cdma2000涵蓋IS-2000、IS-95及IS-856標準。TDMA系統可實施諸如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 之無線電技術。OFDMA系統可實施諸如演進UTRA(E-UTRA)、超行動寬頻(UMB)、IEEE 802.1 l(Wi-Fi)、IEEE 〇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 等之無線電 技術。UTRA及E-UTRA為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之部 分。3GPP長期演進(LTE)為UMTS之使用E-UTRA的版本, 其在下行鏈路上使用OFDMA且在上行鏈路上使用8(:-FDMA。UTRA、E-UTRA、UMTS、LTE及 GSM描述於來自 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之組織的文獻中。另 外,cdma2000及UMB描述於來自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 計劃2」(3GPP2)之組織的文獻中。另外,此等無線通信系 ® 統可額外包括常使用不成對的未經許可之頻譜、802·χχ無 線LAN、藍芽及任何其他短程或長程無線通信技術之同級 _ 間(例如,行動物對行動物)特用網路系統。 將根據可包括許多器件、組件、模組及其類似物之系統 來呈現各種態樣或特徵。應理解及瞭解,各種系統可包括 額外器件、組件、模組等,及/或可不包括所有結合諸圖 所論述之器件、組件、模組等。亦可使用此等方法的組 合0 H3516.doc -29- 201025913 參 結合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而描述的各種說明性邏輯、邏 輯區塊、模組及電路可由通用處理器、數位俨理 (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場可程;化問陣列 (FPGA)或經設相執行本文巾所描述之魏的其他可程式 化邏輯器件、離散閘或電晶體邏輯、離散硬體組件,或其 任何組合來實施或執行。通用處理器可為微處理器,但在 替代例中,處理器可為任何習知之處理器、控制器、微控 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亦可實施料算器件之組合,例 如,-DSP與一微處理器之組合、複數個微處理器、結合 - DSP核心之-或多個微處理器或者任何其他此組態"另 外’至少-處理器可包含可操作以執行上述步驟及/或動 作中之一或多者之一或多個模組。
另外’結合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描述之方法或演算法之 步驟及/或動作可直接體現於硬射、由處理器執行之軟 體模組中或兩者之組合中。軟體模組可駐留於副記憶 體、快閃記憶體、ROM記憶體、EPR〇M記憶體、EEpR〇M ❹ 記憶體、暫存器、硬碟、可移除式碟片、cd_r〇m或此項 ^術中已知之任何其他形式的儲存媒體中。可將例示性儲 存媒體執接至處理器’使得處理器可自儲存媒體讀取資訊 及=資訊寫入至健存媒體。在替代例中,储存媒體可整合 留於器另外,在""些慼樣中處理器及儲存媒體可駐 、1C中。另外’ ASIC可駐留於使用者終端機中。在 r例中’處理器及儲存媒體可作為離散組件駐留於 用者終端機中。另外’在一些態樣中,方法或演算法之步 143516.doc -30· 201025913 =及/或動作可作為程式瑪及/或指令中之一者或其任何組 合或集合而駐留於機器可讀媒體及/或電腦可讀媒體上, 可將機器可讀媒體及/或電腦可讀媒體併入至電腦程式產 品中。 在一或多個態樣中,所描述之功能可實施於硬體軟 體、韌體,或其任何組合令。若實施於軟體中,則可將該 等功能作為一或多個指令或程式碼在一電腦可讀媒體上儲 存或傳輸。電腦可讀媒體包括電腦儲存媒體及通信媒體 ©(包括促進將電腦程式自一處轉移至另一處的任何媒體)。 儲存媒體可為可由電腦存取之任何可用媒體。作為實例而 非限制’此等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RAM、r〇m、 EEPROM、CD-ROM或其他光碟儲存器、磁碟儲存器或其 他磁性儲存器件或可用於以指令或資料結構之形式載運或 儲存所要程式碼且可由電腦存取的任何其他媒體。又可 將任何連接稱為電腦可讀媒體。舉例而言,若使用同轴電 參纜、光纖電纜、雙絞線、數位用戶線(DSL)或無線技術(諸 如紅外線、無線電及微波)而自一網站、伺服器或其他遠 端源傳輸軟體,則同轴電纜、光纖電纜、雙絞線、DSL或 無線技術(諸如紅外線、無線電及微波)包括於媒體之定義 中。於本文中使用時,磁碟及光碟包括緊密光碟(CD)、雷 射光碟、光碟、數位多功能光碟(DVD)、軟性磁碟及藍光 光碟,其中磁碟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現資料,而光碟通常藉 由雷射以光學方式再現資料。以上各物之組合亦應包括於 電腦可讀媒體之範疇内。 143516.doc •31- 201025913 雖然前述揭示内容論述說明性態樣及/或實施例,但應 注意,在不脫離如由附加申請專利範圍界定的所描述之態 樣及/或實施例之範_的情況下,可在本文中進行各種改 變及修改。此外,儘管所描述之態樣及/或實施例的元件 可以單數形式來描述或主張,但是除非明確表述對單數之 限制,否則亦涵蓋複數。另外,任何態樣及/或實施例之 全部或-部分可與任何其他態樣及/或實施例之全部或一 部分一起利用,除非另有陳述。 【圖式簡單說明】 …圖1說明根據—態樣的用於在無線通信系統中建構及進 行通信之一系統之方塊圖; 圖2諸根據-態樣的用於減少與通信相關聯之附加項 使用之方法之例示性流程圖; 圖3 A為繪根據-態樣的用於減少與通信相關聯之附加項 使用之例示性流程圖; 圖3B描繪根據另一態樣的用於減少與通信相關聯之附加 項使用之例示性流程圖; 圖3C描、♦根據又—態樣的用於減少與通信相關聯之附加 項使用之例示性流程圖; 圖4描繪根據一態樣的可減少與通信相關聯之附加項使 用之一例示性無線通信器件之方塊圖; 圖5為根據本文中描述之另一態樣的描繪經組態以處理 減少附加項之通信的基地台之架構之方塊圖; 圖6描繪根據一態樣的可減少與通信相關聯之附加項使 143516.doc -32- 201025913 用之一例示性通信系統之方塊圖;及 圖7描繪根據一態樣的可處理減少附加項之通信之一例 示性通信系統之方塊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系統 110 基地台 112! 收發器 1122 收發器 112m 收發器 114J 天線 1142 天線 114m 天線 116 記憶體 118 處理器 120 無線通信器件(WCD)/終端機 122! 收發器 1222 收發器 122n 收發器 124! 天線 1242 天線 124n 天線 126 記憶體 128 處理器 130 回應資訊模組 143516.doc -33- 201025913 132 134 301 302 303 304 305 307 309 310 312 314 316 320 322 324 326 328 340 342 344 350 352 354 映射模組 解映射模組 時間間隔 基地台 時間間隔 WCD 時間間隔 時間間隔 時間 碼字群 碼字 碼字 瑪字 回應資訊矩陣 第一回應元素 第二回應資訊元素 回應元素 回應元素 回應資訊矩陣 索引 索引 回應資訊矩陣 SIC索引 SIC索引 143516.doc -34- 201025913 400 無線通信器件/用戶端器件 402 接收器 406 處理器 408 記憶體 410 成功接收之碼字 412 回應資訊模組 414 ACK/NACK處理模組 416 映射模組 420 傳輸器 440 使用者介面 442 輸入機構 444 輸出機構 452 次級接收器 500 系統 502 基地台 參 504 載波 506 接收天線 508 傳輸天線 • 510 接收器 • 512 處理器 514 記憶體 516 回應資訊模組 518 解映射模組 519 調變編碼方案(MCS)模組 143516.doc -35- 201025913 520 600 602 604 606 608 700 702 704 706 708 傳輸器 系統 邏輯分群 用於產生對自一碼字群成功接收之碼字的應 答(ACK)或對未自該碼字群成功接收之碼字 的否定應答(NACK)之構件 用於用複數個回應資訊元素填充回應資訊矩 陣之構件 記憶體 系統 邏輯分群 用於處理與一碼字群相關聯之回應資訊矩陣 之構件 用於判定碼字群中之任何碼字是否未成功接 收之構件 記憶體 143516.doc -36·

Claims (1)

  1. 201025913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減少與通信相關聯之附加項使用之方 忒,該方法包 產生對自 或對未自該 (NACK);及 一碼字群成功接收之一碼字的一應答(ACK) 碼字群成功接收之一碼字的—不—Λ # 丁刃一否定應答 用複數個回應資訊元素填充一回應資訊矩陣其中作 ❿ 為該所產生之應答或否定應答之一函數而判定該等回應 資訊元素。 ' 2_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由無線通信器件自一基地台接收該碼字群;及 將該回應資訊矩陣傳輸至該基地台。 3.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由一無線通信器件將該碼字群傳輸至一基地台;及 自該基地台接收該回應資訊矩陣。 4·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函數進一步包括將多個所產 生之ACK或NACK映射至每一回應資訊元素,其中每一 回應資訊元素值指示該等經映射之ACK或NACK之一集 束之集合的一成功狀態。 5·如凊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函數進一步包括將多個所產 生之ACK或NACK映射至多個回應資訊元素,其中該多 個回應資訊元素值經由一預定索引結構指示該等經映射 之ACK或NACK的一成功狀態。 6.如請求項丨之方法,其中該接收進一步包含使用多個層 143516.doc 201025913 接收該碼字群;且 其中該函數進一步包括基於每一碼字的層數及接收該 多個層之一格式來映射該等所產生之ACK或NACK。 7. 如°青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函數進一步包括基於以下各 者中之至少一者映射該等所產生之ACK或NACK : 一接收器架構, 該碼字群中的碼字之一數目, 該碼字群中的該等碼字之至少一部分的嘗試傳輸之一 數目’或 自一先前傳輸之回應資訊矩陣接收之一回應。 8. 如请求項丨之方法,其中由在一無線通信器件中可用的 通信頻道之數目而判定該碼字群中的碼字之一數目。 9. 如請求項丨之方法,其中該回應資訊矩陣使用以下各者 中之至少一者:一1位元二元相移鍵控(BPSK)袼式、_2 位元正交相移鍵控(QpSK)格式、一 16位元正交調幅 (QAM)格式或一 64位元QAM格式。 10.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傳輸包括使用以下各者中之 至;一者進行傳輸··一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 或一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頻道(PUSCH)。 11.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傳輸進一步包含 保留多個PUCCH資源用於該回應資訊矩陣,其中該多 個PUCCH資源包括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 在一PUCCH資源區塊内之多個序列, 跨越在一子訊框内具有相鄰頻率的puccH資源區塊 143516.doc • 2 - 201025913 之多個序列, 跨越在一子訊框内具有非相鄰頻率的PUCCH資源區 塊之多個序列,或 跨越PUCCH子訊框之多個序列。 12.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接收進一步包含: 自多個載波接收該碼字群。 13_ —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 一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 用於使一電腦產生對自一碼字群成功接收之一碼字 的一應答(ACK)或對未自該碼字群成功接收之一碣字 的一否定應答(NACK)之程式碼;及 用於使該電腦用複數個回應資訊元素填充一回應資 訊矩陣之程式碼,其中作為該所產生之應答或否定應 答之一函數而判定該等回應資訊元素。 14. 如請求項13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 步包含用於使該電腦進行以下操作之程式碼: 將多個所產生之ACK或NACK映射至每一回應資訊元 素’其中每一回應資訊元素值指示該等經映射之Ack或 NACK之一集束之集合的一成功狀態。 15. 如凊求項13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 步包含用於使該電腦進行以下操作之程式碼: 將多個所產生之ACK或NACK映射至多個回應資訊元 素,其中該多個回應資訊元素值經由一預定索引結構指 示該等經映射之ACK或NACK的一成功狀態。 143516.doc -3· 201025913 16·如請求項13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 步包含用於使該電腦進行以下操作之程式碼: 使用多個層接收該碼字群,·及 基於每一碼字的層數及接收該多個層之一格式來映射 該等所產生之ACK或NACK。 17. 如請求和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 步包含用於使該電腦進行以下操作之程式碼: 基於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映射該等所產生之ACK或 NACK : 一接收器架構, ® 該碼字群中的碼字之一數目, 該碼字群中的該等碼字之至少一部分的嘗試傳輸之 一數目,或 自一先前傳輪之回應資訊矩陣接收之一回應。 18. 如凊求項13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 步包含用於使該電腦進行以下操作之程式碼·· 使用W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格式化該回應資訊矩陣·❹ 一 1位元二元相移鍵控(BPSK)格式、一2位元正交相移鍵 控(QPSK)格式、一 16位元正交調幅(QAM)格式或一 64位 元QAM格式。 19. 一種裝置,其包含· · 用於產生對自—碼字群成功接收之一碼字的-應答 (ACK)或對未自該瑪字群成功接收之—碼字的—否定應 答(NACK)之構件,·及 ’ 1435I6.doc -4· 201025913 用於用複數個回應資訊元素填充一回應資訊矩陣之構 件,其巾作為㈣產生之應答或否定應答之—函數而判 定該等回應資訊元素。 20. 如請求項19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用於由一無線通信器件自一基地台接收該碼字群之構 件;及 用於將該回應資訊矩陣傳輸至該基地台之構件。 21. 如請求項19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用於由一無線通信器件將該碼字群傳輸至一基地台之 構件;及 用於自該基地台接收該回應資訊矩陣之構件。 22. 如請求項19之装置,其中該用於填充之構件進一步包 含: 用於將多個所產生之ACK或NACK映射至每一回應資 訊元素之構件,其中每一回應資訊元素值指示該等經映 射之ACK或NACK之一集束之集合的一成功狀態。 23. 如請求項19之裝置,其中該用於填充之構件進一步包 含: 用於將多個所產生之ACK或NACK映射至多個回應資 訊元素之構件’其中該多個回應資訊元素值經由一預定 索引結構指示該等經映射之ACK或NACK的一成功狀 態。 24. 如請求項19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用於使用多個層接收該碼字群之構件;及 143516.doc _5· 201025913 其中δ亥用於填充之構件進一步包含: 用於基於每一碼字的層數及接收該多個層之一格式來 映射該等所產生之ACK或NACK之構件。 25. 26. 27. 如請求項19之裝置,其中該用於填充之構件進一步包 含: 用於基於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映射該等所產生之 ACK或NACK之構件: 一接收器架構, 該碼字群中的碼字之一數目, 該碼字群中的該等碼字之至少一部分的嘗試傳輸之 一數目,或 自一先前傳輸之回應資訊矩陣接收之一回應。 如請求項20之裝置,其中該用於傳輸之構件進一步包 含: 用於使用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進行傳輸之構件:一 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或一實體上行鏈路共用 頻道(PUSCH)。 如請求項20之裝置,其中該用於傳輸之構件進一步包 含: 用於保留多個PUCCH資源用於該回應資訊矩陣之構 件’其中該多個PUCCH資源包括以下各者中之至少_ 者: 在一 PUCCH資源區塊内之多個序列, 跨越在一子訊框内具有相鄰頻率的pUCCH資源區塊 143516.doc -6- 201025913 之多個序列, 跨越在一子訊框内具有非相鄰頻率的PUCCH資源區 塊之多個序列,或 跨越PUCCH子訊框之多個序列。 28. 如請求項20之裝置,其中該用於接收之構件進一步包 含: 用於自多個載波接收該碼字群之構件。 29. —種無線通信器件(WCD),其包含: Φ 一回應資訊模組,其用於: 產生對自一碼字群成功接收之一碼字的一應答 (ACK)或對未自該碼字群成功接收之一碼字的一否定 應答(NACK);及 用複數個回應資訊元素填充一回應資訊矩陣,其中 作為該所產生之應答或否定應答之一函數而判定該等 回應資訊元素。 30. 如請求項29之WCD,其進一步包含: ® -收發器模組,其可操作以: 自一基地台接收該碼字群;及 ' 將該回應資訊矩陣傳輸至該基地台。 • 31.如請求項29之WCD,其進一步包含: 一收發器模組,其可操作以: 由一無線通信器件將該碼字群傳輸至一基地台;及 自該基地台接收該回應資訊矩陣。 32.如請求項29之WCD,其中該回應資訊模組進一步可操作 143516.doc 201025913 以: 將多個所產生之ACK或NACK映射至每一回應資訊元 素,其中每一回應資訊元素值指示該等經映射之ACK或 NACK之一集束之集合的一成功狀態。 33. 如請求項29之WCD,其中該回應資訊模組進一步可操作 以: 將多個所產生之ACK或NACK映射至多個回應資訊元 素,其中該多個回應資訊元素值經由一預定索引結構指 示該等經映射之ACK或NACK的一成功狀態。 34. 如請求項29之WCD,其進一步包含可操作以使用多個層 接收該碼字群之一收發器模組,且 其中該回應資訊模組進一步可操作以基於每一碼字的 層數及接收該多個層之一格式來映射該等所產生之ACK 或NACK。 3 5.如請求項29之WCD,其中該回應資訊模組進一步可操作 以基於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來映射該等所產生之ACK 或NACK : 一接收器架構, 該碼字群中的碼字之一數目, 該碼字群中的該等碼字之至少一部分的嘗試傳輸之一 數目,或 自一先前傳輸之回應資訊矩陣接收之一回應。 3 6.如請求項29之WCD,其中由在該WCD中可用的通信頻道 之數目而判定該碼字群中的碼字之一數目。 143516.doc -8- 201025913 37.如請求項29之WCD,其中該回應資訊矩陣使用以下各者 中之至少一者:一 1位元二元相移鍵控(BPSK)格式、一2 位元正交相移鍵控(QPSK)格式、一 16位元正交調幅 (QAM)格式或一 64位元QAM格式。 3 8.如請求項30之WCD,其中該收發器進一步可操作以:使 用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進行傳輸:一實體上行鏈路控 制頻道(PUCCH)或一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頻道(PUSCH)。 39. 如請求項30之WCD,其中該收發器模組進一步可操作 參 以: 保留多個PUCCH資源用於該回應資訊矩陣,其中該多 個PUCCH資源包括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 在一 PUCCH資源區塊内之多個序列, 跨越在一子訊框内具有相鄰頻率的PUCCH資源區塊 之多個序列, 跨越在一子訊框内具有非相鄰頻率的PUCCH資源區 塊之多個序列,或 w 跨越PUCCH子訊框之多個序列。 40. 如請求項30之WCD,其中該收發器模組進一步可操作 以: 自多個載波接收該碼字群。 41. 一種用於處理減少附加項之通信之方法,該方法包含: 處理與一碼字群相關聯之一回應資訊矩陣,其中該回 應資訊矩陣包括作為由一無線通信器件(WCD)針對自該 碼字群成功或未成功接收之碼字產生的一或多個應答或 143516.doc -9· 201025913 否疋應答之一函數而判定的複數個回應資訊元素;及 判疋來自該碼字群之任何碼字是否未成功接收。 42. 如請求項4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判定用於傳輸該碼字群甲之每一碼字的一調變格式及 編碼速率方案,其中該調變格式及編碼速率方案取決於 用於將3亥一或多個應答或否定應答映射至該複數個回應 資訊元素之該函數。 43. 如請求項4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在判定來自該碼字群的該等碼字中之至少一者未成功 接收後,傳輸該至少一未成功接收之碼字;及 接收一第二回應資訊矩陣,其中該第二回應資訊矩陣 包括作為由該WCD針對自該至少一未成功接收之碼字成 功或未成功接收之碼字產生的應答或否定應答之一第二 函數而判定的複數個第二回應資訊元素。 44. 如咕求項41之方法,其中該函數進一步包括解除多個所 產生之ACK或NACK至每一回應資訊元素之映射,其中 每一回應資訊元素值指示該等經映射之ACK或NACK之 一集束之集合的一成功狀態。 45. 如請求項41之方法,其中該函數進一步包括解除多個所 產生之ACK或N ACK至多個回應資訊元素之映射,其中 該多個回應資訊元素值經由一預定索引結構指示該等經 映射之ACK或NACK的一成功狀態。 46. 如請求項41之方法,其中該傳輸進一步包含使用多個層 傳輸該碼字群;且 143516.doc -10, 201025913 其中該函數推 & h 進—步包括基於每一碼字的層數及該WCD 接收該多個屉> ^ , 之—格式而解除該等所產生之ACK或 NACK的映射。 47. 如β求項4:之方法,其中該函數進一步包括基於以下各 者中之至J —者解除該等所產生之ACK或的映 一接收器架構, 該碼字群中的碼字之一數目, 該碼字群中的該等碼字之至少一部分的嘗試傳輸之一 數目,或 自一先前傳輸之回應資訊矩陣接收之一回應。 48. 如。月求項41之方法,其中由在該基地台中可用的通信頻 道之數目而判定該碼字群中的碼字之一數目。 49. 如請求項4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使用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接收該回應資訊矩陣:一 1位元二元相移鍵控(BPSK)袼式、一2位元正交相移鍵控 (Qpsk)格式、一 16位元正交調幅(QAM)格式或一以位元 QAM格式。 50·如請求項4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自多個載波接收該碼字群;及 將該碼字群自該多個載波傳輸至該WCd。 51. —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 一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 用於使電腦處理與一碼字群相關聯之一回應資訊矩 143516.doc -11 - 201025913 陣之程式碼,其中該回應資訊矩陣包括作為由一無線 通信器件(WCD)針對自該碼字群成功或未成功接收之 碼字產生的一或多個應答或否定應答之一函數而判定 的複數個回應資訊元素;及 用於使該電腦判定來自該碼字群之任何碼字是否未 成功接收之程式碼。 52_如请求項51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 步包含用於使該電腦進行以下操作之程式碼: 判定用於傳輸該碼字群中之每一碼字的一調變格式及 編碼速率方案,其中該調變格式及編碼速率方案取決於 用於將該一或多個應答或否定應答映射至該複數個回應 ^訊7L素之該函數。 53·如請求項51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 步包含用於使該電腦進行以下操作之程式碼: 在判定來自該碼字群的該等碼字中之至少一者未成功 接收後,傳輸該至少一未成功接收之碼字;及 接收一第二回應資訊矩陣,其中該第二回應資訊矩陣 包括作為由該WCD針對自該至少一未成功接收之碼字成 功或未成功接收之碼字產生的應答或否定應答之一第二 函數而判定的複數個第二回應資訊元素。 54.如睛求項51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 步包含用於使該電腦進行以下操作之程式碼: 解除多個所產生之ACK或NACK至每一回應資訊元素 的映射’其中每一回應資訊元素值指示該等經映射之 143516.doc -12· 201025913 ACK或NACK之一集束之集合的一成功狀態。 55. 如請求項51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 步包含用於使該電腦進行以下操作之程式碼: 解除多個所產生之ACK或NACK至多個回應資訊元素 的映射,其中該多個回應資訊元素值經由一預定索引結 構指示該等經映射之ACK或NACK的一成功狀態。 56. 如凊求項51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 步包含用於使該電腦進行以下操作之程式碼: 使用多個層傳輸該碼字群;及 基於每一碼字的層數及該WCD接收該多個層之一格式 解除該等所產生之ACK或NACK的映射。 57. 如印求項51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 步包含用於使該電腦進行以下操作之程式碼: 基於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解除該等所產生之ack或 NACK的映射:
    一接收器架構, 該碼字群中的碼字之一數目, 該碼字群中的該等碼字之至少—㈣的嘗試傳輸之 一數目,或 自一先前傳輸之回應資訊矩陣接收之一回應。 58.如請求項51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 步包含用於使該電腦進行以下操作之程式碼: 使用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接收該回應資訊矩陣··一 1位元二元相移鍵控(BPSK)格式、一 2位元正交相移鍵控 143516.doc -13- 201025913 (QPSK)格式…16位元正交調幅(QAM)mΜ位 QAM格式。 59. —種裝置,其包含: 用於處理與—碼字群相關聯之-回應資訊矩陣之構 件’其中該回應資訊矩陣包括作為由—無線通信器件 (WCD)針對自該碼字群成功或未成功接收之碼字產生的 :或多個應答或否定應答之—函數而判定的複數個回應 資訊元素;及 用於判定來自該碼字群之任何碼字是否未成功接收之 構件。 60. 如請求項59之裝置,其進—步包含: 用於判定用於傳輸該碼字群中之每一碼字的一調變格 式及編碼速率方案之構件,其巾朗變格式及編碼速率 方案取決於詩將該-或多個應答或Μ應答映射至該 複數個回應資訊元素之該函數。 61. 如請求項59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用於在判定來自該碼字群的該等碼字中之至少一者未 成功接收後傳輸該至少-未成功接收之碼字之構件;及 2於接收一第二回應資訊矩陣之構件,其中該第二回 應資訊矩陣包括作為由該WCD針對自該至少一未成功接 收之碼字成功或未成功接收之碼字產生的應答或否定應 答之-第二函數而判定的複數個第二回應資訊元素。 A如請求項59之裝置’其中該用於處理之構件進一步包 含: 1435l6.doc 201025913 用於解除多個所產生之ACK或NACK至每一回應資訊 元素之映射的構件,其中每一回應資訊元素值指示該等 經映射之ACK或NACK之一集束之集合的一成功狀態。 63. 如請求項59之裝置,其中該用於處理之構件進一步包 含: 用於解除多個所產生之ACK或NACK至多個回應資訊 元素之映射的構件,其中該多個回應資訊元素值經由一 預定索引結構指示該等經映射之ACK或NACK的一成功 • 狀態。 64. 如請求項59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用於使用多個層傳輸該碼字群之構件;且 其中該用於處理之構件進一步包含: 用於基於每一碼字的層數及該WCD接收該多個層之 一格式解除該等所產生之ACK或NACK之映射的構 件。 65_如請求項59之裝置,其中該用於處理之構件進一步包 • 含: 用於基於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解除該等所產生之 ' ACK或NACK之映射的構件: • 一接收器架構, 該碼字群中的碼字之一數目, 該碼字群中的該等碼字之至少一部分的嘗試傳輸之 一數目,或 自一先前傳輸之回應資訊矩陣接收之一回應。 143516.doc 15· 201025913 66·如請求項59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用於使用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接收該回應資訊矩陣 之構件:一 1位元二元相移鍵控(BPSK)格式、一2位元正 交相移鍵控(QPSK)格式、一 16位元正交調幅(QAM)格式 或一 64位元QAM格式。 67_如請求項59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用於自多個載波接收該碼字群之構件;及 參 用於將該碼字群自該多個載波傳輸至該wcd之構件。 68. —種基地台,其包含: 一回應資訊模組,其可操作以: 處理與碼予群相關聯之一回應資訊矩陣,其中該 回應資A料包括料由—無線通信器件(WCD)針對 自該碼字群成功或未成功接收之碼字產生的-或多個 應答或否定應答之一函數而判定的複數個回應資訊元 素;及 判定來自該碼字群之任何碼字是否未心力接收。 ❹ 69.如請求項68之基地台,其中該回應資訊模組進一步可择 作以: 少J铞 判疋用於傳輸該喝字群中—a τ之每一碼子的一調變 編碼速率方案,内變格式及 用;式及編碼速率方案取決於 用於將該一或多個應答 資訊元素之該函數。應答映射至該複數個回應 70.如請求項68之基地台,其進_步包含 一收發器模組,其可操作以·· 143516.doc -16- 201025913 ⑩ 71· 72. Φ 73. 74. 在判定來自該碼字群的該等碼字中之至少一者未成 力接收後,傳輸該至少一未成功接收之碼字;及 接收一第二回應資訊矩陣;且 其中該回應資訊模組進一步可操作以: 處理該第二回應資訊矩陣,其中該第二回應資訊矩 陣包括作為由該WCD針對自該至少一未成功接收之碼 字成功或未成功接收之碼字產生的應答或否定應答之 一第二函數而判定的複數個第二回應資訊元素。 如請求項68之基地台,其中該回應資訊模組進一步可操 作以: 解除多個所產生之ACK或NACK至每一回應資訊元素 的映射,其中每一回應資訊元素值指示該等經映射之 ACK或NACK之一集束之集合的一成功狀態。 如請求項68之基地台,其中該回應資訊模組進一步可操 作以: 解除多個所產生之ACK或NACK至多個回應資訊元素 的映射,其中該多個回應資訊元素值經由一預定索弓丨結 構才曰不該等經映射之ACK或NACK的一成功狀態。 如凊求項68之基地台,其進一步包含可操作以使用多個 層傳輸該碼字群之一收發器模組;且 其中該回應資訊模組進一步可操作以:基於每一瑪字 的層數及該WCD接收該多個層之一格式解除該等所產生 之ACK或NACK的映射。 如請求項69之基地台’其中該回應資訊模組進一步可操 143516.doc -17- 201025913 作以基於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解除該等所產生之ACK 或NACK的映射: 一接收器架構, 該碼字群中的碼字之一數目, 該碼字群中的該等碼字之至少一部分的嘗試傳輸之一 數目,或 自一先前傳輸之回應資訊矩陣接收之一回應。 75. 如請求項68之基地台,其中由在該基地台中可用的通信 頻道之數目而判定該碼字群中的碼字之一數目。 76. 如請求項68之基地台,其進一步包含一收發器模組,該 收發器模組可操作以: 使用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接收該回應資訊矩陣:一 1位元二元相移鍵控(BPSK)格式、一2位元正交相移鍵控 (QPSK)格式、一 16位元正交調幅(QAM)格式或一64位元 QAM格式。 77. 如請求項68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為一 E-NodeB。 78. 如請求項68之基地台,其進一步包含一收發器模組,該 收發器模組可操作以: 自多個載波接收該碼字群;及 將該碼字群自該多個載波傳輸至該WCD。 143516.doc •18-
TW98131982A 2008-09-22 2009-09-22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overhead for communications TW201025913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902908P 2008-09-22 2008-09-22
US12/563,694 US8780817B2 (en) 2008-09-22 2009-09-21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overhead for communication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5913A true TW201025913A (en) 2010-07-01

Family

ID=42037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31982A TW201025913A (en) 2008-09-22 2009-09-22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overhead for communications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780817B2 (zh)
EP (1) EP2353247A2 (zh)
JP (1) JP2012503453A (zh)
KR (1) KR20110060951A (zh)
CN (1) CN102160316A (zh)
TW (1) TW201025913A (zh)
WO (1) WO2010034012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36985B2 (en) * 2009-04-23 2016-0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and data multiplexing in a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14883B2 (en) * 2009-04-24 2013-08-2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for component carrier aggregation
US8995364B2 (en) 2009-07-16 2015-03-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in which a receiver transmit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46640B2 (en) * 2010-04-05 2016-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knowledgement bundling in a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CA2813244C (en) 2010-10-01 2016-06-0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Orthogonal resource selection transmit diversity and resource assignment
US8885496B2 (en) 2010-10-08 2014-11-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on backward compatible PUCCH formats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US9143215B2 (en) 2011-08-11 2015-09-22 Blackberry Limited Orthogonal resource selection transmit diversity and resource assignment
US8908492B2 (en) 2011-08-11 2014-12-09 Blackberry Limited Orthogonal resource selection transmit diversity and resource assignment
US8891353B2 (en) * 2011-08-11 2014-11-18 Blackberry Limited Orthogonal resource selection transmit diversity and resource assignment
JP5930057B2 (ja) * 2011-10-27 2016-06-08 エンパイア テクノロジー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ルエルシー 低複雑性および高電力効率の誤り訂正符号化スキーム
US9526091B2 (en) 2012-03-16 2016-12-2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of self-optimization fun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50271787A1 (en) * 2012-03-19 2015-09-24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Expert antenna control system
WO2013147663A1 (en) 2012-03-26 2013-10-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relating to bundled harq processes
US9148260B2 (en) 2012-03-26 2015-09-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relating to HARQ processes
JP5932554B2 (ja) * 2012-08-02 2016-06-0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JP6467822B2 (ja) * 2014-08-29 2019-02-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システム、送信装置、及び、表示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EP3242435B1 (en) 2014-12-31 2019-10-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148392B2 (en) 2015-01-27 2018-1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oup 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and triggering GACK/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KR102328356B1 (ko) * 2015-08-20 2021-11-1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장치가 수행하는 통신 방식 식별 방법
US10631329B2 (en) * 2016-08-12 2020-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Non-coherent joint transmission techniques
CN106792903A (zh) * 2016-12-13 2017-05-31 深圳中科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对多无线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接收方法及装置
KR102251634B1 (ko) * 2017-06-15 2021-05-13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기지국 장치, 단말기 장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통신 방법
US10554345B2 (en) 2017-08-10 2020-02-0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Indicating retransmitted codeblock groups in 5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601223B2 (en) * 2017-08-18 2023-03-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RQ transmission and retransmission using multiple code wor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88899B2 (en) * 2001-05-17 2010-03-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data for transmission in a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selective channel inversion
EP1454426A4 (en) 2001-12-14 2008-04-02 Interdigital Tech Corp SYSTEM FOR CONTEXT TRANSFER FOR WIRELESS INTERNET FACILITIES
TW589815B (en) 2002-01-16 2004-06-01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 Control method for multi-channel data transmission
EP1398928B1 (en) 2002-09-13 2006-02-08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arallel transmission of data frames employing an independent stop & wait ARQ protocol for every channel allowing the reordering of data frames in the receiver
KR100922950B1 (ko) * 2004-03-05 2009-10-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접속 방식을 기반으로 하는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프레임 처리 결과 송/수신장치 및 방법
TWI262682B (en) 2004-11-18 2006-09-21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Message gateway a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ssage dispatching based on group communication
KR100734389B1 (ko) * 2005-12-08 2007-07-0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궤환 정보를 이용한 부호어 재전송/복호 방법 및 송수신장치
US8074137B2 (en) * 2006-02-03 2011-12-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cesses per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US7885348B2 (en) * 2006-02-09 2011-02-08 Intel Corporation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forming using polar-cap codebooks
KR101119111B1 (ko) 2006-05-04 2012-03-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Ldpc 부호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재전송 방법
KR101154995B1 (ko) 2006-07-14 2012-06-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Ldpc 부호화를 수행하는 방법
WO2008041089A2 (en) 2006-10-02 2008-04-10 Nokia Corporation Adaptive scheme for lowering uplink control overhead
US8176376B2 (en) 2006-10-02 2012-05-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Optimal error protection coding for MIMO ACK/NACK/POST information
WO2008042904A2 (en) 2006-10-04 2008-04-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ack transmission for sdm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GB0619769D0 (en) 2006-10-06 2006-11-15 Siemens Ag Variable length coding
US7903615B2 (en) 2006-10-10 2011-03-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hanneliz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FI20065689A0 (fi) 2006-10-31 2006-10-31 Nokia Corp Datasekvenssirakenne ja tiedonsiirtomenetelmä
KR100946875B1 (ko) * 2006-12-21 2010-03-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8223854B2 (en) 2007-01-10 2012-07-17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and user data in a single carrie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384078B1 (ko) * 2007-01-10 2014-04-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애크/내크 채널 자원을 할당하고시그널링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080073624A (ko) * 2007-02-06 2008-08-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편파 다중 입출력 시스템을 위한 코드북 생성 방법 및그 장치
CN101242384A (zh) 2007-02-06 2008-08-1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调度请求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US8379738B2 (en) 2007-03-16 2013-02-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performance and enable fast decoding of transmissions with multiple code blocks
WO2008120925A1 (en) 2007-03-29 2008-10-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0541459A (ja) 2007-10-02 2010-12-24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信号の反復転送
ES2377540T5 (es) * 2008-02-06 2018-09-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étodos y dispositivos relativos a asignaciones de enlace descendente
US8184579B2 (en) 2008-02-15 2012-05-2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CK/NAK repetition scheme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755708B2 (en) * 2008-04-16 2017-09-0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High data rate uplink transmiss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34012A2 (en) 2010-03-25
WO2010034012A3 (en) 2010-07-15
US20100074208A1 (en) 2010-03-25
US8780817B2 (en) 2014-07-15
KR20110060951A (ko) 2011-06-08
CN102160316A (zh) 2011-08-17
JP2012503453A (ja) 2012-02-02
EP2353247A2 (en) 201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025913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overhead for communications
JP6038979B2 (ja) 複数のキャリアについての制御情報のフィードバック
JP6105096B2 (ja) 通信のための送信ダイバーシティを容易に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KR102216224B1 (ko) 데이터 공유 채널의 전송 파라미터의 결정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JP5635184B2 (ja) アップリンク・チャネルにおける制御情報の送信
JP5108102B2 (ja)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フォーマット
JP5529337B2 (ja) マルチキャリア動作のためのharqのack/nack送信
AU2009346255B2 (en) Resource selection for transmission of multiple ACK/NACK on PUCCH channel
US8976745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control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JP5788553B2 (ja) Mimo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確認応答バンドリング
TWI500307B (zh)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改善分時雙工跨頻帶載波聚合的方法和通訊設備
TW200939681A (e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