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17058A - Illumination device - Google Patents

Illumination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17058A
TW201017058A TW97140848A TW97140848A TW201017058A TW 201017058 A TW201017058 A TW 201017058A TW 97140848 A TW97140848 A TW 97140848A TW 97140848 A TW97140848 A TW 97140848A TW 201017058 A TW201017058 A TW 20101705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optical plate
shaped
parallel
emitt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40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04892B (zh
Inventor
Shao-Han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97140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0489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017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170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4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4892B/zh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20101705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 本發明涉及一種照明裝置,尤其涉及一種以發光二極 體為光源之照明裝置。 【先前技術】 發光二極體(LED )具有無汞、發光效率高、使用壽 命長之優點。隨著LED技術之成熟,利用LED作為光源之 ❿照明裝置陸續上市。目前,LED照明裝置已應用於市政照 明、住宅照明、通訊設備、醫療設備、工業設備等諸多領 域。 請參見圖1,一種以LED作為光源之照明裝置100包 括一燈箱(圖未示)及設置於燈箱底板11上之複數發光二 極體12。使用時,複數從發光二極體12發出之光線以不同 角度照向物體14,而使物體14於偵測面1'6上留下多重影 子(未標示),這樣便降低了照明品質。於實際應用中,如 V提筆寫字或進行手術,重影現象往往會造成視覺疲勞或操 作失誤。 【發明内容】 鑒於上述狀況,有必要提供一種可削弱重影之照明裝 置。 一種照明裝置,其包括一燈箱及複數發光二極體,該 複數發光二極體設置於該燈箱之底板上。該照明裝置還包 201017058 括設置於該複數發光二極體上方之第一光學板。該第一光 學板包括一入光面、與該入光面相對之出光面及形成於出 光面之複數相互平行之長條狀柱形凸起。 上述照明裝置之第一光學板設置於複數發光二極體上 方,其出光面之特殊微結構可使射入第一光學板之光線發 生特定之折射、反射與繞射等光學作用,將光線擴散並向 特定視角範圍内聚集,從而形成亮度均勻之面光源。該照 明裝置可形成均勻之出射光線,其照射於物體時,可削弱 ❹重影現象,提高照明品質。 【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之照明裝置作進一 步詳細說明。 請參見圖2,本發明實施例一之照明裝置200包括一燈 箱22、複數發光二極體24、一第一光學板26及一第二光 學板28。複數發光二極體24設置於燈箱22之底板上。第 一光學板26與第二光學板28設於燈箱22内並依次間隔設 置於複數發光二極體24之上方,且第二光學板28蓋設於 燈箱22之開口處。第一光學板26與複數發光二極體24間 隔一定距離而形成一第一擴散空間31,第二光學板28與第 一光學板26間隔一定距離而形成一第二擴散空間32。 燈箱22可由具有高反射率之金屬或塑膠製成,或塗佈 有高反射率塗層之金屬或塑膠製成。 請同時參見圖3和圖4,第一光學板26包括入光面 201017058 260、與入光面260相對之出光面262及形成於出光面262 瓤k 之複數長條狀柱形凸起264。 出光面262之複數長條狀柱形凸起264相互平行。每 一長條狀柱形凸起264之垂直截面為圓弧形。將長條狀柱 形凸起264中圓弧之半徑記為&,相鄰長條狀柱形凸起264 之中心間距記為Pi,每一長條狀柱形凸起264之最大高度 記為出,則R!、Ρχ及^滿足以下關係式:0.025毫米S P! S1.5 毫米,,0.01 亳米 。當相鄰兩 ❹長條狀柱形凸起264間之中心間距Pi為275微米時,每一 長條狀柱形凸起264之半徑1^為137.5微米,每一長條狀 柱形凸起254之最大高度為110微米。 可以理解,第一光學板26之出光面262之長條狀柱形 凸起264之垂直截面還可為橢圓弧形。 第一光學板26之總體厚度可為0.4毫米至4毫米。 第一光學板26可由聚曱基丙烯酸曱酯、聚碳酸酯、聚苯乙 π烯、苯乙烯-曱基丙烯酸曱酯共聚物中之一種或一種以上之
Q 材料注塑成型而成。製備第一光學板26過程中需於模具上 設置與長條狀柱形凸起264相應之凹陷結構,以便使第一 光學板26可於單次注塑過程中成型。 第一光學板26採用注塑成型之方式一體成型,其上之 長條狀柱形凸起264和第一光學板26之其他部分一起形 成,因此可使得長條狀柱形凸起264具有較高之結構強度, 同時還能提升長條狀柱形凸起264和第一光學板26其他部 分之結合力,從而可避免或減少長條狀柱形凸起264於使 201017058 用中被損壞之危險。 本實施例中,第二光學板28之材料、製備方法及結構 與第一光學板26完全相同。第二光學板28之出光面上也 形成有複數長條狀柱形凸起。將第一光學板26與第二光學 板28裝配於燈箱22中時,第一光學板26之出光面262之 長條狀柱形凸起264之延伸方向垂直於第二光學板28之出 光面之長條狀柱形凸起之延伸方向。第二光學板28之出光 面上之長條狀柱形凸起與第二光學板28之其他部分間具有 ®較佳之結合強度,其不易被到傷,這樣就不用於照明裝置 200之燈箱22之開口處蓋設保護板。 第一光學板26位於燈箱22之内部,其可由支撐架支 撐或藉由黏接方式固定於燈箱22之内侧壁上。第一光學板 26與第二光學板28依次間隔設置於複數發光二極體24之 上方,第一光學板26與發光二極體24間隔之距離及第二 光學板28與第一光學板26間隔之距離可根據實際情況作 ©調整。一般地,在出光均勻度相同之情況下,燈箱22之深 度與發光二極體24之數量成反平方,當發光二極體24之 數量較多時,燈箱22之深度較小,第一光學板26與發光 二極體24間隔之距離及第二光學板28與第一光學板26間 隔之距離可設置得小一些,當發光二極體24之數量較少 時,燈箱22之深度較大,第一光學板26與發光二極體24 間隔之距離及第二光學板28與第一光學板26間隔之距離 相應地設置得大一些。 使用時,發光二極體24發出之光線經第一擴散空間31 201017058 擴散作用後進入第一光學板26,由於第一光學板26之出光 面262形成有特定排佈之複數長條狀柱形凸起264之表面 結構,使光線於第一光學板26内發生了特定之折射、散射、 反射與繞射等光學作用,將光線擴散成複數面積較大之面 光源之同時使光線向特定視角範圍内聚集。該複數被擴散 成較大面積之面光源經第二擴散空間3 2擴散後進入第二光 學板28,由於第二光學板28之出光面形成有複數長條狀柱 形凸起之表面結構,且該長條狀柱形凸起之延伸方向垂直 ®於第一光學板26之長條狀柱形凸起264,使該複數被擴散 之面光源進一步擴散形成更大面積之面光源並向特定視角 範圍内聚集,從而形成亮度均勻之面光源。 由此可見,第一光學板26和第二光學板28之出光面 特殊之表面結構,使光線發生特定之折射、散射、反射與 繞射等光學作用,從而將光線兩次面光源化和擴散並向特 定視角範圍内聚集,從而形成亮度均勻之面光源。於實際 π應用中,照明裝置200發出之光線均勻地照射於物體上, 其作用於物體上之光線相對於物體之入射角基本相同,而 使物體於偵測面上留下單個影子,避免了重影現象之產 生。同時,第一光學板26與第二光學板28之設置可減少 光線損耗,大幅度提升照明裝置200之照度,試驗表明, 使用第一光學板26與第二光學板28後,照明裝置200之 照度約可提升22%。 請參見圖5,本發明實施例二之第一光學板46包括一 入光面460及一與入光面460相對之出光面462。第一光學 201017058 、=與2學板26具有相似之結構,其不同之處在於: .463。 還形成有複數相互平行之長條狀弧形凹槽 垂直截中’入光面460上之長條狀弧形凹槽463之 垂直截面為半圓弧形。 孤形凹槽463之中心門距… 上之相鄰兩個長條狀 最大深产記Μ只Bl 5&為& ®弧半徑記為R2,圓弧 毫乎<P义^墓2,則P2、化及H2滿足如下關係式·· 0.025 ❹S: Π Ρι/峨2 $2P2,〇·01毫米,认。換 = = 凹槽202之中心間距P2可為〇〇25毫 木主1毫未’圓弧半徑1可為f) s 1 + 最大深度H2可為0.01毫;:為2〇毫〇;6毫广毫米,圓弧 2毫未。入光面460上之長條 狀弧形凹槽463之垂直截面還可為橢圓弧形。 二同一t見圖6和圖7’本發明實施例三之第-光學板 ,子板66與第-光學板26具有相似之結構,其不同之 662上交替設置有相互平行之複數長條狀 柱开/凸起664及複數相互平行之長條狀v形凸起撕。 長條狀柱形凸起664之垂直截面為半圓弧形。將長條 狀V型凸起664之赏声今么η 、 Η .目,ί η 度記為Dl,頂角記為θ,高度記為 二貝J h、θ、η3滿足如下關係式:〇〇25毫米❿y 度,°.01毫米咖毫米。將長條 =凸起664之寬度記為Li,半徑記為&,高度記為 H4’則Lr R3、H4滿足如下關係式:〇〇25毫米&以5 毫米,Ll/G¥2Ll,0.01毫米叫❿。藉由調節d/、 201017058 (9、H3、Li、R3、及H4之數值,可調整長條狀V型凸起 ►w 666及長條狀柱形凸起664之形狀,從而調節第一光學板 66之增光率及出光視角。 請參見圖8,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四之第一光學板86。 第一光學板86包括一入光面860及一與入光面860相對之 出光面862。出光面862上交替設置有相互平行之複數長條 狀柱形凸起864及複數相互平行之長條狀V形凸起866。 第一光學板86與第一光學板26具有相似之結構,其不同 ❹之處在於:入光面860上還形成有相互平行之複數長條狀 弧形凹槽863。長條狀弧形凹槽863之延伸方向平行於形成 於出光面862上之複數長條狀枉形凸起864及複數長條狀V 形凸起866之延伸方向。 出光面862之長條狀柱形凸起864及長條狀V形凸起 866之相關參數與實施例三第一光學板66之出光面662之 微結構之相關參數完全相同。 ^ 入光面860之長條狀弧形凹槽863之相關參數與實施 例二第一光學板46之入光面460上之長條狀弧形凹槽463 之相關參數完全相同。 第二光學板之表面微結構也可與第一光學板46、66、 86之表面微結構完全相同。 第一光學板與第二光學板應用於照明裝置200時,二 者之表面結構可不相同,例如··第一光學板採用實施例一 之第一光學板26時,第二光學板則可採用與實施例二之第 一光學板46相同之結構。但第一光學板之出光面之長條狀 11 201017058 .柱形凸起之延伸方向需垂直於第二光學板之出光面之 狀柱形凸起之延伸方向。 ” 實際應用時’第一光學板或第二光學板之入光面之長 條狀弧形凹槽有助於將入射光線擴散均勻。第一光學板或 第二光學板之出光面上交替設置之相互平行之複數長條狀 柱=凸起及複數相互平行之長條狀v形凸起可使光線發生 特定之折射、散射、反射與繞射等光學作用。 ❹ 可以理解,第二光學板也可省略,照明裝置200可僅 利用第一光學板出光面之特殊微結構使光線發生特定之折 射、散射、反射與繞射等光學作用,從而使《線擴散並向 特疋視角範圍内聚集,形成亮度均勻之面光源。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已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遂依法 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方 式,自不能以此限制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舉凡熟悉本案 技藝之人士援依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 ❹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一種照明裝置使用時產生重影之示意圖。 圖2係本發明實施例一之照明裝置之剖面示意圖。 圖3係圖2所示照明裝置之第一光學板之立體圖。 圖4係圖3之第一光學板之沿線iV_IV之剖視圖。 圖5係實施例二之第一光學板之立體圖。 圖6係實施例三之第一光學板之立體圖。 圖7係圖6之第一光學板之沿線viI-VII之立體圖。 12 201017058 圖8係實施例四之第一光學板之立體圖。 100、200 11 12、24 14 16 22 26 ' 46 ' 66 ' 86 260、460、660、860 262、462、662、862 264、254、664、864 28 31 32 463 、 863 666 ' 866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照明裝置 底板 發光二極體 物體 偵測面 ®燈箱 第一光學板 入光面 出光面 柱形凸起 第二光學板 第一擴散空間 ^第二擴散空間 弧形凹槽 V形凸起 13

Claims (1)

  1. 201017058 十、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照明裝置,其包括一燈箱及複數發光二極體,該複數 發光二極體設置於該燈箱之底板上,其改良在於:該照明 裝置還包括設置於該複數發光二極體上方之第一光學板, 該第一光學板包括一入光面、與該入光面相對之出光面及 形成於該出光面之複數相互平行之長條狀柱形凸起。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照明裝置,其中該照明裝置 進一步包括設置於該第一光學板上方之第二光學板,該第 ❹二光學板包括一入光面、與該入光面相對之出光面及形成 於該出光面之複數相互平行之長條狀柱形凸起,該第二光 學板之複數長條狀柱形凸起之延伸方向與該第一光學板之 複數長條狀柱形凸起之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照明裝置,其中該形成於第 二光學板出光面之長條狀柱形凸起之垂直截面為圓弧形和 擴圓弧形之一。 ❹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照明裝置,其中該形成於第 一光學板出光面之長條狀柱形凸起之垂直截面為圓弧形和 擴圓弧形之一。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照明裝置,其中該第一光學 板進一步包括形成於入光面之複數相互平行之長條狀弧形 凹槽,該長條狀弧形凹槽之延伸方向平行於該第一光學板 之出光面之長條狀柱形凸起之延伸方向。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照明裝置,其中該長條狀狐 形凹槽之垂直截面為圓弧形和橢圓弧形之一。 201017058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照明I置,其中該第一光學 板進-步包括形成於出絲之複數相互平行之長條狀v型 凸起,該複數長紐㈣與賴數長條狀柱形凸起交 替排佈且相互平行。 8·如申請專利範圍帛7項戶斤述之照明裝置,#中該第一光學 板還包括形成於人光面之複數相互平行之長條狀弧形: 槽,該長條狀狐形凹槽之延伸方向平行於第—光學板之出 光面之長條狀V型凸起及長條狀柱形㈣之延伸方向。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照明裝置,其中該第二光學 板進一步包括形成於該第二光學板人光面之複數相互^ 之長條狀弧形凹槽,該長條㈣相槽之延伸方向平行於 該第-光學板之出光面之長條狀柱形凸起之延伸方向。 ^如申請專職園第9項所述之照明裝置,其中該形成於 第一先學板人光面之複數相互平行之長條狀⑽凹槽之垂 直截面為圓弧形和橢圓弧形之一。 ❹11 ·如申吻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照明裝置,其中詨第二光 學板進-步包括形成於該第二光學板出光面之複^相:平 灯之長條狀V型凸起,該複數長條狀v型凸起與該複數長 條狀柱形凸起交替排佈且相互平行。 12.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u項所述之照明裝置,其中該第二光 ^板還包括形成於人光面之複數相互平行之長條狀弧形凹 槽’該長條狀弧形_之延伸方向平行於第二光學板之出 光面之長條狀V型凸起及長條狀柱形凸^之延伸方向。 13. 如申睛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照明裝置,其t該第一光 15 201017058 學板由聚f基丙歸酸尹 甲基丙烯酸Μ共聚物 型而成。 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苯乙烯_ 令之一種或一種以上之材料注塑成 14.如申請專利範園 , 學板由聚甲基㈣酸第1項所述之照明裝置,其中該第二光 甲&㈣祕 烯酸甲自曰、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苯乙烯· =甲醋共聚物中之-種或-種以上之材料注塑成 ❹ ❹ 16
TW97140848A 2008-10-24 2008-10-24 照明裝置 TWI4048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40848A TWI404892B (zh) 2008-10-24 2008-10-24 照明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40848A TWI404892B (zh) 2008-10-24 2008-10-24 照明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7058A true TW201017058A (en) 2010-05-01
TWI404892B TWI404892B (zh) 2013-08-11

Family

ID=44830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40848A TWI404892B (zh) 2008-10-24 2008-10-24 照明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0489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01916A (ja) * 1999-09-29 2001-04-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面光源装置
JP4049624B2 (ja) * 2001-07-27 2008-02-20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面光源装置、画像表示装置及び導光板
TW200540527A (en) * 2004-02-26 2005-12-16 Takiron Co Light diffusing sheet, and backlight unit using the light diffusing sheet
JP4169000B2 (ja) * 2004-12-02 2008-10-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導光板
JP4462622B2 (ja) * 2005-05-27 2010-05-12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
JP5148061B2 (ja) * 2005-08-24 2013-02-20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用ハウジング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該構造体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WO2008029911A1 (ja) * 2006-09-08 2010-01-21 株式会社クラレ 面光源素子並びにこれに用いる光制御部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4410826B2 (ja) * 2007-04-19 2010-02-03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マルチレンズ部材、照明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TWM341164U (en) * 2008-04-21 2008-09-21 Gingko Lighting Co Ltd LED lamp shade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04892B (zh) 2013-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78270B (en) Diffuser prism sheet comprising light diffuser in the valley of prism and lcd back light unit thereby
US7862192B2 (en) Lighting device
JP2008139878A (ja) 光学板
JP2008046606A (ja) 光学板及びその光学板を用いるバックライト
KR20080056784A (ko) 광학 렌즈, 이를 구비하는 광학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백라이트 유닛
KR20130069481A (ko) 광가이드 플레이트 및 엣지 라이트 백라이트 장치
TW200925726A (en) Light emitting unit and optical film assembly thereof
JP2011138774A (ja) 導光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
CN102141647A (zh) 导光板及含有该导光板的led灯具
JP2008146058A (ja) 光学板
CN101725899A (zh) 照明装置
CN101493210A (zh) 一种基于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结构
TW201017058A (en) Illumination device
JP5985396B2 (ja) 面光源素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照明装置
CN202392588U (zh) 背光结构及包含有该背光结构的液晶显示器
CN114545720A (zh) 一种高清晰度投影屏幕及投影系统
CN110888188A (zh) 一种光学透镜及其发光装置
KR20100009827A (ko) 다각형 프리즘 확산패턴을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백라이트유닛용 도광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유닛
CN101725898B (zh) 照明装置
TW200925664A (en) Prism sheet,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07817247U (zh) 一种导光板及直下式背光模组
KR101137796B1 (ko) 광학부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TW201007292A (en)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CN216160869U (zh) 一种复合微结构导光板
TW201017067A (en) Illumina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