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88188A - 一种光学透镜及其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透镜及其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88188A CN110888188A CN201811042365.5A CN201811042365A CN110888188A CN 110888188 A CN110888188 A CN 110888188A CN 201811042365 A CN201811042365 A CN 201811042365A CN 110888188 A CN110888188 A CN 1108881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lens
- light
- lens
- optical
- concave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5/00—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5/04—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of lens shape
- F21V5/046—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of lens shape the lens having a rotationally symmetrical shape about an axis for transmitting light in a direction mainly perpendicular to this axis, e.g. ring or annular lens with light source disposed inside the ring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2003/0093—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透镜及其发光装置,该光学透镜设有形状相对于中心光轴对称的光学结构,所述光学结构包括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设于所述光学透镜的顶表面的中心位置处的第一凹部,以及设于所述光学透镜的底表面的中心位置处的第二凹部,其中所述第二凹部由基于所述光学透镜的底表面向顶表面方向上凹陷形成,并在所述第二凹部中与所述第一凹部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部的内凹方向相同的第二凸部,通过在第二凹部的入光面上设置第二凸部,该第二凸部可以将折射到此处的射出光折射至与其他射出光的轨道上进行混光,通过该第二凸部的折射后,解决了现有的发光装置的中间区域的光线分布不均匀,而导致光的亮度也不均匀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照明和背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透镜及其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发光装置中,作为透镜罩杯上设置一个钟形形状的入光面以使得从发光器件上发射出来的光线从点射变成面射,具体是光线先通过入射面的第一次折射发散后,再通过透镜罩杯的出光面折射进行第二次的发散折射从而实现点光源的光线的面扩散,但是,现有的透镜罩杯的折射结构对于光线的扩散折射并不是很均匀,尤其是对于透镜罩杯中间部分的光线亮度相对于周边的光线亮度较为暗很多,这时由于透镜罩杯中间的光线都向四周折射了,从而导致了中间的光线较为黑暗,所以仅需一种能够既能实现点光源的面射又能保证光线折射后的均匀分布的透镜结构来解决扩散折射后中间区域的光亮度较暗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透镜及其发光装置,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发光装置由于透镜罩杯的结构使得罩在其中的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在折射后光线分布不均匀,而中间的光线亮度低暗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透镜,所述光学透镜包括形状相对于中心光轴对称的光学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光学透镜的底表面上用以支撑所述光学透镜的支撑柱;
所述光学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光学透镜的顶表面的中心位置处的第一凹部,以及设于所述光学透镜的底表面的中心位置处的第二凹部,其中所述第二凹部由基于所述光学透镜的底表面向所述顶表面的方向凹陷形成,并在所述第二凹部中与所述第一凹部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部的内凹方向相同的第二凸部。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透镜的底表面向所述顶表面方向上凹陷形成的所述第二凹部的形状为U形形状,并与所述光学透镜的底表面在所述光学透镜上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腔,所述空腔的横截面半径大于所述发光器件的横截面半径。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部的最大深度与所述光学透镜的最大厚度的比率取值在0.08至0.12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部的最大宽度与所述光学透镜的最大宽度的比率取值在0.2至0.4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部的最大宽度与第一凹部的最大宽度的比率取值在0.6至0.75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部的最大深度与所述光学透镜的最大厚度的比率取值在0.65至0.9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部的最大宽度与所述光学透镜的最大宽度的比率取值在0.18至0.3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透镜的最大尺寸为10mm-23mm。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光学透镜的侧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一漫射层,所述第一漫射层的高度与所述光学透镜的最大高度的比例取值在0.2至0.6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漫射层由多个不规则凸凹结构或多个漫射格组成;其中,所述第一漫射层与所述光学透镜的侧表面一体成形。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漫射格与光学透镜的中心法线的垂直方向的正交剖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方形或半圆形状;所述漫射格为正方格或三角格或六角格形状。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光学透镜的底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二漫射层,其中所述第二漫射层是由多个不规则凸凹结构或多个漫射格组成;其中,所述第二漫射层与所述光学透镜的底表面一体成形。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漫射格与所述光学透镜的基准光轴的平行方向的正交剖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方形或半圆形状;所述漫射格为正方格或三角格或六角格形状。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透镜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乙烯基硅树脂、PC塑料、PMMA亚克力、玻璃中的至少一种材料自作而成。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包括PCB板、至少一个设于所述PCB板上的发光器件和至少一个如上所述光学透镜;所述光学透镜将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发光器件罩住固定于所述PCB板上,将所述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进行均匀散射。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PCB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光学透镜的支撑柱相互配合的限位凹槽,通过所述限位凹槽与所述支撑柱的相互互配合将所述光学透镜固定于所述PCB板上。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到所述第二凸部的距离为第一距离D1,第一距离D1随着夹角α1的增大而减小,所述夹角α1为所述第一距离D1与所述中心光轴的夹角,0≤α1≤β1,β1≤α1<π/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透镜及其发光装置,该光学透镜设有形状相对于中心光轴对称的光学结构,所述光学结构包括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设于所述光学透镜的顶表面的中心位置处的第一凹部,以及设于所述光学透镜的底表面的中心位置处的第二凹部,其中所述第二凹部由基于所述光学透镜的底表面向顶表面方向上凹陷形成,并在所述第二凹部中与所述第一凹部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部的内凹方向相同的第二凸部,通过在第二凹部的入光面上设置第二凸部,该第二凸部可以将折射到此处的射出光折射至与其他射出光的轨道上进行混光,通过该第二凸部的折射后,解决了现有的发光装置的中间区域的光线分布不均匀,而导致光的亮度也不均匀的问题。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在光学透镜的顶表面的中心位置上还设置有第一凹部,且该第一凹部的设置位置与第二凸部的设置位置相对应,而该第一凹部也可以实现射出光在从光学透镜上射出时进行再一次的折射改变其射出方向,可见,通过第一凹部与第二凸部的相互配合下,不仅可以增大的从发光器件中射出的光线的扩散程度,还可以提高了光线在折射之后的分布程度,使得光线分布得更加均匀,射出的光的亮度也较高,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透镜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透镜的光线折射后的分布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透镜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透镜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透镜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发光装置包括PCB板11、至少一个发光器件12和光学透镜1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器件12分别设置于所述PCB板11上,并且通过光学透镜10来实现对发光器件12发出的光线进行调整,所述光学透镜10与所述发光器件相互配合贴合固定于所述PCB板1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光学透镜10底表面上用以支撑所述透镜的支撑柱13,该支撑柱13为由与制造所述光学透镜10的材料制作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PCB板11上还设有与所述支撑住13相互配合的限位凹槽14,而所述光学透镜10通过所述限位凹槽14与所述支撑柱13的相互配合将所述光学透镜10固定于所述PCB板上。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PCB板11上还设置有电子线路和驱动电路的电路板,发光器件12设置在PCB板11上,且与PCB板11上的电子线路和驱动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光学透镜10覆盖在发光器件12的上方,并覆盖着所述发光器件12,使得发光器件12射出的光线经过光学透镜10的折射后形成一个光线面。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透镜10与PCB板11之间的连接还可以通过胶水的方式进行固定,通过在所述光学透镜10上的支撑柱13与PCB板11之间涂有胶层,该涂层将光学透镜10固定在PCB板11上,该胶层可以是双面胶、粘性油漆等。
在本实施例中,该光学透镜10包括形状相对于中心光轴对称的光学结构,该光学结构包括第一凹部1021a和第二凹部1022,其中所述第一凹部1021a设于所述光学透镜10的顶表面1021的中心位置处,所述第二凹部1022设于所述光学透镜10的底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其中所述第二凹部1022由基于所述光学透镜10的底表面向顶表面1021方向上凹陷形成,并在所述第二凹部1022中与所述第一凹部1021a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部1021a的内凹方向相同的第二凸部1022a。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透镜10的底表面向顶表面1021方向上凹陷形成的所述第二凹部1022的形状为U形,并与所述光学透镜10的底表面在所述光学透镜10上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腔,所述空腔的横截面半径大于所述发光器件12的横截面半径。
在实际应用中,该光学透镜10的具体结构采用如图2所述的透镜结构来实现,如图2所示,该光学透镜10具体可以分为第一透镜部101和第二透镜部102两部分组成,而这两部分结构的制造材料都是采用相同的材料加工而成,只是在形状结构上存在不同,例如透明的树脂材料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部102设置在第一透镜部101上,可选的,该第一透镜部101具有入光侧面和与入光侧面相对的出光侧面,在入光侧面和出光侧面之间设有垂直出光面,而所述第二透镜部102设置在出光侧面上,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透镜部101和第二光学透镜102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离形成,然后在组装得到,优选的,选择一体成型,而不管是选择一体成型还是分离形成,为了便于生产加工,通常将第一透镜部101的出光面设置为微微倾斜的出光面,其倾斜的角度优选选择在1-1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部102包括出光面和至少一个从所述第二光学透镜102的底面向所述出光面方向凹陷的入光面,其中,入光面即是第二凹部1022的表面,出光面即是光学透镜10的顶表面1021,在所述入光面的顶部中间位置设有从所述入光面向所述第一光学透镜101方向凸起的第二凸部1022a,所述射出光射到所述第二凸部1022a后,在所述第二凸部1022a的锥面的作用下进行多次混光后从所述顶表面1021射出。
所述入光面从所述第二透镜部102的底面延伸至所述第一透镜部101的底面,并在所述第一透镜部101和第二透镜部102上形成一个容纳腔,即是上述的半封闭的空腔。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透镜部101选择设计为棱柱形透镜,这里的棱柱形透镜可以理解为是现有的例如圆柱形、三棱柱形、多棱柱形等等形状的透镜,优选的,这里选择三棱柱形的设计,除此之外,该棱柱形透镜还可以是带有曲面的棱柱透镜,例如将三棱柱形的透镜的垂直出光面上设计为圆弧曲面,而第二透镜部102在设置在出光侧面上时,该圆形弧面与第二透镜部102相切,并且三个棱角部分会突出,这样在将该光学透镜10安装至发光器件13上时,用户可以通过棱角的位置拿住光学透镜10。
在实际应用中,该第一透镜部101设计为柱形透镜主要对发光器件12发出的光线起到向上偏转的作用,出射到第一透镜部101的光线都是大角度光线,对光学效果影响较小,做成垂直的柱面方便加工,优选的,在加工第一透镜部101与第二透镜部102时,两者的比例一般大于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部102设置为半球面透镜,该半球面透镜设置在三棱柱透镜上,且半球面透镜的底面分别与三棱柱透镜的三个圆弧曲面相切。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本发明提供的光学透镜10结构,其设置在光学透镜10内的光源到顶表面1021的距离和光源到入光面的距离变化具体如图4所示,在顶表面1021上,从D点到A点,其距离是随着光线与基准光轴的夹角的增大而增加,而在入光面上,从d点到c点,其距离是随着光线与基准光轴的夹角的增大而增加,从c点到b点,其距离是随着光线与基准光轴的夹角的增大而减小,由于本发明通过在入光面的顶部位置上设置了第二凸部1022a,也即是d点到c点对应的入光面,从而改变了现有的入光面光线距离的变化规律,从而导致了入光面的光线射出规律改变,并且是使得射出方向更加靠近于基准光轴,从而使得以基准光轴为中心的、一定距离范围内的光线就会相互交叉混光,从而提高了中间区域光线的亮度,具体的光线折射示意图,如图4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顶表面1021上设至所述第一凹部1021a,该第一凹部1021a具体是设置在与第二凸部1022a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具体的,所述第一凹部1021a设置于所述光学透镜10的中心光轴(即是基准光轴Z)的位置上,且由所述基准光轴Z的位置对应的顶表面1021向入光面方向内凹形成。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入光面上的第二凸部1022a的设置,应当根据光学透镜10的实际大小进行综合考虑,不宜设置过大,因为该第二凸部1022a的主要作用是将以第二凸部1022a为中心的、一定距离范围内的光线进行折射实现与以第二凸部1022a为中心的、一定距离范围之外的光线进行交叉混光,从而实现提高出射后的光线的亮度,所以当将第二凸部1022a设置过大会对发光器件的光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同理设置得过小的话,有解决不了光线的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并且加工不容易做出来,一般要求凹点的深度大于0.02mm,对光效影响小,同时又能加工出来。
如图5所示,对于射到第二凸部1022a上的光线,在第二凸部1022a的锥面的作用下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折射,并且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第二凸部1022a左右两侧的光线,在锥面的折射下,使得同一侧的光线向另一侧折射传播,从而保证了两侧光线的均匀分布,相比于现有的透镜大部分都是同侧的光线向同侧方向折射而导致中间区域会没有光线,本实施例的设置结构不仅可以改变光线饿折射传播方向,还可以提高了光线的分布均匀程度,提高了透镜的光学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当将该光学透镜10安装到发光器件12所在的电路板上覆盖住发光器件12时,为了便于安装/组装,在第一透镜部101的底面上还设有至少两个支撑柱13,该支撑柱13在组装时与PCB板11上的限位槽相互配合使用,即可实现对透镜的限位和固定安装,这样大大提高了组装的效率,也可以提高的透镜的重复使用利用率,可选的,选择设置三个支撑柱13,并且该三个支撑柱13之间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这样不仅可以实现限位,还可以确定透镜的最佳安装方向,从而实现透镜的最大光学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发光装置的光线均匀化,本实施例在设计光学透镜10时,具体为通过改变光学透镜10上的第一凹部1021a、第二凹部1022分别与光学透镜10的主体的比例,这里的主体可以理解为是图2中第一透镜部和第二透镜部。
在实际应用中,在设置第一凹部1021a在光学透镜10上的比例,具体是将所述第一凹部1021a的最大深度b与所述透镜的最大厚度h的比率取值在0.08至0.12的范围内,优选的,该比率取值设置为0.102时光线的变化会更加。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部1021a的最大宽度a与所述光学透镜10的最大宽度的比率取值设置在0.2至0.4的范围内,优选的,该比率取值设置为0.35时光线的变化会更加。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部1022的最大宽度c与第一凹部1021a的最大宽度a的比率取值设置在0.6至0.75的范围内,优选的,该比率取值设置为0.62时光线的变化会更加。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部1022的最大深度d与所述光学透镜10的最大厚度h的比率取值设置在0.65至0.9的范围内,优选的,该比率取值设置为0.78时光线的变化会更加。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部1022的最大宽度c与所述光学透镜10的最大宽度的比率取值设置在0.18至0.3的范围内,优选的,选择比率取值为0.21时光线处理更加。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为了增加光线的均匀折射,在所述光学透镜10的侧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一漫射层103,所述第一漫射层103的高度与所述光学透镜10的最大高度的比例取值在0.2至0.6的范围内。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漫射层103由多个不规则凸凹结构或多个漫射格组成;其中,所述第一漫射层103与所述光学透镜10的侧表面一体成形,所述漫射格与光学透镜的中心法线的垂直方向的正交剖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方形或半圆形状;所述漫射格为正方格或三角格或六角格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在光学透镜10的侧表面上设置漫射层外,还可以在光学透镜10的底表面上也设置一层,即是在所述光学透镜10的底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二漫射层1011,其中所述第二漫射层1011是由多个不规则凸凹结构或多个漫射格组成;其中,所述第二漫射层1011与所述光学透镜10的底表面一体成形,具体如图3所示。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漫射层103和第二漫射层1011可以是根据不同产品要求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两者中的至少一个来设置,如图9所示,我两者同时设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种结构的可以同时满足了底表面和侧表面散光的要求。
如图3、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光学透镜10在折射光线后的光学效果,在所述第一透镜部101的底面上还设有有凹凸结构1011,该凹凸结构1011主要是用于将所述出光面反射的射出光进行扩散,可选的,所述凹凸结构1011设置为正四棱锥体,甚至还可以是半球形结构,只要能实现对从入光面1022或者顶表面1021上反射回来的光线进行扩散的结构均可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到所述第二凸部的距离为第一距离D1,第一距离D1随着夹角α1的增大而减小,所述夹角α1为所述第一距离D1与所述中心光轴的夹角,0≤α1≤β1,β1≤α1<π/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镜通过在第二透镜部上设置的至少一个入光面上设置第二凸部,该第二凸部可以将折射到此处的射出光折射至与其他射出光的轨道上进行混光,通过该第二凸部的折射后,解决了现有的透明罩杯在中间区域的光线分布不均匀,而导致光的亮度也不均匀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透镜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乙烯基硅树脂、PC塑料、PMMA亚克力、玻璃中的至少一种材料自作而成。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透镜的尺寸设置一般都设置在10-23mm之间,该种尺寸是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尺寸,为了能够进一步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混光不均匀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透镜还可以设置成整体尺寸为10mm-13.5mm之间的,这样的适应与更加小的安装环境,同时也提升透镜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可以为设备节省空间。
对于设置尺寸为10mm-13.5mm之间的透镜,其第一凹部、第二凹部与透镜之间的比例设置可以是:
第一凹部的最大深度b与透镜的主体最大厚度h的比率为0.085至0.11。
第二凹部的最大深度d与透镜的主体的最大厚度h的比率为0.7至0.9。
第二凹部的最大深度d与第一凹部的最大深度b比例为6.5-9.5。
第一凹部的最大宽度a与所述透镜的主体的最大宽度比率为0.25至0.38。
第二凹部的最大宽度c与透镜的主体的最大宽度比率为0.18-0.3。
第二凹部的最大宽度c与第一凹部的最大宽度a的比率为0.7-0.85。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透镜及其发光装置,该光学透镜设有形状相对于中心光轴对称的光学结构,所述光学结构包括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设于所述光学透镜的顶表面的中心位置处的第一凹部,以及设于所述光学透镜的底表面的中心位置处的第二凹部,其中所述第二凹部由基于所述光学透镜的底表面向顶表面方向上凹陷形成,并在所述第二凹部中与所述第一凹部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部的内凹方向相同的第二凸部,通过在第二凹部的入光面上设置第二凸部,该第二凸部可以将折射到此处的射出光折射至与其他射出光的轨道上进行混光,通过该第二凸部的折射后,解决了现有的发光装置的中间区域的光线分布不均匀,而导致光的亮度也不均匀的问题。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在光学透镜的顶表面的中心位置上还设置有第一凹部,且该第一凹部的设置位置与第二凸部的设置位置相对应,而该第一凹部也可以实现射出光在从光学透镜透镜上射出时进行再一次的折射改变其射出方向,可见,通过第一凹部与第二凸部的相互配合下,不仅可以增大的从发光器件中射出的光线的扩散程度,还可以提高了光线在折射之后的分布程度,使得光线分布得更加均匀,射出的光的亮度也较高,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在出光面上的基准光轴位置上还设置有第一凹面,且该第一凹面的设置位置与第二凸部的设置位置相对应,而该第一凹面也可以实现射出光在从透镜上射出时进行再一次的折射改变其射出方向,可见,通过第一凹面与第二凸部的相互配合下,不仅可以增大的从发光器件中射出的光线的扩散程度,还可以提高了光线在折射之后的分布程度,使得光线分布得更加均匀,射出的光的亮度也较高,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前述实施例中提供的LED可以应用于各种发光领域,例如其可以制作成背光模组应用于显示背光领域(可以是电视、显示器、手机等终端的背光模组)。此时可以将其应用于背光模组。除了可应用于显示背光领域外,还可应用于按键背光领域、拍摄领域、家用照明领域、医用照明领域、装饰领域、汽车领域、交通领域等。应用于按键背光领域时,可以作为手机、计算器、键盘等具有按键设备的按键背光光源;应用于拍摄领域时,可以制作成摄像头的闪光灯;应用于家用照明领域时,可以制作成落地灯、台灯、照明灯、吸顶灯、筒灯、投射灯等;应用于医用照明领域时,可以制作成手术灯、低电磁照明灯等;应用于装饰领域时可以制作成各种装饰灯,例如各种彩灯、景观照明灯、广告灯;应用于汽车领域时,可以制作成汽车车灯、汽车指示灯等;应用于交通领域时,可以制成各种交通灯,也可以制成各种路灯。上述应用仅仅是本实施例所示例的几种应用,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LED的应用并不限于上述示例的几种领域。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透镜包括:形状相对于中心光轴对称的光学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光学透镜的底表面上用以支撑所述光学透镜的支撑柱;
所述光学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光学透镜的顶表面的中心位置处的第一凹部,以及设于所述光学透镜的底表面的中心位置处的第二凹部,其中所述第二凹部由基于所述光学透镜的底表面向所述顶表面的方向凹陷形成,并在所述第二凹部中与所述第一凹部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部的内凹方向相同的第二凸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透镜的底表面向所述顶表面方向上凹陷形成的所述第二凹部的形状为U形形状,并与所述光学透镜的底表面在所述光学透镜上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腔,所述空腔的横截面半径大于所述发光器件的横截面半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的最大深度与所述光学透镜的最大厚度的比率取值在0.08至0.12的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的最大宽度与所述光学透镜的最大宽度的比率取值在0.2至0.4的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部的最大宽度与第一凹部的最大宽度的比率取值在0.6至0.75的范围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部的最大深度与所述光学透镜的最大厚度的比率取值在0.65至0.9的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部的最大宽度与所述光学透镜的最大宽度的比率取值在0.18至0.3的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透镜的最大尺寸为10mm-23m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学透镜的侧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一漫射层,所述第一漫射层的高度与所述光学透镜的最大高度的比例取值在0.2至0.6的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漫射层由多个不规则凸凹结构或多个漫射格组成;其中,所述第一漫射层与所述光学透镜的侧表面一体成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射格与光学透镜的中心法线的垂直方向的正交剖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方形或半圆形状;所述漫射格为正方格或三角格或六角格形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学透镜的底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二漫射层,其中所述第二漫射层是由多个不规则凸凹结构或多个漫射格组成;其中,所述第二漫射层与所述光学透镜的底表面一体成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射格与所述光学透镜的基准光轴的平行方向的正交剖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方形或半圆形状;所述漫射格为正方格或三角格或六角格形状。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透镜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乙烯基硅树脂、PC塑料、PMMA亚克力、玻璃中的至少一种材料自作而成。
15.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包括PCB板、至少一个设于所述PCB板上的发光器件和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的所述光学透镜;所述光学透镜将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发光器件罩住固定于所述PCB板上,将所述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进行均匀散射。
16.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光学透镜的支撑柱相互配合的限位凹槽,通过所述限位凹槽与所述支撑柱的相互配合将所述光学透镜固定于所述PCB板上。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到所述第二凸部的距离为第一距离D1,第一距离D1随着夹角α1的增大而减小,所述夹角α1为所述第一距离D1与所述中心光轴的夹角,0≤α1≤β1,β1≤α1<π/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42365.5A CN110888188A (zh) | 2018-09-07 | 2018-09-07 | 一种光学透镜及其发光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42365.5A CN110888188A (zh) | 2018-09-07 | 2018-09-07 | 一种光学透镜及其发光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88188A true CN110888188A (zh) | 2020-03-17 |
Family
ID=69744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042365.5A Pending CN110888188A (zh) | 2018-09-07 | 2018-09-07 | 一种光学透镜及其发光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888188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63082A (zh) * | 2021-09-16 | 2022-08-30 | 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透镜及照明设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63576A (zh) * | 2011-12-14 | 2013-06-19 | 一品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发光二极管镜片及其发光装置 |
CN103868016A (zh) * | 2012-12-11 | 2014-06-18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光学透镜以及应用该光学透镜的发光元件 |
CN104421832A (zh) * | 2013-08-21 | 2015-03-18 | 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透镜及具有该透镜的发光元件 |
CN207501082U (zh) * | 2017-11-08 | 2018-06-15 |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ed透镜及发光装置 |
-
2018
- 2018-09-07 CN CN201811042365.5A patent/CN11088818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63576A (zh) * | 2011-12-14 | 2013-06-19 | 一品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发光二极管镜片及其发光装置 |
CN103868016A (zh) * | 2012-12-11 | 2014-06-18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光学透镜以及应用该光学透镜的发光元件 |
CN104421832A (zh) * | 2013-08-21 | 2015-03-18 | 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透镜及具有该透镜的发光元件 |
CN207501082U (zh) * | 2017-11-08 | 2018-06-15 |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ed透镜及发光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63082A (zh) * | 2021-09-16 | 2022-08-30 | 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透镜及照明设备 |
CN114963082B (zh) * | 2021-09-16 | 2024-02-06 | 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透镜及照明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991359B2 (en) | Surface light source and light guide plate having differently configured dots | |
CN110887021A (zh) | 一种光学透镜及其发光装置 | |
KR101561099B1 (ko) | 광가이드 플레이트 및 엣지 라이트 백라이트 장치 | |
US7810983B2 (en) |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 |
US7862192B2 (en) | Lighting device | |
US7740374B2 (en) |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 |
US20090016067A1 (en) |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 |
US20140177235A1 (en) | Optical lens and lighting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US7556417B2 (en) |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 |
US20060120107A1 (en) | LED backlight module | |
KR101426600B1 (ko) | 액정 디스플레이의 면 광원 장치를 위한 광 산란 렌즈 | |
KR20190021522A (ko) | 도광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백라이트 장치 | |
US20170284611A1 (en) | Projection light source structure with bat-wing candle power distribution | |
US20090273946A1 (en) | Illumination module, and a display and general light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US7918599B2 (en) |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 |
US20170082262A1 (en) | Optical device and ligh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
KR101476002B1 (ko) | 액정 디스플레이의 면 광원 장치를 위한 광 산란 렌즈 | |
US7594745B2 (en) |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 |
JP2008146058A (ja) | 光学板 | |
CN110888188A (zh) | 一种光学透镜及其发光装置 | |
WO2015194315A1 (ja) | 光学素子及び面光源装置 | |
KR100523081B1 (ko) | 2축 가공된 미세 프리즘수단의 도광판으로 구성되는백라이트유닛 | |
CN101354452A (zh) | 一种光学扩散薄膜及使用该光学扩散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 |
CN110887020A (zh) | 一种光学透镜及其发光装置 | |
JP6785397B2 (ja) | 面状照明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7 |